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报告文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报告文学范文第1篇

在社会全面转型,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的全球化趋势下,当我们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之际,现代文明(东、西方)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审视与批判,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迷茫与前景并存。为了不断做大“经济馅饼”,满足贪婪的物质消费欲望,人类正在向自然开战,向自己的同类索取。人类失去了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之心,不断地消灭其它物种和生命,正在成为“生命的孤独者”,难以享受到与其它物种和生命共存共娱的欢乐。同时,自大的人类亵渎神灵、失去信仰、放逐崇高,正在成为一个精神无所归依,失去终极关怀的精神流浪者。

正在这种全球背景下,诸多先驱已经开始呼吁保护人类地球,尊重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由此提出“生态文化”的概念。从文化层面来看,生态主义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亚文化。生态主义文化在中国虽然诞生的时间不长,且处于被人们忽略的状态,但种类齐全,从生态哲学到生态文学都已经存在,而生态报告文学的兴起,为整个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试图从生态报告文学在文化格局中的坚守、 生态报告文学的时代警示、走向开放的生态报告文学三个方面予以阐述,以期对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精神坚守:生态报告文学的本我确认

“作为一种‘时代文体’,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特定社会文化生态的激发。它会以强新的世纪无限壮阔、无限丰富、无限复杂的社会现实存在,报告文学作家坚守关注国计民生、守望人类价值原则的高尚的文学精神,以及视觉文化时代(“全媒时代”)纪实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的受众因素等等,都使报告文学有可能成为新世纪一种强势文体。”[2]

何谓生态报告文学的精神坚守?对此的回答可能莫衷一是,著名评论家周政保认为:凡富有时代的前沿精神,做到卷入现实而思考现实,将精辟独到的见解贯穿于真实可靠叙述之中,也就称得上是找到了报告文学创作的灵魂。

而事实上,很多报告文学作家正是以这种具有这种精神坚守,即意味着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生活沉入达到了相当的深度;沉入,便会负重;负重的作品才会有它的分量。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中,被称为“环保作家”的哲夫(被称为“中国的唐吉诃德”),放着好好的作家不当,好好的小说不写,偏要和一个远比风车更可怕的敌人决一雌雄。他连续5年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沿长江13个省采访,历时108天,行程2万多公里;从源头到入海口,沿黄河采访,行程上万公里,纵横8省区……所有这些,最后凝聚成了三本沉甸甸的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国首套生态纪实文学丛书:《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在他的文字记录中,作者在揭示环境问题,暴光种种污染的同时,将笔伸向历史和社会的更深处,不仅写到动植物的保护、山体滑坡、沙尘暴,水土流失等问题。 作家陈建功在三大江河生态报告的序言中,用“颤栗、震惊”形容自己的阅读感受,“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翻开这几本书”的他,很快便不由自主地“陷入血脉贲张、惊悚骇然的境地”,因为他看到的是“猝不及防涌到面前的穷形尽相的生态惨景”[3]。

明瑞光:转型期生态报告文学的多维美学品格同样,徐刚所有的作品似乎也都围绕这样一个主题:为了生命的广大和美丽。先后推出了《绿梦》、《中国风沙线》、《倾听大地》、《中国,另一种危机》、《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等一系列重磅作品,厚重的文字,让文坛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在这末日一般的黑暗浑沌之中,风是唯一的主宰,沙可以掩盖一切,我们完全可以设想,那些中国西部的历史名城:统万城、骆驼城、楼兰、精绝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沙尘暴,并且从此被这强劲的黑风从地球上抹去, ”在这段文字中诗人徐刚在揭示滥伐悲剧时,常常以激情洋溢的抒情语言,谴责对于生态环境的恣意破坏,表达对于生态现状的深切忧患,文字优美富有感染力,具有诗的韵味和意境。他的笔锋尖利,他面对人类所处的生态问题,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更为立体的叙述方式,大量的真实数据和动情的文字把那些危害我们人类今天和明天的陋习、痼疾予以集中的揭示和穿透[4]。另一位报告文学作家李青松,近年来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关注野生动物的命运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创作了系列生态报告文学,代表作如《遥远的虎啸》、《孑遗》、《中国竹事》等多篇,讲述了虎、狼、大熊猫、蛇、古树、竹子等几十种动植物,尤其是珍稀动植物的有趣故事、现状、保护成果及存在问题,谴责了破坏生态环境、滥杀野生动物的坏人坏事,歌颂了一大批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人们。从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责任的重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王晓华先生说:“中国生态主义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其精神资源却是明晰的。有本土资源,如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念,老子哲学中的自然崇拜,也有非本土资源,如印度的整体主义哲学和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老子对于功利、技术、竞争、过度消费的批判使他成为生态主义的先驱。生态主义文化在中国虽然诞生的时间不长,且处于被大众忽略的状态,但种类齐全,从生态哲学到生态文学都已经存在,如宋祖良的《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余谋昌的《生态伦理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徐刚的生态报告文学,等等。这些著作的作者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知识分子不仅是社会的良知,而且应是宇宙的良心[5]。他们为人类提供最真诚的精神关怀和思想指引。他们秉持了报告文学作家那种关怀现实,干预现实,批判现实的文体精神。这样就使得生态报告文学的本我确认成为可能与必要,从而,也构成审美的多维美学品格。

综上所述,报告文学作家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通过对于人类功利、技术、竞争、过度消费等短视行为的反思和批判,认为报告文学作家不仅要在思想上扛起改造和塑造人们思想的大旗,让生态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大氛围,同时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出发,通过关注生态、敬畏自然和尊重生命,适时也及时提出了坚持天人合一的价值立场,责任、正义、良知成为生态报告文学坚守的主题。生态报告文学所体现出来的坚守精神,就在一种自觉的状态下进行了本我确认。

二、文体自觉:生态报告文学的时代警示

报告文学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在保证真人真事的前提下,它善于吸收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长。八十年代,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许多明显而重大的变化,长期以来一元化统治的意识形态视角被打破,人们关照历史与现实、人类与社会、艺术与文学因进入了文化的层面而壮阔,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交织互补的大趋势。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报告文学自觉地成为时代的号角,有更深的参入精神和忧患意识。

报告文学作家以自觉的意识,对报告文学刻意追求的“文学性”进行了一次反思,他们力图使报告文学回归到新闻本质,回归调查报告形式。通过文字传达出人类共同心声与愿望,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大众的呼声,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它自觉地成为时代的警号。

生态报告文学作为传统文化格局中的一分子,它注重自然文明的保留。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显现,中国的生态局面也日益严峻,生态主义运动随势而起。这股旨在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具有后现代意味的社会文化思潮,潜在而有力地影响着国家及民间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生态报告文学适时萌动并迅速崛起,勇敢地承担起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促进天人关系和谐发展的人间大义,并初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放眼未来时态的生态报告文学写作,宜在现实感应、主题诉求以及生态话语的智慧表达方面继续开掘,不断深化。

转型期生态报告文学以徐刚的环境文学选《枯荣家园梦》为代表,这本书深刻体现了徐刚的忧患意识。其中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将目光投向了正在被破坏的森林植被,揭示了现实社会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在阳光下还是月光下,只要屏息静听,就会听见从四面八方传来的中国的滥伐之声。”乱坎滥伐导致生态破坏的恶性循环:越穷越开山,越开山越穷,越穷越砍树,越砍树越穷。徐刚执意描写森林资源被滥砍滥伐的现实,写出了盗伐哄抢林木的状况,以触目惊心的场面和确凿的数字展示出滥伐哄抢森林资源的事实,使其成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代表作。一直关注着环境报告文学的评论家李炳银说,真正建立在新的环保观念上,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同关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从徐刚的中篇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开始的。此前,在不少人的感觉和意识中,维护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不过就是一些节约用水、搞好环境卫生之类的生活琐事。但到了徐刚的作品发表时,作家的思考已经达到问题的根本层面——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着手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徐刚充满深情地赞美森林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福祉,愤怒地控诉了那些肆意毁坏森林的野蛮行径,为维护森林的生存权利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向愚昧、向贪婪、向罪恶发出了大声的斥责,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不遭破坏,发出了强劲的呐喊。在这以后,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还先后出现了岳非丘呼吁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只有一条长江》、出现了杨兆兴报告在内蒙古沙坡头人与沙漠相互对持搏斗情形的《沙坡头世界奇迹》,出现了长篇报告太原一位退休钢铁工人以愚公移山一般的意志搬走城市造成严重污染的钢铁废渣山事迹的《走出古老的寓言》、出现了李青松遗憾许多野生动物家园遭毁坏,又遇人类袭击而灭绝,很多同动物之间发生的美好故事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的《遥远的虎啸》、出现了陈桂棣带着深深的伤痛心情报告淮河惨遭污染情形的《淮河的警告》以及徐刚此后陆续发表的《江河未必万古流》、《中国风沙线》、《水啊!水》、《最后的疆界》、《地球传》、《长江传》等许多作家有关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几乎对所有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真实具体的报告,对于增强人们的危机感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

龚举善教授说,生态报告文学这种新时期的报告文学要以新的战略眼光来审视自然,并且认识到把握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最高境界是维护自然的尊严、最大限度地争取与自然和谐相处.事实确实如此,只有人和自然达到和谐才会维持整个生态的平衡,生物链才不至于受到迫害。从这一层面来看,生态报告文学无疑是忧患的报告文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忧患意识,但这常常被视为个体的一种人生观,而未像报告文学作家那样把它作为国家民族整体的思维模式;中国文学的大部虽也时常将“忧患意识”作为文体功能,但却没有像报告文学那样角色明确和自觉,并且能一以贯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意识”是报告文学主体思想情结的核心和本源,这应当被视为报告文学审美生成的关键所在。 原因就在于,处在今天这个人口饱和的年代,农村移向城市的人口日益上涨,生存、住房、工作成了人们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人们无所顾忌的拼命挣钱成了他们生活奋斗的目标。人们全然不知当他们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新的生存危机,而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家,把脉了社会前进的脉动,体验现实环境带来的痛苦,正视了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诸如:环境污染,人的尊严和价值被冷落等等。

上述诸多迹象表明,环保性生态报告文学将在调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从人文关怀出发把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从这一层面来看,生态报告文学崇高的审美价值应运而生。

承此,生态报告文学作家在对环境、自然文明等认识和描述的基础上寄寓一种人文关怀,这势必给整个生态文化带来新的契机与发展的可能。

三、文化建构:走向开放的生态报告文学

转型期文学的发展形式是复杂多重的,这就要求报告文学作家具备立体多维的关照视角和思维方式,对任何问题都要进行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揭示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而生态报告文学所关注的社会以及生活全貌,使它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文学地位与话语权。它所蕴涵的哲学、美学上的艺术风格,成为文化构建的一个部分。

随着都市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人日趋急功近利,甚至开始了不计后果的野蛮掠夺,人为加剧了天人矛盾。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纪实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破译,既往的文学思维确认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在于征服自然,征服自然的标志是改造自然。李建军也认为:“‘向内转’导致了文学与外部世界的疏离与隔绝。它至少从两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造成消极的后果:一是只关注作家个人的缺乏意义感的内心生活,从而导致私有形态的‘个人化写作’、‘反文化写作’等‘消极写作’的泛滥;二是把技巧形式写作‘内部研究’的内容,把意义、价值、主题等因素当作‘外部研究’的内容,导致文学与生活、与社会的脱离,导致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瓦解,在这种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关注苦难与拯救,关注底层人的生存境况,通常被当作与文学无关的事情。”[7]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新时期的报告文学清醒地认识到,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最高境界,便是最大限度的争取与之和谐相处、互惠互利。这显然是现代生态伦理观念在报告文学层面的敏感投射。”以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针对首都地区水资源极度短缺的严酷现实。正告人们:“我望见了自然界虎视眈眈的眼睛,听到了自然界咬牙切齿的诅咒”,“向往着找到这80年年代剧烈演变着的城市终归回和自然界重归于好的答案”。郭传火《中的安徽》对水灾的忧戚,杨民青等《大兴安岭大火灾》对火患的诘问,以及《伐木者,醒来!》、《中国风沙线》、《西部在移民》、《中国生存的悲歌》等无不表现出厚重的关于现实生活境况和人类生存依据的忧愤心态与守护意识。

此一时期,梅洁女士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把创作视点投向基层群众,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品,如《山苍苍,水茫茫》。她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善良情怀审视着现实社会,尤其对鄂西水资源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生态意味。

概括起来,生态报告文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学,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像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

龚举善教授说,生态报告文学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学等多学科综合规约下的具有特殊审美意义的生态符号学,这种具有强烈现代意味的审美符号学,既是转型期中国文坛的必要,同时也是文学形式高尚社会操守的必然体现.从此一层面出发,新时期生态报告文学逐步走向开放已经成为可能与必然。

生态报告文学的文化经由单纯的或内部“消极写作”或外部研究的片面发展阶段之后,最后走上了关注人与自然最大限度的争取与之和谐相处、互惠互利较为全面的道路。这种对人与自然的全面关注,使文化的构建日趋完善,同时,它引起的一系列变革,为生态报告文学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四、结语

报告文学属于艺术范畴,是来自现实又超越了现实的跨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审美。报告文学的至美,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其锄奸鞭挞恶,追求超越的惊天地警告力量,所以生态报告文学在文化格局中的坚守、时代警示、 文化构建都体现了生态报告文学的美学品格。

预测生态报告文学的未来走向是困难的,但是在对生态报告文学进行了回顾和前瞻后,我们预感新时期生态报告文学之路日渐明晰。在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化语境下,可以预言全面、具体、真切表现全球生态伦理观念、文化生态碰撞的报告文学作品必将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读者的热衷欢迎。生态报告文学作为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全面转型、全球化趋势渐浓的势态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清醒而明智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家会审时度势,做新时期的参与者、记录者、思想者。

[参考文献]

[1] 龚举善.转型期生态报告文学的理性审视[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854.

[2] 丁晓原.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J].甘肃社会科学,2005(1):37.

报告文学范文第2篇

他们都还年轻。这年轻使他们充满了人格的魅力。我试图去理解他们,用同龄人平等的心,而不是记者审视的眼睛。于是,我不仅看到了他们外在的形象,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内心的颤动、困惑和迷乱。

困惑——我非财奴的超越和菩提书屋的叹息

徐元芳是一个26岁的后生。小个子,不帅也不起眼。但在万岙乡却很瞩目,常被作为一种现象展览在各种探究的目光之下。

他经营五金电器产品已有整整6个年头。名片上的头衔也随着岁月的更迭而不断变换:农民推销员,专业户主,供销科长、合资厂长……在贫富坐标的两极,他滑翔得十分出色。出色得令人妒忌!

自然,他很有钱。10万?20万?抑或更多。这是他的秘密。这个秘密在他与众人之间垒筑了一道无形的高墙。但再厚实再坚固的高墙也有可能出现豁口。那豁口便是他的菩提书屋

菩提书屋?浓厚的宗教色彩,大彻大悟的情绪。

他其实远未大彻大悟。

数万元的造价,换回了他万岙乡房屋之最的那份炫耀那份虚荣。四间五层楼,墙面马赛克,内壁三合板,要多气派有多气派。菩提书屋矗立在这气派的顶端。墨绿的地毯墨绿的窗帘映衬着茶色的天穹茶色的四壁,使35平方米的空间显得幽暗、凝重而不再宽敞。整齐排列的3000册书籍,在占据了两墙所有空间的5个大书橱的玻璃门后沉默着,矜持而神圣。一张别出心裁的丁字形大写字台,悬立于房间中央,象是一艘泊在绿海洋上的古船。室内虽然不乏现代化的装置:电话,计算器,对讲机,但仍然显得苍老古朴。

如何解释这种悖逆呢?我惊异地发现,凌驾于菩提书屋之上的竟是一居佛堂。很小,气氛却很浓郁。烛光灼灼,香烟袅袅。只是,寄寓神*的观世音菩萨,脸上竟有淡淡的凄惘淡淡的倦怠。这是徐元芳父母的精神家园。披晨曦,戴星月,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此念佛涌经。那笃实,那虔诚,那执拗,使原本极为空洞的木鱼声也充满了激情。

不奇怪的。两位老人的姻缘便是佛所缔造。一是出家和尚,一是忠实佛徒,庙宇间相识、相知并相好。38岁的和尚脱下袈裟,搂着女人还俗了。于是就有了元芳,有了这个人性的战利品,亵渎神灵的孽种。父母的骄傲意识和忏悔心理矛盾地统一在他的血肉之躯中。

他长大。做惯和尚的父亲没有求生本领,贫寒的家就靠母亲瘦弱的肩膀支撑。含辛茹苦,母亲用番薯丝、咸菜汤还有望子成龙的信念喂养他。母亲一字不识,却用砍柴换来的血汗钱为他争得学校的 一张课桌。一年两度缴纳学费,角票、硬币凑得齐齐整整,母亲却几番饿得昏死过去。他因此学得很刻苦,从小学到高中始终名列前茅。他想出人头地,给母亲一份报偿。

后来,他当兵了。

后来,他复员了。后来,他就成了温州10万供销大军中出类拔萃的一员。

原以为,出类拔萃是个迷人的字眼,可一旦落到头上,感觉并非那么单纯。炫耀拌着失落,热闹拌着孤独,甜酸苦辣全有了。闲下来,坐在菩提书屋那张古船般的写字台前,他总觉得象在梦中,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落不到实处。看书、写东西根本成了一种奢望,书屋也成了一种摆设,文明的摆设!

怎么办?

走出菩提书屋。走出!

他来到“五一”节的阳光下。

排列,组合。触目惊心的摩托车方阵!城关镇人民桥在国际劳动节的早晨展示了这个奇异的景象。回答是骄傲的:摩托车协会的第一次活动。越野赛。目的地:雁荡山。富裕的展览,激情的渲泄。

社会心理也随之本能地颤动起来。

徐元芳殿后。民间摩托车协会副会长在菩提书屋策划了这次行动,为的是向社会心理挑战,向自身的困惑挑战。阳光融融地照着,他心里一片明亮。

正是春耕季节。无数双泥腿跨过田埂,拥聚到公路边,目不转睛地瞪着流星般闪过的马达的轰响。手里是未插的青苗,脸上是惊诧,是歆羡,是勃动的妒忌和勃动的超越感。

越野赛结束。人民桥畔又聚集起触目惊心的摩托车方阵。回归的方阵。徐元芳倚着自己那辆火红的铃木,以副会长的名义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他突然感到底气不足。他看到父亲站在阴影里。

铁窗是阴影涵盖的世界。父亲刚从铁窗里走出来。33天囚牢生活源出于罪恶的金融大地震—抬会案的牵连。可他们一家并未参加“抬会”。自己是骗不了自己的。但是,那么气派的房子,那么多钱,从哪来的?不是响当当的赤贫吗,怎么转瞬间变为响当当的豪富?这是三中全会政策带来的吉兆祥云……他想说未来得及说,便被推进死一般的阴影。

这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吗?

他有了一种参悟。摩托车越野赛使他对社会心理折射出来的阳光和阴影有了一种深刻的参悟。自主意识和抵抗意识由此*入他的整体思维。在菩提书屋被骚扰的困惑发酵为打入上层、搏击世态的强烈的欲望。

文学是敲门砖。

他回到菩提书屋。高悬起直言不讳的宣言—我非财奴。四个古朴典雅的篆字饱蘸浓墨镶嵌在镜框里,似向世人袒露他自身驾驭的决心。

他一气订了16份报纸,29种杂志。《光明日报》《文艺报》《世界经济导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文学》《文学评论》《中国青年》等等,数量之多,档次之高,使每天踏着车轮而来的邮递员忍不住发向:“这么多,这么深奥,读得懂,读得完吗?”读!他挤压时间,克服惰性,甚至殚精竭虑,象吞咽苦果,但最终总难奏效。

报告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报告文学 新闻报道 真实性 艺术性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报道讲求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和及时性。报告文学被称作“时代的记录,历史的见证”,将生活真实与文学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报道重大新闻,充分运用各种文学手段,使新闻事件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

一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如果丧失了真实性,新闻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新闻报道讲求准确、公正、客观的再现,最大程度地将使报道与已发生的客观事实相吻合。人物、时间、地点、因果等都必须真实;新闻反映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引用的各种背景资料都必须真实。

报告文学是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报告”,它是采用文学形式的报道,作家看到了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激起了深度创作的欲望。或者是作家本身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直接进行了文学式的新闻报道。其中,真实性就占到首位。报告文学中的人物和事件是不可以虚构的,这与新闻报道极其相似。而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人物和事件,可以存在虚构。作者可以依据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对生活中的“某一类人”进行描写,人们却很难找到真实的这个“人”。而同样作为文学作品的报告文学,就是以真人真事或是新闻报道为基础,人物和事件是不可以进行虚构的,场景等等因素也要尽量保持真实。

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报道中交待时间、人物、事件和背景资料等等。而报告文学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加上主观情感。而这除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也是整个时代推崇的情感。因为报告文学中大部分描写的是优秀的人物和事迹,是时代和文学的需要。不需要作者夸张的描写,就已经足够震人心魄。作为文学作品,报告文学在秉承着真实性的原则的同时,相对于普通新闻报道会更吸引读者。原因就是报告文学选取的都是重大事件和最有价值的新闻人物,突出的事迹和榜样的力量就会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再加上作家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会使人物和事件更加打动人心。

二 艺术手法在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中的应用

同样是针对真人真事,新闻报道是对事件进行最简洁明了的报道,把人物和事件最基本的情况交待给受众。而报告文学是在报道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各样的文学手法,使这些事件比简单的新闻报道更加鲜活。艺术手法运用的是否成功、得体,是一部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报告文学作为文学作品,如果单纯像新闻报道那样“平铺直叙”,就丧失了它作为文学作品必要的艺术性。所以作家运用铺垫,烘托,倒叙或者是“蒙太奇”的手法让情节变得更加生动,跌宕起伏。新闻中虽然也会运用铺垫、倒叙或插叙这样的手法,但是相对较少。国外的新闻写作风格相对自由,运用各种手法要比国内常见一些。新闻报道的种类中,通讯类新闻相对较多。通讯篇幅不长,在较短的篇幅内铺垫,插叙这样的手法更是少之又少。而报告文学一半篇幅长,如果还是单纯的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没有或抒情或议论这样的写作手法加入其中,引领者读者去感受或悲或喜的情绪,整篇报告文学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可是不管如何运用写作手法,报告文学都不可以歪曲事实。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对陈景润的人物刻画就非常的成功。首先,作品开始时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写陈景润年少时受到的苦难。他经受战乱,疾病还遭受着别人的歧视,这些都给他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陈景润在时期还遭到了迫害。这些描述都是为了突出陈景润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不畏艰难困苦,克服身体上的疾病痛苦攻克了世界数学史上的难关。这种强烈的对比让陈景润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几乎粉身碎骨的可怕滑坠”“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在无限风光之间,一张又一张运算的稿纸,像满天飞舞的雪片,铺满了大地。”这样形象生动的描写,增加了整个报告文学的艺术美感和作品的感染力。把陈景润比喻成白鹤,表现主人公的自信和超脱。使得整个人物形象更加血肉丰满,引起读者的遐想,意蕴悠长。

三 报告文学追求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真实性和艺术性是报告文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写出好的报告文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对社会影响重大的人物和事件。而影响重大的事件中也分对社会带来良好影响和对社会进行批判的,对恶性进行暴露的事件。而报告文学更倾向于反映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精神,为群众树立榜样,带动大家想模范学习。所以,报告文学中人物和事件的选取十分重要。而且报告文学切忌为了其他利益,随意选取材料,成为广告式的报告文学。

其次,作者要深入生活。这点除了新闻记者要做到,报告文学的作者也要做到。只有不断的体验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无限接近,去体会他的生活条件,感受到和挖掘主人公的,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的精神品质和最突出的闪光点,才能找到最原汁原味,最可信的素材,甚至能发现一些新的内容。就像新闻摄影中的一句话:拍不出好的照片,是因为离得还不够近。

最后,要运用适当的文学手法,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所以不能随意的进行夸张,不能为本真实性的原则。但是仅仅平淡的叙事还是不够的,要从众多素材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最典型的素材,把他们整合统一,使得人物形象或者是事件的中心更加突出。作家需要反复的提炼主题,使其更加有思想深度。采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心里描写,环境描写,铺垫烘托等等,一切都要运用的恰到好处。

报告文学范文第4篇

――这是一曲艰苦跋涉、创造历史的英雄赞歌!

这本厚厚的报告文学集――《太行骄子》的手稿就摆放在我的案头之上。王有栓、崔德华、袁二宪、郭玉良、路铭、李志炎、刘生红、张增祥、郝朝鑫……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不停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伴随着社会前进的强劲节拍,他们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脚踏着生之养之的一方热土,高擎改革、发展、奉献的伟大旗帜,艰苦创业、卧薪尝胆、无怨无悔地生活、战斗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之中既有腰缠万贯而不忘报国的企业家,又有不入“品阶”仍孜孜不倦地造福人民的“乡官”、“村官”;既有在黄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当代农民,又有立足本职、用心血和汗水书写无悔人生的教育、卫生工作者,更有一个个创下不俗业绩的英雄群体……他们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可以倾听到历史之河汹涌澎湃的惊涛拍岸之声,更可以寻觅和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铿锵有力的运行轨迹。

本书的作者郭延昌同志是一位长年工作在地方基层一线的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他以一名文学工作者火一般的激情和一名新闻工作者所独有的良知,热情地讴歌伟大的时代,讴歌丰富多彩的生活,讴歌勤劳智慧的人民,讴歌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本书所记述的30多个人物和10多个集体,都是延昌同志亲自采访,总结提炼,执笔而成文并缀篇成书的。因而,书中的每一个主人公,甚至于每一个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读来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叹。我想,这与延昌同志扎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认真的思索,厚实的写作功底以及他对时代、对社会、对生活、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和高度的情感投入是紧密不可分的。尤其能在当前诱惑多多、物欲充斥、理想信念在一部分人心目中渐渐淡化的复杂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能够沉下心来,用心感悟时代和生活,用情赞美时代和生活,这确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这部报告文学集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和不足之处。诸如文章的整体思辨力稍欠火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略显粗糙,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挖掘深度不够。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各种文学手段的调动和运用仍显不足。而这些正是当前报告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与文章写作之时的社会环境、作者自身的从业经历、创作经验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有关。相信随着创作实践的不断增加,创作经验和教训的不断总结与积累,这些问题一定能够逐步得到解决。

在我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几个不同的文学辉煌时期。以此为标志,也奠定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为一种年轻的文学,报告文学可谓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中最最充满创作活力、张力和创作灵感的强势文学之一。伟大的时代为这一新的文学创作形式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火热的社会生活则为她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和动力。当今社会,信息庞杂,思想纷呈,关系交错,议论多多。每一个文学工作者在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定要具备面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勇气,要具备对社会生活理性把握的能力,具备对社会生活更多的关注热情和情感介入,同时更要具备将社会生活真实地转化成文学艺术的才能。而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文学表现形式当属报告文学。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报告文学是一种最具发展潜力和前途的文学体裁之一。我对报告文学的发展前景充满自信和乐观!

时势造英雄。20世纪之初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卓越的革命先驱;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弄潮者。而今,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必将再度涌现出万万千千个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创出惊天动地之业的时代精英。拿起手中的笔,热情地讴歌他们、礼赞他们、品评他们,应当成为每一个文学工作者和每一位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追求。

报告文学范文第5篇

张胜友是报告文学界善于驾驭大题材的作家,他与闽商文化史专家苏文菁联手,成功撰写出《闽商》,再一次让人信服地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实力。

突出文学界,在文学与现代大众传媒电视的结合部,为自己也为观众开辟出一块新的视觉天地,是张胜友的重要成就,也是他为这个时代作出的贡献。报告文学,作为上一世纪产生的新兴文体,本来就与现代传媒的书面形式――报刊的发展分不开,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把报告文学的纪实特点、审美特点,与作为视觉传媒的电视荧屏结合起来,甚至进一步与网络传媒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艺形式,是当代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必然趋势。敏感到这一趋势的当然不只张胜友一个人,他也不是始创者。但是,在纪实政论片或大型历史文献片的笔耕上,即文学脚本的写作上,他无疑是贡献最大、成就最高的一个。而他以报告文学家的身份强势进入的大型历史文献片领域,虽然还不能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形容,但可利用的经验,却委实不多。因而称他为荜路蓝缕的开拓者,当不为溢美。面对《闽商》的题材时,他已经是驾驭这类影视作品的老手了。

的确,《闽商》这个题材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既不是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书写,甚也不是某一时段、某一专门问题的书写。闽商,既是一个地区、一个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特殊职业人群,又是一个贯通古今的历史文化现象,如果是新手,肯定会望而却步,至少会感到“老虎吃天,无法下口”。但是,张胜友视野宏阔,目光犀利,凭借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还有他的学力、见识和胆魄,从古老的《山海经》的“闽在海中”的神话里,得到了灵感,找到了全书的切入点,可谓神来之笔。他们雄强的笔力,足以支持他上下古今,域内方外,展开他的历史叙述和时代感悟。他把闽人先民定义为海洋的民族,他们的生存,他们的命运,是注定向着大洋的。以妈祖女神为标识、为代表的奇特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的带有浓厚的尘世色彩和准宗教性的现象。张胜友在纵向的历史承传和横向的交融、碰撞中,编织着、展开着他的《闽商》图卷,显示出其深厚的历史感和历史识断力。

商家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属于货殖,是从物资、商品的交流、交换中,增加并积累财富。商家的文化精髓,就在于诚信,在于重义尚利、取之有道,在于和顺融通、四海大同。在五集《闽商》处于核心的三、四两集,都是围绕着商道做文章的。一为“闽商有道”,一为“商道泱泱”。“泱泱大国”,典出“季札观乐”,是他身为吴国人听了齐风之后的赞叹。齐是北中国发展较早的濒海上国,拥有渔盐之利。以后,用来形容中华文化。在张胜友和苏文菁的笔下,拿来形容闽商文化,实际上也表达了对正在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和中华商业文化的期许。

苏文菁教授是闽商文化研究的专家。她与胜友联手,就大大增强了解说词的知识风貌和学术内容。解说词中,特别是荧屏画面呈现中,穿梭进许多专家学者的见解与画面,与全片的主体叙事融为一体,而且画面流畅。这不仅显出撰稿人的功力,而且显出导演和摄像剪裁的本事。

报告文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纪录片;文体;流变;辨析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发展时期。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以广阔的视野、多样的形式和日益先进的拍摄手段和理念,倍受世人瞩目,并成为我国电视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目前对我国纪录片已有不少研究,例如对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纪录片的创作风格、纪录片的创作技法等都有了不少研究和论述。本文主要从前人较少涉及的创作文体方面对我国纪录片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纪录片与文体之关系

在讨论电视纪录片和文体的关系之前,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来源。自从电视产生以来,文学与电视便一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直在彼此改变着对方,双方在对方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电视传媒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制造出了浓厚的商业气氛,文学的文本形式和电视的联姻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一方面,电视要借助文学来提升自身的品味和寻求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文学要依赖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介来扩大传播效果。因此,电视开始有了文学文本的特征,而文学文本也受到电视媒介传播特点的影响和制约。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同样存在着与文学文本的沟通。

对于电视纪录片的界定,且前并没有一个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电视纪录片就是用电视摄像和摄影的手段来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等做纪实性的纪录并给人以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由此也可以看出电视纪录片与文学的关联并非直接来源于文学内容抑或文学文本内容本身。

电视纪录片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而这种审美感受正是源自于纪录片的文学性。文学性是纪录片的审美资源,纪录片必须借助于传统的文学审美积淀和文化底蕴,才能表现出最大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文学性最直观和最主要的体现在对文学体裁的运用上,文学体裁的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文体,顾名思义,就是文学体裁。任何文本都只能是某种体裁的文本。文本之所以会有体裁,正是由于体裁的不同能够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对于作者来说,体裁就是一种话语的方式,作者必须按照读者抑或受众的接受期待和所要表达内容的自身特点来决定和选择文本的话语方式。

体裁对文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1)体裁规范了文本的语言状态;(2)体裁规范了文本的形象状态;(3)体裁规定了文本的结构特点。体裁对文本的规范为体裁的分类提供了标准。体裁的分类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目前人们习惯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裁也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例如在散文这个大类中出现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小类别,例如杂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科普小品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然而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美感,就是对人精神的终级关怀。

电视纪录片采用文学体裁的话语方式对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展示,实现文学与电视的结合。纪录片艺术性的高低和思想内涵的深浅,不仅取决于纪录片的拍摄题材,也取决于对拍摄内容的剪辑与组合,这种剪辑与组合的方式就要借助于文学体裁的话语方式,可以说文学体裁的应用使电视纪录片在纪实性和艺术性上两翼齐飞。我们可以把电视纪录片看作一种电视文本,那么这种电视文本的体裁正是通过各种镜头语言和拍摄技法表现出来。由于使用了文学体裁的话语方式,因此修辞手法的重要作用也会很鲜明的体现在电视镜头语言当中。或者可以这样说,在文学作品中,文学语言是通过各种修辞技巧来表现主题的,而在纪录片中,拍摄技法和镜头语言就充当了修辞手法的角色。体裁运用的好,可以使纪录片展现的内容和素材更精彩,而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原本很好的素材变得黯淡无光。

二、我国新时期纪录片的文体学分析――创作文体流变与辨析

从我国目前所拍摄的纪录片看,文学体裁在其中的应用比比皆是,而正是由于采用了特定的文学体裁,纪录片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本文不从我国电视纪录片的整个发展时期来讨论文学体裁在纪录片中的应用,而直接从新时期来解析电视纪录片中的文体应用,这里的新时期指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因为,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文体发展变化进入了一个空前丰富的时期,各种风格样式的纪录片开始崭露头角。

1、谈到这一时间段内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就不能不提到《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这几部片子都是属于江河文化系列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这些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宏伟的气魄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经典的文化史诗。可以看到,这些片子都是以空间作为线索,以地域顺序成为剧情发展的主线,结构上环环相扣,因此这些作品就可以称之为章回体纪录片。

章回体是小说的一种形式,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10~14世纪)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艺人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文体的起源。章回体小说后来发展成为后世评书曲艺表演中所使用的底本。

以《话说长江》为例,片名中的“话说”二字就是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字样;从结构上说,该片一共25集,按照长江的流向,自西向东,环环相扣,每到处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正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说书艺术家在话说一部引人入胜的章回小说。

从整体上说从1978年到1989年,尽管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了多样的创作形式,但是总体上讲,以章回体的“话说”结构来支撑片子的文体创作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

2、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创作,开始借用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进行创作,散文体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愈加明显,并且在散文体中开始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颖的创作样式。散文体纪录片是指采用抒情散文结构形式表现的抒情纪录片,是一种在发挥了电视艺术视听结合优势基础之上,又借鉴了文学散文的创作手法而形成的电视纪录片样式。散文体的纪录片前人已经有不少论述,臧树清的作品比较有代表性,其代表作品有《长白山四季》、《春城花》等,这里不再赘述。

3、另外,报告文学体的纪录片开始出现。报告文学是散文与新闻体裁的结合,因此报告文学所描写的事件人物必须 具有真实性,但同时是采用文学化的语言对事件进行形象的再现,具有浓郁的文学性。纪录片通过报告文学的文体方式,真实的表现出人物事件,通过浓郁的文学语言,流露出创作者的真情,对观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雕塑家刘焕章》就堪称我国最早出现的报告文学体纪录片。作者用报告文学的文体形式作为载体,融合画面、解说、音乐等手段,以真实自然的画面和随和朴实的解说,使一个对雕刻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艺术家跃然于荧屏之上,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在这部作品中,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对普遍人性的呼唤的意识已经初见端倪,这对我国90年代的纪录片创作应该说是一种启迪。

4、《望长城》被认为是我国纪录片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望长城》的拍摄标志着我国的纪录片创作进入了纪实主义的新阶段。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优秀纪实作品层出不穷,创作对文体的借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并注重把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纪录片创作中来。

从《望长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望》已经完全摆脱了章回小说式的结构,话说式的结构转变为主持人现场带领观众揭谜底的形式,从揭谜底这一点我们可以联想到传奇体。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在中唐以前,文坛崇尚诗文,小说这类文字,篇幅较长。写的委婉曲折,又有一些虚构戏谑的成份,不为正统派文人所重视,轻蔑的称它为“传奇”,以示与高雅的古文相区别。但传奇的艺术成就相当高,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兼容,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合一体。通过传奇的形式把传奇体特有的故事情节的传奇性融合在纪录片创作中,使观众跟随纪录片逐步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

三、我国纪录片创作文体已呈多元化与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通览我国新时期纪录片的文体变化,总体呈现出多元化与综合化相融合的倾向。很多纪录片开始糅合多种文体的形式,借助各种文体的优势,多种体裁的交互运用更表达出作品的表现张力。我国的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科学教育频道堪称我国的纪录片频道,其中的很多栏目都是这种综合技法的典型。且看《探索・发现》,该栏目“倡导‘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采用讲述精彩故事,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运用生动的电视声画手段,向观众呈现出一部部既有较高文化品位、知识内涵,又有很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视节目。”其播出的一系列纪录片中,很多纪录片都综合运用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文体形式,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把内容呈现给观众,表现手段多种多样。比如用搬演摆拍的手法完成历史的再现,运用多种特技手段,加之相关人物访谈,表现效果甚至比电视故事片更加充分。

报告文学范文第7篇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电影文学多指称电影剧本:就在不久之前,要使那些不学无术的人相信电影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己特殊规律的新型艺术,还是件颇为艰难的事。而今天则很少再有人怀疑这一点了,而且注重新型艺术的文学基础一一电影文学剧本,也被认为像舞台剧本一样是一种有特色的、独立的文学形式。电影剧本己经不再是一个技术性的附属品,像是屋子建好后就要拆卸的脚手架那样;电影剧本己经成为一种值得由诗人来写作的文学形式,甚至还是一种可以刊印成书供人阅读的文学作品。而实际上,电影文学远不止电影剧本一种形式:视听文学一一姑且让我这样概括一一是传统文艺与新兴视听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文学之园中的一簇鲜花。它从古老的文学之树中吸取营养,在新的视听艺术的母体中迅速成长,目下,己经形成演化出电影文学类(电影剧本、电影故事、电影小说、电影报告文学、电影故事等。

2叙事结构的电影化与戏剧

中国电影文学的发展进程如同电影一样,经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电影文学作为直接为大屏幕服务的文学形式,与传统文学体裁既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差别性主要体现在电影文学注重运用电影的形象化表现手法,以场景作为叙述的基本单元并借用蒙太奇化的方式加以连接。而它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又表现在往往会吸收既有文学体裁的表现形式,继承了戏剧化的结构方式。叙事结构的电影化场景作为叙述单元 场景作为电影文学剧作的基本叙述单元,是指在同一时间或地点中展开剧本内容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包括人物生活、工作等活动场所和想象中的非现实环境,体现了剧本的规定情景。在早期的电影本事中,细节描写以及较为明确的场面结构己经逐渐形成。洪深于1921年所创作的《申屠氏》便是以景作为最小的组合单位。郑正秋于1924年发表的《苦儿弱女》是目前可见中国电影文学中最早的分幕故事,该剧己经具备清楚的场次划分,诸多场景在文字的外部结构上自成段落。这种结构方式在抗战时期重庆电影文学的创作中口臻成熟。在此时期的电影文学剧作中,有些是在场景描写开始之前直接标明标题,如《火》便以第一场山林、第二场林大妈家、第三场林家屋外、第四场林家屋内的结构方式共分为十二场。每一个场景都有独立的情节构制,是完整的场面描写。第一场山林就是对虎子打猎这一事件的详细展现。通过虎子在山间奔驰一一数次放枪一一猎物满身一一发现兔子一一展示镖法这一系列具体事件分层次展示了虎子的晓勇善斗,为其之后参加抗口队伍的举动埋下伏笔。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来的意思是装配、构成,引申用在电影艺术里就是剪辑与组接。电影文学剧本就是要为电影拍摄提供有意识的艺术组织的素材,组织这些素材的思维或方法就是蒙太奇。国际上通常将蒙太奇划分为两种形式:叙述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叙述蒙太奇是以时间顺序以及情节发展逻辑进行排列,着重于情节发展,人物形体、语言、表情以及造型上的连续,同时也从剧情上连续地说明一个动作内容。叙述蒙太奇可以分为顺叙、平行、积累等具体形式,是抗战时期重庆电影文学主要运用的蒙太奇形式。在我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申屠氏》中,叙述蒙太奇便己初露头角,发展到抗战时期的电影文学创作中,叙述蒙太奇作为剧本叙事技巧以及剧本结构方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剧作者利用叙述蒙太奇语言,将独立的画面有序组接,在顺承关系或因果联系中推动剧情稳健发展,并使对列的两个画面产生意在言外的感染力。

3结语

报告文学范文第8篇

三位作家因此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提出倡议,希望能够依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公信力,整合相关媒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发起一项“主题救助活动”,向社会募集资金,救助在汶川地震中牺牲和殉职的教师遗属,以告慰英雄教师的在天之灵,并建议将这一活动定名为“烛光行动”。

“烛光行动”的救助对象为5•12汶川大地震中牺牲教师的遗属,主要包括其未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并失去经济来源的直系亲属。

“烛光行动”的筹备工作已于2009年3月完成,包括调查遇难教师遗属的分布情况、生存现状,确定救助范围、标准和方法等。

2009年4――11月为活动第一阶段运行期,内容包括举行“烛光行动”启动新闻会(在北京,与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首发式同时进行),通过多种主流媒体宣传英雄教师事迹,介绍其遗属的生存困境,组织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定向救助等。

首批救助对象的故事线索已由本次活动的倡导者、《烛泪如歌》的作者提供。首先会在新浪网公益频道和相关媒体上,并由活动主办方组织电视编导班子深入现场拍摄专题节目。除在新浪网外,还将通过节目交流等方式在国内其他电视台播出。更多地震中牺牲和殉职教师遗属的资料和线索正由灾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也欢迎热心观众、读者和网民提供。主办单位将根据各方提供的线索,继续组织拍摄专题节目,通过电视和网络两个渠道传播,以真实的故事打动人、震撼人,激发全社会对英雄教师的崇敬和对他们遗属命运的关心。“烛光行动”募款的渠道和方式,主要是通过举行新闻会、在多家有影响力的报纸、电视台、网站做专题节目等方式,以吸引全社会对“烛光行动”的关注,扩大“烛光行动”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企业、团体和热心人士为“烛光行动”捐款。

鉴于长篇报告文学《烛泪如歌》正在形成良好的社会反响,将充分发挥其在读者中的传播和媒介作用,在《烛泪如歌》的腰封上公布“烛光行动”的捐款用途、方式和账号。同时,通过该书的首发式、读者见面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宣传活动和全国新华书店的海报宣传,以及在相关报刊连载该书时公布“烛光行动”捐款账号,使更多的读者同时成为“烛光行动”的捐助者和推广者。《烛泪如歌》的出版单位将从每本书的销售收入中拿出2元钱,用于支持“烛光行动”,《烛泪如歌》的作者也计划捐出部分版税收入,参与“烛光行动”对遇难教师遗属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