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教学模式 话语权力 交际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经贸与交流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步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专业并于1985年正式招生。据网络数据,到2009年为止,已经有226所高校开办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226所高校涵盖了理、工、综合、医学等各类不同专业高等院校分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一度成为媒体上大力宣传的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热门专业。网络及各种汉语教师培训机构也加强了汉语教师人才的培育和宣传工作。短短几十年时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也由无到有,数量一路攀升。本文将以河北工业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加强就业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一.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调查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对河北工业大学2007到2009级三届共151名学生的就业状况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依据是学生就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主要考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程度。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去向可以分为五种:第一种是考取研究生,第二种是教学工作,包括在各种培训机构包括外语培训结构和中小学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机构授课,还有一种是进入各地的中小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第三种是进入公司企业从事语言文字类的工作,第四种情况是进入新闻媒体进行语言文字的编辑工作,第五种情况是考取公务员,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第六种情况是进入企业从事其他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第一培养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第二目标是的汉语言文字应用和对外交流人才。
从第一培养目标来看,就业岗位符合目标的仅为0.7%,从第二目标考虑,就业岗位基本符合目标的为39.7%。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后直接从事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极少,主要是因为留学生教育主要由高等院校掌控,而进入高等院校当老师对学历要求极高,目前教学岗位编制人员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这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是不可能直接到高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所以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其他就业渠道,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如何立足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专项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达到这一目标,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日常教育可以采取潜分流式教育模式。
二.潜分流式教育模式
潜分流式教育模式指的是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计划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自由选择,由教育主体操作和控制的针对不同分流对象的有层次、有计划、有差别地培养学生的活动和模式。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选择或就业意向及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相匹配的日常学习和训练模式。这种选择的前提是保证本专业培养体系要求。
我们可以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分为三种教育模式培养,包括汉语言文字能力提高模式培养、教学能力提高模式培养和交际能力提高模式培养。
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是结合汉语言知识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辨别的能力,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可以为以后从事各种文字语言处理工作打基础。
教学能力不仅仅指学生教课讲课的能力,还包括一切和教学有关的综合能力。包括不断学习,对教学反思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把握教学对象心理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需要着重提高的能力,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体现。对于日后从事教学的学生来说,教学能力的增长是工作的有力保障。
交际能力是人类与他人交往并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存活于世的不可逃避的问题。基于学生视角分析,从幼儿园时期一直到大学毕业,近20年的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的生存环境相对简单,人际交往也较单纯,学生的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因此加强大学期间的交际能力学习和训练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强调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职业角度考虑,也应该加强对内交际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潜分流模式下的教学体系与能力培养
潜分流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结合以后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主要从选修课课程设置和课余训练两方面考虑学生三种能力培养模式。
(一)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模式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设置了语言类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对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包括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学生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的基础。事实上,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涉及到中国语言文化、外国语言文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这类课程只是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且因为属于汉语理论基础课,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因此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字的专项能力需要精心安排。
1.课程规划
由于不同学生的人生规划不同,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设置汉语言文字小组,专门针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设置的小组。对本小组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加强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从课程设置上来说,除了专业必备的汉语言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加强专项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增加选修课程,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自由选择、有所想有所选。主要包括以下课程:
第一、应用写作课
应用写作课注重应用,是立足于工作需求的写作,应用写作课的开设可以打破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的学生腔和自我角度。从应用角度谈写作,不仅有利于学生习惯于对用词造句的斟酌,对学生全面思维和换位思维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学好应用写作,学生可以加强对汉语本体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编辑能力意味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包括书面文字编辑能力和计算机文字编辑能力。编辑能力更加注重对语言文字规范的遵守,编辑能力的课程训练通过对他人语言的修改和审核更能给审核人以警醒,有利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习惯,养成优良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和职业素养。计算机语言文字编辑能力主要包括对一些常用软件的文字处理和编辑能力,能熟练使用办公室工作软件即可。
2.能力实训
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课上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和熏陶。这个过程主要通过课下时间来进行。课下训练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建立各种和语言文字能力有关的兴趣小组或社团组织,如应用写作社团、我是编辑社团等等,通过这样的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与语言能力处理有关的活动或竞赛,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另外一种方式是建立与语言文字应用直接相关的实习基地,给学生以实际操作的空间,在真实工作场景下运用所学知识会更加务实。如和一些大中报刊编辑部建立联系,可以让学生在暑假或寒假期间去实习,真正融入到实践环节,从现实角度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能力提高模式
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与教学综合能力,前者是学生教学能力的最直观的体现。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第一要素。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这种能力尤其重要,
1.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的首要表现形式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基础能力的培养,即指对字、词、句简单运用的能力,在交际时吐字清晰、语言连贯等。基础能力的核心环节可以在课堂上实施。在语音课堂教学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加强语音理论知识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练习发音。课堂上完成此类环节后,基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就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训练和教师的检查督导来实现。
学生的自我训练包括锻炼自己说话的清晰度和在公共场合流利表达的信心,要求对照汉语普通话测试教程联系单字发音、双字发音、儿化音和变调,每天播放和模仿播音员的朗读范文,结合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所学专业语音知识,自己训练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可以采取个体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多人团体的方式进行。采取个体方式进行方式和时间比较灵活,采用群体方式进行则需要考虑时间安排和场地问题。教师的督导包括定期的检查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倡学生相互之间的监督和纠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综合能力培养
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上的有意识引导和教学观摩课与教学实习实现的。主要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来实施。为了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理论应用能力,部分理论课堂进行了积极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实践型理论课程。如“古代散文经典选读”课程摒弃了以往由教师讲授的模式,先由教师讲授、示范,再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对进行教学实践的每位学生,从讲授的内容与方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教案、讲义的撰写都给予细心指导。学生在自己教学实践中不仅多方面提高了教学能力,同时在配合其它学生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师生角色的对换中,对如何听讲加深了理解,非常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学生也真正体味到了做教师的甘苦。
教学观摩课指的是学生选听不同老师的课程,就每个老师的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等角度专注于教学的安排和流程,不仅仅从内容上去学习,而是通过对他人上课过程的反复观摩和思考,从实践上对教学的“教”有感性认识,通过观察他人的教课过程时时去学习,从而有所警醒,有所借鉴。
教学实习是指学生在特定的学期和时间段去校外实习基地开始教学的真实操练,真正站在讲台上体会课堂语言表达、课程教案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应用,这一阶段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开阔了视野,教学实战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学实习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锻炼和上讲台经验才能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实习期间既有利于向老教师学习,也能及时反馈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这样,通过教学实践型理论课程对教学能力的初步涉及到教学观摩课的教学分析与观察,最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工作。这样的逐层深入和逐步加深,使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交际能力提高模式
“交际能力”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来的,根据海姆斯的分类,我们把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两种。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知识能力,它是社会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这种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实现的。
1.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具备汉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理论知识能力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可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则需要进行专门知识和策略的学习。就课程设置角度来说,语用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人物语言的分析和把握能够使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利用所学知识从语境、人物角色、所在场景等角度去分析,避免盲目和无所适从。同时在进行语用学的学习时,教师应多加强语言运用的实例分析,尽量从日常生活或真实职场交往中选择个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悟语言运用的奥妙。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也是重要的选修课之一,通过课堂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及沟通的艺术,为社会交际的开展提供知识保障。当然,这门课程的安排也适合采用教师讲解和交往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对人际交往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2.社会交际能力培养
社会交际能力的提高则必须依赖于真实的社会交际,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社会交往中去,在社会实践中有辨别力,有分析能力,能够随着不同交际环境和交际地位的变化来自我判断交际的策略和交际的方式。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尝试。一种是学生从学校环境中做起,主动参与与教师教学和研究密切相关的事务,锻炼与学校员工的交往。主要包括学生大型活动的场地安排和活动的组织。筹备学生社团的资金赞助等等,学校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走上社会做了一个铺垫,能够知道简单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学校是一个人际交往简单的场所,只有真正融入到社会上去才能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就学生个人来说,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暑期实践,包括勤工俭学活动、支教活动。很多行业是最直接地面向不同人群的工作种类,例如餐厅服务员、推销员、茶馆、这些行业会接触到形形的人群,工作中首先是面向直接服务对象的交际能力,其次是如何与同事相处的交际能力,还有,如何与上级沟通的能力。面对服务对象可以使人学会应付各种层次的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合理解决问题,与同事的交际可以提高如何面对长于自己或与同龄人的相处能力,面对上级的交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话语交际策略,针对不同性格人群采取不同方式。社会实践和打工经历可以使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社会交往的复杂性与个体性,从心理上有一个逐步适应的阶段。
学校应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并有专业的实习教师带队,掌握学生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或引导积极的解决策略。争取学生在二、三年级即可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加强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尽早实现与社会的接触和交往,不仅从专业能力,也从交际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结语
立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方向,本文提出来潜分流式教育模式。从汉语言文字处理能力、教学能力、交际能力三个方面以及课程设置安排和课外训练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方法。本文所论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潜分流培养模式,指的是在完成基本学业内要求的情况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模式,考虑到任何人才的培养都应该服从专业培养目标的安排,因此,旨在提高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几个原则,即服从专业培养目标、以利用专业课学习之外的时间为主、以加大实践学习力度为基本原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模式培养体系是坚持以上原则与灵活引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健.贯穿全程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95-98
[2]周启红、牟莉.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5):136-138
[3]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6-92
[4]吴海燕、白雪.金陵科技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48-49
关键词:汉语;“本土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
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建立,使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老百姓”开始关注的话题。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者,谁来教?在哪里教?怎么教?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汉语教学的“本土化”即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外国学生的培养便是实施汉语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方案之一。本文以土耳其汉语教学为个案,联系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就汉语的“本土化”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谈些粗浅看法。
一、土耳其汉语教学概况
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面积约7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多万。全国大约有820所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教育机构,实施6~14岁的八年义务教育。全国现有大学约116所,分为国立与私立两类。主要分布在首都安卡拉和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城市伊斯坦布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地位在世界上的不断提高,土耳其政府为了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2005年,土耳其教育部把汉语列入职业高中外语选修课程,2007、2008学年度,又在10个试点商业旅游高中开设了汉语课。随着中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目前汉语已被列入公立高中课程和中小学外语教学选修课程,开设中文课程的中小学有20多所,开设汉语班的社会团体有20多家,开设汉语的大学约有12所。
汉语在大学的开设历史长,层次高。早在1935年,响应国父凯末尔总统的号召,安卡拉大学史地文学院即设立了汉语系,至今已有77周年。主要从事历史语言学的研究,以古代汉语和文化研究为特色。这是土耳其成立最早、汉学研究历史最悠久的院系。目前有近130多名主修汉语专业的四个年级的大学生,每年都有约30名学生毕业,他们或者到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继续深造,或在外交、商业、学校等政府和民间机构任职。近年来,位于首都安卡拉的中东技术大学、比尔肯大学、昌凯亚大学开设汉语或建立了汉语系。中东技术大学于2008年11月与中国国家汉办和厦门大学联手,成立了土耳其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安卡拉校区和北塞浦路斯新校区各有一个汉语教学点,也就是说已将汉语教学从安卡拉延伸到了北塞浦路斯。
伊斯坦布尔共有27所大学,其中7所为公立大学,20所是由各类基金会建立的私立大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提供的资料,截至2011年5月,有7所大学或开办汉语系,或设置了中文课程,或与中国高校有交流协议。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两大城市之外,位于中部城市开塞利的公立埃尔吉耶斯大学于1998年建立了汉语系,由本土教师和中国教师担任教学,约有140名学生。课程设置较完善,包括语音、口语、语法、阅读、听力、汉字、写作、翻译等课程,与大连民族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有合作交流关系。另外如位于土耳其北部黑海岸边的撒尔松,有5月19日大学,亦设有汉语教学点。
各类汉语培训中心,比较有名的如由安卡拉AGS公司投资组建的汉语语言教学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由学过中文的土耳其友人创建的“中土文化教育语言咨询服务机构”。“中土文化教育语言咨询服务机构”约有100多名学习汉语的土耳其学生,还聘请了中国老师教授中文。另外,安卡拉有土耳其之声广播电台,一个半官方的媒体,以26种外语广播。其中的华语广播,每天有一个小时华语时段,栏目内容以新闻为主,直播各报纸的新闻摘要,介绍土耳其旅游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每年土耳其之声广播电台都会举办一次华语征文比赛,在推广汉语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可以阅读汉语新闻、看电视、电影。自2008年以来,一年一度的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成了土耳其推广汉语、促进汉语教学的重要桥梁。
二、土耳其汉语“本土化”教学现状
“本土化”是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概念。“本土化”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是在汉语成为国际教育的背景下普遍使用的。主要指把汉语教学渗透到国外教学国,与教学国的实际相结合。根据教学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注入教学国本土因素,争取最佳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教师、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下面即以大学教学为例,对土耳其汉语本土化教学情况进行分析。
2.教材选用
(1)选用中国大陆编写教材。开设汉语的10多所大学,选用的教材主要有三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系列:《汉语初级教程》、《汉语中级教程》、《汉语高级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公共选修课主要采用:北京语言学院编写《基础汉语课本》(李培元等编,外文出版社),《新实用汉语课本》(刘珣等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参考的有:《桥梁》、《长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院校分类;课程分类;科学与否
一、师范类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
1.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英语、英语写作、现古代汉语、中外文学、西方文化与礼仪
从以上开设的课程中并不难发现陕西师范大学的主干课程是以语言的学习为主,同时也没有忽视实践教学,而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文学文化为主,以基础专业课程为主辅以实践性教学为课程模式。陕西师范大学近几年对外汉文化交流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对海外教学的研究层面上。
2.上海师范大学
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和翻译等。
上海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对外汉语专业和双语化文化交际、涉外礼仪等氛围的熏陶,使学生能够胜任多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其他涉外工作。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非常少,多为语言文化。
二、语言类高校所开设的课程
1.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系列的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古代汉语、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它所缺乏的是实践性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培养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2.天津外国语大学
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语用学、应用语言学、世界文学等。
第一外语(英语)课程的开设贯穿四年,第二外语(日语、法语等)课程学时适量,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互派学生交流的合作体系。在这些课程中发现他们所学的大都是为了互派学习交流所需的基础,同样并没有将实践性课程纳入所学课程中,这一点需要重视。
三、综合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特色。
1.武汉大学
现代古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第二语言习得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汉语国际现代教育技术、英语等。
武汉大学以双语、双文化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开设的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和汉语国际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他们所设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忽略实践的重要性。
2.西北大学
古汉语、现代汉语、英语写作、英汉互译、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教育理论、对外汉语教育概论、涉外文秘等。
西北大学开设有涉外文秘,由此可以看出西北大学借助办学历史悠久、综合类的大学这个优势,着重培养一批进入公司或商界的综合性人才。
四、三本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的特色
1.西安培华学院
语言学概论、现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口语、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
2.西安外事学院
现古代汉语、文学概论、普通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实用h语语法、语言学概论、实用汉字学、普通话语音、汉语口语语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等。
以上三本类院校虽较为年轻,但是他们的汉语教学实力非常强。他们分别从语言文化以及实践应用两大方面出发培养实践教学的人才,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西安培华学院的培养方向为美国汉语教师,能力不容小觑。
总结
以上对语言类、师范类、综合类高校以及三本类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和研究,笔者发现语言类高校更加注重语言文化的学习与应用,真正让学生实践教学的课程非常少,同时也缺乏自身才艺进一步学习的相应课程。师范类高校是以实际教学为主,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实践课程所占比例相比基础知识的课程小很多。其实,这样的课程设置兼顾了学生基础知识应用与实际教学的能力,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有质量地去教学,课程比例相对不平衡是有一定道理的。而综合类高校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它坚持的是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在初学中要夯实基础,其次在掌握基础的条件上接受文化熏陶,最后进行充实的实践教学。这是综合类高校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也是不同类高校中尤为显著和较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同时,三本类院校也吸收借鉴综合类高校课程设置的原则,然后注入自身特点:提供更多交流实践的机会。三本类院校更多的是实践应用,在知识并不完备的情况下,注重技能的训练,做到了扬长避短,这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得很机智。
同时笔者也发现各类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相同点以及特色。
这些高校里开设的课程都包括基础英语,说明英语的基础问题对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算是突出的,所以它是各大高校开设的一门重点学科。还有几所学校也都开设了英汉互译这门课程,表明学校对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上下了一定功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开设说明几乎所有高校在重视英语的前提下也不忘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专业必修课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而不同类院校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综合类高校它侧重实践课程;语言类偏向于语言文化的学习;师范类高校则侧重实践课程与文学文化课程。
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1.一些师资力量薄弱的院校,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完全确保质量。近年来很多高校不再引进只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级人才非常缺乏,这一情况使得对外汉语专业师资问题也尤为严重,所以好的课程开设需要有充足的师资力量。
2.部分高校没有正确处理汉语与外语的关系。突出英语特色没有错,但是如果把英语放在与汉语平等的地位或者是置于汉语之上就是错误的。应当对汉语课程和外语课程做相应的调整。
3.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不合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汉语
的交际能力,它侧重于实践层面。要实现培养目标,还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应适当的增加中华才艺课程
参考文献:
[1]左凌姣.北部湾经济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对比研究.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2]张晓涛.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1)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汉语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汉语热”现象,这为我国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家发展战略也从对外汉语教学转向了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重心也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转向汉语加快“走出去”。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面临着诸多的新型问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如何与国际外语师资标准接轨,如何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等等。
“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名称不仅顺应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趋势,统筹了本硕专业名称的一致性要求,而且体现了专业定位的新姿态,扩大了专业涵盖面,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了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问题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诸多课程之中,语言学概论(下文简称“语概”)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并列为其专业必修的语言类课程,而且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纵观长期以来的“语概”课教学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与相关辅助调查,将所发现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概课的问题总结如下①。
(一)学科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相对艰涩枯燥。“语概”作为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问题,在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概括语言的共同特性。其自身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专业理论性较强,因而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就显得枯燥乏味。但由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从语言现象入手,运用语言学理论去解释相关现象,达到深入浅出、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所使用的现行教材没有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专业适用性不强。因为“语概”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必修课,很多院校并未对这两个专业的语概课进行区分,所用教材、授课教师甚至都是完全一致的。关于“语概”课的教材,国内先后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版本:较早的有高明凯、石安石编著的《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叶蜚声、徐通锵所著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伍铁平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明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以及邢福义、崔希亮、岑运强、李宇明、胡晓研等人都编著过相关的教材。虽然可供选择的教材数量可观,但是真正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其量身定制的教材少之又少。
(三)当前“语概”教材中所使用的语料以汉语普通话、方言以及英语等外语为主,缺少民族语言的语料。本人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院校,学生来自于国内各民族地区,讲不同的民族语言。而“语概”课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在语料的选择上应当增加少数民族语言用例,以丰富语料来源。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建议与举措
(一)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和学生类型也存在差异。着眼实际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也应该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区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有关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学习其他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基础。而经过整合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语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当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不同,应该体现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对语言教学有理论指导作用,在掌握人类语言结构特点、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够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解释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分析外国人使用汉语的具体问题。
只有结合专业特色,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有的放矢。
(二)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要据此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首先,教材的甄选对教学内容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众多纷纭的语概教材中,最新修订版的《语言学纲要》(王洪君、李娟修订)吸收了一部分最新的学术界观点,修正了过去陈旧的观点,体现了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的新发展,尤其是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本教材并不完全适用。该教材没有涉及到西方语言流派的介绍、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能够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学习做相关的语言学铺垫。这些知识内容的完善有效地衔接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有助于融会贯通所学的主干课程内容。
其次,教学内容应当充分吸收当前语言学界的新思想,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延伸。《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已经注意到了这点,更新了教材的内容,在对语言的宏观认识上表现为从封闭的静态系统转向了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语义方面增加了句法语义范畴(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角色,以及人称、时、指示、语气、时态等语义范畴)句子的真值问题和句义间的蕴涵、预设关系;语用方面增加了话题与说明、焦点与预设等问题。而句法语义范畴、语用范畴正成为语言学功能派和形式派所共同关注的重点,这些内容的补充与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契合,能引领学生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此外,结合新的理论成果,修订版教材还对个别观点进行修正,如对汉语普通话中“日”“人”等字的声母“r”的发音描述,由浊卷舌擦音修正为清卷舌近音,国际音标也由[?]变换为[?],更加贴近真实的发音情况,也便于同国际上的语音研究接轨。《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也重新进行阐述,细致描述了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语言组合规则与文字组合规则之间系统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语言与文字关系的研究。为了突出对学术界主流思潮的引入,教材还简单展示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树形图模式,但并未对其转换生成机制进行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中,有的问题阐述不透彻、交待不清楚。比如谈论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时,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着“先天决定论”与“后天习得论”以及“相互作用论”三种主流学说,教材对于上述问题并未说明,只是一略而过。又如在当今语言学界占重要地位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教材中也没有交待其最基本的转换生成机制,在讲句子分析方法的时候,也只是摆上树形图而没有加以说明。对待类似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所权衡,有所取舍。在充分吸引新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适当扩充,可以通过开展小专题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语言学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再次,针对民族院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根据班级学生的构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语言,进行举例说明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事先进行准备,然后下次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民族语言“现身说法”。本人在讲授“文字的类型”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蒙古族、傈僳族、满族等民族的学生通过幻灯片一方面展示本民族文字的形体,向学生介绍音、形、义的结合,另一方面解释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民族文化,收到了理想教学的效果。
(三)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法
关于“语概”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教师进行过探索,并且提出了诸多教学模式,有“体验式教学、启发示教学、研讨式教学、点拨式教学”等等。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其核心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专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谈论的并不是很多。本人结合切身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该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课堂教学方面,应当将情景式、引导式与讨论式教学法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退出“主演”的位置,而应当扮演“导演”的角色。比如在教授“语言的符号性”这一问题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红绿灯、路标、乐谱、旗语”等等,进而让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当学生得出这些都属于“符号”这个结论时,教师对“符号”的定义进行归纳,并进一步深化问题,提出“语言”是否也属于符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思考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定义进行判断的过程,是对知识运用分析的过程。最后,教师对整个归纳、演绎的过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2.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相结合,侧重知识的运用。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能将基本的语言学理论适当延伸,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语言类型在表达结构意义时所采用的手段也不同,屈折语、黏着语都有一定程度的屈折变化,而汉语却是缺乏词形变化的孤立语,因此更依赖于词序和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有区别、有侧重地展开教学。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语概”课理论性较强,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活动。课堂活动可以安排学生试讲课本内容,也可以做相关的读书报告,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语概”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选择适用性强的教材、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综合使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观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提高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使用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版的《语言学
纲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汉语国际教育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张晓红(1978- ),女,陕西榆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陕西 西安 71005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76-03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不断深入地开展,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在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2012年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实现新发展,已建立400所孔子学院、500多家孔子课堂,注册学员65万人。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孔子学院全球布局,基本建成功能较全、覆盖广泛的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快速发展对国际汉语教师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支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所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事业人士以及相关部门必须面对并认真思考的问题。
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请进来学”发展为“走出去教”。然而,“全球化”和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他们在具备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的同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概念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学是新兴学科,国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因为其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几方面的因素。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曾经在著作《The Great Good Place》中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跨文化传播与交际中,第三空间指的是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介于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化空间。它既有第一、二空间文化的特征,又不同于第一、二空间文化。在外语和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与传播中,跨文化第三空间指的是学生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交流对话过程中产生的,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化空间。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实质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目的是要教母语非汉语的人学习汉语,掌握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和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不管是在日常交往还是教学及文化活动中必然都会涉及文化间的接触甚至碰撞,属于跨文化交际的领域。
国际汉语教师要成功地实现传播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目的必须要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这个第三空间的存在,避免“非你即我”或“非我即你”的思维模式,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培养第三空间的思维和视角,形成国际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的新的第三空间文化身份。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参与制定者刘骏在介绍新的汉语国际教师培养模式APLUS时提到的Assimilating和Adaptable分别指的就是兼容各国的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的培养目标,同时他还提出Linkage这个理念,强调教学的关键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语言与语言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Linkage代表文化和语言的交融与沟通。
(三)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但是,对于应该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却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姬建国认为跨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质,只有通过培养强化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跨文化施教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建设质量和发展速度问题。王海燕也认为汉语国际教育首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然后才是语言教学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因素是汉语国际教育内在结构的一部分,它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但是李泉似乎持有不同的看法,在谈到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问题时,他认为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和培养重点不够明确。对于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后认为能够提高他们外语交际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的课程要比语言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和汉语本体知识等课程更让他们受益也更为重要的反馈意见,他的反应也颇为激烈,提出了“究竟哪些课程是主,哪些课程是辅?我们的主业是教汉语,还是体验外语交际、计算机应用和文化适应能力?”的质疑。
相比较之下,笔者更为赞同前两位学者的看法,即跨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是其内在结构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强调在文化适当的情境中整体地使用语言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授外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或者说只有具备充分的跨文化意识,立足于较为舒适和安全的“第三空间”,教师才能够用一种最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将所要教授的语言或文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做一个真正的“文化行者”。再者,国际汉语教师通常面对的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文化环境,要在这个环境中顺利展开教学文化活动,他们首先必须要适应这个环境中的生活,当然更要适应和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教授对象。
笔者曾经参加的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和国家汉办共同组织的“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中,就有教师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和课堂,最后甚至心理和精神出现问题,不得不中途归国治疗。基于此,国家汉办对于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教师也明确提出了“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申请条件。和2007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同时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以及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文化和交际要求相比较,2012年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强调国际汉语教师应“具有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其实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我们的主业是教汉语”并不矛盾,二者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国际汉语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是成功完成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必然途径。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的现状
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如此重大,但是目前国内各大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和结果却并不乐观,远远落后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忽视了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定位;第二,过于注重外语学习,忽视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第三,过于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该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从课程设置来看,很多学校的外语课时约为50%,甚至更高,而文化课时比例约为20%,中山大学甚至低至7.1%。这组数据既说明了对外语的过于重视和对跨文化交际一定程度的忽视,更表明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即使很多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和文化相关的课程,诸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文化导论、跨文化交际等,但是这些课程的讲授内容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繁重的课程让学生不堪重负,更是无法获得对于异文化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无从谈起。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科学设置课程比例,整合课程资源
在明确了跨文化人才的目标定位之后,重新分配汉语、外语、文化等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度减少外语课程的比例,加大跨文化课程的比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而是改为更加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可以开设一些英语讲授的选修课程。由于课程安排较为丰富,可能会出现几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或者是本应密切关联的课程之间却较为松散和孤立、教师各自为营的问题,学生也无法从整体和宏观上全面整合所学内容和知识。因此,有必要将各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
例如,既然国际汉语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那么完全可以将“对外汉语教学法”和“教案设计”等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结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一过程既实现了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也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策略,有助于他们将来开展真正的国际汉语教育工作。不过这就意味着需要几门相关课程的教师共同合作,甚至需要设计一门从跨文化角度为出发点的、集几门课程为一体的跨学期的综合性课程。而“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导论”和“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之间也可以找到契合点,从而将三门课程贯通起来,三位教师互相合作备课必然有助于学生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如何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主线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二)创造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和环境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当然由于条件所限,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机会派学生进行海外汉语教学的实习,但是学校也要尽可能创造出“准实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真实体验,例如和海外高校之间的互换生交流项目、和本校留学生和外教的交流活动等。如果学校本身就有留学生,那么可以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留学生进行混合培养,建立学习伙伴关系。
此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和社会各界包括各类外资企业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创造诸如为该企业中的外国人进行汉语培训或者翻译等实践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较为直观和灵活的教学手段,例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影视观摩、案例分析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接近异文化的环境。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是学生所面对的最直接的学习渠道,教师是否展现出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影响重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际汉语教育的工作中,即使是身处本国文化的环境中,一个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在看待、分析和处理很多问题时也会和一个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即便身处同一文化背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微观的异文化环境,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甚至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学生可能对于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尊重学生的看法,善于向学生学习,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是“唯我独尊”认为自己才是课堂上的权威,这些无形中却在向学生传递着微妙的正面或者负面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信息。而教师在讲授具体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文化课程时究竟是从“民族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放大本国文化的优点轻视他国文化,是一味地推崇他国文化,还是否定或者弱化文化差异,抑或是强调文化多元性、本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国文化、整合文化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面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冲突时的态度和应对方法。
研究表明,与外国人接触的亲密程度、与外国人接触时间的长短、是否有出国经历、是否接受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或课程等因素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有影响。曾经参加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或课程、与外国人关系亲密或接触时间长的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民族中心主义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学校应为教师组织跨文化交际培训课程,或送教师去国外进修,提升教师本人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推广的跨文化实质决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目标定位,而这个定位要求我们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素质,甚至是教材编写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为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合格的教师。鉴于这种调整涉及面如此广泛,还需要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安晓宇.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
[2]姬建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实质及其理论实践意义[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1).
[3]刘骏.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新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4).
[4]赖林冬.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2(2).
[5]李泉.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
[6]邵滨,邵辉.新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比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5).
[7]王海燕.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8]张和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留学生 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98-0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 年设立的,旨在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课程设置。许多学者都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主要是针对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而言的,关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简称“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则较少有专文论及。因此,本文拟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剖析我校留学生汉硕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今后我校留学生汉硕的培养,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兄弟院校留学生汉硕的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江西师大留学生汉硕概况
江西师范大学于2009年6月获批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并于2010年春季开始招收留学生汉硕,目前已有两届学生顺利毕业,并有一届留学生汉硕在读。我校留学生汉硕的生源以马达加斯加籍留学生为主。虽然我们在招生时要求申请者需具备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备相当于新HSK五级的汉语水平,但班级汉语水平层次区分仍较明显,由于印尼和韩国等亚洲籍留学生一般都有在中国的大学学习四年汉语的经历,他们的汉语水平明显高于马达加斯加和加纳等非洲籍留学生。根据我们的调查,在非洲籍留学生中,有7人在大学孔子学院学习过两年汉语,还有7人在孔子学院学习过三年汉语。相对来说,这些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不长,基础也不太扎实,特别是书面表达的时候,暴露的问题更多。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江西师大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是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留学生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其课程体系也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与《留学生方案》完全一致,只在课程与学分结构方面稍有微调。
(一)核心课程的设置
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包括《当代中国专题》、《高级汉语》、《汉语语言学》。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中华文化及技能》、《跨文化交际》。其中,《中华文化及技能》这门课程与《留学生方案》稍有出入,《留学生方案》是《中华文化专题》。
(二)拓展课程的设置
我校的拓展课程整体结构与《留学生方案》一致,但每一类里可供选择的课程与《留学生方案》又稍有不同。关于汉语教学类,我校把《留学生方案》的《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这门课程根据语言各要素分解成3门课程:《汉语语音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同时,删去了《汉语技能教学》,并增设了《汉语教学研究方法》和《古代汉语》。关于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类,《留学生方案》是2门:《中华文化经典》、《中外文化比较》,我校还增设了2门:《中国思想史》、《国别与地域文化》。关于教育与教学管理类,《留学生方案》是3门:《外语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管理》、《国别汉语教学调查分析》,而我校则增设了《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三)训练课程的设置
《留学生方案》共有4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教学测试与评估设计》、《中华文化技艺与展示》。我校把《留学生方案》的第4门课程换成了《课型与教学技能训练》,因为核心课程里已有一门《中华文化及技能》。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我校留学生汉硕的课程设置对《留学生方案》所做的修改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个别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不同,如《中华文化及技能》这门课程,我校更偏重于文化技能的教学。二是个别课程的类别归属不同,如在《留学生方案》里,《汉语技能教学》属于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而我校实质上把这门课程移到训练课程中了。三是增加了一些课程,并细化了个别课程。那么,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些修改是否合理呢?从整个课程体系来看,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呢?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重汉语教学类课程,轻汉语知识类课程
在我校留学生汉硕的26门课程中,纯粹的汉语知识类课程只有3门(占12%),汉语教学类课程却有14门(占54%)。留学生们普遍反映,一个学期的《高级汉语》课根本不够,他们迫切希望有更多的汉语课程,以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这不难理解:一个母语就是汉语的教师若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仅仅依赖自身作为母语使用者的语言直觉,尚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何况我们的留学生呢?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毕业时连自己的发音、用词造句、书面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又谈何去教别人汉语?
(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课程设置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应尽量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从上文提供的数据来看,我校留学生汉硕的汉语教学类课程与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约为4.7∶1。教学类课程设置过多势必造成某些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门核心课程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讲语言要素教学,而拓展课程里又分别开设了《汉语语音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这是比较突出的交叉重复。
(三)部分课程的设置必要性不足
在对我校留学生汉硕与国内汉硕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在留学生汉硕的课程中,约有70%的课程与国内汉硕的课程相同或相近。我们认为,有的课程对于将要去海外执教的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留学生汉硕却未必如此。孟瑞森(2011)指出,留学生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中国教师相比,存在着天然的优势:留学生毕业后在其本国从事汉语教学不存在难以适应海外生活环境的问题,不存在因语言、文化、习俗的不通而产生的沟通问题;留学生更了解当地教育的政策、体系、规章制度等,而且他们自身有学习汉语的经历,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地的学生。因此,像《国别与地域文化》、《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这样的课程似乎更符合中国本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需要,对留学生汉硕来说,开设的必要性不大。此外,《国别汉语教学调查分析》也是如此。
四、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加大汉语知识类课程的比重
语言学知识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基础和依托,是语言要素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前提(田艳,2012)。因此,我们建议根据留学生汉硕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汉语知识类课程。比如把作为学位公共课程的《高级汉语》从目前的一个学期扩展到两个学期甚至三个学期,而且在教材内容及训练重点方面要逐渐向书面正式语体倾斜,要涵盖议论文、杂文、学术论文、散文随笔、文言文和书信尺牍等各种文体,强调学生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特征的掌握与运用,同时注重选文所含的丰富的文史底蕴。其次,针对这两年毕业生在撰写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完全不了解汉语学术论文的结构体例、行文方式,措辞口语化严重等,还可以考虑在第一学期增设一门《论文写作》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将要进行的学位论文开题和写作打基础。另外,由于我校每年都有部分留学生因为第二学期末的新HSK六级没有通过而拿不到汉办的奖学金,甚至不得不中途退学回国,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在预备课程中开设针对新HSK六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利于生源的稳定。
(二)调整部分课程的内容
首先,为避免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汉语语音及其教学》、《文字词汇及其教学》、《语法修辞及其教学》与学位核心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交叉重复,同时给学生打下更坚实的汉语基础,这三门拓展课程可以只讲授关于汉语语言要素的系统知识,把“教学”部分留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另外,由于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词汇”部分内容较多,而且根据学习的难易程度和留学生们的反馈意见,语音部分的课时可适当压缩,并把“文字”并入“语音”部分,形成《汉语语音及汉字概说》、《汉语词汇概说》、《汉语语法修辞概说》三门课程。
其次,学位核心课里的《中华文化及技能》宜按照《留学生方案》设成《中华文化专题》,本课程的目标是较系统全面地向留学生介绍中华文化,而文化技能的训练则可放到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类拓展课程里,开设诸如《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礼仪》、《中国舞蹈》等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文化技能教学时,我们是让国内汉硕和留学生汉硕合班上课,留学生们非常赞同这种做法,认为这样能增进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我们认为,像《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比较》等文化交流类课程也可以尝试这种做法,使教师、留学生、中国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从而让中外学生都能更深刻地理解异国文化及与本国文化的差异。
最后,《汉语语言学》这门课程,根据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课程说明”,会涉及“语用理论与语用分析、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汉语水平都还迫切需要提高的我校大部分留学生汉硕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可以考虑放入汉语教学类拓展课程里,供学有余力的留学生选修。
(三)删减部分课程
《国别与地域文化》、《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国别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这三门课程如前文所述,可以考虑删除。另外,既然要开设以汉语语言各要素为主题的汉语知识类课程,如《汉语语音及汉字概说》等,为避重复,原来的预备课程《现代汉语》可取消。至于《古代汉语》和《中国思想史》,《留学生方案》上并没有做要求,目前来看并无增设的必要,一是因为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对我校留学生汉硕来说,艰深难懂不好理解,二也考虑到留学生汉硕的学习期限只有两年,上课的时间最多一年半,课程安排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张。
总之,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面的广度、深度和研究能力的高低以及能否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罗尧成,2006)。除此之外,担任留学生汉硕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应该有全局观念,不仅要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有深刻地理解,也要明确所任教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任务,同时任课教师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特别是遇到某些内容可能有交叉重复的课程时,更应协商分配好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 参 考 文 献 ]
[1] 孟瑞森.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外国留学生培养[J].语文学刊,2011(7).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苏州大学 教学技能 江浙沪教学联盟
2015年4月24日,我很荣幸代表苏州大学参加由“江浙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联盟”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2015年“首届江浙沪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此次比赛,我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技能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重新审视的基础上深刻体会到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现状检视:需求与培养的相脱节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目前高校扩招现象十分普遍,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凸显出很多问题,其现状令人堪忧。
二、困境出路: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培养
(一)培养模式的创新
1、定位培养方案
2009年5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2、创新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应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转变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理念的应用性,处理好汉语本体知识的教授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汉语教学能力。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应当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培养,这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强化教学技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参加“2015年首届江浙沪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大赛”我准备了近二十天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教案的创新与修改以及课件的制作与完善。在文学院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创新自己的讲课思路,在一遍一遍的试讲中不断塑造自身的教学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参加比赛的只有我一个人,如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都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本专业的整体素质一定会有巨大飞跃。所以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当在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上下功夫。
1、在综合指导的基础上强化见习
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组成教学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前期主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也就是教学导师团队授课,学生观摩、见习。
2、用微格教学的方式来试讲
微格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前期见习阶段主要是观摩教学导师团队上课,后期试讲阶段主要是教学导师团队制定专题、安排学生试讲,以短时间微格教学的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得到试讲的机会,通过录像以及回看录像,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以实践为导向,拓宽实习渠道
通过见习与试讲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门道,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实习中不断历练,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目前苏州大学文学院选拔安排的实习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海外实习的四种途径:孔子学院志愿者、蔚山大学校际交流实习生、老挝苏州大学汉语教师、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汉语教师。一类是国内实习的三种途径: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教师、苏州市洪恩汉教中心汉语教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暑期项目助教。
四、结语
就我校来说,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在以实践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思路,完善见习、实习机制,建立海内外实习基地等策略,同时发挥江浙沪地区的教学资源优势,这对加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具有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办.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D].
[2]汪国胜.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2011,38(4):27―29.
[3]杨金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