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蒙古族舞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88-01
舞蹈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交际方式,与大众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大力发展传承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文化,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强与民众的交流和沟通,促使人们共同参与到保护弘扬民族舞蹈传统文化中。
一、蒙古族舞蹈的主要艺术特征
(一)精神文化特征。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是人类丰富情感驱动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舞蹈文化能够吸引感染到更多的受众。蒙古族舞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独具特色的舞蹈表现动作,由于蒙古族生活地域的特殊性,其舞蹈所呈现出的主题内容大多数都是歌颂赞扬绿色草原风光、生活风俗、家乡、亲情等。在蒙古族舞蹈表演过程中,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表演者所表达出的那种草原儿女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旺盛的自然生命力。蒙古族民众一生主要以游牧为主,日夜生活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有一种草原儿女独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可以从观看欣赏蒙古族舞蹈中感受到那种炽烈的草原情感[1]。例如,在蒙古族舞蹈《蒙古人》中,表演者豪迈的一声呐喊,唤醒了整遍绿色大草原和生命,蒙古族的少男少女在蓝天白云下驰骋奔放、大声欢笑,他们的那种生气勃勃和英姿飒爽被充分展现出来,能够瞬间感染到台下的观众。
(二)动作艺术特征。由于蒙古族人民时常与骏马、雄鹰打交道,因此,在他们舞蹈当中存在大量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体现出了草原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动态。与此同时,蒙古族舞蹈还借鉴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形态和韵律艺术特征,有效将自身民族对图腾中野兽的信仰融入其中。在一些蒙古族舞蹈中,可以看到表演者有很多手、脚、腰、头并用的舞蹈动作,舞蹈整体动作风格体现出蒙古族人民豪迈大气的生活特点。
蒙古族舞蹈表演者均是通过呼吸带动脚步的,他们注重呼吸与拖步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这样有利于维持身体各个关节与气息之间的平衡感。在蒙古族舞蹈动作中,传统的横抻动作充分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在马背上驰骋奔放的勇敢无畏。通常情况下,蒙古族舞蹈表演者为了让观众感受到草原蒙古族同胞那N无拘无束、热情奔放的生活情境,会在舞蹈动作上加以应用呼吸慢吐的配合形式,并在吸气方面主要采用快吸气的方式,这样能够让广大观众更加理解到蒙古族舞蹈的本质。比如,在蒙古族舞蹈手臂与趟步的相互配合过程中,舞蹈者在手臂的带动下,肩膀以波浪形状绽放,脚步缓缓向前挪动,手部下压,在带有节奏的呼吸律动下,致使整体舞蹈动作以弧形下方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每个动作节拍配合着巧妙的呼吸器方式,这样有利于激发舞蹈情绪,实现舞蹈者与观看者的情感心灵交流,达到共鸣的效果[2]。
二、蒙古族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蒙古族舞蹈浓郁民族风情文化的传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特色风格的舞蹈。蒙古族舞蹈的鲜明特点是律动欢快豪迈、词汇新颖独特,在舞蹈动作上多以翻腕、抖肩的方式去表达出草原人民率真开放的性格。在当前蒙古族舞蹈当中,仍然保留传承的舞蹈节目有马刀舞、鹰舞、驯马舞、筷子舞、鼓舞以及挤奶员舞等。为了确保蒙古族舞蹈艺术文化得到和谐传承发展,政府部门要通过各个媒体渠道大力宣传蒙古族舞蹈文化,呼吁民间群众共同去保护传承民族舞蹈艺术文化,促使蒙古族舞蹈始终保持住独有的民族艺术特征和风格,这样才能让舞蹈爱好者真正感受到蒙古族绚丽多彩的民族神韵[3]。
(二)蒙古族舞蹈的新时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艺术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大,各大高校相继设置舞蹈艺术专业,有效推动了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蒙古族舞蹈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舞蹈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优秀作品充分反映了现代蒙古族人民的新生活和新思想,达到了一定的舞蹈艺术境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蒙古族舞蹈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利于推动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现代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民族审美能力,促使蒙古族舞蹈艺术更好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2013,12(02):32-36.
[2]诺敏.蒙古族舞蹈的产品传播探究――以大型原创蒙古族舞蹈史诗《吉祥草原》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3(8):240-242.
[3]高向英.对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02(80):121-123.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 创作风格 变化及成因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着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驯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四、结论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自序[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蒙古族的舞蹈文化,同蒙古民族的社会发展历史一样长久。它有着过去的悠久与古老,也有着现代的繁荣与辉煌。随着时代的前进,蒙古族舞蹈也在寻求着发展与变化,也在升华和突破。
关键词:蒙古族舞 舞蹈文化 传承和发展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随着时代的前进,蒙古族舞蹈也在寻求着发展与变化,也在升华和突破。因此,只有对蒙古族舞蹈的不断挖掘,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才能使蒙古族舞蹈大放光彩。
一、蒙古族舞蹈的内涵
蒙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草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蒙古族民间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是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蒙古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及特征
风格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是民族个性的展示。它以不同的动律、手足的舞动,表现着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概括地说,蒙古族舞蹈的风格,正是在其游牧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粗犷、豪放、沉稳、大方、刚劲而不失温柔,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生活为主的蒙古族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豪迈的精神气质和鲜明的民族个性。
蒙古族舞蹈风格的形成有着清晰的演变过程。早期流传的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名曰“达力根巴雅尔”,多用于战争凯旋或丰收喜庆之时对神的感恩活动,通过仪式祈求康乐太平。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欢乐起舞,往往跳至夜深而不止。主要动作为跪地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舞蹈风格自然优美,由舒缓到流畅。该舞乡土气息浓郁,尽展了喜庆之时人们欢乐的情感,表达了人们祈盼幸福生活的良好心愿。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系蒙藏文化交流的产物。16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以一种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如《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劲拔犷悍,举手投足都极富雕塑性;《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颇强,带有竞赛性质;《好扣麦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进行戏谑表演,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韵味;《查玛舞》在内蒙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进行表演,其舞蹈影响极为广泛,至今仍在蒙古舞蹈的创作表演及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向上的活跃艺术特色,为各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其主要动作为上绕巾、甩绕巾、双掸巾、双摆巾、双甩巾,脚下动作为深哈腰、轻跺脚,时,双腿高跳,空中甩巾,表演由徐缓到流畅,表演风格活泼生动,富于即兴色彩。舞蹈在热烈、欢腾、火爆的气氛中结束,是蒙古族舞蹈教学中的代表作。
另外《筷子舞》、《盅碗舞》、《马刀舞》、《摔跤舞》、《挤奶员》、《彩虹》、《喜悦》、《海浪》等一些舞蹈都不失为独具风格特色的优秀舞蹈。一些新作如《奔腾》等正是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为适应时展,不断创新升华,成为人们喜闻乐见,尽展时代风采的上乘之作。由于蒙古民族居住地域广阔,因而各地舞蹈都有一定地区倾向性。各地舞蹈风格虽有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看统一性是较强的。在教学中把握这种统一性之中的舞蹈风格,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三、新时期蒙古族舞蹈的变化
舞蹈变成了纯粹的表演性舞蹈,是为了表现真善美的艺术作品,排除了宗教舞蹈的实用性,表演形式由原来的全体参加的集体表演或者巫师参加的单人表演,演变成了单人、双人、多人形式更丰富的舞蹈形式;场地由室外的祭祀祈祷的宗教场所变成了专门的表演舞台;演出服装被重新设计,既有鲜明的蒙古族特点,又适合舞台表演,最重要的是更美了,能够更好的表现蒙古族舞蹈美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舞台灯光的参与大大增加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色彩丰富的舞台灯光效果可以渲染出多变的舞台气氛,草原的空旷、神秘还有蒙古人的热情奔放都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四、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几点思考
1.我们文艺界蓄聚着一大批各种专长的专业人才,可以为优秀艺术作品的生产提出咨询和建议,帮助作品的加工、修改、完善和提高,必要时可以应邀直接参与创作,确保优秀作品达到艺术的高水平。
2.要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必须有正确的途径,引进竞争机制,适时举办展演、评比、大赛是促进出精品、出人才、繁荣舞蹈艺术创作的好路径。
3.适时组织艺术人才的示范性展演活动是活跃文化市场、增强社会效应及培养和扩大观众的好办法。
4.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靠持之以恒的实践与积累,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所以,适时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的采风活动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繁荣艺术创作、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的有力措施。
5.适时组织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和新作品评议会等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并给实践以引导,促进艺术生产、繁荣艺术创作的可靠保障。因为,理论的高度是蒙古族舞蹈事业发展的高度。
6. 面对市场经济转型期必须加强广泛的社会联系,引进社会力量和热心文化艺术事业的国内社会人士的广泛支持和经济后援,是支持舞蹈艺术生产,繁荣艺术创作,活跃文化市场的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艺术视野,汲取健康营养,提高创作水平;进一步健全创作机制,抓精品,出力作;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抓协调,抓协作,使多出优秀作品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取得实效。只有把握住蒙古族舞蹈艺术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能使蒙古族舞蹈艺术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舞蹈心理学;舞蹈感觉;舞蹈想象;舞蹈情感
如今,中国的民族文化发展迅猛,各个民族流传千年的文化遗产也逐步得到世界重视和认可。民族舞蹈这一艺术领域也逐渐走到世界艺术文化的前端。舞蹈艺术也是一门严谨科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其艺术价值,去糙留精,发觉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精髓。舞蹈心理学是从精神上剖析舞蹈艺术的一门科学,它涉及舞蹈艺术的每一部分枝节,因此我们可以用这门科学更深入、透彻的探究我国民族舞蹈的最高艺术价值。
1 “蛊碗舞”在蒙古草原生的传承和发展
“蛊碗舞”又称“顶碗舞”主要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草原地区。起初,“蛊碗舞”是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或蒙古族人民接待贵客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蛊碗舞”被搬上了舞台,发展成双人舞、集体舞等多种形式,受到群众的深切喜爱。“蛊碗舞”的形成在历史上所记载的元代有《倒喇》戏,《历代旧闻》注曰:“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宜人弹之有顶瓯灯起舞”。从这些记载足以见其悠久的历史。“蛊碗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因受地点(蒙古包)和道具(酒碗)的限制。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蛊,在音乐伴奏下,按蛊子击碰的声音,凭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表现出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同时也体现出蒙古妇女勤劳、朴实、纯洁、活泼的性格和喜悦心情。舞蹈利用富有蒙古典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蛊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现在,“蛊碗舞”以独舞、双人、集体等多种舞蹈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让人们透过舞蹈演员所表现的舞蹈形式,了解到蒙古族人民的服装、生活习惯等文化和蒙古族“蛊碗舞”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
2 舞蹈心理学在蒙古族“蛊碗舞”中的体现
人们常说这个人的舞蹈感觉好,那个人的舞蹈感觉不好。那么什么是舞蹈感觉?通俗的说法就是舞蹈的份,就是跳什么要像什么,跳蒙古舞不能让人家觉得像傣族舞。“蛊碗舞”的历史悠久,其蒙古族特色尤为显著,舞者在表演舞蹈时不仅要表现出“蛊碗舞”的优美特性还要体现出蒙古族舞蹈的整体风格。用舞蹈心理学的观点概说,舞蹈感觉就是舞者自身的舞蹈感觉,是舞台感觉、本体感觉、自我感觉的结合。在表演“蛊碗舞”时,舞者对舞蹈环境的认知和了解,例如,舞台有多大,是什么形状,地板是什么材质,有多少观众等。这便是舞台感觉,它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视听表象。其次便是本体感觉,这种感觉属于内部感觉,是舞蹈者对自己身体运动、状态、方向和位置的感觉,主要包括动觉、平衡觉、方向感等,例如在表演“蛊碗舞”时演员感觉到的抖肩的力度,拧腰的倾斜度以及碎步的方向,它们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掌握肢体平衡的同时也要顾及到肢体动作的力度与方位,这些都要靠舞者自身的本体感觉去平衡和把握。最后,舞者的自我感觉是舞蹈的精髓和灵魂。这里的“自我”是指个人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自我形象、自我意象和自我观念,是舞者对自己的主观世界、人格内涵、个性特征和心理过程的感觉。“蛊碗舞”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喜悦情绪的舞蹈,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要透露出喜悦的特征,那么就要求演员要发自内心的感到喜悦与幸福,也就从性格和观念上要求演员要活泼开朗,热情好客,使看舞的人也能感受到表演者的喜悦与热情。
舞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没有经过长期练习和强化技能,便不会有很好的舞蹈造诣,而技能的学习本质就是动觉、本体感觉与本体运动的自动化。“蛊碗舞”的技能就在于身体和酒碗的协调度上,舞蹈演员在表演时,无论是走、跪、转、拧腰、抖肩还是其他动作都必须保持酒碗在头顶上的平衡,甚至碗里的酒一滴都不能撒出。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学习,技能达到熟练以后,动作的完成基本上不需要视觉和意识的控制。起初舞蹈演员没有彻底熟练的掌握顶碗的技能,在进行其它肢体动作时,会时刻担心碗和身体的平衡协度,注意力多半也就停留在此,这样也就不能完全的融入舞蹈的角色,致使不能很好的体现舞蹈内涵。但经过长期的技能训练,舞蹈演员熟练的掌握了碗与身体的协调性,使这种技能成为“自动化”,才能使其自身的视觉和意识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从而更加用心的融入舞蹈所需要的角色中。
舞蹈都有自己的意象,“蛊碗舞”中也涉及到意象中的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和想象表象,用观众观看“蛊碗舞”来做分析便可看出。舞蹈演员的服装、舞台的环境还有舞蹈者的肢体的动作,这些给观众的便是视觉表象,勾起观众的记忆表象,使其联想到蒙古人民生活的大草原;在表演舞蹈的同时,给舞蹈伴奏的音乐也至关重要,声音悠扬的马头琴和舞者击打蛊碗的清脆声音也带给观众无穷尽的想象,这便是听觉表象;舞蹈演员在台上表演肢体动作,那么如上所说的本体感觉和舞蹈思维再加上伴奏音乐等其它因素便形成了意象中的动觉表象,伴奏音乐悠扬的时候,舞者的动作便很舒展,时而伸长手臂,时而拧腰前倾后仰,伴奏音乐急促的时候,舞者的肢体动,抖肩,碎肩,旋转无不表现的抑扬顿挫,把音乐和舞蹈结合的天衣无缝,让观众的心情随着舞蹈者的动作变换而起伏。这便是舞蹈意象中的动觉表象。在台上的演员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和着悠扬的音乐展示出美丽的肢体语言,让台下的观众立刻从舞台走向了蒙古族的大草原,此时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已不是舞台上的演员,而是切切实实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劳动妇女,她们正顶着酒碗,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这便是舞蹈的想象表现,换句话说这便是舞蹈的意境。所以说,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需要明显稳定的视觉表象,清晰可察觉的动觉表象和能够诱发舞蹈动作和舞蹈意境的听觉表象。
舞蹈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本质是――想象。想象是什么?就像想象不曾发生的事和物,是未来。艺术超越了现实,憧憬了未来,更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审美理想。用舞蹈心理学来阐释:想象是指人脑对记忆表象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即想象表象。想象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形象,是客观世界不存在的。任何的艺术作品都是想象的产物。舞蹈编导在编排舞台上的“蛊酒舞”时,以什么样的形式和风格呈现给观众,这些都是偶然性的选择,是舞蹈编导在没有预定目的的前提下,通过灵感或其他思维而产生的思维,这些没有前提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确定无意想象的结果后,舞蹈编导有了自己的编排目标,确定是以轻松的或者激烈的舞蹈 模式来展现“蛊碗舞”,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做出不懈的努力来创造蒙古族妇女跳“蛊碗舞”的艺术形象,这便是舞蹈想象中的有意想象。舞蹈文化虽然属于非文字文化,但却有很多书籍记载着舞蹈的文化传承,若想是书籍上的文字符号变成能视觉感触的舞蹈演绎,那就需要读者的再造想象,依据书本来的语言描述或图像、符号、标记等示意,再在头脑中造就出相应的形象。除此之外,一些口头的语言描述也属于再造想象,例如,编导在编排“蛊碗舞”时,他要求演员的腰要前倾到150度,而这个150度到底是多大的范围就要靠舞蹈演员自己以150度作为符号去再造想象这个范围,最后达到编导的要求。
“蛊碗舞”所呈现出的意境和情感是艺术家创造出的想象性意境和想象性情感。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捕捉情感,舞蹈创作家为了要更深刻、真切的表现蒙古族“蛊碗舞”的风格特性,就会在生活实践中观察蒙古族妇女的端庄与典雅,捕捉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感,用心去感受他们的人情与喜悦。二,凝聚情感。再进行艺术创作时,将之前捕捉到的情感元素如人情、喜悦、端庄典雅等凝聚起来转变成观念,把这些未加工的感觉变成想象,再通过想象来奠定“蛊碗舞”的心理模型。三,表现情感。这时舞蹈创作家所依据的材料不是最初感受到的那些情感元素,而是经过第二阶段加工后的想象。结合肢体语言、音乐、道具等,再把这种想象表现出来,这时观众所感觉到的便是舞蹈的情感。所以艺术想象在舞蹈的创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热情的酒碗》是蛊碗舞种类的一个成品舞蹈,它所描述的是一群蒙古族女子穿着鲜艳整齐的蒙古族服装,头顶银酒碗,双手持蛊为远来的客人表演蛊碗舞的场景。这个舞蹈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虚实相结合,营造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的草原画面。虽然它所演绎的是向客人敬酒的事实,但舞蹈创作者却把重点放在通过蒙古族妇女展示出的蛊碗舞而体现蒙古人民对草原热爱的情怀上来。舞蹈中不管是演员的面部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深刻的反映出蒙古族妇女的人情性格,而观众也被她们美丽端庄大方的气质所吸引。常说艺术品不能太满,必须要有未定点和空白,给欣赏着留足想象的空间。舞蹈这种典型的“意会”形式,是一种不能翻译的特殊语言,透过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舞蹈表情,无需旁人解说,观众也能感受到舞蹈所要表达的意象,感受到其中的美丽。而这种美感的产生便是心理距离的显著特征。蛊碗舞来自于生活,所以欣赏它的时候不能脱离生活。但却又要采用超然和脱离生活实用目标的态度,所以说,艺术美产生于这个表象和意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客观现实与审美理想之间的距离。
没有感情的舞蹈不是一个好的舞蹈。那舞蹈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呢?是舞蹈所体现的情绪、情感和情操。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常与人或动物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有关;而情感和情操则为人类所独有,并与人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它是人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并且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深刻性等特征。若将民间舞按层次分为情绪型、情感型、情操型三种类型的话,那么原生态的民间舞多属于情绪型的。舞蹈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表现和交流思想感情的手段,通过“蛊碗舞”,观众不但能感受到舞蹈角色的喜悦情绪,更能感受到舞蹈角色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这种情感是稳定的,是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的结合。到最后呈现在观众心理的便是民族舞蹈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操
论文摘要:舞蹈创作者根据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时代要求等多种因素编创出体现民族自我的舞蹈,让每个舞种裂变出许多异彩纷呈的剧目,具象地绽放在舞台上。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来探讨风格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着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结论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贾作光着.《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自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陈卫业 纪兰蔚,马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选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论文摘要:舞蹈创作者根据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时代要求等多种因素编创出体现民族自我的舞蹈,让每个舞种裂变出许多异彩纷呈的剧目,具象地绽放在舞台上。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来探讨风格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能歌善舞的民族。受草原文化的影响,舞蹈风格彪悍矫健。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盅碗舞等。这些舞蹈节奏欢快、舞步轻捷,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的健康气质。建国后蒙古族舞蹈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舞蹈风格从朴素的捕捉舞蹈形象到编创者个性的升华,各有特点。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蒙族舞蹈:《牧马舞》《奔腾》和《搏回蓝天》来分析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及形成原因。
一、从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朴素的舞蹈形象
舞蹈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舞蹈语汇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标准”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贾作光曾说到:“要学好一种舞蹈就必须掌握它的全部特点和标准,讲标准就要谈‘规范化’;而所谓讲‘规范化’就是将生活中产生、又在生活中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长期发展形成的、能鲜明体现本民族生活和性格的舞蹈特点固定下来。”
贾作光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讲究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将情、舞、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早在50年代《牧马舞》的创作中,他就意识到舞蹈动作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并积极从事着继承、借鉴传统的工作。《牧马舞》从牧民生活出发,他在内蒙古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从牧民骑马、训马、摔跤、挤奶、射箭等劳动生活中,观察、捕捉、提炼和创造了新的民族舞蹈语汇,提炼了牧民放马的典型形态,把握了舞蹈形象化的套马、拴马、骑马、飞驰等典型动作,表现了蒙古民族朴实粗犷、剽悍英武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性格豪迈、马术高超的牧民形象。
从《牧马舞》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贾作光创作舞蹈动作从生活中提炼,却并非单纯模仿,而是把具象动态美化、优化、韵律化,把舞蹈技巧紧密地和牧民性格凝结在一起。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不论是观察还是模仿,都着力于强调舞蹈形象的“生活源泉”和“舞蹈本体”。
二、从时代中汲取精神,抒发浓郁的民族情感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特点,这一时期创作的舞蹈风格都极具强烈的民族情感,其中《奔腾》就是一部代表作。
《奔腾》由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生动的气韵、磅礴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格引起强烈的震撼。《奔腾》的编导马跃正是重塑了民族舞蹈素材中最重要的语言风格,他不仅仅让舞蹈停留在马姿,马步,马舞的舞蹈形式中,更着力于刻画漫漫草地和茫茫大漠塑造的“马背民族”粗犷、豪放、强悍的性格特征,还有对待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更以“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为观众展现了一幅蒙族人骑马奔腾朝气勃勃的画面,这种创新的表现手法使这个舞蹈更贴近民族情感。
《奔腾》这部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生命状态。表演者激昂的神情,气势蓬勃的舞台气氛,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全都囊括其中,直到如今还是作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不断活跃在舞台上。这一创作不局限于舞蹈形态上,使整个舞蹈看来无形的民族力量大于舞蹈形式。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三、从审美中创新思想,追求自我的个性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根植于民间肥沃的土壤中,但它们的风格特征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是时代的原因,也是编创者思想创新的原因,所以,在这一社会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出现了符合当代社会情感、运用编舞技巧表达主题乃至情感的舞蹈作品。其中《搏回蓝天》可以称为一部代表作。
《搏回蓝天》是由万马尖措编导的蒙族独舞,舞者从一只鹰的角度刻画了被剥夺生存环境和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悲哀,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与主题,舞蹈中动作元素的设计,虽然大部分是课堂组合的变形,但不乏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它的诞生符合当代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运用方法非常生动,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像万马尖措一样,运用民族舞蹈语汇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倾向的舞蹈作品,是一种新风尚。这些舞蹈的编创者已远远不满足于单一模仿动物或象征祭祀性的舞蹈形态,需要创新,在保护好民族民间艺术原始魅力的基础上不断输入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血液,从原生态、课堂训练中的舞蹈转变为符合时代精神的舞蹈艺术。这不仅需要编导在观念、意识和思维上的创新,更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但无论怎样,舞蹈最重要的是打动观众的内心,不管民族舞蹈艺术随着时间流逝如何发展,与观众的沟通、与心灵的对话是舞蹈艺术亘古不变的追求。
结论
从《牧马舞》到《奔腾》到《搏回蓝天》,我们无法定论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孰好孰坏,就像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原生态艺术和舞台艺术的话题一样。对于今天的民间舞蹈创作而言,当代有许许多多作品从反映真实、纯朴、热情的社会生产到奔放、唯美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为民间舞蹈带来了新的生命。从而使民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时代在前进,民族舞蹈这种活跃的艺术形态就必然不会停滞,编创者在继承原有舞蹈风格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拿来”与“创新”,既彰显民族舞蹈“母语”的文化特异性,又具有时代性。在各个不同时期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风采,而每一种风采都是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缺少、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贾作光著.《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自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2]陈卫业 纪兰蔚,马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选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1.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文化内涵
蒙古族风格音乐作品是以蒙古族历史发展的传统文化为创作背景,在欣赏蒙古族音乐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极具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蒙古族的音乐作品集中反映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如:狩猎文化、牧马文化、祭祀文化、舞蹈文化以及蒙古族大草原特有的自然风景文化。
1.1蒙古族的牧马文化
蒙古族又被称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民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马是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忠实伴侣。所以,“马”便成了很多作曲家创作时的重要音乐元素,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如:莫尔吉胡大师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中的《赛马》一曲就是典型的作品之一,上行急速的半音阶式乐符将急促的马蹄声表现的活灵活现(如下图谱例)。
谱例1:
1.2蒙古族牧民的狩猎文化
蒙古族牧民狩猎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狩猎活动不仅能?蚵?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还能锻炼身心,可以让牧民们得到精神的享受。对于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还具有军事演习的功能,也是蒙古族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理念的代表。如:莫尔吉胡大师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中的《出猎》(如下图谱例)。
谱例2:
1.3蒙古族的舞蹈文化
蒙古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蒙古族舞蹈的典型特点就是节奏感强、舞步轻捷、在简单的舞蹈动作中洋溢着蒙古族牧民热情淳朴、粗犷豪迈的民族特点。蒙古族牧民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真挚的感情。常见的蒙古族舞蹈有筷子舞、安代舞等,如:莫尔吉胡大师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中的《灯舞》(如下图谱例)。
谱例3:
1.4蒙古族的祭祀文化
祭祀是蒙古族牧民对神灵崇拜的表达方式,它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祭祀包括祭敖包、祭天地等。很多的蒙古族音乐中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莫尔吉胡大师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中的《出猎》、《赛马》、《山祭》等作品内容都与蒙古族祭祀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1.5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
蓝天下的勒勒车、微风吹拂的袅袅炊烟、调皮的小马驹、大漠中的枯树这些塞北草原如画的风景,也是众多音乐创作者所青睐的创作意境;栩栩如生的音乐演绎着风景如画的蒙古族风情,如:李世相大师创作的《微风浮动的炊烟》。
2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特点――标题创意性
对于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而言,标题性是最大的创作特点。标题就是作曲家通过用文字的形式来说明作品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情感思想。而这些凝炼的文字就是标题。如:莫尔吉胡大师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这些凝炼的词语就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的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3民族性元素对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钢琴艺术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钢琴是古典、高雅的象征,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更能书法人们的情感。钢琴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智慧结晶。而对于民族性元素而言,它是作曲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钢琴演奏中能够充分的体现蒙古族音乐的审美特点,作曲家在改变创作过程中会融入民歌、民谣的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人文景观、创作年代等内容,在欣赏作品中就会将欣赏着带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4节奏感对于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重要性
4.1节奏感从整体角度把握
蒙古族传统音乐源自元蒙古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很多的组品都出自民间的即兴表演或是即兴创作,所以就到造成很多的音乐曲目结构多样,作曲家在改变创作过程中,就要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作品的创作,要把握相对自由的创作结构,整体节奏感的布局要与的层次安排就显得更加重要。
4.2节奏感从微观角度把握
【关键词】祭山 宝格德乌拉山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长调
宝格德乌拉山是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最高的敖包山。宝格德乌拉山即为“神山”或“圣山”之意。自1738年始,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草原上的牧民都要在宝格德乌拉山举办隆重的民间祭山盛会,为生活祈福。盛会期间要进行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比赛以及歌唱、舞蹈等文娱活动。
一、祭山活动概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马车是牧民的主要交通工具,牧民将烤制好的全羊提前一天运往宝格德乌拉山脚下,并在山脚下等候一夜。在漫长的黑夜里,牧民们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暖和一些,聚集在一起点燃篝火,喝着马奶酒,蒙古族的老人管这种行为方式称作“守夜”。演变至今,旧式的“守夜”逐渐被“篝火狂欢”取代。
在祭山活动前一天的傍晚,有人在搭篝火台,一根根木头堆成了山形。当天完全黑透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拾起树杈或枯草,点燃手中的火种,扔向篝火台,这样做是为了祈求平安、顺利。“扔火种”是当地的习俗,随着高大的火柱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音乐响起,篝火狂欢开始了,人们载歌载舞,演绎着蒙古族特有的民族艺术风情。
次日凌晨两点十分左右,太阳还未升起,牧民将事先准备好的贡品放在长方形的祭台上,围着祭桌走三圈,边走边撒食物,第一圈是撒五谷杂粮,意在祈求来年能有更多的牛羊收获。第二圈是撒饼干和牛奶、马奶酒,意在保佑草原上的牲畜远离病害。第三圈是撒糖块和甜品,意在保佑牧民的生活甜甜美美,幸福安康。之后大家向山上出发,祭山时的主山被当地牧民称为“男山”,女子不能上去。到达山顶时,两个牧民已在制作敖包,待敖包搭好,牧民们纷纷走上前,系上哈达,围着敖包撒上牛奶,说出自己心中的愿望。这时,山脚下的牧民伴随着日出唱起了蒙古长调。
二、祭山活动中的蒙古族舞蹈
伴着音乐,人们跳起舞蹈,蒙古族的舞蹈大多是模仿动物动作,也称模拟性舞蹈动作,这类的舞蹈强调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一)马舞: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马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马是蒙古舞蹈重要的主题。马舞中的动作就是模拟马的各种动作和形态,如“奔马步”就是模拟马在草原上奔跑时的样子,双腿向前,前后相继落地而形成的步伐;“勒马步”是模拟骑马时勒住马,禁止马前行的舞蹈动作,双手前伸向回拽,同时脚要站稳不能动;“躲马步”是模拟马在行走或奔跑时受到惊吓而出现躲闪的步伐,手要有勒住缰绳的动作,脚下舞蹈步伐要错落有致。此外,还有模仿走马步、踮马步、颤马步等多种舞蹈动作。
(二)狼舞:狼作为草原的霸主,其剽悍勇猛的性格让蒙古族先民产生了敬畏的心理,由此产生了模仿狼的舞蹈。狼舞舞蹈动作幅度较大,主要以追逐、奔跑和大跳为主,上身舞蹈肢体语言动作丰富,主要是表现狼爪捕获猎物时的动作。狼舞是力量的象征,多由男子表演,表现出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不屈不挠的勇猛习性和团队精神,这些特征是狼舞的精髓所在。
(三)雁舞:一般由女子表演,模拟飞翔的大雁,姿态、动作、眼神都要表现出大雁的柔美,上半身的肢体动作主要是通过模仿大雁展翅高飞、湖中戏水等来展示女子柔美的舞姿和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舞蹈动作中的曲臂、抖手、柔臂、双臂打开大伸展都是蒙古族雁舞的典型动作。
此外,还有鹰舞、海青舞。鹰舞的粗犷剽悍,凸显了蒙古族男子坚强与刚毅的神民族性格。海青舞则是向人们展示出独有的“海青步”,舞蹈动作快而迅速。这些特有的舞蹈动作元素构成了蒙古族特殊的舞蹈语言。
三、祭山活动中悠扬的蒙古长调
长调是蒙古民歌的一种,其特点是高亢悠扬、字少腔长、自由舒缓,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演唱方式。长调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形成对称、一字多音等曲式结构特点。内容在描写歌颂自然、赞美生活同时伴有叙事和抒情。由于长调演唱形式独特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长调长》(谱例1)是歌唱草原,赞美美好生活的一首原创长调歌曲,是蒙古长调近些年来原创歌曲的代表作品,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阿拉泰演唱。
《长调长》曲的起始用了六句悠扬绵长的长调,这是蒙古族音乐典型的特点,与后面的旋律形成呼应。接下来是歌曲的正板节奏,全曲2/4拍,正版旋律起伏较小,上行一度、二度与下行四度、六度的大跳,展现出了马背民族的辽阔与豪爽。四分音符的前松后紧节奏唱出草原旋律的魂,歌词向人们展示出牧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养育他们草原的热爱。歌词第一段为“唱着马背的风采,唱着远古的沧桑,唱着祖先的传说,唱着民族的苦乐”,描写了牧民以往生活的苦难。第二段为“唱红东方的太阳,唱亮夜空的星河,唱绿母亲的草原,唱醉今天的生活”,展示出牧民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结尾时的旋律与开头的长调形成了呼应。
结语
宝格德乌拉山是个神秘的地方,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养育了勤劳、朴实、善良的人们,创作出蕴含浓厚民族民间文化的祭宝格德乌拉山活动,这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新时期,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风记录是研究的手段,保护和传承才是目的。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2013.
[2]《蒙古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蒙古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斯琴塔日哈.斯琴塔日哈蒙古舞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4]栾延琴.呼伦贝尔民族民间舞蹈[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