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筋接头

钢筋接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钢筋接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钢筋接头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钢筋焊接闪光对焊工艺要点

中图分类号:TU511.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对焊机工作原理

(常用对焊机分为自动、手动两种)焊机的两个电极分别装在机身上,活动平板可沿机身导轨作水平直线移动,并与压力机构相连接。将两个需要对焊的钢筋端部夹紧在两个电极内,随后接通电源。电流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流到接触板,再流至电极,使钢筋断面接触通电,借焊件本身的固有电阻和接触处所产生的接触电阻,产生热量,待足够的温度使钢筋端头熔化时,再利用压力机构将钢筋用力顶锻,使两根钢筋焊接在一起。

闪光对焊工艺

2.1连续闪光焊(只用于焊接直径小的钢筋接头

将钢筋分别夹紧固定在电极和可动电极上,接通电源,使钢筋逐渐移近,端面逐渐接触,钢筋端面接触点在大电流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呈高温粒状金属,从焊口内高速飞溅出来,形成闪光现象。而后再徐徐移动钢筋,使闪光连续发生,接头也同时被加热。直至接头端面烧平,杂质闪掉,白热熔化时,搬动可动电极在顶锻压力下,液态金属排挤在焊口外,使两根钢筋焊牢。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如下表:(场用对焊机为

2.2闪光-预热-闪光焊(焊接大直径的钢筋多采用此方法)

闪光-预热-闪光焊,一次闪光的目的是把钢筋端部的压伤部分利用闪光烧掉,使钢筋焊接断面平整,有利于提高和保证焊接接头质量。一次闪光过后,进行预热阶段。将夹具上的钢筋在电源闭合后开始以较小的压力接触,然后又离开,这样不断地断开又接触,每接触一次,由于接触电阻及钢筋内部电阻使焊接区加热,拉开时产生瞬间闪光。反复多次接触、拉开,钢筋接头温度逐渐升高,称预热阶段。当钢筋达到可焊接温度后,进行二次闪光,二次闪光目的是排除对焊接头间的空气和夹杂物,保持焊口间足够的热量。二次闪光要连续稳定,火花喷射要细而均匀,二次闪光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可中断,在连续闪光中迅速顶锻。顶锻过程要快而有力,防止空气介入,使钢筋两端过热金属被挤出,两段钢筋焊接一起。

3.操作要点

3.1根据对焊机的型号,对焊钢筋的品种、规格,选择闪光对焊工艺,并确定各项对焊参数。3.2闪光操作时,动钳口的移动要轻,初时速度宜慢,随着焊件温度的升高,应加快至中速,争取连续闪光,烧化速度保持2mm/s左右。火花细而均匀,喷射速度快而连续。一次闪光标准是钢筋焊口闪平为准;二次闪光要短而稳,要强烈。

3.3预热操作动作要敏捷,使钢筋端面间断地接触又分离,预热时对端头的压力应控制在3.0MPa以上,预热频率要高。

3.4顶锻操作时愈快愈好,压力愈大愈好。顶锻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有电顶锻和无电顶锻。两者时间为1/3,需要调整断电开关,顶锻过程要快而有力。

4.对焊操作注意事项

4.1更换新操作人员或更换新钢筋品种时,应先制作若干个试件(最少两个),经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焊接。

4.2对焊接头端部150mm范围内要清除锈蚀,污垢,避免导电接触不良;

4.3端头处如有弯曲,应进行调直或切除;

4.4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筋特性、气温、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调整;

4.5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部分和钢筋轴线平直;

4.6对焊完成移出时,一要稍停3~5S,待焊区温度降成黑红色后才能松夹具,防止钢筋弯曲变形。

4.7焊接工作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

4.8冬期钢筋的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在困难条件下,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对焊机周围要采取保温设施,焊接接头完全冷却后才能运往室外。

5.焊接接头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附录B的规定;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每200个焊接接头为一批(取一组(三个接头)拉件:每根600mm以上;再取一组(三个接头)弯件:每根400mm以上)。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

2)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 °;

3)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时,在每检验批中随机抽取10%的焊接接头。当外观质量各小项不合格数均小于等于抽检的10%,该批接头外观质量评为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在接头外观检查合格后随机抽样进行试验,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工程名称、取样部位、批号、批量、钢筋牌号、规格、焊接方法、焊工姓名及考试合格证编号、施工单位、力学试验结果。

钢筋闪光对焊力学性能试验的质量要求如下:试验方法应接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有关规定执行。

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墩粗部分磨平。

检验数量:钢筋接头的外观质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 同规格、 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钢筋接头外观检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观察和尺量。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施工单位做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钢筋接头的布置依据规范执行,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钢筋焊接:35d;皆不不少于500mm)”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接头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钢筋接头范文第2篇

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构造;施工规范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breakdown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ts installation correctness of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the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steel binding the problems and easily

Countermeasures for analysis.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钢筋绑扎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进行施工,但由于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以及设计规范不熟悉,结构设计总说明不够明确,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技术交底,钢筋安装就会出现一些偏差。

1钢筋连接原则

1.1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制安成本、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施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施工规范、规程的理解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不易控制的施工问题,但不论影响因素如何,钢筋接头设置都应遵循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这条原则。对一般受弯构件宜设置在弯矩较小处。

1.2一根钢筋宜少设接头从受力方面而言,钢筋接头设置作用主要是完成两根钢筋的内力有效传递,没有接头的钢筋传力效果固然比有接头的钢筋传力效果更好,但由于钢筋生产、制安等因素影响,构件中钢筋不可避免要有接头存在。同一根钢筋宜少设接头这一原则与同一根钢筋设置接头并不矛盾,如果同一根钢筋接头设置过多有可能削弱钢筋的有效传力。

1.3 钢筋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钢筋接头位置在同一连接区段内若过度集中,容易在构件接头连接区域引发构件出现过大变形、裂缝、断裂等质量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设计文件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的控制规定。

2.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2.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在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2.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2.4 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3.常见钢筋绑扎质量问题

3.1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由于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下沉或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有时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这个问题需要在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或混凝土支撑,使垫块厚度、垫块间距、垫块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3.2柱钢筋绑扎接头错开位置不合适

在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相互错开间距不合适,这样造成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面积太大,在震动时易折断或出面裂缝,发生危险。所以在施工中要求钢筋的搭接长度、搭接间距、搭接位置要严格接规范执行。

3.3梁钢筋绑扎主次梁钢筋位置不正确

在梁板钢筋绑扎中有时出现主梁次梁受力筋上下关系不对,造成受拉受压颠倒,由其是悬挑梁。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垫梁的钢筋在下。

3.4挑梁弯起钢筋不符合要求

对结构来说,悬挑构件的施工非常重要,但由于技术交底不认真、不细致,施工人员对规范理解不透;质检人员对钢筋细部作法检查不到位挑梁弯起钢筋弯起角度不准确。弯起角一般为45度,当梁高大于800mm时,角度宜取60度;弯终点位置不正确,按规范要求,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50mm;水平锚固长度不足。这些原因导致梁容易出现裂纹及安全隐患。在施工中对钢筋长度,弯度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检查。

3.5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下料时,施工人员应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制作,在钢筋绑扎时,主筋位置放置不准确主筋在楼梯涔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重力作用使钢筋下移。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梯段主筋下滑,下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在楼梯弱段主筋下料时,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铁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保证工程质量。

3.6砌体钢筋绑扎不够

由于墙内钢筋放置不够,受压、受弯强度不足产生裂缝,抗震力差,在转角处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240mm墙厚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未端应有90度弯钩。钢筋连接在工程应用中较为广泛,新的钢筋连接技术的不断出现为钢筋连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连接的类型、方式较多,在进行钢筋连接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钢筋连接方式,严格按施工规范、规程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钢筋连接,消除质量隐患,这样才能正常发挥钢筋连接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确保工程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贾淑明,王宏东.建筑施工技术实训中钢筋绑扎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10,(31)

[2]郝顺合.浅谈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施工[J].山西建筑,2009,(06)

钢筋接头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问题;控制

1 节点处梁瑞部钢筋过密

因结构计算的要求,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部的钢筋过密,绑扎钢筋和振捣混凝土困难,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1 钢筋间距太小,不符合构造要求,甚至多根钢筋并排放置,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

1.2 节点核芯处钢筋纵横交错,混凝土振捣困难,易在核芯区形成蜂窝和孔洞

1.3 梁上部负弯矩钢筋较密,易在梁上部形成通常裂缝。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4 对梁断面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 mm和1.5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最小净距不小于 25mm和 d。当钢筋为两排设计时,上下两排钢筋应避免交错;

1.5 根据规范规定框架结构的剪力主要依靠箍箭和混凝土承担,一般不设负弯起钢筋,这样也可减少节点和梁瑞部位的钢筋数量;

1.6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受力钢筋尽量均匀布置,保证钢筋间距满足构造要求,尤其是在多肢箍的梁中,一定要先确定主筋的位置,在根据主筋的正确位置来确定箍筋的几何尺寸。

2 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

由于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及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受力后将会导致接头处拉开,使构件产生裂缝,严重的会使结构失稳。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2.1 钢筋接头形式必须严格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2 轴心受拉和偏。已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

2.3 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 22mm的1级钢筋,以及直径大于25 mm的Ⅱ、皿级钢筋的接头,均宜采用焊接;

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的接头,当直径大于 32mm时,应采用焊接;

2.4 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4.1 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二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

2.4.2 框架底层往、剪力墙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三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

2.5 按要求控制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5.1 无论是焊接或绑扎接头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应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2.5.2 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瑞、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2.5.3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在同一构件中要相互错开。

2.6 按规定控制钢筋接头的长度;

2.7 按规定控制箍筋的间距,

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接头长度范围内:

2.7.1 当搭接钢筋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大于5 d,且不大于 100mm。

2.7.2 当搭接钢筋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大于10d,且不大于 200mm。

3 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各种钢筋和预埋件、管道之间的交叉关系,造成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产生下列病害:

3.1 不必要的加厚楼板,造成材料浪费;

3.2 楼板超厚,结构的实际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对结构的地基等方面造成隐患;

3.3 提高楼面标高,造成上部构件的尺寸或位置偏差,工业建筑造成设备安装困难。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3.3.1 设计图纸中应重视构件的断面设计,根据构件的设计断面和各类钢筋的交叉关系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并在图纸中予以注明;

3.3.2 设计单位各专业应注意配合处理好预埋管道与钢筋的关系;

3.3.3 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查模板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手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

4 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的现浇框架结构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现浇框架结构中,因结构设计的要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常采取不同的强度等级。从构件的结构重要性和受力特征来看,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往往是弊多利少,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4.1 一个浇筑平面内出现三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工期,而且很可能由于管理不善,常会出现低强度低等级的板浇筑了高强度的混凝土,而高强度等级的梁或节点处浇筑了低强度的混凝土,造成质量隐患;

4.2 经常会造成一块楼板上四周设置施工缝、梁端部设置施工缝等不正确的施工工艺,处理不当,不但增加施工难度,而且造成质量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控措施:

4.3 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统一的强度等级,以简化施工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但要多用一些施工材料;

4.4 柱采用一种混凝土强度等级,梁和板采用另一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在节点处采取特殊措施,比如用钢筋网分割等办法,以保证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在施工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节点处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振捣。

5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误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并保证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规定的不明确或设计、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5.1 梁或柱中,只注意到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而忽略了箍筋的保护层厚度,造成箍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5.2 主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和板的钢筋关系处理的不明确,造成板负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构件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

5.3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柱子因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人员常忽略这一差别,不进行专门处理,施工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都按正常环境条件处理,造成地下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二是地下部分按基础的环境条件处理,地上部分按正常环境处理,由于地下部分的保护层比地上部分的保护层厚度大,结果造成钢筋出地面后外撑,地下部分柱子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形成安全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5.3.1 正确处理构件内各类钢筋的相互关系,接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及构件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首先根据规范要求确定梁柱内箍筋的保护层厚度,即确定箍筋的正确位置,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采用a+d1(a为箍筋保护层最小厚度,d1为箍筋钢筋直径),并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以此确定主筋的正确位置;交叉部位钢筋的正确位置,可按上述办法确定;根据各种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相关构件的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配筋计算,在施工图中标出相关构件中钢筋的正确位置。

5.3.2 正确区分同一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区分对待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下部分的柱子可将其断面加大,满足其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柱子钢筋上下位置的一致性,满足钢筋受力要求。

6 露主筋和缝隙央法

钢筋接头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钢筋连接 气压焊 熔态气压焊

一、工程概况

新华广场工程位于杭州市下城区,建筑面积为107580,为单体综合商业用房。主楼19层地下二层,裙房5层地下一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质量目标是钱江杯(浙江省省杯),安全文明目标是杭州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化工地。

本工程受力钢筋设计采用三级钢,主要受力钢筋为 14~ 28。钢筋直径14以下采用绑扎搭接,直径14以上采用熔态气压焊。本工程基础、主体用钢量较大,因此快速、优质焊接是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及降低成本的关键。

二、气压焊原理、适用范围

钢筋气压焊是采用多嘴环管加热器(燃烧气体采用用氧气、乙炔火焰或者氧气、液化气等)对准钢筋接头集中加热,待达到一定温度时施加顶压力,使两钢筋端面金属实现原子间的相互嵌入、扩散和键合,并在热变形过程中完成晶体重新组合的再结晶过程,从而形成对焊接头的固相焊接方法。过去使用的,主要是固态气压焊;现在,在一般情况下,宜优先采用熔态气压焊,本工程全部采用熔态气压焊(燃烧气体采用氧气、液化气)。

气压焊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φ14~40mm的I、Ⅱ、Ⅲ级钢筋,在垂直、水平和倾斜位置的对接接头的焊接。

三、熔态气压焊焊接工艺流程

钢筋切割备料检查焊接设备安装卡具和接长的钢筋(两待焊钢筋应留3-5mm缝隙)加热钢筋缝隙钢筋端头至融化状态,端部呈凸状时即加压成型后拆卸卡具检查焊接质量

(1)钢筋切割备料:计算钢筋切割长度时,应考虑焊接接头的压缩量,每一接头的压缩量约为一个焊接钢筋直径的1.0-1.2倍长度。尽量保证待焊钢筋端面平整;若钢筋端部有弯折、扭曲应切除。

(2) 检查气压焊接设备:

多嘴环管加热器:检查多嘴环管加热器的射吸能力,保持射吸力正常,检查各阀门有效灵活,各部位不得有漏气;点燃多嘴环管加热器检查火焰形状,必须使每个焊嘴喷出的火焰在中心形成一个环型平面。

卡具:检查卡具钳口中的V型垫块是否适合待焊钢筋的直径,螺栓螺母转动是否灵活,注意对各个转动部位加注油。夹具应装夹灵活,便于操作。

油泵:检查整个油泵系统是否正常,液压油够不够,缺油时必须按照说明书加注液压专用油(不得用其它油料代替),加注液压专用油必须过滤,防止杂物带入泵内。油缸活塞复位灵活,整个油路系统不得有泄漏,防止因油管微裂而喷出油雾引起爆燃事故。

(3)安装卡具和接长钢筋:在待焊钢筋上将卡具安装牢固,两待焊钢筋留有3-5mm缝隙,缝隙不可过大或过小,并保证两待焊钢筋同心度。

(4)加热钢筋缝隙:

加热器点火时首先打开燃气阀门,点燃后再调节氧气到中性火焰(焰芯长度约12mm)。先使用中性焰加热,在加热器不离开钢筋缝隙的前提下,做均匀圆弧摆动,使得每个加热器焊嘴火焰轮流接近钢筋缝隙。并墩粗成型。在开始加压时,可适当减小氧气供给量。

注意:使用油泵加压时先快后慢。在加压时要宽幅移动加热器。当镦粗区最大直径为钢筋直径的1.4―1.5倍时,停止加压,用火焰吹烤墩粗区表面几秒钟,使墩粗凸起部分均匀平缓。关闭加热器时先迅速关闭燃气,再关闭氧气。

(5)初步检查焊接质量:主要是外观检查,外观应该使两钢筋同心,接头墩粗长度和直径符合规定,表面无裂纹。若有轻微焊接问题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墩粗:直径不足,可以继续加热加压;两钢筋不同心时趁未冷却使用矫正工具调直纠正。

(6)成型后拆卸卡具:停止加压加热后,待接头红色消失,即接头呈暗红色(约400℃―500℃)即可拆除卡具,继续自然冷却。注意不能用水等其它物质强行冷切。

(7)按规定分批切取接头检查焊接质量,进行见证取样送样。包括外观检查和机械性能检查两部分。

(8)冬雨期施工:雨雪天工作焊接现场要有遮蔽措施,刮风时要有防风措施。作业后的钢筋接头不要马上接触冰雪,如环境温度在-15℃以下时应对接头采取预热、保温、缓冷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

三、熔态气压焊特点

(1)钢筋接头强度高,性能可靠。本工程熔态气压焊钢筋接头经过检测单位检测,各项检测项目完全合格。

(2)熔态气压焊接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无溅落焊渣等废物。由于施工作业时没有焊渣,所以省去了作业后清理现场焊渣等杂物的时间。

(3)钢筋受力状况好。熔态气压焊接法使得钢筋在同一轴线上,受力状况好,钢筋间隙不减小,可提高混凝土浇灌质量。

(4)钢筋熔态气压焊接设备轻巧、(卡具重9 Kg 14Kg之间)移动方便,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位置、各种方向、多种直径钢筋,以及各种材质的钢筋的焊接,所以仅使用熔态气压焊机就能满足一般建筑全部钢筋连接工作。

(5)熔态气压焊接机设备投资小。

(6)钢筋熔态气压焊接机焊接全过程不用电,不用焊条和焊剂,依靠母材本身固相接合;由于没有外来金属,焊缝不存在铸造组织,几乎不会出现夹渣、气孔等焊接常见缺陷。

(7)熔态气压焊法和固态焊法相比较,省去了磨削加工钢筋端部的工序,简化了操作工序,提高了焊接速度。

(8)熔态气压焊与电弧焊钢筋连接方法相比具有:节约材料、钢筋轴心连接,保证焊接质量,提高钢筋受力强度。目前工地现场电弧焊普遍存在钢筋不预弯,轴线偏移超标,且焊接质量差。

(9)熔态气压焊与电渣压力焊相比具有:工效高,灵活方便。熔态气压焊焊接钢筋不用电,且无焊渣,工效高;它还能焊接电渣焊机无法做到的横向,任意倾斜方向钢筋的对焊;并且购买钢筋熔态气压焊接设备比整套电渣焊设备价格要便宜很多。

(10)熔态气压焊与螺纹连接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特点。

四、质量检验

施工和验收依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质量验收:

1. 主控项目:接头试件拉伸试验和接头试件弯曲试验。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以 300 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在柱、墙的竖向钢筋连接中,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 3 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在梁、板的水平钢筋连接中,应另切取 3 个接头做弯曲试验。

2. 一般项目:轴线偏移不大于0.15倍钢筋直径,且不大于4mm;接头处弯折角不大于3°;镦粗直径不小于1.4倍钢筋直径;镦粗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

五、成果分析

质量:本工程钢筋接头钢筋所有取样送检全部合格。剪力墙和柱钢筋检测抗拉;梁板钢筋检测抗拉和抗弯。

成本:本工程梁板水平接头共计约6万个,剪力墙、柱竖向接头共计约9万个。钢筋接头均价2.0元/个(同电渣压力焊、电弧焊价格基本相当),共计成本为30万元,同梁板钢筋通常连接方式电弧焊、搭接相比,直接节约成本:6万个×10d(假设全部按照电弧焊,单面焊,钢筋直径平均采用18) ×0.006165×182×4500元(每吨钢筋价格)=9.7万元,再加上节省的电费及节约工期形成的各种管理费用、租赁费用的降低,实际节约成本远远大于10万元。

进度:和通常采用连接方式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相比,相同的接头数量,工作时间节约三分之一以上。

钢筋接头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 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工程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建筑越来越多,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最常见,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施工中,对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共同点。现分别论述如下:

1.模板工程

1.1基本要求

模板工程采用钢模板、木模板等材料。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修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埋钢管等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1.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1.3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

1.4模板及其支护系统的拆除

模板拆除要预先制定好拆模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终凝的时间,当剪力墙体混凝土终凝后强度达到1.2N/mm2,必须及时松动穿墙拉杆,将模板与所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脱离,防止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粘结,为拆模做好准备。拆模时应注意保护好混凝土边角。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已拆除并清理干净的模板和支架应分类堆放在指定位置或及时清运。

2.钢筋工程

2.1基本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要求且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00mm。如设计采用HPB300级钢筋,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严格按照隐蔽工程验收程序进行钢筋工程的验收。

2.2钢筋接头位置及要求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35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

3.混凝土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工艺过程应符合现场实际要求。混凝土的浇筑方法、顺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混凝土的振捣方法,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和养护,均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严防混凝土漏振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狗洞。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墙体和柱应分层浇筑的必须分层浇筑,否则即使模板制作、安装合格也会因侧压力过大而出现胀模、跑模,给日后修补带来麻烦。

如果我们的现场管理人员处理好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便可以得到保证。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问题是人们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往往较注重对钢筋工程的验收,而忽视对模板工程的验收。这是一种偏见,模板质量不好不可能浇筑出好的混凝土,因为模板的强度或稳定性达不到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浇筑中突然整体垮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4.结束语

目前混凝土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人造建材,用途广泛,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建筑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混凝土施工监督和管理的责任是重大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的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检查进场的原材料,全过程管理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保证钢筋的混凝土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言庆, 殷红. 橡胶止水带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7,(17)

[2] 刘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控制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 2005,(11)

[3] 黄海.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 科技创业月刊 , 2006,(09)

钢筋接头范文第6篇

【关键词】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套筒;力矩扳手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不断应用,建筑物的构成结构和对各种因素的抵抗能力也日益提高。钢筋作为提高建筑物施工中最佳的质量手段和标准因素,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连接手段和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提高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技术采用的是JCJ107—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咯用当前的先进技术理念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过程,是采用严格的施工体系进行分析和探索的手段。在钢筋连接的过程中,随着当前各种技术设备的不断应用,在当前施工的过程中是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过程,是采用其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行施工。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螺纹连接技术是当前钢筋连接中的新型手段,该技术的产生为钢筋连接开拓了一个新领域,随着几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该技术通过了国家建设部技术鉴定的标准,成为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法。

1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采用的主要机具

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螺纹连接技术是采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对钢筋进行连接和改变的过程。其在施工和工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当前各种技术设备的支持,更是采用相应的控制手段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过程。在器具的选择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和应用。

1.1 钢筋滚压直螺纹成型机,型号GHG40型。

1.2 量具:在钢筋连接过程中是选择专用的尺子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过程,是采用其规定和符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手段。卡尺或专用量规通端螺纹塞规。卡尺或专用量规是用来检查钢筋接头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应的质量规则和长度的标准,是通过其螺纹塞规和螺纹规定的措施对钢筋接头进行严格的测量和管理措施。

1.3 力矩扳手必须经计量部门检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材料

2.1 钢筋:钢筋直径为16-50mmHRB 335、HRB400钢筋。

2.2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其轻型式检验确定符合要求的钢材,一般采用标准型套筒,标准型套筒的几何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标准型套筒的几何尺寸(mm)2.3 套筒尺寸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套筒尺寸的允许偏差mm

2.4 套筒出场应有合格证,套筒在运输和储存中,应防止锈蚀和污染,套筒应有保护盖,保护盖上应注明套筒的规格。

3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对比

4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的特点

4.1 丝头加工简单。施工进度快,螺纹实现预制加工,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钢筋搬运次数少,一次装卡即可完成剥肋、滚压两道工序。套筒为成品,与现场加工的钢筋丝头配合性好,接头连接方便,钢筋丝头用手既可旋入套筒,仅最后3-4扣时用管钳或力矩扳手拧紧,钢筋接头无完整丝头外露,既可保证接头的等强连接。

4.2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直径16~50mm HRB335、HRB400钢筋在任意方向的同、异径连接还可适用于不可旋转或轴向不能移动钢筋的连接。

4.3 接头强度高。连接质量稳定可靠,接头性能100%达到《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107-96中A级和JGJ107-98中SA级要求,且质量性能高于其母材。

4.4 抗疲劳性能好。通过200次疲劳实验。

4.5 螺纹精度高。螺纹直径不受钢筋尺寸公差影响,连接质量稳定可靠,施工安全可靠,无火灾、爆炸隐患。

4.6 现场连接均为手工操作,施工中受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对比

5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的施工工艺

5.1 钢筋下料必须用切割机,且应先调直再加工,切口断面与钢筋轴线垂直,断头弯曲马蹄严重的应切去,不得用气割或下料机下料。

5.2 钢筋丝头加工:

5.2.1 按钢筋规格所需调整试棒调整好滚丝头内孔最小尺寸。

5.2.2 按钢筋规格更换涨力环,并按表1调整好剥肋直径尺寸。

5.2.3 调整剥肋挡块与滚压行程开关位置,保证剥肋及滚压螺纹长度符合表1的规定。

5.2.4 装卡钢筋,开动设备进行剥肋及滚压加工。

5.2.5 加工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的亚硝酸,严禁用机油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

丝头加工尺寸(mm)

5.2.6 操作工人应按要求检查丝头的加工质量,每加工10个丝头用通止规检查一次,并剔除不合格丝头。

5.2.7 检验合格后的丝头加以保护,在其端部加保护帽或用套筒拧紧,按规分类堆放整齐。

6 现场连接施工

6.1 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6.2 采用予理接头时,连接套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6.3 滚压直螺纹的连接,应用管嵌和力矩扳手进行施工。

6.4 接头拧紧力矩应符合下表规定:

接头拧紧力矩

6.5 经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出标记,并无完整丝扣外露。

7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位置

7.1 滚压直螺纹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d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7.2 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50%。

7.3 在受拉区的钢筋受力小的部位,接头百分率可不限制。

7.4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百分率不应超过50%。

7.5 受压区中钢筋受力较小的部位,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

8 现场检查及验收

8.1 钢筋作业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8.1.1 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

8.2.2 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5.2.3 三根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尚应不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计算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面积。

8.2.4 现场检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项拉伸试验。

8.2.5 滚压直螺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钢筋接头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ast-in-plac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is analyzed,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It is hop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ast - in - place concrete;Formwork installation;Construction technology;Quality control

现浇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浇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因此,加强和提高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是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最有力的保障。

1.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1.1 模板安装施工技术。

1.1.1 顶板模板安装。一般要求顶板底模采用1830×

915×18双层涂模的胶合板作面板,截面为50×100mm的单根枋作内楞,间距600mm。用Φ48×3.5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整体脚手架还需与平台作加固连接。

1.1.2 柱模板安装。柱模板采用木夹板18mm厚,在模板制作时采用80×100mm方木作骨肋。柱模的加固方式采用抱箍围柃,螺丝连接牢固,沿柱高度500mm一道,柱四周采用槽钢斜撑方法。

1.1.3 梁模板安b。在柱模上弹出轴线、梁位和高程,然后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铺好方木,把底模用铁钉固定在方木上,侧模采取木夹板,竖向用方木加固,外侧用槽钢直通,中间适当用木条支撑,防止模板向内侧变形。

1.2 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钢筋使用前必须按规定取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只有达标才能使用。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钢筋时,要按相关规定控制好偏差;如果是钢筋加工场制作的,则应编写好配料单,并检验半成品的质量。

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控制,如果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可以略微超过。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1.3 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如下:计算配合比和原材料配制外加剂检验性能(坍落度)混凝土运输试制混凝土泵送与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清洗并拆除泵和输送管混凝土的养护。

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搅拌技术、浇筑技术和养护技术。

1.3.1 搅拌技术。现浇混凝土的搅拌应制定严格、合理的搅拌制度,并依据环境、气候、运输路途、运输时间等情况,及时调整水胶比,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对于进场混凝土由检验人员进行逐车检验,并严格取样检测,禁止不达标混凝土的使用。

1.3.2 浇筑技术。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先检查钢筋连接和模板安装的质量,以保证其符合浇筑混凝土的条件,并确定合理的浇筑施工方法。现浇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流程:采用自然流淌、水平分层的浇筑方法,通过斜向分段、持续推移等一次浇筑到顶,浇筑时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不能重新加水。浇筑时要把握好混凝土分层的厚度,控制好上下层混凝土的浇筑间隔,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必须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为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必须不间断进行,当不得不间断时,也必须在前层混凝土终凝前完成本层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确保混凝土整体均匀密实,新旧混凝土做到有效衔接,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

1.3.3 养护技术。混凝土的养护是在浇筑完成并终凝后进行的,只有及时的养护,才能够促进混凝土的硬化跟强度的增长。在养护期间,要让混凝土保持湿润,并保证其温度和湿度。混凝土的养护一般是采用表面洒水和覆盖草帘、土、沙等,在冬天还要采取保温措施,养护时间通常都要在14天以上。

2.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1 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2.1.1 安装模板系统时的质量控制。在支模前要先进行配板设计,再进行配板放样图的绘制和编号,并通过缝模调整余留量;模板的安装要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模板及其支撑要设在硬实处,严禁出现"虚"脚,由专业人员负责安装和拆卸;为了避免漏浆现象、防止棉板烂根,要在墙、柱脚模板加垫木、导模;当梁、板跨度大于4m时,底模要作1‰~3‰的起拱。

2.1.2 折卸模板系统时的质量控制。模板拆除要采用合理的顺序。在室温下,大约8小时后剪力墙体混凝土的强度就可以达到1.2N/mm2,这时必须及时松动穿墙的固定拉杆,使模板从墙体上脱离,防止了模板表面跟混凝土粘结,做好拆模的准备。拆模时应注意以下四点:混凝土的边、角要保护好;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时才能拆除底模及其支架;混凝土强度要保证在拆除侧模时不损伤表面和棱角;拆模时不能对楼层产生冲击荷载。

2.2 连接钢筋时的质量控制。

2.2.1 钢筋接头位置的控制。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其他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

2.2.2 钢筋施工缝处的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在楼面通常不留施工缝,在特殊情况下,如水电供应、天狻⑹┕ぷ橹等原因需留施工缝时,为了增加其抗剪能力,要在断面处增设施工插筋,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确定。板插筋放在板中间,使用Φ12钢筋,梁插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使用Φ20的钢筋。

2.3 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2.3.1 加强对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控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现浇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拆模和养护,在雨天施工时要防止混凝土漏振,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狗洞现象。

2.3.2 混凝土不能堆积在浇入仓内,应该随浇随平仓。在浇入仓内有粗骨料堆叠时,不能用水泥砂浆来覆盖它,只能把它均匀地分布到砂浆多的地方,以免在内部出现蜂窝。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可以加强振捣,但不能往浇入仓内加水。

2.3.3 混凝土墙体和柱应视情况进行分层浇筑,以避免安装、制作合格的模板因受到过大的侧压力而胀模、跑模等,为日后修补带来麻烦。

2.3.4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如升降机操作工、焊工、电工等。重要的工作必须由操作水平较高的技术熟练工人把关,如模板维护工、混凝土振捣工、调整钢筋位置的工人和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的工人等。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顺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并加强质量的控制,才能更有力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钢筋接头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现浇钢筋混凝土架构一体化;优缺点;裂缝

引言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浇筑技术从结构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法和理论计算、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应用,墙、柱与楼板间不留置施工缝,有效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性的墙板、柱板一体浇筑技术。这一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建筑物结构整体性,加快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大大提高了结构整体抗弯、抗剪的承载力和防水抗渗安全性,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一、钢筋混凝土构架一体化浇筑施工优越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施工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及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对于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对其优缺点进行如下的阐述:

(一)、优点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的主要优点为整体性能好、布置灵活、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工期短以及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的特点。

1、整体性能好。相较于单体浇筑而言,整体进行浇筑不需要在墙体与顶板交叉处20公分左右留施工缝,其结构刚度较好。

2、工期短。就单体浇筑来说,施工工序为竖向钢筋安装竖向构件模板安装竖向构件浇筑混凝竖向构件模板拆除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安装顶板混凝土浇筑,一般需要7d。而整体浇筑的施工工序较为简单,竖向钢筋安装模板安装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安装整体浇筑混凝土,通常需要5d,相比较后不难看出,工期缩短了2d。

3、抗震性能好。单体浇筑时,构架节点区域的模板接头多,如果出现拼接不严,措施不当,会出现漏浆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整体浇筑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缺点

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构架也是存在有缺点的,例如:现场施工相对复杂,模板耗费多,模板装拆用工多等。从受力合理和控制造价的角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高度一般不超过45m。近年来,随着施工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及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这些缺点正在逐步克服。

二、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整体浇筑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是结构工程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其定义为以浇筑混凝土为主的建筑物工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施工中应当特别重视。

1、清理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切不可嫌麻烦不加整理。

2、混凝土搅拌

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应根据每盘加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内,用时与细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为90 秒(1.5 分钟)。

3、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 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4、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二)、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采用胶合板、钢模板、钢板等材料。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修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埋钢管等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偏差应符合规定。应对照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图纸进行留设,如结构图与其它专业图纸矛盾,应通知相关专业协调解决。拆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按相应规定进行。

(1)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

(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三)、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由钢筋加工场制作,则应重点控制好配料单的编写及半成品到现场后的检验环节。

(1)施工缝处钢筋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一般不留施工缝,如遇天气、施工组织、水电供应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设施工插筋以增加施工缝处的抗剪能力,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板插筋采用Φ12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筋用Φ20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2)钢筋接头位置及要求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

(四)、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混凝土的布料

泵送混凝土的垂直输送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不能直接放在楼面钢筋网上。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作水平布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多于其缺点。而且,人们已经研究出许多克服其缺点的有效措施。例如,为了克服钢筋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已经研究出许多质量轻、强度高的混凝土和强度很高的钢筋。为了克服普通钢筋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缺点,可以对它施加预应力。为了克服混凝土的脆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做成纤维混凝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