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家电力

国家电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家电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电力范文第1篇

一年来,我所在支公司“六届四次”职代会精神及支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和广大客户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各种指标及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工作。现就全年工作做一下简要总结:

一、综合管理与标准化建设工作

一年来,我所在标准化建设与落实“四个服务”过程中,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如下工作:

落实“四个服务”方面:

1、按计划顺利完成了小向善、大向善电气化、路灯亮化工程任务。

2、分类上报了我所辖区内“十二五”农网新建、改造农村台区规划计划。

3、配合省电建公司对2011年申报的改造台区进行了实地考测。

4、根据上级节能减排文件要求,对年产量60(含90)万吨的鸿强、华兴洗煤厂的配电变压器进行了停电封存。

5、配合上级部门对二十八个高危行业、非煤矿山采取了断电措施。

标准化建设与例行工作方面:是按时召开安全日活动例会每月四次,累计召开五十三次;安全、营销月度分析会每月一次,累计召开十二次。是每月对三条10kv主干、分支线路及混合台区低压线路、设备进行了定期巡视。是传达了支公司“《六庙四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专题会议精神,使全体员工明确了年度重点工作方向。是根据实际需求,对办公场所及安全工具室、资料室、值班室进行了重新调整布置;并利用有限资金,对陈旧的走廓扶手进行了涂涮装饰。

二、安全生产及设备管理

1、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我所根据上级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首先成立了以所长、副所长、各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同时制定了我所2010年度“不发生人员轻伤、重伤及农村触电死亡事故,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不发生特、重大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及失盗事件”的安全奋斗目标和“班组控制异常、未遂及以上事故”的安全措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组织制定了栗家庄供电所两个“两节”保电、“防汛预案”、“迎峰度夏”组织机构及相关制度措施计划。

2、抓规程培训,明确安全责任。2月23日,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安规》“两票”培训并经严格考试。参加考试人员27人,考试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各级人员与所长鉴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并根据各岗位写出了“三不伤害”保证承诺书。

3、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按照支公司要求和规程规定,于1月份、3月份、9月份对安全生产用具、安全辅助器具进行了定期试验。共测试脚扣26付、安全带26条、安全帽26顶、验电器6支、绝缘靴6双、绝缘手套6付、低压接地线9组、拉闸杆7付。经过测试,对不合格的安全器具、生产用具及时进行了清理,同时对缺少的用具给予了补充。坚持每周进行安全用具的外观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工作。制定了安全用具领用制度并认真填写领用记录,做到了责任明确,达到了无损失、损坏责任事故。为检修、消缺现场规范地使用安全用具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基本安全保障。

4、坚持安全日活动例行会议。组织安全日活动例会53次,达到每周一次;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例会12次,平均每月一次。及时传达、学习安全文件、安全简报、通报70余篇次。

5、杜绝无票工作。一年一度的春检工作开始后,根据支公司《关于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所平常的设备巡视与缺陷记录情况,研究制订了春检计划实施方案,同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春检“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并严格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反事故斗争活动,对春检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综合、全面分析;在设备检修、消缺过程中,正确使用低压一种工作票11张、操作票22张。合格率均达百分之百。通过以上安全措施的实施,杜绝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保证了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6、加强巡视、确保设备设施稳定运行。为了确保设备连续、可靠、稳定运行,达到设备不间断供电的目的。是我所组健了以所长为笫一责任人,副所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并明确责任,定立职责制度。是定期对我所所辖三条10kv主干、二十几分支107公里线路、农村混合配变48个台区的0.4kv74公里线路、1820余个户用表箱、63.19公里接户线、7200余户的剩余动作电流保护器进行定期巡视。全年累计定期性、特殊性及故障性巡视线路设备五十余次,徒步巡查行走路程累计三千余公里。是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台区配电线路进行了负荷调整、对三十余处配电柜(箱)内的导线连接点、刀闸动静触头、保险座静触头等设备进行了去氧化处理。是结合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运行专责与供电所设备管理员配合支公司线路队对所辖高低压线路下的树木和杆上的鸟窝进行了砍伐与捅取。累计捅除栗家庄iⅱ回、张家堡主干及所辖各分支线路杆塔上鸟窝约七、八十次/处,同农村相关台区村干部协调配合,砍伐清理线路走廊下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各种树木约一百多棵/处。是进入汛期前,即5月0日,对10kv栗家庄ⅰⅱ回及各分支、0.4kv混合台区的绝大部分线路、设备进行一次特巡摸底,摸清易受洪水冲刷的设备情况,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计划。

三、营销管理

2010年我们在营销管理工作中,进一步落实营销“三电一线”管理、创建“十个零”为主题活动,认真执行电价政策,全面加强和规范化工作,健全抄表、核算、收费的管理。一年来始终贯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始终把降损节能工作作为强化经营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其中:更换电子计量表台区、块,为搞好营销管理、体现经营成果、我们狠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和用电客户签定用电合同:二是规范用电的抄、核、收管理,强化抄表人员的准确性和同期性:三是按月分线、分级、分台区进行线损分析:四是加强电费回收力度确保电费每月结零。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请根据实际数据进宪填写)

四、作风建设与优质服务

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活动的同时,我所把开展“忠诚企业”教育活动与“作风建设、狠抓落实”活动思想继续深化,以点带面,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带动全体员工认真落实“三个十条”,把行风建设推向。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作用,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企业,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做出贡献。一年来我所把安全生产教育、优质服务、行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了承诺服务行为,实行无周休日工作制度、全天候白昼值班制度,认真接听咨询电话,热情解答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消除设备故障。始终坚持“人民电力为人民,汾阳电力为汾阳”的服务宗旨。同时全所人员说话办事注重形象,禁说服务忌语、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一年来我所始终坚持加强内质外形建设,坚持“四个服务”宗旨,落实“三个十条”。通过高标准、严要求,达到了农村用电秩序正常,群众满意无上访的好成绩。

五、存在的问题

1、各个环节的习惯性违章现象、作业现场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现象还存在。

2、由于种种原因,设备巡视中发现的缺陷还不能及时预以消除,形成了巡视人员对巡视的消极态度。

国家电力范文第2篇

1 根本法与基本法的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对国有企业享有所有权,这就是说国家享有国有资产的绝对权,排他权。但是,我国的《公司法》《民法通则》等一系列基本法和众多的部门法规却又规定公司是独立法人。也就是说公司享有法人的所有权,支配权。作为公司所掌握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到底是国家的?还是公司的?因为这两个所有权都是排他的,都指向同一个标的物。显而易见,根本法与基本法和部门法相冲突,这无疑构成了一个属于经济制度的根本的矛盾。

2 国有资产如何实现中的法律矛盾:

国有资产无疑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资产。但全体中国人民不可能都去支配这些财产,于是财产的支配方式自然就会按照现行的两种方式予以实现。一是靠政府去实现。但政府行使的是代表权,因此,不仅与政府的性质相冲突,而且显然又会导致计划经济的再现。另外的方式是靠企业(或公司)去实现,但这又与现代公司的性质相冲突。以上国有资产实现方式本身不仅具有多重矛盾,而且实现的结果必然是倒退到单一的产品经济。

目前看来,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实现方式是规定国有资产的投资人地位及其法定代表人资格,享受股权,给企业(公司)以所有权。而我国国有资产实现方式的彻底解决则还需要从制度创新和新法律的出台等多方面着手。

3 电力根本《电力法》不尽人意:

(1) 《电力法》将电力垄断经营合法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于1996年4月1日起就正式施行了,但时间仅仅过去四年,就发生了诸如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推行政企分开,网厂分开,主副分开和市场化运作;进行城乡电网改造和推行同网同质同价等等重改革。因此,《电力法》的很多内容已经显露出其不能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要求。"供电企业在批准的供电营业区内向用户供电","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等法律条款显然与网厂分开,竟价上网的要求相冲突。特别是"一个供电营业区只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的规定必然导致区内供电垄断,这与产权多元化,资源优化配置及平等竞争等市场规则是格格不入的;更不利于应对加入WTO后的市场状况。可见,以《电力法》为基础的电力法律法规完全有修改和补充的必要。

(2) 《电力法》对长期困扰电力企业的三个老难问题(电费回收,窃电查处,电力设施保护问题)软弱无力:

在文字表述上,《电力法》在度量的表述上,适应范围不确切,数量要求不具体,时间地点不明确等,导致无"法"具体操作。因此,迫切需要有更明确和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否则,仅此三个问题就足可以抑制全国电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了。

(3)《电力法》回答不了许多新的法律要求:

老的三个老难无"法"解决,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的老难问题又更加突显出来了,诸如电力市场规范问题,电力损害赔偿问题,电力监管问题等等。这些关系电力企业生死攸关的重问题是绝对回避不了的。因此,如果没有有力的法律供给,使其有"法"可依,那电力企业的日子将越来越艰难。

因此,《电力法》已经到了非修改不可的时候了。

二 在制度上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

1 关于国家电力公司:

通过前一个时期的电力改革产生的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已经基本上被四级法人(国家电力公司,网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和县电力公司)五级调度(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和县调)的组织结构所框定,从而再次造成了制度和运行上的困难,形成了法律体制中的多重矛盾。虽然国家电力公司已经脱出了电力部行政框架,却依然行使着量实际上的管电行政职能,并且还拓展了企业,行政和行业的管理职能和投资者权力。这种把国家电力公司推向一个单一的管理机构,与改革的初衷--政企分开和市场化是互相违背的。

总之,国家电力公司如果不能尽早改变自己既不象政府又不象企业,既不象行业管理又不是事业单位的"四不象"状况,必将而且应该被市场所淘汰。当然,不管如何改革国家电力公司,国家对电力的监督和管理是不能削弱的。因为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环境都是极不完善的,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度时期才能发育完善。在这一过度时期中,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国家的扶植和监督。在撤消国家一级的电力公司这一设想模式下,国家恢复电力管理职能部门不是不可取的。

2 关于网集团公司:

现在来看,在国家电力公司存在的前提下,网集团公司的设立首先就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人应该是国家授权的机构和部门的规定,实际上是架空了国家一级的电力投资公司,造成了体制上的所有者缺位;其次,集团公司的设立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企业,这就造成了集团内各省公司相互之间以及省公司与网集团公司之间在网权和经营权等等方面的混乱。再次,网集团公司的设立和运行,也与国家关于"省为实体","电网国家管"等基本的办电方针相冲突。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网集团公司是先于国家电力公司而成立的,这种"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结果亟待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改造来予以规范和理顺。将网集团公司改组为现有国家电力公司的分公司的作法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加快"把国家电力公司建成世界500强"和"减少管理层次",可实际上这样拼凑起来的型企业从结果上看往往可能出现不是先天不足就是虚胖浮肿,从管理上看,可能是权利的上收和机构的臃肿。此外,在法律程序和政府监管上还有一个更好地协调和理顺的问题。否则,电力改革很难正常进行下去.

为此,国家成立精干高效的管电职能部门,就没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国家电力公司了。这样一来,就可以考虑将全国电网按照合理网架结构(而不是按照行政区划)划分成几个网,以电网为单位成立集团公司(实体),具体负责网的建设、维护、调度、安全以及网间电力调剂等电力输送事宜。

3 关于省电力公司:

"省为实体"这一提法并不十分确切,一是容易错误地理解为"这个实体的省电力公司是省一级的公司,省内其它电力企业都要归他统一管理"。而这与《公司法》的规定和与市场化的要求明显是相违背的;二是容易被错误地造成省内电力市场的垄断。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网厂分开和输配分开的实现,电力经营企业将会增多,公平竞争的电力市场才会真正实现;三是容易将省界理解为电力市场分界,形成市场壁垒?quot;省为实体"应该是将省电力工业局(现省电力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后改组为完全市场化的电网(电力输送)企业(实体),完全按照独立法人的公司进行运作。可是,当前,省公司向上受制于国家电力公司和网集团公司两级既是行政化又是企业化的管理机构的制约;向下又陷入量依靠行政和管理关系所牵带的电业局,中心机构及其他未单独核算的电厂,企事业单位等的事务性管理之中;更可怕的是省公司还有以"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等为由将其职能向地,县两级电力公司延伸的强烈意愿,甚至将改革初期早已下放了的权利又事实上地收回了省电力公司。所有这些都无疑地致使目前的省公司被繁杂琐碎的事务性管理所纠缠,根本无法按市场化的现代公司运作。如果说国家电力公司是?"四不象",那么说目前的省电力公司是小"四不象"也是不冤枉的。

但是,必须看到:省电力公司的改革与国家电力公司有很的不同,一是一个省内不可能不设立电网公司;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公司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壮,不论人才、资金、技术、管理、装备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下一步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这些优势,而绝不是简单地瓜分,更不允许流失。因此,除了可以根据国家成立电力管理职能部门而成立省一级的更加精干高效的管电机构外;还必须组建省内电网公司。

4 关于县为实体:

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垂直领导和管理体系到县这一级已经是到底了,因此,能够被国家,网和省电力公司(甚至还包括地市电力公司)瓜分的有用之权也就层层层瓜分得所剩无几了,余下的基本上就是义务和责任了。现在看来,"县为实体"应该理解为电网企业不一定是实体,电力经营企业必须县为实体。至于一个县内设几个电力经营企业,这可以通过鼓励公平竞争由市场决定,当然,这里所谓的"县"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前面的"省"的概念一样。主要还是要看合理电网和市场需要来决定。

因此,"县为实体"的真正实现,只有在各方自愿和公平的基础上通过资产、机构、人员等方面的重组才能真正作到。

上述电力管理体制的设计思想明显是因袭行政管理,行政区划和地缘经济,从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相背离,这种嵌套复杂的体制产生的必然是复杂的管理结构体系及相应的高成本低效率以及对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抵抗。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按照现有法律(如《公司法》)改四级所有为法人所有,改垂直领导管理为投资人权能,并伴随国有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互动。

三 在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困难及建议:

"管理"是企业的灵魂。任何改革都不能取代管理,而改革的成果都必须依靠强化管理来巩固。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来说,就是要建立一整套自己的"法",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电力企业管理中,过去行之有效的许多内部法规已经不适应或者不完全适应新的情况以至造成许多方面是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甚至违"法"操作的混乱局面。

1 电力企业自身的"法律"供给奇缺,造成了许多工作无"法"可依:

当前,电力企业在外部环境方面,已经失去了政府行政职能的依托和保护,在行业内部来说,也逐渐失去了行政命令的权力和人事工资福利的依托。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必然要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经验式,命令式,被动式和封闭式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公开化。这既包括对企业及内部各部门权利义务,法律制度,法律责任等法规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作;也包括对企业外部及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纠纷预防,困难救济等法规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作。对电力企业来说,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上述要求。应该说,电力企业适应市场化的管理还仅仅是刚刚起步,诸如合同管理,商业运营,产品促销,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等,都有一个由无到有,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2 电力企业管理的外部法治环境不好:

当权者力图把政府权利和部门管理行为变为金钱和物质利益。这就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巨浪费和令人发指的腐败行为;必然会造成"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踩住(阻碍)"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的严重后果。其中尤以司法腐败最为突出。立法不准,有法不依,司法不公,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知法犯法甚至无法无天等等情况一时很难根除,电力企业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周密的应对措施。比如必须十分重视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建设好自己的法律队伍;完善好自己的规章制度;处理好自己的公共关系;形成好自己的监督体系等等。

国家电力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公司

主办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229

国内刊号:11-2583/TM

邮发代号:82-67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电力建设》(月刊)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主办。本刊立足于我国的电力建设,包括国家宏观政策、规范以及投资方向,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科研技术,产品优化等。是我国电力建设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在全国电力行业颇具影响。目前,本刊已发展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科技期刊,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电力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期刊,并入编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力建设》的办刊方针是:“传承科技,服务电建”和“四个面向”(科研、生产、管理、基层)。目前分为编辑、广告、发行等部门。

国家电力范文第4篇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最早是为解决缺电的难题而开始的。

1978年之前,全国经历了十几年的长期缺电局面,各省(区)市大城市的企业经常停三开四,拉闸限电。经电力部调查1978年全国缺电1000万千瓦,缺电原因就是缺乏投资。当时电力仍由国家制定计划、立项拨款,电力部一家独办。“一家办电”,“多家用电”各省(区)市争抢总量不大的“电力蛋糕”。

在此情况下,国家计委建议中央和地方合作办电,实行“谁投资,谁用电,谁受益”的办法。1981年山东龙口电厂一期2台10万千瓦机组开工建设,总投资2.05亿元。中央和地方各出部分投资,中央投资从国家计划内解决,地方投资从地方全民企业、乡镇企业、生产大队分年集资。

龙口电厂开工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打破了电力部门独家办电,实行中央和地方合作办电,并且初步试探了股份制办电。自2003年以后,江苏谏壁,上海闸北以及其他省(区)市相继仿效,从合作办火电,到合作力冰电,如广西岩滩、湖北清江、四川二滩、云南漫湾等大型水电站都采取中央、地方合资办电方式。

1983年水电部根据中央指示,召开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座谈会,国务院批转了水电部“关于积极发展小水电建设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报告”。

之后,全国县以下用电量从1978年的242亿千瓦时,增长到1998年的4599亿千瓦时。20年农村用电增长19倍。1998年6月前全国约2400个县,其中760个县级电力企业由中央电力部门直管直供,1040个地方所属县级供电企业由省级电力公司采取趸售方式供电,其余600个县级电力企业是地方自建、自管、自供、枯水期从大电网补充供电的、以小水电为主的供电企业。这次会议形成了以地方为主发展农村电气化事业的模式和政策措施。

改革方向之争

1978年之前,电力经营实行统收统支政策,即经营收入上缴国家财政、基本建设及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支出由层层编制生产基本建设计划、逐级进行审批调拨。从建国以来到1978年一直实行低廉的销售电价,中央、省(市)区各级电力部门都称不上是有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能力的企业。1978年后经过放权让利,承包经营,下放企业自的改革后,各级电力企业才逐步获得活力。

1978年以来,电价改革主要出台了三项改革措施:一是实行“新电新价”,1985年6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实行多种电价的暂时规定”,对集资新建自的电力项目实行还本付息的原则核定电价水平,打破了单一的电价模式,培育了按照市场规律定价的机制;二是出台了“二分钱”的电力建设基金,为各省(区)市地方电力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渠道;三是实行“燃运加价、煤电联动”,随着燃料、运输价格上升相应提高上网电价,2003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电价改革方案”,方案中规定配合电力体制改革将逐步推行发、输、配、售电价四个环节的电价形成机制和电价管理原则,为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1987年7月国务院负责人在“全国电力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政企分开,省为实体,集资办电,联合电网,统一调度”的电力体制改革20字方针,强调为了解决缺电,在中国以各省(区)市为主体发展经济的情况下,以省(公司)为实体,有利于加快电力建设。同时,电网是跨省的,跨省电网采取联合电网方式,便于“同舟共济、团结治网”。跨省电网和省电网都要成为各种所有制、各种不同形式电网的联合体。而电网仍要维持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体制。

1989-1991年,中国五大区域电力公司除东北成立电力总公司外,华东、华北、华中、西北四大区域电力公司都通过各区域电网领导小组的讨论,决定成立区域电力联合公司,确定了区域电力公司和各省(区)市电力公司都为公司法人实体,并且实行在区域联合电网内水、火互挤、互通有无,削峰填谷、互为备用、稳定频率,安全供电等“同舟共济、团结治网”的管理模式。

1997年国务院发出通知组建国家电力公司,通知规定:“国家电力公司是国家授权的投资主体及资产经营主体,是经营区送电的经济实体和统一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法人。国家电力公司不是一个行政性公司,而是一个以资产为纽带,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一家大型国有公司。”

国家电力公司组建后,电力部随之撤销。而国家电力公司新任领导,却不是遵照国务院的要求去办企业的。同家电力公司强调电力工业具有“自然垄断”特性,不仅要对电网、骨干电厂、调峰调频电厂都要“管住”,而且还要对核电、天然气及新能源都要“管住”,“管住”了安全才不出问题;还强调对电网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电网经营企业要“集市场单一购卖者、市场交易中心,生产调度中心为一体”等等,回复到改革前电力工业部“集中、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管理体系,国务院的通知成为一纸空文。

20世纪末21世纪初,电力工业大战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集资办电发展迅速,二是国家电力公司统一管理电网,又有直属发电厂在电网调度上偏重直属,轻视非直属,广大地方电力企业要求在电量、电价、电费上给予“公平、公正、公开”待遇。

中央要求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促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督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体系。”

根据中央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到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国家发改委牵头下,广泛征求电力系统内外人士的意见,酝酿了整整两年。而电力系统却认为:电力行业是垄断行业,电力生产运行特性是“发、输、配一体运行,产、供、销同时完成”,担心改革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电力工业需要集中管理……等等。

2002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最终才通过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自当年3月正式公布施行,电力工业进入了市场化改革的新时期。

重发轻供不管用

从2003年到2008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颁布施行已经5年,5年内重组了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刚公司和四大辅业集团公司,共11个集团公司。2003年成立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颁布了“电力监管条例”。

但是改革并不足一帆风顺的,电网企业

主辅分离、主“多”分离的改革滞后;电网输配分开及农电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电价改革仍需要积极推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面对长期缺电瓶颈,在电力发展上却一直存再“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在电网建设上,则更加朝着远距离、超高压乃至特高压输电方向发展,电网结构特别是受端系统和广大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十分滞后,城市配网和农网建设更是远远落后于主网建设,历史欠账甚多。

在管理体制上,追求直管、代管、控股,而缺乏真诚帮助、扶植农村电网的思想。对于大电网、大城市一旦发生停电,固然应该十分重视,紧急组织抢修保电,而对农村停电有时甚至十天半月没有及时修复的问题却长期忽略,并且这种事件并不鲜见。

事实上,国有大中型电力企业都应该要坚持公用事业性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利用垄断地位侵占国有资产,转移国企利润,更不能在垄断条件下“私有化”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而对待地方电力企业,则不能采取压制的办法,廉价购电、高价卖电、杀价收购小水电和地方电网、谋取小集刚利益的这些行为,需要被明令禁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各省(区)市陆续建立地方电力、能源、建设投资公司,形成地方办电的生力军。30年电力工业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打破独家办电、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历史。30年历史证明电厂可以大家办,尤其是厂网分开后,五大电力集团和众多地方投资企业合作兴办电厂互相参股、控股,按“公司法”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走向现代企业制度。拖后腿的电网问题

既然电厂可以大家办,电网为什么不能按股份制的办法大家来办呢?目前,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其原因是电网仍没有打破一家独办的局面。

厂网分开后,电源投资主体猛增,从2002年-2006年,电源年投资额从747亿元,增加到3122亿元,平均增长高达43%,而同期电网投资从1578亿元增加到2106亿元,年均增长仅8%。

目前,电网公司是一家拥有1.3万亿巨额国有资产的独资企业,名义上是所谓的“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但实质是传统的“集中、垂直、一体化”高度垄断的管理体制。从上到下,各级电网企业都没有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造,因此大小腐败案件不断产生,缺乏有效监督。

因此,需要按照发电厂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按照国务院文件所确定的改革方针和步骤对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各省(区)市电力公司和县级供电企业逐级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

对电力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是中央和国务院的既定方针,多元投资主体集资、合资、互相控股、参股办电、客观上需要按照公司法组成股份制公司。而对电网公司来说,为了扭转电网发展滞后局面,势必也要实行多元化投资主体集资、合资、互相控股、参股办网,坚持“一家办网,一家管网”,已经走进死胡同,电网滞后局面永远摆脱不了的。

因此,对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到各省(区)市电力公司、县一级电力公司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是一项必须进行的改革措施。

30年改革特别是厂网分开的改革,证明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运行特性可以得到完美的结合。担心改革是否会把电力系统搞乱,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疑虑可以完全打消。全世界多数国家的发、输、配、售电力企业,有众多投资主体主要是私营企业组成,他们都是分开管理经营的。

国家电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会;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041-01

为深刻贯彻党的十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工会队伍的建设。工会在电力体制改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工会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好的沟通条件,是企业与职工联系的重要桥梁,也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所以,必须不断探索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方法。并且让工会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中,让企业文化快速地建立,使企业有精神层面的支柱,使企业职工有使命感,有自豪感的为企业奉献。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互补给,为电力企业的强大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探索,做出重要贡献。

1 当前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关系

1.1 电力企业工会的作用与意义

电力企业工会是企业职工自愿参加而形成的组织,是企业与职工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领头军。电力企业工会在企业中积极宣传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这一方针。在电力企业中,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立发展的五年中,公司工会同时肩负贵州省电力工会工作重任,为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建功立业。由此可见,国家电力企业工会的重要性,由实践证明企业工会推动企业更加稳健的前进,是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是一个企业精神层面的支柱,并且企业工会秉持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实践意识,坚持用实际行动推动企业走向强大的道路。

1.2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不仅电力企业工会在企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不能忽视的。任何企业都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根基,只有有了文化根基,企业才能发展的有目标有方向,企业才能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快速稳健地强大。

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更加有文化底蕴,给企业历史感,是一个企业精神层面的支撑。企业文化建设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电力企业全体员工会因为企业建设的企业文化,更加有目标性,更加有准则性,更加有观念性。企业职工因为对企业价值的认同和人的主体性尊重,会极其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这样的企业就会和企业全体职工成为统一体,自然会让电力企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1.3 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与差异

电力企业工会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工会是由企业职工自愿参加而形成的组织,电力工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领头作用。所以,工会的形成对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联系包括:①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使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②都积极响应国家南网政策,给企业正确的思想原则和道德规范,引领企业向上前进;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求,符合国家电力改革政策。

企业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密切,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差异在于:①企业工会是由企业员工自愿参加而组织的,并且,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最大的区别就是,企业工会最大的责任是帮忙解决企业职工的实际问题;②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给企业一定的方向,使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并不能解决实质的问题。

由此可见,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是有差异的。企业工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但并不是说企业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代替工会在企业中的其他工作。电力企业工会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中一定要以实践为基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实确定企业工会在企业中应扮演的角色,并且,必须考虑企业全局,从而确定企业工会的相应工作和相应要求。对于工会的相关工作来说,工会应该积极宣传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重要性,工会成员应当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让企业工会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中。这样不仅可以让电力企业文化更加快速的建立,也可以将企业工会相关工作变得多姿多彩,让企业工作变得活泼起来,让企业职工更有责任感、自豪感和主人公意识,这样我国电力企业才会稳健的快速发展。

2 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现状

2.1 电力企业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不够

当前国家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都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缺乏自主经营的权利,企业工会的创新难以发展。并且我国的企业文化很自然的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引导,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还没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企业工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工会得不到发展,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不够,使国家电力企业发展较为缓慢。

2.2 对电力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认识不够

我国电力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国有企业,并且是十分重要的行业。所以,部分人抱有不正确的思想,认为行业发展问题不需要担忧,在这样的思想下,多数企业员工缺乏探索精神,缺少竞争意识。企业员工没有参加工会的意识,认为国有企业就该国家管理这样极其错误的想法,使得企业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都赶不上这个时期国家对电网的要求。从而使得电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进步很小的状态,这样的发展是不符合国家电力改革政策的,必须要改变这种形式。

3 强化电力企业工会对企业文化建设渗透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电力企业工会队伍的建设

国家应完善对电力企业的管理,重视企业工会的作用。鼓励企业职员积极参加企业工会,使得企业工会更加强大,从而对企业文化的建立起到重要的帮助,更加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结合贵州省的实情,电力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工会的建设,不能单方面指望国家的管理。电力企业工会的成立是保障电力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树立企业榜样的好方法,所以,在响应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同时,确立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并且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电力企业工会的建设,并且把工会的作用应用到实际中,真正使国家电力企业能强大稳定发展。

3.2 强化对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电力企业应该重视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企业管理人员更加需要理解企业工会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重要性,积极发展企业工会的规模,加强电力企业工会的建设,让企业工会真正的渗透企业文化建设当中。企业不仅要注重企业工会的规模发展,也要努力推动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一切以实践为基础的前提下,企业要积极发展工会,并且给予企业职工适当的教育培训,让职工更加有主人公意识。

4 结 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家正是需要电力企业做贡献,电力企业必须快速稳定的发展,电力企业对国家电力的供应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式,所以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并且要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建设起来,依靠国家单一管理是不能长久的,企业工会必须要加强建设,让企业工会渗透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强大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晓晶.电力企业工会职能俞企业文化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0,(7).

国家电力范文第6篇

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其目标主要是提高电厂和变电站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提高工程设计计算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

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发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运算上。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广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的单项应用系统。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电力行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实现跨跃式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发展。

电力信息化现状

1、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建网原则,公司的通信网、数据传输网和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电力专用通信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36个网、省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SPDnet)、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SPInet)、电话会议网的基础建成。

2、信息技术基础条件提升

截止到2000年底,国电公司系统的计算机设备达20万台,比“八五”末增加了122%,另有服务器600多台、路由器500多台、交换机近1000台,各种打印机设备约6万台,各类规模局域网几千个。各电力公司本部工作人员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和主要岗位人手一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的上网用户超过15万户。

3、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信息化推动电网管理水平提高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3)发电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

(4)电力规划设计实现数字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提高电力行业服务水平

电力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电力公司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应当看到,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开始。①目前的许多应用系统在改革后将不适于新的环境。②各网省电力公司的MIS建设率、OA建设率、省公司的广域网的覆盖率还不能满足电力市场化运行的需要;③全公司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物质设备管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计划统计和综合指标系统等业务系统没有实现整合,形成很多数据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共享;④企业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适应企业市场化运作;⑥信息网络的通道还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信息流量的需要。

电力信息化建设将要面临的任务

国电公司正在实行改革,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几个发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控股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集团,承担着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建设和经营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作为国家电力市场的骨干企业承担为发电企业和广大用户服务的任务。在未来市场化的电力运行环境请下,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国家电网公司将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应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全面提高企业产业水平,以新的姿态迎接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为此电力公司在电力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主要做以下几项工程:

(1)开发建设符合电力企业需求的、实用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

(2)加快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特别是建成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现代化电力通信传输干线网络。形成高速宽带数据传输网,构建电力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平台。

(3)加快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包括建设以企业财务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全国联网运行。

(4)加快企业信息标准建设。

(5)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确保企业稳定安全发展。

(6)加快电力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建设,推进企业国际化。

国家电力范文第7篇

一、定位

甘肃省电力公司司徽、司歌、企业精神是是甘肃省电力公司形象标识的索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由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甘肃省电力公司及各单位对外的形象标识一律使用甘肃省电力公司统一的司微、司歌和企业精神。国家电力公司的形象标识代表国家电力公司,与我们使用的形象标识并无矛盾,在使用过程中,如国家电力公司另有规定要求,按国家电力公司的规定要求执行。

二、意义

企业形象标识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新型企业管理方术。作为企业发展推动力的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也是企业对外美誉度的品牌。企业形象标识正是融企业的内在形象和外地形象于一体,体现着企业发展实力的象征与结晶。而企业形象策划正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支撑。因此说,企业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也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标识

1、甘肃省电力公司司徽:辛天恩创作,以甘肃省电力公司英文字母“G”、“E”、“C”为基本框架,组成一个抽象的旋转体,又如一只展翅的大鹏。寓意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并寓函着甘肃电力团结一致展翅腾飞。

2、甘肃省电力公司司歌:张群生词、张崇新曲,司歌以雄壮有力和抒情豪迈的旋律,唱出了甘肃电力职工是奉献光明的使者,决心自强不息,创造卓越。并以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理想,唱出让明珠照耀灿烂未来,让陇原大地燃遍天火,让银线架起幸福桥梁,让陇原儿女充满欢乐。结尾以铿锵有力的誓言和愿望,唱出电力,光荣的甘肃电力,永远是一首腾飞的歌。

3、甘肃省电力公司企业精神:集体讨论提炼,通过反复地酝酿讨论,在数百条企业精神表述语中确定了甘肃省电力公对企业精神是:自强为不息、创造卓越”,集中表达了甘肃电力职工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也集中反映了甘肃电力职工永不停步,创造辉煌业绩的理想和信心,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利优秀的光荣传统。

四、宣传

为广泛宣传企业的形象标识,各单位应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让甘肃电力广大职工接受一次生动的企业形象教育,进一步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发扬爱国、爱行、爱岗的精神。在宣传教育中要向职工群众说明司徽的意义及内涵,组织职工广泛学唱传唱公司司歌,并集中进行一次企业精神教育,从而激励广大职工发扬“自强不息、创造卓越”的企业精神教育,为树立甘肃电力崭新形象和推进甘肃电力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省公司将在报刊、电视中进行一次宣传,制作录音专题和录像专题,印制规范的司徽使用方案。全方位地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

五、范围

1、司徽:应用于企业大门、办公楼、会议室、俱乐部、供电营业窗口、客户服务中心、企业内部服务窗口、公司系统生产的各种设备产品、报纸、电视、计算机网页、刊物、书籍、文件材料、信封、稿纸、名片、图纸、以及企业印制的各种宣传品,纪念品等。版权所有

2、司歌:应用于广播、电视、歌咏比赛、文艺节目时播放传唱。

3、企业精神:应在企业鲜明位置布置。

4、司徽应根据不同位置不同印制品由相关部门统一规范尺寸,企业大门和供电营业窗口颜色统一用深湖蓝色,其它由企业自定。

5、为了统一供电营业服务窗口形象,将由省公司统一制作司徽灯光箱。要求颜色、尺寸统一,方字统一由四字组成,字体统一。

6、机关和基层单位分两种颜色,统一制作公司司徽胸章。

六、要求

1、企业形象标识包括司徽、司歌、企业精神的创造和形成,是全公司各单位重视和关心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单位在使用和宣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并在试行中使不断完善。

国家电力范文第8篇

英文名称: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公司

主办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1831

国内刊号:32-1592/TK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