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黑色喜剧

黑色喜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黑色喜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黑色喜剧范文第1篇

从2009年的《熊猫大侠》到今年八月上映的《乐翻天》,王岳伦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推出一部新作。他的解释是,尽顾着享受家庭生活了。王岳伦和李湘的女儿2009年出生,今年刚好满三岁。略微发福的体型,似乎也在佐证他这些年的幸福时光。

《乐翻天》讲了一对女强男弱的中年夫妻的故事,外界很容易把这个故事和导演本人联系起来。王岳伦也痛快承认,《乐翻天》里包含了自己对婚姻的观察和思考。尽管映前宣传总是聚焦于片中男女主角到底和导演王岳伦、制片人李湘之间有多少相似度这样的八卦问题上,实际上看过电影的人才明白,《乐翻天》里姜武和宁静扮演的这对夫妻,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存在的可能——宁静在家里霸道到不准老公站着尿尿,理由是那样会滋得到处都是。然而这种“夸张”,恰恰是王岳伦式爆笑喜剧的特点之一。从《十全九美》《熊猫大侠》到《乐翻天》,虽然古装改到了现代,桥段为主变成故事优先,但“笑神经”仍然是王岳伦一以贯之的创作追求。

《乐翻天》创意早于《十全九美》

大众电影:《乐翻天》是现代都市题材,和你前面两部电影迥异。能谈谈它的灵感来自哪里吗?

王岳伦:很多年前,我就想做一个在酒店里发生的喜剧故事,而且是多人物多线索的。酒店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有形形的人。不同国家的人在一个空间里,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和使命,在这个交错中肯定会有很强烈的化学反应。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类型片,像《大饭店》,包括我非常喜欢的日本导演三谷幸喜拍的《有顶天酒店》。因为平时我们接触酒店比较多,谈事儿或者拍电影,常常几个月都在酒店里,看过很多形形有趣的事情。’06年筹备我的第一部电影时,我就想拍这样一部有关酒店的电影。可刚好那时《疯狂的石头》很成功,我就觉得会有冲突,因为这也是一个多线索的现代黑色喜剧,时间不对。 大众电影:也就是说《乐翻天》的创意其实早于《十全九美》?

王岳伦:对。后来我和编剧商量把《十全九美》做成古装的,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对有革命性的创作,因为它不太讲究故事,也不太讲究那种学院派的手段。虽然我上过专业的电影学院,但第一部电影更希望以“反电影”的方式来做,而不是那么常规。很多人不理解,把它归结为“山寨”、“恶搞”,现在想起来我对这些不是很在乎。一个作品完成以后,其他的都仁者见智。一开始我就没想给很专业的观众去看,我是希望有更多的普通人去进电影院,去欢笑去乐。我是艺术家庭出身,我父亲是画画的,我也在绘画领域学习了20多年,也懂纯艺术,学过很多美学理论。什么是纯粹的艺术,什么是大众艺术,我分得很清楚。对我来说,过于注重表达的电影会减少观众群,那些偏文艺的观众,比如知识分子、专业媒体会不喜欢,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如果我开始是想去拿奖,那我就会选另一个道路。我拍《十全九美》是感觉到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慢慢走向繁荣,我想为这个市场而出力,想让更多观众回到电影院,让他们看喜闻乐见的,让他们笑,让他们哭,这是我电影的主题。

真实与喜感的有机结合

大众电影:那么拍《乐翻天》的时候,你的这种基本方向是不是有所调整?

王岳伦:对,我回到了故事本身。《乐翻天》是一个现实题材,中国人的习惯是,如果看现实题材的片子就希望能够有共鸣。你的故事可以是传奇的虚拟的,但人物一定要真实!他说的话、他的状态、遇到危机时的第一反应等等,一定要真实。如果这个把握不住,观众就会出戏。他不相信你了,就不可能再看下去。所以在做《乐翻天》剧本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让自己相信——这个很重要。比如说姜武和宁静演的这两个角色,他们误以为自己杀了人,然后第一时间想的是什么?这个是很重要。如果说他们第一时间想报警,我觉得这就不真实;以角色的身份和性格,那种情况下想的一定不是报警。我用很多夸张的方法去处理——我不能拍得特别实,这和我们国家的审查有关系——这样就解释了他俩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做法。

大众电影:人物的反应真实,观众就比较容易产生代入感,但反过来,在喜剧的夸张效果上就要打折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你怎么解决?

王岳伦:对,很正确,这也是我为什么一部电影磨了两年的原因。我们团队对这个片子的苛求就是,怎么在真实与喜感上做一个有机的结合。我不想把《乐翻天》拍成语言喜剧,那不是我擅长的,我还是希望拍成情节喜剧,靠情节、设计、布局产生喜感。喜剧的最高境界是黑色喜剧,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我们冲着这个方向的努力。的确很艰难,要一个一个细节地抠,中间过无数设计和想法。因为要规避很多很多限制,所以这些必须在夹缝中完成。你知道,黑色喜剧的立意一定不会是主流情感,这才能称之为“黑色”。但我们现在电影不可能做到这一步,所以只能在夹缝中找一条路。很难,但我们还是要尝试,不能放弃自己的特色,只能这样一步步地走。

搭档李湘,市场更有保证

大众电影:拍完《十全九美》《熊猫大侠》以后,你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两部电影代表我的态度,不代表我的水平。”那这部《乐翻天》呢?

王岳伦:能代表一定的水平,不能说百分之百。我希望大家看过这个片子以后认为我在进步,我就很心安了。至于票房是不是特别好我反而不太考虑。《乐翻天》还是有遗憾,因为拍摄时间等现实问题,我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遗憾比前两部要少点,它能代表我一定的水平。

大众电影:刚才会上,主持人的很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部电影上映后的票房。刚才你说你不太考虑票房,挺意外的。

王岳伦:我的确不能考虑,因为考虑这个会影响我的状态,再说票房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很多很好看的电影票房并不好,反而很多烂片票房很好。一个电影有一个电影的命,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能缺。我要做的就是把电影拍完,至于票房,各个部门大家一起努力。各个环节的努力到了,结果自然会好。

大众电影:这也是你和制片人李湘的第三次合作。创作过程中,她会不会从营销的角度提出意见?

王岳伦:她的意见主要在做后期的时候,并且是从观众的角度。我第一次粗剪完给她看,她就是从观众的角度提了很多意见。我认为很宝贵。一开始有点抵触,但是经过慢慢地仔细琢磨,我发现她的很多意见的确很关键。因为拍一部电影时间实在太长,有时我会看得麻木了,有些问题看不出来。而李湘第一次看,很多直观感受往往很准。这些意见我必须面对,要舍得下剪子,这是作为导演必须克服的。

大众电影:能具体谈谈吗?

王岳伦:比如姚鲁演的喜总这个角色,戏份最后剪掉了三分之一。喜总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姚鲁的表演也很精彩,但为什么剪掉?就是因为这个人物在里面太跳跃了。一开始我还是很坚持,但李湘看完之后觉得他太过于卖力的表演会让大家忽略他为儿子筹钱的亲情。大家会觉得,喜总的儿子在韩国被人押着,连手指都被割下来了,他怎么还能这么愉悦呢?我在单场处理的时候,觉得姚鲁的演出简直太生动了,但是连着看的时候,确实比较跳,所以狠狠心剪掉了。姚鲁很关心这个戏,他以前很少演喜剧,只有一部《让子弹飞》,所以在塑造人物时非常走心,拍摄的时候每天拉着我谈台词谈剧本。

大众电影:这对导演来说也是个考验,一边是人情一边是电影的完成效果。

王岳伦:拍电影是这样,尤其已经到了最后一步,什么都不能做筹码,一定要以市场为基础,留不住就是留不住。在这点上面李湘是很敢于做牺牲的,我有时反而考虑太多,她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制片人。很多制片人只是拉钱和找演员,创作完全依赖于导演,但李湘不是。她非常能够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去看片,然后下剪子,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市场需要的东西。说实话,拍再商业的电影的导演也是有文艺情结的,很多都是从艺术青年过来的,肯定有他文艺的一面。这种时候就特别需要一个理性的制片人帮导演把最后一个工作做好。这样的搭配对市场来说是最需要的。

希望做到更大的兼容性

大众电影:你前面两部电影以年轻演员为主,自身风格不是那么突出,表演可以跟着电影走;而《乐翻天》的主演姜武和宁静都是银幕经验很丰富的演员,你怎么把他们的表演融入影片整体风格中?

王岳伦:我拍片子的习惯,不主张说太多的戏。就是在开机前会和演员照着剧本,把每场戏从头到尾都过一遍。我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演员说,然后他们自己准备,拍的时候我来看。单场戏拍摄之前最多再强调一下重点,我从来不会演给他们看,因为第一我不擅长,第二我不想埋没演员的想象力和他自己发挥的空间。我想把他们的积极性展现出来,好的演员会给你很多的惊喜。姜武和宁静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好演员,常常给我很多我想不到、但是很有意思的点,这些让我很兴奋。我尊重演员的发挥,这是我的工作方式。反过来说,剧本在这儿,人物小传在这儿,区别只在于演员用他们更舒服更有意思的方式说台词,而不是条件反射地背台词。

大众电影:你的几部电影都是一两千万的中等投资,这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里挺吃亏的。有人说,中国电影不缺大制作和小成本,就缺中间的,而且一个国家电影产业整体是否健康,最重要就是看有没有一批高质量的中等投资水平制作。

王岳伦:国内最难的就是我们这种规模预算的电影。不像大片,没那么大的阵容和宣传的规模;也不像小片子,投不多就是去撞大运,撞上就撞上了,撞不上也赔不了太多。所以我们这个档次最难做。其实我觉得电影不分大小,关键是要有好故事,如果是一个特别强烈的类型,就一定会有人关注。我为什么没有拍过特别低成本的电影?因为我对电影的要求是要有一个基本的制作规模,比如最起码要用哪些机器——电影毕竟是视觉的,再强烈的个人观念也还是要用镜头来表现,镜头是第一位的,这就涉及到好的摄影设备和灯光等等。我是拍MV出身,对这方面有一定要求。演员我也希望能和有经验的合作,这能弥补我在这方面经验的不足。这两块加起来,就必然会是一个中等的制作成本,不会少。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尽量把故事讲精彩。《十全九美》的口碑是靠年轻人,其中很多是湖南卫视的观众群,这部分群体比较大,所以当时票房不错。《乐翻天》我希望能在这个群体的基础之上,还能吸引一些年纪大一点的、有情感经历、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观众,可以做到雅俗共赏。也就是说,《乐翻天》有一定兼容性。

没有借用网络桥段

大众电影:《十全九美》是古装片,但它的剧情和网络文化结合很紧密,当时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先河,后来《熊猫大侠》延续了这个特点,那么《乐翻天》呢?

王岳伦:没有了。现在社会离不开网络,一部现代题材的电影,不可能说一点不涉及网络——但《乐翻天》不是直接用,而是间接的、比较巧妙地用。比如孟瞳迪演的小三儿,她说的话是90后小孩儿的语境,自然会有一些网络用语,比如“坑爹”、“吐槽”这类,这已经是他们的口头语。至于网络桥段,这部电影里是百分之百没有的。媒体看片以后,有个作家评论这部电影说,王岳伦还在继续用网络桥段——这点让我特别不服,因为我的确没用,我不知道他这句话从何而来。

一部电影上映后大家都可以评论,这没关系,你也不可能不允许别人说不好。我有个朋友很喜欢《十全九美》,他看完《乐翻天》以后说我退步了,说这个不如《十全九美》——我也接受。他喜欢《十全九美》的结尾,那种才子佳人的东西,《乐翻天》找不到,所以他就不喜欢,这个很正常。但这是小部分人的声音,试映之后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好,觉得我有进步。我觉得这些对我就是一个平衡。电影上映以后,我特别想听到来自普通观众的看法,这样我才能真正了解我做得怎么样。一个电影真正生命的开始是在和观众见面以后,一定是在大面积上映以后,不是我们自己在那儿自我陶醉,或者找一帮人看完后互相称赞就能下定论的。观众中肯定也会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个没有关系,我看主流的声音是什么,这个很重要,60%以上说好,我觉得就是成功了。

大众电影:《乐翻天》之后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王岳伦:《乐翻天》的上映结果会影响我下一部的计划。如果结果很好,资方和很多人希望我制作一个投资更大的电影。我一直喜欢古代动作电影,但不是现在的武侠片,我希望拍一个很写实,甚至很暴力的电影,但那种暴力是有强大情感基础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计划。如果《乐翻天》票房一般,我就会拍一个相对温情感人的题材,现代背景的爱情故事。剧本已经有了,很感人,我看一次故事就会哭一次,希望也能感动大家。这个制作不会太大,是一个中小成本电影。

大众电影:李湘说,《乐翻天》票房不过5000万,你们就不拍电影,开火锅店去。你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不管怎么样你还会拍下去。

黑色喜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黑色幽默反英雄寓言

一、简述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65年,美国作家B.J.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兴。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的幽默”。“黑色幽默”与传统正常的幽默区别很大:传统幽默的思想基础是乐观主义,人们相信善最终能战胜恶,引发轻松、欢快、明朗的笑;而黑色幽默的思想基础却是悲观主义的,既然面对的是死亡、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苦涩阴郁的笑。黑色幽默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是表现世界的荒谬。所不同的是黑色幽默作家更加消极悲观,他们否定个人选择积极行动的可能性。面对荒诞,唯一可做的事仅仅是玩世不恭地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以便暂时舒缓一下痛苦不堪的心情。正因为他们以幽默的人生态度与惨淡的现实拉开距离,所以一改以往荒诞文学作家的惊愕、困惑、愤闷的心态,且把荒诞当作一种合理的存在,然后进行从容的描绘,在绝境中保持心理平衡。

二、理论基础

黑色幽默文学形成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主义反理性的种种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其中存在主义哲学对黑色幽默的影响尤大,成为这派文学的思想基础。黑色幽默作家像存在主义作家一样,认为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是荒谬和丑恶的,现代生活是反人性的,而且他们更加强调绝对的荒谬,表现得更为阴郁和绝望。黑色幽默作家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可怕和丑恶的现实,并赋予尖锐的现实具有荒诞滑稽的性质,以及玩世不恭的讽刺和嘲笑。这种笑并不轻松,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和冷笑,其中蕴含着一种痛苦的悲观情绪。

三、特征

黑色幽默文学之所以能得到社会的重视,除了它深刻的思想内蕴和审美价值以外,还因为它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到之处。综合起来,“黑色幽默”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

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美国《时代》周刊摄影记者安东尼・苏奥(AnthonySuau)的《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获得本届“荷赛”年度综合大奖。画面上,一名美国警察貌似高度紧张地举起手枪做瞄准状,在房内搜索前进。乍一看,还以为是战争题材或者警匪内容,再看图片说明,原来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这个房屋业主因无力偿还按揭已经被逐出家园,被查封的房屋内除了满地破烂的家具已经空无一人,警察是来例行检查的。面对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留下的破败的空房子,代表最强势力量的警察的一次例行检查居然做出如此夸张的进攻动作,这就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把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这样一个人人都将参与其中的世纪悲剧,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喜剧性的瞬间便有了厚重的寓意。读这幅照片,让人在哭笑不得中品味现实生活的苦涩;在苦涩的现实面前感受哭笑不得的瞬间轻松。

2.“反英雄”式的人物

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念,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甚至嘲笑自己曾经所尊重、所建树的一切。在表现形式上,完全打破传统小说的有头有尾的叙事结构方法,而是从表现作者的观念出发,自由联想而不受逻辑的限制。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是一种变形了的漫画,极端的类型化,但却有着某种本质的现实。例如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毕利是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义公尤索林是一个卑微猥琐的怕死鬼,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奥尔德曼认为,这些人“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产生这类病态的畸形的人物的土壤是病态的畸形的社会。

3.“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

传统小说采用“讲故事”叙述法,一般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发展要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而“黑色幽默”文学则彻底地抛弃了“讲故事”的老一套,改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新方法。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夸大人物内心世界的广袤无垠;它不再受时空的制约,可以超越社会、超越道德、超越习俗、超越理念。在《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作品中,海勒摒弃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一方面采用了“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只用叙述、谈话、回忆来组接事件、情节和人物,另一方面又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一件件,一个个都变得反常、荒诞、滑稽、可笑,描绘出一幅幅荒诞不经的图像来博得读者的凄然一笑,并且让人在哭笑中、在哭笑不得中去回味、去思索。再如,冯尼格特的《第五号屠场》中的人物的活动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奇特交错,瞬息万变。乍看扑朔迷离,眼花缭乱,令人摸不清头绪。其实这是一种叠式和多层次齐头并进的特殊结构,它对故事情节的迅速展开和深化主题都是有用的。

4.小说具有寓言性

“黑色幽默”的嘲笑讽刺表现得很含蓄,带有寓言性质。作家并不明确做出道德、政治的评价,而是让读者从这些冷隽的幽默和喜剧形式的笑声中,领悟出某种含蓄的寓意来。作家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描写现实的手法,他们总是用放大镜、哈哈镜来看待世界、反映世界,采取无限夸大的笔法来表现客观事物,因而使其扩大、变形,促使那些阴暗、丑恶的东西更突出,更可憎,更可笑。尽管作家抱着冷眼旁观和不加评判的态度,然而读者却能在寻思和回味中悟出其中的深刻的寓意。

5.特殊的题材

为了与“黑色幽默”整体的主旨合拍,作家们在选材上也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学里的教师,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喜欢把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要领引进文学作品。如:品钦笔下的“万有引力之虹”就是导弹发射的轨迹;冯尼格特在《猫的摇篮》里认为斗争来自“动力紧张关系”,在《冠军的早餐》(《顶刮刮的早餐》)中认为斗争来自头脑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其次“黑色幽默”作家喜欢选择意义不明、摇摆不定、似梦似醒、似大彻大悟又似雾里看花的特殊场面。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和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都以二次大战为背景,但作者意图并不在写一部“战争小说”,不在真心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想以此给人以启迪,让人们从这些小说中看到当代社会的弱肉强食的情景。

四、结语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参考文献:

[1]安婕.黑色幽默研究――背景、渊源、主题、叙述技巧及艺术技巧[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雷红琴.论黑色幽默独创的艺术情感模式[J].外国文学研究,1998,(1).

[3]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

黑色喜剧范文第3篇

浓郁的花香,萦绕的花瓣。这时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一场华丽的祭典,祭祀着花的凋亡。花祭——花落花开花满天!

背景,如血般的残阳,高高的悬崖,渲染成金色的大海,天边的那片血色的云……一切的一切,点缀着这凄美而华丽的祭典。华丽的凄美,好悲伤。

高高的祭台上,鲜血的色彩。一片片飞舞的花瓣,萦绕着祭台,轻轻地旋转……祭台缓缓向悬崖边移动,花瓣也随之飘浮……

危险的祭台上,是花之天使。她站立在祭台上,收起那一双洁白的羽翼。悬崖之下,是一个黑色旋涡。只等花之天使走了,永远地走了……

祭台继续移动,在悬崖边停下。花之天使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世界,这个她所留恋的世界。然后,毫不犹豫地,跃下悬崖……

当花之天使消失在黑色旋涡的那一刻,所有的花,凋落了。漫天飞舞的花瓣,点缀着这场盛大而华丽的祭典。花之天使走了,永远地走了……

黑色喜剧范文第4篇

——邓家佳

看过《爱情公寓》的人,一定都记得里头那个执着演戏的唐悠悠,过度抢戏、用力过猛的桥段,给角色写角色分析的劲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捧腹发笑,但同时其实我们也很羡慕,能对一件事情如此执着。现实中邓家佳也有点一根筋,揣着演戏的执着和热忱一条道走到头。对邓家佳来讲,喜剧有自己的魔力疗法,能让大家笑着懂得了道理,明白了真谛,何乐而不为。

缘起 天生喜剧细胞

我从小性格就属于那种外向开朗型的,5岁前的我像个小男孩,小时候头发少,妈妈干脆就给我剃了个光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淑女,还让我从小就给人感觉比较像“大侠风范”的性格,也可能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容易让我在演戏时自然地释放吧。

我在演戏之初首先选的也是喜剧,记得在大学时排话剧我排的最多的就是喜剧,就连毕业论文也是关于喜剧表演艺术的,我想这可能都成为我开启喜剧之路的因素。拍每一部戏时都有很多难忘的故事,像《十全九美》应该算得上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喜剧,好多关于喜剧的表演经验都是那时积累下来的,真的很感激这样的经历。因为《十全九美》是我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许多人是因为这部片子才认识我的。一路来演了这么多的喜剧,它丰富了我的生活,面对好多事时心态更好了,它会让我在想事情时多看好的一面。在面对友情时,我会喜欢和很真实的人做好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感觉很轻松,大家都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人。

剧透 生活的美好意义

喜剧与正剧相比,我觉得我可以说是有一种喜剧情节,但不是说就排斥别的类型剧,其实我平时喜欢的类型挺多的。我个人是周星驰的粉丝,特别喜欢他的《大话西游》,《大话西游》绝对堪称是一部经典喜剧,剧情幽默搞笑,又不乏深意,还有那么多经典的台词。

其实喜剧和悲剧一样,都应该带给人一种很深的影响力,一部好的喜剧绝不是单单的会让你一笑而过,它有它的现实意义。它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诙谐的台词等各种形式,给人来带一种美好。尤其在当下,喜剧不仅是让我们放松的消遣品,同样会带给我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就像《十全九美》,它不仅让你笑,笑完之后还能笑中带泪,其实它在讲一些哲理,这才是一个喜剧最高的境界。许多喜剧看完之后让人觉得画面“很脏”,而在王岳伦导演的《十全九美》、《熊猫大侠》里,没有暴力,画面很美也很温馨,我很欣赏这一点。

喜剧是让观众笑的,但演员需要克制自己不能也在“笑”,最开始自己也容易笑场,可作为一个专业演员,不笑场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是一种职业素养,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就不会觉得痛苦了。读懂自己要饰演的角色,尽全力去塑造这个形象,把这个角色演活,最后让观众决定要不要笑。

自由穿梭 多元化戏路

虽然我一直比较倾向喜剧,但是作为一名演员,我还是觉得不必被类型限制,应该多尝试些不同类型的戏。演过的每一部戏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像《爱情公寓》这样的喜剧它给我的是一种很轻松的体验,而最新出演的电影《全民目击》则让我再次感受父爱的深沉。作为一名专业的演员演戏做好的方式就是能走进来,也能走出去,我也一直以此砥砺自己。当我演喜剧时我就是南宫燕、唐悠悠、静文,当我演正剧时我也能走出这些形象,不带喜剧的感觉进下一个戏。无论对待哪一种角色,态度始终一致,就是尽力演好它。所以无论我是倾向于哪种戏,作为一名演员还是要多尝试不同角色比较好,当然也从没想过要具体往哪种类型转,趁自己还年轻还是多开拓一些戏路吧。

对于如何看待喜剧文化与当下无厘头恶搞文化以及段子文化的差异问题。我觉得任何事情只要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无论你接不接受,它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它们和喜剧的共同之处就是都为大家带来欢乐,相比较而言喜剧文化还是有着主流影响力的,而后两种现在在大众中也深受喜爱。其实不管哪一种,只要健康、有意义、有内容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就像周星驰的电影都是那种无厘头,但没人会说它不好。

而国内的喜剧与国外的喜剧相比,大多数国外喜剧都会以生活中的事情为主线,再配以各种大胆的幽默桥段,其实好多时候仔细去思考,你都会发现每一个幽默桥段都有它的用意。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内的喜剧可能不会那么夸张,我们的喜剧都会打上东方文化的烙印,更保守一些。国内喜剧现在发展的也很好,我是希望我们的喜剧能多元一些,比如加入一些诸如黑色幽默这些元素,故事性再强一些,多出一些有特色的国产优质喜剧。

总之,只要剧本好,什么类型的喜剧形象我以后都愿意多尝试。

邓家佳

黑色喜剧范文第5篇

《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好看,它让很多人笑,它是用真幽默让人笑。

其实我们的周围并不缺笑声,我们很善于硬作狂欢。那个一年一度,一国一个的大晚会和每日的电视、电台很能挤出些笑声,我自己也时常跟着咧嘴笑。但我们的社会缺少真正的游戏精神,所以真正的幽默很少,电影院里幽默就更少。最近《疯狂的石头》引来许多笑声,我看它里头有幽默感,具备一种真正的游戏精神。这种幽默感觉是流露出来的,不是硬挤出来的,也不是演播室里录制好、罐装封好、经过仔细设计后填塞在节目里的。那种笑声是用来暗示或者命令我们的:你该笑。

在这个影片里,我看到一点兴趣至上的追求,我们看到它的创作者们具有逗乐的艺术感觉和营造笑闹的本领。这种幽默的态度和逗笑本领在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中是一种稀缺资源。电影通篇都是围绕着一块宝石在争夺,在我们的文化生产中,逗乐的本领和营造真喜剧感觉的才情就是“宝石”,是观众会追捧,制片人要竞相争夺的“宝石”。与做悲情催人泪下所需要的*力和挑动生理反应所需要的技法不同,笑的艺术更需要一种直觉的感悟,一种基本无可解释的游戏本领,使人笑需要些许天分。在我们今天这个文化氛围中,不严肃经常被看作是可疑的、笑经常被看作是不正确,所以真正的笑是很昂贵的。而进电影院看这块石头,是我们主动花钱去买的,这跟我们在一年之末坐在家里无选择地只能看那个罐装笑,经过仔细筛选的笑有很大不同。

面对《疯狂的石头》,我们是自己花钱去购买它的笑声,这一点有很大意义。这是一种自己选择的笑的游戏,这是社会各色人等、作者和观众彼此应和的笑,这是大家一起笑。这里说它让大家一起笑是有实际统计数据支撑的,它没有经过文件的号召和行政性的组织。1

这种观众选择的、与创作者共同营造的笑是一种寻求精神自由的笑,这笑声是一种人的主体性自发的狂欢节精神的体现。俄国的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之笑的特性就在于它与自由有着不可分离的和本质的联系,而另一方面,他还提醒我们:“权力、镇压和权威永远无法以笑的语言发话”。2

这就是这个影片的主要吸引人之处,这部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游戏精神,正是这种游戏的精神和设计游戏的本领让影片在影院里人气很旺。

在《疯狂的石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人气”,就是这个影片里人物说话的样子,人物想事情的方式和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有人气的。这是指影片里有生活氛围的质感,它展示的物质环境和人物的思路符合当下我呼吸到的人气。在这一点上,本片与胡戈的短片《馒头》一样,具有一种与当下语境、当下现实、当下大众心理关注点的“及物性”(transitive)。但是这种所谓的人气和引起我共鸣的、感觉上觉得相符的氛围绝不是直接现实的反映,不是我们文艺教科书说的所谓反映论,它是一种社会氛围的散发,是一种经过夸张化的质感、是一种色调的折射。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它里头的世道人心,是经过变形、经过热加工或者冷处理的。这部影片是一幅远离写实形状的漫画,但是它接地气,它呈现的当下社会氛围是真实的,它并非照相式描绘而是信手涂抹的一些人物形象,它的漫画中弥漫着许多社会风情,这些人形和社会风情我在电影院里不会去想,可是出了电影院,我手一伸就能摸到。

这就是影片的平衡之处或者灵气飞动之处:它充满了游戏精神的幽默和笑的营造,但我们也看到它那坚实的底座,它有社会的现实感受在托着影片的底色。

这部电影承接了一些大陆和其它地区的喜剧传统和技法,同时它也承接了我们言说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这是我们交流的另一种方式:不是压服你,不是要教你些道理,不是要寓教于乐变方子给你上课,而是想法子大家一起笑。在这些笑声中,有我们共同都接受的趣味和都关注的感情。不管是好莱坞电影还是本土电影,要打动人,都是靠的这个,靠的这种普遍趣味和共同伦理的感性显现。营造笑声,是不容易的事情,这是绝大多数中国电影人久已生疏的招数,在《疯狂的石头》中,我看到有营造幽默的天才火花在不时迸发。

二、贼做主人公与肮脏环境

《疯狂的石头》里有些我们在大陆电影中不大看到的意象,有一种可能会引起不同评价的趣味。它里头有一些不太漂亮的内容,有一些在我们的主流艺术景象中不合适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这里的文艺管理者和正统文艺专家视野中经常被认为是杂质。这部影片用贼做主人公,它有许多表层的打斗和闹剧色彩的追赶动作,它用了诸多象下水道、厕所、马桶等肮脏地点做场景,有的喜剧情景就是利用这种肮脏场景营造出来的。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7月13日的研讨会上,有学者对影片主人公当中有贼的形象这一点表示很感兴趣,并坦诚希望看到大陆电影中写出贼的形象。《疯狂的石头》中主要的喜剧效果都是来自三个本土贼和一个从香港礼聘来的“国际大盗”。从这看来,我们大陆电影也能描绘些许不太美丽、身份灰暗的人物形象。我在电影《危情雪夜》中写过一个小偷的形象,我已经注意把他写得十分真善美了,但是主管部门在论证时对这个人物还是很不喜欢,还是提醒我要注意同情心的倾向问题。我们看到,冯小刚在《天下无贼》中把一对雌雄大盗的亡命天涯旅程写成了雷锋叔叔向我们走过来的故事,而《疯狂的石头》似乎是在带着微笑写贼。《疯狂的石头》里的贼,有的模仿《碟中碟》的动作变形成为喜剧效果,也有动辄就要拿榔头敲人敲柜台,简单夺取、低水平高暴力犯罪的小偷三人帮。这里头的主要效果是艺术地表现恶来营造喜剧情景,也有间接而夸张变形地对当代社会犯罪状况、犯罪心理做一种漫画式的呈现。

不管是有意设计还是无意的直觉爱好,《疯狂的石头》中出现了许多肮脏的场景和肮脏的镜头。花心的摄影师谢小蒙在厕所里跟老爸斗智斗勇,主人公由于前列腺炎总是跟厕所过不去。小偷被封锁在下水道里,脱险出来时浑身都是污泥。我们可以将这些看作是影片的导演、编剧视野开阔、直觉出发的形式游戏,他们在与《两杆冒烟的枪》、《偷抢拐骗》、《猜火车》和许多不避恶俗的香港电影做艺术对话,也可以看作是对市民趣味的追随和探索。在我看来,这是导演、编剧和演员们在凭着直觉挖掘一些我们自己不知道的趣味点或者探索某种刺激底线。对这一类挖掘脏、臭的艺术趣味,不避脏乱场景和某些恶心意象的趣味显然是受到某些香港和英国电影的影响。在大陆语境中,许多人会觉得这种趣味的营造和接受是很没有档次甚至是下三烂的。而在我这样一个唯美主义者的眼光里,这种意象引起的趣味是一种审美反应,对低俗肮脏场景和灰色人物、黑色人物进行加工也一样可以营造出一种“有趣味的形式”(significantform)3。它引起的反应不一定是一种表面效果的光鲜和愉悦,但这种反应可能照样是一种审美感受。也许仅仅是个人趣味,我也喜欢看这种将丑的形象、脏的场景进行了巧妙点化的艺术。就我的美学观点来说,不避肮脏、不避丑陋和恶心的形象,以一种自然态度中去处理它们,能够将这些阴沟、马桶、下水道和灰色人物处理成有趣味、吸引人的意象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的标志之一,能读懂这种艺术品,或者做到最低限度的容忍,需要一些文化素质;能够品味或者容忍这种艺术的唯美主义探索也是检验一个社会文化水准和平等、宽容理念的重要试金石。与我们当下语境中非常习惯和常见的“唯漂亮主义”相比,这种不避丑陋的唯美主义更具有审美感受上的刺激、吸引力和观赏趣味性。4

顺着这些人物形象和场景的特征,我们再看看整个影片的视觉环境和人物构成,它是杂色的、世俗气的,或者说很低档的。如果重庆市要申请什么世界级的博览会或者运动会,大概不会把这部影片作为城市形象宣传片。我们看到即将倒闭的工厂,拆卸到一半的厕所,保卫科长助手三宝家那狭窄的楼道和杂乱的居住环境。从人物看,有大庙门口的棒棒(运送工人)、有卖烧烤的无照经营者、有作为重要主人公的贼,还有死追美女,嘴大无行的摄影师。但是,我前面说喜欢这部影片有人气,就是喜欢它里头有这些杂色,喜欢它里头的这些市井之气。

如果我们把本片与徐克的《黄飞鸿》、《狮王争霸》等武打片放在一起,将它们与《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稍做比较就能看到某种差别:一边是熙熙攘攘、各色人等夹杂往来的市井环境,另一边我们看到的是那样干净、鲜亮、没有闲杂人等的清洁场景。在我看来,《英雄》、《无极》的视觉上的超级设计编排和无闲杂人等、无杂质的洁净世界是跟它叙事上用强力说出自己的道理,叙事文本的某种权威性正好互相配合的。

三、亮色的幽默

2006年7月14日星期五的《新京报》上,一位姓孙的记者援引我的话说《疯狂的石头》是黑色幽默,我没有说过这样的评价。本片有灰暗的场景,有些不很正面的人物,它的主人公包世宏没有多少正面的高大的动机,但是它的价值观是很主流的,它里面绝没有反人道的笔触,没有挑战现存伦理和世俗道德观的东西,本片绝对没有象它的样板《偷抢拐骗》那样人血、脑浆满地流,也不会象《七宗罪》那样对我们自己和罪犯心灵深处的幽暗意识进行有力表现,更不会如同昆廷·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里那样拿死人的头骨和脑浆吵架,拿一具无头的尸体引出一大段戏。

就其所营造幽默的品质而言,《疯狂的石头》还是偏向于亮色的,暴力行动被限制于主人公之间的朋友打架。主人公包世宏整个的行动线十分符合当下主旋律价值观的导向性要求: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奋斗。在影片的夺宝故事结束后,主人公包世宏还对着可能有腐败的厂长发出了义愤填膺的怒斥,对厂长出卖国家财产进行了评判。这段愤怒的台词被虽然在政治经济学上十分幼稚,表面化到一种糊涂的程度,在叙事上也没有对厂长做什么铺垫,但是在观影心理上可能是达到了替百姓出气、替政府批评不规矩商人的作用。主人公最大的紧迫、最大困境也在他保卫国家财产立*以后得到了疏通和解决。在画外音传达出的表彰大会时,包世宏得奖了,受到了表扬,我们看到叙事者给了他个人以奖赏:他松快地尿出来了,痛快淋漓地放出来了。

我们看到本片主人公包世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保卫科长,却动不动就打人,他有病,总是撒不出尿来。而影片表现小偷也是动辄就要拿榔头打人,表现那个小偷团伙非法劫持摄影师把他装在箱子里有点残忍,本片开头第一句台词就是要把一条小狗“给微波了”。这些使得影片多少有点有一点灰色。但是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

没有黑色是由我们当下的文化语境决定的,在我们的主导文艺观和电影艺术管理机构规定的文艺形态中,不允许有黑的位置。在创作中,就是出现一些黑色调侃的趣味和黑色的风格意味,也会被刷上亮色的上光油漆。香港的《无间道》第一、二集是比较典型的黑。到了《无间道》第三集,不知是否因为与大陆的制片机构合拍,从叙事到影像上发生重大转向,黑的意味一扫而空。在我眼中,黑色幽默是另一种品质的艺术,是另一个级别的艺术,一个人、一个社会,有幽默,有笑声,是很要点艺术营造天分和艺术感悟力的。要欣赏黑色幽默,需要的是更高的艺术感悟、会心的微笑和社会的平稳心态,需要更多的观念交流和艺术交流中的宽容氛围。黑色幽默是共同伦理建立、人道主义成为默契、成为真正的社会主旋律之后必然会有的艺术形态,它是在艺术和伦理边缘探索的艺术,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无边界追求。

四、粗糙喜剧与叙事技法小华彩

《疯狂的石头》的喜剧效果有很多是来自跟既成的观赏经验偏离走调的对歌,来自跟以往形式系统和他人作品进行调侃和调皮的承接。影片在叙事手法、情景处理和镜头语言等方面都与英国影片《两杆冒烟的枪》、《偷抢拐骗》形成了十分明显的模仿和对话关系。本片的搭接式剪辑在《两杆冒烟的枪》中是同一件事分别在叙事时间的不同地方交代,本片的小偷行动时出来看到交警在他们的运输车边等着开罚单直接来自那部影片。不过在那部英国影片中是一棒子把交警打晕在车里,而在《疯狂的石头》中,小偷正要行凶时交警被撞车事故吸引走了。包世宏带着人看下水道的镜头是来自《两杆冒烟的枪》中借地位从汤锅里拍摄厨师艾德放作料的镜头。

本片更大量的喜剧效果是来自某种本土的市民语言幽默和市民趣味。例如将以前政治话语中的权威人物的斗争哲学语录改写为“与老爸斗,其乐无穷”,多少沿用了王朔喜好的话语变形方法;包世宏的助手三宝以为喝可乐中了五万元大奖,他到了北京。这时的喜剧效果是来自音乐,无声源的配乐歌声响起,是童声唱的时候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这种观赏反应可能是无法跨出我们本土的文化环境的,但是对这里的观众就会有熟悉之感,会因为这段音乐的编配明显的间离效果而生出一些会心的笑。

在本片中,我们看到宁浩这一类新电影人的特质和艺术喜好。他们接触的电影和艺术形态丰富、多样,在叙事、影像、视听语言等方面,他们的营养良好。总体上来看,这部影片的剧作、剪辑、台词、摄影等方面元素共同形成的影片肌理效果还是比较精致、精细的。它最主要耀眼之处是它的剧作,本片的编剧显得圆熟、细致,结构搭建的比较机巧,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模仿中的做出些许翻新,并较好地将盖·里奇的黑色故事、香港的市民趣味成*地转换到大陆的本土场景、营造出本土氛围、当下笑料。它并不是简单的搞笑而是充斥着比较精心和整体的设计,同时又具有一种自然流出的游戏感觉。

剪辑风格是精当、精巧的,有的地方在吸取《两杆冒烟的枪》叙事技法的基础上玩出了一点小华彩乐段,形成了叙事技法的对话中创造。在今日,对既成的叙事技法能做出一点翻新就是很有意思、很引人注目的贡献和创造。本片在开头和结尾部分都用了叙事时空略有重复的手法,对故事进行了有点重复搭接的剪辑。这种略有重复的搭接式剪接产生了叙事的意义,勾连起人物关系,营造出一些喜剧效果。第一次搭接剪辑把天上缆车中的花心摄影师与几个主人公联系起来,紧接着让包世宏的小面包撞到宝马车上。这就让包世宏因撞车背上了债务,此后他就一直以为宝马车里坐的“国际大盗”就是自己的债主。结尾处的搭接式反复剪辑让我们看清楚包世宏如何被道哥抢,而道哥又把要来打包世宏的小青年车门给撞飞了,道哥的摩托车撞到一直停在路边的宝马车上又歪打正撞,解救了一直被困在下水道井盖下的黑皮。这种多米诺骨牌的叙事游戏就是用这种创新的搭接式剪辑来营造、构成的。

这部影片也有许多粗糙和对喜剧犯规的地方,它毕竟是在我们今天的浮躁观众心态和肤浅艺术品味之上生出的喜剧之华。影片的一号人物包世宏身上没有喜剧情景,他的喜剧感觉主要是靠语言和他的个人生理尴尬:患前列腺炎撒不出尿来。在剧作层面,他的行动造出的喜剧效果远没有那三个小偷多,影片主要靠演员自己的设计和他的表演技法的*力来营造笑料。最后让那个贪心的房地产商人在互相刺杀中死去也不是喜剧惩罚坏人的办法。一般的剧作伦理跟生活伦理是一样的,一个角色如果没有写出他的十恶不赦,一般就不能随便把他给处死。

就这样,我们还是看到了一部很不错的喜剧,我们看到一个有喜剧感的导演,虽然这里头半是聪颖天分半是新手露破绽;半是自由火花半是电影工业体制规定的镣铐中跳舞;半是资本制导天才,半是金钱提供舞台。我们看见了一部抢夺宝石的电影,在艺术行里,喜剧感就是宝石,就是罕见而又值钱的宝石。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小电影,是小制作费电影,而不是针对领导、专家的的小众电影。它是一部合适在电影院里大家一起看,互相感染着、应和着一起笑的电影。我们评价一个艺术品,不是看制作费,也不是看有无大明星,而是看里头有没有一种叫做艺术直觉的东西,看里头有没有发挥艺术天分的创造,我看到的这块石头上有这些。我认为这部影片在文化上有些异质的内容,有些我们文化品质上的生长点和艺术形态、艺术观念上的创新点,我希望看到这块石头继续滚动。

【注释】

1据报道,至2006年7月30日它的统计票房接近1700万。见2006年8月2日《新京报》C04版《上映档期持续一个月石头滚到1700万》。

2巴赫金《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转引自《米哈依尔·巴赫金》399页,[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著,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黑色喜剧范文第6篇

永远在骚动

徐来还未完成初吻就结束了初恋,被热情追求自己的富家女菠菜追到,放弃钟爱的画家梦变成了一个职业的“内衣控”。

《港濉返谝灞闶遣げ撕托炖椿械式场面,两人边吵嘴边完成这段传宗接代的事业。徐来厌倦了这种每天看似无感情“播种”却“颗粒无收”的生活,决定趁着香港之行私会初恋杨伊,却发现女神热衷于“集邮”,而他,只是其中一枚,没有任何特殊意义。

这就是爱情,不论中年还是青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而看清那团骚动的火,不如自己直接被烧脸,徐来如是,共鸣也在这。

一群不愿意冲到

终点的是真凶

徐来内心的矛盾是自己无法直面和不爱的人还要生子。为此,一家人以为徐来不行,请专科医生专门收集“小蝌蚪”,激怒了徐来。当然,这也是影片中的一个喜剧点。

除了中年男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外,影片还有婚姻和初恋的纠结、梦想和现实的冲突甚至警匪对抗。一串PK下来,解决了很多孰是孰非的大问题。也打脸了很多时下热门青春片疼到哀伤的热血爱情。

这部片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说的话,就是一群不听话的引发了一颗骚动的心然后踏上了一段充满矛盾的逋尽

每个镜头都有

一张你熟悉的脸

抛开影片的主演徐峥、赵薇之外,一大拨熟悉的脸跃然眼前。“妈妈专业户”潘虹、话剧演员赵有亮、热门人物王迅、国民大姐朱媛媛、警匪标配李璨琛和葛民辉。还有熟悉的喜剧咖,星爷喜剧御用配角林雪和八两金、导演王晶都给影片带来了不少欢乐。

可能并没有注意的一个情节就出现一个明星,茶餐厅的服务员冯勉恒(《喜剧之王》《少林足球》都有他的身影),的士司机阮毅雄……每一个镜头都给你一个惊喜。

也许过于频繁的港式人物会打乱原本的感情线,但用得好却能让观众把它们当做视觉盛宴里最好的“辅料”。

港片怀旧+

黑色幽默+热门话题

黑色喜剧范文第7篇

如果将这部电影的名字换成《韩濉菲涫狄舱昭说得通,在“逋尽狈绯币廊淮笕鹊牡毕拢这部电影算是顺应了公路喜剧这种潮流。几个性格迥异的男人来到异国他乡的土地意外卷入了一个阴谋,踏上一场惊险的旅程。中间必须搭配一个当地的美女,她是电影里“蛇蝎女人”一般的符号存在,串起了整个剧情的发展,但是她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女人,也不外乎会和男主角擦出点火花。这样的发展套路其实好莱坞早就玩过很多,作为中国韩合拍的商业片,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很多。新导演孙皓试图将多线叙事、悬疑揭秘和黑色幽默等元素都糅杂在一起,野心值得肯定。从完成度上来说,这是一部标准的工业化线下产生的合格之作,但是从新意和惊喜来说,离所谓的高智商犯罪喜剧,还是略有距离。

电影从孙艺珍绑架陈柏霖兄弟、乔振宇和丁文博试图救出兄弟、暗中埋伏的杀手沿路追杀,和当地的警察无意中破案这几条叙事线来展开,这种多线并进看得出模仿和致敬的痕迹,完成得无功无过,优点和缺点并存。从前半段来看,几处突如其来的剧情冲突和转折,营造的悬疑气氛和情绪都像模像样。 铺展虎头蛇尾的尴尬

不知道是不是这类片子都需要一个可以引领全片的“吉祥物”,电影有意将后半段的落脚点放在那只带着神秘线索的玩偶猪上面,但是如果要作为关键线索,这个元素首先出现得太晚,其次对其展开的戏份也太少,它所承载的幽默和戏剧性的东西也就难以如愿。

更何况,前面明明还铺展得比较到位的悬疑,比如杀手为什么追杀,孙艺珍究竟是什么人,以及钱在哪里,到后半段则有点接不上气息和节奏,很多剧情上的硬伤无法忽视,但人物的行为和动机导致的故事发展仍然值得推敲,总是有着巧合和擦肩而过,比如乔振宇两人的行踪,不管是梦到现实而事先逃走还是走着走着就发现了陈柏霖的车子和落脚的地方最终会合,这种看似上帝指引的“宿命论”着实牵强,如果真是上帝在指引,那么又何必费心讲好一个故事呢?特别是电影的最后,陈柏霖等人面对唯一的线索(玩偶猪)一筹莫展,最后在喝个啤酒的当口他就想到了破解的方法就是条形码,更像是编剧一拍脑瓜想出来的无奈之招。当他和孙艺珍以及被绑架女孩在破屋中眼看要被杀手袭击,伙伴们和警察及神父开着车一路狂飙就这么在吵闹中把杀手撞死了,实在也不是一个聪明的结尾。你可以说杀手的死带着戏谑和黑色幽默的成分,但是这种草率的结束和无厘头的破案和之前所营造的“烧脑”的气氛完全割裂,属于乱打乱撞的范畴了。 遗憾:角色转变和爱情线

黑色喜剧范文第8篇

无奈之下我看看的我的店长,他点了下头表示同意。

好吧,难得我的店长发一次善心,我当然要成全他啊,于是我把那位老先生带到了店里最里面的座位,这样也就不会打扰到其他人。

不过那只小狗的确很乖,自己趴在主人脚下,小脑袋搭在前腿上,默默的看着店里的人,尤其是它的眼神实在让我觉得太忧郁了,我都有种忍不住要抱住它大哭一场的冲动。

不知怎么的突然刮了一阵歪风,把三号桌客人的一沓纸吹得散落一地。我赶紧过去帮他拾起来。

“对话?旁白?剧本?”我捡起那些纸递还给那位客人,但是好奇心又开始泛滥。

“那个,您是演员?”我仔细的打量了这位客人一下:灰色的呢子大衣里套着一件黑色的毛衫,其实衣着不是重点,关键是他的神情,实在是严肃庄重的不得了,让我有种置身灵堂的的感觉,不敢造次。

“嗯。”好严肃的回应,不过还是抵不过我的厚脸皮。

“看您面相气质一定演的都是正剧吧?比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啊,是不是?”我对我的敏感的观察能力向来是很自信的。

“哦,我是喜剧演员!”他的回答让我身受内伤。

“这个真看不出来,您这么严肃的一个人怎么演喜剧啊?”

“能量守恒吧在喜剧里笑多了,就会真实的生活里要求自己严肃一点。”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很冷漠的人。

“您说得在理。那您说要是一个人他在现实生活里严肃的不得了,那他会将来会变得怎么样啊?”我突发奇想的要问问这位喜剧演员。

“要么去演喜剧了,要么就变态了。”他的回答真个把我逗笑了,我不自觉的回头看了我们店长一眼,一下子释然了。

“照您的理论,喜剧演员一定在现实生活里都是十分很严肃的,而演悲剧的在真实里其实是个特别能逗笑的人?”对于‘绝一隅而三隅反的道理’我最懂。

他倒是并未烦我,反倒觉得我的提问的确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