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膀胱肿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膀胱肿瘤范文第1篇

关键词:膀胱肿瘤 电切联合术 膀胱灌注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joint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antitumor effect of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bladd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90 patients, 5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40 patients. Results The follow-up 5 year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currence rates were24.0% and 62.5%,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bladder tumor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anticancer drugs better.

Key words: Bladder neoplasms; Joint resection surgery; Bladder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1-0045-02

膀胱肿瘤是我国非常常见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并且在手术后易复发。目前比较常见的两种治疗方式是膀胱内灌注抗肿瘤药物化疗以及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如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是临床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入选标准:电切联合术后经过病理检查证明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排除标准:经过病理检查证明为原位肿瘤或者是浸润性膀胱肿瘤。共选取病例90例,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34~75岁,平均59岁。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都要接受膀胱镜检查。采用膀胱癌质量标准中的WH01973分级法以及2002TNM分期系统。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组采用术后立刻进行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的方式,在手术后24h内膀胱内灌注抗肿瘤药物。刚开始每周1次,再持续8次以后改成每月1次,持续1年为止。对照组则未在术后立刻进行抗肿瘤药物膀胱灌注。

1.3 观察与随访 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后随访5年。患者定期进行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和膀胱镜检查。所有病例在1年内每3个月检查1次,1年后每半年检查1次。如果经过膀胱镜检发现有可疑病变,则立刻进行化检以核实是否出现肿瘤复发的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采用 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抗肿瘤药物采用膀胱灌注的方式,在术后24h内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对照组则为采用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组60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膀胱肿瘤患者中的生存率比较高,但是手术后复发的几率也不低。因此,虽然在理论上电切联合术有可能彻底切除非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但是单纯电切联合术并不能完全解决手术后的复发问题[1]。鉴于此,膀胱灌注抗肿瘤药物已经成为电切联合术后的标准治疗措施[2]。目前情况下的临床治疗中膀胱灌注后的患者仍然有着比较高的复发率[3],所以如何有效地控制复发、提高膀胱灌注的效果是临床治疗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膀胱肿瘤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羟基喜树碱等,它们在浓度较高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抑制核分裂,从而阻止肿瘤细胞进入到分裂期,最终促使肿瘤细胞死亡[4]。相关研究表面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能够有效地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虽然在使用过程当中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属于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张赫岩,宋祥伟,田博宇.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两种不同灌注方法比较[J].医药导报.2010. 8(2):63-64.

[2] 赵立明,印强,李炯.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术后复发[J].现代肿瘤医学,2003,11(2):120.

膀胱肿瘤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研究 ;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肿瘤目前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一直处在比较高的位置,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肿瘤发病率也是逐年上升[1]。尤其是男性,更加容易发病。现在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的具体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化疗保守治疗,但是对于身体能耐受,并且疾病处在中早期的患者还是建议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2]。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其中手术疗效好,创伤小的一种,目前也成为医护人员的首选治疗方法[3]。本文旨在研究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在临床上具有的疗效和应用,对比传统的膀胱部分切除术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来做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是从2009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44例,,其中男性为34例,女性10例,年龄为47~68岁,平均年龄为55岁。44例膀胱肿瘤患者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且无局部和远处转移发生。

1.2 方法

44例膀胱肿瘤患者中28例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另16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将28例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设置为实验组,1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前,所有患者都经过CT,MRI和膀胱镜的检查确诊是膀胱肿瘤无误。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所得数据,整理分析,P

2 结果

采用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现将具体数据制成表1。

由表1可知 实验组各因素均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膀胱肿瘤一直是困扰中年人的常见泌尿系统肿瘤,并且以男性居多。膀胱肿瘤的发病不仅对病人身体的折磨,同时也是对患者经济能力的考验。同时膀胱肿瘤具有复发特点,尽管手术过程很成功,并且也切除了所有的病变组织,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容易复发,具体的原因现在临床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结论[4-6],可能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有关。现在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化疗治疗,手术治疗[7]。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有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由于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因此现在临床上普通采用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来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由上述表1得知,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是32.4±3.7分钟,术中出血量43.6±7.8ml,留置导尿管的时间1.6±0.4天;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66.9±5.6,术中出血量89.3±10.3ml,留置导尿管时间4.1±1.2天,可见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膀胱部分切除术在各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手术时间段,术中出血量少,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少,另外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1年后随访调查发现复发率为26.3%,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复发率是48.2%。尽管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不能杜绝膀胱肿瘤手术后复发率,但是相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已经大大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在选择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作为患者治疗方法是,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因为手术及其容易损失患者的尿道,并且出现膀胱穿孔的情况,膀胱穿孔是很严重的并发症[8-10],因此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这类情况的发生,防止不必要的纠纷。手术中要对患者膀胱的每一个肿瘤都切除干净,彻底止血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肿瘤部位的处理,防止出现遗漏情况。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使用吡柔吡星膀胱灌注,每周1~2次,可以很有效的防止肿瘤细胞的遗留和种植,降低术后复发率[11]。

综上所述,采用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的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成楚,李毅,牟靖清等.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04(3):141-143.

[2]李永光,刘庆.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0):1173-1175.

[3]陈学建,夏振和,陈茂章等.四种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成本-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188-2190.

[4]毛康军,何王宇,万飞熊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399-1400.

[5]王荣江,赵红星,邵四海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膀胱癌[J].中国医药,2007,2(2):101-103.

[6]李际桐,李守新,高琳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94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2):57-58.

[7]卓文利,陆晓哲,王安喜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6):2015-2017.

[8]田子农,温端改,浦金贤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6):4-6.

[9]龚同欣,王宜林,田凯等.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TVBt术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03,9(11):70-71.

[10]陈治军,陈红,田玉科等.帕瑞昔布钠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后镇痛50例[J].医药导报,2012,31(9):1142-1144.

膀胱肿瘤范文第3篇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灌注;护理

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中其死亡率及病率是最高的。其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达50%-70%[1]。膀胱灌注是膀胱肿瘤术后重要的治疗方法,主要目的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我院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实施定期膀胱灌注,患者经随访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泌尿外门诊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39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施行膀胱灌注治疗,平均年龄60.3岁,8例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31例施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

2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

2.1膀胱灌注药物的配制和方法

2.1.1吡柔比星 7例患者,吡柔比星用量为30毫克加生理盐水50毫升膀胱灌注,每7-8分钟变换一次,分别是平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保留30分钟,每周一次,连续8次之后每月一次,连续10次。

2.1.2羟喜树碱 23例患者,羟喜树碱30毫克加生理盐水40毫升膀胱灌注,每30分钟变换一次,分别是平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保留2小时,每周一次,连续8次之后每月一次,连续10次。

2.1.3丝裂霉素 9例患者丝裂霉素40毫克加生理盐水40毫升膀胱灌注,每30分钟变换一次,分别是平卧位、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共保留2小时,每周一次,连续8次之后每月一次,连续10次。

2.2护理

2.2.1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密切关系,用热情诚恳的态度,温和亲切的语言迎接每一位患者。由于患者对疾病本身恐惧,担心肿瘤复发,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悲观情绪和焦虑心理。认为患了肿瘤都是不治之症,加之对膀胱灌注缺乏认识和每次灌注都要插尿管带来肉体上的痛苦,使患者身心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对膀胱灌注的目的、意义、方法、具体过程以及有可能出现的不适详细讲解,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告知患者膀胱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并不是不治之症,定时给与有效地灌注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消除患者的绝望心理,使其心态平和,积极配合治疗,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接纳、尊重、可信的就医环境。

2.2.2灌注前准备 全部患者均于手术后2周开始施行膀胱灌注。嘱患者灌注前一天晚上充足睡眠,清洁会,治疗前嘱4-8小时禁水或少饮水,同时禁食含水分较多的食物。灌注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常规检查,证实无泌尿系感染、血尿等不良反应后才可行膀胱灌注。灌注前排空膀胱尿液,以利于药液在膀胱内保留较长时间及药物的有效浓度而发挥作用。治疗室的环境要整洁、温馨、安静、室温要适宜。

2.2.3灌注中的护理 病人取仰卧屈膝位,选用8#-12#一次性无菌导尿管,按常规导尿的方法将尿管置入膀胱内,排尽残余尿。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插管时导尿管充分动作要轻柔,不重复盲目插管,减少反复插管所致的损伤、出血、尿道感染的机会,提高插管的舒适度。尿管置入膀胱后注射器缓慢注入灌注液后再注入10毫升空气,以免药液残留在尿管内[2],反折尿管末端后轻轻拔出。

2.2.4灌注后的护理 灌注后嘱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吃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坚持定期灌注与复查,由于膀胱灌注的时间较长,很多患者不愿坚持,因此配合治疗避免不良反应,保持灌注的连续性非常重要。灌注期间应每月行肝肾功,血常规,心电图检查,一年内每三个月做一次膀胱镜,第二年每六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检查,发现异常,取病理送检。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1化学性膀胱炎 主要原因为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大,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血尿等不良反应。告知患者灌注排尿后多饮水,饮水量不少于4000毫升,其目的保护膀胱粘膜[3],症状一般2-3天后消失。如果出现血尿持续2天以上,需及时就诊。

3.2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是膀胱灌注药物引起的迟发性毒性反应[4],但较少见。多因反复置管损伤尿道黏膜诱发,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操作的规范性。操作时应确定尿管在膀胱内方可推入灌注液,以防止药液漏入尿道黏膜及外阴,引起尿道狭窄。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尿道狭窄。

4体会

膀胱灌注是膀胱肿瘤术后重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通过膀胱内进行灌注化疗,可以有效减少术中种植转移机会,避免出现术后复发[5]。期间加强病人心理护理及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可减少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王翔,张元芳,瞿连喜,等.吡喃阿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J].中华泌尿外杂志,2000,15(2):64-65.

[2] 厉月春,张海燕,陈丽钦.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7);615.

[3] 纪立伟,万奔,许进,等.膀胱灌注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综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15:22-25.

膀胱肿瘤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护理

--------------------------------------------------------------------------------

作者单位:130051 长春市人民医院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膀胱肿瘤容易复发的特点,我们对施行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2年的膀胱药物灌注,通过随访,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97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膀胱肿瘤患者,其中男93例,女4例,年龄在43~82岁之间,平均年龄674岁。手术后患者都接受了膀胱药物灌注及护理康复指导,其中2例因故中断治疗,灌注期间肿瘤复发3例,膀胱灌注药物均采用羟基喜树碱。

2 灌注方法

术后患者来院后由指定医务人员进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患者排空膀胱后,将羟基喜树碱10~20 mg加生理盐水40 ml,充分溶解后,按无菌操作规程插入导尿管,开始缓慢注入药物,药物灌注完毕后拔出尿管,并嘱患者变换;手术后患者灌注间隔时间,一般开始每周灌注一次,共4 次,然后每2周灌注1次,共4 次,继而每月灌注1次至术后2年,2年后酌情处理。

3 灌注时注意事项

①灌注前,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所用药物的剂量及有效期。②将药物充分溶解。③灌注前需充分尿道。④选用刺激性小且管径较细的8~10号硅胶或一次性导尿管,以减少尿道损伤。⑤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时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⑥必须确认尿管在膀胱内。⑦导尿成功后首先放出残余尿。⑧注入药物后,拔管前用20 ml生理盐水,冲净导尿管。⑨拔管时需夹住导尿管末端,快速拔出,防止药液漏于尿道内,形成尿道狭窄。灌注后患者15 min变换一次,仰卧,左右侧卧及俯卧交替进行,使药液弥散分布于膀胱各黏膜处,药物保留2 h后排出,有利于药物充分发挥作用。⑩嘱患者少进水,减少尿液生成使药物在膀胱内保持最大浓度。

4 护理体会

41 心理护理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思想负担重,情绪低落,且易复发,出院后定期灌注,疗程长,对持续治疗容易缺乏足够的信心。我们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有爱心、有耐心及同情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过硬的技术服务于患者。做到细致的向患者介绍灌注的目的,方法及药物作用[1]和成功病例的典范,同时说明羟基喜树碱是从喜树果叶中摄取,后经化学合成,基本上不被膀胱黏膜吸收,副作用轻,可迅速进入肿瘤组织细胞,有效杀伤肿瘤细胞[2],而且操作简单,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保留时间短。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取得自信心,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护理。

42 病情观察 羟基喜树碱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尿路刺激症状。灌注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尿色,询问患者自觉症状,如果发生血尿,尿道口红肿,严重的刺激症状,可暂停灌注或延长灌注时间[3]。

43 合理饮食 针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饮食搭配要合理,营养要均衡,保证合理摄入充足的营养,如每餐中均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可选用鸡,鱼,牛奶,豆制品等。为了保证患者吸收良好,食物一定要做到软,烂,适合患者的口味,在此基础上,适当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以确保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摄入,少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熏,腌,烤的食品。

5 讨论

51 膀胱肿瘤术后容易复发,3年内复发率在40%~70%,在众多预防措施中,仍以膀胱内药物灌注最为有效。在我科施行膀胱灌注的97例患者中,仅有3例复发,复发率约为3%,虽然部分病例随访时间仅1年,但是复发率明显降低。

52 建立完善的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出院患者的随访,由住院期间责任护士负责,出院前建立的患者手册以及患者用羟基喜树碱灌注的档案,按照自行设计的表格,由责任护士填写一般资料,手术方式[4]以及每次灌注的时间,责任护士负责病情咨询服务,采用电话方式,随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了解患者灌注后的反应,不管患者出院多长时间,出院后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服务。

53 注意膀胱灌注后的并发症。在97例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注患者中,有1例发生肉眼血尿,经一般处理后好转,不影响下一次灌注;2例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刺激症状和下腹部不适,基本上不影响下一次膀胱灌注;有2例发生尿道狭窄,可能是反复插尿管引起,经尿道扩张后好转。97例中无发生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54 加强健康教育。针对膀胱肿瘤有其多发性,复发性的特点,并且膀胱药物灌注需长期反复进行,所以患者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对治疗和愈后至关重要。在患者住院手术期间,护士需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膀胱药物灌注的必要性,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康复信心,使其主动配合膀胱灌注疗程的进行。在患者出院前进行一次膀胱药物灌注,使患者了解操作简单,无痛苦,从而减少患者恐惧感。刚出院的患者一般都比较配合治疗,但5~6个月后,部分患者往往由于多种原因放弃治疗,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利用每次膀胱灌注的机会,向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发放有关材料,使之能坚持治疗。

55 出院指导。定期复查膀胱镜,以便了解肿瘤复发动向。开始每3个月复查一次,一年后6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同时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使不良反应及时得到合理处置,并且使患者心理上得到高度重视,使之尽快恢复信心,从而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徐凤兰.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护理.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0).

[2] 马彬,张涛.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中华中医杂志,2004,5(1).

膀胱肿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浅表性肿瘤最为多见,约占膀胱肿瘤的70%左右[1],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手术并发症较多,目前常采用的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本次研究就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84例,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9±118)岁;术前均经活检组织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单发肿瘤57例,多发肿瘤27例,病理分期T222例、T348例、T414例,病变位置:膀胱三角区38例,颈部25例,三角区及颈部14例,输尿管口7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经尿道电切+膀胱灌注组)43例和对照组(膀胱部分切除+膀胱灌注组)41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①观察组 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经尿道导入电切镜,观察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形态、浸润及肿瘤与输尿管开口的位置关系等情况,以5%甘露醇溶液充盈膀胱;带蒂的小肿瘤可直接从基底部切除,瘤体较大者,先以电切切除肿瘤,切除深度应达到肌层或膀胱壁外脂肪层,然后电凝烧灼肿瘤基底部,同时电凝肿瘤周围1~2 cm的膀胱黏膜,电切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并取创面基底及创缘组织进行活检;留置三腔二囊导尿管,吡柔比星3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30 ml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灌注[2],灌注完毕,拔除尿管,嘱患者更换,30 min后排出,每周1次,连续8周后,改为每月1次灌注,持续灌注治疗1年;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灌注期内每3个月复查1次膀胱镜,1年后改为每年复查1次膀胱镜。②对照组 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硬膜外麻醉下,常规剖腹探查,使用电刀切除膀胱肿瘤及瘤体周围1~2 cm的膀胱黏膜,若肿瘤位于输尿管开口处,同时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毕行膀胱灌注,灌注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总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单位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经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84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6~60个月年,平均(437±54)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见表2。

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例)3 讨论

传统膀胱切除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率高,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患者常无法耐受手术,给患者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经尿道电切术利用尿道对肿瘤进行切除,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同时整个手术过程均在闭合的膀胱内进行,避免了对膀胱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了肿瘤组织向周围组织或器官进行扩散及种植的危险,可反复施行并保留了膀胱功能[3]。

膀胱肿瘤具有高复发性的特点,因此单一手术治疗容易复发,疗效不佳,术后生存率低,因此术后给予患者膀胱灌注药物治疗,是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目前用于灌注的药物主要有化疗类药物和免疫制剂类药物,但免疫制剂类药物的灌注副作用较大;吡柔比星是一类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在瘤体组织内弥散速度快,可有效迅速杀伤肿瘤细胞,抗癌效果好,且仅有少量被吸收入血,药物毒性反应低,是用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首选药物[4]。

综上所述,经尿道电切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具有微创、并发症率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建伯,宋希双,车翔字,等TURBT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分析.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2):138.

[2] 朱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的临床观察.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9):36.

膀胱肿瘤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膀胱肿瘤;电切术;护理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和分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应表浅型膀胱癌。但有些年老体弱不适于做开放性手术者,也可施行TURBT,作为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1]。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特点。我科自2004~2010年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5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5例患者,男40例,女15例,年龄28~82岁,无痛性肉眼血尿41例,排尿困难2例,病程7 d~2年。单发肿瘤38例,多发肿瘤17例。肿瘤直径0.4~4.0 cm,以1.0~2.0 cm为多。术前均行彩色B超、CT检查,常规行膀胱镜检查加活检并经病理证实。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要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对术前有心肺功能欠佳及术中出血多者术后应用监护仪监护患者,每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一次,待病情平稳后酌情测量。本组3例患者回病房后血压80/50 mm Hg,及时报告医生,即给予强心、利尿、升压、抗休克治疗,患者的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

2.2 管道护理 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严密观察气囊导尿管固定及通畅情况,确保膀胱持续冲洗及引流通畅,术后常规膀胱冲洗,冲洗液吊瓶高度与患者的心脏距离60~70 cm,冲洗液的速度,一般根据引流液的颜色来调节,但保持冲洗液速度与外流速度相一致,如引流液速度低于冲洗液速度或引流不畅,可用大注射器反复冲洗,及时抽吸出膀胱内小血块或残留组织,保持引流通畅。准确记录24 h尿量、冲洗液量。用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外口,至少2~3次/d,保持会清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和引流带,使其低于患者耻骨联合,并及时倾倒尿液(最多不能超过2/3)。行膀胱冲洗时,遵守无菌、密闭的原则。

2.3 生活护理 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6~12 h后可进食半流质,无腹胀逐渐改为普食,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多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防便秘,忌烟酒及辛辣食物。避免不洁、生冷、过分油腻食物以免引起肠道感染,排便次数增多,导致创面出血。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即起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肿的作用,又减少了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达到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目的[2]。

2.4 并发症的观察 ①出血。护士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一般为淡红色,2~3 d逐渐转清至拔除导尿管,如果引流液颜色逐渐加深,或出现较多小血凝块,遵医嘱在冲洗液中(生理盐水500 ml)加麻黄素50 mg或垂体后叶素40~50U,加快冲洗速度,必要时给予冰盐水冲洗,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同时静脉使用止血药。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如引流液呈鲜红色,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行电切镜下止血。②膀胱痉挛。表现为患者阵发性下腹痛,明显膀胱憋胀感,有尿急、便意,膀胱持续冲洗滴速减慢甚至停止,发生逆流或冲洗液不自主从尿道外口流出。患者同时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发生上述症状后立即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冲洗液是否滴速过快,温度是否过低,尤其是冬天要适当加温(38~40℃)。遵医嘱给予消炎痛栓1粒塞,缓解膀胱痉挛。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精神紧张或十分注意症状出现者,其术后膀胱痉挛的次数明显增加[3]。

2.5 拔管后的护理 术后3~5 d尿色变浅即可拔出尿管,拔管动作要轻柔。拔管后嘱患者多饮水,勤解小便。鼓励下床活动,但要循序渐进,防止性低血压,防止跌倒。离床活动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使之顺利度过拔管期。

3 出院指导

多饮水,2000~3000 ml/d,增加尿量,防止尿量浓缩,达到内冲洗目的。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增高导致继发性出血。便秘时可服用缓泻剂。饮食应清淡,营养丰富,忌食辛辣。由于膀胱肿瘤特点是易复发,所以术后需定期做膀胱镜复查,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而对膀胱内定期灌注化疗药物是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关键。

4 讨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无切口、失血少、可反复性、对患者打击小、术后恢复快、且能显著改善症状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膀胱肿瘤的一种常规手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主要并发症有出血、膀胱痉挛等。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痛苦。有效的避免膀胱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疼痛是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良好恢复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姚庆祥,马腾骧,张祖诏,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附250例报告).中国内镜杂志,1996,2(4):23-24.

膀胱肿瘤范文第7篇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发达国家地区发病率较高。国外,膀胱肿瘤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二位;国内则占首位,近年有增加之势。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肿瘤的分期和分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主要适应表浅型膀胱癌。但有些年老体弱不适于做开放性手术者,也可施行尿道电切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特点,但手术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问题是广大护理工作者多年探讨研究的课题,而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由于术后膀胱收缩明显无力,尿潴留的发生更为多见,许多患者需再次导尿,这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并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1]。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对8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前以1:5000呋喃西林溶液进行冲洗,并对保留膀胱冲洗液时间做对比,结果发现膀胱冲洗减少了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共80例,其中男60例,女20例,女患者年龄不限,男患者在55岁以内且无前列腺增生病史。全部采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时间为2~4 d。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术后常规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进行膀胱冲洗直至无血尿产生,2 d后拔除导尿管前放出尿液,排空膀胱,以1:5000呋喃西林溶液500 ml进行膀胱冲洗,滴速15~20 ml/min,温度37℃,冲洗液分别保留20、30、40 min,后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进行膀胱冲洗直至无血尿产生2 d后拔除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①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a 自行排尿;b 人工辅助(有尿意时排尿困难,需热敷、按摩等辅助措施后排尿);其中a,b均为有效,c无效(有尿意后经辅助措施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需再次导尿);②第1次排尿时间。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将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进行比较;实验1组、20例,实验2组、20例,实验3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1组、2组、3组分别为冲洗液保留20、30、40 min;有效率实验1组、2组、3组和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1 8、0.001 4、0.001 8;实验2组、3组和实验1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1 9、0.001 8。发现对照组20例患者当中能自行排尿的患者为10例,经人工辅助后能排尿的患者为4例,有效率达到70%,需要再次导尿的患者为6例,无效率达到30%。而实验1组20例患者当中能够自行排尿的患者为13例,经人工辅助排尿的患者为4例,有效率达到85%,需要再次导尿的患者为3例,无效率达到15%。实验2组的20例患者当中能够自行排尿的患者为16例,经人工辅助后排尿的患者为4例,有效率达到100%。实验3组20例患者当中能够自行排尿的患者为19例,经人工辅助后排尿的患者为1例,有效率达到100%。

2.2 将首次自行排尿的时间进行比较;实验1组、20例,实验2组、20例,实验3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1组、2组、3组分别为冲洗液保留20、30、40 min;实验1组、2组、3组和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2 1、0.001 5、0.001 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1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1 4、0.0017;实验2组、3组比较P值为0.16。发现对照组的20例患者当中首次自行排尿的时间在(3.50±1.33)h之间。而实验室1组的20例患者当中。首次自行排尿的时间在(2.30±1.20)h之间。而实验室2组的20例患者当中首次自行排尿的时间在(2.01±1.17)h之间。而实验3组20例患者当中首次自行排尿的时间为(2.04±1.18)之间。

3 讨论

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由于手术膀胱的损伤造成膀胱收缩无力,而留置导尿的同时也可以造成尿道、膀胱黏膜的损伤,造成黏膜水肿,甚至可以诱发尿路感染,导致排尿困难。而以呋喃喃西林溶液冲洗,留置冲洗液,可对膀胱壁产生强烈刺激,使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产生排尿反射,使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外括约肌松弛,引起反射性排尿[2]。经我们探讨研究发现,经膀胱冲洗并保留冲洗液20、30、40 min 3个实验小组排尿的有效率分别为85%、10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P

铜绿假胞菌抗菌力弱,对假单孢菌属及变形杆菌属有耐药性。在体外能抑制一般的细菌,高浓度时可杀菌,外用冲洗可达到令人满意效果,可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膀胱肿瘤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膀胱肿瘤;塞来昔布;卡介苗

[中图分类号] R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025-03

Effect of BCG combined with celecoxib on the animal model of bladder tumor

LIU Yanbin1,MI Zhenguo2*,YANG Xinjing1,REN Liansheng2

(1.The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2.Shanxi Tumor Hospital,Taiyuan 030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Celecoxib combined with BCG on the Wistar rats model of bladder tumor and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the therapeusis. Methods: Separated forty female 5-6 week-old Wistar rats into four groups: PBS groups, Celecoxib groups, BCG groups, Celecoxib+ BCG groups randomly. All the rats were irrigated MNU(M-methyl-N-nitrosourea) into their bladders to make of the bladder tumor models. Treatment took place on tenth week after irrigated MNU, four groups were irrigated corresponding drug into bladders; at thirteen week executed all rats, observed the development of bladder tumor, detected infiltrating condition of CD3+, CD4+, CD8+ cells in tumor tissues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detected apoptosis condition of tumor cells with the method of TUNEL. Results: Celecoxib+ BCG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the difference of the infiltration percentage of CD3+, CD4+, CD8+ cell and the degree of tumor cell apoptosis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Bladder tumor; Celecoxib; BCG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90%以上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大部分为浅表性膀胱癌,除了用手术治疗以外,还须辅以抗肿瘤药物膀胱内灌注治疗,但有一定的复发率和应用药物的副作用,其中卡介苗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本研究采用MNU膀胱灌注诱导建立大鼠膀胱肿瘤模型,用塞来昔布和卡介苗单独和联合用药,评价其疗效,以寻求更安全有效的膀胱肿瘤药物联合治疗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5~6周龄Wistar雌性大鼠,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MNU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冻干卡介苗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塞来昔布由美国辉瑞公司生产。

1.1.2 试剂的配制

MNU溶液:用pH 6.0的0.1 mol/L枸橼酸缓冲液为溶剂,将MUN配成浓度为20 mg/ml的溶液,每只大鼠用量0.1 ml。BCG溶液:50 mg/支冻干卡介苗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每只大鼠用量0.1 ml。塞来昔布:每只大鼠用量100 mg/kg,按大鼠体重确定其用量,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

1.2 方法

1.2.1 膀胱肿瘤大鼠模型的制备

40只大鼠造模过程:灌注前腹腔内注射0.6%的戊巴比妥钠麻醉动物,剂量为2.5 ml/kg。起效后仰卧固定,0.1%的碘伏消毒尿道外口后,用5 cm硬膜外导管导尿排空膀胱后,接上带有6号半针头的1 ml注射器按计划向膀胱内注入0.1 ml MNU溶液,每2周1次,共5次。

1.2.2 分组及处理

于第10周,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PBS组,塞来昔布组、卡介苗组、塞来昔布+卡介苗组,每组10只。开始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分别给予0.1 ml PBS、100 mg/kg塞来昔布、0.1 ml 卡介苗、100 mg/kg塞来昔布+0.1 ml卡介苗,PBS 与卡介苗采用膀胱灌注给药,每周1次,共3次,塞来昔布采用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3周。

1.2.3 标本处理

1.2.3.1 病理切片观察:于第13周采用断颈法处死大鼠,解剖膀胱,完整切取膀胱,于膀胱前壁剖开,观察膀胱内表面及肿瘤形成的大体情况;在病变明显处切取部分肿瘤组织,置于中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4 h,常规石蜡包埋,4 μm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1.2.3.2 免疫状态检测: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切片中肿瘤组织中CD3+、CD4+、CD8+的表达量;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的AI值。

1.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 用SNK法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MNU诱发膀胱肿瘤情况

解剖切开膀胱发现膀胱壁增厚、苍白、菜花状新生物形成,绝大多数为多发肿瘤。HE 染色结果:移行上皮结构特征部分消失,呈弥漫分布或排列成实体性癌灶。细胞异形明显,表现为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极向消失,核畸形,核浆比例大,核分裂像明显。

2.2 塞来昔布及卡介苗的抑瘤作用

2.2.1免疫组化检测计数结果(表1)

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细胞浸润呈棕褐色染色(图1~3)。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计数3个视野,计算阳性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其余3组CD3+、CD4+、CD8+细胞的浸润百分比与PB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2凋亡细胞检测计数结果(表1)

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核呈棕褐色染色(图4)。其他实验组AI均明显高于PBS组(P

3 讨论

研究发现,以卡介苗为基础的联合灌注治疗能够明显地延长膀胱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卡介苗发挥抗癌作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1]。

近期研究表明,在浅表性膀胱癌和人类其他肿瘤的癌组织和细胞系中检测到COX-2 蛋白及分子水平都有高表达[2-4]。COX-2诱导产生的PGE2分泌增加与机体免疫抑制相关,PGE2能降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而促进肿瘤的生长[5]。研究认为,塞来昔布抗肿瘤效应主要是通过降低PGE2水平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来起作用的。

研究表明,在BCG激活的膀胱肿瘤局部免疫中,CD4+T细胞在膀胱黏膜下层的浸润是最重要的,CD4+T细胞的表达量直接关系到BCG激活的免疫系统的效能[6]。本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CD3+、CD4+T细胞比单独用药组有显著的增长,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CD8+T细胞的表达量用药组比PBS组均减小,联合用药组减少更显著。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用药治疗早期是升高的,但是治疗后期会下降,这与大量的CD8+T细胞作用于肿瘤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自身也崩解、凋亡有关。塞来昔布组与PBS组比较,肿瘤免疫细胞的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无BCG激活局部免疫反应的条件下,使用塞来昔布难以充分调动机体的免疫反应,其抗肿瘤效应主要是通过抑制PGE2的产生从而提高肿瘤定向细胞毒性作用[7]。说明联合使用塞来昔布和卡介苗可以更大地激活免疫系统的反应性。

凋亡细胞指数是衡量组织中细胞凋亡发生程度的一项指标,本实验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的凋亡细胞,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生长抑制的影响。本研究中,联合用药组的AI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塞来昔布和卡介苗能显著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分化增值。

综上所述,塞来昔布联合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比单纯使用卡介苗及塞来昔布更有效,但要成为一种新的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任黎刚,汪朔,谢立平.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机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3,23(2):147-148.

[2]Shigemass K,Tian X,Gu L,et al.Cyclooxygenase-2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53 accumulation in ovarian adenocarcinomas[J].Int J Oncol,2003,22(1):99-105.

[3]余文辉,周小梅,李卓华,等.子宫颈、子宫内膜和卵巢癌中COX-2的测定及其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5,7(4):467-469.

[4]Ohd JF,Nielsen CK,Campbell J,et al.Expression of the leukotriene D4

receptor CysLT1,COX-2,and other cell survival factors in colorectal adenocarcinamas[J].Castroenterology,2003,124:57-70.

[5]Pockaj BA,Basu GD,Pat hangey LB,et al.Reduced T-cell and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is related to cyclooxygenase-2 overexpression and prostaglandin E2 se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Ann Surg Oncol,2004,11(3):328-339.

[6]Jacoby RF,Cole CE,Tutsch K,et al.Chemopreventive efficacy of combined piroxicam and difluoro methylornithine treatment of Apc mutant Min mouse adenomas,and selective toxicity against Apc mutant embryos[J].Cancer. Res,2000,60(7):1864-1870.