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

生态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态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学范文第1篇

投稿须知

1.本刊性质 《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

2.刊登内容 本刊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简报、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

3.文章篇幅 以7~8个版面(12000~14000字)为宜。

4.题目和作者 题目务必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署名应限于主要参加者,多位作者需注明通讯联系人。作者单位应使用官方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邮编。

5.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对于专论与综述,建议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关键词3~7个(请勿与题目中出现的词重复)。

6.基金项目 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

生态学范文第2篇

关于马克思是不是一位生态学的思想家,不外三种观点:约翰?克拉克(JohnClark)和某些“褐色者”认为马克思是反生态学的;詹森?W?莫尔(Jason?W?Moore) 和海伦娜?西汉(Helena Sheehan)等另一派观点认为,马克思对环境问题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观察,但这些观察只是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作为他思想的本质特征;迈克尔?皮尔曼(Michael Perelman)和约翰?福斯特(John Foster)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纬度(ecological dimension)是占主要地位的。

一、什么是生态唯物主义

福斯特创立生态学是从清理唯物主义概念入手的。根据英国哲学家罗伊?布哈斯卡(Roy Bhaskar)在《唯物主义》中的观点,他把唯物主义概念分为三类: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三种唯物主义研究的问题和观点是不同的: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对生物存在(更为普遍的是物理存在)的单方面依赖,强调前者源于后者;也就是外在的物理世界相对于思维的独立存在,这就反对了终极目的论。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强调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立存在和超越事实(即因果关系和自然规律)的活动――至少是某些研究对象;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的变革力量在社会形态变革和社会形态再生产中的本质作用。①在这三种唯物主义中,本体论的和认识论的唯物主义都属于自然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学的唯物主义不仅应该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意义上加以探讨,而且应该在实践(感性活动)的基础上构建。

福斯特用“生态唯物主义”来表达他对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的重构,表明了他对生态唯物主义的现代内涵的理解。生态唯物主义的现代内涵主要表现为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的生态学四条“非正式规则”来论述唯物主义对生态学思想的意义。这四条规则是:第一,万物皆相互联系;第二,万物皆有归属之地;第三,自然知晓最多;第四,“无”无以产生“有”。② 生态唯物主义的现代内涵意味着新的历史观,它要求考察的不只是自然的进化或社会的进化,而是自然和社会的协同进化。因为从生态唯物主义看来,自然和社会处在斗争与和谐辩证统一的、进化的同一个历史过程中。

二、生态唯物主义的自然、生态基础

福斯特强调,马克思在将唯物主义转变成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他对唯物主义自然观――属于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的唯物主义――的总体责任。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在这方面的关键作用――在于它发展并改造了伊壁鸠鲁关于唯物主义和自由思想的原有传统,而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科学和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伊壁鸠鲁与现代科学与理性革命。从笛卡尔、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牛顿都受到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更是明显地带有伊壁鸠鲁原子论的痕迹。康德把伊壁鸠鲁学派的学者们称为“古希腊思想家中最杰出的自然哲学家。”③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伊壁鸠鲁是经验自然科学、经验心理学的创始人。”青年黑格尔派坚持认为伊壁鸠鲁学派从特殊意义上已经预示了欧洲17世纪、18世纪、19世纪的启蒙运动。正如马克思所完全认识到的那样,这些思想家的唯物主义的共同基础都是伊壁鸠鲁的哲学。

第二,伊壁鸠鲁与宗教神学。“伊璧鸠鲁一般地否认概念和普遍的东西是本质。一切产生都是偶然的结合,这些结合又都偶然地分解。因为那被分割开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真实地存在的东西;而偶然性则是这种结合的法则。而偶然既是支配一切的东西,因此一切目的性以至世界的整个最终目的也就一起消失了。”④由于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有限性、暂时性,一切目的论的观点――根据终极原因、根据神的意图解释自然的观点――受到沉重打击。(对目的论的致命打击来自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因为伊壁鸠鲁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不足以彻底摧毁目的论的根基。)正是在反目的论这点上,唯物主义与科学取得了一致。马克思高度赞扬伊壁鸠鲁对宗教和启蒙哲学的贡献。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里声明:“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他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他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神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第三,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态基础。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把“守恒原则”――“从虚无中决不能产生万象,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归于乌有。”①――作为其出发点,把自然的存在作为人的自由存在的基础,因此具有生态世界观的倾向。这一点,在卢克莱修――伊壁鸠鲁哲学的最佳诠释者――的著作中表象的相当明显。卢克莱修提到了空气污染是因为采矿,提到收成的减产是由于土壤的退化,还提到森林的消失;同时他也论述到人类和动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福斯特认为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的生态学四条“非正式规则”中的前两条和最后一条是伊壁鸠鲁物理学的主要原则,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第一卷中已经强调过这些原则。根据康芒纳的解释,“自然知晓最多”更好的理解应为“进化知晓最多”。也就是,通过进化过程――包含着无数偶然性的过程――所有物种,包括人类,都经过亿万年各种先天变异的自然选择过程而逐渐适应了环境。②

综上所述,福斯特认为是伊壁鸠鲁哲学激发了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深刻理解并以此构造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传统。在伊壁鸠鲁的哲学中包含着许多为马克思后来所发展和确定下来的生态思想萌芽,其中,最主要的是伊壁鸠鲁哲学中反目的论的思想及对偶然性、人类自由的强调和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思想。这样,福斯特从认识论的和本体论的纬度建构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的自然生态基础。

三、生态唯物主义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的历史基础来自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达尔文的基本理论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超级繁殖能力”,或者说,具有生产出超过能够生存数量的后代的倾向。这些后代相互之间并不尽相同,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原始的形态,这种变化部分的传给了未来几代......既然不是所有的后代都能存活,那末,在大量的后代当中必然存在着生存竞争。据统计,那些通过内在的变异机制使之最能够适应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有限的当地环境条件的后代,总是具有一个较高的存活率,因而把这些变化(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传给它们的后代。这些有利的变异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的积累可以导致物种的进化――或者说是有所修正的演化。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与地球在整个物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不再占据统治地位,上帝也不复存在。“这是唯物主义,达尔文知道这一点;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它将自然的每一点都人性化,就像将人自然化一样。”马克思接受了这一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阐述道:“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代表了“目的论的终结”(正如马克思所强调)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但是自然进化论的唯物主义基础――达尔文深知这一点――却令达尔文深深苦恼,以至于他把《物种起源》推迟20年发表,原因在于达尔文不像伊壁鸠鲁,他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这是由他的自然神学理论背景所决定的。③(福斯特由此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础更多来自于伊壁鸠鲁)但瑕不掩瑜,达尔文的自然进化思想构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基础。今天,很少有人会否认进化论的观点。蕾切尔?卡逊告诫我们:必须与其它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控制自然”是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生态中心主义依据进化论更是提出“所有物种一律平等”的激进思想。

福斯特通过考察后得出结论:对马克思来说,达尔文的“划时代的著作”(马克思语)导致马克思形成了关于人类劳动与人类进化之间关系的确切理论――劳动进化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两个脚注中简明而系统的阐述了达尔文的理论与他自己通过不断变化的生产和技术而对人类历史发展所进行的分析之间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狭义的动物也有工具,然而,这只是他们躯体的四肢。”而人类工具是通过社会生产而产生的,它是人在社会中的生产器官,是人类的外部延伸,即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类历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自然史是长期进化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制造工具只是属于人类的“特征”,抓住了劳动工具就抓住了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实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自然、历史基础与达尔文相关联。

福斯特通过大量的研究文献得出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共同进化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类进化和发展的本质,即劳动规定了人类所拥有的特殊生态地位。这点对生态认识理性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必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只有在达尔文的基础上,马克思才能够在《资本论》中运用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术语来定义劳动过程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形成了生态学意义上的新陈代谢理论。

四、生态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

生态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学 双语教学

生态学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高度代表性,也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本科生态学的双语教学指在高校本科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适用性和前沿性的外文原版教材,采用作为目标语言的外语来讲授,并用外文语言来进行学生成绩考核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自2001年到2005年,对双语教学的研究论文为293篇,是上一个五年的24倍,双语教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上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1]。生态学双语教学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2]。

一、 内涵

生态学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我国直到80年代末期才开始注重生态学研究[2]。国际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现,大量研究方法和理论都引自外文文献,目前国际上代表生态学研究前沿的主要学术期刊以及专著出版物均为英文。

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实质是用汉、英两种语言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及相关的技术手段等[3]。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英文课外资料的能力,加强与国际研究的联系,跟踪国际生态学发展前沿,使学生熟悉英文语境,生态学英语常用词汇,生态学英语语感,生态学英语基本知识,用英汉两种语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国际化思维方式,为专业深化打下扎实基础,使教学内容和水平与国际接轨。

二、影响因素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生态学双语教学探索过程发现,部分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积极性较差,发言次数较少。双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借鉴其他院校及学科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才能有效开展双语教学.

2.教师英语水平会影响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使教师面临极大挑战。若使用全外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用外语来正确表达、并使学生理解所讲的内容。要求教师有相当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3.母语为汉语,环境对教学效果有影响

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但外语水平却参差不齐。开展双语教学班级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形成良好语言环境,是加强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实施措施

1.教材甄选

采用麦肯齐(A.Mackenzie)的Ecology教材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难度以及涵盖内容均适合作为普通高校的生态学教材,既包括基本的生态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又有广泛的案例,便于学生消化和理解。订购国内已出版的几种国外生态学的影印版教材,如卓普曼和里斯(L.Chapman&M. Reiss)的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这些教材编写理念新颖,组织结构上深入浅出,对基本内容有定义、原理方法介绍、应用、总结。影印版价格适宜,易于学生接受。通过选用外文版影印教材,拓展课程内容;结合科研课题,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讲授特点,挖掘课程特色,保证教学先进性。

2.双语教学主题研讨会

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双语教学主题研讨。针对双语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如何运用多媒体深化教学,将生理生态、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应用生态、大尺度生态知识与教师研究特长结合展开专题讨论。

3.双语考试

针对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目标及其定位,结合学生英语水平,改善学生的评价体系结构,改革考核方式和方法。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核学生研究型学习成果[1]。考核试卷用英文进行命题和考试也是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中英文结合,基本概念原理用英文问答,综合知识用英文问、中文答,研究成果用中文汇报。

4.教学手段

双语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的专业词汇积累偏少和听力水平的差异。提倡参与式教学,通过课堂上师生的英语双边提问、共同探讨以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结合。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介绍专业词汇,布置英文作业,巩固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将涉及的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提前预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和

5.课件制作

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选择以多种教材基础,制作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图片丰富和信息含量高的课件[4]。我们以原版教材Ecology,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为基础,结合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资料整理和综合,形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较为系统的授课课件。

生态学是青海大学环境专业、生物专业、资源生物学专业、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专业研究的基础。通过生态学双语学习,加强学生生态学外语学习,加强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科研促教学,教学助科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将生态学课程建设成青海大学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校级精品课程(KC-11-2-3)项目资助;青海大学教材建设基金(2013)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2]辛琨.高校生态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J]2008(25)3:73-74.

[3]王晓凌,王玉猛,赵威.生态学双语教学初探.教育教学论坛[J].2012.38B:90-91.

生态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媒介环境学;思辨;区分

如今,媒介生态学已经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并带来了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但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廓清这些认识,理清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关系,已成为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不是“原发的”

在中国媒介生态学起源问题上,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也比我们早很多年,但是“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展开与它们并没有什么渊源。[1]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表述上是矛盾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他们主要是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媒介生态学和北美媒介环境学的区别,而忽略了国内外媒介生态学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只是将2001年后,“Media Ecology”在中国的独创性发展作为了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点。

(一)中国最早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来源于西方

在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正是在介绍西方社会生态学和社会有机体平衡、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生态”这一概念以及社会大系统、共生共食、有限资源、关键功能等观念。然后又是结合美国社会生态学家奥迪斯·邓肯所提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态复合体”的四个变量,展开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

(二)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最早出现在西方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一开始就注意运用平衡、和谐和系统等生态思想来研究媒介,并侧重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研究,关注人、媒介、社会、受众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构建。但是早在1970年,第一届地球日庆典宣称人类进入“生态时代”之后,西方很多学者便开始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承认环境中每个因素的平等内在价值,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秩序。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乔亚舒·梅洛维茨就非常重视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受众选择媒介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同时,媒介对社会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此外,他还运用了一个生态学暗喻,将受众纳入“情境”概念,认为传播行为受受众制约,必须根据受众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信息。[2]可见,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思维范式取向上异于西方,但是与西方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研究存在学术渊源”[3]。

二、“媒介生态学”是不是中国的原创概念

有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是中国的原创概念。”[4]笔者认为“媒介生态学”这一概念实际上来源于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直译,只是后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媒介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存策略”以及“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原创性的理论。中国学者使用此概念绝非巧合,更非原创,而是与北美“Media Ecology”有着密切的内在传承关系。

(一)“Media Ecolog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北美

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是1996年3月召开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后被收入百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报业现状与趋势》一书。然而,早在1967年,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与人合著的《媒介即是讯息:效果一览》一书中就最早提出了“Media Ecology”的概念。1968年,波兹曼在“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年会上作演讲,首次公开介绍并明确提出“Media Ecology”一词。后来,波兹曼又在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研究课程,并将这一术语转变为正式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

(二)中国最早出现的“媒介生态”和“媒介生态学”概念都是“导入”,而非原创

有学者评价说,裘正义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系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导入‘媒介生态’概念的专论”[5]。这里的所谓“导入”,即引入,也就是把一个地方的东西引入到另一个地方。此文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媒介生态”概念的出处,但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北美提出“Media Ecology”20多年之后,而“Media Ecology”的中文直译就是“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

中国学者尹鸿、崔保国、邵培仁等最早明确地将“Media Ecology”引入中国的时候,都是将其翻译为“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其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一文被认为是“国内新闻界杂志中最早提到‘媒介生态学’一词的”,但“尹鸿的观点正是来源于北美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6]

三、中国学者把“Media Ecology”译为“媒介生态学”是否存在误译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进而用社会大环境是水,媒介是水中之鱼来诠释“媒介生态学”,违背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7]笔者认为北美“Media Ecology”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都具有多向性,中国学者的翻译并不存在误译问题。

(一)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属于同一个学科范畴

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理论前提预设和逻辑起点一致。它们都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媒介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媒介和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媒介现象的本质,实现生态学和媒介学的对接与融合。它们都属于媒介生态学的学科范畴。

北美的很多“Media Ecology”研究先驱在一开始就有生态学互动、平衡、和谐的意识,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谓“技术生态”的思想,谋求技术的人性化、技术的有机化,强调人类生态的平衡不能因为机械技术的到来而被打破。麦克卢汉、伊尼斯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生态学的思想,但他们的著作有关生态学的暗喻随处可见。[8]“Media Ecology”学会的章程第一条还开宗明义地写道:“媒介生态学研究符号、媒介和文化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邵培仁更是为媒介生态学正名道:“但凡能以生态的眼光来观照媒介传播之实质的相关研究,其实统统可以纳入到广义的媒介生态学的学术圈中”,而“‘Media Ecology’从字面上看,其准确恰当、无可争辩的译法就是‘媒介生态学’”。[9]

(二)北美“Media Ecology”具有多种含义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背离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依据波兹曼本人在1968年给“Media Ecology”的界定:“Media Ecology”是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主要探索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或阻碍我们的生存。[10]52

其实,波兹曼本人就是一个“没有一定之规”的人,其观点也存在先后的不一致,以至于梅罗维茨没有沿用他的导师所定的“Media Ecology”这个名称,而是另起炉灶用“Medium Theory”来称呼这个研究传统。[10]65李明伟在《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中也没有把波兹曼列入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原因是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某些认识和分析更倾向于批评学派,与伊尼斯、麦克卢汉包括波兹曼本人等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吻合。而何道宽则表示对这种做法“不敢苟同”。

崔保国认为“媒介生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处于中心位置;而“媒介环境”是一个中观概念,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媒介营造的环境。可见,在中国学者眼中的媒介生态学是广义的,包括被波兹曼界定为“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的媒介环境学。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界定只是为北美“Media Ecology”的发展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并非其全部内容。

四、“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是否需要区分

美国“Media Ecology”学会副会长林文刚、深圳大学的何道宽都认为:“把‘Media Ecology’这个学派翻译为‘媒介生态学’也不太妥当,主张将其译为‘媒介环境学’。”[11]

随着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认识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在研究起源、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鉴于此,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将两者区分开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助于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不关注文化研究、学术传统和组织准备的严重缺位,研究方法趋向于定量研究,不作结构性分析。而北美媒介环境学着重探讨媒介本身的变迁和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融入并借鉴了生物学、社会学、生态学、语言学、符号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理论根底扎实,知识渊博,思维方式也是多元的。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有助于看清各自研究的轨迹和特点,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的交流,并借鉴媒介环境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阔的学术视角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得出更多创新性的成果。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个要素。在媒介生态学研究中,以不同要素为中心也就形成了不同偏向,构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以媒介为中心,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因素对其生存发展的制约,构成媒介社会学范式;北美媒介环境学以人类社会为中心,考察媒介创造的生态对人类的影响,构成媒介环境学范式。两者之间互相补充矫正,正好成为媒介生态学之树上的两朵璀璨之花,形成珠联璧合之效果。

(二)有利于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的拓展与深化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可以为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指明方向,使其更加清楚地审视北美媒介环境学研究的路径和特点,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媒介环境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析当前中国的传播现象,关注中国语境下的传播环境问题,深化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挖掘中国本土的媒介环境思想,吸引更多跨学科人才的介入,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学科的发展就是理念不断清晰、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媒介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充实和完善,也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层次和范式。这些研究,对于中国媒介生态学乃至整个传播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J].中国传媒报告,2003(2):20.

[2]孙滔.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构建、创新与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6):30.

[3]袁靖华.生态范式:走出中国传播学自主性危机的一条路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3):72.

[4]阳海洪,赵平喜.媒介生态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路径[J].新闻界,2009(2):68.

[5]宋超,赵凯.深水静流(1929-200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57.

[6]杨婷婷.论中西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差异[J].新闻界,2005(3):79.

[7]何道宽.媒介环境学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7(1):46.

[8]陈浩文.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状况和理论反思[D].广州:暨南大学,2008:33.

[9]邵培仁.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181.

[10]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角(总序)[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生态学范文第5篇

一、传播生态学的理论内涵

1.传播生态学理论中对传播生态环境的解析

传播生态学的发展和研究起源于北美洲,其中主要是学者Nile—Bosoms提出的“媒介生态学”和传播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当前我国对传播生态学的界定普遍认为:传播的生态环境是在某一个特殊时期,整个媒介的组成部分之间、媒介相互之间、媒介和存在的外部环境之间,各自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实现的一个相对平衡状态的结构。这种结构涵盖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情况等多种外界因素。传播生态这一行为的完成,是协调受众、各种媒介、经济形势、社会区域这一复杂系统,从而实现的较为稳定的变化过程。传播生态学除了借鉴生物领域的生态学含义之外,引申为一个系统的含义。传播生态学包含媒介、经济条件、社会状况等复杂的传播生态要素,强调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系统的生态平衡,即怎样实现这些要素的协调发展、共同演化,传播生态学更重要的是强调可持续发展。

2.传播生态学对传播介质之间的互动和平衡机制的解析

在传播《生态学》一书中,对文化并不是全部由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范式决定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但是文化却是通过这一因素更好地运行的,并且看起来是合理的、能够理解的经验和此类范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传播的文化愈来愈展现出其成为后工业化时代的一种文化。按照这一个理论,大众传播媒体,尤其是拥有高素质的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电视在新时期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邵培仁是国内传播生态学较早的研究者,他在《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以及《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中,对我国的传播生态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我国目前关于传播生态学的定位实际上放在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研究区域进行”。传播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保持传播媒体、受众之间的生态平衡,控制好传播的内外因素,寻求更好的保持传播生态环境平衡的途径,使传播生态学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力量。

二、我国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现状和传播生态学研究

1.我国电视音乐文化传播

我国的大众媒体对当前的音乐传播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是在我国电视成为主要媒介之后开始的,时间大约为20世纪的80代开始到现在的20多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的传播经历了这2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音乐文化的每一个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电视媒介的发展。首先,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画面和音乐之间的融合,构成了一个电视音乐的有机整体并进行广泛传播。在荧屏上播放各种娱乐节目,如广告、电视剧等等,更多的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伴随着科技和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当初的无线传输到卫星电视再到有线传输,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影响着观众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从而影响着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

2.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成为了导向

大众性音乐是包含着多领域的音乐文化构成的一个文化范畴。在我国的大众音乐的演变系统里,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革命音乐、儿童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流行音乐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最普及的传播媒介的电视,使得千千万万的音乐创作人在努力进行创作。所以说电视音乐节目和音乐创作这两个行为之间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关联度。在目前音乐传播的动态过程中,电视成为了一种主要的音乐传播媒体,一方面通过电视进行传播,使受众能够在音乐的陪伴下得到一定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激情;另一方面电视的传播能够很快地使传播内容成为一种主流的娱乐内容,提高社会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成为大众音乐的一个潮流和导向。

3.音乐流行的激发

音乐文化的流行,指的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构成的群体,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由于因为某一种特定的心理的需要,而乐于追求某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使得这样的追求行为和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领域内得到扩展并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流行音乐的内在特征是社会上人们对音乐追求的连续性、模仿的演化过程,对此类追风行为的不断传递,使得更大领域内的群体对这样的文化进行认可和模仿。鉴于电视媒体在进行音乐文化传播时,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优势,有其特有的普及型和权威性,使得音乐流行加速。作为音乐流行的本身,加入能够进行权威性的参与和激发,那么流行音乐的扩大化和快速化能够有效的完成,使得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音乐流行在一定的程度上,对音乐、音乐人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他们能够迅速得到社会和人们的认可。

三、电视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生态失衡和重建对策

1.电视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的失衡

当前的电视仍旧是覆盖面较为广泛的强势媒体之一,我们生活中的各类信息更多的是由电视给我们提供的,我们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接受,更多的是取决于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可以这样说,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对音乐的形式、风格和题材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也改变了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中国的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目前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的传播在不断构建着我们身边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电视音乐文化传播是电视的文化传播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视,其特征给与了它特殊的大众文化的属性。这种大众属性,首先表现在电视音乐传播的受体的数量多、受体的影响范围较大等;其次,电视音乐传播的娱乐性以及传播的商业属性,在娱乐化商业化的基础上满足受众的爱好。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把收视率作为主要工作的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主要以青年群体为受众的=对象,把歌星的演艺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它的娱乐性越来越强。电视音乐基本上变成了流行音乐的新符号。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各种各样的晚会、演唱会等支撑着中国电视音乐的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的音乐领域内,流行音乐占很大的音乐文化空间。这样的媒介条件,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在总体来看,其生态是不平衡的。这样的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反映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的中国民族音乐较少,其次是缺乏来自生活的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形式。

2.对我国音乐文化生态平衡的构建

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处在失去平衡的边缘,我们要具备音乐生态发展壮大的理念,不断寻求保持我国电视音乐传播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并不断的尝试和使用。传播学的平衡理论认为,在媒介的管理工作和大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媒介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受众,大部分是不能得到他们的影响或者限制的,相反更容易受到小的信息的影响和制约。这就像经典的木桶理论所分析的,决定盛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子,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因为在整个木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最短的木板的长度限制和约束最长的木板发挥作用的能力,所以说决定媒体的影响力和战斗力的,除了最优秀的外,还要整体提高系统的能力。对于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和民歌等文化的缺失,电视媒介在不断地探索这种文化的传播形式。受众通过电视这一媒体收获到民歌等音乐信息后,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壮大和发展,使得音乐生态失衡得到了一定的补偿,这也正符合木桶理论的补救措施,使最短的木块得以延长,提升整个木桶的盛载能力,实现整体的平衡。实现传播生态学木桶理论的平衡,需要每一块木板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水平和效果。而且要对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劣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通过媒体对市场进行培育,发展观众数量,从而实现积极使用电视传播的能力来平衡音乐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央电视台开设的音乐频道以流行音乐为主,但是也为我国的古典、民族乐等非主流的音乐类型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使得流行音乐、民族音乐、高雅的音乐在和谐的舞台上共同发展壮大。

生态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师生;师生关系

世界的变迁,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有些国家已提出“教育先行”的策略。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成为新一代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主要场所,教学则成为主要途径。如赞可夫曾表示的,对于教学效果而言,影响它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师生关系。在生态学中,对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到限制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子称限制因子。同理,在教育生态学中,师、生则是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限制因子。可见,师生关系在教育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生态师生生态位错乱反思

(一)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体系。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传授与接受,控制与服从,先知与后知,主导与受导的关系。在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由于一直受本国儒家传统思想主导及其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学校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教师主导着课堂的进程,而学生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二)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学理论体系师生观,以实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他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将“教材心理化”(即: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儿童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并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辅导作用,教师给予帮助。

(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及双主体论

教师作为社会知识、先进文化的主要传递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主体范畴。而双主体论者是采用了一种动态的视角去看待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传递知识的主体,而以学生的视角去理解教师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时,教师又处于学生认识的客置。虽然传统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有这三种代表性的模式,但这三种模式都没有脱离“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范畴,从本源上看,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受传统哲学包括笛卡儿的主体哲学二元对立局限思维的影响。这种“主客体”的关系,扩大了一方的权威性、地位性,破坏了双方的平衡,使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冰冷化和机械化,根本上没有达到教育陶冶性和教育性的目的。

二生态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个多维的关系体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以及自然的人际关系的三重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关系的缺失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师生关系。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生态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两个生态群体在学校生态系统中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互相传递信息和能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三者共同发展以达到学校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一)“主体—主体”的平等性

教育生态位理论认为在生态系统中,由于能量传递的需求,各生态因子处于不同的生态位置,彼此间有恰当的能量分配比例,这里就有竞争、排斥的体现,但各要素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地位平等,各因子之间才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因此说,在生态学的视角下,生态师生关系是“去中心化”而存在的,教师抛弃了教师的身份,而学生也不再是学生,是以一种“主体—主体”的平等关系的两大生态群体的完美结合,两大生态群体拥有相同的地位,和相同的话语权,超越了代际关系,建构一种新型的“你—我”友好关系。在这种新型的民主关系中,教师更多的是激励学生思考,创新,学生更多的是判断和发现,而不是机械的传递——接受知识的过程。

(二)生态群体的共存性

教育生态链理论指出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态群体是相互依存的,互为依托的,一方生态群体的变动将会影响另一方生态群体发生改变,两方生态群体表现出一种共生状。生态学家E•奥德姆在形容物种的相互作用时指出:“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最强和最有利的作用方式便是互利共生。”就如学校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与学生两个生态群体,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而教师的价值也是由学生的发展得以体现。教师和学生两个生态群体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学生”,就无所谓“教师”,而没有“教师”,学生又很难发展。

(三)生态群体的互谅性

我们生活在世界这个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中,在这庞大的生态系统中有万千的生态群体,他们位于不同的生态位中并且互相共存着。一个生态群体相对于其他环境中的不同生态群都属于“异己者”,而在生态学中,“异己者”并非是敌人,也并非阻碍我们的发展,他身上区别于我们的特质有可能促进我们的发展。学校这样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也是如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生物群体都需要克服个体单纯的“为我”性,需要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理解和体谅他人,教师应体谅学生,在与学生对话中,了解学生的需求,提给学生经验和精神上的帮助。

三生态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优化方法

在学校生态系统中,出现了众多失调现象,各生态因子(教师、学生、教学要素等)都没有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发挥相应的作用,使生态链也出现了单一、脱节和缺失的问题;同时也是由于无法准确把握生态规律而造成了学校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根据生态学限制因子、生态位等原理对学校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做出相应调整。

(一)建立和谐的校园生态系统

学校是教师、学生两大生态群体进行活动和交流的主要空间,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制度等都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组成部分一一师生关系的好坏。首先、校园要有高尚的精神文明。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教学思想以及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其次、学校应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和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内具体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学校师生员工在校园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校园环境对其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二)树立知情相融的教师观

在学校这个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两大生物群体应是相互依存而共生的,教师的态度、方法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发展,由此教师具有主导性和关键性,应位于生态位的高处。但在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多表现的是传授知识的机械性和冰冷性,失去了本应对学生的陶冶性和教育性。教师不应“为教书而教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感情投入其中,不具有感染力,让学生体会不到相应的课堂氛围。建立生态师生关系,应避免这种纯粹工具性知识的传授,应将情感融合到具体的知识中去,使情感和知识相融合而达到合二为一,达到知情相融。在生态师生关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知”、“情”分离,或重“知”而轻“情”。在生态型教学师生关系中,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过程,这样的过程既可以提高知识传递的质量,又可以及加深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以达到生态系统,教师与学生两大生态群体的平衡性、理解性。

(三)树立理解、自知的学生观

学生是构成学校这一生态系统的另一大生态群体。作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希望的到老师理解的同时,更应换位思考,先去体谅和理解一下老师。教师在完成沉重的任务和琐碎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发展不均衡的学生,处理众多学生的问题,在这种多重压力之下,老师难免出现疏忽个别学生,此时学生则感觉自己被疏忽甚至伤害的,从而对教师产生不满和误解。这可能源于学生对于教师过高的期望,因此,在生态师生关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去理解教师。在理解教师的同时,学生也应该自知,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对求知中的目标定位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能正常的估量自身的能力,才能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这一自知有时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完成,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完善自己。生态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它特点是共存、平等和体谅,在教师树立知情相融的教师观同时,学生也应具有理解、自知的学生观,以维持生态师生关系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程从柱.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12:45-46.

生态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学,生态景观,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绿化就不只是生态园林城市达标的问题,而是要求园林城市与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最佳园林绿化景观生态环境,满足现代化城市人们的高水平生活环境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环境的真正作用,我们应该深度研究城市生态,运用生态学原理建设高质量的城市景观。

1 生态景观的特点

生态学概念中的生物是指各种形式的生命有机体,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植物不仅以光合作用能力制造有机物,还发挥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消减噪声、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又有杀菌的作用,对保障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可以用来描述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按照生态学性质,基质是城市的建筑物,绿地生态系统构成斑块、廊道。在城市整体层次上,由斑块和廊道构成的绿地生态系统能够起到掩盖建筑物基质的作用,理想的状况是城市下层的生态性质由绿地生态系统主导,使城市不再成为生态上的孤岛,与周边系统融为一体,构成一个适合人居的户外环境。

2 生态景观的应用

2.1适地适树原则

城市环境大大恶劣于自然条件下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因此,按生态学原理考虑,植物材料应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长寿性与生态功能,针对具体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是十分必要的。

2.1.1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是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他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对城市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应该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来源,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

2.1.2多选用耐瘠薄耐干旱植物。城市土壤普遍板结、贫瘠,缺乏肥沃的表土和好的结构,而城市街道的高铺装率又使城市雨水的90%以上都经地表或下水道排走,导致城市土壤条件十分恶劣。耐瘠薄耐干旱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和适应干旱的特殊器官结构。成活率高,生长较快、适于作为城市绿化植物,尤其是行道树和街道绿化植物,如悬铃木、垂柳、油松等。

2.1.3不同地段,园林植物的选择应该区别对待。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的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中应该加以区别对待,以达到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丰富景观的目的。

对于城市中的大片绿地如公园、游园、植物园、校园绿地等区域,土壤较肥沃,人为破坏也较少,可以根据景观设计要求配置一些肥土植物,引种部分外来植物,形成更丰富的景观特征。

街道绿带和商业区的绿化带主要是要针对灰尘和噪声这两大因素的改善,起到减尘、减噪的效果,要求选用枝叶茂密,分枝低、叶面粗糙,分泌物多的植物,如国槐、红瑞木等,并且尽可能营造宽的绿带,形成松散的多层次结构。

在重污染的工矿区,防治大气污染是这些区域园林绿化的主要目的,选用一些抗污染能力强,能吸收分解有毒物质,净化大气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如可选用毛白杨、白蜡、核桃、女贞等抵抗SO2污染;选用臭椿、栾树、桑树、毛白杨等抵抗HF污染。有些植物可同时抗多种污染物;有些植物可能抗某种污染物而对其他的污染物敏感。因而,必须弄清楚各区域的污染物类型和植物对各种污染物的抗性强弱,才能保证绿化的成功。

另外,城市高大建筑物周围的绿化对选择植物种类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地段,由于建筑物的阻挡光照减弱,尤其是建筑物北面,可能终年没有阳光直射。因此应尽量选用耐荫观叶植物。如云杉、黄杨、珍珠梅等。对于那些喜光的观花植物,因花量、花期、花色受光照影响强烈,不宜选用,以免影响景观质量,如月季、石榴等。

2.2群落多样性原则

园林绿化不只是简单的植物种类选择,而是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来进行多种植物的搭配组合,以植物群落的方式出现在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他决定着城市景观的丰富度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强弱。所以,在适地适树原则基础上,还要尽可能配置一些植物种类,以增加群落的多样性,增强其功能。

2.2.1配置乔—灌—草复层结构群落,增加群落中的植物种类。可利用乔、灌、草不同层次中植物的季相来丰富群落景观,如国槐—碧桃—大叶黄杨群落。也可以按季节更换下层草本花卉形成季节景观。复层结构中要注意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搭配,以保证绿带的终年生态效益。

2.2.2利用城市中不同地段自然条件的差异,配置各具特色的人工群落类型。

住宅小区内的植物配置应简洁明快,以块状草坪为主,配以修剪成型的灌丛,如大叶黄杨球、金叶女贞球、紫叶小檗球、卫矛等。为了采光良好一般不采用成行或成片乔木林,可选用少许常绿乔木、落叶乔木,散植、稀植,均要求有良好的冠型,以草皮为背景形成松散的乔—灌—草复层结构。

市内公园、植物园可根据需要划分成不同的群落类型区,如利用温室建成沙生植物群落一仙人掌为主,或建成模拟热带雨林群落等。

园内花坛、花圃以引种花卉为主,如芍药圃、月季圃、牡丹圃、菊圃等;街头花坛以栽植草本花卉为主,配以常绿小灌木,如大叶黄杨配三色堇、、一串红等。

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为另一种风格的群落类型。现代园林绿化中垂直绿化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增加城市绿色空间,还可以在夏季起到降温减尘的良好生态效应,北方地区常用的有爬山虎、五叶地锦等。还有些可用于作为建筑间隔围墙,起到绿化美化间隔的作用,各单位的砖石围墙应逐渐为美观的植物墙体所替代,如金银花、紫藤、迎春、凌霄、蔷薇、藤本月季、葡萄等攀援植物,也可利用大灌木修剪成厚墙。屋顶花园可选用藤本植物借助少许人工支架在屋顶形成绿色长廊,也可以屋顶铺上20cm厚土层,种植草坪和其他草本花卉。

2.3群落稳定性原则

城市植物群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还要求能满足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需求。所以,对于城市植物群落,不论是公园绿地的特殊景观,还是住宅区内的园林小品,这些景观特征能否持久存在,并保护景观质量的恒久型极为重要,而植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演替是必然的,那么要保证原有景观的存在和质量,就要求在设计和配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群落的稳定性原则,加以合理利用和人为干预,得到较为稳定的群落和景观。

2.3.1多样性是稳定的基础:即在群落内尽可能多配置不同的植物,可提高植物对环境空间的利用程度,同时大大增强群落的抗干扰性,保持其稳定性。

2.3.2避免群落出现激烈竞争是群落稳定的根本:首先,不选用生态习性相近的植物中,尽可能将习性不同的种类组合在一起。另外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组合,高大植物和矮小植物组合都是避免竞争的有效方式。其次,改良城市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也是减少竞争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在空间和营养充足时,植物间很少或不发生竞争。可以通过松土、施肥等改良土壤条件,增加养分供应,并合理稀植,减少对生存空间和营养的争夺,增强群落的稳定性。

2.4生态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是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可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须遵循生态经济原则,才可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4.1多选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阳性植物最耐粗放管理,易成活,生长快,但寿命短,需人工更新的年限相应缩短,另外生长过快,也会需要更多的修剪,所以,除了某些特殊地段外,少用阳性植物或采用阳性植物和耐荫植物混种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2.4.2充分认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植株大小,合理控制栽植密度,减少因疏伐带来的管理开支:多种植物组合,配置成复层结构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有时会出现由于栽植密度不当引起其中某些种出现树冠偏冠、畸形、树干扭曲等现象,严重影响景观质量。其实根据各种树成年大树的高度和树冠大小适当稀植,虽然在绿化的最初几年内不能很快得到浓荫蔽日的林荫道,但可得到圆满的冠型和健康的株形,确保景观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2.4.3树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并不意味着管理也简单易行,相反有时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大面积种类单一的群落,极易造成病虫害蔓延而导致毁灭性的破坏,如山桃易生介壳虫,榆叶梅易生蚜虫。

3.结语

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城市绿化建设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精神风貌,绿化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所以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关的生态学原则,才能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尽快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城市绿地更好地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生态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病及肺;便秘;微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3-0054-0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源于《内经》,肺与大肠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也相互为用(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合治)。笔者参照文献[1]方法,建立大鼠便秘模型,并对结肠和肺组织进行微生态学观察,研究‘肠病及肺’的生物学机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体重(180±20)g,购自成都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动物合格证号:scxk(m)2008-15),标准饲料喂养。

1.2药物及试剂复方地芬诺酯片(DC)(批号:09033001,焦作博爱药业);阿拉伯树胶粉(进口分装)(炭粉液的配制:阿拉伯树胶50g,加水400mL煮沸至溶液透明,称取活性碳末25g,加至上述溶液中煮沸3次,待溶液凉后加水定容至500mL,于4℃冰箱保存,临用前摇匀)。

1.3主要仪器及设备ACS-3C型电子天平(广州);BL-420F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成都);OLYMPUSBX60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DP70彩色图文系统(日本)。

1.4大鼠便秘模型制作予复方地芬诺酯片灌胃,剂量10mg/kg,1次/日,30min后再灌炭粉指示液,造模后记录大鼠排出首粒黑便的时间和在6h内排出粪便的粒数及重量,共1周。

1.5肺肠微生态学检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肺部细菌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收集方法:大鼠麻醉后,取仰卧位,固定架上固定,打开胸腔,暴露气管,V型切口切开,插管,用0.02%PBS灌洗肺脏5~6次,收集灌洗液,以15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4℃保存待测。取新鲜的粪便1粒即刻放入制备好的转移液中,做菌群的培养、计数和种类鉴别观察。转移液的制备及具体检测程序参照文献[2]进行。

1.6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以(Ax-G±s)形式表示,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行组间配对t检验,以P

2结果

2.1大鼠DC便秘模型的复制实验观察发现,模型大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为,不同程度出现腹胀状态,懒动、少食,倦怠蜷缩,被毛蓬松无泽,活动减少,反应迟缓,体重明显减轻,摄食量减少。解便次数减少,排便较对照组困难,粪便的外观明显变小,质地干硬,粒数减少、干湿重量均减轻(P

病理切片[KG-*3]HE染色光镜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完好,无炎细胞浸润及溃疡形成,黏膜上皮完整、连续,腺体排列规则,结构清楚;便秘模型组大鼠结肠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黏膜轻度糜烂;结肠黏膜上皮欠完整,腺体排列欠规则,黏膜腺体破坏,残存的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及黏膜下大量炎细胞浸润。

2.2大鼠肠道菌群检测结果观察结肠微生态的变化,结果显示,便秘模型组的肠道需氧菌、真菌、大肠杆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

2.3大鼠肺部菌群检测结果便秘模型组的肺部需氧菌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厌氧菌显著减少(P

3讨论

“肺与大肠表里”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肺与大肠脏腑相表里,经脉相互属络。在生理学中,传统上认为肺是呼吸器官,大肠是消化器官,二者的活动均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控制,没有直接的关联。随着现代研究对肺的非呼吸功能、肠的非消化吸收功能的揭示,二者之间直接联系的途径不断被发现,并日益变得复杂。以往的实验研究,侧重于“肺病及肠”[3~4],对“肠病及肺”研究较少,因而研究“肠病及肺”的生物学机制有重要意义。

观察发现,便秘模型组的肠道需氧菌、真菌、大肠杆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而厌氧菌、类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减少;同时,便秘模型组的肺部需氧菌增多,厌氧菌显著减少,真菌显著增多。说明便秘模型大鼠在“肠病”的时候,其肠道菌群出现紊乱,同时,这一病理状态导致了肺部的微生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各种类型的菌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引起微生态失衡。

正常菌群定居于机体的特定空间,在数量上维持一定的比例,其本身不仅对机体无害,而且能通过占位效应、营养竞争、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等,形成一道生物屏障,抵抗外来或过路的病原微生物的入侵[5]。菌群失调指定居于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的数量及比例的改变,最常见的为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肠道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革兰阳性杆菌减少,而革兰阴性杆菌增多,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及肠功能紊乱,滥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等,均可使肠道的潜在致病菌移位至口咽部,下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6]。

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肠道细菌移位,肠道细菌移位会引起炎症介质大量释放。肠道细菌移位是指肠道内活的细菌穿过肠道黏膜层进入固有层,继而到达肠系膜淋巴结以及更远处器官[7]。目前认为当机体应激反应过度或失调时,寄生于肠道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越过肠黏膜屏障,大量侵入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肠道以外的组织,如肠壁浆膜、肠系膜淋巴结、门静脉以及其他远处器官,其结果可能引发肠源性的全身感染,并且触发SIRS甚至MODS[8]。Deitch[9]的研究认为,肠道不仅是人体内最大的贮菌所和内毒素库,而且是触发全身炎性介质释放的启动器,肠道内细菌或内毒素的移位,和胃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及其他肠黏膜细胞产生促炎反应释放大量促炎介质关系密切,它们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肠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直接结果,是损害肠黏膜屏障和激发肠道促炎反应。通过对便秘模型大鼠的微生态学研究,笔者认为,肺肠微生态学上的菌群对应规律性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高洋,温志军,杨波,等.针刺对便秘大鼠模型排便功能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45~246.

[2]丁维俊,周邦靖,翟慕东,等.参苓白术散对小鼠脾虚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08.

[3]靳文学,杨宇.从粘膜免疫系统看肺与大肠相表里[J].四川中医,2005,23(12):1~2.

[4]靳文学,白亚辉,杨宇.加味升降散对过敏性哮喘豚鼠黏膜sIgA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47~448.

[5]RowlandsBJ,SoongCV,GardinerKR.Thegastrointestinaltractasabarrierinsepsis[J].BrMedBulletin,1999,55(1):196.

[6]NieuwenhuijzenGAP,DeithEA,GorRJA.Infection,thegutandthedevelopmentofthe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J].EurJSurg,1996,16(2):259.

[7]MarshallJC,ChristonN,MeakinsJL.Thegastrointestinaltract,theundrainedabscessofmultipleorganfailure[J].AnnSurg,1993,218(2):111~119.

[8]BergRD.Bacteriatranslocationfromthegastrointestinaltract[J].TrendsMicrobial,1995,3(4):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