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出口贸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出口贸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产业;变参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76-02

一、模型与数据

二、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贸易与OFDI互补的原因

OFDI促进出口贸易扩大的原因可以从企业对外投资的类型及地域分布的特点这两方面来分析。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是技术导向型。技术导向型OFDI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增强母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使生产率得到提高,产量增加,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增强,从而促进出口扩大。2010年中国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OFDI流量占投资总额的83.7%,而这些地区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这就决定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一部分是垂直型的。技术差距的存在会导致一定的贸易创造作用,这种类型的OFDI会带动机器设备和技术等的出口,也会带动其他中间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OFDI也会产生贸易关联效应,产品的出口要涉及许多中间环节,中国企业在国外建立相应的服务设施,发展仓储、零售、运输、银行保险业和咨询等服务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和其他国内相关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企业通过OFDI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更为先进的营销网络也会对国内产品和服务出口有促进作用。

服务业OFDI对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小于制造业OFDI的出口扩大效应,这一方面是因为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OFDI规模相当较小。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纺织机械等产业已经发展比较成熟,规模经济水平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而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技术和管理水平也相对比较落后。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服务业OFDI对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方面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效应,中国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对发达国家进行逆向投资以利用创造性资产获得技术溢出效应,一方面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一方面还可以降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依赖。

三、农业和矿业OFDI与其出口贸易呈替代关系的原因

中国农业和矿业OFDI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导向型的横向直接投资,而横向直接投资由于对中间品等的需求少,不容易产生贸易创造作用,贸易替代作用比较大。农业和矿业中未经加工或轻加工的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加之出口会产生运输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通过对自然资源丰富和存在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进行效率型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会产生贸易替代作用,不利于出口贸易的扩大。另一方面,国外分公司或子公司为了使母公司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向母国出口各种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促进了母国进口的增加。对农业和矿业的OFDI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加之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中国设置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也刺激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通过第三国市场出口至欧美等市场,这种“迂回出口”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

加强对农业和矿业深加工产品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缓解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企业应该注意在转型中促进行业内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在对外直接投资时注重关联配套,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以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如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3).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9).

出口贸易范文第2篇

1.出口增长放缓。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等各种有利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达到18.1%,出口贸易发展迅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外需疲软,出口增速明显趋缓,尤其是2009年,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速为-16%。2009年~2013年,我国出口总额年均增长仅为6.4%;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出口累计增长6%,我国出口在10年的高增长之后开始逐步放缓。

2.出口产品结构及贸易方式发生变化。我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50%左右降至2013年的3.12%,而工业制品则一路攀升至96.88%,表明出口商品结构持续改善。一是资源型产品出口增速减慢。2014年,原油出口4.9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6.3%,下降31.7个百分点;焦炭出口1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7%,下降104.14个百分点。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放缓。2014年,服装累计出口182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2%,下降6个百分点;塑料制品累计出口37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9%,下降6.71个百分点;箱包制品累计出口27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下降10.7个百分点。三是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本稳定。2014年,机电产品出口1.3万亿美元,增长3.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60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1%,竞争力持续增强。一般贸易比重提升,加工贸易增长放缓。出口结构中,一般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8%,提高0.62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装配贸易总额达到79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速3.3%,提高2.76个百分点。

3.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2014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12.2%左右,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0.5%。民营企业成为稳增长的主力军。201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占外贸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70%,较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7475亿美元,下降0.2%,连续3年负增长。外资企业进出口1.98万亿美元,增长3.4%。虽然2014年我国外贸增速依然未能“达标”,但在全球背景下,整体表现不差,特别是在提质量、提效益、优结构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

1.外贸增速放缓,出口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当前从需求看,发达国家外需下降;从供给看,新兴国家的竞争激烈。这是我国出口不振的主要原因。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出口贸易金额占全球GDP的比重一般不超过3%;一国出口贸易占全球出口贸易的比重一般不超过10%。2013年,我国出口贸易金额占全球GDP达到2.99%,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1.76%。世界市场难以消化我国大规模、高速度的出口,继续提高的空间非常有限,出口波动幅度较大,出口增速在中长期将逐步回到全球整体贸易增速水平。

2.要素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制约外贸企业发展。从要素成本角度看,随着我国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环境资源成本的上升,外贸企业发展的难度不断增加。从汇率角度看,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汇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已不再是单边升值状态,呈现“升贬互现”的双边波动走势,浮动区间有所扩大,外贸企业需及时适应汇率变化的新形势。

3.出口放缓对经济造成冲击。目前,我国出口总额大约占整体需求的20%左右。由1980年商品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仅为6%增长到2013年的23.3%。不难发现,出口占GDP比重与GDP之间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即出口增速高的年份,经济增速往往也较高;而出口占比低的年份,经济增速也往往面临挑战。此外,出口增长放缓对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和企业具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普遍下跌,将对我国部分企业效益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压力。

4.国内出口贸易地区分布过于集中。改革开放前,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仅有1/3来自于东南沿海地区,到2013年大约90%的出口贸易总额来自于东南沿海地区,表明国内出口贸易商品地域分布越来越集中,使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进而导致中国地区贸易结构失衡。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是导致出口贸易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企业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同、企业工资水平不同和企业所有权归属不同等。从宏观角度分析,出口贸易地区分布还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5.出口贸易对象主要集中于欧美。近年来,虽然我国日益重视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但至今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欧美国家。

三、对策建议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在传统成本竞争优势基础上,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逐步由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商品结构进行转化。如进一步完善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品出口,加大对绿色技术和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培育一批能够促进和带动相关企业实现精细化分工的行业核心企业。同时,大力发展服务型产品出口,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不断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争取出口商品的世界市场定价权。

2.推动贸易平衡发展,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巨额净出口格局难以长期维持,而回归贸易平衡,即在保持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不失为保持外部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在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搭建平台以提高进出口便利化程度。同时,应积极推进中韩自贸区、亚太自贸区的运行。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加大资本品进口和技术引进,把进口作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媒介,充分发挥进口支持投资与资本形成的作用,以增加国内资本存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潜在增长率,以减少单纯的结构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中长期增长。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拓展海外投资。在新常态下,我国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新的发展动能,需要继续深化发展与欧美日等传统贸易市场合作,用好用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开拓与俄罗斯、印度、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最终形成多层次的全球贸易空间合作格局。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应积极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生产。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步入快车道。200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27亿美元,截止2014年前10个月,累计已达818.8亿美元。我国经济的重点将由招商引资转变为资本输出和产能输出,加大海外投资力度。

出口贸易范文第3篇

1.1参考Chai[8]的研究成果,出口贸易引起的碳排放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式(2)中带撇的变量表示该变量在研究时序内的变化量,等式左边表示由出口引起的碳排放变化量,右边的第一项表示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效应,即在总出口额和部门碳排放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由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碳排放量变化;第二项为技术效应,即在出口总额与出口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各部门碳排放强度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变化;第三项表示规模效应,即在出口结构和部门碳排放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由出口总额变化带来的碳排放量变化。

1.2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中的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分行业能源消耗量以及出口贸易总额数据均来源于2005年、2009年和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分行业出口贸易额选取的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出口贸易额。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分别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平减出口贸易额和工业增加值数据。鉴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借鉴前人文献的分类方法,将中国主要工业分类归并调整为14个行业,具体如表1所示。

1.3行业碳排放量测算为计算各主要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数据,进而计算出口贸易影响碳排放的技术效应,有必要经测算获得各工业行业的行业碳排放量数据。本文将采用方程(3)所示的计算公式,通过一次能源消耗量及其碳排放系数来估算各主要工业行业一次能源消费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C为行业碳排放量,E表示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行业消费量,F为一次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通过搜集不同机构研究确定的能源碳排放系数,取其平均值,确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碳排放系数F分别为0.728,0.549,0.416。

2出口贸易对碳排放量影响的因素分解分析

2.1结构效应根据模型(2)的计算方法,将2008年相对2004年、2012年相对2008年各主要工业行业的出口份额变化量,分别与2004年和2008年该行业的碳排放量相乘,加总后即得到出口规模和碳排放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在2004~2008年和2008~2012两个计算期内,主要工业行业由于出口结构变动而引起的碳排放量变化,计算结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由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第一个计算期内,我国工业行业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出口份额下降较多的行业有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纺织业,由此带来的碳减排量分别为142.002万吨和1536.27万吨。值得注意的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份额的减少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其对我国工业碳排放量的增加发挥了最大的抑制作用,减排量为299.28万吨,此外,一些加工制造业出口份额的小幅降低也为碳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出口份额增长较快的行业包括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中,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行业的能源利用率高且碳排放量低,即使出口份额增长很快,带来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比重并不大。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加工制造行业,由该行业出口份额变动带来的碳排放增量最多,多达21006.23万吨。总的来看,在2003~2007年这一计算期内,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使碳排放量增加了20140.03万吨,结构效应为正。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业行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处于从轻纺制品行业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品行业转变的过渡阶段,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在朝着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从图4、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第二个计算期内,出口份额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这些年里逐步发展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品的出口,由此带来的碳排放增量分别为819.425万吨、154.5555万吨和274.29万吨。由于这些行业本身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低碳行业,所以由此引起的碳排放增量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出口份额减少的行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和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其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口份额的调整对降低碳排放做出了巨大贡献,碳排放量减少了17810.1万吨。2007~2011年处于“十一五”规划期间,总的来看,在这一计算期内,工业行业出口结构不断向低碳低能耗转变,工业行业的碳减排起到了成效,减排量为167.81万吨,结构效应为负。由此可以说明,此计算期内,我国始终坚持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出口结构,把减少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作为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的主要方向。结合这两个计算期来看,在第一个计算期内,我国初步确立了工业碳减排意识,但减排成效尚不明显。在第二个计算期内,各主要工业行业已基本实现了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结构转变,并取得了较显著的碳减排成效。

2.2技术效应碳排放强度也称碳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该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各主要工业行业,因此这里的碳强度是指单位工业增加值中包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模型(2)的计算方法,结合两个计算期各主要工业行业的行业出口额与碳排放强度变化量,二者相乘再加总便可得出主要工业行业出口对碳排放影响的技术效应,计算结果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由图7、图8和图9中的碳强度数据可知,2004~2008年和2008~2012年两个计算期内,碳排放强度都较大的行业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和造纸印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这些高碳排放行业以资源密集型和加工制造行业为主,其生产效率和排污处理水平较低,伴随着能源消耗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也较大。碳强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清洁型工业行业主要包括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总的来看,各主要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资源密集型和重度污染行业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和医药制造业表现尤为显著。具体而言,第一个计算期内碳强度下降最多的行业依次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其制品和医药制造业,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分别减少了191.1万吨,215.83万吨,34.01万吨,295.23万吨和327.04万吨。在第二个计算期内,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仍保持着碳排放强度的大幅减少并跃居减幅量首位,给工业行业碳减排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到第二个计算期结束,14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13个行业的碳强度水平已经降低到每亿元1万吨以下,表明我国在节能技术上的进步,使得工业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减排效果,一些行业如各类机械、设备和器材制造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已经接近每万吨0万吨。综上所述,由于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在第一个计算期内碳排放量减少了1233.08万吨,技术效应为负,在第二个计算期内碳排放量减少了1809.81万吨,技术效应为负。这说明在过去这两个计算期内,我国工业生产的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了,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应用,对国家的碳减排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2.3规模效应根据模型(2)的计算方法,将2008年相对2004年、2012年相对2008年各主要工业行业的出口增长率,分别与2004年和2008年该行业的碳排放量相乘,加总后即得到出口结构和碳排放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在2004~2008年和2008~2012两个计算期内,主要工业行业由于出口规模变动而引起的碳排放量变化,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在第一个计算期内,除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外,其余主要工业行业的出口规模都大幅增加,其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长率均超过了100%,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更是高达730.01%。因而在该计算期内,由于出口规模的变动而带来的碳排放增量大大超过减排量,总计2230144.01万吨,规模效应为正,但一些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品行业的出口行业的出口规模显示出大幅度的增加。在2007~2011年也即第二个计算期间,各主要工业行业的出口规模均大幅缩小,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出口增长率分别下降至-60.02%、-64.07%、-1.80%和-18.51%,由此带来的碳排放减量分别为792701.55万吨、37204.81万吨、352.78万吨和339860.07万吨,为工业碳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计算期内,主要工业行业碳排放减少了204136.20万吨,规模效应为负,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坚持走信息化道路,扩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品行业的出口,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了排污控制,工业碳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3.4总效应综合来看,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变化是出口结构、生产技术和出口规模共同作用的结果。由表3可知,在第一个计算期内,主要工业行业出口对碳排放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其中出口规模的扩大是导致碳排放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给碳减排带来了积极作用,结构效应虽为正,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出口结构已经处于向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清洁化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在第二个计算期内,总效应为负,其中出口规模的减小是导致碳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技术进步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出口结构的变化给碳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

3结论与建议

出口贸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主品牌 出口贸易 国际分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不仅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降低企业的出口效益,还会影响产业的升级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根本上制约我国从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的跨越。

不利于出口效益的提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一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和质量水平。目前很多世界名牌产品都在我国加工生产,美国GE公司家电部2000年在全球采购80亿美元,其中在我国的采购就接近3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有90%以上的家电企业在为世界家电巨头OEM生产。尽管这些企业已具备加工名牌产品的能力,产品质量已达到名牌要求,但由于以OEM形式加工生产外国公司的品牌产品,只能赚取低附加值的加工费,影响企业出口利润的提高。近年来我国鞋业已经尝到没有品牌和设计能力去开发市场的尴尬,大陆每年生产60亿双鞋,平均出口每双只卖2.5美元。我国生产的服装已占到全球市场的五分之一,50%以上的出口服装为来料加工,30%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复样加工,使用我国自己品牌出口的服装仅占10%左右,大多数高附加值的利润都被国外名牌获取。企业缺乏自主品牌意识,仅盯住低端市场,处在产业链底端的状态,陷入为别人打工的境地。随着国际竞争压力的日渐增大,我国企业必须坚持名牌战略,在提高科技含量、培育知名自主品牌上狠下功夫,下决心开发和培育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产品。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出口效益。

不利于产业的升级

我国进出口总量已居全球第四,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然而,我国出口贸易中55%是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中一半以上为贴牌产品; 有自己注册商标的企业不到20%,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商品不多,名牌出口商品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不仅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还很容易遭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导致贸易纷争,影响到“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依靠国外技术和工艺,缺乏自己的技术和品牌,长期充当“加工”角色,不仅难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会进一步拉大我国制造企业与跨国制造企业的距离,制约我国从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的跨越。培育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品牌产品,利用核心产品创立企业品牌形象,最终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历来是国际跨国公司用来取得竞争优势和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由于缺乏现代品牌战略意识,我们一些多少年来用智慧、汗水和巨资形成的商标,不但没有形成国际驰名商标,反而在接连不断的合资潮中消失,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甚至放弃自己的品牌。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忌。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关系到获取和保卫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利于国际分工

为实现竞争优势的扩散或转移,一些跨国公司在生产价值链的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营销三大环节中,紧紧抓住标准制定、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并牢牢控制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通过“本土化”战略将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经营结构呈“哑铃”型。国内一些企业由于自己的品牌无法与国际同行竞争,不得不承接这种产业环节的转移。然而,在这种生产环节的转移中,跨国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国企业虽然可以与跨国公司的“哑铃”型的经营结构实现互补,在短期内提高经济效益、享受国际分工协作带来的好处,但仅能在下游生产中形成了某些“加工”优势,并容易形成对国外公司的依赖。长此以往会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企业不能满足仅仅充当下游制造商的角色,应积极向产业链条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渗透,逐步提升加工增值能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培育自主品牌,加强品牌建设,已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出口效益、促进产业升级的当务之急。面对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我国企业应审时度势,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牌,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积极主动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参考资料:

1.张红,跨越知识产权的壁垒,经济参考报,2004

出口贸易范文第5篇

近几年来,相对于其他农牧产品出口来说,茶叶的出口表现一直非常活跃。数据显示,全球的茶叶产量和消费量都在逐年提升。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过去十年间,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茶叶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则达到3.81%。在全球消费市场方面,需求量也在大幅提升。20世纪末,全球茶叶消费总量在295万吨左右,而目前的全球消费量高达364万吨左右。除去我国消费市场之外,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迅速提升。巨大的茶叶需求量,对我国茶叶贸易出口起到了促进作用,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茶叶贸易出口量近几年稳步提升,去年的市场表现更为不俗,实现了量价双增长,全年茶叶出口32.5万吨,金额约13.8亿美元,平均单价4252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了7.8%、8.6%和0.7%。尽管以上数据看似喜人,但站在世界茶叶市场的供需角度上与其他产茶国相比,我国的茶叶出口贸易优势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单调。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出口量还是出口额上,我国绿茶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且出口数量与占比仍在扩展。去年,我国绿茶出口量27.2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3.7%;而红茶的出口量仅仅才为2.8万吨,占茶叶出口总量的8.7%;乌龙茶出口量1.5万吨,占出口总数的4.7%;花茶和普洱茶的出口量相当少,分别占出口总数的1.9%和1.0%。肯尼亚、斯里兰卡和越南等产茶国,近些年来红茶大幅增长,对我国红茶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乌龙茶、普洱茶曾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出口茶品,但近年来,受饮食习惯的差异影响,出口份额呈持续下降的态势。1.2我国茶叶出口主销国购买力相对低下。我国茶叶出口的国家和其他产茶国、主要的出口国有不合拍的现象。近些年来,我国的茶叶主要出口非洲和远东地区,这些主销国社会财富水平较低,购买力相对低下,出口茶叶的质量和价格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即不能放弃长期占据的已有市场,又无法获取更高的利润值,这样的现状给我国茶企的贸易出口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同时,针对世界主要茶叶销售国家,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在总出口量中占比较小。以欧盟为例,欧盟国家主要消费的是红茶,而红茶的主要来源却是肯尼亚,这不仅是因为肯尼亚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自然环境,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茶企都由欧盟投资建设(如立顿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茶叶在欧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近些年来很难有大的突破。1.3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在现代国际贸易竞争中,依靠物美价廉等低层次的竞争方式已经很难有所建树。我国茶企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和茶叶外在包装的重要性。虽然我国茶叶历史悠久,六大茶系代表茶品也很多,但始终没有一个被国际市场所广为认可的世界性品牌。国际竞争力的缺失势必造成茶品利润附加值低下,这给我国茶企的生存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带来挑战。1.4营销主体分散、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俗话说,众人划桨开大船,但在我国茶叶贸易出动中,营销主体依然是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企业。在贸易过程中各自为阵,甚至有为占据市场而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出现。在残酷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上述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无法真正占据高效益的市场份额。此外,作为出口型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是能准确及时地获取市场调研信息。但国内多数茶企受到自身规模等条件的限制,难以捕捉到国际市场上最新的市场动态,对企业的市场开拓会产生不利影响。

2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

目前,全世界直接进口茶叶的国家有100多个,茶叶消费群体达到20多亿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茶叶消费总量一直处于稳定增加的状态,人均年消费茶叶在0.5千克左右。但受历史文化消费饮食习惯的影响,各国消费茶叶的的需求弹性差异很大。作为茶叶主要出口国,对各国不同的需求特征,应该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的市场投放不同的茶品,加大相关茶品的针对性宣传。20世纪70年代,世界茶叶进口主要为英、美两大国家,目前,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有俄罗斯、英国、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中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摩洛哥、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受到各国经济水平和饮食文化等因素影响,茶叶进口消费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变化,下面就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茶叶需求特性做简单分析。2.1俄罗斯茶叶进口状况。俄罗斯的饮茶历史有400多年,16世纪中叶,中国茶传入俄罗斯。到了19世纪,茶叶已经在整个俄罗斯流行起来,19世纪末,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茶叶最大的进口国,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75%被卖到俄罗斯。但因为种种历史因素,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茶叶的数量一度大幅衰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也当属俄罗斯,但俄罗斯本国的茶叶生产量只能达到消费总量1%左右,其余消费的茶叶基本依赖进口。目前,俄罗斯的茶叶,主要从斯里兰卡、印度、印尼、中国、肯尼亚、越南等国家进口。俄罗斯人爱喝红茶,所以进口的90%是红茶,但也有少部分人喜欢绿茶,大约有l/3的人偶尔会尝尝其他茶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家的红茶质量明显优于我国,所以我国的红茶在俄罗斯进口市场上的份额并不高,而且多以低质低价的产品出现,声誉远低于斯里兰卡和印度的茶叶。虽然绿茶份额有所提高,但仍然也只是针对的少部分消费人群。2.2日本茶叶进口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是茶叶出口国,60年代以后,因茶叶种植面积持续减少,国内茶叶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从而成为茶叶进口国。日本的绿茶消费量很高,80%-85%的茶叶由本国生产,进口茶叶只是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中国和斯里兰卡是日本茶叶的主要供货方。日本是我国茶叶的第2大出口国,也是我国绿茶和乌龙茶的主要出口国家。中国茶叶在日本茶叶市场份额,曾一度达70%。但我国的茶叶出口到日本后,主要是当做原料,用于制作茶饮料,因此价格相对较低。近年来,日本人喝茶方式越来越趋多样性,传统茶品消费逐年减少,但是以绿茶为原料生产的茶饮料,却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2.3美国茶叶进口状况。美国也是从我国进口茶叶的主要国家之一,而且还是中国红茶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没有茶叶种植企业,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速溶类茶品的生产国和销售国,主要供应商分别为阿根廷、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美国是没有绿茶的,所以一直喝红茶,之后随着商品国际化流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发生了改变。近些年来,在茶叶行业组织和各大出口企业的帮扶和拓展下,我国向美国出口茶叶的规模,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与此同时,美国消费人群对茶叶消费品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红茶进口数量逐年减少,而特种茶和绿茶的进口量有所增加,尤其是绿茶,近些年的进口量在大幅增长。2.4欧盟茶叶进口状况。一直以来,中国对欧盟的绿茶出口量就非常巨大,主要销往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波兰,虽然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对中国绿茶进口量有所减少,但仍占欧盟近2/3的市场。英国已经脱欧,但在之前,英国在欧盟国家内绝对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英国并不是产茶国,所需茶叶全部依赖于进口。英国进口的茶叶,大多是用来当做原料的散装茶,经过合理拼配、后期加工和分装后,重新进入市场。如著名的红茶品牌立顿、唐宁等。英国绿茶进口主要来自中国,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英国出口的茶品比例分别为:红茶46%、绿茶47%、特种茶7%。

3中国茶叶进一步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策略探讨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茶叶的生产大国,但与其他产茶国相比,无论在生产和精细加工上,还是在对外国际贸易上的优势都并不明显。另外,中国出口茶叶依然是以低价原料茶为主,经济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来,全球茶叶市场呈不断增长趋势,只要不断提升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的茶叶出口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为。笔者认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希望能对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有所帮助。3.1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从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茶叶要想获得更大的世界市场,必须改变目前分散种植、分散加工,各立山头、单打独斗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有关部门,加大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全方位引导茶叶种植、生产和营销;鼓励茶农投入科研创新成本,对传统生产销售模式进行高技术性的结构调整;增加生产加工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为茶叶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网络系统,为茶叶扩大出口提供政策、趋势的最新动态,帮助茶企开拓国际市场。此外,知名茶叶品牌的匮乏,也让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表现不足。品牌是茶叶的标识性体现,也是产品和企业的重要文化载体,更是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利器。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各国的逐渐渗透,中国茶文化也被广泛认同和借鉴。将传统文化和品牌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再加上现代文化传播途径,我国的茶叶品牌建设将大有可为。3.2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出口环境。在我国的商业案例中,不乏因无序竞争给商品出口秩序带来打击的先例。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引导,提高法制宣传,正确处理茶叶产业中的矛盾,协调产业中各方利益,为出口型企业的出口创汇保驾护航。同时,监管部门还要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低价竞争等不良市场行为,大力扶持优秀茶企,努力培育茶叶新品,进一步扩充茶叶出口类型。此外,茶叶行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借助行律行规对会员企业加以约束,增强会员企业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普遍提升国内茶叶质量,为我国的茶叶出口夯实产品质量基础。3.3加强相关法律建设,完善产品质量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一些法律法规,己经不能适应茶叶贸易出口的需要,政府应对已有的法律法规不断加以修改调整,维护国内外市场秩序,保障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健康发展。此外,我国现有的一些行业标准,与现行国际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标准,与国际通行惯例和标准存在很大差异,这更加重了在绿色贸易壁垒下,中国茶叶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阻力。因此无论是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还是在储运和检疫等方面,都应该和国际标准及时对接。

4结语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健康的无酒精饮料,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消费理念不断被更新,新的消费趋势逐渐形成,茶叶产品质量体系、品质体系和价格体系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传统的营销方式和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阻碍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开拓。面对着新常态下的贸易出口形式和供需形式,中国茶企只有不断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改变根深蒂固的陈旧营销理念,积极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谷悦.茶叶企业“触电”之殇:信任是最大难题[J].中国食品,2015(20):92-93.

[2]耿琦.基于品牌发展模式的中国茶叶品牌战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3.

[3]陈飞.中国茶叶品牌塑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4.

[4]郑永球.论茶的品牌文化与产销实践[J].广东茶叶,2000(4):43-47.

出口贸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产品细化 垂直专业化 中美贸易失衡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不断升温,中国对美出口顺差不断扩大,经常的大量贸易顺差不仅给国内的经济注入巨大的通胀压力,也使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国内发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呼声不断,总之,中美贸易进入了一种并不健康的模式,国内学者称之为贸易失衡。贸易的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美国学者Balassa(1967)在分析商品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后第一个提出了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的说法,Hummels、Ishii、K-M Yi(2001)对垂直专业化给了严格的定义:商品的生产至少经由两个以上的阶段完成,其中的某个特定阶段在一个国家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且所有的生产阶段至少多于两个国家。这种反复专业化的生产加强了该国在这方面的生产优势,也即形成了“产业集聚”(杨小凯,2000)。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垂直专业化下的贸易合作,以及这种深化对我们的出口产品结构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提高了我们在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促进了贸易结构的优化。

二、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细化结构变化(按SITC分类)

本文采用按SITC分类的数据(来自Comtrade),主要分析SITC6、SITC7、SITC8这三类产品出口所占比例的变化,因为这三类产品可以占到总出口量的94%以上,具有代表性,而且SITC7代表机械及运输这类的资本密集型产品,SITC6与SITC8则代表了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至于为什么选取这类数据来衡量中国对美出口利益变化的研究指标,我们会在后文中作进一步分析。

三、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中的垂直专业化率

随着垂直专业化的生产模式日益成熟,对于如何计算中美出口贸易中有多大的出口产品比重是来自中间品的加工贸易,存在两种方法,比较通用的是有Hummels、Ishii、Kei-Mu Yi(2001年)提出来的,称为投入产出法,是将一国所进口的中间品分为用于生产出口商品和用于生产国内最终消费两部分,然后按进口品用于出口的价值对出口额的比率来定义“产业内贸易”或“垂直专业化比率”(vertical specialization share)(平新乔,2005)。此种测算方法能较清晰的揭示当前中美贸易的实质是中、美、东南亚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即中国从东南亚进口中间品,然后生产组装,部分用于国内消费,部分用于出口到美国的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的测算方法介绍根据Hummels、K-M Yi(2001)的方法,来计算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垂直专业化的占比。出口商品中垂直专业化的比重(VSS)为:

VSS=■=■=■=∑i(■)(■)(1)

其中,VSi表示i产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Mi为产业i的进口中间品数额,Yi为i产业的国内总产出,Xi是i产业的出口额。各个产业的VS值之和即为一国的VS总和X为总出口, ■为产业i占总出口的比重,■为产业i的垂直专业化比重,所以一个国家的垂直专业化占总出口的比重(VSS)为各个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比重(VSSi)加权总和。根据此种方法,可以计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垂直专业化比率(VSS),具体数据可以向作者索取。

四、数据和实证分析

1、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本文试图分析垂直专业化对中美贸易中中国的利益有何影响,因而尝试找到一个变量;在该变量的选取中,这里考虑过贸易顺差、贸易条件。下面分析为什么这些变量作为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利益状况的变量并不合适:首先,贸易顺差的出现与一国所处的经济阶段有关,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贸易积累资本用于国内的建设,而中国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又必然使中国出口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流入美国,此种贸易模式初期使中国积累了发展所需的资本,但随之而来的国内通胀压力、环境污染、高度的依赖出口、产业升级慢等也不容小视(牛海霞,2009),随着经济的起飞,我们必然需要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贸易顺差显然不会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将贸易顺差作为中美贸易中利益变化的变量不合适。而贸易条件则没有一个数据获取难度比较大,无法以此指标作为衡量贸易利益变动的变量。不难发现以上这些变量包含的因素多,而且随着时间推进对于不同的经济阶段所带来的意义也是不同,所以不具有代表性;而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必然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向着资本密集型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比重增加代表的是产业的升级,这对于我国的长远利益无疑是有益的。20世界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主要参与的国际化垂直贸易分工主要都产生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较低(张明志、李敏等,2011);而雷朋(2006)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参与通过技术环节不断的加强、交易费用的降低、配套设施规模化集群化,从而通过规模化扩大在该环节的优势;除此之外,这种特定环节技术的精进,势必会为技术创新带来土壤,从而为新技术的生产打下基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垂直专业化必然会带来产业的升级,而产业的升级则会使出口产品中资本密集型产品比例大幅提升,提升了国家的贸易利益。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上文提到的按SITC分类的数据(来自comtrade),因为SITC7这类商品的出口比率上与其他两类数据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只需研究SITC7这类资本密集型商品是如何变动即可。

本文之所以加入汇率,是因为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会使国内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企业出口日益困难,而使整个贸易结构更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李永宁,2011)。但汇率又是一个时时都在变动的量,通过选取官方公布的每月汇率,再对一年的进行平均,即得到一个汇率,将这个汇率作为这一年的汇率。

2、数据的说明

中国对美国出口按SITC分类的数据来自COMTRADE数据库,中美汇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垂直专业化(VSS)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课题组(2006)以及林季红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

3、实证分析

首先,具体的估计方程如式2:lnex7=?茁0+?茁1lnvss+?茁2er+?着(2)

其中,被解释变量lnex7代表了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中按SITC分类第七类商品比率的对数,lnvss则代表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中垂直专业化率的对数,er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着为随机扰动项。为了保证计量的严谨,实证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单位根检验。两个相互独立的变量可能出现伪回归,因此应先检验是否存在单位根,我们采用的ADF方法来检验是否存在单位根。计量结果显示了lnex7、lnvss和er均为一阶单整过程。

(2)协整分析。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数据均为非平稳的,因此直接用最小二乘法可能会导致伪回归,我们需要进行协整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这些变量在理论上是否存在关系,否则进行协整分析就没有意义。直接回归结果lnEx7=1.448lnvss-5.356表明lnex7和了lnvss可能存在长期关系。然后,先使用Johnson的MLE方法估计该系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MLE方法估计所得到的结果为:

lnex7=1.409lnvss+0.088er-6.098

作为对比,下面直接用OLS估计此长期关系,得到:

lnEx7=1.539lnvss+0.0947er-6.375,且回归结果均是显著的。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OLS系数估计值与Johansen的MLE估计结果比较接近;当然,从理论来说,MLE估计更有效率。

下面检验VECM模型的残差是否存在自相关。如果存在自相关,则预示着要增加滞后阶数,结果显示可以接受“无自相关”的原假设。下面,检验其VECM系统是否稳定,结果如图1所示。

结果显示,除了VECM的模型本身所假定的单位根之外,伴随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落在单位圆之内,故是稳定的。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贸易利益的变化的影响得到了实证的支持,我们所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关系。

五、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考察其中资本密集型(SITC7)产品的出口比率的变化,可以知道,贸易的深化,即垂直专业化程度提高时如何使我们的出口商品中包含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使我国在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通过实证分析,我们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出口商品中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从1996年18.67%上升到2010年的50.12%,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中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比重由15.8%上升到25.71%,说明我国的出口结构在优化,全球贸易参与度在深化。第二,最后通过协整分析,可以知道,长期来看,中国出口产品中垂直专业化所占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中资本密集型商品(SITC7)的比率便会上升1.5个百分点。汇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也会使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中资本密集型商品(SITC7)的比率上升0.09个百分点,即汇率的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以上分析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我们需更加快更深入的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中,在竞争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的真本领。通过加快产业升级、技术积累,逐渐向着产业分工的上游发展。其次,汇率的上升并非那么可怕,在给制造业带来打击的同时也促使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Kei-Mu Yi:Can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Explain the Growthof World Trad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

[2] Hummels David,Jun Ishii,Yi K-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

[3] 平新乔: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5).

出口贸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技术壁垒 作用机制 影响

一、两种技术壁垒的存在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存在两种技术壁垒,一种是外生技术壁垒,另一种是内生技术壁垒。

(一)外生技术壁垒

所谓外生技术壁垒,就是外国构筑的对于本国商品的各种技术法规、商品检验的措施总称。外生技术壁垒的存在依赖于外国技术水平的高低。如果外国技术水平高于该国的技术水平,则对于该国而言可能存在外生技术壁垒;反之则不存在外生技术壁垒;而且外生技术壁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壁垒设置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外生技术壁垒的变动会对本国出口产品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技术壁垒一旦提高,就从数量上限制了本国出口商品的规模,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就不得不通过一定技术途径和手段来超越技术壁垒。一种是通过技术引进,通过国内外技术转移来提高现有技术水平。另一种是通过技术创新,包括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来提高技术能力。而这种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无代价的,它必然涉及技术设计的更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产品标准的提高,工艺设备的改造,技术设计生产人员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设计试验、试制、批量生产的学习过程,这些只能以成本提高为代价。成本的提高意味着价格的上升,相对于出口市场其他国家质量相同的同类商品而言,就有可能丧失竞争优势。

(二)内生技术壁垒

是本国建立的针对外国产品的技术壁垒,属于内生性质。在外生技术壁垒高筑并不断强化的形势下。建立这种技术壁垒是完全必要的。首先,这是保护本国国民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如果没有按照本国国情和国际惯例制定出的有关进口商品的安全检验法律、法规,本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然会受到来自境外的各种威胁,并且会遭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其次,是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没有必要的科学合理的技术壁垒限制,从进口角度会导致劣质工业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流入,对本国产业生产、制造造成一系列困难和损失;再次,这也是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中对等交易的客观需要。当然建立贸易技术壁垒也要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应当是普遍性的,而不是歧视性的。但是,对于那些针对本国设置歧视性贸易壁垒的国家,该国应保留报复和反报复的权利,并使报复和反报复具有效力。这是维护公平贸易基础的必要手段。

(三)两种技术壁垒的关系

技术壁垒的出现和更新本质上是各国技术差距的具体体现。除了各国的特殊人文、地理、生理条件之外,如果各国之间经济技术水平相同,不存在技术壁垒。或者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外生性技术壁垒和内生性技术壁垒是等价的。但由于各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不仅造成了各国间的技术壁垒,也造成了一国外生性技术壁垒与内生性技术壁垒的差异。国际标准是一种公共产品,它的推广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发展对外贸易。在全球市场上,一个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本国标准高于国际标准,在它面临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的贸易市场时,它的内生性壁垒显然会高于其遇到的外生性壁垒,或者可以说外生性壁垒对其产品的进入并不存在障碍。而反观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当它面临一个经济技术较自己发达的国家时,它的内生性壁垒往往低于外生性壁垒。这时,它的产品出口就面临着进入障碍。

二、贸易技术壁垒的作用机制

技术壁垒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壁垒作用,即进口产品的某些特征与壁垒要求冲突,壁垒产生对产品进口的阻碍。

对技术壁垒作用机制的认识需从实施过程加以分析。一般来讲,在运用技术壁垒措施的时候,首先是制订法规或标准,然后依据法规或标准对进口产品检验,如果符合规定,则允许进口;如果不符合,则禁止进口,其壁垒作用便产生。此时,可将这种壁垒作用看成是零配额的特例。因此从静态角度来看,在技术壁垒设立之初。一般表现为完全的数量控制。

关税对价格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征收关税提高销售成本,降低利润阻碍产品进口,即关税的施加不影响出口商的成本、售价,但提高进口商的购入成本,即通过价格控制来阻碍产品进口,是一种价格机制。而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并实施,它从客观上要求各进入方必须为满足壁垒要求而付出一定的产品改造的代价,必然会增加成本;同时,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为通过技术壁垒的审查,支付检查以及与此相关或派生费用,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售价,这与关税壁垒的作用是一致的,只不过技术壁垒不像关税壁垒那样直接影响进口商的购入成本,它是通过提高出口商的售价进而提高进口商的购入成本,降低进口商的利润,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其作用结果与关税壁垒是一样的。

在技术壁垒应用和实施的时候,以上两种作用机制并非是孤立静止的过程,而是共同的对进口产品发生作用,是一种复合机制,这种机制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可变的。首先是数量上的控制,然后是价格的上升,而价格的上升又必然会导致数量的变化,呈现出由数量控制――价格控制――数量控制……交替循环变化的过程,既有配额的效应,又有类似关税的价格效应。当产品技术壁垒一旦形成或发生变动后,就会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双重控制机制发生作用,从而对进口产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进口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所以说,价格和数量的双重控制机制,是一种复合机制。

而技术壁垒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区别在于一直伴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调整。从动态的角度考虑,随着一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内生的技术壁垒等价于外生的技术壁垒或高于外生的技术壁垒时,该国企业会成功跨越外生技术壁垒:然而,外生的技术壁垒也不是静止的,在内生的技术壁垒产生变动时,外生的技术壁垒也随着这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技术壁垒的跨越是无止境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新的技术壁垒的出现和进口产品对壁垒的跨越。这种跨越不是无代价的,进口产品要跨越技术壁垒,就必须依据技术壁垒的规定要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而产品改进,往往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新的投资,从而使改进后的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成本,进而削弱了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跨越技术壁垒是以进口成本的提高为代价的,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并使其销售利润下降。从理论上讲,一旦进口品的生产扩大了规模,大量跨越技术壁垒时,数量控制作用下降或不复存在。但在实际中,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以及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即使进口品已满足了壁垒的技术要求,也不可能无限制地输入,东道国可以通过对检验

过程的控制相应地调节进口品数量,这就是所谓技术壁垒中的合格评定程序。因此,当企业跨越了技术壁垒之后,新的技术壁垒又出现了,对于产品又产生了零配额的数量限制:企业依据新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之后,适应了新的技术壁垒,技术壁垒又实现了其价格的控制;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不断出现,又形成了新的一轮控制机制。

所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壁垒的提高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而言。只有技术进步的速度快于技术壁垒升高的速度,才能提高贸易利得。

三、贸易技术壁垒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对进口国的影响

技术壁垒对进口国有关产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有一些是为了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及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环境而制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更多的技术壁垒则往往是出于对本国工业的保护而针对某些国家或某些产品而设置的,这些技术标准不仅在条文本身上限制了外国产品的进口,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为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了重重障碍。以英、日汽车争端为例,英国方面规定,日本输往英国的小汽车可由英国派人到日本进行检验,如发现不符合英国、技术安全规定,可在日本检修或更换零件,比较方便。但日本方面规定。英国输往日本的小汽车运到日本后,必须由日本人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规定,则需英方的日本雇员进行检修。这就费时费工,加上日本有关技术标准公布迟缓,给英国小汽车输往日本带来更大困难。

(二)对进口国价格的影响

技术壁垒对价格的影响是间接的,它是通过影响进口商品的数量进而影响价格的变动。我们知道,因为技术壁垒的设置必然导致了某种商品进口数量的减少,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使该进口国商品国内的价格上扬。通常来说,国内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关系为Pi=PI(1+t),t>0,Pi为国内价格。PI为国际市场价格。如果存在进口关税,t为从价税率;如果存在技术壁垒,t则为由此引进的国内与国际市场相对价格差的百分比。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技术壁垒能更好地防止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

(三)对出口国的影响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许多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这些商品的价格受到进口国的技术壁垒所引起的价格下跌较小。因为这些商品一旦受到进口国技术壁垒的影响。使这种商品积存在出口国,从而使价格下跌时,由于这种商品供给弹性大,所以此时供给量会大大下降,而供给量的下降会阻止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反之,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某些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其所引起的价格下跌将较大,因为某种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小时,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下降,则这种商品的供给不会大大下降,因而会促使这种商品价格继续下降。

出口贸易范文第8篇

本文根据历年各贸易国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比重选取了14个最主要国家(地区),排名靠前的该14国家(地区)按照地域划分分别是北美: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法国(其中除了英国外,其余4个均为欧盟国家);亚洲: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

该14国家(地区)除了部分在90年代初期两年的年出口额不到100亿美元外,从1993年开始,14国的年出口额均在100亿美元以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统计》各期数据,1990--2007年期间,至该14国家(地区)的合计出口额占中国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稳定地保持在70%及以上(见下表),可见该14国家(地区)在中国的出口贸易申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本研究集中分析中国对该14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格局(见表1)。

出口比重

总的来说,在1990--2007年期间,中国历年对14国家(地区)的出口额比重都比较稳定,虽然出现小幅缓慢爬升,但增幅也只有1个百分点左右,在近二十年的时期跨度里,这一增幅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按照比重10%进行划分,14国家(地区)可被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比重高于且远远高于10%,包括美国、日本、香港;另一类是比重低于且大大低于10%,即除美、日、香港外的其余11国家(地区),这类国家的比重比较平稳地集中在1--5%之间。

在1990-2007年期间,出口比重超过10%的美、日、香港三个国家(地区)是朝着比重相当的方向发展。美国的比重是呈上升态势。1990年美国比重只有8.3%,2007年已达到19.1%。美国比重上升并不是逐年平稳递增,而是在1992到1993之间出现一个跳跃,由1992年的10.1%一举跃升为1993年的18.2%。自1993年以后,比重就一直保持在20%的水平上窄幅波动。日本的比重是先升后降,即在1996年前先小幅上升,1996年后逐年下降。1990年到1996年,日本比重从14.5%增加到20.4%。1996年以后,比重开始下降,下降过程中虽然有连续3年的微幅上升,即1999、2000、2001分别相比前一年微幅增加0.5、0.1、0.2个百分点,可也只有16.6%、16.7%、16.9%,但在2001年以后,比重逐年平稳递减,2007年时下降到了8.4%。根据比重图形走势,日本比重仍可能继续下降。香港的比重是呈下降态势,在1993年出现一个骤降,然后逐年缓降。香港1990、1991、1992年比重分别是42.9%、44.7%、44.2%,1993年则骤降到24.0%。1993年以后,虽然1994和1997年比重分别比上年上升2.7和2.2个百分点,分别达到26.7%和24.0%,但其余各年比重均呈缓慢下降,2007年时已降为15.1%,低于美国的19.1%,高于日本的8.4%。

香港比重的骤降与美国比重的一举跃升发生在同一时期,即1992至1993期间,其中主要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制裁基本解除,二是我国实行“大经贸”战略初见成效。1989--1993年,西方国家出于政治因素对我国实施制裁,这迫使我国出口采取转口贸易方式取道香港。于是那几年香港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40%以上,出口集中化程度大大提高。1992年我国确立起多元化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成为1994年前后出台的我国“大经贸”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确立为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由于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行,并随着西方国家对我国制裁的基本解除,1993年开始,我国经由香港的转口贸易减少,出口香港比重下降,出口美国比重上升。1994年开始的出口集中化程度下降趋势反映了1994年开始推行的“大经贸”战略已见效果。

美、日、香港这三个国家(地区)的比重格局,在1993年以前一直是香港比重占据出口比重第一的位置,其次是日本,再次是美国,并且香港以高出第二约25个百分点的大幅差距遥居第一,而日本与美国之间比重只相差约5个百分点。1993年及之后的三、四年间,三地的比重有升有降,美国仅在1993年以高出日本1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居于第二,其他几年都是日本第二,香港则一直保持第一。但是,当美国于1997年以0.5个百分点第二次超过日本,并于1999年以2.6个百分点首次超过香港成为第一后,美、日、香港三地的比重格局就开始变成了美国第一、香港第二、日本第三的局面,而且此格局一直保持至今。不过,与之前格局还有不同的是,此时三地之间的比重差距不再出现当年香港遥遥领先日、美的情况,目前为止,三地比重依次相差都只在7个百分点以下(参见图一)。

在出口比重低于10%的系列国家中,韩国、德国比重相对较高,处于4-5%范围,其他国家比重都集中在2%附近。韩国比重在90年代前中期有个快速增长。1990和1991年韩国比重分别只有0.6%和0.7%,到了1992年,比重相比1991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达到2.8%,这其中与中国确立多元化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有直接关系。到1997年,韩国比重已达5.0%。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韩国比重下降至3.8%,随后一直比较稳定地保持在4.6%水平左右至今。德国一直是自1972年中德建交以来中国在当时欧共体(后来的欧盟)成员国中、也是在欧洲各国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比重在1990至2007年期间一直比较稳定地保持在4%水平上下,略低于韩国(1990至1994及1998年除外)而高于其他国家。需要指出的是荷兰,虽然荷兰比重相对不算大,1990、1991、1992年分别只占1.5%、1.5%、1.4%,但是从它的发展趋势来看,一直处于平稳增长中,2005、2006、2007年分别占到3.4%、3.2%、3.4%,正朝德国、韩国比重接近,成为比重低于10%这一组系列国家中近几年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的位居第三的国家。次于荷兰的国家是英国。英国比重在1992年以前都只是1.0%,1993年达到2.1%,并保持这个水平到1997年(除了1994年为2.0%,1995年为1.9%)。1998年英国比重再上升0.4个百分点到2.5%,这一比重一直保持到2006年,2007年为2.6%。新加坡比重

在1990-2007年期间比较稳定,1990、1991、1992年分别为3.2%、2.8%、2.4%,2005、2006、2007分别为2.2%、2.4%、2.4%。在1998年之前,新加坡比重一直高于英国,1998年之后一直以仅0.2-0.5个百分点的微小差距低于英国。对台湾出口贸易是在1992年出口多元化战略下开展起来的。1990、1991、1992年台湾比重分别只有0.5%、0.8%、0.8%,从1994年开始,台湾比重就一直稳定的保持在2.0%水平左右,波幅只有0.1个百分点。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在1990-2007年期间比重比较稳定,在1.0%上下,有缓慢增长,2007年分别达到1.6%左右。虽然同属于欧盟国家,但是中国对德国的出口要显著高于对法国、荷兰、意大利的出口(参见图二)。

虽然在出口贸易中,中国对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发展迅速,所占比重逐年提高,比如,对除美、日、香港外的其余11国家(地区)的合计出口额占同期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在90年代初还不到20%(1990年为18.0%),到近几年已超过30%(2007年达到33.1%),而同期中国对美、日、香港三地的合计出口额占同期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美、日、香港三地的合计比重仍旧占据半壁河山,在90年代初三地合计比重将近70%(1990年为65.8%),近些年三地合计比重仍占到40%以上(2007年为42.6%)。

出口贸易额

总的来看,在1990-2007年期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呈指数增长(参见图三),尤其进入2000年以后增长加快。根据绝对出口总额年度增长情况(参见图四),可把考察期分成两个阶段,即1990-2001年和2002-2007年。1990年全国出口贸易总额620.9亿美元,2001年达到2661.0亿美元,增长2040.1亿美元,年均增长29.9%。整个90年代的出口贸易总额虽然保持增势,但是属于起伏增长,增长缓慢且不稳定。1993年之前,全国出口贸易年增长额很小,1991、1992、1993年分别只增长92.8、130.3、68.0亿美元。之后,1994、1995年出口贸易总额提高近20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2.7、277.7亿美元,这说明“大经贸”战略推行取得成效。但是,1996年出口却意外下降,出口总额仅比1995年增长22.7亿美元,为此前自1990年来增长最少年份。秋晨(1996)、姜应祥和康丽娟(1996)分析认为,当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外贸收购优惠贷款利率取消、出口退税率再度下调、出口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国内物价上涨是造成1996年出口下降的重要宏观因素。1997年出口贸易总额恢复大幅增长,比上年增加317.4亿美元,但是到1998年又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只比上年增加9.2亿美元,成为1990年以来年度增长额最少的一年。金融危机过后,出口又实现回升,1999、2000年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加112.2、542.7亿美元。2001年又出现出口下降,只比上年增加169.0亿美元。2001年出口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全球进出口贸易下降。2002年可谓是中国出口贸易辉煌时期的开始,因为从2002年开始,中国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出口贸易年度增加额逐年攀升。2002年出口总额3256.0亿美元,2007年为12177.8亿美元,增长8921.8亿美元,年均增长54.8%。

从绝对贸易额来说,出口美、日、香港的贸易额远远高于其它11国家(地区)。1990年,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最大的香港(42.9%)出口额为266.5亿美元,比重其次的日本(14.5%)出口额为90.1亿美元,比重第三的美国(8.3%)出口额为51.8亿美元。然而,除了新加坡(19.7亿美元)、德国(20.3亿美元),1990年中国对其余国家的出口额都没超过1亿美元。而到了2007年,中国对美、日、香港的出口额分别为2326.8、1020.1、1844.4亿美元,而对其余11国家(地区)出口额则都在500亿美元以下,并且主要集中在200亿美元左右的范围。从图形上说,14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也基本呈指数增长,且贸易量越大,指数增长形态越突出,美、日、香港的贸易额曲线与中国出口总额曲线形态十分接近,尤其美国的和香港的。然而其余11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图形走势则比较平缓,相当于美、日、香港在90年代早期阶段的图形表现(参见图五)。

分析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背后各个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增长表现。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每年都比上年有所增加。美国的年度出口增加额与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年度增加额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即2001年前是起伏增加,2001年后是稳步攀于卜。对香港的出口贸易额有4个年份是比上年减少,即在1993、1996、1998、1999年分别比上年减少154.6、30.8、50.4、18.8亿美元,其余年份都是比上年增加。1993年减少是因为西方国家对中国制裁基本解除,中国部分出口不再需要取道香港做转口贸易;1996年减少是因为该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整体下滑;1998、1999年减少则是很大程度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对日本的出口贸易额仅在1998年是比上年下降(下降21.8亿美元),其余年份都比上年有所增加。在1998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使出口贸易额比上年减少的目的地国家还包括韩国(减少28.8亿美元)、新加坡(减少3.8亿美元)、马来西亚(减少3.3亿美元)。对台湾的出口虽然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出口额仍比上年增加4.7亿美元,但是1996年全国出口贸易下滑和2001年全球进出口贸易整体下滑都影响到了对台湾的出口,这两年的对台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减少3.0亿美元和0.4亿美元。1996年全国出口贸易下滑也同样使对意大利出口比上年减少2.3亿美元;2001年全球进出口贸易整体下滑也使对法国出口比上年减少0.2亿美元。除此之外,对各目的地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在其余年份都是比上年有所增加。

总体来说,各目的地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变动与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比较一致,在2001年前虽然各年都有增长,但是波动较大,2001年后,各目的地国家(地区)都出现大幅增长。14国家(地区)中出口额增长变动最大的当属香港,这与香港可在特殊时期发挥转口贸易功能的属性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几次大的宏观环境变动下,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变动都表现得比较强烈。

中国对美、日、香港的绝对出口贸易额逐年大幅增长,但是三地的合计比重却在下降,说明中国出口市场的集中化程度下降,出口市场结构已经朝着多元化健康发展。其他国家(地区)出

口份额的增长,使中国不再单纯依赖几个传统的贸易伙伴,而是发展了新兴贸易伙伴,这在扩大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的同时,也使出口市场风险被分散,中国的贸易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贸易增长率

1990--2001年期间,各国家(地区)贸易增长率波动比较大,而且变动基本一致,即类似锯齿状。在1993年,中国对英、美、加、法、德、澳大利亚的出口贸易额有一个猛增,增长率都超过60%,其中英、美、加甚至超过了100%,但是在其前后的1992年和1994年,这几个国家的增长率却都只有30%左右。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增长率变化比较平稳,并不随大流那样大起大落,当1994年多数国家增长率骤降时,日本增长率却几乎与1993年持平,甚至还高出1.7个百分点。香港增长率波动最大,尤其在2001年之前,高的时候达到46.8%(1994年),低的时候甚至负增长,――41.2%(1993年)。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增长率普遍要高于同期其他国家(地区)。这段时期需要特别指出韩国和台湾。中国对韩国、台湾的经常性出口贸易往来分别开始于1992和1993年。对韩国的出口激增发生在1992年,该年对韩国出口贸易额增长率达到358.3%,而此前1991年增长率才有46.5%,1992年后每年都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除了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而为负增长)。对台湾的出口激增发生在1993年,该年对台湾出口贸易额增长率达到110.8%,而此前1991、1992年增长率分别只有86.1%和16.6%,1993年后一致保持增长态势(除了1996和2001年分别因全国出口贸易下滑和全球进出口贸易下滑影响而为负增长)。在此前,中国对韩国、台湾的出口贸易绝对量非常少,1990年对韩国、台湾的出口贸易额分别只有3.58和3.20亿美元,属于14国家(地区)当年贸易额最少的三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西班牙,只有3.41亿美元)。所以,虽然在当年实现超高增长率,但那年的贸易额却仍然分别只有24.0和14.6亿美元。

2002-2007年期间,14国家(地区)全都实现正增长,且国家之间的增长率差异也不像前一时期那样巨大。这段时期日本增长率一直处于相对最低水平,从2002至2007年,实现增长率分别只有7.8%、22.7%、23.7%、14.3%、9.1%、11.3%。法国增长率波动最大,在2003、2004和2007年分别达到79.1%、36.0%和46.1%,而在2002、2005和2006年却分别只有10.5%、17.3%和19.5%。其余国家贸易额增长率主要集中在30%左右水平,而加拿大、意大利、德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增长率相对高些(参见图六)。

虽然在1990-2001年期间,中国对14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差异巨大,但是此后,各国的增长率开始趋同,2002-2007年期间,对14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年增长率都在50%左右,而且相互之间比较接近,其中只有日本例外,该时期的对日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只有18.1%。虽然从增长率数据来看,14国家(地区)之间的增长率大小有接近趋势,但是14国之间的绝对出口额差距却一直呈喇叭状扩大,这其中还是贸易基础量大小在起作用。像美、日、香港这样的出口目的地国,虽然出口贸易增长率可能低于一些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贸易伙伴国,但是其绝对胜出的出口贸易量才是一直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