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抗癌中药

抗癌中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抗癌中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抗癌中药范文第1篇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知道是各类基因控制细胞增生,80~90年代癌症基因研究更进入。

俗话说有矛必有盾。科学家自1970年找到第一个癌基因,至今已发现20种不同的癌基因,10余种癌抑制基因。癌基因诱发细胞增生,而癌抑制基因恰恰相反,但是当癌抑制基因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发生突变,它就失去了这一抑制作用,其结果必然是癌基因无法无天,细胞增殖加快。1994年又发现了细胞凋亡基因,它不仅能使细胞停止分裂,更能使细胞死亡。同样,当凋亡基因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发生突变时,也会失去其凋亡作用。因此,当癌基因在遗传、免疫、内分泌、精神等内在因素,及生物、物理、化学、营养等外在因素(统称致癌因素)触发后开始启动,而癌抑制基因及凋亡基因又发生突变,失去抑制癌基因的作用的时候,癌症就发生了。

癌症基因调控旨在了解哪些基因发生变异后,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药物来“纠正”变异基因,达到治疗目的。癌症基因治疗世界各国均在努力探索中,在我国,中医药调控基因已见端倪、方兴未艾。如砒霜中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有效,其既能下调凋亡抑制基因,又能上调凋亡诱导基因的表达,诱导癌细胞加速死亡。另外,雄黄(含砷)、轻粉(含汞)同样具有调控细胞凋亡作用。蟾蜍所含华蟾素低浓度时促进细胞分裂、增生和诱导细胞分化,高浓度时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并对人白血病细胞系、大肠癌细胞系有诱导凋亡作用。莪术中提取的榄香烯,可诱导人白血病细胞、人肝癌腹水癌细胞凋亡,并明显影响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槲皮素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表达。羊藿苷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除凋亡基因外,首乌能调控癌抑制基因;大蒜油可上调癌抑制基因表达水平;丹参及姜黄素可抑制癌基因突变率;穿心莲显著抑制癌基因表达;土贝母对体外培养的人肾颗粒细胞癌和褐鼠种植性人肾颗粒细胞癌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蛇六谷、叶楸碱、地榆鞣质、芹菜素、天花粉蛋白、汉防己碱、熊果酸等都对癌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人参养荣汤、小柴胡汤、当归补血汤等均具有诱导不同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中药诱导癌细胞凋亡原理众多,参与基因调控所涉及的面极广,调动了体内各种抗癌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已有的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等相比,将会有一个极大的飞跃。我国中药品种繁多,其组成的中药复方更不计其数。可以相信,在癌症基因治疗中中药必将大有作为。

(作者每周二、四、六上午均有专家门诊)

抗癌中药范文第2篇

在中医学上,有“冬病夏治”这一说法,患者可以在夏天通过针灸治疗入冬容易反复发作的感冒、咳嗽等疾病,有效缓解症状。

冬病夏治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外治疗法,融合了中医学、免疫医学等学科,主要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即在中国农历“夏至”“头伏”“中伏”“末伏”的时令期间,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

据医生介绍,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此时在穴位上贴敷药物易于作用穴位,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衰竭、反复感冒、慢性咳嗽、鼻炎等具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

提醒:不是所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都适宜做贴敷。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等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以及妊娠期妇女,均不适宜做贴敷。

抗癌中药也可导致中毒

人们常认为中草药药性温和,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甚至有一些患者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所以对中药情有独钟。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专家指出,临床使用的许多抗癌中药是有毒副作用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脏器伤害或中毒。

常见抗癌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全身中毒反应、脏器功能损害、药物性过敏反应、身体不适等;而中药本身有毒、辨证用药不准、配伍失误、炮制不当、误食误用、药品质量不高,是抗癌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即使一些毒性不大的常用药物,如果超量服用,亦可造成中毒;还有的患者服用太久,超疗程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蓄积中毒。

中医抗癌利用的就是中药的毒性、偏性。对于癌症治疗而言,完全、绝对安全的中药几乎是不存在的。常用的抗癌中药有:斑蝥、全蝎、水蛭、蜣螂、蜈蚣、蟾蜍、巴豆、硇砂等。这些中药大多效强功捷,临床用之得当,则可立起沉疴:若用之失当,则可引起中毒。

另外,本身具有毒性成分的中药有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等,其毒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含乌头碱的草乌、雪上一枝蒿、搜山虎等,如果用量过大、炮制不当、煎煮失法或机体对该药敏感性过高,就可引发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等;含强心苷类的中药,如罗布麻叶、塘酥等,也可引起类似洋地黄中毒的表现。黄连素静脉滴注可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甚至死亡。有些中药还具有致过敏、致癌、致畸、溶血、堕胎、减少男性等副作用。

中药毒性不可怕

尽管许多中药是有毒副作用的,但并不可怕,总的来说,中药不良反应远比人工合成药物要少。但人体本身有一定的排毒、解毒功能,对中药能够产生某种程度的适应性;而且,中药中含有的糖类、维生素等,进入体内可能转化为葡萄糖、葡糖醛酸,从而帮助解毒;有的中药含有蛋白质、胶质,可保护胃黏膜,缓和刺激,阻碍有毒成分的吸收,并可以与某些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结合,排出体外,达到消除药物毒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

抗癌中药范文第3篇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此可为苍生大医。”多年来。李忠教授正是抱着“普救肿瘤患者之苦”的信念,在中医抗癌之路上艰苦探索。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历经十余载光阴,纵览古今文献,吸纳百家之长,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巧妙结合,才铸成了今日的中医治癌疗效神话!

提出“癌”的状态论

谈起中医药抗癌,许多人会简单地将中医治疗浮浅片面地理解为“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多年来,李忠教授一直在思考,难道中医抗癌研究用一个简单的“扶正”就能概括吗?他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临床和科研事实。证明中医抗癌研究绝不是仅仅简单的“扶正”就能概括的。在临床中大胆实践的同时,李忠不断汲取现代肿瘤研究成果,根据肿瘤细胞的特性及中医用药特点,首次提出了“癌”的状态论。

“我认为‘癌’既不是一种细胞,也不是痰或瘀。‘癌’应该是一种状态,我们暂且称它为‘癌状态’。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间失衡的状态。”李忠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大家都了解种子与土壤的关系,不同的种子适合于不同的土壤,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物,同一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也会发生变化。先秦时齐人晏子曾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古人这段话更印证了这个道理。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变成苦涩难吃的枳,原因无他。就是水土变了。

“其实,‘癌’的发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李忠说,“人体本身就是由细胞构成,每一个细胞就像一粒种子。如果人体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下,就好比拥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种子就会茁壮成长,否则,土壤不好,品种优良也没有用,最后还是长不好,只能变化产生‘癌’。”

首创“固摄法”

李忠根据“癌状态”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解析了癌的病机。他认为,“阴阳气不相顺接”是癌的病机基础。“耗散”是癌的病机转化关键,气滞血瘀痰凝是“癌”病机的外在表现,并根据肿瘤病机的新认识,提出了肿瘤治疗的新法则――固摄法。

固摄法治疗恶性肿瘤,有两大作用机制:一是通过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状态;二是固摄癌毒,防止或减少癌毒的扩散与转移。李忠解释说。正气本身具有对癌毒的固摄收束作用。在“正虚”状态下,癌毒的扩散与转移趋势超过了正气的防护约束力,疾病便会进展。在固摄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水平得以提升。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同时受到抑制。此即固摄法的立意所在。

同时,他还将现代肿瘤药物靶向理论与中医归经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中医肿瘤靶向给药的新观点。并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结合自身的l临床实践,提出了肿瘤临床用药的新思路,即“紧扣主体特征,确定治疗用药”、“辨析动态特征,随证灵活加减”、“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及“合理使用有毒药物”等,研制出了“固摄扶正排毒系方”、“镇痛贴”等系列抗癌中药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研究显示:固摄扶正排毒系方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实验研究表明:固摄方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转移复发,对肿瘤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

根据研究成果,结合现代肿瘤治疗特点,李忠还提出了“三步有序靶向抗癌”的策略。“三步有序靶向抗癌”突破了传统抗癌的堡垒,将整体抗癌和个体抗癌有机结合,形成了“平衡抗癌”、“解毒增效抗癌”和“透皮抗癌”三步特色治疗。平衡靶向抗癌在于改变肿瘤微环境。恢复机体平衡;解毒增效抗癌在于减轻放、化疗毒性,强化机体抗癌效力:透皮抗癌法在于中药外用拨毒抑癌。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提倡肿瘤内病外治

由于肿瘤病的复杂性、特殊性,中医强调肿瘤治疗中的“杂合以洽”。所谓“杂合以治”,主要是根据不同肿瘤、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运用中医辨证观和整体观。有计划、合理地应用中医各种治疗手段,改善患者体内脏腑阴阳失衡的状态,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周期,并且提高治愈率。李忠在临床中十分重视肿瘤的“综合治疗”观,认为其正是传统的“杂合以治”观的具体体现。

临床诊疗中,李忠强调多种方法结合的优势,特别是肿瘤内服与外用的配合。他认为外治法在临床应用中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补充内治的不足。正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言:“疾病由外以入内。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必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李忠认为,现代研究已经表明中药外用为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迅速有效,且避免口服液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内服药带来的某些毒副作用。晚期肿瘤患者正气衰弱,不耐攻伐,单靠内服药疗效不佳,中药外敷更具优势。“当然,外治疗法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应随病症变化。灵活应用,特别是在肿瘤治疗中应内外合用,则能相得益彰,提高疗效。”李忠说道。

临床中,李忠正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在充分认识肿瘤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肿瘤的局部病机特点,结合现代中药透皮治疗系统开发出具有透皮治疗作用的外用“抑癌镇痛贴膏”,该药在抑制肿瘤、缓解疼痛方面临床疗效极佳。治疗癌痛的缓解率高达91.89%,抑瘤率达60%。其与“辨证抗癌中药”配合使用。更是相得益彰,难怪患者称之为“神膏”。

勤求古训,成就大医风采

李忠的勤奋和钻研,多年来一直为中医肿瘤业界所称道。李忠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中医肿瘤学博士,不仅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很多与李忠交流过的专家都说,听李博士讲课,将深奥的中医抗癌理论用简明的话语讲解得透彻深入;观摩李博士诊病,更能体会到他对患者的关切,体会到中医抗癌的神奇疗效。

抗癌中药范文第4篇

文/徐晶晶

“所谓的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补药,都是骗人的”,“保健品治癌抗癌不靠谱”。日前,多位院士对市场上名目繁多防癌抗癌保健品提出尖锐批评。

很多久治不愈的癌症病人,都选择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很少病人愿意用单一方法甚至单一药物治疗。面对众多的保健品或药膳类的食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配合医院所开药品同时食用。“多一种方法就多一份治愈希望,没准有用呢。只要医生说吃了对身体没坏处,就可以多尝试。”

那么,市场上的这些补药以及扶正中药究竟能不能代替治疗癌症?市场上多如牛毛的各类所谓的防癌抗癌的保健品、营养品究竟有没有功效呢?

“没有,不可能的,所谓的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补药都是骗人的。”在中科院肿瘤医院举办的抗癌宣传周活动上,面对众多媒体,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给出肯定的答案。

孙燕认为,扶正的中药只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并不能代替现代的肿瘤用药。用补药取代现代正规的肿瘤用药也是不可能的。“我是很热爱中医中药的,但是药都是有它的天性和作用的,不能随便替代。”孙燕解释说,各种保健品,虽均有一定的功效,也称之为功能性食品,但并非“药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也表示,一些营养品打着可以防癌的宣传旗号,在细胞培养皿或者在动物身上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营养品经过询证医学的对照研究检验,在人身上能防癌。

“我们坚决反对靠所谓的营养品防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补充道,防癌更主要的是应该合理膳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戒烟、不酗酒,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等等。

“老黄”成老年人第一致盲杀手——50岁后要查眼底

文/李海清

“我宁可少条胳膊少条腿,只要还我一只眼睛”,这是很多眼病患者的心声。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科主任医师魏文斌说,作为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眼病之一,老年性黄斑变性(简称“老黄”)往往被忽视。其实,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成熟和老龄化进程加速,“老黄”正逐渐替代白内障,成为老年人致盲的第一杀手。

预防:50岁后要定时查眼底

最重要的预防是早发现。魏文斌说,“老黄”50岁前发病率很低,而50岁以上发病率达到10%以上。建议人们50岁后要定时查眼底,一年最少一次。尤其是有家族史、吸烟饮酒及白内障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人群。

治疗:打两针,视力可恢复

老年性黄斑变性一直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但眼内注射药物诺适得可帮助恢复视力。这是一种新生血管抑制剂,可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治疗“老黄”(主要针对湿性黄斑变性)。

患者平均需注射两针,一针费用在一万元左右,第一针打完后,一周左右视力有所恢复,部分患者一个月左右需再次或多次注射,治疗后近八成视力有改善。

自查:读报时串行、变形

抗癌中药范文第5篇

抗癌药物,绝不仅清热解毒药与以毒攻毒药两类。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包括白英、龙葵、蛇莓、七叶一枝花等均属清热解毒类药,对癌症伴有继发感染者有减轻症状的作用。蜈蚣、全蝎、斑蝥、蟾皮,包括含汞、砷等矿物药物均有毒性,所谓“以毒攻毒”,但用量均在10克以下,不然会引起中毒反应。

首先,癌症患者均处于正虚邪盛状态,单以清热解毒、以毒攻毒药物治疗极易伤及正气,病情更趋恶化。中医治疗癌症必须辨证,依据邪正力量对比,扶正祛邪同用,既有益气养阴、补血温阳等扶正药,又须根据湿、热、瘀等邪之多寡而配伍化湿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祛邪药,组成一张邪正兼顾的处方。治疗癌症既要杀灭癌细胞,更要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即中医所说的正气。把西医通过手术、放化疗杀灭癌细胞的局部观,与中医重视内因、扶正以祛邪的整体观结合起来,必对解除癌症患者病痛、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手术、放、化疗反应,增长生存期有益,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最佳方案,而这绝不是单靠清热解毒药、以毒攻毒这两类药就能做到的。

其次,从中药体外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看出,绝不仅仅清热解毒及以毒攻毒这两类才有。如从喜树中提取的喜树碱,从山慈菇中提取的秋水仙碱,从三尖杉、粗榧中提取三类杉酯碱,从青黛中提取靛玉红,从天花粉中提取天花粉蛋白等,均对各种癌症有良好功效。其中喜树归活血类药,天花粉为养阴药,均非清热解毒及以毒攻毒类。

统计1065种中药,体外有抑癌作用的共329种,占总数的30.89%,即近1/3的中药有抑癌作用,为我们研发抗癌中药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329种中药中,清热解毒类有55种,占16.71%,除人们熟知的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之外,传统中药有黄连、黄芩、苦参、生地、丹皮、赤芍、紫草、金银花及藤、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土茯苓、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秦皮等,以上有抑癌作用的中药功能更广泛,更好,为何不选择它们呢?

其次为扶正药45种,占13.68%,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刺五加、天冬、石斛、黄精、枸杞子、女贞子、龟板、鳖甲、当归、熟地、鹿茸、巴戟天、仙茅、冬虫夏草、补骨脂、菟丝子、锁阳、灵芝等。

再次为化痰软坚药物40种,占12.16%,有半夏、南星、桔梗、瓜蒌、海藻、黄药子、杏仁、苏子、银杏、远志、独活、苍术、厚朴、茯苓、茵陈、海蛤壳等。

以毒攻毒和活血化瘀药各33种,各占10.03%。前者有马钱子、狼毒、千金子、蓖麻子、蟾皮、蜈蚣、全蝎、蜂毒、蛇毒、雄黄、砒石等,后者有川芎、丹参、三棱、莪术、虎杖、水红花子、乳香、姜黄、茜草、三七、贯众等。

以上中医治癌五大法亦仅占总数62.16%。

除上述几大类中药外,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尚有解表类18种,泻下类10种,温里类13种,祛风湿类18种,消食杀虫类14种,镇静类12种,以及其他类38种,在治癌中医处方中,亦常会被选用。清热解毒及以毒攻毒药共88种,仅占329种中的26.74%。正确的中医治癌处方,应根据辨证需要,选用不同功能、不同类别、体外有抑癌苗子的中药为好。

当然,体外抑癌研究结果,不一定在体内会有相同结果,但对临床选用药物治疗癌症应该有一定参考价值。

抗癌中药范文第6篇

正是知天命之年的凌昌全教授,久负盛名。他在中医药防治肿瘤尤其是肝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研制出甘枣宁、三石猫胶囊、四生汤口服液和去甲斑蝥素缓释剂等抗癌药物,22年立志抗癌,为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宝贵的生命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知道凌昌全教授,是从一个个传奇开始的。他曾是祖国西北边陲军中一名小小的卫生员,先后师承刘嘉湘、赵伟康教授,成为我军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生导师,之后又拜吴孟超院士和陈可冀院士为师,不断提高自己,现在是最年轻的“上海市名中医”,经治的肿瘤病人口耳相传他的仁医仁术⋯⋯

近距离走近凌昌全教授,是在他的专家门诊看他认真细致地问诊切脉拟方,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冬日早晨的太阳薄薄地斜照,听他谈学术研究,谈中医药抗癌前景,谈如何做一个好医生。对着记者,一如对着普通的病家,凌昌全教授面容温暖而淡定。

面对癌症也是直面死亡的威胁,病家会急切求助,是选择手术治疗、化疗放疗,还是选择中医中药治疗,孰轻孰重如何取舍,中医药在抗癌斗争中的地位究竟怎样,且听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凌昌全教授的思考和解说:“中医药抗肿瘤,绝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应自始至终参与抗癌的全过程”。

中医药应“全程”参与抗癌

很多人认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是在病人不能手术、化疗放疗时的姑息治疗,是“凑合凑合”,这是认识上的最大误区。凌教授从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认为,从肿瘤的预防、治疗到预后康复,中医药可以参与每一个环节,也应该参与。

以肝癌为例,肝癌是我国及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死亡率居世界之首。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肝癌从酒精性肝病或脂肪肝转变而来占少数,更多的是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凌教授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80%~90%的乙肝、肝硬化病人多存在肝郁脾虚证候,因此,他应用一些具有疏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两用中药,如陈皮、山药、山楂等,研制成功“甘枣宁营养麦糊”,适合慢性乙肝、肝硬化病人早晚服用,期望从源头上阻止肝癌的发病。

“三石猫胶囊”是在总结民间多种抗癌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适合各种肿瘤病人的中药抗癌复方。根据临床观察发现,75%的肿瘤化放疗病人有气阴两虚证候,他又以益气养阴为治则,制成“四生汤口服液”,适用于各种肿瘤化疗放疗后减轻毒副作用。

而历经7年苦心研究成功的去甲斑蝥素缓释剂,可应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适应证为肝脏中单个、3~8厘米的癌肿),其治疗效果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酒精注射效果相当,但毒副作用更小,更容易被病人接受。

中医药在不同阶段起不同作用

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医药在肿瘤的化疗放疗阶段可以减轻毒副作用;手术治疗损伤肿瘤病人的元气,在手术前后吃些中药,可以帮助病人更好更快地恢复。这显然是中医药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药也可以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以去甲斑蝥素缓释剂的研制应用为例,中医文献早有斑蝥治疗肝癌的记载,但它的毒性很大。解放后,有学者从中提取了斑蝥素,上世纪80年代已有将其肿瘤内直接注射治疗肝癌的报道,但由于肝脏血流丰富,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较短,疗效不显著。从90年代中期开始,凌昌全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首先利用去甲斑蝥素既发挥抗癌作用,同时还具有不抑制骨髓、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保护肝细胞等作用的特点,再借鉴国外先进的制剂技术,经过无数次实验,将去甲斑蝥素按最佳比例制成缓释剂型,在B超引导下做肝脏肿瘤注射,从而实现了去甲斑蝥素在肿瘤内部缓慢释放,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2005年应用于临床,现已治疗130余例肝癌病人。

就肝癌治疗而言,西医注重的是局部治疗,而中医更加重视整体调理,两者结合,取长补短,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譬如,在肝癌的现代治疗过程中,有一些出现腹水、黄疸的中晚期患者不能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但经中医系统的辨证施治一段时间,腹水、黄疸明显减轻之后,又获得了TACE治疗的机会,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凌教授称,中医药抗肿瘤,讲究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往往不是一两味药或是一两张方子去治疗某个肿瘤这么简单,而应该从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来认识肿瘤,并在综合治疗方面作出创新性的探索。

“只有神医没有神方”

中医防治肿瘤的根本特色,即在辨证施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而宜。

12年前,哈尔滨有一位银行行长患中晚期肝癌,虽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做了手术切除,但体内仍残留有肿瘤病灶,医生嘱咐“回去调养调养吧”,潜台词不言自明。但这个病人坚持到凌教授这里吃中药,每个月都会乘飞机来上海就诊,吃药半年以后即坚持正常上班,10周年时还专程请凌教授北上庆贺⋯⋯

凌教授说,中医药治疗肿瘤各种典型病例有很多,用在这个病人身上有效的方子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肿瘤病人。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患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人,甚至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时间治疗方案都不一样,这需要医生仔细辨证,再根据中医抗癌常用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理气散结、益气健脾、温肾助阳、化痰软坚和消肿止痛等治则遣方选药实施治疗。长海医院正在对经治的肝癌术后用中医药治疗存活7年以上的百余例病人进行追溯分析,希望找出更多规律性的辨证施治的方式方法。

凌教授强调的是,不要奢望发明某种抗癌药物可风靡世界,或是研究出某张方子就可以治好所有的肿瘤。

提升我国肿瘤防治整体水平的关键

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一直被公认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法宝。近年来,作为第四大疗法的生物治疗已有了不少新的内涵,由古老的免疫治疗剂发展到各种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等。在这一过程中,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的积极参与成为肿瘤防治的中国特色。

目前,在凌教授的主持下,“中医药综合方案预防小肝癌术后复发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正在国内10家大型医院开展,这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它将去验证一个充满希望的科学假说――小肝癌手术后用中药预防比化疗药物预防更实际更科学更有效。

对于普通的肿瘤患者,凌教授的建议是“能手术的必须手术,能不手术的尽量不要手术”,对于化放疗病人应“积极治疗,适可而止”,从预防、治疗到康复,别忘了中医药可以做出特别的贡献。

凌教授坚定地认为,只有中医药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使我国肿瘤防治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凌昌全教授每周二、三上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有特需门诊)

抗癌中药范文第7篇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对于早期患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术后复发、转移及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仍以全身化疗及中药治疗为主。近4年来,笔者对抗癌防移片配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纳入标准

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Ⅳ期及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即TNM分期的Ⅲ、Ⅳ期原发性大肠癌患者。必须有患者本人或由见证人签字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年龄18~75岁;病理为腺癌;有可评价病灶;3个月之内未接受放化疗者;一般情况可,卡氏(Karnofsky)评分[1]>60分;心、肝、肾功能符合化疗条件,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者。

1.2 排除标准

在3个月内曾接受放疗、化疗以及其他特殊抗肿瘤治疗者;合并心、肝、肾严重损害或骨髓功能异常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符合上述入选标准者。

1.3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l2月,共收集在本院住院诊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70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50.2岁。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抗癌防移片联合FOLFOX4方案)36例、对照组(FOLFOX4方案化疗)34例。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20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l3例,低分化腺癌l8例;肺转移者9例,肝转移者17例,腹腔淋巴结转移者18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4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4例;肺转移者10例,肝转移者20例,腹腔淋巴结转移者1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3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转移情况、卡氏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抗癌防移片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予FOLFOX4方案化疗。

抗癌防移片由红参、半枝莲、黄芪、薏苡仁、姜黄、莪术、三七、八月札、仙鹤草、九香虫、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白术、湘曲、麦芽等药材组成,由本院中药房统一采购、煎取。每日1剂,煎取汁400 mL,分2次饭后1 h温服。化疗期间坚持每日服用。

FOLFOX4方案:艾恒(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 (每个周期第1天);同奥(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 (每个周期第1天至第5天);5-氟尿嘧啶(5-Fu)300 mg/m2静脉滴注4 h(每个周期第1天至第5天)。以上联合用药,每3周为1个周期,共3~6个周期。化疗药物均由本院药房统一采购。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3.1 近期疗效

3个周期后评定疗效。按照WHO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2],分为完全缓解(可见的病变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无变化(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进展(1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算有效率,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计算稳定率。

3.2 化疗毒副反应

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2]观察治疗药物对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出现的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3.3 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及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变化。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5 结果

5.1 近期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略)

5.2 化疗毒副反应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减少及血色素减少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肾功能损害均为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2。表2 2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情况比较(略)

5.3 生活质量

(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5.4 免疫功能

(见表4)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略)

6 讨论

关于大肠癌,中医古文献中未有确切称谓,但有相关记载,如“肠覃”、“脏毒”、“锁肛痔”等。中医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如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大肠正常的传导功能,湿热瘀毒蕴积肠内,瘀结不通,变化本病。病程迁延不愈,病致晚期,正气亏虚,湿热瘀毒蕴结,虚实夹杂。治宜标本同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法。

抗癌防移片组方中红参性温,其味甘而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养血安神之功;半枝莲味辛、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之效。红参得半枝莲竣补而不助邪,半枝莲得红参清解而不伤正,两者相互为用,共为君药。黄芪健脾补中,增强红参补益之功;薏苡仁健脾祛湿、清热排脓;姜黄、莪术、三七、八月札行气破瘀、通经止痛、消肿抗瘤共为臣药。仙鹤草收敛止血、解毒杀虫;九香虫理气止痛;二至丸与枸杞子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白术、湘曲、麦芽健脾止泻共为佐药。从全方来看,脾胃正气得补,湿热瘀毒得清,又兼顾肝肾,标本同治。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人参是一味滋补强壮、能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的良好药物。而人参在加工成红参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如红参特有的次生皂苷Rh2和Rg3,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粘附、浸润、增殖,以及抗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人参皂苷Rh2能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分化及调控细胞周期的抗癌活性,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还能诱导癌细胞的逆向转化,使增殖的癌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红参的甲醇提取物(RMC)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的瘤块[3]。半枝莲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二萜类化合物,还含有生物碱、甾体、多糖。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下调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减少bcl-2基因表达、抗致突变作用、提高肿瘤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抗氧化、提高细胞免疫力来达到综合抗癌的作用[4-11]。

本研究结果间接验证了红参、半枝莲在治疗和控制肿瘤方面的作用,以此两味为君药的抗癌防移片配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可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特别是白细胞下降、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强患者的耐受力,以便顺利完成规定的化学治疗疗程;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免疫状态,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宏铭,徐 农,耿宝琴.肿瘤内科诊治策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6-429.

[2] 孙 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996.

[3] 陈 燕.鲜人参、生晒参和红参的比较研究[J].海峡药学,2006,18(4):137-139.

[4] 宋寄春,谭诗云,陈明锴.半枝莲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1(2):106-108.

[5] 徐 敏,卜 平,李瑶瑶.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0):2215-2219.

[6] 李 洁,石俊英.半枝莲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l13-ll4.

[7] 李 洁.半枝莲对人肺豆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3(1):46-47.

[8] 张春玲,胡俊峰,曲江斌,等.Ames实验检测几种中草药及绿茶的抗诱变作用[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16(1):66.

[9] 高 冬,高永琳,白 平.半枝莲对宫颈癌细胞钙信号系统的影响[J].中药材,2003.26(10):730-732.

抗癌中药范文第8篇

中药苦参中含有大量的苦参碱,它是一种天然药用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能阻止人体细胞癌变,而且能抑制人体内癌细胞再生和繁殖,它既能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又能阻止癌症扩散能稳定癌症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

2、抗过敏

中药苦参中还有的苦参碱对人体免疫系统还有明显影响,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也能提高人体的抗过敏能力,生活中那些过敏体质的人群,适量服用一些中药苦参,就能预防多种过敏症状出现,另外人们出现皮肤过敏时,及时服用中药苦参,还能让过敏引起的皮肤痛痒很快减轻。

3、提高心脏功能

提高心脏功能,保护心脏,也是中药苦参的重要作用,它含有的药用成分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动脉,能扩张动脉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可以防止冠状动脉阻塞,另外,它含有的一些营养成分,还能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增强心肌血氧能力,能防止心率不齐和心梗以及心肌无力等多种常见心脏病发生。

4、保护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