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第三方检验

第三方检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第三方检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1篇

一、发展现状及国际比较

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起步晚,增长态势良好。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起步于1994年的广州金域医学检测中心,由广州医学院、广州市金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生物工程中心三方出资成立。2000年以来,达安基因、杭州艾迪康、迪安、上海美众等医学独立实验室相继成立。2005年,达安基因、广州金域和艾迪康等三家机构,开始了全国连锁经营模式。目前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市场以迪安、金域、艾迪康、达安四家龙头企业为主,规模占整体市场75%以上,行业年增长率达40%,且利润水平较好。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医疗检测供需矛盾突出,为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多。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主要公共医疗事业单位难以自主设立项目齐全的实验室,尤其是一些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根本没有提供全面医疗检测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外部环境不断优化,推动了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的快速发展。从医改政策来看,控制医疗费用无序增长、引导公立医院合理用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及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等政策手段,为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见表1)。

与国外相比,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服务项目不足。目前,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仍处于初级阶段,只占总检测市场比重的1.5%,可提供检测服务仅2000余项,相比成熟国家35%的市场占有率、4000余项的检验项目还有很大差距。二是龙头企业不够强大。目前中国从事第三方医学诊断的实验室约有110家,但大部分规模较小。与美国Quest和LabCorp两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相比,我国龙头企业差距不仅体现于规模、盈利能力较小,还表现在检验项目的差异。

目前,Quest和LabCorp两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除了医疗卫生机构外包诊断业务,也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诊断服务,并且以诊所客户为主,检测项目主要是生化等常规项目。另外,还利用自身医学诊断平台开展更多的相关新业务,如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疾病风险检测等。与这些企业相比,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企业检验项目主要以病理类、分子诊断类和高成本免疫类等产品为主。检验项目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及以上通常具有自设的检验科,以“血、尿、粪”三大常规为代表的常见项目通常会自己来完成。(见表2)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准入标准尚待完善

相对于其他社会医疗机构,第三方医学检测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行规。2009年,卫生部出台《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仅对行业设置的资金、人员、科目等做了初步的入门规定,至今未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与法规细则。因此容易造成行业内部鱼龙混杂,导致检验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调研企业一直要求,在服务质量方面,必须要求行业内的机构通过一套质量体系的严格认证,精益求精,逐步淘汰一些不具备专业检测能力却仍在对外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机构,使得整体的检验质量得到完善地保障,切实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行业歧视、地方保护较为严重

行业歧视阻碍产业正常发展。作为社会医疗机构的一员,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无法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改。调研企业反映,目前仅能用三级医院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身建设。另外,这些机构也普遍遭受了一些医疗质量和培训主管部门不公平的对待。如在实验室认可方面,积极吸收三级医院,却严格控制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名额。此外,在培训交流中,将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视同于试剂厂家或生物公司,费用是公立三级医院的4-5倍。同时地方政府保护政策也干扰者市场的有序竞争。一般省会级城市设立的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机构可以凭借物流支撑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省的医疗资源配置。但是一些市级政府发文制定当地相关企业运作,这种非市场化的行踪垄断不仅违背了第三方医学检测规模化集约化运作的初衷,也有违公平的竞争。

(三)政策监管亟需完善

一是未能正常纳入医保目录。在现行医疗体制下,一些医院管理者因为医学独立实验室未能被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而不愿将检验服务外包。医保归各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只在医保费用管控上与各级参保医疗机构发生业务关系。调研企业反映,在部分地区经常以“医院的检验服务合作方是否为医保单位”为由,设置检验服务的医保准入门槛,对医院自身不能开展的外送检验服务项目进行处罚和罚款;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机构在申报医保认可中往往由于“现有医保单位申报范围未包含”而不符合申报条件。二是创新诊断项目审批限制严重。对于检验行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录》和对应的各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如北京,进入《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录》的项目意味着可以在临床上开展;进入《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意味着有了收费依据。但目前每个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特色项目要进入这两个目录都极其困难。

(四)人才瓶颈制约严重

目前国家对于第三方医学检测病理实验室医生职称晋升没有明确政策,很多年轻医生担心职称晋升受到影响,一有机会就会选择公立医院,因此导致部分优秀人才外流。尽管在收入待遇方面优于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由于医生职称晋升无明确政策,也难以招收优秀的医学类应届大学生就业。同时,虽然现在国家提倡医生可以多点执业,但多数用人单位(公立医院)对多点执业有严格限制,基本不认可医生到民营单位兼职,导致目前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中高端人才严重缺乏。

三、政策措施建议

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第三方医学检测发展与政府监管政策密切相关。调研过程中,企业反映,与争取政策支持相比,更希望政府能够在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提升第三方医学检测的行业地位

从欧美等发达地区实践经验来看,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是缓解看病难、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减轻国民经济负担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医疗市场,逐步放开医生多点执业和个体执业,则亟需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与之配套发展,例如独立的医学影像中心、生化检测中心等为之提供支撑。因此,提升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行业地位,应将其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积极推动建立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给予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同等待遇,消除行业歧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消除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二是放宽检测服务市场准入门槛,加快完善医学检测服务标准制定,注重医疗服务标准监管。建立和完善新检验项目“参比实验室”制度,推进国家项目检测标准的完善和进步。三是加快对第三方“健康维护组织”的建设支持力度,促进越来越多的健康维护组织(如保险机构)参与到医疗服务改进的质量评价、成本评价、定价评价中来。

(二)推动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纳入医保体系

从医保体系来看,国外保险公司可采用多种计算方式,有些直接与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结算。而我国医保体系中,保险公司必须与医院结算。将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纳入我国医保体系中,不但能够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同时理赔手续更为简化,也便于第三方医学检测服务操作和推广。对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满足政府规定医疗服务标准,执行药品价格政策等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应按程序将其将其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定点服务范围,签订服务协议进行管理,并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政策。各地不应再以投资主体性质作为医疗机构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审核条件。

(三)将年审制度改为校验制度

美国采用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制度(简称“室间质评”),每年由FDA出具标本,由实验室出具检测数据,从而校验实验室检测准度。目前,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对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年审制度不一致,如北京每年审核一次,上海、深圳等城市三至五年审核一次。我国应采取室间质评代替现有的年审制度,由国家卫计委或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出具标本,交予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测试。如第一次不合格要求其整改,第二次不合格给予停业警告,第三次不合格吊销检测资质,从而规范市场秩序。

(四)多方参与共同提交检测项目

目前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项目都是由临床医生确定,并经医院提交至国家卫计委备案。但检测项目设计临床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只由临床医生提出并不科学。建立由临床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组,共同讨论确定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项目。

(五)放宽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价格管控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2篇

浙江是一个煤炭资源严重匮乏但又是煤炭消耗的大省,2005年煤炭需求量超过了8000万吨,2006年将超过1亿吨。鉴于我国多数煤炭产品没有质量标准,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方毅强带领全体员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实行市场化运作,领先标准化检测市场,在煤炭资源地下水港、中转港、接收地庞大运输体系中,与近2000家煤炭经营企业携手合作,进行取样检验,诚信公平并积极服务主体,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体系。

作为浙江省煤炭地质勘察院方毅强常务副院长对开展和实现第三方公正验收检验有着深入的独特见解,并已付诸实施。他认为,第三方公正验收检验的实验室,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具备相应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其授权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必备第三方验收检验要素,才能保证煤炭贸易双方的信誉与利益,对煤炭实验室而言,不仅仅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关键所在是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采、制、化人员思想素质和规范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

对于探索第三方公正验收检验的方法与可行度,方主任认为,首先倡导煤炭生产企业自律,树立信誉意识。其次是浙江省的用煤企业要尽快制定符合自己锅炉设计要求的用煤标准,有了标准,再有约束机制,才可以彻底杜绝不顾煤炭质量随意采购的行为。再者,我们的煤炭主管部门应尽快借鉴陕西、广东、四川等省区开展第三方公正验收检验的经验,制定符合浙江省的第三方公正验收检验制度,根据国家发改委2004年公布的《煤炭经营监管办法》以及省经安全制定新的《浙江省煤炭经营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确立方案并实施。这对浙江省推行第三方委托检验,规范煤炭经营将会发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由于煤炭产品质量的特殊性(不均匀的大宗物料),建议浙江省的用煤企业和煤炭经营企业在签订购销合同时,要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用煤质量的要求确定各煤质指标的基准值,商定由第三方公正验收检验作为结算依据,并要做到源头监控、中间跟踪,到厂(场)去验收检验,以质论价,这些举措对于解决贸易双方因煤质而引起纠纷的问题,确保了用煤质量,同时还完善供货渠道,对于保证双方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深远的作用。

第三方公正验收检验是公平交易的一杆秤,同时也是检验煤炭产品质量好坏的一块试金石,国家质检总局一直倡导第三方检验,并已在几大煤炭转运码头推行。目前浙江省此项工作起步较晚,但浙江省煤炭勘察院煤炭质量检测中心(原浙江省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率先在长广电厂开展第三方检验工作,已获得供需双方一致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浙江省煤炭地质勘察院煤炭质量检测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唯一授权的煤炭专业质量检验机构。48年来,始终担负着各类岩石矿物的鉴定与测试、煤质分析、水质分析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曾多次与国家煤炭科学院、煤化所等单位合作,完成并参与煤炭测试中锗、镓等稀有元素及原子吸收法测定以及煤炭中钾、钠、铁、钙、镁、锰的国家标准起草和煤炭标准样品的定值工作,2002年成为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会员单位,2005年加入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质和煤炭检验分会,成为浙江省唯一会员单位。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服务商;AHP;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TPL supplier’s choice is a key question of outsourcing,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 method is the premise of correct choice TPL service supplier. We should use reasonably,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 method that carries on the quality synthetic evaluation to it, which can guarantee the scientific nature.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AHP determination TPL service provider to appraise the target weight, and with determining the nature of the method through the quota which unifies to carry on the appraisal to TPL service provider, causes the enterprise to b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 TPL service provider’s choice.

Key words: logistics outsourcing; TPL service provider; AHP; appraisal target system

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外包正在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并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成为企业利润增长新源泉的有效途径。成功的物流外包可以成为企业竞争的利器,但是失败的物流外包往往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在物流外包中,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是整个外包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企业的物流功能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强化并进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目前在传统物流外包过程中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在定性评价过程中,主观程度较高,影响因素较多,经常会出现最初的选择并不适合企业的情况。

本文通过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以实例说明如何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评价,使企业在实际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中能够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而选择最优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1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

合理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依据和标准。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所应具有的全面性、实用性、可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的研究成果,现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地理位置、预期合作程度、运营能力、服务质量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整体状况,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运用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AHP)是在多目标、多准则条件下,对多种对象(目标、方案等)进行评价的一种简洁而有力的工具。在企业进行物流外包过程中,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可以理解为多目标决策问题,而AHP正是用来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运用AHP使得整个过程可以量化,这样能够减少选择过程中的主观性,使企业能够选择出合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因此,以AHP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运用AHP进行决策时,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问题,确定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3)计算各层次相对权重的单排序;

(4)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总排序。

转贴于

3评价实例

某生产企业要选择一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现有A、B、C三家服务商可供选择。根据本文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评价。

3.1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上述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和AHP的理论,建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2)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构造采用专家征询法,由专家逐层分析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并综合其结果,用1~9标度进行两两对比的方法,采用正互反矩阵表示判断矩阵,本文列举判断矩阵A-Bi(i=1~4),如表2所示。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现运用AHP专用计算工具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层单排序的权值见表2中Wi列。

由计算可见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CR)值小于0.10,因此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

3.2评价实施

由计算可知,该企业应选择服务商B为该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的服务。

4结束语

本文针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问题,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问题的主观性,使得整个评价选择过程能够量化,增强了选择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者从众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中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傅少川,孟郁,王奎英. 两种定量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方法[J]. 物流技术,2006(4):50-52.

[2] 朱紫茂.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 经济与科技,2007(8):92-93.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4篇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检测业仍高速发展

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司长谢军首先从计量角度阐释了检验检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在致辞中谈道,“检验检测是通过准确的数据和结果来衡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而计量是控制质量的基础,也在提升质量,特别在创造更高质量上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目前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质量强国建设被推上新高度,也对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计量,在质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也应大力投入。检验检测机构要在保障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在加强质量安全、推动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体现出检验检测的价值。”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行业发展正在受到政府重视,明确将检验检测行业列为高技术服务业、生产业、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行业。国家先后出台政策,提出年均增长18%以上的目标,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行业。此外,政府加快‘简政放权’,放宽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条件,创造事中事后监管,扩大第三方产业监管。这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变化,必将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技术、管理、服务和品牌的全面发展。”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董事长齐京安在发言中表示。

此外,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副总裁王虹在演讲中也引用了一组数据。根据质检总局的《2015年度检验检测统计信息》数据显示:从机构数量看,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1122家,较2014年增长9.82%,近三年年均增长11.92%;从吸纳就业看,吸纳就业人口共计945073人,较上年增长8.78%,近三年年均增长10.36%,高于全国新增就业人口增幅;从营业收入看,2015年检测服务业营业收入1799.98亿元,较上年增加10.37%,近三年年均增长 13.45%,远高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水平。

这些数据表明,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检验检测服务业仍保持高速发展,第三方检测行业今后仍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行业。

今年8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的提升。王虹在演讲中,则着重释义了总理讲话释放的重要行业信号:一是促进中国制造全产业链提升,作为第三方机构尽快建立自己的标准,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二是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质同标,国内检验认证市场与全球市场一体化步伐将逐渐加快;三是建立检验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制度,对机构运营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四是加快建设跨部门跨行业消费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国制造全链条服务能力建设及服务业态必须有所创新。

“从产业特殊性来说,这个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每年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700多万,检测产业的特殊性则主要表现在:一、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利益;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整体指数;三、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外贸发展;四、减少质量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五、提供资源节约环保服务,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六、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监管效力;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经济运行整体质量。这七点看似枯燥,却可以为产品开发找到解决路径,更是检验认证质量强国的技术工具。”王虹说。

UL集团全球副总裁冯皓在演讲中也表示,“当今世界,质量和安全已融为一体,是大质量、大安全的概念。质量和安全的保障离不开独立第三方机构。国家已经对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精准定位,对于高技术和新兴产业而言,检测认证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无论立足当前还是面向未来,激发第三方机构的潜力至关重要。”

机构整合进展不大,数量不减反增

2015年全球检测市场规模为20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倒退到2011年前的10年,全球平均增长率约为10%,近三年增速开始放缓约为6%,预测未来三年增速为3%。王虹表示,“这个行业的放缓期是全球性的,目前我国机构平均盈收规模是500万元,人均产值仅19万元,中国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发展阶段,这也为产业整合和产业集聚带来了机遇。中国正在由政府主导、行业主导的整合,向市场主导、特别是向资本市场主导模式切换。”

由于中国产业集聚是政府主导行政和市场双驱动,而我国机构整合三年来,事业单位比重已从42.5%下降至38.1%,我国检验认证机构集聚正向高度市场化转型。在王虹看来,其下降的趋势和改革的趋势是高度一致的,整合能深度集聚就不要浅层叠加。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院长李新实在发言中也表示,“市场行为需要市场法则去调节,不能依赖于政府的强制作用。政府也要转换角色,找准定位,从集裁判员、运动员于一身的角色中摆脱出来,转向制定规则、规划引导的裁判员角色,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能交给市场做的尽量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部门更多的要通过顶层设计和购买服务去扶持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拉郎配。”

此外,对近些年机构整合后出现的一些情况,李新实坦言,“自国家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整合以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整合进展其实并不大,机构数量不减反增。由于舆论过度夸大检测行业的市场潜力,导致社会各界竞相投资检测行业,甚至一些赚了点钱的包工头也想搞检测,造成检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一哄而上的乱象。因此检测行业资源整合仍任重道远,单靠行政手段推进难以奏效。”

天祥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柏学礼在演讲中,对中国检验检测市场着重谈了五点变化:“一、20年来,检测行业增长总是高于GDP增长,发展过速,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产能过剩致实体经济缺乏发展动力,国际竞争加剧,未来如此快速的增长恐怕不会再现。二、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已停止增长,出口生产向东南亚转移趋势明显,以进出口贸易服务为主的机构会受到冲击,尤其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会加大对行业的冲击,已经有很多工厂关闭。三、成本上升过快,制度成本越来越高、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对第三方机构的直接影响是利润下降,运作效率和稳定性都受到冲击。四、中国检测机构多为中低端服务,供大于求,必会带来价格战,一旦价格战打响则没有赢家。五、真改革与假改革,想开放还是不开放,对行业的未来起决定性作用,而制度成本的提高会间接增加企业成本。这些变化是检验检测市场变化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引出系统解决方案

SGS中国区总裁杜佳斌在论坛上发表了“乘搭‘一带一路’快车,助力中国工程企业出海”的主题演讲,并提出布局新领域,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进行战略转型应对市场新格局的策略。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的一年。对于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来说,面对劳动力成本增加,消费品制造业逐渐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等一系列市场变化,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中国优秀的工程企业、制造公司,凭借他们出色的实力、先进技术和工艺,开始展露强烈的‘走出去’的发展意愿。”杜佳斌说。

面对“一带一路”战略给行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柏学礼则在演讲中向行业提出了疑问。他表示,“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为第三方机构展示了未来在相关领域的需求和机会,但关键还要看能不能抓住机会。新机遇面临更大的投资,也面临更大的风险,人才、资源、技术装备是否能适应未来的机会?机构内部组织架构、思维方式是否适应现在的机会?过去会分成轻工玩具或电子部,但未来每个部门之间渐渐变模糊了,比如每个行业都会涉及到智能。而智能问题、能耗问题、新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未来要如何分工?怎样按照市场发展变化调整机构内部组织架构。

他还透露天祥成立了专注于招投标的团队,其中标机会也很大。“中国政府和央企通过招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量越来越大,基本打破了垄断采购服务和国有大企业的采购,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中央供应侧改革的战略思想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第三方机构从围绕产品服务向系统性的总体解决方案服务发展。过去第三方机构是围绕着某一产品某一测试或某一单项的服务,而‘一带一路’战略却展示了综合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比如,中国地铁出口到新加坡,在中国是领导一拍板,铁路部门、交通部门一拍板,即使没标准也可以。但出口到国外就不行,国外有标准有要求,需要符合标准和要求。所有的‘一带一路’战略到中国制造2025都会碰到这个问题,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重要历史转折期,柏学礼认为不应该依靠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功和经验,过去成功不代表未来也成功,过去成功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并非自己本事很大,现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本不能套用过去的经验。他举个例子,“我们人事部招人,现在要招经常跳槽的人,因为跳腻了就不想跳了,还没跳过槽的招进来还得跳。所以很多情况都在变化,不能依赖过去的经验。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有毒有害和损害环境的化学物质被发现,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新标准、新方法、新的测试要求。新生型的化学物质比我们研究发现它毒害的速度要快,研究它的速度反而慢。”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 网上支付 支付模式

一、引言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成为商品交易的最新模式。作为中间环节的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流程中交易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不是面对面进行的,而且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分离的,这种没有信用保证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商家不愿先发货,怕货发出后不能收回货款;消费者不愿先支付,担心支付后拿不到商品或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先冒险,网上购物无法进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是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它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它的出现和发展说明该方式具有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义

第三方支付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三、第三方支付模式分析

1.第三方支付交易流程

第三方支付模式使商家看不到客户的信用卡信息,同时又避免了信用卡信息在网络多次公开传输而导致的信用卡被窃事件。第三方支付一般的运行模式为: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第三方在收到代为保管的货款后,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商家发货;买方收到货物、检验商品并确认后,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将其款项转划至卖家账户上。这一交易完成过程的实质是一种提供结算信用担保的中介服务方式。这里以B2C交易为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交易流程如图所示。

(1)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站选购商品,最后决定购买,买卖双方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

(2)消费者选择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交易中介,用借记卡或信用卡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并设定发货期限。

(3)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商家,消费者的货款已到账,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

(4)商家收到消费者已付款的通知后按订单发货,并在网站上做相应记录,消费者可在网站上查看自己所购买商品的状态;如果商家没有发货,则第三方支付平台会通知顾客交易失败,并询问是将货款划回其账户还是暂存在支付平台。

(5)消费者收到货物并确认满意后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或认为与商家承诺有出入,可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拒付货款并将货物退回商家。

(6)消费者满意,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划入商家账户,交易完成;顾客对货物不满,第三方支付平台确认商家收到退货后,将该商品货款划回消费者账户或暂存在第三方账户中等待消费者下一次交易的支付。

2.第三方支付的应用领域

第三方支付主要适合于C2C、B2C的部分领域。《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对电子支付的每笔金额及累计金额做了具体的限定。虽然对于第三方支付没有过多的涉及,但是这方面的规定肯定不久就会公布。在实际应用中,B2B交易还是以银行支付结算和商业信用为主;在B2C市场,将会以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共存,商业信用高的、金额较大的以银行结算为主,商业信用低的或金额较小的以第三方支付为主。在C2C市场,因为没有可靠的诚信体系,银行结算几乎无能为力,应该以第三方支付为主。

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1)第三方支付的优点。①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了与众多银行合作的方式,从而大大地方便了网上交易的进行,对于商家来说,不用安装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费用和操作。②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中介方,可以促成商家和银行的合作。对于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成本。③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商家网站解决实时交易查询和交易系统分析,提供方便及时的退款和止付服务。④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交易双方的交易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防止交易双方对交易行为可能的抵赖以及为在后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的证据。

总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当前所有可能的突破支付安全和交易信用双重问题中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2)第三方支付的局限性。第三方支付被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法律的不完备,并且没有建立起国家的信用体制,第三方支付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还处于非常浅显的萌芽状态,支付方式也面临挑战。第三方支付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第三方支付还不适宜在B2B中进行;其次,交易中出现纠纷买卖双方往往各执一词,相关部门取证困难;最后,支付平台流程有漏洞,不可避免的出现人为耍赖,不讲信用的情况。另外有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安全漏洞,这些不足已成为第三方支付发展道路上必须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4)第三方支付面临的问题

①市场竞争问题。支付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先反映在和银行关系的竞争上。能否与各大商业银行形成紧密合作,能否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将价格谈到最低,成为支付公司竞争的首要手段。但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有合作。当银行不通过任何第三方支付公司,而直接与商家连接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面临来自银行的强大竞争。除银行之外,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还面临四种力量的竞争,分别是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商、客户、现有产业竞争对手。他们是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基本力量。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五种竞争力量在市场上的博弈竞争,将共同决定该产业的平均盈利水平,这五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也将对第三支付平台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运行风险问题。第三方支付结算属于支付清算组织提供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中央银行将以牌照的形式提高门槛。对于已经存在的企业,第一批牌照发放后如果不能成功持有牌照,就有可能被整合或收购。政策风险将成这个行业最大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资本对这个行业的投入,没有资本的强大支持,这个行业靠自己的积累和原始投资是很难发展起来的。现在国家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准备在注册资本、保证金、风险能力上准备对这个行业进行监管,采取经营资格牌照的政策来提高门槛。

此外,第三方支付还面临着其它问题。如:诚信问题,用户担心的是支付后得到的东西是假货,或获得的服务,以及产品非网络购买时当初所想;认知问题,网络教育的不够全面,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电子支付,另外,支付公司还没有真正拉动用户来定购,并没有真正的用商品价值和服务来吸引用户;政府监管问题,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给支付体系监管提出了全新课题。

四、结论

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市场集中化程度低、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标准化服务固然是市场所需要的,但更多商户需要的是定制化的支付解决方案,创新已经成为第三方支付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方支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是电子支付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延伸业务增值服务的拓展。当前、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最为关键的是理顺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结合国情开展服务创新。

第三方支付将成为引导网络消费走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中国网上支付完善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然趋势。第三方支付服务也将成为解脱诚信困扰,迈向下一里程碑的重要环节之一,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宽海张靖:第三方支付的分析研究[J].中国信用卡,2006年第7期:59

[2]李二亮刘云强:浅议第三方支付平台[J].电子商务,2005年9月:93

[3]董仁涛支付宝:从淘宝网看电子商务支付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6年1月:133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6篇

1、概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企业绩效中的供应链集成管理。集成本身曾经被定义为一些孤立的事物或元素通过某种方式集中在一起,产生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供应链中的集成是指,企业在运作业务流程中的内外部的简约化和协调化,这两者的相互联系。今天,这个术语涵盖非常广泛,涉及到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服务管理,包括企业的采购、物流管理和责任分配。另外,研究中界定了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即运输和仓储服务提供商。例如,为企业和第三方集成战略性管理的信心,不仅协调双方日常事务性活动,而且也为分析其运作模式。

虽然我们能够意识到集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内外部集成整合时很难达到两全其美,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企业都倾向于外包,而且一个产品的增值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与外部功能密不可分的。这样来看,集成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集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掌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有效集成管理。

研究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及成功案例的文献数不胜数,例如研究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角色转变,服务范围的扩大包括售后服务、客户服务和逆向物流等等。几年来,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作为供应链系统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供应链系统的构建、协调与运行控制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对促进供应链集成,甚至整个供应链的集成管理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整合的促进因素是增值活动。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增值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活动是设计用来增加物流网络的效率和连接存货状况的活动。例如,延期、排顺与及时送等。除此以外,其他类型的增值活动如维修服务、服务中心等也能成为供应链管理或整合的动力或源泉。本研究还考察企业绩效,并与没有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进行比较,结合影响因素,分析这两种企业的显著不同。

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下:在接下来的内容回顾模型的运用和假设,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2、模型运用和假设

解模型及相关假设:

1) 探索有利因素与企业效益的关系

2) 研究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与没有提供的企业效益的所有差异

3) 确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与没有提供的企业效益的显著差异

2.1有利因素:信息集成和关系建立

首先了解信息集成,信息资源集成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中提出的信息集成是以第三方物流为中心进行集成供应链系统集成涉及到物流的集成与信息流的集成,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功能更多体现在物流服务与信息服务的提供与系统行为的协调上。Bookbinder和Dilts发明了一种物流信息集成系统,此系统可将出境货物由制造商直接到供应商,他们发现,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协调也可以通过使用诸如电子数据交换信息集成工具增强。另一个研究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花巨资对信息集成系统进行投资为提高他们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效率。因此,我们得出假设:

H1、信息集成有利于企业提升业绩

其次,第三方物流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客户关系建立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供应链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资源在供应链上合理流动,提高企业竞争力。Knemeyer和Murphy研究表明,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在对提供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调查中,Hoek发现,供应链双方沟通的频率和水平是建立关系的重要因素;Stank et al. 研究中发现关系建立是否友好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同样,Knemeyer等人认为伙伴关系的建立是直接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体验。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假设:

H2、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有利于企业提升业绩

2.2 因素: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准则

在一定程度上,第三方物流领域涉及到了物流服务的选择标着以及物流服务绩效评价准则。例如说,如何在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此外,Harrington等人制定并实施了第三方物流是提供商的措施。最近的研究也有表明,Knemeyer和墨菲用关系营销的角度确定选择第三方物流的标准,确保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这些研究指出,有必要制定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和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准则,选择的标准首先要建立在绩效评价准则的基础之上,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运作绩效进行跟踪监督,故第三方物流的两个因素与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假设:

H3、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

H4、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准则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

2.3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集成和差异

许多研究都调查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的看法,利布等人对美国制造业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使用有一个总物流成本,这会对物流系统的性能和客户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他发现,有效的伙伴关系的建立,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集成和第三方物管理很大程度影响公司业绩;拉菲克和加法尔证实了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对整个供应链流程进行整合,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该领域的专家,相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它们可以做得更好;墨菲的观点是从供应商和用户角度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罗斯研究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中的三个业务线,即货运,空运和海上运输和物流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进行供应链整合。莫特森和莱莫采用个案研究,探讨供应商与第三方物流如何一体化,他们还分析了信息和通讯等工具的作用。他们首先分析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集成的企业与未集成企业显示的不同业绩层次,之后讨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两类企业业绩的明显不同。这些研究表明,有必要了解如何将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进行战略性整合以提高企业的业绩。总之,第三方物流企业理应抓住机遇,努力为供链成员企业提供综合的供应链物流规划与设计,积极参与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物流业流程重组,并以此为契机全面介入到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物流运作中去。

现存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本文中涉及到的两个重要研究目标:1)了解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集成的企业与未集成企业的差异。2)在第三方物流运作方面,企业的成功因素。这两个理论能有力地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比其他企业能成功的一体化运行。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企业选择内部结构来实现,而不是交给市场。威廉姆森进一步认为,由于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也存在交易成本,故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主要决定因素理论认为,企业的目的是避免不确定性。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观点,认为企业可以依靠市场机制,如外包等,巴尼认为企业缺乏运输,仓储和物流能力将促进供应商与第三方物流整合。综上所述,那些将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一体化的企业的业绩远远高于未集成的企业。因此,得出如下假设:

H5、与未集成管理的企业相比,已经将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集成管理的企业业绩明显更高。

2.4集成战略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一体化管理的扩展,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信息集成是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的融会贯通,包括信息在不同结点企业之间无缝的流动,尽量减少信息在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迟滞现象。因此,信息集成的重点是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集成的预期效果,需要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行为进行规划、组织与协调,促进物流与信息流在整个过程中合理地流动,使不同参与结点企业的物流过程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这些是合乎逻辑的分析,这样强调信息集成对企业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假设:

H6、与未集成的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集成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更加重视信息集成的战略重要性。

从理论上来讲,(Granovetter,; D’Aveni)认为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的良好协调;Cyert and March解释到,企业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主要成员,核心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有很大影响。Alderson,在其文章中提到,谁占领了市场,谁就能赢得竞争,然而现在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从关系营销学的角度分析,建立良好客户是战略,着重于整个供应链的优化。信任在许多的物流关系模型中经常被提及,特别是与物流外包有关的领域。有效的服务营销依赖于对信任的管理,同样,Williamson等人说道:信任是成功的物流联盟唯一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客户感到满意,彼此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也才会有良好的客户关系。因此,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还要与最终客户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发展与最终用户的关系,通过企业的内部协调,对最终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所以,我们假设:

H7、与未集成的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集成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更加重视建立客户关系的战略重要性。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适当的奖励计划和执行机制能够对机会主义行为形成影响,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对于3PL的用户有着重要的实际含义,如果在实际的关系中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越高,那么就需要花费相当多的资源来控制和监视。例如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的绩效评估中,时刻跟踪绩效情况;对第三方物流的选报标准要严格统一规定,类似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在评估阶段和业务操作流程中确保内外部的一致性和最小的成本。故,假设:

H8、与未集成的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集成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更加重视率选第三方物流的标准。

H9、与未集成的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集成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更加重视第三方物流的绩效评估。

3、调查研究与结果分析

本调研在搜集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与第三方物流的参与者和此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该调查经过了专业人士和学者的预测,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度,我们使用多指标的预测。此调查对直接负责物流服务等高级经理等进行了走访,了解具体情况,设计调查问卷。

首先向被访者了解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服务集成的效果;其次针对企业的业绩建设,要求被访者说明业绩的5个不同程度(1=不成功,5=非常成功)。公司业绩的构建措施包括一个公司的销售、利润、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第三方物流的信息集成战略,包括资源选择标准、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估及客户关系的建立。被访者将给这三个信息集成的战略重要性打分(1=不重要,5=非常重要)。信息集成可以改善整个供应链集成管理;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由6个指标,分析能力,生产能力,和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的资源等;第三方选择标准也包括六个变量,审查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的标准;建立客户关系包括六个变量,解决企业的瓶颈,提高客户满意度。

表1:

表1中总结了被方者企业的信息,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集成的企业占39.2%,另一种是未集成得企业占60.8%。根据汇总统计数据,可以推断在有极少数企业是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集成管理,也可能是因为调查对象中批发商和零售商占比较少,因为他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会存在战略同盟关系,在调查中显示的大部分是终端产品的厂商。在企业规模和年销售额的统计中,发现供应链和第三方集成管理的企业的规模更大,业绩更好。发现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集成管理的企业中超过一半的被访者销售额在$100,000,001,而未集成管理企业的销售超过$100,000,001的只有36%,形成鲜明的对比。

4、主要的研究分析

4.1假设结果的验证

为了检验假设1-4,皮尔森相关分析采用信息集成,建立关系,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与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标准这四个指标来评估企业的业绩。分析这个四个指标并不是为了证明彼此间的因果关系,而是为了证明它们与企业业绩存在的正相关关系。

表二

表2中明显地说明了四项指标越高,与公司业绩越是积极的影响,因此,信息集成,建立关系,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与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标准与企业成正相关的假设是成立。接下来检验假设5-9,通过比较四项指标,可以比较供应链与第三方物路集成管理企业与未集成管理的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利用方差比较单独对企业业绩和信息集成,建立关系,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与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标准5个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如下表3所示:

从表3中,分析可知,信息集成对于供应链与第三方集成管理没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假设结论5和6就不成立。这个结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供应链与信息集成已经说明了非常重要的二元关系。然而结果中显示,企业重视建立关系(H7)、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H8),以及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标准(H9),因此支持假说H7型,H8座,和H9。

5、讨论

在本文中,我们多方面搜集文献,我们检验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同盟关系,对美国公司采取样本,并设法了解其与企业业绩战略发展的有利因素。利用现存理论,我们定义了四个战略因素分别是:信息集成,建立关系,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与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标准,主要用于预测在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3PLs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研究结果是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建立维持战略关系,使用审计工具评估这些基本因素,利用每个基本因素进一步阐述战略发展重点。例如,我们定义一下6个指标作为成功信息集成的典型特点。(1)沟通客户未来的战略需求应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2)沟通贵公司对供应商/运营商的未来战略需求;(3)建立供应商,运营商和客户一体化的信息系统;(4)提高整个供应链的 整合度;(5)与供应商,运营商和客户共享非正式信息;(6)与供应商,运营商和客户共享非正式信息。

因此从这些变量中可以看出 ,成功的信息需要与3PLs集成要求信息技术投资,以及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模式整合信息。其它战略因素也是类似的解释。我们的研究表明四个战略因素,即信息集成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标准,第三方物流绩效评价标准,建立关系与企业绩效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一个相关问题的研究是,通过比较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集成管理的企业和未集成管理的企业,了解企业重视或者愿意对这四项战略要素进行投资。我们研究结果比较有趣。首先,没有显著的统计结果可以说明两种企业业绩存在差异。我们的样本表明,企业没有高度差异,只是由于其供应链集成策略不同,这个结果是耐人寻味的,与其他的研究成果说第三方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说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其次,比较两种企业的投资综合水平,发现供应链与第三方集成管理的企业对投资等级进行了设置。第三,与十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不同形式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不同程度的假设对企业业绩起到了一致统一的积极影响。这项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假设。

我们的研究存在限制,虽然我们的研究包含了大量的样本,但是基本都是基于美国的企业,当前的商业环境显示,新型的商业模式可以将全球和本地的第三方物流相结合。此外,还有一些影响关系建立和企业业绩的背景因素。

6、结论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7篇

一、什么是第三方支付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

第三方支付平台近年来迅速增多,2005年前后仅有40家左右,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现在已达320家之多。目前国内支付行业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它们以在线支付为主,捆绑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做大做强。而另一类则是以快钱、汇付天下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业,侧重行业需求和开拓行业应用。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问题

1.缺少准入门槛,企业资质混杂。

由于长期没有准入门槛,第三方支付行业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用户也频频遭遇利益侵害,使得他们对第三方支付的信心不足。一些做网上生意的经营商表示不经常使用第三方支付,觉得不靠谱。新闻曾报道深圳某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为替提供支付服务而被查封数月,导致大量用户账户内余额滞留,影响了日常生意。此事给很多商人留下“心理阴影”,不敢再相信第三方支付。上海的傅先生就是其中一位,2008年,傅先生向某支付平台给自己的账户充值,本来打算充300元,不小心按错了键充了3000元,于是,他立即向平台方要求提现,对方表示1~3个工作日即可到账,但是两三个月过后傅先生都未能提现成功。期间,傅先生多次拨打对方的电话甚至上门,也投诉过很多次,但是问题时隔一年才解决。“使用第三方支付,就是图个方便,谁知道会产生这样的麻烦事。”这是很多用户的心声。

2.非法分子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转移。

第三方检验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质量认证 检验监管

“见证评审”是指对认证认可评审组的评审能力和专业能力实施现场跟踪验证。见证评审监管模式就是在第三方机构审核时,检验检疫机构通过对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重点工序、关键控制点的抽样跟踪,在验证评审组能力的同时实现对企业管理体系的审查和监督管理。

一、见证评审监管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认证机构对企业认证/监督时的见证评审。《认证认可条例》规定了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负有对认证活动实施监督的责任,而对认证有效性的监督分为对认证机构现场监督和获证企业现场监督两种方式。

2.企业内审实施时的见证评审。国家质检总局第113号令赋予了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工业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管的权利。企业获证后能否持续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是认证有效性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见证评审监管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见证评审的策划

1.见证评审的时机。依照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监督管理相关规定,见证评审可每年组织两次,分别在认证机构对企业认证/监督和在企业内审时实施。

2.见证评审的内容。见证评审应重点关注以下过程:①对顾客要求进行确定的过程;②进货原材料控制的过程;③产品生产及包装过程;④产品检验过程;⑤产品储存及运输过程;⑥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⑦产品一致性验证;依照GB/T 19001-2008,重点关注的条款有7.2.1、7.4、7.5.1、7.5.2、7.5.5、8.3等。

3.见证评审的准备。见证评审前,检验检疫人员应首先对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进行审核,确认其符合认证标准、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见证活动应重点放在审核机构对上文所属重点条款的审核过程,以确保所抽取样本的代表性、充分性等。

(二)见证评审的实施

1.认证机构对企业认证/监督时的见证评审的实施。目前出口企业相当一部分通过的第三方认证由系统内认证机构实施,可以尝试建立认证审核与检验检疫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制度。对于系统内的认证机构,首先令其将对出口企业实施工厂检查前的审核计划及时报送检验检疫机构,让检验检疫机构及时做出监管计划。然后检验检疫机构将需要见证的条款或过程及时与认证机构进行沟通,以便于认证机构合理调整审核安排,配合好见证评审的实施。对于系统外的认证机构,宜从国家认监委或地方认证监管机构层面与认证机构进行沟通。令其在不影响审核活动实施的前提下,配合好检验检疫机构的见证评审。在现场见证过程中应注意与认证机构的沟通,维护审核组长的权威,确保审核工作和见证活动同步顺利完成。同时,应与认证机构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解决见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企业内审实施时见证评审的实施。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监管对象策划的内审时间,制定监管方案,合理安排时间。企业在编制内审方案前应充分与检验检疫机构沟通,以确定内审的时间、准则、范围等内容,制定内审计划。内审实施时,对上文所述重点条款进行见证评审,监督企业内审小组的活动,保证内审小组对所列场所和过程的覆盖,保证审核抽样的代表性和充分性。同时,通过见证活动验证企业内审员的能力。同时也应注意与内审小组的沟通,要维护内审小组组长的权威,发现内审员审核方法不恰当或能力不足时,及时与内审小组组长沟通,寻求解决方案,使内审工作顺利开展,保证见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见证评审监管模式推广的途径

(一)见证评审模式的切入点是与出口许可证审查工作相结合。

目前,出口许可证的评审模式是要求企业先到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型式试验,试验合格后由分支局组织预考核,最后由省局认证处组织评审组进行正式考核。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工厂审查要求的内容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将许可证审核作为见证评审监管模式的试点。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由检验检疫机构派出见证审核员,联合对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见证人员通过对审核过程的抽样跟踪,并根据第三方的审核结论,判断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适宜、有效。同时,见证人员有权对审核组的审核能力做出评价,作为认证有效性监管的材料。审核过程中通过协调沟通,审核组可以共享审核发现,形成统一或者独立的审核结论,判断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评审。由于每年都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或3C工厂检查,检验检疫机构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结合审核,加大了监管的力度。

许可证评审结合第三方认证进行试点,意义在于将官方的行政许可活动与社会公正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法规层面上扫除障碍,从理论层面上探讨方法,从实施层面上总结经验,为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这既符合检验检疫机构工作重心转移的趋势和工作方式转型的需要,也符合检验检疫职能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二)见证评审监管模式的试点成功之后,可以结合分类管理建立科学的企业评价和监管体系,进而推广到所有工业产品出口企业的监管工作中去。

分类管理创新性的实行二维管理模式,即“企业类别+产品风险”。要求对企业从九个方面进行分类,对产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实施动态管理。现在,第三方认证和检测机构覆盖的领域已经相当广泛,从质量到环境,从节能到安全,从供方评价到产品检测,涵盖了企业生产活动涉及的方方面面。而且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拥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优势和工厂审查经验。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能力和丰富资源,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实际情况,加以规范和监管,形成以第三方认证/检验为基础的科学的企业综合评价和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