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文化论文

新文化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文化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应用;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引导企业职员与企业的价值观相融合,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来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被世界知名企业应用实践。然而,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并未认识到进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追求短期的利益,认为没有必要像大企业一样进行文化建设。有些企业模仿其他成功企业,但只看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作用,并未认识到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谈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少有人会提到文化建设,大多数人认为中小企业的关键是生存,甚至一些管理界的专家也认为中小企业谈不上文化建设。但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同样需要进行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治病的妙药,却是强身健体的良方,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树立企业形象,而且还可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动力源泉,而且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企业创建的真正意义。每个企业的创建都应有一定的文化精髓,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小企业进行文化建设,不但能激发年轻人的创业梦想,而且还能为今后中国文化的流传奠定一定的优良基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不仅代表着中小企业奋发向上的拼搏,而且也体现了当代民族的文化气息,彰显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特色。

二、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忽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企业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有本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上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和企业职员渐渐形成的观念形态。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营理念、厂风厂貌、规章制度、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及道德规范等。如今,部分中小企业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领导阶层不够重视,对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实。

2.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引领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也没有个性。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企业激励员工工作的口号中,“团结”“创新”“进取”一类词汇的使用率分别高达41%、20%、10%,市场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些口号却坚不可摧,丝毫未变。部分中小企业把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的,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使得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发生矛盾冲突,影响企业的发展。

3.家族式文化的弊病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0家中小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80%的企业是家族式或泛家族式企业,因为受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家长制集权管理使得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科学论证和民主决策,家族力量对企业领导权的垄断,导致企业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使得员工的意见不能很好地反应到领导那里,且领导权的垄断也打消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使企业走向没落。

三、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建立创新的制度及激励体制

企业要想进行创新文化建设,首先应树立创新观念,让员工能在其职位上自觉按照新观念完成任务,然后建立创新的制度及激励体制,将其应用于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在创新的规章制度下,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造力,提升其实际操作水平。并聘请创新人才,满足其精神与物质层面的需求,使其创新观念能有效浸入企业的血脉。落实科学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优良的企业就有优良的文化内涵,如海尔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始终坚持“海尔,中国造”。这种文化理念深深体现了海尔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在经营管理方面,海尔也具有一定的激励志向,采用的励志格言为:海尔理念——只有创业没有守业;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种管理经济模式更为中小企业在管理和经营模式方面,提供了可参考的借鉴依据。

2.提升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指导,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将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的企业文化转变为有效的成果,并且加强对理念的宣传,使得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全面落实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创建学习型企业组织,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所以,企业要培养“言必行,行必果”的事态作风,没有好的执行力度,便只能成为宣传口号,这不但会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今后企业在执行控制力方面也缺乏效应。

3.提升领导方式的创新

领导方式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小企业的领导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注重自己与员工的交流方式,创建全新的领导与职工的关系,使领导与员工不仅仅是雇佣关系,领导和员工一同商讨企业的发展计划,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对企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中小企业进行创新文化建设还需要政府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制环境,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引导,创建更多的管理机构,为其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促进中小企业文化的形成。领导更应体贴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显出领导的优良作风。其次,企业文化的创建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中产主义路线,规划企业完美的文化史。这样,企业文化才能跟随时代潮流,走向更完美的企业人生。

四、结语

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企业的正面形象,而且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企业创新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企业要根据以往总结出来的发展规律,构建与本土文化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沈国春 单位:扬州赛尔达尼龙制造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剑.论中小企业文化创新[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9(38):18-19.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说月报》;文学期刊;读者;期刊内容

随着五四的蓬勃开展,西方的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开始大量涌入并迅速传播,使当时的读者在在思想观念上、在对社会、政治、文化、人生等的理解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新的社会文化生活建立,大众文化大行其道,文化不再是文人学者的专享,而成为了更多市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必然带来知识分子和市民大众对作为思想文化传播载体的书报刊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他们渴望了解新思想,接触新文化,获得新知识。人们对反映新文化新思想的书报刊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接受了新式学堂的教育后,开始接触西方的新思想与新文化,他们成为一大群思想活跃、见解独到的新读者,对文学刊物也有了更高的阅读期待,并踊跃地参与到了新文学的阅读和创作中。受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读者的阅读口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读者尤其是数量巨大的青年学生读者,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有新思想、新文化和新风格的期刊内容。

而在1919年新文化影响不断扩大的环境中,在白话文大盛的世风之下,《小说月报》所刊载的内容却仍以文言文为主导,以娱乐性和消遣性居上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和林译小说为主调,而《小说月报》的读者却已逐渐受到新文化的洗礼,阅读口味由消遣娱乐转变为追求科学理性和思想解放。《小说月报》前期所刊登的那些传记体的、以劝善惩恶言情说爱为主题的小说作品,无论是小说的内容设置,还是小说的审美理念和思想内涵,都无法满足具有新的阅读兴趣和欣赏眼光的读者群的阅读需求。这就使得《小说月报》迅速失去了众多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青年读者,而这批读者恰恰是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占主导的绝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文学期刊的命运。这也直接导致了《小说月报》的销量直线下降,到第十号时,只印了二千册,滑到了《小说月报》办刊以来的最低点。读者市场的滑坡给商务印书馆带来的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商务印书馆不得不痛定思痛,做出进行刊物革新的历史选择,努力追赶上时代文化潮流,重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

商务印书馆启用沈雁冰作为《小说月报》新一任的主编,带领《小说月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为了吸引读者并满足读者对新文化新思想的需求,沈雁冰果断地封存全部旧稿,采用周作人、冰心等有着新思想新知识的文学研究会成员作为《小说月报》新的撰稿人,这些人大多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受新文化影响颇深,同时学识渊博,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创作出代表新文化的高质量作品,有的还能翻译和鉴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紧握时代的脉搏,为读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新文学新文化,而这也是现阶段的《小说月报》正需要的。在具有新思想的主编引领下,《小说月报》还十分看重对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引进翻译,严格甄选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优秀作品进行翻译发表,满足读者对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的追求,重新占领读者市场。

在期刊的内容设置上,以沈雁冰为首的编辑群体首先就在作品选择上充分注重与读者的互动。期刊要想真正办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就必须要始终把读者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倾听读者的声音,因为读者是期刊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期刊所要传递的内容信息的最终接受者和实践者,没有读者,期刊的一切传播活动就失去了目标。

因此,在以读者为重的思想指导下,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编辑改变了过去以作者为主由作者决定内容的编辑理念,而开始了由编辑拟定选题,作者围绕选题展开写作的编辑方法。而编辑的选题确立是建立在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以读者为重这一思想理念基础之上的,刊物必须以读者的需求为栏目设定和内容选择的标准。正因此,沈雁冰革新《小说月报》时有意识将读者意识纳入编辑主体意中,以读者为中心来构建《小说月报》的新形式、新内容。他提出的办刊宗旨和设置的论评、创作、译丛等主要栏目都是在以读者需求为重的编辑思想下形成的。这种以满足读者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新内容和和新形式,十分有效地增强了《小说月报》对读者的吸引力,为《小说月报》在读者群中产生广泛的影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革新后《小说月报》的编辑还十分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关系,沈雁冰就首先开设了“通信”专栏,在编辑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构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读者给编辑部写信,是期刊编辑中常出现的情况,认真阅读和对待读者的来信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能更深入地了解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还能从读者提出的意见中找到改善编辑活动的恰当方法,加深并巩固读者与期刊编辑的关系,增强读者对杂志的忠实度和信赖度,进而培养长久的阅读习惯。沈雁冰就非常重视读者对的来信及其提出的各种反馈意见,特别是一些在当时给人以深刻启发的突出意见,他都认真地一一写回信给予答复,并将自己的回信与读者的来信一起刊发在“通信”栏中。在《小说月报》第12卷9号上,周作人和沈雁冰就语体文欧化问题在“通信”栏里展开了讨论,随后读者的参与这方面讨论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许多读者纷纷写信给编辑部参与讨论。这样的读者与编者都积极参与的讨论不仅扩大了读者参与期刊内容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扩大了《小说月报》的影响力,使刊物在社会上受关注的程度也大大提升。“通信”栏在读者心目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后来的读者来信里,有关于文学的讨论、关于创作的讨论,还有关于《小说月报》名字的讨论……从这些读者来信里可以看到人们对《小说月报》的关注程度,这样的一种与读者互动的交流沟通方式,为编辑改进编辑方法、作家提高写作水平、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和参与度都大有助益,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小说月报》在文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小说月报》对读者的重视和激发读者积极性的举措使得广大读者更加热心于参与阅读和文学创作,《小说月报》从第13卷1号开始就专门为读者开辟了“读者文坛”专栏,为读者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让更多的读者能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并使他们有机会能发表自己的作品。“读者文坛”的设立也进一步加深了编者和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从第13卷7号开始,为了进一步拓宽编者与作者、读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小说月报》又增加了“评论”、“故书新评”等特别栏目,从中更可以看出《小说月报》的编辑自觉针对读者的需要,主动为其服务的读者意识。

从革新前的对读者单向输入知识和信息,读者被动接受,到革新后转变为创造性地将读者与编者的编辑结合起来,注重编者与作者、读者的双向交流,这样的突破性举措,不仅对当时期刊编辑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天的各种现代媒体的编辑出版工作也十分有借鉴意义。

全面的革新使《小说月报》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1921年元月出版的第十二卷1号即“革新号”就销量喜人,印的五千册迅速销售一空,各处分馆还纷纷要求下期多发,到第一卷末期时,就印了一万。这样的销量也明显地反应出了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在读者中的接受程度,《小说月报》的革新可以说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也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有读者就对《小说月报》来信赞赏道:“《小说月报》如黑暗中的一颗明星,引文学者到文学应走的路。”读者的主动选择与接受也为《小说月报》对广大读者和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小说月报》影印版第1卷一第22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2]苏玉娜.接受视野中的《小说月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10年

[3]刘潇靖.传播学视野下的《小说月报》(1921―1931)研究――以“办刊宗旨”和“主编”为核心的讨论[D].银川: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谢晓霞.过渡时期的杂志:1910年-1920年的《小说月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4卷,2002年第4期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充分认识高校建设创新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仿追赶到逐步迈向世界先进行列,在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不仅对优秀人才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而且对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当前的大学文化,虽然从文字表述上看大都有求实、创新等词汇,但从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学校风气、体制与校园环境氛围看,与真正的创新文化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精神理念与价值判断上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共性轻个性;在教育理念上重教育的社会功能,轻教育本体功能,即重视教育为短期的社会政治、经济需求服务,忽视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功能,重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在大学评价体系上重物化指标,轻精神文化因素;加上官本位的思想残余、平均主义、急功近利、因循守旧、“但求无过”的平庸思想等等,以及这些观念意识在大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种种反映,像一张无形的网,制约着广大师生员工内在创造性的发挥,阻碍着教育教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充分滋长。因此应该承认,我国的大学文化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创新文化。

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我国教育界和社会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一流大学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普遍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固然要有一些量化的指标,要对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做出特殊贡献,更要有崇高的大学精神、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十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已经在硬件基础和可比性数量指标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大学自身改革发展的深入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呼吁大学精神的重塑、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显命题”。可以说,创新文化在大学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组织使命、精神品格和特色,是决定大学兴衰的文化之魄。

大力倡导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

建设创新文化,首先是要树立与创新相适应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特别是牢固确立以创新为荣的价值观,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为推进教育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促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切实尊重个人、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我们的大学里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崇尚集体精神是正确的,但重视集体,强调个人成长和发挥作用不能脱离集体的同时,也必须十分关注每一个个体,注重发挥个人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每名师生员工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把关心人、激励人、满足人,努力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根本追求。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事实,尊重不同人的个性和特点,尊重自由的探索和首创精神,切实改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不良风气,改变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个性发展、鼓励个人冒尖。

二是树立自强不息、人文日新的奋斗意识,弘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者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真正的进步。”

而要不断提出新问题,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他、只唯实”,不迷信权威和前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想前人没有想过的问题、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今天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固然要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但绝不能亦步亦趋,更不能照抄照搬,而要从国情和学校实际出发,敢于突破和超越,这样才能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三是培育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观念,提倡厚德载物的博怀与宽容失败的精神。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产生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大学创新文化的重要内涵。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包含着宽容失败的精神,我们要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允许失败、宽容失误,增强包容心、宽容度和承受力,如硅谷流行的那句话“Its OK to fail”(失败是可以的)一样,敢于承担创新的风险和责任,营造不怕失败的宽松氛围。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还必须坚持开放式办学的理念,加强与社会、与海内外的交流合作,广泛吸取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营养。我们要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学术研究无”,尊重不同学科特点,倡导学术自由,加强学术探讨,活跃学术气氛。我们要倡导双赢、多赢的竞合观,强化“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鼓励竞争、敢于拼搏,在竞争中提高创新能力,努力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意、善于创新的人才,产生具有创新价值、独领的创新成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的制度保证

第一,探索研究型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建设的一流大学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而发挥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学术优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创新人才的关键,也是建设创新文化最重要的体制保证。

第二,创新学术组织运作模式,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我国大学按“校、院系、教研组或实验室”传统模式建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交叉、会聚式的发展趋势。要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这种金字塔式的组织体制,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比如,设置跨院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将决策的重心适当下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二维矩阵组织模式。又如,对院系、学科、专业的设置及时调整,打破学科划分过细、过窄的条块分割,主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此外,加强与企业、政府部门、其他院校设立联合研究机构,设立面向新兴领域的研究基金、青年教师创新基金,组织松散开放的学术活动等。

第三,改革人事管理体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学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大师级的优秀人才,建立最具有使命感、对学术最有兴趣、最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要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打破“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终身制,建立“一流、竞争、流动”的动态择优用人机制。

第四,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人的创造性。科研评价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避免简单化的“一刀切”,对于需要集体攻关学科要在强调个人创新的同时,应重视团队的协同突破,要肯定成果排名相对较后的人员的贡献 ;而对基础学科,则要采用相对较长的评价期。特别是在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学术论文已经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论文评价要从重数量转为重质量,重视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用情况。引进人才要从重视已有成果,转到注重发展潜力。学生评价要淡化分数,改变靠小数点后两位决定量化排序的做法。同时,要严格防止并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尊严、学术环境和学校声誉。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文化 学习文化 攻坚文化 融合文化 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构建企业文化,助推企业改革

从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历史看,无论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重大进展还是国家民族伟大振兴,都首先源于思想解放、文化繁荣,可以说以思想解放为内核的文化变革是人类进步的先导;从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来看,思想解放、文化创新也是改革的动因。对处于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地位的企业而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企业文化提升为先导先行,也是重要而必须的路径选择。

《中国企业大百科全书》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组织成员共同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独具企业自身特色的信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对企业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引领企业思想,这是企业改革创新的思想基础;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有着强烈的凝聚作用,使其产生认同与归属感,缓解企业改革产生的摩擦与矛盾;企业文化有利于良好企业形象的塑造,为企业改革获得较好的社会氛围。新兴际华“改革深化,文化先行”的成功探索就是一个佐证。

新兴际华作为本世纪初由总后原生产部及军需企业重组整合而成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自2001年末从军队移交中央管理以来,集团营业收入年均递增41.18%;利税年均递增18.96%;净资产年均递增21.13%,经济增加值年均递增29.42%,人均年收入平均递增17.34%。单从经济规模而言,相当于12年再造24个新兴际华,站稳了世界500强。其成功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十多年的市场洗礼中,提升企业和员工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体系)、行为模式(道德行为体系)及其外在表现形式(形象识别体系),培育“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在融合中壮大”的核心理念和“自强不息、自我超越”的精神理念,持续打造创新文化、学习文化、攻坚文化和融合文化等以求实创新超越为导向的功能文化,引领和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造创新文化“催化剂”,塑造企业改革哲学

良好的创新文化是激发与维持企业创新的精神动力。创新文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无论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系和文化环境。①企业创新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创新模范、创新网络及其创新环境等等。②创新要求企业具备前瞻性眼光,能够超越其他企业的生产创造活动,开创一种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

企业的这种创新活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益处,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商业模式的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创新、产品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甚至可以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为企业打开新的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伴而生,企业只有在创新文化的引领下将创新制度化、常效化,建立起明晰、有效的创新机制才能保证企业的创新能力得以持续。

作为老军企,新兴际华的成员企业主要依靠军品生存,可谓是传统产业之传统环节,更为要命的是传统脑筋、传统思维,难以经受从军队脱钩后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风浪的冲击。③基于自身实际、遵循发展规律,新兴际华从创建创新文化入手大力提升企业文化,使其成为企业系统思维方式、团队行为模式和具体外在形式,影响、带动和营造了“人人创新、事事创新”的氛围。

集团上下树立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思维变革哲学,培育了“今天主业未必是明天主业,明天主业势必是今天延伸”的转型升级观,实施“进三(第三产业)强二(第二产业)创一流(基础)”战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强基。以先进可行且极具挑战性的发展战略为引领,调整产业、产品、产权等3大结构,推进产品、技术、市场、品牌、金融、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7大创新,改革研发、采购、营销、干部等4大体系。整合培育成冶金铸造、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主要业务板块,整个新兴际华正向着立足产业布局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转变。

一是在冶金铸造行业“做强”产业链。由球墨铸管生产制造业向服务制造业延伸,实现在城市管网、矿区管网从产品、装备到建设、管理的“交钥匙工程”,并初步拓展到国外,抢占市场制高点。

二是在轻工纺织行业“做高”产业端。与欧美著名品牌合作,两地互动控制设计和渠道两端,由服装加工鞋帽生产等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移,逐步培育出“JH1912”等高端品牌。在大中城市建设集名牌购物、休闲娱乐、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兴商业模式,前向拉动制造业、后向拓展服务业,抢占服务制高点、品牌制高点。

三是在装备制造行业“做好”产业群。由先进制造业向全系统集成转型,组建国内首家应急救援产业联盟,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区域化布局,打造出中国最大应急救援生产研发产业集群,成功助力抗击北京“7・21”特大暴雨等灾害,抢占技术制高点。

打造学习文化“清心剂”,引领企业改革方向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已置身于全球范围进行生产与销售,这意味着企业必须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自身的发展。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相互学习的社会,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各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趋同,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更好地了解别人、向别人学习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④

日本的一位管理大师曾指出:“在经济世界里,没有肯定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要应付这种变化,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在当前国际经济大背景下,企业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学习其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实现运营体制与治理模式的现代化、科学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新兴际华成立初期,合并财务报表,盈亏相抵后当年净亏8100万元,营业收入也只有76.19亿元,集团在央企阵营中排名几近垫底。要在低起点实现高效率,出路在改革、关键在学习、途径在对标。⑤为此,新兴际华大力创建学习文化,在集团上下培育了“自强不息、自我超越”的集团精神和“见贤思齐,闻愚为戒”的行为导向。集团上下建立“以学习立标、以调研对标、以落实追标”的闭环赶超格局。

一是对标改革运营体制机制。针对运行体制机制障碍,先后组织学习邯钢成本倒逼、台塑独立核算、玫德流程再造、中国石化集中采购、海尔人单合一等内部改革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了在管理链条上“处处市场激活力”,在价值链条上“环环联动挖潜力”,在承载链条上“层层核算传动力”,在流程链条上“事事闭路保效力”的运行机制,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二是对标改革治理体制机制。对标学习宝钢、华润等国内外先进企业治理现代化建设经验,在治理体制上大胆改革,提升了治理现代化水平。近年来决策投资项目项项见效,已培育21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分业务板块上市步伐,际华股份组建仅3年就实现了板块整体上市,连同此前上市的新兴铸管股份,新兴际华80%的资产和人员纳入上市部分。

打造攻坚文化“兴奋剂”,推动企业改革突破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企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能够使员工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会营造一种人人奋发向上的企业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会被尊重、被承认,人人都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⑥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⑦

企业总结、提炼出的企业精神,集中体现了其管理风格与发展理念,是一种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体系,对广大员工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企业精神能够调动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激励企业不断地开拓进取,创造更大的成就与辉煌。

改革作为一场攻坚战,没有一种“亮剑”精神是难以突破的,享乐主义更是要不得。在重组初期,新兴际华管理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还与市场经济环境难以相容,体现出不进取、不担当、不作为的风气,具体表现在头脑僵化、知识老化、能力退化,“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混日子、守摊子、保位子,得过且过缺干劲、求稳怕乱没闯劲,甘做吃老本、耗家产的“末二代”。对此,新兴际华从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方面入手推进改革,重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集团传统,强调发扬“亮剑”精神,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提炼了“求真求实求新”的集团作风,激励凝聚全体新兴际华人对改革发展敢于攻坚啃硬涉险滩。

一是推进破产改制。2004年军队将14户军保企业政策性破产任务交由新兴际华操作。这些军保企业,大多都是伴随着中国人民的壮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干部职工对部队有感情,不愿移交地方。新兴际华在刘明忠等班子成员带领下,从各级企业抽调100余名骨干组织维稳力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破产遗留问题,使政策性破产工作逐渐走出僵局。

二是突出业绩打“擂”。弘扬“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创先争优精神,以本岗位、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和行业前三、国际一流作为对标指标,引导企业之间月夺流动红旗,季争绩效最佳。新兴发展板块由2007年组建初的利润0.3亿元提升到2013年的8.5亿元,增长近30倍。

三是强化岗位“赛马”。培育“适者为才,功者居上”的业绩导向,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竞争格局。85%以上的中层人员通过社会招聘从外部引入,“鲶鱼效应”激活了人力资源体系,也倒逼着集团上下解放思想、创新突破。

打造融合文化“粘合剂”,整合企业改革摩擦

企业文化能够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将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齐心协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的理想信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期望等微妙的心理沟通,使员工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理想、目标和价值观念,改变只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行为意识,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从而使员工将自己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⑧这种融合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凝聚企业员工的集体智慧,缓和企业改革带来的摩擦,实现企业上下精诚团结、协同共进。

新兴际华成立初期,分布在全国近30个省市区的所属78户军需企业事业单位如同78个小帆板,规模小而散,成为制约集团整体战略发挥的瓶颈。为此,新兴际华把“再造共同渊源、营造共同氛围、缔造共同价值、打造共同愿景”作为实施内部融合外部整合的重要举措。⑨在企业中塑造互利共赢,同创共享的价值观。从“人的共识,事的协同,业的集成”等方面打造“共同发展愿景”。用文化最大公约数把集团上下链接成一个统一整体,为集团改革调整、做强做优提供了强大的粘合剂。

十多年来,集团先后历经军内军外2次移交,对外兼并10户企业,对内推进14户企业政策性破产,对下推进4个板块整合实施3级管理,对比于重组移交初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央企阵营中,已由过去的130名之外分别上升到前28和47位。⑩

结语

当前,企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非常复杂,前进道路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急迫任务。在企业改革创新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构建与作用的发挥既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实现企业管理与发展变革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创造力、凝聚力与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源泉,是企业改革与发展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推动力,对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改革的长远推动力。新兴际华注重发挥文化先导、思想引领作用,在领导体制、战略控制、运行机制和人文规制等方面全面协同改革创新,趟出了一条“竞合”特色的国企改革发展道路,企业实现了科学发展,成长为全球第一的球墨铸管制造商、全国第一的军需保障服务商、中国唯一的应急救援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牵头者,也成为从军队走出的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作者单位:新兴际华集团)

【注释】

①水常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3期。

②宋培林:“论企业创新文化―兼析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5期。

③⑤⑨⑩刘明忠:“竞合文化引领跨越发展”,《人民论坛》,2013年3月下。

④汤晓峰:“企业创建学习型文化的路径探讨”,《企业经济》,2008年第1期。

⑥⑧袁洁秋:《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2006年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⑦谬才兴:“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日前,《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一书出版。该书的设计立足于社会文化史的视野,将艺术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去研究汉剧的活动与人物,揭示汉剧生存发展的机制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作者以独到的学术眼光、新的研究方式与史料,深化了读者对近代湖北城市生活、大众文化的认识,深化了对汉剧这种文化形态的认识。 【关键词】新文化史;大众文化;汉剧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35-0221世纪伊始,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开始被系统地引入大陆史学界,1999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社会文化史教授彼得・伯克应邀来华讲学,他的《西方新社会文化史》一文经过翻译后,让国内学者初步了解了西方日益成熟的史学研究新动向,包括它的研究课题、原则、产生的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新文化史”作为史学发展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大陆年轻一代学者的研究理念。社会史的研究包括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等方面,并渗透到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各个领域。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出现的新研究视角,即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学界称之为社会文化史,“以文化理论分析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或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历史上的文化问题”,“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并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风俗习尚、大众文化、民众观念、社会伦理、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的互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社会文化史家注重自下而上地看历史。彼得・伯克认为社会文化史的一个显著特征即研究日常生活,并试图找出隐藏于表面之下的规则、常规、习俗和原则。正是在“新社会文化史”的浸润之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即是在郑维维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本人对于汉剧的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尝试新的方法、找寻新的史料,在意向及方法上都是很好的大胆尝试。汉剧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早期称“楚腔”“楚调”“汉调”等。1912年,汉剧史学家杨铎在《汉剧丛谈》中第一次将“楚调”定名为汉剧,沿用至今。汉剧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广东、福建的部分地区。其声腔为西皮、二黄,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黄合奏之先河,形成皮黄声腔系统,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末民初到20世纪30年代末,是汉剧的兴盛时期。其时,汉口有二十余个汉剧班,演员达千人以上。丹桂舞台、老圃游乐园、天仙舞台、长乐戏院等二十余家演出场所遍及江城,多数以汉剧演出为主。汉口民众都喜欢看汉剧,最为普遍的待客之道就是“逛园子”听汉剧,故时人称“20世纪30年代前后,汉剧就是武汉的流行歌”。毋庸置疑,汉剧与民国时的汉口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缺失了汉剧元素,我们心中的汉口将不复存在。可见,汉剧对研究近代武汉城市民众的文化与日常生活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对象。从近代城市底层民众、大众文化的角度去看,把城市空间、城市人群、日常生活、大众娱乐、地方戏剧等纳入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会呈现一些什么样的景象?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书突破前人“就戏言戏”的窠臼,尝试着从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新视角考量汉剧,揭示汉剧生存发展的机制及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希图以此来进一步拓宽和深入对近代武汉城市史和文化史的理解。以往对汉剧的研究都是从曲艺史或文学史的角度进行的,文学史较重视作为文本的汉剧剧本的研究,曲艺史较重视其艺术特色、音调、流派唱腔等问题。史学界对于汉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需要依赖文学史、曲艺史等的研究基础。但是,现在要从社会文化史的全新视野开展研究,几乎没有可借鉴的前期成果,学术难度相当大,解决的办法还是从资料入手。武汉地区的戏曲材料固然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而民国时期武汉地区的报刊更是本书最主要的资料,如政府公报《社会》《新汉口》;官方媒体《中山日报》《武汉日报》《和平日报》《民国日报》;地方大报《汉口中西报纸》《国民新报》《大光报》;地方小报《镜报》《新快报》《罗宾汉报》《汉口导报》《楚声日报》等等。总体而言,这些报纸的副刊热衷于戏剧和名伶评介、对戏剧动态的报道,虽然简短和不全面,但为本书重构汉剧的往昔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碎片”。通过梳理这些民国时期的地方报纸,作者挖掘了大量有关汉剧的史料,这些史料在前人的研究中还未被重视,本文尚属首次使用。不难看到,因视角的转移,郑维维博士在其专著中的确有一系列新见解和新探讨,这种探讨在总体方法和写作取向上是叙事的而非分析的,是描述的而非说理的。如何描写历史?无论史学如何演变,“故事”始终是历史的中心线索,而“描述”或“描写”,即讲故事的能力则是历史研究者最基本的技艺和看家本领。著者将民国时期汉剧的命运、艺人的浮沉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徐徐展开,文义清晰地再现了历史的全幅式场景,使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接近。显然,这是本书在风格上的又一新追求。总而言之,筚路蓝缕,著者认真研读新文化史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资料深入细致地展开讨论,终于有所收获,《社会史视角下的汉剧(1912―1949)》之写成至少有下列几点意义:其一,在书写对象上,关怀穷人以及默默无闻者的生活、感情以及行为,而非大人物或有权者,还原弱势的下层社会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场景;其二,在方法上,分析与叙述并重,利用叙事技巧说故事,将历史之“实”带向文学之“虚”的路途上;其三,扩大史料范围,重视其中人事情节赖以重建的人们行动所自来的文化;其四,描述一个艺人,或一次演剧,或是一件戏剧性的事件,其目的是要于过去的社会或文化有所启示。学术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独到的学术眼光,郑维维博士在其专著中已循此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学术研究道路上她还会走得更远。参考文献:[1][英]彼得・伯克著,蔡玉辉译.什么是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刘志琴.青史有待垦天荒──试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崛起[J].史学理论研究,1999(1).[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4).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121-02

说到编辑工作者,有人说,编辑应该是商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编辑绝不能是商人,因为商人的目的是在于求利。但编辑是精神生产生者,是积累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的,他更应着重于民族形象塑造,为读者服务,把读者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医学编辑,表面看是一项非常轻松、容易的工作,但实质上,医学编辑工作者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轻松,他们需要熟悉国内外的重要的专业信息数据库,熟练掌握相关的引文分析型的大型专业信息全文数据库及其文献计量技术。

国家教育部、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知网(CNKI),国外的如汤姆森科技的ISI web of knowledge[含有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引文分析],引文和知识单元链接丰富.省略是预告全球围内的医学会议的信息网站,通用的信息搜索引擎如google也可以很方便地检索到相关会议的信息。研究相关专业领域的会议论文是编辑快捷地掌握某个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全面而系统的动态发展历程的好办法。万方数据的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库等是比较常用的国内会议论文检索数据库。常规综合的情报分析枝术则可以为编辑提供关于会议主题、背景信息资料、专家的组织等的重要的信息辅助。

编辑还要懂得对新栏目的策划,因为新栏目的织织和策划是体现整体编辑水平的重要指标,需要编辑长期跟踪专业各种文献信息的发展动态,从中捕捉整体重要学科的主题或专题,并进行深入的文献专题调查,咨询调查相关专家的意见,讨论可行性后,再进行具体的策划。选题酝酿综合的文献信息调查研究贯穿整个栏目的策划过和中,国际会议的综合报道、各大核心报刊的述评文章、卫生管理类的主题述评、专业情报类杂志、在选题中通常起比较大的作用。获取专家支持与合作编辑在酝酿和充分准备资料和选题后,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定下目标主题,策划、组织和实施栏目写作的内容、风格和体裁。专家的咨询和支持在杂志栏目策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编辑需要与专家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才可能把栏目的宗旨和意图实现得充分与完美。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是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建筑企业文化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建筑企业文化分析评估,可对抽象的建筑企业文化进行半定性、半定量的对比,对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及营造良好的建筑企业文化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建筑企业文化 分析评估

建筑企业文化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树立企业品牌,形成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1]建筑企业文化,存在模糊性和抽象性,在评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为分析评估建筑企业文化整体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1 建筑企业文化简述

建筑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概念,笔者认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质量文化、人本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廉洁文化六个方面对建筑企业尤为重要。

1.1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为施工企业提供坚强的后盾保障。[2]

1.2建筑企业质量文化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质量是建筑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建筑企业必须把加强质量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不断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把质量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中。

1.3 建筑企业人本文化

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的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在建筑企业管理中,要注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明确激励制度等。

1.4 建筑企业创新文化

企业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3]企业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施工技术创新等方面,而企业的文化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1.5 建筑企业诚信文化

诚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最内在、最基础、最本质的力量。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要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局考虑,进行详细规划,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1.6 建筑企业廉洁文化

充分认识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廉洁文化建设为纽带,扎实推进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对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正式提出,引入到我国之后,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系统、灵活、简洁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从而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

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

2.2.2 构造成对比较阵

层次结构反映了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但每一层各元素在上一层某元素中所占的重要性比例并不相同,评分原则见表1。

表1 评分原则

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倒数

因素i与j相比较为aij=a,则因素j与i相比较为aji=1/a

2.2.3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

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l为n阶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2)根据判断矩阵的阶数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如表2所示。

表2 随机一致性指标取值表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RI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3)计算一致性比率CR:

式中: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CI为一致性指标;CR为一致性比率。

一般,当一致性比率 时,认为有满意的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

2.2.4 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

(1)、层次总排序示意图如表3 (2)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

表3 层次总计算排序示意图

A

B

B层的层次总排序

当 时,认为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即认为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并接受该分析结果。

到此,根据最下层(决策层)的层次总排序即可做出相应的决策。

3 层次分析方法在建筑企业评估的应用实例

某建筑集团公司,拟对三个子公司的企业文化水平进行测评,以提出表扬并作为总公司年度“企业文化优胜单位”获得者。总公司组成专家评审组,就安全、质量、人本、创新、诚信、廉洁六个文化因素进行评价。本次评估将创新文化摆在首要位置,旨在提高创新积极性,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心剂。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 3.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及层次排序

图1 层次结构模型

A的最大特征值相应的特征向量为:lmax=6.35, W=(0.16,0.19,0.19,0.05,0.12,0.3)T。

一致性指标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1.24 (查表2)。

一致性比率CR=0.07/1.24=0.0565

三个子公司关于六个指标的判断矩阵为(此数据由专家调查组检查打分给出):

由此,可求得各指标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

安全文化

质量文化

人本文化

创新文化

诚信文化

廉洁文化

3.02

3.02

3.05

3.05

3.00

3.02

经计算,以上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3)、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由(1)、(2)计算数据可得:

即在总公司的三个子公司中,P1公司在建筑企业文化评比中获得优胜,应获得本建筑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优胜单位”荣誉。

4 结论

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建筑企业文化评估过程中发现,AHP法具有系统、实用、简洁等特点,将建筑企业文化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定量化,增强了评估结果的说服力,有利于指导建筑企业文化健康、向上、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少帅.论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建筑经济,2003(5).

[2] 张祚民.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

新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武汉;现状;对策

一、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含义及特点

1.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含义

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是国家创新网络系统的向下延伸和发展,是国家纵向创新网络中的子系统。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构成的区域整体创新的体系。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某一专业领域内各种相关的企业,除此之外,科技创新网络还可纵向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延伸到提供互补品的供应商。尤其重要的是,区域科技创新网络还必须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实际上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各种机构所组成的区域共同体。

2.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特点

(1)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区域创新网络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面向外界环境的开放系统,其开放性表现为成员企业可以自主决定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网络联系的建立或中断、增强或减弱,反映在网络整体层面上便表现为网络边界的扩展与收缩。网络的开放性说明了网络整体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超稳定的;也意味着网络具有动态特征,不管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如何紧密,如果在质量、数量、价格、时间等方面有更优的选择,企业将会自主寻求更优的网络方式。应该说,网络的开放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网络内的企业才可能从网络外部获取促进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从而避免陷入锁定于过时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困境。

(2)创新网络的合作性。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各类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的创新网络的典型特征。企业之间的合作实际上是由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提升为利用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研发、生产和销售成本,产生“1+1>2”的合作利得,最终提高了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双赢性质,被视为“联手做更大的馅饼”。

(3)创新网络的创新性。区域创新网络中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的成员企业只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互补性的活动由其他相关企业完成。专业化分工提高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增加了创新机会。另外,创新性还表现在创新网络特别鼓励新公司的衍生,以细化产业间分工和强化产业间联系。

二、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尽管武汉区域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武汉科技综合实力强,但科研成果档次不高。根据200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及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的相关数据,2003年武汉地区科技活动人员及R&D人员7.6万人,科技经费51.9亿元,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以下简称在全国)居领先位置;发表科技论文4.01万篇,位居第3;出版科技著作1023部,位居第3。如果将北京的指标指数设定为100,将上述6个单项的指数平均作为科技资源实力综合指数,则武汉为28.17,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全国位居第3。科技论文的位次虽高,但武汉科技论文的档次却并不高,国外主要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我国的科技论文,武汉位于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和广州之后,名列第6。武汉市2003年专利申请3419件中,专利授权仅1559件,在全国位列第9。武汉地区的科技成果中,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10个二等奖;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中没有一等奖,技术发明仅获得1个二等奖。

2.武汉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在人才方面,2003年武汉高校有教学研究人员3.25万人,位居全国第4;有两院院士30人,位居第4。在设施设备方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位居第4;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位居第2。在科技经费方面,共取得科技经费11.89亿元,位居第5;其中取得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4.6亿元,位居第6。在科技成果方面,共发表科技论文1.76万篇,位居第3;技术成果转让收入2.77亿元,位居第7。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武汉高校校办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26亿元,位居第10。武汉高校在人才、设备、经费和成果等主要指标上,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南京,位居全国第4或第3。但在技术成果交易和校办科技产业方面相对落后。

3.武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项对企业经营者的调查显示,36.8%的经营者认为是缺乏相应人才;36.3%的经营者认为是缺乏规范运作的技术市场;33.8%的经营者认为是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的体制。另外,成果转化的费用太高,企业难以承受(29.6%);企业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科研成果信息(23.9%),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之一。如前所述,武汉市科技竞争力强,位居全国三强,但这种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上,没有反映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一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但其科研规划离市场较远,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另一方面,众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缺乏研发能力而没有开展研发活动,影响企业发展。2005年武汉市只有31.1%的技术开发机构建在企业,这与深圳93%的技术开发机构建在企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委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3.3%,显然“产学研”衔接不够紧密。

4.武汉企业科技活动投入少,企业创新意识淡薄。根据湖北省统计局的《武汉工业自主创新情况分析》显示;2004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科技活动上,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有着一定差距,如下表:

显然,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武汉市工业科技活动的投入规模小。2004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投入科技活动人员不到北京、深圳的1/2,不到上海的1/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以及其中R&D经费支出差距更大。二是科技活动的投入强度弱。2004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不到青岛的1/2,也远小于北京和深圳;三是科技活动人员人均科技活动经费只有上海的54.4%、青岛的66.5%、深圳的83.4%。科技活动的产出效果差。2005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96件,北京、上海、青岛和深圳的专利申请数分别为武汉市的几倍乃至十几倍;2005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占14.7%,北京、上海、青岛和深圳的新产品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8.4%、19.8%、25.3%和17.4%,显然这4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用自主创新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较武汉市要大。

三、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建设的对策

鉴于区域科技创新的一般特点及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构建新型的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已经刻不容缓。构建武汉区域创新网络,应该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核心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文化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相结合,坚持立足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从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开放联合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以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为骨干,促进经济和技术有效转移的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龙头企业、骨干中介机构为主要基地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以环境建设为重点,建立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的政府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科技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努力形成各类创新载体大幅度增加,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局面。

1.积极创建创新型文化,不断更新创新观念。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来讲,文化可以被定义为共享的价值和一套规则系统,以及共同体内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各种更具体的要素。文化不仅影响着经济主体的行为,甚至能够改变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形成独特的比较优势,进而改变地区经济发展绩效。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文化和观念是其他一切创新系统的前提和基础,观念上没有创新意识,其他创新系统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也就曾被广泛奉行为一种美德。这样就必然导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少而形成“引进”式依赖症。因此,更新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和营造创新型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国家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就武汉而言,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文化和价值理念;第二,造就开放、公平、有序的创新和创业环境;第三,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第四,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第五,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型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知道,无论是从创新文化的内容,还是从创新文化影响创新的作用来看,文化既受个体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因素影响,也受制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等多重社会因素。前者表现为一种观念文化,后者表现为制度文化。区域创新文化的重塑,既要促进民众个体的观念转变,也必须重视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对区域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

2.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机制。企业是区域创新的细胞,需要形成一个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结构体系。企业的发展要与产业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武汉发展的未来定位于以光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以汽车和钢铁为主的制造业和以物流与商贸为主的服务业。武汉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存在私营和民营高科技企业后劲不足的问题。由于外资企业一般不会在武汉设研发机构,培育自身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就成为武汉的必然选择。这样,就要求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拿出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积极性。从当前区域创新的经验看,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并不能表明该地区的创新能力就强或创新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只是一个地区创新网络完善的重要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在创新网络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宏观科技体制,使宏观科技体制与市场经济相吻合,完善市场体系,重视技术市场的作用和功能,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让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立法的实施力度。

3.建立和完善适应创新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创新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核心资源。武汉需要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大学和研究所的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和人文环境。美国硅谷的崛起是与美国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宜风险投资业成长的土壤密切相关的。因此,政府推动企业创新,关键是完善本地区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为创新创业提供一流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系统服务。同时,包括减少对本地区企业经营的干预,鼓励企业采纳新技术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形成激励创新型企业不断成长的环境。

4.加快创新投资融资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性的活动,创新要冒风险。全市现有各类风险投资机构不到30家,风险投资资金不足100亿元。未来几年内武汉需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资本进入的渠道,着力吸引民资、外资,充分发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系。

5.形成开放联合的机制,扩大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由于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所、大学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致使相互之间各自为政,重复开发。区域创新网络建设需要促进研究所、大学与企业相互间的关联和互动,打破地区与地区、机构与机构之间相互封闭的状态,建立合作的社会关系网络,使科学研究注重实际问题,产业活动与最新的科技融为一体。继续扩大武汉与中科院及国内外各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其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研发的分工,推进国产化和培养本地研发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争取吸引更多的国(境)内外的研发机构落户武汉,增强武汉的科技创新能力。

6.加强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是在一定区域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和管理咨询等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体系,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多种需求。武汉市需要重点扶持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所等一大批骨干科技中介机构,未来几年内,各类科技中介机构达到1000家以上,以骨干中介机构为框架,形成功能健全、特色鲜明、高效规范、服务精良、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郑凌云,等.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4).

[2]万君康,陈安平.武汉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