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们的小学作文

我们的小学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1篇

新沙小学三年级 苏浩文

一走进新沙小学就可以看见高大的教学楼和翠绿的植物园,教学楼后面有宽敞、碧绿的操场,那是我们课余的乐园。

早上,从小区里,从班车上,从街道上,从居民楼里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有来自潮州的,有来自湖北的,还有来自四川的……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校服,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敬爱的老师打招呼,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铃铃铃”上课铃响了。

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最喜欢科学、电脑课,在这些课上我可以学到许多书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2篇

小学生的作文,只是一种小小的练笔而已,或者说它仅仅是儿童语言生命的真实存在与自然表现,与大作家的写作绝对是两回事。之所以有不少的语文教师难以把握小学作文合适的尺度,实在是因为他们本身长期不写文章,无法体验到生活与人性当中那些“内质性”的东西。他们只能“看到”表象,而无法“看见”内质;只能以所谓通用的技术标准来体现自己专业化的水平,而无法从作文素材内在品质的提升上来实施专业化的引导。越是这样的教师越容易有“技术”倾向,越容易混淆习作与作品之间的界限,人为地拔高小学习作的标准,从而导致我们对小学作文的整体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最可怕的是这种偏见深深地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而不自察。

一、“我让月饼”:辨认小学作文评价的实际导向

小学作文教学是个有趣的跷跷板。跷跷板的一头是作文标准,另一头是作文质量。一头高上去,另一头必定会低下来,两端的位置关系是互斥的。这就是作文教学的跷跷板原理。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作文评价标准提上去的时候,学生作文的质量就降下来了。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小学作文逐渐形成了一些外部技术型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得到了大多数语文教师乃至全社会的认同。在这些标准中,思想性始终被置于第一位。人,总是有思想的。思想是创造美好社会、规划美好人生所必须的。但是生活并非是完全可以规划的。也就是说,真实的生活并非永远处于理想的状态,人性中的非理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把思想性置于首位就是值得怀疑的。将一个不能总是适用的标准奉为圭臬,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如果强制执行这些标准,就会把那些纯真的孩子逼上那条唯一的道路——修饰生活,对生活的本来面貌加以修改、美化,使其完全符合并充分凸显我们所倡导的主流思想。修饰生活现在已经成为小学师生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再单纯的事情都要链接上所谓的思想性符号。

中秋节之前,我指导三年级的学生赏月景、品月饼。第二天,学生们把作文交上来了。我一看,发现绝大多数孩子写的都是“我让月饼”的事情。其中叶晓琪的作文《我爱吃那月上的饼》最具代表性。在一次以“好作文的标准”为主题的沙龙活动中,我把叶晓琪“我让月饼”的作文发给每位语文老师。

我爱吃那月上的饼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妈妈早早地就带我和姐姐去超市选购月饼。一进超市,我们就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月饼,有草莓的、牛肉的、哈密瓜的……真是数不胜数。妈妈说:“只能挑一种,多了买回去浪费,我们从小要学会节约,因为古人说过,‘成由勤俭败由奢’。”最后,我们只挑了牛肉的,我和姐姐最喜欢吃的草莓味和哈密瓜味的都没买,真是忍痛割爱呀!值!

一回到家,我就把牛肉月饼拿出来送给外婆,因为她平时喜欢吃牛肉。见到为她精心挑选的牛肉月饼,外婆喜笑颜开,一个劲儿地夸我懂事。我说:“孔融让梨,我让月饼;黄香孝亲,我爱外婆。”

吃了晚饭,我们一家人一边赏月景,一边尝月饼。我觉得天上那圆圆的月亮不就是一个大大的月饼吗?等以后中国人登月成功了,我要到月亮上去和嫦娥姐姐一起吃月饼。看看月亮的味道和月饼一样不一样。

我相信“天宫一号”的发射一定会圆圆满满,比中秋月还要满;我祝愿全国所有的家庭都团团圆圆,比中秋月还要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前的苏轼道出了我此刻的心声。

这篇“八面玲珑”的作文,得到了80%语文教师的认可。他们普遍认为,这篇习作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一是角度新,小作者想到月亮上去吃月饼,还想比较一下月饼和月亮的味道谁更好些,想象力非常丰富,能够给读者以无限的惊喜;二是习作弘扬了主旋律——尊老孝亲,关注祖国的科技发展,胸怀全国人民生活的幸福圆满;三是语言比较成熟,有精彩的对偶句,还恰当地引用了古代的名句,成语用得也不少。

不难看出,现在小学作文的评价标准一是倾向于思想性,认为习作质量的好坏与所叙述事情的意义大小成正比;二是倾向于运用好词佳句。总的来说,现在的习作评价标准倾向于外在的语言指标和模式化的思想指针,忽略了儿童内在的性情、灵性,忽视了习作对生活真实性的反映。

二、“脚夹兔耳”:审思小学作文评价的标准

跷跷板本身就是运动的。既然作文标准与质量之间存在着互斥的关系,我们就要在运动中协调它们的关系,回复到恰当的位置。我们只有把小学作文评价标准的一头真正地降下来,学生作文品质的那一头才能高高地翘起来。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加强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06

作文既是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达、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的一种表述活动。从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来看,课改下的作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清、忽视学生写作材料积累、忽略作文当中的审美教育等,因此通过作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审美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小学作文教学具有高形象性和高情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为审美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图景,也为学生将来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一、感受生活,耳濡目染

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往往给学生创造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的审美教育指导时,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的美,书写美好生活中的美人美事。

人的灵魂是美好心灵内在美的一种表现,因此,引导学生写人,就要让学生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把人物的内心表现出来。比如写《他的魅力》,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抓住人物的外貌、衣着,还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思考这些描述对人物的性格发展起到的作用。

比如一位学生的习作写的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在写作时他重点描述了这个同学的外貌,白里透红的脸上镶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两道弯弯的眉毛就像弯弯的月牙儿,乌黑的头发上还扎着一朵粉红色的蝴蝶结,看上去是挺惹人喜爱的,学生听了也觉得很美,可是作文却对其助人为乐的事简略带过。而另一位学生一样写的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选材对象是为顾客服务的钉鞋师傅,写作的学生并没有写他的外貌,但当他把这篇作文介绍给全班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很感动。此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形象,要先了解人物的内心,再关注他的外貌。有些人虽然外表不美,但有颗金子般的心,那他也是很美的。所以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给他们以启发,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认识。

二、情景交融,诗情画意

对大自然感悟就是一种欣赏美,也是我们作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渗透的一项重要因素。对大自然的欣赏、感悟可以让我们的学生陶醉,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种自然美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人们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如我们的耕地、我们的小区花园、我们的校园等,这种自然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凝聚着人们辛勤的汗水,常被称之为第二自然,它是我们作文教学进行审美的重要素材。

还有一种就是原生态的环境,如高山流水、碧海蓝天、青山绿水等。它是我们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与人类相辅相成。冬天,雪花纷飞,银装素裹的世界是那么的恬静美好;春天,春暖花开,小草探出了小脑袋,花儿的叶子变得嫩绿,花朵变得鲜艳,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秋天,桂花飘香,天空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树叶凋零,唯有枫叶火红得像一团团火。所以未经改造的自然,同样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写景的作文进行写法指导。如写我们身边自然的景色,不仅要把这种自然之美生动展现,还要启发学生表达出对这种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例如写《落日》,落日是美妙绝伦的,就像一个大红灯笼,充满了可爱与轻盈,表现出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再如写我们生活中进行雕琢的生存环境,例如《画卷般的校园》《变化的家乡》,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不仅写出景观美,还要写出人们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智慧,赞扬他们的勤劳与勇敢。

三、把握特点,绽放思维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4篇

小学作文作文库

一次,我和弟弟去公园玩,玩了一会我和弟弟看到一位小弟弟,我问小弟弟:“小弟弟你怎么了?”小弟弟说:“我……找不到妈妈了。”我问小弟弟:“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啊?”小弟弟说:“我的妈妈穿着红色的衣服,穿着一条蓝色的裤子。”我让弟弟看着小弟弟,我去找小弟弟的妈妈,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小弟弟的妈妈。小弟弟和小弟弟的妈妈说:“谢谢你们了。”我们说:“不用谢,不用谢。”我们说:“再见我们要回家吃饭了。”小弟弟说:“再见。”我们回家了,回到家里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们真棒,我们的笑了。

小学作文作文库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现状 实践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50-02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全日制九年制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比重之大。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真情实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封闭僵化的教学体系作出反思,并探讨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和对策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总目标中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课程标准从四个不同学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重视对学生作文自信心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学会与人分享成果。第三学段继续提高作文能力,同时掌握作文方法,学会修改作文。第四学段突出强调作文的情感、个性化、养成习惯以及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的要求。

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必须从新课标理念出发,从教学观念上予以根本的变革,我认为:

(一)关注人性本真,发展儿童语言

我们的学生生活是五彩的,不需要将“观点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立意深刻”等列为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如果小学生的作文失去了心灵的自由和本真的情思,“立意”愈高,人格将会愈低。因此,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不要强求儿童选材典型,结构独特严谨,作文文句生动优美;但要求学生文句具体清通。

我曾引导四年级学生先进行放风筝比赛,然后再让他们写作。在作文课上我没说什么,可学生的作文效果却很精彩。有的写风筝飞高得最后只看见影子了,也许到其他星球做客去了,希望自己也能像它一样自由飞翔;也有的写风筝掉下来,和同学怎么抢着去捡,虽然摔了一跤,可依然开心;还有的说看着看着,终于明白了远小近大的道理……这些充满着自己的思考、情感、态度和个性的写作,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作文。所以我们不必要求他们写得有多深刻,而是让他们怎么体验的就怎么写,这样我们才可以看到学生尽情流露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广泛实践应用,走向开拓创新

“创新”指的是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学习范文、做语言操练外,还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实际应用,决不能只在作文本上写家信、在试卷中发通知写启事,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尽一切可能,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和全面素质。

例如:以《我的启蒙老师》为题,在未受到教师提示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写作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当我在组织学生讨论“老师”这一概念的范围后,那么学生就会明白“老师”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启蒙老师”的范围再不局限在“一年级老师”上了,父母不是自己的启蒙老师吗?小伙伴不也是自己的启蒙老师吗?非人不可吗?一只蚂蚁、一条蚯蚓……只要是能给我第一次深刻的启发的,难道就不能成为我的启蒙老师吗?如此一来,学生以往的实践积累被唤醒,创新思维已打开,选材、构思、表现形式也都可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三)增强写作技能,提高作文实效

1.阅读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之所在。

为了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老师可以组织“课前三分钟朗读”,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不仅能增加语汇积累,又能促使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地阅读;还可以举办朗读,可以开展“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在班里掀起读书的热潮,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2.观察

学习写作,要立足于生活,从观察起步。古人把耳朵灵叫“聪”,有眼光为“明”。训练和开发观察能力,会使学生越来越“聪”,越来越“明”。教师可抓住学生喜好新奇、渴求新知的心理特点,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入手,教给学生抓住特征、讲求顺序、比较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随时留意、细心观察的习惯,使学生通过观察从生活中有效地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

3.感受

所谓审美,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美的品鉴和领会。美感作为一种具体的感性活动,离不开感觉器官对对象的感受。当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现象,新鲜的感受必然会带来情感的荡漾;有了真切的感受,学生写出的作品才能令读者感同身受。没有真切的审美感受,仅靠技巧闭门造车,或无病,是不能感动欣赏者的。

作文即做人。叶圣陶先生说: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人在生活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语文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作文教学任重道远,教师应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放眼未来,立足改革,锐意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厚粲主编:《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6篇

做老师真不容易

张辰睿

每一个学生可能都很想做一位老师,但是我们有没有感到做老师是否容易呢?其实做一位老师真的非常不容易。

一位老师的任务很重,老师会给我们布置不少的作业,还要提出严格的要求,我们总会觉得很烦,总会想:“为什么老师那么轻松,而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作业呢?”其实这是老师对我们负责,这是老师在培养我们的能力,让我们更好的把握知识。老师也不轻松,因为老师还要批改我们的作业,更何况我们每人只写一份作业,老师要批改全班同学的作业,多么劳累啊!

放学时,我们都一溜烟似地跑了,回家吃饭、休息了。可我们有没有想过老师呢!他正在台灯下为我们批改作业,直到累得疲惫不堪为止。而且,他还要备课,为了明天给我们更好的讲解。

早上老师还要很早地起床,来教室维持我们的纪律,让我们安心地读书。

啊!老师真是太辛苦了,我决定以后好好学习,不让老师操心。

指导教师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乐于表达 引领阅读 积累素材 勤写多练。

众所周知,作文难教,在农村小学尤其如此。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教师感到作文课不好教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作文教学成了我们农村语文教师的一个难点。改革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让学生喜欢作文,会写作文,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当务之急。我是一个来自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近十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的作文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喜欢写作

儿童对某事物是否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农村小学生写不好作文,认为自己能力、水平有限,缺乏自信心,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作文的动力。

另外,创造合适的展示平台,通过比赛,投稿,展示等多种渠道,激起对写作的热爱,从而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二、鼓励学生读书,使他们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增进表达技能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阅读是脱贫的武器》中说:作为父母,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就等于给了孩子一把终身致富的金钥匙。在农村的老师不得不代替那些外出务工的父母,担负起这推荐引导的任务。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指导他们阅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帮助形成基本的价值观、世界观。阅读那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能塑造孩子的人格,提高思想。实践证明,在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积淀敏锐的语感。

同时,要做到读写结合,时常做一做课堂小练笔。比如说读了《凡卡》,可以续写《凡卡的美梦》;读《少年闰土》可以仿写人物描写;读《穷人》可以练一练心理;读《桃花心木》可以试着写写借物喻人等等。

三、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使他们善于观察事物,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叶老曾经告诫我们:“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如何有效利用我们的潜在资源,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一)观察自然山水之美。农村学生虽没有城市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他有着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又有广袤的田野,还有瓜果蔬菜种植基地,也有小型的健身公园;既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日益变化的现代气息……这就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因此,应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写作素材。我敏锐地抓住这一切,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表达情感。教师要重视对观察的引导,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多观察,多感受,并用语言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例如,开展“我们的温州真美”系列活动。在班级组织学生分组去观察、体验,以多种方式展现温州,并引导学生评价。这些,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学生是带着“新奇特”的感受去观察,去了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和表达情感,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了解丰富人文风情。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地域风土人情培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我们学校80﹪的孩子都是“新温州人”,这些孩子都来自各个省市,都有自己魂牵梦绕的美好家乡,现在又拥有了让人向往的第二故乡,这些是其他孩子无法相比的。然而我们的学生对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却不会观察,不会捕捉,不会收集。如何发挥农村学校的“活水源头”优势,让学生的习作也能体现出这种优势呢?互相了解、感受各地的人文风情,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这方面的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感受当地的民风。因为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其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是深切的,比如说对不同方言的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这些素材,鼓励学生将这些素材引入习作中。

2.了解当地的风俗。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在节庆、婚丧嫁娶等重要的场合表现尤为突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农家传统文化的体现。我们就利用节庆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民俗,探究民俗的来历、演变,捕捉其中有趣的故事。

3.体察当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等都在发生着变化,通过观察、访问、实地调查等,了解和感受这些变化,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习作开拓广阔的空间。我们学校前面的塘河,近年来河水逐渐变得污浊,污染较严重。这两年,政府加大了综合治理开发的力度,塘河水又变清了,两岸又变美了。我指导学生围绕塘河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学生很有兴趣,写的调查报告也蛮像那么回事。后来,有两名学生《塘河的水质调查报告》在小学科技作文比赛中获了奖。

四、激励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其自觉表达和勤写多练的习惯

(一)在基础训练中为学生做好习作铺垫

学生害怕作文已是普遍现象,学生害怕作文其实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基础薄弱、基本功差而感到写作困难,再者,在教学安排方面,习作教学普遍存在整篇练习多、单项训练少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不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做整篇文章。特别是在中低年级,我们应该学生多做些单项基础练习。

通过“每日一句”、“摘录句段”、“组词造句”、“说写片断”、“技巧方面的仿学仿练”有等活动,使词汇在学生脑海里一个个鲜活起来,从字词到句篇,有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运用起来才会游刃有余。等学生能写句子的时候,有关于句的训练不得懈怠。学生通过频繁扎实的小型练笔,有了过硬的词句功夫,之后再过渡到写成篇的文章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二)写笔记本博客

网络时代,们在博客上“灌水”都是那么地乐此不疲,那么我就把这种形式搬到学生的作文中来,我让学生取自己喜欢的昵称,并要求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置身其中,五官并用”,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并注意及时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在流动的笔记本博客上,其他同学看到了可以“跟贴”。在初写笔记本博客时,我要求学生先拟“博客提纲”,“博客提纲”就是针对某一观察对象,师生预先讨论观察的顺序和重点、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列出博客提纲,做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再进行主题观察,在此基础上再写笔记本博客。

作文教学难,难在不思变通。农村教师要因地制宜,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心里装着学生,学生一定会步入快乐的习作天地。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在我们的努力中变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胡国强 《习作教学期待加强》 《小学语文教学》[J]2008年第一期

我们的小学作文范文第8篇

数学作文就是围绕数学问题写出的文章。同学们都读过报纸、杂志上有关数学的小文章吧?那些都是数学作文。数学作文,有的是我们老师写的,也有的是同学们写的。写数学作文的一般要求是: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对数学的理解,反映数学思考的过程和体验,发表自己数学学习的研究成果。我们记载一节数学课的学习情况,说清一道数学题的解答过程,描述一次数学知识、方法或规律的发现过程,回顾一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归纳一个或一类数学思想方法,讲述一个数学人物(数学家、数学老师、学数学的同学)的事情,讲述一个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抒发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情绪等,都是在写数学作文。

二、数学作文是数学学习吗?

我们学数学是为了什么?许多同学都会回答:是为了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的,我们学数学就是要让自己拥有一双数学的慧眼,拥有一个会思考,能有条理、有根据地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头脑。而数学作文会成为数学学习的好帮手,它能为我们的数学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所以说,数学作文可以成为同学们数学学习的一部分。

在欧美就强调“跨学科写作”。他们要求打破写作训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线,指导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环境里写作,学习、熟悉并掌握这些学科写作的修辞环境、规范及其结构、体例与风格等,以提高学生在逻辑、语法和风格等方面的正确性与表达能力,为日后在一定专业内的言语交流打下基础。1991年,美国数学全国委员会在制定《教师规范》中,倡议利用数学日记作为加强数学教学的手段,并在全美推广。可见数学作文于数学学习之意义重大。小学阶段正是同学们语言学习、思维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如果能通过数学作文提高表达数理思考的能力,这不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三、写数学作文有什么好处?

从数学作文与数学学习的关系就可以看出写数学作文的好处。具体讲,写数学作文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