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申论写作

申论写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申论写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申论写作范文第1篇

审好题才能做好题,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给出的阅读资料通常在3000到7000字之间,在申论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一般用于阅读的合理时间不超过40分钟,这一点在考试的要求上做了明确的提示,阅读参考时限不可超过40分钟,因此,对阅读时间的把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考生只能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跃性阅读,而非逐字逐句地细读,要有很强的阅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申论都是围绕一个问题给一堆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不够全面、准确、清晰的半成品资料,要求考生善于透过资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辩证发展地看问题。这就需要考生锻炼快速阅读,归纳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其次,综合分析能力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综合分析能力集中体现在考生对资料的提炼与加工上。综合分析能力是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必须具备的应用性智能思维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这个“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思考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申论获取高分的关键,因为综合分析几乎贯穿在整个申论考试中。调查研究少不了它,整理资料少不了它,实 它。申论给定的资料具有普遍性,大部分资料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必须对各项给定资料的含义、性质、价值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又要分清有价值问题和无价值问题,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仅有赖于思考能力和洞察能力,同时也和知识面、信息流动及平日占有资料的多少有关。要坚持多学习、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勤动脑、善思考,这是有效地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的机制。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源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将其视为培养、锻炼、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良机,倍加珍惜,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考查的主要目标

提出和解决问题是申论的主要考查目标,也是申论考试的核心。申论本身就是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考生必须进入材料给定的角色,以“政府官员”或所给的其 行思考,提出决策方案。考生在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考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激发考生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公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具体事物,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综合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必须拥有处理一般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还要掌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这就要求考生有宽泛的知识积累,掌握扎实的行政基本理论,学会辩证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运用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公务员日常行政能力的最好体现,是履行公务员职责的根本保证。

申论写作范文第2篇

申论文章开头之设问型

设问就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如果你想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激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你可在文章开头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引人遐想,启人深思,设问之后马上给出答案,很快的使阅卷者跟随你的思路,进入文章。

经典开头九:2008年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蓝图》

浙江在新的起点上,怎样发展、如何谋求更高水平的发展?答案就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它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科学解答了新世纪、新时期“如何谋求发展”的课题,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遵循的发展蓝图,浙江要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保持已经取得的先进地位,就要按照十七大蓝图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

经典开头十:2008年浙江省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政府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政府应该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已初现成效。我国GDP总量目前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增长迅速。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因贫富分化引发的自愿及财富分配不均、资源享用机会不公平等等矛盾日益突出,这些“不公平”的问题应如何解决?社会呼吁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社会的不公比不富更能破坏人们的幸福。不公,人心就不稳,人心不稳则易乱,能否妥善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完善并实施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政府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申论写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东省考;申论;备考

0.前言

2014广东省考申论考试将于2014年3月16日上午10:15开考,本次考试招录10637人(珠三角乡镇机关和县级机关6730人,市级机关1852人,省直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55人),其中,珠三角乡镇机关和县级机公务员考试统一招考,而粤东西北地区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则另行专项组织。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中,直接决定考试能否考上公务员的关键性科目之一就是申论,极有必要探讨一下2014广东省考申论备考技巧。

1.2014年广东省考申论特点

(1)广东省考申论试题结构日趋稳定,通常都是采取三道试题的方式。第3题是对考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第2题是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第1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考查。

(2)难度偏高、作答时间短。广东省考申论只有120分钟,时间较短,但是给定资料字数较多,可以达到近一万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全部阅读完毕,同时书写近两千字的答案,这对于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大的考验,建议考生平时加强训练,选择字数相当的申论材料进行练习,适当提高阅读材料和答题速度,以期在考场上节约,“又快又好”地完成申论考试。

2.智慧筛选考试主题,引领平时热点复习

筛选广东省考申论考试主题主要是从历年来广东省考申论考试真题中找出其大致的主题考察范围或者领域趋势。从2006年-2012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题材来看,2006年主题为垃圾短信问题(属于社会领域),2007年主题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属于社会领域),2008年主题为社会救助(属于社会领域),2009年主题为城市地铁建设与安全(属于社会领域),2010年主题为农民工权益保护(属于经济+社会领域),2011年主题为职业病防治(属于社会领域),2012年广东乡镇类公务员考试主题为新农村建设(属于经济+社会领域),2012年广东县以上公务员考试主题为政府与市场关系(属于政治+社会领域)。由此可见,广东省考申论考试主要是从文化、社会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考生在了解到这一信息之后,应该对2013年-2014年间所出现的社会热点进行筛选。若考生平时关注社会时政或者有一定的时政储备,可以自行进行整理热点问题;若考生没有这方面的准备,那么就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和复习资料来对时政专题进行整理浏览,但是考生在此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去糟粕、取精华,通过广泛地阅读复习来增强自己认识社会问题的深度、厚度、宽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到有备无患。

3.充分把握申论写作要求,提高文章质量

不管广东省考申论考试内容如何发现变化,只要考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的写作要求,那么就能够提高文章质量,为文章注入新的活力与质感,有力地确保文章做到脉络分明、结构清晰。

3.1中心论点明确

中心论点明确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模棱两可,必须要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观点,且只有一个,考试务必在作答过程中只阐述一个主题、坚持一条主线。同时,中心论点务必要旗帜鲜明,不能跑题或者偏题,要符合题目要求。

3.2有说服力,内容充实

这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内容详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一方面,考生要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联系实际,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以此来将论据的生动和鲜活较好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考生要学会整合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加工给定材料,使之能够接流畅,适当的地方再加上几句名人名言,会更能够增加论据的可行性,做到锦上添花。

3.3有思想高度

思想高度是广大考生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很多考生都习惯于通过微博、论坛、网络新闻来获得信息,他们很难基于政府的角度、全局的观念来做谋划、想事情、看问题;而往往是局限于一己之私,站在底层民众的角度或者批评政府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考生自我感觉良好,结果申论成绩较差的问题。

3.4注重多种文章形式的练习

笔者研究历年来广东公务员申论真题中发现,策论型命题作文是其写作的主要形式,要求考生根据考试中所提供的材料来完成策论文章的写作工作。策论型命题作文重在于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考生要做好对策部分,做到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切忌不可随意发挥。

4.仔细审题,抓住要点

广东省考申论考试通常会给考生较多的阅读材料,信息量大,要么有几十条材料,要么有多组资料,甚至还有可能会打乱各条材料之间的逻辑顺序、逻辑关系。考生务必要仔细审题,抓住要点。

4.1必须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全部阅读给定材料

虽然给定材料不会全部都与答题要求直接相关,但是若多条材料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相互的证明、补充、解释,那么就说明这些材料就是 “有用的”。所以,考生务必要一一看明白命题者给定的全部材料,将每条材料中包含的信息都要尽量掌握,不能遗漏。

4.2要将平时掌握的社会理论热点与给定材料联系在一起

考生在审读给定材料时,要及时联系平时掌握的社会理论热点,以便能够快速判断给定材料所要阐述的观点,并做好提示符号或者标记,以便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回答。

4.3要学会对给定材料用意进行揣摩

考生在审读过程中要不断地筛选材料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关键词组,特别是要勾画出类似于“核心”、 “本质”、 “特点”、“原因”、等词语所在之处。

4.4要对审读材料的时间用好、用足

众所周知,广东省考申论考试中给定材料既有理解难度,篇幅字数也较长,考试在审读过程中务必要掌握审读效率和审读质量。审读质量就是要求考生要在参考时间内逐条分析;审读效率就是要求考生要加快阅读速度,若阅读过慢,会使得考生答题时间不足,若阅读过快,会使考生近乎浏览,只能走马观花。所以,考生应该均衡分布时间,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审读给定材料,切忌走马观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

【参考文献】

[1]郭五林.申论命题与阅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秘书之友,2009(11):120-124.

[2]田桂香.从考试目的看申论的应试技巧[J].阅读与写作,2009(03):109-113.

[3]杨俊利.从《申论》考试看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变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45-148.

申论写作范文第4篇

1、买一本申论复习书,加深对申论的了解。申论具有策论性,重在提出措施,应将主要篇幅放在措施论证上,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杜绝大量直接引用材料原文。

2、积累必要的理论知识。申论考试的内容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考生平时应多关注时事、多到人民网、新华网等处看时评、多看《半月谈》等,了解国家政策,此外,还应对重要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十二五规划等,多加研读,对于其中经典的句子,应摘录下来,以便灵活应用于自己的申论写作当中。

3、多写多练多总结。应制定一个周计划或月计划,规定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套申论练习,每做完一套练习应具体分析作答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复习,在此过程中,最好是有个专门的老师指导,帮忙找出其中的问题,可节约更多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可以选择报班或者到我爱申论网评测系统做题,那样则会得到专业老师一对一的辅导。

4、多看政府公文,加重对应用文写作的练习,近年来,公考偏重对方案、报告等应用文的考察,考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来源:文章屋网 )

申论写作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言;严谨庄重;准确规范;简明扼要;朴实得体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36-02

一、正确对待申论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是申论考试中的一个重要测评要素,把握申论语言,无疑成为考生应对申论考试的关键一步。然而这一点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应试写作中,不注意提高语言水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首先,名目繁多的申论参考资料以及诸多的研究文章中,关注点往往是申论的答题技巧,对申论语言的关注很少。即便偶尔涉及,也会出现两种偏向,一则简单列举申论语言的特点,过于言简意赅,草草了事;二则理论性很强,罗列一大堆无关痛痒的理论材料,缺少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其次,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应对申论考试的相关技巧,如阅读技巧、提出对策的技巧及申论文章的撰写技巧等,可以通过相关的训练与准备而获得。但是,要准确地把握申论语言的特色并加以正确地运用,却并非易事。即便考生在备考时关注到了此类的参考资料,却因缺少实际应用而收效甚微,在考试中往往会造成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对申论语言的把握与使用并不到位。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语言关是申论考试至关重要的环节,即便答题技巧再娴熟,也会因为语言表达不恰当而失掉一部分应得之分。因为同样的命题,相近的观点,类似的论证结构,在考试中仍会出现较大的得分差距,文章仍会有高下之分,归根结底,主要是语言表达问题。近几年申论考试的试题基本上都是主观性试题,这就给应试者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倘若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因此,对于申论的语言,应试者必须有明确的认识,要弄清题目的要求,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二、准确把握申论的语言

要真正把握申论的语言,应分以下两步:

(一)明确申论语言的概念

我们知道,申论是公务员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行政建议并展开论述的从而表达自己行政意图的文章,其本质就是“官样文章”。申论文章除了在写作范式上有一定的规定外,在文章风格和思维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从风格上来说,申论文章是介于政府公文和杂文评论之间,又偏向于政府公文的一种文体。考生应根据题目要求,站在政府的角度,从正面导向和现实需要出发,以一定的思想高度来联系实际,提出材料中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归根结底,申论语言是一种政论语言,指的是精熟于正确、准确、恰当使用书面语来进行遣词造句、传词达意、说事论理、谋篇布局的一种语言风格。要求用词沉稳厚重,避免辞藻华丽,语言犀利。

(二)把握申论语言的基本要求

1.严谨庄重。申论是代表一定的法定作者说话的,语言必须雅正不俗、郑重其事,以体现严肃性和庄重性,因此必须使用表述规范、用词准确的书面语言。关于这一点,应试者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将口语与书面语混淆,申论语言中一旦掺入了口语的成分,其庄重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对应试者来说,把握申论语言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区分书面语和口语,尽量不要使用口语。应试者在考试中一定要注意两者的差别。首先应知道哪些是口语词,哪些是书面语词,先将口语词找出来,然后再相应地转换成书面语词,最后再对文章进行梳理,使整段文章呈现出书面风格。如下面的例子:

例1:2004年4月22号下午两点来钟,我们厂设备科的王一、张三两位师傅,偷着把三吨铲车开出大门,打算干点私活。车子开到某某路口,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卸货挡道,王一心里一慌,打轮过猛,一下子把站在车上的张三甩下车去,张三当时就昏了过去,马上送到医院抢救,到现在还没脱离危险。

例2:2004年4月22日14时许,我厂设备科的王一、张三二人,为干私活,擅自将三吨铲车开出厂区。行至人民友爱路口,见前方有一卡车卸货挡道,王一因心慌操作不当,当即将站在车上的张三甩下车,致使昏迷,即刻送往医院抢救,至今尚未脱险。

例1和例2两段文字表述的内容并无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例1中的“两点来钟”“两位师傅”“偷着”、“ 一下子”、“ 心里一慌”等口语词出现在申论文章中显然是不合适的。修改后的“14时许”、“ 二人”、“ 擅自”、“当即”、“心慌”等书面词语的使用使得这段文字既简洁又庄重,具有申论文章的语言特色。因此,考生要把握申论的语言,首先必须把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区分开来,其次必须通过针对性练习,在写作中学会使用书面语体。

2.准确规范。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准确规范的,因为文章是讲道理的,要讲清道理,文章的概念必须明确,判断必须准确,推理必须严密,所以反映这些概念、判断、推理的语言也必须准确。语言要准确,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挑选恰当的词汇,准确地进行表达。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应有丰富的词汇,还要对词汇进行恰当的挑选。这里的准确主要指用词准确规范。

申论写作范文第6篇

1、考察范围不同:《申论》考试面向公务员,考查社会共性问题,比如教育改革,更多侧重考核考生的政治敏感度,对政策的把握,属于方向性;《综合应用能力》考试面向事业单位,考查考生在某一领域内、专业性更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具体问题。

2、考试题型不同:《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包括除了《申论》中基本题型外,还增加了辨析题、校阅改错题、认证评价题、科技文献阅读及科技实务题等。就应用文这一方面来说,它包括公文和事务性文书,《申论》一般在小题里考查公文写作,而《综合应用能力》可能会在大题里考查事务性文书写作。

3、答题难度不同:申论侧重于考查政务热点和焦点问题,材料相对集中。《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材料较少,出题更灵活,考核范围更加广泛,这也给了考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难度更大一些。

(来源:文章屋网 )

申论写作范文第7篇

但从命题分析,申论一直遵循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设定题目。从考生的答卷来看,议论文写作,考生都具有一定的谋篇布局能力,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的问题常常是偏离主题。在小题目中,考生的问题是要点不全,看不到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便是考生忽略材料的阅读,说明考生阅读方法,阅读理解能力欠缺,这方面殛待加强。

申论材料把握的重要意义在于,申论能力的考查是在材料背景下进行的。命题的设计围绕材料主题展开,问题的回答也要从材料中寻找素材,如果把握不了材料,思维就没有了方向,问题回答便无从着手,考生的思考和分析必须紧紧围绕材料。小题目的答案,从近十年来的众多命题规律可以得出结论,评卷的采分点都在材料中,当然这需要考生进行挖掘和归纳。议论文同样是在材料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分析,文章立意,角度选取、论证取材都无法脱离材料。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申论都是在给定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回答特定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考生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给阅读以充分的时间,并提高阅读速度。考生拿到试卷后常常急于做答,要知道知答案只是分析的结果,没有对材料的充分了解何谈回答。在时间分配上,阅读不要匆忙,在两个半小时的整个考试时间里,考生要在阅读上分配5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有两个目的要实现:一是把握材料的主题和主要线索,二是要把握题目涉及的材料。总之,要对材料形成整体印象。由于阅读不充分,在做题时必然反复阅读,那么整个做答时间一定很紧张。把握这一点的同时,考生还要在训练中提高文字阅读速度,提高快速反映能力,迅速捕捉材料相关信息。

二、阅读顺序要科学。从试卷来看,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题目总体说明,第二部分为交代背景材料,第三部分为题目要求。从阅读顺序来看,应首先阅读总体说明,了解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主考机关的考试大纲中会有说明,考生应提前了解。然后再阅读题目要求,对题目要求考生要字斟句酌,明确题目数量,题目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样注意力在阅读时会有意识地思考相关问题。最后是材料阅读,阅读重点、时间的绝大部分要放在材料阅读上。

三、材料阅读的重点与方法。背景材料会围绕主题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内容,材料给付的角度不同,提供问题不同方面的信息。材料对于特定题目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某个题目的答案通常在特定的几则材料中。总体看,第一则材料要引起重视,理论性、分析性材料也要引起重视。第一则材料与主题有密切的联系,往往会揭示主题。理论性、分析性文字会揭示材料的深刻内涵,对于认识问题的原因、意义和作用可以提供极大帮助。其他材料则是现象的描述或者事例,为我们发现问题提供基础、为解决问题提供启示。

在阅读方法上,首先,考生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捕捉。关键词通常就是采分点,反复出现的词一定是主要问题或问题的主要方面,这些词通常在一则材料或某一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关键句则是材料的总结或概括,其表现的方式通常用“说明了”、“表现了”等字样。其次,考生要注意及时做眉批,把阅读时把材料的核心思想进行勾画,并按照现象、问题、原因、对称、意义作用进行归纳,或者对应题目涉及的材料做出标记。这是基础工作,在紧张的时间里,这样做会提高做答的速度。第三,学会快速阅读。平时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事例只要浏览,说明政策或道理的,要在阅读中要从宏观上快速把握。

四、如何提炼挖掘有用信息。在与考生的交流中,考生对照试题答案,常常苦恼自己为什么没有发现答案,或者是找不到答案。那么如何从材料中发现有用信息呢。

对于概括题型,考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逻辑结构,即“现象-问题-原因-对策-意义作用”结构,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主题抓住了,概括的内容就会比较全面,且不会偏离主题。具体要点来看,要紧紧把握关键词和关键句子,从概括题型的评分上看,要点重于逻辑。

对策题型,要注意借鉴,要从材料中的事例、政府行为和学者建议中获得启示,材料中或许还有国外的做法,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经验。还有,要注意原因的分析文字,原因找到了,问题便能得以解决。前者,可以为对策的可行性提供借鉴,后者则会提高对策的针对性。

对于分析题型,要注意整体把握。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题型的本质要求在于做出结论,做出定性或明确观点。那么材料中的结论性文字或者矛盾关系范畴要注意,比如材料中出现的“说明了”、“表现了”等文字。考生要善于比较与联系,比较范畴之间的关系,联系材料的主题。

申论写作范文第8篇

第一,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公共科目的基本题型和解题思路,掌握其大体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模式。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要熟悉五种基本题型中各小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就申论来说,要熟悉申论考试三种基本题型及解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模式。

第二,要熟悉近几年考试的真题。有的考生可能认为,既然是真题,就是已经考过的试题。有的考生可能认为,既然是真题,就是已经考过的试题,不太可能再重新出题,那为什么还要熟悉它呢?我想真题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否会再考,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基本命题思路、基本题型、基本模式和解题技巧,对新的考试有重要关联和相似之处,对考生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如果新题出来了,你起码不会感到生疏,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答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

建议考生到人事考试教育网上下载一些关于公务员考试近年真题的书,反复阅读和演练,最好在熟记题目后,试着不看原书背着演练几遍,必有好处。

第三,要特别注意演练预测题。这种模拟实战的演练,对考前的备考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演练,才能真正提高解题水平。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因为题量大,主要是提高答题速度,在知识基础比较平均的前提下,剩下的主要是答题的速度了。如何提高速度呢?建议考生要尽量多练些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