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协同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协同创新范文第1篇

1.1协同主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制约着协同创新组织文化的融合

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多种主体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而组建的战略联盟。这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在创新方式和路径上形成了一条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完整的科技创新产业链。然而,由于各协同创新主体分属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学术领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客观上对协同创新组织文化产生制约和排斥作用,甚至直接影响到协同创新成效。政府组织是协同创新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但其“重政绩轻过程”的政绩观和“重管理轻服务”的官本位思想,往往会使协同创新所迫切需要的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承诺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倡导和践行的是“利润最大化”的实用主义价值观,企业虽然并不排斥创新,但其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往往成为利益追逐者而非协同创新“坚守者”;高校与科研院所追求的是崇尚科学的学术价值,关注学术论文质量、科研成果奖项和人才培养素质。因此,如果在组织文化中无法兼顾各方协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和利益关切,势必使协同创新造成“貌合神离”甚至出现“不欢而散”的尴尬局面。

1.2管理制度缺失致使组织文化对成员行为的约束力受限

体制机制改革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协同创新实现创新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实现创新目标的根本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理念和愿景,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管理制度确立,才能对组织及个体形成行为约束和行动向导。然而,协同创新在起初阶段往往过多地关注组织架构的组建和战略联盟的联姻,而组织的“管理、运行、经费、薪酬、激励、配置、共享、评价”等实质性的管理制度停留在理念和口头上,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原本就隶属不同阵营的组织成员处于“游离”和“无序”状态,从而失去了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1.3物质载体建设滞后客观上造成了组织文化的归属感不强

协同创新需要汇聚创新力量和改革体制机制,同时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载体作为平台和支撑。目前,协同创新中心都是依托牵头主体高校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往往只是牵头高校的一个职能部门,缺乏管理的权威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既没有决策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又谈不上资产和资源的调配与整合。因此,物质载体建设滞后所带来的协同创新物理载体、发展空间和资产界定模糊,使得主体高校与协同创新中心间的组织边界与组织文化难以区分,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很难让组织中的成员快速融入到协同创新的氛围和群体之中。

1.4开放融合度不高致使协同创新氛围不浓

协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开放与融合的思想,但各成员在各自主体单位受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中心主义”,使得他们墨守成规、惯性思维,既渴望对外开放、交流与融合,又对其他主体的文化具有本能的规避和自我保护意识,进而缺乏敞开心扉、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深层次思想交流,从而对协同创新氛围的营造和组织及个体的深度融合带来一定障碍。

2构建协同创新组织文化的策略

2.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筑牢协同创新的精神文化

党的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又是社会各个组织应履行的基本道德准则,成为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协同创新的精神文化,可以较好地约束和规范各协同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最大程度地化解组织文化差异和矛盾,加速组织文化的融合和塑造,形成合作共鸣。因此,协同创新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普遍公认和接受的最高准则作为组织文化中最高层面的精神文化加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各方力量,以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践行真知、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鼓舞组织中成员的斗志,用“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引领协同创新正确的前进方向。

2.2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协同创新的制度文化

体制机制改革是实施协同创新的重点环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只有以可行的制度形式确立并加以执行,才能真正将改革理念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保障协同创新的顺利实施和绩效产出。具体而言,协同创新应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改革核心问题出发,构建具有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的制度文化。在人才流动机制上,要打破传统的人员身份界限,采取“流动不调动”的“双聘制”吸纳不同体制中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形成灵活高效的人才流动机制;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薪酬体系,以延揽契合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与创新团队为重点,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人才集聚优势;要以国际通行的人员聘用方式取代原有人事政策与制度下的身份管理,建立“合同管理、绩效考核、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科学用人机制,完备人才使用、管理和督促机制。在学科机制上,要消除原有学科制度下的科研资源独立、行政干预较多、人员交流受限等弊端,鼓励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跨组织的新型学科的组建,并辅之以“学术特区”的扶持政策和制度配套,形成新的学科发展增长点。在科研机制上,要建立和完善“顶层设计、宏观布局、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资源共享与利益分配制度,调动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活力;要改变过去以论文、获奖和项目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以鼓励原始创新、注重创新质量和衡量社会贡献为导向的新型科研评价机制,鼓励竞争,动态发展。

2.3以目标任务牵引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为前提,统一协同创新的行为文化

实现共同目标是协同创新组织架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协同创新的行为文化首先应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任务,积极引导协同主体和成员的行动一致性。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要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确定协同创新的发展目标;要成立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把握研究方向、指导人才培养、参与人员遴选、推动国内外合作等,成立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设立政策研究、技术研发、人才管理、资源配置、技术转移等组织和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要引入学术带头人(PI)制,具体实施某一学术方向的创新工作。同时,要努力营造“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打牢志同道合、和谐共事的合作基础。

2.4以载体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支撑,固化协同创新的物质文化

协同创新范文第2篇

协同创新是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有效协作,获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③高职校企合作在推进协同创新方面,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企业规模大小、专业特性和可利用的资源等。

(1)打破利益分割局面,建立“产业集群式”的协同创新机制。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建立产业集群,围绕地区产业发展特色,企业性质发展专业,开展教学活动,或着进行科研创新带动新型产业发展,使得与地区产业相关联的学校、企业及其其它机构形成关系紧密的产业网络,并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有效协作等渠道,加速知识生产与知识运用的过程,获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集群内企业由于行业相关、地理接近,专业化分工合作频繁,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渠道会大大增加,校企合作才能更深入地发展。比如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这里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高端装备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五大产业的产业集群,辉瑞公司、华大基因公司、药明康德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加速了光谷生物城的建设;以数控机床、清洁能源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较好基础;在高技术服务业领域,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化载体建设迅速,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和原创型中小企业,形成了武汉光谷“资本特区”和“人才特区”的两大特征。④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以光谷为核心的周边职业院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改革,也为职业院校的就业带来优势。同时,各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活动,又将助推产业的完善。各主体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以自身的需求和目标、资源和优势为导向,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赢互利”的原则,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结合与互动,共同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改革创新。同时,光谷产业集群式的发展,又产生了一种集群式的文化影响力。光谷文化鼓励青年人的创新思想和冒险精神,再加上资金渠道和人才落户的利好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海归和北上广的有志之士来汉创业,而这正是集群进行自主创新的源动力,激励着地区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也激励着青年人不断地创新实践。基于集群化的思路,政府的政策导向可倾向于促进区域内企业和学校之间长期合作关系的确立。

(2)创新管理机制,为协同创新开好头。校企合作原则上,应以政府的战略发展规划为纲领,以地区产业为龙头,学校本着做好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为宗旨,在管理创新上做到几个观念的转变:一是协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有序对接需要修炼“内功”,即企业要发展核心竞争力,学校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的优势。二是协同创新管理应考虑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既不能超前很多,又不能滞后,超前意味着管理成本的上升,而滞后意味着落伍和被淘汰。⑤考虑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进行布局的协同创新管理机制,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以科技研发带动的企业发展模式,比如华中理工大学于1971年设立了激光教研室,1978年才设立了激光专业,全国第一个民营激光企业——楚天激光集团最后于1985年才诞生;二是以企业带动的学科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比如阿里巴巴集团于1999年在杭州正式成立,但当时几乎没有几所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现在,电子商务专业成为了各个高职院校和学生的香饽饽。电子商务专业不仅在本科院校走强,在高职院校更体现出它应有的活力,表现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从无到有的变化,体现在其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持续上升。不仅如此,由于电子商务的社会影响力,它还带动了一批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这些表现不仅让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改革。就管理体制和机制而言,两种情况在具体规划上都必须走“先打地基后建房”的稳建发展模式。第一步集合各方力量共同引导整合各类资源。对于第一种科研带动式的,高职院校需具备进一步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资源的整合能力,只有拥有了较高的技术平台和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才能来引导区域内的集群发展,形成自发式的发展模式。对于第二类企业带动式的,由企业的影响力去引导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落实。第二步由学校或企业创造的产业影响力影响政府机构从政府层面来实现区域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第三步,以区域集群为圆心,向周边的区域、企业和学校辐射,形成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共同发展产业集群。第四步,巩固产业集群品牌效应。

2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的微观设计

协同创新范文第3篇

对于纺织材料的发展方向,行业专家认为,消费者将越来越注重品质与时尚性的基本诉求、继续注重产品功能性、更加突出产品生态性且强调资源循环利用。而织物新材料的使用、染整技术的革新、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合作,将是产品开发创新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协同创新势在必然。为此,我们采访了几位参会企业代表,从产品开发的视角来探讨创新之道。

跨界融合,时尚先锋

张剑锋 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精纺研发中心设计师

面料开发是一个非常讲究速度与激情的工作,我们更需要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国家纺织品开发基地“成员日”活动给我们面料开发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成员日”活动上,既有不同行业专家们的现场演讲与探讨,又有我们产业链学员之间的热烈交流。作为面料设计开发人员,每次参加这类活动我都有三大收获:首先是学习最权威的前沿知识,比如趋势、色彩、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其次学员之间的交流能够相互借鉴和提高,往往一个不经意的火花,就是一款畅销产品的灵感来源;最后,南山是专注于精毛纺的企业,而基地企业成员也都是行业中的优秀创新企业,“成员日”活动能够方便产业链不同领域达成协作,经常可以推出一些“跨界”的产品,比如粗纺精做、羊绒蚕丝、三防系列等。

在普通大众的眼里,纺织是属于枯燥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是我们产的面料终究是要做成衣服让顾客穿在身上的,而我们的顾客都希望自己是时尚的,那么作为面料开发人员,想要让产品获得客户的欢迎,就必须要具备时尚产业从业者的眼界和自觉。

从这点来讲,南山在研发体系建设和管理上有一个很好的经验,那就是我们研发人员与市场人员一起拜访客户。研发体系里,前瞻性的市场趋势和资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南山除了通过一些常规的渠道,比如购买专业资料、参展、参加行业会议,甚至在意大利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获取一手资料,更为直接的是在制度上形成研发人员与市场人员一起拜访客户的规范。我们近距离获得一个个具体品牌的特定消费人群的喜好,通过理解和消化客户的观点,对客户做针对性的开发,而不是等客户拿面料给我们仿样或者闭门造车。

就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来看,我们还必须有意识地增加自我的艺术文化修养。纵观现在的国际大牌,像PRADA、GUCCI、ARMANI等,产品都是涉及服装、香水、佩饰、化妆品等潮流消费品,并积极参与音乐、电影等文化活动,所以我们也应该努力在自身修养的提升上“跨界”。

协同作战整合资源

李智慧 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天诺离子银抗菌纤维是一个功能性服装用的新型纤维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我们的研发工作,除了继续保持在抗菌材料领域的先进性外,更为重要的是应用领域的协同开发。

功能性服装用新型纤维材料不仅要实现某些竞技性能的要求,同时也要达到穿着的舒适性、美观性。天诺离子银抗菌纤维在应用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纤维本身是有颜色的,在混纺过程中还有一些工艺上的要求等。如何使我们的产品快速造福消费者,这要求我们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协同作战。借鉴“天丝”、“莱卡”及“天竹”的推广模式,我们通过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与品牌服装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并联合纺纱、面料、服装品牌、家纺品牌等优秀骨干企业发起抗菌纤维品牌联盟,充分利用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的行业资源平台和市场推广平台,形成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体系化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模式,致力于抗菌纤维的应用推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地企业“成员日”活动,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与很多对抗菌纤维感兴趣的下游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并且达成了一些共同开发意向。

用好加减法,细微处要效益

周湘祁 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麻纺尤其是苎麻,是纺织产业当中一个非常小众的门类,与棉、毛等其他领域相比较,它在技术和设备层面十分落后,所以我们在研发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上必须立足特色、博采众长、细分市场、善用加减法。像棉纺的一套新设备的引进,也就形成新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能够从棉花直接得到筒子纱,万锭用工还不到二十人,这在麻纺上是很难想象的。这迫使我们在技术上要引用和借鉴棉麻,依靠自身的能力和苎麻的特色,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花型、工艺、后整理或者不同组份纤维混纺方面多下工夫。

我们不是国内最大的苎麻企业,但我们是产品最丰富的苎麻企业,历年我们都会有产品在各类评比中获奖,在去年的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中,我们获得了男装面料一等奖。我们的产品特点很难让人模仿,也许看上去差不多的工艺流程,但做出来却不一样,秘密就在细微处。

苎麻产业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由于地域和经济形势的不同,客户的需求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日本和欧美客户的品质要求不同,奢侈品牌和快销品牌要求的价格不一样,经济不景气时客户要求在一定质量标准下的降价。因此,我们在研发上针对不同客户建立了相应的品管体系来应对,比如同样一个面料品种,不同的客户,我们可以用不同产区的原料,或者以一定比例的棉或粘胶来混纺,或者执行不一样的品质要求,这也是我们的加减法。

通过参加“成员日”活动,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对我们开发新产品非常有帮助。我们没有染整,开发阶段找合作染厂是不太容易的,但是有在活动中认识的基地企业朋友就不一样,这样我们一个坯布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的效果。还有今年3月的一次活动中,我与一个做棉类大提花的学员交流后,合作了“棉经麻纬”的大提花面料,也大获成功。可以说“成员日”活动平台为我们的“加减法”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强大科研投入保障领先地位

高炳生 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我们是上市企业,主营高档棉休闲面料,在国内棉纺行业中规模只能算一般,但是产业链较长,拥有织造、染整、成衣。作为法国PV展唯一的中国棉纺行业参展商,我们的优势是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的原创成果层出不穷。

这得益于我们长期以来在研发上面持续稳定的投入。目前,我们已经形成拥有1500平方米面积、超过3000万研发测试设备的完整研发平台。董事会强调稳定的产品研发体制,每年在设备、人力上面的资金投入维持在销售额的3%~5%。原创是需要底气的,研发要靠实力说话,目前我们每月开发出的新产品在300块以上,面对全球客户可承诺一周内快速提品。

我们的产品50%左右出口,客户对象都是国外的高端品牌,能够得到这些客户的认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重视知识产权,能够进入PV就是一个证明。我们现在有几十项国内国际专利和主要的国际检测认证机构证书,这确保了我们的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比如“羊毛(羊绒)棉”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很快进入国际市场。另外,我们的产品研发会议都会邀请在全球的十几个销售分支机构的同事来参加,企业内部上下游顺畅沟通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的新产品销量所占比例高。

参加基地企业“成员日”活动,我们希望在交流中获得纺织染整的前沿技术,以保持我们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研发要契合市场需求

陈瑾 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

研发工作的成果,最后还是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我们新民的研发指导方针就是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用新产品来引领市场。

最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而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所以我们开发的方向就是价格适应度广、市场接受度高的产品。比如我们有一款“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的获奖产品,组织采用五枚缎与呢地交织,一面是五枚缎的斜纹,一面是呢地的丰满柔软手感,而且使用普通化纤原料,花色漂亮,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很快风行,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企业在仿我们。

在我们企业的研发部门,有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市场说了算。无论是高精尖的发明创造,还是点滴的小创意,客户买不买单,利润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

背景链接

协同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疆 协同创新 服务平台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45-02

新疆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资源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支撑不够显现等问题仍然存在。探索和建设集“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平台、知识工程”为一体的“新疆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将在满足新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对科技创新资源的需求的同时,梳理出一套符合新疆地区实际情况的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创新型新疆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此项研究是在“新疆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内相关应用成效的分析,阐述了新疆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架构思路、服务模块、服务模式,实践应用,分析和评估了平台的服务成效,探讨了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平台的载体和组织形式,并对未来平台的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 新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新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还处于信息处理和网站阶段,尚无法满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技术需求、方法需求以及知识共享的需求,前沿方法、前沿工具、知识共享的技术和个性化服务功能不足,影响了该区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驱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差距。

1.1 观念差距

纵观很多后进国家和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实践,充分验证了一个道理:欠发达地区如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先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方法差距

创新离不开好的方法作为支撑,虽然该区部分企业、科研院所已经对基于创新规律的创新方法有了一些了解,但普及程度、深入学习和应用程度还不高。

1.3 创新管理差距

近年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发展较快,但总体管理水平比较低。因此,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配套的创新管理水平也需要跟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增强提供支撑。

1.4 自主创新能力差距

新疆属于自主创新的弱势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核心技术水平不高,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二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薄弱,新疆的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严重滞后于技术引进。三是创新人才缺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效率低下,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四是创新平台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因此,迫切需要提供创新平台共享服务。

2 新疆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总体设计思路

“服务平台”建设,将实现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平台的集成协同与应用;通过搭建“新疆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网站,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好、更优的创新资源共享服务;通过引入外部创新服务资源,整合本土创新资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和优化创新服务手段;通过探索不同创新方法、工具、平台之间协同应用的模式,构建起多种创新资源协同应用的技术路线图,从而使“服务平台”成为面向该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提供创新资源整合应用及协同创新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围绕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平台的集成,建设创新方案和技术难题数据库,运用“互联网+创新服务”的总体建设思路,建设由信息管理、创新资源、咨询服务、服务平台、发明展区、网络培训、专业团队、下载专区、创新能力自测系统、在线咨询、新闻中心等模块组成的服务平台,栏目规划充分考虑到新疆协同创新的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方便用户对资料查询的需要。平台网站采用了CSS、Flash、JavaScript等技术进行网站的静态和动态页面设计,运用电子商务服务,为该区中小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各类创新服务。

3 新疆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模式

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创新服务”为根本,在提供政策服务、创新服务、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等基础上,运用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区域与区域等的服务模式。

3.1 平台服务参与主体

(1)政府参与。服务平台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又是转变政府职能,突显其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2)企业服务机构参与。企业服务机构对服务平台的运作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对平台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总的来说,企业服务机构在平台建设中要做的是4个方面的工作,即引导、支持、指导、服务。

(3)企业参与。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在平台构建和发展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企业既是平台资源的提供者又是平台的使用者,企业的需求和其参与的必要性相适应。

3.2 新疆f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运行模式

服务平台是由政府、服务机构、企业这关键三方构建而成的,其中政府作为牵头单位,是双方合作关系的来源,政府强大的宏观调控作用和资金支持可确保合作关系稳定、持续地进行下去;服务机构作为平台的建设者,在政府的支持下,可提供相应的软硬件及设施设备;企业作为平台创新资源的提供者,可确保平台源源不断地获取丰富的科研成果。

(1)平台构建初期,采取政府主导、引导与多方主体参与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平台构建初期,都会经历由政府主导提供,并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过渡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政府第一推动力作用。

(2)平台发展成熟时期,各种运行模式的平台相互联合。

平台发展过程中必须相互联合、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快速发展,所以不同运行模式的协同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必不能相分离,多平台相互联合定是必然趋势,服务平台正处在平台发展成熟时期,采取了与各种运行模式的平台相互联合的运行模式。

3.3 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相结合的平台运行模式

服务平台的初期建设和运行是以基础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平台为核心,引导非公益性平台进行社会化服务。目前平台主要采用公益性运行模式对外服务,但平台需要一定经费维持其日常运行和发展,虽然政府会对平台实施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远不够维持平台的日常花费。

4 技术服务模式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和优化创新服务手段,在整个系统架构上采用云计算技术;在软件开发方面将采用SAAS、PAAS软件开发模式;在远程方法应用、检验、技术咨询、诊断等方面将采用物联网等技术,促进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平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资源的智能化、协同化、一体化服务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庆,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44-46.

[2] 陈建安,王建彤,徐刚.专业镇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以中山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51-53.

[3] 王印红.公共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2-74.

[4] 李广乾.公共信息服务的免费迷思[J].信息化建设,2008(5):41.

[5] 邓省里.公共信息服务的体制转型与组织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0):17-20.

[6] 郑丽琳.基层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6):53-55.

协同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

〔分类号〕G252〔引用文本格式〕胡燕.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研究[J].图书馆,2016(2):78-82

2014年12月,全国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对推进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方针,大会还倡议今后要大力提升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合作水平,为促进图书馆联盟发展奠定坚实创新基础[1]。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后,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增强核心能力、应对未来发展挑战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图书馆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增强创新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图书馆联盟快速发展。这几年来,我国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发展迅速,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组织模式日益丰富和完善。分析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规律,对促进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协同论代表人物哈肯指出,协同是指同一个系统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采取配合、协作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关系体的过程[2]。协同理论出现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协同理论体系。哈佛大学教授彼得•葛洛是首次给出协同创新定义的学者,他将协同创新视为在激励机制下组成的团队,在同一个组织远景和目标驱动下,通过网络开展分工交流合作,以达到组织目标。这里的协同创新不仅限于团队内部创新,也存在于不同团队之间的创新合作和分工,因此也适用于图书馆联盟创新。文章认为,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用户利益驱动下,通过建立创新资源共享基础和模式,以深度合作、细化分工、资源共享、利益分成、风险共担为基础,投入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要素,全力推动图书馆联盟资源建设与服务推广的活动。与传统图书馆联盟创新模式相比,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不仅保持了原有的优势,而且还凸显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管理学中“1+1>2”的规模协同效应,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组织分工的协同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建立在协同、合作分工理论基础上的,其协同机制较传统创新合作更加系统和复杂。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多主体互动协同、合作跨度较大的创新组织,是在联盟成员为核心要素、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平台等辅助要素基础上形成的多主体参与的网络创新模式[3];②创新资源的统一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突破了传统创新模式的限制,打破了机制、学科、组织之间的约束,有效提高了创新要素例如人力、物力、设备、知识等的流动性,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③创新系统的高效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系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能够将不同参与者的创新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形成“1+1>2”的协同增值效应,以提高整个图书馆联盟的创新水平和效益;④创新成果的共享性。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要求所有成员都能够共享创新成果,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完成成果分享和转移,从而促进图书馆联盟与成员共同进步;⑤创新活动的连续性。一般来说,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建立在契约关系或者产权关系基础上的,不同成员馆以此为基础形成创新联盟。联盟的协同创新主要以大项目居多,可以形成比较牢固的合作和协助关系,以保证协同创新能够长期稳定推进下去。

2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

与国外相比,国内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发展相对落后,不管是联盟稳定性、创新路径、创新模式,都处于起步阶段[4]。文章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献和成果,深入分析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内部组织结构和联系的基础上,将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分成了五种组织模式,即项目式、共建式、实体式、联盟式和虚拟式,这五种合作模式并不是独立存在和运行的,在实际中总是会出现交叉和重叠。

2.1项目式协同创新模式

项目式协同创新模式是指以项目为中心和基础,通过项目组织和实施开展协同创新,利用各参与方的资源优势,共同努力和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实现技术发展和升级。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又可以细分成三种类型,即协同攻关、技术转让和委托研发。其中,协同攻关模式比较注重多方合作,因此在图书馆联盟项目实施过程中,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比较适用。协同攻关以具体项目为基础,通过发挥联盟成员各自创新资源和优势共同攻克项目技术难关[5]。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剧,单独依靠个体很难完成技术攻关,而是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攻关模式也就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协同攻关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它产生的动机是不同的,既可能是政府推动的,也可能是自发,例如政府通过科技项目立项以及专项资金拨款等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创新。如图书馆系统合作发展项目(theCollaborativeLibrarySystemsDevelopment)就是在美国联邦政府主导下,由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耶鲁大学信息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开展协同技术创新和研发[6];②协同攻关主要以项目运行为基础,依托图书馆联盟项目创新管理团队,针对重点技术问题组织人员攻关,寻求技术突破;③由于技术协同攻关主要是为满足图书馆技术应用和发展需要,因此图书馆参与积极性较高,同时也有利于降低项目运作风险;④创新攻关团队往往具有临时性特点,项目验收完成后,团队即解散。

2.2共建式协同创新模式

共建式协同创新模式是指围绕科学研究和创新展开,以提高成果转化和利用效率为目标,充分利用不同联盟成员的核心资源和创新优势,采取共同出资、共同投入的方式开展协同创新。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1)共同出资成立研究机构。例如政府、图书馆联盟贡献部分科研资源和经费,投入科研项目启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和组织,开展共建协同创新活动。共建研究机构是指围绕图书馆联盟发展所需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创新需要,由多方成立研究组织和机构。例如俄亥俄州图书馆联盟成立的Ohi0LINK研究中心,就是在全州范围内统筹和配置科研资源,针对专门技术项目开展重点攻关,研究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7]。其主要有以下突出优势:①围绕协同创新开展技术创新,主要致力于开发图书馆所需的各种技术;②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平等,没有主次之分,各参与方根据协同约定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合作完成任务;③通过合作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效率,不断推动图书馆联盟技术创新发展。因此,共建协同研发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图书馆联盟主流技术创新模式。(2)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这是推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针对图书馆联盟创新成立的发展平台。一般来说,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中心主体是政府,主要依托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协同和合作,这可以突破高校之间的体制壁垒,提高图书馆联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2012年,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10余所重点大学携手成立了“卓越联盟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平台”,秉承“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理念,致力于通过联盟合作方式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2.3实体式协同创新模式

实体式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通过招募会员的方式筹集资金,筹集对象就是图书馆联盟成员,通过成立一家独立法人组织机构,采用企业运作模式,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运作为主要手段,共同合作开发图书馆相关技术和服务。实体式模式与共建式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独立的法人组织机构,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式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①主要负责技术项目攻关和研发,自行组织技术研发项目、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②通过采用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运作模式,将成员馆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这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合作模式,能够保证协同创新活动满足投入—产出比控制目标;③在内部建立集研究、设计、生产、营销等多位一体的合作部门和环节,可以保证技术创新成果用于图书馆需要,不断增强联盟核心竞争力;④实体式协同创新模式强调投入—产出评估和控制,主要从实体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开展定价评估,以降低协同创新风险。图书馆联盟协同实体模式要求成员馆共同出资入股,共同合作参加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该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①合作经营型。联盟成员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通过合作建立研、产、销多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体系;②会员制。以发展会员的方式吸引其他图书馆参与联盟技术创新活动,可以灵活配置图书馆创新资源。OCLC研究部就是典型的代表,OCLC研究部主要围绕以下三项职能展开:一是作为合作研发活动的行业平台;二是在OCLC内部提供先进的发展与技术支持;三是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增强OCLC与成员馆之间的联系,并整合行业内其他机构的力量。

2.4联盟式协同创新模式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图书馆联盟技术创新协作也逐渐向高级联盟组织形式转变,例如战略联盟(如CALIS、CASHL等)就是一种十分典型的创新合作模式,战略联盟是指以大型馆为主导,联合其他图书馆或者社会科研机构,通过优化配置技术研发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研发创新模式,形成综合性的创新组织和团队。与传统图书馆联盟创新合作方式相比,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突出优点:①由联盟中居主导地位的图书馆牵头。围绕联盟技术需求开展创新项目立项;②政府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图书馆联盟主要以自发组织形式建立,但是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较有影响力的图书馆联盟都是依靠政府扶持成长起来的。这是因为图书馆联盟创新往往涉及到一些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和成果,项目运作周期较长、资金需求较大,单独依靠联盟力量很难承担,因此需要政府做好扶持和协调工作;③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模式具有长效性和紧密性特点。一般来说,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往往涉及到跨区域性、跨行业性的技术研发工作,因此它不是临时性组织机构,而是一个由多种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有机体,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④制定联盟合作规范以及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图书馆联盟内部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合作管理制度,对各个成员馆的责任和义务都有明确分工。另外,联盟委员会负责协调内部关系和工作分工。总之,战略联盟是一种相对更高级的图书馆联盟合作模式。

2.5虚拟式协同创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肯尼斯•普瑞斯第一次提出了虚拟组织的概念,随着社会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又多了一种组织模式,即虚拟研发组织。虚拟式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虚拟化创新合作平台,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提高创新协作、信息沟通效率,同时不断降低合作和沟通成本。例如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就是图书馆联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通过集成不同成员馆的优势提升咨询质量。该模式主要包含以下突出特点:①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协同创新合作模式的局限性,形成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多方共同参与创新的虚拟协同创新组织,以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创新合作和交流;②参与协同创新的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和技术创新要求,通过互联网结成协同创新组织,以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③虚拟协同创新合作组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在不同参与成员之间共享和交流;④虚拟组织没有实体条件限制,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功能和组织结构,也可以在不同协同创新目标之间进行衔接和组合,还可以根据参与主体数量变化调整规模,项目完成后可以立即解散,一旦有新的创新项目则可以重新组建虚拟团队;⑤研发组织合作形成的创新成果归虚拟组织所有,而不是实体组织。为了降低团队合作风险,要加强成员馆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风险防范观念,以提高整个虚拟创新合作组织的工作效率。

3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及模式选择

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是指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引导下,联盟成员馆为了追求各自发展目标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和组织,共同开展创新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模式种类日益丰富多样,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缺陷,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选择,具体可见下表1。在我国,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内涵和组织形式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选择何种协同创新模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水平。由于不同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目标、组织文化和资源各异,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图书馆联盟在选择协同创新模式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出发,围绕战略性、短期性和经济性指标综合考虑和选择;②充分发挥不同成员馆的创新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合作效应;③通过协同合作提高联盟内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成员的核心能力;④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协同创新发展,通过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参与者行为,围绕用户需求制定创新方案;⑤政府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扶持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工作,为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⑥最大程度提高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优势,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联盟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为所有成员馆提供更好的技术升级方案和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郝欣,曾江.图书馆联盟协同服务创新研讨会召开[EB/OL].[2014-07-11].

2.(德)哈肯.协同学讲座[M].宁存政等,译.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

3.赵晖.我国图书馆联盟协同机制构建的困境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9(3):18-20

4.杨景光.图书馆联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4):41-45

协同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创新 技术积累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04

0 引言

我国于2011年提出“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同时明确指出高校、企业、研究所、用户、政府等创新主体,应紧密围绕国家需要进行深度创新,而这既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通常我们在谈及协同创新的时候,总是将目光集中在高等院校,而忽视了高职院校,其实高职院校不仅可以参与到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活动中来,而且在参与的同时还可以有所作为。

1 协同创新概述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市场调节下,通过突破主体间的壁垒,将创新资源进行汇聚,并在激发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合作。

我国在践行协同创新理念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需求导向,即创新主体应紧密围绕科技、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解决国家亟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二、全面开放,即对各类高等院校进行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从而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三、深度融合,即引导并支持高等院校与各类创新主体进行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四、创新引领,以机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院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2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我们在提到协同创新时,通常会先入为主地想到高等院校,但是高职院校作为创新主体中的一员,其利用协同创新进行人才培养的能力也是不可忽的。高职院校的创新功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创新、产业技术改进与创新、技能与技艺传承创新,而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技能积累上。

首先,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与人才培养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当前正规化、制度化的高职院校都沿用技术技能积累这一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还是新工艺的开发与传播方面,高职教育都承担着中介和桥梁作用。技术技能积累的过程是与人才培养过程相融合的,没有人才培养,也就没有了所谓技术技能积累;同样人才培养又会反过来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在二者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最终完成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技术技能积累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深度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从招生到就业建立一种全方位的合作,使高职院校能够根据企业需要对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保证教学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最后,高职教育通过与企业、教育部门、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技术技能积累。从课程的设置,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教学制度的实施,高职教育在技术技能积累过程中都需要企业的参与,同时企业也应着眼于未来发展,充分吸纳不同知识来源、不同利益立场的创新性要素,以实现共同提升。

3 协同创新理念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途径

3.1 育人协同

高职院校是以行业、岗位群或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为立足点而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因此在协同创新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实现工学协同,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进行课堂重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通岗位,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实现对接,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教育与工作实践的双向引导下掌握技术技能,为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3.2 组织协同

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协同创新就必须加强与其他科研组织的合作,并建立起协同科研模式,以实现共同开发,共同创新的目标。由于各个组织之间的利益目标不尽相同,因此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所以,高职院校在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凝聚共识,即各创新主体在合作之前要对合作目标进行确认,以便各主体都能够朝着一个方向而努力;其次要进行有效沟通,即各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中出现了任何问题,都要及时沟通,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影响了创新的步伐;最后要明确职责,即各创新主体之间的责任划分要明晰,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必备的要素的提供者要将权利与义务落实到位,为创新铺平道路。

3.3 知识协同

高职院校进行知识协同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在知识协同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利用现代科技创建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保证高职院校内部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实现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沟通,以保证有效地、及时地、准确地将信息共享给需要的部门。

3.4 管理协同

协同创新的重点是实现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制度协同和管理协同,因此,各创新主体以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体系进行协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创新是高职院校实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想实现管理协同,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整,一方面变革教学管理中不利于科研创新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还要与企业、政府、其他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制度进行协调,以保证科学研究能够在制度的支持下实现突破,实现共享。

4 案例分析

笔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通过某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案例,进一步分析协同创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4.1 理论基础

在校企合作中,不同组织形式、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如何合作,如何协同、如何创新,如何实现利益共享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由于该校的协同对象是企业,因此,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协同创新理论,即创新需要由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和用户协调完成;资源依赖理论,即组织体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资源,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产业组织理论,即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即企业的管理者为平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4.2 驱动模式

该校在具体合作过程中主要采取联合发展的驱动模式,实现校企合作。该模式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标志,由高职院校为基地提供场地、设备,由企业选派人员指导生产和实习实训,并帮助学校建立实训课程体系。该模式在驱动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系统保证运行,如组织统筹系统可以保证学校和企业组织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实现深度合作;政策保障体系可以调节校企双方的协调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资源共享系统可以保证企业与学校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设备、实验、资料、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提高相关资源的应用价值;评价补偿系统则可以保证校企双方能够对协同创新的各个环节、内容目标、实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推动校企合作的协调健康发展。

4.3 实践总结

通过合作,校企在“五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职业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同时通过引企入校建立了校企合作产业园,该产业园作为创新实训基地,既有利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推动校企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

5 结论

总之,高职院校在进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培养国家急需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以国家政策为引导,以协同创新项目为依托,以教学体制改革为重点,实现组织机构、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机制、人员考评制度、技术创新模式、校企合作方式的创新,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居长志.产学协同创新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74-79.

[2] 陈相芬.“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42-45.

协同创新范文第7篇

作者简介:潘启亮,暨南大学社科处助理研究员;黄黎露,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主任科员。(广州/510630)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的提升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WYXM-00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高校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创新成为学术界研究内容,同时在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多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协调问题,并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索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协同创新;利益协调;共生理论

一、引言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借助不同生产要素组合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因此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不同要素或资源所有者之间的融合。因此高效的创新建立在不同要素主体协同之上,是一个协同系统。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之后,协同创新引起了高校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极大关注。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启动实施“2011计划”,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校和高校、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以及高校和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

我们认为,要实现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不同个体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存在的多元利益冲突问题,然后介绍共生理论,最后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索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以期有效地推进协同创新的发展。

二、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随着外部环境竞争的加剧,无论是高校、科研机构还是企业,竞争的实质已成为其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进行知识创新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单靠自身力量已很难获得知识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来推进知识创新全过程,协同创新活动在这种矛盾局面中产生。[1]然而,协同创新中各方的关系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2],由此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问题,如各方目标定位偏差、研究方法的选取矛盾、合作成果及产权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等问题。在参与协同创新活动时,合作契约虽然可以限制各类冲突的发生,但是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因此在合作中可能无法控制创新活动的进行,使创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与自主创新相比,协同创新的利益冲突将主要集中在知识逃逸、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等方面。

知识逃逸是指协同一方知识在创新过程中,因为将知识共享给其它方而造成自身知识流失,并且未能获得足够经济补偿的现象,而目前各界对知识定价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从而导致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层出不穷。经济活动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具有一定风险。协同创新过程也不例外,知识创新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失败。因此风险承担是协同创新中产生利益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进行利益协调时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协同创新的目的是通过获取协同链的创新资源,进而从中获利。收益分配作为参加协同创新的预期,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资源投入、合作组织的长短期利益等因素,因此在协同创新的不同阶段,均有可能出现各种利益纠纷。

由于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和意见分歧,因而容易引发各种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归纳起来主要有目标冲突、过程冲突和关系冲突。其中,目标冲突是指成员间由于所处的角色和自身需求不同,从而对协同创新目标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冲突;过程冲突是指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对如何完成预期任务所产生的与组织成员之间的责权利相关的意见分歧,例如资源的投放、市场的定位、研究方法的制定等,由于各成员的文化、自身定位和资源上的差异,难免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产生分歧;关系冲突是指成员之间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导致的各企业之间情感与信任方面的紧张与摩擦,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冲突,因此需要通过沟通消除误会。具体而言,这些利益冲突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高校协同创新活动目标冲突。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成员追求的目标不尽一致,高校注重产出科研成果,企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注重GDP增长,这容易导致各协同单位各说各话,对自己有利的就积极参与和推动,对自己无利的则消极对待,甚至产生内耗。

2.高校协同创新活动利益分配冲突。即使是协同创新中心,也有“牵头者”和“协同者”的区别,但现有的利益分配机制,往往只重牵头者而忽略协同者,甚至利益分配由牵头者决定,极易形成有损于协同方的现象,极易诱发协作各方的矛盾和分歧,容易导致协同创新难以持续或强强联合的平衡被打破的局面。

3.高校协同创新活动考核体系弊端。现在不少高校在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导师遴选时,只认可项目负责人或成果第一作者,对参与者或一概不计,或只承认前几名,结果是每人都要当主角,都不愿意做协同者。

4.高校间协同创新活动竞争冲突。目前高校教师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对政府需求、对企业需求考虑不多,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关系而非协同关系,从而不利于发挥高校整体的协同关系,进而阻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应该说,在各高校的科研实力均明显增强,国家急需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时候,教育部提出的“2011计划”正当其时,现在各高校也热情高涨,纷纷为成立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各类前期工作,但国内外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实践都证明,协调多元利益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协同创新也只能是高调开场,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要推动我国高校的协同创新,需要协调多元利益。

三、基于共生理论的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探索(一)共生理论

“共生”原是生物学专业术语,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生物的共生现象可以简单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叫做偏害共生;第二类叫做偏利共生;第三类叫做互利共生。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共生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样存在于社会科学系统和领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广泛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

上世纪80年代,基于共生思想的日本企业的分包制生产模式曾经推动日本制造业的快速成长,带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后来被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所学习。韩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日本模式,宣扬企业之间要从竞争走向共生,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从而有了韩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成长。而美国硅谷成功的关键在于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乃至政府等形成了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使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新创业者到此能够以较低的创新成本,获取较高的创新价值。

同时,社会科学领域“共生理论”框架也已经基本形成。袁纯清(1998)和吴飞驰(2002)将生物学中的共生现象拓展为经济学中的“共生理论”,建立了经济学领域共生分析的理论框架。[3][4]袁纯清(1998)最早借鉴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运用数理分析,构建了经济学分析的“共生理论”框架:以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描述共生的本质,以共生密度、共生界面、共生组织模式(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行为模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分析共生关系状态。[5]他也应用共生理论对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印度的小型经济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来,袁纯清(2002)又将共生理论引入金融领域,研究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他在共生分析中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分工,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利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将给人们提供一种对于自然、社会现象认识的新的境界、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6]

(二)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探索

根据教育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协同创新需要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但国内外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实践都证明,协调多元利益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协同创新也只能高调开场,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要推动我国协同创新的发展,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和落实。本文认为,共生理论与协同创新的内在联系是两者相结合的根本原因,其实质是协同创新所应遵循的理念,这些利益协调机制都可以通过共生理论来予以解决。

1.协同创新共生系统的构建

根据袁纯清构建的 “共生理论”框架[7],本文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探索协同创新共生系统的构建,以期更好地解决多元利益协调机制问题。

(1)共生单元选择

高校协同创新项目中,在关注评判共生单元选择质量好坏的因素-研发实力的同时,也应着重考虑企业文化的相容性,比如说共同的战略目标、相似的管理方式,如果企业文化融合恰当,那么成员间会向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从而减少矛盾的发生,促进协同创新活动良好的发展;相反,如果联盟内出现明显的文化冲突时,比如企业价值观和工作方式格格不入,各方都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会导致协同创新活动的不稳定,乃至破裂与失败。因此,企业文化的相容性在构成组织间共生关系中起着关键和主导作用,在组建时一定要考虑选择具有相似价值观和战略目标的成员,增加员工之间的磨合,为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

(2)共生模式选择

相对于偏害共生和偏利共生,协同创新组织运行的理想模式是互利共生模式。在互利共生模式下运行的协同创新容易产生共生能量,且存在双向的利益交流机制。也可以将既得的利益在成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这种既利己又利他的共生模式是协同创新得以存在的客观要求。

首先,各成员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8]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是针对两国贸易关系提出来的,后来拓展到其他方面的应用。本文认为协同创新活动在比较优势的原则上构建,整合优势资源,可以使各个成员扬长避短,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寻求一种共生关系,以便获取共生效益。

其次,各成员要遵循互利的原则。从前可知,共生可泛指在一定环境中具有有机联系的同一类型的不同对象之间、不同类型的对象之间相互承认、利益互惠的共存关系,他们彼此形成一个共生体,结构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可以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合作组织共同前进,使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

(3)共生环境的构建

目前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国内进行技术创新,在政策和经费投入上大力支持,鼓励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组建“产学研结合”等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活动来进行技术合作创新,对协同创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的是正向作用。但是也应看到我国协同创新活动所处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完善的一面,制约了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劳动力市场、相关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和信息不充分等方面。

本文认为,在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尤为关键。我国政府应加强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导和协调,设立相关的国家机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劳动力市场和相关法制建设,为协同创新的有机运行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另外,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制度,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从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协同创新活动的社会经济环境。

2.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协同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因此相关成员之间的信任、有效沟通以及有效的调解对于协同创新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首先应建立信任机制,抑制个别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成员间协同的有效性,比如建立健全信任评估审核体系等措施。其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比如搭建平等的沟通平台等措施,通过对相关成员的协调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协同知识创新,同时在利益冲突出现时,也应尽最大努力去沟通协调,减少对于协同创新活动的损失。最后也需要建立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当冲突出现时选择恰当的协调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解,保障创新活动不因个别成员间的利益冲突而停滞不前。

四、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多元模式的构建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中,在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模式中,应突破单一模式的限制,通过各种灵活的模式探索更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其中,根据主导成员的不同可以分为高校主导型模式、科研院所主导型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模式等类型。[9]各种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例如政府主导型在涉及公共项目和高额研究经费的情况下占有优势,企业主导型在市场定位和市场投放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合作中可以根据项目和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应协同创新的多元化模式,更好的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

五、总结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不同要素或资源所有者之间的融合。因此高效的创新建立在不同主体协同之上,是一个协同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即利益协调机制问题,进而探讨了共生理论,最后通过共生理论视角,从协同创新共生系统的构建、协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和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多元模式的构建三个方面,探索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方法,以期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真正有效地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炜,徐升华.协同知识创新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9, 28(9):131-134.

[2]黄利萍,李朝明.企业协同知识创新中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8):115-118.

[3]张坚.企业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3):167-169.

[4]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8.

[5]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9.

[6]何卫平.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8).

[7]郎春雷,刘志迎.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生经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3(5).

协同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 协同 创新 高校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协同创新主要具有四个特点:(1)动态性。与现有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研究基地不同,协同创新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研究模式。研究方向将会根据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2)多元性。无论是参与协同创新的组织,或是组织内部的人员情况,都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3)融合性。协同创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各主体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产生辐射效应,带动协同创新联盟及相关领域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性。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联盟的重点任务,从而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环境氛围,为协同创新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因此,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协同创新是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开展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的“立体式”、“网络式”的全新合作创新模式。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从而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高校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内部协同是外部协同的基础。因此,高校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内部协同。从高校内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现行学科组织的阻碍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是基于跨学科、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之上加以外延,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促使各门学科、科学、技术形成共生关系和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目前,我国高校学科组织划分过细,且学科组织间壁垒森严,严重阻碍了学科融合,不利于协同创新的展开。第一,我国高校学术组织模式是“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型的科层结构,这使得学科的多重属性和任务与人为的学术分割交织在一起,使得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最终固定成为各系或学院的附属研究机构,无法形成严密而灵活的学科“随意”会聚、跨学科研究体系,人员和组织机构都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第二,学科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划分的,这种制度化的学科建设使得学院成为了学科融合的障碍。某种意义上,学院常常组织得像一种“封建”的制度,而学者则选择将自己的忠诚献与某个学科,以求得相应学院的庇护。学者在细化的学院中闭门造车,不同学科的学者缺少交流,知识无法流动和应用,资源得不到共享。第三,我国的交叉学科研究组织不是从基层学术组织中孕育出来的,而是在大学这一层面运用行政力推动,催生出超越各学院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将一些交叉学科研究的团队纳入进来。

(二)僵化科层体制的阻碍

从学校内部组织的纵向关系上来看,校-院-系-教研室不仅演化成行政性机构,而且形成了金字塔式的行政控制关系;从横向关系看,本来应为大学教学和科学服务的职能部门或行政机构,由于这些部门掌握着分配办学资源的绝大部分权力,致使学术人员对学术的忠诚不得不屈从于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压力,从而导致行政权力的泛化现象。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层化体制一直深入到了基层的学术组织,阻碍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然而,协同创新作为知识共享、运作配合、资源互补的新科学范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创新教育资源是其本质特点,大学科层体制显然成为了协同创新的制度阻碍。由于行政权力的干预,学术自由受到限制,学术人员缺乏参与学术事务的讨论、研究和决策机会,直接导致大学组织内部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分散,基于学术目标的知识共享与学术活动创新更加望尘莫及。另外,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打破基层学术组织的现有格局,做出有针对性的变革才能实现。但在科层化的组织体制中,行政控制使得许多来自基层的改革设想和创新冲动无法得以实现,从而导致改革进程的延缓或阻滞。在严格的行政等级制度下,基层不可能自主变革来适应变动的社会环境。

(三)教师的认知障碍

协同创新提高高校的自我创新能力除了要有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和灵活敏捷的管理模式以外,还必须有一支具有积极进取精神、 愿意冒险的教师队伍,并积极参加推动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活动。因此,教师对于高校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的认同感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对于教师而言,承担的角色不同导致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也相异。有学者将我国大学教师文化分为教学型文化、科研型文化、管理型文化、思政型文化、经济型文化、混合型文化,不同教师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冲突。对于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而言,他们对于大学组织发展的价值取向一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学术和育人为教育理念,与效率取向有很大的不同。学术研究具有探究性, 风险很大,具有不确定性, 因为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总是存在不可预测的方面;教学的教育性也不是效率所能评价得了的。所以教师极力强调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 反对管理者对于学术的干涉,对学术成果的量化也颇有微词。但大学组织变革涉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大学职能的调整和变化, 这总会引起教师的不满,所以教师有时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对于教师而言, 他们有偏护各自领域的倾向。

三、结论

积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活动,必须解决高校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的瓶颈问题,建立高校协同创新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实现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的统一。高校内部协同需要打破现有的学科组织,实现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奠定创新需求的多学科知识结构。高校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需要建立一批新的跨学科组织,如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等。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30(2):161-164

[2]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27-228

[3]李晓强.学科会聚: 知识生产的新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11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2-23.

[5]张炜.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现状及其运行机制探析[J].软科学,2003,(5).

[6]王建华.学科建设新思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38

[7][美]克拉克 科尔. 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