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汉语大词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1篇

一、义项缺失

汉语中,大量多义词的存在是汉语经济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它丰富了词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词的内容。《汉语大词典》在这方面做得很完美,但仍有瑕疵,个别词条的义项存在缺失情况。现以文具类名物词的释义为例,取几条简要补正:

金不换(《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1115页):①谓事物极其宝贵,不能用金换取;②一种毛笔的名称;③药草名,即三七。

【按】“金不换”亦为“墨”的爱称。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六引《成老相墨经》:“丸墨日用之,一岁磨减半寸者,万金不换,然至难得。”后因此得名。人们对坚细耐用墨品的珍视由来已久,认为可以“万金不换”。然而以“万金不换”或“金不换”命名的这类最常见的墨,却成了廉价的低档货,大概是因为墨名也有雅俗之分,明清以来的很多制墨名家,常常用高雅生僻的词语来命名一些高档产品,而俚俗常见的则被用在低档墨上面。“金不换”三个字,一望而知其义,过于通俗,成了廉价墨的代名词。《大词典》当补此义项。

墨井(《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1140页):古指煤矿。

【按】“墨井”也指墨池。唐·王起《墨池赋》:“耻魏国之沉沉,徒开墨井;笑昆山之浩浩,空设瑶池。专其业者全其名,久其道者尽其美。譬彼濡翰,成兹色水。则知游艺之人,尽以墨池而为比。”由此可见,“墨井”就是“墨池”。因此,《大词典》当补此义项。

天波(《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1422页):①喻皇帝的恩泽。②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河。③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④从地面辐射至天空的无线电波。

【按】“天波”也是砚名。《说郛》卷十六引宋·杜绾《云林石诸》:“巩州旧名远军,西门寨石产深土中。一种色绿,一种绿而有纹,且为水波,断为研,颇湿润,发墨宜笔。其穴岁久颓塞,无复可采。先子顷有大圆研,赠东坡公,目之为天波。”自古文人墨客均有“痴砚”的嗜好,对砚情有独钟,藏砚、赏砚之风日盛。大文豪坡也不例外,他留下了不少关于砚的精辟论述及赞美砚的文字。这里提到了“天波”砚,“其穴岁久颓塞,无复可采”这一记载中也足以看出此砚的稀有程度。故此义项《大词典》当补。

靠手(《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786页):椅子边上的扶手。

【按】“靠手”亦称“竺秘阁”“无弦居士”。即书格。《事物异名录·文具部》:“靠手,竺秘阁,字可冯,号无弦居士。”宋·林洪《文房职方圆赞》将其列为十八学士之一,称“竺秘阁,字可冯,号无弦居士。”由此可见,“靠手”还是文房之物。此义项《大词典》当补。

二、别称缺失

《大词典》中除了存在义项缺失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个别词条的别称缺失问题。别称,指正式名称以外的名称。它与本称词(事物的原有通称)实质上是同义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很多别称是一些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中作一些文字游戏产生的,虽然有一些是矫揉造作,不利于词汇规范,但是也不能否定别称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称词的词汇意义和文化。《大词典》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词汇释义词典,应该将那些比较重要的别称词予以收录。现以文具类名物词的释义为例简要补正如下:

翰池(《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674页):指笔砚。

【按】“笔砚”又名“泓颖”,是砚与笔的雅称。毛颖为唐人韩愈寓言作品《毛颖传》中虚拟人物的姓名,分别暗指砚与笔。后人合称之为笔和砚。宋·陆游《书巢五咏·砚滴》:“夭禄舆辟邪,乃复参泓颖明·章懋《典谢木齐阁老书》:‘聊凭泓颖,以道区区。’”但是,在《大词典》中,无论“翰池”或者“笔砚”的解释中都没有“泓颖”这一别称,由此可见《大词典》对此别称的忽略,当补。

丹泥(《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682页):①丹元和泥丸的合称。②红色的印泥。

【按】“丹泥”又名“心红”,因以纯红色朱砂制成,故名。《六部成语·户部·裁减心红、纸张公费赈济穷龟注解》:“则将盐务衙门之印色,纸张办公费暂时裁减,以款赈济之。”文中标题的“裁减心红”与文中“衙门之印色”中的“印色”很显然是指“印泥”,将削减纸张和印泥的使用量作为削减开支以赈济穷人的一种手段。又明·沉榜《宛署杂记·各衙门》:“兵科:每年取心红,折价一两五分。”《六部成语·户部》“心红银”注:“心红,印肉也。”由此可见“心红”也是“印泥”的一种称呼。此别称《大词典》当补。

三、释义不当

《大词典》释义不当是极少数,这往往是因为编者对书证中例句字词解释错误而造成的,从而导致义例不符,释义不当。笔者在考究文具类名物词释义时,发现《大词典》对于“石液”的解释略有偏颇,具体体现在编者对该词条的释义与义项相关书证的意义略有不符。分析如下:

石液(《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121页):石油的别名。

【按】“石液”实为墨之一种,以点燃石油所熏之烟灰制成,始于宋代。《大词典》虽然引用了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中的文字,但是很明显当时的编者并未对其具体词义做细致的考究。那么我们重新看一下原文:“鄜延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此段文字可翻译为“鄜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我猜测它的烟可以利用,(就)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又黑又亮像漆一样,(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了。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名称,叫做“延川石液”的就是这东西了。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广泛流行,(不过)从我开始做它(罢了)。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显然,这里的“石液”不是指前面已经有了具体名称的“石油”,而是沈括以石油之烟制成的一种墨的名字,因此“石液”可以看做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第一种“产品”。故《大词典》对此词条的解释当订正。

四、词目补录

《汉语大词典》的收词原则是编纂者们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既要满足平常人日常查阅词语的要术,又要照顾学习科研对专业词汇的参考性查阅,因此,《汉语大词典》收词范围广而精,但由于工程量浩大,且技术水平有限,出现了一些词语缺失的情况。就文具类名词来说,个别通俗类或专业类的名物词缺少收录,现试以补录:

骨笔:骨制之笔。多用于书写经文。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皮纸、骨笔、木莱、山花”,《梵网经》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肇,书写佛戒。”

桐花墨:亦作“桐华烟”,亦称“桐煤”等,古代名墨,为书画家所珍爱,以取桐油所燃之烟产而制,故称。宋·何莲《春褚纪间·名桐烟如点漆》:“潭州胡景纯专取桐油烧烟,名桐油烟,其制甚坚薄,不为外饰以眩俗眼,大者不过数寸,小者圆如钱大,每磨研间,其光克鉴。书工宝之,以点目瞳子,如点漆云。”

生纸:未经加工装饰的纸。纸有生、熟之分始于唐代,达于今。唐·韩愈《与陈给事书》:“《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宋·卲博《闻见后录》:“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生纸非有丧故不用,退之与陈京书云《宋孟郊序》:‘用生纸写,言急于自解,不暇择耳。’”

牙筩:象牙制成的笔筒。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腊脂,盛以碧镂牙筩。”

锥刀:在竹木简上刻字之工具。始于先秦,达于汉。《左转》:“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书床:临帖习字用之文具,以染黑的绢,紧绷在长方形木床中,用笔蘸清水在绢上书写,既不伤笔,又省纸张。

镇纸:案头用具。因主要用以镇压书页或纸张,使勿移动,故名。古时多以筒、玉、竹石等为之,常作成禽兽鳞介诸形,因其形体或使用者情趣不同,具体名称亦有不同,如套子龟、金犀牛、小连城等。今仍沿用其称谓。宋·张磁《陆编修送月石砚屏》:“三山坊翁实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

砚滴:磨墨时滴水于砚之工具。最早为铜质,后为瓷质。其式样亦代有创新,汉代多为龟蛇形等动物形瓷制品。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砚滴穿池小,书衣种褚多。”

五、结语

《汉语大词典》在词目收录和释义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以今天的检索水平来看,其中存有微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对《汉语大词典》进行科学的订正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汉语大词典》才能适应时展,满足人们查阅使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2]华夫等.中国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3]许华.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J].社会科学辑刊,2009,(4).

[4]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以《现代汉语词典》S字条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

[5]崔泰勋.《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6]张泰.《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失误举证[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7]刘传鸿.《汉语大词典》误释辨正四则[J].语言研究,2007,(1).

[8]张静.尹湾汉简遣册名物词语札记——兼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之不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

[9]陈国华.《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商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10]郭芹纳.《汉语大词典》评略[J].古汉语研究,1996,(4).

[11]陈灿.《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补苴四则[J].古汉语研究,2007,(3).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俗通义 汉语大词典 书证晚出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汉语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新词新语。由于其口语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

《风俗通义》大约成书于公元194~204年间,由东汉著名学者应劭编撰,主要记述汉代的典章礼仪、社会习俗和传闻故事,兼具较高的文献学、史料学和语言学价值。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坚持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宗旨进行编撰的大型语文辞书,鉴于《风俗通义》的语料价值,给予其较大的关注。像“匡纠”“宠拔”“羸露”“荣羡”“昏晦”“鞭挞”等新生复音词,都被收入《汉语大词典》,并且引用《风俗通义》中的语句作为例证。但如果将《风俗通义》的词汇系统作为蓝本,与《汉语大词典》进行比勘,就会发现词典中存在词条漏收、书证滞后、义项缺失等诸多问题。笔者拟列举出《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的例证32条,以便为其修订提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1.平步

【平步】平常之举步。比喻轻易。唐白居易《浔阳岁晚寄八郎中庾三十三员外》诗:“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928页)

《风俗通义・皇霸》:“秦兵平步入临,民无敢格者。”

2.启蒙

【启蒙】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渺,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 (《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397页)

《风俗通义・皇霸》:“且有强兵良谋,杂袭继踵,每辄挫衄,亦足以祛蔽启蒙矣。”

3.探策

【探策】求签。三国魏曹植《驱车篇》:“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第721页)

《风俗通义・正失》:“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到读曰八十,其后果用耆长。”

4.咨问

【咨问】咨询;请教。《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后生好事者,亦咨问所疑焉。”(《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345页)

《风俗通义・正失》:“咨问长老贤通上泰山者云,谓玺处刻石文昧难知也。”

5.识视

【识视】辨认。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因伏伺,见凫,举罗张之,但得一双舄。使尚书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425页)

《风俗通义・正失》:“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6.候望

【候望】占候观察(星象时气)。清龚自珍《平均篇》:“岁终,太师执律而告声;月终,太史候望而告气。”(《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1505页)

《风俗通义・正失》:“太史候望,叶君在上西门上,遂以占星辰,省察气祥。”

7.殒落

【殒落】死亡。《宋书・王弘传》:“盛业不究,相系殒落,永怀伤叹,痛恨无已。”宋叶适《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不十年,相继殒落。”(《汉语大词典》第五卷第175页)

《风俗通义・正失》:“羲、神农、黄帝、尧、舜殒落,文王葬毕,孔子葬鲁城之北,独不爱其死乎?”

8.费损

【费损】耗费,耗损。《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然今之小人,好说秦汉之奢靡以汤圣心,求取亡国不度之器,劳役费损,以伤德政。”(《汉语大词典》第十卷第176页)

《风俗通义・正失》:“转输骆驿,费损虚耗。”

9.辨博

【辨博】指学识广博。辨,通“辩”。清王士G《池北偶谈・谈艺八・名媛诗》:“周婴、方叔极称辨博。”(《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496页)

《风俗通义・正失》:“淮南王安天资辨博,善为文辞。”

10.武吏

【武吏】指军职官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薛能》:“(薛能)资于傲忽,又多佻轻忤世。及为藩镇,每易武吏。”(《汉语大词典》第五卷第340页)

《风俗通义・正失》:“九江多虎,百姓苦之。前将募民捕取,武吏以除赋课。”

11.嘉异

【嘉异】特别赞美。唐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陇西县开国男李公墓志铭序》:“有女道士谢氏,白昼上升,优诏嘉异,州闾咏叹。”(《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478页)

《风俗通义・愆礼》:“为侍御史,与长乐少府黄琼共佐清河王事,文书n成,甚嘉异之。”

12.恩故

【恩故】犹“恩旧”。《明史・刘台传》:“瀚(张瀚)生平无善状……官缺必请命居正,所指授者,非楚人亲戚知识,则亲戚所援引也;非宦楚受恩私故,则恩故之党助也。”参见“恩旧”。(《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495页)

《风俗通义・愆礼》:“今与黄有恩故矣,孝子寝伏苫块。”

13.朝拜

【朝拜】谓礼拜神佛祖先。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今故赉尔B石澡灌,手巾为副,可以登斋朝拜,出入盥漱。”(《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第1319页)

《风俗通义・愆礼》:“伯卧床上,敬寝下小榻,言:‘常恐清旦朝拜。’”

14.劝课

【劝课】鼓励与督责。《后汉书・卓茂传》:“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828页)

《风俗通义・过誉》:“班诏劝课,早朝旰食。”

15.才操

【才操】才能操守。《南齐书・文学传・卞彬》:“彬才操不群,文多指刺。”(《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305页)

《风俗通义・过誉》:“辽叔长子名旧,才操卤钝。”

16.悼亡

【悼亡】悼念亡者。晋潘岳因妻死,作《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南朝宋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594页)

《风俗通义・过誉》:“此言谨终悼亡,不说子弟当见宠拔也。”

17.蓬门

【蓬门】以蓬草为门。指贫寒之家。《宋书・袁传》:“纡金拖玉,改观蓬门。”(《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511页)

《风俗通义・十反》:“孟献高宇以美室,原宪蓬门而株楹。”

18.慰劳

【慰劳】慰问犒劳;慰安问候。《后汉书・西域传序》:“敦煌孤危,远来告急,复不辅助,内无以慰劳吏民,外无以威示百蛮。”(《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701页)

《风俗通义・十反》:“向遇中宗、永平之政,救罪不暇,何慰劳之有?”

19.却扫

【却扫】亦作“却埽”“却扫”。不再扫径迎客。谓闭门谢客。三国魏王粲《寡妇赋》:“阖门兮却扫,幽处兮高堂。”(《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543页)

《风俗通义・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20.增饰

【增饰】增补修饰。三国魏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日曜月明。”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台卑囿小,无所增饰。”(《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1224页)

《风俗通义・声音》:“武帝始定郊祀,巡省告封,乐官多所增饰,然非雅正,故继其条畅曰声音也。”

21.穷迫

【穷迫】穷困窘迫。《后汉书・西羌传・滇良》:“迷唐穷迫,率其精强大战。” (《汉语大词典》第八卷第463页)

《风俗通・声音》:“操者,言遇遭害,困厄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义,不惧不慑,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

22.羌笛

【羌笛】古代的管乐器。长二尺四寸,三孔或四孔。因出于羌中,故名。唐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158页)

《风俗通义・声音》:“长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

23.惭悔

【惭悔】亦作“惭悔”。羞愧后悔。《后汉书・鲁恭传》:“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703页)

《风俗通义・穷通》:“玉都惭悔自绝。”

24.忧怖

【忧怖】忧愁害怕。《后汉书・袁绍传》:“闻魏郡兵反……坐中客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而啼泣。”(《汉语大词典》第七卷第687页)

《风俗通义・穷通》:“吉凶不讳,忧怖交心,间粗作备具。”

25.衅洁

【衅洁】古人为祓除秽恶,涂香于身而后入浴以示洁。清王筠《友E说》:“《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言人解疗生疾之时,故于水上衅洁之也。”(《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761页)

《风俗通义・祀典》:“疗生疾之时,故于水上衅洁之也。”

26.备置

【备置】设置。《后汉书・班彪传上》:“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1595页)

《风俗通义・怪神》:“商人次第为之,立服带绶,备置官属。”

27.拒逆

【拒逆】违抗。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俄见一人……敕行酒,笑云:‘仆有小女,颇聪明,欲以给君箕。’此人知神,不敢拒逆。”(《汉语大词典》第六卷第363页)

《风俗通义・怪神》:“巫祝赋敛受谢,民畏其口,惧被祟,不敢拒逆。”

28.晓谕

【晓谕】同“晓喻”。《魏书・穆泰传》:“焕晓谕逆徒,示以祸福,于是凶党离心,莫为之用。”(《汉语大词典》第五卷第835页)

《风俗通义・怪神》:“遂移书属县,晓谕百姓:‘民不得有出门之祀。’”

29.啖食

【啖食】吃;吞食。唐李白《古风》之一:“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汉语大词典》第三卷第392页)

《风俗通义・怪神》:“古事既察,且复以今验之。人相啖食,甚于畜生。”

30.婢使

【婢使】婢妾;使女。《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进军界桥”。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帝《典略》:“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汉语大词典》第四卷第372页)

《风俗通义・怪神》:“妇女婢使悉亡其镜。”

31.才决

【才决】才智、决断。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北部督邮西平到百夷,年三十许,大有才决。”(《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301页)

《风俗通义・怪神》:“北部督邮西平郅伯夷年三十所,大有才决,长沙太守郅君章孙也。”

32.逆格

【逆格】犹迎击。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叔高)见白头公,可长四五尺,突出,往赴叔高,高以刀逆格之。”(《汉语大词典》第十卷第829页)

《风俗通义・怪神》:“白头公可长四五尺,忽出往赴叔高,高乃逆格之,凡杀四头。”

正如张鹏丽、陈明富在《<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举隅及大型词典编纂的思考》一文中所言,书证滞后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它“会给断代研究、汉语史的研究以及文献的研究等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语言文字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于电子文献检索软件和大型语料库”,努力提升自身的字典辞书编纂水平。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人文学科(基础教育)复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SJGLX36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2][汉]应劭撰,赵泓译注.风俗通义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

版社,1998.

[3]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二十五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5]林鹤韵.《风俗通义》述评与文献学价值初探[D].上海:复旦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张鹏丽,陈明富.《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举隅及大型词典编纂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 汉代 敦煌汉简 《汉语大词典》

两汉简帛文献中多见新词新义,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及大型历史语文辞书编撰有重要价值,我们曾对张家山汉简和敦煌悬泉汉简的词汇作过初步探讨。本文对敦煌汉简的词汇略作讨论。一是探讨敦煌汉简中为《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目,二是补充见于敦煌汉简而《汉语大词典》未收的义项,三是依据敦煌汉简提前《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的时代。工作用书据199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礽蘘等所著《敦煌汉简释文》。

【附城】爵位的一级。与关内侯同等。

(1)车师前附城诩行侯事,诩兄子外亡,朔当代。(84)

(2)始建国天凤囗年正月丁己朔丁丑,戊部将军、纯据里附城。(99)

《汉书·王莽传》:“臣请诸将帅当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于是封者高为侯、伯,次为子、男,当赐爵关内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数百人。”又“业以省费为功,赐爵附城。”《翟方进传》:“还,封谭为明告里附城。”

【赋钱】税钱。

(3)出赋钱四百五十六。(693)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过晚。传世文献中汉代已见。如《汉书·成帝纪》:“减天下赋钱,算四十。”

【干治】治理。

(4)足以相当,所谓惠而不费,故敢白。即于法令不可,亦不足以干治。(168)

干,有治理之义。《公羊传·隐公元年》:“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干国而反之桓。”何休注:“干,治也。”干、治同义连用。《汉语大词典》收录此词,释为“谓干练而有治才”,始见书证引《宋史·刘综传》:“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谓干练而有治才”的义项当由“治理”转喻而来。

【】同恭奴,即匈奴。汉简中“”出现频次远高于“恭奴”。《汉语大词典》收录“恭奴”。

(5)今已与鄯善不和,则中国之大利也。(66)

(6)暴深人民,素惠,尚隐匿深山危谷。(73)

(7)南将军焦抪乘其力,子男皆死。今恭奴言鄯善反我,鄯善(114)

匈奴称“恭奴”,系王莽时所改。《汉书·匈奴传下》:“天凤二年……咸等至,多遗单于金珍,因谕说改其号,号匈奴曰‘恭奴’,单于曰‘善于’,赐印绶。”王莽之后,“恭(共)奴”改回“匈奴”,沿用至今。

【饥餧】饥饿。

(8)粮食孚尽,吏士饥餧,马畜物故什五,人以食为命,兵。(135)

(9)促信第一辈兵天灭,往令戊部,吏士饥餧,复处千里,艰水草。(148)

《说文·食部》:“饥,榖不熟为饥。”“餧,饥也。”《晏子春秋·外篇上八》:“(景公)谓晏子曰:‘此何为而死?’晏子对曰:‘此餧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甚矣!’”饥、餧义同。餧,同“馁”。”《左传·桓公六年》:“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陆德明释文:“馁,饿也。”《汉语大词典》收录了“馁饥”,释为“饥饿”。

【日食】指吃上半天饭的时候。古人一天吃两顿饭,上半天叫“日食”,下半天叫“餔时”。

(10)己未,卒齐候,平旦时,表一通。日食时,表一通。日餔时,表一通。(1385)

(11)晨时,鼓一通。/日食时,表一通。/日中时,表一通。/(2262)

《汉语大词典》此条列两个义项:①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地球上来,这种现象叫日食;②每天的饮食。亦泛指日常生活。未收“吃上半天饭的时候”这个义项。此义在汉代的传世文献中亦见。如《汉书·淮南王传》:“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又献颂及赋。”

【澹养】即赡养,供给生活所需。

(12)橐佗持食救吏士命,以一郡力,足以澹养数十人。(124)

澹,古“赡”字,满足、供给。《荀子·王制》:“物不能澹则必争。”《汉书·食货志上》:“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颜师古注:“澹,古赡字也。澹,给也。”

【实时】即时、即刻。

(13)八月丁亥日中时,使范次子男实时付赵。(533A)

(14)王忘实时行,付远望卒肊明。(1865)

传世文献亦见用例。《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宫人盗者,实时首服。”清代尚见用例。如王梦吉《济公全传》第五十六回:“一边说,一边跑,刚到面前一个水坑,‘扑鸣’落下水去,冒了两冒,实时身死。”

【黍米】黍子碾成的米。

(15)黍米二斛,酱二斗。(246)黍米一石 。(574)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曲并酒》:“(粟米酒)贫薄之家,所宜用之。黍米贵而难得故也。”晚。汉代帛书中也见用例。如《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美黍米三斗,炊之。”

【忧累】犹祸患、祸害。

(16)苟当事宜,此所谓权也。然则不澹,饥饿并至,必且为忧累。(171)

忧,有“祸患”之义。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平王往而大惊曰:‘宛何等也?’无忌曰:‘殆且有篡杀之忧,王急去之。’”累,有“累赘”之义。《战国策·秦策一》:“此国累也。”忧、累类义连用,为“祸患、祸害”等义。汉代传世文献中亦见其例。如《说苑·敬慎》:“接刃流血,伏尸暴骸,糜烂国家,十有余年,卒丧其师众,祸及大夫,忧累后世,故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汉书·赵充国传》:“臣恐国家忧累,由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

【隧长】隧为西北特有的边防基层哨所。隧长,一隧之长。汉代边塞候望系统一般分都尉、候官、部、隧四级,隧长为最基层吏员,月奉六百钱,下有戍卒三、四人,主一隧之徼迹候望。

(17)隧长,效谷闲田常利里,上牛康年三十五 。(25)

(18)都步昌候史尹钦、隧长张博,受就人敦煌高昌里滑护,字君房。(282)

【毋(无)恙】汉简中习见的问候语。“恙”的“疾病”义已十分虚化。

(19)君孟足下毋恙,为官事传诏书。(707)

(20)伏地再拜请:稚公足下善毋恙,良善,苦官事。春气可欲,愿杂……(933)

(21)释少君足下,善毋恙,甚苦事。1963A)

(22)少公夫人足下,善毋恙。(1965A)

(23)公包卿,执事无恙,起居舍中, (503B)

“无恙”在传世文献中亦有所见,但“恙”所指具体,或问询疾病,或指称忧患等。如《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史记·外戚世家》:“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

【行者】犹使者。

(24)恙。年再拜。幸甚幸甚。行者中公记进羹子和,进书夫人足下。(1962B)

“行”有“行走”之义。《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春秋战国时期,有“行人”之官。如《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行者”犹“使者”之义盖由此而来。《汉语大词典》此条列了5个义项,未及此义。

【严诃】同“严苛”。严厉苛刻。

(25)赏署罚,明搷抚。赋粮食,严诃。(200)

(26)诃,大声斥责、责骂。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唯与诃,其相去几何?”

【颁赏】犹赏赐。多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将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

(27)且一月斩下三千九百一十五级,功效已著,颁赏不足,宜勉李一身,谨请。(81)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清沈初《西清笔记·纪典故》:“上书房亦与颁赏,而不进帖子。”过晚。传世文献用例如《梁书·侯景传》:“又启求锦万匹,为军人袍,领军朱异议以御府锦署止充颁赏远近,不容以供边城戎服,请送青布以给之。”

【病狂】犹发疯病。

(28)趋走病狂,疵疕灾伤。(2098)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二·四贤从祀》:“东光病狂,衣红衣,跣足,唱曲入朝。”过晚。传世文献中用例如《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五:“遣使往问降状,伊邪莫演曰:‘我病狂,妄言耳。’”《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九:“因举旧有人作仁人之安宅赋一联云:‘智者反之,若去国念田园之乐;众人自弃,如病狂昧宫室之安。’”

【车子】驾车的人。

(29)三月六日,第十三车子杨闳,取给橐佗一,牛一头。(370)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北史·高闾传》:“闾早孤,少好学,博综经史,下笔成章。少为车子,送租至平城,修刺诣崔浩。”过晚。

【驰行】疾行。

(30)仓亭隧长周通成在所。候长、候史马驰行。(1065B)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明《英烈传》第十四回:“兵贵神速,乘此顺风明月驰行,猝然而至,彼此措手不及。”过晚。两汉传世文献中已见。如《史记·齐太公世家》:“已而载温车中驰行。”

【承书】犹遵命、奉命。汉简中的习惯用法。常与“从事”连言,作“承书从事”,义同奉命行事。

(31)三月癸酉,大煎都候婴国,下厌胡守士吏方,承书从事,下当用。(1580)

(32)三月辛未,敦煌太守常乐、长史布驰、丞贤,下守候、城、部都尉临部官,承书从事,下当用者,如诏书。(1755A)

【鉏治】剪除;整治。

(33)天田不耕画,不鉏治。(1552)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宋沈辽《伯少卿埋铭》:“民顽,悍吏多为奸,公至逾年,峻法鉏治。”过晚。传世文献中晋时已见。如《三国志·魏书·颜斐传》十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闲鉏治。”

【非任】不称职,不称职之人。

(34)使者愚顿,过备非任,获弥命,奏使尊宠,以误。(59)

(35)以职趗擢备非任。(152)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后汉书·冯衍传上》:“将军所杖,必须良才,宜改易非任,更选贤能。”孤例且晚。

【粪土臣】自谦之词。

(36)使西域大使、五威左率、都尉、粪士臣ㄙ稽首再拜上书。(117/118/146)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晋书·礼志下》:“前太尉参军、都乡侯粪土臣何琦稽首顿首,再拜承诏。”晚。传世文献中晋时已见,如《三国志·魏书二》:“谨拜章陈情,使行相国永寿少腹粪土臣毛宗奏,并上玺绶。”

【移檄】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

(37)十一月乙已,玉门关候延寿、丞待,谓候长等,写移檄到。(764)

(38)神爵二年二月丁丑朔庚寅,士吏义敢言之。官移檄曰:王夫人自言,当责威严隧。(1161)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相如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晚。汉代传世文献中亦见。如《汉书·翟方进列传》:“义自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以东平王傅苏隆为丞相,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移檄郡国,言莽鸩杀孝平皇帝,矫摄尊号,天子已立,共行天罚。”

【移转】转移。

(39)及当负,故今移转牛 (1167)

(40)不移转牛,凡三百廿九枚,见二百枚,不付(1168)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后汉书·赵温传》:“上命不行,威泽日损,而复欲移转乘舆,更幸非所。”晚。

【愚顿】犹愚钝。

(41)使者愚顿,过备非任,获弥命,奏使尊宠,以误。(59)

(42)臣伏白:念天姓愚顿,未有以结诚达信。(970)

《汉语大词典》始见书证引《魏书·刘文晔传》:“臣愚顿理极,再见无期,陛下既垂慈泽,愿敕有司,特赐矜理。”孤证且晚。

【越塞】越过要塞。

(43)塞曹言:守候长赵嘉劾亡卒杨丰兰越塞,移龙勒。 (518)

(44)东西迁界,毋击人民越塞其日出入者。(1279)

《张家山汉简》亦见其例。《二年律令》:“越塞,斩左止(趾)为城旦;吏卒主者弗得,赎耐。”(488)此行为后成为一种罪名。《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出入盈五日不反(返),伍人弗言将吏,将吏弗劾,皆以越塞令论之。”(495)传世文献亦有用例。如《三国志·魏书》:“促敕轨,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

【战利】战争的优势。汉简中“战利”均与“天时”并言。

(45)诚恐误天时,失战利,不敢入塞,从报鄣。(52)

(46)逆虏无党,必易殄灭,恐误天时战利,诣塞。(96)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两汉简帛词汇研究”,项目批准号[2011SK335zd]。)

参考文献:

[1]曹小云.张家山汉墓竹简《二月律令》的语料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8,(3):80-84.

[2]曹小云.试论敦煌悬泉汉简在汉代词汇史研究上的语料价值[J].汉语史学报(第七辑),2007,262-271.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宣城方言 硬证 《汉语大词典》

目前的宣城方言中,“硬证”指的是“有力的人证或物证”。例如“没有硬证,你这是血口喷人;空口无凭,拿出硬证;要硬证还不容易,大伙一起瞧瞧去”。

“硬证”这种用法在明清白话作品中用例也着实不少。例如:

(1)喜得佛爷爷当日度化弟子,写得有个“佛”字在弟子处,却才得这一硬证。(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十四回)

(2)见都监娘子一面劝他,又一面说硬证的话,没奈何,只得应承了。(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七回)

(3)日间分明是你掷银调戏,二妇喊骂才出,是晚被劫,并未去财,况有手帕硬证。(安遇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卷九)

(4)夏鼎见铜匠走了,便道:“你说出首,有何凭据?王象荩道:‘这二百钱就是刚帮硬证。’”(李海观《歧路灯》第七十六回)

(5)惟有北侠打劫一事真假难辨,须叫此人到案作个硬证,这厮方能服输。(石玉昆《七侠五义》第七十七回)

(6)叫别人想不到这一宗大事,却用个小孩子作个硬证,此事方是千真万确,的确无疑的。(第七十九回)

(7)署事官连忙打开验明,依然封好妥当,立刻备了黄亭子请了御冠,因郭氏是个要犯硬证,故此将他一同解京。(第八十三回)

(8)这蓝骁倒要严加防范,好好看守,将来是襄阳的硬证。(第九十九回)

姚美玲(2012)指出,晋南方言中“硬证”表示“强有力的人证和物证”,在永济、临猗方言中可以找到例证。例如:这事情就不要说了,干帮硬证,翻不了案了;打官司没硬证,肯定赢不了。与此同时,作者举出近代汉语中“硬证”此义项的诸多用例,旨在说明《大词典》对该义项的失收,应当补充。笔者对所举材料进行分析认为,“硬证”释为“有力的人证或物证”更为准确。

我们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硬证”的此义项,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和日常的写作中。例如:

(9)他在青年时代,大胆地向先生借抄《红楼梦》孤本,与哥哥二人赶抄下来,使这件罕世之宝,提前面世贡献社会几十年,成为他“新证”中的硬证。(《华西都市报》2012年6月1日)

(10)根据媒体报道和有关信息,西高穴大墓还没有进行发掘,似乎就为墓主定了调,即曹操墓。文物考古专业上有这样的知识吗?是什么硬证使考古发掘人员“底气十足”地认定这个大墓是曹操墓呢?(《燕赵都市报》2010年9月17日)

(11)如果的考据尚无硬证,那么有一点似可肯定,那就是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非常密切。(凤凰网读书《评纯粹文人小说〈金瓶梅〉》,2010年4月22日)

(12)软件方面,也需要拿得出硬证。圣庭苑实施了全面顾客管理,拿到了ISO9000质量方面和ISO14000环保方面的硬证。这些硬证是对圣庭苑服务质量的认可和说明。(世界经理人网,2007年8月10日)

因此,我们认为《汉语大词典》“硬证”应在“①捏造证词,一口咬定,诬陷别人。②指提供伪证的人”之外再增加一个“有力的人证或物证”义项。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2]姚美玲.《汉语大词典》释义商补——以“擘画”“搂搜”“索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5篇

【关键词】《喻世明言》;疑难词;考释

《喻世明言》是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由明冯梦龙纂辑。它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三言”中的第一种。《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全称《全像古今小说》。共有作品40篇,为宋元明话本小说。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喻世明言》的语言以白话为主,通俗易懂,辞句多俚俗。

但笔者在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喻世明言》时,发现有些词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未收录此词,或者未收录该义项,所收之义不符合句意。于是笔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释。

一、《喻世明言》中《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词

[丑咤]

1.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咤。(卷四)

按:丑咤,同“丑姹”。本指丑恶,这里指丑事。“丑”是“”的今字,《说文解字》(下称《说文》)一八九上“鬼”部:“,可恶也。”指丑恶的意思。“咤”,《康熙字典》:“陟嫁切,音。”“咤”,知母鱼部;“”,知母铎韵。“咤”和“”是一声之转。“姹”是“”的异体字。《汉语大词典》:“丑姹,丑陋怪异。明无名氏第三折:‘真乃是蠢鲁之物,丑姹之形。’周贻白注:‘丑姹,丑怪。’”“丑咤”与“丑姹”同音替代。《大词典》中并未收录此词。

[偏祜]

1.吾儿速与昭雪,不可偏祜,使他怨望。(卷十八)

按:偏祜,偏私袒佑。“祜”应为“佑”。“南阳宛人朱佑。”李贤曰:“东观记‘佑’作‘福’,避安帝讳。”《后汉书集解》曰:“刘曰:‘案注引东观记安帝讳,则此人当名祜,前后皆误矣。’王先谦曰:考异云范书、袁纪祜皆作佑,东观记皆作福,避安帝讳。《说文》祜字无解,云上讳。然则祜名当作示旁古,古今之古,不当作左右之右也。案考异说至晰,今刊范书仍作佑,以存其真。”《通鉴》径改佑作祜。(《后汉光武皇帝纪卷第一》)“祜”“佑”由于形体相近,被误用。《说文》:“佑,助也。”偏佑,即偏袒一方,保护、保佑这一方。明《前七国孙庞演义・第二十回》:“哪知正道天偏佑,堪笑猖狂废没棺。”《大词典》未收录“偏祜”“偏佑(佑)”。

[僭扳]

1.小人是一介村农,怎敢僭扳贵宦?(卷四十)

按:僭扳,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说文解字》一六六上“人”部:“僭,假也。”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古者谓下行上制曰僭。”《大词典》:“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僭,有下级超越本分,假冒上级之意。扳,同“攀”(见“牵扳”),《大词典》:“攀,依附,拉拢。”地位低的人依附拉拢地位高的人。《大词典》并未收录此词。

[呼么喝六]

1.见老子病势沉重,料是不起,便呼么喝六,打童骂仆。(卷十)

2.料得家乡已远,就做出嘴脸来,呼么喝六。(卷四十)

按:呼么喝六,同“呼幺喝六”,高声喧嚷。《韵会》:“么,俗幺字。”

“么”是“幺”的俗体字。”《大词典》未收录此词。

二、《喻世明言》中《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义项

[牵扳]

1.《喻世明言》第二卷:“莫说是假的,就是真的,也使不得,枉做了一世牵扳的话柄。”

按:牵扳,同“牵攀”,牵缠。《大词典》:“牵扳,攀登。”此义项并不符合句意。扳,帮母寒部;攀,滂母寒部。两字都是唇音,同属于寒部。《庄子集释卷・四中》:【疏】人无害物之心,物无畏人之虑。故山禽野兽,可羁系而遨游;鸟鹊巢窠,可攀援而窥望也。【释文】“攀”本又作扳,普班反。《康熙字典》:扳,又《唐韵》普班切,《集韵》披班切,与攀同。“牵扳”即可作为“牵攀”解。《大词典》:“牵攀,犹牵缠。”《古今奇观》中,也收录了“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古今奇观》第三卷:“莫说是假的,就是真的也使不得,枉做了一世牵攀的话柄。”“牵扳”与“牵攀”同音替代。

在《汉籍》中,“牵扳”还出现在其它明代文献里:

①“我若听你扯破子个面皮。你就要从头至尾捉我来牵扳。”(《情经》)

②“我苦听你扯破子个面皮,你就要从头至尾捉我来牵扳。”(《明清民歌时调集・山歌》)

“牵扳”同“牵攀”,是一个俗语词,作“牵缠”解。《大词典》并未收录此义项。

[师弟]

1.我有个师弟,是平江府人,姓赵,名正。(卷三十六)

2.宋四公抬头看时,不是别人,便是他师弟赵正。宋四公人面前,不敢师父师弟厮叫,只道:“官人少坐。”(同上)

3.我与你一封书,去见个人,也是我师弟。(同上)

4.师父信上贤师弟二郎、二娘子:别后安乐否?(同上)

5.小人访得他是郑州宋四公的师弟,若拿得宋四,便有了赵正。(同上)

按:师弟,徒弟。在《喻世明言・卷三十六》中,宋四公是赵正的“师父”,却称赵正“师弟”,宋四公和赵正到底是什么关系?通过《汉籍》检索,《喻世明言》中,“师弟”出现10次,其中4例指与“师兄”相对,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晚于自己的人。而此义项与上诉6例句意不符。“宋四公也怪前番王七殿直领人来拿他,又怪马观察当官禀出赵正是他徒弟。”可知,赵正是宋四公的徒弟。“师弟”,与“师父”相对,指徒弟。《大词典》中并未收录此义项。

[大惊小怪]

1.史弘肇大惊小怪,走出灶前,掇那锅子在地上。(卷十五)

2.行至市中,只见食店前一个官人,坐在店前大惊小怪,呼左右教打碎这食店。(同上)

3.只等开门,一拥而入,在厅上大惊小怪,高声发话。(卷四十)

按:大喊大叫,意同“大呼小叫”。《大词典》:“大惊小怪,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慌张或诧异。”此义项与句意并不贴切。在卷十五中,“这史弘肇却走去营门前卖糜王公处,说道:‘大伯,我欠了店上酒钱,没得还。你今夜留门,我来偷你锅子。’王公只当做耍话,归去和那大姆子说:‘世界上不曾见这般好笑,史憨儿今夜要来偷我锅子,先来说,教我留门。’大姆子见说,也笑。当夜二更三点前后,史弘肇真个来推大门。力气大,推折了门闩。走入来,两口老的听得。大姆子道:‘且看他怎地?’史弘肇大惊小怪,走出灶前,掇那锅子在地上,道:‘若还破后,难折还他酒钱。’”由此可知,史弘肇并不是到王公家偷东西时慌张或诧异,而是到了那里后大喊大叫。卷四十这一例也可以说明,用在此处的“大惊小怪”并非是对不足为奇的事物过分慌张或诧异,而是到了厅上大喊大叫。“大呼小叫”在元朝就已出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甚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但在冯梦龙的“三言”里,只在《醒世恒言》里出现了1例表示大喊大叫,其余用“大惊小怪”来表达。《大词典》缺此义项。

《喻世明言》与《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所搜集的一百二十部话本小说,赫然矗立起一座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代表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境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文学价值外和语言价值一直是学者研究的对象。笔者对《喻世明言》中的8个疑难词进行了一系列考释,由于时间、材料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对其中有些词的考释仍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梦龙.喻世明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冯梦龙.喻世明言[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佛教成语 源流 考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110-115

汉语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佛教文献。朱瑞玟先生在《佛教成语》中指出:“在璀璨夺目的汉语成语群中,有500余条与佛教有关。”[1]p3足见佛教文献对汉语成语的影响。经笔者考查,源自佛教的成语数量还不止于此。这些源于佛教文献的成语,如果不明语源,甚至以流为源,就可能导致误释成语本义,不能反映汉语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等大型辞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汉语成语数量大、牵涉广,顾此失彼之蔽在所难免,这些辞书仍存在一些语不及源、释义未周等问题。结合佛教文献来追溯佛教成语的源头,能够为辞书的编撰或修订提供最早的成语来源,对于辞书义项的设立尤其是本义的设立及释义提供可靠的语料佐证,为理清成语意义的源流演变奠定基础。文章基于《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等大型辞书的收录情况,结合佛教文献及中土文献,对“半路出家”等六条成语进行语义源流考辨。

【半路出家】

《汉语大词典》“半路出家”条释义作“谓成年后才去做和尚、尼姑。比喻中途改业,不是科班出身。”最早书证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2]《辞源》最早书证同《汉语大词典》[3]p0415。《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释义作“年纪比较大了才去当和尚和尼姑”。书证引《警世通言》——140:“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又“后多用来比喻中途改行从事某种工作,表示不是本行出生”,引例最早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5]p0032

按:此语《辞海》未录,上述诸辞书所引最早项书证均为《京本通俗小说》①,较迟。考佛教文献,东晋时代有“外道出家”一语,亦作“异道出家”。“外道出家”指本非佛教信徒后改信佛教之义,义即“半路出家”,当为“半路出家”的较早来源,“半路出家”是“外道出家”之汉化形式。如: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2:“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有诸外道出家来问汝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如是问者,云何答乎?”’”(02,12b)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2《明咒品》:“释提桓因作是念:‘是诸外道出家百人,欲求佛短,来向佛所。我从佛所受般若波罗蜜,今当诵念。是诸外道来至佛所,或能断说般若波罗蜜。’”(08,543c)

后秦释僧肇《注维摩诘经》卷1《佛国品水》:“一五欲爱,二法爱。外道出家能断欲爱不断法爱,故情有所执。”(38,328a)

东晋法显译《佛说大般泥洹经》卷5《月喻品》:“又作异想,或谓声闻或谓缘觉,或谓种种异道出家,或谓如来为我兴世,然其如来法身真实无有变异,为众生故以方便身,现种种相如良药树。”(12,890c)

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21:“佛在王舍城,有比丘与异道出家,有小因缘与师鬪诤,不舍戒还本异道。”(23,153c)

上所引书证中“外道”或“异道”均指“于佛教外立道者”而言,佛教称佛教以外的教派(如儒家、道教)为“外道”,故“外道出家”指本非佛教信徒后改信佛教之义,含义即“半路出家”。据上辞书所释,成语“半路出家”指“中途改行,另谋他途(即放弃现所从事的行业,改做其他)”之义,与“外道出家(异道出家)”语义相通,可见“外道(异道)”与“半路”义亦相似。

此外,《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对““半路出家””之释义亦值商榷。可以其引例来分析: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警世通言》:“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

上例意谓因读书难成气候而改做生意,很明显“半路上出家”指“中途改业”之义,怎么也看不出成年或年纪大之义来。至于下例,我们可以通过原文来分析,原文如下:

那老尼姑道:“奶奶暂住几日不妨,却不敢久留,恐怕强人访知,彼此有损。”说犹未毕,郑夫人腹痛,一阵紧一阵。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晓得些道儿,问道:“奶奶这痛阵,到像要分娩一般?”郑夫人道:“实不相瞒,奴家怀九个月孕,因昨夜走急了路,肚疼,只怕是分娩了。”老尼道:“奶奶莫怪我说,这里是佛地,不可污秽。奶奶可在别处去,不敢相留。”

从上下文来看,“半路出家”是指老尼原来也许婚嫁并怀孕过,只是后来因某种原因而出家罢了。所以对郑夫人之腹痛深有体会和了解,一看便知是分娩之兆。也无所谓年纪大小之问题。《辞源》该条单列义项释作“比喻中途改行”是很准确的。[3]p0415

需要说明的是,该成语虽源于佛教,但佛教文献未见定型用例。考佛教文献,“外道出家”自东晋始,各个时期均较常用,在《大正藏》共见289例,但始终未见“半路出家”,可见“半路出家”乃是“外道出家”之汉化形式。大致在元明时期,才在中土文献出现“半路出家”这一定型形式。此外,从词义发展的角度来看,“半路出家”是“外道出家”语义的泛化。后来,凡中途改行者,均可称“半路出家”,表义上几乎没有佛教文化色彩了,其语源则可上溯至东晋时代佛教文献。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学东渐 风琴 探源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56-01

引言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历时300多年,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正要开始迅速发展,而中国这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有所触动,传教士在传播天主教教义的同时,也大量传入西方的科学技术。《远西奇器图说》是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前一时期出现的著作,是由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口译、王徵笔述绘图,发行于1627年。该书是第一部系统地以中文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

一、“风琴”释义及探源

西学东渐中的早期洋学著作,很快就传到了日本,为近代日中词汇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在研究中对有些词语的源流问题还存在不妥之处,如在阅读《远西奇器图说》中发现了“风琴”一词,出现的句子是“制风琴自奏”。在刘正埮等编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把“风琴”一词定为日源词,其解释为“键盘乐器的一种”,并把其定位为日源词。笔者觉得有不妥之处。因为初看“风琴”,首先想到的是与它有相似处的其他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竖琴、电子琴等,觉得这个词是汉语按照自己的构词成分和构词方法从英语中意译过来的词,或是想到它与中国的“古琴”有关系,把它归为中国本有的词,不会认为“风琴”是日源词。

那么,到底“风琴”源自何方呢?有待考证。

(一)“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时中日比较

《汉语大词典》中“风琴”第二个义项“悬挂在屋檐下的金属片,遇风相击发声”,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存在着。词典中所举例证为:

“古人殿阁、簷稜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明·杨慎《升庵诗话·风筝诗》)

但是通过《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和北大语料库进一步查找文献资料发现,在更早的资料中已经出现了此项意义,即出现在唐代作家的诗中,如: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风琴秋佛匣,月户夜开关”(白居易《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日本国语大辞典》中“风琴”的第一个义项为“風にひびく琴の音”,意思是风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发出的声音或琴音,和古代汉语中“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的意思是相近的,出现在《江吏部集·下·花鸟春资貯》(1010~1011年)“士林今日多歓楽、攀栄花聴風琴”。

很明显,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存在的“风琴”,中国比日本早了几百年。在唐宋期间中日交流中,此项意义应是被日本引进。

(二)“风琴”作为双音节词时中日比较

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是主流,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双音节词逐渐增多。“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和作为双音节词并列存在着,随着词义的发展变化,才慢慢变为纯粹的双音节词。

在古代汉语中作为双音节词出现的“风琴”有两个义项,第一个义项是“古琴”,第二个义项在《辞源》中是这样解释的:“悬于簷前的铁片。亦称铁马、风铃、风筝,风吹则响,故名。”这个义项是由“风琴”作为两个单音节词时的意义发展演变而来。所举例子为:

“唐·僧·齐己·白莲集十有风琴引歌行。”

日语中“风琴”出现风铃意义是在“今簷につくる風鈴をば占風鐸といふべし〈略〉占風鐸また、殿鈴〈略〉風琴等の名あり”(《随笔·燕居杂话四》1837年)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风铃”意义的“风琴”,中国也比日本早得多。

二、结论

通过对中日“风琴”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风琴”无论是作为两个单音节词,还是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其意义出现的时间中国总是比日本早。日本人对译organ为“风琴”,应该是受到了汉语的影响,《汉语外来词词典》把其定位为日源词是错误的,“风琴”的“创制权”应该是属于中国,此词既不是日源词,也不是外来词,而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词,只是在中西交流中,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中国在“风琴”原有意义上赋予了其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巍.风琴含义的史事探索[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节刊),2010(3).

[2]朱京伟.西洋乐器中文译名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音乐学(季刊),1999(2).

汉语大词典范文第8篇

一、“乌合之众”的出处

《辞源》认为“乌合之众”的出处是《意林》引《管子》之言。《汉语大词典》则标明《东观汉记·公孙述传》。相比之下,《管子》应为“乌合之众”的最早出处。

《意林·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咄。虽善不亲也。”今本《管子》原文如下:《管子·形势》:“乌鸟之狡,虽善不亲。”《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交。乌集之交,初虽相欢,后必相咄。故曰:乌集之交,虽善不亲。”《意林》引《管子》之言与《管子》原文有出入,把“乌集之交”抄成了“乌合之众”,《意林全译》在“乌合之众”下注:“今本作‘乌集之交’。”诸子集成《管子校正》注,刘绩云:“乌鸟之狡,当依‘解’作‘乌集之交’。”王念孙云:“乌鸟之狡,当作‘乌集之佼’。‘佼’与‘交’同。后‘解’云‘与人佼(宋本如是,今本改佼为交),多伪诈,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交’,是其证也,尹注非。”那么,《管子·形势》和《管子·形势解第》中的相关文字是“乌集之交”的出处。“乌合之众”的最早出处应该是《东观汉记》。这一点《汉语大词典》的注释毫无疑问,而《辞源》在标明出处时依据《意林》,又没有考察《意林》所引材料的准确性,当然也承袭了《意林》的错误。

二、“乌合之众”的意义

既然《意林》错将“乌集之交”抄成了“乌合之众”,那么二者的意义相同吗?《管子全译》注:“乌鸟之交,”《管子形势解》作“乌集之交”,是“交,交结。此谓乌鸦聚集式的交往。”在这一小节文字中,管子用乌鸦聚集式的交往作比喻,论述与人交往要真心实意,不能轻率地与人结交。《管子·形势解》进一步诠释了《管子形势》的内容。它说:与人交往,多存欺诈虚伪,没有真情实意,只求权宜之计,这就叫做乌鸦聚集式的交往。乌鸦聚集式的交往,开始虽然相处欢快,往后必然相互责备。因此说“乌鸦聚集式的交往,虽然表面热闹,但不亲密。”后面又说:故曰:“不重之结,虽固必解(轻率地与人结交,虽然一时牢固,必将分裂)。”

两段文字论述的都是与人交往要慎重,至于如何慎重,答案是不能像乌鸦聚集式的交往。《管子》原文中强调的乌鸦聚集式的交往,其特点是没有真情实意,只求权宜之计,而且不会长久。《汉语大词典》“乌集之交”(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交。”)的解释与《管子》的说法比较一致。《辞源》未收“乌集之交”。“乌集之交”中心语为“交”,《管子》解释为像乌鸦聚集式的交往(或交隋),并指出其特点和结果。“乌合之众”中心语为“众”,强调像乌鸦聚集一样的一群人。两词意义重点不同。所以不能说“乌集之交”就是“乌合之众”。两词都涉及乌鸦聚集,具体如何聚集,《管子》没有叙述。诸子集成《管子校正》注,林圃案:“《汉书·五行志》‘乌集醉饱吏民之家’,颜师古注云‘乍合乍离,如乌之集。’(此文同见《汉书·匡衡传》‘乌集杂会饮醉吏民之家’,颜师古日‘言聚散不恒,如乌鸟之集。’)。”《辞源》释为“仓促聚合”;《汉语大词典》则说“一时聚集”(在“乌合”条下说“暂时聚合”)。

“乍合乍离”“聚散不恒”“仓促”“一时”“暂时”都概括了乌鸦聚集的突然性和临时性,它不是乌鸦聚集的本质特点。据动物学家的观察和实验,乌鸦有着复杂的群居组织。它们群栖树上,警惕性很高,懂得守望相助。其“岗哨”设在高处,半公里以内,可以瞭望并发现“敌情”,一有动静,“岗哨”马上发出惊叫信号,群鸦也就惊叫着飞去。英国科学家对几种鸟类进行智力测试,结果是乌鸦排在第一位,灵巧的八哥连前五名也进不去。《

山鸦属,非繁殖期集小群集结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栖息活动于平原、高原、高山的开阔地区。红嘴山鸦,八月下旬以后至翌年四月则集大群活动觅食。也和其他鸟类混群活动觅食,有寒鸦、渡鸦、黄嘴山鸦、喜鹊、岩鸽等。

鸦属包括寒鸦、秃鼻乌鸦、大嘴乌鸦、白颈鸦等。

寒鸦是鸦属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耕地时常结群在拖拉机翻过的地段翻出地面的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时数量很多集中一个地块啄食庄有一定的危害。

秃鼻乌鸦秋末冬初常与大嘴乌鸦、小嘴乌鸦、寒鸦等集结成混合种群,沿河谷或耕过的地上觅食。

大嘴乌鸦,性甚机警,小群中有一鸟发现有敌害时,立即发出惊叫声,全群一哄而散,飞向远方。除繁殖期成对生活外,一般多成群生活,特别是冬季食物缺乏季节,常集结成大群或与小嘴乌鸦、秃鼻乌鸦、寒鸦等结成大群的混合种群。

白颈鸦,在地上觅食时常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不时扭头向四处张望。性机警,比其他鸦类更难接近,见人走近,离很远就飞走。

这些资料表明:一,乌鸦智力较高,性格机警;二,乌鸦过着群居的生活,特别是在觅食时经常与其他种群集聚在一起。尽管遇有敌情时可能会一哄而散,但是,它们之间的聚合绝不是“一时”或“仓促”的,而是为了觅食这个目的,经常聚集在一起,只不过在有敌情时就散开。因此,《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用“乌合之众”来形容像乌鸦一样仓促聚集或暂时拼凑的一群人不太恰当。我们只能说像乌鸦一样为了某种目的聚集在一起,一遇有不利情形就一哄而散的人群,从而引申出没有组织纪律性、不团结等意义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汉语大词典》“乌合”条下引用的材料中提到了胡三省的注:“飞鸟见食,群集而聚啄之,人或惊之,则四散飞去;故兵以利合无所统一者,谓之乌合。”注中所述乌鸦啄食时的情况与《整理

参考文献

[1][2]梁运华《管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天海《意林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7]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