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海派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派文化范文第1篇

当记者第一步迈进这幢早在几年前就恢复原名与旧貌的折中主义古典建筑物前,仿佛已是身居上世纪初的上海,复古的建筑、商场内的十大怀旧景点、墙壁上陈列的一些老照片和播放的旧上海风情的音乐,不时地将记者带入到古老而曾经几度辉煌的永安。如今,永安的新时代挑战已然落到了一个年轻的总经理――永安百货公司总经理李雨林身上。专访就在这样怀旧的氛围中进行着,他依然是那样,点燃了香烟,慢慢地坐下,和记者聊起了永安的前世今生……

《华人世界》:李总您好,最近您一直忙于永安公司90周年的庆典活动,对于这样一个百年老店,90周年对它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和其他老字号有什么不同?

李雨林:永安公司尽管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创立的一家本土公司,但那时候由于上海的开放,永安把许多西方文明中的优秀文化随着商品一并带入了中国,这是和其他的老字号所不同的地方。过去我们讲到旧上海时,经常会想起三毛、黄包车和卖花姑娘,当然这也是旧上海的一个特色。开埠的上海海纳百川,全世界各地文化最早登陆的就是上海,那个时候永安所确定的“环球经典百货”路线,使它吸收了大量的西欧文化。比如我们现在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欧式元素,包括萨克斯秀、英国管家、休闲街的打造等,这是永安这么多年留下的精髓。永安的高贵气质就在于它能有这样的气度去容纳各种文化,并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土企业的发展和一些传统的观念。

可以这么说,永安到了今年,不再只是一家百货公司,它更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后人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经典的部分保存下来。如何保存,需要我们处处体现、处处渗透这种精神。你看我办公室有一个舵盘,这就是我专门定制的,它采用西式的手法,每个间隔都记录了永安发展的每一步,每个阶段的辉煌,就是要时时提醒我,永安始终都要引导时尚和经典的潮流,都要走在时代的前沿。90年来,永安一直如此。所以,今天的责任对我来说是很重的。

《华人世界》:过去的永安曾经是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那个时候,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交际习惯、行为准则与礼仪规范,这是不是永安的高贵气质所在?

李雨林:解放以前,永安百货公司曾经是达官贵人、上流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人们在永安购物、消费、娱乐的同时,也把一种西方文明带入我们商场,这其中也包括经营方面的,比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甚至一些社交礼仪,非常优雅、高贵。这些来自西方的优秀文化逐渐随着永安融入本土之中,形成了永安自己的特色,一提到永安,很快就会想到上海的小姐绅士,想到上流社会的那种贵族气质。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使我非常有感触:贵族布哈林在晚年落魄的时候,有人描写他在家里吃土豆,见他正襟危坐,表情庄重,把餐巾围在胸前,慢慢地拿起刀,将盘中的土豆分割成小块,然后用叉将土豆块慢慢送入口中,他的这些举止让很多人惊讶,人们丝毫看不出来他落魄的窘态,反而体会到他骨子里的那种永远也抹不掉的气质,这种多少年才形成的气质并不会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改变。那么我们今天的永安,不仅关注经典、时尚,我希望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传承永安那个时代留下的贵族气质,这种气质包括方方面面,很多的细节都要努力去完善。

《华人世界》:许多人都希望永安能恢复到过去,不仅形似,更是神似。

李雨林:我们今天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打造永安的形象。传承永安的精神需要很多努力。经过一些时代的动荡,现代的人要了解真正的精华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现在通过细节来表达这样一种意愿,体现这样一种概念,时时处处要体现这样的一种文化。在我们永安的商场里,有十大文化景点,也是把老字号的内在文化慢慢地渗透。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来看,我们也在不断地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同时还鼓励中层干部走出国门,不断地开阔眼界,了解一些欧式文化,感受那种文化所承载的精神。

《华人世界》:永安怎样充分发挥它本身所带文化的商业力量?

李雨林:永安所处的位置如今接待着来自全国全世界的游客,今天的永安就是要不断地将它所带有贵族气质的海派文化传递出去,把永安文化不断地传给世界。在环境上,我们打造屋顶花园,引进海派餐饮,包括对大楼的改造等,就是要向世界证明,在上海的南京路上还有这么一个经典的地方。

《华人世界》:永安的精神给我们当代的年轻人有怎样的启示?

李雨林: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是五彩斑斓的,每个人接受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接受的教育也是不同的,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一种自己的个性,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对所有的人,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人,我认为必须有一种行为上的基本准则,必须在融合社会大环境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个性,这是好的。但是如果脱离了这样一个大环境,就会走向极端。有些年轻人不能融入到大环境中,在张扬个性中遇到了挫折就会做出极端的事情。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年轻人必须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吸收文化、充实自己,有这样一个充实的精神层面,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都会用一种很好的心态去面对。

永安的民族资本家在创业时,也曾遇到来自内部外部的困难与挫折、竞争与挑战,同时经历了战争与动乱年代,如果他们不能适应大环境,不能有这样一种坚韧的毅力,同时又不能在这样的竞争中彰显出自己的个性,怎么会有永安今天的90年呢。当年永安在与上海滩的四大公司、外国公司的竞争中,就敢在战争年代个性鲜明地提出“全球百货,经典百货”的承诺,就敢提出“消费者永远是对的”。我认为永安的海派文化非常有代表性,它像海,有一种包容、大度、坚韧、随势而变、与时俱进,同时又不失海的深度的特点,这个特点放在永安身上太贴切了,有这样的精神,就像是一个人有了贵族的气质一样,处变不惊,与时俱进,在任何年代都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辉煌。

海派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上海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言

地方语言的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沪语作为海派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惯于使用沪语的人群逐渐萎缩,以传承沪语为目标的各种措施也未见成效。本文试图围绕沪语断代的成因来找到传承沪语的最佳表达手段。

传播沪语收效甚微

近来,一首名为《老鬼心不死》的沪语歌曲在网络上大热。这段腔调很浓的视频在短时间内居然获得了众多知名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上数十万的点击量。另外,近年来,上海逐步拓展了沪语的社会化应用领域。先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专门开辟了一档又一档的用沪语来播报和主持的节目,接着中小学生的课堂上也出现了沪语课程,上海市区的多条公交车线路也设计了沪语报站语音提示系统,社会上也掀起了一股以沪语为主题的竞赛热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这波拯救沪语的集体行动中,沪语并没有重新真正地崛起。例如,前几年红极一时的由周立波担纲的海派清口“壹周立波秀”不过是一时风光无限,在收视率上并没有长久的吸引力和长远的发展空间。

沪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危机。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对着孩子说上海话,小孩子却是用普通话来作答。应该说,沪语在年轻一代中已经慢慢失去了使用价值。于是,围绕沪语的保护和鞒校学界、媒体等社会各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沪语如果不受到刻意的悉心呵护,按照国际上语言衰亡的惯例,沪语用不了多久就会逐步走向衰亡。根据其他已经消失的语言的衰退过程来看,只要一代到两代人不再大规模使用同一种方言,就会发生语言的断层现象,即使社会中的一批中老年人讲得再好也没有用。

推断沪语断代形成的原因是:第一,在学校里教学授课时教师讲的一般是普通话,而学生之间也习惯用普通话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小孩子不再是从小开始学说沪语了。第二,上海作为一座特大型的移民城市,说沪语的天然环境受到严重的冲击,大人们之间也把普通话当作通用语言。第三,即使本身习惯于使用沪语的固定群体,他们逐渐发现有些话语的含义用沪语来表达,所能传达的意思不如普通话来得准确和传情达意,这样就渐渐偏向于讲普通话了。正因为这些复杂的社会因素,爱讲沪语的人越来越少,沪语的使用群体逐渐萎缩,海派文化的弘扬也受到了阻碍。

方言中的地方文化属性

沪语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标识,保护和传承沪语是弘扬海派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沪语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体现了上海人特有的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风格脾性,沪语也能够代表上海这座国内一线城市的精神文脉。因为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当地文化最直观的展现,方言本身就裹挟着特殊而深厚的文化价值。因此,保护和传承沪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留方言信息中的文化属性,以此达到维系地方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传播地方文化的基本手段是扩大当地方言的使用群体覆盖范围。若想弘扬海派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和传承沪语,要让沪语真正意义上进入大众的思想意识当中,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虽然法语作为法国的唯一官方语言,但是,法国政府一贯支持和鼓励法国人民保留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在每年的政府预算当中,他们会拨出专门的经费用于保护和推广当地的方言。这一点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1972年,美国学者豪根提出“语言生态学”的概念。“语言生态”是指特定语言与所在的族群、社会、文化及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就好像自然界特定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沪语日渐式微的生存窘境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关于如何保护和传承沪语完全可以采用语言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沪语的海派文化价值,并且理性地探究出有效的保护策略。

新时代如何传承沪语

今年1月27日,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16年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科学保护上海语言资源”。其中具体提到:“根据国家语委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要求,调查采集上海地方口传文化等有声数据。继续在幼儿园开展上海话体验活动;指导高校和区县积极开展上海地方语言文化进校园活动。”政府已开始把保护与传承沪语的想法付诸行动且步入正轨,海派文化的兴起有盼头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地保护和传承沪语?不久前的一部动画电影给出了启示。这部名叫《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的动画电影是中国动画电影史上首次使用沪语的尝试。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动画电影本身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少年儿童,而小孩子本来就是学习语言的主要和最佳人群,可以让他们在观赏动画片的同时又学说沪语,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小朋友们学习沪语的兴趣。这样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从娃娃抓起的目的。记得在30年前,电视版《黑猫警长》在每一集结束时都会在屏幕上打出醒目的字“请看下集”,许多人因此成为了黑猫警长的粉丝,他们总是眼巴巴地盼望着弥补“请看下集”的悬念。30年后,利用一部经典动画片的人气来集聚人们学讲沪语的热情是有益的尝试。方言中的俗语和俚语通常包含着一些历史掌故和街巷传奇,哪怕只是普通的形容词和语气词,都能有助于提升人物的气质和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一个满口方言的人物角色随口说出一句表达到位的方言台词所能创造出的记忆度和吸粉力,甚至可以超过影片本身的布景华美和明星云集。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一种,它对方言的发展壮大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由此可见,或许我们还能将沪语与其他文化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时代在进步,上海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沪语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土壤遇到了重大的威胁。如何保护和传承拥有海派文化特色的沪语,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正如沪语研究专家钱乃荣所说:“上海话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从传承上海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当前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传承好上海话。因为,语言文化的主体性和多样性都不可忽视,是互补双赢的关系。上海要在文化上屹立于世界又区别于其他国际都市,应有其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总而言之,沪语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工具,更是上海城市精神的载体。为沪语保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仅是出于那一份难以割舍的方言情节,更是为了留住海派文化的根脉。

海派文化范文第3篇

那么,在E时代,该如何办好报纸副刊呢?

《青年报》曾有一个副刊“红花”,在上世纪80年代早中期,不仅读者众多,来稿也蜂拥而至,不少曾在“红花”上发表了作品的作者,后来成长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著名作家。那个时期可以说是《青年报》副刊的“黄金期”,或者说是整个中国纸媒副刊的“鼎盛期”。但是《青年报》一度走红的支柱品牌“红花”在报纸结构调整中,消逝于21世纪来临的前夕。

2003年9月,《青年报》的新副刊“海派作家”,作为新时期的新尝试、新探索诞生了。但如何赋予其新的灵魂?该运用怎样的手法进行操作?需要怎样的团队强力支撑?这些都是“海派作家”的编辑必须时刻思考并给出答案。近4年以来,“海派作家”十分明确地将读者定位于城市新人群,努力挖掘城市新情感,展现城市新文化,突出大都市时尚、新锐的精神内涵,在E时代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报纸优秀传统的重任。其基本方针就是持续变革,在新时代新副刊的理念指导下,组建新的写作队伍,不断策划具有很强时效性的选题,争夺新的读者群,创造新的业绩。

理念新:新时代副刊的内在灵魂

“副刊的本质是文化。人类的一切文化,人类未来可能创造的文化,均在副刊‘表达’的视野之内。副刊不仅表达‘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传播与创造‘文化’”。①问题在于所要表达、传播和创造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化?

孕育“海派作家”之初,我们就将其新理念定位为:邀约中国各地的杰出作家、优秀的自由撰稿人和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文学新人,以城市随笔、城市散文、城市杂感等等不同文体,对一个正在不断变化、变动、变迁的大时代、大都会作出感性的、形象的、深刻的、真实的、诚挚的解读,并且在这种种解读中努力营造、追求一种《青年报》独有的艺术文体和美学风格。

“海派作家”首先新在它的版面理念上。要求“海派作家”中的所有文字都必须对时代生活、时代风尚和时代情感有着自己敏锐、独特的感受,而不是沉溺于空泛苍白的说教或老调重弹的铺陈。与此同时,也要求“海派作家”决不能走进另外一个将庸俗当生动、以肉麻为有趣的邪门歪道。那种曲解副刊的办刊宗旨,对着泛滥无度的“小市民情感”、“小市民心态”卑躬屈膝的副刊,绝非新时代副刊的品格。

我们认为,“海派作家”理应追求人类的真善美,既顺应历史趋势的发展,同时又不是简单地追随所谓的时尚风气,它是卓尔不群的品格、气质和灵魂的真实呈现。

策划新:新时代副刊的独特手法

有论者认为,“报纸主要是新闻信息,那么,副刊也应该体现这种新闻价值和由新闻引发的深度思考。也就是说,副刊要加强新闻的渗透。这个新闻是广义新闻,不是具体的一个消息,而是时代和社会当下的某种现象和趋势。副刊上的文章要体现出这种现象或趋势。”②只是,副刊究竟怎样才能体现“时代和社会当下的某种现象和趋势”呢?身为“海派作家”的编辑,通过反复实践、反复摸索后明白,只有运用新闻操作中的重要手法―――策划,才能够凸显自己的风格特色。

经历了2003年重大变革的《青年报》,将其主体读者群由昔日的学生转换为城市白领以及从山南海北来到大都会的“新上海人”。由于职业和生存的需要,这个主体读者群对副刊文字有着他们的全新要求:主题的当下性、文化的普适性、信息的多元性、解读的多层次性以及话语的震撼性。一句话,他们要求的副刊文字截然有别于传统副刊那种“孤芳自赏”、“死水微澜”般的文字,只有即时的、运动的且充满了风暴意味的文字方能兴奋他们的神经,满足他们的欲望,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海派作家”首次推出的策划主题是“2004年中国城市风情”,包括“蟋蟀”、“孵混堂”、“老街”等等。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密切地联系着当下的社会生态,怀旧的阐释与现代性的思考两者猛烈碰撞,擦出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较好地将新闻的时效性、社会的共鸣感和作家们深刻、睿智的文字穿透力包容在了一起。

跨入2006年,“海派作家”加大策划力度,在每周一期推出“2006中国城市风情”这一主题的同时,新推出“2006年人类文化回眸”这个主题,期望使“海派作家”有一个更为辽阔的文化视野,有一种超时间、超空间的深度表达。迄今为止,这组策划已有“铁达尼号”、“拿破仑”、“毕加索”、“成吉思汗”等几十个主题问世,得到读者们的热烈追捧。

由于强化了策划,使得《青年报》的“海派作家”与同城报纸的副刊相比,体现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风格倾向。传统的“从容淡定、雅致闲适”作派尽管没有被“海派作家”彻底抛却,但决不是“海派作家”追求的主体风格,精心、强力的策划,使得题材更为现实,叙述更为平易,观点更为尖锐,节奏也更为快捷。

队伍新:新时代副刊的基本支撑

要让“海派作家”始终保持独特面貌和独特风格,有赖于一支思想敏锐、观念前卫、才华横溢的作者队伍。这样,寻找适合“海派作家”版面定位的实施者,便是“海派作家”编辑的一大任务。此外,对年轻一手的精心培养,亦是对《青年报》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

在为“海派作家”撰稿前的“云想霓裳”,曾是许多网站上呼风唤雨的角色,她训练有素的文笔充满了灵气。但是,她的许多篇什既没有具体内容,也没有华丽文字所呈现的精当细节,只是天花乱坠地一路涂写而来。选择拒绝易如反掌。但在拒绝这些文字的同时,是否也拒绝了一种新的文体?更重要的是,是否拒绝了中国年轻一代对未来生活的那份朦胧感受?编辑与“云想霓裳”们进行了深入沟通,在承认每一代人都有足够权利表达他们这代人情感的同时,尝试让他们的文字与“海派作家”的主旨能够较好地吻合。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成功的。3年后,“云想霓裳”已是“海派作家”的骨干作者之一,当《齐婆的夏至面》这样虚实结合的篇章出炉时,她自己也为之欣喜,因为完成了一次自我蜕变和超越。

在罗致与编辑审美观念相左的才女才男成为骨干作者的同时,编辑亦为“海派作家”着力培养着文学、文化的“新锐战士”。从2006年年初伊始,“海派作家”陆续地策划了一系列青春主题,其撰写者中不乏还在上高中的学生。通过这些中国最年轻的流畅表达,使一代新人的心声清晰展现。不久前,发表在“海派作家”版上的罗叶作品《那一场凄美的樱花雨》和王婷婷作品《念雪》双双入围由香港国际文化出版社举办的“全球华语千字文大奖赛”,这可以看作是社会对青年报着力培养“新锐战士”的一种肯定。

对市民文学一直倍加关注的上海作家沈嘉禄在评论青年报副刊时写道:“青年报的副刊,在二十年前以培养青年作者为己任,但现在,在文学状况有了很大改变的环境下,青年报的副刊编辑及时调整策略,将一批成熟的中年作家争取到周围,成为基本撰稿人。在编排上,青年报的副刊还充分照顾到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开出了许多小栏目,以一种时尚元素和网络话语赢得了青年读者的好感。当然,更重要的是,青年报的编辑不是等米下锅,也不是看菜吃饭,而是密切关照当下现实生活,有计划地确立主题,然后请对这个题目比较了解而且有一定生活积累的作家来撰稿,使这个题目达到预期的选题要求。这就使副刊文章与现实生活及读者关心的话题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当新媒体对着传统报纸进行着逼迫式的挤压,当城市的新人纷纷聚集于E媒体的大旗之下,曾经的传统报纸拥护者纷纷倒戈、风流云散而去。此时此刻,报纸惟有变革,别无它途。传统副刊只有在自我颠覆、自我突破的运动中,最终与新媒体一争短长。

(作者系《青年报》副刊主编)

注释:

海派文化范文第4篇

上一世纪60年代初,工艺美校就开设了玉雕专业,春华秋实,桃李满门。荣膺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萧海春、年届古稀的海派玉雕大师张明涛等都是美校的早期毕业生。当今声名显赫的玉雕大师、易少勇、洪新华等曾得前辈亲炙,萧、张因而被业界谓之以“大师的老师”。今年6月新晋海派玉雕传承人的赵丕成则是美院的现职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

此次海派玉雕传承人美院行活动,由海派玉雕文化协会和工艺美院联袂策划,得到了上海市文广影视管理局和非遗保护中心的特别支持,被列为上海市纪念《非遗法》实施一周年和第七个“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小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非遗处处长杨庆红和工艺美院常务副院长潘家俊亲临活动现场。

活动由美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陆君玖主持,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和工艺美院副院长王敏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见面会上,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会长、传承人孙敏作了题为“海派玉雕的申遗之路和当代使命”的主旨演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刘忠荣作了题为“我和海派玉雕”的主旨演讲,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海派文化范文第5篇

看点一,更高平台,更高奖项含金量

2012海派玉雕艺术大展暨第五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英和杯)定于2012年9月21日至9月2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办。在该中心西一馆3660平米内,两个2012神工奖展区是其中焦点,来自全国22个省(市)、地区的玉雕名家大师携最新力作集体亮相,预计参展作品逾千件,包括青海、贵州等地都有玉石雕作品参展。

本次大展首次在玉雕行业提出“大艺术”理念,除展览外,还将设立论坛、讲座、演示、公益服务等活动,全面展陈玉雕传人名家、玉雕精品佳作、玉雕艺术生态等。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神工奖与往届相比,最大不同主要有三:1、注入了会展经济元素,使得神工奖玉雕从行业小舞台走向社会大舞台;2、凭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进一步开掘和宣传海派玉雕的文化蕴藉和风格特色,做文化文章;3、本届评奖将更加关注玉雕作品的创新和风格特色,提升神工奖含金量。与往年相比,本届神工奖不仅建立了初评入围机制,严格评审标准,而且在参展作品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减少了金奖比例,在此基础上,精编的2012神工奖作品集将更为精彩。

看点二,海派大师集中亮相

除神工奖展区外,届时还将展出包括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大师风采图展等内容,现场48个展位中,海派玉雕代表性人物刘忠荣、翟念卫、崔磊等大师将推出他们的特展位。

据主办方介绍,随着海派玉雕协会力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海派玉雕结合,本次将有19位上海市级国家非遗保护项目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首批评出的18位海派玉雕特级大师亮相。在上海滩,海派大师作品的集中亮相堪称难得的一次海派玉雕整体风格的全面展示,非常令人期待。

看点三,首评当代玉雕评论家

在本届神工奖期间,神工奖组委会将联袂《收藏》杂志,推出首批“玉雕艺术评论家”和“玉雕艺术特约研究员”,以活跃玉雕理论研究、艺术评论、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

自中国玉雕登上历史舞台,迄今为止,中国玉雕已有几千年历史。玉雕的历史地位,从神玉、王玉到民玉,发生了一次次跨越式变化。而今,作为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玉雕艺术品,玉雕评论家的缺乏,引导玉雕行业的声音无法有效传达,成为制约玉器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次评选开风气之先,预示着玉雕行业格局将产生新的改变。

看点四,论坛升级,直指玉雕行业焦点

本届神工奖活动期间,将首开“中国玉雕上海论坛”。本届论坛目前确定的议题包括:1.“当代玉雕的价值审视”,即重点讨论玉料材质和玉雕创作的关系;2.“玉雕艺术的历史文化蕴涵”;3.“玉雕收藏与艺术品理财”;4.“玉雕大师的价值贡献”等。相关行业、专业协会、学会、教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玉雕大师、收藏家、艺术品投资、拍卖机构、美术馆及文化部门、非遗保护部门负责人将应邀参与研讨及交流。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玉雕上海论坛”旨在激荡和吸纳各种观点,探讨问题,形成共识,为中华玉文化的赓续与弘扬,玉雕艺术的传承、创新及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海派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海派京剧 国际影响 创意 世界文化市场海

派文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海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海派戏剧的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新时期以来海派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论述,探讨一下过去二十几年来,我们已经做出的成功经验和成功原因,借以推动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新时期以上海京剧院为代表的海派京剧采取了多种途径,努力向国外弘扬我国的京剧艺术,尤其是别具特色的海派京剧。途径之一,将海派京剧新演出的优秀改编剧目和原创剧目介绍到国外,让世界人民亲自感受新时期海派京剧新的艺术魅力和海派京剧艺术家的迷人风采,扩大中国民族艺术上在国际上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向世界显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稳定和艺术的繁荣。

海派京剧的艺术魅力,在于一个“海”字,它对中外古今各个门类的艺术精华择善而纳,从而新意盎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上海京剧院重新改编的《盘丝洞》(黎中城改编,马科、贺梦梨导演),就是一出充分体现新海派精神的“西游戏”。剧中描写赴西天取经的唐僧一行路经女儿国,使女儿国王萌动春心,恍惚间,墙上的唐僧画像活动了,“唐僧”来到国王身旁,一阵交欢,又回到画像之上,这里用的是舞美特技处理。女儿国王醒来后,召唤真唐僧,含情脉脉地问道:“可还是夜夜独枕眠?”唐僧答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阿弥陀佛!”这段对唱,女儿国王用的是阿拉伯民歌,唐僧唱的是西皮原板,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反差很大,十分别致。蜘蛛精从古洞里飞到了女儿国,扮演者勾了个“阴阳脸”,半是美女半是魍魉,当即“钻”进女儿国王的身躯,女儿国王疼痛得“啊”一声倒地,刹那间,又运用机关布景,让蜘蛛精瞬间从舞台上失踪了。而“女儿国王”起身后则判若两人,由温柔敦厚而变得张牙舞爪,原来蜘蛛精已经附在她的身躯之上。女儿国王的扮演者方小亚,以一个形象,扮演两个角色,巧妙地运用传统戏“一赶二”的表演方法。由于猪八戒好色贻误战机,使他和唐僧一道被掳入盘丝洞内。蜘蛛精一声号令,猪八戒的身体在舞台上立时被拦腰一劈为二!这里导演又大胆地采用了魔术的手法。如此这般的演出,融合了魔术、机关布景、歌舞技巧,加强了此剧的技艺性、文学性和可看性,突出了神话色彩和海派风格。此剧演出后深受几十万青少年观众欢迎,他们说看了《盘丝洞》后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很为祖国有这样美丽的艺术花朵而自豪。1987、1992年此剧两度赴香港演出,均获得盛誉。不久,又作了“五百场”庆祝演出,成为中国京剧近20年来的一个壮举。

上海京剧院领导及时抓住这一优秀剧目,向海外推荐,赴日本进行商业演出。“在日本东京、大阪、神户等十多个城市演出,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日本朋友说这个戏比他们以前见到过的任何京剧都好,他们惊叹日中一衣带水,却不知邻邦有这样一出了不起的戏剧。”东京国际大剧场,从来就没有一个戏剧团体能在那么大的场子里把观众“叫满”,上海京剧院的京剧《盘丝洞》却做到了。日本教育部有一个计划,要让日本学生接触世界不同的文化艺术,为大中学生演出芭蕾、歌剧、交响乐等,中国京剧也在此教育计划之内。上海京剧院的《盘丝洞》名声在外,也列人与日本教育部的合作项目。1987年以马科为团长的上海京剧院演出团带着《盘丝洞》等剧目,在日本作巡回演出,演出团一行十八人跑遍了日本南北各城市三十几所学校,大大地扩大了海派京剧的影响。

此后,《盘丝洞》又在新加坡等国演出,均是盛况空前。舞台上刀光剑影、紧锣密鼓,精彩纷呈,同样赢得了异国青少年的喜爱。

海派文化范文第7篇

随着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龙头地位的确立,“海派”一词使用频率渐高。“海派”应是好词。“海派绘画”、“海派京剧”、“海派服装”,指的是改革、创新的艺术。不知什么缘故,有的时期,“海派”成了贬义词,上海人对于那些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是踏踏实实的人,往往评之曰:“海派来亚”。现在,“海派”又返本还原了。几年前,上海大学专门成立了“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研讨会,参加者都是学者、专家和文艺界的著名人士,每年出版一本研讨会论文集,探讨海派文化的内涵和社会作用。

虽然对“海派”一词还没有作出经典的、权威的定义,但是大家似乎都趋向于这样一种认识:“海派”就是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海派绘画、海派建筑、海派戏剧、海派服装、海派餐饮无不如此。最近在上海西区美食街一家专门经营海派菜肴的酒家就餐,使我对海派餐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酒家的老板是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博士,上海人称之“海归”派。由于经商者的高学历、高文化,自然出手不凡。据说,上海的饭店、酒家已有两万多家,但这家开业不久的酒店,就跻身于150家“上海经典餐厅”之列。由上海市饮食服务行业管理委员会主编出版的《上海经典餐饮》就把它列入其中。这些经典餐厅,有的以各帮的名菜出名,有的以装潢的风格见长,而这家酒家则以真正称得上“海派”风格的菜肴吸引顾客。谈到“海派”菜,一般人或许以为一店多帮,兼收并蓄,既有本帮菜,又有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徽帮菜、苏州菜、杭州菜。走进一家餐馆,可以随意点吃各地菜肴。其实这种海派还不是高水平的海派,它只是“拿来”,而没有创新,只能算是“各派”。这家酒店既是“海纳百川”,本、杭、川、广各帮齐备,又“追求卓越”,在吸纳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店独家仅有,别家绝无,具有独特风味,令人没齿难忘的名菜。

比如冷盘菜中的油爆虾,是沿用传统本帮油爆虾的烹制方法,即将活大河虾剪去须脚洗净,投入九成以上的热油锅中,鲜活的河虾在旺火高油温中,虾肉受热,蛋白质迅速收缩,与虾壳分离,待虾头的鳃壳鼓起捞出沥油,用这样的方法过油,可使成菜食用时壳脆肉嫩,壳不带肉,肉不黏壳。然后,再将蒜茸、姜末、辣椒粉、九制陈皮末煸香,放入适量高汤、白糖、盐烧制成卤汁,放入过油后的虾,收紧卤汁,滴白醋,加味精,撒葱花淋麻油起锅。冷却后装小碟,成菜色泽红亮,酸甜适口,咸鲜微带辣,有浓郁的陈皮芳香。一改传统本帮油爆虾色泽暗红、口味单一的不足之处。该店的熏鱼也很有特色。传统的苏锡帮熏是用青鱼或鲳鱼切大块后,用盐、味精、酱油、葱姜、茴香、桂皮腌渍后,入油锅炸热,卤汁浸渍后再用烟熏而成。改良了的熏鱼是选用三文鱼肉,用盐、鸡精、白葡萄酒、芥末酱、柠檬汁腌渍上味后,在炭火上用微火熏焙而成,这种熏鱼,似生非生,似熟非熟,烟香浓郁,口感特别肥嫩软糯,确实不同凡响。还有“异香凤爪”,看似与广式凤爪无异,但与广东午茶的凤爪大不相同。它的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它是先将新鲜的凤爪用清水浸泡24小时,去净血腥味沥干,加葱姜蒜,茴香桂皮,香叶上笼蒸酥,趁热入七成热油锅炸至色泽金黄捞出,立即投入冷水浸泡2小时,至皮皱起泡捞出,重新入锅,用泰国甜辣椒 、柠檬汁以及他们自己秘制的酱料烧制。上席前,再装小碟上笼蒸1小时而成,异香风爪吃起来皮酥肉糯,入口即化。有一点点酸,带一点点辣,异香无比,回味无穷,开胃增食。该店的“白斩鸡”也与众不同,其制法有点类似上海“小绍兴白斩鸡”,其口味有点类似广东“东江盐鸡”,但它不是用盐的方法制成。其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听店老板介绍,他们的白斩鸡是选用上海浦东郊区农民散养的三黄鸡,都是当年的新鸡,体重必须在1 500 g左右的。鸡宰杀后洗净,入沸滚的大水锅中浸烫几秒种捞出,立即用冷水浸泡,捞出沥干,再入滚水中烫几秒钟捞出再放冷水中浸泡,如此这般反复三次,然后入沸滚的水锅中,加葱、姜、黄酒、盐、味精和其他香料焖煮约20分钟,鸡捞出立即投入0 ℃的冰纯水中激凉,使鸡皮肤和肌肉间缝隙中的汤汁突遇冷却凝固,使水分不流失,以保持鸡肉的鲜嫩度。鸡从冰水中捞出后用洁布擦干,周身涂上油,使鸡在常温下防止水分的蒸发。改刀斩件装盘后,佐以东江盐鸡的沙姜油调料蘸食,此鸡皮色明黄油亮,皮脆肉嫩,嚼而无渣,鲜香可口,取“小绍兴白斩鸡”和“东江盐鸡”的长处合而为一。热菜中“干烧银鳕鱼镶面”也非常有特色,它是特大块银鳕鱼油煎后盛起,洋葱末煸香,再放入香茄辣沙司,油咖喱炒香后,放入泰国鱼露,三花淡奶,鲜奶和椰酱和适量鲜汤烧滚,再放入煎好的鳕鱼块焖熟,调以盐、鸡精、白糖、胡椒粉、美极鲜酱油,勾薄芡,淋入鲜柠檬汁起锅装盘,盘中一边放煮熟卷成小团的龙须面,再用上汤煮熟的芦笋点缀。这道中亚合璧,菜点合一的创新菜,是借鉴了川帮中干烧鱼的烹调方法和亚菜的调味手段,由于口感独特,味道新颖,深受食客的青睐,这家店的“炭烧里脊”也不同于一般传统的广式叉烧肉,它是用猪的上脑肉,选用新加坡酱油和梅酱等调味腌渍上味,再涂上酿造白醋和蜂蜜等香料调制成的酱料,放风口处吹干,然后再用木炭的明火烤熟,此烤肉色泽金红,外香脆、甜酸,里鲜香软嫩,非常好吃。这家店的菜肴确实与众不同。就连“干煸空心菜”这道极普通的家常菜的烹调方法也很独特。它是将整株的空心菜洗净后,放入沸滚的水锅中,加油和盐烫焯后(去除菜叶中的植酸防止菜颜色发黑变暗)捞出沥干,立即用蔬菜和东南亚国家的一种叫“生巴酱”的酱料(一种发酵过的虾酱),迅速炒制而成。成菜色泽翠绿光亮,口感脆嫩,鲜香独特,与众不同。

上海人善于接纳和吸收,在饮食上也是如此。但海派菜不能完全照搬外国和国内其他帮派,必须根据本地的饮食习惯,融古今中外于一菜,改革创新,形成中国风格,上海特色,中餐主料,亚餐调料,菜点合一,荤素搭配,营养全面,美味可口的独特菜肴。这样的海派菜,我是第一次在这家酒店里尝到,大快朵颐,因之公诸同好。

海派文化范文第8篇

语境错位

在搭档脱口秀这种言语交际形式中,两位主持人在说话人与听话人角色的轮换过程中,其实需要保持不间断的顺应与关联方面的努力,一方生成话语,而另一方需要同步进行话语的理解即进行最佳的话语关联,保持双方在同一个语境假设环境下形成交际意图一致的效果。但是,在《小崔说 立波秀》中,双方在话语上的关联度极低。

这一方面表现在双方很难保持在同一趋同的认知语境之下,虽然进入了交际的过程当中,但各自很难维持对话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反而在他们各自的《实话实说》和《壹周立波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单一主持人脱口秀节目中,话语的顺应与关联主要是在主持人与观众之间进行,随着交际的推进,对应节目的观众适应了主持人的言语风格,他们就很容易获得认知效果,这是一种单纯的话语生成方与理解方之间的努力,而在《小崔说 立波秀》中,它变成了三方之间的努力关系:崔永元——周立波——观众。前两者还需要不断互换主体角色。一旦主持人之间在某一个话题甚至某一句话上无法进入同一语境,那么话语间的相关性就中断,自然无法形成最佳关联。

这样的低关联度几乎贯穿整个节目。其中“益友损友”一集中,让观众现场在各种颜色的纸上写上自己的寄语,并从观众台一直撒到舞台中心,崔永元和周立波分别从中随意挑选一些当众读出来。此举形式可嘉,但在这样的环节中,两人几乎没有针对对方念到的纸条内容进行话语反应的意识与行为。

而另一方面的表现是更为直接的中断,即在节目环节中,崔永元与周立波经常采用轮番登场形式。一方主持时,另一方到台下观众席中就座。这种形式只有当双方依然保持话语的关联性时才能发挥它的灵活性,如果将其弱化为一种“中场休息”或者“候场”,那么就从形式到内容上切断了主持人之间的联系,造成语境的彻底互不关联。

地域文化错位

崔永元的《实话实说》与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立足于完全不同的两种地域文化,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崔永元的《实话实说》有较强的京派文化风格,将犀利融于温和之中,以传递多元化视角、倡导宽容理解的对话氛围为主。因此有人将京派文化下的京派作家的文化姿态归纳为“中立包容、沉稳宽厚”,认为“京派作家没有海派作家那种狂热、浮躁、歇斯底里的情绪”。①

周立波代表的海派清口则是典型的海派艺术,既有上海方言里的幽默语言,也有与之相匹配的幽默思维方式。比如他在《笑侃三十年》中说到中国的股市行情:“最残古额就是那些麻雀。证券公司门口那个大屏幕没有红过咯,一直是碧碧绿额。麻雀又不懂得咯,它们以为共青森林公园到了,延中绿地到了,一只只朝大屏幕上冲!冲一只死一只,冲一只死一只。”受海派文化熏陶的上海观众能因此会心一笑,而对不知道“最残古额”和“碧碧绿额”、不熟悉共青森林公园和延中绿地的其他地域观众来说,效果会急剧下降。因此,《壹周立波秀》更受海派文化聚集地观众的热捧,而持保留态度甚至抵触态度的多是其他地域的观众。

地域文化“形成的根源之一是自然地理环境,既然自然地理环境有极大的稳定性,那么地域文化也应该同时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在长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稳定的特点,构成了自己相对稳固的发展模式”。②虽然无法否认文化交融的现状与趋势,但是更无法否认它的这种稳定性与长期性,尤其是“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绝对是两种风格”。③所以,当梳着油亮水滑的小分头、穿着得体西装的周立波与不修边幅的崔永元站在一个舞台的时候,其实面对的是如何勾连海派思维与京派思维、如何交融不同风格的问题。而从根本上来说,这两种文化的兼容度是有限的。在《小崔说 立波秀》中,兼容的代价是周立波面对这个更为广阔的舞台、更为庞大的观众群体的时候,不得不弱化海派清口的语言特色,收敛其在《壹周立波秀》中得以立足的海派犀利与调侃,而崔永元则在周立波“秀”的影子下,将敦厚沉稳从一种风格退化成一种弱势。

对即兴效果的迷信

话语语境的错位与地域文化的错位问题,又与对即兴效果的迷信交织在一起。崔永元在微博上表示:“太在乎即兴了,少了思考,少了思想,我和立波都拿不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于是说得不疼不痒。”

没有台本,全凭即兴是《小崔说 立波秀》的最大看点之一,但是仅仅依赖一个事先知道的话题,将节目的效果完全交与主持人的现场表现,实际上是过高估计了主持人的随意发挥和现场合作的能力与经验。即兴发挥固然更有现场真实感,也可能会有灵光一现的时候,但对于长期稳定的节目来说,大量的前期准备是必需的。要依靠主持人的生活积累或老本来现场发挥,也必须建立在充分的默契与得心应手的现场反应能力基础上。无论是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还是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即兴发挥的成分都很少,甚至这种成分只是一种表象,看起来似乎是信手拈来,但背后必然有精心的策划与准备。

在国庆这十期节目中,两人用的段子大多来自各自的人生体验。以他们的阅历来讲,这个资源毕竟相当有限,要在有限的阅历库中用即兴的方式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必然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观众对于两人智慧交锋的期待,就更是一种奢望。

另一方面,两人之前的节目都是以独立主持模式为主,所以要适应从单一主持到合作主持的转变,需要把握的不仅是话语转换的策略与技巧,还需要有准备的设计与沟通,包括语境的关联性处理、两种文化特色的保留与交融、节目的节奏把握等。要达到默契,没有长期的磨合是不可能的,而这种磨合既需要台上现场表现的磨合,更需要台下充分的交流。而据《小崔说 立波秀》节目制片人透露,国庆这十期节目是在一周内录完的。如此密集的录制时间,即使是美国脱口秀节目开山鼻祖强尼·卡森与爱德华·麦克马洪,也无能为力。过于迷信即兴效果而失去了搭档主持人之间的配合与同步,失去了应有的思想性与逻辑性,无疑是本末倒置。

小 结

《小崔说 立波秀》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尝试,但是这十期节目证明,强强联手的效果并不是将两个优秀的主持人放在一起就能自然实现的,还需要在充分沟通与设计的前提下,解决语境错位与地域文化错位的问题,调整不同语境下的话语关联性,将不同地域文化的风格有机整合。

注释:

①刘勇 艾静:《京派作家的文化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37页

②刘勇 李春雨:《京派及地域文学的文化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