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糜蛋白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胃结石;α- 糜蛋白酶;内镜下碎石
胃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急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甚至呕血及黑便, 多数患者经过详细询问病史, 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确诊[1]。以往治疗胃结石多以手术为主, 随着内镜器械的迅猛发展, 内镜下碎石治疗已成为胃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内镜下碎石耗时较长, 痛苦性大, 患者的接受度低, 本文选择的15例胃结石患者均在碎石治疗前口服α- 糜蛋白酶软化及松解胃结石, 效果显著, 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胃结石患者15例, 住院患者12例, 门诊患者3例。其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26~67岁, 平均52.5岁, 病史2 d~2个月。临床表现:(患者发病前均进食过黑枣、柿子、山楂等, 表现为腹痛、腹胀、黑便。)内镜下胃底或胃体部可见胃石, 呈褐色、黑褐色, 椭圆形或不规则型的, 且以异物钳触之质硬。纳入患者中单发胃石10例, 多发结石5例, 14例患者胃角部伴有溃疡, 1例伴有幽门管溃疡, 另外有2例患者为毕I式残胃。
3 讨论
胃结石是由植物、毛发等在胃内逐渐凝结而形成的异物, 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顺利排出幽门, 其发病率国外有学者统计是 0.04%。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呕血及黑便, 多数患者镜下可见伴有消化性溃疡[3]。外科手术治疗结石能彻底、快速地去除结石和治疗梗阻、穿孔, 但手术创伤大, 一般很难让患者接受;内科药物治疗时间长, 患者痛苦不堪, 效果也不肯定。目前, 应用纤维内镜治疗胃石发展很快, 并反复用水冲洗干净, 也可利用内镜手术刀反复剪断胃石包膜和结块[4]。或在纤维内镜下用钢丝圈套器, 通过外科剪、圈套器、异物钳、激光、微波等方法进行治疗。
随着内镜下器械的迅速发展, 目前内镜下碎石治疗已成为胃结石的首选治疗。但是针对巨大结石都存在无法一次性完全碎石或取石困难等问题, 甚至由于碎石不完全而导致消化道梗阻, 另外质地较硬的胃结石碎石过程中非常容易损害器械, 本组患者首次胃镜检查, 镜下应用异物钳触之质硬或质韧, 直径最大者达9 cm, 直接内镜下碎石难度较大, 耗时较长, 可能需要多次碎石, 若碎石不充分, 残留的胃结石排入肠道内容易引起肠道梗阻[5]。而α-糜蛋白酶为胰腺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能迅速分解变性蛋白质, 碎石术前口服α-糜蛋白酶可以分解胃结石内的变性蛋白质, 起到松解胃结石甚至溶石的作用, 本组1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复查胃镜时胃结石已消失, 无需内镜下碎石治疗, 余胃结石均较首次胃镜检查时明显变小, 且质地松软, 应用异物钳及圈套器等较容易切割胃结石, 达到碎石的目的。
综上所述, 虽然理论上任何胃结石都可在内镜下碎石治疗, 但对于内镜下直径较大、质地较硬的胃结石, 直接内镜下碎石困难较大, 风险较高, 内镜下碎石治疗与口服α-糜蛋白酶相互配合对较大胃石效果较好, 本组所有患者胃石均顺利治愈, 无肠梗阻, 出血, 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是有效的胃石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Gayà J, Barranco L, Llompart A, et al. Persimmon bezoars: a successful combined therapy. Gastrointest Endosc, 2002,55(4):581-583.
[2] 朱红潮. 内镜治疗胃结石20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0,5(16):35-36.
[3] 陈鹏,胡立华,田琳,等.糜蛋白酶联合碳酸氢钠治疗胃石症效果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11(5):387-38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妇产科自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腹部手术切口因脂肪液化发生裂开者42例:横切口12例,纵切口30例。其中剖宫产15例,妇科手术27例;采用糜蛋白酶局部治疗者28例,局部清创、换药或二期缝合传统方法治疗者14例。
1.2 方法 在术后3~5 d或拆线时出现切口脂肪液化者,取分泌物涂片除外感染,在严格消毒下将创口内不新鲜组织去除干净、拆除线结,将糜蛋白酶粉剂撒入创面内,据创面大小用3~10支不等(每支4000U),其后视切口大小以1~3个蝶形胶布或数张创可贴固定,关闭死腔,使创口对合,并外置腹带加压包扎使组织对合严密,固定72 h。
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26岁。孕39周,因巨大儿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第5天,挤压切口渗液较多,拆除缝线,切口裂开达前鞘,清除坏死液化组织,拆除线结,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无菌纱布吸干,使创面新鲜干燥,置糜蛋白酶6支涂于创面,数张创可贴压叠式固定,腹带加压包扎,72 h换药去除蝶形胶布,切口干燥,愈合好。出院半月随访,切口愈合良好。
例2,患者,女,35岁,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取下腹纵切口,术后第7天拆线见全层裂开达前鞘,予局部清创,生理盐水冲洗后置糜蛋白酶5支涂于创面,3个蝶形胶布固定,腹带加压包扎,72 h换药去除蝶形胶布,切口干燥,愈合好。出院后1 d随访,切口愈合良好。
3 结果
采用糜蛋白酶治疗第3天返院换药,敷料清洁,切口干燥,愈合好,第7天观察切口已完全愈合,其中3例术后皮肤及脂肪裂开长达6 cm以上者也如期愈合,治愈时间3~7 d,平均3~4 d,采用局部定时清创换药或二期缝合者,治愈7~21 d,平均14~15 d。
4 讨论
糜蛋白酶属肽链内切酶,具有分解蛋白质及凝固乳液之作用,能消化坏死组织,可减少局部分泌和水肿,促进炎性反应消退,助长新生肉芽,使创口愈合[1]。同时运用蝶形胶布或创可贴固定消灭死腔,更有利于组织对合、修复愈合,且不限制患者活动,治疗中注意切口清创要彻底,固定时组织对合严密不留死腔,切口有感染者,应换药使创面新鲜后再采用上述治疗,愈合好。既往采取传统换药方法,切口愈合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精神、经济负担,本方法安全有效、简便经济,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效果良好。
逯敏娟等发现经B超胸腔积液探测定位,通过胸腔内置引流管法将带有套针的硅胶管插入胸腔底部(经透视证实),使其在胸膜腔保留3~5 cm,引流速度40~50 ml/分,经B超证实胸液已经充分引流,同时每天注入药物,嘱患者变换,使药物在胸腔内均匀分布并夹管,每12小时放液1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反复抽液次数,而且能充分引流胸腔底部胸液,减少胸膜腔包裹及重度胸膜肥厚的发生。
弹性导丝分割
弹性导丝分割是用机械方法,把胸膜腔内网络分隔粘连带绞开,破坏包裹形成的小房,使多个小腔变成大腔,而总的胸水量并不增多,有利于早期将胸水抽净。应用的弹性导丝是借用中心静脉导管引导穿刺通路,引导导管的弹性钢丝,前端呈倒“U” 字型,顺应性较好,不会损伤脏层胸膜组织。特点:①穿刺点应选择B超显示网络分隔较多处;②导丝送到胸腔后要上下左右不同方向搓动导丝,促使倒“U”字型导丝在胸腔内变动方向,绞断粘连带。
B超介导纤支镜的运用
纤支镜作为目前比较新的治疗技术,同样也被运用于包裹性积液的治疗中。术前B超定位,取积液最多部位作为进纤支镜处。通过纤支镜观察胸腔,用活检钳分多次钳断、清除纤维条索,使多个小腔变成大腔,然后通过吸引孔吸引抽取胸腔积液,同时用B超观察胸腔积液清除情况,以调节纤支镜方向,直至胸腔积液基本清除为止。之所以用纤支镜是因为其管径较小,可弯曲,易改变方向,且同时能通过活检孔吸引胸腔积液,与硬式胸腔镜比较更容易操作。本法操作容易进行,熟悉纤支镜操作者均可行本手术,且并发症少,较安全。
胸腔内给药
糜蛋白酶糜蛋白酶是由牛胰腺中分离、提纯制得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分子量为25 000,属于肽链内切酶,主要作用于芳香族氨基酸的羟基,形成的肽键、酰胺键及酯键,能迅速分解蛋白质,可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而表现出抑制血液凝固或消炎的作用。
糜蛋白酶应用于胸腔灌洗,一方面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促使纤维蛋白分解而使毛细血管、淋巴管畅通,以使胸膜炎症消退,脏层胸膜再吸收能力增强,此外,糜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和肽类分子中由苯丙氨酸、酪氨酸的羧基组成的肽键,从根本上减少或防止胸膜肥厚、粘连形成。
除了上述的作用以外,因为糜蛋白酶胸腔注射能加快胸腔渗液的吸收,有利于药物的扩散渗透,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中,也能提高其他药物的药效。因此,糜蛋白酶相对与其他治疗包裹性积液的药物来说适用人群更加广泛,作用更全面。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文献报道其出现不良反应等,所以糜蛋白酶药毒性低、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且较多临床资料显示,对包裹性积液、脓胸、恶性胸水有明显效果,故值得临床推广。
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研究发现胸液中高水平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1及低水平的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因子会使纤溶酶的生成受抑制,从而导致纤维蛋白在局部沉积,胸膜增厚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纤溶酶则是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使其降解,从而降低了胸腔积液的黏稠性,改善局部微循环或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清除胸膜粘连和分隔,增加了胸液的引流量,尚可以防止形成包裹性积液。纤维酶原激活物有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由于SK的抗原性以及致热原性,过敏反应发生机会高,长期应用可导致抗体产生而影响效价,逐渐趋于淘汰。
目前已有较多的国内外资料证实μK治疗包裹性积液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此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涉及全身纤溶系统及凝血系统,目前虽没有明确证据显示对其有影响,但是其用药剂量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且也有资料显示在应用UK的病人中有个别出现血尿,并且此类药物对包裹性积液形成的第三阶段治疗效果差。
其他药物如蝮蛇抗栓酶、激素。
中医中药
关键词:雾化;高渗盐水;糜蛋白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的主要原则之一,痰液引流非常关键。并且病原学检查是其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帮助合理选择抗菌素,但临床上采集患者痰样常较困难。我们采用5%氯化钠溶液加糜蛋白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我院的老年CAP患者100例(病例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5.35±7.83)岁。全部符合国内CAP诊断标准[1],且在实验前48h未接受任何抗生素治疗。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免疫抑制、恶性肿瘤、血栓栓塞病、慢性肝功能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风湿病及在呼吸系统之外的还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5.60±7.78)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4.24±7.58)岁。入院时均有咳嗽、咳痰、发热、肺部音,两组间在病例数、性别、年龄、及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按照治疗原则给予合理治疗。
1.2方法
1.2.1材料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苏州伟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10%氯化钠溶液(10ml/支,江苏云强制药厂生产),注射用水(5ml/支,江苏盐城新曹药厂生产),糜蛋白酶(4000U/支,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2112)。
1.2.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合理的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5%氯化钠溶液4ml(10%氯化钠2ml加注射用水2ml)加糜蛋白酶4000U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次吸入约10~15min,疗程5~7d。
1.2.3排痰方法 在雾化吸入排痰前常规介绍雾化吸入排痰的目的及过程,在吸入的同时作深而慢的呼吸,使药液吸入到终末支气管和肺泡,并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护理人员将手固定成杯状,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肋骨以下软组织及脊椎处不叩击,以免损伤软组织。同时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5次,记录排痰总量,3.5ml为成功。在整个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情况。对照组,叩背、咳嗽、排痰同观察组。在住院后第1~3d清晨所有病例均送检痰液做培养。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发热)、体征(湿罗音),痰培养情况、住院天数,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1993年卫生部药政司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按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四级评定。①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菌检查均恢复正常;②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③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上述四项中有两项未恢复正常;④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所加重。痊愈和显效计为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疗效观察 观察组在咳嗽、咳痰、发热、湿罗音消失天数、住院天数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
2.2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92%)比对照组(72%)明显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排痰效果比较
2.3.1观察组排痰成功率(78.67%)明显高于对照组(5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2观察组痰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住院患者的病情重,并发症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因此,老年CAP的治疗关键在抗菌素的正确使用和痰液顺利排出,应用氧气驱动雾化高渗盐水加糜蛋白酶治疗老年CAP就是在这两方面起作用。
正确的痰标本应采集气管深部咳出的痰液3~5ml。而干咳患者,采痰样较困难,常需用纤维支气管镜或环甲膜穿刺采痰,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增加患者的痛苦。本研究显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加糜蛋白酶,辅之叩击及有效咳嗽,使采痰成功率达78.67%。其原理:①高渗盐水对气管、支气管粘膜有一定的湿润作用,同时暂时性呈高渗状态,刺激粘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分泌粘液,使痰量增加。②糜蛋白酶具有分解粘蛋白肽链的作用,能迅速降低痰的粘稠度,使痰液稀释,在叩背及有效咳嗽时易排出。二者结合则可提高排痰效果。
我国大城市三级医院CAP患者的我国大城市三级医院CAP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多在5000~10000元,其中药费占50%左右[2],平均住院日多在12~16d[3]。高龄、病情严重、初始抗生素治疗失败和住院日延长将导致CAP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氧气驱动雾化高渗盐水加糜蛋白酶治疗老年CAP有效、经济,实用性强。在研究过程中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
本法既简便又经济,解决了老年CAP患者的痰样采取问题,稀释痰液利于患者咯出,有利于感染的控制,疾病的回复,且无伤痛,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651-655.
【关键词】 α-糜蛋白酶; 离子导入; 外伤性鼓室积血
鼓室积血在临床上为一种少见病,而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多为外伤后导致[1]。如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或颞骨骨折时,中耳出血,而鼓膜完整,血液积聚于鼓室内,鼓膜变为蓝色。外伤性鼓室积血的临床表现多受伤后出现耳内闭塞感或闷胀感、耳鸣及耳听力下降等,可见蓝鼓膜[2],由于在临床上的病例不多见,所以其治疗方法鲜有报道。近期,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用α-糜蛋白酶离子导入外耳道治疗外伤性鼓室积血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结果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4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鼓室积血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于18~68岁,均为外伤后引起的鼓室积血,其中车祸所致的39例,被人打伤7例,跌倒撞伤6例。对于颞骨CT中合并有横行骨折及外伤后出现严重听力下降的患者不在选取范围。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耳闭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伴有头晕、头痛,部分伴有一过性外耳道流血。体征为鼓膜呈蓝色,内陷,活动度呈不同程度下降。纯音听力图多呈传导性耳聋,少数为混合性耳聋,纯音听阈听力检查以500、1000、2000 Hz听阈平均值为评估,骨导曲线平均为15~30 dB,气导曲线平均为40~60 dB。颞骨CT检查见部分患者合并有颞骨纵行骨折,鼓室、鼓窦及乳突有致密影。
1.3 仪器及用药 仪器为汕头医用设备厂生产的DL-ZⅡ直流感应电疗机的直流档。使用α-糜蛋白酶4000 IU导入。
1.4 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将α-糜蛋白酶4000 IU溶解于生理盐水,向患侧的外耳道滴入上述溶液0.5 ml,再将含有上述溶液的棉条放入外耳道,打开电疗机的直流档,将电极用纱布作衬垫,浸以生理盐水,正极置于患耳上,负极置于项部并固定好,调至电流2~4 mA,每次时间为20 min,2次/d,治疗为2~4周。治疗同时静脉应用通血管药物、口服黏液促排剂。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愈、显效、无效。(1)治愈:基本症状消失,气导曲线听阈提高至25 dB内,耳闭塞感及耳鸣消失,鼓膜活动好;(2)显效:症状有所好转,气导曲线听阈提高至26 dB~40 dB,耳内闭塞感减轻,鼓膜活动可;(3)无效:症状无改善,气导曲线听阈没有提高,鼓膜活动受限。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显效率。
2 结果
52例外伤性鼓室积血患者中治愈28例,占53.8%;显效18例,占34.6%;无效6例,占11.5%,总有效率为88.5%。
3 讨论
鼓室积血以外伤性原因多见,大多数患病的患者是因为外伤后鼓室积血继而引发耳闭塞感、听力下降、耳鸣、头晕、头痛等一系列症状,特征性表现为可见蓝鼓膜[3]。很多临床学者认为外伤性鼓室积血后主要需要抗感染治疗,而积血及积液主要依靠自行吸收或者经过咽鼓管排出[4-5]。如积血未能吸收,可进一步行鼓膜切开将积血清理。而目前鼓室注入的α-糜蛋白酶不仅可以促进积血溶解,起到对鼓室净化作用,更能消除机化后导致鼓室硬化的作用,从而比一般方法好,更能促进听力的恢复。α-糜蛋白酶是蛋白水解酶中的一种,其作用主要是切断蛋白质肽链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连接链,所以有清除坏死组织、消肿的作用,同时能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6]。正常组织因为含有抑制剂而不受蛋白水解酶的影响。笔者使用这种药物主要是利用α-糜蛋白酶进入鼓室后能快速溶解和稀释粘稠的血液,分解炎性纤维蛋白组织,减轻鼓膜及鼓室的水肿,使咽鼓管能够恢复正常,进而达到消除积液,恢复耳道的通气和流通[7]。α-糜蛋白酶对新生组织粘连也有很好的作用。
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方法是通过电荷的相斥,相吸原理,将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并带有正电荷的α-糜蛋白酶离子通过鼓膜渗透进入鼓室,在鼓室形成大量的离子团[8]。据报道,直流电导入的药物离子可以贮存在表皮层并保持持续的药理特性,这些药物离子能够慢慢渗入深层并发挥药理作用[9]。同时直流电导入的药物离子可以在体内停留很长的一段时间[10],这些导入的药物不断堆积,就像是药物储存库。这就使得药物能够发挥的药效更好。α-糜蛋白酶同时还能使鼓室积血中已经机化的纤维分解,减少鼓室硬化症的发生,很好地保证了患者的听力恢复。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依靠这种无创有效的治疗方式,得到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综上所述,α-糜蛋白酶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外伤性鼓室积血操作方法简便,疗效比较显著。这种方法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该方法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Palacios E,Gómez J,Alvernia J E.Aneurysm of the petrous por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t the foramen lacerum:anatomic,imaging,and otologic findings[J].Ear Nose Throat J,2010,89(7):303-305.
[2]黄桂球,傅敏仪,陈美珍,等.19例儿童蓝鼓膜临床诊治体会[J].医药前沿,2011,1(19):31-33.
[3] Grant J R,Arganbright J,Friedland D R.Outcomes for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conductive hearing loss[J].Otol Neurotol,2008,29(3):344-349.
[4] Bist S S,Bisht M,Varshney S.Traumatic hemotympanum with facial palsy[J].EarNose Throat J,2007,86(2):72.
[5] Fidan V,Ozcan K,Karaca F.Bilateral hemotympanum as a result of spontaneous epistaxis[J].Int J Emerg Med,2011,4(1):3.
[6]鄢碧.糜蛋白酶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07.
[7] Wang Y,Benton L A,Singh V,et al.Disordered Protein Diffusion under Crowded Conditions[J].J Phys Chem Lett,2012,3(18):2703-2706.
[8]段晓琴,黄强,关爽,等.直流电狄奥宁导入辅助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9):671-672.
[9]杨美红,傅春农.单向中频脉冲离子导入仪治疗骨不连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635-636.
[中图分类号] R714.2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077-01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咯痰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排痰难易程度往往和痰液性状有关,感染严重时痰液比较浓稠,特别在老年人,因为平常饮水少,腺体分泌减少,往往导致痰液浓稠,不易咯出,严重时可出现呼吸道阻塞。为此,需用药物帮助排痰,其应用途径有静脉滴注、口服及局部应用三种方式。静脉滴注及口服需经吸收后循环到达病灶部位后才起作用,而局部应用,即雾化吸入可让药物直接到达病灶,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对比观察了43例患者,氨溴素局部应用排痰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48-73岁,平均61.7岁。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8-70岁,平均62岁;观察组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50-73岁,平均64岁。43例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程5-15年,诊断参照内科学第7版[1]。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咯痰,痰较黏稠不易排。
2 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后在给予抗感染、平喘、支持等常规治疗外,两组均给予祛痰药物的局部应用治疗。治疗组单纯给予氨溴素15mg+生理盐水15ml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5ml雾化吸入。
3 结果 治疗组治疗时间7-15天,平均8.2天,有6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有17例患者痰液容易咳出,外观观察痰液比较稀薄,有3例患者痰液不易咳出,外观观察痰液较稠,但无痰栓;观察组治疗时间8-14天,平均9.1天,有8例患者出现轻度血糖升高。有14例患者痰液容易咳出,外观观察痰液也较稀薄,有9例患者痰液不易咳出,外观观察痰液黏稠,部分有痰栓。治疗组有效率85%,观察组有效率60.87%。
4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中以感染性多见,在一般人群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多,病程长、症状重,特别是老年人因饮水少,腺体分泌减少,痰黏稠不易咳出,在感染严重时痰液更黏稠。一般处理为静脉点滴或口服排痰药物帮助机体排痰,但我们观察到上述两种应用途径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有些患者不易接受。而局部应用则是药物直接作用在病灶部位,起效快、作用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糜蛋白酶副作用虽少,但可致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使用受限,使用前须做过敏试验[2],不易为患者接受。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引起肥胖、座疮、血糖升高、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穿孔、骨质疏松、伤口愈合不良等[3]。
氨溴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是溴己新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使痰中的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痰液溶解,显著降低痰黏度,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改善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状况。其祛痰作用显著超过溴己新,且毒性小,耐受性好。有胃部不适、胃痛、腹泻等副作用,偶见皮疹[4]。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及治疗时间上无明显差别,但在有效率上有明显不一样,而且糜蛋白酶组有部分患者血糖升高,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氨溴素组虽有6例腹部不适,但能耐受,不影响治疗。平常我们进行排痰药物的局部应用常选择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此次我们应用氨溴素与糜蛋白酶+地塞米松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氨溴素局部应用效果更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66.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2.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痰液引流;老年人;重症肺炎;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老年人重症肺炎发病多与患者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较多、长期卧床、意识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老年人重症肺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在老年人重症肺炎出现呼吸衰竭时采取的治疗措施基本是抗感染、呼吸支持、营养支持、雾化吸入化痰并且辅以翻身拍背等物理排痰等治疗,传统的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可以造成气道对雾化颗粒的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加之患者本身咳嗽无力、失水、呼吸肌疲劳等均造成痰液不能及时排出,反而促进致病菌繁殖,加重肺部感染【1】 。因此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时给予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及时将痰液吸出,则明显减少了肺部反复感染的机会,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气管插管率,容易被患者接受。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自2013-03―2014-03在我科住院的老年人肺炎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胸科协会ATS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南中重症CAP的诊断标准【2】,均需要给予呼吸支持,分为无创通气配合留置吸痰管组(A组)及无创通气配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组(B组)。男28例,女32例,其中肺间质纤维化19例,糖尿病20例,脑血管病变22例,支气管扩张9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岁,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差异。
1.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应用面罩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采用德国万曼公司生产的BiPAP S/T型,吸气压调整为8-20cmH2O,呼气压调整为4-12 cmH2O,氧流量2-10L,视血氧饱和度调整上述参数,使SaO2维持在90%以上。两组患者在起始抗生素治疗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联合奥硝唑,以后根据痰培养选择抗生素,同时加强支持治疗。A组在无创通气治疗的同时给予经气管内留置吸痰管进行吸痰,选用14-16号40-50cm长的无菌硅胶吸痰管,后经鼻腔将吸痰管插入咽部,在患者吸气相快速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此时通过面部感觉吸痰管末端呼出的气流,可以确认吸痰管在气管内,如患者出现窒息、喘憋加重、低血压、呕吐、PaO2降至40mmHg以下时,立即停止气管内置管,并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连接好吸痰器进行气管内吸痰,吸痰时注意缓慢向上提拉吸引,为防止吸痰管脱出,吸痰管在鼻腔内要保留20cm以上的长度,吸引后用胶布将吸痰管固定,深度以处于鼻腔内22-26cm为宜。根据患者病情每天定期吸痰,吸痰管每隔2天更换一次,如发生堵塞,立即给予更换。B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α-糜蛋白酶4000单位(用注射用水10毫升稀释后)通过医用面罩雾化器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并且给予雾化后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期间暂停无创呼吸机。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数据比较
组别 例数 呼吸支持时间(h) 平均住院时间(d) 气管插管率(%)
A组 30 89.88± 30.10 15.68± 6.71 20(6/30)
B组 30 164.68± 54.20 22.66 ± 8.86 46.7(14/30)
t值 6.61 3.44
P值 p〈0.01 p〈0.01 p〈0.05
x2=4.8,治疗组及实验组在呼吸支持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率方面有有显著差异。
3.讨论
由于老年人肺炎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呼吸衰竭,而出现呼吸衰竭后常规吸氧治疗效果很差,需要采取呼吸支持来缓解病情,由于有创通气的损伤大、舒适度差、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多、患者及家属对气管插管治疗的认知程度均是造成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原因【3】,但是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则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是由于治疗重症肺炎的关键是需要加强痰液引流,而应用无创通气会导致患者痰液引流不畅,所以必须要解决痰液的引流问题,传统的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治疗虽然患者操作起来安全、简便,但是由于同时受到患者意识状态、咳嗽能力、气道对雾化产生的颗粒的过敏反应、呼吸肌疲劳、患者不能很好的掌握雾化吸入的技巧等情况的存在,导致不能顺利的将痰液排出,肺部感染则不易控制,而且在雾化吸入期间需要停止无创呼吸机也加重了机体缺氧,而在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情况下给予气管内置管则可以达到定期排痰的目的,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气道刺激小,创伤小,缩短了呼吸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气管插管率,患者容易接受。
但是在置入吸痰管和吸痰期间一定要注意操作柔和,防治窒息及缺氧、面部挤压伤等情况的发生,并且随时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患者排痰能力一旦恢复,尽快拔除吸痰管,以防出现声门闭合不全及肺部再发新的感染。对于有的精神紧张及气道反应强烈的患者,只要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可以适当应用镇静剂帮助患者缓解以上情况 。
总之,传统的雾化吸入治疗不能及时解决老年人重症肺炎的痰液引流问题,而无创呼吸机联合气管内置管则可以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及时解决了痰液的引流问题,可以在临床上给予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又宁,呼吸内科学高级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6-47.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新生儿;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氨溴索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1-001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inhalation solu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PPC) of the newborn.Method:267 cases of the newborn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in SICU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C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T1 group and T2 group),C group were taken with 0.9% NaCl,T1 group were taken with 0.9% NaCl+Ambroxol,T2 group were taken with 0.45% NaCl+Budesonide+Salbutamol+Chymotrypsin.The duration was one week,Dosing frequency was once per six hours.The PPC and the changes of heart rate,blood pressure,SaO2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1)Compared with the C group,the PPC of the T1 group and T2 group were lower(P
【Key words】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Newborn; Inhalation; Budesonide; Ambroxol
First-author’s address:Xuzhou Children’s Hospital,Xuzhou 221006,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21.005
新生儿外科疾病多数为胚胎期发育不全,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手术治愈率不断提高。疾病的预后与围术期正确、及时和完善的管理密切相关。先天发育畸形的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高,因此尽可能的优化气道管理、减少术后呼吸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新生儿手术的预后尤为重要[1]。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在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和患者接受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将逐渐代替其他给药途径,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2]。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雾化方案对新生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探讨新生儿术后最佳的呼吸道管理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267例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术后新生儿,其中男152例,女115例;先天性食道闭锁23例,先天性腹裂13例,先天性肠闭锁30例,先天性无肛19例,先天性巨结肠44例,先天性环状胰腺19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15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11例,畸胎瘤17例,食管裂孔疝13例,先天性膈疝1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6例,胎粪性梗阻15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穿孔20例,其他11例。其中早产儿81例;低出生体重儿5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20例;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73例。按照新生儿术后进入监护室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85例和试验组(T1组90例、T2组92例),三组患儿性别、体重、出生天数、出生体重、疾病类型、呼吸机使用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C组:0.9%NaCl溶液5 ml;T1组:0.9%NaCl溶液4 ml+盐酸氨溴索1 ml(7.5 mg);T2组:0.9%NaCl溶液1.9 ml+灭菌用水1.9 ml+1 ml布地奈德(0.5 mg)+糜蛋白酶2000 U+硫酸沙丁胺醇0.2 ml。混合液充分混匀后放入喷雾药杯中进行雾化治疗,吸入器为一次性医用雾化器,专人专用,应用氧动力驱动压缩雾化吸入,每次10~15 min,每6小时一次,疗程为7 d。患儿取侧卧位(如有肺不张,不张肺部在上侧),颌下铺治疗巾,打开氧气流量表,调节至所需要的雾量大小(氧流量4~6 L/min),将雾化口罩置于口鼻之上,雾化吸入约5~8 min(药液吸入约半量)后,改为对侧卧位继续吸入,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1.3 肺部并发症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3]并结合新生儿特点,本研究采用的肺部并发症诊断标准为:(1)发热,术后24 h后体温≥38.5 ℃,反复发生≥24 h和/或WBC≥15.0×109/L;(2)呼吸急促,呼吸频率≥50次/min,持续24 h以上;(3)呼吸困难,有中度或以上的吸气三凹征;(4)咳嗽多痰、痰色改变,肺部音、哮鸣音,呼吸音减弱或管样呼吸音,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2%,持续24 h以上);(5)胸片出现新的浸润、实变、不张病灶。当(1)、(2)、(3)、(4)同时出现,或(1)、(2)、(3)、(4)至少1项出现且合并(5)时即诊断为肺部并发症。以上气促、呼吸困难、肺部音和哮鸣音及低氧血症均在排除心源性因素后的表现。
1.4 观察指标
心率、血压、SaO2三项临床指标均为雾化吸入安静状态下当时的即时变化,心率、血压的数值变化大于平均值2个标准差时为改变(术后第n次雾化的平均值)。SaO2变化以降至93%以下为发生改变;肝功能中主要以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为观察项目,如果治疗前正常,治疗后>50 U/L为改变,如果治疗前异常,治疗后ALT上升>20 U/L为改变;心肌酶中以比较特异性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上升>20 U/L为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1)与对照组(C组)相比,试验组两组(T1组和T2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各种先天性畸形发生率约占新生儿出生率的2%~7%,其中多数需要在新生儿期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提高生存率[4]。新生儿外科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在镇静、镇痛后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而新生儿呼吸系统整体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发生肺部感染[5],此外在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下极易将口腔中的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带入气管;吸入性物的使用,可引起气管及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呼吸肌力减弱,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加;术后镇痛镇静药物的维持应用,使得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道分泌物排出能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显著降低[6]。雾化吸入方案由于药物颗粒小,很容易在肺中进行沉积,从而可以保持药效持久性[7]。同时由于操作简单,对患儿无痛苦,药物可以完全吸收[8],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在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和患者接受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将逐渐代替其他给药途径,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也易被患儿家长接受[9],因此对于术后患儿选择合理的雾化吸入方案对肺功能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