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质年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质年代范文第1篇

关键字:地貌内外营力地质构造气候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一、地质构造对中国地貌形成的影响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与此同时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一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亚洲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

二、地质年代

地球自形成到现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球经历了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海陆变迁等许多地质现象并形成了相应的地质体,搞清各个地质体现象及地质体的发生时间及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1、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能反映岩层形成的自然阶段,从而说明地壳发展的历史过程。所以在地质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是相对地质年代。

2、绝对地质年代确定

许多岩石中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岩石形成初期,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比(丰度)是固定的,自岩石形成开始,其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称母体)开始蜕变,通过仪器可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母体)和蜕变产物(子体)的含量,进而可推算出岩石形成的时间。

三、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生物演化律主要适用于确立沉积岩的新老顺序,它是建立相对地质年代的基础。但在无化石的岩系和变质岩中,这种方法将无能为力。地质历史上,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结果,往往可使不同岩层之间,岩层和侵入体之间,侵入体和侵入体之间相互接触。利用这种接触关系可以确定不同岩系形成的先后顺序。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

①整合接触 相邻的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无间断。整合接触的形成背景是较长时期处于构造稳定的条件下,沉积地区缓慢下降,或虽上升但未超过沉积的基准面以上。

②平行不整合接触 又叫假整合接触见图3.1。指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基本相同,但两套地层之间发生了较长期的沉积间断,期间缺失了部分时代的地层。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即剥蚀面,又叫不整合面。它与相邻的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并有一定程度的起伏。不整合面上可能保存有风化剥蚀的痕迹,有时还有源于下伏岩层的底砾岩。平行不整合主要由于地壳均衡上升,老岩层露出水面,遭受剥蚀,发生沉积间断,随后地壳均衡下降,在剥蚀面上重新接受沉积,形成上覆新地层。

③角度不整合接触 相邻的新、老地层之间缺失了部分地层,且彼此之间的产状也不相同,成角度相交。不整合面上具有明显的风化剥蚀痕迹,且保存着古土风化壳、古土壤层,常具有底砾岩。角度不整合接触是由于较老的地层形成以后,因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褶皱、断裂,并隆起、遭受剥蚀,发生沉积间断,然后,地壳再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④侵入接触 这是由岩浆侵入于先形成的岩层中形成的接触关系见图3.3。侵入接触的主要标志是侵入体与其围岩之间的接触带有接触变质现象。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常常不很规则

⑤沉积接触 沉积岩覆盖于侵入体之上,其间存在着剥蚀面,剥蚀面上有侵入体被风化剥蚀形成的碎屑物质见图3.4。沉积接触的形成过程是当侵入体形成后,地壳上升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的地层。

四、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空间位置。用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

1.走向即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的方位角就是走向方位角。岩层的走向方位角表示。同一岩层的走向有两个值,其数值相差1800。

2.倾向表示岩层倾斜的方向。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倾斜方向所引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一般用方位角表示,数值与走向相差900。

3.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称为岩层的倾角,岩层倾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角度的大小。岩层产状要素可在野外用地质罗盘在岩层层面上直接测量。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锤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记录描述岩层产状时,岩层产状要素用规定的文字和符号。通常格式是:SW(象限)2300(倾向方位角)∠200(倾角)。表示岩层倾向为南偏西2300,倾角200 。因为走向方位角是倾向方位角加或减900,所以一般不必记录走向,直接记下倾向就可以了。

五、小结

掌握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地质年代单位,地质构造的类型、特征、野外识别的方法及工程地质评价,地层的接触关系,以及阅读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分析岩层产状及地质构造与工程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地质图的编制方法,掌握并分析地质图所反映的内容对各类土木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正常使用,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蔡玉石,198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地图出版社

刘东生,2001.5,《黄土与环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地质年代范文第2篇

对于灾难一向敏感的日本作家,在板块构造说被阐明不久,即于1973年创作出一部著名作品,那就是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这部作品不仅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小说之一,而且根据其改编的同名灾难电影更是在整个世界引起轰动。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主人公在一次深海考查中意外发现,日本东部海沟出现地壳异常活动,根据这一现象,他预测近期日本列岛将会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列岛将随之沉没。为挽救日本,主人公通过炸断洋底地壳释放出地壳内能量等极端方式保住了日本列岛。由于拍摄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作技术,影片中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拍摄得非常逼真,令所有观众震憾不已。2006年,《日本沉没》再次被重拍,这一次,不仅采用了现代数字技术,故事情节设计也有了较大的改动。可以说,“日本沉没”不但成为日本社会经常议论的话题,也成了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那么,日本究竟会不会沉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日本列岛是怎样形成的说起。关于日本列岛形成的问题,虽然有不同说法,但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多数科学家相信日本列岛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后而形成的。

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日本列岛处在欧亚大陆的东北部,它与欧亚大陆隔着一个日本海。列岛呈弓形,东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达上千千米的深海沟。从地质演化史看,日本列岛正好位于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这4个板块交界结合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都是海洋板块,在海底扩张作用力的推动下,两个海洋板块从东面和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和西北方向扩张移动,对欧亚大陆板块进行碰撞挤压。由于海洋板块的密度大于陆地板块,所以两个板块一旦发生碰撞,密度相对较大的海洋板块会俯冲沉入大陆板块下方。这种俯冲下沉的速度,虽然每年仅有几厘米,但它们在相互挤压、碰撞下积蓄的应力是巨大的。正因如此,这里经常发生地震、火山喷发,使地质内、外应力达到短期的相对平衡。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就使日本列岛向东平均位移了3.5米。

在以往的地质年代里,洋附加体的形成机制底表层存在大量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由两类物质组成:一类是浮游生物的遗体,另一类是来自陆地的泥沙。它们经过数千万年的积累,成为洋壳上特有的沉积层。当大洋板块俯冲沉入大陆板块时,洋壳上的沉积层物质由于受到坚硬的大陆板块阻碍,部分沉积物被“剥落”下来,留在了两大板块结合部,形成“附加体”。这个“附加体”经历了数百万年或上千万年的累积、演化,由小变大、由低变高,最终露出海面形成海岛。

据测算,绝大部分的日本海岛的地质年龄在4.5亿年。这就是说,作为欧亚大陆边缘的“附加体”,日本列岛是经历了数亿年的堆积演化而成的。其证据之一是,日本山口县的秋吉台就保留了大量石灰岩所构成的台地和山丘。石灰岩是远古时期海山丘边缘处珊瑚礁在经历了漫长地质演变后形成的。由此证明,这些由古珊瑚礁体演化而成的石灰岩,是在两大板块挤压碰撞下被贴附在太平洋板块上的沉积物在遇到欧亚板块阻碍后,被剥落下来形成了“附加体”陆地经过亿万年的积累演化,形成了现在的日本列岛。大陆的边缘,成为有别于大陆板块岩石构造的“附加体”遗迹。从日本岛弧的分布来看,日本岛弧是朝向太平洋的,岛弧的东面是冲绳海沟。在列岛靠近大陆一侧,陆地“附加体”的地质年代古老而久远;而靠太平洋一侧,陆地“附加体”的地质年代要年轻许多。即便是到了今天,大洋板块俯冲下沉处,仍然有新的陆地“附加体”在继续形成。

贴附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附加体”――日本列岛从大陆板块上分离出去的时间,大约发生在1700万年前。在日本列岛被分离出去后,它们之间便形成一个日本海。

地质年代范文第3篇

世界上已知的有一定规模的油田,都是在沉积岩分布区发现的。

石油是主要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混合物,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和气态可燃矿物。其它元素占1%,约57种。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的局限性:绝大多数“同位素地质年龄”是从火成岩或火山凝灰岩中测定的,而地球上相当多的是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较浅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来源:文章屋网 )

地质年代范文第4篇

物种大灭绝让地层中的化石分布出现了断层,某类群的化石完全消失了,而被新的化石类群所取代。地质学家根据卉生物化石类群的更替现象来划分地质年代,把地质年代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时期,每代之下再分为几个纪。

古生物化石的更替现象在代与代更替时表现得最明显。从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二叠纪)到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化石分布存在着最显著的跳跃,表明发生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次灭绝:在古生代大量存在的三叶虫到了二叠纪末期再也找不到,而且96%的海洋生物物种也都灭绝了。从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白垩纪)到新生代的第一个纪(第三纪)的化石分布变化也非常明显,这一次的物种大灭绝规模虽然比不上三叠纪大灭绝,却最为著名:在中生代盛极一时,曾经主宰地球2亿年的恐龙,到了白垩纪后期完全不见了,同时灭绝的还有大约70%的海洋生物物种。生物史上的大灭绝并非只有这么2次。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项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共发生过23次,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1次,似乎具有周期性。虽然,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物种大灭绝即使不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现象,也是反复发生过的。那么,物种大灭绝为什么会反复发生?

恐龙的灭绝最为著名,研究它的人也最多,形形的“恐龙灭绝理论”也不断被提出,气候变化、火山爆发是经常被提到的因素。有的恐龙灭绝理论比较有创意,比如说哺乳动物把恐龙蛋吃光了;有的理论则到了荒谬的地步,比如说恐龙是集体自杀的,是被外星人吃光的等等。

终于,有一个恐龙灭绝理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1980年,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路易斯・阿尔法雷兹等人提出,恐龙灭绝是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这样的撞击产生了巨大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万颗原子弹在地球上同时爆炸,足以引起物种的大灭绝。这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并非空口无凭。阿尔法雷兹等人发现,处于白垩纪和第三纪边界的岩层中含有高浓度的稀有元素。稀有元素在地球岩层中虽然稀少,在陨石中却含量很高,因此这种异常现象表明在白垩纪后期,曾经有一颗大陨石跟地球相撞。

现在很少有科学家怀疑,在6500万年前曾经发生过一次惊天动地的陨石大碰撞。但是,在那个时间段发生过陨石大碰撞不等于就是它引起了物种大灭绝。在其他地质时期也有曾经发生过陨石大碰撞的迹象,但是当时的化石分布却无任何异常。而其他的几次大来绝,我们连发生过陨石碰撞的迹象都难以找到。物种大灭绝是不是还有别的更普遍的因素?

如果我们能够统计各个地质时期物种灭绝的规模,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但是一个物种的化石数量往往非常稀少,对它们进行统计容易造成误差,如果统计属或科的灭绝情况,就要准确得多。这是个极为繁琐的工作。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塞普科斯基在图书馆泡了10年,统计了化石数量最为丰富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各个属、科产生和灭绝的时间。这项工作在1993年完成后,又激发了其他人去统计其他类群的古生物的情况。

地质年代范文第5篇

1、地球几十亿年的地壳运动造成的,久远的时候,青藏高原也曾经是海洋,由于板块的运动,海床上升,海洋变陆地,原先海里动物死亡后的尸体在地壳中保存了下来,形成了如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

2、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

3、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来源:文章屋网 )

地质年代范文第6篇

英文名称:Geochimica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379-1726

国内刊号:44-1398/P

邮发代号:2-81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地质年代范文第7篇

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最初地球只有一些漂浮的尘埃。经历了不同的世纪后,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特征。距今24亿年前,地球开始出现原始圈层,低等生命和生存环境开始形成。原始生物时代,开始出现海洋生物。随着生物进化,地球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动物。自然界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今天的地球。

地球形成于几十亿年以前,初期的痕迹在地面上已很难找到了,以后的历史面貌也极为残缺不全。若想从现在的地球面貌往前一步一步地推出它的原始情况,困难极大。任何地球起源的假说都包含有待证明的假设。正由于此,不同的假说常常分歧很大。200多年来,地球起源的假说曾提出过几十种。到了人造卫星时代,可直接探测的领域已扩展到行星际空间。这个问题的探索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活跃阶段。

(来源:文章屋网 )

地质年代范文第8篇

关键词:注浆技术  方案  材料配比  注浆工艺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峒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煤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面极为广泛。随着建筑材料的日益精细,耐磨性和抗压性都在增加,以煤为原材料的燃料成本也在有规律地提高,这就要求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对煤矿的原始性保护及二次使用需要更多注意,以提高保护技术。因此有必要采用注浆技术来减少煤矿在防止涌水情况出现后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下面对注浆方案的选择、材料的配比和注浆的工艺性来进行分析。

    一、主要注浆技术和细节分析

    (一)注浆方案的选择 

    注浆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注浆工期、材料消耗、注浆效果和费用等。因此选择方案对于如何注浆、如何通过注浆达到其对煤矿的基本效果、煤矿的本身质量的保护,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以下我们在专业数据和实际操作情况下来看注浆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

    1.合理配风。在整个回采过程中,回风巷风流中瓦斯体积分数稳定在0.3%左右,配风量420m3/min,风量以最低配置为宜,以便提高采空区释放效果。对于风量的掌控,在注浆技术应用到煤矿保护和开采中显得非常重要。回风量对于固体燃料的释放和聚合起着外部的推力,而对于注浆本身,对配风的要求也是外部因素之一。涌水情况很容易在注浆完成的条件下因为配风出现问题而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在更多实践中需要掌握里外两层的关键影响因子。

    2.将回采工作面做到调成“L”形式,利于本采空区瓦斯通过小川向上部释放,在整体注浆技术中,从整体到局部的调整都影响了最后的效果。为了保持煤矿燃烧的质量,对于工作面的技术要求需要因材质而异。调成“L”形能使释放的瓦斯按照空气的流动规律慢慢释放,为煤矿的最终产出质量做好铺垫。

    3.加强放顶线处支护,增加切顶能力,工作面悬顶及时挑落,尽量避免采空区瓦斯涌入工作面。在完成了瓦斯的空间有效移动尽量不破坏和影响到煤矿的保护质量的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第二次处理,使工作面保持本身。在没有对采空区进行干扰的瓦斯的破坏下,完成对煤矿保护的外在空间的应用,也是注浆技术应用于其中的一方面。

    4.下出口石墙每班码至第三排柱位置,不得滞后,减少采空区入风量,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对于注浆过程中瓦斯的控制为了最后煤矿的生产质量是工程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注浆是为了防止煤矿涌水情况的出线,而进入工作面后,因带来的与空气互相接触而产生的气体的控制也是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石墙在注浆工程中起到的作用,我们能够有效减少如风量,从而控制瓦斯涌出。

    5.保证下巷石墙质量,尤其是小川初石墙质量,以保证瓦斯释放效果。在注浆过程中对瓦斯的特别处理是工作中必须进行的环节。石墙是工作面中应对回风量而采取的工作手段,石墙的构造能够保证瓦斯在整体工序中发挥一定作用而不导致损失,保证下巷石墙质量是注浆中专门针对瓦斯的利用空间而设置的工作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