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生哲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生哲学范文第1篇

摘 要:《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经典之作,被儒家列为“六经之首”,又被道家尊为“三玄之一”。《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卦爻辞中包含有丰富的为人处事的原则,经过《易传》的系统阐释,人生哲学形成体系,对于后世影响颇深。

关键词:《周易》;天人合一;忧患意识

一、天人合一是《周易》人生哲学的基础

《周易》一书上篇阐发天地之道,下篇论述人世关系,用自然关系类比社会关系,用自然现象的己然性来论证社会现象的必然性,推天道以明人事。在《大象》传里对六十四卦卦义的解释,充分体现了这一道理。如其释《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释《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释《屯》卦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释《益》卦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些话表明,在“天之道”和“民之故”之间是存在着同一性的,人民通过认识和效法天道,就可以从中汲取教益,引申出人事所应遵循的原则。《序卦传》说的好:“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天地创生万物,然后进一步缔造人世以及相关的礼仪等人世原则。《周易》用一整套特有的卦象系统,把自然界复杂的变化概括的、代表性的、特征性的予以表现。如果单纯的只是描述自然界的现象,那也就是简单的罗列了。

二、忧患意识是《周易》人生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区别于西方空间思维角度,中国古人是时间角度。同时中国文化,是“快乐”文化。所以中国古人就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周易》忧患意识提出了几个人生的原则。

(一)、防微杜渐,戒惧危亡。坤卦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周易全解》曰:“履霜坚冰至是这样的象,即脚下既已踏霜,坚冰必将到来。引申一步,告诫人们要见微以知著,防微而杜渐。”又《周易正义》曰:“初六阴气之微,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践其霜,微而积渐,故坚冰乃至。义取所谓阴道初虽柔顺,渐渐积著,乃至坚刚。”因此说对于所有的恶事要毙之于小,慎之于微,善于在他们势力还很微小的时候,就识破他们,以早防范、消饵。否卦九五爻辞说:“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周易全解》曰:“九五之爻已进入息否之时,在泰道将还之时,人皆晏然安乐,唯大人有戒惧危亡之心,他念念不忘“其亡其亡”,有如此戒惧危亡之心,必能像“系于苞桑”那样坚固不拔。”所有这些都是告诫人们,能够随时戒惧危亡,就如同苞之根深蒂固一样,无有倾危。

(二)、进德修业是立人之本。《周易》中强调做人要符合天道,要戒惧危亡,但是处忧患之时绝对不可以因个人的一时安危而放弃做人的原则,二是要以德为准。从而引出人生的重要的根本:进德修业。《系辞传》说:“《易》之兴也,其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系辞传》选取了九卦分三次叙述,即所谓的“三陈九卦”,以见其处忧患而不失操守,进德修业以摆脱困顿之意,进德修业才能保守天地之道。人处于困境时,为了摆脱困境,最容易丧失德行和操守,故《周易》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守节不移,临危不乱才是摆脱困境的正道。《泰》卦九三爻辞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坚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是说事物总是处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之中,否极泰来,人处困境之中,一定要不失其信念,坚持道德操守,进德修业,见机而作,才能终得善果。反之,如果不能坚持道德操守,为了摆脱困境不择手段,就不能有好的结果,即《恒》卦九三爻辞所谓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传》也屡屡提醒人们在困境中要注意提高道德境界,《否・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坎・象》曰:“水志,习坎。君子以常德行。”《骞・象》曰:“山上有水,骞。君子以反身德。”作为人,如果在逆境中都可以保持自己坚贞的操守,那更不必说顺境了!

把握《周易》的人生哲学,一定要把握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道理。《周易》所奠定的人生哲学理论成为后世哲学家理论的发凡。学习先人,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有方向。(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注》[M].文渊阁四库本.

[2]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 周山.《解读周易》[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4] 郑万耕.《〈易传〉忧患意识的历史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人生哲学范文第2篇

1、活着需要的就是一种平衡的心态,要接受所有的不公平。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名利。你羡慕别人的名利,或许他人还羡慕你的清闲自在呢。别去羡慕他人的财富,也许他还会羡慕你的幸福呢。不要去羡慕人家的地位,或者人家还羡慕你的健康呢。人生无完美,红尘皆遗憾。也许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经济欠缺,或者我们面临的是疾病缠绕。无论遇见什么事。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大于一切。我们拥有了一个好的心态,就等于拥有了财富,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价值。也许做起来有些困难,可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强,学会忍耐一切的悲痛。学会饶恕,学会宽容。

2、接受与否,有时并无选择。活着,总是有代价的。年少时执着于承诺,到最后才发现很多的承诺只是漂亮的花朵,总是会凋零的。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不能圆而美丽,人生,总是带着残缺的美,因缺而凄美。

3、你可以缺钱,但一定不能缺德;你可以失言,但一定不能失信;你可以倒下,但一定不能跪下;你可以求名,但一定不能盗名;你可以低落,但一定不能堕落;你可以放松,但一定不能放纵;你可以浪漫,但一定不能浪荡;你可以存欲,但一定不能;你可以虚荣,但一定不能虚伪;你可以平凡,但一定不能平庸。

4、关于未来。我觉得是挑战亦是机遇。我喜欢未知的刺激,喜欢默默坚持一个信念的淡定。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巨浪寒潮。都挡不住我前进的步伐。人生,可以被摧毁,但只要活着,就别倒下!

5、对自己过高的要求,为苛求。对他人过多的要求,也属苛求。对社会过多的要求,同样也是苛求。不苛求,多一点体己之心,多一点容人之量,多一点理解之情。

6、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少;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在有些事中,无须把自己摆得太低,属于你的要积极地争取;在有些人前,不必一再的容忍,不能让别人践踏你的底线。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给你的回馈才会多点。

7、生活是个实实在在争奇斗艳的聚宝盆,面对通往成功之门的生活秘诀,总有许多是我们的金钥匙,我们更需学会珍藏。珍藏了奋斗的激情,你就会拥有辉煌灿烂的明天;珍藏了失败的教训,你就会拥有绝处逢生的锦囊妙计;珍藏了含辛茹苦的教诲,你就会用一帆风顺的诺亚方舟……挑选出值得珍藏的东西放入你的人生行囊,任狂风怒吼也能微笑坦然。珍藏勇气、珍藏汗水、珍藏自信、珍藏欢乐。

8、年轻人难免带着几分傲气,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实不然,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个“婴儿”,正处在从爬到走的成长阶段。在毕业这几年里,一定要让自己逐步培养起学徒思维、海绵思维、空杯思维,具有这样思维的人心灵总是敞开的,能随时接受启示和一切能激发灵感的东西,他们时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唤。

9、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实在很微妙,当以善意相待时,和谐、喜悦的感觉会在彼此心中氲开;若怀着疏离、怒意相向时,彼此的关系也将日趋紧张。于是,心因欢喜而能自在,心因芥蒂而需紧绷;欢喜自在的心,正如那缭绕在空中的野姜花清香,虽淡而怡人,使人陶醉、欣赏。

10、人活一世,其实是一场物质与精神的对垒,是一种困扰与解脱的抗衡。()别把人生当作一段物欲的盛宴,当你大肆咀嚼的时候,空耗的只是时光的流逝,其它什么也无法留下;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

11、人生不要被别人所控制,决定你命运的是自己,人生不要被金钱所控制,决定你幸福的是知足。人生不要被仇恨所控制,决定你快乐的是豁达,人生不要被表象所控制,决定你成熟的是看透。

12、在林荫下的一泓清泉边支一张竹椅,放弃世俗的压抑,珍藏山风的婀娜;在幽静的竹簧里撑一把古琴,放弃名利的羁绊,珍藏露珠的淘气;在小径的野菊丛中捧一轴长卷,放弃金钱的诱惑,珍藏小草的执着。

13、工作中,活干得比别人多,你觉得吃亏;钱拿得比别人少,你觉得吃亏;经常加班加点,你觉得吃亏……其实,没必要这样计较,吃亏不是灾难,不是失败,吃亏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现在吃点儿小亏,为成功铺就道路,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的大福突然就来了。

14、让放弃犹如一股和风,吹落人生的每一处瑕疵。令珍藏酝酿成一坛美酒,沉淀生活的每一份光辉。

人生哲学范文第3篇

有人認為一部哲學史便是人類自我覺醒、自我發現與成長歷程的紀錄,當人類在自己存活的自然環境中覺醒,發現到人與自然的區別之後,便開始嘗試去瞭解自然、瞭解自己,發掘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人類幡然醒悟到認識人自身、解開生命之謎、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生命在自然中奮鬥、存活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說認識人本身,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終極關懷的首務。從剛開始素樸的理解到現在多學科的發展,例如,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一言以蔽之,無不是在探究與解釋人類生命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而已。

然而由於近代以來,學術的分工,專門化、部門化的發展,固然深化了各個層面的理解,相對的,也造成各個學科都只偏重研究人類的某一個面向;再則由於受到實證主義的影響,各學科對人的研究也都傾向於把人當作一個客觀事實來研究,並嘗試經由經驗歸納去表述和證明「人這一客觀事實。長期以來,造成人被當作一個客觀的存在物來觀察,並且被割裂地去研究。相較於這種割裂分析的研究,哲學則採取較為宏觀、整體的觀點去思索人的問題,哲學不是將人割裂地、當作一個客觀對象而已,哲學所要研究的是做為一個整全的人是什麼;主要探究的不只是當下的人,而是探索人始終是什麼的問題。主要問題有:人開始時是什麼?什麼力量賦與人去改變所遭遇到的環境?在主體性的意義上,屬於人自身的東西是什麼?人可以相信些什麼,能運思些什麼?人應當在什麼範圍內懷疑自身所要求的對象的確定性?人能對其自身所遭遇而又參與其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指望什麼?在艱難的人生過程中,人繼續生活的勇氣從何而來?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所接納的對象的人本身是什麼?人生命終止於何處?此種種便是哲學所探究人類生命問題的主要課題(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換句話說,從哲學立場整體地去探索生命,可以避免把人當作對象物、割裂的研究傾向;而且透過哲學性的探索,不僅只是知道現實上的「人是什麼、「人能知道什麼而已;更可以瞭解到作為一個理想的人,「應當做什麼,「可以期望什麼。如此哲學性探索的方向,可以作為人類謀劃未來,應當如何行事的參考,更是有關人的生命教育課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學科。有關探索生命的課題相當多,無法一一陳述,在此僅嘗試就哲學的立場擇要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問題。對其他生命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則可進一步閱讀有關生命哲學的相關著作。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在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之前,首先必須要澄清的是究竟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問題。這個問題不是在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不是在問「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是有關「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的詢問;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在追問「生命本身有什麼意義。本文所要探討則是「生命的意義本身是什麼。人的「生命從人類受胎開始就已經存在了,但是「生命的意義並不是始於人的受胎成形,也不是天生現成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覺之後才開始自己構畫賦與的。誠如諾齊克(Nozick)所說的:「生命的意義:一個人根據某種總體計畫來構畫他的生命,就是賦與生命意義的方式;只有有能力這樣構畫他的生命的人,才能具有或力求有意義的生命。(尼古拉斯.布寧、余紀元,2001,頁596)「生命的意義是人類自我所賦與的,是在人們根據某個總體計畫,或者說是依照某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來構畫自己的生命方向時才賦加上去的,也就是說隨著每個人所選擇總魯生命藍圖的不同,所構畫出的「生命的意義也有所差異。在這層理解之下,當我們面對生命,或許不必先急著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要先問:「人應該如何賦與生命意義,或者說:「人應該如何去構畫出生命的意義,只有人們開創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而後才能去追問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去對人所建構出來的生命意義進行肯認。因此不必惋歎生命沒有意義,畢竟「生命的意義是在每一個人如何去構畫自己「生命的活動中賦與的,責任在每一個賦與生命意義的人,只有人們去構畫自己的生命,並努力成就自己的生命,生命才活出了意義。

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一個人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自我立定志向、目標去找尋一個總體計畫或是總體生命藍圖,依照這個總體生命藍圖去構畫自己的生命,同時能夠貫徹實行自己的構畫,才能活出自我生命的意義。一個有的人可能會根據宗教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具宗教意義的生命;一個注重傳統的人,可能選擇根據傳統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承襲傳統的生命意義;一個凡事要求合理化的人,可能根據各種不同的理論模型來構畫自己的生命,過著他所認為的合理的生活;……。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選擇、找到了什麼樣的總體生命藍圖;然而依照該計畫來構畫生命,進一步活出有意義的生命,並不是件簡單的工作。因為總體生命藍圖不是現成的羅列在眼前,任由我們隨意去評比揀選,就可以對我們的生命活動產生影響力的;總體的生命藍圖必須要內化為自己堅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才能影響生命的方向。

一、總體生命藍圖的內化與建構--一種永恒的追求

總體生命藍圖在內化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過程中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辛的磨鍊:人必須經過一段不斷選擇、結構、解構、重構的接受過程。這個內化的過程從人們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從我們開始會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去詢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從事一種建構的謀劃,至於說要到人生的那個階段才構畫冗成滿則不得而知,或許可以說人終其一生都在構畫一個總體而完整的生命藍圖,這是人終極的追求。這並不是說要構畫完成一個最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人的生命才有意義;事實上,隨著個人生命的成長與發展,隨著個人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之增廣,個人所構畫出的總體生命藍圖有其廣度及深度上的差異,每個階段的完成,對個人而言都有其階段性的意義;只不過對一個追求成為完備的人而言,永遠不會停滯於現階段的完成,因為他明白只有不斷地開拓總體生命藍圖的廣度與深度,個人的生命意義,才能不斷地開展。總之,內化到個人心中的總體生命藍圖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是開放的,一個可以不斷擴展與加深的內在世界,所以人與其說是在找尋一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不如說是人在心中不斷地調整與構畫著一個較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而正是因為這個永恒的追求,使人生命的意義具有了無限開展的可能性。

二、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重要性

人究竟該如何在心中建構總體的生命藍圖呢?簡單地說,就是「即事而問,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及問自己「為什麼如是存在、「為什麼展現如是的生命現象並積材地去找尋解答。在人生過程中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問「是什麼,與問「為什麼是兩個不同的發問。「是什麼的發問,主要意味著我們想要進一步瞭解所遭遇到的事物本身的結構如何?這個事物本身有那些特性?這個人事物本身之所以為人事物自身的本質又是什麼的問題;而問「為什麼的問題則並不只是想要去認識人事物本身是什麼而已,「為什麼的發問是人們企圖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進行解釋與理解,企圖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到他個人內在意義世界時的一種提問。接觸過小孩子的讀者,大概都領教過他們每事必問的工夫吧?!一連串的「為什麼時常會問到大人們無力招架,或感到困窘,甚或有時會因為不耐煩而惱怒。小孩子真的是每事必問,這為什麼這樣,那為什麼那樣,何止十萬個為什麼!孩子這一連串「為什麼,意謂著在孩子的小腦袋瓜子裡正在尋求一個解釋、一種答案,以便去編織一個對自我而言充滿意義的世界,他必須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一一在他腦袋中加以編碼連結,使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納入到他意識中原本已經自我建構的意義網絡中而得到安頓與理解,才會使孩子暫時的停止發問。若是面臨到無法理解的人事物,也就是無法將現實中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原先已經構成的內在意義網絡,孩子們就會又開始進行這個「為什麼的提問過程。在詢闆與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孩子不只是將獲得的答案納入一己原先構畫的網絡中,同時也開始去對原先建構起來的意義網絡進行解-相應新的人事物,調整自己原本建構起來的意義網絡,直到重構出一個可以將所遭遇到的、新的人直物一一納進來的意義網絡為止。這個相應於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不斷地追問「為什麼並找尋解答的過程,並因此而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就是一個已經內化為個人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總體生命藍圖。

人的真實生命是在與情境的互動中展開的,相對於人的內在世界,外在世界雖然是被給與的,但是外在世界也必須被人的內在理智所掌握,並稚有經過人的詮釋才能被人理解。人雖然是世界的一個部分,但是人必須經過不斷的與世界交往互動,並經過人不斷地去向世界追問「為什麼,從而為自己的提問找尋答案,再三琢磨確認,才能消除內心對世界的陌生感,有了這種確切的認知,人在生存世界之中,才能逐漸獲得一種安居其中的熟悉感及確定自己該如何行事的方向感。如果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當孩子們面對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事物時,「為什麼、「是什麼的發問特別多,多到令大人們覺得有些聒噪了,換個角度想想,似乎這也意味著這個孩子急著重構自己內在的意義世界,因為他原本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無法安置所面臨的哀的人事物;孩子的聒噪,顯示了孩子無法將新的人事物納人內心意義世界時,內心引發的焦慮不安,及不知所措、失去行動方向感的困窘。所以說對所遭遇到人事物去追問「為什麼的問題,並找尋解答的努力,絕不只是哲學家們無聊的思想遊戲而已,基本上這種活動,是參與生存世界中的人,企圖在心中構成總的生命藍圖,活出生命意義的嚴正活動。有意義的生命,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轉化成為可理解的,並且能運用在實際生存情境中,去獲得一種熟悉戊及決定行動的方向感,讓人安居在生存世界中而不致焦慮不安、不知所措。

三、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可能方式

如前所述,人是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建構起生命藍圖的。根本而言,找尋解答的方式非常的多,比如我們問說:「為什麼我會感到痛苦?一方面我們可以對這個問題提出生理學角度的解釋,亦即把痛苦當作一種生理現象,並去描述痛苦的生過程;另方面我們也可以提出宗教上的解釋,將痛苦解釋成源自人本身的無名;或者也可以從心理的角度來理解,將痛苦理解成是某種心理狀態;……總之,找尋解答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同一件生命事件,放在不同的脈絡中則展現不同的意義。換句話說,生命的意義是如何的,決定在我們將生命現象放在什麼樣的脈絡背景中去理解。

醫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乃至哲學,所有的知識都足以提供人們作為理解生命現象的背景。所以廣讀這些學科的知識,可以幫助人們走出狹隘的認知,而廣泛的理解生命現象,從而在其中揀擇、構成總體的生命藍圖。但必須要指出的是,無論我們採取那一個學科領域對人的研究成果來理解生命現象,所構成的總體生命藍圖,仍只是一種思想的存在或是意識的存在。這種思想的或是意識的生命藍圖,所能解決的不過是我們理論理性的要求,滿足我們知性上合理化的需求而已。不可諱言的,凡事要撾有一個合理化的解答,對人類的生存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我們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去思索「為什麼的問題,而各種知識性的理論模式,都是勇於嘗試解答者,儘可能的為我們提供一種可能的、理解生命現象的途徑。然而人類的認識能力終究是有限的,生命對我們而言永遠是個待解的謎,我們似乎永遠無法知道生命「為什麼如此,對一個明白自己認識限度的人而言,再完備的理論體系,都無法完全安頓他對生命的提問。如果他還堅持要問「為什麼,那麼似乎要尋求其他的解答途徑了。在這種狀況下,訴諸傳統、信仰都是可以嘗試的途徑,也是一般較熟悉的途徑。

不過以下所要討論的並不是傳統的或是信仰的答解途徑,而是較為人們所忽略的另一種途徑,亦即人透過身體與周圍的一切保持不斷的互動關聯時,身體所體會和感受到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

四、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

綜觀整個西方哲學的發展,可以發現,西方傳統哲學雖然早就開始研究人,但主要的觀點卻是採取身心二元的理解結構,以致忽略了人的基本生活體驗,受這種理解結構的影響,造成身心的疏離,人們與自己的身體失去了緊密的聯繫:或有人視肉體是罪惡、痛苦之源,肉體是心靈的牢籠而不重視肉體;或認為我們要追求的是心靈的滿足而把肉體放在一邊;或是否認在身體內發生的感覺,以為這些是不好的、有害的,以致逃避而不敢面對自己身體的反應(瑞尼.威爾菲爾德,2001,序言)。廿世紀以來存在主義的發展,促使人們重新開始重視人的基本生活體驗,到了廿世紀中葉,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Merleaau-ponty)創立以身體為基礎的存在現象學,詮釋了身體在世界構成中的基礎作幅,更進一步提昇了身體在當代思想中的地位,引發了人們轉回對身體的關注,並意識到身體是人構成世界的原型這一事實(梅洛.龐蒂,2001)事實上早在一八九六年,柏格森林(H.Bergerson)出版的《物質與記憶》一書中,就已經非常注意身體的問題,指出了身體會選擇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儲存它所發現的東西(柏格森,1999,頁8-9)。有關身體的研究到上世紀八年代以來,更整合為對身體的跟學科研究,在西方並已獲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學、主姓主義等都把它作為主要的研究論題。

其實從遠古時候起,神話、巫術與瀰漫下的人類,就是以自己身體的原型去構想宇宙的形態、社會的形態、乃至精神的形態,但西方人卻走了那麼遠的路,到了十九世紀末、廿世紀才回頭重新開始注意到這種現象;相較於西方,或許可以說中國人老早就有意識的、自覺的注意到這個現象了,例如,漢朝的董仲舒就曾經提出了「察身以知天的說法,不僅意識到,更進一步反省與考察人是如何以自己的身體為原型去構想天地萬物的形態,指出想要知道在人們構想中的天地萬物形態究竟是如何的,就必須反身自省,由考察人的「身體入手。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所謂的「身體是包含:感官、心知、百體在內的,身心合一的整體。所謂的「察身,並不是把人從具體的生存情境中抽離,孤立地去研究人類自身內在的事物,如思想、靈魂和肉體的作用如何?而是把人納入實際情境中加以掌握;中國人也觀察人,但是中國人對人的觀察,是將人置於現實生存情境中,所掌握到的是人相應生存情境而產生的一種動態關聯。這種人與情境相關互涉的動態關聯,也可以作為我們構畫生命的總體生命藍圖。有關這種心想,可以在中醫理論中找到系統的說明,對於有興趣從醫學背景中來構畫生命意義的讀者,或許可以進一步去研究中醫理論,並從中發現與理解中國傳統醫學中所提供的總體生命藍圖究竟是如何的狀況。此非本文所探究的範圍,不遑多論。

在此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關「察身的另一層意義──「察身不只是對身體作對象化的觀察,「察身也可以指人們在自己的生存情境中,對自己身體活動的整體知覺,或稱之為身體的知覺。這種身體的知覺不是把身體當作一個對象化的客體,不是從外部來觀察自己的身體,而是「以身觀身(《老子》),回返身體本身,從內部感受身體自己在運動時的震顫狀態。

(一)如何構成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

誠如德國哲學家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Schmitz)對哲學所下的定義,以為哲學可以界定為「人對自己在遭際中的處身狀態的沉思(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現代身體現象學的主要意圖,即在試圖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體無意識的生活體驗(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而傳統中國思想不僅只是教人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體無意識的生活體驗;更要進一步的教人在生活情境中調整無意識的身體活動,使其能展現理想的活動狀態,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同時也教人開發身體的各種感知能力,去感知原本是無意識的身體震顫。這種以人的身體去建構總體生命藍圖,或生命意義的方式,有其特殊性與簡易性,以下即以中國傳統思想為主,詳細分析中國傳統思想是如何教人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調整自己身體的活動,使身體向所遭遇到的賽事物開放,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以及如何教人用身體去感知身體的震顫;希望由此引述,指出這種構成生命意義方法的特殊性。

(二)論「心齋,「坐忘

大體而言,《莊子》書中有關「心齋、「坐忘的敘述,或可視為瞭解中國古人對於如何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如何開發身體知覺等相關問題,相當典型的範例。為了清晰的說明上述經由身體構成總體生命藍圖的見解,首先得分別解析式的揭示在《莊子》中有關「心齋、「坐忘描述。《莊子‧大宗師》說:

然日:「何謂坐忘?顏回日:「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日:「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在(大宗師)中,莊子借孔子與顏回的對話來闡述何謂「坐忘,根據其中的對話可知,所謂的「坐忘,就是要使自己「同於大道;而「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所描述的是人處於「坐忘狀態中,人包含感官、心知、百體在內的身體與外物的認識關係如何。

首先要說明的是所謂人自己必須「同於大通的意思,基本上指的是《莊子》所認為的一種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所謂的「同除了具有「會合、「淵的意思之外,還有參與共謀以及和諧的意思,循著這些意義,「同於物或是「同於大通(大道),主要是說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應廳是指與天地萬物會合,與天地萬省以一種相互關聯、相互配合的方式,構成一種相反相成,共同謀劃的、共在的、和諧關係(林文琪,2000)。

其次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依莊子的看法,主要在說明人應該要如何調動自己包含感官、心知、百體在內的身體,去完成理想的身體活動狀態。有些人以為(大示師)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主要是指人應該要去情去我,而抑制形體、感官、心知的作用。若依照一般的看法,那麼所謂的「坐忘豈不就像是《莊子.天下篇》所記載的慎到之流的人物,追求「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莊子‧天下》),如草木樹石般無情、無知之物的生命狀態?!其實莊子並非如此之主張,反而以為這根本是「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莊子.天下》),由此可見《莊子》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並不是要使人的生命「至若無知之物的狀態。那麼竟究該如何理解(大宗師)所謂的「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呢?本文認為應該回到「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等「墮、「黜、「離、「去在人身體上所發生的活動狀態如何,來作重新的反省。(林文琪。,2000)

「墮字,有「易,轉變、簡易的意思:之有惰的意思。循此義衛伸,則「墮枝體,並非要放棄身體的意思,而是指轉變肢體本身的運作方式,使其由繁而簡,讓肢體的運動回復到最簡單、基本的運作狀態:而「墮作「惰的意思,則是指調整肢體相應外界的反應方式,使其由積極主動的活動方式,轉而採取一重被動因應,「待物而動的活動方式。(林文琪,2000)也就是要調整身體的活動使其展現「聽之以氣的狀態。《莊子.人間世》說: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之。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莊子》指出,人與外界的人事物相遇時,若只是開放我們的耳目口鼻等身體的感官去接受他們,那麼就如「聽止於耳般,我們只對所遭遇的人事物開放身體的感官而己。《莊子》以為人與外界的人事物相遇,除了引發我們感官的活動之外,還會進一步的引發心知的成活動-「聽之以心:但是「心止於符,心知構成活動,容易將外物當作一個客觀的存在物來觀察,因此如果囚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進行心知的構成,亥即囚對外界人事物進行知識性的理解,如此一來,心知所建構起的內在生命藍圖,不過與外界的人事物有一種相符合的關系而己,並沒有產生具體的、存在上的關聯。因此《莊子》進一步指出,理想的人與外界人事物的互動方式,是「聽之以氣。所謂「氣,主要是指身心合一的身體在參與情境互動中所展現出來的總體活動狀態:「聽之以氣,則是說我們在與外界的人事物交接互動時,必須整個身體參與到情境中,以整個身體向情境開放,展現「虛而待物,讓身體活動展現「應物而動的狀態,才能與情境保持一種動態的協作關係。

「黜與「屈相通,具有收斂的意思。如《國語.周語下》:「為之六閒,以揚沉伏,而黜散越也。工引之的《經義述聞》說:「引之謹案:黜,讀之屈。屈,收也,謂收斂散越氣之。……沉伏者,發揚之;散越者,收斂之,此陰律所以聞陽律,成其功也。發揚與沉伏義相反,則黜與散越義亦相反。從身體活動的角度而言,「黜是一種反向的調整活動,亦即收斂呈現散越狀態的氣。在這個理解之下,所謂的「黜聰明,是指調整耳目的運作狀態,亦即收斂耳目指向外界,逐物而不反的狀態,轉成為一種「反聽內視的狀態。這就是《莊子.駢拇》所說的:「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己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己矣。「黜聰明就是指調整感官知覺的作用,使其成為「反聽內視的自聞、自見,回返身體活動本身來加以感受。(林文琪,2000)

「離具有兩行並立,以及明的意思,循此義而論,所謂的「離形,並非說「坐忘時要超越形體,心靈脫離形體而進人出神的狀態,而是說「坐忘時人不僅從未超越形體,反而在坐忘狀態的當下,人的身體本身對自已所展現的形體,有一種與形體活動兩行並立的自知之明,亦對活動中的身體形成一種身體的知覺,感受到形體活動時的震顫狀態。(林文琪,2000)

「去具有「人相違、行的意思。循此義而論,則所謂的「去知,人是人用心知、脫離心知的意思,而是「違其心知而行的意思,亦即調整「心知的作用方式,使「心知的作用方式與一般主動構成的用方式相反。例如,相應於我們與物交接時,心知指向外物去認知外物的指向活動而言,所謂的「違其心知而行(「去知),就是說要調整心知的指向作用,使其由向外物的意向轉而成為一種對「思的活動「反躬個省的意思:另就心知的構成活動而言,心知的構成活動,主要是先將外物與我對立,而後去對外物進行批判性的考察,使外物脫離直接經驗的或感知的所對,而成為一種可理解的、具有確定性的、思維的對象。相應心知的這種構成活動,「違其心知而行(「去知),旨在調整心知的構成成活動,使心知能以「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莊子.人間世》)的方式展開,亦即當感官心知「徇耳目內通,經感官、心知作用形成關於外物的知覺時,心知能發揮其「反躬自省的能力,自我調整,不以持有(having)的方式來固持心知構成之成果,不視之為唯一的真理,重反直接面對事物的交往活動。(林文琪,2000)

(三)小結

綜合前面關於「心齋,「坐忘討論中,有關身體活動狀態的說明可知,《莊子》以為理想的人與天地萬物互動的方式是,人整體身心的活動必須處於「同於天地萬物的狀態,亦即與天地萬物的活動相會合,與天地萬物形成一種相互關聯的、相互配合的、相反相成的、共在的、和諧的互動狀態。也就是說,人以實際身在情境中,以與情境融為一體的狀態,與情境互動,而在「墮枝體,黜聰明,離形去知之後,與情境成為和諧共在的整體。

基本上,這種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是通過一種本體同一化的運作,向外物開放,以「虛而待物的方式,因應外物之動而動,與外物的存在活動,使人的存在活動與物的存在活動,在密切而具體的交住(communion)之中,相互諧調,和諧共動。這不只是一種理智的構畫,而是實際身體的活動,在身體實踐中完成的生命意義。

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就是在我們「虛而待物的身體活動中構成的。然而《莊子》認為我們不只要調整身體的活動方式來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而已,而且在相互諧調的互動中,人對自己理想的身體活動方式要有一種「反聽內視和「反躬自省。這種身體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向內的「反聽內視和「反躬自省,就是身體構成自身身體形象的過程,或可稱之為形成身體知覺的過程。比如當自已在打字時,除了調整我們的身體,使自已身體動作都能展現與情境中的條件協調的狀態外,在過程中還要去感受打字時自己身體整體的震顫狀態,像:肌肉的收縮與放鬆,整個身體的運動方向,自己身體在整個環境中的位置等。身體知覺的開發,不僅使我們發現身體所構成的、理想的總體生命藍圖如何,肯定、確認了自己所構成的理想的總體生命藍圖如何:而且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身心合一的整體,引發一種與整個生存情境相互協調的、共同體的感受。這就是《莊子》所說的「物化。《莊子.齊物論》說: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人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所謂的「物化是人以其自已全身心的存在向物開放,讓自己的生命律動展現為因應外物之動而動的狀態,與外物形成一種交互同步、複調性的和諧互動。在互動中,人不僅致力於調整自己以與外物形成同步的互動,而且體驗著自己活動的成果,形成一種與外物合而為一的感受:但是這種一體的感受,這種與外物合而為一感受,不是自我縮減,放棄自我投入對象的密契經驗,而是如莊周夢蝶般,自己化作另一隻蝴蝶,栩栩然地與所交往的蝴蝶共舞,是一種與他物共在的感受,一種共同體的感受。所以「物化不是化身為對象,而只是調整自己,使自已與對象成為同一層次的存在,以與外物形成交互同步、複調性的和諧互動。雖然「物化時人是調整自已的活動使之與對象成為同一層次的存在,但是人在與物交互同步的互動中,是隨時保持著清楚的自覺,「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儘管在互動中會引發「人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密切不可分割的一體感,但是「周與蚑蝶,則必有分矣,人們不僅感受到整體,而且也能感受到自已是整體的部分,自已與共舞的對象是有分別的。(林文琪,2000)

此外,身體知規的開發,也使得人對自已與外在人事物互動時的身體活動婦身,產生一種全神貫注而且沒有外在目的性的知覺,以及引發「躇躊滿志的「自得之樂這就像《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故事所描述的,解牛本來不過是個技術性的操作而已,但由於庖丁不僅追求技術的純熟,而且對自已整個解牛的活動過程,有非常清楚的感受,且能欣賞自已所完成的動作,引「躇躊滿志的自得之樂,賦與了生命活動審美的性質。

結語

回到本文主要的論點必須再三申明,生命的意義人不是現成的某物,而是我們所賦與的看法。賦與生命意義的方式,主要在根據某一個總體的計畫或是生命藍圖來構畫自己的生命方向,並實踐這種生活,如此才能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一個總體的生命藍圖,必須內化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是人觀,才能在生活實踐中發揮影響力。但是總體生命藍圖內化的過程,人是一勞永逸的追求,而是在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互動中構成的,隨著我們遭遇的不同、個人選擇的不同,所建構出的總體生命藍圖也會展現出不同的廣度與深度。

大體而言,我們可以持以構畫自己生命的總體生命藍圖有很多,比如各種理論模型,例如,醫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歷史學的、哲學的……等等;或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傳統;或各種的等等。本文集中介紹較為人們忽略,但現在似乎又開始引起注意的一種方式,亦即透過身體來構成身體化、總體的生命藍圖。事實上,對身體而言,「生命藍圖的措詞並不恰當,因為身體化的生命藍圖並不是透過對象化的觀察所得到「視覺圖像,而是身體從內部感受到的身體活動狀態,亦即人們在具體的生存情境中,身體本身所感受到的、在身體中發生的、整體的震顫狀態。

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的建構方式與知識性的總體生命藍圖的建構方式人不同。知識性的總體生命藍圖是透過「為什麼的提問和解答的尋求在意識中這構起來的;但身體本身人問為什麼,身體構成意義的方式,是以相應情境作出不同的活動方式來展現的。也就是說身體會相應情境作出不同的反應,而這些不同的反應方式本身,就蘊含著身體對情境的理解。無論是意識所構成的知識性總體的生命藍圖,或是身體所構成的身體化的生命藍圖,對追求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者而言,二者都是同樣重要的。本文所以特別著墨論述身體所構成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旨在起大家不要因為身體化的生命藍圖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建構,並在無識意識的狀態下影響著我們生命的展,而忽略它。

文中分析《莊子》所敘的「心齋、「坐忘,來進一步說明古人對於身體化的、總體的生命藍圖有何構想。「心齋、「坐忘的身體經驗,並不是一種脫離情境的、純粹心靈的活動,而是可以在日常的行、住、坐、臥當中發生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在日常行、住、坐、臥的當下,關注自己的活動過程,關注自己的身體如何相應外界的人事物來展現如此這般的活動方式;並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身體的活動方式,以「虛而待物的方式向情境開放,展現應物而動的狀態,恢復身體與情境的直接交住;再則要有意識地開發自己的身體知覺,恢復我們與自已身體的關聯,從內部來感知自己身體的震顫狀態。如此,只要持之以恆,我們自然可以在自己日常的行、住、坐、臥中展現出和諧與平衡的身體震顫狀態,構成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並活出有審美意義的生命。

行文到此,熟悉傳統中國文化的者或許會發現:中國古代用來教育世之、國子的樂之教中,有許多演習禮議、樂舞的課程設計,這些課程至東周禮崩樂壞之際,孔子還依非常重視,並用來教育平民學生。這種重視身體操演的教育課程,意味著什麼呢?順著本文的脈絡,您或許會回答說:古人的禮樂教化課程,不正就是一套訓練學生如何在各種生存情境中做出理想的身體活動,建構理想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並開發學生身體知覺的課程(林文琪,20001)?沒錯!有與趣的讀者,不妨進一步去探究中國傳統禮樂教育的實質,或許可以從中解消您閱讀本文帶來的、有關如何建構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的疑惑。

參考文獻

郭慶藩輯(1974),《莊子集釋》。台北:河洛。

〔德〕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Schmitz)著,龐學詮等譯(1997),《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

〔美〕瑞尼.威爾菲爾德德著,孫麗霞等譯(2001),《身體的智慧》。遼寧:遼寧教育。

〔法〕梅洛.龐蒂(M.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

〔法〕柏格森(H.Bergerson)著,肖聿譯(1999),《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

〔英〕尼古拉斯.布寧(NicholasBunnin)、余紀元編著(2001),《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北京:人民。

人生哲学范文第4篇

Abstract: Schopenhauer Arther is in the modern West philosophy history only the panthelism founder, is also the modern West humanism thought founder. His philosophy of life has the strong pessimism and the nihilism color, thought that the life the essence is the pain and bored, and proposed two kinds rescue the human pain the way. Let the human in the majority question's views accept with difficulty freely, but is actually profound and incisive, therefore is worth to its thought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onsideration.

关键词:叔本华 意志 悲观主义 人生哲学

Key word: Schopenhauer Arther will Pessimism philosophy of life

作者简介:邱君国 (1975.10-) 男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讲师 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政治学、党建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开辟了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河。由于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占据哲学界的主导地位,使他很不得志。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在沉默了二十几年之后才开始被人注意,继而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遗憾的是这种时光对他来说已经不多。1860年他彻底地离开了他认定只能是永远痛苦的人世。他的人生哲学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时至今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还可以听到其人生哲学回声。

一、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根基

1、 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

康德的“自在之物”指本身是不依赖于我于我们,不依赖于我们的认识而独立存在的事物。[1]这样“自在之物”的非对象性使我们既不能对其有所断言,也不能对其有所怀疑,这就使“自在之物”本身对于我们成为一种多余之物。叔本华看到了“自在之物”的这种缺陷,对其进行了继承和改造。“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着,就是对主体的存在。”[2]28这样叔本华用主体取代“自在之物”,为意志的产生提供了前提。

2、 叔本华的意志是在借助于柏拉图的“理念”的基础上确立。

叔本华要确立他的真理――意志,不得不借助予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独立于具体事物和人的意识之外的实体”;“理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塑造个别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都是‘分有’理念而成的”;“客观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1]。从中可以看出,理念既非理性的产物,也非常感觉的产物,而是我们从特殊事物中看出的普遍性。叔本华正是借助于理念在抛除“自在之物”的同时,继承了“自在之物”,建立起他自己的意志真理观。因为意志的确立,也不是靠理性和感觉,而是靠直观。在叔本华看来“真理是自身确立”。理念这种“自身确立的真理”使叔本华的意志得以确立。

3、 叔本华的意志从佛教思想中吸收了 “欲望”概念。

叔本华认为认识的主体和欲求的主体是合一的。他用主体的欲求代替主体的认识,用欲求的主体代替了认识的主体。这样康德那不能为我们所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被叔本华归结为主体后,又被归结为欲求的主体,进一步确定其意志真理观。

叔本华正式在吸收和改造了康德哲学、柏拉图哲学和印度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意志哲学。康德的“自在之物”使意志成为可能,理念使意志得以确立,欲望则构成了意志的核心。这样叔本华经过精心勾勒的作为世界的本质的意志就展现于我们的眼前:它是一种无时间性、无空间性、无固而成的活动,是一种“不能遏制的盲目的冲动”,是一种无目的,无止境的永不满足的欲求。基本特点是求生存,求生命。

二、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

1、 人是痛苦的人。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和欲求,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存的“生存意志”;二是繁殖后代的“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把生存意志保存的生命在时间上加以延续,两者都为了求得生命的存在。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到了这个阶段,意志作为非理性的东西就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理智。由于理智的产生,人认识到作为表象的人是注定要死亡的。人为了使自己活得好,生存得舒适,分化出并紧紧依靠理智,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本身具有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性和欲求,就不可避免地使意志和理智处于一种矛盾之中。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作为表象的人最终结局却是死亡。尽管人们的每一次的呼吸,每一分钟的努力都是为生存而斗争,但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人生真正的痛苦在于认识到这一点。“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3]99这样也就不难印证叔本华认为的知识越多的人越痛苦,天才是人世上最痛苦的人,而痛苦正是天才灵感的源泉。

2、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活动本身以意志的欲求为根本的动力,欲求总是产生于不足与匮乏,具有非满足性的特点,因而欲求的本质就是痛苦,给人生道路笼罩上了阴影。由于人具有欲海难填的本性,欲求是针对于自己的缺陷和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欲求追逐着满足,而其满足就质量而说都具有相对性,绝对的特征在于非满足性,这就导致人生的痛苦。欲望一天得不到满足,人就要痛苦一天,并且满足又不是持久的,当自己的一个欲求得到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新的欲求出现,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于欲求――满足――新的欲求,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挣扎和痛苦中。

假若一个人易于满足并且没有什么欲求,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这比痛苦还要难以煎熬。正如叔本华所认为的:“……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份。”[2]427

3、人生是彻头彻尾悲观绝望的。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2]426在叔本华眼前,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悲剧,只有某些细节部分才具有喜剧的性质。幸福和快乐仅作为整场悲剧中的一个环节,它不是与悲剧相对立的,而是包含于悲剧之中。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这种愿望是以欲求为前提的,因而愿望实质上是痛苦的变形物,追求快乐的目的在于消除痛苦,这种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态外,再也不会得到什么。

人生的痛苦,就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人们在心眼里不愿过这种痛苦和不幸的生活,却又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痛苦和不幸。通过种族的延续,意志就这样一代代被肯定下来,痛苦和不幸同时也被肯定下来,并代代相传。

4、痛苦人生的两种解脱途径。

一是生命意志的暂时否定。通过哲学的沉思,艺术的审美活动和道德的途径可以使人暂时忘记欲求,摆脱意志,从苦难的人生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比如在艺术审美中,我们对某一艺术品进行观审,我们就会摆脱了意志,然后也就不再感觉到它那不断的欲求的痛苦。“也就是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忘记作为个体人的自我和意识也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超乎时间的,在一切相对关系之外的认识之主体。”[2]278这些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求得暂时的精神解脱,它们是不彻底的、消极的方法。

二是生命意志的彻底否定。叔本华力主达到佛教中的“涅”境界,也就是使一切意欲彻底泯灭,身外之物无所求,无所求即无所缺乏,也就无所痛苦了。“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的,是一切美德和神圣性的最内在本质,也是从尘世中得到解脱。”[2]220

叔本华认为通过禁欲,彻底的否定意志,是摆脱痛苦的根本途径。“随着自愿的否定,意志的放弃,……,随着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也取消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2]562这样意志“寂灭”之后,一切因意志的冲动而产生的痛苦,恐惧和令人激动的永不死心的希望也同归寂灭了。取而代之的将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井无波的情绪,那深深的宁静和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怡悦,使得个人意志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以实现人生最高理想,从而实现永久的的解脱,最终达到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无欲”的境界。

叔本华正这样从他自所构建的意志到欲求,由欲求到痛苦,来定格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他又从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虚无是他人生哲学最终归宿点。

三、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及评价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是反对当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而产生的。它对整个西方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唯意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的直观认识论,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弗洛伊德的“泛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不仅如此,它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和现代美学文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把人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改变了柏拉图以来都以抽象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哲学的局面,使之开始注意到人。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来加以确证和研究。使哲学从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的个体生存本身。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我们对人的研究不断地朝人的内心要求变化。不断地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普遍的永恒的东西。把人的生存问题上升为哲学本体论问题,具有合理性和永久的意义。因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为摆脱作为人的第一要义的生存问题困扰。

理性哲学家们只对抽象的概念出发进行着研究,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不屑一顾或舍弃时叔本华却以全新的方式提出对人的生活这类问题加以研究,并以满腔热情加以肯定。这种倡导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哲学研究,给当时凝重沉闷的哲学办带来一股徐徐的清风,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开启了后来哲学家的思路,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4]370

不过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其他一切哲学问题只有从人出发才能得到说明。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抹杀了人的社会性特征,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把科学和理性看作是人的意识的工具,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他这种贬低科学和理性,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以悲观见长、失之消极。

叔本华宣扬的悲观主义尽管以坦诚见长,较之盲目的乐观主义要深刻得多,但它毕竟失之消极。他过分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如20世纪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自杀,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悲观主义与现实中有些青年颓唐失望的心态也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哲学家罗素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尼采作为他的哲学衣钵继承者亦称这种哲学是“死的说教”并对他的理论归宿――基督教进行了毁灭性的攻击。这种哲学说教是不可取的,针对这些消极部分我们应剔除和批判。

我们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解释,应使得有益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着某种危机感。从另一个方面给自己启迪,其实痛苦和无聊的产生,关键是在于人们认识之后是否计较它。我们应建立良好的社会的心理氛围,使自己在挫折和失利之后不至于陷入叔本华所说的“痛苦或无聊”的深渊,而又重新崛起,正面人生。

参考文献:

[1] 《哲学辞典》刘延勃 张弓长 马乾乐 张念丰 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02

[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人生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中图分类号:B51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61-03

在对人生的认识上,叔本华与尼采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致的,即人生是痛苦的。叔本华将万物的起源归因于生存意志。这种生存意志当中潜在的生存欲望会使人类不断追求,但是始终得不到全部满足,这就使人类陷入了痛苦当中,所以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个悲剧,由此形成了他关于人生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理论

叔本华从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的体现为基础出发,表达了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叔本华认为人生与世界就是生存意志的体现,生存意志是无法满足又无处不在的欲望,而人生又总是在追求这些无法满足的欲望,因此他得出“人生是痛苦的”帶有悲观主义色彩的结论。

(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首先,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即外在的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他认为对于“物是我的表象”这个命题是无须证明的,因为人们随时都可以清楚明白地感知到它。

人和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但应该注意的是,动物是没有自己的意识的,只有人能思考、是有意识的,所以也只有人能够把外部世界的表象纳入自己的意识当中,感知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也就是意志的世界[1]。所以在我们真正认识到世界的本质之前,世界就是我的表象。叔本华认为这个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由此他得出表象的世界是“虚”的,即使它真实存在,而意志的世界是“实”的,二者是单独存在的。我们要获得最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要得到真理,就必须从意志去考察,而不是仅从表象去考察世界,这样才能获得对某一事物甚至整个世界的最全面的认识。

表象的世界虽不是真实的世界,但并不意味着外部世界对我们是一无是处的,相反,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根据。因为叔本华认为获得真理的最可靠的途径是直观,真理的来源与根据就是直观。那么现在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直观”,从字面上来看,“直观”就是可以用我们的眼睛看得到的。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有表象世界是可以被直观的,而意志世界是不能被直观的。所以我们才说“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根据”。

其次,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我的意志”。在这里,“我”不是我们一般理解上生物意义上的“我”,而是心理意义上的“我”;同时也不是我们一般追求的具有理性的我,是带有人们厌弃的非理性的“我”,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的我。传统的观点把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然后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而叔本华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盲目的欲望冲动,而这种欲望冲动就是生存意志,也就是叔本华悲剧理论的出发点[2]。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自己,要想生存下去,都必须获取食物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这种求生的欲望就是生存意志,一切欲望,甚至是这个世界的基础和来源都是这种生存意志。即可以解释为:世界的精神内核是“生存意志”,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乃至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内核就是生存下去的欲望。

从生存意志出发,他认为世界的一切表象都是生存意志的体现,就连我们的身体也都是生存意志的体现[3]。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的身体是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比如说我吃饭、睡觉、工作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意志。我吃饭是因为我饿了;我睡觉是因为我困了累了;我工作是因为我想得到金钱以便能更好地生活下去。所有的这些行为、活动,都是受到了自我生存意志的支配,都是自我生存意志的体现罢了。由此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身体活动是意志活动的客体化。也就是说,没有身体,就不能想象意志,所以他认为身体是我们认识意志的前提条件。意志不仅支配着身体活动,还对身体活动有作用,即意志的作用。当其对身体的作用与其意志相一致时,就产生了快乐;而当其与意志产生冲突时,就产生了痛苦。这些快乐或是痛苦的感受就是生存意志的直接感受。其次,我的身体不仅是自我生存意志的体现,还是生存意志的客观外化。因为我们要生活下去就必须能看到各种东西,不然就无法生存,所以眼睛就是这种生存意志的外化;除了能看,还必须能吃,吃的欲望就产生了嘴;同理,消化的欲望就产生了胃,咬的欲望就产生了牙齿等等这些都是生存意志的外化。由此看来,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器官或组织都是生存意志的客体化。生存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质,那么这种生存意志就不仅仅只体现在我们人类身上,在动物、植物等一切物体身上也是有体现的。

(二)人的内在生命性质

叔本华认为,使我们心灵满足的直接源泉是人的内在生命性质;我们整个感性、欲望和思想使我们不满足,直接的源泉也是因为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4]。具体说来也就是生存意志,它贯穿在我们整个人的一生当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格”,展开来说就是我们人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即人是什么。这些特质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快乐,是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不可消除的因素。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了,为什么我们对来自外界的厄运是可以忍受的,而对于来自自身因素所导致的苦难却无法忍受。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自己的人格或是个性。人们尽自己所能做的最大极限永远都不会超过自己,而人们越是离这极限越近,就越能发现一切快乐的源泉原来就是自己,这样一来,就越能够使自己幸福。能够发现这一源泉的总是那些有足够睿智的人,因为他们终其一生只求每时每刻都能够成为他自己,所以他们是最幸福的人[5]。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欲求,也就不会像那些平凡的人不断追求那永不满足的欲求,这样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所以他们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最幸福不过的,这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就是知足”。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偏向自己的,是利己自私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藏有一头野兽,只等待机会去咆哮狂怒,想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也就是说,如果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或是其他事造成妨碍的话,他就会选择伤害别人,甚至杀害别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人们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的友好都是虚伪的,当触及自己利益时,这些友好的感情便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这种内在的生命意志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被无尽的且无所不在的欲求所牵绊,永远得不到解脱。就算是偶然得到了幸福,那也是暂时的,因为内在的生命性质注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是痛苦的。以至于叔本华告诫我们要懂得知足,那样才能使我们在痛苦的人生中得到更可能多的快乐和幸福[6]。

(三)人生苦难的解脱

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理中,要想摆脱空虚无聊和痛苦,就必须实行“意志转向”,人若是想从人生的苦难中得到解脱,那就必须彻底地否定生存意志。但是不能够通过自杀或是患精神病来达到对生存意志的彻底否定,这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因为否定生存意志,并不是对痛苦的深恶痛绝,而是对生活中的享乐深恶痛绝。就比如自杀,自杀者本身是想继续生活下去的,只是他对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所以我们说他并没有否定生存意志,相反,这实际上是对生存意志的极度肯定,自杀者没有放弃生命意志,而只是在消灭个体现象时放弃了生命。那么什么才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转向”呢?他是这样解释的:“意志转向就是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地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7]也就是说不要去追求任何欲求,放弃享乐,并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在叔本华看来,“意志转向”的方式有三种:从事哲学工作;艺术创作;禁欲和绝欲。

二、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启示:实现人生的超越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打破了以往哲学只对抽象概念进行研究、对人的问题不屑一顾的局面,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研究人的问题,对于当前研究一些与人有关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重视非理性因素

人们通常在分析问题时,总会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而常常忽略那些非理性的因素。因为我们都会有那样一种惯性:认为理性才能客观正确地分析问题,而感性的东西是不稳定的,不能像理性那样客观。虽然理性比感性来得客观,但是不应因此认为只要有理性就足够了。如果只用理性来分析问题,那么必然就会走向一种极端,使得结论变得片面极端。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打破了以往那种只注重理性研究的局面,唤醒了在理性主义压制下沉睡多年的生命意志,使得非理性的因素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这一点,不管是以往还是现在,都有其重要地位。人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动物,并且人们还认为感性是极不可靠的,所以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人们都极力地压制感性,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只用理性思考问题,得到自己认为的最客观的结论。因此叔本华的这一理论不管哪个时代都有其重要意义,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忽视非理性因素。

对于人性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两种因素,我们既不能完全肯定前者,也不能完全否定后者。理性固然好,能够使你的生活变得井井有条,但如果长期处于理性状态就会使人神经衰弱。人的一生只有经过非理性的状态,才能体验到什么叫快乐,否则就太过于枯燥乏味了。

人并不是总能保持理性的动物,而是会不时地陷入非理性的状态。所以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行为的时候,不只是要从理性方面考虑,也要重视非理性的因素。因此理性与非理性二者缺一不可。

(二)重视人的价值

叔本华从人的生命意志开始去认识这个世界,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它让我们从新审视“人”这一动物,思考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存在与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人作为一切物质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和绝对的价值。人的价值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它受到社会关系制约,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来。人的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对人的满足以及尊重;另一个是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但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后者。

叔本华在它的悲剧理论中告诉我们,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不可避免的,而欲望本身又是使我们陷入痛苦的源头[8]。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不能够因此就否认人本身拥有的价值。任何物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都有它的价值或是存在的理由,不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人也是如此,从降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就有他的价值,不存在没有价值的人。

(三)以坦然的态度面对生活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带有非常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一方面告诉我们要向命运低头,但是另一方面也告诉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叔本华认为:“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9]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在变化的,我们的运气也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命运,我们对此都应该保持一种坦然的心态。虽然痛苦是无处不在,是永恒的,但是生活总要继续。我们不能因为面前遇到的一些困难就停滞不前,相反,我们可以把这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当成是迈向幸福的跳板。既然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勇敢地面对它,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当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叔本华还告诉我们幸福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如果真的如他所说,那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地享受当前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不必为过去的痛苦或未来的迷茫而终日担忧[10]。

叔本華认为我们人生的幸福与艰辛并不是取决于我们在生活中的遭遇,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去应对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性格与品质才是唯一影响我们幸福与快乐的因素,并且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其他外来的因素就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

人们总是只有当不幸降临时,才会期盼那些幸福日子再度来临。也就是说人们在幸福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或者说是身处其中而浑然不知,总想着幸福应该是更高一层次的。只有当不幸真的降临时,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幸福,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该享受此刻,而不应白白让它溜走,到不幸的时候才觉得惋惜[11]。不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能发生的,另一种是不可避免一定会发生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把前者当成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把后者当成是不会马上发生的。如果我们时刻都在为这两种不幸做防备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享有片刻的安宁了。所以应该把握好现在,别等到失去了才觉得惋惜。

痛苦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始终是没完没了的。就像叔本华说的那样:“个人的生活也是一场持续不休的争斗。无论在哪里,人们都会找到拼争的对手,争斗始终是没完没了,到死为止仍然武器在握。”[12]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把这些痛苦的程度降到最低,就要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不可盲目地去追求,否则只会徒增烦恼罢了。

这就告诉我们,自己对待生活的心态很重要。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就看我们拿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它。以至于有的人认为它枯燥、痛苦;有的人认为它丰富、充满意义;还有的人觉得它平平淡淡。从这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在叔本华看来,人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快乐的两个极端之间不停地徘徊,我们不应该对此过分重视,应该对此持一种坦然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相对快乐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三、结语

人生哲学范文第6篇

当时,母亲什么生意都做,哪怕只有微薄的利润,也决不放过。即便勤勉如斯,公司也不见兴旺,财源若日渐枯竭的泉眼,时有时无,日渐稀少。生意的阻滞给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涉世之初的闾丘露薇有欲哭无泪的感觉,偏偏母亲又时不时地玩失踪。母亲不在,闾丘露薇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得替母亲付房租,给亦是员工亦是亲戚的一应人等张罗一日三餐。

折腾来折腾去,终于有一天,闾丘露薇摸摸口袋,只掏出两块钱来。这是她最后的两块钱,花掉之后,明天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只有硬撑着把苦日子过下去呗!母亲不在的日子,闾丘露薇找同学帮忙,跑楼拉生意,苦苦撑着,不让一人挨饿。

后来,母亲从东北发来100箱饮料。面对堆成小山的不知名的饮料,闾丘露薇首先发愁的不是如何卖掉它们,而是哪来的钱交保管费?但她并不畏惧,拉一位同学帮忙,把饮料放在自行车后座,一个推一个扶,走街串巷,挨家向小店兜售。印象最深的是,自行车翻倒在大街上,饮料从后座上摔下来,滚得满地都是。刹那间,闾丘露薇顿感绝望——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在闾丘露薇写的《行走中的玫瑰》一书中,读到这些不曾知晓的她的苦难,让我想起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好莱坞英雄传奇史诗影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里的一句台词:“没有希望,就没有真正的绝望。”面对滚了一地的饮料,闾丘露薇之所以顿感绝望,无他,只因她内心深处仍闪烁着希望之光。

绝望中的闾丘露薇跌倒再爬起来,鼓足勇气,继续推销。转机出现了,一位好心人被她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买了剩余的饮料。经历此番,一大帮人的生计暂时无忧了。

后来,闾丘露薇告别了母亲,以绝望的姿态和希望的心态,开始闯荡职场江湖,做过酒店服务员、仓库保管员和国企文书等,后进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生活才稍稍步入正轨。加盟凤凰卫视后,闾丘露薇成了一名记者,是唯一一位采访海湾战争的华人记者。

经历了那段辛苦的日子,闾丘露薇用自己的哲学学养,归纳出“两块钱的人生哲学”——“很多时候为了生存,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韧劲来面对这个社会里面的人和事情……艰难的时候,勉励自己一定要走下去。”

绝境中,仍心怀希望勇敢地走下去,终能走出阴暗,走到人生的明媚处。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反之亦然。身处困境中,最要紧的不是怕陷入绝望的泥潭,而是在绝望中找寻到希望的方向,勇敢奋争,并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再大的困难也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前方阳光正灿烂无边。

人生哲学范文第7篇

下面这十大人生道理你应该尽早懂得:

1、活在当下。

生命并不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时间,而是你呼吸着的时时刻刻。现在――此时此地――就是你所有的人生。所在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应该生活在充实、善良和平静之中,而不是恐惧和遗憾。此刻你可以尽你所能做到最好,因为谁都指望不住,包括你自己。

2、一辈子并不长。

这是你的人生,你必须为之奋斗。为你认为对的事情奋斗,为你的信仰奋斗,为那些对于你来说重要的东西而奋斗,为你爱的人而奋斗,记得告诉他们:他们对你很重要。要知道此刻你是幸运的,因为你仍然有机会,因此停留片刻,好好思考一下你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今天就开始行动。不要等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3、今天的牺牲和努力未来都会有回报。

说到为梦想而奋斗――学位,创业,或其他任何需要时间和投入才能实现的个人成就――你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愿意过几年大多数人都不愿过的苦日子,只为拥有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幸福余生?”

4、拖延会让你成为昨天的奴隶。

当你积极主动的时候,昨天就好像一个好朋友,帮你卸下背上的负担。所以要做什么事现在就开始吧,以后你会感谢你自己的,相信我,明天你会为今天就开始行动而感到高兴。

5、失败只是成长的课堂。

那些受到挫折却仍然怀有希望的人,那些尝过失败滋味却仍然拥有信仰的人,那些受过伤害却仍然相信真爱的人,美好的东西终会降临到他们身上。因此,永远都不要为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情后悔;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抹去或遗忘。把这些经历都当做教训,继续有风度地前进。

6、最重要的朋友是自己。

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无需他人的批准。在和周围人建立的关系前,你首先得和自己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你要觉得自己眼中的自己是有价值和受欢迎的,这样你在他人的眼中就是一个自信的形象,才能自信地与他人交往。

7、行为见人心。

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说话很得体,但是最后你认清他还是通过他的行为。因此要注意人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会告诉你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

8、小小善举成就美好世界。

对那些辛苦度日的人们报以微笑。善待他们,善意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失败的投资,只要有人类就有爱。要学会给予,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不是因为你拥有的太多,而是因为这世界上有很多人觉得他们一无所有。

9、破茧成蝶的美好生活有伤痛。

你会失败,会成功,会犯错误,你活着,你在学习。你是人,就不会十全十美。你会受到伤害,但你还活着。想想你还活着,这是多么珍贵的权利――能呼吸,能思考,能享受,能追寻你喜欢的东西。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有悲伤,但也有很多美好。即使受到伤害,我们也要保持前进的姿态,因为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在人生的转角处会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人生哲学范文第8篇

1、塞翁失马的哲学含义是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

2、塞翁失马是一个成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选自《淮南鸿烈集解》中的一个典故,衍生为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