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透水事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透水事故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器鱼 井下透水事故 电磁舵机 驱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065-01

矿井透水淹井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煤层赋存状态、不同的开采方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透水事故发生的常见类型有地表水、老空水、冲击层水、底板水等水害。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矿井透水淹井事故从水源上分析主要是由地表水的溃入和老空区积水的透入造成的[1]。

煤矿水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淹井事故,除了对井下设备造成了破坏以外,还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有效的营救措施。为了避免营救过程中的盲目性以及对营救人员人身安全造成的威胁,需要提前对透水后井下的环境进行良好的探测,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用以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营救方案。这就使得水下机器鱼的研究极具应用价值。

1 机器鱼组成及结构原理

该文研究的机器鱼外部形体主要由鱼体和尾鳍组成。其内部结构由动力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探测模块,通讯模块和避障模块组成。

机器鱼依靠尾鳍驱动模块带动尾鳍做往复摆动来实现水中的行进,并根据避障系统对前方环境的探测做出相应的动作,如遇到障碍物应该转弯或者上浮下潜,并将探测到的环境信息传回地面。

2 电磁舵机驱动机器鱼水下行进实验

2.1 实验装置及组成

本实验由MW公司生产大的D30电源和JMD10-C型号电源,AT89S52单片机,晶振,电容,电阻,运算放大器,DS1052E型号的示波器,直径6mm的舵机(自制)和尾鳍组成。其实物如图1所示。

电源模块可将AC220 V生活电压转换成DC和DC电压,此电信号经过驱动控制电路可实现输出频率可调的电信号,电源信号和最后产生的控制信号都可由示波器显示出来。通过此电信号舵机可以带动舵机来回摆动,舵机再通过连接的尾鳍摆动摆开水从而实现行进。

2.2 实验过程

首先将实验装置按照实验装置示意图连接好,然后将电源打开,示波器可以看到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了频率为1 Hz,振幅为的电信号。如图2所示。并且可以看到舵机能够带动尾鳍来回摆动。

然后将驱动控制电路连接上电磁舵机带动尾摆在水中摆动,具体的实验现象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看到尾摆动能够产生卡门涡旋。

2.3 实验结论

根据样机实际情况,取=1.2, =1000 kg/m3,=0.1m,f=1Hz,A=15 °,S=0.01m2,将参数带入式(3),得=0.0040 N・m。

此次试验过程中可测得系统中的电压为5 V电流为0.03 A由此可得其提供的转T=0.02 N/m。

则可知T远远大于因此理论上试验完全满足要求。

因此电磁舵机可以用于驱动机器鱼在水中行进。

3 结语

为了将机器鱼应用于井下透水事故的营救、海洋勘探绘、监测和预报等领域,本文研究了电磁舵机驱动的机器鱼,对驱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验证了电磁舵机驱动机器鱼水下行进的可行性;在避障,探测,通讯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以实现对其功能的多样性

透水事故范文第2篇

三起特别重大事故及责任追究的基本情况是:

一、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3・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2010年3月1日,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53万元。这是一起由于探放水措施不完善、防治水工作不到位,且发现透水征兆后未立即撤出井下人员而引发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9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其中,将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第五建设公司(以下称中煤五建公司)一处骆驼山项目部副经理杨国强、陕西榆林宏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榆林宏泰建设公司)骆驼山项目部队长岳连孝、骆驼山煤矿调度室调度员张燕斌、骆驼山煤矿调度室主任尚国彪等4名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25名事故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主要包括:给予榆林宏泰建设公司骆驼山项目部经理郝勇处分,给予中煤五建公司一处处长贵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中煤五建公司总经理李新宝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骆驼山煤矿矿长田武强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乌海能源公司总经理孙建岭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乌海能源公司董事长李来喜行政记大过处分。依法对乌海能源公司处以300万元罚款,对中煤五建公司处以200万元罚款,对辽宁诚信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处以25万元罚款。

责成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深刻书面检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公司向国务院国资委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二、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2010年3月28日,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37万元。这是一起在积水情况未探明就掘进作业导致老空区积水透出,且发现透水征兆后未及时撤出井下人员而引发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39名事故责任人被追究责任,其中,将中煤建设集团第一建设公司第六十三工程处(以下称中煤一建六十三处)副处长兼碟子沟项目部经理姜世杰、王家岭矿区建设指挥部工程技术部部长贾剑勇、中煤一建六十三处兼碟子沟项目部安监站站长常世坤、北京康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称康迪监理公司)王家岭矿项目监理处碟子沟项目监理部总监代表葛廷福等9名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予30名事故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主要包括:给予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洪宇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华晋焦煤公司董事长温百根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中煤一建公司总经理葛惠永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中煤一建六十三处原处长李振东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康迪监理公司总经理张钦邦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基本建设局原局长赵国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依法对华晋焦煤公司处以225万元罚款,对中煤一建公司处以210万元罚款。

责成山西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深刻书面检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向国务院国资委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透水事故范文第3篇

春风不度玉门关

尽管位于山西河津的王家岭,尚没有如此接近这一古诗中古中国的西部边陲,但在本应春暖花开的时节,这里却是一片阴霾、冷风阵阵。

这个不曾为绝大部分中国人知晓的小城,在3月28日以后迅速成了全国目光的焦点,然而,这一切却是以153人被困井下作为代价。

比被困人员的具体数字更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在山西关停民营小煤矿过程中拥有“重组他人”资质的央企一――中煤能源股份公司,系本次透水事故业主方――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50%的投资股东,至于另外一半的投资方,则是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意味着,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有企业。

此前,民营煤矿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被作为中国矿难频发的主因,并由此,山西、河南、内蒙古先后开展了以国有资本在煤矿领域的“突进”,然而,从2009年开始国有矿山的事故频发,让山西省安监部门的一位官员也不得不由衷感叹:“现在大煤矿也出这事,表明国企也需要强调注重安全生产管理,负起社会责任来。”

国企的“忽视”

作为施工方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建筑公司(下称“中煤一建”)的副总经理,张建立不愿意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透水事故原因何在”的问题。

与绝大多数人了解的“山西煤老板”不同。张建立的身份是“国企领导”,他所供职的中煤一建与王家岭矿业主方华晋焦煤有限公司更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系统”――中煤能源股份公司。而中煤能源股份公司和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则是华晋焦煤有限公司的“投资方”,双方各占50%股权,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国企。

记者了解到,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项目是国家和山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井田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和河津市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0.36亿吨。其设计年生产能力600万吨,透水事故发生前仍处于在建期,初步预计2010年10月份投产。

中煤股份是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旗下的A+H上市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国最大的煤矿机械制造企业。而记者了解到,王家岭煤矿施工单位正是中煤旗下的中煤一建63处,为何规模如此的国有煤企出现重大的事故?

张建立回应说:“透水事故具体的原因,作为我本人来说不能讲,后续国家将会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说法。”4月1日,张建立面对记者的提问,闪转腾挪,顾左右而言他。

记者经采访掌握的情况表明,3月28日上午,王家岭矿井下就开始渗水,当时工程项目部曾经派专人下井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地下水。

然而,项目部忽视了周边废弃小煤窑的积水。经记者调查,王家岭矿附近有许多废弃小煤窑。以前被私人开采过,由于山西省进行整顿关闭后,留下大量积水。一旦矿工们凿穿旁边的废弃小煤窑时,大量废水将喷薄而出。灌入王家岭煤矿。

张建立称,之前发现有滴水和淋水现象后,项目部技术人员和山西煤科院技术人员下井进行查看,并未发现有太大的问题,故此,根据以前的地质报告,进行施工。

管理的“悖论”

在阴霾的王家岭,“国企经营矿山安全拥有保障”的论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则是以生命为代价。

“事故发生前工人们是一天三班,每班8个小时,白班是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中班是从下午3点到晚上11点,晚班是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我很少遇到这种工作强度,不出事才怪。”负责施工的中煤一建普三队的孔师傅说。

为了赶在今年10月前出煤,项目部不断赶工期,多位矿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今天报名,不经过培训,明天就可以下井作业。”

一位曾在2009年9月考察过王家岭煤矿工程建设的煤老板李强(化名)对记者称,王家岭矿由27个矿组成,有的曾经被私人开采过,政府整顿关闭后,矿主和工程师带走了真实图纸,同时井下存水较多。

“当时有中间人介绍我去承包王家岭煤矿建设工程,项目部让我交押金100万元,如果出了安全、质量等问题后,可以扛住。然后,我们还要给中间人的好处费70万元。”李强说。

李强告诉记者,经过考察后,他发现这个工程管理太混乱,层层转包。当时上面的是613队,然后转包给太原的一个基建公司――专门给王家岭煤矿供应井下机械设备的公司,最后下面才是包工头,“层层扒皮”。

“这一行了20多年,一次安全事故都没发生。我的经验就是少出煤,每天都要下井,如果一出事,我就玩完了。但是在王家岭,当时有17个工程队在施工,即使我不出问题,别的队出了问题。我也要搭进去。经过考虑,我果断退了出来,要不然,这次一定会全赔进去。”李强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有些后怕。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林表示,施工企业在基建企业探水管理方面有问题,规程要求先探后掘,有疑必探。他对“未探先掘”提出了批评。

不过。4月1日下午,张建立回应记者说,“作为国有企业,不存在层层转包的问题。”同时,他也表示,“探水方法有好多种,施工时确实探水了,但是方法不一样。”

国企安全挑战

“山西省的煤矿整顿得差不多了,应关则关,该停则停,现在大煤矿也出这事。表明国企也需要强调注重安全生产管理。负起社会责任来。”山西省安监系统的一位官员称。而此次矿难是在山西省强力整合小煤矿、并倡导“安全山西”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而正在王家岭透水事故展开救援的同时,3月30日10时左右再次传来消息。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在建煤矿发生冒顶事故,导致正在井下作业的10名建设工人被困。施工建设单位仍属于中煤一建,为49工程处。

记者了解到,就在王家岭透水事故发生后的一次现场指挥部会议上,由于被困人数一度从123人变为153人时,国务院相关领导现场质问一位央企负责人――被困人数变化这么大,你们这么大的国企为何这么不严肃?

据新华社报道,坐镇现场指挥的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要求王家岭矿山方面公布所有受困人员名单。

据知情人士透露,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在有国务院有关领导参加的3月29日凌晨的现场指挥部会议上,各方在此次事件的名称上出现分歧。安监总局方面建议的名字是“3・28特别重大事故”,但是山西省方面认为目前处于抢救阶段,井下的人有生还的希望,现在还不到追查责任的阶段。几经讨论后,最后定名为“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

这位知情人士还透露。之所以没

有称之为“王家岭煤矿”。而是称之为“王家岭矿”,原因在于此矿是在建矿,还没有正式投产,是施工阶段出现的原因。

“关停整顿引发了煤炭的供需紧张关系。由于去年山西煤矿整合,山西煤输出锐减,导致陕西、内蒙古等地煤炭需求大增,煤炭价格坚挺,引发各大矿赶工期、赶进度,安全生产隐患增多。小煤矿出事就是一两人的问题,国有大矿山一出事就是100人。更可怕。”前述煤老板李强说。

山西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赵旭强说:“关闭小煤矿使得煤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国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国企获益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等方面的补偿。这次大矿难给人们提出了一个警示。小煤矿以前发生的事故现在重新出现在了大国企业身上,这需要深思。”

链接

救援全记录

3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飞抵山西事故现场。

3月30日搜救人员通过潜水潜到被困人员的身边,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

3月31日重达13吨的主井泵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后排水量达每小时450立方米。

4月2日一处刚刚疏通的管道不停传出敲击声音,说明井下有人生存。

4月3日15时,中煤一建工会主席栗辉公布153名被困工人名单。

4月5日15时40分左右,新闻发言人宣布,共有115人被救升井。

4月6日山西省省长王君向披露,王家岭矿难已有6人遇难。

4月7日5000名搜救人员集中突破剩下的几个区域,争取尽快抽完水;38位矿工获救。

4月8日王家岭煤矿井下还有26位工人被困。

4月9日媒体公布71名获救者名单。

4月10日指挥部首次公开防爆摄像机拍摄的4月5日井下救援视频。

4月11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遇难人数已上升至33人。

4月12日搜救人员又发现2名遇难者遗体。遇难人数升至35人。

4月13日国务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正式成立,第一次会议召开。

4月14日遇难人数升至37人。截至6时,共有186人被救,井下被困者尚有最后1人。

透水事故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灾;事故;隐患;防治

在煤矿生产中,经常出现水灾事故,矿井容易出现突水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在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与地表水、地下水沟通时,就可能出现突水事故。矿井透水(突水)是煤矿在正常生产中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数量的涌水现象。矿井突水来自采空区、顶板、地表、底板等。矿井突水的出现是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有快有慢。从开拓工作面开始,发展到突水的时间内,在工作面及附近显示出某些异常现象,即突水预兆。识别和掌握这些预兆,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伤人事故发生。矿井突水前的预兆主要有: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或煤壁“挂汗”;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凉;煤壁“挂红”;发出水叫声;出现雾气;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如落雨状;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出现压力水流,即水线;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板软或钻孔有水流出。以上预兆一般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也可能预兆不显著必须密切注意,认真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矿井水要查清矿井的水文地质状况,要有准确的井上下对照图、地形地质图。大中型矿井,必须建立地面移动塌陷观测站。测出地表移动数据。从井上下对照图,明确井下采掘工作面与地面河流、沟渠等的位置关系。明确煤层、岩层,尤其是透水岩层的露头与地形的位置关系,通过地表塌陷移动观测资料,分析矿井开采对地表的影响,采空区垮落后形成的“三带”是否与地表水沟通、流入井下,以采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1、地表水害的防治措施

(1)矿井上方有河、湖、水库、水渠等,必然对矿井产生危害,有透水可能,不能排干,要留设防水煤柱。

(2)河流、沟渠压在煤层及岩层的露头部分,大量向井下漏水,对采矿有透水威胁,要实施河流,沟渠改道。河流向井下漏水时,还要采取对河床铺底的措施进行防漏。

(3)对塌陷坑积水、池塘积水等,如果有突水可能就要把积水排干,才可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查看地面积水。尤其是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出现漏斗形塌陷坑,透水威胁大。要降低开采上限,留设防水煤柱,以确保安全。

(4)采煤工作面不用垮落法控制顶板,而要采用水砂灌注采空区,将顶板支撑起来,降低下沉量,降低对地表下沉的影响,防止水流入井下。

(5)为确保雨季安全,要调查矿井周围最高洪水位及山洪暴发的影响,抬高主井、副井、风井的井口标高。

2、老窑水的防治措施

查清老窑开采年限、煤层位置、距离和深度,及涌水量大小等;查找过去老窑的图纸和资料。在分析判断后,制定防治老窑水的方案并认真实施;在情况不清时,要坚持逢掘必探的原则向前掘进。打眼前探水钻时,若有透水征兆,不能起钻,应尽快汇报,处理险情。在探放水时应建立一定排水能力,安装水泵、排水管路,建立水仓,保证探出水之后不影响生产。如果老窑水是开采上层煤形成的采空区积水,而新开的矿井或新采区是开采的下层煤。这种顶着老窑水采煤,随时有出现突水事故的可能。在未弄清情况、上层煤采空区水未疏干前,不得顶水采煤。

3、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积水的防治措施

矿井采空区及老巷道经常有积水。测量部门测量填图要及时准确,不可漏填,在掘进工作面接近采空区和老巷道时应先探后掘进。采煤工作面回采时,对生产有威胁,要打钻将水疏干。掘进工作面需要掘透老巷道,要先将老巷道水排干后,掘透老巷道。

4、钻孔水防治措施

钻孔尽管较小,而水涌出却能淹井。钻孔水害防治措施是:先查钻孔的平面位置是在采掘工作面的哪个位置,再查钻孔的封孔质量。若钻孔穿透富水层,封孔质量不好,为确保安全则需请专业队伍用钻机重新封孔。也可留保护煤柱保护钻孔。

5、断层水的防治措施

查阅地质报告或水文地质报告,较大的断层可查出是透水断层还是不透水断层。若断层含水丰富,要用留设断层防水煤柱的办法,避免断层面出水发生透水事故。断层位置不清,不知是透水断层还是不透水断层时,可用井下钻探的办法,探清断层位置及断层面透水情况。若断层含水丰富与奥陶纪灰岩连通或与其他厚层状石灰岩溶洞、含水砂岩连通,断层面水大,不易疏干,要留设断层防水煤柱保护断层。在井下用钻探的办法探断层时,要建立好排水基地。

6、石灰岩溶洞水的防治措施

石灰岩被水溶蚀后,出现的空隙即岩溶。存在岩溶中的水为溶水。岩溶小到溶隙,大到溶洞,溶洞间互相连通可成为暗河。石灰岩的露头部分位于地面河流之下,井下岩溶水由地面河流补给,为切断岩溶水补给来源,可以将河流铺底防漏水或河流改道。也可采用地面钻打钻用水泥注浆的办法堵水。为保证开采安全,可采用降压疏干的方法:采用巷道及钻孔来疏干岩溶水。疏干时,在井下适当位置建立水闸门,确保分系、分采区、分水平隔离、疏水,与其他地区生产两不误。

7、砂岩水和砾岩水的防治措施

砂岩、砾岩多数位于煤层的顶板和底板。从表面上砂岩致密无孔隙,实际上含水量并不小,富含裂隙水。在顶板有厚层状砂岩时,工作面回采前,要用钻机探水。有水须在回采前把顶板砂岩水疏干,其方法要用钻机打眼。急倾斜煤层回采前也要疏干底板砂岩水,避免采空区放顶造成突水。

8、冲积层水的防治措施

冲积层水即地表浅水,层内有流砂、砂浆、泥浆等。防治冲积层水,要在正确的确定矿井开采上限。开采上限标高应确保冲积层水和地表水不流入井下。

参考文献

[1]肖应祺.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在矿山安全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7.7

透水事故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矿井地质灾害 煤矿事故 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V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56-01

鹤岗市是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鹤岗矿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也是十分雄厚,但随着煤矿开采逐渐加深,开采技术和设备的相对落后,使得鹤岗矿区的地质环境和开采环境不断恶化,也使得鹤岗矿区的地质灾害因素明显上升。

矿山地质灾害虽是全球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却也是重中之重,比如:矿井水害、煤矿突出、瓦斯爆炸及地温地压等地质因素所造成的灾害,这对矿山人员的伤亡是惨重的,经济的损失是巨大的,社会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一、矿井水害

采空区透水、断层裂隙带导水及煤矿涌水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灾害之一,也是不容忽视的。近几年内,全国各地的煤矿事故中,透水事故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1、采空区透水

因鹤岗矿区各煤矿都是开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矿井,浅部埋藏煤层均都已开采完毕,正逐渐开采深部埋藏的煤层,这样就造成了深部开采的煤层上部形成了很多的采空区。采空区因当时生产注水、构造水、含水层以及地表水的渗漏,使得采空区均含有积水,且积水量难以确定,这样当深部开采时造成煤层上部“三带”范围内使得岩石垮落、下沉形成各种裂隙,把上部采空区的积水顺着裂隙冒落下来,造成透水事故。鹤岗矿区的峻德煤矿在2010年1月17日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2人死亡。因此,这些年鹤岗矿区开始引进先进设备并进行“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管理制度、“物探分析、钻探验证”等手段提前对采空区进行探放水,有效的制止了此类事故的发生。

2、煤矿涌水

鹤岗矿区煤矿生产中除了采空区透水之外,其余水患因素来源于含水层、构造水、第四系含水流沙层和地表水的渗漏。煤矿在地下井巷采掘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的渗流而失去稳定,向着井巷施工的薄弱点发生动力现象,造成煤矿涌水事故。鹤岗矿区的振兴煤矿在2013年3月11日发生一起重大水害事故,死亡18人,直接经济损失2281万元。该事故发生后,经专家组勘查,该矿上部有第四系含水流沙层,此区地质构造复杂,正、逆断层交错,使得含水流沙层因井下巷道采掘瞬间来压造成水害事故。

二、煤矿突出

煤矿突出对于矿井生产来说也是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由于煤层破坏后产生的向倾斜方向的重力分布,因此上、下两端破坏煤体,阻止煤壁向深部扩展的能力有差异,上端较小、下端较高,即同样压力作用下,上端破坏范围将高于下端,因此下端应力集中,在非稳定的平衡状态下,一旦遇到外界干扰,则可能失稳,瞬间释放大量能量,则造成煤矿冲击地压事故。鹤岗矿区的峻德煤矿在2013年3月15日发生一起冲击地压事故,造成5人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63.59万元。峻德煤矿17号煤层具有弱冲击倾向性,煤层顶板岩石具有强冲击倾向性,在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共同作用下,造成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弹性变形能聚积,聚积的弹性变形能突然瞬间释放,导致发生冲击地压事故。

三、瓦斯爆炸

矿井瓦斯是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沼气(CH4)。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的工作面积聚了一定浓度的瓦斯在一定条件下(如地温导致煤层自然等产生引火源)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设备的严重破坏,还会让爆炸产生的煤尘发生连续爆炸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硫。

这些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鹤岗矿区的兴山煤矿在2009年11月21日发生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直接造成108人死亡,举国震惊。还有2015年12月16日鹤岗矿区地方煤矿的向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引起重大火灾,造成19人死亡。这些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惨痛的,无法估量的,都是血的教训。

除了以上三方面地质灾害因素以外,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隐患的还有很多很多,为了让我们降低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切实重视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四、预防措施

首先,要摸清地质灾害的因素,掌握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制定矿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在此基础上制定防治规划,措施。鹤岗矿区是一个地质灾害非常严重的矿区。近年来,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所属各矿学习南方矿井先进经验,煤矿采取“一矿一策”、采区采取“一面一策”、物探钻探相结合手段、地质类型划分、地质预测预报、地质隐蔽治灾等方案陆续制定,有效的为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重大作用。

其次,要广泛宣传各种地质灾害知识,培养矿工灾害意识,引起矿工对于灾害的重视,增强矿工的防灾意识,熟练掌握生产技能以及矿山救护基本知识。尤其井下生产工作时,要严格遵循作业规程、措施进行施工。

总之,合理开采煤矿煤炭资源,掌握地质灾害规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认真贯彻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从严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煤炭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

透水事故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安全事故 煤矿地质工作 安全生产 作用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94-1

0前言

煤矿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对煤层厚度变化的研究;矿井的地质构造;查出影响矿井开采和生产的地质因素;检测空气中瓦斯含量及瓦斯泄漏情况;掌握煤炭储量与开采量;预测矿井水,提出预防治理对策等内容。我国是煤炭大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的国家。煤矿地质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为煤矿建井和煤矿开采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还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煤矿从勘测到采掘,当中的一切生产活动都不能缺少确切、详细的地质资料,因此煤矿地质工作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煤矿地质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建设初期的作用。煤矿建设之初,应该高度重视煤矿地质工作,确保地质资料的完整和确切,起到指导制定设计的作用。煤矿生产必须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施工,而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和成果是制定这些设计最主要的依据和条件[1]。只有对煤层厚度、结构、性质以及瓦斯涌出情况、水文地质资料有了准确掌握,才能准确反映出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设计,促进生产建设,提高煤矿安全系数。

(2)煤矿地质工作对预防瓦斯事故的作用。我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比较大,造成的影响最严重。瓦斯事故因为具有突发性强、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高等突出特点,所以应急措施不能像其他事故措施那样及时有效,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也就较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加强对瓦斯事故的防治对煤矿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在对瓦斯事故的防治上,必须重视和加大煤矿地质工作对煤层瓦斯的研究和预测,根据预测出的瓦斯含量提前做好准备,该提前抽放瓦斯的就抽放,该加强检查的就加强检查,而该利用瓦斯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而不是单纯的只做些一通三防工作。通过煤矿地质工作,提前对瓦斯涌出量做好规划和预警工作及应急措施,不用像以前面对瓦斯时只能被动防御,而是从源头上抑制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3)煤矿地质工作对预防煤矿透水事故的作用。要防止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煤矿地质工作中有关水文地质的工作。在水文条件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能贸然进行掘进工作,一旦发生水灾短时间内就能造成极其危险的后果。而此时应该做的除了预备好配套的排水设备等硬件设施外,还应该做好勘测、生产中各种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根据积累的资料和所学的水文地质理论综合各种情况,分析出特定区域内的主要含水岩系及其水文特征,主要含水层的含水性随季节、年度及降水量的变化递变的规律等[2],对于不清楚水文情况或是可能出现水灾的区域应该先打钻探防水。只有对水文地质有了充分了解后才能从总体上指导矿井设计还有生产布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透水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4)煤矿地质工作对预防顶板事故的作用。虽然顶板坍塌事故已经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改善了管理方式,发生的频率和引起的损失大大降低,但这仍旧是一项安全隐患,不容小视。造成顶板的原因很多,像是生产工艺落后,生产程序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是由于工人技术不好,执行措施不到位;又或者是因地质构造造成顶板掉落等。要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除了要提高工艺和工人素质外,还要加强煤矿地质工作,在采掘前对煤层的断层情况、褶皱情况、围岩坚硬程度等提供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设立支架、在煤层松散的区域避免因爆破震动引起的冒顶,有效减少甚至完全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5)煤矿地质工作对地质储量的作用。煤矿地质工作能有效的判断出特定区域内煤炭的储量,这样就可以根据储量来放置采掘设备、布置采区巷道。如果实际储量很小的话,那么矿区生产接替时间将会缩短,采掘资源紧张,也会造成矿区的损失,影响矿区的效益;如果提供的储量很小,而现实上却相反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经济的浪费,对于矿区生产也会造成不利影响[3]。

2加强煤矿地质工作的对策

首先,树立起煤矿地质工作非常重要的意识。煤矿从领导层到基层员工都要清楚的认识到煤矿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矿营造一个高度重视地质工作的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将地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上;其次,强化煤矿地质勘探工作。地质工作并不是一次就能做好,一次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在日后的开采过程中不断勘察,防止意外情况出现,而企业也该支持地质勘测工作,投入适量资金帮助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建立监督机制,对煤矿地质工作实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和管理,切不可走形式。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煤炭企业的地质工作人才,把地质勘探的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结束语

煤矿地质工作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煤矿生产的“眼睛”。做好煤炭地质工作,能有效减少瓦斯事故、透水事故和因地质原因造成的顶板事故的发生概率。掌握了矿井的地质资料,了解了矿井的地质结构和地质特征,在保障广大矿工生命安全的同时,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率,实现了煤矿的安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全贵.浅谈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2,5.

透水事故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设矿井 事故频发 安全 思考

自2008年开始,山西省就开始实行煤炭资源整合,之后陆续推广到河南、山东、内蒙古、陕西等省份[1]。这几年来,我国加快了煤炭资源整合的步伐,但在资源整合后,由于基建、技改矿井数量多,技改时间长,加之有些矿井资金投入不到位,造成了企业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不安全局面[2]。同时,矿井建设安全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相关领域的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3-5]。因此,对矿井建设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存在问题

到目前为止,建设矿井频发安全事故,安全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如表1所示列出了近年来几期典型的矿井建设事故。

通过对矿难事故的分析发现,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未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安全规程》;劳动组织管理混乱,施工方为了经济利益赶工期、赶进度,同时安排多个掘进面进行作业,作业人员过多且较集中;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力;施工过程中存在违章行为,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没有按规定及时撤人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安监机构齐全,监管人员缺位,停工停产整顿期间擅自违法生产;在利益驱动下,以技术改造为名,掩盖非法生产。针对矿井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 安全措施

反思事故教训,是把握安全生产客观规律、举一反三加强整改的必要措施。也只有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敬畏客观规律,落实安全责任,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建设矿井顺利投产。否则,换来的只能是安全工作的一纸空文和矿难悲剧的频频上演。经过对于矿井安全建设的思考,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图1所示。

(1)坚持安全发展理念。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矿建员工共知、共享,要唤起每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每干一分钟、谨慎60秒,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还要将煤矿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纵、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因此,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

(2)做好各种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自2011年3月份以来王家岭的20101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但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结果酿成一场悲剧。王家岭矿难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隐患排查的重要性,所以平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安全问题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解决“不得病”的问题。同时还要完善隐患排查制度,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安全检查的程序和内容,实现由随机检查向规范检查、由现场检查向系统检查、由具体隐患检查向过程管理检查转变。实现“从上向下查隐患”,做到超前防范,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给安全施工带来的危害。

(3)坚持“物探、钻探、问探”三结合,防治矿井水害。过去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顶板事故、瓦斯和透水事故约各占事故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机电运输、矿井支护技术的快速发展,而瓦斯抽采利用、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技术进展较慢,事故比例发生了改变,瓦斯和透水事故成为当前和今后安全防范的重点。而最近两年,我国建设矿井发生的透水事故中,老空透水事故占水害事故的80%左右,主要原因是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在有透水征兆的情况下仍违规作业。所以针对整合矿井周边煤矿的水文地质不清、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明等问题,必须坚持“物探、钻探、问探”三结合。同时要严格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对建设矿井必须坚持“有掘必探”,物探、钻探相结合,长探、短探相结合,并保证钻探验证、保证安全距离。对于可疑区域,要采取防止老巷漏查的针对性措施,进行全方位、全角度钻探。在物探、钻探的同时要结合“问探”,走访老工人、开展历史调查,询问小窑采空、老巷分布、积水积气等情况。同时还要研究利用石油、煤层气开采的压裂技术从地面打钻抽采空区积水的可行性,从根本上防治治理重大透水事故隐患。

(4)加大对矿建施工企业的投入。随着矿建体制的改革,施工企业内部职工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劳务工、分包队伍介入到施工项目中来,逐渐成为施工队伍的主要力量。由于劳务工、分包队伍的素质较低,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多的事故隐患,也给矿建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管理难度。近年来,建设矿井发生的伤亡事故中,涉及人员80%是劳务工和分包队伍的职工。因此,有必要对劳务工、分包队伍进行培训。同时企业还要逐步减少外包队伍,培育更多的自有核心队伍,来提高建设队伍的安全素质。与此同时矿建企业还要加大对装备的投入。

(5)加强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建设矿井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完善。因此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治水机构,确保组织机构和人员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生产、通风、机电等技术部门的技术管理要覆盖基建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审设计、审措施时,这些部门都要参加。规范各单位对有关技术资料的审批流程,特别是对各煤矿灾害防治计划的会审,要结合全面采掘计划,分析瓦斯、水文地质等情况,每月进行预测预报,每年将灾害防治计划贯彻到每位职工,让职工掌握灾害防治的基本常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化业务保安,进一步落实各级规划、设计、基建、生产、技术、调度、安监以及人力、装备、物资供应等部门的业务保安职责,同时加强对建设矿井的指导和检查。

(6)加强在建建设矿的管理。严格落实基建矿井的建设单位负安全监管总体责任和施工单位负安全施工主体责任的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齐监管人员,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双方协调共管。按照招投标法和设计文件等要求,做好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活动的招投标工作,确保参建单位资质符合要求;提供经有关机构评审、备案的地质报告;严格按照经审批的初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和管理,严禁随意压缩工期。全面清理整顿煤矿施工队伍,严格准入条件,包括井巷施工、机电安装以及探放水施工等,要严把队伍资质、人员资质,防止转包和非法分包。加强外包队伍管理,加强技术交底与生产协调,防止以包代管和“两张皮”现象。

(7)坚持“技术、施工、安监”三统一,形成良性互动。技术、施工、安监既有分工侧重,又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技术措施是创造安全作业环境的第一步,必须确保科学性和针对性;施工就是按照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现场兑现;安监就是监督、检查和反馈。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技术、管施工必须管安全。施工技术要落实业务保安责任,从系统上、装备上、措施上、施工组织上、现场管理上保障安全。安监部门要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督促安全责任落实、技术措施落实、现场管理落实,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施工技术业务部门,三者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堵塞管理漏洞,防范事故发生。

(8)全面推进建设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整合矿井基础差、底子薄,安全隐患大量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引发重特大恶性事故。所以整合建设矿井要严格执行《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技术标准》标准,逐步更新改造现有的生产系统、生产设施和装备,完善巷道布置、通风设施、供电排水、提升运输、监测监控系统,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软硬件环境,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9)领导干部要保证下井检查的质量。目前,有些领导干部作风比较浮躁,经常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发现不了问题,即使发现也是敷衍了事;有的工作不落实,把思路当结果,将部署当落实,把传递当目的,停留在看资料、要数字、催报表。为此,必须克服这些不良作风,经常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设矿井要定期上报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情况,每月调度会上通报。

(10)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在英国一些民间机构对煤矿的监督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有一个公司每年出版一本《英国煤矿指南》,详细描述英国煤矿的现状,还专门把政府负责安全和环境的部门和官员的名字、电话等一一列出,以便公众有效“监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英国的经验,可以畅通群众反映的渠道,以便公众有效地监督建设矿井的安全。

3 结语

建设矿井的安全工作是随时间、空间不断发展变化的,安全问题整改、安全隐患的排除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同时,安全管理不能松懈,一松问题就出。因此,只有始终保持一鼓作气的干劲、一抓到底的狠劲、一点不放松的韧劲、一丝不苟的严劲,抓反复、反复抓,才能确保安全基础牢靠、坚固。在今后的矿井建设中,得从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做好各种隐患排查、坚持“物探、钻探、问探”三结合、加大对矿建施工企业的投入、加强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在建建设矿的管理、坚持“技术、施工、安监”三统一、全面推进建设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干部要保证下井检查的质量及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等方面下手,才能为全面建设安全矿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卫亚楠.我国煤炭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1,31(7):60-62

[2]郄晓旭.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J].科学之友,2009,9:74-75.

[3]李卫东.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几点探索[J].煤,2004,14(2):65-67.

透水事故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质工作、煤矿生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煤矿生产活动中,地质工作是其关键的构成部分。地质工作的勘察、探讨、控制标准的程度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煤矿开发、使用一直到废弃的整个周期都有地质工作的参与。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在煤矿的很多意外事故中,冒顶、瓦斯爆炸、透水等意外事故大概占据了所有事故的六成到七成,而且在地方性私营煤矿事故所占比重还更大,然而这些严重的意外事故都和地质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提升矿井地质工作的力度能够防止或者是杜绝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控制煤矿的安全性,提升我国煤矿事业的抗灾害能力,对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矿生产中地质灾害的种类

因为归类标准不一样,所以煤矿地质灾害事故的种类也不尽相同。根据地质灾害的空间布局可以分为岩土体变形灾害、水文灾害及煤矿内在原因导致的事故。以水文灾害为例,根据水源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地下水、地表水、老窖水事故。地表水也就是煤矿冲水水源,包括江河、水库、鱼塘及自然降雨等。比如因为相邻煤矿地表的排水不畅所引起的煤矿透水事故,或者雨水渗入煤层缝隙进入矿井所导致的渗井事故这些都属于是地表水灾害类型。基岩裂隙水、松散层孔隙水及岩溶溶洞水等等都属于地下水,在煤矿开采中如果挖掘到或者是接近这些地下水就很容易引起透水灾害。在煤矿开采过程时会留下比较大的挖掘空间,这其中会贮存大量的水就形成了老窖水,在接下来的开采工作中会因为没有注意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导致透水意外的发生。

三、煤矿生产中地质灾害事故的成因

我国的煤矿生产地质灾害种类比较多,因此事故的成因也比较复杂。这就给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可以看出是部分煤矿工作者没有对地质工作认真了解研究,勘探测试技术应用上存在很多缺点,煤矿的管理工作、监督工作没有做好才是引起煤矿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原因。一些小型私营煤矿对地质工作研究不够细致谨慎,了解的地质情况也有限,对引起煤矿各种地质灾害的原理还没有认识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煤矿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在勘探技术层面上还包含较大的缺陷。再者一些煤矿由于接替采掘紧张,不能严格履行预防地质灾害规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煤矿灾害事故发生机率。

四、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1、预防煤矿水文意外事故的发生

煤矿的水文意外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比较严重的特点,水文事故在严重的时候能够在很短暂的时期里就对煤矿带来颠覆性的灾害,合理增设排水设施可以有效控制水文灾害的发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煤矿的水文地质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对煤矿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认真细致地勘察过程中,记录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再对其进行综合归类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分析水文地质特征的流程,这样能够使得我们掌握特定的范围内的主要含水岩系及其水文特点,主要含水层呢过的含水性随季节、年度及降雨量的改变而变化的客观规律,这样能够使得煤矿工作人员能够把握煤矿的整体生产布局;与此同时可以在煤矿生产活动中对有可能会有意外事故发生的地区和地形复杂的老塘、旧巷等提前进行打钻排水,以“有疑问必须探明、先探明情况再进行挖掘”为开采准则,这样做才能够在宏观上控制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可以有效减小煤矿水文灾害的发生几率,降低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防止发生瓦斯泄露、爆炸事故。

矿井中的瓦斯泄露、瓦斯爆炸属于煤矿重大安全事故之一,瓦斯事故具有突发性极强、涉及面积广、损害程度及其恶劣的特征。抑制和消灭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工作中起着决定和主导作用。我国在以前的煤矿安全生产防治过程中,往往会比较从通风、预防这些方面来开展工作,但是却忽略了对煤矿瓦斯地质工作的探索。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只是使人们处于被动预防的位置,却缺少高效预见和提前计划,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这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双鸭山一座煤矿为例,在高度为-109的位置挖掘岩石平巷的时候,根据设计巷道是将自底板至顶板穿越A8 煤层以及一个落差达4m 的正断层F14。因为那时候对这一片地区的煤矿地质工作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没有认识到煤与瓦斯突发和埋藏深度,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掘进中当巷道接近A8层顶板及F14 断层的预定位置,此时观察到大量的瓦斯进入,煤层构成混乱和其他一些状况的时候,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只是采用加大通风量,降低放炮火药的含量的处理方式来控制瓦斯含量。在一次炮后20分钟后,突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喷煤距离50米,有18米的巷道全断面被煤粉封严。突出煤量627吨,沼气大概1180立方米。幸运的是发生事故的时候正是交接班的时间,矿井内没有工人,没有产生更严重的后果。事故发生之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研究了这次事故的原因,这才确定了安全工作的主要方向,从此之后对煤矿地质工作、尤其是瓦斯地质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确定了煤与瓦斯突出和煤层的埋藏深度、构成及其它原因之间的紧密联系。

3、防止因为不合理的设计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开采人员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和规定来进行开采工作,而这些操作规程和规定的制定就是建立在煤矿地质工作所得到的资料和成绩的基础之上的。清楚掌握一个地区的煤层状态、结构、特征、深度及其横向变化、瓦斯状况、水文特点、火区及岩浆岩侵入等煤矿地质资料,煤矿安全生产人员才能够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这种建议的科学合理性富含着非常多内涵,它可以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规范、高效地进行,其中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煤矿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是煤矿能否安全生产的关键。例如,井田范围内某一地区存在火成岩侵入及局部含水层,假如地质资料能够真实、完整、详尽地表达这一情况,就会做出避开这一地区的施工建议,应该能够预先做出有利的方式来防止意外事故的产生,促使整个开采工作能够有预见性和安全性;假如不是这样,煤矿地质工作没有认真完成,不能提供准确的、真实的地质资料,那么施工安全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河流,无根之树木,不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做出应对,煤矿开采工作就会混乱、盲目。这样就非常容易引起透水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间接意外的发生。间接事故的意思就是不是直接引起的煤矿意外事故,可是却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的一个原因。地质资料不详尽是导致类似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施工周期和工程量等原因与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是成正比的关系。尽最大可能地提升工程的利用率,降低工程量,减缩工程时间才是一个真正优质的施工设计。想要获得这样的效果,就应该提高设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防止人为的原因产生,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煤矿地质工作研究,尽最大可能地提升煤矿地质资料的准确性,这是能够减少和防止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从根源上确保安全开采的关键原因。

4、 防止发生顶板事故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另一种比较容易发生的是顶板事故。最近几年,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和管理方法逐渐得到了提升,这种类型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已经有所下降,可是在一些落后区域、小型私营煤矿企业中,顶板事故仍然是一个多发事故。引起这种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种,例如开采工艺不先进,开采工序不适合煤矿的实际状况;开采工人没有统一培训、不能够全面了解开采技术,防范工作没有做好;煤矿的地质情况限制,地质结构影响等等。其中发生顶板事故的主要因素就是对地质条件与地质结构不够了解。假如是以准确、详细的地质资料作为参考,在进行开采工作之前施工人员是可以对开采位置的围岩特征,断层、褶曲及煤层产状掌握准确,这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建立不同区域的开采方式,尤其是掘进爆破工艺及支护方式。材料、设备及人员配置等生产要素能提前到位,这样就能够在管理和技术层面上确保有效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地降低和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五、结束语

地质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做好煤矿地质工作对水文地质灾害、瓦斯泄露爆炸事故及顶板事故具有预见性的意义,从而确保煤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有效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带来经济收益。进行煤矿开采的企业,必须要对煤矿地质工作的特征有全面的掌握才能够发展好煤矿企业。因此,煤矿地质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勘察技术,更重要的是关系着煤矿的实际运行,在煤矿开采活动中起到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洋.水文地质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论文] 《中州煤炭》-200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