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河洛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洛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河洛文化 外宣资料 日译 网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89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Publicity Website

WANG Ruiyi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Heluo cultur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ttracting numerous tourists at home and abroad to visi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 tourists, foreign propaganda work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e status of Heluo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website, i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overview of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ourism resources. The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propaganda website on translation status, Heluo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individual representative classic, for example, found problems such as website construction, website promotion content,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websites,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Heluo culture; publicity materials; Japanese translation; website

1 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河洛文化系河洛地区的古今地域文化,其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培育起来的河洛文化,不仅是中原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当时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河洛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品质高、数量多,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遗留至今的地上文化遗产有洛阳龙门石窟、释原祖庭白马寺、关林、禅宗少林寺等。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渡沟、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等自然风景名胜地,可以说河洛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圣地。

2 河洛文化旅游资源外宣网站日译现状

2.1 外宣网站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媒体影响力日益扩大,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成了对外宣传的一种快速有效而备受青睐的方法。网络因其快捷、高效等优势也逐渐成为外宣的重要的平台,旅游网站就是大部分游客出行前出行前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站对游客信息收集、出游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宣网站建设更是吸引外国游客跨国前来旅游的关键环节。

2.2 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独立的日文网站和日语网页。经过对各代表性旅游景点的官方网站和各旅游网站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网站没有独立的日文网站或专门的日语网页。例如在对河洛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代表性旅游景点的官方网站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在日本知名度很高的白马寺、关林庙、少林寺等知名景点官方网站竟没有日语网页和日文介绍。

除了各旅游景点的官方网站,国家旅游网、河南旅游门户网、河洛文化网、洛阳旅游网等与河洛文化旅游资源宣传相关的旅游网站也是如此。囊括最多内容的国家旅游网的首页语言选项只有中文的简体、繁体和英文选项,没有日文选项;河南旅游门户网虽然有语言选项,但是也只是英语选项打开有英文介绍,日语选项打开就显示错误,这表明该网站的日文宣传页建设根本没有完成,首页的日文选项形同虚设;河洛文化网的首页打开没有语言选项,只有中文的相关景点介绍,没有日语介绍;另外,洛阳旅游网的首页虽然有语言选项,但是出现了跟河南旅游门户网类似的问题,只有英文选项能打开,其他的语言选项如日语根本打不开。

第二,网站日文介绍不全面。除了一些没有独立日语网页的景点外,一些有日文介绍的旅游景点的日文介绍也是不如中文介绍那么全面。例如龙门石窟,中文介绍中有东山石窟、西山石窟、白园等景区内的详细观赏点的介绍,但是日文介绍中只有药方洞、禹王池和潜溪寺等几个洞窟的介绍,不如中文介绍全面;再如人间仙境白云山的旅游体验网上的日文选项打开只有一个页面,上面的日文介绍只有一页白云山的所在地、所获荣誉、景区内所有的观光点等概况介绍,但中文介绍不仅有全面的景区介绍还有更多的咨询选项。另外,鸡冠洞、老君山等旅游景区的网站日文介绍也是星星点点。

2.3 网站宣传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日文介绍语言性错误多。经过调查发现现有日文介绍的景区网页中,存在翻译不当、拼写错误、句子表达不通顺等语言上的错误。①例如:鸡冠洞旅游体验网上的日文介绍中写道“つとに清代に冒して景伽蔚丐蚯螭嵩Lねる人がいるが、洞内の新奇的なしく、怖くてった。”该句的翻译凌乱不当。另外还有一句是描述教授对鸡冠洞的评价“中国地|研究会会Lの朱学稳教授は景Q壮、北国大地洞府と言うことができるのせりふをつけた。”该句中的“言うことができる”完全可以简单的译为“言える”原句则显得过于繁琐。另外通观全文,还存在敬体和简体混用现象。除了鸡冠洞,其它景点的日文介绍也存在翻译不当、拼写不正确,表达不通顺等低级错误。

第二、内容信息更新不及时。河洛旅游景点的日宣网站普遍存在旅游信息更新不及时、内容陈旧空洞、消息严重滞后的问题。以龙门石窟为例,其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期间规模不断扩大,观赏性越来越强,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尤其是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世界知名度不断提升,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龙门石窟经过整修,门票价格也有所调整,然而这些新变化却没有在龙门石窟官方网站上的日文介绍中体现出来,而且旅游网站的日文网站介绍也还是一开始的原版介绍,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让日本游客了解到景区的最新动态,这样可能会使日本游客对景区的新鲜感降低。

3 对策研究

3.1 建设独立的景区日文介绍网页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根据国家旅游局2012年10月的《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亚洲市场仍旧是入境旅游主要的客源市场,入境人数占入境外国人口数的61.7%,其中,日本仅次于韩国,为第二大入境客源国”。②对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日本游客是入境外国游客中一个很大群体,建立专门针对日本游客的网站和独立的景区日文介绍网页很有必要。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洛阳景区在日宣网站这方面仍然欠缺,为了加快洛阳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提高洛阳的国际知名度,要加快日宣网站的建设,靠网络进一步拉近洛阳和日本的关系,通过旅游提高日本游客对洛阳的认可度。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日宣网站的重视度,尽快的建立独立的日宣网站和日文介绍网页。

3.2 完善旅游景区的官方网站,增加日语版的详细介绍

河洛地区有些知名景区的日文介绍网页大多是简单地一笔带过型,对景区没有详细的日语介绍,网站的日文信息匮乏,宣传效果不理想。一些旅游景点的日宣网站的网页设计杂乱无章,而且景区的日文介绍很单调,缺少图片和动态演示,也没有特色实用的服务项目。景区网站必须完善日宣网页,增加详细的日文介绍,学习中文网站的图文并茂的优点,适当地添加图片和景区风景动态演示,增加景区介绍渲染力,这样才能赢在起跑线上,给日本游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3.3 提高网站的日宣资料精准度

高质量的外宣翻译资料不仅能帮助外国游客克服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为他们提供详细的河洛旅游景点信息,还能满足游客对河洛文化的心理期待,③加深他们对河洛人文自然景观的了解和对洛阳博大浓厚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进而促进河洛旅游业和城市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游客们通过旅游网站足不出户便可以领略到旅游景区的风景,“旅游网站和景区的官方网站作为外国游客了解旅游地的第一手资料,其翻译的准确性和效果备受关注。”④提高网站的日宣资料的精准度是对景区和旅游网站的基本要求。日文旅游网站的景点介绍文本必须做到以日本游客为中心,认识到中日的文化差异,充分了解日本游客的思维方式、心理期待和接受能力,杜绝死板教条的对译,创制出感染力强、信息传递有效的日文宣传文本。⑤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核准日宣网站的日文介绍文本的准确度,提高日语翻译人员的日语水平,采取各种利于宣传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更为日本游客所接受的翻译方法,呈献给日本游客的景区介绍既要体现景区的美感,又不至于浮夸不实。⑥

4 结束语

日文旅游网站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是重要而高效的日宣基地,是提高中国旅游形象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对河洛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日宣网站的建设更是提高其国际认可度和发扬光大的重要平台。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日文网站的建设,做好网站日宣工作,将河洛文化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积极地介绍给日本游客,使他们更深刻的了解河洛文化,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带动河洛文化的发扬和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河洛文化旅游资源的日宣网站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了日宣网站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当今旅游网站日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河洛文化旅游资源的日文宣传资料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10464036)和2015年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洛阳文化旅游资源的日文宣传资料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09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朱建祥,马文波.河南省重点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翻译[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5):5-7.

② 国家旅游局.2011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Z].2012(10).

③ 黄瑞.旅游文化外宣网站中的文化因素英译策略研究――以洛阳市旅游官方网站(英文版)为例[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5.7.24(4):6.

④ 黄艳艳.读者语境与旅游外宣材料的英译[J].考试周刊,2009(34):39.

河洛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洛书;探源;影响

“河图”“洛书”是一个诱人的谜,是一个蕴含着丰富知识的迷宫,是一个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信息之源……

洛出书处文献记载在洛河的中游,即河南洛宁县长水乡。明代人的宣传,使永宁-洛宁为洛书出处的说法更为流行。雍正十三年(1735)重新编修的《河南通志》,记载了永宁-洛宁有关河图洛书的古迹。古迹上记载坛屋山上的“禹王庙”云:“禹王庙,在永宁县西长水镇。昔禹治水成功,洛龟呈瑞,故立庙祀焉”。按《河图玉版》说,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山,临于玄沪洛水,灵龟负图,丹甲青文以授之。民国六年(1917)《洛宁县志》进一步肯定了洛出书处的说法。1991年出版的《洛宁县志》,沿袭旧《洛宁县志》的记载,明确认定洛书出处在洛宁。

洛出书处实物记载在洛河的中游,即河南洛宁县长水乡。如今洛宁县西长水村有两块早期石刻碑铭,汉魏时期和清代碑铭各一方,两方古碑背后有座年代久远的洛神庙。有“洛书书处”四个字,在罗岭玄沪河石壁上原有摩崖石刻“龟窝”几个字。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雅士和专家学者曾到此拜谒,领略“洛书”神韵,探寻“洛神”遗迹。离“洛出书”古碑和河神庙不远处,还有黄帝时人仓颉、伶伦创律吕的《河图玉版》载“: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沪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玄沪洛I对岸阳虚山有仓颉造字台遗址,被学者誉为汉文字之源。

如果把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比作一棵参天蔽日的大树,那么,古老的中原就是孕育这棵大树的良田 沃土,而河洛文化则是她的根。追溯河洛文化,又不能不提洛宁。洛宁所在的河洛流域是中华古代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厚重的河洛文化在这里发祥,千年的古 代文明在这里起源。《易经・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有龙马负图在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的黄河出现,伏羲依此演成八卦。有神龟负书在 今洛宁境内的洛河出现,大禹依此制定九畴大法。河图、洛书通过自然数字的奇妙结合,把天文地理和世间万事万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反映了先民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外学者经过长期探索与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是河洛文化的标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洛书被世界公认为组合数学的鼻祖,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洛书以其高度抽象的内涵,对我国古代政治伦理、数学、天文气象、哲学、医学、宗教等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远古传说中,于治国安邦上也具有积极的寓意!包括洛书在内的幻方自古以来在亚、欧、美洲不少国家都被作为驱邪避凶的吉祥物,这种古代地域广泛的图腾应该说是极其少见的。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丛书《自然科学大事年表》,对于幻方作了特别的述说:“公元前一世纪,《大戴礼》记载,中国古代有象征吉祥的河图洛书纵横图,即为九宫算,被认为是现代‘组合数学’最古老的发现。”还附了全书唯一的插图!

洛书标志着中国原始文化的最高成就。洛书只用了9个自然数(而河图则用了10个),排列成一个正方形,形成华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九宫图,且奇妙结构和无穷变化令中外数学家为之叹服!洛书开了幻方世界的先河,成为组合数学的鼻祖。数学家华罗庚对洛书非常推崇,称“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因为另一星球的生命只要对着数数就行了,不必依靠任何语言。

2500年前,孔子在他研究《易经》的著作《系词上传》中记载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最早将数字与洛书相连的记载是2300年前的《庄子・天运》,它认为:“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也曾发出“数何肇?其肇自图、书乎?伏羲得之以画卦,大禹得之以序畴,列圣得之以开物”的感叹,大意是说,数起源于远古时代黄河出现的河图与洛水出现的洛书,伏羲依靠河图画出八卦,大禹按照洛书划分九州,并制定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据《史记.夏本纪》写道:夏禹治水时,“左准通、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大禹治水以九宫为据,应用到测量、气象、地理与交通运输之中,从而治理黄河,大获成功,受到黄河两岸人们的拥戴。

圣人们根据它们演绎出各种治国安邦的良策,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认识也得到步步深化。大禹从洛书中数的相互制约,均衡统一得到启发而制定国家的法律体系,使得天下一统,归于大治,这是借鉴思维的开端。这种活化思维的方式已成为科学灵感的来源之一。从洛书发端的幻方在数千年后的今天更加生机盎然,被称为具有永恒魅力的数学题。

总之,“洛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洛书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外学者对洛书进行长期的研究,认为其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可以说落书包罗万象,奥妙无穷,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用之言天则天在其中,用之言地则地在其内,用之言人而人不在其外。它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初基,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渊源,是人类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参考文献

[1]1991年出版的《洛宁县志》

[2]民国六年(1917)《洛宁县志》

河洛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河南坠子;发展;创新

河南坠子是河南民间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它是由河南、皖北的“道情书”结合“莺歌柳书”、三弦书发展而成。光绪年间它遍及豫东、豫北,在河南大部分地区迅速发展,至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约在1927年由豫东流入南阳。由于它的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听,曲目丰富,唱词通俗易懂,适于表现生活,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很快在南阳“落户生根”,传唱开去。但是现今社会,电影、电视机已经步入了农村的生活,群众的娱乐方式也由单一逐步走向多元化,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因不适应社会发展急剧衰落了。“河南坠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更是面临着前景暗淡、后继无人的困境。如何找回当年的那份辉煌和那么多“粉丝”呢?本文对河南坠子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一、传承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

首先,我们一起探讨河南坠子文化的传承,我认为首先要弄清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文化”。

据专家考证,“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又可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简单地说:“化”即“变”也。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涵宽广的多维概念,有广义“文化”,狭义“文化”,“大文化”,“小文化”等之分。但万变不离其宗。我认为,“文化”这个“宗”,就是“交错”、“变化”与“创新”。

纵观亿万年历史,无论是物种,还是人种,还是“文化”等等,所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传承,都是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的,否则,肯定会自取灭亡。也就是说,所有的传承都是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这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久经历史考验的现实命题。

据了解,河南坠子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当年,年轻的河南坠子女艺人乔清秀(1910—1944)和她的师傅乔利元(后来成为夫妻)从河南到天津行艺。其间,她和乔利元一起充分借鉴和吸收戏曲和曲艺诸曲种的精华,丰富发展了河南坠子的演唱艺术,创造出一套清新优美,别具一格的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成为30年代雅俗共赏的一个流派,即“乔派”。民国十二年(1923)前后,有车姓男艺人在天桥撂地演唱坠子,因脸上有麻子,人称他“车大麻子”。一个人自拉自唱,很有滋味,社会的人士喜见奇怪,瞧着他又拉又唱,都听他唱会儿,亦听不出什么意思,看的乐了,扔钱就走。”(见云游客《江湖丛谈》)他每日可挣两三元钱。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唱坠子的男女班纷纷来京,争演于天桥爽心园、天华园等杂耍园子,孙家、贾家等茶馆,及露天棚场之中。这一时期有鸳鸯档(按即夫妻二人搭档表演)卢永爱、大老黑夫妻俩尤受欢迎。“卢永爱唱做俱佳,身段好看,表情细腻。大老黑(他名叫任永泰)专会抓哏,形容态度,使人解颐。”(见《江湖丛谈》)女演员姚俊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嗓音甜润,动作潇洒。“地道的河南滋味,唱一句弦儿跟一句的音韵,令人听了真有绕耳三日不断的妙趣。”(见《人民首都的天桥》)她拿手的段子有《小黑牛》、《刘二姐拴娃娃》、《许仙游湖》、《黛玉悲秋》、《剑阁闻铃》等。男女拼档的赵勤堂、赵金兰(后易名李玉芳)生意同样很火,也能叫满堂座儿。到前,还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唱坠子的艺人。

后,河南坠子演员们积极编演了一批新曲目,宣传新思想,歌颂新生活。姚俊英演唱了《十女夸夫》、《小姐俩摘棉花》等宣传《婚姻法》的作品,周玉花演唱了《考神婆》、《杨发贵摔子》、《魏兵义下江南》等破除迷信、歌颂解放军英雄事迹的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以后,新一代北京河南坠子演员也成长起来,他们在努力继承传统、大力编演新曲目当中,应时代的发展,对河南坠子的音乐、表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马玉萍、刘慧琴、李少华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玉萍六岁从师李祥东学艺,1955年进京参加了北京市曲艺团。吐字发音上,在保持坠子河南地方特色的前提下,糅进了京腔京韵;唱腔上,广泛吸收豫剧、大调曲子、京剧、评剧等音乐素材,加以融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拿手的曲目有《穆桂英指路》、《三叫门儿》、《爱个光荣人》、《土地还家》、《姑娘的心愿》、《雨夜变迁记》、《十个大鸡子儿》、《常青指路》等。郭文秋演唱的河南坠子是以“乔派”为基础,并有所发展。她的声音甜美,清脆,吐字清楚,善唱贯口。她演唱的《偷石榴》感情细腻真挚,准确地把握了小女婿与未婚妻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把小女婿的愚顽,未婚妻的恼怒与哀怨,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她更发挥了乔派坠子把乡间曲艺所特有的自然美,与都市曲艺华丽、考究的艺术美相结合的特点,既保持了唱腔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唱得酣畅、俏丽,《偷石榴》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是曲艺晚会中的保留节目。

由此可见,河南坠子100多年了经历了许多风雨和坎坷,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人,现如今,更应该将其传承好,并不断创新,努力尝试让坠子也走进学校教室、举办河南坠子沙龙和坠子广场等,以较强的市场意识和有力的推介措施,让坠子在创新中传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豫剧文化

在新的世纪新的时期,坠子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坠子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增强市场观念和观众意识,在创新中传承与发展坠子文化,让坠子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剧本的创作要出新。既要注重坠子文化传统的传承,又要不拘泥于固有的传统。要结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进行剧本创作。剧本是一剧之魂,一个好的剧本是一出好戏的基础和灵魂。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历史背景上,用创新的艺术手法,以黄河、嵩山等中原名胜为平台,以历史悠久、喜闻乐见的坠子元素为主调,将河洛文化上古风情与现代意识熔为一炉,谱写一曲瑰丽凄美的爱情诗篇。

河洛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河洛地区 洛阳文化 河洛文化 经歌 艺术特征

洛阳经歌是河洛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并直接反映河洛地区民间风俗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种风俗性歌曲,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1]。经歌最初系寺院僧尼诵唱经文之经调流入河洛地区民间后,在吸收和容纳当地的民间音乐曲调的基础上,以佛教思想内容或神话故事传说为题材内容而形成的劝善歌。这里的“经”是当地的信徒们根据佛教思想或佛教教义而编唱与佛教有关的各种题材内容,并在在朝山拜佛或进庙拜香时而演唱。

一、河洛地区经歌的人文背景

古人云:“洛阳居天下之中”,洛阳位于古代中国的腹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一带和黄河、洛河交汇的地区位于黄河中游的腹心地带,是传统文化资源荟萃之地。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自夏代起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千余年间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河洛地区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条件,洛阳文化在世代连续传递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容纳和增添新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积淀,使之至今保留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洛阳文化,是指以黄河与洛河交汇处和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一带。这一地区不仅正处于人们常说的与文明起源有缘分的北纬34℃半[2],同时也为洛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面积的洛阳王湾遗址、二里头遗址等众多文化遗址的发掘,都说明了河洛地区早已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的地区。乃至夏商周三代在这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正是由于洛阳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洛阳文化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无处可置疑的核心地位。

洛阳文化丰富深邃,其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河洛大地的洛阳民间音乐,也有着自己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具有独特的典范性

洛阳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代表各个时代文化最高水准、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创造,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就音乐而言,两周时期,乐律学理论已形成完整体系,早在商代后期的河洛先人们已掌握‘五声’和‘十二律’的音乐知识,三分损益法的理论早已有文献记载。 就音乐文物而言, 大量古代乐器的出土和鉴定,更加坚定了“中国音乐艺术根在河洛”的结论[3] 。例如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骨笛的发掘,证明了早在八千多年前河洛地区先人们已经跨进了音乐文明的门槛。

(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洛阳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影响和积淀中,产生了具有浓郁河洛特色的民间音乐。如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南》、《王风》等就是指西周、春秋时期河洛地区的民歌。另外,自东汉以来,由于浓厚的佛教氛围和佛教文化历史,民间信佛者多,使洛阳出现一种独特的民歌形式——“经歌”。至今,特别是在每年岁首正月十三日的关林庙会和农历五月二十一的龙门庙会,是经歌演唱集会的日子,如1981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一日,龙门一带参加跑经人数多达3000人[4]。经歌已成为河洛地区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民歌种类之一。

(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尽管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因素、风格与情调等方面,洛阳经歌呈现明显差异,但就其传承、流播途径、方式等方面,却有着许多共同的规律,这些方式和规律正是由洛阳民间音乐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自身特征(即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所决定的,同时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深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欢迎,正显示出洛阳经歌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深深的民间文化根基。

二、河洛地区经歌的音乐艺术特征

(一)题材内容特征

洛阳经歌作为河洛地区的一种风俗性民间歌曲,经歌的主题思想以宣传佛教思想教义为主,因此,就其题材内容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以宣传佛教信仰或描述佛教寺院的生活习俗或劝人信佛、皈依三宝为题材内容:如《扫经堂》、《十上香》等,主要体现了佛教信徒通过吃斋念佛、出家修行的虔诚心理和对佛的敬重。

二是以宣扬传统道德观念即劝人行善行孝、从善节俭、勤劳戒恶等为主,这类题材内容在洛阳经歌曲目中占大多数,如《试试儿的心》、《十大劝》等。由于这类经歌以劝善为主,故在民间又被称为“劝人方”。

其三,是以讲述古代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故事为主,虽然没有体现佛教内容,但它连续使用衬词“弥陀佛”构成一个相当于“副歌”的衬腔,加强佛教的色彩,如《霸王鞭》、《四出戏》等。

(二)表演种类特征

洛阳经歌的表演最早为室内清唱的形式,后来随着不同场合性质的需要,逐渐衍变为座经、跑经和耍经三种主要演唱形式[5]。

座经是指在佛堂室内面对佛像的诵唱,主要有独唱或齐唱两种方式。座经以《五上香》、《十二盘果子》等为主要曲目内容,以寺院的木鱼、碰铃为特色乐器敲击伴奏,气氛庄重、肃静。

跑经一般在佛堂室外的广场上表演,其方式为领唱者领唱正词,有时边扭边领唱,众人和唱衬腔“嗨嗨弥来、嗨嗨陀来、嗨嗨佛来…”。跑经的伴奏乐器同样以木鱼、梆子或碰铃等敲击乐器为主。跑经的主要曲目以《十朵莲花》、《扫经堂》、《一根经担三尺三》、《打岔歌》等为主。

耍经是以诵唱民间风情或历史人物的为主要内容,其表演场所比较自由,不受限制,是“自己耍着唱”。耍经的诵唱曲目以《十二月招亲》、《观花》、《弹琵琶》等为主。

河洛文化范文第5篇

星期天,天气特别晴朗,真的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爸爸妈妈带我到西工,参观了洛阳周王城的“天子驾六”博物馆。那里的人很多,真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博物馆内外的装修非常精致宏伟。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了详细的情况,我认真地听并作好了重点笔记。

周王城遗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仅有车马坑,还出土了大量的稀世珍宝。进到博物馆里,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约2米高的架子,架子上挂满了形似头盔用青铜做的东西。“这是一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俗称‘编钟’的打击乐器。”讲解员说,“这充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聪明和才智。”

“下面就是我们要重点参观的车马坑,它是洛阳在拟建河洛文化广场时发现的。当时发掘了18座车马坑,这里是一座面积最大的车马坑,南北长42.6米,东西宽7.4米。车子是纵向东西两列摆放,头南尾北。”随着讲解员阿姨的指引,我们又走进了车马坑展厅。只见一个长方形的墓地里,两列车队从北往南整齐的排列着平躺的马车,虽经千年尘封,马的尸骨、车的架子还是挺完整的,而且还保持着当时掩埋时的样子。我仔细看了一下,马匹数还不一样,有两匹马的,四匹马的,还有六匹马的,这是为什么呢?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讲解我知道:古人以马匹的数量来鉴别人的地位,驾两匹马的是士,驾四匹马的是诸侯、卿大夫,驾六匹马的是天子。车马坑的发现,首次以实物证实了“天子出行,驾六马”的古代典籍记载。

临近参观结束,我又站在车马坑栏杆边向下望去,啊!好壮观的天子马车呀!那马的全身骨骼和车轮都历历在目,我好像又听到了车轮滚过的隆隆声和马匹地嘶鸣声,脑海中仿佛又出现了当时那生动壮观的历史景观……。它的发掘为河洛文化又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通过参观,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科学知识,也培育了我的爱国之心,激发了我的报国之志。在爸爸妈妈的督促下,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河洛文化范文第6篇

众所周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河洛文化”乃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由于历史和战乱等诸多原因,“河洛文化”随着中原移民开始传播到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其中“客家移民”可谓对“河洛文化”的传播贡献颇大,使华夏各地迥异的文化中,都或多或少地融合吸纳进了“河洛文化”的核心因子,形成了“和而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其中闽台两地形成的当地文化风俗就相当有代表性,它们不仅保存于文学典籍中,而且还鲜活呈现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本文拟通过对台湾近代流传甚广的一种特有民谣——《竹枝词》进行分析,探寻富有闽台地域特色的风俗文化,因为《竹枝词》这一民谣体裁在近代台湾文学界备受亲睐,几乎所有寓居或宦游台湾的文人雅士都作有数量不等描绘台湾风情文化的“台湾竹枝词”。

台湾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热气候,因此盛产槟榔,又叫青子,因其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民间嚼食槟榔蔚然成风。陈肇兴所作《赤嵌竹枝词》(之十五)就记载了这一习俗:“槟榔蒌叶逐时新,个个红潮上绛唇。寄语女儿贪齿黑,瓠犀曾及卫夫人。”每年初秋槟榔成熟采摘后剖开,裹以蒌叶,和上蛎灰,男女耽嚼,订婚享客,以此为礼。显然,槟榔在台湾民众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事关饮食男女、社交礼仪和百姓生计,已经成了台湾文化的一个有趣组成部分。

刘家谋的《台海竹枝词》中则生动描绘了台湾独特的婚嫁礼俗:“插簪才定添妆忙,阿巳睁夸对妈良。侬是紫姑长送嫁,教茶时节看人忙。”台湾传统风俗中的婚嫁礼仪与中原有所不同,切因地而异。原本婚娶乃人生大事,理应行“亲迎之礼”,但台中地区在婚嫁时,却不采“亲迎之礼”,而是由媒婆送嫁。此谓“婚嫁忌行”,认为夫家若亲迎者不幸妻死,则不得续娶,故忌而不为。其实这是因为家贫导致无法亲自迎娶造成的。由此当地婚嫁尤其重视“订婚”这一程序,该诗所描写的“插簪”就是一种订婚仪式,诗下有注云:“婚礼无力者只烦亲属女眷送银簪二,名日插簪子”。对于家贫的男方而言,与“插簪”相配套的是“俟堂”,即正式迎娶时,采用《礼记》中的“三耦于堂西”的古礼,新郎不出而亲迎,反而是“俟于堂”,以表示对不能亲迎女方的补偿和尊重。女家接受订婚后,要以“糍粑”分赠亲友,而亲友也要送礼为之“添妆”。女家受礼后当回礼香蕉、凤梨、芋头和橘子,象征“召来预吉”的美好祝愿,然后新娘就可在媒人护持下,上轿启程出嫁了。

新媳妇婚后拜公婆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不过台湾的新媳妇拜见公婆,并非新婚后的第二天,而是三日后新妇才拜堂见“舅姑”或出厅见“舅姑”,台湾俗语中舅姑即指公婆。卢德嘉的《凤山竹枝词》云:“乡人有子嫁新娘,待到三朝始拜堂。若问何仪为执贽,荷包个个绣鸳鸯。”叙述的就是这种古礼。《礼仪·士昏记》载:“妇执枣栗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然后舅姑从西阶下堂,新妇从东阶下堂,其中以枣栗自为贽,乃是“早起战栗,自正也”的意思,新妇从东阶下堂则表示从此代替舅姑掌管家务。在台湾这个“三朝拜堂”仪式是非常讲究的,除了祭拜祖灵之外,拜公公谓拜“大官”,拜婆婆谓拜“大家”,与夫家全体成员见面则称“认大小”。若结婚时公婆已经去世,则要等婚后第三个月到家族祠堂行庙见之礼,新媳妇要在祝祷词中“称来妇也”,意思就是“我来你家做媳妇了”。

台湾历史上曾是瘴疠与瘟疫流行的地区,许多单身的外来移民,多有遭遇不幸客死异乡的情况发生,为了解决这种殓葬问题。当地风俗为:人死“既葬二、三年后,辄启棺洗骨使净,则贮瓦瓶内”,再由堪舆家卜地、择吉安葬。黄逢昶的《台湾竹枝词》叙述了此一风俗:“家贫殓葬更寒心,无数骸骨皆入内,泉台风雨夜深沉。”而这种捡古洗葬习俗至今仍保留在闽台各地。

台湾《竹枝词》中还有一些反映台湾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作品。刘家谋的《海音诗》云:“纷纷番割总殃民,谁拟吴郎泽及人。拼却头颅飞不返,社寮俎豆自千秋。”该诗下注:“沿山一带有学习番语、贸易番地者,名曰‘割番’。生番以女妻之,常诱番出为民害。吴凤,嘉义番仔潭人,为蒲林大通事。十八社番,每欲杀阿豹厝两乡人,凤为请缓期,密令两乡人逃避。久而番知凤所为,将杀凤。风告家人曰:‘吾宁一死,以安两乡之人’。既死,社番每于薄暮,见凤披发带剑骑马而呼,社中人多疫死者,因致祝焉,誓不敢于中路杀人,南则于傀儡社,北则于王字头,而中路无敢犯者。凤坟在羌林社,社人春秋祀之。”这是关于吴凤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台湾少数民族祭祀吴凤,原意并非出于感恩或悔悟,而是畏惧其散瘟为厉,也未尽革割人取头之恶俗。然随着时代变迁,吴凤故事不断被改写演绎,吴风形象遂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成了一个牺牲自已生命来感化同胞废除“猎头”恶俗的英雄,并最终成了台湾少数民族祭祀的重要地方神道之一。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正月初一子时当作新年的开端,因此“开正”就成了台湾民间的一个重要节庆日。不过台湾的“开正”时刻与一般的“开岁”是不同的,需要按年不同,依各年干支而定。台湾诗人丘逢甲的《台湾竹枝词》中就记载了此一风俗:“番羡花开又一年,不寒不暖早春天。开正喜复开春宴,赢得诗狂更酒颠。”每到“开正”时刻,多有百姓赶赴寺庙烧“头炉香”,以示心诚,并祈神佛保佑。

刘家谋的《台海竹枝词》则记载了闽台民间元夜“偷菜得婿”的风俗:“台牛澎女总劳躬,八罩何须羡妈宫。至竟好公谁嫁得,年年元夜学偷菜。”闽台民谚曰:“偷得葱,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因此每到元宵节的晚上,用罢元夜饭后,台湾城乡女性都会出门偷人家的葱菜,以求婚姻美满。乡村中房前屋后都种有葱菜,城市里则家家门口摆放葱菜,方便左邻右舍去偷。这个风俗随着时代变迁,从最初的女子乞求婚姻美满,最后发展成了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因为“偷菜”和“头彩”谐音,元夜偷到菜,年来就可中“头彩”啊。

在台湾,漳州移民在清明节的祭祀习俗是定为三月初三,与其他地方的清明节或寒食日有所不同,谓之“三,日节”。许南英的《台湾竹枝词》(之二)对此有生动描绘:“大南门外路三叉,二月游春笑语哗。桂子山头无数冢,纸钱飞上棠梨花。”这一天,各家祀祖先,祭扫坟墓,纸钱和春花,哀思和笑语,庄严的祭扫和欢快的踏青并举,古往今来的清明景色就这样蕴蓄其问了。

台湾岁时风俗,每年的六月朔日或望日,即六月初一或十五日为“半年节”,这天要举行祭祀祖先和神明,以及吃“半年丸”——汤圆的活动。朱仕玢作有《瀛涯渔唱》一诗:“匆匆寒暑类惊湍,又见青青辣芥盘。节气则逢六月朔,牛曲红博就半年丸。”生动反映了“半年丸”的制作过程——以米浆去水手搓成团,内包糖馅,表皮还要以红籼染色。

在闽台节庆文化中,七夕乃一颇为特别的日子。农历七月七日是祭祀织女、七娘妈和注生婆婆的共同节庆日。女性当日要在月下设香案,备针线、生花、白粉、瓜果等物品以祭牛郎织女,乞求心灵手巧,姻缘美满。施琼芳的《乞巧》诗中就有相当生动的写照:“瓜果中庭默祝时,剧怜儿女太情痴。休论仙巧人难乞,巧似天孙亦别离。”与此同时,这一天还要隆重祭拜七娘妈和注生娘娘这两位儿童保护神,要特别摆设线面、粽子和彩色纸张制作的七娘妈亭进行祭拜,祭拜后,还要焚烧金箔纸和印画着衣裳和日用品的“经衣”及七娘妈亭作为供献,最后将生花、白粉、胭脂等掷投屋顶以求神明保佑子女平安成年。显然,台湾七夕日的庆祝内容要比其他地区更丰富。

彭廷选的《盂兰竹枝词》则鲜活描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台湾民间燃放水灯驱逐灾疫的风俗:“处处笙歌彻夜喧,香车宝马灿盈门。河灯万点飞星斗,应改中元作上元。”由此可见,中元节时岸上的热闹,而水中灯盏的灿烂,亦委实可观。

至于郑大枢的《台湾风物吟》(之八)则记述了闽台两地中秋节流行的庆祝活动:“多采抡元喝四红,月明如水海天空。野桥歌吹声寥寂,子夜挑灯一枕风。”中秋佳节,合家团圆,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取月饼一盒,骰子六枚,大碗一个。依先后秩序将骰子掷入碗中,以点数的多寡来博取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会元、探花、榜眼、状元的月饼。此一“抡元夺红”风俗也寓意了来年秋闱夺元之兆。

冬至在台湾岁时节庆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素有“冬至大过年”与“冬至不归去没祖”的谚语。郑大枢之《台湾风物吟》生动记载了这一节庆活动:“一阳初动岁初添,地暖长春不裹棉。糯米为丸粘饷耗,日中视晷卜丰年。”每到冬至日,“以糯米为丸,神祀祭祖”,合家围坐,搓圆、煮圆与食圆,谓之添岁;“门扉器物,各粘一粒,谓之饷耗”,此“饷耗”乃为鬼神的疗饥尔。由此可见,冬至这天,人鬼神都其乐融融。

至于许南英的《台湾竹枝词》(之六)和郑大枢的《台湾风物吟》均描绘台湾三月三的重要佛事——盂兰盆会,但反映台湾风俗的角度则不同。许南英诗云:“盂兰大会最闻名,鸡鸭豚鱼饭菜羹。一棒锣声初入耳,有人奋勇上孤棚。”盂兰盆会本是一项以孝慈忆养报恩为主题的佛事活动,但台湾盂兰盆会则与他处有异,其供奉的不是佛,也非祖灵,而是四方鬼神;供品也不是僧、佛可接受的素品,而是“鸡鸭豚鱼饭菜羹”俱全的荤食,在盂兰盆会上还要搭建插上招魂旗的一座孤棚,摆

上供品召唤孤魂野鬼来享用,突然一声锣响,众人齐拥而上争夺棚上的旗帜和供品,其意则在乘众鬼进食无防备之际快速将其驱逐出境,以求合境平安。这个“抢孤”细节实际上也表达了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心理。而郑大枢诗云:“香烟缥缈绕盂兰,果号菩提佛顶盘。普度无遮观自在,纸灯灯静散波澜。”描绘的则是:台湾地区普度之时的盛况,寺庙无论大小均大堂供神位,张灯结彩,罗陈古董、字画、香花、金石,以夸珍异,此乃闽台傩文化中的一个有趣的民俗现象。值得注意的是,闽台宗教祭祀活动中祈神与禳鬼的区分并不明显。本来祈神应当谦恭有礼地迎接,禳鬼应毫不客气地驱逐,但在台湾普度盛会中,祈神是讲究礼仪的,禳鬼似乎也十分客气,均用了罗陈古董这样的儒雅方式,意在以人类的文明来镇服鬼的野蛮。此外,“冈山礼佛”也是台湾一项重要的佛事活动。王镜秋的《风山竹枝词》(之八)对此有所记录:“礼佛冈山翠黛多,迥庑环寺足行窝。明朝百八蒲牢响,唤醒人间婆。”冈山位于台湾凤山县北50里处,山腰建超峰寺祭祀佛祖观音。相传每有大事发生时,此山必先鸣,故有诗中所述“明朝百八蒲牢响,唤醒人间婆”的警告,此处“蒲牢”乃钟的别称,“蒲牢响”则寓有居安思危之意。每年春季,到冈山礼佛进香的善男信女非常多,甚至出现一日数千人的盛况。

河洛文化范文第7篇

中原文化圈的圈层体系

中原文化圈是历史的概念。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以其特异光彩向四周辐射。汉唐时期,中原文化仍带着鲜明的本土文化中心地区的色彩,东与齐鲁文化、南与荆楚文化、北与燕赵文化、西北与三晋文化相映成辉。南宋之后,由于战乱频仍,文化南移,中原文化才日趋萧条、冷落,甚至衍化为一种带有边缘意味的文化形态。中原文化原来所具有的先锋文化特征,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中原文化圈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地域概念。“中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地域概念,自古有之。昔禹分九州,“荆河惟豫州”,豫州因处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地多平旷,故又称“中原”,可见“中原”二字最初指称的具体范围是古黄河与今汉水西岸的荆山(湖北省南漳县)之间。《吕氏春秋》则进一步明确为:“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将豫州与诸侯所处八州相区分:河济淮汉流域的众多屏卫周室的姬姓及非姬姓封国(包括郑、宋、陈、蔡、申、吕等)即所谓“中华”“中国”,以别于居处西戎的秦国,居处北狄的燕国,居处东夷的齐国和居处南蛮的楚国。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中原的概念已基本上固定下来。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全部,陕西关中平原,晋南汾沁流域、冀南、鲁西南及皖北淮河流域,湖北北部,狭义上则仍指今河南省。因此,狭义言之,中原文化主要指河南地区的文化。而中原文化圈则更趋向于指代河南省区域内的文化圈层。

局限于河南省区域的中原文化圈的地域结构层面比较完整,文化关系相对复杂,但纹理脉络仍比较清晰可辨:第一个层面是郑州核心文化层,又称“郑州中心文化”。它是近代中原地区文化最为集中、最为综合、实力最强、吸引辐射功能最显著的文化集散中心。第二个层面是由郑州周边的历史古都洛阳、开封、安阳等组成的次文化圈层。第三个层面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地市级文化中心。在河南省内除核心文化中心郑州、次文化中心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外,各地级城市及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县级城市,均包括在这一层次内。有的城市表现出比较典型的“次区域文化”特征,如南阳文化、商丘文化、许昌文化、焦作文化、信阳文化等皆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特质。第四个层面为中原地区的基础文化,主要是县级城镇文化和乡村文化。可见,中原文化圈具有清晰的层级性,不同的层级不仅具有中原文化圈的核心共同特征,也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质。

这种层级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构成了中原文化的圈层体系,铸就了中原文化圈以四大古都和14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和支点的有机整体,形成了一个内部特征与共性凸显、各有层级定位的文化系统。

其一,核心层。包括郑汴洛许平漯六座城市,占中原城市群的三分之二强,为历史上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而河洛文化正是中原文化的核心。秦汉以来的三川(河南)郡、颍川郡、荥阳郡和陈留郡曾长期为天下人口、经济和文化中心,名门望族、清流谋士星聚云集,曹孟德也不禁赞叹道:“汝颍固多奇士”。未来要进一步大力推进郑汴洛一体化及许平漯一体化,形成以郑汴洛三市为主导的河洛嵩邙文化区及以许平漯为主导的伏牛山东麓汝颍文化区。打造河洛文化、炎黄文化、汝颍文化、汴梁文化、夏商文化、功夫文化、花卉文化、中药文化、钧汝文化、郑韩文化、隋唐文化、三国文化等一系列独特文化品牌。

其二,衔接层。第一,在豫北形成的以安阳、邯郸为中心覆盖12地市的区域文化板块,促进安邯、焦晋、濮菏同城,打造豫北文化中心,建设太行―王屋及古黄河文化区,形成帝丘文化、邢卫文化、邯郸文化、邺文化、大名文化、河内文化、上党文化、水泊运河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向南联结郑汴洛,向北沟通燕齐文化圈,成为两个文化圈的节点。第二,在豫西以三门峡、运城为中心形成黄河金三角文化区,打造虞虢文化、弘农河东文化、关公文化、尧舜文化、小浪底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向东联结洛阳,向西及北沟通秦晋文化圈。第三,在豫西南推进南襄同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每隔一二百公里就有一座经济重镇,而郑州至武汉七百多公里之间却没有一座重镇,宛――邓――襄足以担此重任)共同打造宛文化、襄阳文化、三国文化、楚文化、玉雕文化、恐龙文化等系列文化品牌,并可向西辐射陕南商洛、鄂西北十堰,向东辐射随州,成为北联许平漯,南通江汉文化圈的重要节点城市。第四,在豫东黄淮地区,推进徐州、宿州、淮北一体化,形成以大徐州和蚌埠为中心的黄淮文化区,北起芒砀,南至大别,背靠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亳州、阜阳、淮南等人口密集区、农业发达区,向东连通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向南通过淮河―京杭大运河贯通长江大动脉,共同打造东夷文化、白酒文化、茶文化、楚汉文化、医药文化等文化品牌。

总之,中原文化圈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概念。从时间意义层面言之,中原文化圈的内涵不断展衍。从空间地域层面言之,中原文化圈的地域结构呈典型的放射状和阶梯状,各层次既有中原文化的普遍特征,又有相对独立的特质,结构层次非常鲜明,形成相对连续的序列。

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

如上所述,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中原地区的文化,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基于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中原文化的地域特征使中原文化圈具有以下特质。

其一,主导性。从历史层面而言,随着中原概念的形成以及中原经济的隆兴,中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这种局面持续以迄于北宋末期。北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文化的地位渐趋下滑,但是,其影响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其作用、意义以及地位仍不可小觑,从某种层面上讲,它仍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也正因为如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主导性。

其二,兼容性。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是统治阶级争夺的中心,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丝绸之路也不断传来中亚、南亚的文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多样化,使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更加丰富多彩。故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兼容性。

其三,辐射性。长期以来,由于中原地区比较发达,中原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之历史上中原与周边地域人口的大迁移,大交融,中原文化不断向周边及域外辐射。因此,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具有辐射性特征。

其四,空间广布性。空间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化均衡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由于政治经济的核心地位,文化在全域的辐射能力十分强劲,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几乎没有游离于整体文化进程之外的异端。从上古以来形成的政治文明进程看,全国的古都河南有其四,分别是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分布基本上辐射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同时,四大古都的递嬗浓缩了上古、中古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变迁的轨迹。四大古都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网络,由这个网络辐射出了各类文化要素,使得中原地区空间上基本没有死角。

其五,创新性与保守性。中原文化历久弥新,中原历史文化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在自我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创新发展,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但是,无可否认,中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土著性与保守性,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尤其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我们要善于扬弃和改造。中原文化是创新与保守共行、开放与封闭兼具的文化形态,这也是不能忽略的。

总之,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根深叶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与创新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原文化圈的文化属性,使中原文化凸显圈层特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当下中原文化圈的地位和作用

尽管已时过境迁,在经济文化人口诸方面,中原再不能同中华、中国画上等号,但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中国的中心,以中原经济区为依托的中原文化圈仍然举足轻重,既承东启西,又连南贯北。

向北和东北:燕齐文化圈――环渤海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为依托的齐鲁文化亚圈与以辽南、京津冀为依托的燕赵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和沈阳。这一地区与中原水陆联系便捷,向东北又可沟通东北平原文化圈(以哈――长、绥――牡和长吉图经济带为依托,向北联结俄罗斯远东地区,向东濒日本海幅射东北亚三国)。秦晋文化圈――黄土高原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天水――关中经济带为依托的秦文化亚圈与以太原城市群为依托的晋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西安、太原,自秦汉、隋唐时期就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而它的北面与西北面则连通蒙古高原文化圈(以呼包鄂经济带为依托向北沟通外蒙)、陇宁文化圈(以宁夏沿黄经济区与兰州――西宁经济区为依托)和地处大西北的西域文化圈(以天山北坡经济区和塔里木盆地南缘经济带为依托向西幅射中亚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

向南和东南:吴闽文化圈――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为依托的吴徽文化亚圈与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依托的瓯闽文化亚圈,这一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与台湾、琉球隔东海相望。中心城市包括合肥、南京、上海、杭州与福州,历史上就长期为中原文化南渐的重镇,在它的南缘又联结着岭南文化圈――珠三角、北部湾、琼海经济区,这里既毗邻港澳,又眺望南洋,是中国沟通亚非欧与大洋洲的桥头堡。楚文化圈――长江中游经济区,其中又包括以武汉都市圈为依托的江汉文化亚圈、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的湘文化亚圈和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依托的赣文化亚圈,中心城市为武汉、长沙、南昌。向西南沿长江又可沟通以成渝经济区为依托的巴蜀文化圈(中心城市为成都、重庆),以滇中、黔中经济区为依托的滇黔文化圈(中心城市为昆明、贵阳,可辐射中南半岛)以及地处西陲的青藏文化圈(以藏中南经济区为依托,中心城市为拉萨,可辐射尼泊尔、不丹及印度东北诸邦)。

由此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圈是中国12大经济文化圈彼此沟通联结的桥梁。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交融地,它就像强有力的磁场和轴心将中华文明的各个板块紧紧地凝聚为一个整体,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并将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有鉴于此,建设中原文化圈的战略构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

河洛文化范文第8篇

一、节会活动在招揽游客、促进旅游业繁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春有文化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春秋两季这两次节会活动为带来了大量客源,活跃了旅游市场,“唯有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节会活动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年文化节,历时四十天,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6.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1%和8.33%。河洛文化旅游节历时30天,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947.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6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1%和10.25%。两次节会共计70天时间,共接待游客2647.55万人次,占全年旅游总人次的38.5%,旅游收入134.38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38.6%。

二、入境游继续稳步发展,港澳台游客数量大幅增多

年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4%,其中接待外国人40万人次,同比增长7.44%,港澳台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9%。港澳台游客中以台湾游客数量最多,占港澳台游客的59.4%,其中香港澳门游客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呈大幅增加态势,年来自香港、澳门的游客数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0.39%、119.27%。说明旅游在香港澳门一带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

来洛旅游的外国游客中以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游客数量最多,年全市接待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外国游客18.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78%,其次是来自欧洲的游客,共13.31万人次,来自欧洲的游客数量在外国游客中所占的比重为33.3%,仅次于亚洲,但游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减少了25%,接下来的排名是美洲和大洋洲,游客数量分别是2.87万人次、1.15万人次,来自非洲的游客数量排名最后,但与去年同期比却增长了3.6倍。

三、境外游客在洛停留时间减少

年境外游客在洛人均停留时间是1.46天,比上年减少0.11天。其中外国人在洛人均停留1.41天,比上年减少0.02天,港澳台游客人均在洛停留1.61天,比上年减少0.57天,港澳台游客湾游客在洛停留时间减少最多,人均停留天数是1.68天,比上年减少0.78天,台湾游客在港澳台游客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停留时间减少影响了港澳台游客整体在洛停留时间。港澳游客在洛停留时间变化不大,均比上年略有增长。香港游客人均在洛停留1.52天,比上年增加0.03天,澳门游客人均在洛停留1.53天,比上年增加0.32天。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整合问题仍应引起重视。游客在停留时间短仍然是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原因,游在,住在郑州的问题,让优质的旅游资源,不能享受全部的旅游成果,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元素中把一半以上的利益割给了别人。

2.自贺车增多,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出游次数增多,同时由于私家车大量增加,自驾游也成为一种旅游时尚,但交通拥堵、道路不畅让很多人“欲游而止,望游兴叹”,影响了游客来洛旅游的积极性,制约了客源市场。要确保游客畅游,一方面要加强交通管理,同时道路规划也要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