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鉴别诊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鉴别诊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骨囊肿;诊断;鉴别诊断

骨囊肿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约2~3:1。发病年龄多为4~42岁,平均约为16岁左右。20岁以下发病率约占80%。好发部位:肱骨最多见,其次为股骨上端,胫骨两端,桡骨远端,腓骨上端。少数见于掌骨、蹠骨、跟骨等。下面将笔者近几年来诊断的21例骨囊肿总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骨囊肿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发病年龄:10岁以下1例,11~21岁14例,28~31岁3例,31~35岁2例,41岁1例。具体发病部位:发生在肱骨上端的11例,股骨上端8例,腓骨上端2例。

1.2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较轻,仅有隐痛或间歇性不适。在运动和疲劳后可出现酸痛。病变发生在下肢的,可出现跛行或局部肿胀。

1.3 X线检查表现

本组21例骨囊肿患者中,有11例病变发生在左侧肱骨上端,其X线表现为左侧肱骨上端见卵圆形阴影,阴影中有透光区,病变与肱骨长轴平行,局部骨皮质膨胀变薄;有8例病变发生在右侧股骨上端,X线表现为在股骨上端可见椭圆形阴影,阴影与股骨长轴平行,阴影内有透光区,骨质轻度膨胀,骨质变薄;还有2例病变发生在左侧腓骨上端,X线表现为界限分明,边缘光滑,呈中心性生长的透光区,囊肿向外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有菲薄的硬化边。囊肿内透光度较强,囊内可见少许纤细的条状骨性间隔。

2 鉴别诊断

2.1 与骨巨细胞瘤相鉴别

巨细胞瘤多见于20岁以上骨骺融合后的患者,好发于骨端的骨松质骨,偏心性呈扩张的多囊或泡沫状结构。在股骨上端的巨细胞瘤与骨囊肿鉴别较困难。

2.2 与单发骨性纤维异常增殖症相鉴别

该症骨质膨胀和骨囊肿相似,惟前者病变范围较广泛,不一定呈中心性生长,囊状区内可见有不全骨化的或磨砂玻璃样的病灶阴影。

2.3 与嗜伊红肉芽肿相鉴别

嗜伊红肉芽肿一般病变比骨囊肿小,临床上白细胞计数增高,嗜伊红细胞增多有参考价值。一般有明显骨膜增生,中心偶有死骨。

2.4 与动脉瘤性骨囊肿相鉴别

该病变多呈偏心性生长,膨胀程度较骨囊肿为大。常发病于扁骨如骨盆、肩胛骨、脊柱骨和长骨干骺端,囊多呈半圆形,囊内有斑点状钙化影,边缘呈虫蚀状,不光滑。

2.5 与血管瘤相鉴别

该瘤偏心生长,呈肥皂泡沫状,边缘硬化不明显。

2.6 与非骨化纤维瘤相鉴别

该瘤位于骨皮质处,偏心性生长,成分叶状边缘有明显硬化。

3 讨论[1,2]

骨囊肿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区的髓腔内,由于长骨的不断生长,囊肿也逐渐移向骨干中部,局部骨皮质受压膨胀,成壳样变薄,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一层纤维薄膜,囊内含有黄色或褐色液体,病程较长,囊肿内液体透明,发生病理骨折后含有血液。薄膜周围是边缘整齐的骨壁,壁有骨嵴,长短不一。此病较多见,但病因尚不明了,多数人认为是由于破骨细胞活动增强,而引起的骨破坏性病变;还有人认为与外伤有关。临床结合X线片检查是诊断骨囊肿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鉴别诊断范文第2篇

颈部的检查

望诊 仔细检查患者的颈部,查看喉体大小是否正常、对称。喉体膨大说明甲状软骨已被位于其后的新生物推开。一侧隆起则常由于癌肿侵蚀甲状软骨翼板,向颈前软组织侵犯所致。此外,还应注意颈侧有无肿大的淋巴结,有无呼吸困难和三凹征表现。

听诊 主要是听患者的发声。早期,声嘶常轻微,可以时轻时重,后来逐渐严重起来,很难好转。

触诊 先摸清舌骨和甲状软骨上缘连接处,如有饱满现象,则癌肿可能已侵及会厌前间隙。捏住喉头向左右推动,正常时可以感到软骨的摩擦音,这是由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后部和颈椎相互摩擦所致;若摩擦音消失,说明癌肿向后侵犯,也显示癌肿到晚期。对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非常重要,先沿胸锁乳突肌的前缘,自乳突向下摸到锁骨上缘,检查沿颈内静脉淋巴结的变化,检查淋巴结的大小、软硬、数目及活动度。

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 医师将其置于病人咽喉部利用光反射看清楚咽喉部情况,检查无痛苦,但要求病人伸出舌头,按要求发出“依”音。利用间接喉镜检查,临床医师可以了解绝大多数病人的喉部情况,可以观察到会厌、杓会皱襞、室带、声带、喉室、声门下区。小部分患者不合作,咽反射敏感,会厌上抬不良,则很难在间接喉镜下观察清楚喉部情况。

直接喉镜检查 应用于间接喉镜检查不满意或不易取得病理标本时,但因接受检查的患者较痛苦,现已被纤维喉镜检查所代替。

纤维喉镜检查 纤维喉镜检查优点明显,可确切了解病变外观、部位、范围及器官的活动情况;可看清间接喉镜难以看清楚的部位,如前联合、声门下、喉室、会厌喉面等处;可钳取活检、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可减轻病人痛苦;可保存资料。

基于上述情况,间接喉镜检查不满意、拟进行活检、放射治疗前、手术前、放射治疗过程中了解疗效者,均可进行纤维喉镜检查。

X线检查 X线用于直接检查喉部病变已成为过去,现在主要用于检查肺部及气管情况,排除肺部病变及手术禁忌证。

CT检查或MRI检查能较好地提示肿瘤的存在、肿块的边缘、部位扩展范围、软组织或软骨及淋巴结受侵犯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指导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

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喉癌的惟一途径,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前都必须有明确的病理诊断,部分病例术前多次活检无法确诊有探查指征者也可进行喉裂开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明确病理性质后确定手术范围及方式。

喉癌鉴别诊断

喉结核 主要症状为喉痛和声嘶。喉镜检查见喉黏膜苍白水肿,伴多个浅表溃疡,病变多位于喉的后部。也可表现为会厌、杓会厌襞广泛性水肿和浅表溃疡。胸部X线检查,部分有进行性肺结核。痰的结核杆菌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但近年临床上发现不少喉结核者肺部检查为阴性,因此确诊仍依赖于活检。

喉角化症及喉白斑 其表现为声嘶喉内不适,中年以上男性多发,喉镜见声带增厚,呈粉红色或白色斑块,周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多为单侧,亦可累及双侧声带,容易复发,有恶变倾向。病理活检可确诊。

喉状瘤 此病幼儿多发,成人可见,目前,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常并发皮肤疣,男女无差别。主要表现为声嘶,喉镜见幼儿多在喉内各部发病,带蒂,基底比较广,呈现菜花状。成人以单个带蒂,常在声带发病,活动不受限,以男性为多,病变局限,病理检查示重度不典型增生时,应彻底切除,以防恶变。

喉淀粉样变 系由于慢性炎症、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新陈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喉组织的淀粉样变。主要表现为声嘶,有时为喘鸣样呼吸不畅,病变好发于声门下喉前部,亦可在室带、声带发病,呈单发或多发性结节,或黏膜弥漫增厚,声带甚少固定,病程较长,病检淀粉样蛋白刚果红染色阳性。

喉梅毒 有声嘶,喉痛轻。喉镜检查病变多见于喉前部,黏膜红肿,常有隆起之梅毒结节和深溃疡,愈合后瘢痕收缩粘连,致喉畸形。血清学检查及喉部活检可确诊。

声带小结 其表现为轻度间隙性声嘶,晚间加重,晨间较轻快,喉部干燥感、微痛及喉分泌物增多,好发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游离缘对称性黏膜小结,水肿状,表面光滑,大小如米粒状,基底较宽充血。休息,减少发声,雾化吸入,超短波理疗,适量抗生素治疗等有效。较大者须在喉镜下摘除。

喉息肉典型喉息肉易与喉癌鉴别,但因出血肉失去肿块所引起的半透明特点,有时易于误诊,应将可疑的息肉送病理检查,以免误诊。

喉室脱出或喉气囊肿有时可以和喉室癌相混淆,喉室脱出和喉气囊肿表面均光滑,并无溃疡,X线片可见含气空腔,诊断多无困难。

喉软骨瘤此病极少见,常发生与环状软骨内面,发生于甲状软骨者少见,杓状软骨则极少发生这种肿瘤,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表面黏膜光滑,活检时质地较硬,不似癌肿容易切取。

声带瘫痪对不明原因的声带瘫痪,应考虑声门下癌的可能,必须检查排除。

接触性溃疡有时易将此病误诊为溃疡性癌肿,接触性溃疡多发生于声带后部的声带突处,虽然病程顽固,但常局限于一处而不扩大,且时好时坏。活检为坏死性组织,故不难鉴别。

Wegener氏肉芽肿此病临床表现不声嘶,喉部溃疡,继发感染,常伴发呼吸困难,病理组织为坏死性肉芽,脉管炎及散在巨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常并有肺、肾病变。需病理检查确诊。

喉良性混合瘤此病少见,来自小涎腺,在杓会厌襞或声门上区发病。表面黏膜光滑,边界清楚,瘤呈实性,颈部侧位X线片见边界光滑的肿块阴影,病理检查确诊意义大。

喉气管内甲状腺少见,为胚胎期甲状腺经软骨长于气管内,好发于声门下区气管外后壁处,肿物部分在气管外,多发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中年妇女,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月经期加重,发声正常,X线摄片见软组织阴影突入气管腔。131I扫描可见肿物区吸碘。

鉴别诊断范文第3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hfis,UC)和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在我国随着IBD患病率的增高,其鉴别诊断问题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1UC的鉴别诊断

1.1感染性结肠炎(InfectiousColitis,IC)UC和IC的临床表现(如腹痛、结肠性腹泻、粘液脓血便等)有共同之处,IC与初发型UC难以区分。据报道国内将UC误诊为IC者占21.6%[1],故只有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综合判断,方能加以鉴别。

1.1.1病史和临床表现UC多在20~40岁时发病,病程多超过6周,具有复发倾向。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结肠受侵范围及炎症程度有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以及全身症状。

急性IC常有流行病学史,如不洁饮食、疫区居住史、出国旅行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等;可发生在各年龄组;病程一般不超过4周;常伴有发热,腹泻可在10次/日以上,为水样或粘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多在1~2周内消散。其病因主要为志贺菌、沙门菌、大肠杆菌、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或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经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少有复发。但慢性感染者也可迁延不愈,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除血吸虫性肝硬化及阿米巴性肝脓肿外,IC肠外表现较为少见。

1.1.2结肠镜下表现UC和CD在结肠镜下均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红斑、质脆、易出血和溃疡形成,以及腔内存在渗出物等。

UC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分布。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溃疡一般表浅。炎症进展后可出现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以及大小不一的炎肉形成。

IC内镜下表现多种多样,分布不均匀或呈片状分布。溃疡可能较小或几厘米大小,形态多变。溃疡间的黏膜可能正常或呈发炎的颗粒状,特异性的表现有助于IC的诊断,如阿米巴性烧瓶状溃疡、血吸虫结节等。

当内镜下鉴别IC和UC有困难时,可根据情况选择超声内镜或者双气囊小肠镜作进一步检查。

1.1.3组织病理学检查黏膜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IC和UC的可靠手段。典型UC活动期的病理表现为:①固有膜内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②隐窝炎症或脓肿形成,黏膜糜烂溃疡,肉芽组织增生;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等。缓解期:①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性细胞减少;②隐窝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③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大;④潘氏细胞化生等。

急性IC黏膜隐窝多数正常,固有膜和隐窝上皮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恢复期IC常见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的隐窝炎,固有膜内大量浆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可伴有隐窝结构破坏[2],这和UC很难鉴别,但组织活检示病原体阳性有助于IC的确诊。

1.1.4粪便微生物检查连续3次以上采用显微镜检查新鲜粪便对于IC病原体的诊断非常重要。粪便培养也可鉴定侵袭性感染源的类别,在约50%的IC患者中粪便培养可获阳性。通过PCR等基因诊断技术来检测粪便培养物或者活检组织中微生物的DNA,可对致病微生物做出快速检测[3,4]。但当UC并发感染时也可在其粪便中检测到病原体,应用抗感染治疗后观察疗效,并随访予以鉴别。

1.1.5血清学诊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pANCA)对UC的诊断有高度特异性,Zholudev等[5]报道UC患者pANCA的阳性检测率为70%,而其它研究显示IC病人pANCA均为阴性[6]。在阿米巴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检出阿米巴抗体的阳性率可高达80%~90%[7]。ELISAs目前仍作为血吸虫病诊断的首选试验。在鉴别诊断困难时,使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性治疗,不但可以鉴别UC与IC,还可改变重症感染病人的预后。

1.2非感染性结肠炎

1.2.1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Colitis)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结肠供血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结肠壁缺氧损伤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病变,表现为腹痛、腹泻及血便,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它发于老年人,有基础病变;突然起病,病程短;腹痛突出,有时较剧,鲜血便,病情变化快;钡剂灌肠有指压痕症;内镜检查好发部位为结肠脾曲附近,很少累及直肠,局限性分布,有蓝黑色小斑点,多见肠管狭窄,病变界限清楚;病理组织学检查见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巨噬细胞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及炎性肉芽肿形成;螺旋CT造影见动脉闭塞现象、侧枝血管形成及结肠供血减少等[8];随访观察恢复快,血管造影有变化。

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青壮年;起病缓慢,病程长;腹痛多为隐痛,粘液脓血便,病情变化慢;内镜检查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连续性分布,无黑色小斑点,少见肠管狭窄,病变界限不清;随访观察变化慢,血管造影无特殊。

1.2.2放射性结肠炎(RadiationColitis,RC)RC病人有放射治疗史,在照射过程中或照射后发病,亦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便。晚期RC,尤其是最初症状不严重,直到放疗结束后数年才就诊者易被误诊为UC。鉴别要点:①慢性RC多有自限性,但是持续时间往往差异很大,从3个月到30年;②内镜检查示,RC受累肠道受照射区域的影响,可从回肠至直肠、乙状结肠,多见肠瘘及肠腔狭窄,肠壁可见溃疡形成,表面附有灰白色苔样或坏死物等[9];③活组织检查RC见病变常累及肠壁全层、黏膜上皮异常增殖、血管内膜下出现多量泡沫细胞等;④详细询问病史可明确诊断。

1.3克罗恩病(Crohndisease,CD)UC和CD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内镜与组织学检查等均有明显不同,如裂隙状溃疡、瘘管与非干酪性肉芽肿可确诊CD;而黏膜和黏膜下病变、浅溃疡、隐窝脓肿、杯状细胞减少等支持UC的诊断。但某些患者病变局限在结肠且既具有UC又具有CD的某些特征,临床上将这类患者诊断为IBD类型未定型。血清学标记物pANCA和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检测有助于两者鉴别。UC患者pANCA的阳性检测率为7O%,CD为18%;CD患者ASCA的阳性率为44%,而UC为0%。Reese等[10]对60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显示,pANCA与ASC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UC和CD的鉴别。Ferrante等[11]报道抗多聚糖抗体(ALCA,ACCA,gASCA,AMCA)对于CD的诊断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1.4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早期可有消化不良症状,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粘液脓性血便等,伴有贫血、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鉴别要点:①CRC经直肠指检常可触到肿块;②X线检查见局部钡剂充盈缺损、粘膜皱襞破坏、肠腔狭窄等征象,结肠镜检可发现新生物或局部粘膜形态改变,这些均支持CRC,而UC患者受累肠管较长,病变呈弥漫性分布,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③CT仿真内窥镜(CTVE)可以模拟结肠镜从不同角度观察肿瘤的形态、表面特征、基底与肠壁的关系及肠腔狭窄程度等,获得类似于肠镜的检查效果[12];④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MSI、p53、Kras等对于结肠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3]。

2CD的鉴别诊断

2.1肠结核(intestinaltuberculosis,IT)

CD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与IT均无明显差异,并且IT具有特异性鉴别价值的干酪性坏死活检检出率仅为22%[14],但两者治疗方案及预后迥异,因此鉴别诊断既困难又重要,但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2.1.1临床表现肠瘘、肠壁或腹腔脓肿、周围病变、病变切除后复发等多考虑CD;伴有肠外其它器官结核多考虑IT。

2.1.2内镜表现内镜下纵行溃疡、口疮样溃疡、瘘管形成、鹅卵石样改变和周围病变支持CD的诊断。肠道病变少于4个部位、回盲瓣肿胀变形、瘢痕或假息肉形成、穿透性溃疡、溃疡呈横形(特别是环形)、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干酪样坏死应考虑IT的诊断。

2.1.3组织病理学非干酪性肉芽肿、淋巴细胞聚集、肠壁全层炎等为CD的病理特征;而多取和深取活检检出干酪性坏死对IT有确诊价值,肠粘膜抗酸杆菌染色阳性对IT诊断有重要价值,有手术指征者应手术探查采取标本病理活检确诊。手术活检标本不但要取病变肠段,还应取周围多个肠系膜淋巴结。

2.1.4实验室检测

1)QFT(QuantiFERONTBtest)是一种通过检测纯蛋白衍生物刺激后干扰素γ的释放情况来诊断结核杆菌感染的全血检测

法[15],可能有望替代结核菌素实验检测结核杆菌。

2)活检组织PCR检测Moatter等[16]对10例确诊的IT患者行活检组织PCR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6/10,4例结果阴性者通过其它引物的PCR确诊。而Amarapurkar等[17]在21.6%的IT中PCR检测获得阳性,而CD中阳性率仅为5%。

3)血清学诊断ASCA是酵母菌细胞壁甘露聚糖的血清反应性抗体,被认为是特异性的CD血清标志物。Kim等[18]报道的IT患者血清ASCAIgG阳性率为7%,明显低于CD患者的49%,提示ASCAIgG在IT和CD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然而Makharia等[19]却否定了这一观点。

2.1.5其它影像学检查随着检查手段的深入,CT、MRI、超声与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有助于CD和IT的鉴别诊断,尤其适于探测肠壁增厚、病变广范、瘘管形成或合并脓肿及肠外病变等[20]情况。

2.1.6试验性治疗鉴别诊断困难时可先行抗结核诊断治疗,如抗结核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3个月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明显改善支持IT诊断。但仅有临床症状好转尚不能作为支持IT诊断的有力证据,因为CD的自然病程可以为缓解与复发交替。

2.2小肠恶性淋巴瘤(smallintestinalmalignantlymphoma,SIML)

原发性SIML多以回肠末端多见,其次为空肠,与CD均以肠道溃疡为主要表现,且病变部位并无明显差异,难以鉴别。两者的鉴别要点:

1)CD往往病史较长,有复发史、瘘管形成、肛周脓肿等;SIML临床表现较重,进展较快,可出现难以控制的高热,晚期可发生肠穿孔、恶病质等并发症。

2)内镜检查见小肠结肠同时受累,其狭窄段较光滑,狭窄近段扩张明显,卵石征或假息肉的大小较均匀,纵行溃疡靠近肠系膜侧有黏膜集中、肠襻聚拢,呈车轮样表现等有利于CD诊断;SIML狭窄段不规则、充盈缺损大小不一、溃疡较大而不规则[21]。

3)内镜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依据,反复、多块、深取活检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肺炎;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

球形肺炎是肺部炎症的一种少见、特殊类型,临床上缺乏特征性表现,影像学上与肺内其他球形病变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周围型肺癌,易出现误诊误治。作者收集11例有完整临床或病理资料的球形肺炎,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表现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肺球形肺炎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17d~1个月。主要临床症状:发热8例,咳嗽9例,白痰并痰中带血4例,胸痛不适3例,无症状,体检发现2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8例,血沉增快4例。余无阳性发现。初诊CT检查,7例拟诊为周围型肺癌,3例诊断肺结核,仅1例考虑球形肺炎。7例经系统抗炎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复查原病灶均吸收、消失,2例局部遗留少量纤维化索条,3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球形肺炎,1例抗结核治疗后效果不佳,再行抗炎治疗病灶吸收、消失。

1.2 检查方法

在胸部x线正侧位摄影,发现肺内病变的基础上,全部病例均采用双螺旋CT平扫,层厚10ram,间隔10mm,发现病变后在局部进行5mm薄层扫描。在标准肺窗及纵隔窗下对病变进行观察。

2 结果

病变部位:11例共11个病灶,其中右肺下叶6例,左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2例。以两肺下叶较多见。位于胸膜下6例,邻近叶间胸膜2例,其余病灶位于肺叶中心或近中心处,与胸膜距离较大。病变的密度:肺窗观察6例病灶密度均匀,5例病灶密度略不均匀,中心密度较高,边缘密度逐渐移行为低密度,宽度不超过lcm,1例病灶内可见小泡征,1例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充气支气管外形不规则,管壁增厚。纵隔窗观察3例病灶不能显示,5例病灶最大直径较肺窗缩小1/2以上,3例病灶最大直径较肺窗缩小小于1/2。密度均匀一致。

病变的形态、轮廓及边缘:病灶呈类圆形或方形9例,方形即病灶邻近胸膜时,病灶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边缘,致病灶似方形,浅分叶2例。最大直径在2~3cm以下2例,3~4cm以下5例,4~6cm 4例。病灶边缘模糊,呈晕圈样5例,边缘毛糙或呈锯齿形6例。

病灶周围及胸膜:病灶周围小片状略高密度影6例,位胸膜侧或非胸膜侧。病灶肺门侧有粗大血管影,与肺门相连5例,病灶周围的血管纹理增粗6例。病灶邻近胸膜反应8例,其中包括叶间胸膜增厚及渗出2例。胸膜下病灶与胸膜接触面较宽。

抗炎治疗后复查:6例经系统抗炎治疗2周后病灶基本吸收、消失,4例治疗后3周吸收,1例治疗后6个月病灶方吸收,其中3例局部出现少量纤维索条。

3 讨论

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以细菌性为多见,常为肺炎双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因其影像学上表现为球形或类球形而称之为球形肺炎。其病理基础为炎性渗出物,经抗炎治疗后能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在病变过程中,肺泡壁和其他肺结构没有造成损坏或坏死,有别于机化性肺炎,肺炎后形成的炎性假瘤及球形肺不张,后者存在较长时间,并持续不变…。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有明确的呼吸道炎症病史,部分患者痰中带血丝,尽管临床及血常规提示肺部炎症,但不易与肺癌相鉴别。作者认为由于球形肺炎较少见,在做诊断及鉴别诊断时考虑到球形肺炎是非常重要的。

球形肺炎在CT上表现为孤立性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以两肺下叶、近胸膜面较为常见。最大直径多在3cm以上,2cm以下略少见。从病灶的密度看,肺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呈中心高密度,并逐渐移行,边缘密度略减低,呈晕圈样改变,此征在其他类型孤立性球形病灶中尚未发现过[1]。其病理机制可能与病灶周围的炎性渗出有关,本组5例见此征象。文献报道[2]由肺窗变为纵隔窗病灶面积变化不到50%,称此影像为不完全消失型;由肺窗变为纵隔窗病灶面积缩小超过50%,称此为完全消失型。完全消失型肺炎多见。本组病例,纵隔窗观察,在排除病灶较小、部分容积效应因素的基础上,多数病灶在相同层面其面积缩小超过50%或不能显示,少数病灶缩小并不明显,说明球形肺炎完全消失型及不完全消失型均可见,但完全消失型在球形肺炎出现机率较高。本组1例病灶内见一小泡征,既往此征多在肺腺癌的诊断中讨论,并认为有诊断价值。在球形肺炎病灶中出现有何意义尚不清楚,未见文献报道。球形肺炎内支气管气像的出现率较机化性肺炎低[2]。本组仅1例显示有此征象。

病灶的形态多呈类圆形或方形,病灶邻近胸膜时,病灶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边缘,致病灶呈方形,称之为“方形征”。此征具有特征性,无论是堆积式生长还是伏壁式生长的肺癌均未见有此特征[1]。胸膜下病灶与胸膜接触面较宽。病灶边缘模糊,除出现晕圈征外,边缘毛糙或呈锯齿形,符合炎性病变的表现。

病灶周围常常伴有零星小片状略高密度影,可位于胸膜侧或非胸膜侧,无一定规律性,病灶肺门侧血管影粗大,病灶周围的血管纹理增粗,但走形自如,边缘模糊,是炎性病变造成的周围充血现象。文献报道CT观察球形肺炎胸膜反应性增厚粘连远优于普通x线[3],由于病灶邻近胸膜,易造成胸膜炎性渗出,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胸膜病变范围较大,本组8例,其中包括叶间胸膜增厚及渗出2例。

病灶区薄层扫描的意义:本组11例病灶区经薄层螺旋CT扫描,2例发现病灶边缘支气管管壁轻度增厚,并延伸进入病灶内,病灶外支气管管壁亦轻微增厚,管腔无狭窄。符合支气管管壁增厚长度越长、管壁增厚的厚度越轻,肺癌的可能性越小这一观点。这一征象对球形肺炎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综合以上表现,球形肺炎的CT征象基本反映了炎性病变的病理过程。即晕圈样密度,肺窗变为纵隔窗病灶面积的变化,病灶边缘模糊、毛糙或锯齿形,周围血管纹理增强,邻近胸膜反应性增厚、渗出及病灶内支气管的变化。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表现,诊断时应想到炎性结节的可能性,系统抗炎治疗,动态观察病灶的变化则不难作出诊断。

球形肺炎的鉴别诊断:主要应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及早期和进展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相鉴别。周围型肺癌CT上多呈分叶状,部分呈深分叶,边缘多见细短毛刺,分界清晰,密度均匀或可见小片状坏死,增强扫描增强值在22~55Hu之间,增强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结核球好发于两肺上叶,分界多较清晰,边缘粗大毛刺,走形僵直,实质易液化、钙化,卫星病灶,增强扫描呈周围强化、包膜样强化或无强化。以上均为周围型肺癌及结核球的较典型表现,而无或缺乏球形肺炎晕圈样密度,方形征,胸膜下病灶与胸膜接触面较宽,周围血管纹理增强等炎性病变征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早期及进展期可出现类圆形片状影,而且具有较高发生率,均以下肺野及胸膜下部位为多见[4],与球形肺炎表现有相似之处。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度多为磨玻璃样,轮廓清晰,边缘光滑。邻近胸膜无明显反应,动态观察病灶变化迅速,可资鉴别。

[参考文献]

[1]蔡祖龙,郝敬明,郭天舜,等.球形肺炎的CT诊断[J].CholJRadiol。1996,30(8):528.

[2]李铁一.急性单发局灶肺炎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6):368.

鉴别诊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病因;鉴别诊断;异位妊娠

妇科急腹症是急诊常见的急腹症,具有病情危急多变,病因复杂,病种多样,转变迅速等临床特征。患者多突然发病而前来就诊,常因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不全导致误诊,贻误治疗,导致不良的预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要求急诊医生在短时间做出准确的诊断,以此提高治疗的效果。我处对妇科急腹症常见的病因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及结论简介如下,望给临床诊断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诊断及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66例,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①年龄:年龄在16-49岁之间,平均年龄32.4岁;②临床症状:研究对象均以下腹部疼痛前来就诊,均呈急性痛苦病容,其中4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贫血面容等低血容症状;32例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22例伴有脓性带或白带增多;28例伴有发热;③辅助检查:所有研究对象经辅助检查,呈阳性的患者为51例,阳性率为77.3%。其中尿HCG阳性18例,B超检测呈盆腔积液或包块22例,后穹窿穿刺11例,脓液6例,不凝血5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并根据腹腔镜检查及治疗性诊断对诊断的结果进行评定。

1.2治疗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指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向患者介绍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在征得患者同意后,58例研究对象行腹腔镜探查或开腹探查,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异位妊娠:对确诊为异位妊娠的研究对象,结合其病灶大小、病灶部位、出血量、生育情况及破裂程度等临床资料,分别行胚胎取出术,输卵管切除术及输卵管整形术等[2];②卵巢肿瘤蒂扭转:此类研究对象行单侧附件切除术;③急性化脓性盆腔脓肿:对于急性化脓性盆腔脓肿的研究对象,均行切开引流术或脓肿切除术;④卵巢破裂:根据研究对象的卵巢破裂大小及年龄选择卵巢切除术或卵巢修补术;⑤阑尾炎脓肿:确诊为阑尾炎脓肿的研究对象,直接转到外科进行手术。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均进行常规的止血、抗炎、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理检查[3]。

2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经相应治疗后均获得显著疗效,无病情恶化及死亡病例。研究对象术后住院时间在6-15日之间,平均8.6天。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分为感染性疾病、内出血性疾病、肿瘤并发症及其他疾病等4类,具体内容如下:①感染性疾病:此类研究对象14例,出血性输卵管炎3例,急性盆腔炎11例;②内出血性疾病:研究对象34例,黄体破裂9例,异位妊娠25例;③肿瘤并发症:研究对象11例,肿瘤破裂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④其他疾病:其他疾病研究对象7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阑尾炎2例,泌尿系结石2例,腹膜后肿瘤1例。误诊4例,误诊率为6.06%。

3讨论

妇科急腹症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病情复杂,转变迅速,病情危重等特征。因患者多为急诊,且临床症状转变较快,因此妇科急腹症的误诊率较高。误诊不仅会影响治疗,而且会贻误病情,造成不良的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近年来,临床对妇科急腹症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得妇科急腹症诊断的准确率及临床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

我院研究发现导致妇科急腹症病的常见病因有感染性疾病、内出血性疾病、肿瘤并发症和其他疾病等。对疾病的病因,类型及鉴别等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3.1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研究对象14例,占所有研究对象的21.2%。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的包括出血性输卵管炎和盆腔炎。(1)出血性输卵管炎:①误诊率: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3例,因其临床症状卵巢破裂和异位妊娠相似,而导致2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为66.7%。②病因:对研究对象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多伴有近期宫腔内操作史,发病时间与月经周期无关,不伴停经;③临床症状:腹痛呈持续性,且逐渐加重;伴有高烧、白细胞升高等感染症状;④相关检查:研究对象的HCG检查呈阴性;子宫和卵巢的B超图像未见异常[5]。(2)盆腔炎:①病因:研究对象发病前3个月内有经期性生活,不洁性生活史或宫腔操作;②症状: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伴有尿频、尿痛、腹胀及发热等症状;③相关检查:常规的妇科检查显示阴道粘膜充血且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子宫区可触及边界模糊的包块且有压痛;后穹窿穿刺有脓性或血性渗出液。

3.2内出血性疾病内出血性疾病34例,占研究对象的51.5%,具体特征如下:(1)黄体破裂:①误诊率:因该病的临床症状与异位妊娠破裂近似,因此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研究中误诊2例,误诊率为22.2%;②病因:多有腹痛前同房史,且发病于月经前期或中期;③临床症状:多呈一侧下腹部疼痛,且以右侧居多;少量子宫出血,可伴有晕厥或休克;④相关检查:HCG检查呈阴性,B超检查显示卵巢不规则增大。(2)异位妊娠:①误诊率:该病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根据临床症状及B超检测结果可以确诊,研究对象中未见误诊病例;②病因:因输精管器质病变或其它原因导致受精卵在子宫外发育;③临床症状:患者伴有腹痛、停经、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④相关检查:研究对象血尿HCG检测、B超检查及腹穿或后穹隆穿刺等检查均呈阳性。

3.3肿瘤并发症肿瘤并发症患者11例,占研究对象的16.7%,具体临床特征如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多突然出现下腹部绞痛,触诊可触及包块,且伴有下腹部压痛。结合妇科普查和B超检查结果可以对卵巢肿瘤及并发症进行确诊。

3.4其他疾病研究中因其他疾病导致急腹症7例,占研究对象的10.6%。临床常见的其他疾病有阑尾炎,泌尿系结石,腹膜后肿瘤和粘连性肠梗阻等疾病。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参考文献

[1]赵云霞,林翔海.外科急腹症误诊为妇科急腹症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02):3-4.

[2]郑庆梅.妇科急腹症20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19):234-235.

[3]傅绍祥,姚万健,陈梅昆.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0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8(02):315-316.

鉴别诊断范文第6篇

本文对内蒙古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近10年住院的以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的完整病历资料共9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总结归纳,以期提高对其认识。眼肌麻痹在MRI问世之前误诊率极高,但是目前即使使用了头部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头部CT颅底三维重建成像以及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的应用,也仍然有部分病例诊断不清及误诊。

1 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

1.1 对象 

共收集98例,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17~80〔平均(57.6±9.2)〕岁。排除大量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脑炎等疾病导致的伴有明显的长束症状或眼肌麻痹体征的病例。本组患者没有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意识障碍。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

急性起病,突然发生眼肌麻痹,无或仅有轻微头痛;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或病史不详而发病后血糖升高伴有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或糖耐量异常;经过头部MRI、MRA或CTA检查排除动脉瘤、脑干梗死及出血、海绵窦附近及颅底病变;脑脊液检查正常。

1.2.2 脑干卒中性眼肌麻痹 

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卒中样起病;经过头部MRI检查脑干有小的梗死灶或小量出血;经过改善循环治疗后症状好转;排除动脉瘤及占位病变。

1.2.3 重症肌无力 

慢性起病,症状呈现典型的晨轻暮重;可以伴有吞咽障碍(有明显的全身无力和呼吸麻痹者不在此研究中);新斯的明实验及疲劳试验阳性;肌电图低频刺激呈明显递减现象。

1.2.4 Fisher综合征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眼肌麻痹伴有共济障碍和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病前有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脑脊液蛋白细胞解离。

1.2.5 痛性眼肌麻痹 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复发性眼肌麻痹伴有额部疼痛,可以两侧同时或先后出现,也可以一侧发生;排除动脉瘤及海绵窦附近占位病变;排除糖尿病;皮质类固醇治疗明显有效。

1.2.6 后交通动脉瘤性眼肌麻痹 

急性发病,伴有或不伴有头痛,经过CTA或DSA确定诊断。

1.2.7 结核性脑膜炎性眼肌麻痹 

头痛、发热、颈项强直;腰穿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可以有脑压增高及脑积水;可以伴有肺结核。

1.2.8 多发性硬化性眼肌麻痹 

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有脑内、脊髓内脱髓鞘病灶或视神经炎;病程必须有缓解与复发经过;没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排除其他脑部疾病;皮质类固醇治疗明显有效。

1.2.9 Graves病慢性眼肌麻痹 

伴有眼球突出和疼痛,经过眼部CT或MRI证实眼肌肥大;患有明确的甲状腺疾病

2 结 果

2.1 病 因

99例中有13例患者尽管经过包括头部和海绵窦MRI、CT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以及部分进行了颅底CT三维重建、腰穿、糖耐量试验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占全部病例的14.7%,视为病因不清。其中包括4例动眼神经麻痹和9例外展神经麻痹,没有核间性眼肌麻痹。5例伴有同侧与眼肌麻痹发生相关的头痛。有9例在60岁以下,4例在60岁以上。其他75例经过检查确定为糖尿病、脑梗死、重症肌无力、Fisher综合征、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动脉瘤以及肿瘤和甲状腺眼肌肥大(Graves病)等。

2.2 临床表现 

98例中动眼神经麻痹53例,外展神经麻痹43例,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

2.2.1 17例糖尿病(19.3%),包括动眼神经麻痹12例,外展神经麻痹5例,没有核间性眼肌麻痹;所有患者均为单侧眼肌麻痹;小于60岁5例,60岁及以上12例;4例伴有头痛。

2.2.2 脑梗死10例(11.3%),包括单侧动眼神经麻痹6例、单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小于60岁的3例;60岁及以上7例;伴有头痛5例。

2.2.3 重症肌无力8例(9%),完全性眼肌麻痹2例,不全眼肌麻痹6例;双侧5例,单侧3例;小于60岁5例,60岁及以上3例;没有头痛。

2.2.4 Fisher综合征7例(7.9%),多为不全眼肌麻痹;双侧6例,单侧1例;动眼神经麻痹7例,外展神经麻痹3例;年龄均小于60岁;仅1例伴有轻微头痛。

2.2.5 痛性眼肌麻痹6例(6.8%),单侧1例,双侧5例;单纯动眼神经麻痹2例,动眼神经合并外展神经麻痹4例;60岁及以上和以下各3例;均伴有头痛。

2.2.6 动脉瘤5例(5.6%),均为单侧动眼神经麻痹;3例头痛;4例60岁以下。

2.2.7 桥脑出血5例(5.6%),外展神经麻痹2例,外展神经伴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均为60岁以下;均伴有头痛。

2.2.8 结核性脑膜炎4例(4.5%),外展神经麻痹3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混合1例;均为60岁以下;均有头痛。

2.2.9 多发性硬化4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均为60岁以下,1例有头痛。

2.2.10 高颅压6例,均为外展神经麻痹,1例单侧,2例双侧。4例肿瘤,1例双侧外展神经麻痹为斜坡肿瘤;5例为单侧外展神经麻痹为鼻咽癌颅内转移;海绵窦附近肿瘤2例(动眼神经麻痹合并外展神经麻痹);7例均有头痛;3例均60岁以下。Graves病2例,均为双侧眼肌肥大伴有头痛。

3 讨 论

眼肌麻痹是神经科和眼科常见病,多数患者是由于脑卒中、脑肿瘤、炎症及颅脑外伤等疾病导致,多累及支配眼肌的神经,可以是支配眼肌的神经核的核性损伤、核上性损伤或核下性损伤。但是核上性及核性损伤往往伴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语言神经的损伤,临床诊断不难。本文只对没有明显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损伤及语言和意识障碍的单纯眼肌麻痹或以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的眼球运动障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3.1 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 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供应神经的小血管病变导致急性闭塞引起神经缺血[1]。本组病例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病变常见,由于滑车神经损伤引起上斜肌麻痹临床不易检出,故没有列为本组讨论。糖尿病引起的眼肌麻痹70%为60岁以上患者,这与糖尿病本身老年人较多以及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长是一致的,提示老年人出现眼肌麻痹应该首先想到患有糖尿病的可能。

3.2 脑梗死合并眼肌麻痹 

是常见病因,本文小于60岁的只有3例;而60岁及以上7例。由此看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如果伴有核间性眼肌麻痹,即使有糖尿病也应首先想到脑干梗死,因为单纯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不会有核间性眼肌麻痹。另外头部MRI检查在大脑脚或脑桥有小的梗死灶可资鉴别。

3.3 重症肌无力 

本文完全性眼肌麻痹2例,不全眼肌麻痹6例;双侧5例,单侧3例;小于60岁5例,60岁及以上3例;没有头痛。由此可见重症肌无力多为年轻的双侧眼肌麻痹的非急性发病患者。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对确定诊断非常有意义,另外注意检查胸腺和甲状腺。肌电图低频的重频刺激波幅呈明显递减是诊断金指标。

3.4 Fisher综合征 

多为不全眼肌麻痹;本文双侧6例,单侧1例;动眼神经麻痹7例,外展神经麻痹3例;年龄均小于60岁。年轻患者,双侧眼肌麻痹,伴有或不伴有四肢无力及球麻痹;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腰穿脑脊液蛋白细胞解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伴有波幅改变能提供证据。

3.5 多发性硬化 

也可以是眼肌麻痹较常见的原因,特别是年轻患者伴有核间性眼肌麻痹,过去曾经有过视神经炎、脊髓炎及脱髓鞘脑病患者,没有明显脑卒中危险因素应该想到此病,诊断前一定排除其他脑部和周围神经病变。

3.6 伴有明显局部疼痛的眼肌麻痹 

以上几种疾病多数不伴有明显的头痛。伴有明显头痛的眼肌麻痹的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瘤、痛性眼肌麻痹、肿瘤、结核性脑膜炎、高颅压等。后交通动脉瘤是单侧动眼神经麻痹较为常见的症状,瞳孔散大非常明显。中青年患者突然发生动眼神经麻痹,应该及时进行CTA检查,尽早确诊及手术治疗。痛性眼肌麻痹是海绵窦前外侧壁附近的非特异性炎症,激素治疗明显见效。过去诊断此病者甚多,自从MRI问世后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例是误诊[2]。如果伴 有明显头痛的双侧或两侧交替出现,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同时受累,以及伴有三叉神经第一支损伤者应该考虑此病。但一定要经过头部MRI特别是海绵窦MRI除外占位病变,因为常规的头部MRI容易漏掉一部分病变,蝶鞍的冠状切面容易发现蝶鞍附近的小肿瘤。结核性脑膜炎,由于脑脊液中渗出蛋白多容易导致脑部蛛网膜黏连,特别是位于脑底部的脑膜最易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是颅底部走行的神经,因此容易累及。高颅压最容易压迫位于斜坡走行的外展神经,可以是一侧,但多为两侧。此外,Graves病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合并的眼肌本身病变,不是支配眼肌的神经病变所致。主要症状是伴有局部疼痛的双侧眼肌麻痹、眼球突出,眼部CT和MRI见到眼肌明显肿大、增粗为重要诊断依据,本病不常见。

根据本组的回顾性分析,应该对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进行不同因素的分类以便查找疾病原因,例如年龄较大的患者主要考虑糖尿病和脑卒中;而中青年患者首先想到动脉瘤、重症肌无力、痛性眼肌麻痹、结核及高颅压。伴有疼痛的患者应该注意到动脉瘤、颅底部肿瘤、痛性眼肌麻痹、高颅压;而没有明显疼痛的患者应该考虑重症肌无力、Fisher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等。单侧眼肌麻痹患者应该考虑糖尿病、动脉瘤、脑梗死及颅底肿瘤等;而双侧应考虑重症肌无力、Fisher综合征、高颅压及Graves病。对于伴有明显瞳孔散大的单纯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者应该迅速除外动脉瘤;对于伴有核间性眼肌麻痹者应该定位于脑干内,主要病因是多发性硬化、脑干卒中。对于伴有明显眼球突出者应主要考虑痛性眼肌麻痹、Graves病以及海绵窦附近占位病变。尽管目前具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仍然有近14.7%的眼肌麻痹患者诊断不清,以上仅供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鉴别诊断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超声检查;肝脏肿瘤;CDFI

肝癌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的超声诊断中二维超声是基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肝脏实质和病灶的血流进行检测及分析,从而提高了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尤其是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二者结合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来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的患者,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29~80岁。平均(57.32±7.54)岁。肝血管瘤45例,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21例。患者均经CT或MRI或病理证实。

1.2 方法 仪器采用Aloka SSD-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

5 MHz。先用二维声像图行肝脏大小、形态多切面扫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形态、数目与血管关系,回声,有无声晕,测量肿瘤大小,再用超声多普勒观察肿瘤血流信号,测量血流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

2 结果

45例肝血管瘤中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超声检查中发现,少数有肝部不适。超声表现:①高回声型:最常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可见散在点状低回声或少许纤维条光带;②低回声型:肿瘤回声明显低于肝实质,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周围有高回声包膜,内部有不规则小等号,后方回声增强;③混合型:多见于大血管型,为典型的蜂窝状网络结构,边界清晰,周围有高回声包膜。彩色多普勒表现:尽管肝血管瘤内血流丰富,但由于瘤体内血流速度较低,彩色多普勒不易测到血流信号,故血流信号检出率极低。40例原发性肝癌,29例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例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3例为酒精性肝硬化,4例无诱因。原发性肝癌超声影像表现中,直径0.6[1]。肝脏为含血管丰富器官,病灶容易通过血行传播,导致肝癌以多发肿块多见。肝脏门静脉因缺乏静脉瓣,栓子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门静脉栓子形成以原发性肝癌多见。亦可见腹水、脾肿大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以转移性为主,转移性肝癌多见。21例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常常有原发病灶。转移性肝癌表现:为大小、形态不一,结节回声更多样化,边界多清晰,常有声晕,可呈“靶环征”和“牛眼征”,牛眼征即瘤体内部呈高回声,周围可见较宽的无回声环,其内缘与外缘分界清晰;转移性肝癌以等回声多见,尤以肺癌和胃癌多见;低回声以胆道癌、胰腺癌、乳腺癌、鼻咽癌多见;高回声以直肠癌、结肠癌等消化道癌多见。彩色多普勒表现:常显示瘤体有少量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常可探及动脉频谱,动脉频谱呈高速高阻。

3 讨论

二维超声对于肝内小病灶难以鉴别其良恶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通过对病灶血流信号观察,可以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原发性肝癌常有慢性肝炎病史,尤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多见,常有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比例较高。彩色多普勒于瘤体内部及周边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常可探及动脉频谱和(或)静脉频谱,动脉频谱呈高速高阻,多数RI>0.6。而良性结节一般无血流信号,即使有血流信号,其RI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地位,同时也具有检查简便、经济、可重复、无创伤、无痛苦等优点,是基层医院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阎海燕,刘炜.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山西医学杂志,2008,37(7).

鉴别诊断范文第8篇

婴幼儿胸腺相对较大,影像表现不同,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右肺中叶综合征、纵隔肿瘤等)。给临床诊断和治疗误入歧途,容易给婴幼儿造成医原性损伤。因此,笔者总结近30年来婴幼儿右侧胸腺影增大的胸片64例的影像谢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目的在于提高对婴幼儿胸腺影增大或是其他病变的影像谢尤其是X线平片的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近30年来婴幼儿右侧胸腺影增大的胸片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最小年龄9 d,最大年龄3岁。年龄段分别为9 d~3个月20例,4~6个月8例,7~12个月8例,23岁3例。以上病例均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咳速、发烧(38℃~38.5℃)而摄仰卧前后位胸片,24例做了胸部CT平扫检查。

2 结果

2.1 39例中1例曾提示右肺叶综合征可能,另1例不能除外纵隔肿瘤,此2例进一步CT检查均证实为胸腺影。39例X线胸部正位表现分3类:①如右上叶肺大叶实变,23例;②如纵隔肿瘤者15例,表现为右上纵隔边缘光滑之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肿块大小上下于第16后肋间,外缘最突出点位于肺野外侧带,几乎占据了2/3上肺野;③如右肺中叶综例合征者1例,表现为基底紧贴右心缘,尖端向外之三角形密度增高影。

2.2 胸部侧位表现为前纵隔上部气管前方密度增高,主动脉与心影分界不清。1例密度增高影伸向前肋膈角略偏后方,并见弧线形后缘。

2.3 CT表现胸腺影增大,密度均匀,无钙化。

3 讨论

3.1 正常胸腺位于前上纵隔,在主动脉弓、升主动脉、肺动脉流出道前方,左侧头臂静脉下方及心脏、大血管根部以上。CT扫描一般在3~5个层面可以看到胸腺组织,最大层面位于主动脉弓平面[2、3]。

3.2 婴幼儿胸腺较发达,多数婴幼儿正常胸腺藏于纵隔内,少数婴幼儿由于胸腺过度发达而突出于纵隔边缘之外,为了与藏于纵隔内的相区别,以往对正常突出于纵隔边缘之外的胸腺多以肥大或/和增大来形容。李欣等[1]指出,1~3岁胸腺发育旺盛,而3岁以下正常较多突出纵隔外,3岁以后则少见。

3.3 CT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纵隔内胸腺、血管、脂肪等组织结构,对判断正常胸腺与胸腺区病变有很高价值。①在实际工作中,每天众多婴幼儿患者更多应用的还是X线平片,只是需要鉴别或更进一步检查才做CT;②CT检查的费用及多次放射线照射家属难以接受的。因此,应熟悉婴幼儿胸腺的各种影像表现,尤其是X线平片表现。

3.4 本组39例,右上叶肺大叶实变23例,右肺中叶综例合征者1例,纵隔肿瘤者15例。按胸腺形态分型,前2类应属帆型,后者属圆型。帆型胸腺曾有报道误诊右上叶大叶性肺炎、右上叶肺不张者,圆型凸出于纵隔的胸腺误诊为纵隔肿瘤,而手术者,给患儿造成极大痛苦。

3.5 胸腺呈圆型凸出于纵隔需与纵隔肿瘤鉴别。本组15例均摄胸部正侧位和胸部CT扫描检查,胸部正侧位片共同特点是突出于右上纵隔的圆形肿块,肿块边缘光滑清楚,密度均匀,内无钙化,主动脉影显示不清。CT显示前上纵隔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突向右侧肺野,上、外、下缘光滑清楚,内缘与左侧胸腺相连,CT值与左侧胸腺相等,密度均匀,无钙化,无脂肪密度。对本类型的鉴别:①首先是定位,主动脉影显示不清说明肿块位于前纵隔;②肿块的密度是否均匀与有无钙化;③结合婴幼儿胸腺发育与形态的特点,一般平片是能确定胸腺或其他病变的,必要时可以辅以CT检查进一步名确诊断;④本组15例纵隔肿瘤样改变病例均未使用激素治疗,分别于1个月后(9例)、2个月后(4例)、半年后(2例)胸部X线平片复查,显示胸腺阴影不同程度缩小。

3.6 临床医生必须根据婴幼儿的症状、体征结合X线平片表现,必要时可以辅以CT检查进一步名确诊断,方可避免误诊误治。

总之,胸腺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器官,正确认识婴幼儿胸腺的影像特点,是诊断与鉴别胸腺影或其他临床疾病的基础,最后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明确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