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舞蹈症

舞蹈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舞蹈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舞蹈症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的:探索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和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的脑梗死所致偏身舞蹈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以偏身舞蹈症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患者肢体瘫痪轻,治疗效果好。结论:以偏身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患者预后良好。

关键词 脑梗死 偏身舞蹈 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1.039

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大多出现肢体瘫痪、失语等症状,而出现半侧舞蹈症者较少。2005年1月~2010年10日收治以半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脑梗死患者10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53~75岁,平均65.2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排除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酒精中毒、药物中毒、遗传性舞蹈病等,红细胞沉降率、抗“O”均正常。

临床表现:本组均卒中样起病 ,偏身舞蹈表现在左侧6例,右侧4例,均表现为快速、大幅度、不规则、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无双侧受累者,舞蹈样运动以上肢较为严重,下肢及面部相对较轻,其症状多在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所有病例均神志清楚,无其他症状,受累肢体肌力2~5级,受累侧病理征阳性。

影像学检查:10例病例均先行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之后再行MRI检查,结果显示基底节区梗死5例,丘脑梗死3例,多发梗死病灶2例,且都为腔隙性脑梗死。

结 果

本组病例均在确诊后给予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基础上合用氟哌啶醇或地西泮,舞蹈症状1~3周消失7例,有缓解但仍存在3例,有效率70%。

讨 论

偏侧舞蹈症是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可有脑血管病、风湿热、颅内肿瘤、变性疾病等损害锥体外系所致。由于发生此病的病人年龄均偏大,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又称之为老年舞蹈【sup】[1]【/sup】。此病需与慢性进行性舞蹈症、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相鉴别。锥体外系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涉及脑内诸多结构,共同组成多条调节运动的复杂神经环路。新纹状体病变时,对运动起抑制作用的苍白球内侧部一黑质网状部复合体的活动减少,丘脑及丘脑皮质投射的功能增强,使皮质所发生的冲动无法终止,且不能接受小脑-红核-纹状体通路的冲动,从而产生偏侧舞蹈症。脑梗死后出现的偏侧舞蹈动作病变部位位于基底节,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动脉硬化基础上深穿支的闭塞,损害基底节的相应区域,基底节中的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壳核)、丘脑底核受损致神经递质失衡:①多把胺与乙酰胆碱失衡,多巴胺相对较多,乙酰胆碱含量相对减少。②兴奋与抑制性氨基酸递质失衡,γ-氨基丁酸减少,兴奋性氨基丁酸活性增强,合成减少,均可导致肌张力减低,动作增多,舞蹈样动作【sup】[2]【/sup】。

以偏身舞蹈症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患者,中老年发病,多见于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其中大部分为脑梗死,少部分为脑出血。病变部位为基底节区为主,位于中脑病变患者也可出现偏身舞蹈。本组10例,均为腔隙性脑梗死,临床上发病特点为突然起病,患侧肢体轻瘫、患肢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患侧肢体舞蹈样动作,常以上肢为主,下肢面部较轻,情绪激动后明显,睡眠时消失,没有精神和智能改变,无家族史。头MRI多为小斑片状或腔隙性脑梗死责任灶。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的治疗原则,除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可应用DA受体阻滞剂(如氟哌啶醇、奋乃静)及安定等控制症状,一般选用氟哌啶醇。本病预后良好,考虑可能与局部微循环改善、侧支循环建立,使该区域的神经递质重新达到平衡有关。本病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舞蹈症范文第2篇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病例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病因及预后。 方法 对32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例偏侧舞蹈症病例中脑梗死23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出血9例(丘脑少量出血8例,基底节区大量出血1例);脑卒中后24h与1周内出现偏侧舞蹈症症状分别为27例和5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消失27例。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偏侧舞蹈症 氟哌啶醇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etiology and prognosis with case analysis on hemichorea caused by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32 cases hemichorea retrospectively,includ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 laboratory test, imaging changes, treatment and recover. Results There were 22 lacunar infarction cases, 1 case large area infarction, and 8 cases with small bleeding in the thalamus, 1 case with large bleeding in the basal ganglia of 9 case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emichorea appeared in 27 cases within 24 hours, 5 cases within 1 week. All received aloperidin, the symptom disappeared in27 cases(84.4%). Conclusions The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to the partial chorea, the basal ganglion is the main lesion . Aloperidin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emichorea Aloperidin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数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少数患者可发生球麻痹及血管性痴呆,也有极少数患者可伴发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偏侧舞蹈症,但其发生率较低[1],若诊治不当则会延误治疗,加重病情。现对1995年1月至2007年6月作者诊治的32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5~79岁(平均62.8岁,其中<60岁9例、>60岁23例)。患者均急性起病,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证实(脑梗死23例,脑出血9例)。既往病史: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14例;冠心病12例;高脂血症9例。均无舞蹈症病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纯上下肢突然出现的明显、不规则、急速、无目的、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以肢体近端为主,上肢表现为伸手、舞动、举臂、前屈和后伸变换多样,下肢不自主运动出现行走困难和随意运动障碍,面部舞蹈样运动为做“鬼脸”、撅嘴、眨眼、吐舌、口角牵动、下颌摇动等。舞蹈样运动以上肢最为严重,下肢及面部相对较轻,其症状常因精神因素和情绪激动而加剧,平卧安静时可减轻,睡眠后消失。舞蹈症出现时间:脑卒中发生<24h 27例,脑卒中后1d~1周5例。舞蹈症症状表现部位:右上下肢10例,左上下肢15例,单个肢体7例;伴有一侧面部症状2例。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血糖增高14例,血脂增高9例,心电图异常ST-T改变12例,心律失常5例。27例脑电图检查,轻度异常3例、正常23例、异常1例。

1.4 影像学检查

患者发病时均经头颅CT检查,其中脑梗死18例,脑出血9例,其余5例发病时头颅CT检查未发现异常,复查颅脑MRI为脑梗死。除9例脑出血患者外,23例脑梗死患者MRI均异常。脑梗死病例中,右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9例(尾状核5例,壳核4例),左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12例(尾状核7例,壳核5例),双侧基底节梗死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9例脑出血患者中,左右侧丘脑出血各1例,左尾状核出血5例,右尾状核出血2例。

1.5 治疗

本组患者均经氟哌啶醇1~2mg 3次/d治疗,同时接受脑细胞活化剂。脑梗死患者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剂、抗凝药物、血管扩张剂,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给予脱水剂;脑出血患者同时给予脱水剂、脑保护剂等治疗。

2 结果

治愈(舞蹈症状消失、患肢功能基本恢复)27例,有效(舞蹈症状明显好转,患肢功能有所恢复)5例。治疗后,舞蹈症状于1~3d开始减轻,4~10d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6.5d。出院时本组患者舞蹈症状均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预后较好。

3 讨论

偏侧舞蹈症是锥体外系病变导致的偏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病因可为脑血管病、风湿热、颅脑肿瘤、外伤、变应性疾病、丘脑手术后等,此病需与慢性进行性舞蹈症、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相鉴别[2]。锥体外系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涉及脑内诸多结构,共同组成多条调节运动的复杂神经环路。新纹状体病变时,对运动起抑制作用的苍白球内侧部-黑质网状部复合体的活动减少,丘脑及丘脑皮质投射的功能增强,使皮质所发生的冲动无法终止,且不能接受小脑-红核-纹状体通路的冲动,从而产生偏侧舞蹈症。另外,丘脑底核接受苍白球和额叶运动前区发出的纤维至苍白球、红核、黑质、中脑被盖,病变时可出现对侧肢体,尤以上肢为主的偏侧舞蹈症[3,4]。文献报道,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且多见于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老年患者[5]。本组脑梗死患者23例,均60岁以上,且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病史,与文献相符。本组患者一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21例(其中尾状核12例)、双侧基底节梗死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丘脑出血2例、尾状核出血7例,提示偏侧舞蹈症多见于基底节区尤其是尾状核部位,且缺血性脑血管病多于出血性脑血管病。本组患者以基底节病变为主,但其他部位病变亦可引起偏侧舞蹈症,从而证实了锥体外系的神经环路在脑内分布较为广泛。

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偏侧舞蹈症的病因可能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与多巴胺(DA)能神经元功能失衡[6,7]。当纹状体由于脑血管病变发生血供障碍时其GABA功能减退,而壳核和尾状核的DA能神经元脱抑制而过度活跃,造成肌张力减低和动作增多。故临床应用DA受体阻滞剂如氟哌啶醇降低患者DA能神经元活性,取得了良好疗效。本组患者均经氟哌啶醇1~2mg 3次/d治疗,一般1周左右症状消失,治疗效果较好。

本组患者发病形式:(1)突然发生的不完全偏瘫肢体的舞蹈样动作;(2)发病开始时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经治疗后随肌力恢复逐渐出现该侧肢体的舞蹈样动作;(3)仅有病变对侧肢体的舞蹈样动作伴有肢体瘫痪;(4)病变同侧肢体的舞蹈样动作,面部和躯干的不自主动作均为双侧,在肢体则为单侧。本组患者影像学显示多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仅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能因为严重脑部病变时相应肢体瘫痪严重而未表现出肢体的舞蹈样动作,这与临床上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发生率低的现象相符。本组患者头颅CT检查异常27例,除9例脑出血患者外,23例脑梗死患者MRI均异常,故作者认为,条件许可时均应行MRI检查,以明确脑部病变情况。偏侧舞蹈症多出现在病灶对侧,少数为同侧[8]。本组27例症状出现在病灶对侧,5例出现在病灶同侧,提示肢体的舞蹈样动作多出现在病灶对侧,但也可出现在病灶同侧。本组患者中,1例大面积脑梗死与2例丘脑出血患者头颅CT均显示中线移位,推测其病灶靠近中线或病灶面积大导致急性期脑水肿而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移位挤压刺激对侧相应结构而出现病灶同侧的偏侧舞蹈症。经脱水治疗后舞蹈症状缓解,提示在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出现同侧肢体的舞蹈样动作并伴意识障碍者,需警惕脑疝的发生,并予以积极的脱水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的治疗原则,除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可应用DA受体阻滞剂(如氟哌啶醇、奋乃静)及安定等控制症状,一般选用氟哌啶醇。因为患者多有明显的动脉硬化,故药物应最小有效剂量,并密切观察血压等生命体征,以防出现性低血压而加重脑梗死。本病预后良好,考虑可能与局部微循环改善、侧支循环建立,使该区域的神经递质重新达到平衡有关。本病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Ghika-Schmid F,Ghika J,Regli F,et al. Hyperkinetic movement disorders during and after acute . Neurol Sci,1997,146:109.

2 史玉泉编. 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766.

3 Zagnoli F, Rmbrt F, Perotte P,et al. Hemichorea and stricatal infarction. Rev Nenurol,1996,152(10):615.

4 Kim JS. Delayed onset mixed involuntary movements after thalamic stroke.Brain,2001,124:299~300.

5 Lin JJ,Chang MK, Lee CC,et al. Hemibalism-hemichorea: clinical study in Chinese patients. Zhonghua YI Xue Za Zhi,1995,55(2):156.

6 Janavs JL, Aminoff MJ. Dystonia and chorea in acquired systemic disorders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8,65:436~445.

舞蹈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偏侧舞蹈症 脑血管病 特点分析

偏侧舞蹈症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综合征,病因多样,以脑血管病居多,其中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占绝大多数,有报道占到脑血管病的80.4%[1],对1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偏侧舞蹈症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0~75岁,平均61岁。病因9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均急性起病,既往无舞蹈症病史,同时否认有家族性疾病史。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和(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症状于病后3天达高峰2例,4~7天6例,8~14天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单侧肢体的舞蹈样运动,3例伴有眨眼、努嘴、吐舌等面部怪异多变动作,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受累肢体肌力均>3级,3例患者以偏侧舞蹈症为唯一表现。

辅助检查:11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正常。5例血糖升高,血糖值8.1~15.6mmol/L,酮体阴性。

影像学检查:脑梗死9例,脑出血2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基底节区,其中尾状核5例,壳核3例,苍白球1例,丘脑1例,额叶1例。梗死灶直径1.0~2.5cm。出血量分别为3ml、5ml。

治疗:在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基础上,全部患者在出现舞蹈症后均给予氟哌啶醇1~6mg/日口服。1例因效果欠佳于2周后联合氯丙嗪12.5~25mg口服,3次/日。

结 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7天内症状消失3例,7~14天症状消失8例,全部病例随访1年无复发。

讨 论

偏侧舞蹈症是锥体外系病变导致的偏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锥体外系解剖部位涉及丘脑底核、纹状体(尾状核、壳核)、红核、丘脑前腹侧核、苍白球、额叶等,共同组成多条调节运动的复杂神经环路。新纹状体病变时,对运动起抑制作用的苍白球内侧部-黑质网状部复合体的活动减少,丘脑及丘脑皮质投射的功能增强,使皮质所发生的冲动无法终止,且不能接受小脑-红核-纹状体通路的冲动,从而产生偏侧舞蹈症。另外,丘脑底核接受苍白球和额叶运动前区发出的纤维至苍白球、红核、黑质、中脑被盖病变时可出现对侧肢体,尤以上肢为主的偏侧舞蹈症[2]。

其病因多样化,包括血管性、非血管性因素。血管方面包括脑血管意外、烟雾病、血管炎等。非血管性因素包括代谢性疾病、感染以及副肿瘤综合征、组织细胞变性、药物作用等,现在认为血管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偏侧舞蹈症病因,卒中后不自主运动的发生率约1%,每年0.08%。卒中后运动障碍男女发生率相等,平均年龄63.3岁[3]。

文献报道[4]偏身舞蹈症发病形式包括:①突然发生的不完全偏瘫肢体的舞蹈样动作;②发病开始时表现为对侧肢体瘫痪,经治疗后随肌力恢复渐出现该侧肢体舞蹈样动作;③仅有病变对侧肢体舞蹈样动作不伴有肢体瘫痪;④病变同侧肢体舞蹈样动作。提示舞蹈症仅发生于肢体无瘫痪或瘫痪不明显时,如果受累肢体瘫痪严重则不能表现出舞蹈动作,说明舞蹈症的发生有赖于锥体束的相对完整,仅以累及锥体外系为主,所以偏身舞蹈症患者颅内病灶一般较小,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尤其是尾状核与壳核)。文献报道基底节病变91%,除此尚可见于脑桥、小脑、额叶、颞叶等。偏侧舞蹈症多出现在病灶对侧,少数为同侧,据报道93.8%出现在病灶对侧,6.2%出现在病灶同侧,位于同侧者均为大面积脑梗死或丘脑出血,且影像显示中线移位,经脱水治疗后舞蹈症状均缓解,推测病灶靠近中线或病灶面积大导致急性期脑水肿而占位效应明显,刺激对侧相应结构而出现病灶同侧的偏侧舞蹈症。本组11例,脑梗死9例,脑出血2例,舞蹈症均发生于病变对侧肢体,肢体瘫痪程度均较轻,影像学显示尾状核与壳核病灶8例,苍白球1例,丘脑1例,额叶1例,几乎均位于基底节区,且病灶小,符合以上特点。

舞蹈症范文第4篇

脑梗塞所致的偏侧舞动症和舞蹈症(HB-HC)是发生在脑血管急性期的一组症状,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1]。现将我院1998~2011年收治的2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性10例。年龄50~85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10例,急性起病8例。亚急性起病12例,慢性起病5例。发病后舞蹈症状于数小时至24小时内达高峰者15例,1~4周者6例,大于4周者4例。

1.2 临床表现:舞蹈症累及一侧面部与上下肢者3例,左上下肢15例,右上l肢7例。25例均表现为快速、大幅度、不规则、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多数在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25例神志均清醒。受累肢体肌力Ⅲ~Ⅳ级,受累侧病理征均阳性。CT、MRI[表现:一侧基底节腔隙性梗塞8例及双侧基底节(尾状核、壳核)腔隙性梗塞10例,(尾状核、壳核),小脑、桥脑梗塞7例.梗塞灶范围0.5-2.5cm.

2 治疗及转归

本组病人均使用活血化淤、抗血小板凝聚剂,自由基清除剂,溶栓剂,血管扩张剂。25例使用氟哌啶醇或氯硝基安定或加入氯丙嗪,有效率100%。舞蹈症状消失时问为1周左右。其中1例糖尿病者台并使用奋乃静。症状消失为3周。

3 讨论

偏侧舞蹈症为局限于一侧上下肢的不自主舞蹈样运动。它可以是风湿性舞蹈病、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一部分,也可是基底节发生血管病损的结果。多见于中年或老年病例。突然起病的偏瘫或不完全性及瘫侧肢体的舞蹈动作。根据文献资料,本病可有风湿热、脑肿瘤、慢性进行件舞蹈病及脑血管病等所致[2],而以脑血管病最多见[3]。Lin等[4]在台湾的一组共23例半侧舞蹈病的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足该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本病需与慢性进行舞蹈病,小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鉴别[5].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相吻合。椎体外系是由多神经元构成的功能的复杂环路,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纹状体(尾状核、壳核、苍白球)[6]。这些部位损伤后,使苍白球作用释放,增强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皮层所发动的运动无法中断与停止,而且不能接受经小脑一红核一丘脑状体径路的冲动而产生偏侧舞蹈病[7-8]。一本组25例经CT/MRI检查发现18例一侧或双侧大脑基底节,尤其是尾状核多见,其余病例见有小脑、丘脑等部位,说明了多部位多病变均可引起偏侧舞蹈病,但是基底节损害最多见,从而也反证了‘椎体外系状核与壳的新纹状体环路结构在脑中的分布是比较广泛存在的[9-10]有人认为,脑血管病发生HB-HC的机制与纹状体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占优势有关,任正常情况下,抑制性神经元r氨基丁酸(GABA)与DA神经元处于平衡状态。当纹状体系统受到供血障碍或其它病变时,使GABA减少。而接受DA能神经元较多的尾状核壳核、纹状体系统DA能神经元脱抑制而过渡活跃,造成动作增多和肌张力减低,从而发生HB-HC。故临床上应用DA受体阻止剂氟哌啶醇,以降低患者DA能神经元的活性,取得显著效果。偏侧舞蹈病因为脑部病灶小。因此临床症状一般较轻,严重脑部病变时,可能因与病娈部相对应肢体瘫痪严重而没表现出舞蹈样动作.组25例CT检出的病灶均为腔隙性梗塞,病灶为2~2.5cm。瘫侧肌力Ⅲ~Ⅳ级。病侧病理征阳性。

本病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刘脑梗塞原发病治疗。给予活血化淤、抗凝、清除自有基,扩张血管、脑细胞活化剂,钙离子拈抗剂、控制血糖、还应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氯丙嗪、和奋乃静,氯硝基安定),因奉病发病较轻,一般选用氟哌啶醇。由于患者有明显的动脉硬化,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随时注意观察血压及症状。一旦症状控制即改用较小维持量,以防出现性低血压加重脑损害。一般1周左右症状消失,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Ghika Schmid F,GhikaJ,RegliF,elal.HyperkinefeIltoveFltdisorders during and a fteracute.J Neurolci.1977,146-109

[2] 史噩泉.主编.蛮用神经内科学.第2版.上海f海科技出版社.

[3]刘传玉,周索荣,张培荣.偏侧舞蹈症10例综合床医学,1997,1:46

[4]linJI,changMK.I,et、la1.Hemibalismhemichorerclinicalstudyichinsespalients.Chunghua IHuchI'sa(hilTaipei,1995.55(2):156

[5]杨建半、熊益居.血管性偏侧舞蹈症12例(、T分析。福建中医药,2005,36(2):31

[6]母春华.卢登茜。郭书奠,等脑梗塞致半侧舞蹈病9(附10例搬告)河北医科夫学学报.1996,17(5):282

[7]ZagnoliF.RmbrtF.PerotteP.elal.Hemichorea and Stricatalin-rarerron.Rer NenurolParif.1996,152(1):61

[8] 林晓东.老年人偏瘫性舞蹈病中华老年.学杂志,1993.12(5):303

舞蹈症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社会出现了普及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处在改革大潮中的高校体育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向多学科、多方面进行探索。大学生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关注,而体育舞蹈作为高校体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美育功能对大学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希望通过体育舞蹈这一身体锻炼形式,来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大学生 身心影响

一、心理学价值

体育舞蹈能吸引大学生,是因为这项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具有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优势。体育舞蹈中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易使人产生优美、欢快和激奋的情绪;体育舞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舞蹈动作进行组合,符合大学生追求轻松、活泼气氛的心理特点,德国史学家诺伊恩道夫认为;“身体运动来自人类的两个根源性冲动,即生存竞争和身体运动的快乐”。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体育舞蹈能产生快乐,人们为了快乐而运动。体育舞蹈可以提高人对较大刺激的承受能力和缓解精神压力。有研究证明:长期的中、小强度锻炼,能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焦虑,治疗抑郁症,并且没有其他心理方面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抑郁症的康复手段,1993年凯恩对1750位心理医生所做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60%认为应将身体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80%心理医生认为身体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体育舞蹈为什么有如此明显的抗抑郁症效果呢?研究者认为,首先是这项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体育舞蹈锻炼能提高神经过程的强度,使大脑皮层兴奋性提高、注意力集中,从而人体表现为肌肉的力量大、运动能力强,可有效地预各种疲劳和各种神经性疾病;有效地消除因用脑过度而引起的各种疲劳,缓解人体的紧张情绪,提高生命力,从而可以承受较大的刺激和精神压力。

通过体育舞蹈的课堂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已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

二、提高审美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通过练习体育舞蹈课程不仅能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通过对美的享受,美的领略来提高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审美能力,从而有效地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侵蚀。

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着自我的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人们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的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感情、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的能力。

体育舞蹈是舞蹈与身体运动的结合,也是身体运动与音乐旋律的完美结合。体育舞蹈中的礼仪性审美倾向与体态端庄挺拔,使练习者在轻快跳跃性舞步的变化中,也不失高雅风采,对舞者的外观形象美,风度气质美、表现和鉴赏美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体育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始终以塑造人体美、姿态美、精神美为主要内容,在塑造健美形体和良好身姿的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体育舞蹈与情商培养

情商是指人对情绪的表达和处理能力,情商是情绪的智力,是个人在情绪方面的整体管理能力的一种综合概念。成功人生的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大学生即将结束学习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郁、紧张等情绪反应。体育舞蹈就起到了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同时,体育舞蹈还能促进人际交往,改变孤僻、忧郁、自卑等心态,使整个神经系统得到调解,从而维护心理的健康。

四、体育舞蹈促进意志品质的改善

体育舞蹈是一项充满着美的运动项目,大学生可以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受能力,并能塑造美的身体,展现自身高雅的气质。体育舞蹈是由无数不同风格和难度的单个或成套动作组成,其动作变化多且连接巧妙,形成一些通过练习即可攻克的难关。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技能知识,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展示自我,在掌握了这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和连接技巧后,个体能够发现自身在体力、技巧方面的优势,进而获得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自信心和勇气。

五、体育舞蹈促进大学生间人际交往

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是一种享受舞蹈文化氛围的方式,这对处于紧张学习环境中的大学生是很有益的,使学习造成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得到缓解,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对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六、结论

体育舞蹈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它不仅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在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能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执行,提高全民素质。

体育舞蹈可以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生更希望通过参加体育舞蹈的训练,使自己身体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柔美,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榜样。学习体育舞蹈能够在音乐与舞步中调整心理状态,有助于自己融入社会,与人和谐相处,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杰.论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7.25(4):141-142.

舞蹈症范文第6篇

培智学校可通过集体活动课的模式开展自闭症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从节奏入手,进行感知、表达训练;以辅助手段,包括手势、图片等,帮助儿童理解、维持儿童注意、提高儿童兴趣、帮助儿童表达;以音乐和游戏形式,愉悦儿童情绪。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音乐教学;集体活动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音乐活动可被人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平衡感等多重感觉通道同步接收。对于存在交流交往障碍、情绪行为问题的自闭症儿童来说,通过音乐刺激多重感官,能够调节其情绪情感,改善其感知觉、记忆力、注意力、肢体协调能力,激发其交往意愿,提高其交流能力。我校通过集体活动课的模式开展自闭症儿童音乐教学活动,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从节奏入手,进行感知、表达训练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感知节奏是人的本能。节奏是各种音乐要素中和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最直接关联的部分。开展自闭症儿童节奏训练,通过视、听、触、嗅等感受,以及拍打自己的身体、使用打击乐器、肢体律动等活动,提高自闭症儿童参与的主动性和活动的专注力。

(一)肢体律动感知与表达

节奏感强调儿童对节奏的身体感受,首先通过身体自发动作对节奏有所反应,然后加进相应的舞蹈动作。我们将大轮廓节奏型的身体动作表达作为自闭症儿童感知音乐的自然起点,让他们通过身体中介将内在的感受表达出来。不是采取艺术化的舞蹈动作,去做一些姿势和角度的研究,而是回到最简单的节奏型动作,将感知节奏配合身体律动进行练习,使自闭症儿童在运动中获得对节奏的音响、旋律、符号的体验,逐渐形成节奏的内心感觉,从而感觉稳定节拍。例如,为了更好地感受乐曲的拍子,在课堂中进行简单动作的重复,包括走、跳、跑、身体摇摆、肢体行进、敲击物体、点头、拍手、拍腿、踏脚等。这些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基本的动作,可以从中得到最明确的节奏感受。分别做了这些动作活动后,再进行这些动作的联合,就可以组合成最基本的舞蹈形式。

(二)通过节奏改善发音

一些自闭症儿童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发音不清、音节时长不合适等问题。学校结合音乐节奏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对节奏中的不同时值给以一个相应的音节发音,运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再到多音节,逐步扩充。经过反复练习,逐渐使自闭症儿童音节符号、发音与相应时值形成关联和记忆,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提高了学生发音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二、以辅助手段促进交流

自闭症儿童大都口语理解能力差,与他们的交往常常需要“身体语言”的辅助。因此,我们在音乐活动中,尝试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与自闭症儿童交流,例如教师的面部表情、目光、姿势与手势、语言与声音、视觉图片辅助等,以提高交流的实效。

(一)用手势帮助理解,维持注意

利用手势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帮助自闭症儿童感觉和辨别音程的空间距离,使抽象的音高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意义。例如“演奏打击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手势的“暗示”来引导学生活动,两只手高举表示声音变大,学生就大力敲击乐器,两只手落下放于身体前部,表示演奏声音变小,学生就轻轻敲击乐器。运用身体语言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具有了直观形象的意义。在看教师的手势指挥过程中,学生有了注视,目光追随的时间也变长,注意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二)用图片提高兴趣,帮助表达

自闭症儿童的长处是视觉能力较好,对视觉材料往往反应较好。图片可以刺激自闭症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有效地表达。例如“库企企”一课中,我们帮助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学会用视觉材料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感情,使用图片来描述音乐故事中的内容,如小花山、小草山、台阶、大门等,再通过教师的指示、点数、语言提示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

三、以音乐和游戏愉悦情绪

听音乐和歌唱会在很多方面影响儿童的情绪,可以使儿童镇静,也可以使他们振奋。通过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儿童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可以消除内心紧张,获得情感的平衡。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歌唱活动,以为他们“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为切入点,旨在引导他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习。我们将唱歌、动作和语言式的表达紧密相连,选择那些具有反复的特征,并与自闭症儿童节奏性动作相协调,配合旋律结构的歌曲,去音乐化地为他们提供愉快的运动方式,模仿性地学习唱歌。通过唱歌时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向,让孩子配以合适的身体动作,或通过一些可见的符号,如线段,来帮助记忆旋律进行的高、低、上行、下行,或通过对打击乐器的触觉演奏,感受曲调旋律的音乐美感。

(一)游戏歌曲

游戏歌曲能帮助自闭症儿童获得或提高对定向性、身体各部分、颜色或数字顺序这些非音乐概念的认识。比如《头发、肩膀、膝盖、脚》这首歌曲,从身体某部位名称(如头发)开始,边唱边律动,熟悉曲调和身体部位名称后,以旋律为基础,反复吟唱,将其他身体部位名称作为替换词加进去,学生在“唱与动”的结合中,情绪愉悦,参与度高。

(二)边唱边演奏乐器

打击乐器对自闭症儿童是有吸引力的。可利用他们对音色的自然兴趣,在歌唱歌曲时运用打击乐器伴奏。乐器与歌唱的配合,给自闭症儿童提供视觉和触觉的体验,帮助他们发展对各种不同音色声音的体验,创造原始音调、节奏、声音的想象力。同时,打击乐器的节奏帮助他们提高对拍子的稳定感,从而安抚情绪。

(三)音乐游戏

对于喜欢参加的活动,自闭症儿童会有积极的情绪和其他儿童共同表演,并且容易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例如彩带游戏,两个儿童为一组,每人两手分别共执两根彩带,然后挥舞彩带,随着乐曲做不同动作,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舞蹈。他们或跟随教师的示范,或根据自己的创作,在身体前后、左右挥舞彩带,或者,在空中、从低向高处挥舞彩带。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情绪格外饱满。

总之,自闭症儿童音乐教学以其特有的“活”“动”的教学魅力,对自闭症儿童的节奏感知与表达、口语发音矫正、情绪情感的调节、社会往,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宋丽晓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莹楠.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儿童多种能力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舞蹈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老年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生活上达到衣食无忧后,自然地更加注重娱乐、健身等精神文化层次的高级需要。体育舞蹈具有强度低、容易学、受季节设备影响小等特点,是一种集娱乐功能、健身功能、社交功能于一体的有氧运动。近年来,在各大城市的清晨以及晚上广场、公园等空旷地上,老年人集体体育舞蹈成为最为常见的一景。城市高素质的人文、较强的经济、完善的健身设施都使得舞蹈健身事业不断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舞蹈在乡镇中也逐渐风行开来。老年体育舞蹈的推广,为我国老年人关心事业做好了基础。体育舞蹈不仅为老年增添了生活乐趣,更是为老年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体育舞蹈对于老年人的生理作用

1.1体育舞蹈对于老年人骨骼的作用。当人的年龄增长到四十岁以后,身体就开始逐步发生老龄化的现象。老龄化在骨骼上的表现是骨细胞活性的下降,人体内的骨吸收和骨形成不成正比。年龄的增长、营养摄入不平衡、运动技能下降或缺乏等因素,都会导致骨量逐步减少。这就使得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孙云霞对秧歌舞锻炼进行了持续一年的研究,研究对象为平均年龄为54岁的老年妇女,研究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1]。两个测试组成员分别为30名,其中,实验组成员每周参加舞蹈锻炼3-5次,每次持续60-90分钟;对照组成员一年则没有参见有规律的体育舞蹈健身。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发现,实验组桡骨、尺骨的骨密度值分别为0.653±0.178g/cm2和0.666±0.182g/cm2,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2%和24.7%。实验组左足、右足的闭眼单足站立时间分别为9.25±7.10s和8.91±7.03s,也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2.5%和40.0%。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骨密度值和单足站立平衡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体育舞蹈能够使得全身各个器官都处于运动作用,体育舞蹈中一些甩肩、扭臀、挥臂等动作的运动,使骨组织的机械应力增强,从而提高了骨质细胞的活性,达到平衡骨量的功效。并且,体育舞蹈是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其中的成分可以使得骨蛋白合成,从而增厚了骨质,防止了骨溶解,减少骨质的丢失。因此,适量的体育舞蹈对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积极的作用。1.2体育舞蹈对于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体育舞蹈对于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血脂和心率。1.2.1是对血脂起到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中的血清脂质和脂蛋白的含量都逐步发生变化。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是一种能够分解代谢脂蛋白胆固醇的分子,其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导致脂蛋白胆固醇分解代谢能力不足,从而引起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这就是老年人胆固醇偏高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水平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肠道吸收胆固醇能力增强而排泄能力减弱。并且,老年人脂肪组织增加、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同样也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增高。血液中胆固醇增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汤跃等人对唐山市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老年人分析了体育舞蹈对老年人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2]。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两组各含平均年龄为57岁的离退休职工356名。实验组成员自愿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而对照组成员平时没有体育舞蹈锻炼习惯。在研究前对两组成员进行血清5项指标采取,从结果中明显看出在进行体育舞蹈锻炼前实验组的血清蛋白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非常接近,分别仅相差0.4%,0.7%,0.7%和4.0%,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体育舞蹈锻炼前血液状态几乎没有差别。在参加了一年有规律的体育舞蹈锻炼后,实验组成员的总胆固醇含量变化不大,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了14.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了11.6%,总胆固醇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了17.4%。而没有参与体育舞蹈锻炼的对照组的血清蛋白指标几乎没有发生变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具有转运磷脂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能够促进外周组织中胆固醇的消除,起着脂质“清道夫”的作用,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肝脏携带胆固醇,然而发生氧化后会沉积在血管壁内侧,久而久之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子。三酰甘油是人体内储存的热量的脂肪成分,其在血管壁的囤积会造成动脉硬化。因此,参与体育舞蹈锻炼的实验组出现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三酰甘油含量降低的趋势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积极健康的影响。从机理上看,长期坚持体育舞蹈这种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提高肌肉和脂肪酸的活性,使胆固醇和磷脂向高密度脂蛋白转移,提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使沉积在血管的壁的胆固醇能够转移到肝脏分解,有效减缓了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2.2是对心率的作用。众所周知,心脏会随着人的衰老而衰老。心脏衰老的首要的特征就是最大心率的下降。人的最大心率在年轻的时候能达到195次/m,而当老了的时候就只有155—160次/min。心脏衰老的另一个特征是每搏输出量的降低。这尤其表现在剧烈运用中,老年人在剧烈运动时,其每搏输出量要比青年人下降10%~20%。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心肌细胞发生萎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舒缩功能减弱,心肌灌血不足及收缩力下降[3]。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当老年人在进行一段时间后的舞蹈锻炼,安静心率比没锻炼时下降了4.9次/min,收缩压下降了8.8mmHg,舒张压下降了3.7mmHg,这就表明了老年人在进行舞蹈锻炼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脏活动能力出现了一种记忆,从而使得安静心率出现了下降。舞蹈锻炼会使得心脏的容量增大,收缩能力也就相应的加强。

2.体育舞蹈对于老年人的心理作用

从当前研究数据的分析说明了体育舞蹈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体育舞蹈还能够对老年人心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形式下,老年人的子女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常陪伴在老年人身边,这就容易造成老年人在心理上的空虚。常年在家、较少参与社交活动的老人就容易产生内心的郁闷、甚至会患上老年痴呆。有些学者研究体育舞蹈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中,以对比的方式,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率、心境、焦虑状况等进行测试,在参与实验的舞蹈组往往会出现活跃度、心情、抑郁性等指标的好转。舞蹈练习前后的老年人心理上出现不同的变化,表明了通过舞蹈锻炼后,老年人的心理出现了积极的转变,改善他们的抑郁状况。尤其是参与舞蹈练习的女性老年人,在反应能力、记忆力上都显著强于未参与体育舞蹈锻炼的女性老年人。这也反映了体育舞蹈运动具有增强记忆能力的作用。在体育舞蹈练习过程中,伴奏的音乐起到了舒缓情绪、愉悦心情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老年人的听觉系统。在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的音乐中,老年人进行肢体协调的体育舞蹈动作练习,必然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进行了锻炼提高,同时也缓解释放了老年人心理上的压力。再者,很多体育舞蹈都需要团体之间的配合,因此舞伴之间就自然会增加交流,提高默契度,起到团结合作的关系,这就有利于老年人开阔心胸,培养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一些老年人通常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烦恼而心情郁闷,子女又不在身边,心结就难以解开。而练习舞蹈后,舞蹈者就能相互沟通交流,舒缓自身的心理郁闷,从而对心理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刚退休的老年人,对离开岗位还不适应,骤然失去了日常中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经常会感到孤独感和失落感。通过参与体育舞蹈,则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从而使得他们摆脱了离开工作后的烦恼,为老年人的生活重新注入新的生活乐趣,心情就能变得美好。

3.结论

从上述的研究上可以得出,老年人进行适量的体育舞蹈,对老年人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体育舞蹈一方面健美了老年人的身形,延缓衰老速度,有效减低了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另一方面,体育舞蹈也为老年人的生活注入了新的乐趣,有效改善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增强了老年生活的愉悦感。但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能在户外进行长期的、过度的舞蹈锻炼,要注意老年人的在锻炼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超额运动,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甚至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因此,老年人一定要量力而为,切忌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孙云霞.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与骨密度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119-120.

[2]汤跃,果召全,杨法香.体育舞蹈对老年人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100-101.

舞蹈症范文第8篇

一、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某个时期的舞业发达程度,一般应以伴随“政令”以及自社会投入的人力、物力之总合概念为据。以近期国家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的大幅度增升,可窥舞业发展之一斑。

二、审阅某个时期的艺术发展趋势,须对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创作成果(数量、品质)予以评估。估且选取检验综合实力的大型舞剧创作为剖析面(样本),不仅新作数量递增——“遍地开花”,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主旋律作品)在题材拓展、思想深度、艺术呈现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三、关注人才资源——队伍(“舞体”)状况,除应肯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个人、群体)的积极追求与探索,更应看到基层、群众舞蹈创作的空前活跃、提高。

四、尤其不可忽视舞蹈作品进入文化市场及产业化建设方面的进展。在组织、策划、推广、经营等方面,出现了多种形式(体制)的运营机制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果。

但就创作而言,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且存在的时间不短,波及面不小,令人忧思难抑。现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大晚会’综合症”应引起注重

大型主题性诗舞乐综艺晚会,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是时展之使然。有史可鉴的《大武》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左右(颂扬武王伐纣之功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公认的20世纪艺术精品。此外,亦不可否认有一些大制作型的主题晚会,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任何艺术形式(现象)的生成、发展,都与社会情态、审美需求相关。改革开发以来,逢节日庆典、历史纪念、重大事件以及歌颂英雄等等,群情激昂,社会需要一种具有较大气派的、色彩丰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于是,这种“综艺性标题性大晚会”便应运而生。它们大都是围绕某一主题的“拼接型”制作,比原创性艺术作品的孕育、创作要快捷得多,但比起往日“唱中心、演中心”(图解政治)的那种“活报剧”,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尤其是有了明星加盟和华丽包装,既能配合特定的主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的观赏需求。它的电视的传播率,远高过舞台艺术精品,故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习性。

仅此,亦无大碍。令人忧虑的是,由此而形成了雷同化的艺术模式,束缚了艺术创造力的开掘并衍生出一些“综合症”。

二、“‘大晚会’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1、制作替代创作:此类大晚会大都是任务篇、急就章,其中大量作品是重复性、拼接型制作,少有独特、鲜活的形象塑造和创造的灵性。在长期运作中形成了一套“熟能生巧”的“制作流程”,被一些急于求成者争相效尤,波及当今之舞风。如此制作出品,如同批量生产的物件,很难成为具有保留价值的艺术佳作。

2、“艺术激素”替代创作激情:生活孕育和艺术积累的先天不足,使创作者、表演者缺少艺术创作不可匮缺——蕴积内心的——真实激情,只得借助于夸张无度的煽情、造势来充填。那不过是艺术激素——为舞造情,掩盖不了作品的虚空、矫饰、苍白。

3、假招子替代真功夫:此类作品的“总导演”基本是“不掌勺”只“拼桌”,甚至采取“飞行”指导。较少真情投入、精心设计,也难以激发二度创造的热情。通用的堆砌和豪华包装的滥用,看似“花哨”,却没什么真东西。

4、套用、抄袭替代适度借鉴:缺少了生活孕育和艺术积累必然导致想象力、创造力的贫乏,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却提供了迅速获取他人灵感的便利。借鉴本是艺术创作难以或缺的滋养,但必须是创造性汲取——经历切身生活体验的酿造和联想力的生发,而非懒汉式的复制。令人悲哀的是,即使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也不乏明显的套用、抄袭现象(包括舞剧音乐)。

5、媚俗化的感官刺激替代观赏性:游离于作品基调的媚俗化审美倾向,在现时的舞蹈作品中并不乏见。浓妆艳抹、扭捏作态,外加服饰度的盲目扩大,成为一些舞蹈追求“观赏性”的妙方。即使是比较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也难免会穿插、掺糅进低级“歌舞厅”的“佐料”。

6、舞蹈本体的萎缩:综艺性大晚会,歌星云集——形成“主动脉”,这并无妨。但舞蹈却成为其速效制作流程中无法摆脱的蹩脚陪衬,劣质的“歌伴舞”不仅侵害了舞蹈艺术的独立品格,对歌的呈示也未必添色。

“‘大晚会’综合症”如同感染力极强的“流行病”,侵润到诸多地区高投入予以打造的“精品工程”舞目中。某些主抓创作的领导,对其缺少识别力,审美品位趋同化;一些“腕”级主创人员,疲于接活,严重艺术透支,也有赖于此种模式走捷径。由此而逐渐形成非良性“创作生态”的蔓延,众人熟视有睹,却不觉其害。

三、与此相关的倾向性的问题

1、“三贴近”的差距:“三贴近”不是一时一事“响应中心号召”的权益之计,而应是长期创作实践中的自觉追求。当前一些重点舞目的策划——创作流程,存在着“三脱离”的组织行为模式:领导出题;高价招徕“勇夫”;云集宾馆纂本子、侃手法;,不惜工本搞包装、炒作------即使安排了“采风”,也旨在“立竿见影”——跑马观花。相比之下,平日对艺术家深入生活的常规性投入(含:时间、经费、人力)远不够重视。看似“方法”问题,实质是对文艺创作基本规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艺术的拥有者、创造者”的忘典。长此以往,又何以产生“三贴近”的作品呢?

2、重“大”轻“小”:自古以来,文艺作品难以篇幅之大、小衡量其价值。无论是唐诗宋词之名作,亦或是芭蕾经典《天鹅之死》等等都非“大”作,却长久流传,具有永恒的魅力。建国以来,在《讲话》的指引下,在继续传统、深入生活、向民众学习的基础上,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小型舞目,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并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五脏俱全的“小”作品,对艺术的精致度、完整性有更苛刻的要求,磨砺、检验着编创者的功力。短小精悍的作品,演出灵活,也更易于贴近群众,乌兰牧骑就是很好的榜样(可惜近年来也存在“贪大”倾向)。现时的“形象工程”,多盲目贪大,不屑于搞生动活泼的小节目。不练手,不积累,无论条件成熟与否,各种“稀释”型大而无当的作品纷纷出台,艺术价值不高,浪费巨大,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3、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民族民间舞蹈”这个称谓,在西方一般理解为在民间自然传衍的各民族(ETHNIC)的民俗舞(FOLKDANCE),难登大雅之堂。在中国,则包含各个民族在民间自然传衍的舞蹈和在此基础上经过艺术家加工、创造,具有专业水准的舞台艺术品——建国以来成为我国舞蹈创作中的主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之勃兴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建国初期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整理、加工民间舞的经验,也具有积极作用。“”前的民族舞创作,大都在深入民间向群众学习(采风)的基础上,从原生型动作元素中提炼其审美特质,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意蕴、塑造新的舞蹈形象。历史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民族舞蹈,具有不可忽视的创新、开拓意义——破天荒地将“下里巴人”的舞蹈,升华为精美的舞台作品,又回到民众中,为其喜闻乐见。尽管当时在理论上未明确论证,应该承认它们从内容到形式已具备社会主义的文化属性,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舞坛。但不可否认,时代的局限和文艺思想上某些“左”的影响,致使其创作方法的“一体化”现象日趋严重。主体意识的张扬和艺术手法的多样化,受到无形、有形的束缚。即使没有“”的摧残,不突破“一体化”模式,民族舞蹈创作也会陷入窘境,走入峡谷。

从“”后的复苏期到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发展的今天,民族舞创作在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结构、语言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新生代编导的创新性探索,强烈地冲击——突破了固有模式,强化了民族舞蹈的视觉、情感冲击力。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但当前必须引起注重的倾向是民族舞属性的淡化和扭曲。

我们并不限制舞蹈编导依自身的个性和审美选择,创作各色品种、样式的舞蹈,也并非狭义地认为“民族性”必须依循特定的地域风格、传统形式,不可变通、借鉴、发展。但千百年来,民族舞蹈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特征而成为了各个民族的“标记物”,这个“标记”随时代的发展而渐进性地变化着,假如艺术家的“加工”——人为“变异度”,远离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也就不成其为“这一个”民族的舞蹈(“标记”)了。

当前比较显见的做法是,打着“民族舞”的旗号把“劣质洋荤”当“创新”。随手拈来几个似是而非的“民族舞动作元素”,生硬地嫁接同样未经认真学习的“外来形式”,造成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扭曲。

4、学术品位的滑落:这不仅有见于导致民族舞属性淡化的“民族文化匮乏症”,在诸多历史题材的舞蹈中,也存在“胆大而‘格’低”的现象。如,以当下“服饰秀”式的形体裸现,阐释“唐代舞风之雍容、华美”;以盛行于阿拉伯地区的东方舞(俗称“肚皮舞”)为效颦,再现“古西域《龟兹舞》之风貌------诸多号称取材于“唐韵”、“宋

风”的舞目,不深入考查历史背景、人文风貌,缺少舞蹈形态之依据的任意发挥,随处可见。我们并不要求艺术创作等同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却提倡艺术家注重文化学养的修行。一旦“想象力”缺失了历史依据和学术后盾,必将导致认知、审美品位的滑落。

四、值得关注的理论与批评问题

毋庸置疑,舞蹈创作的诸多问题,与现时社会文化生态和一定的文艺思潮密切相关。所以,分析舞蹈创作思想,不应就舞论舞,而应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层次的问题。

1、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情势下的文化思考:

如何看待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非凡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文化领域该如何应对?这是当前文化思潮的焦点之一。其中有两种观点形成对垒:一是认为“文化一体化”趋势不可抗拒。有意无意地趋同于西方“强势文化”,认为这才是“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二是偏狭的民族主义倾向。认为“应对”就是单纯意义的“保护”,抵制外来文化——片面地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大多数而言,是主张并关注中国主体文化发展的,但应对严重的挑战,须对中西文化的精粹有深刻的学习、领悟,才能把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对接点,这是长期课题,非一蹴而就。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在熟悉上、理论上,必须面对这个课题;目前不同领域出现的各种文艺现象(其中包括舞蹈创作),大都与对这个问题的熟悉和态度相关。

联系当前的舞蹈创作实际,窃以为,相比于偏狭的民族保护主义倾向,“文化一体化”似乎更有市场。或许舞界同仁不如某些知识界人士那样有明确的论点、主张,但付诸实践却“出手”较快——急于求“新”、立“异”,盲目择食。

确曾有非舞界的“闻名”文人公开指出:中国舞“大都是皮相敷衍”,“与西方现代艺术接通了血脉,才能直逼生命的本质”(参见余秋雨《东方哲学的微笑》1997,11,1.《中国文化报》)。这个论点颇有点代表性并为舞界同仁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常见的“学舌”是把“继续”与“封闭”、“陈旧”相等同,把“创新”与“西化”相对应。没有爱好下功夫深入学习民族文化(充其量是从“祖先”那里“掏”点“小本钱”),两眼瞄着西方寻求“标准”,却不求甚解难取精华。如:盲目推崇西方现代派艺术“面向自我、背向生活”的创作信条;生吞活剥地把西方流行舞的动作元素“塞入”民族舞等等——误以为是在向“现代化”迈进……大体是这种思想倾向的直接、间接反映。

放眼当今世界文化之发展,某种“围城”现象值得注重。即:发展中国家渴望与外面的世界迅速接轨,难免有盲目趋“洋”趋“新”忽视传统的倾向;而发达国家却热衷于寻根,对外推行“强势文化”的同时,注重于自身多源(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其文化政策调整,除政治需要外,也反映出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的社会,往往有赖于更接近于人性本真的原生文化予以激活;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汉族就曾数度经历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与滋养。这姑妄称之的“围城“现象,似乎蕴涵着文化发展的规律,需进一步研究。

置身于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异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相互交流、吸收、融合,确实日益快捷,这当然有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相互借鉴。但却不意味人类文明的发展会顺应趋同化的走势,更不应把新形势下不同文化的“交汇”现象,误认为世界文化具有“大一统”的合理趋势。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们更渴望保护各自的精神领域——民族文化差异性,它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的结果。此外,生活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比任何时期更渴求人性的回归和精神滋养。所以,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彩性,是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每个国家、民族都应为维系各自的文化特异性承担责任。

舞蹈艺术的呈现方式直接付诸于感官,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它对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导向——情感、意绪、品味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将反转过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所以,中国舞蹈应意识到置身新世纪的发展方向:不是趋同化而是突出特色;不是“接通西方血脉”——失却自己,而是强化自身的“消化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全球文化一体化”论,既不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民族发展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熟悉,才能增强舞蹈创作的自觉意识。

2、关于优化社会文化生态——疗救现时“流行性浮躁病”的思考:

日新月异的生活,日渐丰富的物质条件,日趋开放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进取、成就的机会,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但社会变革的剧烈、发展速度迅猛,使人们的心理节奏和处世态度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个人的“实惠”直接关连,而竞争机制的公平化——社会价值判定的完善,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凡此种种,促发了“流行性浮躁病”——注重短期行为,渴求速成、暴发。更有甚者,假冒伪劣有见于各行各业,学术、艺术领域也难免俗。

前面列举的舞蹈创作问题,大都与浮躁病相关,它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与创作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创作主体对于所处环境因素本应具有其主观能动的自觉。当前,并非无人真正沉下心来作学问、搞创作。各个领域(包括舞蹈)并非没有出现可以传世的,或经过磨砺有希望传世的佳作、精品。只不过在相当程度上被沉没在弥漫着的浮躁风之中,没有形成应有的社会影响力。而就大多数——创作群体或个人——而言,也并非对浮躁病无所醒悟,而是需要理性的支撑——摆脱功利的诱惑,调整心态,开阔视野,积极充电,厚积薄发。

但流行浮躁病的遏制,不能仅有赖于个人行为的完善,而应致力于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众多努力。实践证实,各个时代(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我们应进一步分析其内部结构因子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具体作用(方式、程度)——旨在从各个层面促进文化生态的优化。

窃以为:经济投入、政令推行、权威评判以及审美消费的培育、引导,是对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因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着并共同作用于“舞业”、“舞风”之发展——形成“生态作用络”。经济投入的力度是强化政令的基础,而经济投入的指向则取决于政策取向;“政令”、“市场”、“权威评判”具有相互制约作用,它们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从本质上看,社会——历史——选择作用对于文化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它是以“受众”——长远的——的审美消费选择为驱动力。任何朝代、任何社会,这种“驱动力”都不可能是纯粹自发的产物,而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制约下,实施某种政策的后延性结果。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无疑必须重视培育文化消费的导向。

按照上述的分析,假如我们能适度调整检验“文化政绩”的标准及相关政策,不

那么强调以“获奖率”论英雄,而是向各级文化主管要“累积性”、“后延性”成果——把目光投向更具长远意义的专业队伍的素质培养、文化消费的审美导向,有更大的耐心孕育精品自然分娩;假如在经济投入上强化科学论证,有效遏止“形象工程”的盲目上马;假如“官员”(领导)、“权威”(批评家)之间能建立起坦诚相见、探讨真知的正常关系,克服现时存在的相互“号脉”、“依附”、“驾驭”的不健康因素;假如对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的培育具有更长远的自觉意识,对名目繁多的畸形“暴发”——不正之风,有所治理,对赞助文化事业的企业家的审美品位,予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将会形成遏止“浮躁病”的“生态作用络”。

3、关于文艺(舞蹈)批评现状的思考:

近年来,舞评人并不寂寞——在热闹的文化活动中地位“见涨”,并保持着以稀为

贵的“优越性”。不过,在更真实的世界里,“批评失语”、“批评滞后”的舆论,令人惶惶然。面对“研讨公关化,评论广告化”的时风与“关系网”的羁绊,舞评人似乎显得很无奈。即使有勇气坚持独立品格,花力气写出具有一定见地的文章,往往势单力薄,难成气候。

不是吗?置身于创作第一线的人员有许多非艺术的“实际”问题要考虑,一纸批评——如不纳入“炒作攻势”,不能对作品的命运及主管者的升迁有所“贡献”,很难有“吸引力”。如若真产生了一点“批评效应”,轻则会施以压力,重则变相封杀。权力终究比“权威”更有权威性!创作者与批评者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生态链”——缺少真诚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更高的美学追求,文艺批评(含舞评)何以获得恰当的“生态位”,真正显示其生命力呢?

也有人把“批评不景气”的症结归于稿酬太低——影响批评家的尊严、积极性。目前固然存在着不尽合理的价值评判和政策,但任何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首先是自身的斤两。窃以为,舞评人首先应该反思“内因”,对现时舞评之不正之风进行自我讨伐。

试想:假如那些轻易吐口、超标吹捧的“腻话”——有如食品里的糖、油超量,令人作呕;那些手到擒来味同嚼蜡的“套话”——放之四海皆“准”,缺少个性与血性;那些游离于具体作品的“泛论”——与套话“交叉感染”形成“并发症”;那些名词爆炸、概念堆积、云山雾照的“涩话”——“虎”味儿十足却暴露了理论的欠通透;那些“华丽辞藻”联成“流水线”的“花腔”——不啻是作品的蹩脚“化妆师”;那些胡乱上纲、上线的“霸气”——看似气势汹汹,实则色厉内荏-----凡此种种伪(虚假)、媚(媚俗)、违(违心)的“病态舞评”占有相当的比例——鼓噪“浮躁风”劲吹,怎能指望舞蹈批评发挥固有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