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人

现代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代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人范文第1篇

黑子把垃圾桶翻了个底朝天,终于翻出个易拉罐来。他把易拉罐扔进蛇皮袋里,暗暗埋怨自己又来晚了,叫别人抢了先。

一上午下来没淘着什么好货,口袋还是扁扁的。这些个破玩意儿值不了几个钱,看来今天又免不了挨饿了。他一路搜寻过来,见路边有几张废纸,捡起来放进口袋里。

路过花店,店门外那些妖艳的花怎么也吸引不了他的眼球,他只担心今天的日子怎么过,肚子里一点儿货都没有。

店里的姑娘叫住了他:“嘿,捡破烂的,过来过来,这儿有几个破纸箱拿去卖钱吧,省得放这儿碍事。”

黑子过去把纸箱踩扁了塞进口袋里,连声给姑娘们道谢。有那么一瞬间,黑子傻了眼。这店里的三个姑娘都像那些花儿一样娇艳,其中有一个瘦高的姑娘尤为出众,他听见姑娘们叫她“月妹子”。

黑子很快清醒过来,笑自己瞎想些什么呢。他非常明白这店里的花,自己能看,却没有买的资本。他提着口袋笑呵呵地走了,把这些破烂卖了一块两毛钱买了两个馒头。

回到天桥底下,黑子掏出藏在洞里的钱,数数大概有三十来块。这是他这个月尽最大努力才攒下的钱。他拿出捡到的纸和笔,用一连串的错别字给家里写信,大致的意思是儿子在城里打工过得很好,请母亲不要挂念。这个月请朋友吃饭所以只剩了这点儿钱寄回去………

黑子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在城里捡破烂,他有什么办法呢,自己是个手和脚都有残疾的人,个子不到一米六,谁愿意请他做工。而他和母亲还要生活。

(二)

黑子恋爱了,确切地说是单恋。

花店里的姑娘经常拿些不要的东西给他卖钱,而他总会偷偷地瞄月妹子几眼。他觉得她可真是个善良的姑娘,懂得帮助人。莫名其妙地黑子开始失眠,头一次为了女孩失眠。

但黑子是清醒的,他在心里挂了一口钟,时刻提醒自己你和她是有距离的,是月亮和癞蛤蟆的距离。

癞蛤蟆其实也能拥有月亮。一是学美国富翁砸一车子钱乘飞船上去,用钱拉近距离。二是等天黑了,月亮在水里的时候就可以拥有她了。只不过这月亮用手一碰就变形了。

捡破烂并不是件“无本尽赚”的生意。在他们弯下腰低下头去捡的时候,其实已经付了代价。他们失了尊严换来一堆垃圾,贱价出售了“面子”,转让了“平等权”;虽然他们自己不认为是这样,但在外人看来就是如此。“同情”可是件好东西,谁肯轻易出让?

黑子在自卑与爱慕中煎熬着,怎么说他也是个热血青年,陷入单恋中就无法自拔了。恋爱中的人,几乎没有智商。

这天黑子终于鼓起勇气到了花店,店里的姑娘站在门口驱赶他:“怎么,得了便宜就不放啊,今天没破烂给你,赶紧走。”

黑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我是来买花的。”

姑娘们扑哧笑了:“买花?你?送谁啊?”

黑子掏出二十块钱递给月妹子。这些钱是他准备这个月寄回去的,但是现在他要买花,送给心爱的人。

“买朵玫瑰。”

月妹子不可思议地看着他,递给他一朵红玫瑰。

“你拿着吧,这花儿是送给你的!”黑子低下头,脸红透了。

“给我的?呵,你什么意思?”

“没,没什么意思。就是……想说我喜……喜欢你。”

一时间花店几乎快被笑声冲爆了。

“月妹子,你魅力真够大,还不挑食,通吃。”两个姑娘笑得直不起腰来。

月妹子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把花砸到黑子身上,将他赶了出去。

黑子看着这朵二十块钱买回来的花,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它漂亮,美得灿烂,但灿烂得让人想哭。

(三)

黑子承认了现实,妥协了。他重新老老实实地捡破烂。

这天,在“工作”途中,黑子发现了一袋刮过的彩票。他心疼极了,这些东西之前还值两块钱一张,现在卖废纸也值不了几毛。他一张一张地仔细看,侥幸地想能不能找着张鼓励奖、末等奖什么的。

意外地,黑子发财了,五百万。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他头上。

他换了住处,换了装扮,换了交通工具,也换了心肠,俨然就是一个暴发户。

钱把他的自卑洗得一干二净。有了钱,就有了欲望的资本。

这一次他买了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不费多大力就把月妹子追到手了。花店里另外两个姑娘追悔莫及,怪自己当初怎么没看出来他是个成为大款的胚子呢。

月妹子整天依在他身边,亲切地叫他“黑子哥”,癞蛤蟆做到了,他成功地用钱拉近了与月亮的距离。爱情,是越来越值钱了。

(四)

母亲又收到了儿子寄来的钱,与以前相比多了好多倍,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儿子结婚的时候她没有去,儿子说怕丈母娘家嫌弃自己的妈妈是个农村糟老太太,就没让她去。但儿子给她盖了新房。

邻居都说:“你儿子真有出息,又孝顺,每月寄这么多钱给你。”

老人只是勉强地点点头:“黑子这娃有多久没来信了?”

(五)

现实需要面对,但能否不要这么“现实”?

现代人的距离,到底是让钱拉近了,还是扯远了?

现代人范文第2篇

“补肽热”、“肽健康”正在世界范围内勃然兴起,它是一种“时尚”和“潮流”吗?不是;它是一种“盲目”吗?也不是;它是一种“炒作”吗?更不是。它是现代文明的需要和必然。

过去的人不补肽,为什么现代人要补肽?

一是过去的人们所食的食物都是有机的。没有化肥农药的污染,土地土质是有机的,长出的食物、结出的果实是有机的,富含微生物、酶、微量元素和有机化合物,营养是天然的,人食后通过人体自身降解可以获得肽。人体在降解(消化)食物获得肽时,需要大量的营养成分参人才能合成肽,而现代人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量的各种必要的营养成分,缺少或没有这些营养成分的参入,人体有再好的降解(消化)能力也不能合成肽。

二是过去的人体属自然、天然、有机的人体。过去没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没有辐射,没有压力,人体通过食用五谷杂粮,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人体内环境,降解食物蛋白和获得肽的能力强。所以,过去的人体充满肽,不缺肽。现代人就不一样了,现代人处在一个“大爆炸”的时代。化肥、农药夺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各种微量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化肥农药成了夺取土地营养的“强盗”,它使土地贫瘠化,土地的贫瘠化带来了生长粮食所含营养的贫瘠化,人类食用缺乏营养成分的粮食,就是体内有再大降解食物的能力,也不能获得肽,因合成肽的基料没了,怎样能合成肽,这也是现代人缺乏肽的原因之一。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污染的环境里,大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食粮污染、居住污染、各种化学毒素污染,还有各种现代辐射,如手机辐射、大气臭氧层破坏太阳紫外线辐射、家用电器辐射、电脑辐射、医疗设备辐射、城市高压线辐射、家庭装修材料辐射等,还有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节奏快,这些给现代人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人体缺乏营养,人体缺乏活性,人体丧失了许多本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人体是一个“贫瘠”、“虚弱”、“缺乏活性”和“活力”的人体。现代人体降解蛋白质获得肽的能力濒临丧失,因此必须补充外源肽,特别是生物活性肽。生物活性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她是现代人体存活的希望和救星。

现代人范文第3篇

“太平花”

老 舍

长大了些,记得有一年除夕,母亲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厚。高香烧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里,非常地白,紧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舞出些金光,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上面又紧跟着下来许多,像一把“太平花”倒放。

――《老舍自传》

湘西过年

沈从文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精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照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做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

――《沈从文文集》

我又长了一岁

刘绍棠

现代人范文第4篇

人物

对影片人物及其形象的准确定位与刻意经营几乎构成王家卫电影作品的一大特色。处于社会底层,被人轻视忽略的店员、、太妹(《阿飞正传》、《堕落天使》等);没有固定位置,终日漂流无住的“阿飞”,巡警(《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以杀人为职业,拒绝感情交流的冷血杀手(《堕落天使》、《东邪西毒》等)。这些人物因其与社会、家庭的疏离而凸显出其边缘人状态,同时又由于这一社会/家庭关系的缺失,而使他们潜意识中渴慕着情感与抚慰,但这种渴慕由于人物之间的拒绝否定而受到阻碍与遏制。《春光乍泄》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这种人物塑造模式,但却强化了人物对情感的渴慕与追寻成份,人物的情感的把握与处理更为理性,他们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囚笼。影片故事发生在现代,不是香港,而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片中两位主要人物(同性恋)黎耀辉(影片中称阿辉,梁朝伟饰)、何宝荣(影片中称阿荣,张国荣饰)离开香港,在去观看南美洲大瀑布的途中迷了路,流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由此看来,王家卫对影片故事背景的选取已经包含着一种必然:主人公流落在一个陌生的都市,他们从物理/心理时空上进一步拉大了与社会(香港)、家庭的距离,强化了他们本已浓厚滞重的无根感与漂泊感,因此,他们对情感的渴求与寻觅,对温情的依托与寄寓也就更加强烈。另一方面,陌生都市中的动荡、喧嚣和暴力不仅从心理上,而且直接从生理上构成对主人公的威胁。影片中何宝荣的被毒打,厨房里的吵架,餐厅里的打架,以及小巷里因踢球而争吵的戏都直接意指着都市无所不在的暴力。因而,影片主人公更进一步向自我内心世界退缩、逃避,隔绝与外界的交往;但另一方面,这种隔绝又强化着他们的情感需求,哪怕只是短暂的欢愉,也是幸福。正如何宝荣的请求:“希望你能陪我一会儿。”从这个层次上可以说,由于王家卫把故事背景选择在一个陌生的都市,从而为两位主人公的同性恋故事营造了情感的土壤与现实的土壤,王家卫也由此而摆脱掉与同性恋问题缠络错综的道德/伦理关系,可以将镜头焦点直接对准这一现代社会的“恋爱”本身。

而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同王家卫其他影片中的人物一样,几乎没有固定的职业。黎耀辉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先是在一家探戈酒吧中当招待,遇到何宝荣后,又到另一家餐厅里当厨师;与何宝荣分手后,他辞掉了厨师工作,到一家屠宰场里当搬运工。而另一主人公何宝荣根本就没有工作,片中多次出现何宝荣与其他男人接吻、拥抱,向别人要香烟,由此不难推断,他依赖于别人养活。这种职业上的不稳定甚至缺失、社会地位的低下,不仅强化着他们边缘人/异乡者的身份,同时又带给他们生存空间/环境的不稳定和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并进一步导致他们之间情感关系的起伏动荡。影片中,黎耀辉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沿袭了王家卫以前影片中的巡警形象(《重庆森林》中的金城武,《阿飞正传》中的刘德华)。他理性而又多情,在责任与规范中渴求着温情和,当这种渴求破灭,他又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放逐和逃避。这种对情感的寻求与守护在影片中是通过黎耀辉(以下简称阿辉)对何宝荣(以下简称阿荣)无微不至的关心来体现的:阿荣被打伤,他送阿菪去医院;在寓所里,他替阿荣擦背、洗身子、铺床、灭虱子、做饭、喂饭;深夜起床替阿荣盖棉被、买烟;大冷天陪阿荣晨运;在工作中也偷偷给阿荣打电话,带食物;陪阿荣一块看赛马。这些极富生活情趣的细节表明王家卫已开始注重对影片人物进行非常现实化/生活化的处理,黎耀辉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富有责任感而又略为偏激的家庭“丈夫”形象,一方面他无微不至地关怀阿荣,竭力维持与阿荣的恋人关系;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完全走出自我封闭的内心世界,尽管害怕阿荣别他而去,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拒绝着阿荣的靠近,由此,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飘浮不定。当阿荣深夜买烟而晚归时,他便因此而吵架;当他盘问阿荣“同几个男人睡过觉”遭拒绝后,他把阿荣赶出门外;当两人因护照而打架最终分手后,他终于无法摆脱失恋的痛苦,而与影院另一位长发男人相互。这些带有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与情感气息的细节刻划,既是王家卫影片“寻求与拒绝”的主题复沓,正如他自己曾说:“连续五部戏下来,发现自己一直要说的,无非就是里面的一种拒绝:害怕被拒绝,以及被拒绝之后的反应,在选择记忆与逃避之间的反应……”同时又表明王家卫电影的主人公开始由内心走向现实,由感情走向理性;由对感情的冷漠、拒绝、忽略到对感情的珍重、把握、主动寻求和留恋。虽然这种寻求在影片中仍遭到了拒绝,主人公重新陷入失恋的深深苦痛,但它却以无可置疑的方式证明,这种倏忽即逝,难以把握的感情曾经是真实的,它就植根于主人公日常的生活体验中。

影片中另一位主人公何宝荣与黎耀辉的责任、冷静与理智相比,则较为柔弱而情绪化,他一定程度上杂揉了王家卫电影中的“阿飞”和女性形象,阿飞的偏激、自我与女性的柔弱、低下构成了《春光乍泄》中何宝荣女性化的男性角色。一方面“她”是作为一种欲望客体与需求对象而出现的,“她”的情感与呼吸由于“她”生命本身不能承受之轻的份量而显得纤弱无力,“她”象藤一样攀附在其他同性恋者身上,以获取必需的生理/情感慰藉和基本的生存所需。“她”与阿辉分手后,很快投入新的同性恋者怀抱,在酒吧中与他们亲吻、拥抱,在街角向别人要烟抽,这种对同性恋伙伴走马灯似的更换,既是主人公情感匮乏的一种替代性补偿,同时也是主人公麻醉自我,逃避孤独的一种方式,是王家卫对后工业社会病态人生病态的悲凉呈露。另一方面这种替代性情感补偿终究不能满64足主人公对情感的真实渴求,因而何宝荣同样主动地觅求黎耀辉的情感滋润。在酒吧遇见阿辉,“她”主动与之通电话;见面后,“她”恳求阿辉陪“她”一会儿;阿辉缺钱,“她”把表送给阿辉;同居期间,“她”想方设法与阿辉同睡;阿辉下班后,“她”主动去接,教阿辉跳探戈;两人一起在街头散步,晨运;深夜为阿辉买烟、买宵夜。这些温馨感人的细节表明何宝荣以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关心体贴着黎耀辉,从而使得影片中这一对同性恋者之间的情感变得深刻而富有诗意。王家卫以一种异常的冷静和执著搜索着这一现代社会的畸形恋爱中的真实部分,比之于其他影片中异性之间的单恋(《重庆森林》中金城武与阿美;《堕落天使》中黎明与莫文蔚)错恋(《东邪西毒》中梁家辉与张曼玉,《阿飞正传》中张国荣与刘嘉玲),《春光乍泄》中的同性变反而更为真实可触而让人刻骨铭心。王家卫是否在他苦苦的寻觅中发现了现代人漂浮情感之下一丝真实尚存的身影,虽然这身影闪烁在一件硕大无比的外衣之下,但它却喻示着一种希望,一线阳光。随着对影片人物的更进一步分析,我们将会发现,这线希望/阳光的背面隐藏着更深的绝望,因为它来自一种畸形恋爱的折射。影片中,何宝荣重新进入黎耀辉的生活是在他被人毒打后,因而他是以受伤者角色出现的,他的柔弱、受侮辱处境使他带有更多温顺、体贴等女性色彩,而掩盖了阿荣作为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自我与偏激。由此,两人之间的同性恋关系由于一定程度的性格互补而达到协调。但当阿荣手上的伤逐渐痊愈,作为男性角色的一面便日渐显露,阿辉上班后,他在屋内翻找东西,却矢口否认(影片用一个闪回镜头交代阿荣的说谎);他无法忍受整天闷在屋里,而深夜外出买烟,导致两人关系恶化;最后为找回护照,(摆脱阿辉)终于与阿辉分手。影片用阿辉忧伤的独白配合快速切换的带有纪录性的画面,来强调阿荣伤势复原的情况,阿荣伤势复原的时刻,同时也是他们分手的时刻。虽然分手以后,他们都陷入失恋与思念的痛苦,但他们却没有再通一次电话,因为两个正常人之间的沟通是如此的艰难,他们宁愿把这种痛苦当作一种幸福慢慢咀嚼,而不愿回头去寻找从前的相濡以沫。

同时,王家卫还苦心设置了另一位人物来强化着这种畸形沟通/恋爱的可能性,这就是黎耀辉在餐厅的同事小张(张震饰)。小张是一个惯于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看世界的人,这一迥异于常人的观看方式使小张可以用耳朵“看”清世界的真实面目,当然也可以探测到别人秘而不宣的内心隐私。正如片词:一个人内心的秘密无法从脸上看出来,但他的声音却掩藏不了(大意)。因此,这一带有特异功能式的人物在影片中是以窥视者的身份出现的。餐厅里,小张一边干活,一边眯上眼睛,偷听别人聊天,打电话,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酒馆里,他把耳朵贴在桌上,偷听背景中两上男个的聊天,并预言他们会马上打起来……;影片还多次出现小张透过餐厅门上的圆形玻璃,窥视阿辉等人打麻将的镜头。这样一个畸形的观察世界和窥视他人的方式却因此而打破了现代人难以进行内心交流的尴尬窘境。黎耀辉失恋后的巨大痛苦被小张的耳朵一览无余,小张由此而进入阿辉的生活空间,他陪阿辉去酒馆渴酒,把醉酒的阿辉送回家,和他一块在午后的巷道踢球,临走时,他让阿辉把内心的痛苦留在录音机里,好把痛苦带到南美的大灯塔上遗忘掉,如片中阿辉的独白:“听说失恋的人都喜欢到灯塔上去,可以遗忘掉所有的痛苦。”(从另一角度看,它也证明小张确实是一个隐私收藏家)。正是这种偷窥性的反常交往方式使得个体破碎然而封闭的情感领域由于他人的不期然的触摸而获得缓解和抚慰(小张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抚慰者功能,尽管在王家卫其他影片中,也有相应的抚慰者出现,把肩膀借人哭泣的金城武,在雨夜街道陪失恋者散步的刘德华,但抚慰者与受伤者之间并没有真正沟通)个体不再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痛苦与孤独,而以一种异常的方式向他人敞开,个人也因此而结束了身处炼狱,接受孤独与痛苦反复煎熬的精神流浪之旅,复归于平淡、温馨的现实人生。影片后半部分,黎耀辉终于拿起电话,与父亲交谈;拿起笔,给家人写信,把情感与祝福一块儿投进了巨大的邮筒。影片结尾处,黎耀辉坐在台北市声喧哗、蒸汽弥漫的宁街小吃摊前,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影片同时配以轻松的音乐,把阿辉终于找到生存之根的喜悦传达出来。这是否意味着王家卫在经历了重重的艰难跋涉之后,最终为他的影片主人公寻觅到了一处可以泊定痛苦、孤独的生命之舟,同时也为自己漂泊无定的精神旅程划上了一个向现实人生复归的休止符号。

环境/造型

对现代都市环境的精心选择与刻意营造既是王家卫剥离现代都市神话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他对现代都市人生存境遇的真实理解。都市在摄影机镜头下变成了一片片毫无整体感与安定感的空间片断,人物在这样的空间片断中栖居与出没,他们邂逅相逢而又擦肩而过,谁也顾不上留意对方一眼,于是都市的爱情失落于人们匆匆脚步之中,而都市的信仰/道德又迷失于一片华丽与骚动之中。王家卫通过他对都市环境近于固执的凝视,传达着现代人令人滴血的孤独感。

《春光乍泄》的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开放性空间与封闭性空间两种。开放性空间包括大街、野外、海滨沙滩、湖面、夜晚城市、巷道、走廊、楼梯等。封闭性空间包括酒吧、餐厅、电话亭、汽车、房间、公厕等。这些空间既为影片人物提供了实在可感的生存场所,同时又作为极具个人化的主观诠释空间,作为剧作元素参与了影片意义的建构。下面我将具体分析每一类型的空间如何由于与影片人物情感的相互对应而组成了王家卫式的寓言性的空间风格。

大街、野外、海滨沙滩、湖面。这些都市的公共场所和都市人的外出旅游之地,在影片中失却了都市街道的繁华与喧闹,也失却了旅游之地的优美与旖旎。在摄影机镜头下,这些空间变成一片片缺乏灵气与活力的荒原。街道被分割成众多的部份,我们看见阿辉独自靠在街道的墙头,或者蹲在街沿上喝酒、吸烟;阿荣躺在街沿上痛哭;或者是两人靠在墙角,头凑在一块点烟,然后,相互偎依着,向街道的尽头走去。画面背景空无一人,或者只是来来往往,闪烁不定的车流,谁也没留意他们二人的存在。王家卫善于利用夜晚街道的灯光,灯光把街面染成血红色,而人物多居于暗处,车辆的川流不息,血红的街道,既与人物孤独无助形成对照,同时也喻示着都市夜晚潜伏着的暴力危机,画面配以萨克斯吹奏的哀伤音乐,把现代人寄身于都市沙漠的孤独、彷徨而又无人理解的心态给渲染出来。而野外的公路、海滨、沙滩、宽阔的湖面,这些在视野上极为空旷开阔的外景,王家卫大多选在阴天拍摄,画面呈浅绿色,给人荒凉、寂寞之感;人物居于前景,空旷背景处偶尔有一辆车飞驰而过;或者是沙滩上几乎听不见的孩子们的喧笑;或者是没有一只游船的宽阔湖面。王家卫由此而把人物放置于一个空旷的背景中,使人物根本没有可能/拒绝与他人交流,从而只能固守自己的内心。因此,这种外在形态的开放空间其实也是一种更为内在的封闭空间,它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又是人物生存环境的隐喻。

而走廊、楼梯、巷道这些作为空间与空间的过渡地带,既是人们相逢邂逅之地,又是人们擦身而过之处。影片中的走廊,成为主人公逃避远离感情的通道。当阿荣说“我想让你陪我一会儿”,阿辉却转身跑开,王家卫采用了增格拍摄,同时配以节奏轻快的音乐,把主人公报复的与克制的痛苦同时传递出来。片中多次出现空空的走廊,高悬的楼道扶梯,既表明着主人公与外在世界的隔绝与分离,同时又是主人公空寂、落寞心境的外化。巷道作为午后人们踢球的场所,是《春光乍泄》中拍得最有生气最有韵味的一场戏。午后阳光下显著的明暗对比,带有梦幻色彩的氛围、摄影机面对太阳拍摄形成的绚目光圈,朦胧光线中跑动的身影,乒乒乓乓踢球的声音,阿辉在前景中呢喃似的独白,配以怀旧、感伤情绪极浓的音乐,使巷道成为全片情绪的一个凝聚点和转折点。它既凸显了现代人渴望走出自我,融于大众的努力,又流露出个人因这种努力失效后的内心失落。同时,摄影机晃动所带来的虚幻、摇晃不稳定也一定程度上暗示出外在世界的动荡和由此而引起的现代人内心世界的极度不安。

开放性空间以它在空间上的延展与完整来反衬现代个体存在的渺小与无助。而封闭性空间却以其零散、片断、流动性、公共化等空间特征预示着现代个体生存空间的残缺不全。影片中,这些封闭性空间可以分为两类:酒吧、餐厅、电话亭、公共汽车等公众化空间;另一类是影片主人公借以栖身的卧室等私人空间。王家卫利用这些空间本身的封闭性和狭长性,运用画面景深和摄影机的移动,来造成镜头内的视觉冲击和信息反差,从而将个体与周围环境分离开来。影片餐厅中,后景是人们聊天、吵嘴,甚至打架/杀人,而前景中的人却端着酒杯专注喝酒或听音乐,对此充耳不闻。探戈酒吧中探戈舞表演正值,摄影机移出酒吧,阿辉正蹲在街沿上啃面包。当镜头切回酒吧,画面左侧阿荣正与人狂吻。王家卫利用这种手法,把个体内心的封闭孤独与外界的华丽喧嚣在同一镜头中表达出来。公共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它本身的流动性就带来不稳定,不安全感。影片中多次出现阿辉、阿荣上车、下车的镜头,他们多处于车厢阴影中,人物被放置于这些狭长、封闭而又缺乏安全感与稳定性的空间中、窒息、焦虑由此而产生。卧室、盥洗间作为主人公栖居之所,里面堆满了器物:沙发、单人床、桌子,零乱不堪,给人拥塞、烦躁之感。王家卫利用白天光线给室内造成的明暗对比,夜晚灯光把地面染成了血红色,从而渲染出现代个体生存空间的不稳定和不安全。这些不稳定的破碎空间成为主人公相互交流的避难之所,目的又是他们吵嘴、打架的用武之地,由此,王家卫颠覆了都市中的家园神话、个体独立生存空间没有了,人与人之间找不到一块可以沟通、交流、抚慰的安全之所,“一切无住”、“一切无常”。

《春光乍泄》比之于其他影片,王家卫对空间、人物的造型更为朴实,片中几乎没有9.8mm的超广角镜头,空间、人物没有夸张的变形处理;摄影的升格、降格处理也受到严格限制片中只有四处用了升降格技巧,而且时值很短,主要是起情绪渲泄作用,王家卫在尽量用一种冷静而平实的心态讲述一个同性恋故事。另一方面,王家卫又通过对拍摄机位的精心选取:透过门、玻璃窗、扶梯等举分割线条的物件来造成强烈的封闭感和窒息感,传达出影片人物难以言说的内心世界。同时,王家卫沿袭以前影片风格,用空镜头来转场和渲染气氛。都市夜景、瀑布、走廊、房间等,它们既是一种生存境遇,同时又传达出一种惆怅、失落等颓丧情绪,也给影片带来一定的梦幻色彩。

叙事

一定程度上,王家卫的电影叙事走着一条由简到繁,再由繁而简的发展轨迹,《旺角卡门》叙事比较简单,但《重庆森林》《堕落天使》便采用了二元叙事模式;《东邪西毒》《阿飞正传》则是多角交叉的叙事模式,到了《春光乍泄》,无论人物、叙事结构、还是主要叙述人等方面王家卫都做了大大减化,变得单纯而明净。

《春光乍泄》中人物主要有三个:黎耀辉、何宝荣与小张。故事主要发生在阿辉、阿荣之间,小张只以抚慰者(窥视者)身份出现,对故事不起功能性作用。虽然影片故事发展经历了分手—相逢—分手的完整历程,但王家卫并未采用任何传统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情节发展逻辑仅仅是人物情感起伏的外化曲线,人物之间的相逢出于巧合,分手也出于激情与冲动,中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坚强逻辑线。而影片借以铰合情节链条的,是由主人公的情感与主叙述人来完成的,阿辉作为影片主叙述人,他的独白贯串始终。由影片可以看出,人物独白基本上不起串联人物、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果说独白使影片更为完整,那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的建构。真正将情节串起来的,是两位主人公之间直接的情感碰撞以及分手后他们各自生活状态的对立、比较而形成的张力。两人分手后,阿辉陷入失恋的痛苦,以醉酒、与他人搞同性恋等方式来排遣苦闷;阿荣在放逐自我的同时,回到昔日的房间失声痛哭。王家卫

正是通过这种对比从而深化着他的追寻/拒绝母题的。

现代人范文第5篇

人类直立时,从侧面来看,脊柱并不是垂直的一条直线来支撑身体,而是骨盆以上稍呈S形弯曲,骨盆相对于地面也稍稍倾斜,身体受向前移动,这种状态下力的作用使腰部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颈部要支撑四五千克重的头部,还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完成转头、抬头、低头等动作,致使颈部负担加重。支撑头颈部的是肩背部,对肩而言,悬挂着占体重八分之一的两条胳膊,两条胳膊在拿重物时,所有负担就全落在肩背上了。以脊柱为中心,颈部与腰部经常承受过重负担,加之腰背部结构精密、复杂,因而很容易遭受损伤而患病。现代人如果长期埋头弯腰工作,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就更容易引发腰背痛。

姿势是决定腰背部是否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无论工作或休息时都应该保持脊柱的正常弯度,使肌肉有适当的运动和充分的松弛,以避免不良的后果。通常立位时应抬头挺胸,肩膀平直,下腹内收,腰后微凹,这样可以使腰背肌肉松弛。错误的姿势是引起腰背部病变的主要原因,会导致脊柱的骨和关节过早发生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引起肌肉紧张、痉挛,还会使韧带松弛或绷得过紧,这样就会受到腰酸背痛的困扰。

防止腰背痛,日常要注意腰背部保健。

1.一天中随时检查身体的姿势是否正确,尤其是在工作时,这样就会养成姿势正确的习惯。

2.避免长时间采取任何会引起腰背部肌肉紧张的姿势,所以日常工作时,应尽量屈膝或蹲下;做家务时可利用高凳或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以避免弯腰。如果弯腰不可避免,应当在弯腰工作之后,做数次腰部屈伸运动以保持腰部的柔韧性和弧度。

3.提重物时应蹲下,尽量贴近所举之物体,利用腿部的力量。要明白,腿部的肌肉力量比腰背部的肌肉强壮得多。还有,要量力而为,否则会损伤你的腰背部。提物时如果要转身时,应当先转动双脚而不是扭动腰部,因为在负重时扭腰对腰椎损害极大。

4.避免站着不动,无论时间长短。如果做不到,就做些伸展动作,或将一条腿靠在凳子或栏杆上,减少对腰部的牵拉。

5.坐的时候要挺直腰部,双脚着地,小腿自然下垂,臀部往后坐,可使用软垫使腰部有依靠,不要懒散地挨着,因为腰背部过度弯曲,就会更加疲劳。注意桌子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以便利工作。

6.最佳的睡姿是侧卧,同时膝部微曲。只用一个枕头,要使用实质的(较硬的)床垫以支持体重不致下坠,必要时可在床垫下加一块木板,使背部能够得到真正的休息。

7.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腰背肌的锻炼,使腰背肌肉强壮有力,能稳定地支撑脊柱,是很有效的预防腰背痛的方法。

8.确保体重与身高、体格、年龄相符,保持适当的体重。

现代人范文第6篇

情绪不好,胃肠道受“牵连” 回想一下,当你精神愉快时,是否总是胃口大开?而当你心情忧郁时,是否会觉得吃什么东西都没有滋味?人体胃肠道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其所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胃肠道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人的消化功能会随着情绪波动而出现“情绪化”的反应。众多能够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刺激,如心理压力过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上腹不适、饱胀、暖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从而导致功能性胃肠病。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是,虽然有胃肠不适症状,但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的依据。

“情绪胃肠病”青睐城市人心理、社会因素对功能性胃肠病的影响,分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两种。若急性应激处理不当,也有可能留下记忆,逐渐发展成为慢性应激。因不良情绪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病在我国城市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最常见于白领、学生等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中青年人。“情绪胃肠病”虽然不会致命,但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由于医患双方对此类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均缺乏认识,多数患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胃肠不适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进而加重情绪障碍,造成恶性循环。

“情绪胃肠病”的防治现代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精神负担重,许多人处在身体、情绪的双重亚健康状态下,长此以往,就容易引发胃肠道功能障碍。

现代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人才品质;研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化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有必要对传统教育进行认真回顾,对现代教育进行广泛探索,对现代人才品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一、传统教育的回顾

传统教育是相对现代教育而言的。作为教育,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为这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服务的。传统的教育为当时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传统的教育已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与创造性的转化,实施创新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是:

1、传统教育在教育观念上认为能升上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把考分、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一种为部分学生升学深造的应试教育。

2、传统教育是一种选拔教育、淘汰教育,它较多关注的是优秀率、升学率,忽视了中下层次学生的学习研究,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

3、传统教育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关注升学的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弱化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其他素质的培养,致使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教师为知识而教,为分数而教,学生为知识而学,为分数而学,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是一种单面性的教育。

4、传统教育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的是教育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是一种“灌输式”教育。

5、传统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了人的个性与特长,学校一味地加工统一模式的“标准件”,不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在这种教育中被无情地扼杀,是一种传授式的教育。

传统教育的特点与弊端造成的影响相当广泛,它危及教育本质的体现,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引起人们深刻反思与广泛探讨。

一是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认识,树立起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把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

二是改革考试制度。按照教育考试的目的和考试的功能要求,应把考试机构及其运作过程纳入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各种考试的适用范围加以规范,使考试成为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是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效应。学校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国家的教育目的及教师、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时,应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一致,应建立在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四是适应时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种社会体制都处于变化之中,教育体制不能例外,教育要为社会转型和发展培养相适应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的探索

现代教育即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学为主要内容,以现代化生产为服务对象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瓦解、扬弃和创造性的转化。概括起来,现代教育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强调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是基础生产力,它能培养人的劳动素质;教育是现代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投资是生产性的投资。因此,现代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速度上,还是在质量、规格、层次上,都要与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2、现代教育是一个多样性的开放系统。一是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加强校际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学校各专业之间、学科之间要加强交流。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博才教育、素质教育,资源上要互通有无,技术上相互借鉴,科学研究上要联合攻关。三是教育对社会的开放。教育系统要与社会上其他行业之间要加强交流联系,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要求,积极为社会培训需求人才,更新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并从实践中创造知识,获取必要技术支持;同时,要积极与企业、科研部门建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实践-教育-研究”循环发展的密切联系网。四是教育对世界的开放。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学术交流、办学交流,形成国际大教育、大学术、大学校的人类文明大家庭。

3、现代教育是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现代教育在总体目标上,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注重对全方位、多层次、高规格人才的培养,以发挥综合素质作用,形成群体核心优势,进行创新发展;要采取多层次教育途径,遵循全面教育原则,通过全方位教育方式,实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创新发展的教育目标。

4、现代教育具有时代特征。一是现代教育理念是以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进而实现终身教育,是以面向和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二是现代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特长的教育,变班级式、传授型教学为多层次、引导性、互动型、启发式教学模式。三是现代教育实施人才培养由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四是现代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当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技术。五是现代教育积极采取研究法、发现法、暗示法、范例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注重提倡自学、贯彻启发、重视反馈、讲求效率等教学方式。六是现代教育质量监控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受教育者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应用建模等相结合的教育效果监测系统,讲求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现代人才品质的研究

1、现代人才品质

(1)健全的人格品质。主要包括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善良人性、爱国之心、法纪意识等,其中对道德的要求尤为重要。对人才的要求,在做人上既不能要求他们是完人,但又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健全的人格品质对于现代人才的成长与作用的发挥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有价值。

(2)求异思维。强调思维的求异性和灵活性,包

括思维的发散和敛聚。发散思维就是全方位地、多角度地、联想迁移式地思考问题;而敛聚思维就是聚焦于某一问题上作深入思考。发散思维一旦寻找到新的思维方向,思维便要由发散转入敛聚,通过敛聚思维进行创新发展。可见,发散思维是要进行“发现”的任务,而敛聚思维则是要执行“完成”的任务,二者不可缺少,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备条件。

(3)主体意识。人才研究发现,大凡人才都有比较强烈的主体意识,而现代人才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在正面和积极态度上,包括自信、自主和自我的肯定。有较强主体意识的人往往不怕挫折,有独到见解,能独辟溪径,做出创造性贡献,最终走向成才。

(4)网络知识。一是指知识十分广博,具备多层次全方面基本知识;二是指各类知识相互连接、互补互促、融会贯通。这种知识结构极有利于人的思维的发散和联想,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而极易于产生新知。网络知识强调的是“适度匹配”,而不是一应俱全,方方面面都懂,更不要求各类知识平衡发展,样样精通。实践证明,匹配的网络知识必定产生强大的创新能力。

(5)复合能力。研究表明,人具有多种能力,只要得到开发,这些能力都能得到发挥,但有些能力发展的空间较大,称之为优势能力或特长,而有些则较小,称之为弱势。优势能力的充分发展必须借助其他相关能力的匹配发展,没有相关能力的发展作为基础,优势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复合能力是现代人才的主体和核心,没有复合能力就称不上人才。

(6)良好的意志品质。任何人才都需要对事业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执着追求,现代人才也概莫能外。许多人最终之所以没能成才,不是他们天资不够,也不是他们缺乏成才的环境和机遇,而是他们缺乏成才必须的热情和执着。要保持对事业追求的热情和执着,自甘寂寞,克服困扰,矢志不移地奋斗,决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现代人才应当特别强调意志品质的培养。

(7)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功和水平,科技素质则是创新的基础。作为现代人才要具有专而博的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对社会发展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旺盛的求知欲,有较强的创新意向,不怕吃苦、不怕挫折,积极追求真理的人才品质。

2、培养现代人才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1)成人与成才关系。培养人才,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就人才成长的规律看,一般是先成人后成才,其机理在于成人是成才的方向和动力,有了方向和动力成才也就有了目标。因此,现代教育强调成人教育应优先于成才教育,尽管二者同时进行。

(2)知识与能力关系。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是能力的重要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同样,能力大小也不表明知识的多少,高学历不能等同于高能力。只有活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而死知识则不能转化。现代教育急切呼唤知识的活化教育和知能同一的教育。

(3)求实与创新关系。现代教育既要改革传统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决不能因某些困难和现实问题而阻碍甚至反对创新。要求脚踏实地,但不能反对好动好问、标新立异。求实与创新不是一对矛盾体,二者是有机统一体,它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对立是教育观念误区的反映。

(4)民主与个性关系。现代教育本质上是民主教育,它鼓励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和“逞能”欲望,认为这种欲望是人的本能反映,是个性能力外显的一种自然表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教育者不但不能打击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反而可以藉此帮助学生准确判断其个性能力所在。为此,教育者必须营造教育的民主氛围。没有民主就无从谈论人本教育和现代教育。

现代人范文第8篇

案例回放

案例一:小张与女友相处了近3年时间,感情一直很好,眼看两人的年龄越来越大,双方的父母很是着急,催促两人赶紧把喜事办了。女友倒乐意,可小张却说得再考虑考虑,婚姻大事儿戏不得。于是这一考虑又是大半年。最近一段时间是结婚的黄金时期,女友看着身边的姐妹纷纷穿上婚纱做上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小张还在谨慎的考虑。她开始怀疑男友对她的爱,可小张却说是真心爱她的,现在这样自己也很痛苦。带着不解、委屈、疑虑,小张的女友和小张一起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咨询师在询问了两人的成长经历以及两人父母的婚姻关系之后,终于帮助小张找到了惧怕走入婚姻的症结。原来,小张的父母一直感情不好,从他记事起,就是在父母的争吵及母亲的眼泪中度过的。在和女友恋爱的几年中,自己也曾无数次的想过要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可每当和女友吵架,又看着女友掉眼泪的时候,所有时婚姻的美好幻想和期待顷刻间化为乌有。因为这一切让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父母的婚姻。于是,他开始恐惧、逃避,并且面对女友和家人感到束手无策。

案例二:年轻漂亮,从小生活在幸福和谐的家庭里的媛媛,婚期临近却愈发的忧郁起来了。原本应该为婚姻大事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可媛媛整天无精打采,一想起从小到大所有的事都是父母一手操办,自己连家务都很少做,可自己马上就要走进婚姻独立承担家庭重担了,即将到来的一切让她茫然不知所措。

心灵解码

可能上面的两个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正在上演着。通过这两个活生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婚姻恐惧症”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那么究竟什么是“婚姻恐惧症”呢?具体表现有,紧张、害怕、烦躁,从卿卿我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到减少在一起的时间,宁可和朋友打扑克、喝咖啡……托辞工作忙需要加班,甚至回避等等。由于过度紧张、恐惧会出现身心失调,比如:失眠、减弱等,一方面双方感情受到影响,同时也会波及正常工作,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婚姻恐惧”也可以解释为“婚姻不适应”,每个人对婚姻产生恐惧的根源都是不同的,用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也就一清二楚了。产生婚姻恐惧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父母婚姻不幸造成对婚姻的恐惧。

就像上面的第一个小张的故事一样,由于从小经历父母的争吵、打骂的婚姻,担心害怕自己的婚姻也会和父母的婚姻一样,从来就没有过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有的只是父亲冒着怒火的双眼,母亲悲伤和哭泣,父母喋喋不休的对婚姻的抱怨、愤恨,这些在孩子童年的记忆里都是最深刻的,这些也都将使子女不敢相信任何长久的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就像一块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并且在长大成人之后,只要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场景,记忆的闸门就会瞬间被冲开,曾经的一切就会跳出来和现实作斗争。此时,我们在现实与过去之间挣扎,不知该如何是好。那么,凡是有过如此经历的朋友也不用恐慌,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正视父母的婚姻,重新审视父母的婚姻为何会无休止的争吵、打骂。我们在他们的婚姻中看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应该如何在自己的婚姻中规避,这些能够给自己的婚姻带来怎样积极的意义。那么,如果我们这样做了,相信幸福快乐一定会和我们相伴一生。

二、独生子女对婚姻的恐惧。

“恐婚”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现代年轻人尤其是独生子女心理年龄不成熟是造成恐婚的关键性因素。他们在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同时,整个“人生”也随着往后推移。当他们从大学毕业后,在接触社会很短的时间内又立即进入了婚龄阶段。由于接触社会时间不长,各方面都还未成熟,心理年龄赶不上婚姻年龄。婚姻是两个人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夫妻双方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程序。婚姻专家认为,婚姻给处于成年人早期的年轻人带来的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正是许多都市年轻人和独生子女逃避的问题所在。这在长期被父母照顾的年轻人中尤为普遍。一直以来,他们不用担心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因此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而长期的依赖生活,使他们不懂得如何组织家庭。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通过成立家庭来变依赖为独立,因此,导致了对婚姻的恐惧心态。再者,从单身到丈夫(妻子)或者说到父亲(母亲),步入婚姻殿堂后,男女都要进行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也会给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带来焦虑和恐慌。“媛媛的故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因此,我们的年轻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在生活中应首先做出改变,做出对子女教养方式上的改变。寻找一种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的教养方式。那么,作为适婚青年,我们自己也要寻找一种适宜成人的生活方式,这样,当我们面临婚姻时才不会逃避。

三、情感受挫造成对婚姻的恐惧。

这些人往往是曾经遭受过情感的打击,或者幼年遭受过害,曾经痛苦的经历历历在目,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愿去碰触婚姻。婚姻是我们每个人开始新生活的起点,我们只有不断去感受爱情婚姻所带给我们的幸福快乐才能化解心头曾经的伤痛。

四、社会环境、生活压力造成的对婚姻的恐惧。

近年来,离婚率居高不下,房价、物价又在一路攀升,生活的现实与无奈、压力与彷徨,如此种种,都会造成适婚男女紧张焦虑情绪的产生,以至于让适婚男女恐惧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