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燃气;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专业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燃气已经逐渐消费的主流,燃气专业的探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燃气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明确专业内涵,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探索专业特色,本文对燃气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内涵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以过程工业为专业背景。过程工业是指以流程性物料为主要对象,以改变物料的状态和性质为主要目的的工业,它包括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化学、炼油、制药、食品、冶金、环保、能源、动力等诸多行业与部门。过程工业所涉及的一些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有传质、传热、流动、反应、机械、热力学等过程。正是这些物理、化学过程,构成了过程工业的生产过程。然而,要使这些过程得到实现,达到工业生产的目的,必需要有相应的过程设备。这些过程设备包括传质设备(如精馏、吸收设备等)、传热设备(如换热器、加热炉等)、流体设备(如泵、压缩机等)、反应设备(如化学、生化反应器等)、粉体加工设备(如粉碎、造粒、输送设备等)及热力设备(如制冷、空调设备)等。这些设备及它们的有效组合,就构成了过程装备。过程装备的高效运行,不仅取决于构成生产装备的各个单元设备的性能以及这些单元设备的组合方式,而且取决于对单元设备及成套装置的控制水平。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及控制理论,对生产过程及设备实行实时监控与自动控制,使之处于最运行状态,是过程工业装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一个融“过程”、“机械”和“控制”为一体,将“化工”、“机械”和“信息”学科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化D机D电”一体化的多科型、交叉型专业。

二、专业定位、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燃气过程装备与控制控制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石油化工、能源、燃气等过程工业企业需要的“一线工程师”、“一线工艺师”和“一线管理师”为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源工程燃气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培养,加强过程装备设计、制造与控制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燃气工程、能源工程和化工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和技能。

燃气过程装备与控制控制工程专业与石油工业有着良好合作关系,有与石油工业相关的办学条件,因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石油化工、燃气能源为主要专业方向,培养能在石油化工(含炼制)、燃气安全、燃气管道安装等石油行业设计、制造、生产一线从事集装备设计、制造工艺、控制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复合性的过程装备设计制造、控制运行、维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燃气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在的专业办学在很多方面仍然是沿用或模仿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适合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还不十分清晰。燃气过程装备与控制控制专业由于办学时间比较短,尚未形成明显特色。

2、前期主要依托于校本部的师资力量,师资队伍人数虽然逐年在增加,但真正的专业教师力量仍然缺乏,教师整体结构不太合理,教师科研少,学术水平低下,年青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明显不高。

四、燃气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对策

1 深化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燃气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成立以系主任牵头的实验室管理领导小组,在学院行政和实验中心的指导下,依据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制订实验室的具体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调整实验室布局,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根据专业的发展和企业需求,整合实验项目,淘汰过时落后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一批实验教学课件,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完成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启动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及出版,发表实验教学相关的论文;完成年度设备购置计划;选送实验室专职教师外出进修;部分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将设计作品申报专利,并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自制相关实验教学设备。

2 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根据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实验项目。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工程模式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基础性实验教学平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自主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基于校园网的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开设一些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措施力度加大带来的环境治理的综合性开放性实验项目,如固废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工业烟气综合治理测试实验室、废气废水清洁治理与测试实验室、节能环保创新设计实验室,逐步实现所有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聘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通过人才市场,积极寻求优质教师资源,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要大力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扩充专任教师队伍;通过加强协作,聘任兼职、临聘和双肩挑高级专家等多种途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校本部的师资资源,聘用高级职称教师,作兼职教授,提升专业整体师资水平。

4、以提升业务能力为重点,大力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要采取“帮、扶、教”,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学各基本环节的要求,站稳讲台;创造条件,外送培训,加快提高业务能力;积极支持、帮助青年教师承担各类研究课题,参加学术会议,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同时,加强教师对实验、实习实践环节指导技能的培养;通过参与各实践环节,深入接触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相互学习讨论,深化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五、结束语

挑战与机遇共存,面对国家沿海大开发以及“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启动两大契机,燃气行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燃气是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科技发展与进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伟,戴光,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j].石油教育,2008(3):60-62.

[2]王昌,李强,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5):52-54.

[3]周勇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165-169.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工程;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TB-4;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49-01

1 导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基础产业和重工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要看到当前国家和经济的基本趋势和实际状态,以加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内部变革和结构创新为突破口,探寻指导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突破方向和建设要点,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能够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经济发展、国际产业竞争和专业人才成长的需要,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有序而科学地建设成为精品基础专业。

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功能与价值

从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角度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当前结合生产、加工、建设实际的基础专业,从方便论述的角度研究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的普遍性价值和产业发展功能不做复述,只强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最为重要的价值和最为核心的功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人才教育、培养和发展的重要专业,通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应用型装备、控制人才,使我国相关产业能够迅速适应高新科技和国际竞争的实际,做到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人才保障。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高层级人才发展的重要平台,专业通过综合性和扩展性的教育价值,构建了高层级人才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与基础产业、劳动力市场高度的交叉和复合,可以实现对化工、动力、机械等相关行业的进一步整合,既有利于市场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需要的满足,同时也有利于人才专业发展,更有利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层级人才的职业形成和角色定位。

3 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进行专业建设的主要思想

3.1 确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内容

专业建设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的成败,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高效率、高质量、高速度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关键性工作。要强化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立足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将过程装备制造、控制设备设计、工程制造等基础专业课程体系加以强化,有效引入当前结构工程、安全理论、控制理论、粉体技术等先进知识和科技,做到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丰富,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3.2 确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趋势

把握和确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趋势和方向是取得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结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教育体系,以专业基础教学入手,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理论的核心和要点,进一步熟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基础,突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操作环节,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思考水平和研究水准。

3.3 明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方向

从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未来发展和建设实际来看,M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形成复合式、交叉式的体系和结构,这是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向。要求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体系和教学体系的设计出发,强化专业原理、指导过程装备基础、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础教学,重点对专业交叉课程、专业扩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加以创新和优化,以利于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成长,为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复合型、专业型、综合型的实际应用人才,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和社会生产的要求。

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特色专业组织保证体系建设

4.1 成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工作组

工作组主要由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审定研究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对实验实训等给予指导,促进校内外有关实践基地建设及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同时,监督培养方案的实施,监控各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改革,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2 企业成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立由校企共同建设和管理的委员会,明确企业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学生到企业后的各项工作。

5 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进行专业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策略是高校各专业进行专业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方法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保障,要以科学性、规范性作为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5.1 推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关键和基础。目前,要迅速增加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引入学历层次高的人才,实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提升和完善,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符合指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2 更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该从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手段丰富两个层面更新专业的教学体系,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授课必须突出重点,以此来确保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

5.3 优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要精练专业的基础课程,特别要强化控制基础、化工方面、机械装备方面、控制方面的课程,使其形成相互协调、统一协作的有机课程体系,为复合型、综合性专业人才发展提供课程体系的支撑。此外,专业课程还应该从学生的实习和实训环节入手,建立适于专业教学,丰富学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相关感受和体验,充实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模式,确保学生专业知识的科学搭建和专业能力的有序发展。优化专业课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与具体社会化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从事专业的能力,确保学生未来发展的水平。在课程优化的过程中,还要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为目标,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建设,促进和提高学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相关的技能、专业能力和职业水平。

6 结束语

在高校专业、体系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遇到了如何进行教育改革、如何展开专业建设,如何进行专业创新的新问题。要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产业价值和社会应用作为切入点,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教育教学体系、专业体系、专业师资等方面入手,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进行全面、有效地调整和提高,增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上的活力,达到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创新和改革提供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毅钧,伍广,李雪斌,来永斌,王龙,李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60-6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过程装备;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一、前言

过控专业研究的主要是过程工业,涉及到很多物理手段和化学反应,主要是为产品生产提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因此各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过控专业,因此该专业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口径比较宽。现阶段过控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毕业设计要考验的就是毕业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保证毕业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找出现阶段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二、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现状

1.管理监控不严格

合格的毕业设计需要在每个环节上确保质量[1]。现阶段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文件,这说明毕业设计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中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目的以及相关教师的职责,并制定了论文的具体规范,只是这些是文件上的规定,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高校还是缺乏管理的,高校没有对学生实施合理的监控,也就是说各个环节都是处于无监控状态,难免会有一些环节出现问题,这是目前高校各专业毕业设计共有的一点问题,缺乏监控机制。

2.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控专业实际上已经是现阶段本科中非常热门的专业,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对该专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相关高校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学生数量过多,就意味着师资力量需要跟上,目前就是专业课教师的数量并不能满足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多数高校是一名指导教师要负责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要负责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能拿出的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帮助也有限,因此仅靠现阶段的教学资源要想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各高校学生若是想自主查找资料,是缺少资源的,纸质的资料非常少,但电子资料方面由于学生数量大,没有固定场所,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3.选题不合理

实际上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选题[2]。现阶段很多过控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是指导教师完成的,专业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没问题,但在实践方面以及对企业的了解方面并不是每一名教师都有足够的经历,因此很多毕业设计实际上是空中楼阁,仅仅存在与理论上,对实际的帮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实并没有得到锻炼,工科学生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积累,还需要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这些在现阶段的毕业设计中都是缺失的。而且选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的背景以及过控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这样才能将提升毕业设计的效果,这些都是存在问题的。

4.设计时间短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实际上需要考虑两大问题,那就是就业和考研[3]。这两个问题也需要在这一学期解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与毕业设计的完成在时间上有直接冲突。学生为了顺利应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就要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压缩,而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毕业设计受到时间上的影响,在质量上也是难以保证的,现阶段过控专业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论文质量评价,也只是一般,说明在完成毕业设计的时候是受到严重影响的。

5.学生缺乏写作技巧

实际上由于信息技术越来越便捷[4]。高校普遍为学生提供了文献检索的途径。在写作方面也会设立一些课程或者讲座,对学生完成论文进行指导,但还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在写作技巧方面的弱点。学生完成论文时,并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语言,很多学生会将一些内容拼凑到一起,甚至有一些学生会存在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其中比较复杂的环节就是文献引用、标点符号、图表绘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后,还需要与指导教师一同花费大量的时间修改论文格式,相应的对论文内容与创新的分析就减少了。

三、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类型

1.工程设计

这类题目实际上就是根据企业现有的设备,参考企业中的一些技术参数,根据相应规定进行设计[5]。此类题目优点是对基础非常重视,要求有完善全面的技术参数,工作量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设计图纸还是计算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论文实用性比较强。现阶段过控专业学生通常是在毕业设计前决定好了毕业后的趋向,所以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需求要选择题目的。该类题目目前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尤其是一些已经到就业单位实习的学生,可以对企业设备有足够的了解以及接触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2.科学研究

该类题目通常是指导教师以自身科研情况为基础[6]。申报的一些子项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创新性比较强,学生要在毕业设计时期将这一子项目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此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素质的。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足够的积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在这类题目由于是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在数量上不会太多。此类题目对学生是可以起到启发效果的,而且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研讨的活动,两节相关的过程。

3.创新型

创新型的题目主要是通过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进行[7]。是团队进行的一类任务,不仅需要学生完成论文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创新,其实这类题目也体现出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考验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管理制度改革

很多时候毕业设计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取决于高校管理制度[8]。因此各高校为了让毕业设计的各步骤得到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全程监控机制,教师需要对毕业设计提升重视程度,高校也要对教师职责进行强调,严格控制学生抄袭的行为。指导教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根据设计手册,保证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环节不出问题,根据课题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其中包括对素材的筛选、对内容的设计、论文设计方案、撰写格式等,对学生负责。

2.充实教学资源

由于高校近年来一直在扩招[9]。而且过控专业也是比较热门的工科专业,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些高校为了顺利将毕业设计完成,而且地方科研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网上虽然有各类参考资料,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筛选起来很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将教师招聘的重心放到如过控专业一样的稀缺专业,将师资力量补充上来,调整好师生比例,同时将年轻教师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

3.保证设计时间

学生为了确保升学和就业,会提出在毕业设计阶段请短假,而高校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升学和就业也会允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高校做出调整。因为考研与就业对学生非常重要,但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顺利毕业对学生也非常重要,毕业设计若是出了问题,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是无法保证的,这就需要高校在时间上做出调整,例如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延长,同时可以将设计前的一些基础工作提前到上一学期,这样毕业设计与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的冲突就可以解决。

4.加强团队指导

现阶段高校过控专业的毕业设计是经过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多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是不符合过控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这类专业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都需要有所设计,知识面非常广泛。但专业教师无论是研究方向以及自身专业,都是受到限制的,无法给过控专业学生带来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该建立起专门的指导团队,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从原本的一对多变成多对多,这样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毕业设计与其他环节的整合

1.与课程设计整合

实际上毕业设计也可以看成是课程设计的延伸,而课程设计相当于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在选题上是有一定关联性的。通常课程设计开始于第七学期,而学生经过几个星期的设计阶段,可以了解到毕业设计的方方面面,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些工作,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工作,有助于确保毕业设计顺利完成,这对学生解决毕业设计和考研以及就业之间的时间冲突是非常有帮助的,实际上课程设计就是毕业设计前学生要经历的实战演练,与毕业实习共同组成了实践环节,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目前过控专业正在增加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课程,所以整合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是非常有利的。

2.与毕业实习整合

毕业实习也是毕业设计前的重要实践环节。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需要进行灵活处理,要想将二者进行整合,需要注意一下细节,首先是实习基地的设立,这是毕业实习的基础。其次是高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然后是课题研究需要与企业实际情况和教师研究情况相结合。最后是注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需要的是在应用能力上获得提升,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高校需要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解决每个学生面临的困境。

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的重视

在毕业设计正式开始前,高校可以组织专门针对于毕业设计的讲座,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动员,要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就业以及学位认定问题。同时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负责的学生,要从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设计前,就形成严肃的意识。

2.提升选题规范性

论文选题要与过控专业相关,过控专业的实践价值是保证企业设备可以高效运行,是将机械、控制等各学科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在选题时需要与这些内容息息相关。在选题类型上,可以与科研单位和教师研究的课题紧密相连,一些学生可以在研究院等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需要提升真实性,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团队指导,这样可以保证题目具备真实性和综合性。在选题上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因此拟题时教师要制定好指导的时间,避免造成双方的疲劳。

3.查阅文献

完成论文的第一步骤就是查阅文献,学生对查阅文献方面还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查阅文献需要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确定查阅的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期刊、研究报告等资料,然后完成资料分析工作和整理工作,结合选题写出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检索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例如高校的图书馆的电子资料、维普数据库等,这些途径查找到的文献是比较新的。然后是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阅览室以及各地的图书馆。最后是网上也可以找到资料,只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慎重筛选。

4.强化过程控制

毕业设计的所有步骤包括前期讲座、确定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完成文献的英文翻译、完成论文设计、中期检查以及评审和答辩。经过对选题的审定和初期、中期检查,然后是答辩检查、最后是成绩评定和论文评选。这些步骤都是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每周两次的一对一指导,然后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管理工作,要对毕业设计阶段实施量化管理。

5.加强成绩管理

毕业设计的成绩是从三方面进行评定。首先是指导教师从设计方案、完成状态、翻译情况、学生的态度以及在个人纪律评价等方面评出成绩。然后是评阅教师,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规范性、外文翻译的质量以及内容创新性等方面评出毕业设计成绩。最后是答辩委员会,以各小组的答辩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水平、课题、表达、工作量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各方面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做出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最后答辩小组会以规定的比例,对总成绩进行评定,总成绩是需要通过答辩委员会进行审核的。

七、结论

总之,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经过学习后,经历的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是对在校期间成绩的总结和提升,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提升和理论研究强化的有效途径。提升设计质量不仅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也是为了满足社会最新的人才需求。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毕业设计的质量上进行提升,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高校还是社会发展,都是起到重要作用的。每当毕业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经验总结,这样对以后的指导工作才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娟.过控专业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J].广州化工,2016,44(23):188-189.

[2]俞建峰,崔政伟,沈贤,陈海英.基于专业能力矩阵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体系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6,3(28):39-41+53.

[3]郑秀红,张翠英,王洪涛,林楠,卫明社.行动导向法指导下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241-242.

[4]高能文,王洪,李军,全学军.“双导师制”提升过控专业毕业设计工程应用能力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16):234-235.

[5]宋健斐,胡雪飞.SW6软件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设备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2):73-76+84.

[6]孙红梅,努兰•苏力坦汗.影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因素[J].广东化工,2015,42(01):117+100.

[7]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综合改革探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02):29-32.

[8]张文华,袁文,王世刚,李东生,郝光香.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在毕业设计应用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12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整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45-02

自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以来,先后有200多所高校工科专业批准实施“卓越计划”。东北石油大学是一所石油行业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高校,在201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计划”第二批试点高校,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过程装备专业)是首批入选专业。根据“卓越计划”的精神和相关要求,过程装备专业采取“3+1”培养模式,制定了学校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并从2010级起,开始按“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本文根据过程装备专业实施“卓越计划”以来的实践,以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整合为重点,结合专业课程整合实例,介绍“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实施案例,以期对同类高校相似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有所裨益。

一、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整合对于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意义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卓越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课程是最基本的教学元素,是学生接触最直接、受益最全面的教学元素。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中,课程建设处于核心地位,它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体现、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学质量水平及其评价的标准。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抓住了课程建设就抓住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纲”。

二、以“一体二翼”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专业“卓越计划”课程体系

过程装备专业按“一体二翼”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要素中,确定以知识为“体”、以能力和素质为“二翼”的相互关系。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确定以专业知识为“体”,以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培养为“二翼”的“一体二翼”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确定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体”,以专业基础课程和企业学习环节为“二翼”的课程体系,做到以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以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与企业学习环节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中,确定以“过、装、控”相结合的“一体二翼”知识体系,即以装备为“体”,以工艺过程及过程控制为“两翼”。具体地说,装备专业的主体是过程生产装置,包括化工单元设备及成套技术,且必须以工艺过程和过程控制作为补充,从而使之具备“过、装、控”一体化的专业综合知识技能,具备成为石油化工机械卓越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储备。

三、过程装备专业“卓越计划”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

对于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按“平台+模块”的形式,重新组合课程,构建基础理论平台、专业理论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职业素质平台。在各平台中,按模块形式,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新组合课程。通过课程整合,使得调整后的专业教学计划,在满足企业学习1年的前提下,保证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实现“厚基础、重专业、强实践、高素质”的基本目标。例如:在一年级开设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导论》课程,由本专业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12名老师授课,分别讲述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特色研究方向和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对本专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在二年级开设了《机械制造基础》CDIO课程,该课程以CDIO理念为指导,以项目教学形式,融合构思、设计(制图)、制造(公差和配合、机械加工和制造)、安装和调试与一体,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训练。

四、《石油化工过程与装备》课程整合实例

根据本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以“与培养目标一致、与行业需求一致、与知识体系一致、与强化实践能力一致、与综合能力培养一致”的“5个一致”为原则,将以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指导,加强石油化工过程与装备知识的融合力度,将原培养方案中的《化工原理》、《工程流体力学》、《过程设备总论》和《过程流体机械》(部分内容)四门课程整合为《石油化工过程与装备》一门课程。整合后的课程依托石油化工行业特色,将石油化工过程与典型装备紧密结合,同时去除多门课程中的重复知识点,缩减了学时,使课程体系更加严谨。该门课程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具体表现为:

1.依托石油化工行业特色,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石油化工机械卓越工程师”的要求,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确定课程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保证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2.按石油化工行业对过程装备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即对石油化工机械技术人员的要求是以石化装备为主,同时兼顾过程与控制的知识,即要求懂机械的人,要懂些过程和控制,即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一体二翼”。因此,本课程将石油化工过程与石油化工机械相融合,注重培养过程与机械均精通的专业人才,保证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一致性。

3.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保证与知识体系的一致性。以石油化工生产中的流动过程、传质过程、传热过程和反应过程,即典型的“三传一反”为主线,将原教学计划中的《化工原理》、《工程流体力学》、《过程设备总论》和《过程流体机械》(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将石油化工过程与典型装备紧密结合,同时去除多门课程中的重复知识点,缩减了学时,使课程体系更加严谨。

4.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改革与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将启发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基于项目训练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基于“典型成套装置仿真实验平台”的实训课题训练相结合,开展以工艺过程计算、装置分析设计、工程测试和设备选型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训练,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5.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与强化综合能力培养一致。改变以试卷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建立以强化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建立考试成绩、项目训练成绩、实训课题成绩和平时成绩于一体的综合考核体系,以能力矩阵为考核指标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提高其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经过3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东北石油大学过程装备专业围绕“石油化工机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并扎实推进实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成绩,但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要按“卓越计划”的相关精神和要求,继续坚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工程教育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R].教高[2011]1号.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3]朱培逸,徐本连,谢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17-18.

[4]陈国华,梁峻.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2):45-49.

基金项目: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机械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基于“卓越计划”的石油化工机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5篇

往届毕业设计选题时,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根据绩点的高低排序,依次在打印出的选题一览表中手动勾选题目,选题后学生与相应指导教师进行有关题目内容的沟通并互留联系方式。这种选题模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由于选题时要求所有指导教师均在场,因此选题时间不能与教师上课时间相冲突,选题时间的确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第二,由于篇幅限制,选题一览表中只显示题目和对应的指导教师,信息过于简单,学生对题目的认识不充分,使学生的选题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在选题过程中,学生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占据主动权,而教师却是无条件地被动接受学生的选择。这种单向选题模式无形之中向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即使前期课程不用功,也有机会进行毕业设计,助长了不学厌学气焰。为了节省选题时间,提高选题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笔者自行开发了毕业设计网上选题系统,选题系统包括题目、选题背景、难度系数、工作量、参考资料、完成条件及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等信息,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在充分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学生也可以从该系统自行下载审核表和任务书等资料。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指示精神,选题系统秉承双向选题的理念,对于学习态度恶劣的学生,教师有权拒绝该生的选题。该系统大大提高选题效率,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好地保障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

2.动员工作

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保障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毕业设计前期,召开学生毕业设计思想动员大会,第一端正态度,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不及格的后果,引起学生足够重视,并以历届湖北省优秀毕业设计作为激励,让学生认真对待;第二,强调纪律,集中学习毕业设计期间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过程考核制度,无故不与指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将取消毕业设计资格;第三,力求规范,讲解毕业设计注意事项,解读毕业设计学生工作手册,介绍毕业设计经验,指出毕业设计中易犯错误,旨在让学生少走弯路。历届毕业设计中,均存在排版等低级错误,为了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毕业设计注意事项。事项中涵盖文档编辑、文档排版、图纸打印等诸多细节问题。系主任亲自操作演示在word中使用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和格式”选项,以提高文档编辑质量和排版效率。对开题报告、论文正文和中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进行毕业设计。随着图纸无法打印等问题的频繁发生,机房老师们拟定出图说明,从图层数目、图层类型、图层颜色等方面详细阐述图层的设置技巧和常见误区。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为学生着想,提醒学生资料随时备份,以防止文件的丢失,给学生提前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查工作

在学校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之前,为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万无一失,系里提前开展自查工作。采用各指导教师自查,指导教师间互查的方法,检查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和学生工作手册的填写情况,包括外文翻译是否准确地道、开题报告是否专业及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等质量问题。

4.审阅工作

毕业设计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审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项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因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在审阅工作中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和评语的书写要做到统一化和规范化,要求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标准模板,并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对评审意见和评语均提出字数要求,安排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学习评审意见和评语的规范写法。将平时考勤、论文、外文翻译、图纸等内容均纳入成绩评定指标中,并进行量化处理,规定各项指标所占比例,力求成绩准确。

5.答辩工作

在毕业设计答辩时,要求学生制作PPT并宣讲三至五分钟,再接受评委提问。宣讲阶段学生超时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整个答辩过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以往均采用手动计时人为干预的方法,不仅计时效率低,而且会干扰答辩进程,影响答辩效果。秉承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设计人性化计时软件,一旦超时会自动退出PPT,严格控制答辩时间,确保答辩工作按时进行。

6.秘书工作

毕业设计秘书在毕业设计后期答辩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对秘书工作未作统一要求,不同答辩小组的秘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标准不统一,甚至相矛盾的情况。为了规范秘书工作,拟定毕业设计秘书工作细则,包括在答辩记录本中分条摘要列举答辩小组提问并评判学生回答情况,在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中填写答辩记录摘要和答辩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检查毕业设计内容是否完整,核对毕业设计签字情况及盖章归档等。为答辩成绩的给定、答辩评语的撰写及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评定提供详尽的参考依据。

7.归档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52-02

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环节,探讨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新一轮修订的思路,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发展使过程工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学校-岗位衔接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突出强调具有实践能力、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为了弥补过去高校人才培养的缺陷,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卓越计划”应运而生。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装备专业),在石油类院校机械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有对普通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通用性知识的要求,又有面向过程工业的行业特色。针对装备专业的毕业生,使其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就其专业特点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以致用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所重视。所以“卓越计划”明确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与相关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为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性和企业适应性,学校要按照机械行业、石化行业等的通用标准来进行人才培养。

一、装备专业培养方案发展趋势

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制订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内容,其中课程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机械类专业在编制或修订培养方案时,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斟酌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向,面向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又要加强对专业前沿技术的把握。因此装备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保证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同时,必须洞察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保持对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市场的高敏感度,强调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培育。

装备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专业系列课程是学生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与工程应用的通道,也最大限度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这类课程包括: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维修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虽分别进行教学,却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甚至不能相互分开而独立存在。这类课程针对装备专业的石油化工特色而开设,是现代装备设计方法与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等都严重影响装备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也直接反映“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所以其制订和安排一定要围绕学以致用的原则,多实践多应用。

二、装备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核心就是能够即时产出效能,而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其要求。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单位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重新学习与适应,还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培训或工作积累才能具有实际操作和应用技术的能力,想要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更是需要多年实践经验的沉淀。此过程使得企业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也是高校教育的缺陷所在。大学教育中因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等原因,学生能参与的项目或课题很少,不能真正地实现与工程实际接轨,所以在校的学习阶段,更要注重新型的综合性实验教育,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启发其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

针对“卓越计划”要求,新的装备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对专业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做出较大调整。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应用联系,须增加开设包含压力容器、泵、压缩机等装备在内的系统综合性能实验以及利用最新软件技术的现代设计方法等重要环节,以保证学生接收到系统全面的现代化装备理论,掌握最新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手段,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运用现代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各种测试分析手段解决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现代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和操作使用方法对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的比例是势在必行的,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和较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石油化工行业或机械类企业。同时,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得到装备专业相关技能的实际训练,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启发创新能力,提高工作能力,以便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上手,缩短适应时间。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对装备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建议

我校的装备专业很荣幸成为“卓越计划”的实施专业之一,在多次的学习、总结、探讨当中,我们本着夯实基础理论、发挥专业特色的工作原则,立足于培养21世纪新型工程师技术人才的目标,使装备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在专业课程培养计划的修订方面,精简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培养,与各类用人单位沟通,实行有目标、有方向、有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应用型教学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而非“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证,而应用型教学是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实践应用的学习模式,强调“教”的同时更强调“学”。应用型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实践、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职能将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思考、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必须由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向启发互动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课外教学要与兴趣爱好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基本训练。

理论教学奠定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具体的工程实例。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工程课题,开展课堂讨论,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从而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用实际的工程实例来解释,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又从中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实践教学必须与其对应的行业和企业接轨,装备专业的毕业生则必须走进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类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操作演练,并进行综合类实际课题的训练。

(二)专业课程的教学走进实训场地,真正实现边教边学

专业课和毕业设计阶段的学习是联系工程实际的桥梁,必须走进企业和相关实训基地,确定一系列与工程实际相关的课题,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地在研究中学习。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规划、分担工作任务,查阅文献资料,和老师一同讨论、分析研究方案,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从而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将课程学习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各类竞赛活动,如过程装备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可以展示学生的才能,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总结

装备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为目标。第一,培养方案要立足于行业、企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工程素养、社会适应性的培育。第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强化基础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第三,强调由“教”到“导”的教学方式转变,突出文化素质教育,重视身心培养;课程安排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工程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课程间的有机渗透,使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懂理论、能实践、具有一定的工程素养是装备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163-164.

[2] 龚俊杰,赵晴.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30-131.

[3] 李延斌,高有华,等.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92-94.

[4] 陈翔,鞠小林.卓越计划驱动下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7):14-17+2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7篇

   目前在中国技术信息飞速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这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控制工程属于信息技术一种,在我国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小编在对控制工程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筛选、分析和参选。希望带领大家一起步入控制工程,给予大家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以此提升。控制工程论文题目如下:

1.MATLAB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动态实践教学的探索

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4.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5.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6.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小流域控制工程设计标准研究

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8.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

9.“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中课程体系的制定研究

10.控制工程虚拟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11.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的方法与实践

1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建设探讨

13.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

14.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15.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建议

16.基于建筑设备节能优化的控制工程研究

17.试论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8.《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机应用方法

19.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20.长江口北支咸潮倒灌控制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

2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过程工程

22.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2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

2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5.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2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27.浅谈设计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

28.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引领下的控制工程课程实验改革

29.基于卓越计划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认证探索

30.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析

31.自适应理论在控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32.《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33.浅析MATLAB在《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3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36.浅谈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

37.Matlab仿真在《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38.控制工程立体化教材建设

39.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

40.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1.控制工程数学基础”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

42.MATLAB软件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44.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45.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4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引入计算机模拟方法教学的研究

47.沈阳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改革

48.金融工程视角下B-S模型与金融期货价格研究

4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实践

50.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5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52.基于LabVIEW和Simulink的过程控制工程虚拟实验平台开发

53.基于MATLAB/GUI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数字仿真系统研究

5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55.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背景的认识

56.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57.基于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初探

58.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59.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60.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61.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63.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64.CDIO指导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5.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6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4”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67.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68.关于“指挥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初步探讨

69.苏支河实施控制工程后对湖北省洞庭湖区荆南四河生态影响分析

70.控制工程技术及MCAI的设计

71.探析控制工程理论及工程应用

72.控制工程数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73.电磁流体控制工程中的电磁环境特性研究

74.现代控制工程基础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

75.Flash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76.紧贴行业需求,校企协同培养控制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77.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软件的研究

7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与探索

79.“控制工程数学基础”教学中Matlab仿真的辅助应用

80.应用型本科“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81.机械工程类“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82.我国机械加工技术与控制工程概述

83.探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8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的探索

85.《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86.鄱阳湖控制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8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探

88.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

89.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

90.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91.典型案例仿真技术在《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92.广西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与定位分析

93.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9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立体化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95.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9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CAE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

97.关于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之间的联系

98.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在国际工程教育方面,工程教育认证既是一种通行的的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完成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师资格国际化认可的必要基石。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是由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召集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及相关的职业学会、协会,一起对工程类方面的专业进行的一种合格性评估。认真贯彻围绕学生、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认证理念,针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应该从多角度、多方式出发。在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两者的考察中,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重视在毕业时能否达到标准。在工程专业发展进程中,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称“过控”)专业身为始建立于1958年的“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历经将近60年的发展和建设,在科研和教育成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81年,专业支撑学科“化工过程机械”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在当时众高校中,是最早拥有本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2003年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设立动力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从1961年首届毕业生走上社会,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4600多名本科毕业生和10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活跃在机械、石油化工、能源、环境、冶金、建材和军工等领域,为国家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本科毕业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杰青2名、长江学者3名。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特点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过控”)以机械工程为基础,融入过程装备、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和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塑造拥有过控专业知识以及工程专业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化工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相关技术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是融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和控制工程于一体的复合、交叉型本科专业,体现了现代工程技术日益综合的特点。“过控”专业作为“化—机—电—材”一体化的多科型、交叉型专业,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比如在石化,冶金,机械,建材,环境,食品安全等,本专业在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能源,石油,动力,化工等这些支柱产业支撑国家命脉,而这些产业发展需要过程装备与就控制工程的支撑。过程装备与就控制工程为支柱产业提供具有先导性的工艺过程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及装备,保障其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其次,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第三,纵观我过石化行业装备的发展历程,从起初引进国外整套设备,到引进主要设备,再到关键核心设备,到相关辅助设备的国产化。其中经历的每一次发展变革,都倾注着过控专业人员辛勤的付出和不断的创新。在今后的引进、吸收、创新和发展中,本专业将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专业认证过程与方式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颁布),程教育专业认证主要包括学校自评、专家组进校考查和形成认证报告这三个阶段。首先认证学校应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递交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一、申请认证学校与专业概况,二、专业基本状态数据表,三、本专业培养方案(请见附件),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工程教育认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撰写和提交自评报告。在接到学校的自评报告后,秘书处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应与学校协商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目的是核实学校所提供自评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去考察学校中的其他未在自评报告中体现的情况。会晤学院(系)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教师、学生、用人代表及毕业生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审阅,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条件的审查等,都是专家组在进入学校所要考察的重点内容。在整个认证过程中,不对学校进行任何横向比较和评价,只是针对所要认证的标准能否达到要求进行判定。其达成度包括P、P/c、P/w、F。P表示本项指标已经达成;P/c表示本项指标已经达到要求但是在下一次进行认证时可能会出现负面的变化;P/w表示本项指标基本上达到要求但会在某一环节存在弱点,可能会对学生达到预期有负面影响;F表示认证方无法提供可信的材料证明该项标准的要求能够达成。专家组在进行现场考察后,在规定的15天之内,要撰写并提交现场考察报告。接下来专业认证委员会会对“现场考查报告”、“自评报告”及“学校的反馈意见”进行审核,并且给出认证是否通过以及相关建议。“不通过认证”、“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这三部分是认证委员会对校方做出的认证结论及建议。认证方提交认证结果,再由审议委员会审议,最后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审议结果。

三专业认证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通过说、做、证这三个环节,对学校的投入、资源、过程进行考察,对学生的培养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判断,最终做出认证结果。“说”就是说明,具体指所要求认证的专业要对自己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毕业要求等清晰明确;“做”就是执行,具体指所有的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来实施,而且要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状况进行跟踪式评估;“证”就是证明,具体指专业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达到标准。因此专业的“说”“做”“证”必须一致。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了“立足江苏,面向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过程工业发展”的专业定位。结合工程认证标准,制定本专业毕业生几年之内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具有从事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测与管理的能力。(2)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设计标准。(3)具有对先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4)具有良好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意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5)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及国际视野,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结合工程认证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制定本专业12个毕业能力要求,如能力(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创新设计方法,具有对先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初步开发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安全、环保、伦理等制约因素。

四总结及思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学校在谋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同时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自身素质的提升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才保障机制。对控制专业市场和确立专业地位需要工程专业准入制度与认证制度相关联为其提供基本“门槛”。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推进了高校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推动了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使毕业生可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为我国的工程师走向国际市场,得到国际认可奠定基础。当然和已经发展几十年的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比,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探索,但是随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未来的专业认证会更加成熟。因此,对于逐渐趋向国际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积极面对,对工作经验要不断总结,对认证结果的使用和持续性改进更加重视,将会使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的技能、知识、道德标准进行规范,在工程专业领域为其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J].高教论坛,2011(7):29-32.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C].2014.

[4]南京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认证自评报告[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