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创产品设计

文创产品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创产品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创产品;转化

民俗,是指民间的一种文化,它是紧紧依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并且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中国博大而深厚的的中华文化中孕育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并且逐步演变发展代代相承。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徽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日益萎缩,有些已经逐步消亡。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各类饮食文化、服饰、节庆习俗、建筑文化、等铸成一幅色彩艳丽的民俗风情图画,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阜阳剪纸艺术、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这些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的积淀为各种创意设计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本文以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借助设计手法选取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徽文化作研究探讨。试图通过探究通过设计的方法对民俗文化提取进行创意设计。

一、开发徽州民俗对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文化是多样性的,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传统工艺等,都能够反应出徽州民间的审美情趣。民间舞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反应徽州独特魅力,传统戏曲影响深远,与祭祀、节庆联系很密切。传统工艺源于生活、工艺精巧。同时徽州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多而地少,四面环山,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间。在此地理环境中衍生出来的徽州民俗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成为了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已然成为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开发徽州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从而设计出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精品,继而以此来传承徽文化。其次面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民俗与现实传承的问题。以徽州民俗为例,尝试通过设计转化手法能够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与现实之间传承中搭建一个桥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一中消极的现状: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更多是以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时尚文化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得不到传承。例如传统祁门县的民俗活动中古老剧种目连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能够表演出来的人很少了。界首彩陶、霍邱柳编这些传统手工艺会的人就更少了。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传承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十分重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艺术或者设计的手法进行转化,将民俗文化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处处展现民俗文化。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

二、徽州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

民俗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着,是最贴近人民身心和生活一种文化。其涵盖内容也相当广泛,种类庞大。大致分为:物质生活与生产民俗、社会生活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想要通过设计手法在众多的民俗文化中进行提取转化,首先应对徽州民俗的分类和代表性民俗文化进行梳理,选取每类民俗种类中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较大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元素提取。(如图1所示)。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建筑民俗等。开秧门”、“祭门神”、“接财神”、“开张礼”等仪式活动。传统的建筑民俗:马头墙、小青瓦、徽州特色民居、徽州三雕等。服饰民俗有“长袍马褂”、“端午衣”、“襦衣”;饮食民俗有传统徽菜: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等特色饮食。2

(二)社会生活类民俗

社会生活类主要。社会组织民俗方面的代表:反映村落习俗的西递、宏村;反映宗族习俗的牌坊、祠堂。节日民俗有:渔灯会、叠罗汉、五月五“赛龙舟”等。徽州传统节日:传统庙会主要有九华山庙会、关帝会、阜阳火把节、徽州婚嫁、五猖会、放水灯节令习俗、凤阳花鼓节等。

(三)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徽州的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与禁忌、民间游艺、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民间信仰有皖南建筑“风水论”、“嬉钟馗”、歙县渔梁坝的傩舞和祁门县的目连戏、黟县的“金扁担”传说等。民间艺术有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霍邱柳编、杜氏刻铜、芜湖铁画。语言民俗有徽州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

三、徽州民俗文化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转化方法思路

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创意产品,既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精神产品,更不能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而是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物质产品,文创产品要考虑其适用性、产出和投入成本,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流行性等商业性因素;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情感,赋予故事性,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满足人民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传承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习俗的重任。3所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更应关注的是: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从外在变化和内在传达齐头并进,从具象到抽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传达的结合。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是具有独创性的,更应是蕴含丰富故事性和情感表达。本文由调查分析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通过挖掘和凝练“徽州民俗文化”元素与特色,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创新,从视觉符号元素提炼到文创产品设计,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开发一系列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新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继而起到传承徽州文化。

(一)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提取

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徽州民俗文化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从而由具象元素中提取探讨徽州民俗文化及其深层含义,进而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民俗文化符号。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提取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应用、传达文化内涵、进行再设计。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应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个方面构成(如图2所示)。外在表现从民俗资源搜集分类到具象元素的提取和转化,具象元素的提取可以从服饰、造型、色彩、纹样等进行抽象提取符号化,最终应用文创产品设计中。内在表现为寓意情感的传达,从岁月积淀的徽州民俗中传承情感、通过文创产品传达徽州民俗的历史故事。

(二)文创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创造

文创产品一定是个性的独特的创造,甚至是多文化交融的产物。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中的几个方面为例:徽派建筑、马头墙、牌坊和凤阳花鼓节日习俗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历史文化、形态、表现手法及寓意,结合现代文创产品的风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创产品,有环保袋、书架、杯子和杯垫等。通过对上述对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换思路,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元素符号提取转化传达文化内涵、再设计进行设计实践。例如西递胡光刺史牌坊书立设计(如图3所示)。胡光刺史牌坊:徽派建筑中牌坊多为士大夫阶层的寓所,胡光刺史牌坊是为了纪念胡文光于明代嘉靖建筑担任万载县的县令时筑城墙、修学校,做过的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一方面提取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进行抽取简化,另一方面也是徽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将其进行简化设计,形成书立,具有功能的同时也表达文化诉求和传达。

(三)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情感的传达

鉴于民俗文化历史性、传承性及富有故事性的特征,民俗承载着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设计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这样消费者才会有感动,如果没有感动,文创产品很容易就会像普通的商品一样。同时开发民俗文创产品必须要有附有产品说明卡,通过说明卡直接传达产品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对故事有了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故事。

四、结语

徽州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同时富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为设计元素挖掘提取赋予潜力和基础。当前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未引起重视,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只有极少的人认知,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有些甚至渐渐消失在生活之中。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开发或者开发仅停留在表层。因而唯有通过设计的方法来挖掘徽州民俗资源,把传统的元素用现代方式表现。提取其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抽象转化设计,将徽州的意像带进文化创意产品里,让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能够结合产品,通过产品的散播与流动性,不但能间接推广徽州地区,传承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与民俗特色之外,也能借由文创产品引发更多的互动感受,让更多人对徽州民俗文化有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打造本民族品牌,进而传承徽州文化。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4.

[2]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2.

[3]卞利.徽州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41.

[4]丁龙庆,雷若欣,叶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2(7):1-2.

[5]阮晨海.日本旅游市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分析[J].设计艺术理论期刊,2016(3):95

[6]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15-20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曼荼罗;内涵;造型;色彩;汉族受众;文创产品

1 藏密曼荼罗艺术的丰富内涵

1.1 藏密曼荼罗的内涵和意义

藏密曼荼罗在藏传佛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佛教文化中最吸引人的精华部分。曼荼罗俗称坛城,译为道场,是佛教密宗宇宙观的一个缩影,初修者在冥想中修行就能看见他们身处佛地的坛城。它不仅象征本尊的智慧和威德,同时也是一种显示佛教宇宙真理的图绘,一种“无限大宇宙”和“内在小宇宙”相即的微妙空间。通过虔诚地观想,修行者可以从中得到本尊的加持,获得涤荡身心的纯净力量。

1.2 藏密曼荼罗的造型特征

曼荼罗的基本结构是以方形、三角形与圆形构成,在图形的下、左、上、右四方可以发现四座宫殿,它们代表坛城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这个方位与次序不可变动,在观想中,需由东门走进坛城,由外层逐次走入中央。下部为东(蓝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右部为南(黄色),上部为西(红色),左部为北(绿色),中间是白色。以圆形、方形等几何图形为基本构成是曼荼罗艺术的一大特点。

2 藏密曼荼罗艺术造型与汉族艺术美学的区分比较

每个地区艺术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当地风土人情的历史支危在制作涉及两种不同民族信仰背景的文创产品时离不开对当地文化的体验。理解并区分出汉族艺术美学和藏族艺术美学在精神含义和表达喜好习惯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我们基于藏密曼荼罗艺术中神秘而美丽的图形元素研究提炼并制作出能被有汉族文化背景的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

2.1 曼荼罗艺术与汉族宗教图案的不同偏好

繁复和简明的不同偏好:藏密曼荼罗用各种比喻与具象给观者营造出一个极致详细且繁复精美的“佛境指南”,色彩绚丽,层次丰富。而汉族的几种宇宙图多为黑白二色的,其中的图案绘制甚至是由一些有些抽象的形象组成,充满了大片的空白,与其说是一个图像,不如说是一个意境,与同样简单明了却意味深远的书法文字相配合,任由观看者的不同经历和思维模式来解读。

2.2 曼荼罗艺术与中国古代绘画在色彩上的不同

鲜明和柔和的不同偏好: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原因,天气晴朗、干燥,视野广阔、能见度高,天空中的白云轮廓分明。因此,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和内地有明显的差别。也许正因如此,藏族艺术,尤其是绘画,藏族艺术不像汉族绘画那样充满大片留白、边缘模糊、深淡相宜,丰富的色块,明确的线条,是其一大特征。而在古代中国内地的画作中,讲究的是意境,所以选用颜色对比简单明了的黑白二色作画,更能在墨色的深深浅浅中表达意味。

3 藏密曼荼罗造型图案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就像汉民族古代众多艺术家所信奉“空白与未定性”,是汉族古代美学审美所关注的核心论题,是以意境为主要形态的中国艺术审美核心。因此,在设计制作面向内地汉族受众的文创产品时,两种信仰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艺术要如何融入产品中,既要让曼荼罗的藏佛艺术特征有所体现,又能得到当下汉族地区普遍审美的喜爱,两种艺术特征的多少与取舍是一大挑战。

3.1 曼荼罗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曼荼罗是在的宗教背景下,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体现出了极强的地域性符号,所以在进行面向汉族受众的产品开发设计中,这既是它的长处,又是短处。

长处表现在:曼荼罗依靠独特的构图法、色彩和其他文化艺术区别较大,相较于汉族受众来说是独特和另类的艺术存在,充满了神秘的吸引力,产品效果处理得当会引发受众强烈的关注度。短处表现在:由于它强烈的地域民族特点,若是为了保留原汁原味而只是一味地复制藏密曼荼罗的图案与色彩,生硬的复制图案绘制在器皿或其他载体上,虽然有了作为图案的应用,但手法单薄,缺乏真正的想法和尝试,即使作品的主题识别性强,但缺乏意味,对于没有佛教信仰的汉族受众来说只能是看个新鲜,无法真正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沦为消费时代快速淘汰的“快餐式”设计。

3.2 曼荼罗艺术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的方案讨论

在设计思路的关键点上,最大的问题和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和两者在同一个作品里所占的分量,即曼荼罗艺术图形特征的保留多少或色彩的选取种类――是保留高纯度,还是使用较低纯度?

考虑到前文中讨论了藏密曼荼罗艺术造型与汉族艺术美学的区分比较,而且本次的设计研究产品的目标受众为内地汉族群众,在明确了两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后,有助于制作时确定作品的定位,既不能背离、随意扭曲藏密曼荼罗标志性的图案,又要认真筛选贴近汉民审美习惯的图形,又不完全地照搬曼荼罗传统的造型来机械的模仿,而是使用汉族古代美学审美所关注的核心――以意境为主要形态的中国艺术审美核心来尝试。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为了使没有完善的藏传佛教文化理解的汉族群众,更乐意接受这一神秘又美丽的藏族艺术形式,并且能合适地在普通生活中使用。这样一来,不仅使产品有了实际的使用价值,又增加了文创产品的观念价值。正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是更多基于精神层面满足而创造的产品,人们购买民族元素的商品已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其使用功能,而是更注重产品本身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表达的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3.3 藏密曼荼罗造型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

首先载体形态的选择上,曼荼罗图形多为对称的几何图形,组合在一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空间构成,如果将其体现在不平整的表面上,会使直线弯曲,正圆变形而影响原本的视觉体现。因此,缩小范围在平整的载体上体现。其次是材质上的选择,想要商品在质量上有一定保证,硬度要不能太低。材质给人的暗示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成品效果,而由于是体现传统的元素,原汁原味的木材质不仅在纹理上增加了视觉效果,硬度也要在合适的范围,并且在经过一系列打磨和防腐处理后,光泽度和质感不亚于现代人工合成的材料,却优于工业材料,有着质朴和温暖的暗示,容易获得受众的好感,是增加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度的很好选择。最后结合以上两点,经过在互联网购物平台对文创产品不同种类销量、制作工艺要求的调查,锁定了挂坠这一形式作为表现的载体,用手工制作提炼后的,以曼荼罗造型为主题的挂坠。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3篇

近年故宫博物馆花式卖萌系列的文创产品引起了惊人的销售热潮,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做出了新思考。在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注重体验的趋势下,本文欲从“体验”的视角审视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在产品的体验设计、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理论研究基础上,探索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新模式――体验设计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期为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更系统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体验设计 文创产品 设计与开发

21世纪,整个社会迎来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物质需求升级为情感诉求和精神诉求,因此提升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体验价值成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体验经济刺激了体验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基于体验的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将迎来新契机。

1.绪论

1.1论题来源

伴随着各大文博创意体验园、旅游文化体验产业的兴起,体验经济迎来文化体验产业的发展热潮,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趋势。近两年,印有清朝康熙皇帝真迹复制品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等一系列文创萌物引发市场热潮,这些现象引发了我们思考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一件消费品可区分为实用功能类和无用功能类,一件物品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类。文化产品除了充分认识文化内涵(无实际功能)表达外,应该合理地添加相应的实际功能,才能让消费者在充分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知文化。当今的产品创新设计经历了从追随功能――追随形式――形式追随情感――追随体验的演变过程,基于大众越来越注重产品体验的生活习惯,将体验设计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重视体验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载体)中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1.2论题创新点

理论切入点:分别对文化层级、用户体验层级进行理论研究,发现映射关系。

一直以来,关于文化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从层面的角度来看,可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社群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用户体验层级理论主要来源于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需求组成的层级刚好符合人们从本能层面(感觉需求)-行为层面(交互需求)-情感层面(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情节、品牌、用户追求的个性)的一个发展规律。

如图表1所示,将两大理论层级对比,不难发现文化层级、用户体验层级存在某种――对应的关系。所以,下文主要围绕多层级体验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2.体验”视角下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体验设计是主张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并以用户体验为设计目标,坚持用户为中心的一种行为方式设计。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强调文创产品在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均考虑用户的体验,更重要的是用基于用户体验的设计方法将文化内容创意的表达体现在产品上,这样才能创造出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文创产品,并享受产品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

2.1概念生成阶段:文创产品的文化-文化载体-用户的定位分析

人-产品-文化,这三个主体诠释了人体验文化的过程。人是复杂的群体,产品种类繁多,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只有准确定位这三个主体,文创产品才能准确、高效地将文化传达给用户。

文化的定位前提是建立在对文化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涉及文化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社会背景等。文化的定位决定文创产品要表现的文化,是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文化载体即物品,指的是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形象所要融入的物品形态,一般包括收藏礼品、文化用品、玩具等。文创产品的受众即消费群体,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同一种文化的理解不同,从而对文化消费的偏好也不一样。

2.2产品设计阶段:文创产品的本体体验元素分析

人与文创产品本体产生体验实际上就是人(用户)与文创产品的形态、功能、色彩、材质、纹理等元素发生关系,从而产生丰富的体验。形态与色彩会给人视觉的第一冲击感,功能给人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操作体验,材质与纹理给人更多的是触觉上的体验。这些元素形成的感官体验结合用户所拥有的丰富生活经验、不同生活方式一定会形成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和文化感知。如图1从左到右所示,①陶瓷+木材材质组合,②飞利浦的自然唤醒灯将光、声音应用到产品表达,③汉堡包的味觉、嗅觉冲击感,均体现文创产品中五感官元素的应用。

2.3文创产品商品化阶段:文化创意的品牌体验

品牌体验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行为,强势的品牌标签会让人产生丰富的品牌联想和个性化的优越感。文化创意形成品牌效应,需要定位明确、个性化、系列化的产品输出。日本著名文化创意品牌――无印良品,从品牌自身的定位、输出的产品、产品展示等都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文化体验。

3.体验设计在文创产品中的具体应用

3.1文创产品的体验层级分析及设计方法

根据用户的体验需求层级可分为本能层、行为层、情感反思层,文创产品同样可以通过这几个体验层级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传承文化。

3.1.1文创产品本能层级的体验设计

本能层次的体验设计原理源于人类本能,即由于人的生活经验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下意识的反映,存在于意识和思维形成前。人类对外界的本能感知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形态、色彩、表面纹理及质感等,这个层级是实体物质层,是有形的、直观可触的。

基于文创产品的本能层级主要是注重文化的物质特色表达,可用具象转化的方法将传统文物的造型、装饰纹样等直接通过工艺和技术表现在现代产品上。这类文创产品比较适合博物馆文物、旅游观光纪念品等。

3.1.2文创产品行为层级的体验设计

行为层级的体验设计主要是源于人的生活方式、人使用产品的方式、中间过程等,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完全性等。在文化中,对应的仪式风俗层面,比如民族祭典行为、行为等。例如,2008年红点奖作品“上上签”就是将生活用品――牙签结合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用符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赋予产品行为层级的新体验。

3.1.3文创产品情感反思层级的体验设计

情感反思层又称精神层、心理层,它是在人看到产品第一印象和产生使用感受后而产生的―种使用感受的反思、产品价值的衡量,对应产品的意识形态层面。对文创产品而言,反思层可包括产品的故事性、产品情感、产品文化特质,注重产品的内部意涵和文化意义等。这类产品主要通过故事情境法、比喻的手法通过产品传递文化内涵。如图3无印良品CD机。

3.2文创产品的体验设计原则

3.2.1强化产品文化主题,提高文化识别度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明确主题即明确定位文化概念、文化载体以及文创产品的受众,在此基础上展开设计,从而在产品上准确、有效地传达文化内涵。后期可以展开系列化家族产品设计,用不同形态表达统一的文化理念,如今年文创热潮中的故宫娃娃系列就是用不同的元素、相同的材质和手法表达、强化故宫这一主题文化。当然,在产品的后期展示过程中将购物环境打造与产品文化一致的主题,从而增强了产品文化的整体体验感。

3.2.2多感官参与唤起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是人们生活方式、精神观念的积累,存在内心深处。产品信息是感官先感知,形成最初感觉,接着在使用产品、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某种认知行为,最后基于认知行为的情绪反馈便是用户对产品的主观认知即情感了。从宏观角度讲,多感参与能激发人深层次的心理体验,长期积累便是一种文化印象及文化记忆了。多感官体验是最有效、最直接刺激用户产生美的兴奋感,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2.3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文化交融体验

信息全球化促进了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只有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差异,认真分析东西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文化差异矛盾,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交融目标。中国文创产品要打造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同时彰显本土个性文化,可以在设计方法上借鉴国际化的设计风格和现代文化理念。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梅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里,许多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的需求,唯有将文化内涵注入产品中,才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高速发展的全球文创产业给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新的机遇,黄梅戏应抓住机遇,以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实现文化创意与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宣传和展现黄梅戏的艺术魅力。

一、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集舞蹈、文学、表演、音乐、美术于一身,戏中的故事、人物扮相、道具、服饰都是很好的设计素材(见表1)黄梅戏对安徽的地方旅游、文化、经济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黄梅戏的一种载体——文化创意产品,是宣传黄梅戏文化的有效工具。将黄梅戏元素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中,不仅能增添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黄梅戏文化的影响力,对地方的经济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动、发展黄梅戏文化。通过对市场上的戏曲文创产品分析发现,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创产品较少,其他戏曲的文化创意产品所表现的内容较于局限,主要把戏曲脸谱或者图案直接拉来运用在各种媒介,大多低俗化倾向严重,使得受众产生抵触心理和视觉疲劳。产品又多材质廉价、精度差、创意不足,没有将其文化内涵展现出来,难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同时往往忽略其实用性,使其无法真正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二、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原则

文创产品设计讲究将文化凝结和具象化在具体设计作品中。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如何更好地将黄梅戏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如何将黄梅戏的文化更好地通过产品展现出来?这是摆在设计师面前最严峻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也是让黄梅戏文化更好地得以传承、发展的一个有利契机。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充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巧妙地使黄梅戏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中,使文创产品成为有效的社会传播形式。具体在设计中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文化性原则。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视野逐渐由单纯的满足物质生活提升到了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追求,单纯的物质形态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有赋予产品以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活”起来。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创产品的灵魂是“黄梅戏文化元素”。要对黄梅戏文化元素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分析其固有特点,在对文化内涵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将其视觉元素进行提炼与归纳,通过产品把黄梅戏的文化、符号、故事等展现出来。产品只有具有黄梅戏的文化元素,才能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二是多样性原则。尝试多维化、多载体、多材质、多工艺的试验,将设计与材料、工艺进行最佳结合,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成本价值和工艺价值。在对黄梅戏文化要素的提炼中,要对产品的造型、颜色、纹理、质感等进行多方面的艺术化探索,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以期在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同时,努力提高文创产品的内涵和品质,寻求最恰当的载体,赋予黄梅戏新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呈现。三是创意性原则。文创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把握文化的共性和特征,为文创产品加上创意,而不只是简单地做成复制品。文化创意产品理念创新的关键,在于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内涵与生活理念巧妙地融入产品中。可从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入手,关注产品体验与用户情感,将不可触摸的经历用可感知的方式加以保留。例如北京故宫在售的朝珠耳机,在原有的外形基础上,进行功能上的添加,从而产生了新的产品。这就是产品和馆藏文化融合的最好体现,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和购买。在这个时代,好的创意是得到关注和支持的前提。四是功能性原则。当一件产品能够符合和满足该产品所预定的目的,实现规定功用的时候,我们说这件产品的设计遵守了功能原则。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创产品的功能主要有纪念功能、便携功能和实用功能。在设计产品时,产品的材料选择、工艺处理、造型的设计都不能脱离这最基本的功能原则。纪念功能是指黄梅戏文化元素融入了产品之中,消费者通过产品可以感受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并能产生美好的回忆。便携功能是指产品在造型上注意审美的同时要轻要巧,便于在旅游过程中携带。实用功能是指产品要具有一定的日常使用功能。根据用途和受众群体的不同,产品除了收藏性、观赏性的装饰品、摆件外,可开发实用型的生活用具、办公用具、服饰等文创产品。

三、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思路

文创产品就是把文化创意概念具象化,将文化的内涵赋予产品之上,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加工,为传统文化寻求一个符合现代生活形态的新形式。第一,设计符合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与内容的产品。好的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前期要研究人们生活究竟需要什么,根据市场做导向,研发实用性强的文创产品。好的文创产品应当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中,要被消费者使用才能有效传播起来,这才是文创产品的价值所在。如北京故宫的文创设计产品,有手机壳、充电器、优盘、鼠标垫、耳机等,这些实用性很强的产品融合了故宫的特色文化,推出后受到大家的喜爱,原因正是很好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文创产品其自身蕴含着浓烈的地方特征,设计出具有浓烈生活气息的文创产品,可以大大延长文创产品的使用期限,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黄梅戏的文化氛围,从而产生愉悦或者幸福的感觉。第二,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良团队。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多变的环境下,品牌的树立是极为重要的。优秀的品牌能使消费者在众多纷杂无序的信息中准确而迅速地找到所需产品的商业信息。它是良好的品质和服务的保障,能形成一种潜在的契约功能。消费者通过对特定产品品牌的使用,形成良好的消费体验,在物质享受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品牌展现的精神文化品味,从而促使消费者多次关注多次消费,进而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这种关注度和长期的追随是对企业最好的回馈。文化创意产品需要设计师对顾客的需求开展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制定相应行销通路,注重黄梅戏文化的品质展现、传递,树立品牌,从而进一步形成产业链,体现黄梅戏文化的市场价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这样的品牌才能够走得长久,黄梅戏文化才能够传播得更长远。第三,调动各种资源,同力打造品牌。形成品牌的前提是加强与外界交流,尤其是国际交流,相互借鉴优秀文化的应用经验。仅靠市场机制调动文化资源,难以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结构和布局,政府应协调好市场运作。树立黄梅戏品牌并不单单是设计师、企业的责任,这也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可以通过黄梅戏艺术节、戏曲展演等文化活动契机,与产品制造商通过定制设计、定制生产的方式开展合作。艺术节、展演的同时举办文化创意产品的展览,许多观众慕名而来欣赏到好的戏剧作品的同时,在兴奋之余肯定会把和黄梅戏文化有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带走。或通过举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方式,组织社会广大个人或者团体参与,使创意人才与制造商合作更为开放、有效。

结语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一定程度上涵盖和浓缩了中原民俗文化的精髓,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为外显层面的物质文化形态,而且还蕴含着审美观念、精神信仰等属于内隐藏面的文化内容,是中原文化的瑰宝。

随着民间木版年画的生存条件和基础逐渐被现代生活所颠覆,朱仙镇木版年画市场逐渐萎缩,只是被博物馆或年画爱好者以收藏的方式保存。虽然这种静态保护是民间传统艺术流传下去的方式,但不是唯一手段。在当今全球文化大交流、传统文化复苏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带有深厚民间传统文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进行良好的传承、保护并与时俱进的创新,带动民间文化艺术本身与其文化生态圈良性发展,产生经济效应和社会价值,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这里笔者借用近来创新理念中的“开放式”理念来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找寻突破口――采取开放式的策略,让“设计方法”介入,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找寻新的生存土壤。

1 朱仙镇木版年画设计分析

1.1 朱仙镇木版年画概况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学术界素有“中国木版年画鼻祖”之说,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它继承了汉唐壁画的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绚丽花朵,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的民族风格。其简繁合理的线条和画面,典型的人物和故事选材,不但体现了儒家文化浓烈的入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道家淡泊致远“大音希声”的精神气质。朱仙镇木版年画具有很高的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服饰学、美术学、戏曲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是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1.2 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特征

(1)色彩特征。朱仙镇木版年画喜欢采用纯度高的色彩表现,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黑、红、紫、黄、绿。朱仙镇年画除了具备“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等北方地区套色木版年画的共同特征,与周边地区年画相比,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舍弃了蓝色,以间色绿、紫取代正色青蓝,民间常说“红配紫,难看死”,而朱仙镇门神红紫色的搭配,颜色厚重,对比强烈,不仅没有难看之嫌,反而让人有一种雍容沉稳的感觉。

(2)造型夸张。在朱仙镇木版年画中,夸张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如老寿星形象的脑门都画得很高,意在表现寿高、聪颖的特点,采取的是局部形象夸张,以突出意象主题的方法。在门神的刻画上,还经常把身体和头的比例处理成4U1,以表现其雄伟不凡的长相和气质。此外,年画艺人还会熟练地将主题形象夸大处理以突出要表达的主题,使主题更加明确。以《大吉大利》的形象为例,因为要传达的意义是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鸡”谐“吉”,所以就把“鸡”的形象刻画得极为夸张,让观者不管是远观还是近观都很容易地识别出鸡的形象。

(3)版面特征。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画面紧凑、严密、上空下实。例如,《天地三界》《赐天大帝》等画面人物占了大部分空间,很少留有空白,人物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和人物安排都十分巧妙,使人感到既合情合理,意象饱满、情感浓郁,又不觉繁琐。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另一特征是非对称均衡,版面布局等量不等形,求取心理上“量”的均衡状态,有很强的美感,如“门画”“人物”“龙凤”“对鱼”“比翼鸟”“并蒂莲”等都是对称偶数,因为对称与偶数蕴含着和平、完美与吉祥。

(4)线条特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中线是骨,面是肉,以线带面,极具美感韵律。因此,墨线的疏密关系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之所以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装饰感强烈,造型中的线条在画面构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与杨家埠、杨柳青、桃花坞三地的木版年画相比,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线条明显具有粗犷奔放、刚劲有力、对比鲜明等特征,更能体现北方民族淳朴、厚实、健壮、整洁之风度。

2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转化

2.1 传统元素符号的移植

朱仙镇木版年画本身属于纯审美类、表达精神追求的民间艺术,故对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创产品来说,传统元素符号的移植在这里是行得通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门神、花卉、人物等都是辨识度极高、象征中原民俗文化的传统吉祥元素。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元素在当代产品的运用上,也会随着社会的价值观、人们审美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传统的东西在新的语境下,要为适应社会变革做出相应的变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大小尺度、质感、纹理、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后,使其在保持传统文化底蕴一致连续的同时,也具备当下时代的审美特点和精神诉求。例如,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馗头》,是多种不同规格和样式的钟馗像中最为精妙的一幅,豫游纪公司就对这幅年画进行了具象转化,将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馗头》提炼为具有时尚感的简洁形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产品,将其运用到帆布袋、T恤、冰箱贴、记事本等上面,创新的形式在完美地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又创作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回味无限。

2.2 传统形式的抽象与简化

在一些文创产品的设计上,直接采用木版年画的视觉元素是不能满足设计需求的,更多的时候是要在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延展、总结和归纳,使其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创意产品的概念。因此,设计师要思考怎样让传统视觉元素经过抽象或简化,转化为具有现代美感的符号形式,使文化以一种新的样式得到再生和发展。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要在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设计中体现传统的韵味,更多的是需要经过提炼的抽象和简化的形态,而无需如传统符号般具象、繁琐和描绘太多的细节。设计师需要精心地处理传统的形式,使其内隐于形式设计之中,而不是刻意地保持文化上的联系,仅仅将传统器物优雅的形式美感经过简化处理后即拿来为设计所用。

2.3 传统元素拆解与拼贴

打散与拼贴就是把原有的文化符号或形态进行拆解,之后再按照新的秩序进行重组。如果运用得当,会营造出一种幽默的视觉效果。可将来自不同地域,或源自不同时期的产品部件进行拆解后重组,会营造出对比强烈的较为夸张的视觉效果,从而也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风格。当然,这些被拼贴在一起的元素需要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才能使拼贴后的形体既多元又统一。四川绵竹年画在探索绵竹新的发展方向时,实验性地将绵竹年画与其他传统民间手工艺相结合,如布老虎、蓝印花布、剪纸、蜀绣等融为一体,将其制作成为抱枕、手提袋等等,使传统民间艺术在传承中有所发展。

2.4 传统形态与现代工艺相结合

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应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新材料、新技术改造和创新朱仙镇木版年画,首先要提倡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加入现代设计的观念,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使其更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其次,要注意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把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为一体,既要满足实用功能层面,也要满足精神生活层面的需求。潘鲁生教授2002年开发的“传统年画雕版再造工艺”,把传统木版年画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运用激光技术、橡胶及硫化工艺使年画雕版制作批量化,与民间年画雕版既有异曲同工的原始纯朴风韵,还加入了各种装饰技艺视觉效果,显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运用该工艺制作的年画雕版不仅有传统年画雕版的外形和功能,本身还是独具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饰品。这一工艺通过专家鉴定,已经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品项目名录。

2.5 运用传统材料,塑造现代形态

传统手工艺材料往往都是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特有的天然材料为基本素材进行创作,朱仙镇木版年画也不例外,无论是印刷用的木版、纸张、颜料都是就地取材,渗透着特定的地域文化气息和审美哲学,所以传统材料是传统文化记忆的好载体。对传统木版年画而言,常见的开发方式基本围绕在色彩、人物造型、题材创新等方面,而年画的木版较少涉及。如果以朱仙镇传统木版年画的木板进行调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雕刻等手段,将其设计为可以挂在钥匙链上的版画,使之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要求形体相对简洁、规整和概括,剔除繁琐的细节,让传统材料不再传统,积极地营造出具有现代感的视觉感受,以适应当下审美趋势和应用背景环境。

2.6 与手工制作相结合

针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与手工制作的结合,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产品本身是手工制作,具有朴素的特点,蕴含着设计师在其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二是设计师将文创产品设计好,留给消费者手工制作的空间,受众可以根据文创产品所提供的材料、图纸,按自己的喜好满足自己的需要,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后者更加契合“DIY”这个概念。纵观中国国际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三年展、北京文博会等展会,不难发现其中越来越浓的手工风潮。无论是拼布、编织、刺绣、彩绘、羊毛毡都变成了有情趣、有内涵的休闲生活方式,以一种手工温度锻造生活细节的美好。

3 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的功能与价值

3.1 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找寻新的生存土壤

文化创意产品以一定的民族和文化资源为核心内容,通过人的认识与灵感,将文化内容分析转化为设计要素,并结合传统手工艺、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化的生产方式,以现代设计思维的模式,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找寻到新的生存土壤。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结合,不仅可以利用文化元素引发消费者的心灵共鸣,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使朱仙镇木版年画用一种现代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使其年画本身的价值得到提升。当民间艺术以一种熟悉而又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其生命力是旺盛的。除了博物馆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静态保护外,让设计介入是保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3.2 赋予现代设计新的生命力

回顾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从题材、造型到一些细节的图形语言,既有和传统民间艺术以贯之的脉络和传承,又有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独特视觉元素,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库。随着近年来对民间艺术研究的升温,木版年画艺术形式也得到一定的重视,然而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远远没有龙、凤、水墨等常见中国元素的应用广泛。目前,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开发形式较浅,艺术形态也不丰富,没有在现代设计中充分体现年画吉祥艺术和传统视觉语言的意义和文化内涵,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流失。

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的设计融入了传统民间艺术中的艺术视觉元素、寓意,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采,不仅可以为其他种类的民间艺术的现代转化开辟一个新的方向,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经济价值,对于复兴传统文化和民俗经济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树村.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M].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1.

[2] 张继中.朱仙镇木版年画珍藏版(第二版)[M].大象出版社,2005.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6篇

在当代市场经济的中国,我国众多的文化形式都面临着推陈出新,再创造的转型。笔者以当下大热的两岸故宫文化创意产品为例,分析总结了五点中国文化元素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为当下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文化元素 创意 产品设计 应用方式 故宫博物院

引言

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博物院近些年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与推广,渐渐将文化艺术衍生品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艺术衍生产品是大众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当代年轻群体,80后和90后的一代大多已进入社会,并将逐渐成为社会阶层的中流砥柱,而00后在若干年内也将进入大学。新晋的这一部分年轻人群,敢于挑战,不落俗套,极富变革精神,易于接受新鲜趣味的事物。对于传统的文化,他们的认识观念是淡泊的,存留的文化意象大多是单调的、乏味的、陈旧的、古董的、博物馆的,文化之于他们,从未亲近,从未趣味,从未可爱。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曾在浙商会的发言上提出一点:抓住了年轻人的喜好就是抓住了未来。我们的文化需要一种新的时代表现力与呈现形式,让其更为亲切地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成就一种文化审美及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力。在当今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的情境下,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深受年轻人追捧,不禁让人感叹作为我国尊贵文化殿堂的故宫博物院设计生产的文化物品,竟可以如此亲切有趣,这些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思路无疑给我国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的转型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范本。因此,笔者从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文化艺术衍生品出发,深究其创意手法和文化元素的应用方式,为我国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1.产品功能实用化

产品功能的实用化就是让文化元素“活”起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加大产品的实用功能,使文化真正的生活化,平民化。博物馆的古玩、摆设品、收藏品不具有大众普适性,除其欣赏与教育意义外,于百姓日常生活是没有任何实用性可言的,在新一代的年轻群体中,对此类艺术品热爱的人更少之又少。当代大众生活需要的文化,不是一种高高在上,让百姓敬畏膜拜的文化,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物小件,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购买得起,消费得起,喜欢得起的商品。在北京故宫文化创意产品淘宝店中,可以发现许多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得到的小商品,产品分为六类:故宫娃娃、生活潮品、文房书籍、宫廷饰品、大婚吉品、故宫文化衫、特价宝贝,种类非常亲民,主要商品有:书签、提手袋、化妆镜、储蓄罐、手机壳、鼠标垫、记事本、杯子、笔、胶带、折扇、镜子、手镯吊坠等。以博物院来说,原清宫旧藏的国宝“翠玉白菜”,为其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翠玉白菜作为巧夺天工的玉雕工艺品,估值4.8亿,于平民大众是遥不可及的,然而推出的“翠玉白菜”系列文化产品,却成为博物院的销售爆款。比如以“翠玉白菜”色彩与形态为出发点开发的产品“翠玉白菜雨伞”(见图1),此外还有“翠玉白菜橡皮擦”、“翠玉白菜耳环”、“翠玉白菜笔”、“翠玉白菜椒盐罐”、“翠玉白菜吸盘吊饰”和“翠玉白菜水墨叉”等,以及高冷的“富春山居图”桌垫,都是传统博物馆文化元素向现代产品转型的成功案例。

2.造型手法抽象化

抽象就是将事物以简单的点、线、面,空间几何体和色块进行概括。从美术领域来说,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画派的艺术风格可以与抽象相联系,或许这种“抽象”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叫“写意”,但是写意传递的是一种意境,对于现代的艺术形式来说,其抽象力度还不够。在当代快节奏的消费经济中,两种类型的风格常常能触动人心,一种是饱满,一种是简化,饱满让人产生丰富的美的感知,但多一份则繁琐,少一分则感知不够,需要受众有较强的文化理解力与欣赏力,能让用户静下来品位一番的饱满就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做不到往往适得其反显得俗套。而简化,轻松纯粹,让人一目了然,趣味性的简化还能时常达到“博君一笑”的效果,简化风格的喜好体现了在繁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简单纯粹事物的渴望。一般说来,设计的饱满是会增加人力与成本的,文化的饱满性亦需要设计师较高的文化理解力和表现力。因此,简化是对于企业、用户、设计师来说最具接受力的方式,它是一种对文化元素特征提取凝练后的表达,轻松而前卫。在文创产品中,涉及文化人物的产品通常都使用抽象的造型手法,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吉祥物“龙壮壮凤美美”,还有“八旗不倒翁娃娃”、“帝后大婚摇头娃娃”、“格格桌边娃娃”、“皇帝亲亲之宝手机座”和“御前侍卫手机座”(见图2)等,故宫淘宝的“故宫娃娃”类产品均是利用造型抽象的手法。博物院的文创商品“国宝好玩艺公仔”(见图3),以3件各朝代特色文物为文化元素,以三代同堂的家族拟人方式分成六大主题,以磁吸原理组合成一个个可爱的公仔,顾客可发挥创意将不同公仔间各部位任意组合,创造自己的特色公仔,生动亦有趣。

3.语义意象情趣化

情趣化是当代十分流行的产品设计趋势,情趣化的产品诙谐幽默,让人觉得亲切可爱。针对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可以以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的词汇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如矮穷矬、高富帅、傻白甜、白富美、软贱萌、节操、下限等,产品通常可以“接地气”又“文尔高雅”,但不可体现对文化“亵玩”的情境。当你看着故宫淘宝首页,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双手贴合靠脸外头,对你笑眯眯地说:“别犹豫了,all buy!”;仕女皱眉愁苦托头:“女人的柜里总是少那么一件衣裳。”有没有瞬间提升了你对商品、对文化的喜爱与亲切感,产生一种满怀欣喜的购买欲?当你看到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系列图片有没有被刷新三观?原来皇帝也可以卖萌耍贱无下限:当你看到“嬷嬷针线盒”(见图4),专注扎针二十年,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容嬷嬷的音容笑貌?此外,脑洞大开的“坠马髻颈枕”(见图5)亦极具趣味性,其创意选自唐代仕女的坠马髻盘发,让人忍俊中不禁发问:仕女没有坠马髻和和尚有何区别?这种诙谐幽默的情趣化设计,因其时尚轻松的特质,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化接受力,还大大提高了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购买欲望,是当代文化创意产品中常用的设计手法。

4.设计风格时尚化

设计风格的时尚化,就是使产品更加契合年轻人的身份、爱好与口味。通常年轻人的身份有学生、情侣、白领、辣妈、小爸爸等,爱好有诸如动漫、电影、音乐、cosplay、咖啡、游戏、自拍,口味有恶俗、装高雅、二货等,他们时尚、潮流、个性,喜欢炫耀自己独特的别人没有的东西。因此将产品的部分属性让用户自行DIY、或者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消费方式,在年轻群体中也是颇有市场的。如博物院“朕知道了”胶带曾风靡一时,此后两岸故宫围绕“朕”字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就层出不穷。如北京故宫“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以及目前新出了升级版:“朕亦甚想你”、“朕心寒之极”、“朕即福人矣”和“朕生平不负人”;还有“奉旨出行”、“如朕亲临”、“回避肃静”的行李牌,“圣旨文件袋”,北京故宫的“宫门”系列行李箱和背包(见图6)等,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此外,把宋瓷上冰裂纹的纹样织在长筒袜上,袜子有热粉红、天空蓝、酷炫黑三色,以“冰山一脚”(见图7)命名,谁看了都会为这样的想象力叫绝!

5.文化载体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文化载体智能化的设计趋势势在必行。当今年轻人中最流行的产品,无疑是各种电子产品及其附属产品,如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硬盘、移动电源、智能手环、路由器、手机壳、笔记本壳、鼠标、平板壳、耳机、防尘塞、数据线等,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智能”二字。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候,可以考虑文化元素与智能产品及其附属产品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耳机为常规的电子消耗品,故宫礼物的“朝珠耳机”(见图8),将朝珠与耳机巧妙结合,以“轻松拥有皇家姿仪,戴上耳机享受路人朝圣目光”为宣传语,不仅丰富了产品的文化体验,而且朝珠对于耳机线亦起到了功能上的保护作用。还有北京故宫黄袍加身的“黄袍iPhone/三星手机壳”(见图9),的“肉形石防尘塞”(见图10)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文化电子衍生品。

在数字文创产品方面,北京故宫推出的一系列作品也深受大众欢迎。2014年暑期,故宫推出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系列图片,无疑是―次大胆的尝试。继“雍正萌萌哒”之后,故宫再度发力,推出动态版《雍正行乐图》,在《雍正行乐图》走红之后,故宫又推出《皇帝的一天》iPad应用,可爱的卡通形象和丰富的交互体验让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故宫还推出了以《十二美人图》为原型的动画――“雍正的女神们动起来啦”。如此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不仅丰富了文化展示的趣味性,而且增加了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7篇

摘 要 博物馆在文化衍生品领域的的动作越来越引人关注,正在成为引领消费时尚的一股新的力量,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日益显现。文章就淮安市博物馆如何在文化衍生品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发挥应有作用,提出了具体路径建议,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化衍生品 路径

淮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类博物馆遍布全市,有淮安市博物馆、淮阴艺术馆、淮安运河博物馆、淮安名人博物馆、西游记博物馆、淮扬菜博物馆等,它们无疑给淮安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魅力和景色亮点,但目前淮安各博物馆在文化衍生品开发方面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高水平创意人才和创意产品短缺,没有自己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团队,研发创意能力弱;二是博物馆产业化运作思路保守,缺乏对文化衍生品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思路的整体把握。为此,我们提出如下路径建议,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借用外脑,为我所有

可考虑采用众包模式,或通过举办文博原创作品设计大赛、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大赛等,获取最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案,借用外脑克服淮安博物馆创意人才不足问题。同时,建议在北京或上海、深圳、杭州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设立文化衍生品设计公司或文化创意工作室,聘用当地高素质创意人才为我所有。

二、建立创客空间

在有条件的博物馆、历史街区内,辟出一定的办公空间,以低租金或免租金或政府提供租金补贴的形式,吸引艺术家、文化创客进驻,形成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创客等要素的集聚,让艺术家、创客们在博物馆、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感触下,在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闪现创意灵感,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秀文化创意产品,使博物馆成为文化创意产品中心。

三、面向大众

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应走大众消费路线,与大众需求相对接,不能高高在上,眼睛只盯着一小部分高雅艺术欣赏者和艺术品收藏者的需求,文化要形成产业就要形成规模效应,就应面向大众市场,将博物馆文化融入日常用品设计中,从大众日常消费需求层面来进行形式创新。

四、实施市场细分策略

博物馆在开发衍生品过程中,必须对目标群体进行精细化分类,要充分考虑知识层次、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化需求。做到既有收藏价值的高仿真品,也有开发适合大众消费、价廉物美的博物馆衍生品,还有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高档礼品,等,这种兼顾不同群体的经营理念可望引来更多公众的追捧。

文化衍生品开发在面向各类公众考虑年龄层面的因素时,应将追逐时尚的年轻人作为重点客户群体加之关注,通过将文物的古典神韵与现代时尚元素有机结合,不仅给公众带来新鲜感,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眼球。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很注重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即使是一个设计简朴的糖果盒,也会把馆内藏品的知识印在盒子的背面,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举手间拉近了博物馆和年轻人的距离。

此外,纵观国外成功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验,儿童产品都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产品的一级分类中就将儿童用品单独列出,开发的儿童音像制品、书籍科普类、玩具游戏类等产品内容十分广泛,针对性很强。淮安各博物馆在这方面应该事在人为,也大有可为。

五、搭建专业性合作平台

在国外,许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也并非完全依靠博物馆自身的力量,往往是将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外包给不同专业公司完成,因此搭建一个专业性合作平台就格外重要。建议由淮安文化产业协会牵头搭建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性合作平台,努力打造一个体系成熟、分工明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产业链,让平台成员可通过该平台找到专业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厂商,也可通过该平台将自己设计与生产的创意产品推向市场。

六、向旅游等其他产业渗透融合

博物馆应积极通过将自己的文化创意元素、特色主题、文化符号,植入到旅游纪念品、旅游景点景物上,融入到服饰、日用品、消费电子品等工业品上,增强淮安旅游I、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淮安旅游业、制造业的发展。还可把博物馆文化创意和衍生产品与服务业结合起来,将自己提炼的文化艺术主题概念和文化符号,通过授权,与咖啡馆、餐厅以及娱乐场所相融合,将博物馆文化艺术融入到人们的休闲生活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苏北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研究》(课题编号:2015JDXM036)之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文创产品设计范文第8篇

一、研究文创传播的价值

文创,顾名思义就是文化创意产品,它是指利用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资源和商品进行创新和升级,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从而形成高价值的产品。文创是诠释博物馆馆藏文物历史价值的有效载体,是彰显博物馆深厚底蕴、使中华文化“活”起来的有效载体。文创产品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通俗、清晰、简单、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也可化身文创商品,让游客在兴趣盎然之中快乐购买,带回分散在各地的家,分享给家人以及亲朋好友。

(一)可以增加博物馆的资金来源

博物馆在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大众的心理和文化需要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本质上还是公益性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由于制度原因,博物馆经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很难满足博物馆在日常经营中的资金需求。通过促进文化产业长效发展,获取相应经济效益,从而为其发展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蓬勃有序地发展。

(二)提升博物馆知名度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物质以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文化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目前,公众参观博物馆不仅是为了看展,更是为了体验相关的文创产品。优质的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促进博物馆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

(三)让博物馆涵盖的历史以更多形式传播出去

中华有五千年的历史,每个博物馆都蕴含了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而博物馆原先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就是“高冷”和有距离感的,甚至会被认为有些枯燥。而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互动式、通俗化的平台,使得博物馆文化传播得以以更大众化和普及化,缩小了博物馆和大众之间的距离。这使得博物馆优秀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而进行更好地传播。

二、博物馆文创受众分析

(一)线下平台

根据猎豹用户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可知,线下博物馆的参观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18—40岁,占比接近九成。主要职业类别为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普通职工,占比分别为20.37%和18.51%。

(二)线上平台

据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共同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显示,该年仅淘宝天猫逛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量就达到16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90后”用户占了1亿。根据阿里电商平台的统计,购买力水平较高的都市年轻女性是消费的主要力量。众所周知,00后已然崛起,90后早在前几年就成为社会顶梁柱。他们日益成为文博机构参观的主力军,并在不久的将来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抓住这一代的年轻人,就意味着抓住了博物馆文创的未来。

三、科举博物馆文创传播现状分析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虽然建馆四年就在文创传播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如文创产品设计、文创传播等,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文创设计方面

科举博物馆的线上售卖文创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部分都还是1.0版本的文创产品,即马克杯、书签、钥匙扣、笔记本、背包等小件生活日用品或文具,这类产品通常都是将文物的形象、Logo等元素直接印制到产品上面,更多的是具有观赏价值而缺乏实用价值,并且定价偏高。比如“状元及第”T恤、“金榜题名”书签、金榜题名青瓷对杯、科博定制复古线装本等。另外,这个版本的文创产品因为数量较为有限,就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第二部分是属于2.0版本产品,开始注意从文物中提取元素进行产品设计。比如状元服吊坠是采用科举时期的状元的服装元素、“状元及第”足金吊坠则取材于“状元游街”瓷塑,运用状元帽的元素进行设计。第三部分则是由极少数融合部分科举文化的3.0版本产品,这类创意作品是从文物自身中剥离出来,发掘出其内在的意义,目的是突破次元壁垒,玩转流行文化。比如“千字文”扑克牌。由此看出,现阶段科举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还停留在2.0版本,且占据大多数的还是1.0版本的产品。博物馆没有优秀的文创产品,其经济效益降低,从而逐渐会形成恶性循环,无法维持良性发展,博物馆的职能就难以深入。[1]

(二)线下传播平台

科博2017年开馆至今有10个销售窗口(一层文创小屋、文创精品店、金陵佳话、负四花车、负四照相、鸿儒驿站、MM艺术馆、南苑照相、南苑茶社、糕点房)。负一层主要是商铺,与负一层的布局相融合,打造书香型休闲茶吧,在重要的时候,会举办一些开设互动体验式的活动;文创精品店主要经营科博的文创产品;金陵佳话结合街区的复古风格,引入与店铺贴近的商家,比如:陶艺拉胚、汉服体验、香道体验等;负四花车则以商家入驻为主,商家自主进行产品销售;南苑结合祈福主题及沿路风光,打造休闲清吧。其中只有文创精品店售卖相关文创产品。

(三)线上传播平台

科博线上自有传播渠道包括淘宝天猫旗舰店、微店等销售平台,也有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等媒体平台。科博的官方网站内容类型较为齐全,但存在信息滞后或是不齐全的问题,很多信息在官网上不能及时找到。例如文创产品这方面,“五子登科小状元”摆件可以在淘宝旗舰店看到,在官网“文创产品”类别里却查无此物。第二,科博的网站设计只适用于PC移动端,当用户拿手机或者其他设备打开官网时,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在销售平台方面,淘宝天猫旗舰店开创不久,存在文创产品不够齐全,且店铺页面布局简陋的问题。相比之下,微店的文创产品最为齐全,且有一些符合微店经营机制的活动。但微店附属于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属于私域流量,在其他公开平台也很难找到相关链接索引到微店,所以微店的受众也不多。最后是社交平台方面,科博开通了微信、微博、抖音、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但起到的实际作用都微乎其微。微信公众号、微博有在持续更新,但微博更新的内容很多和科博没有关系,其次也没有互动性;知乎、小红书最近更新也是半年以前了。由此可以看出,科博的社交平台首先运营内容存在很大问题,其次各个平台之间比较孤立,关联性不强,同时,没有起到社交平台互动的作用。

四、“互联网+”时代科举博物馆文创传播趋势研究

(一)IP化传播

IP不是简单地对文物进行复制,而是在文物外观和内涵的基础上提炼,使其成为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一体的文化载体,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态度。[2]在文化消费的大环境下,文创IP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生态圈中的一种潮流。好的IP不仅能使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背景产生更大的价值,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和追捧,从而转化为消费力,促进博物馆的经济发展。因此,科博的文创产品创作应深入挖掘科博的文化内涵,把其中富有故事性、有趣的或是特别的传统元素进行创新性再创作,最大程度保留其内涵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进行融合,使其更具有IP化传染力。它可以在文学、影视、游戏等各个文化消费领域中得到广泛地运用,从而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并吸引受众。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妞IP就是将唐朝的“丰满美”与现代的“萌”相结合的唐代仕女艺术,从其身影中可以看到唐朝仕女的落落大方和仪态万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大唐盛世文化的热爱。陕西历史博物馆更是用了各种移动宣传和推广平台为唐妞IP进行宣传造势,同时通过春晚、国内外重要赛事、交流会等展示唐妞的形象,使其在短时间内曝光量大大增加,对围绕唐妞IP开发的文创产品的宣传起到了带动作用。很多原本普通的文创产品因有了优质的IP而变得有价值,受众也愿意为此买单。针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现状,具体来说有两种对策,第一种是将“五子登科”文创产品中小状元的形象进行再次精加工,使其形象精确并固定下来,并赋予它恰当的人格进行传播;第二种对策是重新在博物馆的馆藏或历史文化中寻找新的元素进行IP形象设计,而后对其进行宣传。第二种方法因其工作量大且需要创新性,可以利用赛事实现,举办文创产品设计比赛不仅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文创宣传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品牌塑造平台,而且比赛通过奖励、宣传等机制可以吸引一群有梦想、有活力、有能力和热情的选手进行智慧创意的碰撞,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策略。

(二)场景化传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使得AR、VR、魔墙系统等技术更加普及,它为博物馆丰富陈列形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技术人员利用这两项技术,可以还原文创的内部结构、来源背景,同时利用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介,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场景互动化方面做得好的博物馆要数史密森设计博物馆了,其馆内含有五大互动体验,分别是数字笔、互动桌、壁纸房、姿势匹配和加工实验室。第一个数字笔,从2015年开始,史密森会给每一位参观者发一只数字笔,这个笔是不可以书写的,但是可以给你提供信息。你可以用它点击展品的标签,展品的信息就会存储在馆里的在线账号上(门票后有账号信息)。第二个互动桌,博物馆里有7张互动桌,配备了高分辨率的触摸屏,用户可以在上面浏览馆内的展品信息。这个桌子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你可以随便在上面作画,然后系统会根据匹配程度找到展品。壁纸房是在互动桌的基础上,你可以在壁纸房内的互动桌选择想了解的壁纸,它们就会充满整个墙壁,体验艺术作品的宏伟与壮观,你也可以在桌上画出自己的设计作品,然后显示在墙上。[3]姿势匹配则是让参观者了解人体与设计的关系,受众可以在屏幕前摆个姿势,动作传感器会捕捉动作,然后系统会找到与姿势相匹配的设计图案,展现在屏幕上。最后加工实验室也是受众参与度最高的一个项目,受众可以用这里准备好的材料进行设计。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之前采用了AR自助语音导览系统,后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MR智能讲解服务。但该项服务在实际体验中只是将屏幕上的东西放进了AR眼镜,没有将MR技术很好地与文物结合起来,只是流于表面。因此,科博下一步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将现代技术与文物陈列进行更好地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更好地反哺文创产品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尝试将这些新技术直接地应用于文创产品的展示,利用3D、VR等方式将文创相关的内涵、故事或是来源背景以三维的形式展现给受众,可以使文创产品真正地“活”起来。另外,因线下博物馆的受众主要是大学生和公司职员,所以可以举办一系列兼具文化、互动、体验同时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文化传播活动,让年轻群体感受到博物馆的魅力与活力。

(三)互动化传播

博物馆的文创发展既需要靠博物馆自身进行,也要靠观众与文物之间的互动达成。正是基于互联网背景,我们可以借助很多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如博物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以及其他移动端应用。博物馆官网是就相当于博物馆在互联网上的大门,现在的人要想知道一个博物馆的信息,首先就会登录其官方网站,所以博物馆官网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有鲜明的主题,才能让观众有读下去的欲望。同时,由于移动端用户数量庞大,因此为提高用户的浏览体验,网站应针对不同的移动设备开发针对的主页。现阶段,科博需要做的就是改进官网的设计;同时,官网的信息更新要及时、全面,确保受众能第一时间在官网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微博的影响力在2009年开通之后,短短几年时间便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快餐文化中,它的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是其他途径无法比拟的。在此方面,科博微博的运作首先需要改进的是日常运营的内容,将转发或者自编辑的社会热点问题微博替换成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如每天介绍一个科举名人,说说他和科举的故事;也可以将一些现行的、受到热议的教育制度和科举联系起来,给受众科普科举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受众的兴趣,促使受众进行互动。如故宫博物院的微博每晚会有一个“晚安微博”,微博图片会放一张文物图,配文“今夜的晚安来自XXX”。微信以快速、即时、灵活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与官网不同的是,微信是信息交流平台,用户几乎可以24小时接收到信息,且属于熟人网络,因此它的用户黏性更强、交流体验感更好、有效性更佳。[4]因此,科博首先确保各个社交平台的稳定运营且从博物馆自身出发改进运营内容;其次,要提高各个平台的关联度,可以建立网站——微博——微信的宣传体系,使受众可以全方位了解到博物馆的信息。博物馆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移动APP和移动端H5界面应用。如今移动APP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故宫就以文物藏品和历史文化为基础,先后开创了《紫禁城祥瑞》《每日故宫》《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清代皇帝服饰》等多款APP。其中《紫禁城祥瑞》采用了卷轴的浏览方式,为用户揭开藏在紫禁城内的祥瑞符号和知识。这种融合美学、趣味和学术性为一体,利用形式丰富的多媒体交互手段,受众不仅乐于接受而且愿意分享出去。H5技术则可以利用在一些阶段性活动上,主要方面就在于要满足测试者对自我展示与外界认同的需求。网易云音乐在这方面早就掌握了流量密码。2021年5月26日,很多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现了一张长图,那就是网易云音乐的性格主导色测试,在微博上也出现了#今天刷朋友圈的我##网易云人格主导色##网易云人格主导色遭微信屏蔽#3个词条,成为现象级刷屏案例。

(四)联合化传播

博物馆可以和其他的品牌进行跨界合作。跨界联名在这几年可谓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在2021年9月,橘朵就携手敦煌开创了“橘朵敦煌瑞兽系列”联名彩妆。12月份,南京博物院联合南京大排档推出年货礼盒,镇馆之宝西汉金兽变身为守岁烛;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则联合生鲜超市推出“鲜生博物展”,让你在购物中沉浸式打卡吴地文化。各种联名款层出不穷,但究其根本,那些受到大众欢迎的联名都是基于博物馆和联合品牌的特色进行设计的文创产品,因此科博要跳脱出传统手办、明信片、冰箱贴等文创套路上,发掘出更有特色的“科举之风”,积极与其他行业合作,为文创发展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机遇。博物馆还可以和其他平台合作扩大传播范围。例如2017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和故宫联合,携手国家级博物馆(院)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引发强烈反响。5万名豆瓣网友给出9.2的高分,节目一举荣登豆瓣年度综艺榜榜首。

五、总结

综上所述,博物馆被视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如今的博物馆也不能故步自封,继续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而是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突破时空的界限和受众形成友好的陪伴关系。目前科博还处于博物馆与互联网融合的初步阶段,科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陈静.浅析中国当下博物馆文创的设计要点[J].大众文艺,2021,(09):62-63.

[2]马琳,侯力丹,赵雨晴.“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56-57.

[3]潘靖.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导览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