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波普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波普艺术范文第1篇

波普艺术的产生、手法与发展审视分析现代园林中波普艺术的方式与运用,并总结波普艺术在当代复杂多元社会下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意义与启发。

关键词:

现代园林;波普艺术;创作手法;大众文化

1波普艺术与现代园林设计的结合

波普艺术最初发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是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当代艺术运动过程中最壮大的一幕,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取代抽象表现主义的地位并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传播。波普是大众文化的随生形态,运用现成物品与材料完成作品的艺术形态,主要强调色彩搭配与图案装饰,改变了一贯艺术风格的单调乏味,是艺术创作者吸收并转化成个性语言的方式[1]。其注重视觉效果与个性特征的独到方式,引起了同样注重形式感的现代园林设计者的关注,现代园林设计以人为本的观念与波普设计的实用功能不谋而合,其与波普艺术的结合既体现了在设计上的探究,也体现了其设计方法的丰富性。

2波普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挪用、复制和夸张元素

装饰性语言是波普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波普艺术家在呈现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写照的前提下,运用诸多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主要有挪用、复制、拼贴、放大日常用品等手法,其作品中的艺术素材、使用元素都是流行事物,用有形的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再现、提炼和象征[2]。最早将波普艺术的手法应用到园林景观中的艺术家是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Oldenburg),纽约时报广场上被剥了皮的香蕉,中心公园的汤匙,古根海姆博物馆前的巨型羽毛球,皆是他的创作。他将这些创作对象扩大了比例,并将其材质做改变,作为雕塑放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使世俗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场所化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微小的事物也具有观赏性特征。除此之外,玛莎•施瓦茨(MarthaSchwartz)创作的作品“面包圈花园”(BagelGarden)很好地诠释了波普艺术复制的魅力,成功的将波普艺术复制的手法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WhiteheadInstituteSpliceGarden)是施瓦茨的另一个非常成功的作品,该创作具有强烈的波普风格,可以说是波普主义园林景观设计的代表之作。施瓦茨充分的把波普艺术的创作手法应用到“拼合园”创作中,将欧洲传统文艺复兴风格庭院和日本枯山水庭院很好地拼合在一起,大胆的使用沙石和塑料材质的植物,并将其涂上绿色颜料,取代生活中的实物,不仅解决了楼顶植物种植问题,而且给原本近乎枯燥的楼顶空间带来了生机,同时也讽刺了园林设计中一些破坏城市环境的做法。在该设计中,施瓦茨匠心独运的将生活中常见的廉价材料通过重构的手法营造出了新的艺术视觉效果,表现出强烈的波普主义风格。

2.2色彩装饰元素

色彩元素的装饰是现代园林设计中波普艺术风格的特点之一。以托弗尔•德莱尼(TopherDelaney)设计的莱西塔克家庭式康复花园(LeichtagFamilyHealingGarden)为例,花园设计于1997年,位于旧金山儿童医院。整座花园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色彩鲜明的感觉,甚至于花园中的坐凳也被设计的别出心裁,作者还在花园里设计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物雕塑供孩子们玩耍。整个花园的色彩鲜明愉快,设计手法新颖别致,并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充满了波普艺术所特有的气息。古普塔公园(GuptaGarden)是托弗尔•德莱尼利用波普风格设计的另一个景观园林。德莱尼主要是受到印度业主保罗•古普塔在回忆自己童年时的花园所创作,画面中的墙体低矮,主要由深橙色、深蓝色混凝土所制,弧墙是半圆形桔色,整个花园中绿色和粉红色矮墙的建造使花园多了一份欢快愉悦之感。

2.3材料的应用

现代的材料创造现代的景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用玻璃、不锈钢等材料进行装饰,展现了波普风格的唯美、梦幻。迈阿密国际机场隔音墙(MiamilnternationalAirportSoundwall)的彩色玻璃装饰物是玛莎•施瓦茨应用波普艺术风格所设计,这个彩色玻璃隔音墙的设计是为了减少机场对周围民居的噪音干扰。墙顶设计为波浪造型,纹理上用竖向条纹,彩色玻璃激活了整个墙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施瓦茨波普风格的设计把冰冷的墙面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壁画。

3对波普艺术与现代园林的思考

波普艺术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依旧明显。游乐场、公园、广场等公共景观中或多或少均体现了波普艺术的影子。毋庸置疑,其大众化、流行化的特点注定会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波普艺术影响下的现代园林设计与建设要依托在系统设计策略之上,才能充分的将波普元素应用到园林景观中。20世纪60年代,园林景观设计里出现了波普艺术风,虽然它发展的进程方兴未艾,但是影响却非常深远。某个时期出现的设计思潮会对该时代的设计师造成风格及创作上的影响,该设计风格会在一定时期内显著影响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20世纪70年代,多元共存的局面出现在园林设计中,复古风盛行并趋于模仿洛可可风和哥特风,多元文化侵袭了园林设计的“纯粹”风格,不得不说这是波普文化潮流带来的另一种特色。从色彩的拼贴到纹样的拼贴再到各大文化的拼贴。怪诞、刺激、古怪、新颖、反叛,直至现在,波普艺术仍有突出的影响力。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依托它所在的社会和文化,设计理念上不能违背生态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延续和艺术形式,因为人造景观永远不可能是真正的自然景观。从本质上讲,波普文化由于缺少社会文化的坚实基础,而未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但是它对其所波及的设计领域造成了深远影响。现代园林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满足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属于艺术的范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愈发的影响自然环境,只有将艺术与园林景观更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当下的设计者应将波普艺术合理运用到现代艺术园林设计中,不仅是为现代生活增添艺术氛围,更是为以后园林设计发展与进步做出前鉴。

作者:黄鑫慧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波普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波普艺术;消费文化;商业化

1波普艺术的产生及发展

1.1波普艺术的产生。20世纪中期,波普艺术萌发于英国,一幅名为《到底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的招贴画,画面四处都是大量家电产品和异于传统的装饰,最明显的是从画报剪下肌肉发达的男子,明显拿着一支巨大的棒棒糖,糖上写着POP字母。波普艺术(POPART)一词在此产生。POP既是“棒棒糖”(Lollipop)的词尾,又可看作“流行”(popular)的缩写,因此波普艺术代表了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这种新风格被社会逐步接受,理查德•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的理解更深入,并赋予它多种文化内涵。他将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通俗短暂的、大量生产并低廉、年轻的、诙谐的、性感的、大众的。1.2波普艺术的发展。著名波普艺术家格林伯格曾说:“文化不可能在没有社会基础,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发展。”这句话从侧面说明波普艺术的产生所必需的消费社会的特殊时代背景。波普艺术产生在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物质丰厚的环境下,波普艺术多数在探讨美国大众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波普运动、艺术作品、思想文化流传到各处,并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结合萌发更多的艺术方向和流派。

2波普艺术商业化和生活化的表现

商业化是相对艺术化而言的,艺术可以是非常有个性、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的东西,而商业是有明确目的地表现被设计对象的主体。不管是艺术化还是商业化,前提是符合最基本的大众审美观,如版式、颜色、元素等美学基础。只是艺术化可以有非常独特的表现方式,可以不被大众所接受,而商业主要是让大众能接受并明白。当然,商业和艺术一般都是结合起来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波普艺术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不同时期的大众文化为素材,采用的创作手法也多反映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特征。例如,作为安迪•沃霍尔代表作的电影红星《玛丽莲•梦露》、谁喝都一样的《可口可乐》等作品,这些作品题材源于日常生活。罗伊•利希滕斯坦的《哇!忘记它,忘记我!》和《嘣》等连环漫画刊物,并体现出“美国人的生活哲学”。罗森奎斯特的巨型广告墙画充满了商业产品的形象。汤姆•韦塞尔曼的《浴室》,是使用电视机、冷气机、时钟、花瓶等实物运用集成的手法来完成作品,就是他营造的一组以真实景物环境,突出表现现代生活情调。在理论方面,彼得•班汉姆和独立团体提出一种新的审美标准,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和需要,设计价值合理。因此,不少设计师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波普艺术中获得灵感。波普设计的创作题材直接取材于商业化的日常用品,借助当时的科学技术、工业经济发展,奥登伯格的《软抽水马桶》和《毛皮包裹的杯、碟和汤匙》作品中既有设计的表现意图,也扩大了波普艺术的表现领域。

3波普艺术对消费文化发展的影响

3.1消费文化的含义。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消费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及体制、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居民的整体素质等都对消费文化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文化包含了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与实现这种追求的资源的二者平衡点。3.2波普艺术对消费文化发展的影响。20世纪中期,消费物质空前繁荣,大量新鲜的消费品吸引大众,同时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成为商业中心的重要部分,而波普艺术推崇的是一种具有享乐主义和消费特征的感情生活。显而易见,波普艺术在消费文化中有重要的影响。安迪•沃霍尔曾说:“那些反文化、亚文化、超级巨星、药物、灯光、迪斯科——任何我们认为是‘年轻又热门’的事情——大概都在当时开始起步。在那些日子里,一切的一切都夸张、奢华。”波普艺术在消费社会中吸纳商业消费文化的各方面,其在消费社会中有颇高的实用价值,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产方式,以及直观快速、即兴传播速度快的特征,迅速刺激人的感官,精神层面的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生活形态的都市化、市民化,并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广义市场经济文化紧密契合与呼应。安迪•沃霍尔曾说:“所有事物都是美丽的,而波普就是所有事物。”这就是说,不管它是否符合所有人的口味,波普总让人喜欢。在战后60年代,传媒力量强大,波普艺术是一种被人们热捧和喜欢的艺术文化,再结合多种传媒通过当代时装鞋包、空间装饰、广告传播、包装设计、商业摄影和插图、文化学术等形式融入消费链条中,让群众消费体验,随处看到有关波普艺术的广告。波普艺术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波普艺术的商业化和生活化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如2011年时尚大牌LisaPerry将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全搬到时尚周的裙子上。安迪•沃霍尔的代表作《坎贝尔罐头盒》等作品通过丝印手法挪用在T恤上作为潮流文化图案。通过各种商业产品的呈现方式,把誉为经典的波普艺术元素不断地融入新元素组合,但不变的是它总是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是年轻消费群体视为个性的文化。

4结语

波普艺术来源于消费文化,有别于传统艺术表现方式,拥有异于寻常的鲜活生命力,深受大众喜爱。波普艺术有挪用拼贴、重组、并置等表现手法,表现出反讽荒诞、嘲弄化模仿、矛盾叙述、中断等画面,表现出当代世界的不确定性。同时,题材手法表现出生活艺术化、强烈表达个人思想的特征。波普艺术的手法与历史承载着的波普文化对今天各方面的设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大众文化不可缺失的艺术时期。波普艺术紧扣消费社会的发展脉搏,善于融入消费物质中,受到日益追求个性化心理的消费者的喜爱,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消费文化,推动物质社会的发展延续至今。从对波普艺术的分析研究中,深信波普艺术和消费文化的未来有密不可分、交织依赖的发展关系,继续丰富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从消费文化中吸收艺术养分,在艺术修养中提高消费文化水平。

作者:赖伟成 李嘉欣 单位:1.广州商学院 2.广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凯瑟琳•麦克德莫特(英).设计:核心概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盖伊•朱利耶(英).设计的文化[M].译林出版社,2015.

[3]迈克•费瑟斯通(英).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4]张天佐.波普艺术对现当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J].商,2015(2).

波普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化;室内设计

The Pop Art and Interior design

Feng Na Li Yong

【Abstract】The Pop Art has broken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art and life , It has put the popular culture into art. In the Post-modern society, the mutual art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each other. This is also true in the field of interior design.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from the popularizati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and also the joking about the interior design of Pop. And it leads to my own thinking of the pop.

【Key words】Pop Art; Mass culture; Interior design

现代的社会,亦即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设计领域,亦如此,多元共存,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时候甚至是互相对立的设计思潮。本文将展现的是波普艺术与波普化的室内设计。

艺术领域中曾有波普艺术的流行,而室内设计领域受到波普艺术的影响也表现出一种波普的风格倾向。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波普艺术的特点。

1.波普艺术

阿罗威说:“……再想用以文艺复兴为基础的‘美术是独一无二的’思想来处理这个正在爆炸的领域是无能为力的。……文化这个词不再是最高级的人工制品和历史名人的最高贵的思想专用的了,人们需要更广泛的用它来描述‘社会在干什么’。”世道变了,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自然也应随之而改变。波普艺术家们在喧嚣热闹的现代都市竖起了一面镜子,镜中光怪陆离的景色便是所处社会的一个个凝结的映像。

1957年,汉密尔顿总结了波普艺术所应具有的品质:通俗的、短暂的、消费性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

1.1 浅显的、具象的、再现日常生活的艺术:

波普艺术家将现实生活中最常见、最庸俗,然而又是最密不可分、不可抗拒的东西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他们把这些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东西踏实的做出来,贴上艺术的标签,把随处可见之物一经改装都是艺术。

约翰斯将现实中最常见、最简单、最熟悉的东西作为其反复描绘的对象,如《箭靶和四张脸》、《中学时代》、《画过的青铜Ⅱ(啤酒罐)》(图1)等这些作品甚至比实物显得更真实。他想利用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改变物的相互关系,因为人的思想太固定了,太执著于一点了。人们常常会看不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换个角度去看原来的东西。”

图1 啤酒罐

1.2 艳俗的、表现商业与技术文化的艺术:技术革新带来商品的极大丰富,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更改了人们的观念。既然它把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妙,为什么不可以表现甚至歌颂它呢?于是波普艺术家从大众传媒中汲取营养,利用广告、标语、明星等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作为题材,来表现他们想要表现的内容。

安迪•沃霍尔,这位由商业广告起步的艺术家,对于所处的消费社会的大众趣味了如指掌,他在短时间内创作出大量的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艺术品如《大的撕破的坎贝尔汤罐头》、《敲打之前先盖上瓶盖》、《玛丽莲•梦露的嘴唇》等。

1.3 机器的、仿制的、荒诞的艺术:

“波普艺术作品画面上没有紧张的强度,只有诙谐的模仿”。 波普艺术家以复杂的、奇怪的、荒诞的思想,来表达反纯粹、反崇高、反理性等思想。

罗森奎斯特的作品往往选取广告形象的一个个局部,把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片段”拼在一起,这些片段的每个局部都非常的真实,但放在一起却显得混乱荒诞、毫无逻辑。在这些作品面前,观众会身不由己地被吸入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陷阱”,去直面、去思考被疏离被解构的奇特物象。(图2)

图2 我用我的福特车爱你

波普艺术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运动,它拓宽了艺术的概念、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消解了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区别,冲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室内,同样为这种文化态度所渗透,很多波普主义的特质,早已存在于现代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之中,使室内设计呈现着一种波普主义和现代主义共生的形态。

2.波普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波普艺术的强烈的冲击,对建筑与室内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文丘里等人在现代主义建筑受到质疑挑战,人们思想混乱时,把一些带有偶然性、意外性以及拼凑而成的建筑与室内举到世人面前,极力推许,将“下里巴人”之作提到“阳春白雪”的高度。波普化的室内设计以其通俗易懂的形象、浓厚的商业气息、诙谐幽默的语言等突出特点,打破了高雅设计与低俗设计的界限,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室内设计形式。

2.1 通俗化:20世纪下半叶,一些室内设计师开始重视生活的日常性及他们身边的物品,并以此为主题进行设计。D•S•布朗说“我们可以从通俗文化中得到很多教益。”这仿佛在说明:人们已丢掉了完美与高雅的幻想,转而关注平庸、通俗化的美学趣味。因此,一批运用大众语言和通俗手法来表达人们心声的作品出现了。

2.1.1 运用象形语言:

“民间艺术家用改变他们的背景或扩大的规模给普通构件已不寻常的含意,通过对感觉的相对性与意义相对性的专注,老一套的题材在新的背景中会产生既是新与旧,又是平庸与生动、模糊不定的丰富含义。”――文丘里

“21世纪的生态建筑师”崔跃君多年来潜心研究生态学、生物进化等学科,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设计与实践中,他设计的“崔氏自宅”,以世界上最不可毁灭的生物-节肢动物为原形设计的。设计中运用了节肢动物的结构原理(即椭圆形平面和抛物线似的顶部),主体上部结构是一系列呈抛物线状的由木制外壳连接起来的弓形结构,好似节肢动物的肢体。屋顶设有一系列曲管,为被动式太阳加热气孔,室内冬暖夏凉,舒适宜人且个性十足。

2.1.2 引入具象词汇:波普艺术是具象的、描述性的和生活化的。它打开了从20世纪就已经对艺术关上的形象和描述性的大门。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室内设计也开始了向现实的回归,具象的形象开始在作品中出现,如盖里的瑞贝卡餐馆,室内充满了他所喜爱的各种动物的制品,有海星,鱼等,光怪陆离而又充满趣味。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源泉时,他说:“我从大街上获得灵感。我不时罗马学者,而是街头战士。”

2.2 商业化: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波普化的室内设计的表现形态必然具有一定的商业气息。

2.2.1 利用商业媒介:文丘里认为,在效率至上的商业社会,世俗环境中的各种门面以及那些林立的广告牌、炫目的霓虹灯、文字、花纹包装纸等都可以转化成设计的语言。如拉斯维加斯儿童乐园室内闪烁的霓虹灯图像,阿奎泰托尼卡设计的纽约威斯汀酒店室内采用包装纸的设计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商业媒介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2.2 采用艳丽色彩:现代主义提倡纯粹的黑、白、灰调建筑室内,而波普化的室内设计则运用明亮的、艳俗的色彩来引人注目。

美国坎纳事务所深受波普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波普化的室内设计作品,表现出对美国流行文化的推崇。他们设计的作品常常低造价的,欢快而幽默的,炫耀着夸张的色彩和尺度。如IN-N-OUT通过式汉堡包餐馆,就是运用公司的标志物和标准色-红、黄、白进行装饰设计。它的另一作品欢乐儿童世界则是一个有着巨型玩具的儿童乐园,设计中渗透了靓丽而丰富的色彩,建筑室内气氛欢乐、令人愉悦。(图3)

图3 欢乐儿童世界

2.3 戏谑化。盖里认为:“在我看来,我们正处于这样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由快餐、广告、用过就扔、赶飞机、叫出租车等组成――一片狂乱。所以我认为可能我的关于建筑的想法比创造完美整齐的建筑更能表现我们的文化。” 理论家安东尼•维德勒认为容许古怪和荒诞手法的探索是恢复建筑与室内设计生机的重要手段。

2.3.1 变形裂解的创作方法: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提出创造丑的和平庸的建筑与室内设计,以“丑”取代“美”,以“怪异”代替“崇高”,他提倡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采取变形等权宜手段,容许偶然的和意外的处理。

莫斯科马雅可夫斯基博物馆是在马雅可夫斯基生前的办公室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从倾斜的入口过渡空间到建筑室内中断裂的柱子、不完整的柱廊以及模糊的空间界定,使整个设计充满趣味性和神秘性。(图4,图5)

图4 马雅可夫斯基博物馆室内

图5 马雅可夫斯基博物馆室内

2.3.2 复制和拼贴的创作方法:文丘里提倡,在建筑中将不同形状、不同比例、不同尺度及不同风格体系的元素或部件并置或重叠在一起,由此引起强烈冲突、断裂、失调、不完整和不和谐的局面。

查尔斯•摩尔设计的意大利广场在广场的细部处理上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柱廊的柱子由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霓虹灯取代了科林斯式柱头上的圆球;不锈钢制的爱奥尼柱头替代了大理石的柱头;凯旋门的多立克柱式上方是空的,并装有扁状喷水;拱的上方放有两张面具,水从嘴唇流出……整个广场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雅又俗。

3.结语

波普艺术属于二十世纪实验性美术中的一支,波普艺术与其它实验性美术一样,咋一看似乎“疯狂”,但都是企图打开艺术家所处的僵局,在某一方面有积极地启示意义。在波普艺术影响下产生的室内设计,虽然另类,仍有其合理的一面,仍是富于启发意义的。

这就要求我们对波普艺术的借鉴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我们在借鉴波普艺术通俗化的形象时,如何做到通俗而不庸俗?我们在借鉴波普艺术商业化的形象时,如何避免流于肤浅?我们在借鉴波普艺术戏谑化的创作方法时,如何做到多元而不乱?这都是室内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罗伯特•文丘里,丹尼丝•斯科特•布朗,史蒂文•艾泽努尔.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徐怡芳,王健,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李黎阳.波普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4] 李姝.波普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波普艺术范文第4篇

摘要:室内设计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艺术风格的形成,变化与现时的文化背景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结构有着密切关系。近几年,中国室内设计风格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形式与内容日趋庞杂与多样化。本文试图站在波普艺术大众文化的角度,对室内设计进行研究,以示当代特殊社会环境下,中国室内设计发展的状况,并揭示波普文化对中国室内设计风格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波普艺术;中国室内设计;大众文化;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08-02

一、波普文化

(一)波普艺术的产生

1950年代,波普艺术萌芽,代表着摩登与时尚的艺术风潮,风靡世界,并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波普”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解释。最为广泛的解释是流行艺术,是基于大众消费的前卫的艺术形式,也是 “大量生产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商业化的”“形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

而每种艺术形态的诞生都不是偶然,都要受到社会发展程度,人们理念的认识水平和艺术发展的潮流的影响。波普艺术的产生,要追溯到二战后,都市生活方式的意向以及各种商业文化形象的产生,消费者希望有自己时代的设计风格。此种风格最好是能够代表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立场,新的自我表现形式。而战时主流的“现代设计”高度理性且冷漠,显然与此时消费者的需求相违背。因此吸取了大量时代现成要素,如:好莱坞明星,汽水瓶,罐头盒等的波普艺术,登上的历史的舞台。信息时代是波普诞生的“沃土”,商业文化是波普兴盛的“催化剂”,流行艺术是波普传播的“底片”,波普艺术就是充分利用时代元素而产生的艺术形式。

(二)波普艺术各国的发展简介

波普艺术在70年代向全球扩展。亚洲地区尤其以日本最早,草间弥生在波普艺术发展方面成就突出,她运用铺天盖地的圆点和条纹,不断重复的艳丽花朵,甚至数以万计的布缝,架构了一个个虚幻的空间。她的设计在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具备影响力。

波普艺术能够得以发扬光大,归功于美国。在这多民族的国家里,没有过多的传统束缚,这为波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强的生存环境。美国的快餐文化,更是波普艺术的主要设计元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带来了大批难民艺术家,他们设计思维开放,受过良好设计教育,大胆突破现代主义模式,使得美国的波普艺术蓬勃发展。

波普艺术对英国设计行业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幅波普艺术作品即在英国诞生。英国波普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三次浪潮的共同点是强调图案装饰。过去在英国,宇航技术和儿童风格成为设计的主流方向,比如把厨房设计成一个宇航员的室内空间,女性服装模仿宇航员的太空服。最具代表性的有:安德烈克・利古斯的银箔装和玛丽・宽特的太空服装。

(三)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

波普艺术无论运用在何地,都具有共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也会因为地域差异,设计水平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表现手法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即“现成事物,拼贴集成,机械复制”。波普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功能主义特点,强调前卫设计感及装饰性,把最流行的元素结合运用各种大胆夸张的色彩,标新立异的奇特造型,重复规律的排列来赋予全新的审美感受,也打破了原来公认的严肃艺术,大胆把日常生活、商业内容,及其它社会现象,利用商业符号的拼凑方式,利用完全没有艺术家个人倾向的中立方式和绝对客观立场来从事创作,使其在原本事物的基础上表现种种饱满的艺术感,彰显波普艺术独特的摩登品味。这也印证了安迪・沃霍尔的那句话“一切事物都是美的”。不得不承认,波普艺术家善于去发现一切事物的美,善于把一切事物用“美好的”去放大一番。

二、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对于波普艺术,众说风云。丘里文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等著作中强调性的指出,建筑应打破现代主义的单调和垄断局面,向波普艺术学习,向美国的商业文化学习。艺术的规律告诉我们:艺术要紧随社会时代的发展,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文化因素相适应。现当代的艺术家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给予艺术更多的哲学思考,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文化,寻找打破传统艺术形式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中国的“波普热流”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国开始摸索西方当代的艺术体系。在90年代,中国产生了“波普热流”。

波普艺术不仅对中国美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也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波普艺术使中国艺术品的创作观念,形式以及审美倾向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该风格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屡获大奖,同时也在国际上影响非凡。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波普艺术代表作是王广义的《大批判――可口可乐》,该作品把时期有着浓厚政治色彩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直接与现实生活中最具商业流行意味的可口可乐符号相置,从而向人们表达出我们这个时代消费的真实存在。在具体的表现上,王广义运用工业用磁性油漆在画布上大面积的平涂处理,使作品具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这些符号很好的强调了时代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会对各个领域造成巨大的影响。“波普热流”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的开放对中国波普艺术的演变是一种契机。

(二)21世纪中国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在今天,并不是单纯的指向一个艺术流派,而代表着一种艺术思想,一种文化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从艺术发展史来看,它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技巧,影响了艺术家创作的态度,改变了艺术概念本身。

近几年,众多的新建筑体现出了鲜明的波普艺术倾向,CCTV总部新大楼主楼,国家大剧院,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中国国家奥运会主体育馆等颇受争议的建筑都可以划入此类,这些建筑的方案选择决策者可能并不是追求一般意义上的表层的商业利益,而是对艺术、文化和历史发展的波谱演绎。

三、波普艺术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出现后很快就在室内空间中反映出来,并在欧洲各国和美国流行起来,这种应用于家具,室内界面的艺术形式,成为时尚摩登的代名词,迎合了青年一带追求新潮的心理。

(一)中国室内设计发展

中国室内设计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兴行业,改革开放前,装饰设计没有地位,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室内设计初具规模。中国室内设计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室内装饰―室内设计一环境艺术设计”,目前中国室内设计仍以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来界定,它指的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

(二)波普“调色板”的冲击

波普艺术在众多领域所形成的视觉,主题,语境感受,伴随着艺术观念和运作手段的表露,在室内设计理念中占据着一个新的“调色板”,这主要体现在:

1、设计观念的更新。波普艺术思潮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设计观,创作进程中,设计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让“产品”占据主角,强调“新,奇,特”的客观存在。在界面设计上,设计师抛弃了传统的束缚,形式手段探求语意。他们把大量生活化的,流通性想的艺术形式转变成一种新的,自觉的设计语言。

2、商业主义艺术观。波普艺术的创作题材都是直接取材于充分商业化的日常生活,他们以实用主义的观念把产品作为作品的创意要素,创造了商业性的艺术设计。波普艺术重点关注的是商业化符号,象征行素材及具有民间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

3、感性的体验。波普设计者以大众文化为启发,注入了更多的自身情感和价值取向。强调感性理念带来的启迪,迎合了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新的自我表达。波普艺术设计所创造潮流的前卫观点是通俗的,粗野的和明快的色彩,更是突破现有条条框框的造型设计。

4、具象的趣味性。商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楼林立,在现代设计为主流的时代。人们开始关注通俗化,醒目夸张的表达方式,以求获得特例独行,吸引眼球的艺术形式。

(三)波普艺术刺激室内设计手法

中国室内设计与波普艺术几乎同时进行。在大众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波普风格在室内大胆运用,常用的设计手法有:

1、用热点传播符号表达流行文化。波普艺术家善于以敏锐的视角捕捉流行符号,准确地从过量的超负荷的宣传文化中把握社会和生活中某些永久性的东西,他们经常把媒介和绘画结合,通过大量重复元素来客观表达大众熟悉的形象符号,让符号对象在形式上直接诉诸视觉感知。

2、重复构成的拓展延伸。不断的重复阵列,平淡转化为神奇,粗俗也变为典雅,重复构成加强了人们的视觉体验,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体验到作品所蕴涵的色彩,质感,韵律上的形式美,以及视觉上的拓展与延伸。在室内设计里,重复构成是种极佳的手法。

3、色调的分离。热门的题材,归纳的色彩是波普作品的鲜明特征,在沃霍尔作品中,通过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简化来达到色调的分离。色彩层次加上对背景进行的单色调处理,使整个构架具有了完美性质,不能再增加也不能再减少。

4、运用重叠的图底建立空间。把相同的主题图形通过互相重叠组合成连续性,系列性的图底关系,这种系列就像一层层台阶引导观众的眼睛从前面到后面,从而产生空间纵深感。重叠图底法,使独立的元素在一个更加统一的式样之内集中,并使元素得到控制和加强。

(四)对中国室内设计的思考

中国艺术仍将继续发展,艺术家必须建立更为广博的知识结构,更深入地了解东方文化的底蕴,同时要看到,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提倡民族化或者强调民主性”的同时,取世界设计的精华,鄙夷糟粕。要以中国艺术发展的社会文化为基础,在中国文化主题和视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自觉的向前发展,保持符合民族审美观念的心态。坚定的相信中国艺术必然会在未来艺术的发展中占有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津.断层与绵延[M].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2][英]瑞秋・巴恩斯,保罗・梅森.现代艺术家与波普艺术家[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中国青年出社,2009.

[4]何政广.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5][美]安迪沃霍尔,卢慈颖译.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启示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波普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波普艺术;时尚服饰;运用;图案;色彩;造型

在当前时尚服饰艺术设计领域中,如何将流行元素应用到服饰图案、造型等因素中,充分实现艺术与流行因素的融合,成了时尚界人士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流行艺术元素领域中,波普艺术因其特有的流行化、大众化特点,以及通俗性的艺术理念,成了时尚服饰设计中流行元素应用的典范。为此时尚服饰设计研究者综合分析了波普艺术流行化与艺术的特点,寻找波普艺术元素在当前时尚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特性与方法,为提升时尚服饰设计流行化元素质量提供支持。

1 波普艺术发展及特点

波普(POP)一词在时尚界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的代表。其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50年代后期在美国得到了发展。在艺术研究领域,艺术家将波普艺术比喻为最代表流行文化的艺术类型,同时又被称为新写实主义艺术。

波普艺术在艺术实践中具有流行性、灵活多变性以及商业性三个主要特点。流行性主要来源于流行性理念,主要指这一艺术的灵感和形式与社会流行元素息息相关,会与社会时尚流行潮流形成互动的关系。灵活多变性主要指这一艺术形式不拘泥于单一的艺术体系,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进行表现。例如,美术、雕塑、音乐等艺术类型,在广告、服饰等艺术设计中都可以融入波普艺术理念。商业性特点主要指波普艺术具有较强的商业性元素,如稀奇、艳俗、强烈对比等商业性艺术特点,都可以在波普艺术中得以表现。正因波普艺术元素具有以上特点,时尚设计界在流行性因素选择中,较喜欢将波普艺术元素引入设计过程。

2 波普艺术元素在时尚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在时尚服饰设计领域,波普艺术元素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服饰设计中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服饰设计中,这一艺术元素主要集中在服饰图案设计、色彩搭配以及造型设计等设计因素中。

2.1 波普艺术元素在图案设计中的体现

在服饰图案设计中,波普艺术元素的应用较为常见与普遍。这主要是因为,波普艺术因素的图案设计特点鲜明、时尚型强,较容易为社会年轻群体接收,并在其中流行起来。其中较为明显的波普艺术服饰图案包括了以下几类。一是卡通类图案。在流行服饰设计过程中,卡通图案是设计者较常采用的图案类型。在艺术领域中,卡通图案具有较为鲜明的波普艺术元素。卡通图案应用在服饰设计中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卡通元素具有活泼、童趣的特点,可以使穿者表现出青春元素的特点;另一方面,卡通元素往往是流行、怀旧等时尚元素的组成部分,可以充分体现出服饰的时尚性特点。二是流行偶像图案。流行偶像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67年沃霍尔创造的作品《玛丽莲・梦露》,即是以当时流行偶像梦露图案为创造基础进行艺术再加工,形成的波普图案艺术精品。在服饰设计中,设计者将流行偶像图案进行再创作,满足穿着者对流行元素的追求心理,是当前时尚设计的重要方法。例如,服饰设计中,经常随着韩剧热播推出韩剧偶像服饰,并成为一个时期内的流行元素。这种短期流行化特点,即是波普艺术的重要特征。三是抽象化图案。抽象化艺术图形也是波普艺术元素的组成部分。在服饰设计过程中,抽象化图案一般表现为几何图形与涂鸦两种形式。几何图案一般具有较强的对比性或视觉冲击性,容易吸引受众的视觉和注意力。在服饰设计中将几何图案与对比性较强的色彩配合设计,是流行设计中较常采用的设计方式(如图1所示)。而涂鸦性抽象图案在设计具有随意性特点,可以充分展示服装穿着者的个性化特点。

2.2 波普艺术元素在色彩设计中的体现

波普艺术元素在色彩设计中,具有鲜明的艳俗、搭配随意等特点,容易体现出服装设计者自身的色彩欣赏性特点。这种色彩设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调色板式设计理念。调色板式设计理念,即是将调色板所展示的色彩构图,将流行色充分通过视觉对比、融合等方式展示到服饰设计中,体现出协调与混乱并存的艺术特点,进而实现出波普艺术流行时尚化特点。二是简约色彩搭配设计理念。波普艺术元素服饰设计中,不仅会采用对比较为强烈的色彩搭配模式,还可以采用简约化的色彩搭配理念,即采用单一主色搭配单一辅助色,单独使用双主色等设计理念,进行服饰设计(如图2所示)。这种较为简约的服饰色彩搭配方式,可以在服饰设计中发挥出出人意料的设计效果。

2.3 波普艺术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个性化发展理念的推广与普及,个性化设计理念成了服饰设计的重要元素。在这一设计理念中,波普艺术元素的出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造型设计理念体现在混搭造型设计理念与DIY造型设计中。混搭风格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了波普艺术的随意性与流行化特点,将时尚流行因素进行组合与再处理,为服饰穿着者提供了个性化流行风格。例如,彩色西装与短裤混搭,既可以通过强烈对比提高服饰的时尚性,同时也充分融入了时装流行元素,是混搭服装造型设计的典范。而在DIY服饰设计中,设计一般都会采用波普造型设计理念进行服装造型设计,以流行性元素特点提高服装时尚性特点。例如,白T恤涂鸦图案与彩色短裤情侣服DIY服装造型,就是当前DIY设计者经常采用的服装造型。这种造型在设计中,具有明显的波普艺术特性。

3 结语

波普艺术元素是当前服饰设计流行化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服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服饰设计中,可以将流行元素、艺术元素、个性化元素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的整合,为服饰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为此,时尚服饰设计人员以波普艺术发展和特点为切入点,结合当前服饰设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其艺术实践研究,为服饰设计理论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霞.当代中国风格服饰探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5.

波普艺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验室波普艺术波普广告艺术文化

矛盾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变成了一个大的实验室,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都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得到产生、检验、重生和升华的,广告艺术文化也不例外。它借助社会发展出现的审美矛盾冲突,为时代的潮流要求,不断地把艺术和设计,甚至是多种语言形式融合在一起,试图寻求它独特的社会美学风格。不同的社会时期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广告艺术文化要以不同的精神姿态表现、影射时代的审美特征,就必需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时代设计表现语言,才能求得它的社会商业出路;波普艺术的诞生发展,给广告设计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借助波普表现语言发展起来的广告艺术文化,我们暂且称之为波普广告艺术文化。波普广告艺术文化也跟其他的广告一样,也是要不断地进行试验和尝试才能更好地寻求社会商业出路的,因此,我们说,波普广告艺术文化是实验室里的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的发展,知识爆炸的社会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所难免,传统的美学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一次考验和历练。事实证明,传统的绘画已很难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20世纪50年代,在社会这个实验室里,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波普艺术”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那个时代时尚的代名词。广告艺术往往是通过把握艺术文化潮流来把握流行的商业文化的,当波普艺术冲击着传统绘画领域并试图打碎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时,作为大众文化实用艺术的广告艺术也同样被“波普”风潮所波及。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口味,也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广告设计者把波普艺术的观念和其大胆的表现手法尝试引用到广告设计中来,使得广告艺术几乎在一夜之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时尚的大街小巷上时,让那些追求“酷”生活的现代年轻人喷发出了对它火一样的热情。这种不循规蹈矩的广告艺术实验,它粗糙却很是标新立异,它抽象但又个性鲜明,它平面但意会的简洁图案、随性但隐喻的诉求文字、抽象但张扬艳丽的色彩,还有纯粹舞动的表现线条,所有这些都恰恰象征着青春的一种挥霍,一种潮流年轻人的自由自在的写照。这次广告艺术与波普艺术的混合反应,不管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的实验结果,都暂时迎合了具有复杂审美倾向的年轻新一代的口味,抓住这样的一种口味倾向,设计者更是相信了安迪·沃霍尔说过的一句话:“Everythingisbeautiful.Popiseverything.”(所有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波普就是所有的事物。)

因此,任何事物都成了设计者尝试用来设计广告艺术的构成元素,所有的构成元素都被试图在实验过程中求证它们的存在价值,或许是浮躁的现代年轻人喜欢新奇的艺术视觉冲击力,或许是毫无禁忌的表达游戏更能体现时尚气息和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年轻人喜欢借助这种文化潮流来宣泄情感,标榜自己的个性,同时证明自己跟艺术文化走得最近;虽然广告艺术的这种波普实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人的审美倾向,但波普广告艺术毕竟是踩着年轻的步子而来,它在一点点地逼近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生活,淋漓尽致的波普广告艺术,也诱发了我们对广告艺术领域的更多期待。但通俗、趣味、大众和即时的时尚之风,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行为方法上,它们都是有待于人们的发掘和发展求证的。因此,波普广告艺术文化也仍然需要设计者们不断地探索和把握,仍然需要时间、空间对它的考验,仍然被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审美情趣所左右,它注定要带着实验室的味道一路走去,这样,它才能把准流行文化的脉搏,才能更具时代的时尚精神内涵,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商业市场。

波普广告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又产生在观念艺术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在一定嬗变的时期内,其概念的定义,需要一定的实验求证过程。波普艺术是踏着工业的尘埃而来的,是后现代美术的征兆。一开始,波普艺术就是以理性的、批判的、自然的、直白的、嘲讽的、矛盾的等这样一种复合姿态出现的。对于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理论家们关于“波普”的定义最初也曾有过多种不同的解释,那么,在艺术文化多元化的新观念激发下,借助“波普”来刺激和推动广告艺术发展和变化而形成的波普广告艺术文化应怎样来定义,这是人们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当科技不断地被运用到艺术领域里来时,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消解,纯艺术的波普艺术和大众艺术的波普广告艺术,它们无论是在手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交集,更何况它们还存在于不同的社会时期和不同的地域里。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对它们的含义界定是不同的,正如“……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像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增加。因此……例如广告、电影和电视等,也要求我们对其作出新的文化阐释。”①那么,怎样把握波普艺术和波普广告艺术之间的界定,需要一个相当的求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社会的肯定和人们的认可。什么是波普艺术,什么是波普广告艺术,这要由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来决定的。这个决定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验证,况且,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物,要想正确地把握一种新生事物的概念,需要人们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才能证明概念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说波普广告艺术文化的概念也一样,在多元化的艺术文化概念遍地开花的社会时期里,在一定时期内,其概念的定位注定是要在社会实验室里来等待着最终的最佳结论。

广告艺术要想借鉴和融会波普艺术来实现它的不一样的社会价值,就得寻找两者之间的艺术交汇点,寻找就是不断地尝试和实验。要想波普广告创造出最大的商业经济价值,再精明的广告设计者也要在艺术思想、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上学会怎样去把握波普艺术的内在魅力,消化并有效地利用其积极因素,这样,波普艺术才能真正地服务于广告艺术,最大限度地为广告艺术带来商业卖点。达尔文的《进化论》里说道: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波普广告艺术也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要发展、要立足于市场,甚至要渗透到商业的各个领域去,这需要波普广告艺术既要恪守传达信息的职责,又要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的欣赏需求;既要对审美潮流“见风使舵”,又要不断地紧跟时代的潮流。当波普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扩张到广告设计领域时,要个性化、要全球化品位的广告艺术设计,当然不能对波普艺术进行简单的复制、移用或是全盘照搬,而是要设计者不断地探索和寻求设计艺术与波普艺术的切入点。考虑时代、人文、时间、空间的不同,尝试运用、投放市场、总结经验,最终找到更能赢得人心、深入人心,更能保持鲜活生命力的经典波普广告艺术文化的发展思路。所有这些,都是设计者们绞尽脑汁地去尝试、去研究的结果。有研究就有设计实验的可能,设计者的设计实验行为,其实就是波普广告艺术在社会实验室里的实验行为过程。

波普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矛盾曲折的道路历程,通过把脉文化潮流而发生发展的广告艺术,受波普潮流起落的影响,波普广告艺术文化也随时经历着市场的考验。流行的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晴雨表,社会的某个时代、某个阶段都有它相应的不同的艺术风格产生、流行,就算是同一种风格,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解释技巧等现象出现,并且,波普经历的盛衰也是众所周知的。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审美情趣也随着在发生变化,怀着想做现代先锋设计师雄心的广告设计者,密切关注波普艺术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变化动态,随时准备尝试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以便使自己的思路能赶上潮流、引领潮流。如:当波普喊着“颠覆”或盛行或混沌于人们的生活时,设计师就在审视波普元素在设计中的地位,领会波普的实在精神意义和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种种。以此企图形成鲜明个性风格,独占市场,因为,毕竟广告艺术不是设计师一个人的艺术行为,而是社会对商业信息的视觉艺术要求的行为。广告的目的是为了传达商业信息,信息又在观众读取时经过消化形成“加式”的信息艺术内涵,观众的参与使波普广告艺术受时尚文化思潮的影响很大,波普广告艺术要不断地迎合和引领人们的审美时尚。它需要学会怎样精致地去言明他物,需要随着时尚文化、艺术思潮的浪头,调整和挑战自己的艺术领域极限,让设计更加具有品位,以求社会、商业市场对它最大限度地接纳。调整和挑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实施试验的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当人们试图要给波普广告艺术定义时,当设计者们不动声色地把波普的精神引领到广告艺术中来时,实际上,他们在做着一件非常了不起的艺术文化实验活动,他们真正地使“波普艺术”的“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艺术生活化”的宗旨得以实现,从而也使广告设计艺术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表现、视觉效果境界,波普广告设计艺术文化的社会生活化,正是关注大众文化的艺术思潮的结果“……通俗的、大众的、可消费的、便宜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机智诙谐的、诡秘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②是它的本色,它的视觉符号通过与“波普”的日益撞击与交融,使现代的街头表现得异常的活跃,易于辨别的公共图像使冰冷的街道多了几分调侃和浪漫。大众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时刻影响着设计文化的发展,就像有一句话说的“更有意义的是,大众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作用也从此成为设计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③既然是课题,就不会没有试验,波普广告艺术就是一个要有试验的设计艺术课题,所以我们说,它是社会实验室里的产物。

注释:

①(德)汉斯·贝尔廷等著,常宁生编译.艺术史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次印刷,第24页。

②门小勇主编.平面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55页。

③同②,第156页。

参考文献:

[1](德)汉斯·贝尔廷等著,常宁生编译.艺术史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次印刷.

[2]李世丁,袁乐清著.沟通秘境:广告文案之道.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年4月.

[3](英)杰里米·安斯利著,蔡松坚译.设计百年——20世纪平面设计的先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2月.

波普艺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涂鸦;波谱;意识形态;表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61-01

一、波普语言的应用及体现

(一)波普的应用

波普语言的应用,最开始多用与商业及设计,在给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加油”的同时,也有很大一批艺术家运用波普语言来对其进行反对,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这其中也包含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的讽刺,反思,质疑,审判。

(二)波普的体现

波普艺术现在已经全面的被应用与借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波普艺术的影子,有些地方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比如一种消费观念,一种饮食观念,比如“淘宝”比如“麦当劳”。

波普文化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符号,一种艺术或者设计语言,但由于它前卫,流行,时髦的性质,再加上视觉及内部结构的合理,难免成为各个行业直接或间接汲取或剽窃灵感的对象,波普艺术这种对流行时尚的影响力是相当持久的,可能这是艺术史和设计史上的奇迹。

在波普大面积用于商业的同时,艺术家也开始反思这个现象,同时用发现了如何运用如此流行的“武器”,在大部分时候流行的方式作为武器是无力的,但似波普除流行以外有其他更有价值的特质,这可能就是一种反叛精神,一种质疑精神。在“波普文化”的世界里,“庸俗社会学”是成立的,既然成立,那按此逻辑金钱绝对上层建筑是成立的,那么一个社会背景的全貌与趋势,完全可以用波普语言去进行表现,在引领时尚前卫的同时,又在暗中反对这种现象,就是这种矛盾让波普像一个车轮一直的转动与发展。

二、涂鸦语言的应用及体现

(一)涂鸦语言的应用

这里说的涂鸦,是指“Graffiti”,准确的说,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美国纽约最穷的街区,那个时候,大多是黑人的街区都很拜金,黑帮在这里迅速崛起,很多帮派纷争和底盘争夺,涂鸦与纹身作为一种标签的形式同时出现,纹身在成员身上,涂鸦则为底盘划分的标签,当时的涂鸦还是歪歪扭扭的,比较原始,只是作为标签和记号使用。后又有艺术天赋的成员不满足随意的涂鸦符号,开始制作设计考究精良的涂鸦符号。

但真正的涂鸦艺术家大都与黑帮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他们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展示自己的才华,是非常纯粹的艺术家,因为涂鸦在当时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回报,他们只是在表达质疑以及不满。

涂鸦文化到后来也变成一种精神文化,一种反抗精英主义,反抗教条,崇尚自由的文化,当然,由于涂鸦必须在公共场所才能体现出本质要义,这一点这阻碍的了涂鸦文化的发展,始终始终为比较边缘的艺术形式,但正是这种边缘的艺术形式,是这种艺术形式一直平稳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单纯的艺术形式。

涂鸦这种艺术形式,是普通艺术家最好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的直接与见效,但目前还是很多的涂鸦艺术家掉进了“形式”的陷阱。涂鸦艺术应该是自由的,多变的,有见解的。

涂鸦艺术已经不是单纯的仅限于涂与公共场,很多架上艺术已经与涂鸦艺术结合起来。

(二)涂鸦的体现

涂鸦艺术开始出现在架上,其重要性完全与波普艺术的出现不相上下,涂鸦艺术在架上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传统的架上艺术的一种颠覆与瓦解,使绘画回归到原始冲动,反对精英主义与经典主义,同时也在质疑主流架上艺术成功学的正确与否。

架上艺术家通过涂鸦语言,更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疑问与情绪,当然这与抽象表现主义语言是有区别的,但看上去确实那么的相似,一种是行动绘画,而另一种,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表达,只是最后涂鸦艺术呈现的效果是感性的。

三、涂鸦与波普的结合

涂鸦语言与波普语言的结合,使架上绘画的传统被彻底丢弃,艺术不在追求“笔墨”,而是追求艺术作品内在结构,这也是观念艺术的产生所影响的。后现代主义绘画大都很瞥见这两种语言的存在。

这种更本质,更直接的创作方式,很适合与创作社会型问题的作品,因为这两种语言与生活最接近,与人们更亲切,且这两种语言是社会变革直接直接产生出来的。艺术对公共社会的介入与影响,这两种语言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波普艺术范文第8篇

波普是一个大生意

波普艺术是:大众流行的、短暂的、容易被遗忘的、低成本、集成生产、年轻的、妙趣横生、性感、耍花招、吸引人的大生意。这只是一个开始……

――

理查德・汉米尔顿写给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的信,1957年1月16日

确切地说,波普不是一场运动,不是一群艺术家,也不是一种风格。波普也没有局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尽管它曾繁荣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之下。理查德・汉密尔顿在1957年的一封信中早已为波普做了早期定义,他认为以波普名义创造出的并不是艺术,而是现代流行文化(广告、漫话、电影等令艺术家着迷的事物)的自身显著特征。但是波普们总有一个主题,它是叙事或是引用,是现实或是超现实,是一种对材料的态度,还是对身边世界的关注――尤其是那些看似不重要、被忽略的小细节。当这些主题与态度被一种相关的未扭曲的方式处理过,最后的成品就能够给人复杂、甚至矛盾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看似简单的放大也能将‘奇怪的事物’变成一幅‘奇怪的图案’。”这是波普艺术家从标志和招贴板上学来的。

作为美国波普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是二十世纪中期美国社会最活跃、最具话题性的形象。直至今天我们仍能剥茧抽丝地细数关于沃霍尔的众多趣事,他的整个人生,俨然已是当代艺术史特点最鲜明的一笔。然而比起评价他的艺术创作,我们似乎更愿意讨论安迪・沃霍尔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各种角色,以及它们带来的影响力――画家、雕塑家、摄影家、电影人、小说家、剧作家、杂志主编、摇滚乐团制作人、电视人、演员和模特。这种身份的过份复合,使沃霍尔与其说是一个制造艺术现象的艺术家,毋宁说更像一个艺术现象。

像许多其他的文化偶像一样,安迪・沃霍尔的去世丝毫没有减少他的知名度,相反,成了他“事业上重要的一步”。关于沃霍尔的大型展览、学术著述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过,人们甚至在语言上创造了“Warholian”这样一个单词来形容与他有关系的事物。显然,安迪・沃霍尔并不是波普艺术的开创者,但是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革命性的创作方式,以及沃霍尔式的“生活态度”使他成为了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可以说:他代表了波普精神。

艺术工厂

“布里洛盒子(Brillo Boxes,1964)”一直被称为是沃霍尔最“不着痕迹”的代表作品。在这个作品中,沃霍尔将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厨房清洁产品直接放到了展示空间中,延续了达达主义代表艺术家马歇尔・杜尚的代表作品“泉(Fountain,1917)”的概念。但他似乎又比杜尚更直接地讨论了艺术中最为尖锐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使这些事物成为艺术品,而其它事物不能?艺术就其最高职能来说,已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视觉需求,而开始研究自身。在这场升级中,安迪・沃霍尔将艺术创作带到了一个更加注重理念和意图评判准则的新时期。但这并不是沃霍尔存在的真正意义,他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模糊了艺术品与商品之间的界限,以高产和打击面奇广的创作方式代表了当时社会信息、资本快速传播和扩散的状态。

上世纪的中晚期,是流行文化迅猛扩张的时期,自然流行文化的语言、符号频繁地出现在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之中,安迪・沃霍尔和同时期的艺术家一样洞悉到这一巨大社会变化,以及它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他似乎在靠使用十分广泛的创作媒介来达到表达剧变的目的――油画、丝网印刷、雕塑、摄影、影像、行为表演,甚至涉猎早期的数码艺术、电影拍摄、书籍写作、音乐制作和杂志的出品等实践活动。不过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他的雕塑作品和丝网版画作品。丝网版画是安迪・沃霍尔最为偏爱的创作方式,选择这种媒材除了他插画家的背景使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他喜欢丝网版画可以大量复制生产的特质――当时相比较其他媒介,这种方式可以更快速地创作和传播;而在市场销售方面,版画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被迅速交易和流通。

沃霍尔将自己的工作室称为“工厂”,因为他的作品一直像被工业化生产一样大量、机械性地被复制着“生产”。沃霍尔同时雇佣了大量的助手来帮助他完成作品――不同于以往艺术家与共同创作的助手间的密切关系,他与他的助手或者说工人之间只是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的金钱关系。同时这种共同创作的模式所带来的有关作品作者身份的讨论也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当下。沃霍尔的工厂经常聚集着各色人等:艺术家、音乐人、模特、演员、同性恋者等等,它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个流行文化和亚文化阶层聚会的场所。“工厂”不仅仅是他创作的场地,更多是作为他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正是与这些人的社交活动带给了沃霍尔更多灵感,从而将社会鲜活市井的浅层元素加入到后期的创作中去。

作为艺术活动与市场销售都极端活跃的艺术家,他对艺术、金钱、市场、美术馆之间关系的态度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性的立场。在沃霍尔的丝网版画作品中,各式各样的文化偶像和社会名人常常作为主要符号出现,他积极主动地迎合、拥抱艺术与金钱之间的关系,这一话题在日后不断地被人热议,而这种热议又使他与金钱拥抱得越来越紧密。一幅空前的资本与艺术互动的场景铺展开来。

美国梦与艺术壁垒

继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后,沃霍尔提出了“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正是这样一句话,预示了在消费社会中蕴含的巨大诱惑力和潜在能量,以及现代社会丰富的环境为个人提供的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的可能。

波普文化的经典时期是1956年至1986年,这段时间艺术界还是以莫奈和波德莱尔、19世纪巴黎酒吧文化、咖啡厅音乐会和大街生活为代表的现代时期的顶峰。纵使二战结束之际英国的独立小组(理查德・汉米尔顿是小组的主要人物,被誉为“波普艺术之父”)最早实践了波普艺术的创作方式,但他们作为与主流艺术格格不入的一个角色存在,注定走不远。有意思的是,这样横空出世的波普艺术到达美国后就迅速蔓延开来,并得到广泛的认同,波普天然适应这片沃土,正如电影天然适应好莱坞。此时的美国偶像被以相同的模式快速复制到别的国家,给了每个人一个出名的机会,其中包括了出身移民家庭,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后成为插画师的沃霍尔。所以如果美国梦是日落大道上的一支火炬,安迪・沃霍尔无疑就是它最好的代言人。

将沃霍尔的那句话放在当时的美国环境来看,是很恰如其分的。相对于欧洲在二战中的惨重损失,美国的经济却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除了经济的保证,基于自身发展的情况和人口结构,它对多元文化的接受程度也远远高于欧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波普艺术发起于英国,而在美国扎根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