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艺美术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静 出生于景德镇市,祖籍安徽黟县,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江西省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讲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协会会员,五尺园画师。
她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曾祖父王大凡先生系民间时期颇具影响力的“珠山八友”创造人之一。祖父王锡良先生(一九七九年被国家轻工业部评为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5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王静自幼跟随王锡良先生学习陶瓷绘画,她擅长粉彩人物、山水绘画,画风清新淡雅,色彩简洁明快,即具有气势雄浑、风格豪迈的大江大河之名,也有精工细绘、空灵俊秀,如涓涓细流之作,其作品立意新,注重装饰效果。
近几年来,她的不少作品被刊登《瓷都风情》、《景德镇邮刊》等杂志书刊上,在2008年景德镇首届山水花鸟画展中,荣获一等奖。同年在“金式旺”杯全国陶艺大赛中获得铜奖。在2008年11月份,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获得创新艺术金奖。2009年上海“贺新春迎世博”中华瓷艺交流展中釉上粉彩《风情水乡》获得银奖。在2010年上海世博文化周作品获得金奖。
芦永方 中国工艺美术师,陶瓷工艺美术师。自由陶艺家。1970年生于景德镇。自幼酷爱绘画。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2000年创办“听松阁”陶艺工作室。精通釉上粉彩、青花、雕刻等多种综合装饰。其作品以抓实的传统功底与现代陶瓷艺术工艺相结合,创造出自然古朴、意味深远的意境,一直深受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青睐,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况毅 江西省高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绘画花鸟、人物等装饰技法,其作品构图简洁独特、文雅意深、耐人寻味。
作品《长眉罗汉》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秋韵》获得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鸟来花果香》、《国色天香》被江西省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醉爱》获得中国(深圳)第五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作品《云江晓泛》获第四十三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金奖”;作品《三友图》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秋趣》获二零一二迎春美展“金奖”;作品《清莲》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百花杯”金奖;作品《清气满乾坤》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百花杯”金奖。
方毅 1975年生于江西乐平,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学历。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特聘画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全国、省、市级奖三十余项。作品被中国人民纪念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等馆藏机构收藏,论文在《景德镇陶瓷》《江西画报》发表数篇。
熊国华 1978年生于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本科。97年创办工作室“华艺堂”。国家一级陶瓷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高岭陶瓷研究所研究员、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学会常任理事。
熊国华擅长釉上粉彩、新彩、釉下青花、山水、花鸟翎毛,其创作的陶瓷山水画,独具风格,既有现代气息,又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借助陶瓷这个载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陶瓷文化。
2009年作品《绿树织春》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2009年作品山水界画《月令图》荣获第七届陶瓷艺术百花奖“唐英杯”优秀作品奖。2009年作品《世外桃园》荣获中国景德镇首届“陶瓷杯”艺术金奖。2010作品《峻岭雄风》荣获首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花盆艺术节“银奖”,被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2012年作品《》为祝贺香港保钓协会诸勇士登岛成功、赠予香港保钓协会永久收藏。2012年作品《凯旋》为庆祝中国第一艘帆船“厦门号”环球航海成功、并被厦门泉州商会收藏。
郭晋 江西赣州人,国画世家,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学士学位,就职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绘画研究,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重点培养人才。江西省助理工艺美术师,江西省二级技师,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镇陶瓷学会会员,景德镇文艺协会会员。作品主要特点以颜色釉风景综合装饰为主,作品曾参加:
2010年——由文联举办山东博览会,作品《春醒》获奖并编入《第五届山东淄博工艺品博览会》作品集。
2010年——由江西省政府举办“生态中国,绿色江西”,作品《鄱阳群仙沐浴图》编入《首届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作品集,并在各省会展出。
2010年——多件作品刊登于《中国瓷都景德镇美术家》、《瓷典》、《景德镇陶瓷》、《陶瓷研究》、《中国陶瓷》、《广播电视报》、《时空快讯》等等。
2011年
其作品被山东省威海电视台做专题报道。
2011年——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相依》瓷板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
2011年——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梦驼铃》瓷瓶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
2011年——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醉秋山林》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三届大师创新评比博览会金奖。
2012年——广东卫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本人及作品。
2012年——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牧羊曲》荣获第十届全国工艺博览会金奖。
电话:18079807854
地址:昌南印象陶瓷艺术广场2-14号
电话:13879808767 QQ:1332821209
钱进军 1980年生于江西婺源,字一鼓,号墨石,室称“习艺堂”。毕业于江西工艺美院,毕业期间在校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深受陶瓷指画创始人戚培才,古彩技艺传承人蓝国华等大师的高度评价和悉心指教,并有两幅作品被美院永久收藏。潜心研习白石老人画虾十余载,颇得其法。作品构图简练,讲究笔墨,设色淡雅,格调颇高,多幅作品在景德镇广播电视报、青年报刊登,深受广大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青睐。
秦立民 景德镇人
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
擅长釉上人物、山水、花鸟及釉下青花装饰
电话:13979810115
邮箱:
王志彬
生于1985年,2003—2008年在广东省潮州市大型陶瓷企业(泽洲陶瓷有限公司)担任陶瓷手彩部及开发部设计师。
美术功底扎实,擅长瓷上油画肖像、花卉。
2008年在景德镇为俄罗斯客户绘制小件瓷器获得好评(多为小件的瓷蛋,上绘上帝耶和华,圣母玛丽亚等宗教人物肖像)。
作品《思念》参加2010年“唐英杯”陶瓷作品大赛获得评委好评。
作品《敦煌飞天》在2010第七届瓷博会获得优秀奖。博宝艺术网及百度均有其专访。
电话:13030500229
蔡 清 原名通才,江西波阳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系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In 2012, series of “Shanghai · City of Design” eventscoincides with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Shanghai Museumof Arts and Crafts Museum. Guided by Shanghai Municipal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 seriesof events organized by Shanghai Museum of Arts andCrafts and other entities for this tenth anniversary includeas follows: 10-year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n Protectionan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 The First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n Contemporary Jewelry Artand Master Liu Zhongrong’s Solo Exhibition on JadeCarving Masterpieces. 10-year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on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brings together nearly 100 excellent artworks created bynational-level masters, municipal-level masters and artsand crafts industry practitioners in the past decade. TheFirst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n Contemporary Jewelry Artpresents remarkable jewelry designs made by jewelry artistsand teachers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Visual Art of FudanUniversity, School of Fine Art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andother entities. Master Liu Zhongrong’s Solo Exhibition onJade Carving Masterpieces displays top-quality artworksupon which Master Liu prides himself. At the same time,“Symposium on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Master LiuZhongrong’s Art” is grandly held.
2012年“上海设计之都”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适逢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建馆十周年。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主办,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的十周年系列活动分别是:上海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十年回顾展、首届当代首饰艺术邀请展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忠荣玉雕精品个展。十年回顾展汇集了11位国家级大师和29位市级大师以及工艺美术行业工作者十年来创作的近百件精品佳作;首饰艺术邀请展则由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大美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中、美、法、日籍珠宝首饰艺术家和教师20多人,展出30多件颇具张力的首饰设计作品;刘忠荣大师个展展出刘大师最得意的精品之作,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忠荣艺术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研讨会被列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学会学术活动月内容之一。刘忠荣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是上海海派玉雕的领军人物。值此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十周年之际,举办刘忠荣艺术学术研讨会和他的玉雕精品个展,通过总结探究刘大师的艺术真谛、展示刘大师的玉雕技艺,必将对进一步推动海派玉雕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十年不仅是工艺美术博物馆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更是工艺美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十年弹指一挥间,它浓缩并记载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传统工艺美术保护的主管部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依照《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指导本市相关社团组织和单位,开展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工作的成果:十年来,评审认定了113件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42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71名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其中9人在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评审认定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今年2人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审并公示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组建了200多位工艺美术专家库的队伍,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市人事部门评定了100位高级工艺美术师,经市人事部门组织的考试,600多人为工艺美术师、700多人为助理工艺美术师;创办了8个由市经济信息化委认定的工艺美术“原创大师工作室”;上海工艺美术工作者在全国和国际上获得金、银、铜奖分别是80个、75个、50个和9块奖牌;举办各类工艺美术观摩交流展300余个。十年来,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接待了几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和工艺美术界同行,全行业有几千人次出访世界各国考察交流,把具有“保护、传承、创意、创新、开拓、发展、海纳百川”的“海上工艺”传遍世界各地。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作为上海的第一个行业博物馆,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即带有显著“双遗”特点:既有海派传统工艺美术珍品展陈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相辅相成的技艺表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既发挥了收藏、研究、教育的功能,又体现了工艺美术主题博物馆的专业特点,加上不定期地举办风格迥异和精彩纷呈的中小型展览,扩展了博物馆的展出功能;充分利用经典建筑的优势,凸显了藏品陈列方式的趣味性;积极发挥工艺美术大师的作用,大力研究和创作工艺美术精品,并在技艺传承工作方面扎实推进,做到后继有人,创新创意稳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让手工技艺贴近群众生活,努力开创传统、现代与未来相结合的途径。
佛家最爱讲求际遇之“缘”,因缘而聚、而和,今与朱志芬照面,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后来在与她交谈时,我老是走神,我的目光总是情不自禁地悄悄在她身上打量那种温婉如玉的古典美。这同时也让我不得不开始揣测她欲将带给我们欣赏的作品该是何等的诱人。有趣的是,我同事与我也有同感:与朱志芬闲聊,只想静静地端坐一旁品尝香茗,完全任由她一人表演,任由满屋幽香飘溢。
我们聊的主题天南地北,朱志芬的言谈更是天马行空,尤其谈到她所设计制作的《梵音壶》时,善于言谈的她更是滔滔不绝。我的同事说:聆听朱志芬说话的声音,完全是一种享受,尤其听她聊壶,有若梵音般令人陶醉。我可能资质愚钝,没有完全享受到同事在朱志芬那儿听来的享受。但我在细品《梵音壶》作品时,愈发感觉壶在与我畅怀对话。
首先,传统《西施壶》造型是最能代表女性美感的典范,而朱志芬能以此壶之造型来完成自己的《梵音壶》之创意,足见主题之高明。
其次,在局部处理上,她将《西施壶》原本圆润之壶纽一改为型似水滴,又似舍利子壶钮,这足以彰显她的智慧以及她和善之性格。
再次。她将原本秀丽之壶嘴改的坚硬、挺拔,而与壶纽、壶身形成刚柔对比,这一下子就打破了壶的整体完全阴柔之格局,让其主题因虚实相济而完整,而鲜活。
最为惊绝的是。她在壶身上依附原《西施壶》壶身饱满之线韵,以螺旋锦纹之样式,将壶若“梵音”般的音符点缀得淋漓尽致。
手捧此壶,壶在掌中不大不小,倘若泡上半壶武夷岩茶,沸水在壶里那滚滚的声音,茶叶在沸水里那吱吱的声音,加上壶嘴里香茗飘悠而出的声音和品茗时浮浮的声音,这和弦之声淡淡而出,真若“梵音”拼出,袅绕耳畔。
聊访回来后,同事在QQ上打了一行字:“在江南春天一个惬意的午后,偶遇佳人朱志芬,有如上天安排,令人欣然!”我跟帖一句:“诚者如斯”!
南校区四(4)班 吴为帆
三月五日,天空晴朗,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参观龙泉青瓷博物馆。
青瓷博物馆真是雄伟壮观。博物馆主厅,两旁矗立着两幢偏厅,远远望去,真像是“白银盘里三青螺”。
我拾级而上,进入博物馆主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龙泉市的地形图。从地形图上,我了解到龙泉青瓷的古窑址有350余处,其中,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大窑古窑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往里走,眼前一亮,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各个朝代的青瓷器具,有五代的、唐朝的、宋朝的……我最喜欢的就是五代的覆莲瓣纹五管瓶和盘口长颈双系盖瓶。我从讲解员口中知道,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种类型。龙泉“哥窑”被视为瓷中珍品,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而龙泉“弟窑”被誉为“青瓷之花”。现在馆中的这些历代青瓷珍品,都是古代龙泉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都是无价之宝。
再往里走,模拟古代青瓷制作流程活灵活现地展示在眼前。在这里,我了解到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其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具体包括取土、粉碎、淘洗、练泥、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等13道工序。“陶瓷烧制技艺历经1700余年的依旧薪火相传,是龙泉青瓷率先入选世界级非遗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人士介绍,茶宠是工艺美术师闲暇时所创作的一种新种类,以紫砂茶宠最为常见和好“养”,最近几年渐渐形成了风气。一般大师级的工艺美术师重点还是做壶,茶宠都是工艺美术员和普通级别的美术师创作的,故而其价格大大低于茶壶,在几十到几百元不等,一般只有有吉祥寓意的大件茶宠卖得贵一些。
佛祖造型的茶宠,各种颜色的砂质都有,一般以弥勒佛居多,卧姿、坐姿的比较多,很少有立姿的。怪的造型也有,有的如麒麟、水牛、乌龟之类,瘦型动物很少,不是因为它们不好,而是无法达到存水的要求。狮子、犀牛等造型不少,大多都表示吉祥如意、延年益寿之意。猪历来是富足、祥瑞的象征,所以把它“养”在茶盘上显得非常可爱,很招人喜欢。如果“养”单个的,可以买比较大的,当然也有一对的,分为阴刻和阳刻,有的出头出脚出尾巴,有的在砂石刀功上反映喜怒哀乐。
好的茶宠,跟做工是否精细、泥料好坏及完成一件作品所需的工时分不开。以前都是用下等的泥料做茶宠,现在观念有所转变,不少艺人也会用上好的泥料来做。现在,紫砂泥料开采已经受到限制,好泥料会越来越少,所以,茶宠的未来升值空间是可以肯定的。
青花瓷器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传统瑰宝,它用含钴的矿物原料在瓷土坯胎上进行彩绘,然后罩以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高温还原气氛下烧成,在釉下呈现蓝色花纹或相近颜色的瓷器。景德镇青花瓷从14世纪产生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审美等的重要产品和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创新的源泉从何而来?从古今契合与变化、紧跟时展而来。叶可思,这位年轻的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在青花瓷的研究与实践上,用他心灵的迹象,在青花瓷的传承创新上注入了他思想、情感、技法、品德等多种新元素,呈现出一种新时代的青花效果。
叶可思的青花瓷器作品题材多以山水为主。一是山水给人气象宏大之势。无论小品陶罐还是大幅瓷板,那淡雅幽静的色彩,巧夺天工的构图,浓翠欲滴的景象,总会让人联想起一段绵绵的乡情,让人体会到山树掩映处,人间有仙境的那种可赏、可玩、可居、可乐、可游境界。二是表现技法上的创新。笔法与工具、溶剂的渗透与把控、不同器具的构图、青白关系等,这些艺术风格和质变式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对青花瓷艺术的深刻认识,没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做不到的。而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象征,是表现作者情感的符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叶可思与山水、青花共魂魄,把客观世界的风景,融入人的精神、青花瓷的工艺文化,使他的作品笔法苍润,设色和谐自然。这种景与人的融汇升华,火与色的提炼变化,造成天趣与人意之美,具有意象单纯而内涵博大的艺术特点。三是情感的表露。他的青花作品,既有传统的融入,又有创新的透露。他以发思古之幽情的情怀去驾驭时代的潮流,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和谐社会雄浑豪放,磊落洒脱的精品之作,以更好地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取向,生活所需。
艺术的语言体现出作者对艺术的理解,它吐露着作者的内心世界。而法从理中来,理从变化中来。心有多远,境有多深,品味就有多高。叶可思以心造境,在古今契合中融入对青花瓷的创新进行深层次理解,同时坚持汲取生活源头之水,汇集传统与现代工艺,思考传统与当代审美需求,这种创新是对传统理解后的突破,是在青花瓷发展上营造的一个新的精神符号。
叶可思,号陶禅子,青花词人。江西景德镇人,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耕陶斋山水工作室主任。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协会会员、高岭陶艺协会会员。作品《野老秋江图》获建国60周年海峡两岸展;《井冈翠潭》获建党90周年全国巡展。《蜀山卧游图》获2009年“全国陶瓷电视大奖赛”;《折》获2009年“全国青花设计大赛”优秀奖;《伴》获2010年“全国餐具设计大赛”铜奖;《秋山幽居图》获2010年“国际陶瓷博览会艺术瓷博览奖”三等奖。
Xia Honglin is a native of Dingshan, Yixing, Jiangsu.
From 1987 onwards, he learned art under the tutelage of
national-level senior artist Zhang Peiyuan. Master Jiang
Rong also personally instructs him. Xia Honglin also
becomes a disciple of Cao Yalin (Chinese Master of Arts and
Crafts). Xia Honglin is obsessed with purple-sand teapot
craft and boastsa wealth of collection. He has profound
skills for teapot design, mud identification and mix ratio.
这篇文章写夏洪林和洪林壶。要写他和他的壶,应该先写一下壶还有紫砂的来由和处境。
古人说,万物皆器。意思是,所有的物,都是若干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存在方式。譬如案头席上,杯盘觥斛瓶钵壶生生息息,无一不是。特别是壶,很可以玩味。壶,是积蓄、酝酿和守恒,是从容不迫的闲适,雍容大度的吞吐,像极了人生,缓缓、迢迢的过程。壶是最和人契合,最适宜和人面对的。壶,大抵是储酒、煮茶。汉唐酒淡,不倾大壶不能享酒醉。明清茶细,不是紫砂不能得茶味。如今酒壶已成往事,茶壶才到盛时。
紫砂壶,取形同佛手,煮茶似莲香。说它是今人的一种不舍的梦寐,当不为过。宜兴丁蜀,真是天意呈祥的地方。那儿所产的紫砂,满天下都找不到。细细想来,紫砂壶的珍奇,在文、质、情、色四个字。所谓文,是说它与生俱来就是中国人的模样。温良恭俭让的五大美德,一样不少。所谓质,是说它看上去朴拙粗粝的紫砂质感,抚摸时却像婴儿肌肤。所谓情,是说它数百年来倾倒了多少文人为它铭文、镌刻,捧着它消遣锦时流年。所谓色,是说它天然地空空襟怀,竟然可以有千般颜色,就像女娲当年补天的遗珍,一坨坨,一盏盏,可以怡倦眼,安心魂。
现在再说到夏洪林和洪林壶,应该很容易了。他和他的壶给我最初的印象:两者是一样的。所谓人壶合一,他和他的壶,都逃不脱这个宿命。有些悲凉的是,这个宿命是不该逃脱的。很多人一辈子下来,也遇不到这个宿命。这是我欣赏夏洪林的地方,他的长相、神情,甚至举止和思索,都和紫砂壶给人的朦胧气息相似。这就是他的宿命了。由此不难理解,他储存了超乎寻常的大量紫砂泥,他对紫砂具有的虹霓般七彩的沉湎和敏感,他创作的以他名字命名的紫砂壶,所有形制,总是那么大气、内敛。他的壶获得海上不少文人、艺术家铭文,他是如此珍惜文人、艺术家和他合作的紫砂壶。这些有着因缘的紫砂壶,成为他家长物和案头清玩。他是卖壶人。他卖壶,为的是他要养家,也为他实在离不开他的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