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事故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故原因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用一台实际锅炉鼓包事故阐述了卧式快装工业锅炉鼓包从检验、修理、到原因分析以及使用单位管理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锅炉鼓包检验修理原因

近年来,DZL型(单锅筒纵置式链条炉)卧式快装蒸汽锅炉具有结构紧凑、易于操作、运输方便、安装快捷等优点,在我市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此类蒸汽锅炉数目增加较多,但是各种事故常有发生。尤其是DZL型快装蒸汽锅炉锅筒底部鼓包事故发生频繁,危害较大。如何正确检查分析鼓包情况,对查明事故发生原因、防止事故扩大、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制订合理的修理工艺以及制定预防措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事故概况

1.1设备事故概况:2008年6月我市某服装水洗公司一台DZL4-1.25-WⅡ蒸汽锅炉,在运行时,司炉工从后炉门清理炉灰发现该锅炉锅筒底部发生鼓包,随即停炉,并请我院人员进行检验。

1.2现场管理情况调查该锅炉生产于2006年3月份,于2006年6月监检验收合格并投入运行,锅筒材质为20g。咨询该公司管理人员得知:该锅炉未装设锅外水处理设备,且公司未按照锅炉运行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维护,没有配备专职水处理化验员,该公司选用的是水井水源,为地表浅水,水硬度大,水中泥沙多,经过水泵抽取到沉淀池,简单沉淀后直接给锅炉供水;取样化验,其给水硬度是1.21mmoI/L,高于GB/T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标准40多倍。

2鼓包的检验

我院人员在待锅炉完全冷却后,进行内部检验,重点检查了鼓包位置,以分析鼓包的程度。

2.1我院人员对鼓包进行了一下的检验项目:

2.1.1首先确定鼓包位置,测量它的几何尺寸,从内外侧进行测量;确认鼓包中心距前管板560mm,鼓包呈椭圆型,面积(长度×宽度):360×900mm,鼓包高度为45mm。

2.1.2确定水垢厚度;打开人孔发现:锅炉主要受热面水侧普遍结有水垢厚3—5mm不等,且锅筒底部水侧积存大量白色膏状水垢。

2.1.3测量鼓包中心金属残余厚度及筒壁正常厚度,未发现异常。

2.1.4宏观检查后使用MT进行检测是否有裂纹,检测结果未发现裂纹。

2.1.5测定鼓包变形部位边缘的硬度,通过和未变形的部位进行对比,未发生变化,再测量宏观变形范围,确定挖补范围。

2.2检验结果综合以上检验项目、检出的结果汇总,根据国家《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第19条:承压部件的变形不超过下述规定时可予以保留监控,变形超过规定时一般应进行修理(复位、挖补、更换):筒体变形高度不超过原直径的1.5%,且不大于20mm;该锅炉变形高度为45mm,故该锅炉应进行挖补维修。

3鼓包修理

鼓包的修理方法有:冷顶修理、热顶修理、挖补修理,这里只介绍该锅炉使用修理方法—挖补修理。锅炉挖补修理应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在锅筒挖补前,修理单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试件必须由修理单位焊接。3.1技术要求:

3.1.1补板要求材质、厚度一般和原板一致,并应符合GB713—1997锅炉用钢板,焊接材料与补材一致。21写作秘书网

3.1.2补焊的纵向焊缝和原筒体相邻节的纵向焊缝的距离必须错开至少100mm,严禁与环缝形成十字焊缝。筒体挖补时,两条纵向焊缝的间距至少为300mm。

3.1.3根据划定范围做好样板,用样板覆于挖补处正式划线。

3.1.4挖割方法一般采用气割,应注意割线平直光滑,并做好30度单面V型坡口。坡口面应用砂轮打磨光滑,注意与补板留有l-3mm间隙。

3.2修理及验收:A先将补板对边、照平,用点焊固牢。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焊缝焊接的先后次序、收缩变形。补板与筒身错边严格控制,使之符合规范。B进行外观与RT检测合格。C最后进行水压试验,试压合格,由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结论为允许投入运行,报当地质监部门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机构备案后,使用单位方能恢复运行。

4鼓包产生的原因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锅炉鼓包的原因。锅炉鼓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快装锅炉锅筒鼓包位置直接受火焰辐射,烟气冲刷,当锅筒的金属壁温超过其强度允许的温度时,金属强度就会下降,这时工作压力超过金属的屈服极限时,就有可能发生塑性变形,在宏观检查表现为鼓包现象。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金属壁温超高呢,由于锅炉底部水侧长时间结垢、泥沙堆积物,而水垢、泥沙堆积物的导热性极差,热阻是锅炉用钢的40-100左右,这样锅筒金属壁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冷却,壁温超过允许温度。该锅炉的材质为20g,这种材质工作温度在450℃以下是安全的,当超过该温度时,金属的强度会下降,随着温度的上升,当温度高达700℃~900℃时,强度急剧下降,金属已不具有原来的强度,此时即使工作压力不超过额定工作压力,金属晶体会发生塑性流动直至变形。

锅筒底部产生水垢和泥沙堆积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①锅炉制造、安装不合理;比如排污管制造时伸出端太长,安装时本体未做到前高后低,造成锅炉排污排不出,致使锅筒底部积聚大量水垢和泥沙堆积物;②锅炉给水软化设备损坏或者采用错误的水处理方法,甚至根本没有水处理;③锅炉工未进行定期排污,造成锅筒底部严重结垢。④锅筒内部遗留杂物,而排污时无法排出,特别是锅炉干法保养时,开炉运行,未把干燥剂取出,产生堆积物。

5事故后的管理预防措施

以上分析总结,该锅炉发生鼓包事故,导致该台锅炉鼓包根本原因,一是锅炉给水不合格,二是未装设锅外水处理设备,三是司炉工责任心不强,没有定期排污。锅炉维修好后,我院对使用单位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讲解,业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接受了我院的预防措施的建议:

5.1安装锅外钠离子水处理设备,对锅炉给水进行处理,以达到锅炉给水符合《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的要求。

5.2对锅炉水侧进行化学清洗,清除水垢。

事故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燃;爆炸极限;氧化反应;热点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并且大多数物料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强等特点,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在苯酐生产过程中也不例外,也会经常遇到燃烧爆炸的危险事故。

一、苯酐的化学性质及生产工艺

苯酐(邻苯二甲酸酐),分子式C8H4O3,熔点404.0K,沸点557.7K,液体密度1.31kg/l(323K),爆炸极限上限10.1%(v/v),下限2.7%(v/v)。苯酐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增塑剂、树脂、涂料、医药、农药等行业。

苯酐的生产工艺:液态邻二甲苯经过邻二甲苯预热器预热(约145℃)后,进入气化器气化,空气由风机进入空气预热器预热然后进入气化器,在气化器内邻二甲苯与空气充分混合后(一般不低于165℃)进入列管式反应器(氧化炉),在400―445℃、压力0.050Mpa、催化剂等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苯酐。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反应热通过熔盐换热器由熔盐循环移出,反应物料气进入气体冷却器、部分冷凝器和切换热熔箱,得到粗苯酐,粗苯酐经处理后蒸馏可制得纯苯酐。

二、常见燃烧事故及注意事项

1、氧化反应器飞温自燃

正常情况下,反应器床层温度是稳定的,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反应物流从催化剂床层携带出的热量少于所需要的反应热时,平衡就会被打破,开始温度平缓地上升通常称为温度“偏移”。而如果此时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就会导致出现整个反应器温度升高急剧放热温度飞升,从而产生称为“飞温”的失控局面,甚至会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尤其是在装置开车初期,由于气化器温度较低,邻二甲苯未完全气化,部分液体积存在气化器底部,此时突然提高进料负荷后,液体邻二甲苯被带入反应器,造成“飞温”,造成催化剂和设备的损坏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所以在操作控制上必须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艺指标要求,严格控制热点温度(一般沿轴向温度分布都有一个最高温度,称为热点。)精心操作,防止误操作。

2、气体冷却器泄漏积料自燃

气体冷却器是苯酐生产最重要的换热设备之一,也是苯酐生产过程中燃爆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设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气体冷却器中的水泄漏至壳程与苯酐和副产物顺酐发生反应即生成酞酸和马来酸(顺丁烯二酸),它们再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酞酸铁和马来酸铁。此两种铁盐的自燃点均在120―180℃,而气体冷却器操作温度约为160―380℃,达到了两种铁盐的自燃温度,同时气体冷却器内的苯酐与空气的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铁盐自燃即可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的燃烧爆炸。

另外,由于设备结构的原因及翅片管组的阻碍,在冷却器箱体底部与翅片管结合处及冷却器出口端底部不可避免积存一些酸类及铁盐类物还有一些诸如低燃点焦油类的化学物,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产生自燃现象,从而引起翅片管束发生爆管等现象。

所以在停车检修时要先进行酸洗或碱洗,然后再用高压水枪清理或人工清理,直至把着火源彻底清理干净。同时在设备制作过程中要精益求精,保证设备的焊接质量,同时在选材上一定要选用合格钢材,选择优质设备,以减少设备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3、热熔箱苯酐气体进口管燃烧

原因是由于热熔箱苯酐气体进口管底部积料自燃或者上游设备燃烧,造成热熔箱着火,从而造成防爆片击穿。同时会瞬间造成鼓风机出口风量剧增、过负荷、喘振;热熔箱体气体切换阀传动件传动失效,阀板变形密封失效;进口管膨胀节过热烧穿等危害。

所以在生产装置停车检修时,要对一些主要管道或设备进行检查、清理,以防止某些易自燃物质生成、堆积。

4、反应器漏熔盐自燃

反应器壳程流体为熔盐,其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和硝酸钾,硝酸钾为强氧化剂,一旦管板及换热管或焊缝连接出现泄漏后,熔盐与苯酐或邻二甲苯就会发生强烈反应,放出大量的反应热,对设备及催化剂造成影响,轻则联锁停车,重则就会发生爆炸,使催化剂失活,造成设备损毁。

因此,在保证设备制作质量的同时,要采取防爆措施,对防爆片要及时检查维护,定期更换。

5、处理熔料釜自燃

在精制处理釜熔料、抽料、打料时,如果处理釜未充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保护。大量空气进入处理釜,在高温时就会引起自燃物发生自燃,从而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为避免事故发生,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在釜内充入氮气保护,严禁违章操作,并且要定期进行釜内清理,清除釜内积存的易自燃的物质。

6、结片包装系统静电闪爆

由于包装机的振动很容易产生静电,如果电气接地不良,就会造成静电的积聚。而下料仓(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含粉尘浓度已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苯酐气体,如遇静电就会瞬间产生爆炸。并且燃爆的气体沿着苯酐下料仓上沿经过结片机,沿着物料管道到达纯苯酐罐,就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爆炸。

因此,为避免静电积聚,必须对包装机系统设置铜线接地,并且要经常检查地线接地情况,保证接地良好,及时对破损的地线进行更换。

7、易燃物料储罐动火闪爆

易燃物料储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动火。有一起案例是检修工人在对粗苯酐储罐液位计滑轮架焊接时,为贪图方便,私自将地线接在浮球液位计浮标上进行焊接作业,且未对粗酐槽加以充氮气保护,结果造成粗酐爆炸。另一起是工人在熔料釜内动火检修时,动火后釜内残余火种清理不彻底,为了赶生产进度,再次投料前未进行彻底检查,当再次向熔料釜打入粗酐时发生爆燃,同时牵连到附近与其相连的粗苯酐中间罐的爆燃。

所以在动火时要严格按动火证的动火方案认真执行,电焊地线要用专用线接地,不能随意搭接,更不能搭接在物料管料上,动火后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要必须进行彻底清理,认真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预防措施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做到科学沉着应对事故,一旦有故障和事故发生,要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2、严格设备质量要求,选用优质设备,降低事故可能性。完善设备安全附件,如防爆片、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要定期检查、校核或更换,确保完好。

3、必须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艺要求,严格遵守操作纪律,要进行现场巡回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技术改进,不断改进和优化操作工艺,确保生产安全。

4、严抓安全管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章检修动火等行为发生。

5、加强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让操作人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增强他们的事故防范意识。

四、结论

在化工生产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为了确保人身及生产安全,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从工艺设计、设备技术、操作、管理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发生的几率减至最小,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郑端文.生产工艺防火.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5-487.

[2] E.G.汉考克,王杰.甲苯二甲苯及其工业衍生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40-60.

事故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孔壁坍塌 泥浆相对密度 承压水 护筒埋置 成孔偏斜 扩径和缩径 钻杆折断等。

一、成孔时孔壁坍塌事故

工程实例:长沈高速路辽宁开原金钩子桥桩,设计孔深约22.5M,孔径2.2M。地质条件(自上而下)为2.2―3.3M粉质粘土;5.1―8.5M为粗砂含卵石;14.7―15.2M为泥岩层的摩擦桩工程由我勘探公司负责钻成孔。我单位采用反循环钻机方案,护筒高1.8M,埋置深度0.3M。技术组成浆材料调制材料,经测试泥浆比重为:1.28t/m3;用此泥浆试成孔(非工程桩),钻具垂直度:1.5%;至21.5M提钻清孔发现已坍孔。经分析、测量调查孔壁坍塌位置在3.5―6.1M。组织技术力量调查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

孔壁坍塌原因:1.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稳定泥皮。2.由于河水上涨孔内出现承压水。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进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同时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4.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5.提出钻具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6.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7.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孔壁坍塌的预防及处理方案:1.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后现场泥浆比重调至1.51t/m3。2.水位变化过大时,应及时采取提高护筒,增高水头,保证水头相对稳定。3.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保证上口高于地面30-40或地下水面1.5M以上再钻。4.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和物到坍孔处以上1~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5.严格控制冲程高度和炸药用量。6.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浆(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孔中,可免冲刷孔壁。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钻孔中水柱压力。7.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8.钻具垂直度保证1%以下。在保证技术部的技术要求后,施工72根桩成孔时没有再发生孔壁发生坍塌事故。

二、成孔偏斜

工程实例:长四高速路刘家房子桥桩,设计孔深约18.3M,孔径2.5M。地质条件(自上而下)为3.6-5.8M粘土;11.4―12.6M为砂层;1.5―4.3M为泥岩层的端乘桩工程由我勘探公司负责钻成孔。我单位采用正循环钻机方案。我单位在第五根桩成孔经验收成孔倾斜大于5.6%,经测量调查孔斜位置自12.8M。经技术调查找出原因和处理方法:

偏斜原因:1.钻孔中遇有倒木或较大的孤石、探头石。2.在有倾角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孔;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砂砾石层中钻孔,钻头叶片受力不均。3.扩径较大处,是因为钻头摆动总是偏向一方。4.钻机平台未安置水平或钻机支撑脚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5.所用钻具弯曲,接头不正。

预防和处理:1.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较正。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平台,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3.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把弯曲钻杆运回机械加工厂调直或现场用千斤顶及时调直。4.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卵石冲平后再钻进。用检孔器等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的情况后,一般可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再继续钻进。冲击钻进时,应回填砂砾石和黄土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偏斜严重的可在开始偏斜处设置少量炸药(少于1kg)爆破,然后用砂类土和砂砾石回填到该位置以上2m以上,重新转成孔。本孔是因为钻头遇到倒木致使孔径偏斜;采用了回填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再继续钻进,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地质钻孔的扩径和缩径

工程实例:高铁四平北站桩基,设计孔深约12.2M,孔径0.6-0.8M。地质条件(自上而下)为3.6-5.8M粘土;2.3―4.1M为砂砾层;1.5―4.3M为泥岩层的端乘桩工程由我勘探公司负责施工。我单位采用正循环钻机方案。我单位在试成孔时发现缩径(3-5cm)。经技术调查找出原因缩径原因为地层中有软塑土,并采用扩大钻头直径(8cm)进行了控制达到了设计要求:扩径比较多见,一般表现为局部的孔径过大。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头摆动较大,易于出现扩径,扩径发生原因同坍孔有相似处,轻则为扩径,重则为坍孔。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径,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有所增加(或须重新设计钢筋混凝土桩)。若因扩径后钻孔时孔壁继续坍塌影响钻机的正常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钻异常因难的迹象。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头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头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各种钻孔方案均可能发生缩径。为防止缩径,前者要及时修补磨缩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高质量泥浆来护壁并须快转慢进,并复钻几次,测量后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孔径要求为止;也可以采用扩大钻头直径2-5cm(视情况而定)。

四、钻杆折断

事故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燃机启动;事故原因;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燃气轮机作为新型的动力设备,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可以快速启动并带动负载,具有较高的热效率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燃气轮机在航空航天领域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动力设备;在航海和陆上交通领域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较高的热效率较小的排气污染,在电力和能源部门也日益成为原动机的主流产品,它们一旦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就会给生产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维护燃气轮机在正常状态下运行,避免或及时诊断处理燃气轮机运行故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燃气轮机智能诊断方法

纵观故障诊断的研究背景和燃气轮机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现状,故障诊断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丰富的科技成果。但对多故障同时发生和各故障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及影响难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诊断领域的成功应用,将故障诊断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克服了传统诊断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困难,解决了复杂系统故障诊断领域的一些新问题。

1、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诊断方法

基于规则的方法又称产生式方法,早期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都是基于规则的,这些规则是从专家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用来描述故障和征兆的关系。该方法的优点是知识表示简单、直观、形象、方便,使用直接的知识表示和相对简单的启发式知识,诊断推理速度快;要求数据的存储空间相对较小;易于编程和开发出快速原型系统。缺点是知识库覆盖的故障模式有限,对未出现过的和经验不足的故障诊断就显得无能为力;当知识库中没有相应的与征兆匹配的规则时,易造成误诊或诊断失败。

2、基于神经网络的诊断方法

从映射的角度分析,故障诊断的实质是建立从征兆到故障源的映射过程。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是高度非线性、高度容错和联想记忆等。但是,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故障诊断也存在许多不足,诊断方法属“黑箱”方法,不能揭示出系统内部的一些潜在关系,无法对诊断过程给予明确解释。网络训练时间较长,并且对未在训练样本中出现的故障无诊断能力,甚至得出错误诊断结论,这些都增加了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

3、混合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根据不同的发动机系统参数,结合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的诊断系统称为混合诊断方法。具体智能诊断方法的选用原则根据发动机各系统故障的征兆以及故障状态下的历史数据来决定。例如:模糊神经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它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既可以描述事物中关于模糊概念的问题,又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还具备自学习能力,在许多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运用。模糊理论运用于故障诊断系统中时,最大的优点是它具有描述模糊性的知识的能力,推理过程比较接近于人的思维模式。以往的“存在”与“不存在”等二值逻辑不能很好地用来表示故障征兆测量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故障原因的严重程度,给实际诊断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通过选择恰当的模糊隶属函数,将测量参数表示成对某个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并传递给神经网络进行诊断,得到的是对各种故障原因严重程度的表示,这样的结果可以使得现场工作人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二、高温部件的损伤机理

燃机高温部件的基体材料是镍基或钴基奥氏体合金钢,在火焰筒和过渡段内壁、透平第1级和第2级动叶片与静叶片表面有高温抗氧化和热障涂层(TBC)。燃机高温部件的主要损伤机理是热疲劳、蠕变、氧化和腐蚀。

1、热疲劳

由周期变化的热应力或热应变引起的零件材料破坏称为热疲劳。燃机在频繁的启停和每次启停的点火、加速、升负荷、降负荷和停机过程中,燃气温度有很大的变化,相应的燃机高温部件的金属温度也随之变化。燃气温度迅速变化时,透平动叶片和静叶片的进、出气边缘的工作温度的变化比中间部分要快得多,就会在燃气透平叶片中产生大的温度梯度,从而产生大的热应力。在燃机启停与运行过程中,热应力的大幅度变化导致燃机高温部件因疲劳而产生裂纹。以燃气透平叶片为例,在燃机点火和升负荷过程中,叶片进气侧边缘比叶片主体受热升温快,在叶片进气侧边缘产生短暂的压缩应变;在燃机满负荷稳定运行状态下,叶片达到其最高金属温度,叶片进气侧高温区域和有冷却孔的部分同样有温度梯度存在,而产生压缩应变;燃机停机时则相反,叶片进气侧边缘冷却降温比叶片主体快得多,导致在叶片进气侧边缘产生拉伸应变。从燃机启动到停机,透平叶片进气侧边缘的应变循环变化,导致透平叶片萌生裂纹,裂纹在循环拉应力的作用下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断裂。

2、蠕变

燃机高温部件在高温环境中的长期运行使其发生蠕变。部件基体材料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金相组织逐渐变化,晶界弱化,材料持久强度和抗蠕变性能明显下降,出现塑性变形。

3、氧化和腐蚀

燃机高温部件的涂层在高温环境下氧化、侵蚀、裂纹、剥落,使得基体材料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产生氧化、烧蚀与腐蚀。

三、燃机高温部件的运行维护技术

燃机高温部件的状态监测技术手段,主要有内窥镜检查、运行参数诊断和金属监督。对燃机高温部件进行状态监测目的是在正确评估其异常状态的基础上,制定高温部件的检修和更换计划,以降低安全风险、节省检修费用和降低运营成本。

1、内窥镜检查

定期对燃机的高温部件进行内窥镜检查,以便跟踪燃机高温部件的状态变化情况,重点检查高温部件有无烧蚀、裂纹、鼓包、翘曲、涂层剥落等异常现象。根据检查结果制订检修计划与零部件更换计划,更有针对性地定购所需的备件,决定检修的类型与范围。有效的内窥镜检查可以在需要检修时才进行检修,需要更换时再进行更换,从而在保障燃机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燃机的检修费用。

2、在线运行参数监测

燃机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可以实时监控机组的运行状况。在线监测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燃机负荷与对应的排气温度、振动数据、燃料流量和压力、排气温度及其分散度的变化等。利用监测得到的参数建立高温部件正常状态的运行基准数据,将运行数据与基准数据比较,一旦运行数据偏离基准数据,预示机组出现异常状态,这样有助于查找可能出现的故障或已损坏的高温部件。燃机排气温度及其分散度的监测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大部分燃烧系统故障均首先体现在排气温度分散度的变化上。定期对排气温度场进行测量,排气温度的分散度大幅变化或连续增大,表明燃机的燃烧工况在恶化。即使排气温度还在允许的分散度范围内,也要进行进一步的检修与检查,判断高温部件是否需要及时更换。

除了燃机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可以延长高温部件的使用寿命外,合理组织区域内燃机优化运行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燃机启停所产生的交变热应力是影响高温部件更换周期的最重要的因素。国内9FA燃机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机组处于低负荷情况下,高温部件的使用寿命会缩短。尽可能减少启停次数,并提高负荷率等优化运行措施,是延长燃机高温部件使用寿命的技术关键。如果同区域的各燃机电厂协调,分别连续运行,在年平均利用3500h的基础上保持燃机的高负荷运行,减少频繁启动,就能够有效地延长燃机高温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燃机发电的运营成本。

3、金属监督

燃机高温部件的金属监测分为非破坏性监测和破坏性监测,前者主要有目测(窥镜)、萤光、磁粉、超声、X射线(工业CT)、电涡流等方法,后者则是从受检高温部件取样进行金相分析、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热处理性能试验。燃机高温部件的金属监督,需要建立非破坏性监测手段;建立高温部件的技术档案,熟悉所选用材料的性能及长期运行的组织性能变化情况;掌握和熟悉燃机维修手册对高温部件的控制标准。

结束语

燃气轮机故障诊断技术对于燃气轮机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燃气轮机故障诊断系统, 但是专家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及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且它们都涉及到诸多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从而决定了燃气轮机故障诊断的研究也是一个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的领域。

参考文献

事故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液氨泄漏 事故树 原因 预防措施

引言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被广泛的用于制造氮肥和一些复合肥料中。另外,合成纤维、石油冶炼和医药制成等工业也用到了氨。据统计,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1]。由此可见,氨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液氨是氨的一种液化形态,是人们为了贮存和运输的方便而将氨进行常温高压或低温加压等手段形成的。

液氨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不当、能力不足等)、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储罐破裂、管道破损等)和管理上的缺陷,通常会引起液氨泄露事故,从而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对环境也有着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如:2012年10月22日,湖北省洪湖市德炎水产公司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导致479人中毒,1000多名群众被紧急疏散,事故原因是冷却器螺旋盘管老化断裂。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因液氨泄漏发生火灾,造成119人遇难; 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死25伤。

因此,对液氨泄漏的原因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和分析,找到预防液氨泄漏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液氨泄漏的危害

1.1 氨的性质

氨是一种可燃、易爆、易气化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性质如下表1所示:

1.2 液氨泄漏危害性分析

根据氨的理化性质,液氨泄漏会造成以下危害:(1)易引起人员中毒伤亡;(2)易产生爆炸事故;(3)造成环境污染。

1.2.1 引起人员中毒伤亡

氨的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值为30mg/m3,也就是说,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时,人员接触时间在30 分钟内就会造成中毒[2]。人们吸入少量的氨,会引起鼻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病症,一旦氨吸入量过多,可能会出现喉头水肿、肺水肿、呼吸道粘膜脱落,还会气管阻塞,从而引起窒息。氨对眼睛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严重者会产生白内障和失明等并发症状。

1.2.2 产生燃烧爆炸事故

氨是一种可燃气体,它的自燃点是651.11℃,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2]。当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1-14%时,遇到明火即可燃烧,产生黄绿色的火焰;若有油类物质存在,燃烧更加容易发生且程度会更加剧烈。从表1得知,氨的爆炸极限是16%~25% ,即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16%~25% 时,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氨极容易气化,扩散速度也快,因此,一旦液氨泄漏,易形成大范围的燃烧爆炸区,如果不及时对危害区的人员进行疏散,后果不堪设想。

1.2.3 造成环境污染

液氨泄露,迅速由液态变为气态,然后随风扩散到大气中,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如果液氨大量泄漏流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

2. 液氨泄漏的原因分析

2.1 事故树分析法(FTA)

事故树是从结果到原因描述事件发生的有向逻辑树,事故树分析法(FTA)就是对这种有向逻辑树进行演绎分析,寻找防止结果发生的对策。

2.1.1 事故树分析的一般程序

根据对象系统的性质和目的不同,事故树分析的程序一般也不尽相同。但是,事故树分析有十个基本程序:(1)熟悉系统;(2)调查事故;(3)确定顶上事件;(4)确定目标;(5)调查原因事件;(6)绘制事故树;(7)定性分析;(8)计算顶上事件发生概率;(9)分析比较;(10)定量分析[3] 。图1为事故树分析的一般程序。

事故原因范文第6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81

1 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

(1)大多为零星单个事故。由于井下电机设备种类、数量比较多,所以这类事故具有零星、多发的特点并且涉及面广泛,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往往被认为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没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2)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事故的重复发生表明煤矿机电事故其实是有一定的重点和规律是可以预防的;

(3)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长。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随之增多,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4)煤矿机电设备事故中,维修和设备非正常运转情况下事故较多。机电工伤占总工伤事故比例较高。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高,这说明对设备维修和故障处理没有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2 煤矿机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生产中的每个环节。煤矿机电运输一旦出现事故,不但直接影响煤矿高效生产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设备及人员伤害,还能成为煤矿粉尘及瓦斯爆炸的一个导火索,使得整个采区受到极大破坏。所以做好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预防工作,是保证煤矿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2.1 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煤矿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工作麻痹大意,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思想牢记心中。没有落实“三大规程”以及相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塞尔县莫特格乡团结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已初步查 明原因,是因该矿其中一无上岗证电工违规操作,造成瓦斯爆炸。井内10名工人当场死亡,其余工人有部分受了轻伤。

2.2 安全基础工作不到位,缺乏安全可靠性

首先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投入,考核不够严谨,机运标准化工作不到位;其次是煤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深入,在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员工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甚至还有一些岗位规定工作制下还进行加班加点。在这种情况下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十分困难,再加上培训难以组织等种种原因使得员工没有足够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技术素质的落后。

2.3 机运设备陈旧老化。

由于资金缺乏,很多煤矿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投入和设备改造,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更新较慢,设备陈旧,大量超过服务年限的设备仍然超年限工作使用。最终导致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事故发生率较高。再加上煤炭行业设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及零配件配套行业能力较低。导致煤炭机电装备相对落后。

2.4 专业人员调换频繁,工作岗位的调整,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

专业岗位的工作人员通常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专业供电部门进过专业培训合格取得相关专业合格证后才入岗的,这些专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及工种不宜频繁调动及换岗。但是某些煤矿企业领导没有考虑学识水平,及工种要求,而是当做好工作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填充进去,极易产生违规违章操作造成机运事故发生。同时,临时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没有做到位,也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3 煤矿机运事故控制措施

3.1 机电设备故障调查分析

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应该判别每一次故障的性质并查出故障原因,进一步识别故障机理,针对故障机理作出合作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措施,这样可以预防类似故障的重复出现。在明确故障原因后,应该根据故障原因对机电设备的设计、组成材料、使用保养、装配调整等方面进行深入改进。这样更能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

3.1.1 对现场进行调查分析

现在调查主要是对故障现场进行拍照等采集影像资料;对故障发生环境、发生时间、顺序等数据资料进行采集;对发生故障的零部件历史资料如当时设计图纸、验收报告、操作要领、以往故障情况及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对故障零部件进行初步检查后清洗保存。

3.1.2 对矿山机电设备进行系统化诊断

首先,正确处理好预防为主与计划检修关系。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对机电设备进行观察检测,明确设备运转中的磨损情况,合理做好日常的保养与维修工作,这样可以排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当发现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及时检修或者更换零部件。

其次,合理调配生产与检修工作。设备检修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论文生产任务多重我们也不能忽视检修工作。要把“安全第一”放在第一位。

最后,制定机电设备检修计划。根据设备结构、性能一些特点,制定日检内容和要求等并合理制定日检和定期检查。

3.2 加强技术工作人员安全技能培训

对于一些技工岗位,机电操作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颁发相应上岗证,方能持证上岗,按规定操作。要明确机电设备原理、设备性能及注意事项。同时还要学会机电设备的保养、故障排查、检修等做好故障前的预防工作。

4 结束语

通过对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加强煤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对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要结合实际,提升矿井机电运输等固定设备的检修工作,提高机电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同时各级领导管理干部也应该履行职责加强管理工作。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涛.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J].科技致富导向,2012(14).

[2]陈廷理.浅析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

事故原因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育课;安全事故;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我们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经常会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例如:手腕、手指挫伤、身体擦伤、脚踝扭伤、脸部受伤、骨折、脱臼等。我从事体育教学已有数十年,我感觉到学生在体育课中受伤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应该引起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下面就体育课发生学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是场地器材。体育课往往是在室外、器材较多,占用场地大,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体育场地有不易发现的小物体或者凹凸不平,体育器材设计不合理和老化年久失修。

二是注意力不集中。体育课主要是在室外,学生在进行各项活动时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而外界环境相对复杂,初中生又处于在注意力不能相对集中的年龄阶段,在进行运动时,一个局外人的行动,甚至一只蜜蜂都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对后面发生的事情没有预知,造成伤害事故的放生。如:一节课中,在队列慢跑时出现前后两人同时摔倒。问其原因,原来是操场上走过该班一任课教师,后面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观察该老师上,而前面的学生突然减速,造成二人脚相绊导致摔伤。

三是练习时有畏惧心理。由于课中所学技术动作难度大,学生心理上有畏惧感,在做动作时犹豫.缩手缩脚,动作不能充分完成,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这类事故常见于体操.田径项目中。

四是教师设计的场地及器材的布置不合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材本身隐藏的不安全因素,设计的场地和器材布置不合理,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教授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师把场地设计成圆形,园直径15米,按正常向圆心推铅球,是不会出现伤害事故的,但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处在初学阶段,可能出现投掷方向的偏差,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是在运动中动作粗野和鲁莽。体育运动很多项目有身体的接触和对抗,但这种身体接触和对抗应该是在规则允许下合理的动作,但学生由于对规则的不熟悉,自身又有强烈的好胜心,在对抗中往往出现粗野和鲁莽的动作,造成伤害事故,像比较常见的篮球.足球项目就经常出现这类问题。

六是课的组织不合理,教师之间场地协调不合要求。有的学校场地小,人数多,如果组织不当,场地安排不合理,也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如场地划分不合理或在同一场地同时进行几种练习,投掷区离其他区太近,学生随意穿越投掷区,分组练习时保护帮助不到位等,这些都会引起伤害事故。

七是对安全隐患强调不够,要求不严。体育课中的安全隐患隐藏在很多细小的环节中,如做迎面接力,教师一定要强调用哪只手交接棒,交接棒后各从哪个方向跑,以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和避免碰撞。掷垒球、抛实心球一定要强调同抛、同捡。这些知识虽然简单,但若教师不着重指出,学生体会不到,练习时师生稍微松懈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八是课堂组织管理松散。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课堂组织松散,学生之间相互开玩笑或不按要求练习,擅自做尚未学过的动作造成的。如在头手倒立、肩肘倒立练习时,个别学生在练习时有意推、拉练习者,就很容易造成练习者颈部扭伤。

九是技术动作不熟练、不熟悉。体育练习和比赛中,要求对技术动作要熟悉和熟练,尤其是技术动作中的一些小的细节,往往被学生忽略,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要求接球时手心对准来球,可一部分学生往往用手指对准来球,造成手指挫伤。

针对以上情况,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健康愉快地上好每节课: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伤害事故的产生及预防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严格要求。在学期开始的前几个星期,可以安排“安全教育月”活动,利用讲座.黑板报.校刊.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师生对伤害事故的重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思想素质,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师德修养,责任心不强是思想觉悟不高.思想认识不够的体现,是发生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三是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首先备场地:体育教师要配合学校后勤人员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同时在上课前,教师要对所用器材和场地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体育教研组在一学期开始前,根据各年级教材的内容和场地的情况,合理的搭配各年级教学进度,协调好各种环节,处理好班与班,内容和场地,班与场地之间的关系,做到班与班上课既不相互干扰,又合理利用场地;其次备学生:在每学期初,要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试,掌握每个学生基本的身体状况,并分成好、中、差不同的组别;在分组练习时,不同的组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根据学生对动作掌握的程度,适当调整。练习时教师应将指导和保护的重点放在相对较差的一组。虽然学生处在同一年龄和年纪,但各班学生的心理和纪律情况差别较大,有的班学生活泼好动,有的班学生相对较稳,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掌握各班的情况,尤其是班中的一小部分特别爱动的学生,针对各班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该严厉的一定要严厉,该鼓励的要多鼓励。

四是消除心理障碍。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采用常于学生沟通,加强保护与鼓励,降低练习难度,做好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等方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愉快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

五是强化自我保护知识和意识。体育教师要强化学生自我保护知识和意识的教育,通过室外课的练习和理论课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如:摔倒时应该怎么办?从高处跳下时怎么处理?什么是体育运动中野蛮和粗野动作?

六是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钥匙等锋利硬物,不佩戴胸针等饰品,不留长指甲等行为,教师首先要做到。此外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打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犯运动规则的行为。

总之,学校应加强体育课安全管理,增强师生体育课安全意识。同时,也要正确看待校园伤害事故,既不能视之如虎,盲目回避,更不能因为它而忽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预防和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使日常教学得以顺利有序进行。

事故原因范文第8篇

当前煤矿机电事故的特征是:

1)大多为单个事故。由于这类事故具有零散、多发的特点且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往往被忽视,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降低了对事故的重视程度。

2)事故发生的重复性。在煤矿机电事故中,同类事故往往重复发生,这一方面说明机电事故虽然零散、面广,但也表明其有一定的侧重点和规律,因而是可预防的。

3)煤矿机电事故中以工伤事故、设备故障事故、维修和设备非正常运转情况下事故较多。在对煤矿的安检中发现,煤矿机电工伤事故占总工伤事故的比例非常高,机电设备故障事故频发。这说明在对设备维修和处理故障时,没有一个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煤矿机电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2.1煤矿工人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管理存在问题。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2.2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

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2.3设备陈旧老化、检修不到位。

首先由于机电设备较为复杂,品种繁多,因此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目前,机电设备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并且在一定时间内难以解决。煤矿机电设备陈旧老化,不能保证设备的及时更新和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发生机电事故的重要原因。

3煤矿机电事故预防措施

3.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建立竞争机制.例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2)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核,严禁无证上岗.;3)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4)以内部培训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

3.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1)科学检修.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变以往机电设备哪儿坏修哪儿的旧传统,井上,下设备到达修理车间后,从螺丝,轴承查起,对设备全面检修,消除检修隐患,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2)建立完善设备维修台帐。制定的设备台帐,每台设备都有了“户口”,往来使用的设备都登记在册,掌握设备的使用周期。3)对损坏的设备,实行责任追查,出现机电设备事故后,由机电事故分析小组牵头,调查设备损坏原因,找出使用责任,检修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落实到人。4)进一步深化包机责任制.在定期组织涉机,涉电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同时,将机电设备管理权落实到人,交接班检查后双方签定设备完好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设备的使用寿命。

3.3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特殊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要严格考核发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发事故。

3.4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5加强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

加强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不使用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检测检验和试运转工作。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对检测检验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要按标准要求整改到位,将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结束语

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俊卿.浅谈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城市建设,2009(31).

[2]魏国强,刘芳彬.煤矿机电事故致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08(30).

[3]耿昌昌.浅谈小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J].中州煤炭,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