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修养身心

修养身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修养身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修养身心范文第1篇

修:钻研、学习、修养。身:性格、人格、素质。

修身即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修身不仅包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修身为本体现于日常人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做人,后做事”。无论做什么,首先也要修养好自己,学会做人。这是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要把握这个核心,首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修身的准则,用在自己身上,在自己身上贯彻修身为本的原则。离开修身为本这个原则,也就丢掉了传统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来源:文章屋网 )

修养身心范文第2篇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先秦诸子主张“天人合一”。中医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例如《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天地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作适当的调整。《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又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意思是,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传统中医药以人为本,从整体上把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协调统一。只有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关注人的生命健康,才能实现人体内部及其自然界和社会的协调统一,达到治病救人、延年益寿的目的。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曾著有《太极图说》:“无极太极,阴阳互摄;阳变阴合,生生不息;动静有序,刚柔相济;共生共存,天地人和。”对人而言,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3.内外兼修的修身观“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修养。即人不仅要让外在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同时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达到“表里如一”,实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盘山语录》要求人积善心:“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心方成,可不慎之!”道教所提倡的“内修”主张个人的自律,与“我命在我”的主体性一致,这也是道教“内修”的本质与核心所在。包括练武之人,既注重修炼内功即内力的提升,又注重外功即拳脚功夫。武术精髓内三和与外三和“内三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外三和:手与足合、肘与膝和、肩与胯和”,也是强调形意结合,修身与养性并举,达到形意兼备,内外合一。

二、中国传统养生观的具体体现

中华养生文化以健康与长寿为目标,内容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起居、时令变化、食疗与药疗、运动与休闲、心理调适、心情与性情的调养乃至爱情、婚姻、家庭、工作诸多方面。对养生文化作深入研究与推广,能够让人更好地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同时丰富人们的养生文化知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和健康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得到更好地发展。西汉的《淮南子》一书认为:人体生命系统(古称“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人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是生命的主宰(“制”);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只要“一失位,三者俱伤也”。中华原创医学是这个原则,“养生之道”也是这个原则。我们现在将“养生”局限为食疗、药膳,有以偏概全之嫌。养生就是养身、养心与养气。

1.养身与“劳其筋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无外乎养身与养心,古人特别看重养身与养心并举,如孟子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298“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养身;“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是养心。养身首先要养心,养心是为了更好地养身。孟子的这段话,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座右铭。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练动功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当运动能通筋活络、舒畅气血,对抗身体的老化。正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可见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中国传统锻炼身体的最好手段是练武。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秦人在商周时代,地处边疆,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10•傅功振:中国传统养生的哲学思考第29卷以尚武著称。商鞅变法后,军功可封爵。人们也以武力高为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2]357这是秦地的民歌,《诗经》中的精品。直译过来就是:“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这一慷慨激昂的征战誓言,震撼人心,流传千古。我们现在更应该把它重新唱响起来。古圣先贤在长期教育晚辈的过程中总结出的《警世贤文》一书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勤奋励志,劳其筋骨方面的俗语警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至今有着非常现实的警世作用。

2.养心与“苦其心志”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养生的根本仍在于养心。中国传统心学,其精髓是:天下万学,终究归于心,心未萌动,善恶不知。心一萌动,善恶便知。天下万学,即心学。天下万事,即心事。天下美丑,出于刹那之心。从心治学。从心做人。无一时不是心。无一事不是心。心即万物。养心就要“苦其心志”,做到“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其关键在于“静”。道家把“清静”的养生之道与治国之道相提并论。老子就曾经反复强调,“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佛教的所谓八戒即“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八条戒律,“戒”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护身符”。“斋”指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斋”有净化身心,远离妄想的作用。“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欲与饮食。八戒就是为了抑制欲心,所以要持斋。这就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足见佛教也是非常看重养身与养心的,养心重于养身。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宁静”对于养心的重要作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静以修身”,可以看作修身养心的千古绝唱。的确,单纯的动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两大法宝。尤其是在繁忙的公务中如何保持心态的平静,这往往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有条不紊,就是要做到事再多,神不乱,心不烦,人动心静。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很重视修习静坐养生,均收到良好的修身养性和创造业绩的效果。静坐养生,即双盘足,单盘亦可。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近,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己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养生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镜》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年近九十时,他高兴地在《戏遣老怀》诗中写道:“己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静坐养生的健身效果从中可见一斑。初习静坐不必勉强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钟、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宁静的作用不仅仅是静心,而且可以帮助立德,正所谓“静坐常思己过”。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必要前提。“大德者必得其寿”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代学士崔铣的《六然训》云:“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其平和的心态、宁静的心灵至今仍可以成为我们养心的座右铭。

3.养气与“修齐治平”《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气有来自父母的先天精气,有物质的水谷之气,还有呼吸而成的肺中清气。人一生讲的就是一口气。在娘胎凭元气,人一生即“人活一口气”,人逝世就是咽气。养气,就是要养志气。古人从来都把修身养性与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道家学说中,修身、养生也被视为治国的基础。老子说过:“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讬天下。”庄子则更明确提出:“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庄子•天地》);孔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修其身而天下平”。儒家学派永远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作为养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当是修身的目标,也就是养身与养心的目标,志存高远,有所作为,以更好地修养身心,使身心得到更大的愉悦。养气,就是要养正气。要养正气需先除邪气、害人之气。古人对此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正气,是以陶冶道德情操而实现修身正身、养生养性,追求身心健康的独到见解。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解释为,那浩然之气,就是用正义去培养它,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否则就会使人疲软衰竭。可以说,有生命的人必有气,人人都是个气筒子,每个人都有气场,无非是气场大与小,或者是你的身上散发的是正气、和气,还是恶气、邪气。练武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之道,究其根本也是强调养心、养气。我国许多古圣先贤都非常看重修身、养性、养身、养心、养气的统一。比如欧阳修、苏轼、陆游、朱熹、程颐、辛弃疾等,从他们的一些逸闻趣事和诗文可以了解到,他们长期坚持静坐练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白居易20岁就出现了“未老而齿动发白”的症状。但他坚持修身养性却活到了75岁。他乐天知命,在《达哉乐天行》中写道:“生死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认为“心是自医生”。“无忧乐性物,寡欲清心源”(《养拙》),“寡欲身少病,乐天心不忧”(《求崇里观居》),总是处于一种安然自得的恬淡心境,保持身心健康。他除了坚持清茶淡饭以外,积极练功,坚持散步,参禅打坐,精习气功,也是白居易养生健身的重要手段。

修养身心范文第3篇

1、御花术每60级提升1%的气血上限,每50级提升1%的防御上限。

2、种花之人常年与花草树木打交道,通过与经年累月与花木相处而研究出来的一套修养身心的秘技。御花之术旨在从草木生灵的轮回中体悟自然与生命之道。御花术修习到一定程度,气质渐显,甚至能提升整个人的容貌长相。

3、泠月弟子做门派任务------【送盆景给李婆婆】,完成此任务20次左右后会习得;是一个泠月门派弟子专属秘技;之后做盆景任务的时候可提升御花术等级。

(来源:文章屋网 )

修养身心范文第4篇

我们家门口有一池荷花,每到夏天,一池子的花就会像蝴蝶张开翅膀一样张开它的花瓣。一时间,好像所有的动植物都成为了配角,那抹清纯的粉红盛开在百花之中,实属我们小区的一道奇景,许多其他小区的都会过来观光,给闷热的夏天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走进荷花池仔细看荷花,我们会发现书上对它的描写一点也不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同时那淡淡的清香也同样沁人心脾。你看那露水从花瓣上滑落掉进池水里泛起涟漪,荷叶的枝随着威风轻轻抖动,这真是一副绝美的夏日风景图。

可是现在很多人把一些垃圾丢进池子里,我的天呐,这可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花中仙子,你们忍心这样破坏它的美丽吗?请尽快停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让我们能更好地欣赏这如画的风景,这不仅仅是在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在修养身心,请不要用你们的低俗来玷污它。

修养身心范文第5篇

乡村的夜晚格外的安静,不似城市那繁华的街道。一到晚上睡个觉都不安慰。到处都是车笛声,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在城市居住一点儿都不适合,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就该居住在安静的小乡村,乡村真的是个很适合休息的地方。每到晚上除了虫鸣声以外就不会再有别的什么声音了。

小乡村最适合修养身心,可以让人的心变得安静,可以让人更加安慰的入睡。晚上躺在床铺上的时候,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感觉格外的好,睡觉的时候也不觉得心烦意乱啦。在学校住宿,每晚都听得到噪音,本来放学就迟,来睡觉的时候还有噪音,真的是特别的不爽,特别是睡不着觉的时候会感觉更加的烦躁。

我喜欢乡村,乡村的空气比城市的更清新,环境也比城市的更好。索爷现在有许多人喜欢居住在郊外,而不愿意居住在城市。白天在城市上班,到了晚上就回到郊外的家。郊外的环境、空气都比城市的好。现在生活水平更高了,经济也更加的发达,人们开始对吃、穿、住、行的要求更加的严密啦!

我喜欢乡村中那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

修养身心范文第6篇

“亲爱的克拉拉,”年轻的男子在字条上写道:“请原谅我再次打扰你。我的记忆如此之坏!我昨天向你求爱,而现在竞一点儿也记不得你当时说的是‘行’还是‘不行’。”

“亲爱的威尔,”年轻的女子用纸条回答说:“见到你的字条真高兴。我记得昨天我说的是‘不行’,但是我实在想不起是对谁说的了。”

急诊须知

某家医院规定,医生、护士下午5点半下班。为了急诊病人的就诊,在这家医院的门诊部门口挂着一个指示牌,告诉人们医生下班以后有急诊的病人怎样处置。指示牌用很长的篇幅列举了各种细则,在哪儿能找到看护,怎样和看护联系。看护来之前做些什么等等。然后,指示牌的最后一段写着:如果你真有时间把这个细则读完,那么你的病就不是急诊,明天上班后再来吧。

补牙佳品

牙科医生:“你喜欢在你的牙洞里用什么作为填充物?”

病人:“巧克力!”

善变的医生

一位老太太偶感风寒,和她的十八岁的孙女一起看医生。

“解开你的上衣扣子!”男医生对姑娘几乎是命令地说道。

老太太连忙说:“不,医生!我才是病人。”

“那么请伸出你的舌头!”男医生说。

不能用手

一个医生走在街上。

对面跑来个小伙子,撞在医生身上,把他撞倒了。

医生大怒,站起来拉住小伙子,举手就要打。小伙子忙说:“您用脚踢我吧!请千万别用手打。”

医生问:“为什么?”

小伙子说:“我估计您用脚踢,我丧不了命,但我听说,不管什么人,一经您的手就没命了。

《格言联璧》

――(清)金缨

1、言语知节,则过失少;举动知节,则悔恨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2、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生。   3、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4、节制欲念,修养身心,安贫乐道,摒除机巧,是驱逐病魔和不幸的良方。

5、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6、知足者,天不能贫:忍辱者,天不能祸:无求者。天不能贱:外形骸者,天不能病;不贪者,天不能死;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7、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8、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从容歌

文/那秋生

山从容,它燕峨壮观,风度坦然。

水从容,它逶迤缓行,风致翩然。

云从容,它飘逸出没,风情蔚然。

月从容,它婉丽柔和,风韵恬然。

生命悠悠,亦当从容不迫。

从容处事,不躁不乱。

从容待人,不卑不亢。

处事从容则有余味,待人从容则得余年。

从容是健康的心态,明媚的气象。

从容是镇定的情绪,朴实的作风。

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外不愧人,内不愧心。

“自供清淡精神爽,人事从容日月长。”

人生多有不测,何须自寻烦恼?

修养身心范文第7篇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藏中的一颗明珠,养生学包括气功学、食疗学、心理卫生和心理治疗学等。中医养生学易学、易行、易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学术思想已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其中中国气功尤受青睐。目前国内气功门派众多,习练气功者不计其数,但其中也不乏不明门径而盲目习练者,所以有“练功者如牛毛,成功者如牛头”之说。

我自幼受先祖父春庭公教诲,先祖父长于内养功法,他认为:养生修性之秘在于处柔,即老子《道德经》之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寿终时年108岁。

正派气功,要在修炼上做到信、勤、坚、恒。我在四川省曾举办多期气功学习班。1986年成都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气功有明显抗衰老作用。

我每天早晚坚持修炼气功,午眠半小时以静观内养。平时除应诊、讲学外,空暇之际则兴谈古今佛道儒和医易诸学。

修身养生,修性养生,要在养心。要注意身体与精神双重修养。即重在修养性功和命功,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触。精气神为命功三宝,慎则精气内藏。

凡遇不顺畅的事莫要烦恼,调节心理可按《卫生宝鉴》的方法: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视荣华富贵如行云流水。最近赠四川某方丈楹联足可窥修养之一斑:“六道升沉如儿戏,一心不住正菩提。”

七十年代因车祸脑外伤后继发糖尿病,依靠内修功法,练功为主控制糖尿病,未发现并发症或继发病症。

我的饮食以粗粮淡饭,洁净新鲜瓜菜,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因而少有感冒及胃肠炎。有时外出饮食不慎而致胃肠炎时,采用节食自养,或配灸关元、气海、足三里。有外感不适时,即自我导引、抚摩之法以防治。在气节交错之日,如立春、冬至等,用大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诸穴以培元扶正。

修养身心范文第8篇

养德养身只一事

在王阳明看来,心是一切的本体,自然是身的主宰,养身必得有益于养心,不然便是失去意义。当然,此“心”决不是一团血肉之心,本质上乃是一种精神性的特别是道德性的存在,是德性自我的“真己”。

所谓“养心”其实也就是“养德”,是对作为德性自我的“真己”的养护。而这种德性的养护,无疑会反过来有益于身,这就是“克己方能成己”的“吾儒自有的神仙之道”。

因此,王阳明进一步提出道德与生命的统一问题,“大抵养德养身只是一事”。

先生提倡“四真”与“六心”。这“四真”为:“真心,无妄念;真口,无杂语;真耳,无邪闻;真眼,无错识。”还有“六心”是:“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总之,他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王阳明强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所以一切修养的目标,就是从“人心”向“道心”的升华。因此,他谆谆教诲人们:“人人皆可为尧舜也”,“当下一悟即可成佛。”

他在《养心告谕》中提出了十一条准则,把如何养心的各种途径说得真是淋漓尽致了:

“示之以无不容之量,以安其情;扩之以无所竞之心,以平其气;昭之以不可夺之节,以端其向;神之以不可测之机,以慑其奸;形之以必可赖之智,以收其望;守之以无不慎之操,以为其官;学之以无不读之书,以博其识;赏之以无不品之雅,以增其韵;舒之以无不旷之怀,以骋其志;息之以无不泯之欲,以宽其行;明之以无不随之缘,以知其时。”

知善知恶即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阳明著名的四句教,首次提出了“良知”的概念,即是天理,亦是道。可以解释为人对于善恶的自我认识,是人所特有的能动表现。

先生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影响极大,其中阐明了“良知”的实质即自主心灵,即自觉发现,即自悟修炼,从而最终完善了他的心学体系。

其一:“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他以为,良知是自我发现,须除去心灵遮蔽。

其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他指出,良知是自知之明,须从内心去省察。

其三:“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他说明,良知是参透内心,要在自省中觉悟。

其四:“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弃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他劝告,良知是人生睿智,要有自己的主见。

王阳明把“致良知”当做一切学问的根本,是圣学追求的归宿。因此,“致良知之外,无学矣。”他说:“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此是孔门正法眼藏,从前儒者多不曾悟到,故其说多卒入于支离。”

他告诫人们:“知此者,方谓之知道;得此者,方谓之有德。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王阳明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待也,故善恶只是一物。”又说:“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人们为世事所累,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利禄缠身,使明镜般的“良知”不能朗现,才出现了善恶和美丑之分别。

为了解除心灵的障蔽,他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应在“过与不及之处”多下功夫以致“中和”,并使美丑、善恶自融,显现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这就是心灵莹彻的至乐境界。

亦知亦行乃大道

王阳明在“静坐”中创建“知行合一”的心学。他对“静坐”养生下过很大的功夫:“究极仙经秘旨,静坐为长生久视之道,久能预知”。他称“静坐”为“默坐澄心”。

“静坐要省察克治,静坐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他强调“静坐”中身心道德的修养,否定朱熹“求理于物”,而认为“吾性自足,求理于吾心”。

阳明先生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启示人们要善于加强自我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尤其重要。

他深深地体悟到:“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一个人如果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就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他留给后人的《戒子诗》,特别强调“心地好”,其云:“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毋轻弃。” 所以王阳明认为:如果没有“心”的主体意识的参与,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无法进行。所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所主张的“致良知”——就是通过主体自我的道德修养,从而合乎天理,体认良知。他认为人们的各种私欲植根于心,蒙昧无知而无法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为和生活,这就是“破心中贼难”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