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折线统计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1篇

师:你们知道南京青奥会预定几月份开幕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若青奥会时南京空气污染超标,将安排赛事延期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生:如果南京空气质量很差,就会影响运动员的健康。师:遇到空气污染的天气时,尽量不要去户外活动。

课件出示南京从2013年9月―2014年3月空气污染天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略):

师: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如果用一个点表示直条的高度,点应在哪儿?师用课件根据学生所指出示各点。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各个月污染天数依次是增加还是减少吗?根据学生比划,教师用课件演示连线过程,然后揭示课题。

设定目标:请同学们观察折线统计图,你们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板书:由来、画法、 结构、特点、作用

评析:理解是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而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需要在良好学习氛围中才能得以进行。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理解才能逐步深入。①由于学生对青奥会的关注度极高,教师将南京空气污染的天数作为上课的素材,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师抓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从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出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上台找点、比划,感受污染天数依次是增加还是减少的变化趋势。③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问来设定目标,为后面的学习起到了定向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片段二】比较交流,认识结构

小组讨论: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全班交流:让学生上台指着折线统计图说折线统计图的组成部分,课件出示名称。

师:刚才有同学问折线统计图名称的由来,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生: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据,所以起名叫条形统计图,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所以叫做折线统计图。

评析:数学课的教学,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了解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提炼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和统计表比较而言,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意义、结构、画法、特点等方面有着更多的相似处,为此,教师让学生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片段三】自主尝试,体验特征

学生先独自在练习纸上尝试完成以下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

①每( )个月统计一次空气污染天数。②(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最多,(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最少。③( )月份到(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是增加的,( )月份到( )月份空气污染天数是减少的。④相邻两个月中,污染天数增加最多是( )月份到( )月份,污染天数减少最多是( )月份到( )月份。

全班交流: 小组上台依次交流4个问题,教师适时用课件演示,其余学生评价和交流不同的想法。

教师提升:①点有什么作用?生:我认为看点旁边的数据和点的高度,可以知道每个月数量的多少。②折线有什么作用?生:折线可以看出增减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空气污染天数的变化情况?

生: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看出空气污染天数的变化情况。

预测:按照这样的变化趋势,你们预测四月份污染天数和三月份相比,会怎么样呢?你是根据什么预测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这还取决于人们所采取的措施,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

评析:4个问题的出示,体现了教师的引领,学生自主尝试。为了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提出两个核心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再用课件、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片段四】精心设计,整体构建

下面是我所设计的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板书:

由来 折线统计图

画法 描 ――――连―――标

结构 点 折线 数据

作用 数量多少 增减变化

(特点)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2篇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215000)

最近,有幸地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一课,周老师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智慧、灵动的课堂演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练习环节,每个问题的设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谓平中见奇、趣中有思,让人回味不已。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各位同仁共赏。

【片段1】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折线统计图,想看吗?

(教师出示图1。)

生(激动)股票!

师这是一张股票分时图,能看出这一时刻的股价吗?

生现在的股价是35.24元。

师真不简单!都会看股票了,那你们觉得这只股票的行情怎么样?

生行情不好,它开始是在上涨,可后来就跌下去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折线开始在上升,说明股票在上涨;然后在快速下降,说明股票在跌价,而且跌的比涨的多,所以它的行情不好。

师分析得真好,长大了一定能成为股票高手!一条折线就可以清楚地表明股票的涨跌情况,看来这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少呢!再来看一张。

(教师出示图2。)

师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生我知道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了51块金牌。

师知道这届奥运会是在哪儿举办的吗?

生北京。

师是啊,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不负众望,一共获得了51块金牌,真是很了不起!

生我还知道第25届和第26届我们获得的金牌数一样多,都是16块。

生我知道我们的金牌数越来越多。

师能预测一下在第31届奥运会上,我们可能会获得多少块金牌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35块。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第29届是51块,第30届是38块,我认为第31届应该比38块要少一些,可能是35块。

生我认为是应该在40多块。

师这样的折线不是在下降吗?怎么会是40多块呢?

生因为第29届在北京,我们得到的金牌数比较多,所以感觉第30届是下降的,但从整体上看,我认为金牌数还是会上升,应该会超过38块。

师真善于思考!观察折线统计图,从整体上分析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使预测更加地科学、准确。

对于折线统计图,周老师没有停留在简单介绍的层面,而是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合理选择和精心安排,将解读统计图的过程与感受统计图价值与意义的过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观察股票图时,看似不经意的提问:“你能看出这个时间的股价吗?”“你觉得这支股票的行情怎么样?”其实恰恰指向本节课教学的关键——通过对“点”和“折线”的分析,来解读统计图。后面介绍的我国奥运金牌情况统计图,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借助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的意识,掌握从整体上分析数据的方法。

【片段2】

师现在会看折线统计图吗?什么样的折线统计图都能看懂吗?

生(激动)能。

师那好,我们来看这张统计图。

(教师出示图3。)

生(惊奇)这是什么统计图啊?

师不是说能看懂吗?怎么啦?

生老师,这个统计图没有标题,也没有数据,我们怎么知道统计的是什么呀?

师是啊,没有标题和数据,确实不知道统计的是什么,但我们可以猜一猜嘛!有三位同学猜测的结果这样的——

(教师课件出示:A同学说:苏州市1~5月份的平均气温;B同学说:某同学跳绳后5分钟心跳的次数;C同学说:某同学最近5次测试的成绩。)

师你觉得哪位同学的猜测比较合理呢?

生我们认为B同学的比较合理。我们跳绳后开始心跳得比较快,后来就平静了下来,所以5分钟心跳的次数比较合理。

师为什么不选A呢?

生苏州1~5月份的平均气温应该是越来越高的。折线应该上升而不应该下降,所以A不可能。

生我们认为C也有可能。

师为什么呢?如果是C的话,你觉得这个同学的成绩怎么样?

生(齐)不好,很差!

师如果你的成绩也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你希望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开心地用手从低到高比划折线的变化趋势。)

师(微笑)是这样吗?想好了吗?

生(急忙站起来)不对,不对!我认为应该是这样——

(该生用手沿水平方向比划。)

师什么意思?

生每次都是100分。

(全班大笑。)

没有标题和数据的统计图的出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强烈的“反差”,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张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你觉得哪位同学的猜测比较合理?”“如果是你的成绩,你希望折线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些问题,将学生的思考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他们在寻找与折线统计图相吻合数据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折线与数据之间对应关系的理解;同时,不完整的统计图又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焦到“折线”上来。对“折线”特征的分析过程,其实就是对“折线”中蕴涵的丰富信息的解读过程,而这,恰恰是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核心所在。

【片段3】

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好吗?老师要给大家看2张折线统计图。第1张,我请同桌左边的同学看,右边的同学不看。第2张呢,请同桌右边的同学看,左边的同学不看。看完以后,把你看到的折线给同桌比划出来,然后判断一下,两张统计图上哪个同学的成绩提高得快。准备好了吗?

(教师分别呈现图4、图5,然后隐去。学生观察,然后同桌交流。)

师看好了吗?你们认为谁的成绩提高得快?

生明明的成绩提高得快。

师为什么呢?

生(边说边用手比划)因为聪聪的折线比较平缓,而明明的折线比较陡峭,所以我们认为明明的成绩提高得快。

师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齐)是的。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同时呈现图4、图5,一部分学生很激动,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小部分细心的学生发现纵轴上的数据不一样,应该是聪聪的成绩提高得快。)

师怎么又改变看法啦?

生老师,你骗我们,这两张统计图纵轴上的刻度不一样,聪聪的一格代表10个,而明明的一格只代表2个。应该是聪聪的成绩提高得快!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3篇

最近,我在教学《折线图统计图》这一部分时,对于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反思,对于“智慧课堂”实践,促进课堂教学品质内涵发展有了深入的思考。

思考一:创造性整合教材,实现高效,在有限时间内促进智慧的生成

智慧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完善,让课堂成为“智慧课堂”。在本节课中,我尝试创造性整合教材,将教材中单式、复式统计图内容合并成统一的上海人口问题,提高了教材的紧凑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更连贯,更高效。

例1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单式折线统计图对于学生认知不成为困难,一课时时间很充裕;例2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前面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经验,如果设置合适的情境,应该也不成问题。所以,我尝试将例1、例2整合在一起,将例1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内容换成例2上海出生人口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习画图,然后将例2上海人口死亡情况作为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折线统计图,再设置问题情境,在不断的冲突中解决问题,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图。

教材这样整合后,我将教学目标同时整合,目标确立如下:

1.学习画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特点。

2.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3.学会看折线统计图,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体会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对统计感兴趣。

实践证明,这样的整合使得教学目标有了深度,教学有了广度,学生学习更顺畅高效。

思考二:设置冲突,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智慧课堂需要提供“刺激”,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有了认知冲突,才会有任务驱动,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思考,促进智慧的生成。我尝试在我的课堂上设置这样的冲突,试图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

在这节课中我设置了两次教学冲突。

第一次冲突,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出示做好的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回答三个问题,抢答:(1)哪一年死亡人口多?(2)哪一年到哪一年出生人口增长最快?(3)哪一年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人数最接近?由此,学生发现:第三个问题不能直观看出来,如果将两张图重叠在一起会更方便比较,学生有了将二图合一的驱动,动手绘制。

第二次冲突,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

出示合并好的半成品“复式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上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一下?”

在学生重叠后,利用课件展示重叠后效果(如右图),发现这个合并图更令人迷惑,于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重叠后如何区分?,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在这样的冲突中,学生对于两条折线的颜色、图例、标题合并等逐渐清晰起来,完善形成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模型。

思考三:问题设置,小组交流,增强数据分析观念,体会数据分析的乐趣

智慧课堂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提供在学习内容、方式、速度和时间上的选择权,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学生组成优势互补的学习团体,共享学习的成果,分享学习的快乐。

具体就这节课而言,折线统计图这个内容很容易上成画图课,学生掌握折线图的画法即可,教师对于数据的分析往往忽略。而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教学重点定为:学会画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两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定为:体会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分析、预测数据。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又不使得教师的教学显得问题零碎,尽是满堂灌?小组合作,便成了实现目标的首选。本节课安排了两次合作:

(一)第一次合作安排在例1的教学,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条形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特点时,设置任务单如下:

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1)请你观察两个统计图有哪些异同?

(2)上海出生人口总体的变化趋势怎样?哪个图看起来更明显?你还发现了出生人口数据有哪些变化?

(3)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如此问题设置后,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思考后的交流更具有价值,学生之间的合作更能达成思维的碰撞和共识。学生在第一次交流中既分析了统计图的数据,收获了分析数据的策略,又感受到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一举而两得。

(二)第二次合作安排在例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学生补充完善好折线统计图之后。设置合作单如下:

先思考,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1.哪条折线数据大?说明什么?

2.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整体趋势怎样?哪组数据增长快?

3.比较:两条折线的距离在逐渐发生着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4.你们觉得2016年,上海的人口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请说出你们的根据。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4篇

在数学统计中,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等。他们是以不同的角度清楚有效的描述一组数据,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其中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出事物的变化情况;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清楚的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并且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由于这些统计数据的方法特点不同,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数据。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统计图都能直观明了的反映数据中的信息,这是不同统计图的共性。

在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统计图来反映对数据的收集、整理的结果。为了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同一事件的情况。需用几种统计图形来表示,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其中最常用的几种统计图。

一、 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是以整个图代表统计项目的总体,每一统计项目分别用图中不同的扇形表示,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该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之几。抓住扇形统计图描述的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直线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比较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关键。

例1.根据图1、图2和表1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2007年海南省生产总值是2003年的

倍(精确到0.1);

(2))2007年海南省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当年全省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

, 第一产业的产值为

亿元(精确到1亿);

(3)2007年海南省人均生产总值为

元(精确到1元),比上一年增长

%(精确到0.1%).

(注: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的产值+第二产业的产值+第三产业的产值)

分析:由于条形图具有(1)能具体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优势。能直接利用扇形图求出(1),(3)能利用百分比和两个图形的具体数字求出(3)

解:(1)1.8;(2)31,381;(3)14625,15.6

二、 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折线的变化程度反映变化的程度。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仅能反映百分比,不能仅依据百分比判定实际数据的多少,因此通过扇形和折线统计图的统一来解题。

例2.某市为调查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全市九年级学生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统计了每个人连续三年视力检查的结果,并将所得数据处理后,制成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

解答下列问题:

(1)该市共抽取了多少名九年级学生?

(2)若该市共有8万名九年级学生,请你估计该市九年级视力不良(4.9以下)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不超过30字).

分析:(1)从折线图中直接可求出九年级学生数(2)由折线图和扇形图可算出九年级视力不良的学生人数(3)结论开放问题只要健康,有积极意义,符合实际。

解:(1)(1)800÷40%=2000(人)

该市共抽取了2000名九年级学生

(2)80000×40%=32000(人)

该市九年级视力不良(4.9以下)的学生大约有32000人

(3)答案不唯一:由前图我们可以看出视力不良的人数逐年增加,由后图可以看出视力不良占总体的比例最大.

三、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而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某人为了了解他所在地区的旅游情况,收集了该地区2004至2007年每年的旅游收入及入境旅游人数(其中缺少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的有关数据,整理并分别绘成图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2004至2007年四年的年旅游收入的平均数是

亿元;

(2)据了解,该地区2006年、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相同,那么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是

万;

(3)根据第(2)小题中的信息,把图补画完整.

分析:(1)由折线图的数据利用平均数的公式可直接求出问题(1),(2)有条形图和折线图求出入境旅游人数,(3)利用(2)的数据直接补充图形

解:(1)45

(2)220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5篇

一、 课本例题的解题结论

课本呈现了2000年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各类文化程度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图1与图2.

结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是三个重要的统计图,它们都可以非常直观地表示数据.其中条形统计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表示数据;扇形统计图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变化特征,用于反映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例题的呈现说明在同一信息与数据下,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样,折线统计图也可以和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转化.

二、 例题的变式训练

(一) 呈现一种统计图,尝试画另一种统计图

变式一 光明中学对某班45名学生初中三年中戴近视眼镜人数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数据如图3-1所示.

(1)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3-2中画出该班七年级初戴近视眼镜人数和未戴近视眼镜人数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

(2) 如果用整个圆代表该班人数,请在图3-3圆中画出该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和未戴近视眼镜人数扇形统计图,并标出百分比.

【解析】(1) 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该班七年级初戴近视眼镜人数为9,所占百分比为:9/45×100%=2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20%=72°;因此未戴近视眼镜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20%=80%,对应扇形圆心角为360°×80%=288°.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如图4-1所示.

(2) 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该班九年级末戴近视眼镜人数为27,所占百分比为:27/45×100%=6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60%=216°;因此未戴近视眼镜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60%=40%,对应扇形圆心角为360°×40%=144°.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如图4-2所示.

感悟:变式一呈现了统计图之间的转化.制作扇形统计图所需的数据由条形统计图获得,通过计算求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及其相应的扇形圆心角,体现了两种统计图之间的自然联系.

(二) 呈现两种不完整统计图,尝试补全统计图

变式二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于2014年4月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光明中学就同学们对博鳌亚洲论坛的了解程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了统计,绘制了下面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5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该校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_______名;

(2) 补全两个统计图.

【解析】(1)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了解很少”的有25人,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其所占百分比为50%,由此可求出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25÷50%=50;

(2) 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基本了解”的占30%,再根据(1)中的总人数50,可求出“基本了解”的学生人数为50×30%=15,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不了解”的有5人,从而可得其所占百分比为5/50×100%=10%,进而可知“了解”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30%-50%-10%=10%,其人数为50×10%=5,根据所得的数据补全两幅统计图,如图6.

感悟:变式二考查了如何从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中正确读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两种统计图之间数据信息的分别读取,巩固了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画法,感受了不同统计图的优点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呈现两幅完整统计图,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三 在变式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 若光明中学有1 500名学生,那么该校有多少名学生达到基本了解以上(含基本了解)的程度?

(2) 为了让更多学生更好地了解博鳌亚洲会,学校举办了两期专刊.之后又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全校已有1176名学生达到了基本了解以上(含基本了解)的程度,如果每期专刊发表之后学生达到基本了解以上(含基本了解)程度的增长百分数相同,试求这个百分数.

【解析】(1) 样本中,达到基本了解以上(含基本了解)的程度的学生占样本总数的40%,

1 500×40%=600.

该校有600名学生达到基本了解以上(含基本了解)的程度.

(2) 设这个百分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600(1+x)2=1 176,

可得(1+x)2=1.96,解得x1=0.4,x2=-2.4(负值不合题意舍去),

则这个百分数为40%.

感悟:变式三一方面体现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同时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建立了不同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6篇

【摘 要】统计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跟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分析,作出简单判断、预测及学会合理决策的环节,使学生获得统计活动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用数据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提高。

关键词 生活实际;分析数据;判断;预测;决策;统计观念

统计”是小学数学四大领域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着老师们的授课,重视传授知识,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统计学知识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统计学在生活中预测、决策等功能,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数学源自于生活,小学统计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只有统计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才有可能组织好统计教学。

如:我在听教学人教版四下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时,老师把学生非常熟悉的测试口算成绩设计成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比眼力”的游戏,快速出示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找出最高分与最低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游戏的公平性,凸显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很快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接着老师在教学新课时从条形统计图入手,出示小娟同学口算测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并提问:“观察我们时一个直条一个直条来看,如果整体地看,你对小娟的成绩还有什么感觉”,生获得有点乱,高高低低;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从统计图的顶端观察——从顶端引出横线——引出点——再连接起来。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条形统计图向折线统计图转变形成的过程,体验到折线统计图是在生活中为了了解一件事情到总体变化情况而产生的,比条形统计图更简洁明了,它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

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提出问题:“折线统计图这么好用,为什么还要学习条形统计图?”学生通过辩论后得出:“各有各的好!”接着老师出示两幅统计图,让学生根据表的内容适合选择运用哪种统计图,体现了学以致用。

这节课老师处处独具匠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境中通过对比感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验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面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统计观念。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观念

《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据分析观念”,它是由《标准(实验稿)》的统计观念转变而来的,点明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借助统计知识这一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

如:在听人教版四下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时,老师出示两幅的折线统计图:

问:“你更欣赏哪个同学的口算测试成绩呢?”学生抢着回答:“我喜欢小娟,她的成绩更好,有三次考90多分,最低考72分。”“我更喜欢小军,他的成绩虽然不如小娟,起点低,但他很努力,每次考试都有进步”通过不同的回答,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知道读懂条形统计图,不但要看到每个数据,还要看懂数据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如果老师能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不断提高分析数据的能力。

统计学的研究依赖于对数的感悟,甚至是对一堆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当然这些数都是有实际背景的)。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和判断分析,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懂统计图,学会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尤其重要。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决策的观念

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我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标准(2011年版)》指出: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鉴定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同时指出虽然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要求分析的结论清晰,那个更好地反映实际背景(参见例38和例40)。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做出合理的预测。

如:人教版五下“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老师教学新课提出问题:“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生1:“中国队的表现总体呈上升趋势。”生2;“韩国队的表现也总体呈上升趋势。”生3:“中国队的整体实力比韩国队强。”面对直观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生们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老师接着问:“你能预测一下在15届、16届中国队的表现吗?”生激动地预测:160枚、170枚……这时老师出示图2中中国队的金牌情况,学生欢呼雀跃,为自己猜测正确而激动。老师问:“你们根据什么预测的呢?”学生:“根据中国队的总体表现呗。”认为老师的问题实在太弱智了。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继续预测韩国队的表现,这时学生的兴趣少了,估了几个比96更多,比中国队更少的数据,当老师揭示答案时,全班都傻眼了:“为什么?”有个体育爱好者回答:“我猜第14届亚运会韩国应该是东道主。”“哦!第中国队第10届得94枚金牌第11届得183枚,第11届应该东道主是我们中国。”师:“如果知道14届韩国是东道主你会怎么预测?”生:“比65枚略多一些,虽然答案不够准确,但不会相差太多。”师:“通过刚才的预测,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纷纷表示不能只看数据,还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这时有个学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站起来举例:“我妈妈最近炒股,发现一只股票一直呈上升趋势时,她买了。”“赚了?”“亏了,我爸说这只股票升了那么久已经到峰顶了,才买,太迟了。”同学们通过观察分析,在预测与事实互证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数据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要使预测更准确必须联系实际。对于图中比较反常的数据如第11届中国队的183枚、第14届韩国队的96枚会接受实际背景。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这个载体包括数,也包括言语、信号、图像,反思能够承载上事物信息的东西都构成数据,而统计学就是通过这些载体来提前信息进行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统计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它跟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分析,作出简单判断、预测及学会合理决策的环节,使学生获得统计活动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用数据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7篇

一、激发兴趣,情知互动

数学课堂教学是认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过程。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新奇联想,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意识。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参与交流活动的热情,又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数学“再创造”提供积极的课堂氛围。例如,从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进行教学。

教师:你在图中可以看到,通过一条折线就可以看到数量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第一幅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学生1:我知道在青岛市降水量最多是在2003年的7月份153毫米。最少是在1月份11毫米。学生2:我可以知道青岛市2003全年的降水量。学生3:我可以知道青岛市2003年1至7月的降水量变化情况,整体上升的,其中1到7月是逐渐上升,8到12月是下降的。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生动直观的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在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思考中明确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便于比较,从而萌发了将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合起来的想法。

二、注重过程,设计其有开阔探究空间的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表达和展示自己的风采,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数学交流,参与活动,并且能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数学猜想能力,还有推理和逻辑等各项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各种不同的互动,学生们能够从数学和知识技能中找到自信,找到着力点,逐步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探索热情,激励自己继续深入学习数学。

教师:现在我们想要知道的是:两个城市中哪个月的降水量更接近图形,哪个相差更多,该如何处理才好?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可以把两幅图合在一起。因为两幅图中的折线离得太远看起来不方便,如果把两条折线放在一起,这样两条折线的距离近些,看得清楚,便于比较。教师:显而易见,从图上可以看到,只要统合两幅图,进行比对观察就可以看清楚问题所在。而且。如果我们想要知道更多精确的信息,那就需要再次进行计算。问题非常明显,大家的分析都很到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由上可知,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从开发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和切入口,才能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可能。

三、丰富活动材料,提供探究空间

折线统计图范文第8篇

[关键字]发展;教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2-0023-03

[作者简介]孙登亮(1975―),男,重庆人,重庆市梁平县力帆光彩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实,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要考虑到它的作用,以及它对后续知识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系统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用执教的几个实例来加以说明:

一、案例1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在学生探索完了规律后,让学生在下面的中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40÷5=(240)÷(5×)

生1:里填“×”号,里填2。

生2:里填“×”号,里填3。

生3:里填“×”号,里填任何数都可以,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生4:不对,里不能填0。

师:是呀,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里填任何不是0的数都可以,如果让你填一个数能使240÷5计算简便,你会填哪一个数?

生1:填1。

生2:不对,填1还是240÷5,没有让计算简便。

生3:填2,因为填2的话,被除数就变成了480,除数就变成了10,这样算起来就简便多了。

(教室响起了掌声)

师:是呀,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里可以填很多数。但是,在填数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填的这个数有什么用,比如,填2就可以使这道题的计算简便。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设计的练习没有仅仅满足巩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而是精心设计了一问:“是呀,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里填任何不是0的数都可以,如果让你填一个数能使240÷5计算简便,你会填哪一个数?”,这一问,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在填空时,不单单考虑符合商不变的规律就行了,而学习商不变的规律,主要是使运算简便,所以还要有选择性的填数字。从而为后续学习――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埋下了伏笔,具有前瞻性。

二、案例2

在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如图1、2)后,教师在处理以下习题时:

1.你知道哪张是衬衣统计图?哪张是毛衣统计图?

2.请你简单描述一下这两种衣服销量的变化情况,并说一说引起这种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

3.如果你是这家商场的老板,在进货方面你有什么打算?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师:观察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这两幅统计图的横轴是一样的。

生2:老师,纵轴也是一样的。

生3:这两幅图除了里面的折线不同,其余的完全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可不可以……

(沉思一会儿)

生:把两幅图合在一起,只是用不同的线来表示毛衣和衬衣就行了。

师:哇,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出示图(如图3):

师:这就是后面要学习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一教学过程,把习题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在学生完成相应练习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的异同点,从两幅图中只有折线不一样可以想到两幅图有合在一起的必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性,这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是这样才要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为以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储备了知识和情感基础。

三、案例3

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时,我们强调直条的宽度一样,直条间的间隔也要一样,当教师教学完这一知识点后,出示下面的统计图(如图4)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师:认为这幅统计图有问题的同学请起立。

(教室里的同学,全都站了起来)

生1:因为直条之间的间隔不一样,所以这幅图有问题。

生2:虽然直条的宽度一样,但间隔不一样,应该把它们之间间隔做成一样宽就对了。

师:这幅图是你们教科书上的,难道书上有误?

(有一学生坐下了)

生1:我想可能因为年份间隔的长短不一样,所以它们的间隔不一样。

(一部分学生坐下了)

生2:对,1969年至1979年,1979年至1989年,1989年至1999年它们之间间隔的都是10年,所以直条间间隔的宽度一样。

师:哇,你们的观察真仔细!

生3:1954年至1969年间隔15年,2004年至2007年间隔3年,所以前面的间隔比后面的间隔要宽一些。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的确像同学们所说,年份之间的间隔不一样时,直条间的间隔也不一样。(如图5)

师:就像上图一样,我们画条形统计图时,也要根据时间的间隔来确定直条之间的间隔距离,尤其在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时,这样确定时间之间的间隔,便于我们分析数据。

生:哦……

(全班同学都坐下了)

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直条间的间隔一样。然而,在上面的练习中,出示一种特殊情况,让学生判断,学生在定势的作用下,误以为是错误的。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观察,明白了年份间隔不一样,直条之间的间隔也应该不一样的道理。学生从站到坐的过程,充分说明学生的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是高效的。同时,这一知识为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分析数据打下了基础。

总之,数学知识是系统的,教学时不能顾此失彼,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做到顾此想彼、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童其林,司其君.构造法解数学题[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