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苦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苦旅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苦旅;文化内涵;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的体会我国文化的韵味,余秋雨辞去职位,走出书房,开始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看过长江,去过黄河,走过文明的废墟,他边游历边记录边思考,最终成就了这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文化苦旅》。

1.自然背景下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通过游历我国的自然景观,借助山水自然寻找中国文人的脚印,探寻中国的文化走向。他到过苍茫的沙漠,去过敦煌的莫高窟,壮观的石洞、屹立的石像、神秘的壁画,他静静的观看着敦煌近千年来的变化。他看过莫高窟的辉煌,也看过王道士将千年的艺术瑰宝交与外人,致使无数文物流向国外,历史的深邃苍凉可感而知。他也去过江南的小镇,江南的自然景观不同,温文尔雅,润物细无声,江南小镇不仅是大自然孕育出的自然山水,它更融于华夏的古老文化之中。它自然的亲和力收容了许多仕途不得志的文人,也孕育了别有风味的隐逸文化。作者并非单纯的游历祖国的自然景观,而更多的是体味自然景观下的文化内涵,不仅观察着自然景观,也思考着人文情怀,将自己对祖国自然景观之下孕育的文化内涵记录到了这部作品之中。当作者站在古人所站过的地方,他认真地注视着这些自然景观,感受着千年来文化的变迁。这些自然景观下孕育的都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借助自然景观寻找着千年沉淀的文化内涵。

2.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内涵

《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与我国的历史背景也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游历祖国的河山,余秋雨也回忆并探寻着历史。《文化苦旅》包含着借鉴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的意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思考历史,探寻文化与历史的发展和走向。他站在历史的道路上,寻找文化的走向和民族精神文明的出路,他的作品中描绘的大多是苍凉和悲壮的事物,因此为他的作品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在《道士塔》这篇文章中,作者就记叙了王道士将藏经洞中的经卷卖给了外国人的故事。这篇文章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腐败的清政府十分无能,根本不重视这些经卷,虽然王道士多次向官府报告,求助官府予以重视,但是却没有人理睬他。而外国探险家却极为重视这些经卷,视之为无价之宝,在万般恳求后,王道士终于被他感动,答应将经卷卖给他。衰弱的国家,无能的政府,根本无法保护它自己的文化瑰宝,也意识不到去保护它们。既然自己都不重视,与其让这些经卷烂掉,为何不卖给珍视它们的外国人呢?或许这就是王道士当时的想法,也不无道理。在那段黑暗的历史中,我们的文化被无情的践踏和破坏,无能的清政府根本不去保护我们的文化财产,致使大量的文化瑰宝流入国外,这是多么的可悲!

余秋雨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拂去历史的尘埃,为我们展现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迁和各种人文景象、艺术现象,带我们走进那个被我们忘记的历史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苦与乐。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他还寻找着中国文化的出路,他深刻的意识到,历来我国的知识分子处于社会结构的中心,是文人、知识分子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余秋雨在这部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中国古代文人及作品的思索和考察,通过他们来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走向。在《柳侯祠》这篇文章中,余秋雨叙述了柳宗元两度被贬的经历,一次次的被贬黜到荒蛮之地,深深的伤害了柳宗元在政治上的鸿鹄之志,然而贬黜却使他静下心来专心写作,达到他人生中最佳的写作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大多数的中国文人都是孤独的,而孤独却让他们能够潜心做学问,著书立作,影响后世,感染后人,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丰功伟绩。

3.哲学思考下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在对民族文化的探寻之后,进行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崇尚安居乐业、质朴平和,不管外界如何喧嚣,人们总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人们总能使自己平静下来,获得内心的平和,就像古代的文人,他们在被贬黜后或寄情山水,或投身文学创作,将自己的感情宣泄到文字之中,来排遣自己的抑郁与愤怒,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我国大多数的文人都是在获得内心的平和后,才创作出了无数的文学佳作,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学财富。虽然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都遭遇过贬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萎靡消沉,相反,他们在整理好心情后会重拾生活的信心,要么在自己管辖的小天地里勤勤恳恳,为百姓做贡献,要么就专心于文学创作。总之,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使自己无愧于心。

4.结语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寻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也体现了余秋雨自己对文化的思索和追求,展示了他超凡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郭佳颖.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J].山花,2011.

[2] 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文化苦旅范文第2篇

由于种种原因,初读《文化苦旅》时,误以为“文化苦旅”四字意指作者探求文化遗址的艰难旅程,重读一次,才发觉其含意远不是如此简单,作者并非提醒读者自己行程过程中所受之“苦”,他更想强调的是文化产生,发展,消亡的历程,是一代代文化人创造,培育,守护文化的“苦”,当然,文意不尽如此。

书中写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文化人或许身体羸弱,或许手无缚鸡之力,他们很难阻止大多数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他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用文字战斗在思想的战场,以手中笔,以诗歌文章,最后以生命捍卫文化。

几千年来,多少文明沉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中华文明却未曾断了传承,这固然与中国地理位置等客观原因有关,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一代代知识分子心中的执着与坚守。

现代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日新月异,人人都只顾着朝前看,不停地加快脚步,却很少甚至没有人回过头来看看当初无数人为之奉献的文化。没有文化,哪来的文明,哪来的社会进步?“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应当珍惜文化,领会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并不断将其发展壮大。

余秋雨先生用漫长的足迹,追寻文明的盛衰,借历史的痕迹沟通苍茫的山河。他告诉我们,文化始于自然,兴于自然,离开了自然的文化如无根之浮萍,难以长久,中华文化要想长久,就必须始终立足山河,立足这方天地,立足自然,要学会尊重自然,感受自然,顺应自然,“卸去种种重负,诚恳而轻松地去面对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哪怕这些重负中包含着历史的荣耀,文明的光泽”。

文化苦旅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苦旅》 创作特色 “美调”与“苦蕴”

引言

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表征,也是实现文化之苦的寄托点,其感情的隐性表现,是其创作的最大特征,而分析《文化苦旅》自身的散文价值,其在语言、文字以及情境蕴含上呈现出“美”的姿态,而《文化苦旅》的散文价值和情感价值激化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走向,实现着整个文化文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文化苦旅》创作之“美调”

若说《文化苦旅》是美的,肯定会引起众多人的反对,因为文化的思想是“苦”的,这就是文学思想的作用性的力量,但若说《文化苦旅》言语、表达、情调衬托之美,则就恰如其分了。

(一)言语之美

文化散文是对《文化苦旅》的属性之解说,而作为散文,其主要特点便在于语言艺术,通过言语表述,文字调整,以及字间组合实现着散文之魅力,对于这个响世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其一,用字之美。语言之壮气,文字之霸气,字字简洁,字字着力,是余秋雨用字的关注点,而在文化描述之中,也许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够将其心声放出,且看《夜雨诗意》中“将军眉舒了,谋士自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率平缓了。”其中的动词,是点点入心,而通过各项人物及事物的变态用字,使我们感受到战场之平息,体味激情下的平静。其二,组句之美。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组句,是《文化苦旅》的重要特征,其不仅在于句子与句子间的整齐美,而且以每句自身美,实现着整体性的语言、句子美。多种修辞方式是文章组句的基本承载体,其中对偶、排比、顶针、回环等是文章中最常见的,如在“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道士塔》,在借助历史文化之瑰丽的同时,以短语对偶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文字之美,而“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则以婀娜的体态――柔美的浅笑,变成碎片――变成泥巴,形成单句对偶。此外,文章中,还包含长句对偶、上下句对偶和段落性对仗的情况;而如上面《夜雨诗意》中的十五个短句,通过句与句之间的人物、事件呼应,动词变化呼应,以及结果程度呼应,实现了短句对偶的同时,运用了短句排比的形式,这就以排比力量增添了文章的磅礴气势;而“以漫想走向清晰,而又从清晰走向漫想”(《柳侯祠》);“侏儒变成巨人……巨人也变成了侏儒”(《阳关雪》)等句子,则实现了回环反复,以回环辨证的语言,将自身的感受言表;而在“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废墟》)中,则以“悲壮”顶针方式,实现了上下递接,首位蝉联。从中可见,散文之文字美,句子美以及组合美,在《文化苦旅》之中表现得到位足调,不得不让我们感受到余秋雨的文化之博大,用字之精湛。

(二)形式之美

《文化苦旅》虽是散文集,但是,从文章表达方式来看,散文的抒情、描写成分较少,而集中于议论叙述,但是,又在议论中注入了浓浓的抒情意味,这就使得枯燥的议论文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同时,也就是这样的笔调,使得《文化苦旅》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著作。如“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弛了,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为废墟,变成荒原……”(《阳关雪》),文章中并没有以直接的议论来说明民族之沦落,也并没有直抒胸臆进行情感表达,而是借助于“废墟”“荒原”将内心之情怀寄托,这就使得文章婉转、含情,使得文章主见鲜明,而又渗入无穷的深思韵味,不得不让我们感受议论文字背后的悲情,不得不让我们体会感情之后的悲冷。景象描写是散文著作的基本笔触,而《文化苦旅》中的景象描写,却给人大无边、深无涯的感觉,这不同于沈从文的清美、天然、纯情,也不同于朱自清的清新、精致、细雅,更不同于郁达夫的忧郁、深思、伤怀,而是将余秋雨的淡淡的忧伤、轻轻的绚丽、静静的感悟融合在一起,如《道士塔》《阳关雪》描述的荒凉大漠之黄河文明盛衰景象,其悲凉、其沉寂流于词表;如《江南小镇》、《白发苏州》描写的桥流之柔丽凄迷、清新婉约,则将美景背后之文化、之人格,以淡淡的笔调呈现出来。《文化苦旅》是美的,因为作者的足迹已经渗入到祖国的各大江山,其心灵触动,已经与江山、河水、一草一木溶于一体。

(三)孕情之美

正如上面我们所说,《文化苦旅》的景象描写是美的,其情感融入是美的,那么我们就借助这些美的分子,将《文化苦旅》的美进行到底――其情境之美。大漠、风沙、山水、古迹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也是散文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景物名词,也就是借助这些地域性、民族性的景物,让作者的感情有所依靠,而这种融情于景、融情于物的方式,深化了我们的“美景”,然而这份美景却在美丽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忧伤。正如《沙漠隐泉》中所说“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闲,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二、《文化苦旅》创作之“苦蕴”

《文化苦旅》是“苦”的,因为历史是苦的,景象是苦的,人物是苦的,情感也是苦的。是的,《文化苦旅》的悲情情调,为余秋雨的文化之旅程注入了苦涩与艰难成分,也为今天的文化探索与文化回归渗透了悲苦情调。

(一)情之苦

“我是一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产出文化”,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造成他笔下的文化“并不纯洁”,造成他周围的山水“并不优美”。

其一,自求探索之苦。在文化旅程之中,余秋雨涉足了几乎整个中国,他追寻着古人的踪迹,力图实现自己与古人之共鸣,于是他自身感受着独自旅行之孤单,文化求索之艰难,所以,他将“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疯狂在散文作品中燃烧”。正如我们所说,无论何种景象或是古迹,都是余秋雨笔下的附属品,他们都是余秋雨为求古人而进行的介体,或者说,他们对余秋雨的文化追溯只是起到引子的作用。从余秋雨的笔触上看,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古人身上,通过自身的旅程,企图实现全程性的把握故人情怀,把握文化之真谛。然而这耗尽了他的精力,也许就是这种拼了命的挣扎使他感到阵阵苦楚,然而,这份苦楚来得还不是那么明晰。他感情的表达,不像鲁迅那样敢骂敢言、淋漓尽致,也不像郁达夫那样自怨自艾、独悲苦楚。“手无缚鸡之力”是对古代文人的点评,若将其用在余秋雨的文人旅程情感实践上,则体现出了余秋雨面对文人不幸之无奈,也暗示了现阶段文化苦求的“米粟力量”。如《柳侯祠》中“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其不单单说出了古代文人的艰辛之苦,也暗示了现阶段的文人力量之薄弱,或说是文化前途之危难。

其二,文化命运之苦。文化的论析、文化的零落是《文化苦旅》要表达的关键旨意,如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等,而作者在书中摘要也说,“本文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如在《道士塔》中,将敦煌石窟的变化、沦落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王道士毁坏殆尽――雕像被刷白并改换头面――低价卖出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的变迁、将文化的不幸步步深化,而今天,当专家进行研究时,只能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微缩胶卷,他们叹息,他们无奈。这种文化命运之苦,在全书中随处可见,大到国家文化,小到个人情怀,无一不渗透着忧苦与情愁,如《老屋窗口》中的河英小人物之沦落,《信客》中两代人都逃不出交通不便之约束等。

(二)蕴之苦

其一,景物孕情之苦。山水是作者情感的借助物,在作者赋予情感的情况下,他们都带有了苦涩,然而,就其本身来看,也表现出无尽的“苦”处。如《道士塔》以漫漫黄沙开篇,让我们感受到环境之恶劣的同时,想到孤独者的行程之艰辛,以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让我们感受到探求者的心灵之孤寂,行动之无助,精神之沉重

其二,人物孕情之苦或是古迹孕情之苦。古代文人是余秋雨进行情感表达的直接力量,因为自身的文人特征,也因为文人力量的共同性,更是由于文人的精神走向,一般来说,古代文人都有忧国忧民的意识,然而他们是“苦”的。如《都江堰》《莫高窟》《风雨天一阁》中的古迹表象,作者并没有为我们详细描述,甚至是只字不提,而仅仅将各种古迹作为引子,进行古迹背后的故事讲述、或是事迹评论,如《都江堰》将笔落于李冰身上,以人物之描述,揭示独特的精神世界;而《风雨天一阁》也是通过描写范钦的意志力与人格特征进行情感表达;《莫高窟》关注于乐尊和尚等人物刻画,在其出场时,以其动作、表情之描写“怔怔地站着”“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以及出场后的影响力“天地没有一点声息”,突出人物的情感特征,这就打破了以往文题对应的特征,甚至表现出文不对题,但是,从其情感抒发,以及文化之苦的基础写作目的上来看,这些古迹形象,完全实现了物的价值,同时,让我们从其背后感受到的是“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结语

纵观余秋雨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的旅程,他步伐沉重,内心充满了淡淡的苦楚与忧愁。但是,在苦涩之余,他并不消极,而是用一种文化的力量支撑着自己,正如上面《沙漠隐泉》中所说的那样,他有从“苦”中寻乐,从“苦”中找美的精神,他试图从文化中寻求历史、古人、精神、人格的足迹,试图以“米粟”力量支撑一份文化家园。语

参考文献

[1]任继梅.超凡的睿智来源于独特的感悟――谈余秋雨的散文[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万瑛.《愚溪诗序》教学实录[J].语文建设,2008(03).

文化苦旅范文第4篇

2、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3、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4、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5、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6、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7、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8、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9、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文化苦旅范文第5篇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这个人时,我才只有一年级,偶尔在《语文新天地》上见过他的名字。而现在,我则在《行者无疆》、《文化苦旅》中,细细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诉说着一个个中国古文化,外国文明的盛兴、衰落。余秋雨将它们讲述地栩栩如生,他游历四方,将所有的感悟都写了下来,便有了此书。书中的“苦”并非肉体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经历过的风霜雨雪,经历过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事物以寻求文化的灵魂,人生的真谛。作者以艺术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惨不忍睹,壮丽,凄惨的画面:王道士——王圆?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数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飞天”古壁画被王圆?用石灰刷白:“这样才干净。”阳关古址一片凄凉、荒无人烟,一望无边的古战场尸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过去很多人都不重视,中华伟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过去,告诉那些人:“求求你们,不要再这样了!这些都是艺术瑰宝呀!”但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再大的发泄也是空气一堆,换来的是他们一脸茫然……

文化苦旅范文第6篇

――泰戈尔《采果集》

读完《文化苦旅》之后,给我指引道路的不仅仅是富有质感的优美文字、优雅的叙述手法、犀利的见解和震撼人心灵的力量,还有作者的写作理由。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说他觉得自己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

类似于质疑运用文字的原因的疑问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启发,更是反思。为什么《文化苦旅》带给我们那么大的震撼?为什么这样的文字才有催人奋进、令人泪下的作用?

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题材、不在于结构、不在于文字功底、不在于切入视角,而是在于华丽的文字下作者真切的希望和真实的情感。想清这一切后,我想归结于一点,这些都在于――作者的心。

我们总在说:“写作需要真情实感。”可是那具体指什么?

余秋雨先生告诉我,那其实就是“我已觉得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的情感。

余秋雨先生想要通过他的文字来告诉我们这些景观背后深沉厚重的中国历史,书中所有的文字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而所谓灵感,就是你对于一个事物的理解达到某个你想要表达的层次时喷涌而出的思想。

我总是不断地动笔、不断地设计、不断地构造,却忘了自己的心,忘了文字是一种表达,而不是表现。文字是美的体现,而不是追逐虚荣的手段。

《文化苦旅》告诉了我,文字这条路该怎么走。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条路,有人迹罕至的山路,有繁华喧闹的商业街,有清幽的小径,有笔直的大道……其实走在哪一条路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真实的选择。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都取决于读者不同欣赏的角度。以往,我思考一本书,往往会根据作者对这本书的想法来记录自己的感想,这是“遵循”的路。而这一次,我选择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一本书。这是另外一条路,这是一条遵循自己的路。

文化苦旅范文第7篇

作者:余秋雨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时间:1992.03

简介:《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中学生要读的80篇经典散文》

作者:刘畅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3

简介:本书所选的散文,在地域上中外并蓄,时间上侧重现代,它们均出自大家之手。这些作品,可以说大都是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出来的,有些文字,几乎就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忠告。用心去阅读,用心去品悟,相信这些散文会给中学生以智慧的启迪。而有的文章则会让他们感动得流泪或者会心一笑。生命如同四季一样花开花落,然而其中的真理将铭刻在这些优美的篇章中。

《赵丽宏散文精选》

作者:赵丽宏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文化苦旅范文第8篇

现在的我很少在看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的景色了。我看到的是高楼,是大道,更别说廖阔江天万里霜了!现代人追求的是都市的夜生活,溜冰场里的火暴场面,电影院里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哪还管什么《沁园春。雪》,管什么《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也太落后了吧!

在小学生眼里,老师口中唠叨的四大名着,还抵不上《柯南》;中学生眼里,杜甫的《登高》还抵不上周杰伦的《台》;大学生眼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还抵不上彼此眼中的西施吧!

李白说,行路难。但他一直走在中国这条文化苦旅上,把滔滔江水中的明月倒影当作一生脚步的句号。人们是因为李白高攀不起,不敢效仿,还是因为怕重蹈他的覆辙,不愿效仿。于是比较喜欢接受外国文化,对中国文明缺少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