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资本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本主义范文第1篇

资本主义通俗理解

资本就是你拿在手中的资源,即你自己的劳动力、钱、关系等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来投资到增值活动中,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的过程。

市场经济跟资本主义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市场经济是指资本掌握在绝大多数普通人手中,所得到的增值也就被直接分配到绝大多数人手中。

而计划经济是指国家将资本掌握在一起并集中进行投资,增值并不直接分配到个人,而是国家分配。而社会主义注重的是分配,资本主义注重的是投资。

资本主义的概念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拥有的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称为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范文第2篇

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确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改革的实践总显得步履艰难?为什么理论常常落在实践后面,甚至抑制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实践?原因之一就是要承受“是不是在搞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这就有必要正确认识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利于我们理直气壮地搞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应该把资本主义国家许多符合商品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具体方法、形式及部分思想文化观念与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尽管这些东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的,尽管资本主义制度给它们带上了特殊的社会性质,但是,它们却不一定是这一制度所特有的。比如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些具体做法,社会化的现代工业管理方法等等,就是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现代文明的成果。如果我们把它与资本主义制度混为一谈,实际上就是将社会主义与现代文明对立了起来。

要把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某些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很多弊病。然而,如果不加区别地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那是不准确的。必须看到,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问题,有的是现代工业社会所共有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或迟或早将要面临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我们曾经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无法治愈的痼疾,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们也遇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我们同样能够对它进行有效的治理,但这一事例说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问题的片面认识和简单化批判应当避免。

资本主义范文第3篇

资本主义的灵活度在于它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有合理化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与劳动力价值既工资总额比率来决定的。新社会初期(既一战至二战左右),资本主义存在一种呈反比的社会特点:产品最大部分属于从劳动的人,次大部分属于正真的劳动者,这也说明了当时资本主义各方面技术先进,但常会激起劳动者的不满。后来有人嘲讽道:资本主义国家只有夸夸其谈的资本魔鬼与被雇佣的奴隶。

资本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避免国家经济危机的正常运转,可以短时间避免社会主义不可避免的灾害,但国家也会从中失去部分信用与国民基本劳动能力,从而导致生产停滞的危机。不过资本主义国家在繁荣正常时期不用太多人力从事劳动,实现资本主义的国民均可合理进行经济发展的理想。

资本主义是完全公平的国家,而不是公正。公平是任何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一个亿万富商与一位无经济实力的孤寡老人的经济权利平等;公正是根据每个群体或个人制定不同的法规。

资本主义范文第4篇

资本主义起源一直是学界争论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本文对当前新流行的关于资本主义起源几种学说作扼要介绍,借以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起源

资本主义,源于资本,原初指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即:私人业主占有生产资料,通过雇佣劳动力生产,以获取利润,也即常说的雇佣关系。但是,资本主义到底怎么来的,目前依然众说纷纭。除我们熟悉的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起源学说外,还有两种学说:

一、马克斯.韦伯和桑巴特的精神起源论

马克斯.韦伯和桑巴特,都是德国人。前者著有《现代资本主义》,后者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两人都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人们精神和观念的变化,即资本主义精神。但对资本主义精神,两人的理解则完全不同。桑巴特把资本主义精神分为:“企业精神”和“市民精神”。“企业精神”是最初始的,主要表现为人们最初对金钱、货币的“贪欲”追求。这种追求,通过“冒险”、“探险”与扩张侵略观念相结合,形成所谓的“征服的精神”,也即“企业精神”。可是,“企业精神”不能单独产生资本主义,还须“市民精神”的配合。由于资本主义产生,必须把货币和交换价值原则注入商业中,所以,“市民精神”所包含的经济的合理性、个人的节俭、准确地计算等观念,恰为“企业精神”提供了金钱、货币“所需要的准确计算”。由此,“企业精神”和“市民精神”相结合而形成的精神、伦理观念,创造了资本主义。至于资本主义精神怎么创造资本主义:桑巴特先提出了“需求经济”和“营利经济”概念。认为:在前资本主义制度时,占支配地位的是“需求经济”:即人对物品的自然需求。那时,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可在资本主义方式下,“营利原则和经济的合理主义”成为支配地位,经济形态也变为“营利经济”;经济的目的主要是追求利润。从而,营利、竞争和合理性作为一种经济观,形成资本主义精神的重要成分。营利导致了竞争;而竞争又“使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倾向于合理化”,即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合理化。这种精神改变了人们的精神观念,形成新型“企业家”。接受“这种精神的人,将其转化为行为,便创造出资本主义新的经济生活和经济组织。”韦伯也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一种精神伦理观念。这种精神、伦理观念源于受西方宗教和伦理观念影响的合理化观念。这种合理化观念渗入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寻找资本主义起源,就应通过分析其宗教和伦理观念。这种宗教和伦理观念,就是新教,尤其加尔文教。首先,新教的“天职”观念,造就了资本主义勤奋工作的精神。按加尔文教:上帝要求每个人必通过勤奋工作才能光大上帝所赋予的荣誉。因此,人要得救,就不能只靠个人善行的积累,而应依靠勤奋工作、生活节俭、财富积累,此即“天职”,并以勤奋所得成果来证明上帝拯救的意旨。其次,新教要求人们为善。使人们的生活目标、行为日益明确化、合理化。行为的合理化与“天职”精神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观念。受这种生活观念的支配,人们努力奋斗,并尽可能算计行为所获得效果的价值。于是,一种以专注的现实目标、克俭的生活作风、勤奋努力工作和合理的行为算计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精神产生。进而,这种精神,又影响到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天职观念,培养出大批尽职、勤奋的资本主义企业家和政治官僚及雇佣工人,形成独特的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同时,由于上帝的保佑,人意识到只要不超越正确的界限,使用财富无可指责,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追求金钱利益。于是,对经济的追求逐渐取代对天国的热忱。宗教的根系慢慢枯萎,最终为资本主义的世俗精神所取代。

二、厉以宁的资本主义起源论

厉以宁,中国经济学家,著有《资本主义的起源》。他从比较经济史角度,先将产生资本主义的母体------封建社会分为刚性和弹性体制,然后,再将资本主义分为原生型和非原生型两种类型,以此来解释资本主义起源。刚性体制社会,等级制和身份制严格,社会流动不易,应变能力很差;弹性体制社会,等级制和身份制不严格,社会流动性强,权力结构易变化,社会应变能力强,遇到危机可自我调整。原生型资本主义,即由封建母体内部自然生发的资本主义,如:西欧国家;非原生型资本主义,即依靠外部力量推动而生成的资本主义,如:日本、朝鲜等。在厉先生看来,两种资本主义产生方式其所以不同,完全在于封建社会母体内部刚性体制和弹性体制的不同。刚性体制中,由于权力结构固定,行使权力的方式僵化且不容易改变。各权力间也易滋生某种“异己力量”。后随着这种“异己”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促使封建社会逐渐分解,并逐渐孕育出资本主义因素。对非原生型,按厉先生对日本资本主义产生的解释:日本封建社会是刚性体制,由于“缺乏体制外的权力中心与异己力量以及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使它只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加之,过渡主要“是由体制内转向体制外的”,所以,封建残余十分严重。以上对资本主义起源的看法,是从不同的角度立论。这些观点的提出,无疑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厉以宁.《资本主义起源》[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4.1.

资本主义范文第5篇

作者:[美]杰里米・里夫金

译者: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中信出版社 2014年10月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作《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提出了令世人震惊的观点,即互联网带来的近乎零边际成本的社会在未来30―50 年内将终结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这一结论听起来似乎有违常理,原因有两个:首先,我们习惯上把互联网视为一种新的手段,用来提高现行经济社会的生产效率,促进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其次,我们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免费的午餐”。

坦白地讲,在内心深处,我愿意相信作者对未来社会的预言是真的,这是因为自圈地运动兴起的资本主义革命把广大的社会资源圈成“你的”、“我的”和“他的”,就连我们的食物、饮用水、社会关系、好点子、时间,甚至是DNA,都变成了可以在市场上交换的私有财产,人的本质几乎异化殆尽。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如果全球气温再上升2 摄氏度,50%与人类相伴的生物就将灭亡;再上升5 摄氏度,人类本身也将不复存在,这是地球村公民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要青山绿水,还是要快速增长的GDP ?这是目前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抉择。当前,世界各地的新工业革命建设方兴未艾,正在引领我们的社会向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和GDP之间的和谐迈出坚实的步伐。然而我们可能未曾想过,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才是这一社会进程最重要的催化剂,是互联网使人类社会理想国的实现变得有可能。

资本家以追逐利润为生,资本主义制度以个人财富的积累为本,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以通过垂直整合攫取垄断边际利润为要务。残酷竞争下出现的先进技术不断把生产力发挥到极致,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上层社会的贪婪欲望。凭借这种追逐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本能,资本主义先后衍生了三次重大的由通信/能源矩阵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能量。较之通信/化石能源矩阵掀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当前的互联网/可再生能源矩阵具有分布性、扁平化和接近零边际成本的鲜明特点,为社会协同共享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充分条件。

的确,互联网产业在过去的30 年也曾遭遇过关于资源匮乏的忧虑,但随着IPv6(第6 代互联网协议)的出现、动态频谱技术的诞生、存储极限的突破和二维码的应用、云计算的普及等,通信互联网产业的资源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资源向零边际成本迈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步。在今天,以免费的风和太阳光作为资源的可再生能源正在欧洲、北美、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勃然兴起,这些国家和地区诞生了数以千计的以个人和家庭为投资和消费主体的微智能电网合作社,在满足自需的同时并网分享。根据预测,世界将在2028 年全面进入太阳能时代,也就是能源的边际成本逐渐为零的时代。

近乎免费的通信互联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人类的即时协同提供了可能,近乎免费的能源互联网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为人类社会化生产的动力源提供了无尽的共享空间。如今在美国,年轻人共享汽车正在成为时尚,通用汽车公司与RelayRides 网站合作提供综合租车出行解决方案。在世界各地,利用开源编码协同开发软件、基于众包模式的产品协同设计正在大行其道。在互联网上,协同生产和共享消费的维基百科、谷歌翻译和慕课正在让专家和学者们渐渐失去往日的身价。可以说,协同共享让知识产权的概念变得更加开放,让“你的”、“我的”和“他的”不再泾渭分明,让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二为一。

如果你是个乐观者,相信你已经观察到了一些正在发生的改变:“随时使用,何必拥有”的价值观被世人接受,云计算正在产生巨大的潜力;纽约街头每增加一辆共享汽车,没有必要上路行驶的汽车就会减少15 辆;由于人类基因工作组实现了开放式的协同研究模式,世界基因测序的边际成本便在10 年内降至原有的百万分之一,生物制药企业的垄断利润在未来将风光不再。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当千家万户都是为刚性需求而不是为拥有财富而购买房子,杜甫先生所讴歌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境界岂不是早已实现?换言之,如果把2008年7 月国际油价每桶147 美元视为资本主义疯狂的巅峰的话,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之后人们会恍然醒悟――他们原来拼命用各种金融杠杆撬来的财富其实都是闲置的社会资源。

我们一方面应该对里夫金先生的社会使命感充满钦佩,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三大互联网(通信、能源和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三大互联网的有机融合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只有协同才能对经济产业部门产生更实际的影响,而且资本主义社会为人类长期积淀的财富价值观和自我封闭的习惯也不会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就连在互联网领域,新贵们依然在沿用传统产业寡头的做法,通过垂直整合获取巨大的边际利润,这些阻碍都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尽管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中一定会充满曲折,或许你也会认为作者推崇的这种社会形态不过是21 世纪的乌托邦,或许互联网最终会沦落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帮凶,但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基础正在一步步夯实,正如里夫金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千禧”一代没有“婴儿潮”一代的物资匮乏情结,他们更习惯在网上团购,更有兴趣参加慕课学习,更乐于共享汽车和分享衣物,更关心环保和生态环境,更期待与遥远的志同道合者协同创新,而不愿炫耀财富,更不迷信权威和广告。

这就是希望!

书讯

《互联网金融蓝皮书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4)》

主编:芮晓武 刘烈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8月

荐读理由: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年度发展报告。该书全面总结了201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从理论角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深度分析,阐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征信的建设和发展,研究了虚拟货币的现状、影响和问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和投资方向,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信息安全提出了路径方案,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研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通过建模第一次对互联网“宝”类产品进行了量化评价。报告采用大量图表和专栏,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研究广度和深度均达到了新的水平。

《颠覆定律:指数级增长时代的新规则》

作者:[美]拉里・唐斯

译者:刘睿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

荐读理由:

颠覆定律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虽简单却不能被废除的原则:技术呈指数变化,但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仅仅在逐渐变化。我们发明的技术可能会加速世界的改变,但人们却没能跟上变化的步伐。随着新旧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蒸汽机时代的人们和从小接触手机、iPad 及视频游戏的一代人中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的制度之间的冲突也变得更尖锐、更危险。拉里・唐斯站在真实生活和数字生活的交界处,从私人生活、公共生活和信息生活三方面展现了两个世界相互作用、冲突和融合的历史和现实,并提出了颠覆定律的9条原则,重塑数字时代的秩序。

《玩出来的产业――王志纲谈旅游》

作者:王志刚

鹭江出版社 2014年8月

荐读理由:

本书是王志纲工作室20年来上百个旅游项目的策划实践的总结,也是王志纲对旅游产业未来发展大趋势的预测。20年来,王志纲成功为成都、丽江、西安、西双版纳、长白山等城市或区域“找魂”,将它们成功打造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书中逐一披露了这一历程的台前幕后。同时,字里行间又将各地景点、民俗、文化娓娓道来,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功底,是关注城市发展、旅游与文化经济领域的官员、企业家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

《交托之重:范博宏论家族企业传承01》

作者:范博宏

东方出版社 2014年8月

资本主义范文第6篇

金融渠道的介入繁荣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但风光背后也难掩风险的困扰。

最好的时光

每年几百部的新片、连番增长的票房收入,令热钱汹涌而来,使已存在了一个多世纪的电影业突然焕发出中国式的生机。

国家广电总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持续走高,全年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8.93%。这意味着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已进入世界三甲,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20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也佐证了2011年为国产电影整体业绩最好的一年。

在楼市凋零、能源暗淡,甚至火暴多年的互联网也遭遇华尔街冰冻的时候,数据为电影产业披上了一袭华美的裙袍,令众多投资者闻风而来,趋之若鹜。据已披露的信息统计,2010年影视产业投资事件4起,2011年9起,投资金额总额达1.36亿美元。

而早在一年多以前,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熊晓鸽就曾将电影产业形容为投资人的“新蓝海”。如今看来,分享电影盛宴的远不止他一人,例如总投资额高达6亿元的《金陵十三钗》。

事实上真正令金融圈惊诧的是民生银行对该片1.5亿元的贷款,此举创下了金融业对单一影片的最大投入。与此同时,与《金陵十三钗》对垒贺岁档的《龙门飞甲》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身后是北京银行的“打包贷款”支持。北京银行朝外支行一次性“打包”贷款给博纳影业1亿元,用于《龙门飞甲》、《不再让你孤单》等四部电影和《十月围城》电视剧的拍摄,以此分散风险。

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2011年11月,已经披露规模的文化产业基金数量为83只,包括大摩华莱坞基金、IDG新媒体投资基金、腾讯影视投资基金等等,总规模折合1330.45亿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产业资本各路游资的参与,乐视网投资了《机器侠》;光线传媒投拍《画壁》;湖南广电、江苏广电等依托渠道平台优势,成功加盟《建党伟业》等影片;盛大、非常完美、麒麟三大网游公司亦争相进军影视投资。就连退役还学的姚老板,也不甘落后地插了一脚,据说将和好莱坞独立电影制片人杰・考贺恩成立一个电影基金,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面对“激情澎湃”的资本市场,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在接受采访时对前景预期乐观。他认为未来3到5年内,中国电影产业将全面迎来资本时代。预计未来将有8到10家公司赴港或在国内A股上市,融资规模将超过150亿元。另外,由于民间资本的活跃,预计将有50亿~60亿元投入到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或许将迎来最好的时光。

放牛班的春天

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亚瑟・史密斯将中国人对戏剧演出的热情描述为如英国人爱好体育、西班牙人爱好斗牛。而早在1978年我国观影人次就曾达到231亿的高点。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期是国产电影业的低潮期。原本属于国家文化事业的电影从行政体制中脱离,但还没完成市场化转型,大量DVD和录像带等音像制品冲击着国内电影市场,国内年票房收入一路跌落到10亿元以下,大部分还来自跟国外分账的10部进口大片,行业一潭死水。

直到2002年底,国产大片《英雄》的公映,拉开了国产电影市场复苏的举幕,随后的间,中国电影票房几乎以年均超过30%的速率快速增长,直至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创纪录地实现了超130亿元人民币的年票房总收入。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单片亿元票房,现在每年都有十几部电影可以轻松跨越。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中国电影从2003年的10亿票房起步,连续6年平均增幅超过25%,市场总量提高了6倍。2007年的票房冠军《集结号》令人记忆犹新。该片为华谊赚到了17%的回报,招商银行也因此名声大噪,后者为《集结号》提供的5千万无担保授信贷款成为银企合作的经典案例。

这一年还诞生了第一只私募电影基金铁池。时任铁池创始人的戢二卫计划在五年内投资拍摄20~30部中国元素的电影投入西方市场。电影基金得到大批影人的支持,称其为“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

同样是2007年,红杉资本入股保利博纳,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发行公司获得了大约三千万的第一笔资金,当然,忙着与各个娱乐公司老板会面的还有IDG的熊晓鸽。2010年, IDG资金现身《山楂树之恋》,该影片票房过亿元,成为历史上最“高价”的文艺片。

据《2011中国影视产业基金报告》估算,2006-2011年上半年,国内投资影视产业的文化产业基金已经接近30只,未来5年,还会有不低于150亿的资金涌入影视产业领域。

另外一项预示市场前景的指标是新增银幕数量。去年,中国新增了约3000块电影银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约9000块,其中不乏IMAX-3D巨幕。而“中国巨幕系统”的成功研制,又为影院建设向二三线城市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数字还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将缔造一个长期增长的神话。

更多资本开始蠢蠢欲动,但大都只愿重复那些已被证明的成功,这到底算不算中国电影的好时代?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主管电影业投资的米勒曾这样形容电影工业的代表好莱坞:电影像一盏灯,总会有飞蛾扑过来。

勇敢者游戏

毫无疑问,电影产业满足一项“有价值投资品”的必备前提:高速增长、喜闻乐见,却也令投资者尸横遍野。

因为资本涌入,2011年的中国影业火力全开,然而产能极限状态下出品的国产片中三分之二被影院拒之门外。而在上映的电影中,只有20%左右赚钱,10%打平,剩下70%亏损,耗资巨大的大制作影片账面浮亏。

如投资1.5亿的《战国》总票房不到8000万,投资浮亏接近1亿;投资1.5亿的《关云长》总票房仅为1.6亿,投资浮亏也超过了5000万;号称制作费高达2亿的《倩女幽魂》总票房不到1.5亿,投资浮亏也超过了亿元。而投资巨大的《金陵十三钗》也仅以6亿多的票房收尾,按照现有的国内分账比例计算,该片票房收入达到13亿方可回本。

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电影淘金者而言,电影行业依然是一个风险大于收益的行业。这也许是上文提到的私募电影基金铁池从风光面世到黯然清盘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投资电影面临多种风险,如政策调整、费用超支、“撞车”、盗版……林林总总。对于大多数PE、VC来说,电影依然是一个盈利模式不明确的行业。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就在此前一次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电影总体来讲是阶段性不健康,泡沫很大。而银行方面则称,其他很多贷款项目都有固定资产抵押,但电影投资失败只会空留一堆废胶片。

“成本虚高、片酬虚高,很多投资迷信大明星、大成本,而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这个刀刃就是品质,对行业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中国电影集团总经理助理赵海城认为,电影市场的非理性源于对资源的盲目拼抢。

引进大片是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另一个巨大风险。在2010年超过100亿元的票房中,国外大片票房逾40%;而2011年,《变形金刚3》在中国内地吸金11亿元,而《功夫熊猫2》的票房则为6.17亿元。

与大制作的高举高打不同,小制作电影以出其不意的效果成为了2011年的黑马。其中投资仅900万元的《失恋33天》,累计票房高达3.5亿元,获得了近17倍的投资收益,堪称经典案例。

这部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爱情文艺片《失恋33天》,并非本年度质量最好的华语片,而在影片上映前夕,宣传方负责人张文伯在接受采访时还埋怨,《失恋33天》在上映前后遭遇了《猩球崛起》、《铁甲钢拳》、《惊天战神》及《丁丁历险记》四部好莱坞进口大片的夹击。这也让很多以“大片”为主打的影片制作企业意识到了靠近市场需求、精品化的重要性,纷纷将2012年的制片策略调整为突出精品,而非强调影片数量和投资规模。

假如明天来临

如今的电影市场,泡沫已经开始膨胀,要想真正品尝到电影资本的饕餮,需要更多的途径和智慧。

2011年12月,《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布意见稿,从降低准入门槛,采取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强对电影产业的支持。从对产业外部宏观环境改善,到电影票价、电影版权保护,乃至地方政府鼓励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为影视制作及发行机构提供贷款等,无不体现政府对电影产业的规划与扶持。

所有这些指向明确的政策无疑都在传递着一个信号――金融系统要全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而电影产业为了取得金融系统的支持必须严于律己,“对投资人负责”是中国电影从业者应该树立并牢记的一条要义。用更专业化、规范化的财务制度和制作流程通过金融系统严格的检验。

据了解,中影股份已经联合艾亿新融资本推出了中国首个电影票房量化分析系统(BRP)。正如晨星之于基金投资、穆迪之于债券投资,BRP将帮助电影投资人、银行和金融机构、制片人量化一部电影可能的收益。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走出国门”早已不鲜见,投资海外大片已渐成势。据国外媒体报道,吴征、杨澜夫妇的阳光媒体集团和嘉实基金将创立一个8亿美元的基金,该基金将重点致力于将海外热映电影推向更为广阔的亚洲与中国大陆市场。

资本主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 特点

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叶 (明万历年间),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在江南一些地区零星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由于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封建帝制处于风雨中飘摇欲坠,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处于“萌芽”状态,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尚未定型,也没有形成气候,没有能够成长壮大起来。探究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对于解读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别样的意义。

于1930年在其《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停滞”的考察》一文提出了在西方列强侵入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内部已经产生新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苗芽,但发展的程度尚未有质的变化。吕振羽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也提到“明清之际,布尔乔亚工场(资本主义性质)出现”的字眼。通过研究和讨论,人们在两个结论达成了初步共识,即在明代中后期和清代,我国江南地区在一些手工业中确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而且这种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将演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研究表明,资本主义在中国确实有“短暂”的存在。那它究竟起于何时?发展如何?为何又迅速没落,过早“夭折”?

一、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的生产关系。从时间上看,明朝中后期(嘉靖到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17世纪初,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上看,明清时期处于衰落阶段。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态看,明清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手工业规模发展,边疆地区获得开发,商业空前繁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加上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种类的丰富使得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产量大幅度提高。全国出现了30多座较大的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反映在手工业发展上,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关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出现,早期的资本家开始涌现。其它如社会基础的改变,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利润的刺激的都促使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萌芽。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但受到封建社会制度的阻碍,中国的资本主义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和西方成熟时期的资本主义相比,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由于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经济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加上在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等在重压之下,商人和工场主无法通过资本集聚扩大再生产。加上长期的闭关锁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稍显稚嫩的,影响范围小,带有明显的封建烙印,有着自身的特点。(一)地区性和不平衡性。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因素只是在沿海、沿江和江南地区比较显著。主要在江南的苏州、杭州和松江、温州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比较发达(后期扩展至广东、陕西、云南等地区)的地区,就以吴江而论,仅盛泽等少数乡镇较为发达,同县其他广大地区仍是十分闭锁。而且中国的资本主义只出现在一部分手工业的生产部门(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采煤业)。(二)不够成熟和不大完备。家庭手工业完全受到商业资本的控制的生产形态没有得到改善,这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在封建压力下,它的发展不够成熟。(三)出现“夭折”或“中断”的状态。在中国封建社会,工商业财富的积累困难,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难以为继。(四)长期性和缓慢性。中国的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史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水平低,发展缓慢,后期虽有发展,但是缺乏重大突破。综上所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具有自己的特点的。

三、“萌芽”中的中国的资本主义为何发展缓慢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仅仅是封建经济大海中的几处孤岛,其存在与发展还难以撼动中国封建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同样是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欧洲发展成熟,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始终徘徊不前? 这样解释:“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教倡导的等级制度导致大量社会财富大量消耗而无法积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失去了发展到成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中国古代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制度结构与文明精神使得资本主义萌芽根本无法在明清城镇的发展中诞生。欧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典型地区,而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走的却是一条畸形的路。细分开来说,如国内市场小,农民手工业品购买力极低;商人剥削所得钱财极少用于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重农抑商的思想长期存在;闭关政策导致海外贸易几乎停滞;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得不到扩大;科学技术的落伍;人口压力而导致的“过密化”使得新的生产方式不能产生;中央集权制妨碍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江南地区落后的工业格局;中国能源生产问题未能解决等都是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走向成熟的主要原因。

综上,资本主义萌芽历经百年,但依然是柔嫩的幼芽,依靠它自然发展到成熟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可能了。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能走从西方“引进”和“嫁接”的路,由此导致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特别艰难而曲折。

参考文献:

[1]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资本主义范文第8篇

快要倒掉的导火线,是从美国这个头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点燃的。从次贷危机到金融风暴,美国已经危机四伏啦。从银行到中小企业,倒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稀里哗啦的声音听着让人高兴呢。欧元区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成了难兄难弟啦,德国已经衰退了,英国也自身难保了,法国更是无力回天了。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小兄弟就要宣布破产啦,冰岛、巴基斯坦向别国借债过日子啦。你们快看啦,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被它搞得人心惶惶,茶饭不思了。下岗的多了,养老金降了,工资减少了,打工的返乡了,廉租房也租不起了。资本主义世界不好混了,就连我们海外同胞也更加思念家乡了,他们已跃跃欲试,时刻准备着回来报效祖国啦。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眼看就要倒掉了,老总统布什急不可耐地召集20G来华盛顿开会,要新兴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你们说,中国要不要帮助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复苏?

我们这一代人真是躬逢盛世啊,能亲眼看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倒掉了,应该举国欢庆啊,这是几代国人的梦想啊,前辈们的理想终于快要实现了,可以无忧无虑地见马克思了。父辈们也可以颐养天年了,可以摸摸麻将,下下围棋,打打桥牌,钓钓鱼,洗洗脚,按按摩,找找小姐啦。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打自灭,用不着我们年轻人去砸烂那个旧世界了。

老人家都说,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它的内部,腐败总是从内部产生的。我们且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怎么一天天地腐烂,最后轰然倒掉。

如果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真的倒掉,和谐的世界就可以建立起来了。世界和谐了,地球就安宁了。我们这个地球一直是鸡犬不宁,世界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是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搞的鬼,你们一定忘不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奥帝国把欧洲搅得天翻地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把整个人类推入了地狱。从近现代以来,我们受够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欺侮。1840年的,英国人把香港占据了;第二次,英法联军洗劫了无数国宝,火烧了太后的圆明园;中日,小日本居然把台湾割去了;此后,所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张着血盆大口撕咬着中国这块没有几两肉的骨头,八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竟然组成联军开进来了。最后,日本这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全面侵略中国……诉说这些国难家仇,我们真的盼望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早日倒掉。

现在,世界警察布什父子,连着打了两场战争,硬是把萨达姆送上断头台,把一国之君给绞死了。想想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个地球上做了多少恶事,其倒掉真是大快人心啊。

以前我们一直在争论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现在好了,这个问题再也不必争论了,想想当时争论是多么愚蠢,且不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倒掉么?其实马克思早就论断了资本主义之后就是社会主义,这是人类发展规律,现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终于要倒掉了,正应验了马克思的伟大远见。君不见,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印了吗?君不见,很多大人物小人物都成了马克思的粉丝了吗?君不见连法国总统萨科奇也对

《资本论》爱不释手了吗?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倒掉,西方的“普世价值”再也不显灵了,什么三权分立模式,民主,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法治等等,这些人类“普世价值”再也不用宣扬了,统统随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倒掉而消失。这也再次印证了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必将统一世界的远见卓识。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开始有人预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倒掉了。有人发帖说:“告诉你一个常识,很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经验,进行一定的国有化。这就是历史潮流。”美国雷曼银行破产之后,也有人庆祝:“重大利好,中美金融战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