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学家

地质学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质学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质学家范文第1篇

这一发现来源于2005年地质学家们对位于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裂口的观测结果,这一裂口正好处于非洲和阿拉伯两大构造板块分界地带。当时,来自英国皇家霍洛韦学院、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和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色大学的一批地质学家联合观测了阿法尔裂口里面的巨大运动过程,包括火山爆发等。

地质学家从欧洲巨型地球环境监测卫星“恩维萨特”传回的数据中发现,阿法尔这个长达60公里的裂口在3周之内又出现了一个8米长的新裂口。这是卫星首次监测到地表新裂口的产生,而且卫星提供的细节显示,这一新裂口的形成并不是平稳发生的,而是突然出现了一系列断裂。

地质学家确定,新裂口里面是流动的岩浆,岩浆从位于裂口北端的两个火山下方流出,最后将变硬。因此预测,阿法尔地区这一现象还只是刚刚开始,当断面发展到达红海时,海水就会淹没这一地区。于是,新的大海甚至大洋就会诞生。不过,这一过程需要数百万年。

阿法尔裂口里新断裂的出现给两大板块将分开并产生一个新海洋的观点,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证据。

地质学家认为,阿法尔裂口的运动属于裂口里面的岩浆沿着地表流动,推动非洲和阿拉伯两大构造板块分离,并以每年一两厘米的速度加宽了大西洋,这一速度同手指甲生长的速度差不多。地理学家认为,经过数百万年,同样的运动也分开了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在北部形成红海,在非洲形成东非大裂谷。

地质学家范文第2篇

随着地球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矿业技术已逐步成熟,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有关地质构造方面的问题,为使人们更加清晰地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本文分析探讨了一些区域地质构造成矿的问题,并对影响成矿系统的发生和有关保存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都够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地质构造;矿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7)04-0019-01

在地质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构造,构造可以控制矿床的形成,并且在矿床存在的时候,构造有时候还会影响矿床的保护和破坏。地质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分类,将它的层次和级别进行划分,最小的地质构造可以称之为显微构造,大的可以达到全球构造,成矿的范围也受到它们的控制,研究价值也各不相同。

1.构造成矿研究简史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了解到矿体和构造有关,在一些文献的记载中,各个国家古代的一些采矿大多是有迹可循的,它们的轨迹一般是沿着断层和一些缝隙。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在矿业的不断发展下,地质构造中单个形态的几何学描述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采矿,人们越来越喜欢研究地质构造的全方位特点,研究方向延伸到各个层次、各个尺度、各个方位等等,这样的研究使得人们对构造以及矿床形成有了更深的理解。

2.矿床地质研究的进展

1)全球构造与成矿作用。科学界对成矿的研究只要集中在构造上,因此,全球构造和构造的演化也成了研究的重点问题,它对于成矿作用和矿床形成具有很高的要求和控制,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进行矿床的定位,在之前的理论研究中,板块偏移理论对全球的构造学研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是目前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在有关地学的领域中流传甚广,尤其这个理论在矿床地质学领域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在这种理论提出之后,矿床研究的重点方向就是板块构造和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超大陆板块裂解和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构造背景的研究下,人们对地质构造的了解正在不断深入,裂谷带、碰撞带、转换带等地质构造也让人们的眼界大开,最终也是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如:金属矿床的产生大多都要伴随着这些地形,在大陆边缘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这是因为有钙碱性岩浆的训在,使得热流体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金属矿床产生在这种环境下。

现代矿床地质的另一个研究,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研究,研究者将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进行推演并根据这个研究矿床的形成所需要的环境,将矿床地质研究融入到全球地质构造的变化中去,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进步点。在最近的研究中,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单个的矿床构造,矿物学家将矿床的研究模式应用到地壳剖面上,将矿床在地壳剖面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筹和分析,研究和分析范围比以前要大了不少,与此同时研究难度也相对来讲变得大了。如:在进行太古宙晚期岩浆时,将演化历史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金的成矿也是一种演化的表现形式――岩浆和热在地壳中的变化。

2)超大型矿床研究。在对矿床的一些研究中可以发现,地球上的矿床基本以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存在,如果从数值上看,大约占到了70%~90%,这是非常庞大的比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大型和超大型的矿床才能有机会成为国家级的,成为稳定的金属生产基地,因此,大型和超大型的矿床就成为了研究和发掘的重点,大型和超大型的矿床的寻找也成为了目前研究的意义所在。我们都知道,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是大量金属物和成矿物质的堆积,并且满足一定的条件。因此,这种条件和矿床的形成背景是目前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近几年来,人们对与岩浆有关的成矿作用的研究也逐步提高,在最近的陆松年的理论中,对成矿作用提出了新的想法,认为下层变质结晶基底本身特点和演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才使得金矿床击在那三个地区形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下层变质基底中初始地壳金丰度会制约金矿的形成,在金矿密集的区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因此,在矿床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些必然的因素必须要满足,比如大地构造要对矿床的形成有利、区域的背景要符合要求、周围的岩石和物理化学环境要适合矿床产生、地质地壳的移动叠加等等,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大型和超大型金属矿床才会产生。

3)研究成矿作用的新思想。在国内外的矿床学研究领域中,地质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研究成矿模式,而其中研究最为广的当属剪切带成矿模式,国内外很多地质学家都一致认为,剪切带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全球各类金矿床的定位,并且其本身也是金属矿床形成、发展和富集的整体,矿床的韧性到脆性的演化也包含在剪切带里,剪切带构造不仅仅是影响控矿的一种因素,还是一种机制,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因此,剪切带的成矿模式方面的研究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另外,一种新概念的产生和推广,即含金剪切带成矿机制,对我国的剪切带金属矿床的寻找和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不只是理论研究上,近些年来,我国的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剪切带有关的矿床,并且大多是中型和大型的,这些发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剪切带成矿模式的研究是有重大的实际意义的,更是一种应用型的成矿理论。

矿床成矿系列是一种自然组合,由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的各个矿床组合起来的,所谓的矿床成矿系列,概念核心就是把所有的矿床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将整个历史背景和流程穿起来,以便探索不同的阶段矿床的形成规律,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这种情况下,根据联系和规律,在今后的矿床发现和研究中就会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得研究问题变得简单和有迹可循。

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我国地学工作者经过了多方面的考察和理论研究,在成矿系统分析和成矿动力学方面有了一些进展,认为矿床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当作是一种成矿系统,当然,这种成矿系统是非常复杂且庞大的。成矿系统分析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它使得地质学家对成矿作用的认知更加清晰,并且引导人们从整体考虑。而成矿动力学方面,主要认为成矿是一种动力学问题,因此将成矿问题延伸到了动力学问题上面,这种地质构造的研究方法是全新的,对于地质学家来说这种研究领域也是全新的,将多学科融合和深入,将会对地质构造和从矿床形成的研究下产生深远的影响。

3.问题与展望

有关矿床成因的问题。矿床,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地质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而成矿的过程更是复杂的,因此,我们对于成矿的过程、成矿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不多的,并且对于已发现的一些矿床,地质学家们也在争论它们的物质来源以及形成机理等方面,尤其是对一些典型的矿床,地质学家们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和讨论,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如:对于著名的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其内部存在的黄金储量不断的在扩大,因此对其的研究也是颇多,但至今对其成因仍存在三种意见。又如:我国内蒙的一处超大型铁稀土矿床,地质学家们对其成瘾也是争论不休,而最近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该矿是地幔流体交代矿床,相信未来会有一个确切的结果。

地质学家范文第3篇

沙漠绿洲成为恐龙的“社交场所”

科学家介绍,在这个17400平方米的遗址上分布着数以千计的恐龙脚印和恐龙尾巴拖拽留下的痕迹。

它们形态和大小各异,可以肯定这里曾是恐龙聚集的场所。科学家形象地将这里形容成恐龙的“跳舞池”。

地质学家认为,地处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的这片干旱的荒野,在1.9亿年前可能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此后,这里变成热带地区,成为大陆漂移分裂前的整块陆地的一部分。地质学家温斯顿・蔡尔在世界古生物学期刊《Palaios》上发表文章认为,这里与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相似之处,都是由风吹动沙丘形成的。而在远古时候,这些沙丘之间可能存在池塘。从留下的痕迹分析,有数量众多的恐龙曾经来到这里饮水。

来自犹他州大学的马乔里・陈教授表示,与此前发现的仅有几十个恐龙足印的遗址不同,这里至少有一千只恐龙留下的足印。这里仿佛是一个恐龙的“社交舞池”。

恐龙种类繁 多年龄各异

根据遗址上的脚印分析,这些恐龙的种类至少有四种,它们的年龄也各不相同,年龄结构覆盖未成年恐龙至成年恐龙。蔡尔教授说:“这些76厘米到0.5米不等的痕迹仿佛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恐龙妈妈领着许多年幼的小恐龙的场景。”蔡尔教授在1.6平方米范围内随便划出了10块区域,共数出473个足印。因此,他们推测这里的足印应该有数千个。

此外,科学家还在这里发现了一处约73厘米宽、7.3米长的恐龙尾巴拖动痕迹。这在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十几个恐龙足印遗址中是非常罕见的。根据推断,科学家还在这里发现了用四脚行走的恐龙留下的足印。

曾被怀疑是化学侵蚀而成

地质学家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大地构造学理论在中国发展不足100年,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看到了中国地质学界的"百家争鸣",看到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的日益丰富和繁荣。本文将结合世界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大体背景,重点介绍中国近百年间地质界产生的几种主要观点或代表性的学说,并就当前中国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现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广泛开展了矿产及区域地质研究,把地质科学推向更高的阶段,并诞生了一门研究岩石圈的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大地构造学。在大地构造学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许多学说,如收缩说、重力均衡说、对流说、脉动说、膨胀说、重力分异说、放射性旋回说、振荡说、放射性热 融化说等,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大地构造学理论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大地构造理论有不少待完善的地方,尚需不断地探索研究;由大地构造学在地质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每一次新的大地构造学理论的提出,常标志着地质学进入一个更高水平阶段;甚至,板块构造学的提出被誉为地质学中一次伟大的革命。大地构造学研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等能源和矿产的勘探都需要大地构造学理论的指导,火山、地震、陷落、崩塌等对人类威胁极极大地自然灾害,是地球运动无法避免的表现形式,只有运用大地构造理论探明地球的内部结构才能掌握其规律做到有效预报。 

大地构造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零星、分散的大陆地质调查,并在19世纪末形成“槽台理论”,称为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研究的传统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以李四光为代表的地质力学理论,称为中国大地构造理论研究的过度阶段;20世纪初提出“大陆漂移假说”,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板块构造理论。20世纪后半叶进行的板块理论完善和对地球深部动力系统的探索。 

 

1 槽台学说 

1885年,e.修斯提出了地台的概念。后来前苏联学者将地层厚度小而产状平缓,地壳运动以整体上升下降为主的地区命名为地台。1900年,法国e.奥格在其著作《地槽和大陆块》中,明确地把地槽和地台统一起来,作为地壳上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自此以后,地槽和地台理论就作为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学说形成和发展起来,称为地槽地台说,简称槽台说。槽台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水平运动是次要的,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是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受热变轻向上流动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却变重下沉则造成地表下降凹陷。 

20世纪中叶,在槽台说的基础上,我国老一辈的地质学家提出了有创见性的大地构造学说,它们是黄汲清的“多旋回构造运动说”和陈国达的“地洼学说”。 

1.1 多旋回构造运动说 

黄汲清1945年指出:地槽的发展不是单旋回的,而是多旋回的。50年代黄汲清初步提出了中国深断裂类型,并认为深断裂也是多旋回活动的。70年代以来,黄汲清进一步把多旋回构造运动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结合起来,认为板块运动也是长期的、多旋回发展的。 

1.2 地洼学说 

50年代末期,陈国达认为中生代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阶段,其大地构造性质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从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陈国达把这种新型活动区叫做“地洼区”,它是大陆壳发展演化的第三个构造单元。揭示了大陆壳的发展过程,并非如槽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式的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台阶段,而是多阶段发展的。 

在同期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地构造学说—地质力学。 

 

2 地质力学 

地质力学是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及其起因的科学。地质力学认为1.许多地质构造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2.构造形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每项构造形迹都有和它相伴生的有成因联系的一群构造形迹。而且探讨了地壳运动的起源和力的来源问题。地质力学的主要贡献在于阐明了地壳构造的空间展布规律。地质力学特别重视地壳的改造,它不是把各种构造形迹看成孤立的、零碎的、偶然的、互不相关的现象,而是认为彼此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 

 

3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末兴起的,是现今世界上最盛行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学说基础上,综合大洋和大陆的地质研究资料发展而来的。70年代初,我国地质学家李春昱积极引进板块构首次用板块演说系统解释了秦岭、祁连山的构造发展史,同期,大地构造学家任纪舜将原属中朝准地台的“淮阳地盾”划入秦岭造山带,对中国东部构造划分做了重要修正,全面论述中国构造演化,发展了多旋回思想。大地构造学家郭令智确定了华南不同时代沟弧盆构造体系,自西北向东南从老到新的发展演化趋势,首次论证了元古代华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碰撞,阐明了华南地壳增生规律。 

目前如何利用板块理论对板块内部及大陆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予以揭示,仍然是一个难题。关于板块驱动力的问题,虽然有关学者提供了多种可能方式,但仍然是处于求索过程中。板块构造学说仍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4 几点反思 

大地构造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200多年,在这之间有进步,也走了一些弯路。在我看来,任何一门学科理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推动,任何一门学科不可能孤独的存在于科学的殿堂中。一些被取代的理论也有很多价值可以发掘。不宜全盘否定。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动科技的进步,这些已经被取代的理论很有可能就是你要找的巨人。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一个理论能称之为公理或被科学抛弃都是实践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做地质工作要有实干精神以及服务社会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巫建华,刘帅.大地构造学概论与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2] 万天丰.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地质学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石;腕足动物;古生物; 欧姆贝;标志层

没学过地质学的人,对化石比较陌生,特别是对化石有什么作用,化石的价值有多大知之甚少。为了让更多的人对化石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重视化石,保护化石的良好风气,利用化石解决一些科学和生产实际问题,本文谈谈化石的科学价质。

一、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化的原始材料

在岩石中找到某种化石,就说明形成岩石的时代有这种生物生存过。比如,在早寒武世岩石中找到一个莱德莉基虫(Redlichia)化石,就说明在五亿七千万年前,有三叶虫这种生物生存过;在晚二叠世岩石中找到一个腕足类欧姆贝(Oldhamina)化石,地质学家就知道在二亿四千万年前有腕足动物生存过,如此等等。在一万二千年前,地球上还没有出现现代人类,更没有文字记载,如果没有这些化石,人们怎么会知道在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亿年前有哪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过呢?所以,化石能说明在地球历史中有哪些生物生存过。生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演化的。这些规律,就是科学家对不同时代的化石进行研究,才得出的结论。因而,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化的原始材料。

二、化石是分析岩石形成环境的有力证据

自然界的生物虽然种类繁多,习性各异,但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比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旦池塘干枯,鱼就无法生存;青蛙虽技高一筹,能在岸上觅食,但蛙卵和蝌蚪都是在水中发育的,如果没有水,它们也无法繁衍后代;珊瑚必须生活在海洋中,而淡水鱼类在海洋中就会死亡。可见,生物都必须依赖周围固有的环境而生存。由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同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又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化石能够确定岩石的形成环境。例如,在岩石中找到生存在海洋中的生物保存成为的化石时,就知道该岩石形成于海洋环境;若在另一地区,同一时代的岩石中只有一些淡水动物化石和完好的植物化石时,就知道该岩石形成于大陆上的湖泊环境。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化石对岩石形成环境的研究,可以勾划出当时的海陆分界线,这就是最简单的古地理图。

研究古地理的目的是要确定地球历史中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海洋范围,海水深度,海水流向,古陆中河流、沼泽、湖泊的分布范围等。通过古地理的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寻找各种沉积矿产,预测和发现新的地层,而且还能让人们知道海陆变迁的过程。例如,喜玛拉雅山现在有八千多米高,是世界屋脊,然而,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该山中找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证明在六千万年以前,这个世界屋脊还是一片海洋。如果没有在岩石中找到这些海洋生物化石,说它在六千万年前是海洋,有谁相信呢?可见,古生物化石为分析岩石的形成环境和研究古地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化石是推断古气候的基础资料

化石不但能分析出岩石的形成环境,还能分析出岩石形成的气候条件。例如:缺乏年轮的高大乔木化石,反映温暖、潮湿、无明显季节性变化的气候环境。石炭纪全球各地广布的森林沼泽,就是在这一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反之,年轮显著,形体矮小的灌木化石,则代表温凉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的气候环境。所以,化石为分析形成岩石的气候条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它是推断古气候的基础资料。

四、化石是确定岩石形成时代的重要依据

地质学家根据时间延续短,地理分布广,特征显著,数量众多的化石,来确定岩石的形成时代。例如,在岩石中找到一个Ophiceras(蛇菊石)化石,马上就知道该岩石是在距今约2.2亿年前的早三叠世早期形成的;在岩石中找到一个Gigantopteris(大羽羊齿)植物化石,就知道该岩石是在2.3亿年至2.6亿年前的晚二叠世形成的。为什么化石能用来确定岩石的形成时代呢?这是因为古生物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即一个物种一旦绝灭或演变成新物种,就不会再重复出现。一定时代形成的岩石中,含有一定发展阶段的古生物化石;一种古生物化石总有一定的分布时间,不会重复出现。这就是用化石来确定岩石形成时代的基本原理。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化石是确定岩石形成时代的重要依据。

用化石确定岩石形成的时代,地质界的老前辈作出了表率。在1928年的一天,地质学家黄汲清、丁文江、王曰伦三人在贵阳附近见到大量的石灰岩,根据变质程度较深这一特征,便将其形成时代定为震旦纪(距今6-8亿年)。当晚回到旅店烤火时,丁文江陷入了沉思,很不放心地对黄汲清说:“老黄呀!今天定的这个震旦纪也许靠不住,弄不好会丢我们三人的丑,明天要上山重新打一打化石。”次日,他们上山终于找到了克拉拉蛤化石,从而准确地将这套石灰岩的形成时代定为早三叠世(距今约2。2亿年)。这件事给了黄汲清很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他深深感到化石的重要。从此,黄汲清走上了学习、研究化石的道路,使他成为一个古生物地层学家,成为一个著名的“黄二叠”。

五、化石是寻找各种沉积矿产的主要标志

化石在寻找沉积矿产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第一,有些矿产直接和古生物化石有关,如煤、石油、磷矿及石灰岩。煤是古植物堆积、埋藏、变质而成;石油是古生物遗体聚集、分解转变而成;磷矿、石灰岩的部分成因和生物硬壳以及骨骼有关。第二,通过化石资料来确定沉积环境,从而指导找矿。这是因为许多矿产和沉积环境关系密切,如铝、铁、锰、磷矿,它们形成于滨海至浅海环境,由铝矿到磷矿形成的水深逐渐递增。第三,有些矿产和古气候的关系密切,如石膏、食盐及钾盐形成于干燥,蒸发性强的环境。第四,古生物化石用在找矿上,主要是用于确定含矿岩石的时代,分析出含矿层位的分布规律,从而指导找矿。如我国华南最重要的含煤层位――上二叠统龙潭组中的主要可采煤层,正好位于含大量腕足动物化石的“小铁板”石灰岩之下,具有丰富经验的地质学家在寻找这层煤时,常常以腕足动物化石作为向导,顺藤摸瓜,一旦发现含大量腕足动物化石的“小铁板”石灰岩,就知道其下不远处便是这层主要可采煤层了。因此,化石是寻找各种沉积矿产的主要标志。在其他地区寻找煤、石油、天然气、石膏、地下水、铝土矿、金矿、铁矿、锰矿、铜矿、磷矿、盐矿、稀有元素等,也要用到化石。总之,在寻找各种沉积矿产时,都需得到化石的帮助。

综上所述,化石在研究生物演化,分析岩石形成环境和古气候条件,确定岩石形成时代,寻找各种沉积矿产等方面,都能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祥珍,张世家编.古生物地层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2]张世家.腕足动物漫谈[J].化石.1990年第三期.北京:科学出版社.

地质学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陆漂移;泛大陆;大洋;板块

在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指着地球仪上的非洲和南美洲对大家说道,这两个陆块大约2亿年前是同一个大陆,后来由于某种机制裂开后各自漂移,成了现在隔着大西洋的地貌格局。

大陆真的能漂移吗?课后我和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为了了解这个问题,笔者查找了一些资料,进行了独自的思考和研究,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高兴地将这一知识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是的,现在我相信,大陆是可以漂移的。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Alfred Wegener)指出,在侏罗纪(距今约2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个统一的大陆,称为泛大陆,被一个泛大洋包围。此时泛大陆开始裂开解体,并分开漂移形成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认为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块(大陆地壳)漂浮在下层较重的硅镁质(大洋地壳)上而能位移。实际上,早在公元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F.Bacon)和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Humboldt)依据对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形态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的特点,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思想。

自那以后,科学家经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逐渐认识到大陆漂移(continental drift)的认识可能是真的:

(1)地质学家们经过地质和构造的研究,认为大陆漂移的过程是这样的:

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泛大陆由北极附近一直延至南极,其周围则是统一的泛大洋。此时泛大陆开始解体,北部的劳亚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中间为特提斯洋。此后,印度洋陆块脱离澳大利亚-南极陆块,南美陆块与非洲陆块分裂;此时的印度洋、大西洋扩张开始。到了新生代,因为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了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了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了;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代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了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到了6千万年前,已经出现现代大洋和大陆分布的格局雏形。以后,澳大利亚裂离南极北上,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红海、亚丁湾张开;形成现代大洋和大陆的分布格局。

(2)大陆漂移的证据

而目前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有: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形状相似,如果拼接起来,可以成为一个整体,说明过去曾经相连;②南非与南美洲的二叠纪褶皱山系走向相同,地质特征相似,说明曾是同一陆块;③南美、南非、南澳大利亚和印度南部都存有晚古生代冰川,若将它们合并一处,才能解释冰川分布规律;而且在这些冰碛层的含煤地层上,均找到有相似特征的舌羊齿植物化石;且两岸恐龙化石特征也具一致性。证明这些远离的大陆原来是相连的。④岩石古地磁的证据。科学家通过测定已知时代岩石古地磁,进而推算其古地理位置,结果发现一些大陆的古地理位置与现今位置相差较远,证明古大陆曾发生漂移。

相关资料表明,当初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时,大多数地质学家是反对的;当时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大陆不可能漂浮。花岗岩(大陆壳或上地壳)的熔点比玄武岩(洋壳或下地壳)低,如果地温高至玄武岩岩层熔化并容许大陆漂移的程度,而花岗岩却依然保持固态浮于其上,这不符合物理定律;②大陆能漂移的驱动机制问题。魏格纳认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使大陆由高纬度向赤道方向移动,潮汐力同时使其向西漂移;但计算结果证明,其驱动力比所需要的小了好几个数量级,根本不可能推动大陆漂移。

而现在,之所以又认为大陆漂移学说是正确的或又复活了,资料表明是因为,一是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学进一步证实大陆确实发生过大规模的漂移;二是近代地球物理学的进展揭示了岩石圈下部存在塑性的软流圈。海洋岩石圈密度较低,可以浮在塑性的软流圈之上漂移;三是到20世纪60年代初,引入了海底扩张学说,从而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构成了现代所谓的“板块构造学说”。地质学家认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是地球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参考文献:

地质学家范文第7篇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贾兰坡,字郁生,曾用笔名贾郁生、周龙、蓝九公。中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49至1953年,地质矿产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技士。1953至1955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

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顶端的传奇式人物。

(来源:文章屋网 )

地质学家范文第8篇

一、活动组织

学校成立“快乐暑期我做主”夏令营活动及活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马校长 成员:张慧玲 张锋 各班班主任

二、参与成员及条件

学校二——五年级身体健康、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

三、报名原则及方法

报名原则:坚持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参加的原则。报名办法:

1、凡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在家长指导下选择报名参加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多个活动。

2、学生填写报名表格,家长签字。

四、活动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拟开展以下活动:

1、与郑州日报社联合,开展“少年军校暑期夏令营”。

2、与宝龙生活广场的冠军溜冰场联合,开展“暑期溜冰培训夏令营”。

3、“我当小小地质学家”活动,主要参观河南地质博物馆,了解地球的历史和家乡河南的地质构造,丰富学生的地质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探秘河南,爱我河南”——参观河南省博物院。让队员们了解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科技发展历程,感受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家乡河南的热爱之情。

5、“百年奥运,喜迎圣火”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奥运圣火在郑州市的传递活动中,感受奥运魅力,喜迎北京奥运。

五、活动时间

1、“少年军校暑期夏令营”

根据郑州日报社的相关活动安排,活动时间:7月2——7月8日。

2、“暑期溜冰培训夏令营”—— 宝龙生活广场的冠军溜冰场

活动时间:7月10——7月30日

3、“我当小小地质学家”——参观河南地质博物馆。活动时间:7月8日

4、“河南探秘,爱我河南”

活动时间:7月20日

六、活动总结

1、每次活动,每位队员记录自己的活动收获,都有记录;活动结束时,评选“优秀小营员”,并总结此次活动情况;

2、8月中旬对夏令营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以便今后借鉴。

3、8月——9月,开展“快乐暑期我做主”夏令营活动征文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