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肛瘘手术

肛瘘手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肛瘘手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肛瘘手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肛瘘 护理

肛瘘是指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患者,男38例,女8例。其中低位瘘16例,高位瘘30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2天,无护理并发症。

1.2 临床表现  肛瘘患者常有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病史。肛周伤口经久不愈,反复自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污染内裤,有时脓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感。若外口暂时封闭,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脓液积存,可感到明显局部红肿、胀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脓肿穿破或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查体时在肛周皮肤上可见到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状突起或肉芽组织隆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流出,低位肛瘘常只有一个外口,位置较浅可以摸到硬条索瘘管;高位肛瘘,不易摸到瘘管,外口为单个或多个。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排便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协调的动作,是由多个系统参与的生理反射活动,其中既有不随意活动,又有随意可控制的活动。良好的排便机制是由感觉、运动和反射共同完成的。人们早晨起床时产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饭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都可促进肠集团蠕动,产生排便反射。纠正不良排便习惯,每天早上或早饭后定时排便,如此坚持训练对控制肛管直肠疾病的发展有很大意义。同时做排便辅助动作,如先深吸气,然后紧闭声门,增加胸腹腔内压力,膈肌下降,腹部肌肉收缩,肛提肌收缩,腹内压增加,以帮助排便,排便时勿用力过猛。

2.2 饮食护理

饮酒和刺激性食物是痔出血的诱因,要控制摄入。要注意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的作用有:①通过吸附水分与影响肠道菌群的繁殖,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

这对肠道中胆汁酸、胆固醇类的代谢产物起稀释作用,从而降低其浓度;②缩短肠道通过时间,减少肠道中有害物质的形成与活性,从而缩短它们与肠道黏膜接触时间;③吸附有害物质,促进它们的排出;④高膳食纤维摄入人群粪便pH值偏酸,可抑制类固醇的形成和胆汁酸的脱羟作用。肛旁脓肿应尽早积极治疗,避免脓肿形成,发展成肛瘘。

2.3 术前护理

适当休息,防止受压或磨擦。保持大便通畅,口服缓泻剂,软化大便。急性炎症期,应用抗生素,保持部清洁,用1:5000高锰酸钾温溶液坐浴,每次20 min,每日2次。每次大便后另加1次。

2.4 术后护理

术后2~3d内进半流质少渣饮食。术后3 d内为控制排便,可口服阿片酊。3 d后口服液体石蜡油,以软化大便,防止便秘。保持局部清洁:肛瘘切开术后,48~72 h内,如未排便可仅更换外面敷料,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溶液坐浴,坐浴后取出伤口内纱布,检查伤口引流情况。伤口内填充的纱布要逐渐减少,既要保持引流通畅,又不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后期,每隔数日扩张肛管1次,防止出现假性愈合。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肛瘘手术如切断直肠环,可造成失禁,病人粪便无法控制。对失禁者,由于粪汁外流,易造成局部皮肤糜烂,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

3 讨论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性管道。肛瘘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未彻底愈合而形成,少数因结核病变而形成。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位于直肠下瑞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常常假性愈合,因此容易因引流不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形成多个瘘管和外口,使单纯性肛瘘成为复杂性肛瘘。根据瘘管位置高低分: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低位肛瘘的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高位肛瘘的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根据瘘管外口位置分为:外瘘,肛瘘外口在皮肤上;内瘘,肛瘘的两个开口均在直肠肛管内;根据瘘管与瘘口的数目分:单纯性肛瘘,内口、外口及瘘管各一;复杂性肛瘘,有一个内口,多个外口和瘘管。

肛瘘以肛周直肠周围脓肿的所在部位、瘘管行程与肛管括约肌的关系分类。目前多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Parks分类法)将肛瘘分为4类:①括约肌间肛瘘,多为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约占70%,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常只有1个;②经括约肌肛瘘,多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的后果,约占25%,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③括约肌上肛瘘,为高位肛瘘,少见,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窝穿透皮肤;④括约肌外肛瘘,为骨盆直肠脓肿合并坐骨窝脓肿的后果,常由克罗恩病、肠癌或外伤造成,最少见。

参 考 文 献

肛瘘手术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30-2

自2005年以来,我科采用主灶一次切开引流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肛瘘2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68例、女52例;年龄14---86岁,病程1个月至15年。低位肛瘘150例,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9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59例、结核性低位复杂性肛瘘1例;高位肛瘘70例,其中高位单纯性肛瘘32例、高位复杂性肛瘘48例。

2治疗方法

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和低位结核性肛瘘,用切开疗法。取左侧卧位,骶管麻醉,先将一小块生理盐水纱布放入内,用5ml生理盐水加2ml双氧水、亚甲蓝0.5ml从外口处缓慢注入,即见在相应的肛窦处染色,将银丝球形探针从瘘管外口轻轻探入,沿探针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瘘管外壁、使瘘管部分敞开,再将探针插入瘘管的残余部分,逐步用同样的方法切开探针以上的表层组织直到内口,使整个瘘管全部切开为止。用刮匙将瘘管上染色的坏死组织刮除,修剪创口两侧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以便引流通畅;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主口挂线,多切口浮线引流术:取左侧卧位,骶管麻醉后主口用挂线疗法,从主口的外口处插入探针探查向其它外口探查,离第一外口3―4mm与主管呈60°处,不论此处有无外口,再作另一放射状切口,使切口深达瘘道,用止血钳扩大两个切口间的瘘道,以能容纳食指进出为度,取出扩张的止血钳,插入食指,再加扩大,直至该指在瘘道无紧迫感。按以上方法同样处理其它瘘道,直达外口为止。最后用刮匙将所有坏死组织和肉芽组织刮除,在所有切口内安放橡皮条引流,一般引流1―5日。不用纱布填塞,若因止血需要大纱布时,也只能放置24小时必须除去,以免伤口愈合时大量瘢痕形成。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结核性肛瘘结合抗结核治疗。内服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炮山甲、白芷、皂角刺、重楼、赤芍、丹皮各10克,乳香、没药、大黄各6克,归尾12克,金银花、蒲公英、地丁各15克,水煎成300ml,分2―3次口服,每日一剂。外用芒硝、苦参、蒲公英、地肤子、蛇床子、重楼各20克,川椒、五倍子、蝉蜕各10克,煎煮成中药夜500ml坐浴,每日两次。

3结果

治愈220例,治愈率100%,术后无变形、狭窄、失禁等后遗症。

肛瘘手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慢性感染性管道,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25%-30%左右[1-2],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约占5%-10%。对于高危复杂性肛瘘患者,由于手术未能找到瘘口及术者经验等原因,可能存在4%-10%的复发率,需要多次手术治疗。多次手术患者对手术产生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尤为明显。肛瘘患者对手术产生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心理干预可降低肛瘘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发生率,是避免肛瘘患者产生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4]。因此,为探讨心理干预手段对多次肛瘘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对31例多次肛瘘手术患者术后的治疗状况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入住普外科的31例患者测评对象。入组标准:①行2次或多次肛瘘手术病人,病程大于半年;②年龄16岁;③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④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干预组16例,女6例,男10例;非干预组15例,女6例,男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病程、疾病程度等方面基本均衡(P>0.05)。

1.2方法

1.2.1术后随访2个月,测查工具①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各包括20项题目,分别用以评定受试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SAS、SDS粗分乘以1.25为标准分。症状严重程度SAS、SDS各按1-4级评分;干预评定标准:①无效:疗程结束时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无改变,饮食、排便状态不稳定,肛瘘切口康复较慢;②有效:疗程结束时患者抑郁、焦虑好转,患者饮食、排便状态较稳定,切口愈合良好;③显效:疗程结束时患者抑郁、焦虑消失,患者饮食、排便状态恢复到正常,切口愈合很满意;总有效=显效+有效。

1.2.2测查方法对参与合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将符合条件的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入组前,对两组患者采用肿瘤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查。非干预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2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AS、SDS量表测查,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

1.2.3心理干预实施①征得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同意,讲明干预的目的,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之积极配合;②由研究人员带领患者做放松和意象想象训练,每周进行2次,训练方式采用个别和集体相结合,保证每个干预组患者掌握该方法的要领,并嘱患者自己每天练习1-2次;③带领患者每周进行2次团体治疗,对家属的团体活动每周进行1次。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有效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跟心理及社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与工作,在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恢复效果的途径之一[6]。复杂性肛瘘是指有2个或2个以上内口或外口,有2条以上瘘管或有支管、盲管。复杂性肛瘘很难用一种手术方式完成,往往需要切开、挂线等多种治疗措施,再加上其手术位置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依然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尤其是多次手术的病人,由于害怕失败或病程过长,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次手术肛瘘患者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的评分均低于非干预组。表明经过系统的心理干预,多次手术肛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心境状况明显改善。同时本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包括显效和有效)均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与工作。尤其是复杂肛瘘多次手术后病人,痔瘘术后并发症增加病人的痛苦,延缓伤口愈合,损害病人的身心健康。心理干预可降低多次手术肛瘘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发生率,是避免肛瘘患者产生不稳定心理的重要方法,也与多次手术肛瘘患者总体疗效密切相关,有利于肛瘘病人的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张菊英.肛瘘围手术期患者的舒适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3):5708-5709.

[2]尹霞,裴玉洋,裴玉芹.肛瘘术前术后护理体会.光明中医,2006(10):71.

[3]张文英.肛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医药世界,2009(10):650-651.

[4]Le BAG,Carpentier E,Boscq M,Lardy H,Sirinelli D.[Imaging of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in the neonatal period].J Radiol,2010,91(4):475-83.

肛瘘手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肛瘘;挂线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113-02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与周围皮肤间的慢性感染性瘘管,表现为肛周疼痛、瘙痒、脓性分泌物排出,高位肛瘘可排出粪便或气体;复杂肛瘘有多个外口,瘘口段可形成脓肿,常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保守治疗仅缓解症状,必须手术治疗才能根治。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肛瘘患者79例,全部行挂线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患者,男67例,女12例;年龄14 66(平均38.73±10.05)岁,病程3月-30年,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65例,马蹄性肛瘘6例;53例伴肛周脓肿,2例合并糖尿病。

1.2治疗方法均行手术挂线治疗。术前清洁灌肠,在低位骶管内麻醉下,采用指检,探针检查等方法确定内口位置、瘘道走向、起止点情况。于内口和主管之间作放射状切口,在探针指引下挂入橡皮筋并收紧,结扎基底部,对支管道采用开窗留桥对口引流术。术毕切口周围注射布比卡因亚甲蓝液长效止痛。术后抗生素、止血药治疗5-10天;每日坐浴、换药1-2次。

1.2结果本组79例肛瘘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治愈时间17-50天,平均26.6±6.31天。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肛瘘患者由于反复发作肛周疼痛、流脓影响学习和工作,生活质量降低,同时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有手术治疗的愿望,却因手术部位特殊及害怕疼痛、担心术后效果而犹豫不决。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肛瘘的有关知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讲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从而消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如三大常规、血糖、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术日进食清淡少渣饮食,术前2小时禁饮,行清洁灌肠,做好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排空大小便。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嘱患者平卧2-4小时后取自动休息,起床小便时宜缓慢,避免性低血压而发生晕厥;按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按医嘱给予抗生素、补液治疗。

2.2.2疼痛护理由于、肛管周围神经丰富,痛觉敏感,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手术时创面过大,术后挂线持续勒割,所以肛瘘术后疼痛常见,因此,术后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术毕伤口周围已注射了长效止痛药,从心理上降低其对疼痛的预期;同时教给缓解疼痛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以及放松疗法、暗示疗法等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止痛剂应用,对疼痛剧烈难以忍耐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2.2.3二便护理.(1)避免尿潴留,应告知患者未解小便前不能饮水,有便意时及时排尿,解小便时应松开加压包扎的丁字带,放松,解完后再系好。若有排尿困难,可采取按压膀胱区,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等措施诱导排尿,经上述各种处置无效时,膀胱充盈平脐或术后已超过12小时,则按无菌技术操作,给予导尿。(2)预防便秘及腹泻,防止创面出血及污染,应嘱患者在术后48h内尽可能排便,并与患者讲解术后按时排便的重要性,督促其按时排便,每日1次。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为配合术后换药,嘱患者晨起定时蹲便,有便意时及时排便,既往有习惯性便秘史者,指导其进行排便功能锻炼,定时按摩腹部,按医嘱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

2.2.4饮食护理术日至术后24-48小时未排便前进食少渣清淡饮食,忌食蛋奶、甜食、豆类等易使肠胀气的食品。术后3天及排便后给予正常饮食。为保证营养供给,促进伤口愈合,鼓励病人多进高蛋白、高营养、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忌食易引起大便干燥的食物,禁烟酒。每天保证2000ml以上的水分摄入,可促进大便排出。

2.2.5创口护理嘱患者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后中药水坐浴3-5分钟,水温以不烫为度,坐浴时不要取蹲式。分泌物多者视情况增加坐浴次数,勤换内裤,可使用女性卫生垫,减轻分泌物对肛周皮肤的刺激。坐浴后换药,每日1-2次,直到痊愈为止。换药时注意观察创面分泌物的色、质、量及气味,创面是否清洁及肉芽生长情况,有无感染迹象。如脓性分泌物量较多时可给予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肉芽高出创面阻止上皮生长,要及时剪去。换药时动作轻柔,避免重擦搔刮而致创面出血,破坏肉牙组织生长。红油油纱条填塞到位,松紧适宜,避免桥形愈合。术后5天开始,每日换药时轻轻提拉橡皮筋数次,直到脱落为止。对开窗留桥引流的橡皮筋则不能提拉,视分泌物及创口生长情况适时剪除。

3、体会

有学者认为,疼痛刺激在人体的反应强弱明显受心理因素影响,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积极调整心理状态能减轻疼痛感觉。而区域神经丰富,属脊神经支配,痛觉非常敏感,手术创伤和炎症均可导致疼痛。排便、清洗、牵拉橡皮筋、换药等刺激均使疼痛感觉更为明显,肛瘘术后病人常因惧怕疼痛而减少饮食,以图抑制排便,结果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反而加重胀痛不适。又因营养未跟上,影响创口愈合。针对此种情况,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对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术后出血、便秘,增强免疫力,促进创口愈合的重要意义,同时教给缓解疼痛的方法,从心理上消除其对疼痛的预期,换药时动作轻柔,边换药便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结果大部分患者不需或仅需口服止痛药即可耐受疼痛不适,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姜寿葆,外科学及护理[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96-197

肛瘘手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肛周脓肿;肛瘘;糖尿病;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065-02

临床中,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糖尿病需终身治疗,属于常见代谢性紊乱性疾病[1-2]。糖尿病有高发性特征,肛周脓肿、肛瘘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促进细菌生长,在加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肛周脓肿、肛瘘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容易造成切口感染,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加重病情,临床治疗难度大,影响患者手术治疗以及预后效果。该文主要分析肛瘘及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肛瘘及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12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其中60例单纯肛瘘及肛周脓肿(单纯组),60例合并糖尿病(实验组)。该组患者入院后,需采取尿常规、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脂、肝功能、胸片以及心电图检查。单纯组中,23例女,37例男,年龄为22~67岁,平均为(44.56±9.86)岁。实验组中,25例女,35例男,年龄为24~70岁,平均为(49.23±10.34)岁;其中4例1型糖尿病,56例2型糖尿病,均入院以前确诊。

1.2 手术治疗方法

单纯肛瘘、肛周脓肿患者采取择期手术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与内科医生配合,对糖尿病以及有关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术前,给予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口服降糖药物;术式按照肛瘘内口部位高低采取切开旷置术配合挂线疗法、Ⅰ期切除缝合术以及切扩术等治疗方法。

肛瘘、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需要按照糖尿病程度选取手术方式,对于无急性并发症患者,可参照患者血糖状况静滴胰岛素,麻醉,然后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肛提肌下浅部脓肿,将脓液切开排尽以后,寻找内口,给予Ⅰ期根治;对于肛提肌上深部脓肿,按照内口部位采取常规切开排脓引流术或者是Ⅰ期根治术,在肛瘘形成以后,采取二次根治术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创面愈合时间评价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为创面纵径长度5 cm3个级别对比。创面渗液减少且肉芽新鲜红活,外用两块纱布,无明显渗透,并按照创面纵径长度5 cm3个级别对比。比较两组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渗液时间。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分析不同创面纵径发现,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创面渗液时间对比

分析不同创面纵径发现,实验组创面渗液时间长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中,33例治愈,治愈率为55.00%;单纯组中,52例治愈,治愈率为86.67%,实验组治愈率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1,P

3 讨论

临床中,糖尿病合并肛周感染患者,通常是由于肠道中具有较高细菌含量,同时高血糖会增加血浆渗透压,对吞噬细胞的杀菌功能、吞噬功能以及趋化产生抑制,这能促进部分细菌繁殖。一般情况下,肛瘘、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身体情况比较差,术前,需要全面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做好尿常规、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脂、肝功能、X线、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身体检查。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或者是口服降糖药物,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术前,血糖控制在7~10 mmol/L范围内,尿糖为(-)-(+),检查尿中无酮体;术后,监测患者血糖,前3 d,每隔4~6 h进行1次血糖监测,3 d后,每隔2 d进行1次空腹血糖监测,对降糖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术前,两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指导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患者采取手术期间,选取合理手术方式,术后对患者病情改变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发生感染。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分析不同创面纵径发现,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高于单纯组(P

[参考文献]

[1] 曹立莉,黄瑾涛,胡晓阳,等.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及术后换药的治疗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3):84-86.

[2] 梁建国.肛瘘、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100例治疗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26.

[3] 刘丽.探析肛瘘及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可行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5,2(3):142.

[4] 钱文元.肛瘘及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5):640-642.

肛瘘手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切缝挂线术;疗效分析

肛瘘即直肠瘘,约占我国肛肠病发病人数的3%,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1]。主要以根治瘘管,引流脓液,保护功能和括约肌的完整性为治疗目的。复杂性肛瘘由于其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手术时容易造成肛管直肠环和括约肌损伤,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容易复发,临床将其归为难治性肛瘘。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方法较多,效果也不尽相同,笔者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采用2种手术方法治疗,分析切缝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41.24±10.42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5.25±3.42年,低位复杂性肛瘘1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3.12±12.13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5.39.±2.93年,低位复杂性肛瘘1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切缝挂线术法手术治疗:手术前1晚口服缓泻剂;术前灌肠;患者取侧卧位腰麻或低位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肛周及会皮肤;扩肛、指诊查明内口的准确位置、瘘管走向、瘘管与括约肌间的关系;在与内口相应的肛缘外侧作长约2.5cm的放射状小切口,探针由此进入从内口穿出后切开黏膜、黏膜下层及内括约肌,将内口切除并刮除感染灶;一橡皮筋系于探针尾端,探针使橡皮筋由进入瘘管,形成对口引流,内外口之间的坏死组织修正刮除,对合伤口;创面止血并结扎出血点,使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洗净创面后,用7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切口;对齐皮瓣,在创口处覆盖油纱条,缝合处用碘伏纱条覆盖,用胶布固定外敷的无菌敷料;术后用0.5%/d甲硝唑溶液冲洗管道和创口,直至内口创面接近愈合时方可拆除患者引流物,之后换药至创口愈合。

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术前准备、麻醉、、局部检查、放射状小切口与观察组相同,在齿线以下主管道切开呈V形,橡皮筋系于球头探针尾部,从内口拉出做肛外结扎;为使引流通畅,在支管外口作放射状切口并用止血钳将支管道破坏,橡皮筋将主支管、支支管间切口做宽松结扎;之后外口和支管处理、术后管道冲洗、创口处理等与观察组相同。

1.3疗效判断标准 开放创面完全修复,肛瘘内外口完全闭合,术后6个月无复发为痊愈;肛瘘内外口未闭合,6月内复发或管道内仍有分泌物流出为未愈。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20.13±7.04d与对照组21.07±8.3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流脓是复杂性肛瘘主要临床表现,新生瘘管流脓较多,瘘管的长短、数量是影响脓液多少的主要因素,可导致患者皮肤瘙痒不适。当假性愈合或外口阻塞时,使瘘管内的脓液积存,此时患者患处肿胀疼痛,严重时会引发乏力、寒热等症状。感染内口的永久性存在是肛瘘的难治之处,由于其结构和环境的特殊性,病情复杂且易复发。因此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关键是去除内口并阻断感染源,同时还要保护好括约肌功能[4]。笔者通过对3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行切缝挂线术手术治疗,治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肛瘘手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肛瘘;手术

肛瘘是肛周皮肤和直肠、肛管相通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管道。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肛周感染、破溃流脓,长期不愈的病人可以发生肛周癌。肛瘘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瘘管切除、瘘管切开、挂线疗法、瘘道旷置引流术、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等手术方式,其共同缺点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部分病人可出现功能受损(在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达10%~50%),甚至大便失禁。因此,一些学者,甚至美国肛瘘治疗指南都建议,可/带瘘生存。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肛瘘的微创方法。

1 资料

1.1 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 异体人材料由北京清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2 诊断标准 (1)有肛周脓肿病史;(2)临床表现为肛旁流脓、疼痛、瘙痒等;(3)局部检查可见外口、瘘管(和内口)。

1.3 分类标准 (1)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1条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2)低位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瘘管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

1.4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能遵循医嘱,定期复诊者。

1.5 剔除标准 排除合并有癌肿、肠结核、克罗恩病及合并其他心、肺、脑病者。另外,排除手术中探查证实存在\3个窦道的病人。

2 治疗及观察

2.1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常规检查,包括镜、窦道造影。术前两组病人均常规清洁灌肠,两组皆用鞍麻,根据内、外口位置取截石位或折刀位。术后不用止痛泵,24内进流汁饮食,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24内恢复

正常活动。术后常规予2~3广谱抗生素。

2.2 治疗组 用探针确定瘘道内口和瘘道外口,对不超过两个窦道和外口的病人,环形切除瘘道内、外口炎症感染组织,用刮匙深入管腔彻底清理干净瘘道,清除肉芽组织;然后,分别用双氧水及甲硝唑盐水冲洗瘘道,用干纱块吸干水分。根据瘘道的长度和管腔直径修剪材料,将材料自外口拉入内口,以可吸收缝线封闭内口,同时将材料缝合固定在内口黏膜下层以下。修剪外口处多余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外口开放不缝合。对2例有两个外口和窦道的复杂性肛瘘病人,将材料裁成两叉,分别填塞两个窦道。术后内留置止血纱布,然后用无菌纱布敷盖外口,丁字带固定

3结果

46例患者住院时间最长30 d,最短16 d,平均住院天数20 d;术后括约功能正常。随访超过半年,1例复发,其他均无复发。

肛瘘手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挂线术;高位复杂性肛瘘;现存问题;对策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疑难疾病,有病因复杂,病程长,易于复发等特点,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肛瘘的瘘管经过内外括约肌,因此在进行肛瘘切开手术时需要切断部分括约肌以达到充分引流而使肛瘘愈合的目的。但是文献报道,切开括约肌超过30%以上可以导致失禁,因此在手术当中如何很好的保护功能,同时又要切断括约肌以彻底的清创引流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挂线术是目前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最有效方法,这已成为肛肠科医生的共识,但在实施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时,国内一些医生在肛瘘挂线手术的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导致部分患者得不到合理规范的治疗,引起复发、失禁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挂线术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新方法,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证。

1 挂线术治疗的现状

1.1 术前诊断缺乏金标准

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病因复杂、瘘管丛生、复发率高而被列为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术前明确肛瘘的病因并准确评估其原发管道、内口、支管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是高位肛瘘手术成功的关键[1]。近年来,随着纤维结肠镜、腔内B超和核磁共振等新技术的普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诊断评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术者对术前诊断重视不够以及缺乏相应的术前诊断金标准,临床仓促手术,术后复发、多次手术、功能严重损伤的现象屡见不鲜。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近来收治的一组复杂性肛瘘患者为例,22例患者平均进行了4.2(2~12)次肛瘘手术[2]。另外,术后创面长期不愈,最后确诊为克罗恩病性肛瘘、结核性肛瘘、骶前皮样囊肿和肛瘘癌变等亦经常可见,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和经济损失。

1.2 功能保护意识薄弱

随着专科技术水平的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愈率呈逐年增高之势,但临床医生片面追求手术根治,忽视功能保护的现象较为普遍,术后失禁率甚至可高达82%[3]。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对肛瘘治疗的新理念接受缓慢。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肛肠外科医生仍然遵循旧的外括约肌切断原则。这种治疗理念认为,手术切断一侧外括约肌皮下部不影响功能;手术切断一侧外括约肌浅层,亦不影响功能,但同时切断两侧则可程度不同地影响收缩功能;切断外括约肌深层,会影响括约肌功能,甚至失禁[4]。在我国,肛肠外科医生对低位肛瘘普遍采用肛瘘切开(除)术,手术时常一次性切断外括约肌皮和浅层;而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已将女性前侧瘘管(含低位肛瘘)列为复杂性肛瘘(治疗后易引起失禁的肛瘘),推荐使用保留括约肌的手术方法[5]。(2)对高位复杂性肛瘘习惯性袭用切开挂线法。切开挂线法是建国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的标志性成果之一[1]。其优点为治愈高位复杂性肛瘘而又不致失禁,较传统挂线疗法具有避免挂线剖开全部组织的痛苦和缩短疗程的优点。但是按照既治愈肛瘘又最大限度保护功能的现代治疗理念,重新审视切开挂线法,一次切断外括约肌皮下层、浅层,同时挂线勒断外括约肌深层和耻骨直肠肌,对功能的损伤和沟状肛管缺损的形成显然是难以避免的。临床报道,全部采用勒割性挂线治疗瘘的34例患者有5例控制不了排气,11例排稀便失禁,l例持续大便溢出口。在另一项关于挂线治疗肛瘘的回顾性研究中,共13例经括约肌肛瘘手术,术后轻度失禁率为54%,严重失禁率为7%[6]。一组动物实验也显示,即使完全通过挂线勒断括约肌,也会带来功能的损伤[7]。

1.3 缺乏系统的功能评估

高位复杂性肛瘘约占全部肛瘘病例的5%-10%。由于一次治愈率和功能维护的问题,其实属难治性疾病,术后可能造成失禁、狭窄、畸形等功能障碍。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其复发率报告较多,而功能评估报告较少。功能障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常常被临床医师忽视。我们检索高位肛瘘国内相关文献100余篇,仅有3篇用肛管直肠测压的方法评估术式对功能的影响[8]。其中,张荣在[9]等比较了肛瘘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的改变,认为肛瘘疾病及肛管内外括约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对的关闭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能引起部分患者的气体或液体失禁。美国结直肠医师协会的肛瘘诊治指南中提出:肛瘘治疗时应权衡括约肌切断的程度、术后治愈率和功能损伤程度,而不应一味强调彻底性[10]。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术前诊断的金标准

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核磁共振成像因能确定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内口、瘘管的走向及其与内括约肌的关系已成为复杂性肛瘘术前评估的最佳方法[1]。我们应以深入研究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肛瘘的技术为基础,结合腔内B超、瘘管染色及肛瘘病因学检查技术,设计标准的手术路径,建立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金标准,为手术治疗奠定基础。

2.2 明确挂线后生物力学规律

挂线术应用的是向心力切割挂线原理,切割挂线之所以能产生缓慢切割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弹性橡皮筋在组织和肌肉表面产生一个持续的压力,导致组织局部缺血、干性坏死,通过组织脱落和引流,逐渐达到缓慢切割作用。挂线使用向心的切割力,使括约肌和的切断是从远近两端往中间切断,而组织修复的方向是从近端到远端进行,挂线的炎性刺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而且组织修通样需要时间来修复,因此最理想的切割速度应该是切割与慢性炎症粘连和组织修复同时完成,这样组织的缺损最小[11]。目前,临床上肛肠外科医生对于挂线后生物力学的规律了解很少,在挂线后无法控制切割和粘连的速度,因此括约肌缺损较大,可能造成和功能下降而出现失禁。针对这一现状,如果通过切割挂线后生物力学的研究,寻找到挂线后生物力学的规律,控制挂线的切割力量,使切割速度与炎性粘连和组织修复速度尽量一致,这样才可以减少术后不得组织缺损。

2.3 确定切断括约肌新原则

临床上肛肠外科医生应该更新观念,顺应现代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趋势。在保证治愈肛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功能,这是现代外科微创理念在肛瘘治疗中的具体体现。据此,应重新审视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合理性,确立手术切断括约肌的新原则,研究保留括约肌的手术新方法;对克罗恩病性肛瘘或多次手术,已有失禁者,可考虑长期挂线,带瘘生存。以最新的肛瘘治疗理念指导临床治疗,能使广大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合理的治疗。

2.4 完善功能评估体系

目前,国内外功能评估体系主要有Wexenr评分和肛管直肠测压两类。功能是肛管自制功能,是通过直肠排便压和肛管压之间形成有效压力梯度实现的。肛管静息压的80%是由肛管内括约肌张力形成,括约肌功能长度、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内括约肌松弛反射)和肛管舒张压主要反映了肛管内括约肌的顺应性,其完整性及与直肠及肛管外括约肌的协调性是保证肛管自制的重要因素。

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有其特点,各项指标需要综合分析。由于瘘管的复杂走行或瘢痕,术前其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可能增高、正常或降低,术后常表现为降低。手术次数的不同对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手术对肛管舒张压、直肠肛管的收缩反射、抑制反射和排便弛缓反射均有影响,尤其是内括约肌的抑制反射,其通过直肠壁内感受器实现,抑制反射异常引起的精细感觉的受损是不能忽视的。同样的手术损伤对基础肛管静息压不同的患者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小的损伤即可能使原本括约肌功能不良的患者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尤其是老人和妇女。采用术前评估预测手术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12]。功能评估的方法临床常用直肠指诊、功能评估量表或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外,采用MRI和直肠腔内超声,可显示瘘道与括约肌的关系,经过计算机模拟三维成像可显示括约肌潜在的损伤、断裂等[8]。但是,对于术前的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评估应得到推荐,它可指导术式的选择,可指导医师对原本括约肌功能不良的患者避免过多地对括约肌切开,减少失禁的风险尤其重要。

3 讨论

目前我国肛肠科医生大多仍遵循过去的肛瘘诊治原则,即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瘘管走行及内口位置并匆忙进行手术,常遗留潜在病灶而导致复发,而且各地区各医院的手术方法也无统一标准,专科医生往往一味追求提高治愈率而忽视功能的保护。而目前国际上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的趋势是结合腔内超声、核磁共振等先进检查手段进行术前评估,优先选择保护括约肌功能的微创手术方法,并有完善的功能评估体系及随访机制,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尽管,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很多种挂线的方法,在治疗程序上显得较为混乱,各种挂线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治疗适应症,如何根据不同的适应症选择相应的挂线方法,缩短病程,减轻疼痛并能达到根治目的,是目前临床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所以,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挂线疗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制定出一套以挂线疗法为基础的特色肛瘘临床诊治新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挂线治疗服务于临床,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竺平,谷云飞,杨柏霖.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12):1101-1102.

[2] 杨柏霖,谷云飞,祝新,邵万金,孙桂东,丁曙晴,金黑鹰.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ll(4):339-342.

[3] Williams JG,Farrands PA,Williams AB,Taylor BA,Lunniss PJ,Sagar PM,Varma JS,George BD.The treatment offistula:ACPGBI position statement.Coloreetal Dis.2007;9(Suppl 4):18-50.

[4] 李润庭.直肠病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3.

[5] Whiteford MH,Kilkenny J 3rd,Hyman N,Buie WD,Cohen J,0rsay C,Dunn G.Perry WB,Ellis CN,Rakinic J,Gregorcyk S,Shetlito P,Nelson R,TiandraJJ,Newstead G, Standards Practice Task Force;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Surgeons.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pcrianal abscess and fistula-in―ano(revised).Dis Colon Rectum.2005;48(7):1337-1342。

[6] Goldberg SM,Garcia-Aguilar J.The cutting seton.In:Phillips RKS,Lunniss PJ. Anal fistula:surgical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London:Chapman & Hall Medical.1996;95-102.

[7] 胡伯虎,史兆歧,周济民.犬括约肌切开与挂线对直肠静息压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观察[J].中医杂志.1983;(4):68―70.

[8] 丁义江,丁曙晴,孙明明,王静,倪敏.功能评估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2):92-94.

[9] 张荣在,林大鹏,余智涛.直肠肛瘘手术前后肛肠的动力学改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1999;4(2):29-31.

[10] Witeford MH,Kilkenny J,Hyman N,et al.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anal Abcess and Fistula-in-Ano(revised)[J].Dis Colon Rectum ,2005;48(7):1337-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