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二级公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级公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区二级公路;公路养护;路基

【分类号】:U416.1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物,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公路运行中,必须保证公路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这是路面坚实、平整和稳定的基本保证。在山区二级公路养护中,始终把把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绩的准则。不断突出养护基础性地位,采取多种形式,推出有效措施,力逐步实现路面精良、路肩整齐、路坡生态和路沟顺畅的“四路”和谐蓝图。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山区二级公路的路基养护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山区二级公路的路基养护的特点

山区二级公路一般包括山区市道、县道、乡道等,具有线形较差,路面等级相对较低,且农用车及机具多、轴载较轻、车速慢等特点。路基养护应根据山区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地质条件,加强预防性养护,防治各种病害。一是通过日常巡查,发现病害及时处治,保持良好稳定的技术状况;二是保持路肩无病害,边 坡稳定;三是保持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损坏,排水畅通;四是保持挡土墙等附属设施良好;五是加强不良地质路基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病)害的巡查、防治、抢修工作。

2 加强山区二级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

2.1 积极加强组织管理

养护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预案指导思想、应急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后勤保障、监督管理和善后处置等内容的同时,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加强值班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值班,加强路面巡查和管养能力。同时在加强路政、养护人员道路巡查,收集公路一线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进一步完善预案,为养护部门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2.2 全面落实巡查制度

组织技术人员对路基、路面、桥涵等沿线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落实人员和机械,及时处理路基路面和桥梁病害,预防恶劣天气对公路交通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公路行车安全系数。加强路基边坡稳定性维护,及时开展排水设施清理工作,清理边沟,疏通排水设施,排放积水,降低雨水、农田冬灌、渠水上路等对路基路面的损坏,进一步提升路基边坡稳定性。做好苗木过冬防护工作。做好对草坪、绿化带等残余杂草的清除和修剪、树木的涂白和防冻、越冬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根据绿化品种特点,科学制定苗木过冬方案,巩固保持绿化效果。进一步加强值班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统计上报,对重大事项、紧急情况、重要信息等做到及时准确上报。

2.3 加强二级公路的养护宣传

对各公路养护人员加强督促,并进行不定时不定点抽查,保证路路有人负责、段段有人管理,确保管养路段路面清洁、安全。对山区二级公路养护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加强群众养护公路人人有责的意识,让更多的人更加热爱山区二级公路,关心山区二级公路,自觉地保护好山区二级公路,引导群众自愿积极参与到山区二级公路养路护路工作中来。加强公路隐患排查巡查力度,结合山区二级公路养护特点,组织养护技术人员对管理路段的路基、路面、桥涵和沿线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在险桥、险段等处及时增设明显的标志,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确保公路养护资金渠道

交通主管部门要逐步提高二级公路养护费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采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养护水平和吸引外部力量等办法,按照“受益负担”的原则,由受益企业或道路经营业主出资养护。由当地居民自愿筹集养护经费,自主搞好辖区二级公路养护,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资金使用方面,山区二级公路养护资金应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群众筹集的村道养护资金要定期公布使用情况。

2.5 组建稳定高效养护队伍

对山区二级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养护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工队伍,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山区二级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对养护队伍进行科学文化、岗位技能、知识更新的教育,使养护队伍素质跟上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6 积极创新推广养护管理技术

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成熟的研究成果,加快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的步伐。在养护管理技术水平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全面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比如 “自发光公路”铺设了紫外线粒子,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可替代路灯12小时发黄绿色的光,是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的山区二级公路自发光节能安保和惠民工程。获多项技术大奖的公路自发光节能安全标识,在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提供夜间警示。据统计分析,试点路段夜间机动车交通事故率下降48%,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事故率下降70%。当前本地区开展了路面基层运用土壤固化剂浇筑研究,利用黄土资源,通过添加固化剂,有效提高路面基层的强度、水稳定性、抗渗性和抗冻性,节能优势十分明显。

总之,山区二级公路作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我们更应重视山区二级公路的养护,使山区二级公路更好地为山区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飞,郑志刚.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现状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5,31(12):135-136.

[2] 李盛霖.积极推进“十一五”交通事业的发展[J].求是,2006,11(7):35-36.

[3] 王芳,王选仓.高等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路基工程,2009,8(5):32-33.

[4] 谢涛,邱延峻,蒋泽中.路面使用性能预测与统计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11(4):199-201.

[5] 喻翔.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决策优化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68-69.

二级公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级公路 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探究

我国公路的运输需求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刺激之下,公路里程的增多之下,公路服务时间的延长之下得到了强劲的增长。在进一步扩大我国基础公路的建设进程中,二级公路是组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我国公路网的基础内容,同我国的干线公路比较,其运输速率和服务水平对我国整体公路的效能的分析和广大群众的利益密切的相关,但是目前我国的二级公路的施工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二级公路的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努力加强施工管理。

一、二级公路概述

二级公路通俗来讲就是双车道公路。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主要是连接着政治和经济中心的供汽车行驶的公路。二级公路的设计速度在每小时60公里—80公里,双向行驶且无中央分隔带的双车道公路。二级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根据地形地貌,分80公里/小时和40公里/小时两类。二级公路为双向两车道,其行车道宽度,根据上述两类计算行车速度,分别为9米和7米。二级公路当混合交通量大,并且将慢行道分开有困难时,其行车道宽度可加宽到14m,并应划线分快、慢行车道。二级公路的路肩宽度,按上述两类,分别为1.5米和0.75米。停车视距分别为110米和40米,超车视距分别为550米和200米。路基宽度分别为一般值25.5米和22.5米,变化值24米和20米。

二、二级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路基排水、防护工程及沿线设施与环境景观不协调。

二是二级公路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中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三是近几年来,建筑施工行业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施工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发展。

四是工程材料采购种类繁杂,环节重重,很多材料无法从厂家直接采购,并且新材料纷纷上市,使得价格不稳定从而加大了材料成本。

五是施工企业的责、权、利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造成成本责任感不强。

六是奖罚不够分明。

七是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

八是交通管制的力度和方法存在不合理因素。

九是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淡薄。

十是二级公路路基压实不够、沉陷,路面平整度差以及早期破坏等质量通病普遍存在。

三、二级公路在施工管理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第一,在施工管理中建立和健全二级公路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检测方式。在开工之前必须依据操作详情,对各个施工工序、技术误差、检测的频率和方法有个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二级公路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完善路面的防水设计。

第二,二级公路的施工管理的重点是抓好工序管理。明确要求各级高层领导和管理者要在岗并且现场盯岗,跟随进度。必须高度重视底层人员的施工质量,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基础,尽量在开工之前进行技术的交底工作。强化现场工序方面的管理,明确好分工情况,责任下放到人。工序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施工文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第三,安全生产在文明施工中是要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来对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四,必须努力实施质量管理的操作规程,逐步实现质量管理施工操作的规范化进程。

第五,施工的交接验收办法及奖励和惩罚措施必须合理规划并制定出来,加强对原材料,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和检测并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质量水准。

第六,实行高效的质量检查制度。为每条二级公路都制定实施方案,并将此方案发放到全体工作人员手中,使大家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向着正确的目标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七,对于在职工间存在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不高的情况,上层领导需要在关键岗位、关键工种等方面的奖金分配上体现出特殊的划定。与此同时,重视施工质量的动态宣传工作。要继续提高对管理体系的认识和强化全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顺利操作,领导层人员及员工要在思想上加强对管理体系作用的正确把握。并对质量管理体系做出系统、全面地诊断,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正确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从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创新项目管理理念,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核心,自觉遵循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以科学的精神对待工程项目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科技水平,走在时展的前沿。

第八,在二级公路的施工管理中增强工程变更的前瞻性,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工程变更需要该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造价人员的密切协作,需要做认真详细的技术分析,并对工程的成本投入做出合理评估,最后,综合各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实施恰当的变更方式。

第九,在施工方面的预防策略,一是努力加强施工管理建设,逐渐提高工序安排的合理性。需要做好抽样的合理性,数据具有真实性,对于沥青和砂石料的试验数据,要切实统计。二是深度重视并且需要协调道路沥青路面的各种规定或要求的指标,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好沥青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度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压实度和平整度的和谐统一。三是对于二级公路的路面基层施工中要严格要求材料的选择,要选择稳定性的材料,并按照各种指标和配合比进行选择,对施工质量要加强严格控制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做好二级公路的养护工作。四是进行基层施工时就应将基层的平整度、横坡、顶面高程进行精准控制,才能为在沥青面层施工时达到技术要求提供保证,从而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切实加强交通管制工作,公路的交通管制不仅和道路的交通行驶安全有关也和施工的成果密切相关,通常在二级公路的施工建设中场地受限,交通流量大,机械设备的周转利用时间受限,所以二级公路一旦开始施工后就应该严格进行交通的管制,待公路表面的温度降下之后,机械设备转场之后才能完全开放道路的交通,但是仍然要布设表示标牌,保证交通道路的安全和路面的环境质量。

四、结语

二级公路的施工管理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在提升项目管理整体质量水平的过程中,正在发挥着极其巨大的积极性和优越性。二级公路的建设工程,不仅要保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还需要在施工时加大管理和协调力度。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努力提高施工技术,及早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必须严格根据公路施工要求完成施工,按照公路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建设具有质量优良,社会效益显著的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王寿华等著.《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邢文丽.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8).

二级公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二级公路,扩建

引言

我国早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主要是由于受建设条件、建设理念、道路状况与养护、服务要求等诸多因素制约,同时存在车况及实载率差异造成的混合行驶、驾驶行为不规范、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等客观原因,另外,早期建设的道路有很大一部分等级比较低,现在经济发展,交通需求加大了,原有的道路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的交通需求,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考虑满足实际需要及工程造价经济性的前提下,旧路改扩建成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很好的一个解决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旧路改扩建项目在全国范围逐渐展开,在公路建设中占有重要份额。

一、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的特点

二级公路的改扩建是在充分利用老路的基础上和必须维护大交通量的条件下进行的,不同于新建公路,工程施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管理双重性特点

二级公路改扩建施工全过程都处于边紧张施工、边维护车辆畅通的复杂环境,始终存在施工进行和车辆通行之间的矛盾,管理工作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组织施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保障交通正常运行,特别是在雨季施工,双重性的管理工作难度更大。

(2)临时过渡性特点

所谓过渡,是根据工程不同施工阶段,要保证每天的交通流量逐渐从老路过渡到改扩建后的新路上包括从路基、路面的左(或右)半幅过渡到右(或左)半幅,从老路的沥青路面或砂石路面过渡到简易路面以及最后的新建沥青路面;有纵向前后过渡,横向交叉或平行过渡以及立体层次的过渡等。其间要修筑临时过渡路段和铺装简易路面,这些临时工程的工作量及日常维护相当繁重。

(3)施工半幅性特点

在二级公路改扩建中,应以线路中心线为转轴,一侧进行施工另一侧车辆通行,即半幅作业半幅通行的方法来解决施工和畅通之间的矛盾。

(4)社会公开性特点

二级公路旧路的改扩建是在日夜维护社会交通的环境中进行,所以施工的全过程都是自然公开的,始终处于社会监督之下。施工管理水平、质量、进度和畅通安全等,随时受到舆论的贬褒。

(5)工期短促性特点

二级公路改扩建施工有维护交通的工作负荷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车辆在临时过渡的简易路面上行驶,颇为艰难。工期越长,道路维护的工作量越大,而且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越多,恐造成“怨声载道”,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造价。因此,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工期非常紧迫,一般为2年,简单的项目为1~1.5年。

二、关于设计速度的选择

合理确定改建后公路标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也是旧路改建一项关键技术,但其主要受既有路线形指标控制,因此应对既有路平纵线形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二级路车辆运行速度调查研究,以确定合理的设计速度。我国既有二级路及汽专二级设计速度有80及40km/h两个等级,现行规范公路设计时速有120、100、80km/h三个等级,因此二级路改扩建对象主要为80km时速二级路。由于许多80km/h二级路线形指标较高,不仅满足时速100km标准,甚至满足120km时速标准,致使既有路车辆运行速度偏高,超速现象严重,对于这样的旧路改建设计速度的选择不应拘泥于80km/h,可适当提高标准,也可分段选择设计速度,以避免公路建成后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差值较大,应保证二者差值在20km/h以内。

三、关于横断面布置

我国80km时速二级路标准路基宽度多为12.0m,为对向双车道,而80km时速双向四车道速公路标准路基宽为24.5m。因此利用二级路改扩建公路,采用24.5m标准断面最为理想,无论采用整体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均可充分利用既有路,对桥梁的改造工程最小。若采用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宽度断面,应对线路范围内桥梁工程进行研究,采取经济合理的加宽改建措施。

四、关于路拱形式的选择

二级路的道路横坡大都为双向曲线路拱形式,而公路道路横坡多为单向直线路拱形式。应综合考虑工程投资及运营条件,合理确定改建的路拱形式。若新建帮宽一幅采用直线路拱而利用旧路一幅维持双向路拱,其优点是可以有效节省路面工程数量,减小桥涵构造物的改建工程及桥涵永久荷载,缺点是需要在全线增加排水设施以排除路拱内侧雨水,行车舒适性降低。若将二级路一幅亦改建为单向直线路拱形式,则需要用路面材料填充曲线路拱内侧三角区域,增加桥涵结构物永久荷载,需要对旧梁进行检验加固,可采用加高支座、改造盖梁横坡等方法对内侧半幅梁予以抬高,全线桥涵改造工程量大,但其优点是不需埋压排水设施,行车舒适。

五、既有路调查及病害处理措施

利用既有路改扩建公路需要对既有路病害进行全面的调查及处理,路面及桥涵病害处理将影响到路线设计。根据路面质量状况可以分别采取罩面、铣刨、新建等处理措施,各种处理措施所要求的纵断面高程亦不同。根据既有桥涵病害状况可采取换梁、换板等措施,处理过程中需要破坏桥面及开挖路基,同样影响到纵断面设计高程。

六、关于路线平面设计

对于既有路线形满足标准的段落,应最大程度予以利用,采用整体式路基应根据旧路两侧地形地物及控制条件选择合理的帮宽侧,尽量减少换侧次数及换侧段长度,避免换侧段位于大中桥上而引起桥梁两侧加宽。对于帮宽困难段落,经技术经济比选可采用分离式路基,利用旧路作为一幅,新建一幅绕行,尽量减小左右线间距。既有路平面线形指标不满足要求的段落,改建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减少桥涵构造物的废弃。

超高设计首先应根据测量资料计算既有路超高值及超高渐变率,由于多年的运营,既有路超高值多小于设计值,超高设计时应考虑弯道段桥梁构造,加大超高值往往会增加桥面铺装厚度,增加桥梁荷载,因此在超高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既有路现状,也可将帮宽一幅与利用既有路一幅设计成不同的超高值。

七、关于路线纵断面设计

影响纵断面路面高程设计因素主要有路面改建方式、桥面高程、既有路纵断面线形及曲线超高等。既有路纵断面线形满足标准的段落,纵断面设计应尽可能与既有路保持一致,以减小对既有路的改建。既有路纵断面不满足标准的段落应根据情况合理优化改造,原则是对旧路宜填高不宜切挖。由于桥面改建加铺厚度较小,一般在3~5cm间,需要对桥面高程进行核算,减小桥梁改建工程,对于出现明显沉降,无法满足拟合线形的孔跨,应通过调整支座等工程措施予以修正。

在设有超高的曲线段公路设计高程为中央分隔带边缘高程,而二级路设计高程位于曲线内侧路基边缘高程,若二级路超高抬高端位于中央分隔带侧,将使纵断面设计线形难以于旧路纵断面原始线形保持一致,可增加变坡点抬高设计高程。

二级公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二级公路 沥青 路面养护

实施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能及时修复路面微小病害,防止水分侵入破坏路基,使路面整体结构始终得到保护,不致产生严重损伤,从而减少翻修次数,大大节省大修费用,并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状态。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反映了我国目前的道路设计和施工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也给养护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沥青路面损坏必然由慢到快发展,随着破坏程度的加深,养护费用也必将大大增加。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养护部门有必要实施养护管理,及早发现路面轻微破损与病害迹象,分析研究其产生原因,对症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防止微小病害进一步扩大,以免破坏向更深的结构层发展,破坏速度加快,而使得路面整体结构遭到破坏。

1、沥青路面的破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1)车辙:车辙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 以上。二级公路的老沥青路面极易形成路面车辙的因素包括荷载的影响、持续高温的气候条件、老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强度及路面结构等。

(2)泛油:泛油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以沥青路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为泛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过多,空隙率较小,高温稳定性差,是产生泛油的主要原因。

(3)裂缝:非荷载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低温收缩裂缝、温度疲劳裂缝)和基层反射裂缝;荷载裂缝,是由于行车荷载引起的裂缝,一般由于路面结构不合理、厚度不足、路面强度不足、基层材料软化或施工质量差等原因,路面强度不能满足行车要求,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碎裂。

(4)沉陷: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产生沉陷的主要原因有:1)零填土中自由水分充分,压实荷载的大部分由空隙中自由水承受,土粒有效应力减小,土基不能充分碾压,难以达到足够的强度,在荷载的作用下,路基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2)零填及路堑路基对气候的变化敏感,水分和温度的作用使土粒吸胀和收缩作用明显,毛细水容易上升至路基工作区,使路基处于潮湿状态,降低了路基的承载力;3)因路基无填土,动载作用应力不能充分扩散即达天然地基上,促使地基变形沉降,或者使天然地基局部不均匀反映到路面上。

(5)坑槽:坑槽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其主要是因水分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在荷载的作用下,使沥青从碎石表面剥落下来,局部沥青混凝土变成松散,碎石被车轮甩出,路面随即产生坑槽。

2、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防范措施

2.1 开槽、灌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普遍存在,使得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经常出现基层细骨料流失现象,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坑槽的出现。如果不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合理处治,必然会加剧路面的进一步损坏。开槽、灌缝工艺首先通过利用专用开槽工具沿裂缝开具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矩形小槽,然后采用自行加热与灌注于一体的灌缝机把热熔型聚合物密封胶灌入槽,由于该工艺所采用的开槽工具的特殊灵活和密封胶材料优越的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了路面裂缝处治的质量和耐久性,真正达到了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2.2 车辙维修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特点是路面承载力不足,基层损坏或板结完全丧失,它对路面的结构和交通安全威胁较大,确定处理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车辙虽然只在轮迹处发生,但它反映了整幅路面均有缺陷;

(2)车辙的产生反映了半刚性基层已受侵害或已经破坏;

(3)两侧车道未出现车辙,表明两侧车道与行车道实际上已经成为拥有不同承载力的两种路面。此时行车道的结构承载力已达到极限,而两侧车道的结构承载力有所富余,尚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拟定2种维修方案:1)一次性整幅重铺基层,彻底消除缺陷,使整个路段的路面完全恢复其正常的使用性能;2)两侧车道与行车道分期维修。先维修行车道,根据两侧车道的承载能力,结合已有的交通资料分析确定其剩余使用寿命,以此作为行车道车辙损坏维修方案的设计使用寿命,待两侧车道与行车道同时达到使用寿命末期时再一并处置。

2.3 碎石封层

沥青材料在不断改良,施工机械和工艺在不断进步,碎石封层的技术优势越来越突出,采用该技术能使道路形成良好的抗滑、抗裂、防水、耐磨的表面功能层。碎石封层的缺点集中表现在早期表面石料的不稳定性,因为多面体石料需通过足够稳压才能达到以最大平面为底的稳定状态。为了克服碎石封层的这个缺点,在交通量较大的路面上,可采用双层式碎石封层,加强石料的嵌锁作用,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同时建议采用稀浆封层,稀浆封层所用的材料是具有良好级配的集料和乳化沥青的混合物,由稀浆封层摊铺机拌和并铺设在路面上,稀浆固化后开放交通。

2.4 养护机械化

二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是指在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下,以技术作为机械装备的支撑,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机械,高效、安全地完成公路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的养护方式。二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水平是动态发展的、它应与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同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养护的水平也应不断提高。

2.5 加强日常养护

加强日常养护,做好预防性小修保养。经常巡路检查,随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因素,发现路面初期病害及早处理。春季做好沥青路面收缩裂缝的灌、封处理;秋季做好冬季病害的预防性保养修理。夏季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的有利季节,应及时处治泛油、铣刨铲除拥包、波浪,挖补松散、坑槽,及时恢复路面的使用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交通运输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公路越发展越需要现代化的养护,随着二级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和使用要求的提高,养护工作量愈来愈大,技术含量愈来愈高。

参考文献

二级公路范文第5篇

【关键字】二级公路;市场化;公路养护

一、二级公路管理养护改革

二级公路养护和管理要建立在管理、建设、养护基础上执行,政府部门明确自身的重责,履行职责,缺失落实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当前,公路养护资金较为缺乏,二级公路管理养护不到位。这对人们的生活有极大影响。二级公路的养护资金要充裕,资金的使用要到位。资金来源通过手托费、养路费以及财政预算等等集聚,多元化渠道获取。资金的用于日常二级公路养护和维护。一般而言,日常的维护费,主要包含工具、机器、工资等费用支出。检修费用的支出主要由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公路修复情况,进行合理核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完善市场准入条件,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得到改善。二级公路养护要顺应时展需求,不能朝市场化方向迈进。公路养护企业要维护正常的市场发展秩序,保障养护工作顺利执行。因此,我国相关部门理当做好对养护公路工作,引起重视。完善我国市场准入机制,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定。当拥有市场准入条件之后,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养护企业就无法进入市场。另外,不断完善公平竞争机制,使得市场规范化发展水平更高,逐步实现公路养护水平提升,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专业化。完善准入原则之后,对公路养护企业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整个监督行为要贯穿在整个养护工作中,确保养护工作质量,养护不到位的工作,及时改进。不断的加强公路的管理立法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公路养护情况,从而为我国的农村公路的养护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公路管理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养护资金不足

当前我国二级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当费改之后,很多小托费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明确地管理方法。很多地区的政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公路养护重要性,对财政资金投入利用率降低。一些超期服役乡镇道路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养护和改造。这使得我国很多二级公路养护状态较差,整体路况问题严重,路面出现断行也是常见之事。

(二)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

基层单位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养护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当下,很多的养护人员他们只是简单的明确路面养护,对路面存在的病害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科学的处理措施。更严重的是,养护人员对养护材料认识不够充分,当出现养护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养护队伍专业性能力较差,急需得到改变。

三、公路养护管理的市场化措施

(一)实现管养分离

政府、二级公路管理部门以及养护企业,他们明确到自身职责,在二级公路养护进程中,肩负起责任。二级公路养护主要是政府、交通部门责任,他们负责养护工作。权责分明是实现公路养护重要举措。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范围划分,必须坚持有路必管工作态度,坚持有路必养工作方针。制定出公路养护改革目标和方法。确保二级公路养护顺利执行,实现二级公路高效管理。

二级公路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划分开来,公路管理人员负责的职责是平时养护安排,合理调配,监督二级公路养护工作。养护工作人员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情况,养管分开,这是提高二级公路市场化管理方式。

二级公路项目施工之前,除了制定出一定的施工进度计划之外,还对应的制定出项目成本控制计划。计划书给予管理人员阅读,管理人员明确工作开展思路,对整个团队工作布置做到心中有数。为实现有计划、协调、高效率完成工作奠定基础。进一步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制定出合理的招标模式,提升养护工程质量。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执行工作标准,是推动养护事业推向市场化规范。因此,要完善缺陷的管理制度。

(二)引入竞争机制

有健全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有了科学地监督制度,理当基于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进行招标。众所周知,招标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引入高质量管理队伍,提升二级公路养护水平。因此,二级公路的养护、修理都要经过招标执行。同中标企业建立起合同关系,严格执行合同标准开展养护工作。

二级公路养护工程不能局限在同一个地区,更不能局限于一个工程。鼓励承包异地制。二级公路养护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使用竞争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当二级公路养护工作逐渐扩建时,市场化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这是一个大环境,管理手段和护理措施都理当顺应市场发展需求。

养护中心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竞争上岗的方式,例如班长、主人、技术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等等。这些人员的上岗都要基于竞争招聘方式实现上岗。这不仅能从某种层度上提升养护人员质量,还能培养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够锻炼养护人员心理素质,提升养护人员职业素养。

我国有大量的二级公路,面临着无人看管窘境,当遇见恶劣的自然条件时,公路的养护问题加重。这些路面的养护需要借助投标方式进行,才能更好的保障路面养护质量。政府放宽养护政策,将建设公路、养护公路定位为重点工作。地区之间通过委托或者承包方式直接承包给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取良好的养护效果。实践证明,那些已经被承包出去的项目,都符合招标规定需求。养护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竞争意识逐渐提高,生存能力也得到加强。

结束语

公路养护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逐渐融入大环境中,如果想要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顺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需要对当下我国二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投入公路养护资金,实现管养分离维护模式。这才从根本上保障二级公路顺利发展,同市场经济化一并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卫平.浅谈工控机在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中的现状与展望[J].电子世界-2013年18期

[2]余兴洲.贫困山区农村公路路阿建设资金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3年10期

[3]李洪英.公路旅客运输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24期

二级公路范文第6篇

一、交通事故高发原因分析

2007年12月22日,昭-待高速开通3天发生车祸 幸无人员伤亡;2008年09月05日高速公路迤车,昭通方向20公里处,发生一起3车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2012年7月31日云南昭-待高速会泽县迤车镇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6人受伤。2012年1月5日,嵩-待高速东川到驾车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造成至少7人死亡多人受伤。2013年7月4日,昭-待高速公路江底隧道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2死3伤……

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伴随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让行、违规占道行驶、酒后驾车”成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员责任居事故首位,晴天事故的比例高达75%,恶劣气候事故比例为25%左右,其它原因约为5%;事故车速分布为80-120km/h,车型涵盖所有机动车辆。事故特点第一,涉及车辆多,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大。第二,二次追尾事故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雾天连环碰撞情况突出。第三,一般事故多为单方事故,车辆碰撞中央隔离护栏或路边护栏侧滑翻车。第四,交通事故一经发生,道路迅速堵塞,大量的车辆及人员滞留在高速公路上,救援车辆及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现场……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引发昭-昆公路主要交通事故的成因大致为,多因素和系统性成因造成”。事故具随机性、突发性及不可逆性等一般交通事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车、路、环境等要素配合失调的偶然性事故。

(一)人的因素

人的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交通动态系统中,驾驶员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也这个动态的系统中唯一的能动因素。它具有主导控制作用,是保证交通系统安全的关键,也是决定和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驾驶员数量高速增长,驾驶技术由专业的职业技能,逐步转为人们必要的生活技能,各类非职业驾驶人员群体的不断增加,造成“非职业化”驾驶人员的“经常性”驾驶行为。“非职业化”、“经常性”驾驶行为的普遍性化趋势发展,“非职业化”驾驶人员由于无法达到职业化驾驶人员的技术要求,在长途驾驶中注意力常常会出现“不由自主的转移和分散”,特别容易出现“走神”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疲劳驾驶和超载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个体运输经营者虽然都为专业驾驶人员,但为了多挣钱,往往不顾疲劳和安全,认为驾驶技术娴熟、体力充沛,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抱着侥幸心理日夜兼程多拉快跑,最终导致驾驶员“综合性疲劳”的产生,这种全身性的“疲劳”变化,直接导致驾驶人员生理机能的失调,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车辆技术性能因素

车辆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昭-昆公路大量交通事故,超载运输往往发生在部分经营者违规使用“大吨小标”、“大吨位车轴小”的车辆。导致车辆技术性能较差,“制动失灵”、“操作不当”是大多数事故的主要结论,而货运车辆大都与车辆超载及超宽、超高有着直接因果关系,小型越野及轿车超速及强超、强会后制动不灵酿成交通事故。最终表现为“制动和转向系统故障”这就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而这些“车辆因素”实则为人为“超安全性能使用”,造成的车辆因素。频频发的交通事故,也是造成昭-昆公路堵塞的主要原因。

(三)道路通行因素

是昭-昆公路中最应受到关注的因素,昭-昆公路在设计上,全线采用分段不同的技术标准建设,昭阳(麻柳弯)至会泽段长110公里,为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0米、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会泽至待补38公里,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2.5米。期间部分路段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昭通至待补段148公里,海拔从1800米升至2800米,全线共有特大桥和大、中、小桥梁331座。其中,特大桥、大桥占88.1%,桥梁单幅总长54公里;全线有隧道10座,总长5427米;全线设有8处互通式立交,13分离式立交。桥隧占线路总长的33.67%。全线道路等级低、地形、地貌复杂,相对高差达1000m,坡度陡峻、危崖崩塌落石,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造成部分路段路面出现凸凹不平、波纹起伏、坑塘相连;警告、限制标志数量相对不足、标志不规范、符号模糊难辨,从客观上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四)交通环境方面因素

昭-昆公路全程372公里其中二级双向混合车道203公里,各种机动车均在车道内同向、逆向行驶,动力性能不同、行车速度相差过大,特别是小型车辆与大型运输车辆的混杂通行,加之昭待高速公路多处设有加油站和服务区,提供餐饮、修理服务,吸引了部分车辆停留加油和就餐等,同时因公路两侧服务区的功能不对称,特别是会泽县驶往嵩明县方向的加油站仅能提供加油服务,部分驾驶员停车加油后就强行横穿公路到对面服务区用餐。而该路段为高速公路向二级汽车专用线过渡路段,从嵩明方向来车的车速普遍较快,加之该路段的道路线形起伏较大,线形复杂,驾驶员和横穿公路的行人视线均受限制,有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行驶的,交通信息只能通过驾驶员的视觉、听觉、触觉获得信息,做出识别、分析、判断和选择。公路信息及车辆运行状态的错综复杂,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常常造成驾驶员识别判断的错误,这也是昭-昆公路常见的交通事故。

二、预防措施

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安全管理又涉及众多部门,工作责任分散,道路规划、设计、建设、维护、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分属不同的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交通安全指导目标,各环节之间的不协调增加了道路潜在的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呈现出“面上管理多,源头管理少;上路执勤多,深入到单位宣传少;经济处罚多,实际教育少”现象。管理严重滞后于道路交通存在,必然导致交通事故的重化趋势。这些问题间接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源头。

(一)综合分析昭-昆公路事故形成原因,不难看出,诱发昭交通事故的原因具有多样、随机性和偶然性

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提高安全监管、监控和安全设施设备的运用,对于减小事故、降低事故严重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道路安全性能

应实施道路年度安全审查制度,在道路投入使用后,要按年度对运行的道路进行安全年审。对于出现安全隐患的,要责令管理部门进行维修。

(三)加强防控体系建设

通过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知识和文明行为教育。强化加强完善道路设施、安全管理制定预防措施。特别要加强破损路面的警示和修复管理,确保路面安全通行。

(四)完善交通安全设施配置

“安全的行车环境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完善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有效保护。”合理配置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眩和诱导等设施,要加强安全护栏、隔离设施维护保养。

(五)完善汽车安全设施

增强车辆的安全性。积极鼓励机动车安装行车安全装置、汽车自动自限制装置、行车自动监控装置以及交通情报通信装置等。

(六)尽快实行机动车检验社会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七)对超载车辆坚决卸载,杜绝罚款收费后放行的做法

这是制止超限的有效措施。同时应追究相关单位的连带责任,拉运工矿企业货物的车辆一理超载,不但要处罚车主而且要处罚该企业。各部门要协调一致,加强省际之间的联系避免重复执法、重复处罚。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做到行政执法主体合法,认定违章事实确凿,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正确,执法文书齐全,归档及时,确保超限运输的查处质量。

(八)改善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

二级公路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二级公路;新老路基;衔接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西南地区,近年来修建的二级公路项目比较多,对于二级公路的建设,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规模和节省工程投资,总的建设思路基本上是在满足二级公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既有路进行勘察和设计。那么,利用和改造好既有路、新老路基的差异性沉降,将是二级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笔者结合参与云南省S302猫谢线镇雄到威信段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担任设计代表的工作体会和经验,浅谈一下改建项目利用既有路及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的情况,望对其它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此类问题有所借鉴作用。

1、工程概况

云南省S302猫谢线镇雄到威信段公路工程是连接镇雄与威信的唯一通道,是镇雄北上四川宜宾、筠连、兴文,威信南下贵州威宁、赫章、毕节必经之路,是云南省公路网、昭通市公路网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路线起于云南省镇雄县与贵州省赫章县交界处的煤灰包,途经中屯乡、镇雄县城、洗白、芒部、三滴水、雨河,再经龙井、乐利到达大海子(镇雄与威信边界,既有道路桩号K241+000),然后过边界前行约2.5km到达本项目终点柏香。随着车流量的日益增长以及既有道路的破损,原有公路已不再适应当前的运营需要,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公路进行改扩建,然而在老路改造升级的时候,应考虑充分利用既有路路基、路面及既有构造物来进行改建。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如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公路等级 级 二

路线长度 km 77.450

设计速度 km/h 40

路基宽度 m 8.5m/12m(镇雄县城段) 镇雄县城段为利用段。

桥梁 m/座 376.58 /8

隧道 m/座 1565 /1

概算总投资 万元 104420

2、总体、路线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特点以及沿线地形、地貌、既有路平、纵断面指标以及既有路现状,本项目路线设计划分为新建段、利用段以及沿既有路改建段三段,各分段情况如下:

(1)新建路段

起点至镇雄县城南大桥ZK0+000~ZK17+530.001(长链819.318)为新建段,全长18.349319Km,按新建公路标准设计。

(2)利用路段

镇雄县城南大桥至洗白XK0+000~XK9+895.781为利用段,全长9.895781Km,按利用段的公路标准设计。

(3)改建路段

洗白至终点威信大落脚K10+312.664~K59+522.876(短链5.351m)为沿既有路改建段,全长49.204861Km。对于沿既有路改建段,初测及定测阶段设计项目组针对既有路进行了详细的外业调查,对既有路路基、边坡、防护、排水、路面、不良地质段落以及既有路病害等情况,均进行了调查、整理、分析并形成既有路调查报告。内业设计过程中,根据路线走向,在外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既有路的利用和改建加宽设计,并针对既有路的特点及现状,提出了新老路基的衔接设计、新老路基的衔接设计等技术方案,以更好地改造和利用既有路,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以及节约工程造价。

3、新老路基的衔接设计

由于原来的公路路基经过长期以来的运营使用及长时间的荷载作用,原来的路基就逐渐变得稳定,然而新的路基肯定要经历工后沉降这一过程。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导致不均匀沉降及路基边坡滑塌、纵向裂开和横向错台等病害问题,因此,对新老路基衔接结合部应引起重视。对于利用与改造既有路基,为减小新老路基衔接部位的不均匀沉降,增强新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对既有路基的单侧或两侧进行扩宽改建,新老路基衔接结合部主要采取下面几个方式进行处理:

(1)清除表土:首先把原来的老路边坡上草皮、腐殖土以及树根等杂物与松散的路基填料一并清除掉。为了加强整体的新老路基稳定性,在进行填筑的之前要把原来的老路路基边坡开挖成抗滑台阶,使新老路基形成有效地交错结合。

(2)路基基底处理:对于原状地面的松散覆盖层,通过挖除松散土体,采取换填碎石、片石进行补强处理,以减少路基不均匀性沉降及提高基本承载力。

(3)既有路路肩,如土体松散、溜塌,不符合质量要求,则需要把老路肩的土进行挖除、换填、掺灰或翻晒重新碾压,从而满足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4)对于公路沿线积水边沟,一定要完全清除沟里的淤泥,保持路基干燥,以提高路基的强度,减小沉降。清除边沟的淤泥后可采用砂砾回填,视地下水情况设置纵、横向盲沟,以有效地排除地下水。

(5)路基进行填筑的时候,填筑材料应采用容易回填压实的碎石土,从下往上一层一层的填筑。

(6)路基填土较高,宽度较大的时候,需要采用冲击碾压进行压实。

(7) 对于高路堤路段,之所以新老路基完工以后沉降差依然存在,是因为不均匀沉降差比较大,其影响范围较广、破坏力较大,仅靠路基土分层回填碾压是不行的。因此,新老路基衔接处应增设土工格栅,可以有效地改善新老路基的结合强度,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减少不均匀沉降。

(8)挖方扩宽路段:当衔接宽度大于1米的时候,应在老路基的基础上横向挖除,而且衔接宽度与老路基挖除宽度总宽要控制在2.5米以上,则有助于压实设备进行碾压。然而,当衔接宽度小于1米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将原来的路进行挖除,并采用碎石土等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补强处理。

(9)新老路基衔接处理完毕后,对于路基基本成型后的路段,有条件的采取开放交通进行试通车运行,也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稳定效果,减少沉降。

4、新老路面的衔接设计

云南省S302猫谢线镇雄到威信段公路工程的既有沥青路面,在长时间交通运营使用作用下损害比较严重,这就加大了公路养护工作。按照安全、经济及适用的原则,需要对既有路面进行处治。在利用和改造老路面设计过程中,为减少资源浪费及节约工程投资,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对于比较完好的老沥青混凝土路面,老沥青混凝土上不宜直接加铺水稳层,应将原沥青砼铣刨,作为新路面的基层利用,再采用在原来的路基基层上加铺新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案。

(2)由于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新老路基衔接处压路机很难压实,及老路上车辆振动的影响等众因素,新老路面衔接处就会出现裂缝、破损等现象,对此,可以采取挖除、补强或设置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再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案。

(3)对于新老沥青混凝土路面衔接路段,可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加铺一层玻纤格栅,以防止基层反射裂缝引起路面的纵向开裂。

结束语

总之,山区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是一项造福于老百姓的民心工程,每个地方的施工条件及工艺都有所差异。目前我国很多低等级公路面临改建,要是整体改建成新路,这样不仅会浪费资金,也会使工程建设的进度受到影响,还会占用很多的土地。然而老路改建工程相较于新建工程是有特殊性的。因为在老路的基础上进行工程改建,会减少大量的资金,并且还可以采用老路的优势加以优化。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老路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全面,须严格控制路基工后的沉降量以及不均匀沉降,从而有效地防止新老路基两者之间出现太大的沉降差异,避免造成各种不良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2] JTG/T D31-02-2013,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二级公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山区;二级公路改造;平交道口设计;优化方案

引 言

我国公路修建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养生,追求山区的新鲜空气,从而使得沿山区公路开发房地产逐渐增多,申请开设公路道口的行为逐渐增多。但由于山区公路增设平交道口的资金投资较大,为了节省投资,大部分道口技术含量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由于平交道口的交通事故比较频繁,为了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就需要对山区二级公路进行改造,对平交道口进行优化设计。

1 山区二级公路改造中平交道口的设计意义

(1)公路平交道口设计的经济意义。当今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交通发达便利,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交通纽带,只有交通更加便利和发达,才能够促使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山区的交通便利了,能够为山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方便人们生活,增强山区居民和外界的联系,因此,对山区二级公路进行改造时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平交道口进行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1]。

(2)公路平交道口设计的安全意义。平交道口对车辆行使人员的开车视线具有一定的影响,当车辆由次干道逐渐开往主干道的时候,司机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由于国家没有关于安全距离限速的有关规定,车辆到达平交道口的时候,没有减速行驶,也比较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就需要对山区二级公路进行改造,并对平交道口进行优化设计,以便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行、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确保道路的安全性。

2 山区二级公路改造中平交道口的设计要点

(1)注意测量。在二级公路改造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对所有高水准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查和二次测量,避免出现误差。在施工的过程中,临时水准点距离建筑物要保持在26m以上,距离施工现场需要应该在60m以上。针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测量的步骤,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测量,确保计算出来的结果精确,防止差错的出现[2]。

(2)针对污水管的铺设。针对横穿平交道口污水管的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还需要使得外观和水管承受力符合标准要求,根据标准进行设计,使得污水管的铺设不仅能够确保质量,还能够保持其美观。

(3)高程计算。高速公路高程的计算主要是根据综合法进行计算的,这种方法得出的竖向设计结果,能够确保公路表面的平顺性,计算出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的图纸设计和施工中。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方格网法、同心圆法、等分法和等高线法的优点加以改进后进行计算的,这种方法更加简便和完善,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适用性。

3 山区二级公路改造中平交道口的优化策略

(1)提高山区二级公路中平交道口的安全性。首先,由于平交道口容易影响车辆行使人员的视野,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进行平交道口优化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拓宽平交道口的视野,确保视野开阔,避免影响司机的开车视线。其次,可通过安装交通安保设施等方式切实提高公路平交道口通行安全系数,如:在平交道口左右两侧50m设置防护栏,以及在平交道口左右两侧的100m范围内每隔25m的地方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牌,以及采取安装夜间太阳能交通指志牌进行夜间提示,在平交道口视线较好处安装凸面镜(广角镜),增大视野,以便司机观察车辆通行情况,切实做到在提醒司机注意限速慢行的同时,增大视野,有效的减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条件允许的,可在公路的大型平交道口处安置交通指挥人员,指挥交通,确保车辆有序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对平交道口的环境进行查看,检查平交道口周边山上沙石和泥土有无松动,是否对行驶人员造成安全危害。需要对周边一切存在安全隐患的事物排查清楚[3]。最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由于大多数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人们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不够了解,甚至有的人知道了解交通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际中不遵守交通规律引起的。因此,对人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让人们了解交通法律法规并且让人们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2)加强对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当发达和便利的交通给我们带来生活和生产的便利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也给周围的居民以及周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在对山区二级公路进行改造和平交道口优化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都周边环境因素,确保环境不受到影响。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在进行公路改造施工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乱堆垃圾。针对不需要的废料要及时清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针对备用的石料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可以安装防护栏,防止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避免由于石料松落或滚落对人员造成伤害。其次,对公路周边的土质进行勘察,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树木和草坪,以便做好防护措施,有利于吸收施工过程中制造的灰尘,减少噪音污染。另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等条件,设置安全防护墙,合理规划施工现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4 总 结

通过对山区二级公路改造中平交道口的设计意义和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以便提高平交道口的设计质量。对山区二级公路改造中平交道口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的行车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减少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在改造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公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凤翔,高华娜.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设计中的注意事项[J].铁道运营技术,2009,21(0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