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理解媒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解媒介范文第1篇

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的激辨媒介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各种观点的广泛歧义性。在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上,争论的一个焦点即为“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 的理论激辩。两种理论的分歧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从不同的分析模式出发,强调自身的“宰制性”。

“媒介中心”的观点偏重于媒介本身的活动领域,认为大众媒介受到传播科技发展不可抗拒的驱动力影响,已经形成超越于社会运动规律的自主力量。大众传播具有自身的运作方式和逻辑,突出强调了媒介的自主性和影响力;“社会中心”的观点则将大众媒介视为政治、经济力量的反映,认为媒介正像它的本意一样,只是资讯传播的载体。因此,媒介理论是更宏大的社会理论的特殊应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理解媒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 语文教学 教育 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91-01

目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了将媒介素养与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观看、制作等能力,并且从教育的政策、教学体系、教师培训、课本的标准等方面给予支持。然而在国内,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体系列入高中的教学课程中,只有个别学校单独讲授媒介素养的知识。我们要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体系推广,并且采取更有可行性的方式让国内学校接受并且实施这种教学方式。

一 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维反应能力等。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应具备的一种素质,那么媒介素养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所接受的教育,它是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受众获得对媒介信息的认识,从而成为信息的主人。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正确运用媒介去学习和生活是现在的高中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有效利用大众媒介并在对媒介认识的基础上去探索信息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因此高中生应该充分理解媒介知识并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

二 媒介素养融入语文教学应遵守的原则

要将媒介素养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就要先了解学生与媒介的关系以及学生对媒介的认知能力。从人类传播历史历程上,推论媒介可以被认为是自身感官的延伸。自仓颉造字后,我们就从口语传播步入了用文字传播的时代,人们具备了阅读书写的能力,从而养成了文字素养;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电话、电视机、计算机的出现对我们的感官进行了延伸,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认识文字符号,还需要理解影像符号、数字化符号,具备对多种媒介的认知能力,语文课程也是媒介素养的一部分。然而将媒介素养纳入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合作就能做好的,还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以及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多方的合作,才能将媒介素养教育顺利融入语文教学中,最终使学生具备媒介素养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多方合作原则。仅多方合作原则还不够,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不断地进行变化、不断地更新。所以需要我们进行终身学习原则,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时代,在我们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媒介素养的教育,使其提高自身素质,获益自身。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要遵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媒介性质、功能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批判精神,这就是学生主体性原则。所以在进行媒介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多方合作原则、终身学习原则以及学生主体性原则,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

三 高中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开展途径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并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专题讲座教学方式。教师每周留给学生一个关于媒介知识方面的专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进行整理,之后采取演讲形式或做幻灯片等形式进行讲解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同时学校可以请媒介知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或者电视台、报社的专业人员等具有有关知识的专家作为嘉宾,对学生在媒介知识专题上的演讲和错误理解进行纠正并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媒介更加地了解。与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使自己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媒介信息,媒介的作用是什么,提高自己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媒介的利弊,从而加强判断力。

第二,主题班会教学形式。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主题班会的意义,首先教师要先安排一个主题,例如如何认识来自新闻媒体的信息。之后安排一些与活动相关的节目,可以是相声、小品、演讲。老师安排活动的主持人、节目单子,以及准备一些活动主题资料,最好安排自由讨论主题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媒介素养的独到见解,同时老师也很好地掌握了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学习程度。这样的主题班会教学形式不仅轻松愉快,而且使学生认识到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四 结束语

总之,本文对如何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学习媒介素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讲述了媒介素养的内涵,了解媒介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作用。学校以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守一些媒介素养的原则,要采取多样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媒介知识,提高学生对大众媒介信息的判断力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帆.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以美加英等国为主要考察对象[D].浙江师范大学,2006

[2]〔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理解媒介范文第3篇

信息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信息“是标志物质间接存在性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这个定义的内涵有两点:1)物质的间接存在状态要通过信息来显示,信息是物质得以为人类认识其客观存在的前提。所谓间接存在是同直接存在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从哲学本体论上来看,直接存在就是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而间接存在是与此相对的“人类头脑对客观实在性的反应”,两者不可分割,共同统一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之中。即“没有信息的物质”与“没有物质的信息”是不存在的,人类的意识并不能够反映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而只有通过信息才能明了物质的存在,也就是说,信息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得以存在的“中介”,因此是“物质间接存在性”的标志。2)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状态,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天然属性。它是由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派生出来的,是以客观存在为基础的。信息的存在继承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存在的必然体现,所以它并不依赖于人类意识的反映,而是人类意识反映物质客观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将信息分为三种:自在信息、自为信息和再生信息。所谓自在信息是指存在于人类感知和意识系统之外,尚未被感知、被意识到的信息。它具有自然界客观存在表现的三个特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相互关联性。由于这三个特性,自在信息的存在是不稳定的,随时消失又随时产生,在自然界的系统环境中是一个自涨落系统。一旦它被人类以某种方式感知或理解到就会转化为自为信息。自为信息就是被人类感知和意识系统提取、吸收和整合后所掌握的信息。它与自在信息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依旧保持自然状态,与人类没有任何联系,而后者与人类的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和储存等活动相联系,并为人类所掌握和理解。再生信息就是人类在综合理解、分析和处理自为信息后生产创造的“新的”信息。再生信息不存在于自在信息和自为信息之中,它是人类对自在信息和自为信息理解、分析和处理后所创造的“新信息”。

本文分别用IN(informationofnature),IK(in-formationofknowing)和IR(informationofreprodu-cing)来分别代表自在、自为和再生这三种信息状态。IN是自然存在的元初信息,是一切信息的原始起点,它有可能被人类所感知和理解,从而转化为IK;而只要通过人类的作用,都能产生IK,而IK的形成是IR出现和产生的基础。只有前期大量的IK积累,经过人类作用才可能出现IR。但是,一旦IR加入到人类的信息传播系统以后就成为IK,即再生信息IR可以再一次通过人类的作用加入到自为信息IK之中,也就是形成一个信息积累过程,同时这两者的积累相对以前的积累而言成为新的信息积累。因此,IK是IR的基础,而IR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IK,形成新的信息积累,从而为新的IR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以天文学对恒星进化的理解为例来说明。宇宙中,恒星的诞生和衰变过程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不管人类是否存在或知晓,这些信息都是客观存在的,即IN;人类出现以后利用手中的工具,如天文望远镜和数学,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计算,理解并记录下各种类型恒星诞生和衰变过程的特点或发现,获得相应的信息和知识,即IK;在IK的基础上,逐渐提出了多种阐释恒星进化模式的观点、理论或者假说,即IR。不过这些观点、理论或者假说一开始只为一些专业研究团体和个人所理解和掌握,但随着科普活动的展开,这些IR逐渐的以书籍、报纸、电视纪录片、科幻电影或小说等形式向一般大众传播,即通过这些传播IR转化为了IK。对一般受众而言(如一名电视观众),当他理解、吸收和整合这些理论或假说时,这些IR也就成为他的IK,但是他可能没有能力利用其创造新的IR。但是如果这名受众具有一定的天文学基础或兴趣取向,如一名天文物理学专业的博士或研究者,那他就可能根据这些IK,形成他自己的观点、理论或者假说,从而生产出新的IR。

因此,这三种信息状态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个信息逐渐积累、创造和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为人知”到“知之以求”的过程,正如牛顿所谓“如果我看到的比较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并不满足于“知其然”的过程,而是不断的追求“知其所以然”。“然”可以看成是IK,“所以然”即IR,它不仅包含了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和理解,还包含了这种认识和理解所带来的创造。而且这个“所以然(IR)”被“知”以后,又能成为新的“然(IK)”。从信息哲学的视角来看,大至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知识,小到生活常识、风俗习惯等各种知识的获得与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种信息的不断生产创造、循环积累中实现的。理解了信息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后,就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媒介的进化历程和模式,为理解人类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

二、媒介进化的三位一体模式

目前对媒介进化的研究主要是将生物学中的进化观点引入媒介研究中从而形成媒介进化论,其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在他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媒介进化的双螺旋悖论,为理解新媒介的产生和媒介融合提供了参考;另外德国学者结合熊彼特理论与进化论认为媒介不只是技术发明的后果,它衍生于发明和“社会制度化”这样一个两阶段过程;还有从福柯空间概念的视角来理解媒介进化与权力分化的关系,揭示媒介或传播在人的解放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上对媒介进化的研究和阐释,都从不同视角为理解媒介进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都没有对人类、信息和媒介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做一个总结或明确提出一个媒介进化的模式,缺乏媒介进化历程的宏观分析。

因此,本文试图从信息哲学视角来对媒介、人类与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一个梳理,并从中归纳出媒介进化的基本模式,为理解媒介的进化、发展和趋势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在人类早期的口语时代,担任人类信息传播的基本媒介就是语言及其得以产生的物质实体(即人类的大脑、声带和空气等)以及起到语言作用的各种符号或图像(如原始人洞穴内的壁画等)。当时人类主要是通过自身有限的生理条件从自然界中提取、加工和存储信息,并将这些自为信息IK逐渐积累到可以创造再生信息IR所必需的信息积累量,也就是人类“创造力”爆发的临界点,即有能力产生IR的时刻。由于当时的人类才刚开始摆脱蒙昧状态,对大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也才刚开始,对信息的处理主要依靠自身通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感知和意识系统,而且获得自在信息IK的方法和技术也较少,所以获得的信息量必然较少,人类的大脑就足以完成对如此稀少的信息的处理和储存。从这一点去理解,可以认为所谓“口语时代”本质上是建立在人类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有限的信息获得量之上的,而且由于这个阶段的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以获得生存,即主要依然处于动物性需要的阶段,对信息的社会性需要或者称之为“文明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是随着人类通过显性可塑性①获得的自身生理状况的增强和提升,大脑能力的不断开发和进化,信息量的不断积累以及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伴随着人类个体数量的增多、活动范围的扩大、群体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对各种生活事物的接触和联系的增多,人类能够获得和处理的IK必然也相应日益增多,使得越来越多的IK需要更好地利用和存贮,光靠人类的大脑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已经适应不了这一需求了,所以更多的用于信息传播和存储的媒介需求就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发展起来。伴随对媒介的需求的推动,人类开始从结绳记事,逐渐发展到在动物皮毛、树皮竹片、青铜器和石头等上面记录信息,刻写文字图画,直到中国纸的发明以及古腾堡印刷机的诞生等,进化出了一个从创造、使用低级媒介向着创造、运用高级媒介的历史发展过程,解决了人类信息处理和存储的重要问题。对此,加拿大学者英尼斯在其经典著作《传播的偏向》和《帝国与传播》中对如何从口语时代进入到印刷时代以及人类信息处理方式,存储手段的变化,及其与文明、经济、权力和政治等各种相互关系,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和分析,此处不再复述。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英尼斯所谓的“帝国”除了在形式上和传统上有所留存而外,帝国当年扮演的角色已经让位给了“民族国家”。所谓“民族国家”实际上是20世纪“现代性”在基于民族共同体和共同领土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果,是一种解决早期现代社会一体化形式问题的方案。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需要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媒介进入了电子时代。在民族国家中,电子媒介起着整合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的核心作用,特别是以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尤为明显,由此出现了阿尔文托弗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说的“信息爆炸”。吉登斯认为16、17世纪的启蒙运动建立了现代性的合法性,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拉开了一个“断裂”,促使现代性从传统中脱颖而出。现代性形成的主要动因有:1)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时空的不断扩展;2)象征符号(如货币)和专家制度的不断游移;3)定期把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所引起的制度反思性。在其中的第三点,他特别强调了媒介的核心作用,即制度反思性是通过媒介的传递形成的。他认为“在高度现代性的时代,远距离外所发生的对近距离事件以及对自我的亲密关系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这方面,印刷或电子媒介明显地扮演着核心的角色”,“由媒介所传递的经验,已长久地影响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基本组织。伴随大众传媒尤其是电子传媒的发展,自我发展和社会体系之间的相互渗透,正向全球体系迈进”。很明显,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得地球上人类文明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了,电子媒介的广泛应用与需求不仅是根植于现代性的民族国家的要求,也是确保其内在整合的统一性的基本动力之一。与单一的地方体制或者帝国体制相比来说,这种连接个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体系的全球信息交流方式,其信息传播的成本和数量也必然大大增加,人类所能接触、处理和整合的IK也必然大大增加。因此,对信息处理更加高效、处理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的媒介的需求成为现代社会进行基本运作的必需品,否则不可能支撑起如此结构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正常运作。这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媒介由模拟系统向着数字系统的进化。一般而言,处理数量上急剧膨胀的信息要落实在技术上至少有两个要求:1)要求有更快更有效的信息处理速度。2)要求有更多更大的信息存储空间。以光速运动的电子能够保证对速度的要求,而二进制算法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简单地用0和1来表示电流的有无,这一伟大成就可以使电子的运动形式以数字的方式来表达、记录和传播。这使得电子所传达的信息可以以数字方式存储在任何介质上,从理论上来说这使得信息的存储空间可以无限大,可以记录任何人类获得的信息。因此电子媒介几乎在一切领域正由模拟系统朝着数字系统的方向发展演变,电子媒介自身正经历着“数字化”的演进过程。IanGlover举出六个原因来说明数字系统比模拟系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需求,而且从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电子传播成幂函数增长的历史发展表明,媒介数字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由此可以看到,媒介的进化与发展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ICT的层次以及人类需求分不开的,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和需求而发展变化,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文明都有与其信息处理需要相适应的媒介。媒介作为人类文明得以持续进行的信息载体,在持续的进化进程中不断对IK进行积累、处理和整合,并将人类创造的IR不断转化为IK,不断实现信息的积累,为下一次新的创新的到来提供条件。因此,信息、人类和媒介共同构筑了地球文明演进的道路和历程,它们之间是互为映衬、互为存在的共生体(symbiosis),三者缺一不可。正是如此一个互动、往复、不断累积的“三位一体”的自组织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类的信息传播系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样的“三位一体”信息传播自组织系统的存在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才使得人类和媒介进化至今天的样子,积累的IK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依此不断创造新的IR。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个基本的信息传播系统模式就会存在下去。另外,在这一信息传播系统中,也可以认为媒介作为人造实体,本质上是人类利用IK和IR创造出来的,它是人类积累和创造的信息进行物质与技术转化的结果。但同时一旦它被创造出来就拥有了自身的属性和性质,就会成为客观存在而反过来影响人类发展和信息传播。所以,可以把IK和IR放在一起看作是人类积累的信息总和,故称之为“积累信息(informationofaccumulating,IA)”,可以认为是IA通过人类的作用使得信息物质化和技术化从而创造出了媒介,被创造出的媒介参与了信息的处理过程,这样又通过人类和媒介的双重作用创造了新的信息IR并加入到原有的信息的积累过程中,就在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自组织系统中,信息、媒介和人类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更新和进化,共同演绎了人类传播系统的基本进化模式。将这种关系以图形的形式来进行描述,即图1。

从图1可以看到,人类拥有的信息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图中以“自为信息1”来进行表示———人类就会拥有创造新媒介的能力、需要和技术(这种能力、需要和技术可以以再生信息IR的形式表现),并利用这些信息创造了“媒介1”,然后经过“媒介1”和人类以及信息的相互作用,创造出“再生信息2”并经过人类和“媒介1”的相互作用最终转化为新的“自为信息2”,“自为信息2”和“自为信息1”共同形成了“积累信息IA1+2”,并伴随人类的需要再一次通过人类作用创造出“媒介1+2”,“媒介1+2”又与人类和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再生信息3”,并经过媒介转化和人类相互作用最终形成“自为信息3”与原来的信息形成了“积累信息IA1+2+3”,又被人类运用来创造了“媒介1+2+3”,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不断进化,不断扩大,直到产生新的“自为信息n”②并创造出新媒介Cn-1n+1。由于最后再生信息IR总是要通过媒介和人类重新转化为自为信息IK,为更加直观,我们省略了IR转化为IK并与以前的信息进行积累成为IA的过程,但是再生信息IR的存在和转化在本模式中的存在毋庸置疑。这个模式显示了一个信息、媒介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三位一体进化模式,三者之间不断相互影响,形成信息不断积累,媒介不断升级进化,人类所掌握的信息或知识领域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果把图1的关系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话,就可以写成f[ΣH(n)]=MCn-1n+1(n≥1),在这个函数表达式中H是指人类;M是指媒介;n≥1是因为必须有信息存在且要积累到一定的量为一个产生媒介需求的临界点(注:以1来表示这个临界点,相对于人类来说,如果等于零的话就是没有信息,这个表达式也就失去了意义,n小于零的情况不存在,而在0与1之间人类积累的信息量还不足以达到创造媒介的需要程度);H(n)表示经过人类作用的信息量积累到第n个单位时信息量的总和;f可以看作是在人类、信息和媒介的相互作用的运动机制,那么这个表达式意即:当人类积累的信息量达到第n个单位时,经过人类、信息和媒介的相互作用机制,就会相应的有MCn-1n+1个媒介被人类创造出来。当然这个表达式只是从宏观上来理解人类、信息和媒介的互动影响模式,并不是具体的数值估算,积累的信息和媒介、人类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只是代表一种宏观的、历时性的观察视野,总体上来说人类获得和积累的信息量越多,人类能够创造和使用的媒介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多。而且从这个表达式可以发现,在媒介的进化历程上信息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则媒介的数量就会成自然数集增加。换句话来说,相对信息量的积累和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状态而言,对媒介的创造和需要是呈加速度的状态出现的。对此,国外一些学者绘制的人类传播简明年表也表明,媒介在人类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史上的确是呈加速度发展的。

除了在公元前25000年到公元前730年人类创造的主要媒介是语言文字延续至今而外,每一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媒介数量都是上一个历史时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以上,即是每个人类文明的历史阶段媒介的数量呈现递增趋势。这个表达式在宏观视野上所阐明的观点的正确性,说明信息、媒介和人类在这个自组织的进化系统中,伴随着信息的增长和人类处理信息能力的增加,媒介的需求和出现的确是呈加速度增长的。这一特点在媒介进入电子时代和数字时代以后尤其明显,特别是大量的数字媒介的出现和使用让全球信息产业迅速膨胀发展,其中一个显著的证据就是电信的增值服务也呈加速度增长趋势。

三、结论

理解媒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语;书面语;媒介与形式

一、语言的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

在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的合著《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中,作者提出了语言的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的概念区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口语就是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书面语就是书面文字印出来的语言。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将传播媒介(medium)定义为”the overall distin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messages transmitted to their receivers via phonic or graphic means,that is by sound or by writing,and is a basic practical division for the assembly of syllabuses and materials.”(传播媒介是对信息的传播途径的划分,是对信息靠语音传播还是图文传播的划分,这一划分是制定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材料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口语与书面语的划分标准:媒介标准。

然而,作者进一步提出,语言除了有传播媒介(medium)的区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但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区分,即使用形式(mode)的区分。其定义为:”mode refers to choices that the sender makes as to whether feature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speech or writing shall be included in the message,regardless of the medium in with it is to be transmitted.”(使用形式与传播媒介无关,它是作者对语言特征的选择,即选择书面特征还是口语特征。)也就是说,同样通过语音这个媒介(口头表达),发言人既可以把语言说得口语化,也可以表达地正式而含有书面语的特征。

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并不具有对立性。选择了口语的medium,可以选择书面语的mode。同样道理,选择了书面语的medium,也照样可以选择口语的mode。这完全取决于作者或发言人的需要。

二、媒介与形式的划分对口语与书面语教学的启示

在《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中,作者针对以上两者区分,对教学大纲或教材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在借鉴这些建议的基础之上,对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师自身要明确区分媒介与形式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理解其区别。

很多教师自己在这两者的区分上很模糊,导致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凌乱而没有系统性,学生学习效果也较差,知识的系统性欠缺。相反,若教师能够明确区分medium与mode,在选材时充分地考虑到这两点,系统地选取教学材料与内容,则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此外,若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这两者的概念,就能够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的深层理解能力,明确材料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相同的语言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教学,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相同的语言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商业信函写作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书面上进行写作,然后对其进行修改、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将信函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模仿广播的播音通知。通过不同的媒介对同一材料进行教学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文学作品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与书面语特征分开进行教学。

文学作品虽然是用书面的媒介来展示的,但其中的文字内容也包含人物之间的对话。而对话是具有口语特征的语言使用形式(mode)。因此,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叙述部分用书面语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而对话的内容则可以让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来展出。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同时让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得到了训练。

(四)选取在口语、书面语特征选择上有创新的教学材料,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新闻内容往往具有典型的书面语特征。但也有些记者极具创意,在新闻中加入了一些口语的特征,幽默而富人情味。对于这些富有创意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了解,适当地模仿,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论

本文基于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对于语言的媒介与形式的区分,探讨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并将其概念区别应用于教学当中,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启示。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在教学方法上的探讨还不够具体明确,其真正的实践性意义也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实验。

参考文献:

理解媒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介丰富度 微课 视频

近年来,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开放性共享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推动了微课研究和实践的迅猛发展。国外的可汗学院、大学在线教程网(TED Ed)及我国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已经在微课实践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微课即可用于正式学习,以期运用微课的教学理念辅助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也可用于非正式学习,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辅以各种教学支架,促进有效学习。这些研究为微课的发展和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多侧重于微课资源的宏观建设和设计实施,微观角度的研究甚少。然而微课无论是作为正式学习还是非正式学习的教学资源,都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其本身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微课视频的制作。

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称微课程,其最早的雏形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麦克格鲁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教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而真正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的。他强调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认为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时长一分钟,而不是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型内容。

在国内,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老师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按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他强调微课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知中,教育部将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通知还对微课视频的录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地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貌;课程时长在20分钟以内,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或采用多机位拍摄,以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究竟何为“微课”?各人的理解和界定都不同,但都有相通之处。其核心概念是以针对某一主题的短小视频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目的是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媒介丰富度理论

媒介丰富度理论也被称为信息丰富度理论,是指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时间内改变参与者理解的能力。比如:一个不明确的问题,能通过媒介适时把问题阐释清楚,让沟通的双方达成共识,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媒介是丰富的。相反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理解,则认为丰富度较低。高丰富度媒介能提供较多的线索和反馈,加快复杂主观信息的处理,增进复杂问题的理解;低丰富度媒介则能较好地处理共识信息。衡量媒介丰富度的标准有四个:一是反馈的及时性,是指接收者对媒介传递过来的信息做出回应的快慢程度。二是传递多种线索的能力。媒介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多少,包括语言、文字、图形图像、语气变化及动作表情等。三是语言的多样性。媒介使用的表述语言越多样越有利于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四是个人关注度。个人的主观态度和意识会影响其对信息的理解,当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倾注于信息时,对信息的理解就越充分。

根据上述四个标准,达夫特和伦格尔将丰富度依次降低的媒介可分类为面对面、电话、个人文件如信件和备忘、非个人的书面文件。面对面方式被认为是最丰富的媒介,因为面对面能提供及时反馈,实时修正信息,而且还能传递如肢体语言、说话语气、情绪等多种信息,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但实际沟通过程中,不是媒介的丰富度越高越好。对于简单任务而言,丰富媒介提供的信息过多,导致认知负荷过大,反而会误导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因此达夫特和伦格尔认为,当媒介丰富性与任务模糊性相匹配时沟通效果最佳。

微课视频制作影响因素

微课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任何以目标为本的系统设计观都从确定目标开始,接着逐步导向目标,最后评估目标。视频作为微课教学的主要载体,与前期分析、教学策略、学习者的学习反馈等各环节都息息相关,其制作自然离不开教师、学习者和教育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主要负责整个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教育技术人员是微课视频拍摄的主体,负责视频的拍摄和编辑;学习者是微课教学的受体和视频使用者,负责反馈学习效果。三者在整个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相互支撑,共同进退。特别是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的设计、选择与表现,更是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反复磋商而成。

微课视频制作选择策略

媒介丰富度理论源于组织信息处理问题,其对信息有效传递与沟通的指导意义同样贯穿微课视频制作的各个环节。媒体与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让学习者有效参与微课学习,最终实现促进学习的目的。

教学内容与展示媒体相匹配 媒介丰富度理论认为,当媒体的丰富性与任务的模糊性相匹配时沟通的效果最佳。因此,在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时,应根据讲授知识的类型选择好表现方式。由于知识本身的属性多样且分类方法也很多,这里仅按授课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划分,将知识分为识记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启发性知识。识记性知识内容简单,较易理解,要求在记忆之后能复述即可,比如:各学科的概念定义、法律条款及日常生活常识等。在讲授这类知识时,应以大字体文本加画外音的方式呈现,相对于教师讲解画面,学习者有更多的时间看清文字的表述并可以选择难点进行重点解读,深入思考。方法性知识具有较强的过程性,不仅要掌握知识内容,而且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相应的步骤灵活应用于实践过程,如各种仪器设备和电子产品的操作知识、数学方程的解答知识、各种应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等,讲授这类知识最好以动画加画外音的方式呈现,动画可以用PPT、Flash、视频编辑等相应的软件制作,给学习者清晰直观的过程演示的同时配以教师讲解,特别是播放到重难点时可以用暂停的方式留有更多的阐释时间,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启发性知识内容本身通俗易懂,但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往往给人以联想和启发,需要通过认真思考体会才能领悟,如寓言故事、经典案例等,这类知识适合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呈现,可以通过教师的表情、语气、眼神等渲染知识的情节性,增加知识的可看性,从而有效吸引学习者注意力,提高“沟通”效果。

传递线索多元化 传递线索的多元化是在文字本身的基础上传递更多有利于加快学习者准确理解信息的线索,如口头暗示、肢体语言等,能让学习者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呈现识记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时,讲到关键点,可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或表达疑问的方式突出强调效果,不但可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还可增加媒介传递的数量。启发性知识的呈现以教师讲授画面为主,抑扬顿挫的口头暗示、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多变的肢体解读让学习者有更多的参与感,更能产生共鸣,加深理解。

语言表述的多样性 媒介丰富度理论认为,媒介使用的语言越多样越有利于概念和观点的传递,从而加深参与者的理解。比如:数字比自然语言传达的意义更精确;自然语言可以更广泛地传达概念和对理论的理解;图表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能更清晰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关系等,提供更好的预测趋势,对数据的解说更加直接、具体和完善;视频集声、像、图、文多重信息于一体,能刺激学习者大脑的视听觉各路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相同的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因此,在教学资源设计制作、教学媒体的选择及教学实施时,可以从知识点的不同角度、学习者的兴趣点及现有的媒体条件出发,从多个维度呈现知识点以增强其立体感,加深学习者的理解。

注意引导,提升关注度 根据媒介丰富度理论,当个人对某种信息倾注其情感时,其对信息的理解就越充分,而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对某种信息倾注情感,除了个人的知识背景、所处环境和对信息的需求外,信息本身的指向性也不容忽视。微课最显著的三大特点就是体积小、时间短、选题微,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除了现场拍摄、后期编辑时的多路信息内容科学编导、适时呈现外,在视频中添加注意引导信息,对学习者快速选择关注点,维持关注度和调节注意偏离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能使学习者对视频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引导注意的方法很多,比如:在微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入贴近学习者生活的案例或问题让学习者保持注意,在视频编辑时不同镜头画面的适时切换可以吸引注意,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表现上可以通过加重、箭头、颜色、加粗、划出区域等技术手段和语言强调等不同的方法让学习者快速找到关注点。

及时反馈,提高质量 媒介丰富度理论指出:信息接受者及时的反馈能让发送者合理修正信息的传递,确保接受者理解所传递的信息。因此,微课视频制作的效果如何应由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意见,从而进一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由于微课视频既可用于正式学习,也可用于非正式学习,所以能采用面对面这种丰富度最高的反馈方式固然最好,能确保反馈沟通的质量;但有时因条件所限难以做到面对面时,也可通过电话、短信、QQ、邮箱、留言板、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的反馈渠道,力求做到“及时”。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2]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郭允建.从媒体丰富度理论看远程教学的反馈[J].中小学电教,2009(5):33-34.

理解媒介范文第6篇

1999年起,加拿大各省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课程改革,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进入课堂。媒介素养教育在欧美国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它们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探索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的教育系统。而大陆政府部门还未成立专门组织来主管媒介素养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媒介素养小组。

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特色对比

“媒介素养”概念在面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时,发展出各不相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理念与模式。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认为,媒介素养“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介方法,对大众媒介本质、媒介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与加拿大相似,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思想也是以文本解读为中心的;英国的媒介教育则强调公民对媒介整体的理解。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研究多是基于对国外著作翻译,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解读有综合之感,既包含了对大众媒介信息的使用,也涵盖了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国内学者基本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意在提高其媒介使用和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使正确理解、积极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介信息和文化资源,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认识世界。

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方法、模式对比

选择与使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或模式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英国的媒介教育专家莱恩•马斯特曼(LenMasterman)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牵涉整体的教学过程。理想的媒介教育意味着以最佳的配合整合学生与父母、媒介从业者及教师的双边关系。国外主要的教育模式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独立学科或者将其渗透到其它学科中;此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二个学校,“整合学生与父母”也是必要的教育联合模式,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正是采用独立学科与渗透其它学科和社会家庭相辅助的教学模式;再者,我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因此不论是英国还是中国香港都提出了社会教育模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及媒介环境以及利用媒介来表达心声。而目前在国内,既没有规定将其纳入学科课程,也没有多少社会团体或机构与学校联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者探讨后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其实基本上与英国的教育模式大相径庭。

中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对比

1989年英国教育部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教学体系中,到1997年,有将近2/3的学校开设进阶式媒介研究课程。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非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独立课程,其开发推广工作也主要由个别教师或民间组织来完成,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并不直接干预。台湾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研究起步大约与香港同时,“媒介素养”相关科目目前在政大、台大、世新等校开设,属选修科目。在国内,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该校2004年9月在媒介与设计学院开设“传媒素养”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传媒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虽然相关课程已相继在一些高校开展,部分教材中包含了一些相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但总体而言,还缺乏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大多数人对媒介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理解媒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媒介语 零起点 适度原则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对外经济文化教育交流的日益发展,高校近年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数目也逐渐增多。据统计,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绝大多数是要利用汉语从事经济、贸易、旅游等行业的工作。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如何有效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媒介语的定义

所谓媒介语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师生交流而采用的媒介语言,有时候是学生的母语,有时候不是,但它是师生双方都能够理解的一种辅助语言。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使用的媒介语主要是英语。在长期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学界关于是否应该使用媒介语,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营造完全的汉语语言环境,不应该使用其他语言,要用汉语教授汉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借助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减少语言学习的障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尤其是针对那些初次接触汉语的零起点阶段的留学生而言,适当使用媒介语作为汉语教学的辅助语言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一味地使用媒介语进行教学,媒介语的过分使用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负迁移,不利于学生语感的生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媒介语进行教学。

二、零起点媒介语使用的原因分析

零起点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那些初次接触汉语,毫无汉语基础的外国留学生。零起点的留学生由于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都等于或接近于零,这就给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外汉语教师不能或很难利用汉语这一最直接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而必须借助其他媒介语,使学生懂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在有些情况下,借助汉语来解释汉语会增加留学生理解的难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听了之后似懂非懂,反而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此时,借助师生双方都能理解的辅助语言,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解释“挂号”一词时,如果照着词典上的解释“为了确定次序并便于查考而编号登记”念给学生听,学生会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需借助一个英文词组“register at a hospital”,学生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级阶段或中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我们就较少需要或者不需要借助媒介语进行教学,以汉语释汉语,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如果一个班内教学对象比较复杂,来自不同的国家,且学生的母语不一致,例如班内的学生一部分来自欧美,一部分来自日韩,一部分来自俄国等,他们都从来没有学过汉语,在此情况下,如果教师只是用一种语言作为媒介语,可能会被学生视为有种族歧视的嫌疑,往往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假如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那么,零起点阶段适当使用媒介语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入门,减少学生对汉语的恐惧感,然后再实施完全的汉语教学,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三、零起点如何有效使用媒介语进行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媒介语进行教学是有其积极作用的。那么,如何坚持适度原则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稍借外语,筑起引桥。在零起点教学开始之初,由于学生都不懂汉语,教师可以稍借外语,引入教学,这样可以解决“师生沟通难”的障碍,为师生顺利交流筑起一座桥梁。所谓“稍借外语”是指外语的使用数量要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具体地说,就是教会一些最基本的课堂用语即可。例如,“请把课文翻到第××页”,“我们现在学习第×课”,“请跟我读”,“大家一起读”等。因为零起点阶段的教学特点是“教汉语”,而不是“讲汉语”,所以大量使用外语既没有必要,也不可取。

第二,根据教学对象的需要适度使用媒介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像英语教学一样,把媒介语看作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大量使用媒介语。甚至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用媒介语进行翻译,这样会使学生过度依赖媒介语,到最后成为“哑巴汉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切忌滥用媒介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需要适度使用。例如,在零起点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懂汉语,教师可以首先用媒介语介绍自己,用媒介语进行一些基本的日常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汉语学习的障碍,另一方面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我们要掌握好使用外语的时机。切忌时时使用媒介语,也不可每句都使用辅助语言进行翻译,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过度依赖媒介语,而且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那么,什么时候使用媒介语比较合适呢?例如,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手势语、体态、多媒体手段等启发学生;在学生通过教师启发已经基本理解,正确答案呼之欲出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媒介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我们要随时调整使用媒介语的方法,不可一概而论。对外汉语教师要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学生随时调整使用媒介语的方法。比如,针对日韩等东南亚的外国留学生,这些零起点阶段的学生既没有汉语底子,也没有英语基础或者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因此,他们对于英语作为媒介语的需求并不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英语等媒介语,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反感,疏远师生之间的距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针对欧美留学生,他们的母语是英语或者英语基础比较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使用媒介语,一方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由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面对零起点阶段的留学生,恰当使用媒介语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适度使用媒介语,这就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目标语言,但媒介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媒介语是一座桥梁,我们既不能抹杀也不能夸大其作用。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焦娇.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使用中的“适度使用”原则[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

[2]梁宁辉.不用媒介语从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探索[J].汉语学习, 1998,(3).

[3]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4]王汉卫.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媒介语问题试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7,(2).

理解媒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建构;融并

一、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新媒介层出不穷,信息无孔不入,我们的生活、文化、文明等与传播媒介之间建立了鱼水般的关系,传播媒介提供了一个比家庭和学校教育更为生动有趣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平台和窗口,无论是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适应了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凸现的特点。诚然,传播媒介着实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影视、网络、手机、书刊、声讯等媒介的 “双刃剑”效应。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的信息皆有正负的双面性,中小学生由于知识和认知的有限性,面对错综复杂的媒介信息,往往缺乏能动的辨识与批判能力,对其中不合情理的或超越经验世界的虚拟内容常作合理化的接受和效仿,导致学生行为上的偏差与失误。一些中小学生对媒介的依赖性和迷恋性的增长,使得这种影响和毒害更加难以防止和消除。首先,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耗费过多时间接触传播媒介,迷上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所营造的虚幻空间,造成自我封闭,弱化了与他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依赖影音像视觉信息,淡化了文字阅读兴趣,放弃了大脑的深思和叩问,导致学生思维简单化、平面化,以致形成浅薄的表层文化。另外,被建构的媒介也在建构真实,学生倘若缺乏批判思维和眼光,就会全部地接受“被建构的真实”而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对于身心迅速发展并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而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学生,并且在我国应试教育仍在盛行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培养中小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媒介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二、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缺失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媒介素养,是一种关于如何应对大众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接触、分析、评价大众媒介所传递的复杂信息的能力;使用大众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而所用的能力;获取、批判、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简言之,媒介素养即是对大众媒介信息的素养。在各种大众媒介信息满天飞的现代社会,对信息传统地一味接受的模式已让受者晕头转向、矛盾重重,主要原因是对大海似的信息难辨真假。因此,媒介素养迫切地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里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媒介素养能使媒介环境清晰可见,让受者带着批判的眼光走进媒介、研究媒介和使用媒介。其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近用大众媒介,制作媒介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具有正确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现代公民。

教育,我国《新华字典》对教育的定义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辞海》里对“教育”的表述:广义泛指影响人,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特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简要地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然而教育主要通过教育传播而实现。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介向受教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如:确定教育传播信;选择教育传播媒介;通道传送;接收与释放;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通过对媒介信息的控制和传播,使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

(二)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缺失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现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语文课程中把“媒体观看”和“媒体表达”当作“听”、“说”、“读”、“写”并列的技能。但在我国,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到了“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到“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提到“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提到“拓展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途径,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等等涉及现代媒介的内容,但并未明确提及“媒介素养”,更没有一本中小学通识的媒介素养教育读本。

不仅如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人也混淆了“信息素养”、“媒体技术”与“媒介素养”的概念。将搜集、整理和传送信息,掌握和使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误解为是媒介素养,取代了媒介素养的真正内涵,忽视了学生对整个媒体及其介质的认识,忽视了透过媒介的符号象征把握其潜在本质意义。还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到了新闻通讯,没有关注到影视、网络等丰富多彩的多元媒介,新闻题材作品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辨析体裁、掌握某一体裁的构成要素的认知层面上,停留在赏析、体会语言的感知层面上,远未触及媒介识读教学的实质――在阅读媒体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精神。

三、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里的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与融并

(一)中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方法亟待更新

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仅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单向流动体系。“中学文学社、诗歌朗诵会、主题征文比赛等”成为在主课堂之外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嫁接要素。然而被长期忽视的是,语文能力是一种基于母语能力培养的诉求,是课堂外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传播的信息以及传递的文字表达方式和习惯、审美构造和诉求,这对中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信息传播的垄断性,使人们盲目从信大众媒介所传递的知识和信息,学生对媒体现象和媒体行为的本质思索非常欠缺。但事实上,媒介是被建构的,它也在建构真实;媒介有商业的利益和追求;媒介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诉求;由于内容和形式各异,不同的媒介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质、符码和传统。语文目标教育应引导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阅读媒介文本,增加对不同媒介的了解,学会以批判的意识理性地接触、解读媒介信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建构与融并媒介素养教育,应在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议题设置”等方面不断更新和加载媒介文本与媒介语言,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能力。

(1)媒体制作与制作者:谁了这一则信息?这则信息是被怎么制作出来的?其目的是什么?

(2)媒体文本:这是何种形式的文本?与其他媒体文本相比较,这种文本的特点是什么?

(3)文本语言:这种类型的文本语言有什么特点?同一个主题,其他类型的媒体文本会怎样表述?

(4)媒体接受者:谁是这则信息的预期接受者?如果做一个假设,他(她)会怎样理解这则信息?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应及时更新运用现代多元媒介典型复合型文本

当前,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介传播形式正影响着中小学生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语言表达形态和价值观的形成。作为一种基于母语形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是一个贯通课堂与课外、兼顾理论授课和实践反哺效应的开放平台和体系。多维媒介资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将拓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平台,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表达和道德素养的追求。而这正与媒介素养教育教育的培养目标殊途同归。

伴随着多元媒介阅读时代的到来,语文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纯文字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应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积极开发多元媒介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网络文本、广播影视、短信、广告等富于新闻要素、媒介因子、时代感的复合型文本导入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媒介,搭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培养学生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媒介,正好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营造最理想的环境。同时,网络也是新知识构建的载体,将网络资源导入语文教学,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识别资源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网络QQ、微博、微信、微视等媒介的交互功能可使学生实现广域交流,BBS可让学生发帖、跟贴、回帖,便是建设性使用媒介的锻炼过程。例如,可开展网络主题性阅读,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阅读网络文本,这种阅读信息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学生从网上获取资源,也可在网上交流心得,这一过程就是选择、理解、评价信息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语文实践活动应在媒介素养教育指导下趋利避害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应通过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媒介素养能力的指向下,能自如应对媒介环境中各种文化语态和审美倾向,趋利避害。

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多种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可巧妙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资源,让学生撰写宣传标语、撰写校园新闻、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班级网页等,这样既能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又可在锻炼中提高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又如,可让学生观摩改编自名著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比较影视与名著的异同,并发表孰优孰劣的看法,这一比较、思考、评价的过程可使学生理解不同媒介的审美特质,培养其批判质疑精神。再如,读书摘抄、报刊剪贴、编辑小报等语文活动都能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对信息资料进行积累、整理、分析、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提高媒介素养。

当然,中小学语文教育和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两者不是完全等同和可替代的概念。在国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目标,如何构建我国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还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语文教学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仅仅是这种努力的一个探索。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2年增补本

[2]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35号

[3]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N].中华新闻报.2002(67)

[4]蒋莉.媒介素养与人的现代化.当代传播[J].2005(1)

[5]刘伟国.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J].新闻界,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