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观念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历程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原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然而真正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来研究,并大量用于教学实践的是哈佛大学商学院。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1919年正式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商学教育,1921年科波兰德博士(MalvinT.Copeland)撰写并集结出版了商学院的第一本案例集,由此奠定了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长达一百余年的MBA教育中,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管理学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制度引用了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又受之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与理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应试教育”体制。1979年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出访美国,将当时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中国,案例教学法从此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生根发芽。经过35年的发展,案例教学已经运用到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中医学等众多领域。虽然案例教学法在中国国内起步较晚,但是三十余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可改进,需要推陈出新的地方也很多。国内外对案例教学的定义层出不穷,其表述方式也各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定义案例教学,它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掌握理论,总结管理的一般规律,重在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了,大学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不一,学生的基础各异,如何在案例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呢?换而言之,不同层次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案例教学观就应该有差别,这种“差别”是为了让学生在适合自身基础的前提下更好的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高职教育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它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不系统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管理学科的老师所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就应该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就需要树立崭新的,适合高职教育管理学科特点的案例教学观。

二、树立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观

笔者曾在《科教文汇》2015年第10期下旬刊上发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现状研究》一文。此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案例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何种能力”,“我国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实施现状”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发现现有的高职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了固态,管理学科中的案例教学在固态的教育形式下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构架,要进行彻底的修正和改变还任重而道远,例如转变对待案例教学的态度,促进学生参与的状态,完善基础设施等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脚踏实地,按步奏计划整改才是务实之举。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促进案例的编写和对案例教学观念的理清。在这两项之中理清并树立高职教育案例教学的观念又是重中之重。什么是案例教学观?高职教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案例教学观?所谓案例教学观,就是你想通过案例教学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当下中西方共同的案例教学观就是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决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实用性方向是无可异议的,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案例本身的局限性问题。案例虽然是真实事件的反映,但与实际情景任然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它是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的实时记录,就算这个案例本身被我们分析清楚了,然而同样的问题又将在什么时间发生呢?换句话说,一件事情的重复出现其几率是比较小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案例自身的实用性大大减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仔细考虑,我们想通过案例分析找到什么,得到什么?换而言之,我们需要的,属于高职教育的案例教学观是什么?笔者认为,绝对不只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要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中,总结中国人的人性特征,只有把握住这点,才能够真正实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此我们就可以树立一个高职教育案例教学观了: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得出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并且总结归纳案例中所述事件的文化背景与当事人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特征,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观念中了解文化背景总结人性特征尤为重要。因为管理的方法、理念是千变万化的,管理中唯一不变的就是事件背后的文化依托以及这种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人性特征。孔子曾说“智者知人”,能深入地了解人,懂得人,其管理也就会因此而顺利。将梳理文化背景以及总结人性特征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一项任务,是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实施管理以不变应万变的理性选择。

三、新观念下的案例编写建议

有了上述案例教学观,再来编写案例就有的放矢了。此时我们会非常明确,案例编写不仅仅是要求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等问题,还要看能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特征以及中国人性。这里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从中国人文名著中选取片段编写案例。案例教学法其实在我国古已有之,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传道授业之时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故事,例如我们今天还常说的“塞翁失马”“暗度陈仓”等成语都是曾经被使用过的教学案例。从小故事中感悟大道理已然成了中国传承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渠道。像《论语》、《庄子》、《春秋》、《战国策》、《史记》等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案例库。虽然我国的古圣先贤们并没有把这套教学理念总结归纳命名为“案例教学法”,然而以真实、生动、可听的故事作为例子解析事理并吸纳经验,其本质思想已和西方的案例教学法并无二致了。为什么从人文名著中选取案例是一条捷径呢?它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人文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承载着华夏文化的精神特质,这对学生了解固有文化背景铺垫了道路。第二,人文名著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之作,是其中有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人物,这些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虚构的人物身上却有着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与人性特点,这为总结案例背后的人性特征提供了捷径,为了解中国人的“存在样态”提供了详案。在树立了新的案例教学观之后,有一点也需要正视和面对,任何学术理念,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与劣势,优点需要发扬与利用,劣势需要屏蔽和化解。例如我们讨论的案例教学法,西方的理念是重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归纳管理的一般方法上,它是以案例的真实性为前提。我们树立的案例教学观念是以突出人性与固有文化背景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为出发点。它是建立在虚拟的环境中。两种案例教学法之间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强弱之别,主要看使用的对象能不能接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文化氛围里选取哪一种更为合适。

参考文献: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1.1对象

2010年2月—2011年12月对31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案例分析法安全教育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年龄:24~41岁,平均29.3岁;工龄1年内新护士5名,1~5年9名,6年及以上17名;学历:中专3名,大专24名,本科4名;职称:护士14名,护师13名,主管护师4名。

1.2方法

1.2.1收集案例

由护士长组织全科人员参与收集自2008年以来发生在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和差错事故,案例可以来自网络、报刊、兄弟医院或科内等。

1.2.2分类整理

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组组长对收集到的25个案例进行分类、整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20个,涉及用药、物品清点、医院感染、标本管理、精密器械仪器管理、收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制作成PPT形式,配以图片,命名为《手术室护理案例汇编》,并不断更新。

1.2.3培训

将《手术室护理案例汇编》作为每年科内护士培训的内部资料和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具体培训:由护士长和安全质控组组长负责,组织所有护士一起讨论总结。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讨论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及防范措施,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差错事故再次发生。采取定时培训和随时培训相结合:所谓定时,就是科内每月组织1次全科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会议,会议除总结分析当月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生的不良事件外,选择1~2个与当月发生的不良事件相关的案例进行培训和学习,学习后再进行讨论;随时培训则是在工作中碰到的与之有关的隐患进行现时说法。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将案例与科内制度、工作实际相结合,如:在培训“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和流程”时,穿插与标本管理有关的案例来举例说明,即医院和科室为什么规定这么做,不这么做就会发生类似于某案例中的安全问题等,以更好地帮助科内护士特别是新护士理解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3评价指标

(1)护士考核情况。考核分为2方面,一是安全知识考核,二是案例分析能力考核,均采用百分制进行计分,各占50%,最终成绩为两者之和。考核时间为培训前(2010年1月)及培训后(2012年1月),无法参加科室统一考核的病产假护士,在其上班后单独组织考核,成绩计入科室平均分。(1)安全知识考核:护士长对有关安全知识和制度流程进行命题,组织统一时间进行闭卷考试。(2)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护士长选出一些典型案例编号装入密封袋内,每名护士随机抽取1个案例,写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列出改进措施,由护士长对上述指标进行评分。(2)科内差错事故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的安全知识及案例分析能力考核情况比较

培训前、后护士参加考核人数均为31名,培训前成绩为(78.66±7.66)分,培训后成绩为(92.05±4.43)分,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6,P<0.01)。

2.2手术室护士接受案例分析培训前后2年护理差错比较

我科2008—2009年共有护士29名,其中新护士4名,2年的手术总量14831例次,较前2年增长15.039%,2年中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5起,其中与新护士有关的4起;2010—2011年共有护士31名,其中新护士5名,2年的手术总量为18138例次,较前2年增长22.298%,2年中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3起,其中与新护士有关的1起,护理差错和纠纷发生情况较2008—2009年虽无明显减少(P>0.05),但在工作量增幅较大的情况下,其发生率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3讨论

3.1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

案例分析法加强了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巩固了护士的安全理论知识手术室涉及专科多,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多,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3]。培训仅仅以授课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的需求,也无法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再现教育,给护士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料和安全课堂,营造了安全护理文化,引导大家将“安全第一”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价值取向,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自律性和安全意识,全科护士的安全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培训后安全知识考核成绩较前显著提高。

3.2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案例分析法提高了护士识别风险的能力

讨论分析的过程,可以让护士刻骨铭心地记住一些深刻的教训,少走许多弯路,如同给护士建立了一道安全屏障。另一方面,案例分析更加形象地帮助护士找到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辨别、规避风险的能力。如:一名护士在讨论时说,每次洗手清点物品时就会想到发生在某院的物品遗留引起的医疗事故,所以会特别仔细认真,可见案例再现教育对护士起到了很好的安全警示作用。

3.3在手术室护士安全教育中应用案例分析法降低了护理差错、纠纷发生率

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在反复单一的重复劳动中容易麻痹大意,并且护士本身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存在的风险缺乏评估和预见能力,如何让护士“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2次”,“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错误有时是最宝贵的财富,通过案例再现教育,用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教训来敲响自己的警钟,让其主动参与,在互动中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大家明白互助协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了科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安全第一的理念,保障了护理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内自进行案例分析培训后,虽然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比较无差异,但在工作量增长的情况下,差错和纠纷发生率未上升反而降低了。由于新护士对工作环境、业务不熟悉,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能力差[4],故发生差错的概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新护士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反倒比老护士胆子大,易莽撞[5]。我科2008—2009年发生的差错纠纷大多与新护士有关;2010—2011年发生的与新护士有关的差错纠纷明显减少。

4小结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任何解释都不可能与原文本意义完全一致,只能相对忠实于原文本。解释学肯定“前见”或“偏见”的作用,将其作为理解和解释的前提条件和获得共识的基础。解释学认为,“偏见”即“前见”、已有之见,又称先见、前理解。由于不同的解释者有着不同的“前见”和视域,并且文本又都是由具有多义性的文字来表达的,所以人们对于同一文本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且解释者的“前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们对某一文本的解释也是永无止境的。“视域融合”意味着一种崭新视域的生成,所以解释绝不是重复或复制,而是一种创造。对话需要“理想的话语环境”。哈贝马斯认为,解释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学领域,只在文本的字面发挥作用,因为语言的习得和应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受它们发生的社会条件和权力关系的限制。对话需要一种批判反思的精神,建立没有霸权的对话环境,使交流没有扭曲。保持意识形态中立,从而构建一种“理想的话语环境”。[9]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之间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的分歧正好也是他们的互补之处。可以说,解释学肯定人们的“前见”或“偏见”的正面作用;强调在“视阈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提出的“平等的对话观”和“理想的话语环境”等都可为寻求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式音乐教育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合作式音乐教育研究案例分析

下面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说明如何从解释学的角度去引领合作式音乐教育研究中的合作各方。案例一研究参与者:大学教师,某私立初级中学校长,该校4位音乐教师研究内容:音乐课程超市的开发研究目的: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及能力特点,打破统一课程名称、学内容、学模式的音乐教学格局,开发出不同性质的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以符合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民办学校的知名度,吸引生源;同时增强本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她们的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背景简介:研究的起因是该初中民办学校,生源参差不齐,教师教学动力不足,校长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办出民办学校的特色,计划先从没有升学压力的艺术课程开始,开发一系列的课程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由此求助于大学音乐教授,希望借助大学教师的力量,指导该校开发相应的音乐课程。第一次碰头会,校长说明了合作式教育研究对该校发展的意义,接着布置了任务,要求4位音乐教师根据个人专业特长,甲教师开设“京剧欣赏及表演课”;乙教师开设“音乐剧欣赏与表演课”;丙教师开设“传统与现代———民歌与流行音乐鉴赏”;丁教师开设“合唱课”。会上,大学教授发现4位教师略显不快的表情,于是提议大家讨论一下,提提想法,说说困难。这时校长插话说:“有困难要上,很大困难也得上。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你们继续讨论,我还有一个会要开,先走了。”4位音乐教师面面相觑,谁也不做声。碰头会就在“接受任务,回去准备”中尴尬地结束了。大学教师意识到问题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会后通过QQ与4位音乐教师沟通,获悉大家不快的原因。甲教师说:“虽然我能唱一点京剧,但与她们三位的课程相比,恐怕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学,一开始就处于弱势的地位,如何开展下去?”乙教师则说:“手头没有多少音乐剧的资料,还要表演,没有道具,有钱给我们买吗?这么多工作量校长给我们加工资吗?”丙教师也是认为工作量大,提议不如由大学教师帮忙提供教学资料,由她们执行上课即可;只有丁教师没有意见,因为她原来就是训练学生合唱团的教师,轻车熟路,没有太多忧虑。为了研究的顺利进行,大学教师答应主要由他提供教材(合唱课程除外),教师实践即可。谁知在接下来的合作过程中,教师们不是反映课程内容太深,就是抱怨学生没太大兴趣。她们建议大学教师选些好懂易学的内容,如不要学传统的京剧片段,要学京歌之类的;民歌也不要学那些“老土的”,建议加些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民歌。而作为民族音乐学学者出身的大学教授,秉持着“传统即是经典”的学术理念,认为不能学唱“改编得太过分的‘非传统’的东西”,委婉地批评说:“学生不喜欢,主要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仍然坚持选择“经典的唱段、地道的民歌”作为相关课程的内容。接下来的实践中,音乐教师兴味索然,应付了事;大学教授颇为不解,跟校长抱怨说教师素质太低;校长看达不到预期效果,也是甚为失望。最后,这一原本充满美好愿景的研究只能偃旗息鼓,草草收兵,以失败告终。这一案例双方的合作关系可以称为支持式合作研究。在这一模式中,需要校内的行动者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较强的理论思维水平,对教育实践有深入的理解能力,明确的教育理念和行动能力。校外的教育者则作为新理念的分享者、问题的协助发现者和改进策略与方法的研讨者,为校内行动者提供帮助。在该案例中,研究伊始,整个团队没有达成研究的共识,参与研究三方各有目的。校长的意图是逐步建立一所具有艺术特色的民办学校,音乐教师的工作热情需要用行政的手段激发出来,才能有精彩的音乐课堂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大学学者是抱着验证教育理论的目的参与该研究的。而作为最重要的课程实施者的4位音乐教师对该研究可说是一无所知,她们往常的工作习惯是得过且过,并没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一开始她们兴致勃勃,以为大学教师就是来帮助丰富音乐课程的,至于如何开发相应课程、如何丰富教法、如何活跃校园文化,除了大学教师做了一些案头准备,了解了4位音乐教师的特长之外,其余教师均没有太多的思考。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首先,校长、教师和学者三个合作的主体,他们的价值期盼不同。尽管三方可能围绕音乐课程开发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事情,但身份和背景的差异决定他们对事件有不同的价值期盼,对经验及其意义有不同的取舍。有论者认为,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是合作研究的基础条件。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根据解释学的观点,人们的阅历不同,工作性质不一样,持有不同的“前见”和“偏见”,对事物观察的视角有歧义是可以理解和认同的。不同的视角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读取和解释就会大相径庭。重要的不是消除这种不同,而是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倾听“他者”声音的时候,丰富自己的想法并表达自己的声音。因此,这一案例中的大学教师,应该允许并维护音乐教师的合作期盼的差异,接纳她们的合理要求,而不是迫使她们舍弃自己的观点。合作式教育研究需要在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展开,它不是理论研究者自上而下的“粗预”,亦非理论向实践的“强势介入”。伽达默尔说:“理解的过程就是两种视域的不断交融,不断对话,达到‘视域融合’并形成一个新的视域的过程。”该案例的所有参与者各有不同的视阈,但自始至终,并没有融合起来,因此,双方对合作的困难没有适度的预见,无法宽容和接纳别人的意见,也就难以调整自己的观念。另外,该案例中,校长与大学教授相互之间虽有事前的沟通,却没有对4位音乐教师做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探讨该课题的可能性和适切性,进而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大学教师和校长只是想当然地将研究进行前期的预想和设计,然后就以布置任务的方式要音乐教师开始合作。音乐教师尚未从心理上接受和理解该行动研究,注定了合作之路从一开始就已布满荆棘。“理解首先就是与他人达到相互理解。在面对文本、不同观点和见解、他种生活形式和世界观时,我们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前见起作用并能丰富我们自己的观点。”[10]首先校长武断不民主,没有为合作的双方提供平等对话的机会;当音乐教师提出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的问题时,该信息没有得到反馈,大学教授只是想当然地组织他认为必须传授的内容,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纯粹输入,合作就不可能持续下去。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合作式教育研究的参与者,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具备批判的意识,批判的意识首先要建立在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并努力争取对方理解的基础上。这一研究模式不能仅依赖于外在的权威,实践者可以具有自我决定性。该案例中,音乐教师虽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些建设性意见,但并没有凭借自己教学经验的“前见”来丰富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消极地依赖外来的支持者,将自己的研究角色定位为纯粹的操作者和执行者。这也是导致研究双方没能互相理解的原因之一。案例二研究参与者:师范大学音乐教育教授,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室成员(其中,大学教师是作为该研究组的理论导师,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室则由1位组长和5位成员组成。)研究内容: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合作式研究提高音乐骨干教师对教育行为、教育环境的反思能力,并提高她们的论文撰写能力。以下是笔者在该研究的过程中与几位骨干教师的原生态交流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合作之初的交流

在第一次会议上,A教师说:“我想研究小学生音乐学习中‘参与’的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经常非常活跃,参与度很高。但我发现一学年下来,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我对A教师说:“你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效教学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参与的问题。学生们的参与是何种形式的参与?学生的参与与你认为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什么关系?你需要先弄清楚这方面的内容。我可以为你提供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先做一些理论方面的储备,再来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学生参与的课程。”B教师说:“我想研究客家山歌进课堂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歌了解得太少,我在客家地区工作,我通过我的课堂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时,小组长说:“你不是客家人,连客家话都不会说。我看行不通。”B教师说:“我只是目前有这个想法而已,客家山歌我会唱一些的。”我也有点疑虑,她连客家话都不会说,怎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呢?但抱着倾听的目的,我没有马上否定她的想法。而是建议大家敞开心扉,先把自己的研究设想详细表达出来,大家互相倾听后再做判断。教师的“前见”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我们的情境理解提供条件,但这其中也不乏错误的或片面的见解。该案例中,A教师的“前见”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即“有效教学”,当然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这时,合作方应该运用其“前见”,修正“前见”,而不是消灭“前见”。于是,笔者在A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做了相应的引导,提出了相关的研究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批评或否定。在合作式研究中,研究者“倾听”的实质是将言说的权利还给教师,让教师拥有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实践和场合。这也是遵循解释学所推崇的对话要创设“理想的话语环境”的理念。哲学解释学认为“视域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解释者与文本作者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一种主体间交互理解的过程。伽达默尔说:“对话中的相互理解,既包含使谈话伙伴对自己的观点有所准备,同时又要试图让陌生的、相反的观点对自己产生作用。”因而理解不是由理解者对文本含义的纯粹客观的把握,不是理解者对文本(或文本作者)的单向认同或臣服,当然也不可能是理解者主观任意地去构筑文本的含义,而是理解者和文本作者两个主体之间在平等“对话”基础上达成“视界融合”的过程。就如那位想要研究客家山歌进课堂的教师,在沟通中得知,她虽然不太会说客家话,但她的先生一家都是客家山歌的爱好者,她的婆婆还是远近闻名的客家山歌手,在他们的影响下,她也学会唱一些客家山歌了。所以,她的研究是有基础的。因此,在合作式研究中,研究者能否发现对中小学教师有意义的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是否愿意创设“合理的话语环境”,引导中小学教师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达清楚,从而在此过程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研究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片断二:个案分析阶段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与经济;民办教育;温州案例;阶段性;公益性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或制约经济发展。从理论抽象角度看,这一观点大抵没有什么错,但当我们深入到具体层面时,不难发现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远非教科书所述的那样简单,相反却呈现异常的复杂模糊性和多彩多姿。本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温州经济模式与温州民办教育模式之间联系和互动的案例,力求展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复杂关系,以期为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若干启迪。

一、土壤与空气:现代性的教育隐语

在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探讨中,必须坚持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但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并非呈线性或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它们之间或隐或显地“弥散”着许多“中介物”,有的甚至显得非常“抽象”或理念化,有的还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禀赋密切相关。这一点在温州案例中也可得到有力的佐证。

温州以温州经济模式闻名中外,“温州模式”是“通过需求诱致型的和大胆超前的局部经济体制改革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天然结合,利用民营化和市场化来推动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温州模式”为温州民办教育奠定什么样的土壤呢?这里还得先从“经济”入手。“温州模式”或温州民营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有二:一是市场主体或微观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或民营化,从而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性构建和民本经济的历史性创造。二是以专业市场为纽带,在区域内外铺展了资源市场性配置的巨大空间,从而闯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崭新之路。这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且特别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现代化进程。温州人在创办民办教育事业中毫不犹豫地吸吮这一土壤的养分,又一次为中国创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温州民办教育模式,为区域教育尤其农村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宝贵经验。温州民办教育模式是温州经济模式所带来的,这从温州民办教育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中可以得以实证。一是投资主体多元。民营经济发展使温州人迅速致富,短期内完成了原始积累。民间资金富裕,民营经济(包括社会)组织星罗棋布,灵活的市场制度普遍建立,一方面为民办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培育了旺盛的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为不同的投资主体架构了不同的办学动机合法性的伦理基础。事实上,从现有的办学实践看,温州市正是利用了市场机制的优势,积极挖掘教育市场资源,创设和拓宽了民办教育的动力机制和办学空间。“通过采取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企校联办等形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海外华侨和其他有识之士来投资办学,使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质量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拓展”。据温州市教育局统计,温州民办教育投资主体达12种之多,而且民办学校及机构有2000多所,占浙江省的五分之一,占全国的百分之三。这充分说明温州市场经济的发展优势,确确实实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办学形式多样。投资主体多元与办学形式多样是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其联结点是发达的民营经济及其组织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温州所特有的小型、分邀、多元的经济成分,对社会各种不同的实用人才提出了广泛的社会需求。这迫使办学者面向社会,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学,初步形成了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办学态势。就民间办学形式来讲,既有全日制学校,又有短训机构。既有升学预备教育,又有职业教育。它以灵活的机制和鲜明的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信任和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温州民营经济以私人、个体、家族性(或家庭性)为组织与产权特征,本质上讲是一种民本经济。温州民办教育的民本性、民间性也源于此中。同时这种高度自发、分散的经济组织形态,也为办学形式多样化深层次地设定环境框架与行动方式。换言之。在温州民间办学走多样化之路,似乎不需要投资者、办学者多思考的。大家都会自觉自愿地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最佳方式,并且会不断追求“私人性”、差异性和错位发展。这样,温州民办教育办学形式必然会显现千姿百态之景象。三是智慧式管理。温州经济发展是经济主体(私营企业主)与政府“合作的扩展秩序”的成功范例,体现了政府极大的政治智慧、行政智慧。在民办教育发展中,“温州市各级政府积极引入管理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实施开放办学,制定鼓励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教育市场。这对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温州政府管理市场经济中最值得令人回味的是规避政策的政治风险,理解与尊重群众的个体创造,以“无为而治”方式默认或支持民间自主创新,以市场的思维和方式渐进性地规范民间经济行为与方式。这实际上是政府的智慧式管理。温州民办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多样化办学体制与当时的国家主流政治有诸多不尽谋合之处,有的是相冲突的,但从“温州模式”形成过程中可意识到这种民间办学试验是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因此温州市政府比较熟练地发挥管理的智慧,以“不管”到“管”,从默许到公开支持,从政策支持到公共财政覆盖都显得游刃有余、相得益彰。温州民办教育模式的三大基本特征证实了民营经济这一土壤的真实存在和两者间密切关系。同时,不难发现民营经济对民办教育的影响或决定性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民营经济所形成的“最终成果”上,而不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民间资本和市场机制只是民营经济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民间办学的驱利性是民营经济与单一产权性在教育中的现实体现。这就说明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是由“中介物”所产生的,呈现其间接性。

温州经济模式对民办教育的影响,上文论述的属于显性影响,但不可忽视的是隐性的影响因素。换言之,长期的一以贯之的经济发展观念,思想、思维方式、经营活动等“文化记忆”或“文化惯例”培育了这一区域人力资源的独特的技能与知识禀赋(或经济文化禀赋),是这一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潜在的力量,也是经济传统对教育发展影响的重要构成。温州历史禀赋对民办教育的影响是经商务工传统下形成的人思维模式和行为路向。温州的重商文化、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和事功主义使温州人的思维呈现灵活、执着、大胆、超框框、敢为人先、功利等鲜明特点。对市场和商机有着非凡的嗅觉与敏感性。温州人在民办教育实践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思维上的长处,将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成功对接,从而创造具有温州特点的民办教育模式。因而说温州人经济性思维惯例是弥散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空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民办教育事业。

民营经济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土壤。经济性思维是民办教育成长的空气。这两个教育隐语是比较贴切的。较为形象地反映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具象。以及经济对教育影响的间接性和深远性。

二、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阶段性视角

根据经济学观点,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力上。从这一角度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上。陈桂生认为“教育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机械的对应关系。不能认为生产力达到什么水平教育一定或只能达到什么水平;反之,教育达到一定水平。在生产上也未必就能得到相当的效益。其实,就某种教育体系形成过程来说。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是常见的现象”。这种不平衡现象,在西方国家都出现过,在我国也不例外,温州模式是其中的典型案例。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昭示其两者之间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从阶段性视角来剖析这一现象有着显著的适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温州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教育发展也经历了几个清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民办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有密切的相关性,但并不同步同水准发展,而是呈现位次先后的变化。换言之,教育与经济发展谁先谁后,谁主谁次并不恒定,而是存在着阶段性的不同。这从一方面反映两者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为了便于分析,下面以温州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以民办教育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样本来分析“温州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转贴于

“温州模式”以民营经济为特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农村。第一代私营企业主大多为具有某种手工艺或商业活动经历的农民。这就是说温州民营经济最初发展是基于经商务工的传统和较为丰富的工商业人力资本禀赋,与当地教育发展没有直接的关联。因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温州教育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经济与教育发展并不同步,经济发展在先,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换个角度看。温州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实力并不强,一时还难以支撑教育的大发展。此时经济水平对教育发展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但有一个现象却诱发民办教育的萌芽,即温州人大量外出经商,这样子女看管就成了一个棘手问题。于是,“寄托”方式(即让孩子在公立学校读书且寄住教师家,由教师代管)应运而生。由于当时教育部明文禁止教师提供“寄托”服务,加之“寄托”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留守孩子”托管需求,寻求新的子女看管方式势在必行。另外,伴随高考制度恢复,考上大学成为温州人一种强烈的教育祈求。这样,高复班、文化补习学校与“寄托”服务构成了1973年至1985年这一时期温州民办教育的萌芽特征。可以说,这一时期教育与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有拉近之趋向。此外,经济初级发展尚未构成对教育发展强烈的需求与推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经济向着联合方向发展,合伙或股份合作企业制度开始萌芽、成长,到了80年代末,这种以私营性为隐性特征的企业合作制得到当地政府的规范、扶持,其结果大大促进了民营经济的技术层次提高。生产规模、档次、利润也都相应地得到提高。企业合作制的成长,不仅是外部资金市场不发达的结果,而且也是人力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结果。人力资本市场发达与否除体制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储备量。在这个时期温州教育在浙江省处于相当落后地位,因而人力资源尤其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还相当缺乏。由此,合作经济发展实际上给温州教育提出了适应性要求,但那时温州公立教育资源也贫乏,这就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加之民营经济与民办教育有着天然的亲密感、血缘性的联系和众多的共性,民办教育就成了教育体制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接轨的重要接口。

1985—1992年,温州民办教育进入了第二发展阶段。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后。以第一所合法审批创办的民办学校——乐清七里港高级中学的诞生为标志,16所民办普通中小学和13所民办职业学校先后成立。民办学校办学模式、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和初步市场化,从中可见或多或少的企业或工业的影子。此时,企业与学校实际上处于一种共生关系。在这一时期中,经济对促进教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不能忽视民办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民办学校是在市场环境中创办的,求生存,求发展成了这一时期民办教育的核心主题。不过,这一时期教育与经济虽然有着“共生的关系”,但发展水平有别,经济在先、教育相对滞后的局面未彻底改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随后党的“十四大”确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纲”,温州经济也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时期。温州经济发展需要开掘新的市场要素和动力机制,尤其是对人力资本的需求量日趋扩大,对层次性提高日益强烈,“教育优先发展”成了此时温州人普遍认同的观点,民间资本开始较大规模地投人民办教育领域,政府也开始为“教育优先发展”设计相关的政策和提供舆论上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温州的民办教育也进入了蓬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到2004年,温州市民办学校达2000余所,其中民办高校3所,民办中小学72所,民办职业中学59所,民办培训机构246所,民办幼儿园1580所,还出现若干个民办教育集团,民办学校数在浙江省位居第一。温州民办教育发展过程非常深刻地提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立论基础、前提条件和阶段性特征。换句话说,“教育优先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方有实施的现实基础与条件,同时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现代社会和区域主要发展阶段中都是十分明显的,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与作用,不仅仅是在资源上,更主要是在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甚至人们的思维惯例也隐性、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温州民办教育模式具有投资多元、形式多样、管理智慧的特征。也不难理解温州民办学校大多建立在私营企业聚集之地和职业教育在温州特别受欢迎。“温州案例”实际上是一种经济与教育“互动模式”。它揭示经济与教育之间的特殊关系和规律。这对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相当大的典型意义。可以说,“温州案例”是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的“农村版”。至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在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上是否有异,这只能另外探讨了。

三、教育发展的独立性:一个公益性观点

笔者数次率课题组成员赴温州调研,那里的民办学校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都强调一个观点:“教育行家办教育才行”。这倒令我们感到相当的意外。细细一想倒为我们理解教育与经济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温州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并不忌讳民办教育的产业性,而且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产权原则。无可讳言,温州民办教育的生长与民间资本的寻利性是相关联的,也就是说在创办民办学校之初有相当比例投资者是出于赚钱之目的的,也有部分投资或办学者是教师特别是退休教师,以实现未竟的教育理想为主要目的。随着民办学校开办与扩大,原有的办学动机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种变化并未放弃利益的基本追求,只是将“利益”放大、放远。所谓放大,指的是认可教育的公益性,认为民间资本出于民间,应归于民间,服务于民众。民办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以谋求公共利益为宗旨,用公益性来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社会声誉。所谓放远,指的是以下两个判断:一是好的学校有好名声,能间接地带动、促进企业的发展,二是办学校从长远看有市场,也有效益,只是不要急功近利。这种利益观逐步确立,深层的原因是在办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市场或经济规律在办学体制、机制等环节上有遵循的价值,但在教育过程中无法替代教育自身的规律性,这样就认同了教育发展的独立性。同时,也认识到只有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民办教育才有扎实的民本基础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样就为“市场化公益行为”立了极好的价值导向。

温州人对办学行为的理智认识,也许并不完全出于教育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精明的利益计算。他们清楚地看到企业家与教育行家的强弱之别,企业家的经营思想较强,有经济实力,教育行家懂教育但求稳,资金运作方式、手段上不如企业家,因而理想的模式是企业家与教育行家携手合作办民办教育,企业家为主要投资者,办学则交给教育业内人士。事实上,温州民办学校校长大多是公立学校的教师或校长(含退休的)。这种经济与教育的联姻现象,客观地反映民办教育的双重性质,正如黄新茂所说的“民办学校既要按教育规律办学又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通过教育服务、人才培养采激活自我发展,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示自我存在的价值,在突出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应有的经济回报。”这位当时主管民办教育的省教育厅付厅长的讲话。恰好是政府对民办教育性质认识的一种最前卫的话语表达,而且也是对温州乃至浙江民办教育发展模式的一种政策规范和价值引导。

温州民办教育之所以能坚持公益性,又不放弃一定的经济回报的最初期待,是因为有政府的适度治理。温州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建立中已熟悉地掌握了政府治理的智慧与技巧,适度适时地介人民办教育领域成了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在浙江省,最早出台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是杭州、温州两市政府。就《杭州市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1989)、《温州市社会力量办学暂行规定》(1993)两个政策文本作一比较,后者对民办学校的公益性作了旗帜鲜明的规定。《暂行规定》提出“社会力量办学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和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按照上级规定的办学条件和标准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并对办学行为作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如民办学校组织构架、办学自主权、师资选聘、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等。杭州市到1995年颁发《民办中小学管理条例》时明确民办中小学“属于公益性的地方教育事业”。这里,笔者无意对两地政府作评论,只是从一点上说明温州市政府在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能体现这一独有的清醒与前瞻,确实值得一书。但政策文本与现实状态并不是同一回事。换句话说,温州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公益性质的规定,在贯彻过程中同样经历了几个阶段。《暂行规定》出台之前,温州民办教育经历获利到暂不获利的发展阶段,具体地说,民办学校最初样式高复班、文化补习学校大多赚了钱,但当普通民办学校创办之后,大量的建校投入使获利的近期目的难以实现,加之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教育的民办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促使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正视现实,放眼长远,回归教育的本义。《暂行规定》的出台,可视作对温州民办教育发展前两个阶段的一种总体和适时的规范。此后,温州民办教育总体上是在健康的轨道上行进的,并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体育课案例----跳绳设计思路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自己的特色,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题”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围绕五个学习领域,紧扣三个目标创设意境,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到在运动中做主人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在学练中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主动参与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增进团体合作意识。

案例描述:

预备铃声一响过,学生到体育课的集合地点围着我七嘴八舌的问:“老师,今天我们玩什么?”“老师,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老师,我们跳绳好不好?”“今天我们看谁最能干最快乐!”我回答。

“好啊!好啊!”学生都拍手叫好。

“老师你带那么多小星星干什么?给我一个好吗?”

“老师,我要”“我也要!”同学们用乞求的眼光询问我。

“小星星人人有份!但是老师要把这些小星星奖给最出色、进步最大的同学,所以要看自己的表现了!”

“好,我要好好表现给大家看!”

“我也是”……同学们信心十足的说着。

片段一:“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主动的排队,而且比以前更快更整齐更安静,鉴于学生的表现我首先奖励每位学生一颗小星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然后将学生带到场地,我带领学生做绳操的准备活动,使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片段二:

然后是激发思维阶段,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想所感自由创编用绳子做各种练习,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在我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我的心里也受到震撼,学生表现出色,想法做法也很独特。比如说以绳练跳(向后摇、臂交叉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穿梭交叉跳、集体跳等)。以绳代杆的(各持绳子两端今进行跳高练习)。以绳当线(在地上摆成个各种图形以及立定跳远的起跳线)、跳绳游戏(跳绳接力、快快跳起来、两人三腿等),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不得不肯定、表扬们。

片段三

学生们互相激励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他们意犹未尽时我吹哨集合,同学们个个满头大汗的回到队伍。“刚才大家都很有创意很聪明,简直是小发明家!所以老师奖励每位一颗小星星”

“谢谢老师!”“加油,我们看谁得的多”……同学们满脸笑容的回答着。

“刚才我观察了大家的玩法,现在我们选用两种来做游戏,比一比哪组最团结,反应最快!”我引出游戏一。

“我们要配合好!”“我们反应要快!”“我们不能输给他们!”……同学们互相鼓励商量对策。

“好,现在我们请刚才以绳练跳的同学做示范!再请跳绳游戏的同学做示范、给点掌声,好吗?”随即掌声四起。

同学们示范完毕后,我分组让学生尝试交换做各种练习,练习以后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快,同学们摩拳擦掌都有夺第一的决心,随着一声哨响,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涨,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第一名出现了。我宣布了结果,每组都有不同的表现,有高兴的、失望的还有生气的。“老师再给一次机会吧!我们一定可以的!”“比就比,谁怕谁呀!”学生们争论不休。

“好,首先奖励团体第一名的组每人一颗小星星!我再给一次机会,希望大家好好把握”我鼓励他们。

又是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学生积极配合,他们取其精华最终第一名又一次出现了,是刚才有失误的那一组。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奖励了他们,并鼓励所有同学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最后肯定会成功的。

在小结中,我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了表扬,对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也给予了肯定,并给全体学生奖励小红花。瞬间响起了一片掌声。

反思和分析:

(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以学生所创造的玩法为游戏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集体和个人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让学生真正形成“自我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创新学练”的良好气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

以音乐为背景,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把课堂转化成舞台,让学生自始至终是主体

在本案例中老师以引导者的身份进入课堂,学生的学练过程都以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样的美境中,学生的学习充盈着快乐,充满着幸福!教师也陶冶了情操。

(三)

给学生奖励小红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小学生而言象征着光荣和自豪。

本案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合作参与等方面评价,以表扬奖励为主线折射出师生间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真挚感情。

小学体育课案例跳绳

设计思路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自己的特色,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题”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围绕五个学习领域,紧扣三个目标创设意境,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到在运动中做主人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在学练中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主动参与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增进团体合作意识。

案例描述

预备铃声一响过,学生到体育课的集合地点围着我七嘴八舌的问:“老师,今天我们玩什么?”“老师,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老师,我们跳绳好不好?”……

“今天我们看谁最聪明最快乐!”我回答。

“好啊!好啊!”学生都拍手叫好。

“老师你手上怎么那么多小贴画啊?给我一个好吗?”

“老师,我要”“我也要!”同学们用乞求的眼光询问我。

“小贴画人人有份!但是老师要把这些小贴画奖给最出色、进步最大的同学,所以要看自己的表现了!”

“好,我要好好表现给大家看!”

“我也是”……同学们信心十足的说着。

片段一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主动的排队,而且比以前更快更整齐更安静,鉴于学生的表现我首先奖励每位学生一朵小贴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然后将学生带到场地,我带领学生做绳操的准备活动,使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片段二

然后是激发思维阶段,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想所感自由创编用绳子做各种练习,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

在我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我的心里也受到震撼,学生表现出色,想法做法也很独特。比如说以绳练跳(向后摇、臂交叉的单脚、并脚和交换脚跳以及穿梭交叉跳、集体跳等)。以绳代杆的(各持绳子两端今进行跳高练习)。以绳当线(在地上摆成个各种图形以及立定跳远的起跳线)、跳绳游戏(跳绳接力、快快跳起来、两人三腿等),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不得不肯定、表扬他们。

片段三

学生们互相激励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他们意犹未尽时我吹哨集合,同学们个个满头大汗的回到队伍。

“刚才大家都很有创意很聪明,简直是小发明家!所以老师奖励每位一朵小贴画”

“谢谢老师!”“加油,我们看谁得的多”……同学们满脸笑容的回答着。

“刚才我观察了大家的玩法,现在我们选用两种来做游戏,比一比哪组最团结,反应最快!”我引出游戏一。

“我们要配合好!”“我们反应要快!”“我们不能输给他们!”……同学们互相鼓励商量对策。

“好,现在我们请刚才以绳练跳的同学做示范!再请跳绳游戏的同学做示范、给点掌声,好吗?”随即掌声四起。

同学们示范完毕后,我分组让学生尝试交换做各种练习,练习以后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快,同学们摩拳擦掌都有夺第一的决心,随着一声哨响,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涨,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中第一名出现了。我宣布了结果,每组都有不同的表现,有高兴的、失望的还有生气的。“老师再给一次机会吧!我们一定可以的!”“比就比,谁怕谁呀!”学生们争论不休。

“好,首先奖励团体第一名的组每人一朵小贴画!我再给一次机会,希望大家好好把握”我鼓励他们。

又是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学生积极配合,他们取其精华最终第一名又一次出现了,是刚才有失误的那一组。我也用同样的方法奖励了他们,并鼓励所有同学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最后肯定会成功的。

在小结中,我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了表扬,对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也给予了肯定,并给全体学生奖励小红花。瞬间响起了一片掌声。

反思和分析: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以学生所创造的玩法为游戏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集体和个人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让学生真正形成“自我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创新学练”的良好气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音乐为背景,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把课堂转化成舞台,让学生自始至终是主体

在本案例中老师以引导者的身份进入课堂,学生的学练过程都以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样的美境中,学生的学习充盈着快乐,充满着幸福!教师也陶冶了情操。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考试违纪;考试作弊;教育

一、案例简介

李某某,女,湖北人,王某,女,云南人,两人同为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生,在某次考试中因违反考场纪律,被学校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据两人自述及从其他同学处了解,两名同学均是未按要求将与考试相关的物品放到指定位置,其行为均被巡视老师以违反考场纪律为由上报只学校。事发后,两人均泣不成声,在辅导员面前也表现出强烈的“我很冤枉”的观点。待处分文件下发后,两名同学更是感觉“晴天霹雳”,心理上完全无法接受,从而造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沉默寡言,不参加任何活动的消极情绪。

二、案例分析

考试违纪学生,一旦被处分,心理就会处在应激状态,产生挫折感,出现焦虑、低落情绪,甚至自寻短见。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就应该实时对作违纪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具体措施如下:

(一)打开心结,正视违纪事实。因两名同学都感觉所受处分着实“冤枉”,我就给她们进行问题剖析:“虽然你们没有作弊既定事实的发生,但的确违反了考试纪律。”并拿出学生手册的相应条款给她们看,而且向她们说明巡视老师也是严格遵守考试规则,按原则办事。学校所下发的处分也是对应违纪事实进行的,并没有过重惩罚,而且严重警告虽然是处分的一种,但是并不影响毕业拿学位。

(二)心理疏导,走出心理误区。王某,在受到处分之前性格开朗,曾担任学生会干部,是一个阳光热情的小姑娘,考试违纪事件发生后她便辞去了学生会的工作,对各项活动也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针对此情况我便经常找她谈话聊天,列举名人等也曾犯过错误的事例,以理服人,让她认识到犯错并不可怕,改正就好。渐渐地王某在我面前打开心扉,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最不能接受的是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却背着处分,同学、老师将会如何看待她。我告诉她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应该接受现实,勇敢去面对,这时更应该努力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用实力说话。经过几次心理疏导,王某在团学代会中一举竞选成为学生会秘书长,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工作认真负责。

(三)同学关爱,走出处分阴霾。针对这两名同学的具体情况,发动学生干部、寝室同学进行帮助。同寝室的同学在心理和生活上适时给予关爱,班干部重点动员他们参加各类活动,安排联络员,有什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

(四)平等对待,适时加以鼓励。通过对李某某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后,她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微笑也绽放出来了,她跟我说她要尽快让大家忘记她是一个受过处分的学生,在当年的期末考试中,李某某的成绩跨入班级前十名,并顺利通过英语六级,虽然因处分不能参加评优评先,但我对她的成绩及时加以肯定,并在全班通报表扬,适时的鼓励和称赞,有效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五)树立自信,准确自我定位。在两位同学正视自身错误,逐渐消除自卑心理后,我便经常肯定表扬鼓励她们,引导她们看到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心。通过不断的心理辅导,王某逐渐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学习刻苦努力,工作认真负责;李某某学习认真,热心助人。对于她们的种种表现,我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予她们肯定和表扬,帮助她们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她们在大三的时候便开始做了考研的准备。

三、案例效果

通过对王某、李某某同学长期关怀和帮助,她们均呈现出较好的精神状态,不再因为背负处分而自卑消沉。王某热衷于学生工作,后来成为班级学习委员、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毕业后考取某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某某学习刻苦努力,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团员称号,毕业后考入某医学院。

四、经验与启示

(一)分析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的心理。(1)侥幸心理。作弊的学生通常认为,只要自己手段高明、方法隐蔽,或许不会被发现,于是铤而走险。(2)过关心理。一部分平时不努力学习、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为了摆脱挂科的困扰,而不惜投机取巧,孤注一掷。(3)虚荣心理。一部分学生过关应该没有问题,但为了获得理想的分数和名次,而准备了应急方案,最后为高分不惜铤而走险。(4)从众心理。一些学生因看见某些作弊者屡屡得手,于是盲从作弊。(5)习惯心理。由于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养成了抄作业、考试作弊的习惯。作弊成为考试准备的一部分,兜里揣着夹带,心里才会觉得有安慰感。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7篇

问题的提出:

上学期,我接了一个新三年级班。开学不久的一次社会课上,班上的孩子们正踊跃地与我讨论着一个问题,一低头,我发现坐在靠窗户那一行第一个的王某不见了。我不漏声色地用眼寻找,发现王某蹲在最后一个同学的桌子下面,正逗那个孩子。这引起了我对王某的注意。随着一天天的与王某接触,我发现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王某课上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或在桌面上乱画。写作业时,别的孩子专心致志地写自己的作业,而王某在老师给别的孩子指导时,满教室溜达,给别的同学捣乱,拿剪子剪纸玩,自己的作业不写(除非老师眼睛不错地盯着他,他才磨磨蹭蹭地写,好像这作业是为你写的),有时还拿别人的笔、橡皮,送到老师面前,说是在地下捡的,以求得到老师的表扬。课间操时,站在那玩手,拽女孩子的头发,搐别的孩子。课间趁别的孩子不注意打人一下,拿剪子冲着别的孩子比画,有一次还把班上的一个孩子的手指划破了。别的孩子还手,打疼了他,他就嚎啕,好像他受了天大的委屈。在校吃饭时只吃肉,饭菜不吃,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时,有时还用手抓饭,要不把吃到嘴里的饭吐出来,再放到嘴里。时不常的把吐沫吐到手里玩。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向老师告他的状,孩子们也不太喜欢和他玩。

问题的症结:

从发育上看,王某像是4岁的孩子,头比正常的孩子小一号,活像一个小猴子。通过多次与家长交谈,得知王某在出生之前,由于脑部不发育,他的母亲提前住院观察,他是个早产儿。不久前,王某的父母又带他去北京市儿童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的头不发育不会再有显著的变化,给开了些补脑的营养药。我又上网查巡了一下,王某的症状很像少儿抽动性多动症。这些孩子具有四大障碍:

1、运动障碍:做事不能持久,不能善始善终,精细动作不能协调,快速交替动作比较困难。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小动作多,爱东张西望,写字慢,作业不能有效完成,做事磨蹭效率低,课间操不能完整地做动作。

2、行为障碍:容易激怒,冲动任性,不守纪律,不受约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甚至不顾危险,打架斗殴,自伤或伤人。表现为胆小软弱、爱哭、偏食等问题。

3、思维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别人讲话听不进去,重复动作较多,上课时东张西望,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写字计数常常出错。

4、人格障碍:胡言乱语,口出脏话,咒骂不避亲疏,举手打人或随地唾沫、撒尿,甚至有异常性行为。

到目前为止,抽动性多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躯体因素、器质性因素、精神因素、药源性因素等有关,其中精神因素主要是由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造成的。

问题的解决:

以往对待多动的孩子,教师往往动员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用药物控制孩子的行为;对于脑部发有缺陷的,则是让家长开出弱制证明。这些孩子往往成为班上的弱势群体,班上的其他孩子不和他们交往,看不起他们,个别人还歧视他们,个别教师有时说话不注意,语言过激,这些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通过教师专业化的学习,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验,让我认识到:

1、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及对自己的超越。

学生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是相对“生物的人”而言,其最重要的标志是有理想、有意识、有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为“社会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个性和心理境界。有研究表明,学生最大的精神需求是受到尊重,他们希望与别人、与成年人、与教师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彼此理解。虽然教师比学生的知识更广博、能力更强、经验更丰富,但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坚信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是教育好学生、这是塑造好学生心灵的前提。我在课上、课下加大了对王某的关注,多问他,看着他写作业。找同学和他玩,带他上厕所。此外,我利用晨检、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我们这个班,就像一个大家庭,家中的每个人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王某在咱们班里个子最小,有时做错了事,我们大家要原谅他,多让让他。写作业时,他和你说话,你不要搭理他,这样他就不会再找你聊天了,或者你提醒他赶快写作业。课间,谁要是欺负他,我们大家要保护他,要批评欺负王某的人。同学间要谦让,要宽容些,从小要学会关爱他人,长大后,才能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此外,与家长密切合作,从家庭、学校两方面统一思想,共同教育王某。)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人。教师要研究学生现实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经验水平,而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思想、感情、认识来要求有看待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认识。“天生其人必有材,天生其材必有用。”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每一个学生都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每个教师应该对学生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能达到的更高水平抱有信心。学生的自主发展并非齐头并进整齐划一,而是各具特色争奇斗艳。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现是多方面的。每个人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以同样的方式达到相同的终点。面对差异,在承认和正视的基础上,更为积极的态度是研究差异,发展个性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使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

根据以上理论,在对王某的作业留法上制定了写好、写对的标准。不要求数量,但要质量。王某做一件事时,持续性很差,时间一长,他就开玩,或闹事。制定此标准后,王某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字迹也较为工整了。此外,教师还注意及时表扬,调动他和家长的积极性,使孩子感到我能行,家长感到老师很关注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能成材。

反思和讨论: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第8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20-03[WN]

目前,按照学校的招生情况,我校每年的三年制职高的录取分数线在全校各专业中属于低分段,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1]怎样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处理“问题学生”及转变“问题学生”是职高类班级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笔者连续担任了几届职高班的班主任,班级管理难度大,任课教师无法正常组织授课,班级各项常规指标较其他性质的班级均有明显差距。班主任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心里时时刻刻都紧绷着,担心班级学生有事情发生,尤其是担心班级里最操心的一些“问题学生”。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方法做了一些探索及尝试,现列举几例“问题学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中职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素材。

一、行为问题类学生

一)学生外在表现

杨姓男生,16岁,该生在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寻衅闹事、打架斗殴、上课大声讲话,屡屡违反课堂纪律、不服老师管教、顶撞老师,严重破坏课堂秩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该生思维活跃、头脑聪明,但对教师有较强的敌对情绪,遇事不论对错,誓死抵抗,不愿“低头”。运动会上表现积极,较为高调。后跟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得出该生的这些行为与其强烈的表现欲不无关系,目的是为了引起同学、教师的关注。

二)采取的措施

1.多给此类学生安排工作。针对该生可能是想表现自己,笔者让他到办公室为教师服务,如分复习卷、领取模型教具、送材料甚至打扫办公室等,让该生在学生中有“面子”,有“炫耀”的资本。不出意料,该生毫无怨言,工作每次都完成得很不错。笔者适时表扬,并向办公室其他教师高调推荐该生。有任课教师提出:“杨某,你做事能力还行,我们都看到了,你们班主任很欣赏你;可你上课一点也不配合老师,专门捣蛋,让老师很为难啊。”笔者跟任课教师沟通后,故意让任课教师在办公室教育该生。)杨某听后,很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而笔者看看他,朝他瞪瞪眼,表现出惊讶的表情,然后摇摇头。

2.深入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刻意的培养训练,该生已熟悉笔者的很多工作,成了得力的小帮手,而笔者与该生的距离随着平时的亲密接触,已不再那么的遥远。这时,笔者借着夜自修值班前的空闲,找该学生到办公室单独谈心。首先,肯定他的工作能力;其次,简单分析师生间的关系,纠正他无故与教师“为敌”的不良心理状态;第三,指出他的一些不良表现,将不良表现分类,一类是很容易改正的,一类是短期较难改变的。笔者在平时的班会课上经常让学生自我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看待自己,扬长避短,让自己成长起来。因此,分析他的优缺点他很配合,并不反感,且能正确领会笔者的初衷。这样,我们约定好先把容易改正的缺点改掉,如上课不随意违纪、服从教师管教、不顶撞教师等,其他的慢慢来。笔者跟进了解情况,阶段性地点评其表现。

三)产生的效果

对该生采取有意识的接触培养、高密度的关注后,该生上课时故意大声讲话、嘲笑教师或同学的现象明显减少,偶尔违纪时,教师对其提出批评,该生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再对教师表现出强烈的敌意。随着工作能力的增强,该生在班中担任了纪律委员一职,在班中角色的改变,使他完全改掉了以往的不良表现。

二、学习问题类学生

一)学生外在表现

陈姓和刘姓男生,均为16岁,这两位男生在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无心向学、无故旷课、上课睡觉,经常不完成作业,并因此跟教师对抗,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任课教师尤其对他们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感到头疼。后与两位学生家长联系,发现两个学生的家庭有这样的共性,即家庭条件较优越,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既然孩子不爱学习,对孩子的学业也就不作期望;两家家长还经常帮助孩子撒谎请病假。其中,刘姓男生,经常因为不想做作业,而向家长提出退学。

二)采取的措施

1.与家长进行沟通,统一战线。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满怀期待的。虽然,经过小学和初中九年的教育,这两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已经失去信心,但希望孩子能够进步、成长的心是不会变的。笔者跟家长作好沟通,让家长理解学校教师的做法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的,让家长配合学校老师作好学生的工作,而不是一味地帮助学生欺瞒学校,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家长都很积极配合,同时也很感谢学校及教师。

2.跟任课教师作好沟通。部分任课教师非常反感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或完成质量较差,在班中经常批评他们,也经常向笔者抱怨。笔者将班级学生的中考各科成绩,尤其是这两位男生的中考成绩及其家庭情况、个性特征等信息向任课教师作了说明,让任课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底子实在弱,笔者和任课教师一致认为不能苛求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计划,达成对他们在学习难度和作业质量上降低要求的共识,尤其是这两位学习类“问题学生”,更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学习上有喘息的空间,并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笔者也经常向任课教师了解他们的近况,将从任课教师那里得到的信息反馈给两位学生。

三)产生的效果

采取措施1个月以来,学生感觉上课轻松多了,上课内容有些能够听懂了,作业量不大,学生也能工整书写、认真完成。而陈、刘两位学生虽然不能保证上课期间注意力始终集中,但比起原先有了很大进步,至少不无故旷课、经常请病假了,更没有因为作业问题而向家长提出退学。

三、心理问题类学生

一)学生外在表现

王姓和季姓男生,均为16岁,这两位男生在校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随意说谎、情绪波动大、极度孤僻且经常离家出走,其中王姓学生还有自伤自残的行为。与两位学生分别谈心后,笔者了解到王姓学生父亲无工作,对其有家暴行为,母亲一心工作,早出晚归,对其不闻不问;季姓学生父母离异,跟父亲及奶奶生活,而父亲常年不在家且有自己的生活,季姓学生的生活费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跟家长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后,笔者发现家长还是爱孩子的,但因为家庭的种种特殊原因,家长对孩子的爱没有显性表现,家长不知如何关爱孩子。这两位学生的共性是对父母都有较大的怨恨,感觉父母不爱自己,自己是多余的,内心极度纠结、恐慌,学生感到孤立无援,长期压抑彷徨,产生心理障碍。

二)采取的措施

1.家长、教师、学生面对面沟通。这两个学生的问题显然来自其家庭,孩子与父母之间从没有正常沟通的习惯,彼此有点冤家路窄的味道。家庭问题解决了,学生的心理创伤也会慢慢愈合,心理障碍会慢慢扫除。笔者将学生家长与学生约在一起喝茶聊天,当然,在此之前,征得家长全力配合,鼓励家长大胆明确地说出自己对孩子的爱。第一步:笔者坦诚布公地向家长陈述学生的怨恨与心声,希望家长做出相应的解释,以获得学生的谅解;而对于16岁的学生来讲,有些大人之间的事,只要家长讲给他们听,他们还是可以听懂并理解的。第二步:询问学生对家长的解释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尽量让学生倾诉心中的委屈、不解与怨恨。第三步:共同让步,找出解决办法。笔者根据家长和学生交流的情况,提出可操作性建议,要求家长无论多忙,都必须尽量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要把对孩子的爱表现在实际行动上,严令禁止家暴这样的非法行为。而孩子也试着对父母之前错误的关爱方式给予宽容,也以显性的爱回报父母。

2.跟学生一起展望美好未来。经过近10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清楚仅通过教师的努力是不大可能彻底改变一个家庭惯有的生活方式的。心结是解开了,可如果家庭环境没有大的改变,学生回去后对父母的怨恨虽减弱,可仍然会对父母感到失望。于是,笔者通过班会课、个人谈心,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即将跨入社会,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一个成年人,将不再依靠父母、依靠他人,完全可以告别伤心过往,通过自己的双手,构建幸福的小家庭。但前提是不怕吃苦,学好技能,学会与人相处,让他们了解到在学校学习及生活的意义。

三)产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