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电站运维

变电站运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变电站运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关键技术;具体分析

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中充分的发挥着转化能源与掌控核心平台,主要应用先进、安全、节能、集成等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全站主要以数字化信息、网络化通信平台、共享信息标准化作为基础需求,自主的完成采集、测量、掌控、维护、检测信息等基础的性能,并且还要按照需求支撑电网实施自动管控、智能化调整、在线研究决定、相互协调等高层次性能的变电站。具体区分为间隔层、流程层、站控层。

1 智能变电站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1)作为一种装置,从衔接开始直至传输体系与二次转换器的单个或是许多个电压以及电流传感器组织而成,通过以传输正比于被测量,提供相应的测量仪器仪表与继电保护或是控制的有关设洹#2)当前的智能变电站一次性的智能设备重点表现在电子式的互感器上,电子式互感器具有良好的性能,通过使用光纤点对点或者组网的具体形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这样就能良好的顺应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化通信平台、标准化信息共享的深化发展。

2 合并单元

2.1 合并的单元作为互感器和二次设备衔接口之间的关键设置

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将数据合并,共同接受并解决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所传输的信号,根据国际的相关需求传输信号;另一方面,实时数据同步,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都相互之间都确保独立性,两者需要同步完成单元合并。

2.2 不一样的测试控制设置以及维护设置需要按照自身的各种要求获得一次性的测电流电压信息

单元合并在某种层次上,有效的实现了数据流程的共享化与数字化,以此为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间隔层有关设备数据的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单元合并基础工作的道理

合并单元之间相互交流的模件通过互感器实施采集模拟量的信号,对一次互感器所传送的电气量应进行同步与合理的处理。母线进行的单元合并可称为一级合并单元,间隙所合并的单元可称为二级合并单元。二级合并单元应合理的接收一级级联的数字量抽样,再利用差值方式同步解决模拟信号与数字量信号。同步处理的关键作用在于采集消除的模拟量和采集数字量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差距,进而有效的将差距消除,基于应该实施的电压并列与切换之间的单元合并,需要采集开关量的信号。完成设置并列、功能切换后,将数据抽样通过相关的格式实施输出。在进行组网的模式中,为了促使对中合并单元的抽样数据实现合理的同步,还要加强衔接同步信号。

3 智能终端和COOSE

3.1 智能组件

与一次设备采取电缆线接的形式,和维护、测控等二次设备使用光纤进行衔接,以此确保以此设备就像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实施的测控等性能。对以上使用COOSE的数字化衔接口,与间隙层设备实行通信;对以下采取常规的电缆以及一次设备实行线接口。

3.2 具体功能

(1)具有断路器的具体操作功能:接收维护设置跳合闸的命令后,具备跳合闸回路、监视回路、电流维持性能、跳合闸压力闭锁、其它的相关闭锁功能,方位信号以及状态信号进行合成;(2)具备监

测、控制的功能:通过遥信、遥控关量进行输入;对温湿度进行具体的测量;(3)具备自动检测的性能:基本的自检功能以及状态监测。

3.3 智能终端的具体种类

分类智能终端必须依据不同的适用场合,通常可将智能终端分成一下几种类型:

(1)分相终端:主要适用于分相开关的间隙;(2)三相终端:主要适用于三相开关间隙;(3)PT终端:PT主要是用来采集以及控制信号;(4)变压器终端:主要用于变压器间隙。

3.4 智能终端工作的基本道理

智能终端通过采集模块开关量来进行采集变压器、刀闸、开关等先关设施的信号量,利用模拟量小信号进行采集模块以及环境温湿度等直流信号的模拟量,关于这些信号经过细致的处理之后,通过GOOSE报文的放肆实现输出。智能终端还能合理的接收间隔层传输的GOOSE指令,此指令包含维护跳合闸、闭锁重合闸、遥控开关闸、刀闸、遥控复归等等。设置在成功接收指令之后再实时操作,与此同时,智能终端还要合理的具有操作箱的相关技能,支持亲自动手操作开关。

4 智能终端保护板和合并单元平常运维操作的基础准则

4.1 处在运转情况的合并单元、维护装置、智能终端不能融入检验的硬压板。

(1)失误投入合并单元的检验硬压板,维护设置需要将闭锁有关的保护性能;(2)失误投入智能终端检验硬压板,维护设置的跳合闸很难对智能终端发出指令适用于断路器;(3)失误投入维护设置

的检验硬压板,维护设置需要被闭锁。

4.2 合并单元检验硬压板操作的基础准则

(1)再试试操作合并单元检验硬压板之前,应该先加以确定所处的一次设施是否属于检验情况或是冷备用的状态,并且将全部有关维护设置的SV软压板退出,尤其是仍在继续运转的维设置。(2)在一次设备没有实施断电的基础下,检验合并单元的过程中,需要在多有维护设置处在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施投入此种合并单元检验硬压板。

5 结束语

总之,智能变电站属于坚强智能电网的根据与十分重要的支撑部分,也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熟悉的掌握智能变电站的专业知识属于从电站专业工作人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瑞成,闫春江,卢江水,等.智能变电站几点运维关键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5,S2:188-195.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新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130-02

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省内乃至全国在建设、已投运的智能化变电站不断增加,从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人员也将逐年增加。但是,智能变电站的运维人员普遍缺乏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急需进行智能变电站相关的新技术、新技能培训。

本文结合智能变电站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对当前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并将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总结出它们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得出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应加强培训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为今后开展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新技术培训以及相关培训打下基础。

一、智能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了极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应用,这也使变电站中应用系统日益众多。这些新技术、新应用对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是一种促进,也是一种挑战。因此,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智能变电站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1.一次设备智能化

采用常规一次设备+智能单元方式实现一次设备的智能化,通过智能终端完成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跳合闸回路、位置信号采集回路等。通过一次设备的状态在线监测,变人工巡视与定期检修为自动检测状态检修,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减少维护的工作量,提高效率。主要包括:主变压器采用“主变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方式实现智能化合并单元:合并单元采用直流供电,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智能终端接受保护装置跳合闸命令、测控手合/手分命令及闸刀、接地闸刀GOOSE分合命令;输入开关位置、闸刀及地刀位置、开关本体信号;跳合闸自保持功能等;实现了一次设备的数字接口功能;一次设备状态实现在线监测等功能。

2.二次设备数字化

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器实现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将二次设备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合并单元实现电子式互感器电流、电压量的采集,并通过光纤或SV网传输将二次信号变为基于网络传输的数字化信息。保护装置保护动作后通过保护装置内的GOOSE跳闸软压板出口,再通过GOOSE直跳口将光信号经光纤输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A、B、C相跳闸接点闭合后通过A、B、C相保护跳闸压板将电信号传至智能终端内的A、B、C相跳闸保持继电器并最终传至开关操作机构箱实现跳闸。监控后台遥控操作发出的断路器控制信号通过MMS网传至保护测控一体装置,以光信号通过GOOSE网传输至智能终端,再完成对断路器的分合控制。保护跳闸示意如图2所示。

全站所有信息交换均依托于GOOSE报文和MMS报文,GOOSE服务通过广播方式传送报文数据,实现IED装置之间互相通信及信息共享;保护测控装置不设置功能硬压板,通过在装置上设置软压板的方式以投退保护功能,为远程维护和无人值班提供了条件。

3.网络结构标准化

按照IEC61850及DL/T860中的系统结构,实现了信息建模与共享传输、通信网络的标准化和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全站自动化系统网络结构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网络系统构成分为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分别设置GOOSE网和MMS网保护直接采样(或网采),直接跳断路器。

全景数据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了全站设备的监视、控制、告警及信息交互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等相关功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站内直流、交流、逆变、UPS、通信等电源采用一体化监控,通过全站MMS网络统一上送到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了控制自动化、信息可视化、配置标准化。

4.高级应用功能

实现了一键式顺序控制、故障信息分析决策与智能告警、与上级调度的源端维护、网络报文记录分析、智能辅助系统等高级应用功能。

二、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的新技术培训

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设备之间连接介质由光缆替代了传统的电缆,电磁信号被转换成了数字信号,二次回路成为了“虚回路”。相对于传统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其运行维护必然带来一些改变。对运维人员而言,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存在较大区别,他们面临着知识的更新与挑战。为了使运维人员能更好地适应电网快速发展和智能变电站快速的要求,需要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加强培训。

1.智能变电站的理论知识培训

智能变电站和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存在差异,故需对运维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1)IEC61850、DL/T860标准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设计方案、工程配置和实施的基本办法。

(2)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系统结构、通讯机制、传输信号、对时方式、交换机接口对应表、GOOSE断链告警二维表、网络报文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3)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工作原理;合并单元传输规约、采集信息图及二维表;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的巡视要点;交换机、网络的的基本工作原理,巡视要点及异常处理方法;交换机故障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危险点控制。

(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原理、告警信息含义、软压板功能、运行操作说明、故障处理原则、巡视要点;上级职能部门制订的继电保护运行规程及运行管理规范。

(5)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SCD文件、CID文件的解读,装置保护虚端子的配置情况及信息流,各继电保护的跳闸逻辑及各类遥测、遥信信号的上送机制,智能变电站内各IED之间的信息流向。

(6)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工作原理,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巡视要点、运行管理规范。

(7)监控后台常规操作、顺序控制操作、保护整定值的调取打印、保护动作事件报告的调取打印、保护定值区的切换等操作的方法,顺序控制操作的运行规定。

(8)各级部门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设备运行维护导则、巡视技术规范、交接验收规范的规章制度。

2.智能变电站的操作技能培训

智能化变电站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安全问题的出现对运维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运维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层面,还需要了解在智能化变电站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的安全措施,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则等;运维人员必须掌握在新技术下如何做好运行巡视、规范倒闸操作,还必须掌握对智能化设备异常的分析和应急处理,掌握如何做好检修设备的安全措施以及动态危险点的预防工作。因此,为了使运维人员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的变化,他们除了具备传统站的技术技能要求外,还必须进行相关操作技能培训。我中心有110kV智能变电站,可以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

(1)设备监视。智能化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监视对象、内容、重点和手段上都有明显的区别,除了传统站一次设备告警以及保护动作信号外,必须监视保护装置的遥测信息、通道信息、软压板状态;交换机信息、GOOSE跳闸链路信息、保护MMS通信信息;户外柜的运行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变化信息;时钟同步、对时系统工况;光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采样信息等。

(2)设备巡视。智能变电站现场设备巡视工作重点与传统变电站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智能站中全站运行信息均上送监控后台,异常或缺陷情况在监控后台实现实时报警,因此,监控后台巡视数据可以指导现场设备的巡查,例如:后台报智能终端温湿度越限,则现场必须重点检查箱体内散热、除湿是否正常工作。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不断推进,辅助巡视手段也会不断出现。

因此,根据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制订适用于智能站运行巡视指导书,研究辅助巡视系统的巡视策略,以及如何开展智能化变电站运行分析等都是运行需要解决的课题及现场培训的重点内容。

(3)倒闸操作。

1)智能化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应用:由于智能化变电所中的一、二次设备具备遥控操作的技术条件,通过在监控后台预先设定操作顺序、操作对象、执行条件和执行成功校验,由后台自动实现一系列的批操作。程序化操作在给倒闸操作带来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也给程序化操作票系统的维护带来风险,典型操作票库维护工作难度加剧,一旦设置错误极易造成误操作。运维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程序化操作票系统的使用,也需要掌握程序化操作票系统的维护,同时必须能处理程序化操作票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2)保护压板操作方式的改变。传统变电站保护屏“硬压板”操作被后台监控系统界面上的“软压板”操作所取代。如何有效执行软压板的监护操作也是运维人员遇到的课题之一。同时必须解决一旦在软压板五防遥控,必须在装置上进行软压板操作时操作规范的问题。因此,软压板操作规范的培训也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站的区别之一。

(4)工作许可安全措施。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站相比,工作许可安全措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二次回路的工作上,运维人员操作软压板将保护改信号,并未在物理上实现保护装置的二次隔离,保护的GOOSE光纤出口(相当于传统的二次回路)仍与运行系统相连。在检修保护上试验时,仍有误发出口报文的危险。

(5)二次设备异常处理。智能化变电站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微机设备出现异常,调度或主管部门往往希望运维人员进行初期处理,例如:采用重启装置的方法尝试使设备恢复正常。同时,针对“大检修”改革的方向,运维人员也必须学会分析处理简单的缺陷异常等。

三、结论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物理基础,将贯穿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个过程。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引领技术发展,制定标准规范,从而占领世界电网技术制高点。建设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特征的智能变电站已成为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征,深入研究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分析与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差异,如架构体系、通讯标准、高级应用等,并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面临的新知识、新技能的挑战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开展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的相关培训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运维一体化;运维管理;管理模式

引言

国家电网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电网的加快发展和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电网的物理形态、运行特性、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提出很高要求,对驾驭大电网、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重大挑战。大检修体系是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适应特高压、智能化大电网发展要求,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从单一的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从集控站到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相应发生转变,引领电网安全运行。

1、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运检一体化管理是逐步进行的,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1.1近期目标 在1—2年时间内,在现运行维护工作的基础上,将普通带电测试、设备简单维护消缺、易损易耗件更换、变电站辅助设施维护等专业程度不高、安全风险较小、经过短期培训可以实现的维护性检修工作纳入运维站工作职责。

1.2中期目标 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在1—2年时间内,,继续拓展变电运维业务范围,通过1-2年的专业融合,将专业性较强的带电测试、专业巡检、设备消缺等不停电维护性检修业务纳入运维一体化范围。

1.3远期目标 在实施前两个阶段运维一体化的基础上,在1—2年时间内,变电运行与维护实现高度的专业融合,运维人员掌握运行、维护的专业技能,装备配置到位,满足开展运维业务的需要,实现变电设备全部运维业务一体化。

2、运维一体化模式下运维站的职责

2.1设立统一的调度监控中心,实现监控与调度一体化

由调度人员司职监控或由监控人员司职监控范围内的设备调度,负责对全部变电站的远程实时监控工作,并负有一定的操作职能及联系职能,如在后台进行设备“运行”与“冷备用”之间的部分操作,转达计划操作预令,进行紧急事故处理与汇报等。

2.2成立运维站和运维检修班

负责变电站的操作、工作许可及验收、事故处理、巡视、以及一般性的维修维护工作。负责管辖变电站设备检修或其他工作时履行工作许可、验收及终结手续;负责及时核对系统图,确保其接线与现场运行方式一致;负责变电站技术管理及文明生产;参加新建、扩建、改造变电站工程验收及投运工作;负责所辖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制和修改工作;负责所辖变电站技术资料管理。

2.3做好一般性设备检修维护

近期目标时负责所辖变电站普通带电测试,如:红外测试、铁芯接地电流、接地导通、接地电阻等;远期目标时负责所辖变电站专业带电测试:超高频和超声波局放检测、油色谱带电检测分析等,专业巡检,例行试验等工作。

3、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运维管理工作推进

3.1培训先行,提升素质

培训工作贯穿于实施运维一体化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综合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培养出适应开展运维一体业务要求的运维人员,确保各项运维业务有效实施。针对三个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项目,通过双向培训、轮岗等多种方式,实施差异化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业务。重点加强新岗位、新设备、新业务培训,加快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专业化人才队伍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创新培训管理方式,优化调整业务流程,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全面提升员工综合业务水平。加强培训考核,要在现场工作中不断的总结,有创新的建立考核和竞争机制的培训制度。

3.2建立制度标准,优化调整业务流程

建立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明确运维作业与检修作业业务界面,防止安全管理真空。由于管理地域大、范围广,会造成检修公司运维站管理困难,长期属地化管理造成的工作差异性,变电运维人员存在业务技能水平层次不齐,对所辖变电设备熟知程度不一。在运维站运行的过程中,可按照“精、准、细、严”四个字,“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严格化、制度化、精益化”八个化梳理、总结提高例行性工作。如大型工作的操作准备流程化、协同化和精益化;例行工作细化、量化;就要通过培训加强运维站的管理,同时规范统一变电运维各项工作的标准和流程,减少地域性差异。

3.3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装备配置

根据运维业务开展需要, 运维站、750千伏变电站应配备相应的带电检测仪器、试验仪器、工器具等装备。

3.4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制定变电运维岗位工作标准、安全职责。根据运维人员岗位职责的变动和工种技能的增加及提升情况,奖金分配向运维人员倾斜。

3.5加强专业化管理

由于少人管理多站,应委托专业公司处理站内繁杂事务,提高值班员值班集中度。操作队主要负责设备的操作、巡视、事故处理和一二次设备的正常维护等。其它一些诸如卫生保洁、绿化、照明、上下水系统、变电站门卫和车辆等非生产类的维护都是交由专业公司处理。这样,后勤服务标准化和制度化。使各类工作比较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也使运行人员从繁忙杂乱的非生产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生产类的工作。以适应国网公司 “三集五大”体系的发展,规范电网设备生产管理,促进运维站站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3.6建立统一的班组文化

运维一体化初期运维站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各自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素养各不相同,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尽快强化班组的文化建设。使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文化理念凝聚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团队;让每名员工明确工作目标,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妥协与让步,正确认识和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价值追求。企业员工要把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作为自已人生的价值追求。理解并支持企业改革中的困难。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才能不被名利所诱惑,不贪图安逸、不攀比享受,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企业事业发展中感受幸福,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要重视和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沟通和讨论,相信每一位成员都能为团队做出贡献,要尽可能的以体谅的心态来看待每一位成员、尊重每一位成员,这样就能做到团队目标明确、成员各负其责,并且相互认同,成为一个真正的团队。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对策探讨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的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传统的变电检修生产管理模式已跟不上电网发展速度。为了能够有效的确保我国电网安全的运行以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推出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有效的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转变了一定的管理模式,保障了电网安全的运行。

1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论述

在我国传统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和变电设备维修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是在变电设备维修过程中面对的大多数都是相同的变电设备,在具体的维修工作中又有着相互交叉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对我国电网的生产运行有着一定的限制。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就是基于现有机构模式、人员素质基础上,对现有变电运维业务进行梳理分析,将原本需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业务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 当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以厦门供电公司为例)

厦门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体采用按“先易后难,逐步融合”原则,分步实施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双向渗透”。

2.1 变电运维工区开展维护性检修业务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变电运维工区全面开展相对简单的64项维护性检修业务,主要包括电容器接头发热处理、变压器轻微渗油处理、户外电气设备传动部位保养等。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变电运维工区全面实施10项业务技术技能较为复杂维护性检修业务,主要包括SF6设备检漏、变压器等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维护、蓄电池维护更换等。

2.2 检修人员开展D类检修自许可及冷备用至检修转换的倒闸操作

D类检修自许可适用于变电运维工区负责运维的自维护及D类检修业务之外的业务;实施检修人员冷备用至检修转换的倒闸操作,配合刀闸遥控操作,提高操作效率。为减少复电等待时间,检修人员实施检修转冷备用操作的前提是本次停电其他的其他相关工作也已经结束

2.3 培训方式

变电运维人员培训:第一阶段借调开关、变压器、直流等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第一阶段64项自维护及D类检修业务的技术技能培训,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方式为主,采用全员培训模式进行。第二阶段借调检修专业人员对运维工区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人员进行培训,结合现场实际检修工作,以“边干边学”的传帮带形式,根据实际培训效果进行考试上岗。

检修人员培训:第一阶段组织检修运维工区人员分期集中培训,由变电运维工区派专人授课,要求检修工作负责人均具备工作票许可能力。第二阶段组织检修人员分期参加检修人员倒闸操作培训、考核,变电运维工区派专人授课,采用集中培训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要求50%以上检修人员达到运行倒闸操作正值水平,各检修班组均具备独立开展检修操作能力。

3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我国电网中实施了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解决生产结构性缺员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不能有效的发挥出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作用,下面就对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增加了变电运行的工作

在我国传统的电网运营中,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是由两个部门分工来完成的,需要不同的人员来进行分担,这种传统的电网运营工作量少以及安全风险系数较低。由于在实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需要由相同的部门同一技术人员进行完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3.2 运维人员专业素质不到位

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对运维人员相应的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于在传统的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只需一种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在运维一体化中运维人员需要对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所有的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需要有效的提高运维人员的素质,这就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3.3 对安全控制有待加强

在传统的电网运营中,如果对变电设备的状态进行一定的改变,变电运行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变电设备的维修,之后由变电运行人员进行验收,不仅对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的职责进行了有效的划分,而且有着一定的监督对安全有着一定的控制;但是在实施运维一体化之后,对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可能需要一个人进行承担,不仅不能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4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的解决对策

4.1 加强培训工作

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需要对相应的运维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能够让运维人员不仅掌握变电运行的知识,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变电维修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综合培训工作,不仅提高了运维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运行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还要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培养出掌握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的全面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运维一体化。

4.2 建立相应的制度

在实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一体化工作标准进行一定的管理。明确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的作业,进一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还需要建立奖惩制度,定期的对运维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一定的考核,需要根据完成的状况进行一定的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进行一定的惩罚,不仅能够调动运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实现运维一体化。

4.3 对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

在实施变电站运维工作中,需要对原有的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部门进行有效的整合,增加运维班和巡视班,

运维班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巡视班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一定的巡查。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运行和维修工作中的监督力度,需要将运维班分成运行和维修两种人员,两者进行有效的互相监督,独立的完成作业,并且还能对安全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能够达到人责一体化,进而发挥出了运维一体化的效果。

4.4 加强运维一体化班组的文化

在运维一体化实施初期阶段中,运维站的人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单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熟悉的工作习惯和文化素养,这就需要尽快的加强班组的文化建设,能够把每个人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和统一的团队,并且还要让每位员工明确工作的目标。对每一位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重视,要以体谅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位运维工作人员,并且对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尊重,能够有效的加强团队力量,在一个班组中,能够真正的做到目标明确,成员各司其职,能够发挥出班组文化建设的意义。

5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了变电运行和变电维修作业的质量,并且还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需要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和运维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要建立运维工作人员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参考文献: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1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特点分析

相比于传统的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分布化的系统分层、数字化的数据采集、网络化的信息交互、智能化的设备操作以及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

(1)通过对站内各种信息对象的统一建模,能够在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中将原本相对独立、各自发展,分属于不同技术管理部门的各种技术进行统一集成,从而使变电站各类信息在不同的运行及管理部门之间得到充分的共享。(2)通过对通信标准的统一,可以使同一设备厂商或不同设备厂商所生产的智能化设备之间得以互操作,消除了通信壁垒。(3)用电子式互感器替代传统互感器,从而有效解决了CT的饱和、过载和开路以及PT的铁磁谐振等问题。(4)二次设备之间的通信都利用光缆,从而有效消除了二次电缆的抗干扰和防屏蔽难等问题。(5)站内一次和二次电气设备智能化的实现,使得在线监测、状态检修等功能得以实现。

2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各种电气设备出现了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这也对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及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对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2.1 运行维护管理方面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对于运行维护模式以及人员配置的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保证运行维护工作具有清晰而明确的要求、检测指标与手段、作业流程等,还要注重可操作性。

2.2 系统和设备的稳定性方面

首先要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工作,这是各种具体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对于智能化变电站而言,如果系统和设备不可靠,频繁出现死机、锁死、重发和误发等问题,其故障排除与处理将更为复杂和困难,所以必须确保系统与设备的稳定与可靠运行,这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必要条件。

2.3 运行维护人员方面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一次与二次系统是高度融合和高度关联的,这就要求运行维护人员具有极为宽广的知识面。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运行维护人员知识面不广、基础不牢,对设备和系统欠缺了解等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2.4 设备厂商方面

目前一些设备厂商的技术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存在如设备缺陷及故障的应对手段缺乏、作业流程不规范、系统配置不完整等问题,所以要督促设备厂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改进技术。

3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重点

3.1 二次压板的操作与设置

(1)对于保护装置的初始化状态,运行维护人员切忌进行随意变更。通常情况下,保持退出状态的压板有保护装置的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保持投入状态的压板有远方控制软压板以及远方切换定值区软压板。(2)对于“置检修”压板,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智能组件严格禁止投入。(3)当对设备开关进行检修时,要将本间隔保护失灵启动压板及母差装置本间隔投入压板都退出。(4)要确保各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在设备从开关检修转为冷备用或保护启用前已经取下。(5)保护的投退必须严格禁止采用投退智能终端的断路器跳合闸压板的方式。

3.2 电子式互感器的直流工作电源

电子式互感器一旦失去直流工作电源将无法工作,这将导致站内继保及测控装置等无法正常工作,不能正确对一次设备的运行工况进行反映,造成一次设备无保护运行。根据双重化配置要求,一般由2路直流电源分别为电子式互感器供电,在其中1路电源丢失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其所对应的元件保护以及母差保护失去采样信息,并进而造成保护装置闭锁。因此,在发生直流接地时,切忌不可随意对上述电源回路进行拉路检查,如果需要停用上述电源,要先申请停用对应的保护装置。

3.3 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

实际运行资料表明,已投运的500千伏变电站运行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几乎都集中于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及其附属装置上。例如某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自投运以来,1年多的时间里共出现异常及故障共21例。其中,智能终端异常及故障9例,合并单元异常及故障5例,光CT、PT异常及故障5例;测控装置异常及故障2例。由此可见,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的稳定性及合并单元等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是现状智能化变电站所主要面临的问题。

3.4 智能装置的就地布置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有大量微机和交换机,还有一些智能装置的就地布置,都使得设备的发热显著增加,同时也造成设备的运行环境变差,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例如,某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自从投运以来网络分析仪已出现了10多次故障,每次生产厂家将故障排除后经过几天就再次出现故障,后来将屏门改造,并加装了散热风扇后才恢复了正常。

4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建议

4.1 重视运行维护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继保、通信及自动化等专业的高度融合,当继保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GOOSE交换机等出现运行异常或故障时,运行工作人员就必须根据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在设备现场对异常或故障作出初步判断,对故障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考虑相关设备若停用将会给一次设备的运行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有一个提高与适应的过程,所以建设一支具备新思维、新观念,同时具备很强继保、通信以及自动化等综合专业知识技能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迫在眉睫。如果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单纯依赖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服务,这对于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4.2 明确各专业分工的分界面

在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中,二次系统的继保、通信以及自动化等专业已经高度融合,这导致各专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以间隔层的GOOSE交换机为例,其所实现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传统保护装置之间的联络电缆,所以要明确其维护职责,进行归口管理。此外,还要明确设计、验收与运行管理之间的工作职责与分工分界面。以SCD文件为例,其作为智能化变电站中对二次回路连接的描述,是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所以要重点明确SCD文件各个阶段的管理职责,使得工程建设同生产运行之间实现全面而无缝的衔接。

4.3 完善智能化变电站监控系统功能

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监控系统未实现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导致了监控系统的画面及系统功能不兼容,造成后台厂家所设置的监控画面互不统一。特别是如果所有信息量的上报方式必须采用报文,就将会对如何规范信息提出具体的要求。此外,也要明确和规范在监控后台软压板上保护装置的设置,所以建议制定统一的标准及规范,以进一步提升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

4.4 加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的运维管理

光纤成为了智能化变电站中各种屏柜之间连接的主要方式,交换机上有比较多的端口数量,而光纤的连接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如果在初始阶段不对每个端口所连接的光纤进行定位,就将会给今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首先应要求施工方定位端口光纤,同时在施工图纸中也应要求设计单位添加相应内容;其次,要加强基建阶段对施工环境的管理,禁止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一同进行,以避免土建施工过程中粉尘等杂物对光纤设备接口造成污染。

4.5 加强智能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

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的资料管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对电子资料管理的范围和对象进行明确,确保电子资料的完整性。(2)对重要的电子资料,要实行统一管理,并由专人进行保管。(3)电子资料必须使用独立和专用的存储介质,不许挪做它用,以防止资料受到病毒或恶意代码的侵袭。(4)电子资料要进行定期备份。(5)在系统改造、扩建或升级需要对配置文件进行修改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在修改前后都要对配置文件进行备份,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与日常维护需要。

结语

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重中之重。但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目前尚处于技术探索与推广阶段,已经投运的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行时间都不长,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也都处在一个探索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智能化变电站越来越普及和运行时间的越来越长,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日常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多总结、多积累,在投运过程中加强巡视与监视,以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6篇

智能变电站是将智能硬件和高速通信网络集成到传统变电站上而得到的。在发生故障时,智能变电站能够很快地查找出故障的位置及导致故障的原因。根据智能变电站提供的信息,电力公司能直接派遣负责运维管理的工人出发抢修,简化了变电站运维的工作过程,缩短了变电站运维所需的时间,降低了电力公司在变电站运维管理上的开销。

1.3不稳定性

相较于一般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运用了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技术,能够实现任意两个智能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大数据的运算。因为变电站之间通常相距都比较远,所以用于变电站之间通信的信道多为高频无线信道。这使得当智能变电站受到严重的电磁干扰时,其用于交换信息的通信网络和用于计算的云平台将不能够正常工作。此时,智能变电站将不能快速又准确地进行数据计算,也不能及时地将数据传递出去,从而导致智能变电站网络数据处理能力大打折扣,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发展现状

电力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电力产业的平稳发展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生产生活水平。同时,承蒙前人几十年的刻苦专研,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已经相当成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产业发展智能化的代表应运而生[2]。现如今,智能变电站在采集数据和预估风险等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但在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上仍然存在大量空白。由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模式和一般变电站的运行模式相差甚远,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分析发生的问题,是完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3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分析及策略

在智能变电站的工作过程中,先通过传感器系统采集智能变电站内各构件的状态数据,然后再在云平台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如果分析后的结果是“各部件工作状态正常”,则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储存在云平台,以供电力公司日后查阅和调取。如果分析后的结果是“某部件工作状态异常”,则会第一时间向电力公司发送报警信号求助,然后再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储存到云平台[3]。智能变电站能够实时进行上述过程,因此与传统变电站定期考察的运维管理方式相比,智能变电站在运维管理上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少。但是,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的更新也对运维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优势,合理制订运维管理策略,保障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是当前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将对智能变电站倒闸的管理、防误闭锁的管理、除湿控温的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策略。

3.1智能变电站倒闸的管理策略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倒闸来切换不同工作模式。一般变电站都是通过人力驱动变电站内部的机械结构进行倒闸,而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对其功能特点的灵活运用实现自动化倒闸。智能变电站集成了多种智能传感器,使其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以及各部件的物理参数,从而能够判断当前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任务。此外,智能变电站还集成了多种电子控制模块,使得其能够通过数据指令对机械结构进行操控。将这两个功能进行联结,就可以实现智能变电站倒闸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变电站还使用了云计算技术,其能够通过云平台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因此,运维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云平台监测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向智能变电站发送倒闸指令。智能变电站在收到倒闸指令后,利用电子控制模块驱动机械结构进行倒闸。

3.2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的管理策略

在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操作人员的一时疏忽而导致操作过程产生错误[4]。为了避免因误操作对智能变电站造成过大的损害,在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中,有必要加入防误闭锁装置。在操作人员误操作时,防误闭锁装置能够将相应的电子控制结构锁住,中断其控制指令的运行。从某个角度来看,防误闭锁装置的应用降低了运维管理操作的出错率,提高了运维管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设置防误闭锁装置时,要满足国家电网的建设标准。同时,为保证能够更早地探查出故障,防误闭锁装置需要和传感器系统直接连线。图1为防误闭锁装置的架构图。

3.3智能变电站除湿控温的管理策略

由于材料的自然老化以及空气粉尘的堆积,使得智能变电站容易出现水管老化和箱体堵塞等问题。而新型除湿控温技术拥有解决水管老化和箱体堵塞等问题的能力[5]。此外,因为新型除湿控温技术运行稳定,并且免疫电磁干扰,所以应用过程中不会对智能变电站的箱柜装置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新型除湿控温技术在管理过程中还会对智能变电站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密,从而减小了智能变电站被恶意攻击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中,应用新型除湿控温技术解决水管老化和箱体堵塞等问题,是十分科学并且有效的。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7篇

关键词: 500kv变电站; 无人值守; 智能化; 巡视质量

中图分类号: TM63 文献标识码: A

1 500 kV 变电站巡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1.1 500 kV 变电站的管理现状

由于某地区主干网架中以 500 kV超高压电网为主。 由于 500 kV 变电站供电半径较大, 需要跨地区设置,所以它的无人值守模式只能是通过全省统一调度监控实现的监控中心加运维站的模式,巡视管理不如 220 kV 单一地区小区域电网的无人值守模式灵活。500 kV 变电站由于网架电压等级较高,设备及导线的绝缘等级要求也相对较高,因而占地面积大,一次设备体积庞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种保护及自动化系统配置复杂,对巡视的工作量和内容要求也更加严格。

1.2 500 kV 变电站的运行维护

500 kV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运行维护主要依赖于设备状态检修管理, 在正常的停电检修、系统运行方式调整以及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中,由于 500 kV 系统具有维持电网稳定的重要作用,涉及的两票工作内容较复杂,对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求更高,以致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巡视工作中,使巡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得不到提高,因而急需更多巡视新技术。

1.3 500 kV 变电站发展规模的影响

由于 500 kV 变电站的设备改造、扩建或新建工程比 220 kV 变电站复杂得多,有大量的设备要增加和更新,需要进行检测、在线监测和维护的设备也很多,日常巡视维护的工作量逐年增大,若运维人员仅凭借经验有可能造成巡视质量的下降。

2 500 kV 无人值班巡视策略分析

2.1 500 kV 无人值班巡视管理优化

2.1.1 220 kV 操作站模式的巡视要求常规 220 kV 操作站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巡视要求是: 操作站操作人员除了完成所列职责外,还必须完成每周至少 2 次正常巡视、每季至少 1次全面巡视、每月至少 1 次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

2.1.2 500 kV 运维站模式的巡视要求

500 kV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巡视要求可分为正常巡视(每 2 天不少于 1 次)、全面巡视(每月不少于 2 次)、专业巡视、熄灯巡视(每月不少于1 次)和特殊巡视。除了上述规定的巡视外,另外还增加了对具有远程巡视功能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应在运维站每天进行 2 次远程巡视,检查所辖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各类设备运行及安全情况,并将巡视情况在运维日志中做好相关记录,包括对无人值守变电站消防、安防、技防等辅助设施的检查情况。对安装有智能化巡视机器人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通过机器人每天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进行巡视和红外测温,运维人员还应定期对机器人巡视数据进行分析。

2.1.3 500 kV 运维站模式的优化

500 kV 变电站与 220 kV 变电站的巡视内容对比见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优化后的 500 kV 无人值班巡视中正常巡视、熄灯巡视、特殊巡视比例有所下调,但全面巡视比例明显上升,同时还新增了专业巡视的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的压力,并尽可能排除了在非正常条件下巡视所带来的弊端,能够尽早发现设备隐患。

2.2 500 kV 无人值班巡视新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在 500 kV 变电站巡视应用中出现了远程智能监控巡视、智能机器人巡视、巡视路线智能优化掌上 PDA 对应智能终端 PDA 的人工识别巡视,从巡视路线规划、巡视区域划分、巡视人员分配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并使其与人工识别巡视、保护小室远程智能巡视以及机器人巡视等分工职责相结合,从技术层面对当前 500 kV 无人值班的巡视工作进行优化和改善。各类巡视新技术的应用评估见表 2。

由表 2 可见,针对不同的巡视对象,新技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巡视分工职责面上,所辖的各个站或者各种巡视技术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同时可以进行有侧重点的特殊巡视,也可以进行全面统一的全面巡视,使得巡视既可以多样化,又有双重化保障,在保障巡视效率的同时也兼顾了巡视质量的提高。采用远程智能监控巡视以后,单位间隔巡视花费的时间较以前的人工巡视有所减少,有效提高了巡视效率和质量。从工作效率来看,智能机器人巡视和人工识别巡视虽然比不上远程智能监控巡视,但是它们的巡视范围更全面,巡视细节到位且更容易发现缺陷或异常,而且还可以采用分时、分区、逐步细化的原则来实现,也可以根据巡视路线最优化的原则来安排巡视计划。通过无线 WiFi 或 GPS技术,由主机网络输入到机器人和 PDA 的电脑芯片,进行预警提醒并完成相应的巡视任务。

3 针对500 kV 无人值班巡视的发展规划分析

3.1 变电运维一体化

伴随着“三集五大”大检修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变电运维一体化进程的深入,D 级检修的带电检测和运行业务的设备巡视将统一成设备巡检,500kV 无人值班巡视将有大量的辅助检测工具应运而生,如比较常见的红外线成像测温仪、紫外线成像电晕检测仪、SF6气体红外线检漏仪、GIS 超声波局放测试仪等。这些检测工具将重点检查设备接头有无过热、 电晕、放电等现象,对巡视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另外 D 级检修的专业巡视也分别和运行业务的正常巡视、全面巡视、熄灯巡视和特殊巡视高度融合,很好地整合了巡视内容方面的要求。与此同时,500 kV 无人值班巡视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巡视结果的科学可信度,避免了运维人员仅凭借经验判断的不足,也进一步促进了 500 kV 运维站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使变电运行与维护能够高度融合,运维人员能够同时掌握运行和维护的专业技能,只要装备配置到位,最终可以实现变电设备全部运维业务一体化。

变电站运维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员管理;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H17

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电气工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越来越变的明确。生活品质的优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电力系统的先进性,而电力系统中电力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变电站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变电站电力生产作业的运行和维护在传统工作方式中是相对独立的。变电站的电力生产作业的运行,检修趋向于一体化发展。变电站的电力生产作业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简称运维一体化)呈现更加美好的前景:在目前和未来更加的繁杂和智能的电网中将会起到简化操作的作用,整合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减少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和物资的投入,将运行和维护的工作的效率提高,并降低其成本。一体化的目的是实现电网更加安全可靠灵活的运行和维护[1]。

1 变电站一体化基本原理

变电站的运维一体化就是在电力生产作业中有机的融合运行和维护,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释放资源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大运行、大检修”体系中提出了在电网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运行维护一体化”即是变电运维一体化[2]。

有人尝试过以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程度来达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等方法来探讨变电运维一体化。

提高自动化程度,促使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的一体化,即是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使得电力生产作业中的运行维护更加安全可靠,达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目的。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即是不改变现有变电站硬件配置,而是对变电站相应人员的优化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主要有操作人员一体化和管理部门一体化两种方案。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基本原理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新鲜,其与自行车结构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大体上讲,就是把运行和维护当做自行车的两个轮子,把“一体化”看做自行车的车架。在变电过程中使用“一体化”这个模式将“运行和维护”有机的结合到一起[3],见图1。

2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2. 1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主要有操作人员一体化和管理部门一体化两种方案。如图2所示,将变电运行维护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两个层次,要实现运维一体化就有两个方案。

操作人员一体化的技术实现方式如下:在变电体系中,管理人员依然还是分为运行和维护两个独立的部门,对电力生产作业中的变电过程进行单独的管理职责。操作人员一体化比起传统方式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独立班组来说人员进行有机适当的整合,从而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有能力进行简单的维护工作,达到精简操作人员的目的。

管理部门一体化的技术实现方式如下:在变电体系中,操作人员的运行和维护班组得到保留,而管理人员将传统的运行管理部门和维护管理部门进行有机适当的整合,新建的一体化部门的职责未变,但是对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在操作人员上报的情况中分析得出:当前变电过程中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判断是否进行检修,如果需要检修就需要对检修人员发出相应指令。这样会对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增加的同时,能更快的通过一体化的管理部门发出指令,达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目的。

2.2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分析

2.2.1 操作人员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分析

操作人员一体化方式中,因为操作人员整合的主要方式是:对现有或招收的操作人员进行选拔及培训,成为变电一体化操作人员。一体化操作人员在履行变电运行职责的同时具备相关的简单检修技能,使其对变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的上报运行管理部门,如果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系统出现不正常状态,能够由运行管理部门发出相应指令。需要检修、维护的,运行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维护管理部门,由维护管理部门判断是否需要检修、维护,并且判断现场的一体化操作人员能否进行该项检修、维护,如果不能应当另行通知其他专业维护人员支援此项检修、维护。

操作人员一体化方案由于管理部门的独立,运行和维护在组织层面上还是保留了独立性,从而一体化操作人员根据管理部门指令进行相应操作,操作人员和变电过程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可靠性和灵活性因为一体化操作人员的出现而得到提高。在操作人员一体化模式下虽然提高了一体化操作人员的薪金,但是,一体化操作人员使得传统变电运维分离模式的人员配置数量减少了,总体看来经济性得到了提升。

2.2.2 管理部门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分析

管理部门一体化方式中,对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增加,管理人员需要适应运行和检修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人员培养方案根据工作性质不同有别于一体化操作人员。对于一体化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要根据管理人员自身和岗位特点而确定,在变电过程中具备判断变电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稳定。需检修、维护时,要结合运行特点开出相关检修、维护清单和发出检修、维护指令,从组织层面将变电运行和维护统一起来,让操作人员独立的进行运行和维护,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一体化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操作安全性提高,操作的可靠性较好。一体化管理人员相较于传统运行和维护管理部门独立的方式工作量增加,适当提高一体化管理人员的薪金待遇,和培养次数,使得管理部门一体化方式的经济性不降低的同时,可靠性、灵活性都得到提升。

3 结论

3.1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其中操作人员一体化和管理部门一体化两种方案实施都需要针对相应人员进行专业培养。一体化人员的培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优劣程度。对于变电运维一体化人员的培养方案的完善,对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优化人员管理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都在传统变电运行和维护的方式上有所提高或改善,但是对变电过程中的人员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一段时间的实施和适应。在这段时期内如何做好过渡阶段的工作成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解决的难题。

总之,优化人员管理实现的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相应的环境和人员支持。这与国家电网公司生变电(2012)180号文件提出的相关要求相符合。即是优化人员管理实现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可以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运维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M].浙江电力,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