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实主义文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实主义 文学解读 女性歧视 贵族文化

这几年随着文学作品大量地被搬上银幕,以作家生平为题材的电影也陆续推出。电影《波特小姐》描写了英国著名童书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的传奇人生,述说她创造出彼得兔的历程,以及她与出版商诺曼・韦恩(Norman Warne)问的一段爱情故事。影片选择了波特小姐作为片中的叙事人展开故事,并且选择了32岁――她的人生将要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刻开始。影片的时间是过去和现在的交织进行,不断地运用闪回将影片的镜头拉向过去,过去与现在的影像交替,犹如剧中人在回顾人生。

在观看这部似乎以自然。美,爱为主题的电影时,我们却很像在欣赏英国十九世纪盛行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品。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英国小说在其18世纪创作开始,便与现实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该电影也正是通过剧中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示了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现实社会中主要问题和典型的矛盾,并预示着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的萌芽。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女性平等的呐喊

电影对女性歧视现象进行了揭示和批判,通过描写作家的生平相对独立的抗争,把作家的先进思想与当时轻视妇女的社会环境做出强烈对比。

在18、19世纪传统的英国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看法是男女之间无平等可言,为了改善人类的社会组织,男人们既要做立法者,天赋的理智就要多一些,我们必须首先把这作为考虑问题的总的基础。因此。歧视女性的观念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在那个时代,贵族的女儿们讲究门第出身和言谈举止,穿梭于各种沙龙,制造或传播流言飞语,影片只用几个镜头就交代了这种贵族式文化的迂腐、乏味和无聊。在波特的时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和文化已然兴起,而贵族式文化则受到嘲讽。在时代精神巨变的时代,波特不仅不愿待嫁闺中,而且要将自己的绘画作品通过出版公之于众。她在谈成了出版事宜后,激动地说:“我们不能终日在家里度过,必须要向世界展示自己。”这自然是一种宣言,女性站在“人”的角度,对女性进行研究,否定男女之间的智力差异,从而表达男女平等的观念。

二、贵族婚姻观的挑战

电影对当时的封建贵族式的落后的婚姻观进行了抨击。电影女主人公生活于门第等级观念森严的家长制社会。在这个以男性为绝对权威和主宰的社会里,妇女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被动、顺从、逆来顺受被认为是她们的美德。她们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婚姻。即嫁一个富有体面的夫婿,门当户对。要么恪守闺中,一直到老。婚姻的选择对女人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尽管母亲给她介绍的门当户对的贵族子弟虽然有钱,但非常空虚庸俗,完全无视那些上流社会做作虚伪的公子哥,并且下定决心终身不嫁,直到遇见那个被她母亲形容为浑身沾满铜臭的生意人。这个商人却第一个发现了波特的才华,并把她的作品出版发行。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爱的热烈。出生高贵的波特父母自然不许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生意人结婚,面对父母的阻挠,波特始终置若惘然,不管不顾,直到父母妥协。波特小姐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对婚姻自主的坚持和勇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凄美的初恋爱情经历也使得有些观众为之潸然泪下。

三、新型文化的盟现

电影也写实性地描述了一种资本主义文化的出现,暗示着一种与当时贵族文明抗衡的新型资本主义精神力量的悄然渗入。

实际上波特的父母对波特和初恋情人诺曼的婚姻的反对,就是贵族文化意识的体现,他们认为商人是一群没有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新兴阶级。因此,在波特一家举办的圣诞聚会上,波特邀请诺曼兄妹来参加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反叛。面对父母的对她婚姻的反对。虽然波特接受父亲想用一段分开的时间来考验他们是否仍然相爱的建议,但及至诺曼在分离的时刻得病死去,波特在悲伤欲绝之后,毅然从城市彻底地搬到了她小时候的避暑胜地,这亦意味着与这种传统文化的决裂。另外,由于波特凭借出版取得了巨大的版税。在初恋情人死后,她能够叛离家庭,移居湖畔,自力更生,并在对农场的竞拍中以超出常人想象的价格得以成功,这些也都隐喻了这种新的精神的存在与胜利。

四、历史场景的再现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2篇

在这里,笔者并不是想谈新写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而是想就“新写实”的名称做一些追根溯源,探究一下对于在伤痕文学产生后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这样一个文学思潮冠之以此名究竟合适与否。首先,我们从问题最浅显的部分入手,从字面分析,“新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无可厚非,通过具体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被称作“新写实主义”的作家们所创造的文本均是写实主义的上乘之作,同时,对具体作品内容的分析也不是本文的探讨重点,我们姑且不提。单就其“新”而言,有“新”则必有“旧”,‘“新旧”相对出现,这里我们不禁要画个问号了,这“新”是相对于谁而言的呢?相对与传统现实主义吗?那既然如此,为何却没有“旧现实主义”之说呢?这里不禁会有读者问到,在它出现的时候并未有与之相对的新的“现实主义”之说呢?但,我要反问一句,对于古代文学中那些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我们又作何解释?难道在传统现实主义诞生时,古代现实作品还未被创作出来吗?因此,在传统现实主义被命名之时,它已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思潮站在文化的长河中与古代文学中的现实作品遥遥相望了,只是在当代现实作品望见它之后,刚要开口与之交谈,传统现实主义却把目光从古代转向了与它相隔不久的我们目前所说的“新写实”的作品上。但中国文学发展的长河或其脉络是未曾终断过的,我们现在的文学分期只不过是人为的按时间或朝代分割罢了,在文学自身的发展中是不存在这样的分割的。因此,一些理论家们在界定“新写实”的时候便可能忽视了古代文学中的那一部分写实的文学作品。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阅读具体的文学文本,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谷峰”现象,在中国文学还未真正的形成之时,在神话当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写实主义的作品,在其后的诸如《诗经》中,更是不乏很深入描写现实的作品。唐代杜甫诗歌不写实?元代关汉卿没有写实作品?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些古代作品与现在人们所认可的“新写实主义作品”有一脉相承之关系。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这些写诗作品中,已用生命故事取代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生活故事,而在古代文学中,尤其是神话故事中,基本描述的都是生命故事,如《精卫填海》,表现的就是与命运抗争之事。在所谓的“新写实”中,大写的“人”为小写的“人”所取代,即是说这种作品着重关注凡人俗事,叙写平凡人的生活,而这点,在古代文学的现实作品中几乎全部如此,在封建统治时期,广大的劳动人民地位十分低下,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站在了同情的立场上写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同情普通劳苦大众的诗歌,如《观刈麦》等。

传统现实主义着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实已经作为一种习惯,这是由于作家们在长期创作的基础上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一种创作模式,就犹如《林海雪原》中套用的“五虎将”模式,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已经形成了雏形。只是这种“典型”模式应用更为广泛罢了。我们将之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也是一种新的写作理论。它是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作家们的创造。但区别于之后的“写实作品”,则又回归到了先前文学――即古代文学的创作模式中,记录零零散散的生活琐事,犹如照相一般,将现实原原本本地呈现给读者,而不像传统现实主义那样,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而将素材“七拼八凑、删减酌增”的表达主题,在对生活琐事的极端关注和对故事情节的相对淡然中,消解政治和文化的阐说,完全是一种“人性”美的展露。池莉的“人生三部曲”《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就是这其中的典型。

此外,这种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作家群还回避激情,避免主观介入,以“零度情感”关注故事情节,即以旁观者的角度,以平实的心态叙述故事,而不是带有极高的个人情感与激情来讲述故事从而达到完成讴歌某个主题的需要。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3篇

引言

21世纪外国文学还依然采用艺术方式,在对历史进程的审视和追寻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作家不仅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同时又对人类文明持怀疑态度,或者是进行正面渲染。作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在叙事、审美、呈现方式以及行为品格方面也有所差异,对于全球化进行,他们或是积极参与,或是正面批判,在继承上个世纪优秀文学的同时不断展现新的自我。国外文学作品大多描述了国外作家对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社会生活黑暗面的抨击。

一、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有关外国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很多外国文学研究学者意识到,不同的立场和意识形态,观点也不相同。因此,当下研究外国文学的主要趋势是透过不同的视点审视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最近几年,人们广泛关注文学伦理学和环境生态学批评结合、相关概念以及批评视角的运用。很多外国文学研究学者将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加以运用,延伸理论的同时利用文学作品批判外国文学。在新世纪外国文学作品创作中,很多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文学作品跨国、跨文化现象表现很突出,各种新型文学命题层数不穷,在丰富了跨国界理论内涵的同时也拓宽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视野。最近的十多年,跨国界理论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外国文学批评中已经成为热点,与此同时当代外国文学作品研究学者的人文关怀和探索进取精神,也同时热点问题体现出来。积极关注热点问题,对当前外国文学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有效把握,在帮助我国读者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新世纪外国文学作品以及作家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文学批评健康发展。

二、二十一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方向

21世纪文学创作仍在继续,但是一些外国文学家的创作倾向早已发生了变化,其创作倾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归现实主义

上个世纪西方文学经历了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和变化,甚至于说表现得有些沉默。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往日的影响力不复存在,昔日负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似乎也被历史潮流所掩盖,永久地封存在了读者和作家的心中,很多外国文学作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开始回归现实主义,但是此时的现实主义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

法国文坛中现代派文学虽然在上个世纪风靡一时,但是受到现实主义思潮影响,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衰败。20世纪的法国现代派文学虽然一度风行,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衰败的下场,然而现实主义文学却不相同,非但没有衰败,反而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比如英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巴恩斯的著作《福楼拜的鹦鹉》和《一部十章半的世界史》就是非常具有现实主义文学色彩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是20世纪80年代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后他在1992年又发表了《豪猪》叙述巨作,该作品中描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背景下某国前总统彼德汉诺夫受审的过程,该部作品政治色彩十分浓郁,突出特点是作品叙述手法现实主义很强,很多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作家对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态度十分鲜明,都持肯定态度。现实主义文学强大的生命力展示出来,纵观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全局,其在本世纪的发展会更加完善,会带给我们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家共同期待。

(二)重返道德关怀

外国文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发生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理念也开始发生转变,甚至说发生了质变,人们开始变得迷茫。但是社会发展不会因为人的迷茫而停止,随心所欲思想并没有像后现代主义所预料的那映晌主流思想,少数随心所欲者反而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异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思想道德行为,通过外国文学作品表现出来则是重返道德关怀。比如,法国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在这种思维格局下60年代出现了人文主义作品,至此本世纪文学作品创作思想开始萌芽,21世纪以后此种创作思想更加突出,并且逐渐成为主流。比如英国著名的理论学家在2003年出版的作品《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和后结构主义、以及其它类型的主义”已经风光不再,道德问题在种种“主义”解构之后被提上了新的议事日程。该作品中有一张单独解释道德问题。人们经历了很多主义学说,之后,又将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传统道德观念重新提出,并加以审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外的文学和理论家不屑于提出这一话题,通常情况下,持有的是回避态度。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一话题不仅不讲情面,而且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有人反对他们的这一观点,认为我们身边就存在者道德,并且在我们内心深处。

(三)走向多元性

上个世纪的外国文学作品就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多元性作品存在的基础是与绝对主义相对立的相对主义的存在。多元主义的存在打破了各种苛刻条件的限制,各种思想可以平等进行交流,不同的思想观念有了足够的空间进行充分诠释,有效避免了思想的封闭。比如美国著名当代华裔作家汤婷婷在1989年出版的《孙行者》一书现实主义色彩很强,作品中在加州土生土长的华裔青年被他刻画得淋漓尽致,该部作品主要描述的是美国华裔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从这一点来讲小说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又带着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上个世纪末期,人们开始共同攻击西方文化的绝对主义,外国很多作家开始探索新的创作理念。此时,全世界的文学创作观念站在新的起跑点上,人类文化也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开始真正关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现代艺术作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创作理念,使创作的作品真正凸显自己的个性,促使文学作品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融合和发展。

(四)图像转向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电子时代,人们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开始由看书时代过渡到看图时代。

比如所有的元素都可以融入到一部作品当中,将文字、图像和声音进行有机结合,创作的作品远优于《特里斯坦》,大多数作品中融入了很多现实主义成分,体现了技术上的进步,更体现了人们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人们为了深入体会现实主义,通常会购买各种音像作品,人们的感官得到了全面利用。千百年来流传的文字文化开始被图像文化所取代,人们的文化也有了很大发展,由单纯阅读向观看转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图像转向。人类的文化,简单总结一下,大体经过了:语言、文字和垫子文化这三个发展阶段。在电子文化不断普及的情况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开始涌现出了大量的网络、动漫和影视文学。S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开始进入快速阅读时代,单一的文字写作和发表言论等表达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在文字写作和言论的基础上产生了图像,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对21世纪外国文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上个世纪末开始世界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不同国家商业集团的敌对关系开始得到化解,逐渐转变成为商业和金融伙伴关系,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开始日益增多,开始相互依存,有效融合,走向一体化。在现代交通方式改变的基础上,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消除了民族和国家的边界。随着互联网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结构组织开始发生变化,新一代年轻人的写作、出版和阅读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电脑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作品,即便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高表达境界,也会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最高文学表达方式。电脑网络小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当代技术的疏离状态得以转变,不仅如此,电脑网络小说还可以反思自身所造成的习惯的陌生性。人们借助了互联网可以及时了解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新鲜事情,并且与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们进行交流,电脑屏幕上可以呈现出世界上的一切。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 自动写作

中图分类号:I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7-01

一、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产生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而超现实主义的兴旺时期恰恰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即1919-1939年间。战争的浩劫使法国开始真正地与过去的“美妙时期”告别,政治上平稳安定,经济上繁荣发展。当相互厮杀代替了过去所谓的“博爱”,工业革命的硕果在战争中成为屠杀的工具,人们对科学进步产生了怀疑。战场上暴露出的任性的野蛮和残暴,颠覆了人类与死亡关系的传统观念和理性思考,而导致青年一代对固有的伦理道德产生极端叛逆的情绪。在这一氛围中产生了第一次超现实主义运动,它与传统的文流相对峙。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坚人物布勒东和阿拉贡等重要成员都经历了这次残酷的战争,这段经历让他们决心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思考现实,去进行艺术创作,超现实主义就应运而生。

二、布勒东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和象征主义主张诗歌仅仅由语言构成,诗歌讲究音乐美,不仅仅建立在灵感上的理论相反;布勒东认为诗歌的创作就是把脑子里涌现出来的东西迅速记下来,不需要进行筛选,而词语之间也不一定有所联系。特别是一个人处于睡意朦胧的时候所想到的诗句,所写下的诗句完全是自发的,是一种“偶然”,不受理性的控制,也不受主题的约束。就好像布勒东在《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说的:“我们的生活是在逻辑的控制下,它像在一只鸟的樊篱中越来越得不到自由……”布勒东重视诗的意境,主张挖掘人的“潜意识”并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他把一切理性的东西都看作是对精神和人的本能需要的束缚。因此在他的创作当中,那些“潜意识”领域的梦境,感觉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布勒东试图把想象和梦幻带到日常生活中,突破理性的桎梏,找到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在《警觉》里,他把意象写得支离破碎,句与句之间难以找到关联,但是我们还是发现通过意象的转换布勒东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他想表达的思想内涵。从逻辑的角度讲《爱之自由》也写得杂乱无章,字词之间,形象之间难以找到联系,完全是自由的结合。布勒东再一次向我们证明真正的文学不需要遣词造句,不需要冥思苦想,只需要灵感的喷涌而出,作家需要做的只是记录下闪现的灵感。在《爱之自由》里通过外部世界的明显对抗,表达出布勒东不愿意接受残酷的现实,希望通过超现实来与之进行决裂。而在读《爱之自由》的时候我们还发现,虽然诗是诗人无意识的创作,向人们展示了诗歌创作的偶然性,但是我们也在偶然中发现了必然。因为在这首超现实主义的爱情诗当中出现了28次“我的妻”,它就像音乐作品的副歌部分一样通过不断的重复得到强化,情感表达一次次加深,喷涌而出,使读者感受到直接又强大的感情力量。这种词句的重复是我们在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经常看到的一种创作方法。

三、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分析

布勒东声称,超现实主义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了精神世界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超越现实的梦想的世界。试图在梦境中寻找灵感的自动写作,这其实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无意识的自动喷涌。超现实主义理论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致力于挖掘人潜意识的力量,把人内心的情感直接呈现在现实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相融合进行文学诗歌创作。超现实主义早期的作品很多是体现爱、梦幻、人性的,这是一种欲望展现。在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阐述:“性本能和情节的角度可以演示人的心灵深处存在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也很少被开发的精力积蓄场所,人们通过绘画和写作将内心深处无方向、无约束的本能欲望加以表达。”①而这点也体现了超现实主义强调的“自动写作”,通过“做梦”进行诗歌创作,并借此探索人的内心机制和无意识空间的“真实世界”。

超现实主义诗歌是主张“自动写作”,通过梦幻这种最原始、最真实的力量去实现与“真我”的连接。超现实主义诗歌是超现实主义者面对战争带来的物质破坏和精神崩溃的一种新的探索,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曲折反映。超现实主义诗歌虽然如今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已经淡出,但是它的影响仍然寓于各种文艺形式和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5篇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外国文学课面临着课时压缩带来的教学困境。在有限的学时期间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无疑给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转换和改变提出了要求。

二、改变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知识

为提升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对外国名著望而生畏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找到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症结,对症下药。

(一)以人文知识促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

外国文学所以难,难在理解上。在课程讲授时可以将人文知识渗透到文本的解说中来,例如:在讲解绪论“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时,可以插入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与古希腊雕塑等艺术作品,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冲击力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消除学生在文学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但这部名著的政治色彩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它的时代意义、体会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技巧。针对这一问题,在作品讲授中可将1830年前后法国的社会人文融入到作品的讲解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政治小说而不是爱情小说。

(二)以人文知识促美育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拓宽视野

要想使外国文学这门传统学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精神价值和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美育和德育作用,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手段就是将人文知识渗入到教学中去。因为人文知识蕴涵了丰富的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其中也囊括了许多美学观点,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挖掘作品的内在美,使学生对作品的文学性的赏鉴和批评更具理论深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美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古希腊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以古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图片;在讲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把现实主义之前的古典主义画家弗郎索瓦•布歇的组画《蓬帕杜夫人像》与现实主义画风倡导者库尔贝的《浴女》进行比较,通过对古典画作与现实主义画作艺术效果的强烈对比,提升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文学特点以及作品在那个时代的重大意义,充分掌握现实主义的艺术源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借用现代媒体技术,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日新月益,外国文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课程讲授时恰当运用网络及其他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能够达到浓缩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的教学效果。课下借用网络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文本的阅读,课上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选取适量的图片、音乐和截取影视片断,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够在课堂讲授中创建一种“情境”,外国文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间隔无法让学生进入文学故事本身,但“情境”的创设,可以发挥发多媒体优势,把学生带入到作品文本中去,例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高老头居住的公寓环境描写”章节内容时,我们播放电影故事《高老头》中的片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巴尔扎克对高老头所住公寓白描的文学语言以画面的形、声、言、行展现出来,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巴尔扎克艺术特点的了解。当然,我们在注意增强外国文学课程文学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课程质量的提升。毕竟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和解说本身就是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部分。但文艺方法的融入应当突破陈旧的社会学的批评模式,摆脱将文学史冠以各种“主义”。而应将新的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与外国文学教学融为一体。尝试将原型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等多种理论方法运用到外国文学文本的阐释和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例如:在讲授希腊文学史时可以在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明白那个时期出现的诸多文学原型(如“俄底浦斯情结”)是如何成为文学传统而被后人继承下来的,它们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从这个源头走出来的神话等文学原型是怎样作为文学传统并影响整个欧美文学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评价古希腊文化时所说“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摇篮与武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三、结语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6篇

一、路遥始终是严肃的作家

路遥对待文学创作一直是很严肃的,并以此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在路遥的创作道路上,在国内有两位前辈作家在创作和创作生活上对他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一位是秦兆阳同志,一位是柳青同志。两位前辈作家对文学和从事文学事业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抱有一种令人尊敬的严肃态度,都直接影响了他。

在对待生活这个问题上,他认为生活对于作家来说,就如同人和食物的关系一样。在他看来,“作家不能深刻理解生活,就不可能深刻地表现生活。对于作家来说,有生活,这还不够,必须是深刻理解了这些生活才行。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大量多重的、交错复杂的人物关系中伸缩自如,才可能对作品所要求的主题有着深邃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才可能进行艺术概括”。

正因如此,他对当代文坛存在的不严肃对待生活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当代文坛最通常的“流行病”有两种:一种不是严格地从生活出发,以“新”的刺激性为目的;另一种是闭着眼不面对生活和艺术的现实,反正过去的都是永放光辉的法宝,新出现的都是叛逆,都应该打倒。最糟的是在这两者展开论战的时候,似乎是逼迫所有的作家必须在他们之间选择此甲或彼乙,否则就可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路遥很清楚在当代文坛不良现象的影响下,作为严肃作家可能面临的处境,但他甘愿处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默默地创作,在“夹缝”中实现着严肃作家的追求。在创作选题上他是严肃的,有所写有所不写。他只写自己熟悉的,有丰厚积累的,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的题材。而对自己不熟悉,缺乏生活积累的领域,尽管有些故事情节很好,但坚决舍弃不写。在收集素材上他是严肃的,可以说是广收博集,不遗余力。他为创作《平凡的世界》大量阅读资料,广泛深入生活,光准备工作就用去了路遥近三年的时间。在创作过程中他也是严肃的,谈得上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中篇小说《人生》从1979年动笔到1982年写成,历时三年,其间二毁其稿。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开始构思到1988年完稿,历时6年,他的写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记录了自己以生命为代价创作此书的过程。1992年11月17日,黄土高原开始落雪的时节,路遥就像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似的使命般地走了。

二、路遥始终是关注现实的作家

很长时期以来,现实关注精神一直是我国当代文坛的主流。但自80年代后期起,随着一系列文学思潮的不断涌现,文学逐渐彻底向个人化转变,越来越走向个人和自我。现实关注精神退出了文学舞台的主流,文学也逐渐远离了现实,淡漠于人们大众现实中的苦难和追求。在这种潮流之下,路遥始终坚持着传统的现实关注的精神,创作着关注社会人生的作品。

路遥是一个来自于农村、也始终关注农村的作家,他的作品的取材范围,大都是他称之为“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之所以如此,首先因为这是个他最熟悉的领域。路遥是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一直在农村长大,又从那里出来,先到小城市,然后又到大城市参加了工作。他最熟悉的就是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熟悉身上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以及在有些方面和这样的人有联系的城里人和乡里人。其次因为在路遥看来,这是个充满矛盾的、五光十色的世界。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反复耕耘,他逐渐对这块土壤有了一些较深层次的理解,并充分理性地认识到它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深刻而巨大的意义。

路遥小说最突出的长处,就在于这种对现实生活――社会变革时代的乡村大众――的热切关注。

与这些关注相联系的,是路遥对自己的写作对象――农民所具有的强烈而真诚的爱心。正如路遥自己所说的:“作为正统的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了焦灼的关切之情。我更多地关怀着他们在走向新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而不仅仅是达到彼岸后的大欢乐。”在创作时则将这些强烈而真诚的爱心融入作品之中,并且以毫无保留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对读者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

三、路遥始终是现实主义的作家

路遥对现实主义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的。在创作时,总是认真实践着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力求真实而本质地反映出作品所涉及的那部分生活。他认为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生活是复杂的,人是复杂的,文学应该真实地表现出这种复杂性来,从而避免主题的浅陋和人物的简单。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他创作了中篇小说《人生》。小说发表后,人们对其主题和高加林的形象解读不一,展开争鸣。这些说明了《人生》反映的生活和塑造的人物是多面的、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单一的,因而也是真实的。高加林这个形象既有明显的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既不是十恶不赦的坏蛋,也不是一个“完人”。他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初出茅庐,不安于现状,想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人,这个形象的典型性就在于此。

路遥对自己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充满自信的。在开始写《平凡的世界》时,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及魔幻现实主义等新思潮新创作方法已经被引入到国内文坛,现实主义被讽为落后的创作方法,已经为80年代后的大多数作家所不屑。在这种潮流之中,路遥不为所动,依旧坚定地选择现实主义作为《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创作方法。

他如此选择,是基于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对现实主义有深刻的认识。在我国,现实主义虽然一直号称是我们当代文学的主流,但和新近兴起的现代主义一样处于发展阶段,根本没有成熟到可以不再需要的地步。许多用所谓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品,实际上和文学要求的现实主义精神大相径庭。如“”前后乃至“”中许多标榜“现实主义”的文学,实际上对现实生活作了根本性的歪曲。“”后,具备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逐渐出现一些,但少量的作品仍有简单化的倾向,根本谈不上总体意义上的成熟。二是他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问题。路遥认为“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是否‘过时’,目光应该投向读者大众。一般情况下,读者仍然接受和欢迎的东西,就说明它有理由继续存在。……更重要的是,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品甚至可以满足各个层面的读者,而新潮作品至少在目前的中国还做不到这一点。”可以说路遥是较早地注意到了作品的可读性这一问题的严肃的文学作家。另外是出于创作的谨慎和慎重。“而这样一部以青春和生命作抵押的作品,是不能用‘实验’的态度投入的,它必须在自己认为是较可靠的、能够把握的条件下进行。”

事实证明了路遥选择的正确性,洋洋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是路遥的创作高峰,也是中国文学创作高峰,更是我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高峰。他的作品至今依然广受读者的欢迎,也证明了现实主义在21世纪也没有过时,现实主义的作品依然拥有着广大的读者。

路遥在把《平凡的世界》这贵重的礼物送给我们之后,就离我们远去了。在当下文坛,像《平凡的世界》这样关注现实、能够使我们产生共鸣的作品已经是微乎其微,比它更好的,更能表达我们的心愿又能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学理想的作品,就更是难觅踪影了。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到,路遥在各种文流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追西、不追风,始终坚持自己的坚持,追求自己的追求的独立品格,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是多么的可贵。

参考文献: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7篇

综观之,蓝鲸的新闻小说,有以下特点:1.论题材,或曰内容,都是最下层的平头百姓遇到的烦恼、疾苦,社会最为流行的弊病痼疾。2.论体裁,这些事都是新闻,都是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上大量出现的。3.但又不是一般新闻,因为这些事又是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处理的。4.论篇幅,都很短,两千字左右。比一般短篇小说短,比小小说长。5.论价值,新闻与小说的杂交,产生出新闻小说的新体裁,具有创新意义。

这使我联想到契诃夫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写的多是下层民众中的小人物,如农民、知识分子。篇幅很短,类乎白描,简括几笔,就勾勒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鞭挞旧事物的,如《套中人》、《变色龙》,也脍炙人口。

咱们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既早又丰。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关汉卿、曹雪芹等人的作品。然而,长期以来这个传统扰、削弱了。先是倡人物高大全,后又倡题材多元化。多元化固无不可,但以多元化为幌子,蚕食、冲击、取消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是绝不可行的。一时间,多元化到傍大款、依富翁、丰乳肥臀、白领宝贝那里去了。农、工、商、学、知,受到极大冷落。影视,除了一些主旋律的还可看看外,其他多是一些低俗、搞笑,乃至性感的玩艺儿。小说,有些数十万字的长篇,或无病,或不知所云,还不如看一些现实主义的短篇。在此态势下,蓝鲸的新闻小说受到读者追捧,是自然的。

原先搞文艺评论的戴厚英改写小说,一鸣惊人。原先搞美学的蓝鲸改写小说,一鸣不凡。诚然,蓝鲸的新闻小说,还在试验之中,作品对生活的开掘、对思想的阐发,都还有很大的潜力,有些细节描写也过于夸张(如护士扎了20针才扎准一个针眼)。然而,总体上它表现了作者的良知和正义,显示了作者在现实与心灵之间、社会角色与个人生活之间矛盾冲突中的价值取向。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是对中国文学回归现实主义的一声呐喊。

现实主义文学范文第8篇

然而,它毕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我称之为“转型”。社会在转型,文化在转型,乡土文学也在转型。

乡土小说转型的征兆,最先出现在被称为“寻根文学”的个别作品中。我始终认为,“寻根文学”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乡土文学范畴。在《爸爸爸》《棋王》《透明的红萝卜》这些发生在特定的乡土时空中的故事里,你可以看到小说观念、创作手法等等的新动向。这种动向终于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十多年里赫然成为一种文学现象,透露出乡土文学转型的信息。

乡土文学的转型是通过这样一些迹象呈现出来的:

现实主义的裂变。无论是写于1987年至1992年的《九月寓言》、出版于1995年的《马桥词典》、1998年问世的《尘埃落定》,还是2003年至2004年先后推出的《受活》和《水乳大地》,这些宽泛意义上的乡土小说,都给人带来一股扑面的新鲜感。读过之后,我的突出感觉是:传统乡土文学中的传统现实主义已经发生裂变。在这些小说里,你已经几乎找不到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从观念到手法,它们都被涂抹上了相当浓厚的非现实主义色彩,与一度流行的新写实小说也从里到外面貌迥异。在这些小说里,你看得见其中明灭着超现实主义的星光,飘忽着现代主义的云影;你听得到批判现实主义隐隐的涛声在作家情绪激流的深处鸣响。以至你无法也不必指认出其中任何一部作品在精神上和技法上隶属于哪一种所谓的“主义”。

想像力的飞升。部分传统乡土文学作家的一个痼疾,就是写得太朴拙、太温厚、太绵软、太缺乏恣肆的想像力。终于,在最近十多年里,在相当多的小说作者想像的激情都在弱化和淡化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部分乡土小说作家想像力的强劲飞升。在《尘埃落定》里,时空的倒错、现实的荒诞与离奇,都充分显示出作家思接千载、精骛八极的想像力。而《九月寓言》和《受活》里,隐喻、象征乃至神话因素的融入,同样显示了作家在想像和幻想方面的才华。越来越多的小说家认识到,想像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精神能力。并且认为,“汉语言文学自有其深厚的幻想传统,但是,自从有了舶自苏联的文学观念以后,我们好像忘记了自己产生过《搜神记》《西游记》《聊斋志异》这样一个优美自由的文学传统。当中国的汉语作家开始有意无意地接续上这个传统时,我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只从外国去寻找其源流来源。”(阿来)对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念的扬弃,彰显了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汉语言文学立场。在这种稳固的文化信念的支撑下,当代乡土文学作家们想像力的飞升,显得华美而璀璨。

民间资源的开拓。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作家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对小说的民间性和民间资源的开拓。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的民间性不同,这一阶段的小说的民间性,表现在对民间资源的开拓更为深邃、宽泛,更多一些对原生的民间叙事的提升。这一动向比较集中地呈现在乡土小说创作中。

思想的深化。告别“宏大叙事”之后的部分中国作家,并没有放弃对深刻思想的追求。而且,历史存在本身对作家的不断拷问,和作家自己对不断提升把握和评价生活的精神能力的渴望,使部分作家不敢在思索的路途上稍作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