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流通加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通加工范文第1篇

物流加工也就是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为了增加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切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的变化。

流通加工是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流通加工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流通加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绿色物流 流通加工 措施

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迅速,GDP的年增长平均达10%。在此过程中,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粗放式的,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物流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据荷兰研究机构“荷兰环境评估局”称,200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因此,在我国推进绿色化势在必行,发展绿色物流也是大势所趋。

一、绿色物流定义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为了实现顾客满意、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之上的物流的新发展观,具有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二、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在物流活动过程中,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等除了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之外,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作为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运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具体表现在: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废机油污染、交通堵塞等;不合理的物流结点布局,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企业自营物流比例大,第三方物流比例小,造成了社会运输车辆过多,引起空载运输、对流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

作为物流活动中第二重要的活动,仓储在创造时间效用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具体表现在:对仓库等物流结点中的部分产品进行保管养护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化学方法,而化学药剂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另外,一些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放射性的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在物流活动中,包装主要承担保护商品、促进商品销售功能的作用,但包装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包装材料选择不当、包装过度或重复包装。有些包装材料,特别是用塑料作为包装材料的,在使用之后,若不对其进行处理,在自然界中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分化,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影响人畜生命安全。另外,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4、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作为物流活动中唯一可以创造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流通加工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流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边角余料难以集中有效再利用,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流通加工的节点选择不当,本应选择靠近消费者,结果选择靠近生产者,从而增加了运输路线和运输量,产生新的污染。

5、装卸搬运对环境的影响

装卸搬运在运输、仓储过程中起着衔接的作用,也是所有物流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因装卸不当,造成商品损坏,引起资源的严重浪费。据厦门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统计,2006年,全国生产袋装水泥7.33亿吨,消耗包装牛皮纸430多万吨,折合优质木材24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10个大兴安岭一年的木材采伐量,由于装卸搬运不当,导致袋装水泥包装破损,使得水泥损耗量达到5%以上,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多损失3300万吨水泥。

6、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废旧物质排放到自然界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废水中的大量重金属,严重污染水源和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废弃物发酵过程总所产生的甲烷气体污染大气等。

三、针对物流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1、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首先,应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车辆种类和废气排放量进行限制,对一些高公害的车辆进行限制使用,推广使用低公害车辆,特别是逐步加大电力车辆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一些燃油车辆,应进行严格的废气排放量控制,做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其次,应对车辆的噪音进行限制,强制报废一些噪音较大的车辆。再次,应对车辆的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进行严格限定,超过规定的车辆应强行报废。最后,严格限制新车的排污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新车不准出厂销售。

(2)对交通量和交通流的管理。应大力宣传共同配送、联合配送的好处,推动企业从自营物流运输向第三方物流运输转化,减少空载运输、交叉运输、对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应科学规划道路和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建设,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大力发展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用信息网络促使物流各功能合理化,进而达到物流效益最大化。同时,还应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管理,倡导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让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以形成物流规模效益。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在开展绿色物流管理措施过程中,除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外,企业也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主要通过绿色运输、绿色包装和绿色流通加工来实现。

(1)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首先,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种类很多,主要有车辆混载运送型、配送设施共用型、零售企业间的策略联盟、批发企业间的策略联盟、异业合作型、同业合作型等。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制约,造成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等不利因素,开展共同配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签订合约,规定彼此的责任和义务,几个中小型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也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其次,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由于采用集装箱作为集装工具,通过复合一贯制运输,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搬运环节,降低运输过程的货损、货差,减少包装支出,也可顺利实现门到门运输。因此,本文认为这种运输方式,可以克服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把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最优化和效率化。

最后,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生产型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节省企业费用、增加赢利,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为不同企业服务,合理进行配装配载,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也可降低社会车辆总数,减少交通拥挤,避免对流运输和迂回运输,减少空驶率,最大化运输绿色化。

(2)选择绿色包装。第一,包装材料绿色化。如今,用塑料作为包装材料越来越盛行,塑料材料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比如有些塑料有毒,有的塑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随着物流量增大,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在选择包装方法时,应遵循绿色化原则,避免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回收使用包装材料,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利用生物降解、分解来推行绿色包装。

第二,包装成本低廉化。影响包装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人工费用、包装材料费用。随着我国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低劳动力成本时代即将过去,这就要求企业提高包装作业的机械化程度,用机械代替人工。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在半机械化的条件下从事包装作业,既提高了包装效率又节省了包装费用。另外,在包装材料使用方面,在保证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材料的档次,节省包装材料费用。在包装使用方面,应尽可能采用通用包装、周转包装,以便提高包装材料的使用率。

第三,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选择包装尺寸时,应尽可能实行包装尺寸模数化,可充分利用托盘、集装箱等集装工具。集装工具本身可以起到产品外包装的作用,进而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在包装的集装化和大型化基础上,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运输、保管、装卸搬运的过程中使用机械,从而增加作业速度和效率,降低各环节成本。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

在流通加工的各项活动中,部分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鉴于此,应研究流通加工绿色化措施。流通加工绿色化措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余料或废弃物,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造成的废弃物污染,比如蔬菜在运进城市消费之前,应对其进行流通加工,通过进行去土、去根、去黄叶和病叶等流通加工过程后,使之成为“净菜”,可大大降低城市生活垃圾。二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4、加强对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监管

在物流活动过程中,从供应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最后到销售物流,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返品或废旧包装。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相关技术引进力度,对由产业部门自行处理的工业废弃物,应依法加强监管。在逐步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政府还应加大有关财政支出,以提高相关处理设施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企业来讲,不能仅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还应主动与各方面利益群体协同起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高度来综合考虑运输、生产和配送活动,最终实现全面的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2] 钟波兰: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科技,2008(1).

[3] 华瑶: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10).

流通加工范文第3篇

佚名 (2004-1-29 7:47:41)

    1.订单处理作业: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由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加以协调。由于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随货收取货款,而是于一段时间后,予以结帐,因此在订单资料处理的同时,业务人员尚依据公司对该客户的授信状况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额度。此外在特定时段,业务人员尚统计该时段的订货数量,并予以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退货资料的处理亦该在此阶段予以处理。另外业务部门尚制定报表计算方式,做报表历史资料管理,订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方式或订购结帐截止日。

   

    2.采购作业:

   

    自交易订单接受之后由于供应货品的 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商品,采购作业的内容包含由商品数量求统计、对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而后依据我们所制订的数量及供货厂商所提供较经济的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而于采购单发出之后则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3.进货入库作业:

   

    当采购单开出之后,于采购人员进货入库跟踪催促的同时,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依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而后于商品入库当日,当货品进入时做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查核入库货品是否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当品项或数量不符时即做适当的修正或处理,并将入库资料登录建档。入库管理员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栈板堆叠。对于由客户处退回的商品,退货品的入库亦 经过退货品检、分类处理而后登录入库。

   

    一般商品入库堆叠于栈板之后有两种作业方式,一为商品入库上架,储放于储架上,等候出库,需求时再予出货。商品入库上架 由电脑或管理人员依照仓库区域规划管理原则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来指定储放位置,或于商品入库之后登录其储放位置,以便于日后的存货管理或出货查询。另一种方式即为直接出库,此时管理人员依照出货要求,将货品送往指定的出货码头或暂时存放地点。在入库搬运的过程中 由管理人员选用搬运工具、调派工作人员、并做工具、人员的工作时程安排。

   

    4.库存管理作业:

   

    库存管理作业包含仓库区的管理及库存数控制。仓库区的管理包括货品于仓库区域内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的分布等规划;货品进出仓库的控制遵循: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进出货方式的制定包括:货品所用的搬运工具、搬运方式;仓储区储位的调整及变动。库存数量的控制则依照一般货品出库数量、入库所 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点,并做采购时点预警系统。订定库存盘点方法,于一定期间印制盘点清册,并依据盘点清册内容清查库存数、修正库存帐册并制作盘亏报表。仓库区的管理更包含容器的使用与容器的保管维修。

   

    5.补货及拣货作业:

   

    由客户订单资料的统计,我们即可知道货品真正的需求量,而于出库日,当库存数足以供应出货需求量时,我们即可依据需求数印制出库拣货单及各项拣货指示,做拣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工具的选用、及人员调派。出货拣取不只包含拣取作业,更应注意拣货架上商品的补充,使拣货作业得以流畅而不致于缺货,这中间包含了补货水准及补货时点的订定、补货作业排程、补货作业人员调派。

   

    6.流通加工作业:

   

    商品由物流中心送出之前可于物流中心做流通加工处理,在物流中心的各项作业中以流通加工最易提高货品的附加值,其中流通加工作业包含商品的分类、过磅、拆箱重包装、贴标签及商品的组合包装。而欲达成完善的流通加工,必 执行包装材料及容器的管理、组合包装规则的订定、流通加工包装工具的选用、流通加工作业的排程、作业人员的调派。

   

    7.出货作业处理:

   

    完成货品的拣取及流通加工作业之后,即可执行商品的出货作业,出货作业主要内容包含依据客户订单资料印制出货单据,订定出货排程,印制出货批次报表、出货商品上所 要的地址标签、及出货检核表。由排程人员决定出货方式、选用集货工具、调派集货作业人员,并决定所 运送车辆的大小与数量。由仓库管理人员或出货管理人员决定出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及出货商品的摆放方式。

   

    8.配送作业:

   

    配送商品的实体作业包含将货品装车并实时配送,而达成这些作业则须事先规划配送区域的划分或配送路线的安排,由配送路迳选用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的顺序,并于商品的配送途中做商品的追踪及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状况的处理。

   

    9.会计作业:

   

    商品出库后销售部门可依据出货资料制作应收帐单,并将帐单转入会计部门作为收款凭据。而于商品购入入库后,则由收货部门制作入库商品统计表以作为供货厂商请款稽核之用。并由会计部门制作各项财务报表以供营运政策制定及营运管理之参考。

   

    10.营运管理及绩效管理作业:

   

    除了上述物流中心的实体作业之外,良好的物流中心运作更要基于较上阶层的管理者透过各种考核评估来达成物流中心的效率管理,并制订良好的营运决策及方针。而营运管理和绩效管理可以由各个工作人员或中级管理阶层提供各种资讯与报表,包含出货销售的统计资料、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应报告、配送商品次数及所用时间的报告、配送商品的失误率、仓库缺货率分析、库存损失率报告、机具设备损坏及维修报告、燃料耗材等使用量分析、外雇人员、机具、设备成本分析、退货商品统计报表、作业人力的使用率分析等。

流通加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流园区 赢利方式 赢利模式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物流园区数量的快速增长,园区的赢利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1 当前我国物流园区赢利方式分析

国外很多物流园区属公益性、非赢利性质,但很多园区又属于工业地产投资范畴,这决定物流园区要实现自养,必须要赢利。在我国,由于投资策略及园区功能定位的不同,各园区有着不同的赢利方式。但一般来说,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赢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土地增值赢利

投资者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从政府购得土地,完成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吸引物流企业进驻后,地价将会有大幅的提高。且地价的提高直接带来土地、仓库、设备等出租收入增加,即设施投资赢利的增加。因此,园区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就可以从土地的增值中获得大量收益。

(2)设施投资赢利

主要包括停车场收费、设备租赁费、营业用房租赁费和仓库租赁费四部分。

①停车费赢利

园区修建大型现代化的停车场,吸引运输企业入驻,收取停车费用增加收益。

②营业用房出租赢利

将园区内修建的办公大楼或作其它用途的建筑场所出租给物流企业,收取租金。

③设备租用赢利

将园区的主要物流设备,如装卸搬运、运输、流通加工设备等出租给园区内企业使用,收取租金赢利。

④仓库租赁赢利

园区投资者或经营者将修建的现代化、大型的仓储设施出租给物流企业或其它相关企业,收取租金。

(3)服务投资赢利

包括信息服务赢利和其它服务赢利两个方面,服务赢利是物流园区赢利的最高层次。

2 我国物流园区赢利模式规划研究

一般来说,按照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划分,可将物流园区分为转运型物流园区、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通过对国外成功物流园区赢利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物流园区建设、运营实际,物流园区的赢利模式应根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所侧重,初创期应该侧重发挥其基本功能,成长期应该注重发展其核心功能,成熟期则应侧重其延伸功能的发掘,概括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物流园区赢利模式规划思路

针对各种类型物流园区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析其赢利模式见表1-表4。

(1)转运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转运型物流园区有其他三类园区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它们都处在至少具有两种运输方式交会的地区,例如,港口、铁道货车编组站、航空港等。所以,应该着重发挥其地域优势,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规划其赢利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转运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发展阶段 赢利模式

初创期 发挥区位优势,提供短时仓储、多式联运等与货物运输有关的基础物流服务

成长期 顺应国际物流化需要,着力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展示、保税仓储、运输配送、贸易服务、物流加工作业及其他配套商务服务)

成熟期 提供有货物中转特色的增值服务(除基本运输和仓储外的包装、再包装、分拣、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反馈等,还可建立覆盖全国甚至连接全球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电子交易、保险、通关、银行支付等信息服务)

(2)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指以大规模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批发交易等功能为主的物流园区。因此,应该着重发挥其场地功能优势,利用其大容量的仓储这一优势规划其赢利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仓储配送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发展阶段 赢利模式

初创阶段 发挥仓储优势,建设或改造现有仓储设施,为客户提供仓储、物流配送和批发采购服务

成长阶段 建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积极发展配载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化交易

成熟期 提供具货物管理特色的增值服务,例如,代客户收发货管理、库存管理等,随着发展,还可协助进行供应链管理操作

(3)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赢利模式

该类物流园区最主要的特点是除了拥有基本的货物集散能力外,还具有相当的生产加工能力,能够实现厂商生产的标准部件到客户所需的个性化产品的转换衔接。所以,应该发挥其产品加工的功能,利用其能够提供流通加工这一个性化服务优势规划将来的赢利模式

3 结论

流通加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 绿色供应链

1 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而且,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当然,其效益有正也有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首先,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引导和规划,时下又有许多企业正热衷于建各类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立体仓库,这无疑会加大物流资本存量,与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整个社会效益的目的背道而弛。

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其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②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③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从环境角度看,即时配送(JIT)要远程实施就必须大量利用公路网,使货运从铁路转到公路,增加了燃油消耗,带来空气污染、噪声等,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①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②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③由于流通加工中心选址不合理,也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

(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

2 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致影响到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与此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效率尽可能高,并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要成功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环境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功能发挥的整体过程,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把高效的物流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企业和社会的战略规划之中,确立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企业层面上来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管理要求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输入和废物的产生,减轻环境压力和物流负载。

3 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要求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政府方面

首先,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体制的整合,使得分散于交通、航空、水运、铁路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集中起来,由一个统一的机构集中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并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3.2 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

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而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③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比如建立绿色零售专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吸引消费者。

3.3 消费者的作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行为迫使企业自律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如消费者可以尽量消费简易包装的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尽力使用“菜篮子”来替代塑料袋等不易处理、不易腐蚀的包装物。

3.4 开展绿色物流作业

(1)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

(2)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3.5 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

流通加工范文第6篇

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①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而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③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比如建立绿色零售专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吸引消费者、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体系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政府、企业、消费者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体材料详见:

摘要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已经成为新兴重要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把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加以落实。因此,有必要对现代物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做系统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

1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而且,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当然,其效益有正也有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首先,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引导和规划,时下又有许多企业正热衷于建各类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立体仓库,这无疑会加大物流资本存量,与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整个社会效益的目的背道而弛。

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其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②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③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从环境角度看,即时配送JIT要远程实施就必须大量利用公路网,使货运从铁路转到公路,增加了燃油消耗,带来空气污染、噪声等,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①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②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③由于流通加工中心选址不合理,也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

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

2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致影响到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实质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门分支。

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与此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效率尽可能高,并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要成功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环境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功能发挥的整体过程,形成一个集成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是把高效的物流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企业和社会的战略规划之中,确立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企业层面上来看,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管理要求尽可能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输入和废物的产生,减轻环境压力和物流负载。

3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要求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3.1政府方面

首先,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体制的整合,使得分散于交通、航空、水运、铁路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集中起来,由一个统一的机构集中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并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3.2企业经营战略与环境保护结合

物流企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订其经营管理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物流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于运输特别是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而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②要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③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比如建立绿色零售专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吸引消费者。

3.3消费者的作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行为迫使企业自律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如消费者可以尽量消费简易包装的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尽力使用“菜篮子”来替代塑料袋等不易处理、不易腐蚀的包装物。

3.4开展绿色物流作业

1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

2提倡绿色包装。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3.5建立废弃物循环物流

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废弃物,废弃物处理困难,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21世纪的物流必须从系统构筑的角度,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企业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关联者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建立起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循环物流系统。这是21世纪的绿色物流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总之,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体系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政府、企业、消费者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实现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国平,谢庆红.绿色物流: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流[J].经济师,2001(11)

2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

3宋华.绿色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方向[J].物流技术,20011

4曹佩文.论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7(2)

流通加工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绿色包装 绿色运输 柔性管理

一、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绿色物流的涵义。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抑制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发展,资源环境问题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绿色物流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与环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2.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至于影响未来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绿色物流。

(2)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制造(亦称清洁制造)是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是一种生产行为;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绿色制造是实现绿色物流和绿色消费的前提,绿色物流可以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来促进绿色制造,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来满足和促进绿色消费。

(3)绿色物流的目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绿色物流的目标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这实际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绿色物流其实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交叉的一个分支。在研究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时,我们必须考虑环境问题。尤其在原材料的取得和产品的分销过程中,运输作为主要的物流活动对环境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且废旧物品如何合理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最大可能的再利用也是物流管理所要考虑的内容。

(4)绿色物流活动范围体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的绿色物流活动,又包括社会对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规范和控制。从绿色物流活动的范围来看,它既包括各个单项的绿色物流作业(如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还包括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弃物循环物流。

二、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1.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

2.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危害加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运输实现了产品转移和产品存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运输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②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③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但仓储过程中也存在着非绿色因素,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采取的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①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②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在物流体系中,需要包装来保护产品。但是包装能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措施

绿色物流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纵观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过程,都没有离开国家对物流行业的宏观调控。因此,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考虑如何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

1.政府方面。(1)加快观念的转变。首先,政府要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2)加强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最后,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物流。

(2)加快立法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我国政府要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快捷准确的送货方式是以快捷的交通为前提的。据研究测算,我国到2006年底,交通基础网络达到373.1万公里。其中,公路里程348万公里(包括从2006年开始纳入统计的155万公里村道),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超过7%,高速公路 4.54万公里;铁路约7.7万公里,与 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5%左右;内河航道达到12.4万公里;港口泊位3.53万个,与2000年相比,深水泊位新增 300多个:管道里程5万公里,比2000年增长98%;机场达到147个,比 2000年增加了26个。据交通部规划,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要达到210万至230万公里,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到2006年底,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95亿吨,比2000年增长 30%;货物周转量83600亿吨公里,增长60%。这表明,我国运输总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不能忽视的。我国现在的仓储中心多为平房,铁路、公路负载比较重,这都表明我国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是逐年上升的,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374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为173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目前,物流专业的在校生相对较少,使得物流人才缺口得不到很好的弥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借助于教育部门的引导和媒体的宣传,使人们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物流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打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2.企业方面。

(1)绿色供应商的选择。由于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行为的严格管制,并且供应商的成本绩效和运行状况对企业经济活动构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绿色供应物流中,有必要增加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环境指标,即要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考察。

(2)废弃物料的处理。企业在物流中产生废弃物料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造成的物料;另外一个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被捆包的物品解捆后产生的废弃的木箱、编织袋、纸箱、捆绳等。要较少资源的浪费,首要是较少废弃物料的产生:一方面厂商要加强进料和用料的运筹安排;另一方面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资源可得性和回收性能。其次,要合理回收和利用这些废弃物料,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3)包装绿色化。包装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实现物流的绿色化, 对包装环节进行绿色化是必不可少的。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是指完全以天然植物或有关矿物为原料制成的, 能循环利用、易于降解、可促进持续发展的,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无公害的一种环保型包装。包装绿色化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包装绿色化的途径如下:

①采用绿色的包装材料。绿色材料(Green material)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且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污染小, 有利于人类健康,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在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都与环境协调的一大类材料。包括: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纸包装,可采用新功能的包装纸:可食用的包装材料,主要有淀粉、蛋白质、植物纤维和其他天然物质, 这些材料可食用,对人体无害,适用于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包装。

②减少包装材料消耗。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二是集合包装方式。对于可重用的物流包装,在对其设计时,要考虑到便于回收、储存和运输, 要经久耐用。集合包装的方式较多, 如集装箱、集装袋、托盘集装、框架集装等。

③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我国虽然人均资源不足,但是废弃物利用率却很低,例如纸的回收率仅为15%。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物流包装中应广泛采用可回收容器,可回收容器一直是物流系统的一部分。例如美国, 36个州联合立法, 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在塑料制品、包装容器上使用“绿色标志”, 或“再生标志”, 说明它可以重复使用、再生使用, 并通过法规加以保障。

(4)构建绿色运输体系。企业择绿色运输策略:有效利用车辆,消除交错运输、迂回运输,减少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合理规划物流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倡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等;合理采用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尽量选择铁路、海运等环保运输,以及实行联合一贯制运输;使用“绿色”运输工具,如以天然气、酒精与汽油搀和作为燃料的汽车。通过以上诸种运输策略,有效降低物流运输环节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将会减少企业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

(5)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商品进行非生产性加工,以使商品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有大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造成的能源的浪费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的集中加工减少了居民分散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鲍尔索克斯等: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刘小丽张江宇: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对物流的若干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07(3)

流通加工范文第8篇

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物流情报等子系统构成。

包装子系统:包装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物流过程涉及的包装主要是是为了便于物资的运输、保管,提高装卸效率、装载率而进行的。

装卸搬运子系统:装卸活动包括物资在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其内容包括物品的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

运输子系统:运输活动是将物品进行空间的移动。物流部门依靠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运输活动要求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输送方式,合理地确定输送路线,以实现运输的安全、迅速、准时、价廉的要求。

储存子系统:储存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距离面形成的。是借助各种仓库,完成物资的堆码、保管、保养、维护等工作,储存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仓库的库存量,建立各种物资的保管制度,确定保管流程,改进保管设施和保管技术等。

流通加工子系统: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功能。商业和物资部门为了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更好地衔接产需关系,往往需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流通加工活动。

配送子系统: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配送活动由配送中心为始点,而配送中心本身具备必要的情况下要对货物进行流通加工。

物流情报子系统:物流情报包括各种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对物流情报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法,以保证指导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现代情报采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手段,为达到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二、

物流是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体,还包括与此相关联的活动,如包装、装卸、储存保管、配送、流通加工等。这里的“物”不单纯指商业部门的“商品”,物资部门的“物资”、生产部门的“产品”、交通部门的“货物”。还包括生产、交通和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废弃物、即指一切物质。所谓物流环境,是指物流的外部环境、包括运输环境和储存环境。

二、物流过程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

1、商品、人和环境

近百年来,人类征服自然,发展商品经济达到空前规模。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的污染程度的增加,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人类的自身健康。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商品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到商品发展与人类发展、商品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和环境的最优结合。

2、商品流通与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环境中本来组成成分、状态、环境素质发生了变化,扰乱并破坏了生态系统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条件,对人体健康产生了直接或间接乃至潜在的影响,商品流通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较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的污染。人们社会中的商品种类是否丰富,商品数量、质量、品种能否满足人和社会的要求,商品流通是否畅通、及时,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了社会环境质量。如某些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商品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威胁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社会环境不良等,都会造成社会消费观念畸形发展,对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2)自然资源的破坏。近一、二年世纪以来,由于人类粗暴掠夺和过量开发、捕杀,不仅使不可再生资源日趋枯竭、匮乏。即使是再生资源也出现日益短缺,供不应求,以至危及人类正常生活的非常现象。如果发展商品不注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就可能造成对自然资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和减少。

(3)对自然资源的污染。在商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可能对大气、水体、食品及土壤等造成污染。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造成的环境染污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商品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性污染物。商品的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如果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被排放到环境中,可能造成空气、水域、土壤、食品等环境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也可能造成农产品、畜产品及野生动植物农药残留量的增加,并通过生物链汇集对人类形成危害。

商品流通产生的商业、物流污染物。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遇到有易爆、易燃、危险品、化学品有商业储存中保管不当,或运输中遭遇意外事故,都可能会使其散失到空间、水域或陆地,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商品消费产生的生活污染物。商品进入消费领域,被消费都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垃圾包装废弃物、粪便、生活污水、洗涤污水等,处理不当可以造成对环境污染,甚至可能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等。

三、物流系统运作引发的环境问题与防止污染环境的积极意义

1.物流系统运作引发的环境问题

物质在搬运、储存及流通加工等过程中,无处不与环境密切相关,不论是在仓库内储存物质,交通中运输物质或是商业部门交流物质都存在着人——环境——物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处理得好,可以使之成为良性循环,否则,有可能降低工作效率,影响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等。

物质从生产到流通、储存,每个环节到要认真对待,协调好人——环境——物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制约关系,才能使物流过程安全、可靠。如一辆奔驰的汽车所处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及汽车本身的功能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驾驶员的精神状况、安全意识、社会责任心以及他的操作能力等,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决定作用。为了做好物流工作,在物流过程中减少有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应在工作中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普及工作,依法治理物流过程,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在工作中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加强环境指标管理,了解各种污染物质爱环境中的排放标准,做到不随意抛弃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应在工作中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了解各种污染物质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确保在物流操作过程中的人员安全。2.在物流过程运作中防止污染环境的积极意义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应该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在物流过程中防止污染环境的积极意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是保护农业发展的具体前提。

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创建一个适宜的健全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促进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展商品、注重环境保护、统筹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污染没有国界,防止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保护生存条件的共同课题。

摘要:我国物流过程中经常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因此,在物流运作中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物流系统运作与子系统功能的合理化分析入手,探讨了物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物流过程运作中防止环境污染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物流系统运作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