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议论文写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下面,笔者采用对“前例”和“后例”进行比较的方法,以便把议论文写作中升华论点的方法阐述得更清楚、透彻。
一、横向拓展,增加议论文的宽度
横向拓展,即说理由此及彼,由一个领域推及到另一个领域,或由一个点辐射到一个面。由此及彼进行理性思考、推论,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能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从而增加议论文的宽度,使论点升华。
【前例】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如果司马迁不放弃尊严,又哪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问世?如果李白不放弃富贵,又哪能留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如果钱学森不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又怎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如果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不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又怎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赞誉?
【后例】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如果司马迁不放弃尊严,又哪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问世?如果李白不放弃富贵,又哪能留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如果钱学森不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又怎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如果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不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又怎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事实证明,只有进退从容,积极乐观,才会迎来光辉的未来。
前例虽从史学、文学、科技、政治领域多个角度举例,并作假设分析来证明论点。这只是针对现象,就事论事,事例和观点之间衔接不够紧,观点还不具有普遍性。后例在举例作假设分析后进行了推论升华,推论出人们“只有进退从容,积极乐观,才会迎来光辉的未来”,由点辐射到面,以小见大,使论点得到升华,让观点具有普遍性,从而增加了议论文的宽度。
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写作的议论文增加宽度,就需要引导学生抓紧时间大量阅读;同时,引导学生细观察生活,多了解社会,勤参加实践;再加上通过和师友同伴的思维碰撞,才能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材料。这样,推理时就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由点到面,以小见大,从而增加所写议论文的宽度。
二、纵向深入,凸显议论文的厚度
纵向深入使论点升华,主要采用由表及里的方式。
由表及里,即说理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果我们在分析事例时,能由事例的表象探究出其中人物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及蕴含的思想意义,就能启发人们作更深入的思考;或者让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材料涉及的更深层次,揭示出表象背后的深层意蕴,发掘出事物的意义或影响,拨开现象的迷雾,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由表及里的推论,这样能训练思维的深刻性,从而凸显议论文的厚度,使论点升华。
【前例】发现特长能成就人生。生活中不乏因发现特长而成就人生的例子。居里夫人有两个孩子,在她们牙牙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她们一个在数学上聪颖,另一个在音乐上早熟,于是居里夫人充分发掘出她们的天赋。最终,一个像居里夫人一样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另一个成为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居里夫人之所以能成就孩子,是因为她发现了孩子的特长。
【后例】发现特长能成就人生。生活中不乏因发现特长而成就人生的例子。居里夫人有两个孩子,在她们牙牙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她们一个在数学上聪颖,另一个在音乐上早熟,于是居里夫人充分发掘出她们的天赋。最终,一个像居里夫人一样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另一个成为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居里夫人之所以能成就孩子,是因为她发现了孩子的特长。可以说,发现,是星夜里的灯火,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发现,是雨雾中的灯塔,让我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发现,是人生路上的助手,让我们阔步向前!
前例叙述了居里夫人培养孩子并成就孩子这一现象,仅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作了简单的因果分析,没有把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层思考揭示出来,“发现特长”与“成就人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后例通过居里夫人发现孩子的特长并成就孩子这一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分析,由表及里地进行推论,挖掘出表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即“发现是星夜里的灯火,是雨雾中的灯塔,是人生路上的助手”,自然地得出“发现对于成就人生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从而使论点得到升华,文段有理性的光辉,从而凸显了议论文的厚度。
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写作的议论文凸显厚度,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事物、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深思熟虑,寻求其本质、根源。多阅读名家写的经典议论文,丰富思想宝藏,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做到站得高,览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识本质,不为假象迷心眼;察细微,不为琐事遮耳目。”[1]这样,能推动我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凸显所写议论文的厚度。
三、辩证分析,提升议论文的信度
辩证分析,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议论文写作中,为防止成“一根筋”、说“过头话”,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做到两面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客观,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能训练思维的批判性,从而提升议论文的信度,使论点升华。
【前例】面对风险的勇气,来源于我们对风险的淡化,而勇气又能激励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风险。有忧患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但如果看到风险,就焦虑与畏惧,那么,这个风险就成了矗立于我们与成功之间的一块绊脚石,阻挡着我们前行的步伐。不考虑风险,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向前冲。
在心灵的战场上,我们应坚持自己的判断,战胜内心的恐慌与畏惧。不要计较失败的后果,将风险抛于脑后,坚定信念,丢掉顾虑,勇敢向前。
【后例】面对风险的勇气,往往来源于我们对风险的淡化,甚至是无视,而勇气又能激励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风险。对于风险,我们不能完全无视。适当的忧患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但如果只看到风险,过度地焦虑与畏惧,那么这个风险就会成为矗立于我们与成功之间的一块绊脚石,阻挡着我们前行的步伐。不过多地考虑风险,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向前冲。
在心灵的战场上,我们应坚持自己的理性与判断,战胜内心的恐慌与畏惧。不要过于计较失败的后果,将风险抛于脑后。将难关当做一次普通的练习,坚定信念,丢掉顾虑,勇敢向前。
前例简单地论述了怎样对待风险,表述片面化、绝对化,材料与观点没有必然联系,观点失之偏颇,缺乏说服力。后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以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让我们获得了全面的认识――如何正确对待风险?不能完全无视风险,也不能过多地考虑风险,关键是适度。辩证的分析彰显了理性,观点让人感到可信,使论证更加严密,也使论点得到升华,从而提升议论文的信度。
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写作的议论文提升信度,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防止看问题片面、主观、好走极端的毛病;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加强自我反省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如对立和统一、内容和形式、质变和量变、本质和现象、一般和个别、整体和部分、肯定和否定、运动和静止、必然性和偶然性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批判性,能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从而提升所写议论文的信度。
综上所述,不管是横向拓展、纵向深入,还是辩证分析,都是为了实现对论点的升华。用这样的方式写成的议论文,会使论证过程更加缜密,也充分体现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列夫・托尔斯泰语)因此,用这样的方式写作议论文,有助于训练思维、掌握技法、形成能力。长期坚持这种升华论点式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不仅对学生写好议论文有益,而且更有益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辨能力和独立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议论文是以“理”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但是,分析说理能力不足,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一个硬伤。学生写议论文,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例”服人,喜欢举例子,却不善于分析说理,或者说理不透、不深,写出来的文章显得肤浅和幼稚,禁不起反驳。
分析说理能力的不足,在议论文写作中常常表现为以下三点:
1.单向思维。就是在论证时不考虑反面意见,片面选取对自己的立论有利的证据,却屏蔽那些对立论构成威胁的不利证据。比如,学生想证明“勤奋出人才”,会列举古今中外一大堆以勤奋著称的名人,证明这些人的成功离不开勤奋,这就是典型的单向思维。读者只需举出一个勤奋却没有成功的反例,便可以轻而易举反驳论点。这种不考虑反面意见,立论与论证考虑不周、对论题认识褊狭与肤浅的现象,都会极大地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2.单层论证。即在同一个层面上,通过堆砌相同或相似的例子,对论点进行论证,而不是多角度多层次渐次展开论证,文章往往缺乏纵深感。比如,论证“社会需要诚信”,罗列各种负面新闻说明我们正面临诚信危机,整个行文的逻辑就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分析,即,因为A、B、C、D……都缺乏诚信,所以呼唤诚信。这样的因果分析,显然过于简单化。
3.感情用事。指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出现倾向性、绝对化、煽情等理性不足的问题。比如以下这段文字:“大家熟知的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得过16枚奖章,得到各种头衔107个。是什么使她得到这么多令人羡慕的荣誉?是持久的决心!是什么使她得到这么多耀眼的桂冠?是持久的意志!”这里作者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把居里夫人的成就归因于持久的决心和意志,显然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而连续两个设问,两个感叹号,有点煽情。在例证环节,学生最喜欢使用排比、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说理的效果。直奔结论,却没有提供证据:堆砌材料,却不会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考;背景;议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35-01
高考作文可以分为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看图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出现的概率逐年降低,而更加多元化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逐渐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在这种日益多元化的命题中,最容易得分的作文就是议论文。但高考毕竟不同于日常作文练笔,其议论文写作不仅有着模式的要求,对材料新颖度、思想积极性、话题切入点等都有着比较严格的测评要求。因而如何在当今高考作文命题背景下,在高考考场写好议论文,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和考生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考作文议论文发展方向分析
回顾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思想性一直是其首要的评分标准。当代的高考作文命题,大多要求考生能够在作文中有着正确、积极的思想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抒发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论点清晰明确的议论文,能够让阅卷老师第一时间抓住作者的写作主旨,从而提高对作文的“印象分”,有助于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作文分数。但高考作文作为一次比较严格的综合能力测试,仅仅在思想性上占据优势仍然是不足的。这是由于当代的高考作文已经给出了比较积极向上的话题模板,想要在这些话题上发现新颖的切入点和新的论点,很可能造成作文跑题,导致考场作文失败。这就意味着,在高考的考场上,仅仅选择正确的论点和话题切入点,并不能让学生的作文得到高分。
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的趋势与变化,高考作文对学生辩证思维方法的考核也是议论文评分的一大标准。想要让考场作文有亮点,学生就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从最佳的角度切入话题,并根据所给的资料展开论述。透彻、直指问题核心的话题切入点,能够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分量,有助于提高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价。但除正确的论点和辩证的话题切入外,高考作文还考核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语言文字的运用。想要在这项上得到“印象分”,学生就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通过写作训练锤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有如此,在考场作文时,才能从写作素材积累里优中选优,找到切合文章主题、符合论点并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论据材料,才能以更为精练准确的语言和流畅公整的文章布局结构获得高考作文的成功。
二、高考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
1.提高思想性在写作中起统帅作用的认识
近年来,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现象成为高考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纵观这些满分作文和所谓的零分作文,导致其分数截然不同的正是思想性的差异。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提高了对个性化视角的重视,但没有同时强调作文的思想性。这导致很多学生在作文时习惯标新立异,这种创新精神虽然值得肯定,但对于高考作文却并不适用。这是由于高考作文对文章的思想性有要求,要求作文思想积极向上,要求学生能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高考背景下的作文训练,不单单是对作文技巧和能力的训练,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倾向。教师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让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展现其积极向上的一面,获得考场作文的成功。
2.扩大知识面,课内外结合
无论是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作文素材新颖度的要求,都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考核要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在考场环境中找到议论文论题的切入点,教师必须要在平常的训练中加强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只有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才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以正确的方式找到材料(图画)提炼论点的方法和方式,才能形成正确的、敏感的辩证思维。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拥有发现生活的眼睛,通过课内外知识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敏感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大量事实证明,N近生活的论据材料,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当然也更容易获得考场作文的成功。
3.培养学生每次作文动笔都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开设作品阅读课和网络交流平台,自主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耳濡目染的读书增强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因为大量的阅读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学生写作时联想丰富,举例子得心应手,名言警句运用得当,优美的词语层出不穷。课文是第一素材,因为课文都是专家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我们上课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积累事例运用角度。独木不成林,个别课例难以形成大气候:学生需要广泛涉猎课外读物,笔者运用课内“阅读课”和课外“博客交流平台”两种方式加强课外阅读。在每周安排的“阅读课”上,教师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内容为包括选修在内的课文的多维扩展———读前给予一定的提示,课堂上10分钟回顾阅读作品,整理问题;剩下30分钟让学生有讨论交流的机会。学习钱钟书的《论快乐》,我组织大家阅读他的代表作小说《围城》,学习张爱玲的《更衣记》,我们一起阅读其早年代表作“沉香屑”系列小说,并且对其最近出版的《小团圆》水准予以讨论。课后,学生反复朗读并且背诵自己喜爱的名家散文,有意识地模仿名家名作的语言特点和整体风格。通过自有而主动地补充课外书籍,吸取了百家精华。学生感觉读书量大大增加,选取事例信手拈来,再也不用重复以往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加李清照的“万能膏药”,议论文显得有内涵,有时代感。
二、组织辩论兴趣小组活动,增强论证能力,主动表达
总有部分学生向我诉苦:肚子里有话却总是用不上。经过仔细观察,笔者发觉平时作文课上,学生鼓不起勇气去练习。越怕就越不愿写、不会写———论证能力跟不上。给予学生信心,积极表达是关键。我们组织多项辩论赛辩论赛。鼓励学生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观点论证清晰。为了说服对方,他们“被迫”去运用材料事例,关心论证技巧。先说后写,以说促写,通过多练,熟能生巧。这一举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道士塔》课文结束时,我抛出一个问题:强盗还是学者?这个问题一下子将大家义愤填膺的感情给调动起来,学生们叽叽喳喳,纷纷要求给出一节课时间来展开讨论。笔者特意将时间定在几天后的周末,让大家有时间准备材料,理清思路。辩论赛上,两队同学唇枪舌剑,引经据典地搬出许多名家名言和材料依据,有些辩论赛手所举事例得到全班同学的随声附和,气氛一度达到。最后以最佳辩手一席掷地有声的言辞盖棺定论:纵然有人侃侃而谈学术无国界,可是做学术的人是有国籍有热血有良心的血肉之躯。西方那些所谓的学者为何不在敦煌古老的土地上就地研究?为何一定要将中华瑰宝搬迁到异国他乡的博物馆?为何在中国强盛之后依然不愿无偿归还那些国宝?一句话:他们是一群披着学术外衣的强盗。这场辩论赛促进了同学们思考事物的深层次和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带动大家议论文写作的热情。
三、让学生轮流命题,改变题目不切实际的弊端,自主命题。
在高考压头的环境下,总有些心急的学生认为通过投机取巧的模式化训练可以达到短期见效、得到高分的目的。怀有这种态度的学生在高考作文48分的门槛前总是再难有所突破。拾他人牙慧带来了一定的分数增长,却抹杀了学生写作的真性情和优秀作文出现的可能。《普通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尽管人们对写作目的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写作的根本用意在于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也许回归“新课标”,用自己的心灵和真实感受去面对作文,才会认真写作,才会用心思考,也才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惊喜!如何去除“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还给学生不得不说,甚至一吐为快的写作激情?让命题成为学生一种表达和情感的需求,让命题成为学生一种精神和生活的需求。老师完全可以大胆地让学生“任意”地自由发挥――自主命题。依据合理搭配和自愿的原则,全班学生分成为六个具有自主命题权利的写作命题小组,组长由小组内部成员轮流担任,大家平等参与命题的研究和决策。但命题在原则上必须被大多数成员接受。命题范围既可以是身边的事物或现象,也可以是社会生活的热点和趣闻,命题的提出还可以依据教材或课外读物提供的写作经验。老师帮助小组成选筛选、审查作文命题。最后,教师将各小组提交的命题提前公布。全班学生投票决定写作题目。
话题作文是考场作文的主流形式,本质特征是开放,是要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平,展示才情的写作平台。因此自拟题目,就应该拟题胜人;自定主题,就应该立意赢人;自选体裁,就应该形式可人。这些姑且不论,我认为议论文的结构层次也不该被忽略。本文就此作简单的探讨,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一、链接课文
中学语文课本是教材。典范的议论文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六国论》等,教师要发挥教材这些例子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学有目标,学有所得。以《六国论》为例,做法如下:
1.阅读背诵并完成图表
2.阅读课文《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仿上图绘图并完成图表
二、能力要求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明确教材中规范议论文的程式:
1.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中心论点应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最好是第一段第一句,或者在第一节末亮明中心论点,四五行文字即可。
2.必须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又曰分论点),不能眉毛胡子搅在一起。什么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和解剖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好比是个大西瓜,你用思维的解剖刀把它一分为二(两个分论点)。先看这一半――瓜瓤红红的,瓜子黑黑的,尝了一口甜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向阳,光照好。再看另一半瓜瓤白白的,瓜子瘪瘪的,尝了一口酸酸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背着阳光,光照不好。这就是分析,这就是通过剖析,把握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做到这一点,“道理”和“理论”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3.小论点之间的关系,或采用“并列式”,或采用“递进式”。
4.议论文的文字表述必须以说理为主(议论成分占2/3),不可用“摆事实”代替“讲道理”,只能用“讲道理”带动“摆事实”。举例要少而精、一两个为宜,并对其剖析。
三、议例技法
再读《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六国论》,引导学生分析举例时除了叙述的作用,讨论明确这是议例。议例是将事例与论点联系起来的纽带,是用事例证明论点的论证过程,是用好例证法的关键。因此要真正用好例证法,写好议论文,不仅要讲究叙述事例,更要重视议例。
《六国论》的第四段作者运用了假设推论法。其实质是假设论据事例的结果条件不存在,由此推出与事例截然不同的结果,从而揭示出事例和论点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
四、写作技法
议论文快速写作技法常见的有四种:联想式定位、回评式定位、列据式定位、推迭式定位。
其中列据式定位分为三步:立论――列据――析理。以《要学会用智》例文说明如下:青年人都喜欢做一个勇敢者。勇敢,当然是值得赞美的好品格。但是,面对这五光十色的社会,面对这千变万化的现实,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面临着许多人生课题,光凭勇敢显然是不够的。就是说,有勇还得有谋。因此,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用智。(立论)
我国宋代有一位大臣丁谓,因皇宫失火被毁,他受命重建。当时,丁谓遇到几个难题。首先,建筑材料只能由水路运到汴河,距离工地很远;其次,建筑用的泥土需从几十里的郊外拉来,皇宫烧毁的瓦砾要拉到郊外,这两项十分费工。针对这种情况,大臣丁谓想出了个绝招:他先下令顺大道开了一条渠,把汴河一直引到皇宫前。这样,运料船只就可直达工地,开渠的土又能用于建筑,不必到郊外去拉;到皇宫修好后,再把瓦砾等杂物填到渠中,恢复了原来的大道。如此,“一举三役济,省以亿万计”。大臣丁谓称得上是用智的模范。
其实,在我国古代,用智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田忌的赛马,田单的火牛阵,西门豹的治邺以及孙膑战胜庞涓等等,不都是善用智慧终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吗?(列据)
一、要讲清楚例证法的作用,追求材料的正确,典型
所谓例证法,就是要用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所以,在举例论证时,我们首先要保证事例正确。事例出现了错误,作者所要证明的观点也就大打折扣了。要求学生在平时积累事例时记清楚有关人物的名字,具体的事迹梗概,隔一段时间要回过头来消化巩固。常见不少同学在例证时张冠李戴,弄错人物与事件。比如经常有学生写慷慨陈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告诉学生,如果例子记得不很清楚,自己拿不准,就要避开这个人物材料,重找论据,否则会得不偿失。这是事例正确性的问题。另外,既然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我们举的例子就必须具有典型性,这样才有说服力,一些学生喜欢举自己身边的老师家长同学的例子,名不见经传,让人无从考证事例的真伪,或者干脆说有一个人怎样怎样,没名没姓,这样的例子当然没有什么说服力。更多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所举的例子与所要证明的观点之间并不对应,比如有一个学生为证明“人要学会尊重自己,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样一个观点,举了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后如何勤奋努力写成《史记》的例子,举了韩信如何忍受胯下之辱的例子,中间没有什么有关自尊的内容,只在最后生硬地贴上标签,说什么,正是因为司马迁,韩信他们尊重自己才赢得了别人尊重。牵强附会,让人生厌。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挖掘材料能够说明的道理,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二、让学生明白读者的心理期待,克服写作时思维惰性,力求事例新颖
我们知道,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读学生作文也是这样,我们在读作文的时候总希望看到一个新鲜的故事,读到一个新颖的材料。如果我们作文里的例子都是老掉牙的陈年老账,那只能令人生厌,让阅卷老师产生乏味之感。作文分数自然也就下来了。一些学生作文中老是离不开司马迁、海伦凯勒这些老面孔。说到司马迁就是身受宫刑却发愤著书写出了《史记》。说到海伦凯勒就是身残志坚,意志坚强,这些内容没有什么新意可言。要教育学生举例要尽量新鲜一点,贴近时代,不要老在古人堆里做文章。要力避思维惰性,克服保险心理。学生之所以喜欢写这些人的例子,就是因为这些东西自己熟悉,不需要花费时间,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写出来。但要知道这些东西早已被人写了无数遍。阅卷老师早就不要看了。要让学生明白,在举例时,如果不需要到记忆仓库里去搜索,自然而然就能想到的东西,往往就是这些人人皆有的例子,最好要避开,否则就会与大部分考生发生“撞车”事件。所以,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在举例时克服思维惰性与保守心理,努力到记忆深处的角落里寻找那些别人用之甚少的事例。当然,并不是说陈旧的事例绝对不能使用,如果能另辟蹊径,从旧事例中挖掘出新的观念,当然是很好的。
三、要讲清楚例证法的目的,引导学生将例子用好,发挥出论证力量
关键词: 雅思 议论文写作 常见问题 应对策略
雅思议论文写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培养雅思听力、口语,以及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雅思议论文写作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雅思议论文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雅思阅读和听力输入的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知识的内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能为雅思口语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雅思议论文写作能力,突破雅思议论文写作难关,已成为雅思写作教学的重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影响学生雅思议论文写作有其诸多原因,下面就从雅思写作的评分标准方面加以分析。
一
雅思议论文写作的评分标准不外乎以下四大方面,即审题、结构、思路和语言。
(一)从审题角度而言,中国考生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题目中遇见不认识的生词,因而读不懂题目。
第二,抓不住题目的讨论话题和提问方式,以致跑题。
第三,文章中遗漏了题目中的某些要求,不能完成题目的指定任务。
(二)从结构角度而言,中国考生通常存在以下弊病。
第一,不讲究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起、承、转、合的合理布局,各段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手段。
第二,段落使用不恰当,结构混乱,自由式写法,即想到哪写到哪,条理性极差。
(三)从思路角度而言,多数中国考生思路狭隘,表现出如下问题。
第一,遇到问题,无话可说,写不够字数。
第二,车轱辘话,说来说去。
第三,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性较差。
(四)从语言角度而言,多数中国的学生出现的问题。
第一,很多单词上的拼写错误,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单词干脆不会拼写。
第二,词汇的使用缺乏变化,即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第三,语法错误较多,主要表现在词性的误用、固定搭配的误用、词序的误置、时态的误用等方面。
第四,句型的选择简单,单一,缺乏变化。
二
既然我们搞清楚了问题所在,那么,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提高雅思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可供广大中国考生学习和借鉴的方法。
(一)增大阅读量。古语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是语言输出的实践过程,只有达到一定量的输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因此,广大中国的考生们要多读英文报纸杂志,如ChinaDaily,21st Century,EnglishSalon,EnglishWorld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阅读可以起到一箭数雕的作用。其一,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其二,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避免词汇贫乏的窘境。其三,能够熟悉当今社会热门话题,如经济、教育、文化、现代科学技术等,进而吸取有用观点,开拓思路,活跃文思。其四,可以培养语感及英语思维习惯。实际上,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上述英文报刊和杂志中,有不少评论性的文章与雅思写作相关。
(二)精读并研习相关范文。范文为什么要精读呢?因为这些范文一般是作者精心挑选的,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对这些范文不能停留在理解上。但是这样做是不是意味着大量地背诵范文呢?如果是那样的话,广大考生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市面上有多数雅思议论文写作的指导书籍附有范文,但是同学们切忌不可生搬硬套,而是应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学习范文的表达方式,精华的观点,优美的框架等为己所用。
(三)掌握常用的框架结构,即掌握布局谋篇的基本技巧。雅思议论文写作就像依照图纸建大楼一样,也可以称之为填空过程。这样一来,要组织好自己的观点,理解想表达的意思,阐明理由,就变得容易得多了,整篇文章也就会给人一种条理分明的感觉。
(四)熟记常用套句与过度连接词。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对大量常用套句及过渡词能运用自如,就可以节省时间来构思,组织,检查,润色文章,而不会出现开头第一句就卡壳的难堪情形。此外,熟练运用过渡词还有利于文章的“启、承、转、合”。
(五)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如果没有打好坚实的语法基础,就如同建空中楼阁一样,纵有再好的观点,再严密的论证,都是徒劳的。广大的中国考生在注意表达文章内容时,却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正确性。因此,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英语基本句型是写好雅思议论文的一大关键。
(六)掌握基础的英语议论文写作理论。掌握基本的议论文写作要领,广大考生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当然,掌握了基本的写作理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写好文章。但是,同学们一旦对写作理论有所了解,明白中英文写作之间的差异,以及中英文思维方式的异同,提高雅思议论文写作能力也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目前,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三个过程:如何确定观点;如何根据观点选择材料;如何运用材料论证观点。从现在许多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来看,这三个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是:①审题、立意能力差。表现为无法确定观点、无法收集材料、无法论证观点。②选材单一化。表现为材料收集的单一化、论证模式的单一化。③说理混乱。表现为观点飘动、弄不清主要观点与次要观点的从属关系、找不到材料与观点的切合点、论证思路错杂。
造成目前高中生写作议论文的思路不清的主要原因是:①论(观)点不正确,不合情理:文“议论”的是“理”。这个“理”要条例人们认识的实际,生活的实际,要有科学性。这个“理”本身就得正确,“站”得住,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否则,就很难使人相信。②观点和材料脱节:观点需要材料(论据)来论证,材料为证明论点而来。有人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说:观点要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显然,这么讲比较形象。在实际的议论文写作中,观点不能从材料中来,也就是说材料不能证明论点的情形,不少。也可以这么讲的就是:观点和材料脱节是议论文写作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③没有引申材料:在失败的议论文写作中,还可以经常见到的一种就是“材料+论点”或“论点+材料”式的简单“拼盘制作”,材料是材料,论点是论点,两者就摆在那,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只字不提。
二、开拓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思路的几点做法
在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从积累素材开始,进而在确立论点、安排结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指导。
(一)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人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创造力,都是经过生活磨炼而获得的。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迪,但这种启迪必须有意识地去感知、体验才能获得。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对身边生活的观察,挖掘其蕴涵,并有意识地积累,才能为确立观点提供素材。近年来,我怀着疑惑,带着坚信,引导高中学生向身边生活的深处挖掘。高一年级的学生写周记,我就要求大家用“生活录”的方式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写肯定和赞美也写否定和不满;写烦恼和困惑,也写呼声和呐喊;写坎坷和失败,也写顺利和成功;写懈怠和自卑,也写竞争和拼搏;写骄傲和嫉妒,也写友爱和互助;写学习和娱乐,也写劳动和体锻;写师长和父母,也写亲友和邻居;……总之,让大家写耳闻目睹的事物,写喜怒哀乐,写酸甜苦辣,要求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每个星期收一次读书笔记,经过归纳总结,形成一个个写作话题。然后将这些话题作为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写作题库,引导同学们去议论,去研讨,去写作。
(二)指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观点
1.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思路拓展的“触发点”
学生收集到议论文的写作素材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好议论文。议论文在确立论点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思路的触发点。“触发点”犹如一团线的头,找准线头,就会头头是道,思路不断,左右逢源。怎样找准这个头,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外,还需要敢于质疑、沉思,善于联想、想象、类比。如《论学习》这个题目,思路的触发点就是学习,首先理解什么是学习,接着问为什么要学习,当今社会为什么人人要学习,若不学习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后落实如何学习的问题。可见,只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思路的触发点,让思绪插上翅膀,通过时、空、理上的联想和想象开拓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即可达到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
2.指导学生多角度拓展思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观察景物时所选角度不同,所见景物就大有差别。同一题目,同一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提炼出鲜明、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来。这样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进行发散思维,开阔思路。例如我让学生就《滥竽充数》这一故事,进行多角度发散思维训练。
3.指导学生在多角度思考的基础上选准角度,解决立论的新颖、深刻问题
要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不仅要多角度拓展学生的思路,克服其思路狭窄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选准最佳角度,纵向拓展思维,解决议论文写作思路的深度问题。因此,要指导学生对几个论点进行取舍,筛选出有新意、最切题的观点。
(三)指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