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原生态

原生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原生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原生态范文第1篇

数年前,国际上有一次民歌比赛,据悉中国参赛者“全军覆没”,评委们称其“不是地道的民歌”,多有“创作”和“流行”等因素。(大意)

“‘原生态’民歌,作为‘原生的生态环境’中的伴生物与一定的民族、地域、生活状况、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见《音乐周报》,2006.6.23,杨仲华《“原生态”民歌的可比性与不可比性》)歌唱者与山川、河流、村寨、旷野的地理环境和歌唱自己的心态紧密相连而浑然融为一体,且发自内心的自然歌唱。若改变了这种环境,又是被人“逼”着歌唱,“它不再是‘原生态’意义上的民间歌曲了。离开了特定的生存环境,无论在舞台上将原生态民间歌曲形式模仿得如何惟妙惟肖,也只能是在原生态民间歌曲上变异的次生态或再生态的生态还原,不可能完全不走样的”。(见《音乐周报》2006.8.18,冯光钰《“原生态唱法”三议》)此说极是。

中国音乐(歌唱)优了一个“活”字,无论歌唱、民间器乐,时变时新,而令人百听不厌、情趣盎然。《江南丝竹》,新音乐工作者的演奏总感到“味道不足”,何也?因为把原来“活”的音乐演奏“死”了。《江南丝竹》的“花音八法”和一些“艺诀”,新音乐工作者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运用了。他们所演奏的《江南丝竹》,充其量只是(建国初期)某一个丝竹班的某一次的演奏而固定下来的乐谱。又都不会“即兴”,当然只能“照谱宣科”而“死”了。民歌演唱也大体如此,在“歌师”那里学来的歌,在新人新环境中,总有某些和“歌师”有所不同之处。“花儿王”朱仲禄曾说:唱“花儿”、“百人百不同,同了没人听。”……“原生态”民歌就“在其长期的传承过程中,通过群众演唱、集体创造,往往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冯光钰,同上)百人百鲜而代代相传。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和人们与特点环境相符的心态,则极易走上“定谱”、“定音”,把音乐定“死”的状态,使“原生态”遭到破坏。

冯光钰先生在《“原生态唱法”三议》中分析的比较透彻,文中所列举的关于《海菜腔》的情况正是民间歌曲从“原生态”走向“固定形式”、“固定音调”、“固定曲式”,按照新音乐工作者的理念(而这些理念又大多来自西方的音乐理论――对比――快慢)而强加在中国“原生态”民歌中的一个例证,真有点圆凿方枘;罗复常先生在《听“洗菜心”所想到的》(载《中国音乐》1997年第1期)文中叙述了他三次听湖南花鼓小调《洗菜心》的过程与心理:一、老艺人杨福生所唱的《洗菜心》,“无疑是地道的民间音乐”,“其特性音的‘微升SO1’的原始性是不容置疑的”。二,湖南艺术学校视唱练耳教师“用钢琴弹唱的湖南民歌小调,那旋律中时时出现了(钢琴中)升SO1”,而替代了微升SO1。三,其后,在电视中听到毕业于湖南戏曲学校花鼓科的一位女演员所唱《洗菜心》,则“以La(6)音而替代微升SO1和升SO1”。原生态民歌中的特性音被抹掉了,被归纳到西方音乐理论(十二平均律)中去了,遭到了可谓毁灭性的破坏。

原生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生态;阅读;基本原则;途径

正文:

“原生态”即物质的初始形态。学生生命的“原生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它是学生生命创造力的自由释放。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以无忧无虑的阅读心情,无欲无求的阅读心态,进入无我无他的阅读境界,此之谓原生态阅读。原生态阅读强调的是阅读环境的原生态。即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原生态阅读”实在是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打通语文中、高考阅读“瓶颈”的一条有利措施、有效途径。

(一)独立阅读,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

“独立阅读”,就是阅读者不经过任何人、任何资料的点拨提示,就能将某一文本读“懂”: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甚至还有“如果我写……”这样的阅读后的反思或冲动。这样的阅读能力对于常人来说,或许要求高了些,但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中学阶段基本练就这样的阅读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独立、高效地阅读文本,尽量多地获取文本信息并能解析、评价有关文本问题的能力。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1、激趣。以名家的阅读经验、成功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今中外发愤读书而成才的名人数不胜数,古人更是道出了读书的好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经常性地向学生灌输多读书能使人受益终生的观点,使他们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作用。

2、延伸。立足课堂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在落实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一目标后,让学生课后对比阅读颜元叔的《荷塘风起》、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比较同是写荷花的三篇文章在写景上的不同之处;教授《荷花淀》时,带领学生从中国古代所崇尚的“天人合一”“适中和谐”的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激发了学生阅读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授像《林黛玉进贾府》这样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注意设置能吸引学生课下阅读全篇的环节。

3、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比如师生共读一部优秀作品,然后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或学生自选优秀作品,利用阅读课的交流时间推荐给大家,或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时交流精美语句等,这种交流,不仅反馈了读书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选择、归纳、概括、组织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和体验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挤时间读,有滋有昧地读,从中汲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二)自主阅读,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

自主性阅读是相对于被动阅读、机械阅读、他主阅读而言的,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阅读。自主性阅读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把需求转化为明确可行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和强烈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进行学习效果评估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帮助学生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首先,创设自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次,激发自学动机。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①主动汇报,交流学习。②互相讨论,及时评价。③大胆发问,鼓励创新。

(2)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三)个性阅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个体调动全部的心智和情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从而对作品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方法。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尊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倡导阅读实践的探究性,承认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那么,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呢?

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来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主体的自主性;(2)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实践的探究性;(3)性化阅读应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据此,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大体可以分为:

1、引导批注阅读。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2、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自我思考;二是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3、注重延时评价。因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所以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四)多元阅读,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

阅读在发展,阅读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美食家用舌头阅读酸甜苦辣。这一切阅读都和书本的读者共享辨读与翻译符号的技巧。阅读在发展,它是一种潮流,它是一种趋势。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与外界的接触,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阅读。

1、多元化的朗读方式促进学生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感受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内涵,四读高效运用,让课堂充满朗朗的阅读情味,让阅读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力和感受力。

朗读多了就会促进理解,教师要重视阅读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读书很重要,不仅积累知识,习得语感,更重要的是阅读还能教会我们驾御文字。通过诵读感知文章,打开学习语言的窗口,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朗读要重视理解的直觉性,敏锐地识别语言的内涵和情味好坏。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体味到知识与技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激发出学习兴趣。在朗读的亲切体会中,学生就能够讲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内涵,体会到韵味,感受到美感。语言的味道在朗读中受到第一感染,熏陶,语言的魅力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实现内化,学得真知。

2、粗读浏览、精读研究、快读和慢读共同进步。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将精读和慢读结合起来,就能撷取丰硕的果实,实现阅读能力的最优化提升。

略读史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的,是书目、标题、文章内容、有用信息的筛选,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筛选信息。精读则是针对重要信息而言的,对精词、好句、好段的揣摩,欣赏,实现语言精髓的有效汲取和提升。在略读和精读的交替中,学生可以增加阅读的质量,提升阅读的效率,提高阅读的能力。

3、制作阅读笔记,凝聚知识宝库。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读书做笔记,会使阅读效果提高,做笔记在阅读积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教育学生制作好阅读笔记,重视下面的制作方法:

(1)卡片式笔记,这样归类整理、管理使用能记录经典的语段,帮助收藏重要的阅读资料。

(2)摘评式笔记,在摘抄的过程中发表对人和事情的看法和观点,讲解理由,这样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剪贴式笔记,摘抄相对比较费时间,通过剪贴可以实现更好效率的提高,在剪贴过程中分类别整理,例如祖国风情,历史长河,科技博览,动物世界,音乐无限,名人故事等。

原生态范文第3篇

“原生态”是个尴尬的标签――原生态舞蹈、原生态音乐、原生态电影、原生态食品、原生态家具、原生态旅游、原生态营销……从艺术到商业,一夜盛行之后,这个新生的文化名词最大的功效是附着在各类商品上,渐渐变成一种经济手段。不久前,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在贵州举行。在遵义召开并由《当代贵州》杂志社社长赵宇飞主持的“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价值、保护、开发,研讨会上,与会各界专家畅评了这个话题,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内涵亦逐渐得以明晰。

“我觉得原生态文化就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由于所处的地理比较封闭,变得周期比较慢,所以更趋近于原生态这种性质。”贵州博物馆馆长李黔滨认为这个定义会让以后的工作好做一些,“保护什么?保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在李黔滨看来,这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非常可贵的,甚至可以作用于当代社会:“苗族曾经有一个‘议榔制’,是一种民主议事制。有一个工地上老丢东西,于是包工头就杀了一头牛请当地人来吃,商议大家不要拿东西了。依靠这种原始的民主议事制度,解决了这种现象,再也没人拿东西了。很多原生态合理的东西,能够应用于当前的伦理道德建设,甚至我们农村最基层的一些民主选举。”

“原生态文化是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原生态实质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孝远说,“但原生态文化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这个风格上的一致性,使得它很迷人。现在很多地方不尊重这个规则,为了商业盈利的目的,任意在美丽的风景里建造景点,放上许多雕刻粗糙的石刻,还人为地建造了许多诸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之类的收费参观景点,这就完全破坏了原来的风格,把旅游景点变成了毫无风格可言的四不像,当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那里旅游了。”

一边是经济手段的过度开发,一边是文化价值的失落漠视,在有利可图的原生态面前,如何合理保护,成了一个最大的难题。

“面对原生态文化的两种态度:一种是过度地开发,盲目地开发;另一种是不开发,为了保持原生态,什么都不能动。我们应当在保护中求开发,如果碰到会对原生态起破坏作用的,就要慎重。这里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一个开发的尺度,不开发不行,过犹不及也不行。”朱孝远说。

正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文化与发展伙伴》项目的袁野,正在研究有关原生态文化保护的课题。“目前中国是全球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国家,有超过一亿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贫困人口超过了65%。”在袁野看来,要促进原生态民族的发展,就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文化特点,“我们做这些项目就是想探讨,比如国家在投入了那么多钱,他们看病是免费的,但为什么他们还是不愿去医院生孩子?这里面的文化原因是什么?”在贵州省东南部的从江,袁野还在做另一个叫做“文化回‘土”’的研究:“让村民自己记录他们的文化,他们认为他们的文化是什么,一切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原生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舞蹈;生命;艺术特点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

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

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

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下转第182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

原生态范文第5篇

雪榕生物创立于1997年,经过15年的发展,在深入了解食用菌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食品的渴求之后,经过长期深入的探索研究,生产出了符合市场预期的食用菌产品,从而作出了“雪榕菇、生态菇”的产品定位。雪榕生物科技董事长兼总裁杨勇萍先生表示,时值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际,雪榕生物选择与即将出征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体操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目的是将中国国家体操队的健康、青春、活力和奥运精神注入到雪榕生物的品牌文化中,并借助中国国家体操队这一冠军之师进一步提升雪榕生物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据了解,作为食用菌行业第一品牌的雪榕生物,此次通过与国家体操队合作,旨在推动新品牌战略。杨勇萍先生介绍说,“雪榕生物要实现从过去的食用菌第一品牌跻身到食品行业第一品牌之列,必须实施新品牌战略,走一条稳健发展的冠军之路”,并将秉承‘科技还原生态之美’的理念,高起点规划,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领域按照“全国布局,多品种布局”的战略,以科技创新实现食用菌生产的高度生态化、规模化、安全化,继续做消费者最信赖的品牌。

中国体操队代表透露,雪榕生物食用菌产品已经通过181项国家兴奋剂检测。2012年6月份,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达成合作协议,雪榕生物获得“中国国家体操队指定专用产品”和“中国国家体操队食用菌类唯一赞助商”的授权。其食用菌产品被指定为中国国家体操队指定专用食用菌,日后将成为中国体操队的日常饮食用料之一。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雪榕生物在菌种、培养基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雪榕生物秉承科技还原生态之美,通过人工模拟野生菌的生态环境,对空气、水源进行净化,并通过专门的实验室检测进行严格把关,严控原材料的安全。其食用菌生产以玉米芯、米糠、麸皮、秸秆等农业边角料作为食用菌生产的培养料,改变了传统生产以木屑为培养料的模式,避免了发展食用菌产业对森林的消耗与砍伐,保护了森林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雪榕生物还通过科技手段模拟最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各项生态因子,以纯物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实现了全年365天均衡供货,突破了传统食用菌生产对季节性的依赖;同时,雪榕食用菌产品在运输时全程采用冷链物流,从采收到终端都确保了其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新鲜、美味的生态产品。这些实质性的举措真正的诠释了“雪榕菇、生态菇” 的新品牌定位的内涵。

原生态范文第6篇

从人猿相揖别到创造出今天璀璨夺目的高度文明,穿越烟波浩渺的人类史,人类自己都会禁不住惊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些发展动力常新、源远流长?答案看似渺小却会让人类发出惊叹,原因无它,大道至简,仅是人类天性中一种喜欢寻根问底的好奇倾向,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就像幼儿,面临新奇的、神秘的、矛盾的事物,他们会用感官、动作和言语等方式不断探究,通过这些探究行为,有选择性地了解周围事物并积累大量生活经验。人类遵循赤子的足迹发展,探究行为不断得到强化与满足,终于逐步外化为极大丰富的人类物质文明、内化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文明。

面对未知的世界,人类愈往前走,开始出发的地方就愈往后退。人类的好奇心开始不仅关注“我往哪儿去”,还热切地探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考古挖掘、遗址探秘、古籍考据等等,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人类的源头。与这些尘封久远的遗迹遗物相比,那些因为地理环境等阻隔而在全球文化碰撞中相互融合的今天仍得以保存的民族特色文化,更生动、直观地触动人类追本溯源的愿望与决心,那些我们的先祖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色彩声音、饮食服饰、风俗传统,穿越千百年的时光,照进全球一体化的现实。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任由这些幸存的民族特色文化简单卷入文化全球化的洪流,无疑是对时光锤炼和自然恩赐的辜负。而如果矫枉过正,对不变的、落后的文化和环境不加甄别地保护,对文物、古迹等全盘封存,则又走入另一个误区。民族特色文化,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根植并服务于生产生活,是人们现实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他们以染牙齿、图面为美,身体健康也由此得到呵护;他们服饰艳丽、穿着暴露,不仅符合自然审美,还体现与自然的和合、对自然的崇敬……民族文化,从来不是为“特色”而“特色”,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态度。各民族所处环境与经历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对现实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待这种差异,明智的做法就是承认它的存在,然后积极协调处理好这些差异。

黑格尔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民族特色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淘澄而沉淀下来的,原始中蕴含着现实的生命力。文化是民族的载体,当原始民族文化的光芒照进现实世界,文化基因的多样性会被激发,人们的生活可以多姿多彩,优秀的文化可以持续继承和创新……由此,原始民族文化之光在现在照亮着未来。

原生态范文第7篇

2006年7月,第十二届央视青歌赛趁热打铁,继续将“原生态”这一“明星术语”做大做强,隆重推出“原生态民歌唱法”赛项,此举更是吸引了海内外亿万观众的眼球。原生态民歌那充满泥土的芳香,承载着生命的张力,通过央视主流媒体的强大造势功能迅速侵占了无数观众的心。“原生态唱法”终于被“明媒正娶”,成为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通俗唱法鼎足而立的唱法之一。当观众沉醉于原生态民歌的天籁之中,当艺术与生活最原始的内力在人们的视野中狂野奔突,撼动他们早已麻木的神经,当人们兴奋而狂热地憧憬着原生态民歌的绚丽前景的时候,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工作者,笔者却更多地看到了强势媒体冲刷之后所带来的泡沫,为此陷入了另一番思疑之中。据悉,第十三届央视“青歌赛”即将拉开帷幕,“原生态唱法”继续保留为赛项之一。本文无意反对以“原生态”为卖点的“精神食粮”,更无意批评以“原生态”为创作背景的“艺术精品”,本文质疑的仅仅是“原生态”、“原生态唱法”等一系列说词的实际内涵是否与名相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

首当其冲,是“原生态”一词的科学定位,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原生态”民歌赛事。

“原生态”一词脱胎于生物学,在艺术学范畴,“原生态音乐”尚无权威的定义,相对被人用得比较多的解释是指:“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音乐文化类型。”①由此我们联想“原生态民歌”应指:民歌之间和民歌与周围环境之间原有(原始)的、较少变异的相互关系。如稍加引申,“原生态民歌”也可指:原有(或原始)的、未经变异(或较少变异)的和未经(或较少)“污染”的民歌品种。请注意此定义及其注解中的措辞,由于“自然面貌”、“原始”、“较少变异”等语词的“不可量化性”,注定要在“原生态音乐”这一“明星术语”的语境里埋下尴尬的伏笔。

我们的专家、演员和观众开口“原生态”,闭口“原生态”,但倘若具体问到某一民间音乐品种的“原生态”究竟怎样,恐怕连专家、学者也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我国民间音乐品种浩如烟海,传承历史久远,流播范围极广,究竟哪一个时期,哪一个地域,哪一个艺人所唱(奏)的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音乐?譬如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流布广泛,品类丰富,那么,究竟是新疆喀什的十二木卡姆更原汁原味,更“原生态”?还是和田、莎车、阿克苏、伊犁等地区的木卡姆更正宗,更“原生态”呢?再有,彝族《海菜腔》流播甚广,曲目和唱法已呈各家风格,那么,究竟是电视荧屏上李怀秀姐弟所唱的《海菜腔》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海菜腔》,还是现如今仍生活在异龙湖边(云南省建水、石屏一带)的青年男女们所唱的《海菜腔》更正宗?又或许是李怀秀姐弟俩的父母、祖辈们所唱的《海菜腔》方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海菜腔》?看来,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是不得而知了。这也是笔者在高校做“原生态民歌系列讲座”时所遭遇的尴尬,同时也是原生态音乐本身所遭遇的尴尬。究其个中原因,还是“原形态”与“原生态”两个概念之间界限的错位。

追根究底,文化的变迁可以分为“形态变迁”与“生态变迁”两个范畴,此两个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特指某种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的改变,而暂未把演唱环境是否改变考虑在内;后者则不仅指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而且连生存环境也一同遭到变异的整体生态状况也包括在内。就此而论,早在2004年8月被指称“原生态音乐”的南北民歌大赛和西部民歌大奖赛,及至后来(2005年10月)的“第三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严格地讲仅只是部分地保留了“原形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也就是说,将一种民间音乐人为地“移花接木”或“搬迁”都不能称作“原生态”,因为它的种种事项均已彻底背离了“原生态”的固有概貌与初衷。

将“原生态”搬上舞台,推向赛事,本身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当事人”(即歌手)、观众、甚至坐在评委席上的专家们,是否真正关注到原生态民歌的本质呢?还是被赛事外在的光环所迷惑了呢?“原生态”民歌与主流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不一样,“原生态”民歌贵在其个性与地域特色,相互之间可比性不强,例如具有“独占艺术”形式的蒙古族呼麦与彝族的“海菜腔”之间的可比性就无从谈起。硬是要将它们放在一起比拼出个高低优劣,委实是抹杀了“原生态”音乐最为珍贵的文化特质,对“原生态”音乐文化自身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原生态”中的“原”在何处?对于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草根”艺术,如果把它放到光怪陆离的舞台上,就失去了其作为“原生态”的本源意义。何况现在很多人只是为了图个新鲜,把它当成了炒作的卖点。正如歌手阿宝说:“原生态是个蛋,捧在专家手里很自然很美,可是一旦碰上现实这块石头,就会被撞得稀巴烂。原生态民歌已经成了某些人的工具,而歌手则成了他们的武器。”那么,当“原形态”遭遇非“原生态”,却偏偏又被某些媒体和专家生生冠之以“原生态”时,尴尬出现了!不仅歌手觉得难受,就连观众的眼睛也免不了闹“别扭”了。2004年在北展剧场的那两场演出就有不少观众反映,看着羊倌歌王石占明站在舞台上挥着鞭子唱歌,鞭子落在空空的舞台地板上,干巴巴地,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甚至有观众认为是演出设计的桥段,这恰是原生态民歌走出村寨后遭遇的最大尴尬。这种已经远远脱离了其“生态环境”的民歌,充其量只是一种“原形态”民歌。

于是问题终于水落石出: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或原汁原味的)音乐是没有的,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所谓的“原生态”音乐,究其本质不过是“原形态”音乐罢了。“原生态”音乐仅仅是专家、学者,甚或观众一个自我安慰的“理想国”。

其次,是央视隆重打造的“原生态唱法”,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种种误导。

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隆重推出“原生态唱法”赛项,可是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原生态唱法”这一术语的纰漏之处。众所周知,我国声乐界一直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三种唱法,之所以这么分类,主要是以这三大唱法的发声技巧、表现方式作为评判依据的。唱法,顾名思义,自然是指唱的方法与技巧,就是歌手张口、呼吸、发音、吐字、各自成调的方式。换句话说,唱法,主要是“嗓子”的事儿,至多再加上“内脏”。因此这样的分类方法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唱法”一词的本义也就是专门针对以上内容而言的。比如美声唱法的“打开与共鸣”,民族唱法的“靠前与明亮”,通俗唱法的“随性与自然”等等。而“原生态”一词更多的是指一种存在方式,“原生态民歌”指的就是生存于“原始(或原有)环境”,(形态)较少变异的民歌品种。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体现出的是各民族、各地区民歌的风格、色彩的丰富性与多样化。那么,央视“青歌赛”将这种“生存方式”或“生存面貌”生拉硬扯地与“唱法”一词联系起来,不免让人有一种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不适感。但是央视就是央视,不仅将“原生态”+“唱法”唐而皇之地端了出来,还硬是将“组合”也经过拼盘,做成了一道“组合唱法”的“美味佳肴”,怪哉!“组合”主要是乐(歌)队编配、排列和结构之方式,至多是“声部”多寡的区别,与唱法有何相干?按照央视的唱法分类,“组合”之组者,可以是“美声唱法”,可以是“通俗唱法”,也可以是“民族唱法”,还可以是“原生态唱法”,甚至“组合”成员各自唱法。既然“组合”可以出现任何唱法,那么,“组合”本身就不是独立的一种唱法,“组合”就不是“唱法”概念,这是辩证法。倘若按央视的计算方法,只要能上台开口的就算一种“唱法”的话,那么“唱法”也就不成其为“唱法”了。看来,央视在打造这些“明星术语”的同时,并没有太多地考虑它们学术上的科学性,而更多地屈服于民间或商业上的操作原则。客观地说,央视作为主流媒体,“青歌赛”对“原生态”音乐所作的积极引导,其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不能因为这一堪称圆融的说法就忽视了其文化泡沫所带来的误导和负面影响,而且,它越隆重,这方面的问题也就越严重。作为国家话语与社会文化舆论导向的重要窗口,我们当然希望央视在其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与最积极的作用。每一个文化语词的使用当然应该审慎而行,以期经得起历史和文化的检验。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将“原生态唱法”改为“原生态风格组”应该比较合适,最好是改成“原形态风格组”最为科学与贴切;又或者按照“生态学”的学科分开类: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衍生态……将“原生态唱法”改称为“次生态”或“再生态”民歌组。

再次,是“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辨析,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本位问题。

当“原生态唱法”仍在田野游走,尚未正式登上主流文化的大舞台时,声乐界长期以来都是“美声”、“民族”、“通俗”三足鼎立,大家相安无事,也没有觉得“民族唱法”这一称谓有何不妥。然而当“原生态唱法”正式登上央视强档栏目――青歌赛的大舞台,成为这一文化盛事中的主角之一并与“民族唱法”比肩而立时,这种疑惑与不适感便紧随而至了。如前所述,很容易引申出“原生态唱法”就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唱法,是汉族及各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表演风格。因此,无论是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还是从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视角观之,“原生态唱法”才算得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唱法”,是纯粹民族性的。然而,“原生态唱法”却被“民族唱法”打入了另册,成了“非民族”唱法。如果“原生态唱法”算不上“民族唱法”,那么,还有什么唱法算得上是“民族唱法”?民族原生态的东西不是民族的,那么,异化了的、变味了的、杂交了的甚至是外部来的,倒成了民族的?这真是匪夷所思。或许,“原生态唱法”规则制定者们会辩解把“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分开来,是为了把“民族唱法”更细化一些。但恰恰相反,这种细化反而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矛盾:按照这种“细化”理论,中国56个民族应该有56种“民族唱法”,56个民族中,又有56种“原生态唱法”,光这个系统,至少就应该有112种唱法才是!

“原生态唱法”理应纳入“民族唱法”,这是毋庸置疑的,有谁会怀疑本民族创造的,老祖宗一脉相承下来的本民族固有的演唱方式不是“民族唱法”呢?然而,我们的专家、学者、演员乃至观众,都不约而同地将那个杂糅了西方美声发声方法的“混血儿”恭恭敬敬地摆上了“民族唱法”的供桌而顶礼膜拜。

这似乎不是一个小问题。这事关一个民族对自身族根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比观当下民族草根文化惊人的流失速度,我们再不能将这一文化命题等闲视之了。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原生态音乐文化――我们华夏民族真正的族根文化长期得不到主流社会及主流文化应有的重视,如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展露尖尖角,却又被冠之以“原生态”一名,专家、学者固然深谙“原生态”一词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但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他们将会如何从自身的文化角色出发,对“原生态唱法”这一新鲜术语做出自己的文化阐释呢?笔者在地方高校从教近十年,面对的是接受过或正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对“原生态”一词的角色阐释又是怎样的呢?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一千份问卷当中,认为“原生态音乐”是华夏民族的正统音乐,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保护的仅占11.8%,80%以上的大学生自认为“原生态唱法”就是“土唱法”,有新鲜感,但难以真正推广与普及。试想,在拥有较高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的高校大学生当中,“原生态音乐”尚且落得如此下场,那么在普通社会民众当中,“原生态音乐”的文化与社会价值体认感就可想而知了。长此以往,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子孙将在找寻自身族根文化的沙漠中迷失方向。

于是存在着一个为“原生态唱法”正名立身的问题了。关于这个问题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可以一锤定音的,在文化议事中,没有谁能拥有拍板权,尤其是对于这么一个沉重的文化命题,更应该审慎。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讨论,为华夏民族文化立名正身是每一位中华民族子孙的事。我国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提出:应该为我国的民族唱法定位,应将原来的“民族唱法”改为“中国唱法”,而将“原生态唱法”称为“民族唱法”比较符合各自的文化身份,关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是有讨论的价值!

结语

“原生态”音乐虽已获得新生,但其生存语境仍不容乐观。有人说,当今的种种“原生态民歌大赛”犹如一个个“文化庙会”――歌者冲着奖牌、观者冲着名牌(民间歌手)、办者冲着金牌(金钱)、记者冲着杂牌(什么都写)、学者冲着底牌(素材)……笔者以为,我们的学者与专家在林林总总的文化事象与冲击面前,一定要冷静而慎思。应该认识到,“原生态”音乐文化目前正处于当代文化转型洪流中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上,固然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诸如:对于“原生态”这一“明星术语”的科学界定,“原生态唱法”文化语词的名实不符,以及“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之间的参错纠葛,“原生态”音乐与其他诸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文化软肋。对此,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对“原生态”音乐更多应该以一种人文的关怀,或者说更多一份真诚。本着开放与共融的原则,允许各类民间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存在的“生态”结构。另外,坚决杜绝泛滥的所谓“原生态”对观众的误导,防止那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打着“保护原生态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幌子以图谋取个人私利的文化犯罪行为,使之步入正确的良性发展轨道。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平和与综合并举,为“原生态”音乐文化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温暖的“生态环境”。惟此,“原生态”音乐真正获得新生,拔地而起则指日可待。

原生态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承包经营 补偿 监督

[中图分类号] S8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0-01

一、引言

在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还有许多方法和政策需要修订,需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理论研究,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成果,超额完成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草原生态保护现状

草原既是生态资源,同时也是经济资源,草原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屏障,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长达几千年的草原生态资源开发中,由于各种历史、现实和人为原因,草原退化、沙化趋势逐渐加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屏障功能日益弱化,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沙尘暴等生态灾害。据统计,我国的草原退化面积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扩展。50年前,草原退化率为15%左右,到今天,草原退化率高达60%左右。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草原退化率为18%,到80年代,退化率上升至40%,到今天,草原退化率高达75%,出现大量沙漠、沙地。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草原牧区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凸显出来,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并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21世纪初,我国先后展开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移民工程等,拉开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序幕。从2011年开始,我国建立了内蒙古、新疆、、青海等8个草原牧区,全面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贴补偿奖励工作,政府每年投入100多亿元人民币到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户生产性补助上。内蒙古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十二五期间的草原建设规模达8200万亩,比九五期间增加将近4600万亩;在十一五期间,其草原建设达5亿亩,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开展,草原禁牧面积逐渐扩大,草原生态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当然,在取得突出成就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如:生态补偿力度不足,导致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牧民为了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往往会违反政府相关规定,仍然维持其原有的放牧规模。再比如说,在草原生态移民工程中,由于政府的补偿较少,牧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其必须靠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而他们长期在牧区长大,没有其他劳动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行业,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导致许多牧民在移出来后又返回去。

三、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1.完善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

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无法顺利进行,出现诸多问题。对此,政府必须看到该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方位分析制度,从牧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完善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研究制定一套完善的生态、经济、技术标准,对草场进行分类,然后明确每个草场的休牧标准、草原生态恢复标准、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方法等。如:对于生存环境极度恶劣、草场严重退化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严禁盲目扩大放牧面积现象,并通过承包草场、奖励、补贴补偿等保障牧民的基本收入,加大补贴力度,建立休牧补贴制度,实行现金补偿或饲料补偿,给予禁牧、休牧模范户一定的奖励,激发牧民的积极性,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内蒙古草原上,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着诸多矿井,而矿山企业在享受矿产资源带来丰富经济利润的同时造成严重的草原环境破坏,要当地的牧民承受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不良环境后果,为此,必须坚持“谁破坏、谁保护”,完善补偿渠道、方式、标准和体系,让矿山企业给予牧民一定的补偿,将补偿费用与矿山企业的收益挂钩,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2.加快草原承包经营权私法化进程

《草原法》明确规定,个人对草原的使用是通过承包实现的,而这一权利可以实现流转,但个体的承包经营权流转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实行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私法化有利于发挥草原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承包者对自己承包的草原精打细算,既不造成承包草原的荒芜,也不会造成超载放牧,其在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主动保护该草场,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同时,草原承包经营权的私法化使草原的生态价值与转包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有利于增强转包人的草原生态保护主动性,承包人没有按照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时,转包人可以随时收回草原使用权。

3.防止不合理围栏建设

为保护草场,实行围栏封育、自然修复是合理的,但不是任何草场都能实行围栏封育措施的,也不是任何草场都需要实行造林种草措施。比如说,在干旱、土质沙化的草场中,进行不合理的造林种草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草原生态环境破坏。应根据草场退化程度、草场资源利用方式、草场类型确定围栏的数量,不是所有牧民都实现围栏封育就是最好的,应严禁围栏的滥建、乱建,实行适当的围栏封育,设立专门的草场管理员,专门负责围栏封育和人工封育管理。

4.建立健全的草原监督管理体系

加大草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监督队伍、经费、设施建设,加大监督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建立一支业务强、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执法队伍,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责、权限,集合他们的优势,提高草场监督的透明度和实效性。

四、结束语

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政府、社会、个人等还要看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努力实现草原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宋丽弘.物权法视阈下的草原生态保护问题[J].中国草地学报,2013,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