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胡同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胡同文化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

用课件展示三个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2.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正确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学习京派语言。

3.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用关键词概括文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为自读课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教师放手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和局部的联系上反复思考,要求学生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领会作者对北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三、多媒体设计

教者使用一完整的CAI课件,教学过程贯穿其中,融动画、文字、图画、音乐为一体,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构成了如行云流水般美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课件片头。课件片头是一幅美丽的动画文件: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衬在繁星满天的背景下,随着眼睛的光芒放射出具有立体效果的“语文多媒体教学”七个字,伴着轻柔的音乐,一尊“思想者”的雕塑在界面上缓缓旋转,开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进入教学。

1.导入

课件显示——北京天安门图片,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北京为中心展开联想。

教师:“去北京是很多人的梦想,一提到北京,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想到故宫、长城、颐和园”

学生:“想到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学生:“2008年奥运会可能在北京举行,我们一定要多得金牌。”

学生:“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看看。”

教师:“也许很多同学想不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先展示一幅北京胡同的图片,再变为四幅胡同、四合院图片,使学生对此有直观感觉,利于学生把握胡同特点。

教师:“我们研究胡同是为了研究胡同人的思想意识,也就是本课的胡同文化。”

由一北京胡同的图片动态展示由远至近的标题“胡同文化”。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布置三道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课文。

课件展示三个问题:

①理清思想;②概括要点;③语言特点

学生思考10分钟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逐一解决,最后用课件展示答案纲要,此答案突出用关键词概括课文这一知识目标,便于学生梳理记忆。

①理清思路

胡同——胡同文化——胡同衰落

②概括要点

③语言特点

朴素幽默典雅(京味)

接着提问题及要求:

①如何评价胡同文化的内涵?

②让学生就后三段“胡同的衰落”提出问题。

3.迁移练习

为强化学生用关键词概括文章的能力,引导其课外阅读《长城》一课,课件先展示几幅长城图片,从各个角度来体现长城的壮美景象。

节选鲍昌的《长城》,用课件展示思考题:

①由学生填充十处生动精彩的词语;

②用关键词概括历史的长城的特点;

③用关键词概括现实的长城的特点;

④比较阅读《胡同文化》与《长城》。

4.欣赏歌曲《故乡是北京》

教师:“我们走出了北京胡同,又登上了长城,让我们去感受21世纪的北京”。

利用课件展示影音文件,伴京腔京味的音乐、看着影片中北京城美丽的景色,学生仿佛倘佯在北京城内。

胡同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胡同游;升级换代

一、引言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和京戏、京调、京味一样,是北京传统地方特色的象征。胡同中的主要建筑是四合院,胡同其实是许许多多排列在一起的四合院之间的通道。这个来自蒙古语,七百多年来作为北京街巷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的城市格局,还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胡同游”的出现改变了北京传统的旅游格局,不再仅仅由静态的故宫、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唱独角戏,胡同游览的动态性打开了游客了解北京的另一扇窗口,将活生生的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出来。当外国人看惯了皇家宫殿、皇家园林的辉煌和气派后,他们对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日益缩小和消失的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胡同游”应运而生。

从1994年第一家开展胡同游览活动的专业性公司――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胡同游”已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12年的历程。关于胡同和“胡同游”越来越引起了注意和青睐,在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北京的四大金字招牌之一的“胡同游”在成长的同时,也经受着越来越多的考验和挑战,尽管“胡同游”还正处于稳定的成长期,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却越加明朗,亟待解决。如胡同的改造和保护问题,胡同的减少,在空间上挤压着“胡同游”发展;胡同文化的日渐淡薄甚至消失,影响着“胡同游”的吸引力;激烈的、不正当的市场竞争,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给“胡同游”的管理和资源的整合带来很多麻烦;产品品种少,内容的单一,对胡同及胡同文化缺乏深度的挖掘,致使胡同游仅仅局限于感官的享受上等。如何保持“胡同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本文通过调研和资料采集,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探讨“胡同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期为“胡同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益处和帮助。

二、“胡同游”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顺,持续发展难

1、“胡同游”公司经营资质合法性不明确

2001年9月,北京市交通局给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公司核发公司运营的三轮车准运证,该公司成为西城区唯一一家具备“三轮车胡同游”旅游客运资质的公司。从这一角度来说,北京什刹海地区经营胡同游的几家公司只有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在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之后,成立的几家胡同游览公司虽经工商部门备案,办理了营业执照,但都无法取得由北京市交通局核发的胡同游三轮车准运证。原因之一是北京市对三轮车客货运输的政策。北京市对三轮车客货运输的方针政策是:限制规模、严格管理。从这一原则出发,北京市交通局在三轮车客货运人员行车执照、三轮车牌照及公司经营三轮车客运的准运证的审批上严格把关,事实上,早在1998年底,便停止核发新的人力客运三轮车牌照和行驶证。对于什刹海地区经营三轮车胡同游览的几家公司来讲,取得了工商执照,便取得了合法经营的资质。但从未取得交通局特种行业许可的角度来说,这几家公司的经营合法性存在疑点。

2、“胡同游”管理主体不明确

1983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北京市公安局制定《北京市人力客运三轮车业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号令,修改原《暂行办法》,重新《北京市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管理办法》,北京市政府1997年的《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北京市交通局是本市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各区、县人民政府指定或者委托的人力三轮车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人力三轮车客、货运输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接受市交通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市公安、交管、工商行政、税务、物价等管理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三轮车客、货运输业进行监督管理。”

虽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具体执行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隶属于不同行业及不同的上级管理机关,在三轮车客运管理的相互衔接和配合上存在问题,不能对客运三轮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什刹海地区经营胡同游三轮车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黑三轮”猖獗,欺客、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3、龙头公司发展思路不明确

2001年,胡同游公司与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三方,共同组建了新的北京胡同文化游览有限公司,这也是目前什刹海唯一一家合法的公司。组建的目的是在什刹海搭建一个旅游业发展的平台,促进区域发展。但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要原因是:首旅集团目的是通过资本的投入占有什刹海的优势资源,在经营上并不想下更多的工夫,什刹海管理处由于体制传统等原因,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经验,徐勇的经营模式也没有随着公司的组建而调整,基本上是守业型。合法规范的龙头公司的发展尚且如此,胡同游的整体又谈何持续发展?

(二)无序竞争,市场规范难

1、“胡同游”公司经营不规范、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在北京什刹海地区经营胡同游的公司有10家,大多数公司成立时间短,管理水平低,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员工的素质低,没有经过专门的服务质量培训。同时,各个胡同游览公司之间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2、胡同游“黑车”、“黑导”多,存在欺客、宰客现象

据统计,目前在什刹海地区从事胡同游经营的三轮车有近500辆,绝大多数是没有三轮车行车执照的“黑三轮”,这些“黑三轮”有的被胡同游旅游公司纳入旗下,还有的在什刹海地区单打独斗、个体经营。从事“黑三轮”旅游的从业人员既有本市户口的,也有外地来京的,大部分人员属于后者。这些人假冒正规的胡同游公司,以胡同游的名义蒙骗参加胡同游览的游客,并强行向游客索要小费。当然,有“黑车”的存在,“黑车”的伴生物“黑导”的存在也在所难免。这些“黑车”、“黑导”的行为不仅严重地损害了胡同游的品牌,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也影响了北京市的对外形象。

近几年来,区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并针对什刹海地区存在“黑车”、“黑导”,交通秩序混乱,以及胡同游经营中欺客、宰客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但由于有关部门的管理权限问题,以及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致使什刹海地区胡同游经营混乱的状况形成一个痼疾。

(三)产品单一,升级换代难

目前的胡同游产品只是初级的观光类旅游。乘三轮车游胡同,游程最短的游览时间仅仅1小时。游程最长也仅仅4.5个小时,在这4.5个小时内,游人登鼓楼俯瞰北京城,参观古老的胡同与四合院,游览恭王府花园,最后到百姓家吃顿饺子,算是体验了北京的百姓生活。游客如果随旅游团旅游,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旅行社的安排,如果是自助型旅游,又因为旅游标识和旅游服务不完善,得不到良好的旅游体验。

三、关于胡同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功能,改变形象

结合什刹海旅游服务功能的完善,为胡同游设立较固定的营业和宣传场地,改变不正规的行商形象。近段时间,东城区的古垣公司经营情况较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将出发地设在了钟鼓楼。该地既有古都风情,又有地标性效果,还有固定的营销场所,成为胡同游的重要出发点。相比之下,西城区胡同游公司的出发地连一个正规的接待窗口也没有,与“黑车”、“黑社”没有明显差别,让游客真假难辨。

(二)升级换代,保住品牌

积极与有实力的旅游经销商合作,充分利用什刹海的胡同四合院资源,包装具有什刹海特色的京味旅游产品。现在,胡同游升级换代的产品基础很好,已经有了一大批亟待推向市场的特色旅游资源,形成北京深度之旅的条件非常成熟。推出老北京深度之旅,将改变目前胡同游只是拉着客人转换胡同,到百姓家吃吃饺子的单一局面,使胡同游的产品成为系列,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做出差异,做出特色

目前,无论是东城区、西城区,还是宣武区,胡同游的游览内容都相同。要做出西城特色和什刹海特色,应重点打造高端产品和高端市场,使之符合什刹海的文化定位。

在什刹海旅游区推出“古都北京的深度之旅”,使胡同游体现出与其他区胡同游不同的特色,有利于拉开区域差别和品质差别。什刹海地区现在推出的“胡同游”,只能说是“深度之旅”的初级产品。“深度之旅”当然无须十天八天的游程,但至少也要有一天一夜的游程,要让旅游者在四合院里停留下来,要有完整的、从早到晚的老北京生活体验。

(四)严格管理,加强自律

认真研究该地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该地区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经营胡同游“黑车”、“黑导”泛滥的问题,要长抓不懈,彻底清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什刹海地区的治理力度;应利用已经成立的什刹海商会或相关组织,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来实现有序经营和有序竞争,不与“黑导”、“黑三轮”发生经济关系,不向这些人员提供回扣,共同维护和优化什刹海风景区的旅游经营秩序和旅游环境,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与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之路。

(五)升级换代,深度之旅

深度之旅是“胡同游”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发展之路。深度之旅的关键在于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上,而且要使这种感官上的收获深入到内心。这要求能获得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感受。到胡同中去,住进四合院,深入到北京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获得深度的体验。

目前,根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社区结构、民风民俗,旅游发展的程度和旅游设施等条件来看,“深度之旅”理应在什刹海地区推出。使参与深度之旅的旅游者都能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去全神贯注地反复品味什刹海、胡同、四合院的生活情趣,去感受一个历史文化古都的风韵和她的人文脉搏。

四、什刹海地区胡同游深度之旅

胡同游作为西城区京味旅游的品牌项目,对于什刹海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这个旅游品牌也受到一定威胁。如何做到旅游六要素的全程体验,又能保证游览的质量和效果是“深度之旅”能否取得成败的关键。“胡同游”的行、游的要素已经比较完善,产品要升级换代,延长生命周期,必须从现有的“胡同游”为基础入手,设法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刺激游客提高人均消费。需要从吃、住、购、娱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深度之旅。

同时,深度之旅还应该在“游”和“行”上多做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增加新的旅游景点,并在有条件的景点延伸开发,增加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的内容。“游”上要加大对三轮车的规范力度,提高车工的文化层次和素质修养等,还可以吸引大学生的加入,高素质的讲解才能给游客带来高品位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隽.“胡同游”的成长分析[J].旅游学刊,2005(1).

2、程小敏.北京胡同游发展研究报告――以什刹海地区为例[M].同心出版社,2005.

3、毛其智.北京旧城“胡同-四合院”系统现状和保护建议[J].北京规划建设,2004(4).

4、佟彤文.胡同游还能游多久[DB/OL].中国旅游网.

5、翁立.北京的胡同[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6、贾海樾.胡同保护规划研究成果[J].房地产导报,2005(11).

7、徐勇.“胡同游览”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1998(2).

8、陈甲,王斌等.基于GIS的什刹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分析――针对旅游配套设施的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4).

胡同文化范文第3篇

2016年3月,西城区档案局(馆)的工作人员上门征集舒了先生手绘的30幅胡同全图和上千张胡同照片,同时征集进馆的还有舒老收藏的140余个胡同名牌以及拍胡同用的相机,洗照片的设备,记录胡同档案的笔记本、草稿等全套装备,这些珍贵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西城区档案馆的馆藏。

2016年6月13日,西城区档案局(馆)举办了舒了先生“胡同”档案陈列展。此次展览作为2016年西城区“档案馆日”活动的重头戏,通过展示舒了先生收藏的胡同照片、标牌及其手绘草图,撰写的书稿等近百件实物档案,向观众述说了这位八旬老人走胡同、画胡同、写胡同的经历,同时也展示了西城区近年来在大栅栏、白塔寺等地区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成果。

舒了先生把他多年形成的档案捐赠给了西城区档案馆,希望西城区档案工作者能够履行自身的职责,承担起维护人类记忆的历史使命,为后人留下更多的老北京记忆。

舒老先生1931年出生在原宣武区龙爪槐胡同一个普通的满族家庭。他自幼家境不好,母亲很早去世,父亲是梨园弟子。童年的舒了跟随父亲搬过几次家,都在陶然亭一带。夏天,他常和小伙伴们在胡同里追逐打闹,舒老先生说:“我对北京最初的印象就是胡同。”舒老记忆中最美的北京,是他10岁那年爬上南城的城墙看到的北海白塔尖儿、先农坛的大殿以及缓缓流淌的护城河……可见,从儿时开始,舒了先生就对北京充满了感情。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胡同开始大规模的拆迁。极具胡同情怀、热爱胡同文化的舒老被触动了,他辗转反侧,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以便让后代了解老北京胡同到底是什么样子。经过反复思考,舒老决定自己动手,用纸、笔、相机把北京的胡同“留下来”。从此,不管风吹雨打、寒冬酷暑,舒老放弃了一切个人爱好、放弃了与家人相依相伴的时光,一头扎进胡同资料的收集中,他越干越高兴,越走越带劲,焕发了青春活力。

舒老还为此特意制订了详细的计划,第一步是走胡同。1987年春夏之交,舒老正式开始了走访胡同的工作,并决定从远处的、要拆迁的胡同开始,再由远及近。为了使“走”出来的胡同资料翔实,舒老经过多次试验,采取用走步来测量胡同的方法,从此,舒老先生边走访、边测量、边记录、边拍照,从1987年到2002年,整整走了15个年头,把老北京城内的所有胡同,甚至包括小胡同和死胡同都走完了。舒老在这15年中的辛苦自不必说,有时为了把胡同的照片拍好他要跑好几趟,还有一次竟因为拍胡同照片被人误会是坏人,送进了派出所。然而这些都不能动摇舒老的决心。舒老苦中作乐,常说:“我把胡同当成一个大课堂,充分发挥了我年轻时擅长跑步、走路的能耐,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呀!”

每一条胡同中都藏着很多故事。舒老走访时,常常会对名人故居、会馆、庙宇、王府、教堂等做重点记录,并尽力去挖掘它们的历史渊源。有一次,他来到薛家湾胡同,看到一个门额上写着“钱氏宗祠”四个字。老先生很好奇,正巧院子里走出一个钱家的人,舒老忙上前问起钱氏宗祠的来历,那人竟把舒老让进家中,在昏暗的屋里,舒老见到了一位躺在床上的老人。这位老人叫钱鸿绪,时年98岁,是历史上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钱H第33代孙。钱鸿绪告诉他,钱氏后裔流落到全国各地,在北京的一支于清朝道光年间建起这座“钱氏宗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最初家中还有家谱、盔甲和皇帝题写的匾额。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钱氏家族的历史,舒老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多次到钱家了解情况。后来钱鸿绪的女儿从浙江带回一本《钱氏家乘》,舒老如获至宝,据此写了有关北京“钱氏宗祠”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由于舒老的发现,2008年,西城区政府对钱氏宗祠进行了保护重建,现在这里已成为文物。

还有一次,舒老竟因为走胡同而被“请”到了派出所。那是在1990年末的一个夏日清晨,他为了能多搜集点资料,早早地就由南三环赶到了原崇文区东北角的白桥大街头条进行测量。当他从胡同东口慢慢向西走到胡同中间时,看见从西边走来了三个人,前两个像民工模样,被绑着手连在一起,后边是一个年轻的警察。当舒老正准备让路时,那位年轻的警察已然走到跟前对他说:“你是干什么的?”舒老如实说:“我是了解北京老胡同的。”“什么老胡同,走!”警察随即用手一推,把他和前边那两个人一起,带到附近一个居委会的小屋里。进了小屋,警察对舒老进行了“审问”并查看了他随身携带的证件,最后又把他抄录胡同名称和绘制胡同草图的记录本拿去“审查”,查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个误会。尽管如此,这件事却一点没有打击舒老“走胡同”的决心,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了。

舒老收集胡同资料的第二步计划是画胡同。舒老把他走胡同时画得密如蛛网的草图,按照一定比例,正式画在一张张长1.2米、宽0.9米的图画纸上,这一画又是整整8年。成品由30卷图纸构成,全都是手工绘制,还原了北京二环内胡同布局的状况,堪称是“20世纪末北京胡同全图”。舒老说,他曾去北京市档案馆查看过清朝宫廷画师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这张图给了他灵感。乾隆时期的图详细绘制了京城的街巷和胡同分布,但只标了主要街道,很多胡同连名字都没有。但舒老画的图不一样,稍微大一点的胡同他都标了出来,胡同里的王府、名人故居也都在图上显示出来。他说:“现在再去看,很多胡同都拆迁了,建起了楼房。我要不画下来,很多后人已不清楚那里以前的样子。”

为了这幅胡同全图,舒老的视力严重下降,近视从300度升高到700多度。他先后换了10副眼镜,画图时常用放大镜。图画成后,舒老高兴地给自己写了四句诗:“为求一事成,舍去乐半生;徘徊胡同里,春夏复秋冬。”

胡同走完了,也画完了,舒老开始了第三步计划――写胡同。舒老说:“记得‘胡同热’开始的那几年,杂志、报纸、书籍上到处是关于‘胡同’的文章,内容五花八门。可是我写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想起了我走胡同时候抄下来的二百多条胡同里的老门联。”舒老深入挖掘胡同里老门联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认为北京胡同老门联即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髓,用了四年时间,舒老的书稿也基本完工了。

今年6月,西城区档案馆为舒老先生办的胡同档案展览可以说是为老先生了却了一桩心愿,舒老先生说:“图被收藏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一直放心不下这些画,现在能入城区档案馆,能发挥作用,我很高兴。”

胡同文化范文第4篇

本次活动的体验线路是从2014骑迹东城微旅行攻略大赛征集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出的5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主题分别为“皇城文化”、“胡同拾遗”、“国学传承”、“非遗体验”、“穿越中轴”。120多名来自各个行业的骑行爱好者分成小组从明城墙遗址公园出发,分别对每条特色不一的旅游线路展开骑行体验之旅。

在“皇城文化”小组,骑行队伍探访位于交道口区地的南锣鼓巷,参观位于前圆恩寺胡同的杜革精品酒店,前往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在书海中徜徉。

在“胡同拾遗”小组,骑行队伍前往史家胡同博物馆感受老北京胡同之美,前往智化寺体会古刹的静谧和空灵,聆听舒缓悠扬的京音乐,在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品味历史中的新时尚。

在“国学传承”小组,骑行队伍前往孔庙和国子监,感受槐荫夹道,气质古朴低调的古代最高学府气息,在五道营胡同穿行于特色餐厅、咖啡馆、小店之间,感受北京新胡同文化。在“非遗体验”小组,骑行队伍前往前门参观皇家驿栈精品酒店,感受独特原创文化及个性化服务,游览源升号博物馆,了解红星二锅头的历史渊源,前往享有“中国卢浮宫”圣名的百工坊欣赏异彩纷呈的工艺大师作品。

在“穿越中轴”小组,骑行队伍前往杜莎夫人蜡像馆,约会各界名流蜡像,同时前往永定门城楼去寻觅岁月流逝、历史变革留下的北京烙印,在广场放飞风筝,欣赏北京中轴的宏伟。这5条线路各具特色,每一条线路紧贴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皇城文化的魅力。

东城作为北京城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从古老的皇家文化、胡同文化延伸至现代艺术文化,大多数旅游爱好者对于这个城区都不陌生,但是不同的旅游线路带给我们的视角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参加这次骑行活动的骑行俱乐部成员说:“平时虽然是个爱好旅游的人,在平日的骑行中也去过不少地方,但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线路,让我有种探秘的感觉,也让我发现曾经错过了很多,以后打算为自己规划几条新线路,重新发现东城。”

胡同文化范文第5篇

如今,走进现代化的京城,鳞次栉比的高楼下,历经了数百年风雨沧桑素颜依旧、浓情依旧的京城胡同,在文化创意元素的注入下,展现给世人的更多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的妩媚。 正如承载着情感、故事、梦想的西方巧克力文化一般:无需大声吆喝,那浓郁的香味立刻让你难以忘怀……

方家胡同46号:崇尚跨界的双面简约主义

回顾自2008年10月对方家胡同46号实行管理的这几年,北京市聚敞现代艺术中心的刘军说:“方家胡同46号的前身是占地9000平方米的北京市机床厂的一部分。我十分赞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人创造环境,环境再来改造一个人’的说法。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感受传统的胡同与北京这座城市和谐共美的呼吸:青砖黑瓦、古树人家下原滋原味老北京的味道……”在刘军看来,当初对这个院子采用文化创意和传统建筑共生的设计理念即源于此。

于是,在对方家胡同46号后工业化的改造过程中,沉浸于胡同文化的刘军并没有忘记公众对胡同的独特情结。设计理念上,刘军始终遵循将方家胡同46号的建筑历史、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和谐化的原则。如今,方家胡同46号已经真正成为了胡同中的“创意街坊”,其业态形式包括小剧场、表演艺术团体、文化沙龙空间、建筑艺术、视觉设计、新媒体艺术、现代艺术中心等各种机构。在北京青年戏剧节上首演的《在变老之前远去》、《卡夫卡的七个箱子》等颇受京城文艺青年的好评。

说到方家胡同46号最大的特色,刘军认为:艺术家扎堆的“798”呈献给公众的是一种精英式的大气磅礴,而方家胡同46号则颇显邻家女孩感性亲切的双面简约主义:不夸张、看似低调,却以新颖的创意、独特的质感取胜。所谓双面简约主义,即在增加方家胡同46号历史积淀附加值的同时凸显其现代时尚化的跨界元素。刘军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保护胡同这类民俗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就是合理地利用它们使其重新焕发活力。首先,通过方家胡同46号与周围文化环境的集聚效应来增加其历史文化附加值:以国子监、孔庙为代表的国学文化、以钟鼓楼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无形中增添了方家胡同46号元、明、清三朝的古韵,形成了以“文化养创意”的发展思路。其次,构成方家胡同46号精神主体之一的猜火车,作为都市慢节奏的剧场文化代表,将原创、青春、先锋等现代时尚元素融入其中,已经吸引了文艺圈、媒体、设计师等广大受众。

“某个午后,一个人悠闲地喝着茶、上着网、看着书……感受着卞之琳的意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这就是刘军为方家胡同46号打造的质感生活。

天海文化创意园:曲径通幽的简单经典主义

顺着东四北大街走到北新桥,经消防大队红色大门,曲径通幽的胡同深处便是天海文化创意园。与方家胡同46号相似,天海文化创意园也采取了对旧厂――北京市电视机制造厂的改造。2004年,由兼房地产开发和物业角色的北京市天海基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承租商对整个园区进行整体业态规划。如今,这里已成为灵感创意的“集结号”: 2008年令全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场馆――水立方设计方案的创意在这里诞生;创意工作室、摄影棚、时尚造型工作室、影视传媒公司等也相继入驻。

“最初对这个厂区进行开发的的原因特别简单,经过简单修葺后,借助公司本身在广告界、影视界、媒体界人脉多、客户广的优势,打造了一个开启人们原始创作灵感的聚集之地。” 负责天海文化创意园物业管理的卫容容不无感慨。为了给客户尽可能多的自我设计空间,公司采取了客户和物业共同设计的经营理念。具体表现为:物业公司只负责楼宇外墙的翻修、公共区域的装修、水电暖及安全消防系统等配套服务。房间内部的装修由入驻公司根据需求自行设计。“正是在这种共同设计理念下产生的简约、随意的氛围,使很多公司都愿意和我们长期合作,甚至一些老客户和我们的合同一签就是七八年。”卫容容说道。

此外,针对入驻公司的规模和性质,天海文化创意园还为其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和双赢的选择模式。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天海文化创意园根据入驻公司的规模提供了不同的出租房屋,从适合小型公司的20~60平方米的面积到适合大型公司的1000~2000平方米不等。和一般的写字楼相比较而言,因是旧厂房改造,天海文化创意园提供的房屋层高最高可达5.8米,而这个数字是一般写字楼的两倍。并且在此基础上租户还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跃层设计。诸如此类的便利条件使天海文化创意园区的出租率一直都在95%以上。双赢模式则主要针对公司的性质而言。目前,天海文化创意园的业态形式已由最初的建筑设计、广告传媒、音乐制作拓展到贸易、旅游、IT等行业。获得北京市东城区整体文化创意产业规划资金扶持和免息贷款优惠政策的天海文化创意园,为了保证已有业态的规模效益,对属于上述行业之一的公司相应地给予税收、房租等方面的优惠。

胡同梦工厂:城市名片和集体记忆的完美结合

正如阿甘所说: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得到的是什么。”如今京城的创意胡同更加光彩洋溢。例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部美术馆后街南端亮果胡同里的后街美术与设计创意园, 12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厂房式的框架结构,结合北京市胶印厂自身拥有的技术和设备等优势,使整个园区实现了设计创意、印刷生产和功能服务于一身的规划。在北京市童装厂厂房旧址上崛起的藏经馆17号,位于雍和宫东侧,清朝镶黄旗领地。如今,改造后的藏经馆17号外观上除了原有的古香古色外更具后现代主义风格,与此同时孕育着出版发行、网络游戏、动漫影视等多元化的创意主题元素……

胡同文化范文第6篇

北京胡同在画家的眼里有独特的美,青砖灰瓦、红墙绿树是一种美。雕花门楼,朱漆门扇也是一种美:残垣断壁、灰墙粉壁同样是一种美:为了留住一段记忆,记录生活的印记,摄影家们拿起相机,画家们拿起画笔,纷纷走进胡同进行艺术创作。

王华先生是著名的花鸟画家,在北京生活了四十余年,他熟悉北京的胡同,喜欢胡同那铅灰色的青砖灰瓦的调子,喜欢胡同那种街坊邻居的生活氛围,喜欢胡同中的花草树木,更喜欢北京的胡同文化。他的胡同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众多好评,尤其他的胡同系列在网上发表后,得到众多网友的称赞和喜爱。

王华的胡同作品《小巷晨曦》、《寻常巷陌》表现的是种静谧、清幽,《福星高照》、《家有喜事》是一种美好的憧憬,《大限将至》、《壁书大展》是反映画家对即将消失的胡同的一种眷恋和无奈的心情。

王华的胡同作品,每一幅画就像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他的画有着浓浓的眷恋情感,有着深深的哲学思考,有着引人入胜的诙谐趣味。

画胡同需要走胡同、串胡同,那些被开发商临时用围墙圈起来的地方,那些墙上用白色涂料画上圆圈写上个“拆”宇的地方,那些已是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地方,都是画家首选的观察写生之地。画胡同自然是免不了弄得一身尘,两脚泥。串胡同还要有特殊的眼光观察一切,常常左顾右盼、时走时停,偶尔还要遭到不知情人的误解和猜忌。

有一次,王华先生在校场口附近的一条胡同采风,在一个素雅的门楼下,透过半开的大门,看到庭院内一颗粗壮的白杨树遮住多半个院落,树影婆娑、景色别致,正看得入神,从院子的一角走来一个中年女人,带着一丝不快的目光随手关上了街门,遇到这种事情多少也会使他感到几分的沮丧,后来他回到家中靠着回忆,画了一张院子内长着颗粗大的白杨的草稿,但是至今没有完成那幅作品,看来写生遇到的尴尬,也是画家不愿再画下去的原因吧。

胡同文化范文第7篇

我校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纠结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一、教师要精心选择教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街亭已失,政局又将如何变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笔者曾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同情而产生激奋,因激奋而融入情感与理解:"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诗歌《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二、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激活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一)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二)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胡同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教学策略;教法;处理教材;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对照,探索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益提升的一切教学行为与策略。着重讨论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处理的过程中,如何以新课标为基石,确立教学的方向和原则,选择适合的教法,正确回答课堂文本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以形成课堂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和规范,进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选教法,激情引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1、巧设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街亭已失,政局又将如何变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2、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笔者曾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同情而产生激奋,因激奋而融入情感与理解:“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3、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诗歌《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同学甲读周朴园的语言,同学乙读鲁妈的语言,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创造性运用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1、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