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校园霸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园霸凌范文第1篇

系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的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而成为受凌虐学生,导致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形。 具有欺侮行为; 具有故意伤害的意图; 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双方势力(地位)不对等; 其他经学校防制校园霸凌因应小组确认。

2 校园霸凌表现形式 霸凌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通常会发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对称的学生间。较常被接受霸凌的定义是挪威学者Dan Olweus的定义: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1、霸凌并非为偶发事件,而是指长期性,且多次发生的事件。通常被霸凌的学生,会重复发生,并不只一次地被欺负。

2、霸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暴力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辱骂、嘲弄、恶意中伤)、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

3 校园霸凌的特点 一般来说,霸凌尚有下列特点:

1、男孩与女孩同样地都会有霸凌行为。

2、从学生的自我报告研究中发现,男孩比较会进行霸凌行为。

3、一般而言,男孩大多只会被男孩霸凌。女孩会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4、言语霸凌是最常见的霸凌方式。

校园霸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霸凌;霸凌定义;立法保护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的频发不仅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也屡屡挑战着社会的神经。2015年3月引爆舆论的留美中国学生霸凌女同学案将校园霸凌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对于当事人、学校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如同存在着的一股负能量。如何积极有效的从法律层面应对校园霸凌事件,将是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一、对校园霸凌的界定

“霸凌”一词主要在我国台湾地区使用,其源自西方bullyig一词的音译。霸凌虽然是一个外来词,但是霸凌本身,却并不是一个外来现象,其早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通常是指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肢体上、言语上的攻击,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霸凌是一种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通常会发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对称的学生间。通常被霸凌的学生不只一次地被欺负。霸凌的行为是通过暴力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辱骂、嘲弄、恶意中伤)、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等形式呈现出来的。

二、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霸凌事件的频发,其背后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从家庭环境因素方面来说,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方面有缺陷的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极易形成孩子的人格障碍,使其树立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致其行为不轨,甚至最后发展成为犯罪。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教管的缺失也会对校园霸凌起到一定的作用,很多校园霸凌事件,都是在事情发生以后,甚至是产生了严重的结果之后,学校才知道此事。大多数孩子选择忍气吞声,甚至不会主动找老师、家长求助。而作为教育者,普遍采取的是息事宁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有效的防治校园霸凌的再次产生,只会适得其反。此外,网络科技的日益发达,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这也助长了一些不良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泛滥,而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得心智不太成熟的学生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的误导,从而走向犯罪。

三、外国对校园霸凌的法律保护

(一)美国

美国作为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移民国家,隐藏着严重的校园霸凌问题。美国民众真正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是通1996年华盛顿州学生杀人事件,1997年阿拉斯加州、密西西比州、肯塔基州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1999年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根据调查证明,这些杀人者多数都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这些校园血案让美国社会不仅仅反省枪支泛滥,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校园霸凌问题,认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并于1999年,佐治亚州最早通过了《校园法霸凌法》(school antibullying legislation),随后,其他州也相继通过,到2006年,有16个州通过了《反霸凌法》,2012年增加到49个州,截至2015年4月蒙大拿州通过该法,美国50个州已经全部通过了《校园反霸凌法》。美国通过严格的法律来表达出了对霸凌行为的零容忍。

(二)日本

日本社会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发的霸凌自杀事件,校园霸凌开始被日本视为社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2013年之前未对预防和管控校园霸凌制定任何专门的法律,学校和有关机关应对霸凌问题所依据的是文部科学省出台的政策文件,其仅包含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2013年4月,在野六党向国会提交《霸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案》。2013年6月,在第183次国会上,《霸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以赞成票居多正式通过,并于9月开始施行。

四、我国的立法建议

从我国目前的有关校园霸凌行为的法律层面上看,中国内地的反霸凌的应对、研究起步较晚。也是在近几年,网络上频频爆出有学生被霸凌的视屏,这不仅是对被霸凌者的二次伤害,也反映出了我国在处置校园霸凌事件方面的不足。虽然目前也有地方陆续出台了应对校园霸凌的相关措施,但是,我国也有必要加强对校园霸凌的法律监管,反对校园霸凌,不应该停留在文件层面上,只有将其纳入法律规制,才能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我国的立法目的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来对少年儿童进行保护。但是因为我国的法律自身的原因,很多孩子犯了罪却不能处罚,由此使得一些孩子滋生了对法律不削一顾的态度。对于那些实施了不良行为的孩子,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专门教育未跟进,司法措施力度不够,后期的教育矫治不能同步,由此而造成了产生问题却迟迟不能解决的局面。校园霸凌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会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会给被侵害的孩子带来恐惧感,留下人生的阴影。对于校园霸凌问题,我国政府尚未涉及对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修订以及规则的制定,因此,我们国家不应该再对其回避,而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去应对。

根据一项调查的显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12岁到16岁之间。按照现在的《刑法》,不到14岁,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满了14周岁,不到16周岁,只有那8类特定行为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校园暴力行为还远达不到那8类行为的危害程度。在英美法系当中,校园霸凌的行为最初就被当做犯罪行为,而且是属于那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到人们较高的重视,因此,首先在观念上就和我们国家不一样。《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们国家最先运用的法,从该法律上看,此行为达不到犯罪,再加上我国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存在,想要切实处理校园霸凌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对实施校园霸凌的未成年人确立和追究法律责任是行为人教育矫正与校园霸凌防治的需要,也是教育法治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必然要求。未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相当的责任能力,同时校园霸凌通常符合法律责任的其他构成要件,行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上的空缺,现在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加以规制,笔者建议尽快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制定一部反校园霸凌法,或者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调整完善管理规定,即便是对于未成年人,只要其触犯刑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后果,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此来严厉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达到自负其责的效果。

五、结语

校园霸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针对我国目前的校园霸凌事件频发等问题,为从根本上保护被霸凌者的合法权益,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该制定一部反校园霸凌法,综合各方因素对校园霸凌事件进行应对,对片面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观念进行一定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翁福元.校园霸凌:学理与实务[M].台北: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

[2] 孙晓冰,柳海民.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校园霸凌范文第3篇

你们好,我是一名忠实的“科粉”读者,每个月收到心爱的精神食粮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但是我最近遇到一些苦恼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

开学时我被分到了学校里的尖子班,学习压力一下子变大了。可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班上有几个同学突然对我展开了“变相施压”,不管是班级活动,还是学习合作上,他们会一起“攻击”和“排挤”我,@让我非常难受。我的成绩在班里并不冒尖,平时也不爱出风头,没和谁特别要好,可以说非常低调。在最开始的针对之后,我并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反抗,以为这样就会息事宁人,但依旧没有逃过他们的“魔爪”。他们将伤人的话语和行为化成利剑刺向我,我感到十分害怕,不敢跟老师说,怕他们知道后变本加厉;也不愿告诉家里,怕爸妈知道后会找到学校,事情闹大了就更不好收拾了。

我其实不太愿意将烦恼与别人分享,但忍了太久,我的精神已经紧绷到了极致,开始害怕上学,成绩也开始下降……我只好把这种恐惧偷偷告诉你们,我想知道这种莫名产生的事情是不是我的问题,如果他们这样一直持续到期末,那我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帮帮我……

你们忠实的读者:花生(化名)

编辑部时常收到读者的来信,但是花生的情况让我们特别担心。因为有不少在校学生也和花生一样,承受着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校园霸凌的威胁之下。校园霸凌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暂时的伤痛,更为永久的伤害是它在受害者心理上的影响。

尤其是最近几年,不论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或是媒体报道的校园霸凌都愈演愈烈,对学生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更加广泛。绑架、殴打、虐待、威胁……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校园之中。

霸凌笼罩下的“心理阴影”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在童年至青少年时期,存在几个重要的“陡坡”,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能否平稳翻过这些“陡坡”,对我们将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关键期恰好也是校园霸凌事件的高发期。

习得性无助:我怎么做都不对

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如果人面临困境时,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今后面对同样的困境就再也不愿努力,这种现象就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就像发现怎么都躲不了雨,索性停下了脚步;发现怎么都会迟到,索性放弃了奔跑。然而,下次遇到下雨或快迟到的时候许多人仍然会试着向前跑,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可以避免的。可是习得性无助的人们在体会过完全无法反抗带来的绝望后,已经获得了一种无力感,因此放弃抵抗。这种情况同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一样。起初,这些孩子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己爱惹事、好争斗而被同龄人欺负,有时他们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讨厌。然而在遭受到周围同龄人的暴力对待后,他们会反思自己哪里出错了。每一次当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行为后,仍然会遭到殴打或羞辱,他们便可能变得自暴自弃,甚至任由他人欺负。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校=痛苦

如果一个人经常给狗投喂食物,那么狗仅仅在看到这个喂食之人的时候也会流口水,心理学家由此发现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如果在学校遭到了殴打、侮辱和暴力对待,这个孩子就容易把与校园霸凌同时出现的一切事物联系在一起:那个穿红衣服的人、通往厕所的走廊等等,而这些都会让他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更糟糕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学校,学校也就和被殴打以及羞辱时的痛苦联系在了一起,直接导致了许多孩子不愿意去学校,甚至转学后也存在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对学校建立起了厌恶的经典条件反射。

抑郁的恶性循环

习得性无助和对学校建立起厌恶的条件反射,都会让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陷入长久的负性体验(如悲伤、焦虑)中。这种体验让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关注和自我责备。他们认为造成的一切坏结果是自己的问题,一切美好的事情不会长远,坏的结果迟早会到来;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这些认知使得消极体验更加深刻。这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事物来分散他们的注意,抑郁的心境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经历羞辱、排挤后,一些孩子会出现情绪障碍,如抑郁、孤独、精神分裂等,这又进一步诱发行为问题,比如有年幼的孩子会出现尿床的现象,还有一些孩子会由此产生药物依赖、自残、报复性犯罪,甚至自杀的行为。更可怕的是,由于曾遭受过人际关系的侵犯,他们在未来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可能走入两个极端:要么采用同样的方式伤害别人(甚至是最亲密的人),或者反之,倾向于极度讨好和控制他人。

霸凌Vs.被霸凌

然而,在我们关注被霸凌者的同时,也不该忽视那些霸凌实施者。让他们产生霸凌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误会有敌意,而最令人想不到的一个原因,竟然是这些霸凌实施者自己或许也是一个“被霸凌者”。

挫折―攻击理论和宣泄说

“小A考试考砸了,在家被父母责骂之后,回到学校心中依然非常生气,无意间看到教室里的教尺,一气之下就拿起来打到了身边的同学身上。”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攻击”理论了。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恶意攻击行为绝不是随便发生的,它的出现具有一定规律。这种理论认为,厌恶事件(例如考试失败、同伴拒绝等)会引发愤怒的情绪,换句话说,那些“欺软怕硬”或者“恃强凌弱”的人是把他们在其他地方受的气转移了而已。而遭受挫折并不一定代表会攻击他人,这里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中间因素――攻击线索,在刚刚那个例子里,教尺就变成了攻击线索。

明明知道可能给他人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明明知道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为什么有的人就喜欢攻击他人?从我们热衷的球赛、跑步和各种竞技类游戏,再到校园霸凌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都代表了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破坏本能”,也就是人类生来就具有毁坏、消灭、摧毁的原始倾向。人们为了释放心中的“破坏之神”,不自觉地就会“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也就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破坏本能”宣泄理论。

所以这样看来,实施校园暴力的人也可能本身就是挫折的受害者,他们在其他地方遭受的痛苦(例如父母批评、老师责罚,或他人的欺负、羞辱)也许正是他们转嫁痛苦给别人的原因。

误会与敌意

“课间休息,班上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评论同学小B:我看他之前和XX一起走,肯定说了我的坏话。我就是看不惯他。另外几个同学点头嘲讽说:你看他那样儿,就是个‘娘娘腔’嘛。”

各式各样的误会和敌意也是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之一,这些误会和敌意通常是由于偏见和刻板印象造成的。刻板印象是我们对其他群体的人存在一些肤浅而呆板的认识,比如认为黑人擅长饶舌音乐,中国人都会功夫等。偏见则是带有贬义的刻板印象,比如种族偏见和歧视。

许多校园霸凌实施者存在显而易见的偏见,从心理特质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极有可能与较高自尊感(死要面子)、高自恋水平(我最独一无二)和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有关。在许多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少年许多都具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甚至觉得“其他人被打是活该”。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误会和偏见,还有一类误会和偏见隐藏较深,不易察觉。比如我们和对方对彼此的误解经常惊人地一致:许多司机在开车的时候觉得横穿马路的人是在挑衅自己不敢撞他,而许多横穿马路的人却觉得迎面驶来的司机是在挑衅自己不敢过马路,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镜像知觉”。

而我们有时候因为怀疑某个同学在背后说自己坏话,于是自己也说他的坏话,并认为“他是故意说的,我这么做只是不得已为之”。班级里的小团体之间也会由于害怕自己有背叛小团体的嫌疑,而率先指责另一个人对小团体不忠诚,并认为“他就应该被孤立”。这就体现了一种名为“投射”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说我们将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态度、行为和欲望推给别人,以缓解自己的焦虑感。有时我们知道自己犯错误了,却通过推脱错误和指责别人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这些由恶意和误会造成的校园霸凌,比起对身体上的伤害来说,直接的身体痛苦可能较少,但精神上的痛苦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协同者:责任分散和“内群体偏差”

“下午上课前,班上一直沉默老实的小C被同学合伙欺负了。其他的同学都以为一定会有人去发声阻止,或是去报告老师,可是最后却发现并没有人采取行动。直到老师发现后责问起来,几个参与者却互相推脱,都说:‘如果是我一个人的话,我肯定不会欺负他,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这么做了’”。

这是因为一旦个人处在群体中,许多群体行为的缺点都会表现出来,大家都认为他人会采取行动,于是由于“互相推诿”产生了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而实验发现,就算将一群人随机分组,他们也会产生对另一组人的“内群体偏差”,认为“我们是好的”,而“他们是坏的”。小团体中的被领导者都会带入自己的角色,然后做出自己单独一人时不会采取的行为。比如校园霸凌视频中打架者的“帮手”们,在“领导者”的鼓动下,也跟着打受害者。本来觉得欺凌的行为不对,但是因为自己是小团体中的一员,集体意识超过了个人意识,也跟着欺负他人。或者本来不想排挤某人,但是因为怕自己惹上麻烦,或者被认为公然和施暴者作对,也跟着排挤他。当小团体在讨论“他人”的时候,评论往往更加极端,例如“他们这样做无非是要惹怒我们”“我们确实应该给他们点教训”“我早就觉得了,只是不敢说”“还等什么”。

旁观角色:家长与老师

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同学之外,就是老师与父母,他们也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成年人的老师与家长,也时刻影响着校园霸凌事件的走向与发展。

老师的“法官”角色

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的道德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发展而不断成熟的,而在儿童至青少年初期,其道德行为主要根据外部权威进行判断。通俗地讲,他们迷信有一个人或机构会告诉他们“正确”或“错误”,且这个判断是不容改变的。他们服从道德和外部规范仅仅是出于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因此,在这一阶段上,老师扮演的作用就像“法官”,其道德判断和行为监管的作用尤其明显。而青少年成长后期,随着道德观的不断内化,老师在其中起到的引导作用也同样重要。由于十分相信老师,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或判断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校园暴力得不到及时惩罚而愈演愈烈。

家长的“榜样”角色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研究指出家庭暴力(如虐待等),家庭成T缺乏紧密的联系等情况都是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攻击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通过模仿学习而来的。这其中,又以家长的暴力行为做出的示范作用最为重要。许多孩子在打人后都推卸责任,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我爸就是这样打我妈的”“我妈就是这样教训商店里的服务员的”。此外,在民主型且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具有发展良好的同理心,以及对他人反应的敏感知觉,因此能够较好地体会他人的感受,也很少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而在专制型、纵容型、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培养下长大的孩子,容易缺乏同理心和角色采摘能力(即“换位思考”的能力),对他人反应极不敏感,成为他人眼中的“熊孩子”。因此,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校园暴力的发生也不可忽视。

者介入:媒体与外界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员。而学校就是我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学习着如何与他人相处,接受着来自外界的信息,一步一步调整着我们的成长步伐。

媒体:“社会脚本”和“系统脱敏”带来的潜移默化

许多研究都承认媒体对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候,媒体对霸凌实施者的形象甚至会赋予“会叫的孩子有奶吃”等积极含义,而受害者反而被谴责孤僻、不合群、“开不起玩笑”。就像许多社交媒体事件中,舆论对受害者不仅不加以同情,反而指责其穿着暴露、深夜出行、爱出风头一样,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许还和我们内心存在的一种“社会脚本”有关。社会脚本是我们内心对某个社会事件走向所编好的剧本,如同电影剧本一样。由于媒体和社会环境中频繁发生对弱者的欺负事件,导致一部分人认为面对弱小者只有欺负才是符合“正常剧本走向”的行为。

此外,系统脱敏则是由于人们过多观看血腥暴力电影,或操作血腥暴力游戏后,对暴力行为(例如持枪伤人,为所欲为)降低了敏感程度的现象。这些人早已对暴力行为见怪不怪了,甚至觉得“打一下他又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文化环境:“大人们”的世界

当孩子们处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他们会通过窥视和模仿成人世界的某些规则来表现和证明自己。比如,在一个尤其鼓励“男子气概”的社会里,“像个男人一样”地解决事情受到推崇;通过恐吓、威胁、以暴制暴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鼓励不择手段的竞争:只要结果对自己有利,就不管是否损害他人利益;鼓励偏见、拒绝沟通,不愿意同其他群体进行交流……这些规则都是所谓“成人世界”的一部分,而当它们内化到孩子的身上时,也许就会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不做沉默的“羔羊”

除了积极向他人求助,呼吁周围的人们对校园霸凌引起重视,不让更多的人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外。如果你是遭受过校园霸凌的一员,就更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不让校园霸凌在心理上再次击垮自己。

试着相信心灵恢复的速度

首先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心灵是有恢复能力的。免疫忽视是指人们容易低估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心理学家发现,相比一些小的挫折,人们遭受重大挫折(比如考试考砸了,被解雇)后的痛苦持续时间反而更短。心理学家通过估计一群得到了某个心仪职位和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职位的那群人的快乐程度后发现,和当初预想的不同,那些当时认为“没有得到这个工作,我的人生就失去了目的”的人,几年后的快乐程度和那群得到了心仪职位的人是一模一样的。但许多人认为某种痛苦会永远持续下去。

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其他让人愉快的事件的贡献。在遭受挫折之后的恢复速度比我们自己预想的还要短,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无视其他令人感到快乐的事件带来的影响。因此,在遭受校园暴力后,要相信自己心灵恢复的速度也许比想象中的还要快。

战胜不合理信念

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大量前来咨询的人们时,发现许多人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信念”。一个典型的错误就是“极其糟糕”,比如考试考砸了,成绩就越来越差,进不了好大学,找不了好工作,会不幸福,整个人生就完了;遭受了他人的羞辱、打击和忽视,就失去了和所有人交朋友的能力,以后就会孤身一人,悲惨地过完一生。心理咨询师常常用认知疗法来纠正人们的这种不合理信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绝对化的,是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的。没有必要将不好的后果无限放大。

校园霸凌可怕,更可怕的是我们产生的不合理的信念。在无故遭受殴打、侮辱、漠视和排挤后,我们要相信这些不幸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识别脑子中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不妨检查一下自己在遭受到无故校园霸凌后,是否出现了这些想法。比如,我是不是必须要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是不是必须依附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比我高大的人?被欺负过后是不是一切都完了?我所受到的这些经历是不是再也无法弥补了……当你学着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是在自己脑海中勇敢向对校园霸凌说“不,不是这样”的时候。

纠正抑郁的解释风格

抑郁的解释风格代表了一种消极悲观的解释事件Y果的倾向。一般来说,认为失败、挫折、打击是稳定的,普遍的,且是自己的问题,就容易陷入悲伤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我们不妨在向自己解释遭受校园霸凌原因的时候看向箭头的另一个方向,让自己从这种解释风格中强行解脱出来,早一点走出悲伤和痛苦的情绪。

结语

校园霸凌范文第4篇

如果从此不用再望着你的脸

我的耳朵送给你

如果从此不用再听见你的声音

我的嘴送给你

我已经不想再和任何人说话了”

这是大场诚留下的最后的话,被校园恶势力欺负至死的少年从高楼跳下,身骨俱损,鲜血从耳朵流出,然而相较于他之前遭受的精神和身体上的,死亡反而成了解脱。

校园霸凌(Bullying)又称为校园暴力,是指一个以上的学生,对另一个学生做一些举动,造成该学生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大场诚是日剧《人间失格》中的悲惨人物,然而那些剧中备受的剧情与真实生活的残酷相比,往往不值一提。

失格的人间

转校生大场诚因为不了解新学校某些暗藏的规则,忤逆到暗流势力,又不幸发现了一些不该知道的秘密,最终在学生和老师的双重夹击下,被校园恶势力欺负至死。

《人间失格》是日剧大师野岛伸司的校园三部曲之一,拍摄于1994年,当年播映后即以敏感大胆的题材和诡异变态的人性刻画引来争议无数,学生对老师的畸形单恋、学生对学生甚至老师对学生的同性恋、校园暴力、欺负事件,都被一一网罗。

在这些日剧中经常出现的剧情,往往来源于真实的生活。除了在学校厕所殴打恐吓受凌学生、勒索金钱,教室座位上被堆满垃圾,课本书包都被涂鸦写满了种种恶意的文字,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有创意”的欺负整人方式,例如,恶意造谣某女同学进行、强拍、吐口水到午餐便当里,或是校园中的各种物品如拖把、拖鞋、卫生纸、课桌椅等,都可以变成为霸凌他人的工具。

据调查,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当中曾经遭受到霸凌、以及有过霸凌行为的日本小学生将近9成。其中多数学童同时有被霸凌与霸凌别人经验,也就是说日本的校园霸凌存在着加害人、被害人角色互换更迭的现象。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公布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霸凌算是日常生活经验。多数情形约经过一个礼拜的时间即可自然获得解决;如果时间拉长,或者是由多数人联合起来霸凌一个被害对象,则往往难以避免导向令人遗憾的结果。”

事实上,前一次2007至2009年的调查结果也几乎呈现相同倾向,学生身处霸凌问题的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接受调查的700名小学4年级学生当中,在升上小学6年级后2012年11月的两年多期间,针对是否曾经遭遇“同学排挤、刻意忽略、恶意中伤”情形,前后六次调查皆回答“完全没有”的比例为13%,至少有反映过一次被霸凌经验的有87%,至少有过一次霸凌别人经验的有86%。

吊诡的霸凌

日本文部省统计全国Bullying(日语叫いじめ)的发生状况按性质分类如下:

肢体霸凌:推、踢、殴打、抢夺财物;

言语霸凌:讥笑、谩骂、言语刺伤、取绰号、威胁恐吓;

关系霸凌:排挤弱势同侪、散播不实谣言或中伤;

性霸凌:以身体、性别、性取向、性征作为取笑或评论,或是害;

反击型霸凌:受虐后的反击行为,对欺负他的人反击,或是欺负更弱的人;

网络霸凌:用电子邮件、实时通散播威胁辱骂的言语,散播不实谣言讯息。

或许会有人问有这样严重吗?有些不过就是孩子之间的玩耍推挤而已,更有许多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霸凌,其实所谓的霸凌不只是从事上述的行为,如果只是冷眼旁观或是叫好的话,也间接鼓励或参与霸凌的行为。

受害者往往因为长期的受虐,导致身体或心灵受伤,身体的伤害很容易治疗,但心灵所造成的伤害却是难以抚平,使得受害者自卑、悲观、厌恶社会、吸毒、酗酒或是自杀,更难以融入社会,进而产生一些偏差行为,如新闻上常见的校园枪击事件,多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日本是个极端重视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的社会,相比其他社会中同龄人的亲密关系,日本更强调长辈和后辈之间的垂直人际关系。在日本社会中,有先辈和后辈、目上和目下的概念,而前者对于后者有绝对的影响力和权威。后来者需要尊敬和服从前辈,前辈则对后辈有指导甚至命令的权力。学校制度是日本人社会化的重要制度,是获取社会价值、学习社会习俗的场所,这种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在学校中就逐渐被采纳和接受。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日本的校园中有如此多高年级生对于低年级生的霸凌现象存在了。

校园霸凌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爱;培养

爱是人存在的根本,是道德的基础,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有关于爱的问题就会始终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和全球化的大潮使得当代青少年比以往更早,更频繁着接触着这个社会大环境。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需要让青少年,建立起对社会的爱和基本信赖,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社会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标准,才能形成关键的社会能力。

一、当代青少年社会爱缺乏的具体表现

当校园霸凌再次成为社会热点在此彰显了青少年在初级的社会化过程中爱的能力不足。他们大部分可以做到爱自己爱父母,却做不到爱他人爱社会。

(一)校园霸凌层出不穷

目前关于“霸凌”概念的分析主要依据 Olweus 的定义:主要是指当一个人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更多他人的负面行为之中,即是遭受到霸凌。〔1〕校园霸凌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本应该充满爱和关怀的校园内被霸凌者或受到孤立敌对或被拳打脚踢遭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的伤害,这对人格还在形成期的青少年来说受到的伤害将是长期难以消除甚至是永久性的。“安徽小学生被副班长逼吃屎喝尿,事后被威胁弄死你”、“广东海丰女中学生遭脱衣殴打拍摄”等这些事件中霸凌者都是青少年,他们漠视生命的态度让社会震惊。校园霸凌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更会营造一种恐怖的校园气氛,给其他孩子带来伤害。针对校园霸凌事件国家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校长、教职员工与家长和当地居民结成合作联盟,形成反校园霸凌的网络。〔2〕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依旧屡禁不止并且引发了巨大的负面社会反响。我们要在青少年思想认识的根源上来构筑起霸凌的拦截网才能够有效遏制这种行为。造成校园霸凌现象的根源是霸凌者缺乏爱,缺乏爱他人爱社会之心,所以我们要从根源去解决霸凌问题就得从对青少年爱的教育入手。

(二)青少年犯罪事件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主要是指年满14周岁且不满16周岁的少年或者已经满 16周岁但还不满18周岁的青年实施的行为,该行为触犯刑事法律、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应该依照我国刑事法律对其行为给予处罚的行为。〔3〕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逐渐呈现低龄化、复杂化和多变化等突出特点。青少年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不稳定,如果缺少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花季少年抢劫”、“政法学校大学生砍死自己的老师”以及“某高校宿舍投毒事件”等血淋淋的事件摆到我们面前触目惊心。在这些犯罪少年中一些人的家庭不健全,父母爱的缺失导致了他们人格不健全,不被爱的人何以谈爱社会。一些青少年确实因为家庭优越一心追逐物质享受,他们的世界观中只有个人享乐主义,根本没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此外当代青少年收到社会文化垃圾的荼害也是其犯罪的主要原因。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对于激发青少年爱的需求,树立他们爱的信仰的培育始终没有具体的开展。

二、当代青少年社会爱缺乏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家庭稀释了青少年对社会的爱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今青少年这个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享受家庭所有人的宠爱甚至是溺爱,这种溺爱养成了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使得他们进入学校与社会中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不愿意分享的冷漠性格。此外,在家庭中父母使用暴力也使得孩子无意识地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式,父母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公和社会的黑暗就会将负面信息和能量间接的传递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对社会的印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地的,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稀释了他们对社会的爱,父母的负面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对社会的善恶。

(二)学校爱的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青少年阶段大部分都在学校中度过,学校承担了主要的教化引导作用。学校学习不仅仅要传授科学知识更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当今的教育却患上“功利症”,我们的中学A段一切瞄准了分数,无数个补习压缩着孩子们彼此亲近交流的时间,他们被老师一再告诫着分数能够改变命运,升学是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稍微有点集体性质,能够激发学生爱的情感的课程成为了包装学校素质教育的外壳。而来到大学阶段这种情况依然改善不大,大学本应该是进入社会的最近一站,应该对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态度把好最后一关。实际情况是各大学纷纷忙着搞科研搞排名,学校在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了学校爱的教育的缺席。

(三)社会复杂环境的消解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形成阶段,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里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自由主义使得青少年的可以做到爱自己和家人,却做不到爱社会。本应属于人类情感中最广博的爱被自私与冷漠挤丢了,当然当代青年并不是不变真假善恶,而是社会复杂的环境大大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在面对在“让不让座”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让当代青少年无所适从,老年人们精力旺盛要不要让、道德绑架被迫让座等问题使得青少年在面对此类事件时不敢施展自己的爱心,久而久之这种爱心就会被冷漠取代。社会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在无声无息的消解着青少年们对这个社会的爱,这同时是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强化当代青少年社会爱培育的途经

(一)把爱的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应该把对青少年爱的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课程中。立德树人这个高度的任务使得我们更要抓住青少年对社会爱的情感的培育。充分利用学校课堂这个主要渠道、主阵地,开设爱的教育的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结合时代主题和案例提升爱的课堂吸引力和亲和力,激发学生成长发展对爱的需求和满足他们对爱的期待。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认知和把握爱是一门学问,一种智慧,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爱的课堂的开设能够引导当代青少年爱他人、爱社会,让他们明白爱让社会和谐,让生活美满幸福。”。

(二)强化社会实践育人

实践出真知,对青少年社会爱的培育应该实现课堂理论和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在行动教育中才能对爱有更深的体悟,才能够将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在对当代青少年社会爱的培养中我们可以增加社会实践,在学校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公益,通过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劳动体验等途径途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去感受社会正能量的一面,并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加入进去感受付出爱后所获得肯定与愉悦,进而形成尊重他人,热爱社会的真挚情感。

(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强化引导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并通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培育青少年的社会爱不是一朝一夕,短期努力就能培育出来,而是要通过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沉淀下来并固化为一种对社会稳定的态度。只有将助人爱人亲自付诸行动,才能感受来心灵深处的满足和幸福,才能收到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的善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强化引导学生,学校除了开设课程还应该创新德育载体,如通过军训、拔河、宿舍评比等集体活动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对他人对社会要树立起友爱的态度。家庭方面,父母要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要彻底地反思和自我约束,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孩子应当如何友善与人相处。同时学校工作者应该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在学校和家庭的长期共同努力下,教育引导青少年培育起对社会深厚的爱。

(四)加强榜样的示范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青少年的社会爱也需要榜样的引领,可以从以下角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来强化当代青少年对社会的情感。首先是教师的示范效应,大学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行为示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多时候,学生从老师本人的故事分享和行为示范中所汲取的向上力量,远比简单的说教要大的多。〔5〕其次是身边榜样的引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缺向上向善的动人故事,汶川地震的八方相互、快递员徒手接高楼掉落小女孩、美丽女老师留守贫困山区等社会正能量事件就可以成为案例用来向青少年宣扬社会爱的正能量。再次是让青少年们真正走些模范,他们近距离感受爱带给每一个人的幸福是金钱买不到的,借此培育他们深厚的社会爱。

参考文献:

[1]Olweus.D.Aggression in the Schools: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M〕Washington DC:Hemisphere,1978.

[2]孙晓冰.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1):26-29.

[3]张轩.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原因[N].人民日报,2010-9-29.

校园霸凌范文第6篇

说起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原本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教育我们成才的地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1一天下午到了学校,我还是习惯性地在走廊上站一会儿,看着楼下陆陆续续来到学校的同学们。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的眼球场上的一群人吸引住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小孩儿在打架,他们大概是三四年级的,可是他们这种特殊的打法却实属罕见啊!我从幼儿园到如今的六年级,见过无数次的打架场景,但无不是一对一的单挑,而此时的场面却是十一个人的群殴,可是你仔细观察分析会发现,这是十个打一个。

那十一个小同学虽然个子都不高,但打得十分激烈。一个小孩被围在中间厮打,可是他却并不是被欺负,而是十对一的热火朝天地战斗。定睛一看,中间的那位上身穿黑T恤,下身穿黑长裤,脚上穿黑运动鞋,他是在怎么招惹十个人的呢?

但最令我惊奇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被围攻的那位的高强武艺,以一对十的劣势都可以打出风云。他在团团包围之中全然不惧,倒是围攻者们被他的铁拳和飞腿打得应接不暇。想不到啊,这位黑衣勇士竟能以一己之力打得十人落花流水,而三国乱世时期的力敌三英的吕布站在这位大侠面前都会黯淡无光,都要俯首称臣啊。

而这位英雄并没有因为持续作战而体力不支,反而是越来越勇。无影腿、碎星拳、裂风掌把对手打得节节败退,眼看他就要杀出重围了,就在这时,校长驾到!好大的阵势啊:韩校长在左,杨主任在右,王校长在中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像抓兔子般提着他们向学生处的方向扬长而去了……

看来这黑色的孙悟空再厉害,也敌不过如来啊!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2不久前看到一条新闻,来自安徽的一位高三的女生在网上吐露了她遭受同班的三名男生下“”,并威胁如果告诉他人就用“砒霜”毒死她的恐怖的经历。然而,对于这件事的后续处理,学校的老师同学乃至当地的一些网民此案的看法,令人毛骨悚然。更重要的是,这名女生的遭遇,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这不禁让我觉得难以置信!当然,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周围不好的事情向来是没有途径传到我的耳朵中的。所以,一直感觉,欺负侮辱别人,校园霸凌现象一向发生在小说,电视剧中,和人们的想象出来的事情。现实中,是不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的!

为什么会有校园霸凌呢?校园霸凌源自社会学习。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子的照顾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冷漠,例如遗弃或施以家庭暴力,让孩子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其次,孩子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里受教师影响至深,因为此时我们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若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霸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若同学间发生霸凌行为,而教师不加以阻止,也可能造成其他同学的错误价值观。霸凌者通常都有攻击前科,而攻击则从模仿而来,这种模仿得自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采取权威、斥责、惩罚和冷漠做为管教手段的父母,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怀,甚至遭到虐待的孩童容易将痛苦加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得关怀。

那怎样解决校园霸凌的现象呢?首先,应该让我们清楚明白自己的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和现实责任。有些同学天生的性格偏弱势,容易被欺负,同时害怕或不知道该如何去反抗解决,我们应该清楚知道法律的武器和自我保护的技能,进行自我保护。其次,对于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面对学校霸凌的现象,不仅仅需要学校做好就行,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环境,远离校园暴力,不成为施暴方后被施暴方。最后学校需要灌输一个正确的理念:要有集体观念,和人愉快交往。时刻提醒我们,爱自己,爱班级,爱同学,为学校争取荣誉等正确的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远离暴力的影响。

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国家不愿繁荣昌盛。每个人若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安全的屏障就会不断加强。远离霸凌,还校园一片蓝天!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3学校在我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它让我们的知识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精彩,可是究竟学校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变了样。

这些年有关校园的暴力行为的信息鸡犬不宁,学校本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又是“养育”我们成人的地方,可为什变了样?

最近,有许多学校出现暴力,有许多人想,这没那么严重吧?这是大部分强势的同学欺凌小部分弱小的学生,这可以让这个被欺凌者致死,难道这还不严重?如果继续这样,会死多少学生?我们才十几岁就要承受这么大的伤痛?十几岁本是我们尚好的花样年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剥夺别人的生命。

校园暴力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记得网上有许多校园暴力事件,一个个暴力的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记得让我最深刻的一个校园暴力事件:一个女孩没有任何特长,平时不善于与人沟通,无论什么都一般般。

开学第一天,女孩胆小怕事,同班同学都看出她很好欺负,于是几个看她不顺眼,放学后,把她逼在墙角进行殴打,女孩久久没回家,躲在教室里,不敢回家。

傍晚,女孩一回家,对学校发生的事只字不提,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女孩又被欺凌,旁边看热闹的同学在一边嘲笑。这样一天一天过去,女孩身上的伤日积月累,女孩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女孩死在教室里。

我认为这样的校园暴力是人性的冷漠,这么多的同学冷眼旁观。

这是忽视生命,忽视法的存在。我们才十几岁,没有任何权利剥夺别人的宝贵的生命。被同学们欺凌的学生,每天都在同学们的不关心和冷淡中生活,本应该是寻找梦想的温暖的教室,但是却成为了孩子的牢笼。

那些实施暴的学生,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犯法的吗?难道别人的生命一文不值?难道这世界没有法的存在吗?学校本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难道不应该本本分分的,规规矩矩的好好学习吗?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4“太可怕了,太可怕了!”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家里,嘴里不停嘀咕着。爸爸妈妈惊讶地问我怎么了,我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

今天放学,我想往小巷里走捷径回家,突然听见了“呜呜”的哭泣声和大声嚷嚷的吵闹声。好奇心促使我走近点一探究竟,但看到的一切让我害怕地差点叫出声来。一群蓬头垢面的男生,大约十二三岁,穿着外校的校服。他们有的手里拿着小刀,有的手上掂着木棍,还有的高举厚木板。角落里默默地传来一阵啜泣,定睛一看,居然是一个低年级的小男孩。那些外校学生耍着小刀,挥着木棍,举着木板,嘴里还喊道:“你这小孩,怎么那么傻。叫你拿钱,你给我们,不就不会挨打了吗?赶快把钱交出来!”“大,大哥哥,我,我真的没有钱,你,你,你们不要打我呀!”小孩哽咽着说。“没有是吧,没有就打!”说着他们就用棍子打他腿,用木板敲他头,还用小刀抵着他的脖子……见此情景,我吓得手脚发抖,担心他们发现我,想偷偷溜走却又挪不动脚步,只好呆呆地躲在拐角处。看着那帮学生的嚣张气势,听着小男孩无助的哭声,我好羞愧,低头看着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想起了老师班队课说过的话:“遇到校园暴力时,不能忍气吞声,但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对,我要找大人来救这位小弟弟!顿时,我鼓起勇气,悄悄地转身,原路跑回。可谁知这附近根本就没有大人,我只好跑到大街上找。见到有大人来,那帮学生立马拔腿就跑。我立即上前帮惊恐万分的小弟弟捡起书包,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帮他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来接他……

爸爸妈妈听完我的讲述,连连表扬我今天做了一件特别勇敢的事情,我心里也觉得幸福满满。

通过这件事,我想告诉大家:现今社会,校园暴力,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但这些校园暴力现象,也提醒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应当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地自救与呼救,以避免受到意外伤害。

我们的生命如花般美丽,也如花般娇嫩,只有细心呵护,精心照料,才能灿烂绽放。所以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注意自我保护,防止伤害发生。

八年级校园暴力观后感5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在学校,也有学校的规矩。可在原本应该平安和谐的校园中却屡屡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件,校园暴力普遍存在:有一名初二女生,她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幕:几个男生把她摁倒在地,使劲打,踢,甚至撕扯她的头发,在这过程中,她只能拿撮箕挡着自己的头,也没有办法过多反抗,只能稍稍反抗一下,怒斥一下。而打她的男生,却说是纯属娱乐。更有人拿手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在拍摄的过程中,还有人兴奋地说:“别挡着我拍!”……

这个事例,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近年来,校园暴力这4个字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新闻、报纸上,每一次的报道,总能让我震惊。

也许不知什么时候昨天还欢笑的脸,今天就已消失不见;昨天还充满活力的身影,今天就只剩下冰冷的躯壳;昨天还怦怦博动的心,今天就已经停动。生命是如此沉重,沉重得让我不敢直视。这些孩子在花季的岁月里就失去了生命,给家人留下了无限的悲痛。生命无价,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懂得爱惜他人的生命。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像这种事小孩之间开开玩笑嘛,有什么不可以的。或许有人会这样说。那就再看看下面的事例:

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是同班同学,20--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而后郑某、李某与郑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把、钢板等作案工具,击打王某,使王某头部造成了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还有,2006年10月25日晚,被告人王某与李某、李某某预谋绑架其舅舅的孩子以勒索钱财用于网络游戏。李某未表示参与。次日下午,王某将表妹邵某骗离学校,在一土坯房处,王某让李某某将邵某“做掉”,李某某将事先准备的砖块将邵某打死。如花的生命就这样离去。如果当时他们遵守了法律,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惨剧。如果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既爱惜自己的生命也珍视他人的生命,这样的惨剧也不会发生……

校园霸凌范文第7篇

人之初,性本善。那些滥施暴力的孩子,绝非天生就暴戾成性,大抵都是后天熏染不良习气,尤其是受到社会暴力文化影响的结果。网络、影视、书籍中的暴力手段被包装和美化,以致缺乏分辨能力的孩子欣p暴力并沉溺于暴力游戏,进而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帮派行为,在校园内为非作歹,动辄拳脚相加,有的甚至以暴力为荣。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过度重视智育,忽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学生精神世界的贫乏和法治观念的缺失,让暴戾之气有了滋长的土壤。加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压力倍增,一些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容易在压力下产生对校园和同学的对立情绪,在行为上更易出现攻击性。

要想根治校园霸凌现象,必须从净化社会风气和改进学校教育等入手,多管齐下。但是,要想迅速亡羊补牢,及时惩戒无疑是首选之策。然而,由于法治的不健全,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成本极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些暴力犯罪者常常因为未成年就免于处罚,以致少数顽劣少年凭借这道“护身符”,恃强凌弱,为所欲为。

校园霸凌范文第8篇

在国内,校园欺凌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还是最近一两年的事,甚至连“校园欺凌”“霸凌”这些名词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与一些西方国家早已立法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治理并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预防、认定、处理机制不同,在我国,教育管理部门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并专门文件对其进行专项治理,是才开始不久的事情。一方面,国家层面日益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一校园“痼疾”,另一方面,相关制度和规定还远未完善,学校和教师往往准备不足、力不从心、进退失据。

在应对、治理校园欺凌现象时,学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在国家立法、政策层面对相关概念未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学校应当持有开放的态度,不应窄化欺凌的范围而延误了事件的有效处理时机。

关于校园欺凌或霸凌,一般是指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的造成其身体或心理上伤害的行为。对于欺凌行为是否需要具备“长时间”“反复性”的特征,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例如,挪威学者丹・奥维斯就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同学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欺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乃至一些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在日本和美国一些州的早期立法中,也强调欺凌行为的“持续性”“反复性”等特征。

在我国,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治理刚刚起步,尚未制订专门的法律和部门规章,甚至对何为校园欺凌还未做出具有效力的界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学校在识别校园欺凌行为时,不应当窄化欺凌范围。凡是蓄意或恶意对其他同学实施的、让受害者的身体或精神感到痛苦,而欺凌者感到某种满足的欺负、侮辱行为,都应当认定为校园欺凌行为,并进行专门治理。同时要看到,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治理是学校的法定责任,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或懈怠。当欺凌行为引发学生伤害事故之后,学校实际上是事故的责任方之一,依法需要承担损害赔偿等法律责任。在我国台湾地区,一所中学长期漠视校园里存在的欺凌行为,导致受害者悲愤自杀,案发后校长等3名校方负责人甚至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客观而言,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预防、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机制,有效地遏制各种侵犯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在当前,治理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家长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学校不应消极等待,而应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其一,学校应当成立防止校园欺凌的专门组织机构,负责制度的建设、执行和监督工作。组织机构的成员应当包括校长、分管德育或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学校德育干部、保卫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其二,学校应当制订关于校园欺凌的认定及违纪处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制订校规校纪,明确学校禁止哪些学生欺凌行为,以及违规实施后可能遭受的教育惩戒或纪律处分。其三,建立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理流程,合法合规地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其四,有效采取善后处理措施,做好对受害学生的救助、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校园欺凌事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恶劣影响,但如果以此为契机,真正开始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并着手完善防治机制,那么坏事或许能变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