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名著推荐

名著推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名著推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名著推荐范文第1篇

1、《挪威的森林》 :作者是村上春树;

2、《苏菲的世界》 :作者是乔斯坦;

3、《漂亮朋友》:作者是莫泊桑;

4、《泰戈尔诗集》:作者是泰戈尔;

5、《顾城诗集》:作者是顾城;

6、《北岛诗集》:作者是北岛;

7、《海子诗集》:作者是海子;

8、《一颗心的沦亡》:作者是茨威格奥;

9、《人生的枷锁》:作者是毛姆;

名著推荐范文第2篇

1、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

首先利用课文抛砖引玉。《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外读物建议”中对名著阅读教学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苏教版初中阶段“名著推荐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体裁涉及童话、小说、散文。因此,教师首先要围绕《课标》,善于利用课本资源,把其中的章节作为切入点,只要找准了切入点,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可以调动起来的。

其次,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途径。在“名著导读”中,首先是对每本著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的介绍,然后有“阅读建议”,最后是“精彩片断”和“点评”。读了“精彩片断”,再看主要内容的简介,许多学生都会产生一些探究的想法。如引导学生读《水浒》时,就是利用课后的精彩片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让学生了解了鲁达路见不平,帮助金氏父女逃过卖肉屠户镇关西的欺侮,三拳打死了镇关西的故事,认识了鲁达豪爽仗义的性格特点。这时教师可以就此进行拓展,告诉学生这只是《水浒传》中关于鲁达的一个故事,他还有“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故事,也都非常精彩,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在课外去找原著来看。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喜欢展示自己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读书笔记展评、佳作推荐、人物评论、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中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提高各种技能。如我曾经开展过阅读名著的“专题性读书活动”。每月拟一个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书目。可以按照作家的风格,也可以按作品的特点或时代特征拟专题,如“走进鲁迅”“我了解的文化名人与名著”“我喜欢的外国名著推荐”等,专题学习小组中的同学分工合作,读书、查阅资料、积累,最后,全班在探究中交流读书成果。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老师在此过程中适时作出点评,用中肯的评价、鼓励的话语去激发他们发表见解的热情。还可通过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讲名著故事接力比赛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3、利用好图书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校的图书馆,是一个不容错过的资料宝库。我们可以给学生借阅“名著解读”等书籍,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阅读名著。现在改编自名著的电影、电视剧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这些音像资料,了解名著内容,同时告诉他们,这些经过改编的东西,有些内容已经和原著不相同了,难道你不想看看原著还写了什么吗々这样,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到作品中去,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现在对习惯于阅读漫画等“文化快餐”的学生来说,较长篇幅的作品使他们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摘录法、提纲法、写心得体会法等。我在上名著导读课时,常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写、抄、评,评介鉴赏,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门道。当学生习惯用某种正确的方法解读文本时,学生就拥有一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将里面的风景看个究竟。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摘抄名言警句、精彩语段是写读书笔记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把阅读中感受最深、启发最大的内容写成简评或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名著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里面的作品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无论是哪类作品,都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人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精神追求,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在学生初一入学时,我根据苏教版推荐的名著目录,有目的、有计划给学生列一份推荐书目,让学生按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管选择什么名著,只要乐于阅读,善于阅读,都能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名著推荐范文第3篇

一、多种方式,激发阅读的兴趣

1、看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用看课本里的插图的方式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让学生仔细观察《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插图贝多芬像,说一说他看插图后觉得贝多芬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然后简单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告诉学生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贝多芬,激发学生的阅读《名人传》的兴趣。

2、放影片激发阅读兴趣

放影片也可以很好地激起阅读兴趣。如播放《水浒传》的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让学生对《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有初步的了解,告诉学生《水浒传》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3、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上《杨修之死》这篇课文时,生动讲述“园门阔”“一合酥”等故事,接着告诉学生这些吸引人的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二、循序渐进,推荐适合的名著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老师关注的名著更能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在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后,选择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名著,学生会有兴趣阅读,去寻求这些名著受到老师青睐的原因。

有些名著内容较深,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因此,一开始教师应选择一些文字比较浅显、故事性强的名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便能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慢慢的适应并喜爱上名著。

三、略读精读,教给阅读的方法

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略读法是通过对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指的就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名著推荐范文第4篇

一、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形式

现在网络资源十分丰富,视频、flash、音乐、图片等各种多媒体形式都可以拿来为名著导读课服务。这些形式常常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名著导读课的首要任务。

在网络资源的筛选上教师必须要下功夫,需反复斟酌才可。所选的多媒体形式必须要符合这本名著的内容,还要符合它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对理解名著产生切实有效的作用。不能为了使课堂看起来花哨、活泼而找一些不切合名著实际的内容,这样对名著导读有害而无益。

例如在《海底两万里》的名著导读课上,可以在导入阶段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一览海底的奇异景观,欣赏海底数之不尽的动植物,学生必然会被这种神奇美妙的景色所吸引而发出感叹,从而产生对海底的浓厚兴趣,这样有利于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下面阅读原著精彩曲折的情节和理解作者超前非凡的想象力做好铺垫。

二、巧用想象和猜测

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就是激趣,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想象、猜测的形式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达到了名著导读课的首要任务。而想象和猜测的运用要求教师能设计合理的环节和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按照学生的思路设计好问题,既要能顺利地推进教学进度,又能吸引学生。

如在《海底两万里》中可以通过将原文中描写人们未知的潜水艇的句子逐句展示,让学生猜猜这究竟是深海中的一个什么物体。

它“体积非常的巨大”。

它“游动的速度非常快”。

它“会发出神秘的光”。

它“会突然喷出两道水柱,射到150英尺的高空”。

它“神出鬼没地在各个海域活动,遇到它的船有些被撞坏了,有些干脆消失了”。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必定是七嘴八舌,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被积极的调动,对这本著作必然有了浓厚的兴趣,也肯定愿意去阅读原著了。

三、内容梗概和精彩片段相结合

片段的选择也要反复思量,或能将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能很好地表现名著的语言风格,或是名著的亮点,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因为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能呈现的片段也不应多,要有充分的代表性和精练性。

例如笔者执教过的《活着》名著导读课,先展现了福贵起起落落的坎坷一生,使学生对主人公福贵悲惨不幸的一生有了了解。然后选取了几个片段,如下:

片段一:到了城里,看着离那户人家近了,我就在路灯下把凤霞放下来,把她看了又看,凤霞是个好孩子,到了那时候也没哭,只是睁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脸,她也伸手来摸我的脸。她的手在我脸上一摸,我再也不愿意送她回到那户人家去了,背起凤霞就往回走。凤霞的小胳膊勾住我的脖子,走了一段她突然紧紧抱住了我,她知道我是带她回家了。回到家里,家珍看到我们怔住了,我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家珍轻轻地笑了,笑着笑着眼泪掉了出来。

片段二:寒风从门缝冷飕飕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冷,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这两个片段,第一个着重表现福贵一家相依为命,贫穷但却又温暖的亲情。第二个片段重在展示福贵的亲人相继去世的悲痛,表现他的伤痛,从而凸显文章的主题。

四、借助名家名言

许多名著都有名人名家作过评价,或者有民间的俗语,这些名言对名著的概括性较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并且通过这些名言给学生推荐名著,容易产生名人效应,见效明显而快速。

例如关于《鲁滨逊漂流记》可以借住卢梭的“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推荐,用民间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来激发学生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兴趣。除可以用名人名言推荐名著之外,也可以推荐它的作者,如《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名著推荐范文第5篇

可是在现实中,名著阅读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学生离名著越来越远,阅读变得越来越假。当大量的“搞笑剧”、“穿越剧”、“古装爱情剧”、“动漫片”充斥荧屏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哪里还有兴趣再去读那些晦涩的鲁迅和雨果?一个个被各门功课作业逼得累到深夜的学生哪里还有时间有精力再去翻那些“累人的大部头”?学生书包、桌屉里塞满了玩具、MP3、手机,哪里还喜欢买《简爱》和《人间喜剧》?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许多学生不得不在考前“搞突击”、“背资料”、“写卡片”,充其量只是记一记名著的名称、作者、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囫囵吞枣而已,至于作品的细节、语言特点、思想内涵就茫然无知了。因此,名著丰富的知识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名著精美的写作构思和语言学生无法借鉴,名著真善美的思想学生无法得到熏陶。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名著阅读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

一、知识层面要真读

只有深入阅读名著本身,才能掌握具体实在的一些东西。从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文学名著的考查趋势来看,不仅仅停留在常识方面的考查,而是更注重对具体内容甚至是细节的考查,甚至要求学生对文学名著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要达到“鉴赏”、“评价”, 如果没有读过原著,可能就要失分。如:“下面几段话中,甲、乙、丙、丁分别指谁?”①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避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③【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他曾说:“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④快到收割的时候了,麦子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再如:“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这个分析对不对?

从以上试题可以看出,如果学生不深入读原著,就难以判断出具体情节当中牵涉的人物、事件,更不能完整地感受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思想主题。

当然,真读并非易事,不要说古今中外的名著浩繁如星,就连《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十几部作品要全部读完,也要花很长时间和精力。

首先要有计划,统筹安排。阅读任务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语文教材中“名著引读”评介的书目,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分年级、分学期选定课外名著必读书目。比如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就推荐他熟悉的,如《西游记》、《童年》等,还可根据所学课文选准时机,适时推荐:学了《丑小鸭》后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教了《荒岛余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等等。八年级阅读《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和《名人传》。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鉴赏能力,就阅读《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简·爱》、《格列夫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切不可贪多求快,或等到快中考了才搞突击,以讲代读,以练代读。

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根据实际,同学们可以采取“精读为主,泛读为辅”的阅读法。泛读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书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大大小小的标题和能反映其内容的字、句、段落;精彩部分和难点,就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精读时可以品人物、品情节、品写法、品语言等。

二、能力层面要真学

我们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能得点高分或高谈阔论时炫耀一下自己的学识,更多的是汲取名著当中精美的语言和新巧的写作构思。众所周知,许多名著,首先是语言艺术的典范。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的形象以及主题的展示都靠语言的魅力而闪光。语言艺术是决定作品共鸣度、感染力甚至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表现风格。当我们读到《繁星》和《春水》,就会感受到冰心语言的温柔亲切、微带忧郁、含而不露、清新秀丽;当我们读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时,就会感受到鲁迅语言的凝练、简洁、顿挫而又富有回味;当我们读到“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时,就会感受到莫泊桑语言的简洁、锐利、同情;当我们读到《巴黎圣母院》时,就会为雨果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瑰丽的色彩和感情澎湃、气势磅礴的语言而折服。

除了学习语言,我们还要体会文学大家们是怎样构思文章框架结构、怎样构思人物塑造、怎样剪裁各种事件场面的。

因此,在读名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动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是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进而指导学生欣赏语言,写批注,或进行语段的仿写,还可以写读书心得体会、写读后感,甚至缩写、改写。总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愿文学名著能给我们的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思想层面要真悟

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人心浮躁、行为乖张、人格异化、精神功利、品位低俗,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凶杀打斗,浸泡于蹦迪的刺激喧嚣,(上接第7页)缠绵于QQ虚幻的情感,对知识、对科学的追求淡化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没有了,对理想、对人生的庄严感消失了。在快餐文化的盛宴中,我们有许多学生已经迷失了。

是的,读高尔基《我的大学》决定不了你能否考上大学,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决定不了你能否成为名人,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不能帮你换更多的钱,但它们至少能启迪你的人生、陶冶你的性情、培养你健康的心灵。

“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 ……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们跟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是简爱的经典语言,她告诉人们,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应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庄重的尊严生活。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能被打败。”这是《老人与海》中那个“硬汉”形象。

人的生活处处充满痛苦,充满挫折,充满难以逾越的挑战,无论它们有多么强大,也不要消沉和退缩,你可以被打垮,但你不能轻易言弃。你可以最后没有胜利,但你必须努力地奋斗在其中的每一个过程。

名著推荐范文第6篇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在接手新一届初中生的时候,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应该对家长们进行指导,告知他们阅读名著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的帮孩子们搜集一些名著并且辅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名著是知识堡垒的制高点,只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其他的事物都可以得心应手。”这是余秋雨先生对于名著阅读的一个形象的说法。虽然有些名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只有把这些名著真真正正的读透读懂,才能让学生们从这些名著的身上学到更多具有价值的东西。另外,还需要澄清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对于名著的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

二、推荐给学生有质量有效用的作品

初中的孩子有其各自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来选择名著。

像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头脑中还充斥着一些童真童趣的幻想。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们推荐名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童话类的书目,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而一些语言活泼的书则可用于他们课堂演讲或是课下自己阅读。同时要给他们规定一些必读名著,比如初一上学期必读《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等,下半学期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尔基的《童年》等等。此外,还可推荐一些比较浅显的名著比如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来供暑假或寒假的时候阅读。

对于初二的学生,他们在思想和阅读能力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这时,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合适的类目,比如像小说、散文、传记等,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再让他们分期读一些名著,前期可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后期读一些传记如《名人传》、《居里夫人传》等。而寒暑假,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读一些文言文版的名著,比如《水浒传》等。

等到了初三,大家都为了中考紧张的学习,为了不影响学生们全科目的发展,老师应尽量安排学生们阅读一些散文,舒缓一下它们紧张的学习气氛。

三、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教师应当把学生课外阅读名著这一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对于学生的名著阅读严格要求,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并且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吸引自己的部分摘抄下来并背诵,然后,定期对学生们进行抽查。比如读《鲁滨孙漂流记》,老师可以安排他们两周之内读完,读完之后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作品主旨,对于框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而且要要求他们能回答一些具体问题,如: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鲁滨孙在荒岛上住了多长时间?鲁滨孙居住的地方必须符合哪四个条件?鲁滨孙带了什么样的牲畜到荒岛上?鲁滨孙一共出海航行了几次?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来督促学生们彻彻底底认认真真的进行阅读,保证阅读质量。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发现问题,对于不懂的知识要乐于去请教他人或老师,并善于总结问题,善于积累,善于发现。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应当不断进行思索和想象,将已有的知识和名著中的一些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比如,初三人教版教材中有课文《骆驼祥子》(节选),在阅读《骆驼祥子》原著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联想到课文中的一些相关内容:

作者情况:《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它的代表作品还有《四世同堂》等。

主要人物情况:骆驼祥子起初是一个老实、坚忍又肯吃苦耐劳的人,到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并吃喝赌又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名著推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名著阅读

名著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语言知识的积淀,是文化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给人们以心灵上的震撼与精神上的洗礼。青少年阅读中外名著,一方面可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发展自己的语言思维,提高阅读赏析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比照,理解感悟可以进一步地陶冶情感,净化灵魂,振奋精神,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

1.新课程在名著阅读选择上的误区

1.1把名著等同于长篇小说

从新课程推荐的书目来看,全部都是长篇小说。长篇小说这种鸿篇巨制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含量和文化传承的厚度无疑是“博大精深”,所以在人们印象里,就形成了名著就是长篇小说的思维定势。教学中常常把一些经典的其他文章定位于名篇,而且名著要高于名篇。新课程的推荐目录也是这种潜在思维定式的反映,以至于造成了在落实环节中的种种现实性难题。

1.2名著阅读有效率等于名著阅读量

对名著阅读的客观把握缺乏定性的规定,仅仅引入了一个阅读量的泛化标准。对于阅读量这个量化指标的引入,笔者也一直持怀疑的态度。实践证明,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成正比相关的关系,单独引入一个阅读量的参数指标,如何去衡量,这样的定量指标完全是数量的体现与反映,根本不能代表学生名著的阅读效率与理解程度。

1.3名著阅读上缺少一定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文背景

新课程推荐的语文名著阅读大多是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作品。很显然,经过若干年的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有了变化发展。从文学作品发展的角度而言,作品的思想的价值意义及效用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比如施耐庵的《水浒传》不可能突破作者自己受封建思想“忠君”的影响,因此该作品就打上了很深的封建忠君的烙印。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需要的是体现人生价值追求、解答心理困惑等一类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激情,引起共鸣,学生也就不感觉到这样的名著离他们遥远了。

2.名著阅读的深层价值取向探析

2.1以考促读,增强名著阅读的考查度。

尽管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突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的主要意义,但最终的评价机制还是靠一张题卷来衡量。因此加强名著阅读考查等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压力与不足。

2.2增加名著中的精彩之处。

文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学生需要借助阅读来感受文本中的人物思想命脉与情感取向。名著中的精彩之处往往是上述反映的最好例证。为此,我们可在教材量上再作增加,以弥补其中的不足。

2.3创新教学思维与模式

鼓励学生利用名著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想象,通过阅读、写作、观赏等形式来鼓励学生走进名著,走近文中的人物,与他们进行探讨交流。建议学生多背诵一些经典名言警句,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知识。

3.名著阅读的训练策略

3.1把名著阅读渗入写作教学,把名著“缩写”、“改写”导入原创作文序列,做到读写结合。

名著的阅读对于写作来说是一种势能的积累,久而久之就会对写作意境的创设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笔者一直主张初中生的写作着眼点和切入点是千字文,这是基于初中生的实际而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写作观点。千字文的读写可以在短时期内提高学生的规范写作表达能力,这是写作的初始能力。学生如果能潜心阅读名著,特别是长篇小说制式的名著,则可以使写作进入厚重而绵柔的更高境界。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对名著部分章节的仿写或者整体缩写也是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一个手段。如果仅仅笼统地要求学生阅读,而不采取相应的控制评价系统,那么就是放任自流。适当的仿写和缩写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开放性的创作思维,不仅能使学生视野开阔,更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3.2利用名著做学习的文本,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拓展延伸。

从近几年各地中考对名著阅读命题的变化来看,了解掌握名著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并对其个性化点评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高度的人文性和现实性的融合是所有名著的一个共性特点,中考命题对此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受知识结构和阅读数量的限制,中学生在对人文特质内涵的把握上,除了照本宣科地进行一些生硬的复述外,还不能把名著中所渗透的作者的人文思想很好地表述出来。

笔者摸索出了一个比较实用的办法,那就是找一些与名著阅读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阅读。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给学生找来了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曹操的《魏武诗集》,还有《易中天品三国》、笔者拙作《三国人物访谈系列》等相关作品,使学生换个角度看三国,既增加了阅读的厚度,也使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本源用较为客观的方法去分析看待历史人物。有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要求父母将他们带到邺城遗址去探寻曹操故都,有的学生和我探究建安文学的风格,使品三国人物成为一种班级文化的时尚。

3.3把观赏影视作品和原著阅读进行对比阅读,强化整体性的形象性。

名著推荐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名著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05-02

一、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意义

文学名著是经过时间与空间考验的文学作品,也是人类思想的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使人明理、益智,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为。特别是对正在形成世界观的大学生而言,阅读文学名著更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净化其心灵。文学名著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非常深刻,且内容丰富,通过世界各大文豪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前人的引导对学生人格的健全更是大有裨益;其次,可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提高大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体系

1.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学名著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学生而言,老师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他们触摸到文学名著中那根最富感染力的神经。因此老师在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时要遵循深入、细致、灵活的原则,在深入挖掘进文学名著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课内阅读引导的教学目标。比如教材中的戏剧单元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分组对课本剧目进行演示,为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设置最佳创意奖、最佳角色诠释奖以及优秀团队奖等各种名目的奖项。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文学名著,才能产生正确的感知,然后再将这种感知反映在其所扮演的角色上;而角色扮演的过程,无疑又是对原著加深记忆与理解的过程,一举两得。此外,排练一台戏剧并非一人可为,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合作,所以整个过程也是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十分值得推广。

2.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空间的延伸

阅读的过程可以全面提升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其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最终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因此要使阅读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将阅读的魅力延伸到课堂以外。不过相对于更加直观的影像、视频、图片信息而言,文学名著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这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因此老师要采取有效措施,让课外文学名著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将老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推荐贴近学生生活及思想的文学名著,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阅读品味,先学生一步深入到对文学名著的理解中,将最精粹、最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推荐给他们;如有必要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要求学生认真执行阅读计划,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与阅读效率,比如实行学分制,将文学名著阅读计划的完成情况列入期末考核等。其次,老师要做好课外阅读活动的动态指导工作,在激发学生整体阅读热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制订阅读计划;向学生推荐一个“面”,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比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一本或某几本名著的阅读。最后,老师还要向学生灌输一个重要的观念:虽然文学名著阅读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可能比较吃力,但是越是读起来吃力的书,对你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帮助就越大。

3.阅读既是一项个人活动,也是一项群体活动

说阅读是一项个人活动,是因为阅读的过程需要一个安静的心境仔细品味,这个过程体现出明显的个人化特征;但是阅读又是一项群体活动,这是因为在文学名著阅读过程中,交流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交流空间,更多的交流渠道。比如每节课可以预留几分钟,让学生谈论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收获的名言警句;而在课下,交流的途径更多,读书论坛、微博等各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以获得更多的阅读成就感,拓展阅读空间,扩大阅读范围,最终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4.改善评价模式

对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定级评价的方式,以激励为主,全面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内在动力。在期末考核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与文学名著阅读相关的能力拓展题,比如“文学名著阅读收获陈述”或“名著细节品读”等,促使学生重视日常积累,全面提升其文学素养,最终实现提升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从某种程度来说,网络构建了一个交互式的、平等的、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因此提高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辅助大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引导学生在网上对名著展开讨论,热情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关于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促进网络读书活动的健康发展。

(三)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培训措施

对大学生而言,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要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固定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述的内容。所以在阅读与理解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声音才更为难能可贵。

三、结语

总之,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塑造完整的人格,帮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其审美能力。因此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师的培训等各种措施,拉近大学生与文学名著的距离,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成. 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

[2]李芬. 运用名著导读法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以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为例[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

[3] 孙淑华. 后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现状及对策[J]. 图书与情报,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