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承与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1篇

泥塑诠释民俗梦

泥塑在我国有几千年深厚的传承,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当代,无论是高雅的殿堂之作还是农家的淳朴风情,泥塑艺术都在不断创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的王永红和千千万万大西北农村孩子一样从小爱玩泥巴。在童年游戏中她最初接触了简单的民间泥塑,后来又考上了宁夏大学美术系,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提高了审美情趣和美术造型能力。从宁夏大学毕业,她成为贺兰县第一中学美术教师后,在辛苦的教学之余,艺术的呈现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和家乡纯朴的民风民俗,一直是王永红心头的梦想。偶然的机会,学校为搞基建拉来许多黄土。当看到学生课余开心玩泥巴的样子,她想到用家乡的泥土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起初,王永红用传统的方法将塑好的泥人上色,创作了许多戏剧和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那些作品看上去也有模有样,但总脱不开前人的巢臼。一次,她在塑造一个挑着担子的村妇形象时,忽然发现用不起眼的原色泥土创造出来的那些淳朴的庄户人,土气的载体与土气的题材十分般配。看着指缝间流淌的泥土,王永红仿佛又听到儿时和小伙伴们在村口渠边玩泥的嬉戏声,看到了乡间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庄户人。突然间觉她得自己手中的泥土有了生命,它们正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诉说着千百年来流传在田间地头的故事,多年来在脑海中无数次构思的人物一下子活了起来,呼之欲出。

随后,王永红先向民间泥塑前辈李汉方和于庆成学习传统手艺,再结合自己作为中学美术教师的实践经历,将民间泥塑和美术教学相融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出各种各样造型优美的泥塑,给宁夏美术界吹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对宁夏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品展现乡村众生相

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无拘无束的快乐似乎已经很难体会到。人们更多的是为生活疲于奔命,很多时候抑郁、浮躁、沉重和无奈的叹息充斥着内心。而王永红创作的“乐陶泥人”,哪怕生活再苦,无一不是咧嘴笑着的,蓬勃着一种旺盛的生命精神,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

在王永红的泥塑作品里,农村的写实场景与雕塑夸张手法完美融合,艺术不但与泥巴相遇了,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了。小时候农村人的生活、劳动场面,经过她的慧心巧手塑造表现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她的系列泥塑《一个村子的故事》,创作了500多个人物,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农村的民风民俗;《一块肉》里,农村老奶奶弓起骨瘦如柴的脊梁,用干瘦的手,把碗里唯一的一块肉,喂给小孙子,慈爱之情溢于言表;《村长》中将乡村村长的霸道、蛮横和不可一世的傲慢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村长旁边的“哈巴狗”正给村长点烟的奴才相,也雕琢得入木三分;《是非婆》里的“是非婆婆”嘴一撅、眼一斜,挎着个篮子,夸张传神的造型将她说不到天荒地老不罢休的长舌妇形象惟妙惟肖的体现出来;《乡村的舞蹈》中,农家小伙抄起手中的耙子当吉他演奏的样子,生动形象;《南墙根》一组四位人物,坐在一起“掀花花”(流传于西北尤其是宁夏、甘肃、陕西、青海、内蒙等地区的一种扑克游戏):拿着一手好牌者洋洋自得,手气不佳者神态严肃绞尽脑汁,特别是旁边那位看牌的人,叼着从地下捡来的烟头、穿着破鞋两只大脚趾露在外边,一看就是一个十足的懒汉形象。《我没醉》、《再来一碗》和《痛快》等则表现了一群醉鬼酒后神态失控的丑态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不能没有你》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王永红的泥塑人物不求形似,充分用运了大胆的夸张、变形手法,用线面结合的表现形式,多角度的展示了农村的万象生态。

艺术成就硕果累累

根植在骨子里、流淌在血脉中的先天艺术基因加上后天不断勤奋的探索、实践,使王永红的作品日臻成熟。在王永红心中,那些泥人是有生命、会呼吸的。

2008年9月,她的泥塑作品在第四届国际艺术展览中获得了金奖;2009年,泥塑系列《一个村庄的故事》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文学艺术三等奖;2011年在第八届毛里求斯唐人街文化艺术中国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王永红的泥塑作品得到国际友人的广泛赞誉。2012年王永红系列泥塑成为上海世界博览会“宁夏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之一。专题节目 《王永红和她的泥塑陶然人》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宁夏电视台播出《宁夏日报》、《银川晚报》等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创作,王永红成功的塑造了几百个泥塑人物,作品已经传到了伊朗、埃及、阿联酋等地。

王永红的作品声名鹊起后,尤其是,在宁夏展览馆、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后,许多人慕名而来向她索要泥塑作为珍藏。然而,泥塑作品在成型一段时间后,表面或内里总有断裂的现象产生。如何长时间完整无损的保持泥塑作品原有的拙朴与真实,让它更具有收藏价值,成为她当时急需攻克的难题。为此王永红先是尝试着在泥塑上刷一层清漆,结果泥塑的味道全变了,后来又在泥巴中掺进一些糯米面汤,用以增加粘性。

很长一段时间,王永红每天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除了美术教学外,几乎将全部业余时间用于泥塑创作。为了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到农村去,采回一些泥土,在没有搅拌机的情况下,都是手工和泥。泥塑创作对她即是辛勤劳动,也是精神享受。

凭借着对民间泥塑的挚爱之情,经过专家指导,王永红购置了电子窑,通过电子窑的烧制,终于解决了泥塑作品容易发生断裂现象的问题,为民间泥塑的保存和推广做出了极大贡献。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春;创新;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56-01

近年来,创新这一词语已经深人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宜兴紫砂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也必须做到与社会接轨,在保持紫砂传承的同时,尽量做到创新是目前的首要任务。紫砂创作是一门艺术,传承与创新始终是艺术创作的关健所在,将传承与创新较好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弘扬紫砂事业的总要手段。

作为新一代的紫砂创作人员,深知紫砂创作之不易,如何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风格,对于大多数紫砂艺人来说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紫砂是非常讲究传统的,而随着人们对美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创作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对紫砂的创新迫在眉睫。

供春壶是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其壶身肌理苍劲古朴,有如根瘤盘节,又如鱼鳞错落,形态各异、自由多变。最早的“供春壶”传说是明代吴颐的书童在金沙寺中参照古银杏而作。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容就偷偷的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了树瘤上的花纹,烧成以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当时和后代的许多制壶大师都争相仿制,供春壶已经名满天下。宜兴的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艺品发展到工艺美术创作,应该归为供春,历代的文献也是这样的记载,历来宜兴的紫砂名家高手,仿制供春壶的人很多,明代的黄玉麟、江案清,当代的汪寅仙、徐汉棠等,都对供春壶做过研究、做过仿例。

紫砂文化是一门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紫砂壶的创作是建立在紫砂历史之上的在今天肩些人将现代陶艺技术运用其中为紫砂创作赋予了时代气息。但是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技艺的同时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技艺手法。这是和紫砂的地域特点、独特的材质以及工艺手法密切相关的。社会不断前进,观念要更新,以现代观念的参与构成新的创意主题。以点、线、面的组合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时代精神,同时考虑到消费对象的审美情趣。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吸收新的东西,要有新的突破,要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艺术真谛,而这个真谛的本身就是美的真正含义。

“供春提梁壶”经过长时间的设计与思考终于出炉了,大胆的创新较好地做到了新老结合,将供春壶这一题材进行传承与变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供春提梁壶”取老树瘿为形,树皮斑驳满身,纹理缭绕,以树瘤上长出的菌类植物为盖。此壶泥色黄褐,朴质古拙,壶身轻巧端握舒适,出水流畅。化老丑树瘿为壶,大有返璞归真之意境。此壶在仿照“供春壶”的基础上,而又不拘泥于此。蘑菇状的的子,而且是大的下面还有个小的,这实际是提高了的子的高度,具有空间结构上的意义,也为死气沉沉的树瘤带来了一抹鲜活,增添了活力;在供春的基础上添加了个提梁,使作品气度不同凡响,由于提梁在壶盖和壶之间留下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好比是水墨画中的留白,空间大了,“提梁”也就是壶显得软弱,不协调。提梁的空间留小了,构图显得局促,看了不舒服。壶重心要稳,要恰到好处。这样此壶做到了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同时不乏创新,又有较好的寓意。

至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达到鼎盛时期。无论从泥料质地到工艺流程还是从紫砂科研到流派创新都有新的发展。“供春提梁壶”就是在壶型上对原有的“供春壶”进行创新,更增添了供春壶的活力,老树泛春,赋予了老去生命新的生机。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了原“供春壶”的特有元素,加入提梁,使壶型更古朴。用树木的枝干的形态,做出提梁,使整个壶型更加完整。

宜兴紫砂的创新还应注意三个要素。其一是形,既壶的形体,这来源于对造型的熟悉深度,取决与自己的精心设计,处理好点、线、面,深入空间获得形的深度;其二是神,即通过壶的形体表达出的一种情趣和意境,创作时不仅要在平面上探求,还要在起伏上思考,要使他人观赏其作品之后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这样的作品就具有了生命;其三是气,即壶的气质, 紫砂壶是实用工艺美术的产物之一,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气质的装饰性,取材与生活+适用与生活,既方便实用,又能陶冶性情,从使用中获得美的感受,这就是气质上的美、健康的美, 壶的创作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之为佳作。

壶艺的创新其实不易,但随着生活的的日新月异,不创新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壶艺创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必须因材施艺灵活变通地运用我们的制作手法,创作出具有真正生命力的优秀作品,永葆紫砂艺术的青春和魅力,为创造紫砂艺术的美好明天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沈遐龄.论紫砂早期壶的艺术特色[J].东南文化,1995(04).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画 历史 传承 创新

中国画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画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汲取过多方的养分,如印度佛教壁画、民间绘画、木版画、西方油画等等,但它的思想根基仍是源于中国的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国画讲求“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追求情趣和意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一、中国画在历史中的传承与创新

无论是原始的岩画还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帛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以宗教绘画为主,人物画开始重气韵,注重人物的精神气质描写,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一定的品评标准;到了隋唐时期,绘画艺术全面繁荣,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人物画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时期绘画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五代两宋是花鸟画的成熟期,花鸟画在写生的基础上,寄托人的志趣、情操、表达画家的内心感受,中国画的精髓“意象”和“写意”两者,在这个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绘画对“意境”的开拓和发展,对后世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期则走向因袭模仿,距离时代和生活愈来愈远。

到了近代,受西方和现实影响,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面对传承与发展,康有为提出“以复古为革”“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主张;徐悲鸿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派画家,提倡折中中外,融合古今,将日本画法与传统的撞水、撞粉法和没骨法相糅合,创造出了一种雄劲奔放、具有时代感的新风格。陈之佛将中外装饰艺术中的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张大千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某些手法,创出泼彩画法。从40到80年代,人们不停围绕着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展开讨论与研究。

二、中国画必须传承下去的理念与精神

1.传统文化修养不能缺失

目前在国画创作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普遍缺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所谓中国文化贫血现象。正与一位海派名家所说的:相对于创新,今天的中国画更需要传承。这种传承并不是简单地指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中国画莫要断了中国文化的根。现在不少人打还没有‘打进去’,就满脑子想着‘打出来’。中国画精神内核和美学标准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通,传统画论中称中国画为“文之余也”或“文之极也”。“余”也好,“极”也罢,都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乃是中国画的根基所在。当代中国画创作本应以中国文化修养作为有力的支撑,真正成为中国文化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是中国书画发展创新的根基,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借鉴就变成了取代,发展和创新的结果就是异化。

2.人文关怀不可或缺

虽然美术创作不及文学作品更能揭示社会的矛盾和复杂性,但艺术品作为一种图像,却可以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是它独特的价值所在。“现代中国画很重要的一点是寻找人们共同的文化取向,”人文关怀是现代中国画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有具有艺术家人文关怀的作品才能使人感动。

3. 艺术必须源于生活

艺术只有源于生活才有生命,中国话也是如此,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三、现代中国画的创新思路

中国画变化万端的形态及其结构合成,绝不只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它还必须具备激扬人们高尚情操的意境,触发人们愉快联想的画眼,愉悦人们感官灵魂的内涵。所以,成功的作品,归根结底,是作者丰富学识的综合反映,是作者高雅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作者绝俗品位的最好定格。

1、必须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具体是要落实到学识和修养上,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句名言,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画家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画中自有乾坤。而现代美术教育,由于侧重传授美术技巧,忽视了学生文史素质教育。所以,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格涵养。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心态决定了画家作品中的艺术内涵,中国画的发展越是到了高级阶段,所体现出的艺术内涵就更加深刻。这就要求每个画家必须勤于学习,熟悉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吸纳与艺术有关系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气韵的营造在于笔墨的创新

“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准则。而画中气韵完全靠笔墨而生:气从笔出,韵由水化墨而生,画有气韵方有生命,生命的创造是中国画之根本,有生命的画才引人、动人和感人,所以作画求气韵是中国画家之首要,而求气韵首求笔墨,不讲究笔墨,画无气韵可言。笔墨之新一方面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形态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更重要的是在于画家使用笔墨的人格化和画家独特的个性化,画品高低最终由笔墨来决定的,因此中国画的创新首先在画家自身的精神品格及各方面的修养,要新、要高、要力求真善美,这样落于宣纸上的笔墨自然不同一般,笔墨虽取于物,书写物之象,但它是发于画家之心,传达画家之情意,实质上画中气韵就是画家精神气质的体现,笔墨是它的形态化语言,没有笔墨何谈气韵。

中国画是我们民族美学、哲学、文化、精神的综合,代表了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和我们的世界观、人文观。能够长久发展和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这是中国画发展的核心。对中国画的发展而言,传统不能丢,但也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只有以辩证的态度面对新世纪的变化,才能创造出代表新时代的中国画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 浅谈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范春蓉.美术大观.2008年01期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4篇

 

以宪法精神为引领,强化政治责任感。进人石景山区检察院门厅,迎面而来的是红底金字的《宪法》背景墙,铭示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等等。所谓“润物细无声”,解说检察官告诉我们:“我们每天从这里来来往往,带来的是青春的激情和热血,带走是满满的对人民忠诚,对党忠诚的政治责任。”面对发展的新常态,社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的确更需要我们检察官有一颗平和心来看待脚下的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开展各项工作。这面“宪法墙”无疑可以时常提醒检察们执法办案要保持政治定力,清醒头脑,不被表象迷惑,不被利益群体裹挟。

 

以检察史志为基石,提升历史责任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参观石景山区检察院的院史室是我们这次现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们聆听了检察事业峥嵘的发展历史,见到了曾经的“大盖帽”检察制服;在这里,我听到了青年检察官团体庄严的任职宣誓,也看到门美子等青年检察官在竞技台上当仁不让的飒爽英姿。通过声光,实物,石景山区检察院的史志变得异常鲜活,告诉我们面对历史和未来,“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的道理。展示过去,是为了开拓未来,让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了我们肩负的时代历史责任。

 

以民生正义为目标,夯实社会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无疑是我们检察官义不容辞的担当,只是这种责任如何实现呢?石景山区检察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范例,如他们建立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根据未成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布置,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未成年权益的工作流程和规则;法律的温情在于冰释前嫌,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生动诠释。检察机关服务社会民生,守护公平正义,还需要我们继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将检察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以蹲苗助长为核心,促进职业认同感。不管是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抑或是社会责任,这些内蕴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落脚点还是需要促进青年检察官的职业认同感,尤其在司法改革的语境下,面对多元职业选择,这份职业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和留任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人格魅力的青年检察官,是我们检察事业传承发展的关键。石景山区检察院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这就是实务培训,竞赛选拔,任职锻炼综合培养机制,让青年检察官能够拔尖出挑,并同时得到蹲苗助长。在座谈会上,石景山区的青年检察官们言行举止展示出来的能力与素养,让人印象深刻,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5篇

一、掌握传统技艺,传承工艺精华

扎染工艺课程教与学的互动,体现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思维个性的培养发展两个方面。

学习扎染,要从研究和掌握应用材料和基础工艺技能开始。扎染教学内容可归结为三个部分:一、扎染工艺的基本原理;二、扎染的造型方法;三、扎染的传承和创新。传统扎染工艺制作较为简单,它是通过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缚、缝、夹、捆等多种制作后而防染,以致形成被扎结部分阻染保持原色形成花纹,未扎结的部位染上色彩,呈现出有彩有纹装饰效果的印染手工艺。据有关文献记载,“绞缬”有撮缬和缝缬之分。撮缬分别有“鱼子缬”“醉眼缬”“鹿胎缬”“撮晕缬”等具体技法;(图 1)缝缬是用缝衣针,对织物花纹轮廓进行缝缀后,经抽紧、扎牢染色呈现纹样的技法,其分别有平针、跳针、绕针等针法,针法各异,效果迥然。这些称谓和方法即为语言转译的工艺制作的技能,以利口传手授的实用。从出土实物上印证, “鱼子缬”和“醉眼缬”同属撮缬类,但各自的花纹在形状上略有差异,前者趋于圆,依散点式整齐排列,稍呈单纯,甚是可爱。后者形态活泼,有醉人迷眼之意味,为自由之构成,别有趣味。这里看出扎染的纹样,是适应工艺制约的手法制作而成,既简约且又符合自然界的理性秩序,近似抽象纹样的排列构成,由单位化向多元化反复,呈现出多样、统一的美感,由此经过历代刷新,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沿用至今。

对扎染工艺手法理解后,首先注重对工艺的技法要点进行探究和学习。以上各种撮缬法、缝缬法依据一定的花纹,将织物扎成或缝成一定的形状,经抽紧、扎牢和染色后,会形成别有风趣的纹样。这些纹样,形式上看似简单,实则隐含着科学性,我们用传统的唐人所称的“撮晕缬”来验证其工艺的科学内涵。此缬法在唐代非常盛行,以致周笔下描绘的贵族妇女的着装多为此缬法染就。唐代盛行的霓裳舞的舞服,相传是各种羽毛织成,实则是用“撮晕缬”染成的色彩绚丽、丰富渐变、薄如蝉翼的面料所裁制。“撮晕缬”法,是撮缬后着重体现染色特殊效果的一种技法,此法妙在 “晕”字上,“晕”也叫 “色晕” [3],是织物撮起扎结时,运用恰当的力度阻染使纹样的外轮廓呈现色彩推移、虚化效果。宋人记载为“撮晕花样”。这种撮晕花样的色彩,花纹圜色呈现的色彩淡化的退晕现象,生发衍射效应,润泽而柔美,朦胧而虚幻,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 “含蓄”风格呼应。(图2)“撮晕缬”形成的这种色晕,是用扎结筑成防染屏障时,把指“力”控制在松与紧之间的某种程度上,以恰当的力的微差、力的过渡及力的推移,形成色彩的这种渐变,呈现虚实相生的柔美效果,也同时构成了挥洒自如的工艺个性。换言之,所染织物经撮起后,会形成一定的襞折,襞折合拢呈现立体状态,扎结时,襞折被缚,委曲变形,如果扎的力度不够或力度太大,便会出现纹样轮廓不能显现和呆板生硬的败扎及败染,这是扎染科学内核的外部表现。由此说明,工艺的科学规律是形成扎染工艺个性的关键。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得我们从外延到内涵,全面、真正掌握了扎染工艺形态制作手法及要点。

染色的学习在扎结阶段已同步介入,旨在验证学生学习扎结造型的成功与否。染色学习的要点:其一,对染料在称谓和调色两个方面转换的掌握;其二,织物面积对染料数量和水量需求比例的不同掌握;其三,染液浴比 [4]和水的表面张力 [5]的灵活处理。以上要点,应是染色实践的真知与真趣。

传统染色,是单纯的一种色相托出白色花纹的模式。学习染色,自然从染单色开始,这样便能够熟悉、掌握染色流程不同的要领,为后面的套染、蘸染做好准备。染色的技能与技巧,主要体现在用水方面,水是扎染的灵魂。扎染讲究水色交融后,染液浴比的恰当比例,才能达到水色淋漓、水韵朦胧的境地。水还是扎染本体语言中一个重要元素,染料和织物在水中碰撞,是形成其装饰语汇的真谛。扎染所具有的这种水性媒介特质,使得扎染的技艺不断出新,为制作和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带来更多的可能。因此,针对传统的“檀染”,师生再次进行深入的探讨。历史上的“檀染”,也称“檀晕”,“檀”指紫红色相;“染”是工艺制作;“晕”在这里特指紫红色渐变的晕化效果。这种色彩晕化效果,在唐代被称为“晕间”,是一种时尚的流行色彩形式,延续至宋代,在某一时期又是妇女肩部饰物的色彩配置。在这里,我们把“妆”字与京剧旦角脸谱颜面红色退晕联系起来思考,扎染这一工艺特色,其成品被历代人们喜爱和享用外,还跨越、运用到艺术的其他类别和层面。我们强调对“檀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旨在探索和弘扬扎染工艺的精髓以及在制作的惯性中探寻与现代艺术设计形式的契合点。

扎染工艺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心、眼、手协同并用,心想之,手往之。非但关注指间的微妙力差,还需注重染色时搅、时拌的技巧,搅漩和拌

是给力于染液,使水的表面张力产生变化,映衬出多元色彩视觉的。这是手、手工、手工艺获得的对自然界事物认知的主观演化,从手工得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技能、技巧,这应该是人性与科学的灵魂。

二、勇于大胆尝试,拓展工艺技艺

创造是需要之母,创新是发展之路。扎染工艺在经过“扬弃”后,发扬科学性,强化艺术性,注重实用性,已定为学习之重。

由于扎染制作的便捷,因而在历代社会中应用相当普遍。应该说,传统工艺应是创造理念的源泉。传统工艺融进时代的元素,会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视觉审美和生活享受,印证了任何时期的工艺制作及成品,均为社会生产力的表征和服务社会人们生活的特质。扎染工艺历代存续的花纹,皆是人们吉祥口彩的形象化,它引领人们为心愿而创意,为装饰而变革。这样的常态化传承,不仅仅是对文化、工艺探讨、创新的积累,同时又为再次推陈出新提供经验与灵感。

对扎染的创新先从传统入手,把自然的源和传统花纹的流结合起来,先流后源研究创新,因为它是创新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具体在扎结方面,研究自然界各类物像的结构、形态,继而变换“撮”的比例、方向、凹凸;要表现各类花卉的特征,即扭转“缚”的方位,把握“缚”的松紧,借以翻新昔日惯用之纹样。巧用染色时用过的“缚”线或绳,使缚压的白色线条为彩线,染后的成品上有着笔断意连的彩线在穿梭舞动,改观了扎染只有虚线没有实线的窘境。具体手法还有:把“撮 ”“捋”结合;打结的“扎”“缠”“缚”有着顺逆方向的变动;撮起的织物襞折有隐有现、有宽有窄、有缩有伸以往是传统的手段,现今是艺术手法的整合。

最为理想的染色,关键是启发学生把学过的绘画手法、手工折纸和民间染纸的技艺,巧妙移用在扎染上;运用易拉罐易剪、耐高温的特性,化废为宝形成夹结的工具;现代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所萌生的创意均能成为现实。

借鉴折纸之法,把织物进行反正奏折式的制作后,织物由平面状态呈现多层面的立体,在两个平面上,用易拉罐剪裁成形,贴于上面,经缚牢固定,入染后展现出现代几何纹样的格子面料效果,开创了新手法。这是创新出的现代扎染,实现了传统工艺语汇的现代跨越。(图 3)

传承扎染不能一味模仿和重复,那将会使工艺失去生命活力。扎染的染色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尝试运用水彩画的渗化法进行融合。此法在水彩画中,是用笔借水依次将色进行渗化。扎染尝试在织物上施染渗化,要先染出标准色,然后在需要渗化的方位,喷上水后,依上下关系使染液自上而下流渗,其色彩渐变可与水彩渗化效果媲美。(图 4)其次,把水墨画的技巧,经过研试,也用于扎染染色。其流程是,先染出第一遍底色,然后在其上蘸染它色,两次染色上下重叠的色彩肌理呈现似绒非绒的质感。再次,把没骨画法移植于扎染的染色,据装饰主题需要,色与色的相互混搭是分别在染液中蘸染合成的,水带色溶,色溢水潜,生成自然洒脱的意趣。经过这样无数次的师生共同实验,赋予了扎染超凡脱俗的新的艺术品位及价值。

注释:

[1]植物蓝染的青蓝大布。

[2]专指蓝夹缬,蓝绞缬(扎染),蓝灰缬,蓝蜡缬。

[3]古时对色彩渐变所用的术语。

[4]指染料与水的关系。

[5]指相邻的两部分液面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6篇

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过程中,把创业作为根本,把创新作为动力,把创效作为目的。创业是创新、创效的基础条件、创新是创业、创效必须的灵魂和源泉、创效是创业、创新的必然结果。三者辩证地、紧密地统一在一起,就会使企业上上下下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中原油田在围绕着创业、创新、创效,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把解放思想作为关键。教育和引导员工切实做到敢想敢为,敢冒风险,敢担责任,敢争一流。立足于“干”,切实做到发展第一,大局为重,干事创业,自强自立;立足于“放”,切实做到多予少取,放开搞活,支持创业,善待百姓。对思想解放、观念新潮者,要多加鼓励。对思想解放、干事有成者,要多加支持;对思想解放、偶有失误者,要多加包容;对思想解放、遭遇挫折者,要多加保护。引导职工发扬“创业”精神,在油田改革任务重、发展困难多的情况下,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搞好二次创业,谋求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引导职工树立“创新”观念,围绕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以创新增效益,以创新谋发展。引导职工增强“创效”意识,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向工作岗位要效益,向工作效率要效益,向工作质量要效益。

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十分注重靠人才素质形成新优势。油田明确地把人置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最高地位,推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企业文化管理上强调人的情感关联和精神激励,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通过对人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精神的塑造、引导和弘扬来调动和激发职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开发职工的潜能。油田注重培养职工的文化理念,帮助职工建立认同感。文化理念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前端,企业文化理念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人才、管理、质量和市场等方面希望达到的目标,油田坚持对照企业文化理念,认真检查现有管理规章制度中与之不相适应的或是相对滞后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使管理制度真正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同时,通过文化理念的贯彻执行,促使员工在对管理规章制度的认识上,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在对企业生存发展意义和价值的分析上,从“企业是挣钱的地方”转化为“企业是事业的起点”。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帮助员工完成认识转变,建立认同感,把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文化理念进行广泛宣传,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使之在个人工作中逐步理解,并最终内化为自觉行动,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原油田在培育建设企业新文化中,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员工认真学习科技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勇攀科技高峰。深入持久地开展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宗旨和企业道德教育,加强厂规厂纪教育,进行企业理念、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教育,培育和塑造员工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提高全体员工的情商,从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推动企业发展。中原油田涌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楷模――王中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技术工人何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发挥了十分有效的榜样示范作用;涌现了见义勇为、英勇献身的英雄安长印、郭世国,激励人们以英雄为榜样,弘扬社会正气,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和行动,充分展示了石油人的风采。

中原油田把广泛开展青工创新创效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油田采取多种形式激发青年职工的创新意识。各级团组织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座谈会、团员大会,广泛宣传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一线青工认识到创新不只是技术人员的责任,而是每个企业职工的责任,更是青年职工的责任,培养了“企业处处需要创新,青年人人应该创新”的意识,营造创新“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的良好氛围,掀起了广大青工你追我赶搞创新、比贡献的技术创新。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基于我国高校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新校区不会割裂、孤立发展,反而站在新的更高起点,可以充分吸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传统,不断创新,突出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新校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如何传承与创新校园文化。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缺少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无法完全复制老校区,不可能照搬老校区的建筑、景观,容易出现文化断层。新校区选址可以秉承学校宝贵的历史遗产,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也可以将老校区的许多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例如校风、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简明扼要地表达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宗旨,是大学的标志之一,要标注在新校区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在校园各大平台与活动中也要标注在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田径运动会、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悬挂校旗,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将时空完美结合,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又充分考虑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可以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风格。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作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例如鼓励校友捐赠纪念意义的物品,发动学生参与校史院史的挖掘、编纂工作,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激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在交流中学习、融合。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全校动员、全员参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集体智慧。新校区的设计者、管理者传承爱校护校的精神,以人为本,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广大教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优良教风,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树立优良学风、班风、校风。加强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开拓创新,兼容并包,借鉴有益经验,创新校区校园文化。新校区可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区等地缘优势,或者临近社区、农村的便利,共建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发挥科研优势,可以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实现学校信息的校区同步全覆盖,体现各年级学生、各学科学生的动态,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可以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减少学生在不同校区间往返上课的不便,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讲座、社团活动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实现校内网络共享,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也可以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虽不在同一个校区,可以随时深入交流。跨校区师生密切的交流、合作、共赢成为可能,形式更加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拘束。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较好地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尊重学校的主体精神。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员工对制度进行学习、解读,在实践中领会,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面临许多新问题,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所创新。要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否在大学城内,新校区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加油助力;针对新校区偏僻、治安环境较差的特点,新校区要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合理安全保卫人员配备,明确安全保卫职责与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使用,校内文化活动、宣传活动、计算机网络、学生组织的管理规范,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如何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明确权限,协调合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评估与反馈,以客观的评估标准实时、全过程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广典型,改进不足,巩固校园文化成果。

参考文献:

[1]郭燕秋,关永平.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99.

[2]王宇红,姚永平,童洪志.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为例.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24-26.

传承与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漆画;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56-01

一、漆画艺术的历史性

中国漆文化历史之悠久,世人皆知。中国人用漆的历史几乎与整个文明史一样久远,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存世实物,距今七千多年。中国漆艺自产生起,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初的漆艺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大多与日用品有关。平淡无奇的物品涂上漆彩之后,就表现出了它们的装饰效果,折射出漆器艺术独特的魅力。它那莹莹照人,柔和含蓄的光泽,单纯明快的勾画,惊彩绝艳的彩绘,群英荟萃的镶嵌,圆润飘逸的雕刻,记录着人类的智慧和审美体验。

《礼记・郊特性》卷九所载:“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而已矣 ”则载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关、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后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段记载非常准确地道出了中华文明的一贯造物原则,只有材美、工巧,通过整合不同材质的物质属性所构成的语义,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才能发挥材质的美感,显示其独特的个性和内涵。

可见,传统漆艺如果没有使用丰富的材质,就很难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更何况,漆工艺中所使用的材质本身就能产生美:螺钿珠玑玉骨、蛋壳古朴斑驳、金银 箔灿灿生辉、漆粉雅致含蓄。有了这些富有独特魅力的材质之后,不可缺少的还有髹漆工艺技法。多样化的髹漆技法和广阔的包容性使其具有了无限丰润的美姿:描漆似工笔之美,画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画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美,泼漆似水彩画之美。

二、漆画材料和技法现今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现代漆画是脱胎于传统漆器并伴随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之所以拥有如此大的魅力,归功于自身独特的审美功能。漆画审美趣味的主要表现是视觉美,即通过色彩、构图、意境等视觉语言产生视觉上的愉悦,给人以或深沉宁静、或含蓄朴素、或富丽华贵、或淡泊高雅的美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漆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画种。

漆画最重视材料和技法的研究,由上文可以看出材料和技法的多样性对于漆画工艺的重要性。丰富的材质美使其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的魅力所在。

从材料上,新材料的开掘,价廉物美。如蛋壳镶嵌、铝粉研磨、螺钿镶嵌、金属箔、金属丝、金属片、树叶、草叶、谷物、棕丝等,有的可用来堆塑制作肌理效果。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必将为漆画创作提供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材料,使漆画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方法更加丰富,更为广阔。因此只要服从画面效果,产生艺术韵味的材料都可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另外对新材料的运用始终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实际就是新材料的兼容性、规定性和艺术创作性是否能有机结合,能否完美表达创作意图,始终要牢记材料是为内容服务这一宗旨。古代,精美的漆画大多服务于王室,由于这一特殊性,那时的漆画大多材料是金银、松石、珠玉等,虽说“色艳质美”,但是名贵不易得,这点对于漆画的广泛发展是个阻碍点。

从色彩上,调漆画所用颜色需要将生漆与色粉融合调制,而生漆本身经加工后是半透明褐色的。这就导致,调出的颜色大都比较深沉,所以千百年来漆画的色彩以深沉含蓄为美。红、黑两色更是漆画美到极致的颜色。吴冠中曾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是极美,朴素大方的美是我国传统漆艺栖息的温床。”由于生漆的特殊性,当我们需要鲜艳的色彩时只能利用珠贝、蛋壳等天然色彩及花纹来提亮局部,但这样缺乏灵动性。目前也有漆画家将透明度较强的化学漆运用到漆画中,调配出的色彩更加丰富艳丽,配合天然漆的色彩,可谓“漆”彩纷呈,这样既有天然生漆的原汁原味,又加入了生漆之外的新的生命力,真正做到漆艺多元化发展。

从技法上,“黑、光、平”是漆画最具特色的审美趣味。髹涂、描绘、镶嵌、刻填、磨绘、变涂彰髹、堆塑、雕漆等技法都是直接从古代漆器装饰法直接继承而来。多彩多样的技法为创作提供了便利,但没有创新并不意味着退步,在创作中一切的表现技法都是为画面的最终效果服务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技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漆画的要求,新的技法在漆画艺术家的创新精神下不断涌现,并与传统技法紧密结合,融会贯通。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不断涌现,在漆画可以结合现代的加工技术创作。传统手工雕刻,现在漆画雕刻可以结合现代电脑软件绘制设计图案然后用CNC精雕技术进行雕刻,最后结合传统的技法加工完成漆画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