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框架梁

框架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框架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框架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预应力;结构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engaged in structural design, combined with examples of large 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frame beams of the design are discussed.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

Keywords: prestressed;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与结构选型

该工程4层的局部2层( 3层,4层) 为大空间结构,平面尺寸为41.6 m×24 m。因单向跨度较大,经多种方案比较,选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框架和单向肋梁结构体系。框架采用横向布置,3层,4 层高度分别为6.8m 和6.3m。

根据平面尺寸及建筑净高要求,框架梁截面取700mm×1 200mm,框架柱截面1000mm ×1500mm,楼板厚度150mm( 见图1) 。

图1 空间结构示意图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框架按8度抗震设防,地面加速度0.2g,场地类别Ⅲ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楼屋面活荷载为4.0kN/m2。预应力框架梁设计与计算

2.1 框架的几何特征及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 框架的几何特征见表1。

表1 框架的几何特征

2) 荷载效应组合见表2。

表2 荷载效应组合

2. 2 梁中预应力筋估算

框架梁预应力筋布置尽可能与外弯矩相一致。该工程采用如图1 所示的正反抛物线预应力筋布置形式。预应力筋采用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fptk = 1860 MPa,fpy = 1320MPa,预应力的有效应力取为张拉控制应力的70%。为考虑次弯矩对支座截面的有利影响,近似取0.9的系数将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减小(支座为控制截面) 。

现以楼面框架梁为例,因为作用在梁上的活荷载值相对恒载较小,且梁跨度较大,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经验,裂缝控制应从严要求,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边缘混凝土拉应力满足下述限值要求的估算预应力筋:

将上述相应数据代入计算得: AP≥2094mm2。

考虑本工程较常规预应力设计跨度大,取2 束9 15.2(200,150,200) (AP=2502mm2 ) 。

2.3 预应力损失计算

1) 张拉控制应力σcon= 0.7fptk=0.7×1860 = 1302 MPa,预埋波纹管κ= 0.0015,μ=0.25; 孔道摩擦损失σL2( 采用两端张拉―――对于每跨梁,相当于一端张拉) ,计算结果见表3。

a= ( 1400-200-150)×0.15/0.5 =315mm; b= (a/0.15)×0.35 = (315/0.15)×0.35=735mm。

表3 预应力损失计算结果

2) 锚具内缩损失σL1,采用夹片式锚具,其回缩值为5 mm( 有顶压),根据公式得:

i1=(1302-1239.5)/3.6=17.35N/mm2/m;

i2=(1329.5-1171.64)/8.4=18.8N/mm2/m;

L0=0.6m;L1=4.2m。

所以,端部支座:σL1=2×17.35×3.6 + 2×18.8×(7.31-4.2)= 241.9 N/mm2; 跨中: σL1=0N/m m2。

3)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汇总如下:

端部: σL1= 241.9 N/mm2 ,跨中: σL1= 1302×10% =130.3N/mm2。

4) 钢筋应力松弛损失σL4: σL4 = 0.125( σcon /fptk-0.5)σcon =32.6 N/mm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考虑自重影响,近似取恒载的全部) :

支座处: NP =2 652.4 kN,σPC = 1.33N/mm2。

跨中处: NP = 2 931.6kN,σPC = 5.10N/mm2。

假设非预应力配筋面积,取预应力度:λ= 0.6。

As=[APfpy (1-λ)/(fyλ)= 6116mm2。

支座处: 取As= 6874mm2 (14 25,Ⅲ级钢) ; ρ= 0.798%。

跨中处: 取As = 6383mm2 (13 25,Ⅲ级钢) ; ρ= 0.756%。

则收缩徐变损失:

支座处: σL5 = ( 35 + 280σPC / fcu) /( 1 + 15ρ)= ( 35+280×1.33 /30) /( 1+15×0.798%) = 42.3 N/mm2。

跨中处: σL5 = ( 35 +280σPC /fcu ) /(1+15ρ) = (35+280×5.10/30)/( 1 +15×0.756%) = 74.2N/mm2。

6) 总预应力损失σL及有效预加力Np汇总见表4。

表4 总预应力损失σL及有效预加力Np汇总

2.4 预应力引起的次弯矩和次剪力计算

2.4.1 等效荷载

取支座和跨中截面有效预应力的平均值作为跨间的预应力值计算等效荷载( 简化计算) ,楼面梁预加力值Np=(2174.2+2190.8)/2=2182.5kN。

该工程等效荷载为:

Mp=2182.5×0.396 = 864.3kN•m。

q1=(8×182.5×0.735)/16.82= 45.5kN/m;

q2=(8×2182.5×0.315)/(2×3.6)2= 106.1kN/m。

2.4.2 综合弯矩、次弯矩及次剪力的计算

次弯矩等于综合弯矩减去主弯矩,主弯矩为框架梁中预应力值对截面的偏心距乘积( 见表5) 。因梁中次弯矩接近常数,故梁中的次剪力可忽略。

表5 综合弯矩、次弯矩及次剪力计算结果

2. 5 结论

经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截面抗裂、施工阶段的抗裂验算以及梁端局部承压验算,构件截面及配筋满足规范要求。计算过程从略。

经过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在预应力结构计算中,预应力损失与次弯矩的计算较为复杂,其余验算基本同普通混凝土构件; 但必须计入次弯矩在正常使用极限抗裂验算中对支座有利、对跨中不利的影响。

3 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与主要构造措施

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弹性范围内时,弹性恢复力好,但地震反应却比相应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大10%~30%,根据规范要求阻尼比一般可采用0.03; 并可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分在整个结构总变形能所占的比例折算为等效阻尼比。

2) 由于预应力施工时对相连构件产生作用,在梁、板、柱中产生次内力,并引起次应力和预应力损失,因此预应力结构应采用整体分析与设计,考虑预应力索产生的次内力对相连构件及整体结构的影响、预应力施工对结构的构件影响,以及索产生的轴压力导致的预应力作用的降低等。

3) 考虑地震反复荷载的作用,抗震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宜采用混合配筋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形式。

4) 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延性要求,梁端塑性铰应具有满意的塑性转动能力。根据规范及抗震构造要求,选用合适的预应力强度比值,满足配筋限制,可改善其变形能力。必须保证不发生完全的柱铰破坏,应允许部分铰出现在梁上,部分铰出现在柱上的混合机制; 边节点处应防止铰出现在柱上。

5) 在承载能力设计时,应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预应力大梁的宽度不宜太小; 箍筋的直径不宜过细,一般可按同样跨度内布置普通混凝土梁的梁高来确定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加密区还应延伸过反弯点或加腋端点之外梁高h 处。框架柱箍筋应严格采用全高加密的封闭箍。

6) 本工程考虑结构层高较大,预应力施工时对边梁及框架柱影响也较大,因此采用了在框架柱顶的梁底设置了能临时支撑的竖向施工滑动后浇带( 竖向局部型钢临时支撑) ,有效减少了预应力施工时对边梁、框架柱产生的次内力; 待预加力完成后浇筑后浇带。

7) 为保证预应力的有效施加,必须保证构件浇筑的密实性,避免出现蜂窝、狗洞等结构缺陷; 张拉与固定端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局部承压验算,设置规范的构造措施; 加强孔道灌浆施工和控制混合料配合比的管理,保证结构构件的连接和锚固。

4 结语

框架梁范文第2篇

【关键字】偏心 措施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48-01

在多层商业中,由于使用功能和结构布局上的诸多因素影响,框架结构就才成为非常适合此类功能需求的结构,在空间布局中,外墙多数由于造型要求,要求外立面表面平整,而多数情况下,框架柱与梁截面很难保证同样宽度,框架柱主要承受竖向力,而框架梁主要承受水平力,框架梁的宽度对梁的抵抗弯矩的效果不明显,多数情况框架梁的功能主要是靠梁的高度控制,受力功能上的不同使两种构建的尺寸不一致。

规范中规定框架结构中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不能重合时,在计算中考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和构造的不利影响,以及梁荷载对柱子的偏心影响。梁、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柱截面该方向宽度的1/4;非抗震设计和6~8度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1/4时,可采取增设梁的水平加腋等措施。设置水平加腋后,仍需考虑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

此案例为河北某建筑标准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本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O.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土属中软土,特征周期Tg=O.45s。地下水位较深,不用考虑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

规范中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结构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本案例为多层框架结构,在计算模型时主要考虑平面荷载导致的竖向力传递,风荷载并不起到控制结构位移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此案例中最大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900mm,与其连接框架梁宽度为250mm,偏心距大于1/4柱宽,通过结构计算软件,采用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竖向荷载下水平偏心大于1/4时与框架梁与框架柱轴心重合的两种情况,通过对比并计算检验两种情况对梁、柱配筋的影响以及整体结构的影响。

已柱配筋大于1/4的情况下,考虑结构的双向地震作用和偶然偏心,结构的最大位移角为三层1/552,满足规范要求的1/550,层间位移比最大为1.48,复合规范要求最大1.50的要求。经过调整框架梁和框架柱的轴心对其的情况下,位移角最大为1/560,层间位移比最大为1.47。调整后的框架柱的轴压比部分减小了5%左右,梁配筋基本无变化。可见偏心对框架的整体架构有一定的影响,配筋影响较小。但从规范角度出发偏心大于1/4时,需要水平方向加腋等措施。设置水平加腋后,仍须考虑框架梁、柱偏心的不利影响。

框架梁的水平加腋厚度可取梁截面高度,其水平尺寸应满足

bx/lx≤1/2

bx/bb≤2/3

bx+bx+x≥bc/2

式中:bx为梁的水平加腋宽度,lx为水平加腋长度,bb为梁截面宽度,bc为沿偏心方向柱截面宽度,x为非加腋侧梁边到柱边的距离。以上规范说明就是控制了框架梁与柱的轴心偏差不能过大,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能与其对应的框架柱的对应偏心尺寸过大。因此在框架设计中还是尽量减小梁、柱的偏心。

框架结构主要有框架梁和框架柱作为整体结构的支撑体系,因此在发生地震时会发生几种震害:

1、短柱破坏。由于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部分人员私自拆除图纸隔墙并加入砖墙等影响柱有效高度位移的情况,形成短柱现象,发生局部破坏现象。设计图纸时,设计人员是按照长柱配筋,并不是按短柱设计那样全高箍筋加密。

2、角柱的破坏。由于角柱受到两个方向的地震水平力影响较大,遭遇震害时约束比框架结构内部的框架柱约束较少,框架柱更容易破坏。

框架结构的破坏多数会在梁柱交接的节点,水平力与地震力的相互作用下使梁柱交接节点处出现局部破坏。由于梁破坏的后果小于柱破坏的后果,因此规范提出墙柱弱梁的概念,就是保证在罕遇地震下,允许框架梁发生弯曲破坏,但框架柱还能维持使用功能,不会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

梁柱偏心水平加腋适当的加强了节点刚度,但对抗震优化的考虑,梁柱节点配筋只能适当加强,保证梁柱节点不发生脆性破坏,在出现地震时尽量吸收较大的地震能量,保证人员的安全。

框架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边坡 锚杆框架梁 施工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77-01

锚杆框架梁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边坡加固防护方法,针对土岩极易风化、崩解、受水冲蚀、遇水软化,抗压强度低,开挖路堑易崩塌,甚至产生大面积滑动的特征,锚杆框架梁结构极大的保证了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高边坡锚杆框架梁施工质量控制谈一些看法。

一、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K108+290~K108+470段左侧坡面局部出露强风化玄武岩,灰褐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石土状,局部呈碎块状。此段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加固,高边坡加固采用锚杆框架梁结构防护,框架梁尺寸为30×30cm,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锚杆长度6m,型号为Φ28的钢筋。单级边坡高度为10m,设置锚杆框架并在框架内喷播植草进行防护。

二、锚杆框架梁施工质量控制

1、锚杆孔测量放线

(1)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置固定桩,中间视条件加密,并应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得损坏。其它孔位以固定桩为准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测定的孔位点,埋设半永久性标志,严禁边施工边放样。

(2)竖梁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边坡高度确定,但锚杆的位置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2、锚杆钻孔

(1)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标记。利用φ50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

(2)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3)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现场人员做好记录同时应与施工技术人员沟通。

(4)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5)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6)锚杆孔钻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3、锚杆体制作及安装

(1)锚杆杆体采用Φ28钢筋,锚杆长度为6m,沿锚杆轴线方向每3m设置对中支架,以保证锚杆有足够地保护层。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处理。施工时,若锚杆与地梁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地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

(2)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确保锚固长度。

4、注浆

(1)采用一次孔底返浆法注浆一次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用压浆泵将水泥浆经胶管(或用1根Φ70mm左右的钢管作灌浆管)压入拉杆管内,再由拉杆管端注入锚孔,管端保持高于底50mm。灌注压力一般为0.4MPa左右。随着水泥浆或砂浆的灌入,应逐步将灌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在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砂浆中。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吹散浆液或砂浆。待浆液回流到孔口时,用水泥袋纸等捣入孔内,再用湿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再以0.4-0.6MPa的压力进行补灌,稳压数分钟即告完成。

(2)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锚杆注浆采用1:1水泥砂浆,砂浆强度不低于20MPa,注浆压力,不宜小于0.3MPa。当孔内浆液初凝后,应及时进行二次补浆,以使浆液饱满,浆液中应加入适量膨胀剂。

5、框架制作

框架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框架嵌入坡面岩土体内10cm,用人工开挖,底部用水泥砂浆找平;超挖部分采用C25混凝土调整至设计坡面。框架外露坡面20cm,采用于回填种植土植草。横梁、竖肋基础先采用5cm水泥砂浆调平,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因锚杆无预应力,锚杆尾部不需外露、不需加工丝口、不用螺帽和混凝土锚头封块,只需将锚杆尾部与竖梁钢筋相焊接成一整体,若锚杆与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间距。模板采用小块钢模板,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混凝土浇注时沿纵向每10-15m设2cm宽伸缩缝一道,内用沥青麻絮填塞;2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

6、框架梁施工

框架梁施工与一般钢筋混凝土施工工序大概相同,框架梁施工前应整平坡面,使之平整,顺适,以保证框架梁充分发挥作用,框架梁采用C30进行浇注。锚杆和框架的相对位置比二者的绝对位置更重要,务必须精确测量,准确定位。

7、修整边坡

待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边坡修整,测量挂线后用人工进行削坡,保证坡面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用自制坡度尺进行坡度控制,保证成型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锚杆框架梁结构可提高路基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走性。合理选择施工程序,工艺和技术措施是保证预应力锚杆框架梁施工质量的关键。

框架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架 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预应力锚索架是框架梁式预应力锚索,由地梁和锚索两个部分组成,是利用预应力锚索发出预应力将具有滑动性的岩体与稳固性好的岩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提高岩层的抗滑力,以达到使边坡稳固的目的。因此研究预应力锚索架在高边坡的应用施工以及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1 预应力锚索架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1.1 工作原理:预应力锚索架主要是由预应力锚索和地梁两个部分组成。它主要是将锚筋打入岩体内部进行预加应力的施工技术。在预应力的作用下,将力传递给框架梁,并且经过锚索框架与具有滑动的边坡相互连成一体,以提高岩体之间的正压力和摩擦阻力,加大其抗滑动能力,把结构和周围的岩体相互组成一个共同的复合体,使之被结构锚固的岩体能够更加有效地承受滑动岩层产生的拉力和剪切力,达到限制不稳定坡体继续形成的作用。

1.2 特点 该结构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施工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力施工的劳动条件;2)稳定边坡作用明显,对下级开挖不具备任何副作用;3)施工适应环境性强,能因地制宜以不同方式进行稳固边坡的施工;4)不具破坏性,不会影响到岩体整体特点和具有的功能,改善了岩体的力学功能,减少了工程中路基挖方的工程量,减少了资金的投入;5)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控制水土流失;6)施工操作方便,且不需要大量的人力。

2 预应力锚索施工设计

2.1 锚索架框架设计

布设锚索架框架梁,主要是通过锚索对滑动坡体进行增大预应力,使滑动岩层与主体的稳固岩层相互贯穿为一体,从而防治和调整外层边坡变形,并保证抗滑基桩状体本身的安全开挖,使得在后期与其基桩共同发生效力,以增强岩层坡体的稳固性。

渝湘高速公路彭水至武隆段锚索框架梁的布置是在K58+725~K58+950之间的路基左侧,坡率是1:0.3—0.5的5级边坡,长度共为225m。框架梁横向要与坡面的走向要保持一致,并且纵向与横向之间要相互垂直。而框架节点之间距离平均要达到3m左右,每个节点之间均要设置毛锁孔,采用9根符合规格的预应力钢绞线组成一束,长度要求在31~37m之间。锚具的选择要选用OVM15—9的型号,单束锚索的张拉力度的应力为1000kN。

框架梁材料的选择主要是采用C30的钢筋混凝土,梁宽为100cm,厚为80cm,其下端30cm要嵌入坡体内。待锚索施工完毕后,还要对框架内回填种植土,并相应地种植低矮的绿化植物。

2.2 抗滑桩的设计

该桩体的布置位置是在滑坡路段路基边坡的一级平台上。桩的尺寸要求为17.8~21m之间,嵌入稳定基岩8m。其中K58+730—K58+850段布置3m×2m的抗滑基桩,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为8m,总数为15根;K58+850—K58+940段采用3.5m×2.5m的抗滑桩,间距为10m,总数为10根。

2.3 锚索施工设计

预应力锚索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阔,在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是运用于地质比较疏松,且滑坡岩体较大,地质比较复杂的高边坡。

2.4 对地质进行勘察

首先在施工之前就要做好对加固边坡的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并掌握有关的地质结构信息,从而根据有关测量分析该坡体的厚度、滑动趋向和特征,以及如何进行锚索加固施工等前期基础工作。

2.5 计算滑动坡体的力度

对滑动坡体的计算有利于后期施工制定加固标准,同时在进行锚索施工时还考虑其他因素的阻力和影响,比如通常情况下常见的暴雨使坡体附带的压力以及地下水作用等。

2.6 锚固端孔径变径

锚固端成孔要造成变截面,且成孔要造成喇叭形,使分段增大的矩形或球形,这样才有利于锚索锚固。然而统一截面孔径的锚索,通常情况下都会因灌浆后岩体吸收水分而容易软化,从而降低了土体与锚固之间的粘连度,使得高估效果达不到一定的使用标准。

3 预应力锚索架的施工准备工作

3.1 技术交底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这一培训由该项目工程的总工程师主持,对每一位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机械设备性能的培训教育,从而提高管理工作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以及相关的职业道德水平。

3.2 施工组织设计

这一工作主要是由项目技术主管召集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检验此项目工程的设计图纸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完善和是否与实际相符合,同时还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将工期进度、材料、设备、有关人员以及质量监督等做出详细的统筹安排。

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修整坡面——钻机就位——钻孔——清孔——制作、安装锚索——锚孔孔内注浆——框架梁施工——锚索张拉及锚固——封锚——回填绿化。

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配合相关机械设备进行修整边坡工作,清除施工区域坡面上锚孔附近松动的石块、危石和平整施工场地等。

坡面清理施工结束后,将QZJ—100B型的钻机摆放到需要钻孔的区域。

为了保证施工区域滑动边坡的稳固性,施工中严禁给水钻进。钻孔过程中如果遇到滑坡挤压变形破碎带时,一般情况下都会发生坍孔,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固壁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通常做法就是采用注浆泵压入水泥浆,等到水泥砂浆凝固后继续钻进,在操作进行中要注意根据实际钻进情况采取相应的钻孔方式。

清孔处理。由于裂隙发育,泥岩碰到水就会慢慢软化,水逐渐渗入到裂缝会导致岩石的内摩擦阻力降低,从而不利于边坡的稳定,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孔压机来进行处理。

锚索的长度要考虑到预留张拉千斤顶以及夹板的实际长度。锚固段锚索,每50cm要分别设置定位环和隔离架,在锚索前端加导向帽,可以便于锚索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普遍方法是采用吊车提升,以及人工辅助机械配合进行,当锚索送入孔底后,向外拉出30cm左右,以确保锚索垂直,使注浆管畅通便于灌浆浇筑。

锚孔注浆施工。注浆采用的水泥浆要求采用42.5级的嘉南牌水泥,粘稠度要达到14~18s,并且要在水泥浆里面要加入早强型的减水剂。进行浆液搅拌时要注意使浆液混合均匀、过筛,施工浇筑过程中要注意经常保持浇筑通道通畅。

锚索张拉。锚索托台座的承压面平整,要与锚筋的轴线方向垂直;锚具的安装要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切进行,使千斤顶轴线与锚孔锚筋体的轴线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以确保承载均匀同轴;锚固体与台座混凝土强度均要达到设计强度,才可以进行张拉测试;锚筋的张拉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此外,锚筋张拉还要考虑周围锚孔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锚筋张拉控制应力应该不超过其极限应力值的0.6倍以上,临时锚筋张拉控制应力则不超过极限应力的0.65倍。

锚筋锁定。锚筋张拉到设定的荷载后,要继续张拉并持续10min以上,然后再进行卸荷至锁定荷载并进行锁定作业。锁定使用锚具和夹片符合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封锚,锚筋锁定后,用机械切割机切掉露出的多余锚筋,严禁电弧烧割。在割除钢筋的同时还要留出5~10cm左右的锚筋,以防止拽滑。最后用水泥浆注满锚垫板以及锚头的各部分空隙,按照最初的设计图纸进行封锚处理,防止锚筋受雨水冲淋锈蚀和达到美观的效果。

5 结语

据相关实践证明,预应力框架体系在各工程项目的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具有良好防控作用,然而预应力框架体系是目前对高边坡进行防护最为有效的措施,在成本上它减少资金投入的同时也为实际施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且拥有实际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施工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要注意随时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监督,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边坡防护施工,从而更好地突出其在高边坡防护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框架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边坡,锚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或板,施工监测

 

0.引言

路基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是“安全、经济、环保、舒适、美观”,同时提倡节约理念。挖方路基高边坡防护类型繁多,拱形骨架防护、方圆形窗孔式绿化护面墙拉伸网植草防护、主动防护网系统、锚杆框架式植草防护、预应力锚索框架防护等等。防护工程施工工序复杂多样,涉及到多专业,多工种,平行交叉作业;且多是在高边坡上作业,防护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组织,充分利用现场施工时空条件,尽早完成施工。以下就针对锚杆、锚索框架梁或板施工作简单介绍。

1.锚杆、锚索框架梁或板施工

1.1 锚孔测放:每开挖完一级路基边坡后,计算锚孔坐标,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

1.2 钻孔设备: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稳定时采用潜孔冲击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1.3 钻机就位:利用φ48mm脚手架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2.0°,方位允许误差±2.0°。

1.4 钻进方式: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1.5 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1.6 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130mm。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根据现场施工钻孔记录,随时调整钻孔深度。

1.7 锚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1.8 锚孔检验:锚孔钻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1.9 锚杆、锚索体制作及安装:锚杆杆体采用螺纹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对中器(定位支架),以保证锚杆有足够地保护层。预应力锚索体由锚梁、自由段、锚固段和安全段四部分组成。锚索采用φs15.24mm钢绞线,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强度1860级。锚索制作前应对钻孔实际长度进行测量,考虑锚墩高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工作锚的厚度以及张拉操作余量,下料长度按下式确定:L= Ls+Lm+d{其中:L―预应力钢铰线下料长度(m )、Ls―实际孔深(m)、Lm―锚墩及锚具厚度(m)、Lq―千斤顶长度(m)、d―预留长度(m)},并按孔号截取锚索体材料,钢铰线必须采用机械切割。材料截取后,在编索平台上进行拉直编索。在锚固段安置隔离架和紧箍环、安装锚索末端导向帽、自由段防腐处理,在自由段钢绞索上涂锈漆及脱水黄油,外套PVC防腐管在末端安置止水环,并用胶布缠绕;在锚固段、自由段、交界处需特别注意绑扎牢固,以防止注浆时,水泥浆进入自由段。注浆管沿隔离架中心穿入,管端距锚索末端导向帽不超过20cm用铁丝浆注浆管与隔离架绑扎固定。。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除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处剔出。钢绞线沿锚索体轴线方向每2.0~2.5m设置一架线环,保证锚索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安装锚杆、锚索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索体放入孔内,下锚时用力要均匀一致,防止在推送过程中损伤锚索配件和保护层,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锚杆、钢绞线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锚索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1.10 锚固注浆:注浆材料采用1:1水泥砂浆,水灰比0.45,经试验比选后确定施工配合比,掺入减水剂、膨胀剂和早强剂,设计要求砂浆体强度不低于30MPa,注浆压力不低于0.3MPa。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高边坡地质破碎,注入孔内的浆液向岩石周围的裂隙扩散,一定要观察是否有浆液流出,以保证注浆的饱满。

1.11 框架梁(钢筋砼板)制作:框架采用C25混凝土整体浇注,框架梁嵌入坡面岩体25cm,框架梁之间格内空隙用M10浆砌片石填充,并与梁表面齐平,每片之间留2cm伸缩缝,用沥青木板充填;锚杆、锚索框架板中的钢筋砼板标号为C30,在地梁施工前首先进行钢筋砼板的施工:施工放样→钢筋砼板钢筋安装→模板安装、加固→砼施工,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地梁制作。。基础先铺垫2cm砂浆调平层,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在预定锚索位置预埋普通钢管锚孔,如锚索与竖梁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间距。砼浇注,尤其在锚孔、钢垫板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1.12 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通过现场张拉试验,确定张拉锁定工艺。。待砂浆体及框架梁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锚索张拉、锁定。锚索的张拉及锁定分级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在设计张拉完成6~10d后再进行一次补偿张拉,然后加以锁定。补偿张拉后,从锚具量起,留出长5~10cm钢绞线,其余部分截去,须用机械切割,严禁电弧烧割。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然后对锚头采用C25混凝土进行封锚,防止锈蚀和兼顾美观。

2.结束语

总之,路基防护形式选择上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原则,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环保、绿化的形式,突出植被护坡绿化的效果。在路基边坡绿化上体现恢复自然尽量减少人工痕迹的宗旨,路基坡脚及坡顶等坡率变化点应在施工时结合原有地势予以削成圆弧形,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夏雄,周德培.预应力锚索地梁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实例.岩土力学,2002,23(2):242-245.

[2]简文光.预应力锚索在高速公路高边坡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福建交通科技,2007,2.

框架梁范文第6篇

1工程概况

K164+880~K164+970段路基右侧为挖方边坡,原设计为窗孔式护坡,路基开挖完成后根据现场边坡情况,原窗孔式护坡变更为锚杆框架梁护坡。工程量合计如下:I级钢筋5.6吨、II级钢筋74.5吨、Φ110钻孔8004米、C20混凝土389.9m3。

2锚杆施工

该路段第一、二级边坡从上自下共设置12排锚杆,底排长15米,其余长20米,呈正方形布置,间距2.5米,锚杆为Φ32螺纹钢。

(1)测量放样

人工修整边坡符合要求后,测量队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每10米一个点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上下、前后方向全部用线绳拉好,根据交叉点位确定锚杆孔位,然后人工搭设钢管支架平台、用吊车配合人工将潜孔钻吊装至平台上,准备钻孔。

(2)机械钻孔

潜孔钻安装完成后,根据测量放样孔位,用地质罗盘控制钻孔方向,严格认真进行孔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角允许误差±2.0°。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钻杆与水平夹角控制在30°,并确保钻机安放支架牢固稳定,在造孔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晃动。

(3)锚孔清孔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尖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清孔完成后,应将孔口暂时封堵,避免碎屑杂物进入孔内。

(4)安装锚杆

锚孔成孔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锚杆杆体采用φ32螺纹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0m设置一个对中器(定位支架),以保证锚杆有足够的保护层。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防腐措施处理。施工时,若锚杆与地梁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地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5)注浆

水灰比采用1:0.4,采用注浆泵进行注浆,注浆压力不宜低于0.3Mpa;首先,在安放锚杆时,就把注浆软管随锚杆一起放入锚杆孔内,以便注浆时方便注浆,在注浆时保持压力,缓慢地进行注浆,边注浆边缓慢地拔管,最后以锚杆孔口流出水泥浆为标准来确定注浆满孔,当孔内浆液初凝后,应及时进行二次补浆,使浆液饱满。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3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施工。

框架梁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梁高40cm,宽40cm。

(1)测量放样

在锚杆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根据路堑设计开挖坡面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和边坡平台位置。

(2)基底处理

测量放样完成后,对于边坡欠挖部分,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进行,开挖时注意要使开挖断面垂直于路堑边坡坡面,遇边坡有局部超挖较大架空处采用10#浆砌片石嵌补。基底用2~5cm厚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后的基础底面较框架梁宽50mm,作为立模的基面。

(3)钢筋加工及安装

1)、在框架梁基础上弹出控模上弹出控制线。按施工图要求将钢筋排列标记作好,以保证成型钢筋绑扎规则、美观。

2)、钢筋在加工场地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成型后,运送至框架梁处进行绑扎。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焊工证上岗

4)、钢筋采用焊接时,单面焊缝长度不少于10d,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少于5d,主筋接头位置不应位于同一平面上,应交错分开,上下错开的距离满足大于35d,且不小于0.50m

5)、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连接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的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须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6)、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加工场地宜进行硬化

(4)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小块钢模板,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

2)、模板安装应当与钢筋安装工作配合进行,妨碍钢筋绑扎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3)、模板立设时,每块模板在立设前进行模板表面清理,保持板面平整。安装时,模板加固尽量不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以免在脚手架上运存材料和工人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

4)、为防止模板外移和凸出,模板用对称拉杆固定,并在外侧适当设立支撑固定。

5)、模板安装完毕后,应保持位置准确,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出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修正。

6)、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稳定性进行检查。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用简易索道和铁斗车垂直提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一次性浇筑成型。

1)、 浇筑混凝土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2)、混凝土浇筑时按照顺序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0 mm。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3)、用插入式插捣器进行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并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至该部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4)、混凝土的施工应连续进行,因故间断时,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5)、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每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6)、根据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4Mpa时方可拆除模板拆除。

7)、振捣人员和拌和人员必须固定,不能随意更换

4安全施工及环保控制措施

(1)安全施工

1、在锚杆框架梁护坡施工开始前,项目部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建立安全生产台帐,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

4、安全用电,电源必须要有漏电保护器和防雨装置。

5、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管前方严禁站人。

(2)环境保护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我项目部特设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环保体系。

1、工程施工及试验中产生的废渣、废料要集中堆放,并要按期装运到指定的地区埋掉。

2、施工便道每天要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防止尘土飞扬而对周边农作物的生长及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3、桥梁施工中所产生废水要排入专门设置的沉淀池,同时定期要对沉淀池进行清理。

4、项目部要安排专人不定期对施工环保工作进行检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勒令限期整改,必要时可给予经济处罚。

框架梁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框架梁 柱 墙体 裂缝

1 裂缝形成的主要部位及特征

(1)大部分的商品房都采用框架结构,而框架结构中最大的通病是墙体与框架梁、柱之间的裂缝,以及由于温差的产生的墙体裂缝,而且时间的延长会更明显。裂缝一般出现在墙与柱的界面,墙体长度大于3米的墙面,呈现中间大,两头稍小的状态;而在墙体高度大于4.5米左右的墙体,裂缝一般会出现两条竖向类似、平行的,相隔约1.3~1.7米,位于墙体的中间,墙体的上部和下部延长,所以,在设计方面,设计施工图时都会采用在等于或大于4.5米的墙体的中间,加设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作用是减少墙体的高度,阻碍裂缝的形成。墙与梁之间裂缝多形成在墙与梁之间,呈现水平状,主要常见是框架墙的,室内间墙出现较少。

(2)框架结构的墙体及天花大部分采用混合砂浆抹灰,墙体按1:1:6的水泥混合砂浆,天花按1:2:8的水泥混合砂浆,出现的裂纹多为连续形式,呈现六角形或不规则的圆形。

2 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2.1墙与柱之间竖向的裂缝的形成主要原因

墙与柱之间的砂浆无填实,或间缝过大;砌体的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不得低于M5;砌筑时砂浆的饱满度未达到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砌筑材料的含水量不适当,水量过多与过少都不适宜;墙体的拉结钢筋不按规范要求设置;预制构件的变形大。

2.2 墙与梁之间的水平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因梁是钢筋混凝土材料,而砌体材料是烧结普通砖,墙体与梁的材料不相同,产生砌块与混凝土之间的收缩不同步,形成裂缝的重要原因;砖墙体与混凝土之间的结构导热系数与蓄热系数不同;外墙与内墙存在一定的温差。

2.3 石灰未熟化而形成的爆裂的主要原因

采用的石灰的主要原料是以碳酸钙(CaCO3)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石灰石),石灰石是经过煅烧温度900℃以上至1000℃成为生石灰,因石灰原料中常含有一些碳酸镁成分,所以经煅烧生成的生石灰中,也相应含有氧化镁(MgO)成分,氧化镁容易引起开裂,按照我国建材行业标准JC/T479-92《建筑生石灰》规定, MgO含量>5%时,称为镁质生石灰,生石灰加水后放出大量的热,这时为石灰熟化过程,其体积膨胀2~2.5倍。生石灰中常含有过火石灰,熟化很慢,当石灰已经硬化,其中过火颗粒才开始熟化(熟化大的如绿豆,小的像芝麻)。现时,灰膏的熟化过程均由供应商进行,施工单位采购时未进行现场的熟化过程控制, 往往导致室内抹灰时的石灰因熟化不良,而产生爆裂,部分不法的供应商甚至加入外加粉剂,使用灰膏提早进场使用,严重损坏了石灰膏本身的胶粘性,可发现,砂浆已加入比配合份量过多的水泥,但从抹灰完成的墙面中取出部份的抹灰层,可见得松散,无粘结,用力一抓,即成粉沫。

3 控制和减少裂缝的方法

3.1 控制石灰熟化的胶粘性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应在储灰池中“陈伏”两周才使用,“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留有一层水,与空气隔绝,以免石灰碳化。目前施工现场向生石灰加工场购进熟石灰膏的较普通,一般加工场采用机械将生石灰打烂才放水熟化,当过滤不良及熟化时间短,对石灰膏使用的质量也有影响,同时施工现场熟化多数也是堆灰熟化,比用储灰池熟化石灰的胶粘性稍逊一筹,施工现场有条件的还是用储灰池将生石灰熟化为好,在熟化时一定要按规程操作。

3.2抹灰前用水冲洗砖墙的灰尘和湿润

石灰在硬化后的强度不高,因此为提高强度,抹灰砂浆加入水泥增加抹灰层的强度。抹灰砂浆在硬化过程中,要蒸发大量水分,如被砖墙快速吸收水分,就容易产生离壳,抹灰前没有用水冲洗砖墙的灰尘和湿润,引起抹灰砂浆体积收缩,易出现空鼓及湿度干缩裂缝。

3.3 建议抹灰砂浆中加入麻丝,以抵抗收缩开裂

抹灰砂浆只有强度,拉应力很弱,除砌筑工艺因素影响外,抹灰砂浆也受环境气候影响,加上工期短及操作原因难以避免抹砂砂浆不出现裂缝,如果抹25平方面积的砂浆中加入一两麻丝(可采用乱麻丝)。能减少甚至会控制抹灰层的开裂。麻丝宜剪成长度为3~4公分长,松散掺入砂浆中搅拌,可解决抹灰砂浆开裂。经现场试验,使用砂浆中加入麻丝后,墙体的抹灰层裂缝减少了60-70%,可见麻丝在抹灰中的抗裂作用明显。

4 根据实践经验,主要从材料、施工工艺、内墙抹灰方法、作业条件、检查质量五方面控制

4.1 砌筑材料方面

严格控制砌块的质量,对于刚出窖的砌块其存放时间不得少于14天,才能上墙砌筑,在正式砌筑前按要求取样试验,做到先试验合格后使用,必须达到MU10强度等级,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实践证明控制砌块的含水量对防止和减少墙体产生的裂缝有较大的作用,砌块的渗透深度为8~10厘米为佳,不宜过深过浅,方法是在抹灰前一天浇一次水,在12小时前再浇一次,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这样就可以控制砌块的含水量,砌筑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M5,砂浆的沉入度控制在5~7厘米。

4.2 施工工艺方面

采用正确砌筑方法,合理控制砌筑周期,为了减少砂浆在砌筑后变形收缩和顶部振动引起下部松动,每昼夜只许砌筑800~1200㎜,且墙顶最上一层砖,待下部砌体相对收缩后(约4~6天)再砌筑,并要求斜砌顶实不留空隙,如有缝隙采用细石砼或水泥砂浆灌满,保证砂浆饱满度,为了避免出现裂缝,砌体的水平缝应平直,砂浆的饱满度应大于80%,柱与墙间的竖缝采用采用加浆或灌浆的方法,使其饱满其它竖缝也不能出现瞎缝和透明缝,正确留置墙体拉结筋,拉结筋的保护层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正确处理梁、柱与墙的接缝处,待墙体的干缩相对稳定后,在接缝处增设钢丝网,要求大于300㎜宽,采用梅花式固定,以防止和减少裂缝,严格执行施工顺序,顶层砌筑应在屋面防水层、隔热层做完后,再进行施工,内外墙抹灰宜等墙体充分干缩变形后进行,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做好计划工作,水电暧专业要与土建同步进行,并确保预埋件与墙体整体性。

4.3 内墙抹灰作业条件

屋面防水或上层楼面面层已经完成,不渗不漏。主体结构均已检查合格、门窗和楼层预埋件及各种管道套管已安装完毕,并检查合格。高级抹灰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中级和普通抹灰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操作的工艺流程: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做灰饼-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层、中层灰-抹窗台板、踢脚板(或墙裙)-抹面层灰-清理。

4.4 操作方法

(1)清理基层、浇水湿润,清扫墙面上灰污物,检查门窗洞口位置尺寸,打凿补平墙面,浇水湿润基层,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时,应用錾子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2)找规矩,做灰饼:中级和普通抹灰先用托线板和靠尺检查整个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根据检查结果即可确定灰饼的厚度。做灰饼的方法:在墙面距地面1.5米左右的高度,距墙面两边阴角100~200㎜处,用1:3水泥砂浆各做一个50×50㎜的灰饼,然后用托线板或线锤在此灰饼面挂垂直,在墙面的上下各补做两个灰饼,灰饼距顶棚及地面的高度150~200㎜左右,再用钉子钉在左右灰饼两头墙缝里,用小线栓在钉子上拉横线,沿线每卫星1.2~1.5米补做灰饼。

(3)抹标筋(冲筋):灰饼做好稍干后,用砂浆上、中、下灰饼间抹垂直标筋,宽度与厚度均与灰饼相同。标筋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横向水平抹标筋,此灰饼的做法与垂直标筋相同,横向水平筋上下应垂直在同一平面内,通过阴角时,采用3米长带垂球的阴角尺上下搓动,直至上下两条标筋带成相同阴角,阳角采用3米长阳角尺合在阴角上搓动,使阳角处标筋带厚薄一致,相互垂直。水平横向标筋在阴阳角处已成垂直角度,大面积粉刷时不会出现扭曲不直的现象,同时,水平标筋通过门窗框,框面与墙面有标筋控制,不会出现接合不平,或裂缝的现象。

(4)做护角:在室内的门窗洞口及墙面、柱子的阳角处应做护角,护角用1:2水泥砂浆,砂浆收水稍干后用捋角器抹成小圆角,护角高度一般不小于2米,每侧宽度不小于50㎜,抹窗台板、踢脚线(或墙裙)时,窗台板应用1:3水泥砂浆抹底层,表面划毛,隔1天后用素水泥浆刷一道,再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层,面层要原浆压光,上口做成小圆角,下口要求平直,不得有毛刺,浇水养护4天,抹踢脚板(或墙裙)时,按设计要求弹出上口水平线,用1:3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抹底层,隔1天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层,面层应原浆压光,比墙面的抹灰层突出3~5㎜,上口切齐,压实抹平。避免由于压实度不足够出现裂纹的现象。

(5)抹面层灰:待中层灰有6~7成干时,即可抹面层灰,面层如采用石灰膏抹面时,应在石膏灰浆内掺缓凝剂,其掺量根据试验确定,一般时间控制在15~20min内凝结,墙面如做油漆时,面层灰内不得掺入食盐或氯化钙,抹麻刀石灰时,其厚度控制在3㎜内,抹纸筋石灰、石膏灰时,厚度应控制在2㎜内。操作应从阴角处开始,最好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在前上面灰,另一人紧跟在后找平整,并用毛刷蘸水将门窗圆角等处清理干净。抹石膏面层时,应分两遍连续进行,第一遍应抹在干燥的中层面上,石膏灰不得涂抹在水泥砂浆中层面,同一抹灰面不得有接槎缝。

(6)清理:抹灰工作完毕后,应将粘在门窗框、墙面的灰浆及落地灰及时清除,打扫干净。

4.5 质量检查方面

当墙体施工完一个阶段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墙体进行的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必须按照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对检查出来的质量问题,认真分析,严格处理,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框架梁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梁柱节点质量 钢筋 砼强度 模板安装监理预控

中图分类号: TU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梁柱节点区的钢筋绑扎控制

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或者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或者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而纵筋则可能会因弯钩被烧短烧断导致锚固长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做到。

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每层柱包括柱身、加密区和节点区的箍筋一次全部按要求绑扎好,然后装柱模板、在梁底下5~10㎝处留施工缝浇灌柱砼,柱侧模拆除后接着装柱头节点模板和梁底模(或者包括梁一边侧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这种做法节点箍筋影响了柱砼的浇灌作业,砼工往往不得不解开扎丝,从侧面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以打开一个大口子让砼比较顺利地流入柱内。这样一来,节点区的箍筋就被打乱了,要恢复原状很不容易,而且要多费工时。在浇灌柱砼时部分钢筋还会被水泥浆污染,影响与砼的粘结。此外,节点区箍筋绑扎好后再穿梁底筋将会很麻烦,尤其是穿带弯钩(如在边支座)的底筋十分困难。这时是钢筋工不得不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甚至会擅自烧断弯钩造成纵筋的锚固不够。

另一种是用所谓“沉梁法”绑扎框架梁钢筋,即在绑扎柱箍时留下节点区箍筋不绑,等木工将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底模都安装好后,再在楼面上绑扎梁钢筋,绑完后拆除临时支架将梁钢筋骨架落到梁模内。这种做法很容易漏掉节点区的柱箍筋,就是放了也往往是无法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又难以调整。实践中,也有些项目提出采取改进的办法在箍筋四个角设导筋,将节点区箍筋按要求间距绑在导筋上固定成短钢筋笼,然后再随梁骨架沉入模板内;或者采用两个“U”形开口箍套叠,再焊成封闭箍。实际上,只要是先把模板都安装好了再沉梁,无论是使用导筋还是“U”形开口箍,都难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当柱比较大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复合箍筋时,就根本不可能做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工程中常见的情况是:在验收梁、板钢筋时,有关方面才发现和提出节点区箍筋问题要求施工班组整改。但是,此时往往模板都已安装完毕,如果不拆除节点区模板,根本是不可能整改到符合规范要求的。

从以上情况证明:只有细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才可能保证节点区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将柱的箍筋进行分段绑扎:首先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在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绑完框架梁钢筋后再在梁面上加一道节点(定位)箍筋。具体的施工流程可以是:绑扎框架梁以下柱箍安装柱模浇灌柱砼(顶层边柱要注意留够梁筋的锚固位置)拆除柱模安装框架梁底模安放框架梁底筋绑扎节点箍筋绑扎框架梁钢筋梁面处加节点(定位)箍筋一道安装节点区模板安装框架梁侧模及楼板底模。这样的安排可能要增加绑扎框架梁钢筋使用的操作架,这时可以用工具式脚手架来解决。如果楼板底模是用钢管做顶撑,也可以先搭顶撑架,利用它来做绑扎梁钢筋的操作架。

二、梁柱节点区的模板安装监理

施工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及接驳垂直度较差等通病,要拆除再重装往往十分麻烦,不便于进行节点内的杂物清理和节点箍筋的调整处理。结合节点箍筋的绑扎顺序,在装梁底模、穿梁底筋再绑扎节点箍筋后才安装节点模板,可以采取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框架梁端头梁底以下的节点模板作为梁底模的支承在装梁底模时已一起安装)的节点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制模板的改进做法。其具体要点如下:

2.1、在弄清每个节点处的梁柱、楼板的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后,对节点进行分类编号。

2.2、 根据各个编号节点的相关几何数据确定节点模板的制作方案。矩形节点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模板一般由四个侧面的各一至两片矩形板组成,模板下部与柱的搭接长度取40㎝便于固定。结合节点模板的组合方式确定每片模板的具体尺寸并编号后,绘制出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

2.3、安排熟练木工根据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预制节点工具式模板,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模板可用18㎜厚夹板制作,用40㎜×50㎜(柱截面大于1000㎜时可用50㎜×100㎜)木枋做背楞,背楞间距不超过300㎜.装模专用的夹具也预先加工好,矩形柱采用钢管夹具,圆形柱采用扁铁圆箍夹具,紧固对拉螺栓采用Ф12圆钢。

2.4、随施工进度,现场安装节点模板。先用铁钉将相应的模板在柱身初步固定,检查安装标高及垂直度,调整合适后安装夹具并初步收紧螺栓,再复查无误后用力收紧螺栓完成安装。 另外,视情况可将节点模板与梁板模连结加固。

2.5、采用工具式定制节点模板体系,节点模板一般可以周转使用10次左右,可节省人工和材料;提前制作,又可节省现场作业时间,加快进度;工具式定制模板尺寸准确、接驳垂直、拼缝严密、不易变形,质量比较有保障,可减少或杜绝节点装模的通病;而且,模板装拆比较灵活简便配合了节点箍筋的绑扎。

三、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监理旁站

3.1、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