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疝气手术

疝气手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疝气手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疝气手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疝气 手术治疗 思考

一、疝气的成因及症状

疝大部分发生在人体腹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腹外科疾病,以男性发病较多,并且以老人和孩子居多。据初步统计,我国总共约有200多万的疝患者。疝气俗称小肠疝气,医学学名为腹股沟疝。疝气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腹部有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肿块儿有时还会坠入阴囊,如站立时,用力咳嗽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平卧后又会恢复正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酸胀痛的感觉,有的患者没有这些感觉。而如果病情更加严重的情况下,则肿块在阴囊就难以回纳到腹部,产生嵌顿等严重情况。疝气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小儿腹部先天性发育薄弱异常。胎儿的位于后腹腔膜两侧,一般在出生时会下降到阴囊里,帮助这一过程完成的是突入阴囊的腹膜组织——鞘状突。在完成这一任务后,鞘状突也会随着闭合。如果闭合不完全,腹腔内脏将会经过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形成疝气。②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或愈合斑痕发生病理改变。切口感染和病变都会导致腹壁缺口,进而导致腹腔脏器的错位等情况的发生,导致疝气的生成。③后天腹壁薄弱或腹内压力高于正常。婴幼儿的大声啼哭,成人的超负荷劳作,腹内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会引起腹内压力的增大,产生缺口,进而引起疝气。总之,一句话,所有疝的发生,都是由于腹壁上有了缺损而发生的,对疝的根治性治疗,需要尽可能的通过手术来进行。

二、疝气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一).不手术有潜在危险

1.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2.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障碍。

3.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可能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4.疝气经常上下来回往复,使疝囊颈反复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疝环口长期遭遇疝容物的刺激,这样极易导致疝囊发生粘连和嵌顿疝的发生;甚至发展为绞窄疝。

(二).自愈的可能性不大

出生6个月以内的小儿,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的小儿小肠气可以不治而愈,而6个月到1岁的小儿,则仅有千分之一的小儿小肠气存在自愈的可能性。如因期望自愈而延误或处理不当,后果是很严重的。成年人包括老年人的疝气都是不可能自愈的,都只能通过修复腹壁破损,才能得到痊愈。

疝气手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创手术传统手术小儿疝气临床效果

前言

在普通外科治疗过程中,小儿疝气属于常见的临床疾病,并且可将其分为直疝和斜疝,治愈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在治疗手段上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1]。再加上受小儿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在进行手术操作时,要求较高。下面我们将以86例疝气小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治疗手段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疝气治疗的小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并根据患儿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男性患儿46例,女性患儿40例,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3)岁,具体的疾病种类主要包括了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仅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的是传统手术治疗,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患儿取仰卧位,并进行吸入性全麻,做消毒处理,平行于腹股沟韧带做斜切口,长度一般在3~4cm,将皮下组织、皮肤切开,并将腹股沟肌层组织分离,将精索显露,将疝囊找出并切开,将疝外被盖组织分离至疝囊颈部,再进行高位结扎和缝扎处理,将疝囊切除,止血完全之后,再将精索复位,对各层组织进行常规缝合[2]。

治疗组46例患儿采用的是微创手术治疗,同样是取仰卧位并进行吸入性全麻和消毒。随后用手指由耻骨结节触摸圆韧带或精索,或者是由阴囊触摸外环口,于腹股沟中点内上方1cm做一个沿腹股沟韧带走向或沿皮纹走向的切口,切口长度约1.0cm,将皮肤切开,并且对皮下组织采用蚊式钳钝性分离,直至外环口。对于女性患儿则是将疝囊直接提起,对于男性患儿则是将精索直接提起,并实施钝性分离,将疝囊找出,并解剖疝囊,位置位于皮下环处,将外环口处精索显露,分离疝囊,位置由精索到内环,在进行高位结扎及其缝扎,并将疝囊切除[3]。在操作过程中需结合锐性分离和钝性分离,保证动作的仔细、轻柔,避免对血管和精索造成严重的损伤。当患儿疝囊较大的情况下,则采取中部横断,以此来降低剥离过于广泛造成的出血;当疝囊口过大的情况下,则向上牵拉游离精索,对内环口适度缝合。直至止血彻底之后,再行和精索复位,在进行皮肤缝合。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自主活动和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其术中出血量。

4.统计学处理

对调查的两组患者的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

二、 结果

两组患儿在住院、自主活动和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其术中出血量上,对照组分别为(6.6±1.4)d、(25.73±2.35)d、(25.36±5.75)min、45%(18/40)、5%(2/40)(5.47±0.54)mL;治疗组分别为(1.2±0.2)d、(14.23±1.67)d、(15.36±4.65)min、8.70%(4/46)、0(0/40)(1.33±0.34)mL,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差异显著,且治疗组更占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注:P

三、结论

小儿的腹壁肌肉不坚强是导致疝气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小儿用力排便、咳嗽或者是哭闹的情况下,也同样会导致腹腔内压力的增高,其中以腹股沟斜疝作为常见,并且有柔软可复性肿物可在患儿的腹股沟内侧触及。肿物还会随着小儿用力排便、咳嗽、哭闹和站立而增大或显现,当平卧之后则消失或减小。故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1岁以下的患儿,不提倡手术,可先进行保守治疗,也就是以绷带或棉线束带压迫处理,对疝块突出现象有效预防,对于1岁以上未治愈的患儿则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文锋.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比较[J]. 医学信息( 上旬刊),2010,23(18):3334.

疝气手术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评价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167例(传统手术治疗组)及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367例(微创手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精索阴囊肿胀及有关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精索阴囊肿胀等有关并发症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p<0.05),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式。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腹股沟疝;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ditional surgery and mina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pediatric henia. methods: clinical datas of 167 cases with pediatric henia treated by traditional surgery and 367 cases by minamally invasive surger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cluding surgery time, bleeding volumn during surgery, locomotor activity time after surgery, swelling spermatic cord and scrotum,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resul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urgery, surgery time and postoperative locomotor activity time were shortened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 bleeding volumn during operation decreased, incidence of swelling spermatic cord & scrotum and other related complication declined. minamally invasive surgery was more effctive.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s characterized as shorter time for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less bleeding, smaller injury, less complication, and it is definitely worth extensive application.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guen henia; therapeutical effect

    小儿疝气手术以往常采用平行腹股沟韧带斜切口[1],切口长,费时,而且由于腹股沟管正常解剖部位的破坏,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易复发[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367例,与2002年7月以来收治的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167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4例疝气患儿,男性325例,女性209例,年龄6个月~12岁。其中传统手术治疗组167例,男性123例,女性44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3.5岁,斜疝97例,直疝70例。微创手术治疗组367例,男性202例,女性165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2.7岁,直疝160例,斜疝207例。

    1.2  方法

    微创手术治疗组患儿平卧,臀部垫高,采用皮横纹下横行切口, 约0.5~2cm,完整剥离疝囊至颈部,高位结扎。  两组患儿均在术后3~6个月来院复诊或电话随访,总随访率97%,观察刀口疤痕、精索硬度、阴囊肿胀、大小、提睾反射、精索血流及复发等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传统手术治疗组比较,微创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并且无需住院,见表1。表1  微创手术治疗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微创手术治疗组术后阴囊肿胀60例(16.3%),未发生其它并发症。传统手术治疗组术后阴囊肿胀35例(20.9%),腹胀3例(1.7%),继发鞘膜积液4例(2.3%),疝复发2例(1.2%)。

    3  讨论

     小儿疝气手术的关键在于寻找疝囊,首先要清楚地认识患儿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横切口由于切口小,暴露不如斜切口,但一定要超过皮下筋膜,在深筋膜内寻找疝囊。寻找疝囊的方法有:(1)在深筋膜表面试提,能提起来者,估计疝囊在内,稍加分离即可找到。(2)拉紧,使精索有张力,找到精索向上寻找,精索突然消失,则为外环口,撑开外环口,即可提起疝囊[3]。(3)若寻找疝囊困难,可将精索完整提出,在精索中寻找疝囊,比较安全可靠。(4)若估计外环处解剖不清,直接经腹腔寻找疝囊,以避免增加外环外的损伤,但该法不宜推广[4]。

     小儿疝气主要是由于存在疝囊,只要能完整剥离疝囊,行高位结扎即可,而无须修补,剥离疝囊须仔细,勿损伤精索上的动静脉血管及输精管,亦勿撕破疝囊,以免颈部难以处理。用食指插入疝囊,湿纱布钝剥,亦可让助手提起疝囊外组织,剪开锐剥,目的是剥离出完整的疝囊至颈部而行高位结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小儿疝气手术不仅应保证术后不复发,还要求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5],而皮横纹下切口能达到这种效果,正被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本组367例采用皮横纹下横形小切口,切口长不超过2cm[6],术后无复发。但由于横切口小,暴露性差,经验性要求相对较强,需要广大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 佘亚雄.小儿外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310312.

2 李正,王慧兰,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1535.

3 olguner m,akgur t,akgur fm,et al.experimenta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a new method for laparoscopic indirect inguinal bernin repair[j].j invest surg,1997,10(2):189193.

4 张金哲,陈晋杰.小儿门诊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2.

疝气手术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4月~2013年9月外科收治的择期行疝气手术的患儿30例,ASA分级I~Ⅱ级,年龄1~3岁,体重9.8~12kg。

1.2纳入标准 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检查无明显异常,均无严重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的疾病[2]。

1.3方法 术前禁食6~8h,禁饮3~4h。两组均于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2~3mg/kg,患儿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mg/kg,入睡后迅速接人手术间,常规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P)、血压(BP)、心电图,诱导前用7%七氟醚、2L/min氧泵人回路3~5min,堵塞面罩回路,挤压呼吸囊数次,使呼吸囊内充满麻醉气体,这时再将准备好的呼吸回路上的面罩扣紧患儿面部,待意识消失后,降低七氟醚的浓度至2%~3%维持,开放静脉通路。吸入七氟醚2%~3%和1%~2%氧浓度;术毕待患儿自然清醒,自主呼吸空气时(SPO2)保持在95%以上,呼之能睁眼,哭闹时护送回病房[3]。

1.4观测指标 ①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患儿术中BP、HR、SPO2,记录诱导时间和手术时间;②不良反应:记录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喉痉挛、低氧血症的情况。记录清醒后再入睡、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呼吸抑制的标准为:由于呼吸运动幅度减小,频率下降或舌后坠等引起的SPO2低于95%;③患儿清醒情况:记录患儿清醒时间,及清醒后再人睡或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情况[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测定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以P

2 结果

所有患者BP、HR、RR、ECG手术前后变化无差异性(P>0.05)。只有3例SPO2下降95%以下,经面罩控制呼吸后恢复正常。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时间( 8.2±2.2)min,苏醒期躁动3例,无术后呕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5]。

3 讨论

小儿疝气手术所需时间短,不需要肌肉松弛及很深的麻醉深度,保持患儿镇静、意识消失以及充分的镇痛,即可满足手术的需要。为在仰卧位下保持患儿的自主呼吸,可行静脉复合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6]。

七氟醚是国内新一代的吸入,有快速诱导及其良好的气道耐受性,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对麻醉深度有精确的控制,停药后苏醒迅速,恢复平稳,目前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另外,该药对呼吸道刺激较小,有良好的气道耐受性,与静脉相比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因而呼吸抑制发生率也较低[7]。

氯胺酮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广泛。氯胺酮为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它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其术中有肌张力增高、肢体无目的活动、增加唾液腺和气管腺体的分泌;且术后残余还有精神异常兴奋现象,产生幻觉及噩梦等不良反应。因此,用氯胺酮维持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并非理想的麻醉方法[8]。

本研究显示,七氟醚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疗效肯定,所有患者BP、HR、RR、ECG手术前后变化无差异性(P>0.05)。只有3例SPO2下降95%以下,经面罩控制呼吸后恢复正常。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时间(8.2±2.2)min,苏醒期躁动3例,无术后呕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故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旭初.七氟醚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27(27):123.

[2]章敏.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1):101.

[3]刘敏.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46.

[4]刘瑶.七氟醚与氯胺酮复和骶管阻滞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0):1157.

[5]张作强.七氟醚联合喉罩全麻在小儿疝气修补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3):147.

[6]程亮.喉罩七氟醚吸人在小儿疝气麻醉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09,27(4):333.

疝气手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儿疝气;横切口手术;传统手术;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99―01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各界其重点关注的课题[1]。而小儿外科手术其因受术者具有年龄小、身体机制差及手术刺激较强等因素,故对于手术各方面要求均较为严格。小儿疝气,即临床上常称的小儿腹股沟斜疝。属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而对于此病的临床治疗,则均以采取手术为最理想治疗方式[2]。探讨运用横切口手术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本院特就对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进行了研究工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162例。患儿中男99例,女63例。年龄8个月至9岁,平均年龄3.8±2.1岁。患儿体重11.8至31kg,平均体重17.9±3.6kg。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符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标准,且均有手术指征。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1例。术前所有患儿均排除其它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以及血液等疾病,且所有患儿均排除各类手术禁忌症。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结果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小儿疝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儿行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并抬高臀部。行常规手术消毒后于皮横纹下行一长度为2.5cm平行切口,充分显露精索后寻找疝囊并进行完整剥离。于疝囊颈部行高位结扎并对其皮下组织及皮肤进行缝合,且术前给予患儿抗生素预防感染。研究组患儿则使用横切口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具体为:患儿行全身麻醉后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术前消毒。于患儿腹部外环中上方腹横纹肌下行一1cm左右平行横切口。运用专用小拉钩及蚊式钳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显露精索后寻找疝囊。对其行纵向切开后再行游离剥除。采用吸收线于疝囊颈部行高位结扎并对其皮下组织及皮肤进行缝合,充分止血后对其及精索进行复位,再行覆盖敷贴,术前给予患儿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手术中创伤程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并针对上述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该次研究结果统计数据全部在SPSS14.0统计学软件上予以处理,所得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组间差异均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均采用x2检验,且以p

2 结果

所有两组患儿手术均获成功,但研究组患儿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小儿疝气是现今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指小儿胚胎时期腹股沟存在的“腹膜鞘状突”于出生后出现关闭不足,从而引起腹腔内器官进入此鞘状突形成疝气。此症不仅能引起患儿消化系统功能损害,出现下腹肿胀、疼痛,更会进一步引起生殖系统的发育障碍,严重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3]。而在对此病的治疗上,临床上均以选择手术为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小儿疝气手术均采用于患儿腹股沟处行平行韧带的斜切口,此举往往会导致切口较大,患儿术中出血量过多,不利于术后恢复且并发症较多。而采用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于患儿腹部外环处行一1cm的横向切口,其大大减少了手术的切口面积,进一步降低了对手术受者的伤害,显著加快了患儿手术后的恢复速度,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4]。据本次研究结果表示,所有两组患儿手术均获成功,但研究组患儿各项手术情况及术后住院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疝气采用横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其能够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明显降低患儿手术创伤程度,更拥有手术时间少、痛苦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故此方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傅朝春,张杰. 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 例临床分析 [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9):52-56.

[2] 黄绍生. 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临床分析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4(15):92-92.

疝气手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疝气手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62-02

相关研究证明腹股疝气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该病的主要患者群体是老年人。当前该疾病临床治疗中存在预后较差、并发症高的问题,所以需要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开展积极护理。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224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2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疝气诊断确诊,均接受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55~86岁,平均年龄为(70.35±3.16);观察组1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55~86岁,平均年龄为(70.35±3.16)。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术前指导、术后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护理划分为术前、术后两个阶段。术前护理:①心理指导: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疑虑和顾忌,通过认真解答和疏导放松患者身心。②环境护理:保证病区干净、整洁,并依据患者情况进行花卉、绘画的装饰,降低患者对医院的抵触感。③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疝气治疗方式和形成原因,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例如术前六小时需禁水、禁食。术后护理:①心理辅导:积极肯定患者手术效果和坚强意志,并激励患者接受和配合后续治疗。②卧位指导: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且头稍偏向一侧的方式休息,避免患者气道被呕吐物堵塞;在患者膝盖下方放置棉垫,使其腹部处于松弛状态,以降低术后产生的疼痛。③术后并发症预防:告知患者在咳嗽或怕喷嚏时控制力度,避免覆压因用力过大而升高;严格进行手术切口的消毒,对切口发炎、渗血、红肿等情况进行及时治疗;为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同时按摩长时间受压部位肌肉。④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六个月内不可进行高负荷劳作,一旦出现切口发炎、红肿现象应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统计处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据,并进行对比。制作调查问卷,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程度划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例数与基本满意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对转折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记录和统计,进行预后效果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P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112例患者中6例出现并发症, 具有5.34%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12例患者中26出现并发症,具有23.2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112例患者中40例非常满意、48例基本满意,具有87.60%满意率,对照组112例患者中30例非常满意、46例基本满意,具有67.75%满意率,观察组满意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3预后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67±1.65)天、平均治疗费用为(2856.34±189.03)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35±1.46)天、平均治疗费用为(3651.36±164.57)元,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腹股沟疝在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因该疾病主要患病群体是中老年人,所以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为了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近年来优质护理逐渐发展起来,相对于常规护理其护理成效和质量有显著提升。本研究通过针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优质护理临床效果的探讨。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芙蓉. 胆结石手术患者行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学,2015,33:121-122.

[2]郭英.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J]. 当代医学,2016,01:124-125.

[3]赵红. 优质护理用于疝气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5,21:254-255.

疝气手术范文第7篇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切口美观、手术时间短及术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优点,术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患儿3天痊愈出院,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做手术儿童以一岁至十岁为主,特别是一两岁小儿对静脉穿刺和麻醉都具有挑战性,因此在手术当中应正确细致配合,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关键词:腹腔镜;儿童疝腹股沟;外科手术;微创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19-02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手术室配合腹腔镜小儿疝气内环口结扎手术实施的60例患儿,其中3周以内小儿为主40例,3周以上小儿20例,单侧50例,双侧10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术后感染。

2 术前护理

小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恐惧感,因此对于小儿的心理护理就尤为重要。手术护士应熟悉小儿的心理特点,术前熟悉病情,了解手术过程。于术前一日访视患者,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有关情况,与其沟通以增加熟悉感,并尽量解除父母的疑虑,密切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缩短手术婴幼儿与母亲分离时间是小儿外科手术心理护理最重要的一项。为了缩短母亲与小儿分离时间,避免患儿哭闹而引起缺氧、发绀及胃肠胀气,术日让家长陪伴患儿到手术室门口,护士接患儿并协助麻醉医师在手术室门口先给患儿进行基础麻醉,待患儿熟睡后再接入手术间。总之,手术护士要有亲切的言语,耐心、细致的护理,使患儿有一种温暖、安全、踏实感,从而渡过手术期。

3 术前物品准备及检查

腹腔镜仪器设备:摄像显像系统,人工气腹系统,手术器械(10mm内镜1个、10mm、5mm穿刺器各一套、5mm分离钳1把、气腹针1枚、进气管1条、带线针1枚、针钩1枚),缝合包1个,手术敷料,无菌手套,切口敷贴2张,小儿输液器1副,22G留置针1枚,平衡液,生理盐水,吸引器。将腹腔镜仪器摆放在手术床的右下角,接通电源及气瓶,检查气瓶气量是否充足及各仪器是否运作正常

4 术中护理

小儿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易适应,体温不稳定,所以应提前做好保暖的准备,患儿进入手术间前应调节室温在24℃~26℃,湿度在50%~60%,进行各项操作时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不必要的暴露。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对不舒适或难受的感觉不善于或不敢表达,而且小儿皮肤娇嫩,尤其容易压伤,因此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给以舒适的,若将小儿的双手展开,在术中医生由于操作容易将其手压伤,因此尽量将其手收到身体两边用布捆绑好。平卧位,臀部下方垫以软枕,以抬高臀部,暴露术野,方便操作。若膀胱比较充盈,应先将膀胱排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小儿的静脉比较细,再加上哭啼,穿刺的难度大,因此在术前将静脉固定好,避免术中出现躁动而使静脉导管脱落,术中应严密观察静脉导管有无脱落,速度以及液体入量。腹腔镜手术一般都采用全麻,在全麻过程中应配合麻醉师密切观察呼吸,常规准备吸引器并调试好,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通畅。

5 术中配合

常规消毒手术部位皮肤铺巾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将进气管、摄像系统连接好。当气腹针穿刺成功后,打开气腹机,按预先设置好的每分钟充气量和腹腔压力进行充气。当主套管(内镜套管)和工作套管(辅助套管)穿刺成功后,可将二氧化碳气流量调至20L/min,压力调至1.33kPa。关闭无影灯,将手术床调至头低脚高位,术中观察手术进程。当腔内操作结束时,打开无影灯,将手术床调回正常水平。停止充气,关闭摄像系统,放出气腹机内残留气体,关机。协助医生粘贴切口敷片。

6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待患儿的呼吸、循环稳定送麻醉恢复室,途中注意保暖,备氧气袋,将患儿的头转向一侧,观察患儿的面色及呼吸,以保证患儿的安全。与恢复室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疝气手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小儿疝气;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56-01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形成疝气[1],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2]。现研究发现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能避免常规手术切口的缺点,提高了疗效。现将我院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例;年龄9个月至12岁,平均(5.8±1.3)岁;发病时间1周至3年,平均(1.6±0.2)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5.9±1.5)岁;发病时间1周~4年,平均(1.8±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手术治疗:取患儿平卧位,于臀部放置软物抬高臀部,取患儿侧腹股沟内侧上1cm处作3cm长平行切口,切开腹外斜肌前鞘,显露精索后进行分离,找出疝囊后实施剥离至颈部,最后高位结扎、覆盖敷贴,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3天。观察组患者选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取患者平卧位,在患儿外环中上方的腹横纹肌下作长1cm左右横向切开,利用小拉钩、蚊式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显露精索后找出疝囊并纵向切开游离分剥。最后利用可吸收线高位结扎疝囊颈部,复位精索,止血后夹住切口皮肤覆盖敷贴,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3天。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8.5±1.2)min,住院时间(1.6±0.2)d,切口长度(1.2±0.5)cm,并发症发生率3.33%,观察指标均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引起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3]。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疝气的挤压还会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此外,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导致疝气回纳困难、疝气嵌顿,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4]。所以小儿疝气应该及早进行彻底治疗。手术是小儿疝气的最好治疗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高位结扎的手术方法,手术安全且时间较短。疝气宜早日治疗以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难与生命的危险。常规手术切口是与腹股沟平行的韧带斜切口,但此种切口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术后仍有复发。与常规手术相比,腹横纹横小切口手术在腹部外环口作1cm左右长的横切口即可完成手术,且手术切口与朗格氏皮肤的纹理线相重合,术中分离组织较少、出血量少,切口瘢痕较轻,整体平整度很好,术后感染概率较低[5]。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综上所述,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苏伟,郑有鑫,张玉海.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600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2,18(4):19-20.

[2]姚明军,李邦民,阮兴举,等.小儿复发疝腹腔镜手术29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24(4):62-63.

[3]冷吉连.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123.

[4]傅朝春,张杰.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9):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